新闻报社实习报告(优秀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8:37:10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1 08:37:10     小编:温柔雨

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完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如年度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20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风格和术语,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报告的写作要点,我们精选了几篇经典的报告范文供参考。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一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主编助理”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xx报规定,主编也要写稿,但只要达到10分就行,多写无益。因此,王老师的写稿任务少了,为了锻炼我,他平时就让我跟其他老师多跑跑,并且每天坚持写科教文卫日记。每天看《河南商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有关报道,并对本部门相关报道与本报稿件进行对比、点评。每天王老师再结合编前会意见稍加补充,会将其发给部门各记者,以备改进工作。有时候,王老师没时间,还让我打电话催稿等,因此,部门其他老师开玩笑地称我“主编助理”。

专题策划。

王老师每天上、下午各开一次碰头会,因此高校、教育厅这一条线基本我来跑。王老师如今不光要忙高校线,其他记者的线都要操心,给他们提意见、策划专题等。高校方面的专题,一般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此期间,我共独立参与策划性的大稿6篇,其实,最能展示一个记者水准的就是专题策划。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二

实习回来后,听到很多同学说通过实习他们对新闻行业都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同学说以后绝不从事新闻工作。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怪怪的。从自己整个一个多月的实习来看,我不并觉得新闻媒体如此不堪,也没有同学们那么强烈的想法。

还记得当初选择这样专业的时候,完全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行业,这份工作,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即使听到过很多关于这个行业不好的传言,但我仍然深深的爱着这个领域。我喜欢去实习,这样我可以看见更多社会上的美好与不堪、了解到更多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方法。这些都使我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全方位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而言,这些经历和经验是多么的宝贵,也许它可以为我扫扫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办公室里,所有记者的笑脸和认真工作的神情鼓励着我,他们保持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累,盯着烈日冒着大雨的出去采访,这样的职业素质值得我学习。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之中,只有这样才可能真实的感受新闻媒体的魅力,才会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产生敬意。这个暑假下来黑了好多好多,但是这是值得的。

有所收获当然也会有所欠缺的地方,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的不足与不成熟。一是自主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不强。因为指导老师是负责特刊,每个星期才出一次,所以忙完老师分配的任务后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在这段空闲时间内,自己没有去主动挖掘新闻线索而是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浏览网页或者跟着其他记者出去跑跑,没有全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动手能力及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平时在学校写的新闻很少,加之锻炼的机会少,并且要撰写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领域的新闻是有难度的,但也是由于平时的不积累、不锻炼才会造成此种现象在实习期间出现。这些体会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将会是我以后人生路上的重要的课程。

热门阅读文章:

医院实习总结。

语文教育实习总结"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三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又是对每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模板,大家可以根据模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实习报告哦!

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15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xx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最新2014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四

我在江西省宜春日报社《赣西晚报》采访部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此,感谢报社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给我的指导和帮助。

《赣西晚报》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宜春日报社创办的宜春市唯一一份市民生活报,也是目前赣西地区唯一的市民生活类报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晚报以平民化定位,关心百姓,服务生活,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实习的这一个月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泛:资讯、民生、经济、社会等板块都有接触,出去采访的地点有: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宜春市供电公司、宜春市卫生局、宜春市生猪屠宰场、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市游泳馆等。在实习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出去采访,碰壁是不能避免的。人们不愿意接受采访都还算好的。记得有一次我的指导老师黄记者要我去宜春市的一家大型超市调查下家庭用纸的价格,我以一名顾客的身份进去,随手抄了一下它那里家庭用纸的价格,那家超市的工作人员马上与保安联系,要求我把记录了它那里商品价格的纸给销毁。在我表明了身份的情况下,他们才肯放我走。再比如我们报道了一篇有关于《不慎打翻胶水一家四口烧伤》的文章,之后那一家四口的家属打电话到报社向我们求助。我们随后赶到宜春市人民医院,看到他们一家四口全身被绷带缠绕着,只剩连睫毛都被烧掉的脸露在外面,我当时真的看不下去了。

但我面对着他们的家属,想到只有我们把他们的情况如实报道出来,他们才能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我强忍着撑到了最后。当我们向他们的主治医生询问他们的病情时,医生的态度却十分冰冷!不仅不告诉我们患者的病情,还不准我们进医院的病房看望病人。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想帮助别人,把他们的病情如实报道出去,却遭到了这样的对待!当然,在报社实习也有不少乐趣,特别是能用自己的文章来真正地帮助可以帮助的人。就拿那被大火烧伤的一家四口,当我把社会上好心人捐赠的爱心款交给他们时,心里觉得有小小的满足感。在实习的工作中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每天的工作都很愉快。虽说新闻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但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也间接的了解到了有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一些信息。比如在采访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时,我们不仅了解到该局近期的工作情况,还收到了《宜春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xx年)》等内部有关资料。让我对宜春市的食品安全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比如七月二十二日我和指导老师黄记者来到宜春市生猪屠宰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食品加工的基层工作单位,感觉很新鲜,也让我对生猪屠宰有了一定的了解。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要的。同样,面对不同的人群也才要选择正确的沟通的渠道。在实际的实习中,我用到了好多《公关礼仪》(选修)课上的知识。比如,当采访对象为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由于零的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所以语言也要干炼,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明明白白的简单表达出来。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礼仪方面的问题,不仅仅使个人形象的问题,也是代表着整个报社,特别是新闻工作者,直接面对的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和领导,更要注意自己的整体素质。在此,我也感谢我的商务礼仪老师,交给我的一些社交礼仪,比如握手的原则,饭桌上的原则等等。在我的采访中给我了莫大的帮助。不出去采访的时候一般就在办公室写稿子,通过这些天的练习,我懂得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要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多练习。在办公室时有时候会被安排接听“群众热线”,此时《大学英语》课上的速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所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责任感。因为《赣西晚报》是宜春市唯一一份市民生活报,它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必须做到报道准确、及时。特别是百姓投诉,我们必须把事情彻彻底底调查清楚,还百姓一个合理的'说法。只有这样新闻才能发挥它服务于人民的价值。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是不是东西都拿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千万不能忘记拿。有一次我采访完民政局的一位主任,回来写稿子时,才记起还不知道那位主任姓什么,我也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三要有一个健强的身体。作为新闻工作者,整天风力跑日里晒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才可以更好的工作。我自己的身体本身就比较弱,现在我就更加体会到了。有一次我跟着老师去供电公司采访供电公司在宜春的一个郊区的工业园。

