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8:49:04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优质20篇)
时间:2023-11-21 08:49:04 小编:JQ文豪

编写报告之前,应该明确受众和目的,为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做好规划。在编写报告时要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报告写作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一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z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到彭水、秀山、酉阳、黔江等区县农村了解情况,又到市工商局对口扶贫的xx区铁锋乡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在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工作作风的同时,以进村入户、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村民生问题重点关注思考。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在全国率先免去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还广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市z政府的好领导。今年,市委、市z政府又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在田间地头,在农家村舍,我强烈感到“两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春潮涌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不断改进扶贫济困方式方法。

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单靠一亩三分地,分户经营,小打小闹,解决温饱尚可,却难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科技兴农的路子,彻底改变农村刀耕火种、土中刨食的传统农作方式。当前,农村通过干部带头帮促、农户自发探索,种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例如万州区铁锋乡在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胡椒、杨梅、油桐、青蒿、茯苓、栀子花、野鸡、山羊、肉牛等20余个品种,但由于缺少大的产业规划,种养殖分散,生产粗放,形不成产业“链条”。该乡桐元村支部书记谢家宽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讲:“我们村的红阳猕猴桃品质非常优良,就是规模太小,形不成品牌效应,只有大规模才能出大效益”。全市“十一五”规划中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规划,涉农部门从宏观层面也提出了一些区域性布局的意见,但是,无论是市还是区县层面的规划,都难以落实到乡村,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民还是一片茫然。建议市发改委、农委、农综办等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抓好和优化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交通优势、水土条件、产业基础等进行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特别是种养殖业区域布局项目要具体,具有操作性,每个项目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在制定发展项目规划后更要抓好实施,无论是公司加农户还是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都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加强规模和集约经营的引导,强化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充分激发农民创业增收的动力,形成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地理标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加强资金帮扶、物质帮助,对解决贫困户当前困难和问题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脱贫致富,就一定要把乡村干部的精气神提起来,把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增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这才是治本之策。调研中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贫困户获得救济慰问的机会较多,一些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纷纷争戴“贫困帽”、抢着“吃救济”,导致认定贫困户、低保户已经成为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焦点问题。建议市扶贫办、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探索改进农村扶贫济困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适当减少单纯的救济式行为,把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项目、搞活市场流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上。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神扶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脱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贫困户、低保户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切实把好事办好,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第二,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大力开展村容镇貌整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新建住宅增多。在“两翼”地区,许多新建的农民新村宽敞亮丽,新落成的民居星罗棋布。但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占用了大量良田沃土,新建民房还是火柴盒式的单面瓷砖房子,布局结构不合理,零乱无序,和大自然极不协调。虽然市建委和部分区县建委专门为新农村建设印制了特色民居图纸并免费提供,但许多村民不知道,也没有基本农田保护意识和景观规划意识,把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用来修了一堆垃圾建筑。建议市城乡建委、国土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两翼”农村良田不多,涉及今后子孙后代生存问题,搞建设一定要集约用地,少占良田沃土。同时,要大力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巴渝民居,使村民的房子不仅经济适用而且美观舒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以达到“现代都市+美丽乡村”的城乡统筹大格局。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严格农房审批程序,做到一户不漏的从房屋选址到建筑风貌全过程监管到位。

村容镇貌体现农村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城乡差别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环境卫生和村容镇貌。调研中看到集镇和农户“脏、乱、差”比较普遍,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房前屋后垃圾成堆,“四害”孳生,人畜混杂、厕厩不分的现象较突出,当地农民群众已习以为常,部分乡镇干部也视而不见。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把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拓展到广大农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洁净家园”的村容镇貌整治行动,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五个重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力争通过一两年的集中整治,使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在思想观念、文明素质、卫生习惯上有一个彻底的转变,让农村“脏、乱、差”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把xx建设成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人居和谐的幸福家园。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二

xx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万人,农业人口36.49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21.8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83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8.987万人、4.8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685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4.7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其中:县内转移1.93万人,县外转移输出1.87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93万人,绿色证书培训0.45万人,其它培训0.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6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平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平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特别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劳务产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转移就业活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节假日,在全县个乡(镇)举办了12场农村劳动力输出现场招聘会,送岗到乡村。县劳务产业办、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工信息、培训信息和举办招聘活动13场,动员农村劳动力在大旱之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县劳务产业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妇联联合开展“万人春风行”活动,共开展专项招聘活动9场,共招聘企业工人283人,主要输送到福建、广东等地。截止4月15日,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45人,其中县外输出1958人,县内转移3987人,完成全年计划数的84.4%。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县农机校等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到4月15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698人,共中,职业学历培训1792人,职业技能掊训1546人,实用技术培训11534人。