当时坐车坐的我昏昏沉沉,来到供电公司,听完他们的例会后紧接着又去采访一家零件加工厂,当时一下车我整个人就头晕,接下来也就迷迷糊糊的跟在老师后面,也没心思去记到底哪些人说了些什么。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稿子的质量。所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确实很重要。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给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个无形资产。

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多加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但这样做只是临时抱佛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以下自己的知识面。“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真的很对。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知识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第五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就是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力相当大。我们记者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立场。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针对近几年来的假照片假新闻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有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真实的新闻,为社会负责、为他人负责、也为自己负责!我在采访中经常遇到数字夸大话的情况。甚至有虚假的新闻,纯粹是编造出来的。这种线索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概不用。不仅新闻记者这个职业需要职业道德,各个业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将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在报社最大的收获用自己的文章来真正地帮助可以帮助的人。虽然是大学生,但是社会责任感让我确定一点;认真做人、认真学习、认真做文章。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师,他们是记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令我敬佩。他们不仅教会我新闻的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的责任与良知。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确实锻炼了自己,无论是采访是写作,还有对如何与人沟通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遇到问题也不会太过慌张,更多是去考虑如何克服,我在实习中总结出:

不要去预想困难,因为预想的都没有现实中遇到的难,但是只要认真努力,往往现实遇到的困难会比想象中的容易克服。

所以我要不畏惧困难,一直努力下去!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五

实习一周了,才是第一次跟带我的老师去采访,悲剧啊!采访的是一个外地打工者,他家有一只能把酒变醋的陶罐。由于我是学理科的,里面的生化原理,我一看便明了,但是老师还是要求我以不知然的把它写出来。这让我有点小小的罪恶感和无奈。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六

在大学里我学的是新闻专业,说的明白点就是写文章的专业,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就成为了记者,因为去别的工作岗位上不是很合适,专业也不对口。

为了以后的工作,我必须要出去实习,因为现在的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社会难题。为了毕业后我至于毕业就失业,我必须要及早打算。在学校里就把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提高到可以直接工作的水平。

我决定在暑假里出去实习,地方我已经找好了,是一家不错的报社。

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xx晚报》热线部,进行为期三周的专业实习。在这宝贵的三周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报社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小彦老师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采访的具体流程以及新闻记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第一天,老师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在阅览室阅读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老师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用老师的话讲,记者就是一台不分昼夜时刻待命的机器。我所在热线部的主要采访任务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在这xx多天里,我随老师深入北京大街小巷,跑遍了大半个xx城。无论风吹日晒,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脚印。我是一个比较娇气的女孩,平时出门打伞,下雨打车。但是在采访期间,我明白记者是来不及顾及这些的。随着我渐渐融入工作,这些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了。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上午在报社接热线电话,下午出去采访,晚上回家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回家后常常要写到深夜。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记者不仅是无冕之王,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新闻容易忽略一些事实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老师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比如,在一次城市雕塑的采访稿中,负责管理城市雕塑的部门我用了城管部门这个称谓。主任在审稿时指出这个称谓过于笼统,让我打电话再次确认。确认之后城管部门变成了**街道办事处城管指挥中心。主任告诉我,越是这种责任单位,名称越要具体,绝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在和老师采访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走到哪里,老师总能细心留意身边的细节。记得在采访盲人老人为簋街制作忙问地图时,我观察到的是两位老人半小时完成一份、因此,我从老人效率高的角度采写。然而,老师告诉我,她粗略掐表算了一下,一份盲文地图上的地名只有40来字,半个小时意味着老人平均扎一个盲文需要将近一分钟的时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让我明白采访时不仅要观察,还要细心。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之一。前不久的纸陷包子和华南虎事件使大众对新闻真实性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也给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无论新闻线索来自何方,无论新闻事件大小,我们都必须深入现场采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做真实的新闻,为社会负责也为自己负责。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对于记者再普遍不过,虽然很多时候在做无谓的劳动,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必须亲历而为。

在报社,我发现很多记者并非新闻专业出身,理工科的记者作新闻也非常优秀。的确,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在我的采访中,有一次是关于网上银行密码被盗的经济犯罪新闻。当当事人拿着米多长的银行对账单给我们看时,我发现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我很难理解。于是,我立刻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了网上银行的具体流程和网络黑客的基本情况。这件事也提醒我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儿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受阻。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应深入,提前了解所采访的领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灵活变通是记者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有些时候做新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很多新闻是在换了一种思路后得到的。比如,在跟老师采访某盲人学校时,我们原定思路是采写一篇类似会议新闻。由于活动本身的形式化,因此很难挖掘出亮点。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坐在前排有一位拄着盲杖,手持录音器的盲人记者。这似乎有点不同寻常。于是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对这位盲人记者进行了采访。没想到,她身上有一段坎坷的经历。和老师一合计,我们决定改变之前的选题。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是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是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适合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通过这一次在报社里的实习,我感觉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以前写文章,就是没有任何实际的空写,没有任何的可信力,现在我感觉自己写东西就是“下笔如有神”,可以很快的将我要写的东西表达出来,这都是实习的来的。

以后我还是会出去实习的,一次实习可是让我提高这么多,那多几次实习那我不就可以提高的更多了,在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时候我可以和任何报社拍板,我写文章很好,实习过几次,工作找起来应该不难。

同时我也希望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多出来走走,实习一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样毕业以后才不至于在人生路上迷失自己,迎接自己美好的未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七

今天去海上参观空海联合救助演习了,在海上整整漂了一下午,吹着海风,顶着一个半明媚的太阳,虽然湿湿黏黏的,但是很舒服呀,今天第一次登上救助船,发现船上也很舒适的,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了直升机救人,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感觉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经历。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八

:xx报社。

:xx。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九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新闻记者的实习报告,欢迎借鉴!

一.实习目的。

原本喜欢文学类的东西,所以选择了文科,而后发现自己深爱着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情,自己忍不住想去发掘、保留以及告诉别人,于是选择了新闻和编辑出版。学习新闻理论知识到现在已经三个多年头了,我深感自己憋得慌,整整三年多书看了不少书,理论的东西吸收了不少,很多知识在心里放着不知道有没有用,虽然其间参与了很多社会实践,但是毕竟没有真正的在相关行业实践过,所以对真正的新闻与传播还是有点陌生,究竟我现在到了个什么样的程度,我是否能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有用的新闻人或者出版人,我觉得我需要切身去实践,去学习,去锻炼,我需要去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于是在本学期的实习阶段,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新闻采编的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和新闻敏感。了解相关新闻行业的制作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新闻知识的认知和把握,以期能为以后从事新闻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实训情况概述。

1.实习单位的简介。

经过自己的主动询问和老师介绍,我联系了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经过面试,相关老师通知我于7月15日在石林电视台开始实习。

快速发展,其中旅游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尤为突出,这和石林电视台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台湾农民创业园在石林县的建成以及石林县相关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展,石林电视台也将任重道远,新闻报道等相关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我实习的部门是新闻部和编辑部,所以我深感每天的巨大的工作量,由于石林是彝族自治县,所以,电视台每天除了相关新闻的采访与报道之外,还另外开设了体现彝族风情风貌的《学习彝族方言》、《以案说法》等专题栏目,在各种民族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也将担负各种大型演艺活动及联欢晚会的实习拍摄,所以石林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2.实训内容。

我于7月15日到10月4日在石林电视台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分在了新闻部和编辑部进行学习,这也是我希望实训的部门,我希望自己能在相关行业的一线中得到切身的.实际的锻炼,能够真正触摸到,学习到新闻从一开始策划、分配任务、采访、写稿、定稿、录音、后期制作、播出等的一整个流程,能够真正接触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我心里边是带着热情和期盼的。

新闻部和编辑部一共有十一位老师,实习期间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对我进行过指导,各位老师采访的时候都会带我一起学习,其中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郭增才、李映辉、杨继华、昂丽芬、李利民、李春虹、李鸿启等几位老师。以下几点是我实习期间学到的东西:

(1).学习新闻采访及新闻稿写作。

实习前期,我主要参与户外的采访活动,经常与外部新闻活动打交道,开始是郭增才老师带我,郭老师教我如何在凌乱的现在进行有序的新闻采访,如何临乱不惊,如何在现场对各种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在新闻稿写作方面,他教我对写新闻稿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同时帮我修改了数篇新闻稿,直至我对新闻稿写作有了真正正确的把握和认识,郭老师还教会我要采集一篇有意的新闻报道,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生活及所想,写群众所感,才能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工作之余,郭老师专门找了一些相关新闻稿件让我修改,这充分提高了我的新闻敏感性。

区别,我们同时认为报纸永远不会消亡,也永远不可能被新兴媒体所取代,报纸永远具有其他媒介所没有的价值,那就是其强大的保存性,阅读性,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而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但是电视有转瞬即逝的弱点。这些使我对了解媒介的作用是极大的。

(2).对摄影器材的使用。

李映辉老师是另一位对我帮助比较大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李老师认真耐心的对我讲解了摄影机的使用,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充分掌握了几种电视台基本摄像机的装卸及使用,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并采集了多条有用的新闻素材,在有不懂的地方,李老师总是耐心的对我讲解,把他知道的毫无保留的告诉我,李老师教会我的摄影技巧是“一快二稳三跟进”,“一快”即首先要迅速找到新闻事件的摄影切入点,迅速找到重要线索,马上按下摄入,“二稳”即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平稳,手不要抖,身体要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素材,才能保证素材的有效,“三跟进”即拍摄过程中要及时跟上被摄对象,要随时保持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相应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拍摄镜头的完整性及统一。

新闻部总编杨继华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拍摄专题片过程中要用一种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全场,寻找最佳摄影角度,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只要这样才能制作出对观众负责任的作品,李利民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摇臂摄像机的运用以及摄像机在推拉跟进、镜头切换等的技巧,李弘启老师教会了我在大型现场直播中终端机、切换机、监视器等的运用。