4、加大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输出及宣传支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县委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及其困难,难以配套转移、培训经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二)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认识不到位,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能拖就拖,有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体配合协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对技能培训标准还比较低,培训数量还比较少,体力型输出还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投资少、进展慢,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主要依靠接传真、打电话、看消息、发通知等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达到与用工单位、企业快速连接的目的。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实施好扶贫、劳动、农业部门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每户劳力都参加培训,掌握一点技能,力争实现“剩余劳动力有一个转移一个”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新情况,要做好“特别行动计划”,让农民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增长,不加大财力投入是无法实现的。应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特别行动计划”的投入,为抗大旱保稳定提供基础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制度。

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形成人力资本。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势必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结合正在开展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教育。同时应根据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一体化培训,综合提高他们的素质技术,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条件。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三

政府或扶贫部门在今后的扶持工作中,项目要有针对性和多样化、普遍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第一书记驻村。

欢迎大家阅读。

xx村第一书记自驻村工作以来,经过多方面了解和入户走访,对驻村开展工作后遇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调研和分析形成以下报告:

xx村位于凭祥市东南部,距市区15公里,边境线全长2.75公里,xx村北部与友谊镇交界,东部与练江毗邻,东北与下敖村接壤,西部与越南交界,辖区内拥有一个边民互市点(叫册互市点),沿边三级柏油公路贯境内,交通便利,下辖12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全村769户,总人口为3263人。

xx村党员基本情况:xx村党总支部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8名,预备党员2名,困难党员6名。

xx村主要经济收入情况:全村有耕地面积1681亩,山林面积2300亩。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甘蔗、水稻、八角、外出打工、参与边民互市、边贸货物运输。

xx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是山地较多,耕地少,而且山地基本都属于国有林场的,村民不能利用;二是劳动力少,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在村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不能形成有效的劳动力;三是儿女不够孝顺老人,分家、出嫁或外出打工后对父母的生活不够重视,使得在家的老人生活困难;四是甘蔗产业发展未能形成规模,主要是没有土地和劳动力;五是扶贫部门发展的山鸡养殖业未能在群众当中形成主流产业,主要原因是没有或不愿资金的前期投入,不愿投入人力和物力,管理跟不上,造成山鸡养殖成活率不高,同时农民担心销路不畅,因此不愿养殖;六是互市点的政策变动较多,造成搞运输的农民无所适从,很多货车停运;七是比较贫困的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只想政府扶持,不够勤劳,不愿付出劳力;八是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存在,计生工作难度大。

xx村当前中心工作:一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xx村贫困人口名额为1599人;二是医保达标率95%,原来每人医保缴费50元,今年起缴100元(原先有50元是民政补贴,今年起由村民自己支付全额医保);三是叫册屯征地180亩,做为互市点停车场;四是xx村委改建工作;五是xx村危房改造工作;六是扩种甘蔗50亩工作;七是各屯三面光水利修建工作;八是扶贫养殖特色产业的推广工作;九是板必屯、那凌屯等屯级硬化道路的修建工作。

困难和不足:村党总支部党员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部分党员未能冲破旧观念束缚,大胆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思想觉悟不高,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公平意识不够;部分年轻且有能力的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村中劳动力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有的屯还存在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目前开展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很多群众听信谣言经常到村、镇反映情况,影响了村委的正常办公,村干、村组长的威信严重下降,已经走到了脱离群众的边缘,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

存在困难和不足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第一书记和包村领导及村党总支部成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困难现状:一是加大对村民进行惠农政策的宣传,让农户克服等、靠、要思想,使群众明白只有勤劳才能致富;二是从调整本村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尽快解决行路难、灌溉难、饮水难等突出问题;三是针对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产生的谣言和不相信村委的工作等后遗症,要及时的进行调查和补救,要查出谣言的根源,并进行处理,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要公平、公开、公正的按程序进行,并大力的进行宣传,这样才能使群众恢复对村委和政府的信任;四是今后的农村工作,无论大小都要把宣传工作走在前,让群众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能够有个深入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根据xx村的具体情况,坚持走“稳粮、扩蔗、兴果林,发展特色养殖,大力搞边民互市,扩大劳务输出”经济发展路子。六是提高村委会的公信度和执行力,村委的成员必须要有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廉洁,让村民感觉到村委就是自己的家,自己的依靠,有什么困难或有什么需要在村委就可以解决,这样才能把xx村建成一个富裕文明的和谐村。

二是今后的扶贫工作主要是以技术和政策扶持为主,以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为主,对贫困人口不应发放现金进行扶持,避免让群众等、靠、要思想蔓延,造成懒人、穷人在家不劳动都有钱领的思想,对勤劳致富的农户是一个不良的影响。目前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发生群众上访原因之一就是农村中勤劳致富生活相对比较过得去的农户对因懒惰等原因造成贫困的农户列入贫困人口进行扶持有比较大的意见。