实习中后期,我在参与采访活动的同时,也开始接触了导播相关专题节目及广告的制作。我学会了录音棚里的设备操作,可以自己制作剪辑。老师还让我参与了直播的节目,锻炼我的胆量和应变的能力。在编辑室我学会了运用相关非编软件,能独立进行非编操作,还参与了多次电视台《以案说法》专题栏目组的采访拍摄。

(3).非线编软件的运用。

到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自己运用非编软件给自己报道过的作品做了一个集子。

给以我帮助的老师还有很多,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这里要谢谢他们,他们的帮助使我的实习变得有意义且深刻,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在以后的社会过程中会更加有信心,会走的更远。

3.取得的成绩。

在石林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在充分完成县政府布置的党政新闻的主要任务后,各位老师还带我深入了各处进行新闻采访与报道,我们曾深入农家采访农家新鲜事,深入企业内部采访职工活动,我们曾报道过救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事,报道过老年人开展老年大学,报道过中学开展新型教育模式,报道过教师节的相关专题以及各种公益广告。

在实习3个多月过程中,我一共写出并被采用了30余篇新闻稿,其中有和老师一起完成采访的,有我自己独立完成采访的,其中有些素材是我直接参与拍摄的,也有我独立拍摄的,其中有些新闻的后期制作是我直接参与完成的,到实习结束的时候我用后期制作软件为自己的部分作品做了一个集子。

由于受到很多老师的照顾和关心,我得到了很多不同岗位的实习锻炼机会,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也逐渐认识了我自己,明白眼前的我需要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认知,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打算。应该说这整个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样,是个大量吸收的过程。

三.实训体会。

1.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意见。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我是按照自己思路写的,结果有些部分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有些地方用了过多的修饰语言,有些地方资料不够详细我就跳过了,这些都是不对的,后来了老师找我详细说了这个问题。新闻要求的是真实有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不能带个人情感,当然部分民生新闻可以加入自己的一点评论,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同时新闻稿件也不适于加入过多的修饰语,甚至是平白叙述最好,因为我们不是站来我们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整个事件的立场,另一点,新闻事件必须要求严谨全面,如果资料显示不全一定要放下稿件去寻找更详实的资料,不可马虎应付。这些都是我在写新闻稿时发现的问题。

出问题可能就把以前的很多资料弄丢失,这也是很严重的,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对于那个软件我会用,结果发现那不是我用过的,于是出问题死机了所以,当我们遇见自己不懂的地方,一定呀及时向老师询问,老师一定会告诉你,千万不要自己摸索。

还有一点,我们在外出采访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一名记者,我们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的喉舌,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受关注的,所以要求每一位记者要深记职业单的准则,要遵守记者职业道德素质,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记者,就什么都不怕,就是无冕之王了,我实习的地方就有一位实习生出去采访的时候就因为这个出过问题。

中国名记者范长江认为,记者要有健全的人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他说:“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他还说,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理想,请坚持它。

2.对以后实训的打算和建议。

在理论知识学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并且完全有必要去经历实习,去实践,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如何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怎样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只有实践,我们才能为接触社会补充自己的不足,为解除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对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我在学校、在课堂没有学到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今后就业有了巨大的影响,使我能更加真实的触摸新闻事业的本质以及新闻生活,也使我更加热爱新闻事业。所以我建议学校多给学生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学校可以和外部机构联系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多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边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边学会实践知识,最好在大一时候就开始实践,这样可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这样的学生将会是最早适应社会的人,同时我建议学院应该结合外部就业需求开设一些实训的课程,让学生多学习一些软件、多掌握一些技能及相关器材,例如对非编软件edius的学习,以及对摄像机的使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接触了社会各界人士,这是实习前我所没有想到的,在参访过程中会有各种影响你的因素,怎样处理好这些是采访能圆满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会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我学到的另一点,经过实习我已经能够做到可以人前大方的提出问题,及时记录相关重要信息,和遇见的人不卑不亢的交流,能及时反应重大事件,面对领导的问题能够冷静对答。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每天最早到达办公室,给办公室开窗、打扫卫生,给各位老师擦桌子、倒垃圾,平时有空帮助老师打稿子,送东西,这不是哪个老师要我做的,是我自己要做的,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实习生,我对自己说,我是来学习的,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我还年轻,我可以吃苦,我只是来学学习的,拥有了平常心,所以我做到不卑不亢,由于我的影响,其它几位实习生也开始变得勤奋,正是由于这点,电视台的老师都喜欢我,都乐于教我,毫不保留给我讲解各种知识。

我想说的是,天道酬勤,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主编助理”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一

这是我做实习生的第三天了,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采访,不过这次采访带我的是另外一位记者。一开始我跟他来到医院采访一名因公受伤的协警,采访完毕后,她说还有事情要做,但是还要采访这位协警的父母和领导。于是接下来的采访任务就交给了我一个人。其实采访不是很困难的,因为感觉他们都很友善的,对我这个实习生也很尊重,所以这次采访很顺利的就完成了。而且因为今天跑去协警同志的单位又去了他的'家里,很有幸的坐了一次警车,很兴奋呀!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二

这天天气酷热啊,也是在中午最热的光景,我跟着×老师去××采访一个民房被污水淹没的事件,通过多次的锻炼,老师看起来对我很是放心了,到达地点竟找了一个就是的另外一家媒体的记者坐在树荫下闲聊起来,让我一个人去采访房主。对于这种小事件也许我已经熟悉了,所以也就自己跑去问东问西了,得空小聊几句,好歹忘却一丝骄阳。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三

53实习单位:(单位公章)。

实习时间:2011年1月20日——2011年2月20日。

实习。

总结。

我在该报社记者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

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

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编辑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知识面要广。记者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就是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力相当大。我们记者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立场,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华南虎假照片事件,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作真实的新闻,为社会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把真实的新闻传播出去,这样才能发挥报纸的真正作用。

第四,身体要好。作为新闻工作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工作。上次恰逢永定土楼申遗成功和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开幕,事情很多很杂,经常要东奔西跑,加上下点小雨,我就感冒了,很难受,直接影响工作。所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确实很重要。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给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感谢所有帮助我的老师,他们是记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令我敬佩。他们不仅教会我新闻宣传的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一名记者的责任与良知。无论今后我是否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的这次实习经历将令我终生受益: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签字:

2011年2月20日。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四

在假期间,作为实习生在市电视台度过了12天的假期生活。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首先,带人处世要真诚,这也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带人方面,见到同事一句“您好”,已经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也没多久就和同事打成一片。同样,在工作中,虽然是个实习生,是个所谓的后辈,但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很坦诚提出来,领导同事也给了很不错的评价!其次,我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条理,经过了三次出去跟随采访和参加后期制作节目,亲身经历了一个片子从idea到成品的全过程,深刻了解了制作节目的酸甜苦辣。再次,认识到了idea的重要性,并且也了解到自己idea的专利权,一个实习生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但自己的idea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也让我有了很大的信心。最后,激情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从电视台回来之后,我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电视台的激情一直延续下去,让自己确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目标,这种激情也促使我努力奋斗着!

从电视台回来,依然想念一起做节目的那些同事,依然回味着那些做片的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还是,我牢记同事在专业技术上,在为人处世对我这个将入社会的后辈的教育!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多,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路上给了很大的启示!

新闻采编实习报告二

年假,我来到一家日报社开始了我为期两周的实习生活。

我被安排在了该报社的文体版,因为是年终,又邻近春节,所以会有很多的总结表彰会或者文艺演出活动,因而文体版的采访任务十分丰富,每一天都在马不停蹄的“赶场”。

第一次跟着“师傅”出去采访的时候,我只带了录音笔就去了,采访过程中,看着师傅边采访边记录,而我只是支着录音笔在录音,感觉很不进入角色。而在紧接下来的5分钟内,师傅就基本上把这条报道写完了。这令我十分的差异。后来才知道,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笔录了,把要点简单的记录下来,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回报社把新闻“敲”出来,马上发稿了。

还有一次去采访老年体协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进场之前拿到了一些发言材料,也就不担心来不及记录讲话内容了,只是对出席领导作了比较认真的记录。但是看到师傅还是在十分仔细的边听边对照发言材料,我也不敢掉以轻心,也在材料上勾画出一些重点,更正一些错漏之处,同时在心里组稿,想着回去应该怎么完成这篇报道。

对于还没有学过新闻采访写作的我来说,写新闻稿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新闻阅读经验,没有什么明确的章法可循,所以通常让我写上500字的新闻,我会写出七八百字甚至更多,没有字数、版面上的概念,以为我写多少就能发多少。因而师傅就常常不厌其烦的帮我改稿子,用更为精炼明确的语言代替大段大段的描述性文字,初时看着一下删掉那么多有些心疼,慢慢的,也就不会去写那些没有用的文字了。

虽然短短的实习只有两周时间,但是我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实际的经验,并且十分期待即将开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从理论上进一步接近新闻采访和写作。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五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六

实践单位:西安市教育台西安偶像栏目组。

实践目的:通过毕业实习,能够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交际范围,进一步加深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培养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增加工作经验与收获,也从中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或许需要改正的习惯,更或许是某个被掩盖的亮点,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结合平时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再加上实践,使之更加完善。另外,我还实践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如何高标准完成一个广告案例,提早适应社会,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打下扎实基础。

实践过程:

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生涯中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已经没课了,论文和毕业作品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就等着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毕竟大学三年学的再多,没实践过,那自己什么水平就肯定并不清楚。

2月20号我到了市教育台的西安偶像栏目组工作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和负责实习的余老师说了自己的情况。专业上的、生活上的都谈了一下。然后自己出去找地方住,忙碌的一天……晚上在租来的房子里静静的躺床上想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但是并没觉得孤独寂寞。我喜欢这种陌生的感觉,我热爱生活,我渴望未知时期盼新机的等待。

开始上班后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多压力,余老师是个很平和的人,在给我说了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后,我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的把交给我的案子完成了。但是公司的同仁更多的是给我提出一些好的更改建议,并且不断的鼓励我。在这种环境中我成长的很快,在做每一个案例时我都在自己的想法基础上听取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因为在学校很难接触到那些专业型的硬件和软件,所以我出去后基本上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譬如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视频剪辑方面的知识。当我面对这些新东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小紧张的。我怕完不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是我更加深知我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如果迈不开这一步那么我的实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坚定信念,开始自己从头学起这些新的知识,尽管这个过程我出了很多错误,可是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样样的改正过来了,之后不到两个礼拜我就完全掌握了上面所提到的新知识。回想起来我当时如果没有勇气去担当那些自己薄弱的东西我是不会迅速成长起来的,那么我实习的意义也是没有多大的。

我之前一直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我认为干工作就是自己品质的体现,我不能只为干工作而干工作。在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完全具备了完成广告的技术后,我就可以单独的完成一些广告案子了,在接到每一个广告案子的时候我都认认真真的去做,在不懂得地方也积极的去问老师,并且和客户沟通广告的表达意图,从而完美的完成工作。就这样我在西安偶像栏目组学习实践了三个月。很庆幸的是我达到了实习的目标,就这样我的实习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专业上的,为人处事上的,我自信的认为我都有很大的提高。我知道了书本的东西和实际操作的距离,也明白干工作是必须要努力的,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品质。我们不想也不能把工作干完后,给人家留下的是工作没干好人也不咋样的印象。如果那样就真的太失败了。

实践体会:

第一、面对挑战要敢于担当,直面自己。刚去报道的时候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尽快的融入进去,想过避重就轻的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想我是在实习,我的实习意义就是来这里给自己充电,学新的东西,掌握自己不熟练的技术。如果不敢担当不敢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困难永远都是困难的,不会的我永远也不会。于是我积极的去担当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请教老师,询问同事。经过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完全胜任了各项工作。所以我认为刚出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干的就是自己所擅长的工作,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陌生的工作环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的去改进,去学习。尽快的融入工作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价值,而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才会被认为是可以产生效益的人才。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负责。我们大学生在学校里面接触的东西都很正面,离社会是很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在工作当中容易理想化,容易产生过于浪漫的想法。但是工作是实际的,所以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未预知的困难时候时总是很恼火,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消极怠工和敷衍了事态度。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有一次公司领导吩咐我做一个公司户外宣传海报。我以前基本没有做户外广告的经验。在纠结了两天后实在是想放弃了,于是就想简单的做一个就成了。可是后来想想,我不能这样。首先领导让我做事儿就是给我机会,如果我敷衍了事,这首先是对领导的不敬,我敷衍领导一次,我可能在领导眼里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那么我以后可能就没什么做事的机会了。其次这样做是对我自己人格品质的践踏。如果一个人担负着别人的信任和希望却让人失望了,这是不可原谅的。这是对自己人格的践踏,这是对自己品质的猥亵。所以我认为做事一定要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干事的机会,干事情的机会多了,我们成功的机遇也就来了。

第三、刚开始工作时候姿态低一些,要诚恳一些。我刚去公司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很多事情也不懂。但是我很诚恳,姿态也很低的去询问同事,请教老师,我发现大家还是很乐意的去帮助我的。公司不管是领导或者同事有事情需要帮忙,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是在第一时间去提供帮助的。这样就很快的和大家打成一片了,然后那些不懂得知识,不懂的事情也就在这过程知道了,了解了。作为一个新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勤奋些,姿态很低的去做事做人。只有这样才会尽快的融入工作环境,而少走一些弯路。

结语:

这次毕业实习我觉得我完成的很完美,我认为我达到了实习的目的。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技术,这为我年底找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实习完后将来进行自己工作的时候就不会那样的目了。并且我实习的这个过程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我认为我比以前更加成熟了。我想这次完美的毕业实习经历必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让我成为一个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七

今天的采访可谓历经奔波却无收获,意外相遇却获头条呢。本来去采访几家公司的纠纷问题,但由于社会的阴暗元素,以及中国这个注重人际关系的基本国情,此问题以一个“高层”之间的通话而被埋没了,折腾了一整天,跑了三个单位的采访迫于压力而不得报道了,社会黑暗啊!!!不过今天值得欣慰的是中午休息时在途中收获了一条要闻。顶着烈日去采访一个女子携子跳塔的事件,当时消防队正在救援,拉了警戒线,我穿越警戒线而后面围观的群众被拦住了,他们问:“她怎么能进。”警察说:“人家是记者”这句话倒是让我很激动开心的。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八

首先感谢大家在我实习期间两个多月来的教导与关爱!

在泉州电视台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不少收获,使我更真实、准确地理解电视新闻采编和电视制作。从理论方面来说,实习期间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也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另一方面实习活动,增长了更为具体实在的新闻采访经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老记者对于各种新闻采编的经验,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最实用的理论知识;从实践方面来说,从前期的采访准备工作到后期的编辑工作,真真切切地认识了整个新闻采编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当中的点点滴滴。

在没有到电视台实习之前,对新闻的采编工作也只是一知半解,一般都是通过书本和电影电视了解的,认为记者是很强势的群体,知识面涉及很多领域,既是政府的喉舌,也是受众的****窗口,可以为政府做时事宣传,也可以为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实习经过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因为记者他首先也是人,所以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先学会的是做人,先做好人,处理好与各类人的关系,灵活应对不同的人群,才能做好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实习期间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对我们专业领域上的一些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让我们更快地适应新闻的采编工作,但是实际上,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在学校所学的要来得更复杂、更细致。比如说写稿,如果你永远用从书本上的所谓“实用写作”来指导你的写作,有很好的悬念、很好的逻辑,辞藻优美,你的稿子也许会是一篇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于专题类的新闻写作,却不是一篇很好的新闻稿,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的写作方式,在稿件的处理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出现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你来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

最难的是给新闻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写一段漂亮的导语,让观众一看就把视线锁定在你所采编的这条新闻上,所以,如果可以,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就应该先抛开自己的主观认识和立场,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从零做起,每天找一定的时间来阅读老记者的各类优秀稿件,认认真真地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组织,体会不同新闻文字稿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者不同的写稿风格,然后自己写一些稿子让老记者点评。同时,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看央视新闻联播或者凤凰中文资讯台新闻,学习体会更为专业权威的新闻写作和表达。把每一天出现的写作错误和学习心得写成经验总结,然后当天分析消化。

刚开始写稿的时候,取新闻标题是让我感觉最难下手的事情,虽然在学校学习过新闻写作有很多的标题命名方法,但到实际运用上就什么都忘记了,而且面对每天面对的都是不的.新闻题材。新闻导语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只是很直白地表达,根本没有对新闻稿正方进行高度准确的概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引出正文的引子来写,另一方面,在写稿的时候,往往不自学地会使用一些形容词,虽然知道这是新闻稿的大忌,但由于平时的书面语表达习惯,总是会不自学地把形容词用到稿子上去。刚开始时,因为不知道摄像记者拍了什么画面,所以写稿的时候往往会写出一些没有画面匹配的句子,这样容易造成“虚构”,经过老记者的一番教导之后,记在本子上,在后来的采访过程中留心一下现场情况,留意一下摄像记者拍的画面,犯错就越来越少了。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到电视台实习时什么都不懂,比如说外出采访会议新闻,不知道应该留意什么,哪个是主要领导,是什么职位,会议由谁负责,应该找谁要会议相关的资料,谁的讲话要记录等等,采访种各类社会新闻的话,也不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要哪方面的数据,回去稿子怎么写,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说等等?如果这些都不知道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你的采访工作也就无法进行,这时候向老记者求教,老记者一支招你就明白了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哪些应该说哪些不应该说,然后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记录领导讲话,准备提问的问题,准备越多越好,但提问时只找一两个比较好的问,写稿前多看看其它媒体如果报道,既可以借鉴又能避免雷同。

一方面,在写稿的时候,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新闻的核心,它是正方的菁华提炼,也是新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另一方面,写稿一般都要从小处落笔、中心重要分析、收笔总结展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由头,找一个形象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新闻由头,因为一个好的新闻切入点,是一条新闻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所以,应该揪住采访新闻过程中比较生动形象的细节,或者有代表性的情节,写好新闻由头。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内存,给新闻稿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名字,开好头,行好正方,精彩收笔,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角度写好新闻稿,从受观的心理出发,表现新闻的宣传价值和传达受众希望了解的信息,尽可能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十九

二oxx——二oxx学年专业实习报告20xx年6月底,根据新疆财经大学制定的学年实习计划,我学院组织我们新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了专业实习。此次实习采用小组协作分散实习的方式,将班里的学生按5—7人分为一个小组,每组设定一名组长,由学生自己拟稿、策划、拍摄、编辑、制作,最终完成小组的实习作品。

首先,我们大三的学习已经结束,即将踏上社会,离开了书本,我们对社会知之甚少,通过实习可以增强我们的时间操作能力,为我们投身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是让我们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学习拍摄技巧,对大洋d3非线编软件的使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让我们能更好地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理论和时间的完美结合。

再次,通过实习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写作,同学之间相处将会更加和谐融洽。

最后,能够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发现生活中他人未发现的亮点信息,找寻前人没有运用的角度去审视身边的生活。在实践中开拓思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一)策划与构思。

本小组由7名成员组成,有组长王杨,组员杨奕、张颖颖、张洁。

玉、万玉来、马明、涂宇鹏。大家协作以完成实习作品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谁负责的工作,大家都会尽量赶到现场,以便能够详细地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的思想,我们决定拍摄一些别人常常忽视的题材。就选题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在一起商讨了很久,分歧一直存在,很难最后敲定。最后组长王杨提议拍摄我们校园里的拾荒者(那些在校园里捡拾空瓶子和收集可回收垃圾的人),同时拍摄一些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产生对比,反映他们与我们大学生生活的不同。这项提议得到我们小组的一直赞成。

给我们所制作的dv短片命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最初定的题目为《关注》,可是我们觉得这个名字不能表达我们所制作的dv短片的真正内涵,不能反映我们的真正想法,一次次的商讨,一遍遍的更改,我们决定使用《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生活》作为我们此次作品的名字。在同一所学校,在同一个校园,我们大学生与那些拾荒者却有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生活命运。

(二)采访与拍摄。

选题一经敲定,我们就开始着手拍摄事务,我们于2009年6月29日就从学院实验室借来摄像机装好电池,准备进行素材的拍摄。

于是小组决定由我主要负责拍摄任务,组里其他成员帮助我完成拍摄工作。

可是,计划归计划,现实总是会超越计划之外。我们在第一天拍摄时就遇到了困难,我们没有找到预定的拍摄对象。起初,我们以为她已经在校园里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但是我们转遍校园也没有找到她的踪影;后来,我们决定“蹲点”,就在她存放东西的地点等待她的出现。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很考验耐性的,我们在等待时看到了在清扫7号公寓楼下垃圾箱的一位老大爷。我们临时决定先对他进行一个短时间的采访和拍摄,我们在学习《新闻采访学》时老师曾讲过,在采访一位陌生的对象前,首先要博得他的认同和好感。我们就先与他打招呼、交谈,并且介绍了我们的情况。很幸运,我们想将他记录入我们dv短片的请求得到了他的许可。之后,我们便顺利的问得了他的实际情况并且如愿得拍摄到了我们想要的真实的画面。

后来,我们又在校园里四处寻觅对象,先后拍摄到很多的拾荒者翻找垃圾桶和背着装有捡拾来东西的编织袋行走的宝贵画面。

经过一番寻找,我们最终找到了我们要找的那位老奶奶,她佝偻的背影让我们很难开口说出我们的意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商讨,我们鼓足勇气说出了我们的来意并且也得到了许可,可是,意外又一次发生了,我们的摄像机电池没有电了,计划再一次被打乱,虽然我们也与她进行了交谈并且了解了她的情况,可遗憾的是我们最终只记录下了她佝偻的背影和一些零碎的片段。

后面的拍摄我们将场所改到了新城公园,里面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同时也有一些拾荒者,我们对这些画面进行了记录。后来遇到了一位拾荒的阿姨,他对我们的拍摄很感兴趣,欣然的接受了采访,同时也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她的家庭都和生活,其中我们想要信息很少,出于礼貌我们耐心的听完了她的讲述。

经过两天的辛苦拍摄,我们终于拍摄到了我们想要的素材,时长达1小时40分钟。

(三)剪辑与合成。

拍摄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着手采集,新闻与传媒实验室的非编软件是大洋科技公司的,和我以前实习所使用的软件不同,开始我并不会操作,在万凤银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使用1394采集法,简单而方便。通过一个多小时的采集我们终于将拍摄的素材导入了实验室的编辑机素材库中。

将素材采集完毕后,我们首先浏览了一遍,之后我对素材进行了初剪,将拍摄的画面中的一些过度曝光的、抖动厉害的还有一些由于外界干扰所造成的无法使用的画面剪掉,留下的有41分钟。组长王杨又对这41分钟的素材进行了又一次剪辑,留下了10分钟左右的素材。

的画面添加特技,快放或者是慢放,有的画面我们还运用了静帧的效果,以期得到观众的关注。最后我们配上了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

通过一周多的努力,通过我们小组的精诚协作,我们独立的完成了我们人生的第一部dv短片《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生活》。

(一)实习后的收获。

在上小学时,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够很好的记忆生词和背诵课文,曾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还有些抵触情绪,现在方知其中的重要含义,没有实践的理论永远都属于纸上谈兵。实践,自古就被认为是人成长的必修之路。在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之前就不能说自己是有能力的,否则那将只是夸夸其谈。古人经验可以证明,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就可以证实实践的重要性。此次学年实习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更好的历练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日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这次学年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关注他人未关注之现象,讲述他人未讲述之事实。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我们小组是由7个人组成的,如果大家相互间不理解,不沟通,都秉持自己的意见不放松,那么,我们小组的工作将无法顺利完成。

新闻报社实习报告篇二十

我在香港《文汇报》港闻部实习,采写本地新闻。每天都要在香港不同的地方跑来跑去,我有机会认识香港的社会民生,同时也在与同行的学习和竞争中,品尝到记者生活的酸甜。

实习中最大的收获,是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做好新闻工作。在独立采访的过程中,我从其他报社的“行家”(记者)那里学到很多,比如如何提问题,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抢占拍照位置。

回到报社要向编辑报告当日采访的主要内容。编辑会根据新闻的特点,告诉我如何抓住新闻的亮点去写。稿件经编辑修改后,我会分析编辑为何这样改自己的稿件。第二天再看看其他报纸对同一件新闻如何报道,他们挑选了什么特别的角度,有什么独家的信息,为什么自己没能采访到,同样可以领悟到许多。

实习的另一个收获,是认识了许多同行。报社的同事给了我很多照顾,大家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平时采访中也认识了许多其他报社的记者。大家有时采访完会一起去吃个饭,谈谈刚才的新闻,聊聊彼此报社的情况,也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日后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采访也让我了解到香港的社会。我做的新闻比较偏重于民生,在对这些香港最草根的居民的采访中,我看到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有其民主自由的风气,也有其繁华背后的另一面。对香港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以后对港澳问题的分析,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香港媒体印象。

免费报纸“三国”混战。

在香港见到三份免费报纸的激烈竞争,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报业市场仍是活力十足。

香港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私人投资的免费报纸《am730》于7月30日创刊,在地铁和商业区免费派发。而就在半个月前,星岛新闻集团刚刚推出免费报纸《头条日报》,其首阶段派发量为每日40万份,超过在港有三年历史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

今年上半年,香港免费报纸市場還是由《都市日报》独霸天下。它由瑞典传媒集团kinnevik于xx年创办,于周一至周五在地铁沿线免费派发。目前发行33万份,每期40版,主要为国际、香港、中国大陆新闻,还有娱乐、文史的副刊。

如今每天早上九点前,只要你走入香港地铁,分文不花,就可以手握三份报纸。

报业利润引发激烈竞争。

香港去年全年广告业收入120亿港元,报纸占30%,《都市日报》就占了3%。今年前5个月,《都市日报》的广告收入上升了25%,达2.57亿港元,在香港报纸中排名第六。这样的盈利机会在香港绝对不会被放过,因而刺激了其他免费报纸的诞生。如今3份免费报纸的发行量相加达到约100万份,无疑将冲击目前香港的传统报纸结构,抢占原有的广告市场。

市场成熟仍然大有天地。

《经济日报》和《信报》立足经济和财经类报道,英文报纸则有《南华早报》和《英文虎报》。

免费报纸的进入,能在香港报界掀起波浪,显示这个城市的报业还相当有活力。有人说内地的报刊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饱和;面对网络的冲击,有人对平面媒体失去信心,我看未必。放开视野,抬高眼界,内地报刊市场还是广阔的空白,留待我们去大展拳脚。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0132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