三是因为xx村目前的劳动力实际情况是以妇女和老人为主,家庭也比较贫困,土地比较缺少,发展种植业没有土地和劳动力为后盾比较难发展,因此在保证了粮食的收成稳定的基本条件下,对农村的扶持项目应该以养殖为主,但是农民对投资成本较高的特色养殖不能进行很大的资金投入,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管理,所以要在农村发展特色养殖应该要以这类人员的特点进行考虑,特色养殖应当在农民的资金和人力的能力范围内,在养殖物种方面应当以占地较少、技术含量低、成活率高、中后期投入不大、可以形成规模、销售稳定、利润较高、前期资金投入以农民自己的意愿为主。经过村委成员讨论,目前本村正和湖北武汉的利民养殖中心进行联系,希望可以得到该公司的各方面支持,根据本村的具体条件,发展蜈蚣或蝎子的养殖。

四是对有致富意愿但无项目无技术或无启动资金的农户,应当根据农户的申请意愿并经过调查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如有的农户对养殖山羊、猪、土鸡、土鸭有一定经验和意愿的,也应该大力进行帮扶,不搞千篇一律。

五是对养殖比较成功的农户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宣传,并组织有意愿养殖致富的农户进行参观学习,在本村形成一种养殖致富的理念,改变贫困的农户思维模式,养成人人想致富的风气。

根据市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和我局的推荐,我荣幸的被选派到陵口镇郑店村担任第一书记。5月15日在镇政府见面会后,我随后就到村里报到,报到后,我采取走访能人能手的企业家,走访农业合作社、实地了解、召开村班子座谈会、同个别两委领导谈心等形式,期间我局领导、陵口政府领导亲自到郑店村召开座谈会,共商村发展思路,通过深入调研活动,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贫困户等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郑店村是陵口相对一个较大的村,村民以打工为主,郑店村位于陵口镇折柳片区312国道以南,折柳集镇以西,南邻城墅村、居庄村,西与珥陵镇相邻,全村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0余亩,25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87户,总人口4657人,现在村委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现有房屋只能重复使用。

村委现有干部8人,中共党员144名。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全村党委下设工业支部、农业支部和老干部支部。全村有劳动能力低收入户9户,共30人。

近年来在市、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郑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是水利基础设施,拥有电灌站4座,自供小电灌站5座,道路交通便捷,312国道穿境而过,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越渎河、朝阳河和战备河三大河流。二是教育设施,本村教育体系优越,有中心幼儿园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少年儿童就学率达100%,对外来打工户的子女就学十分便利。三是工业情况,村区域企业分布之广,规模相对之大,有几个家民营企业,有力地帮助村解决了劳动力转移和用工困难。

1、村历史有债务,通过村两委努力,至今还没清理完,加之企改和体制等诸多原因,企业现在均不上交村委任何资金,这也是导致村集体经济薄的主要原因,有事我们想办,苦于无钱,事就难办了,而力不从心。

2、村虽然分片建了文体广场,但是整个村没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几乎为零。建议政府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争取在郑店村建设一个村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3、郑店村农民收入除了外出打工就是以种粮食为主,郑店地势平整,适合多种产业,为了进行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村委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需要建设办公场所和农机停放地。

4、郑店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苦于折柳集镇撤销后,使用土地指标几乎为零,虽然去年复耕40亩土地,但用地指标还是没有,企业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但苦于没用地,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如果村上能建标准厂房同企业合作是最好的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途径。

-->。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四

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

xx镇现有“亲农”、“源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

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现在农村购买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服务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4、乡镇农机公益服务中心力量单薄。

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服务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5、农村农业基础综合配套设施老化。

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五

党的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县(区)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十二五”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县(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县(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县(区)现有涉农办事处×个,共×个村委×个村民小组,农户数×户,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占土地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辖区内有××座水库,蔬菜基地××个,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个,间套种示范基地××个,香蕉防风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个,农民

专业

合作组织××家。近年来,×××县(区)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如×年粮食产量×××吨,种植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以×××、×××、×××等为主的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村委现有常年蔬菜基地×个,主要种植叶菜类蔬菜,面积××多亩,年产量××多吨,年产值约××万元。××蔬菜种植以×××、×××、×××等瓜类为主,面积××亩,年产量××吨,年产值××万元;现有大棚×××亩,年产量××万斤,年产值××万元。××村辖区有独立成园的果园,园内种植××亩、××亩,计划种植××亩,果园特色明显。××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群众广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菜种植,种植面积××亩,年总产达××吨,年产值××多万元。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引进水稻新品种“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在××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试点乡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

生活

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区)”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县(区)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县(区)重点抓××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花卉培育,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产业成为全县(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区)名贵××种植面积已达××多亩,其中××近××亩,连片种植的××亩。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上年上级下达给我县(区)第×批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新建××村路硬化屯路×条××公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机动资金) ××万元,维修××村××路项目××公里,今年,申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用于新建××村硬化屯路××公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品牌。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打造优质名牌,实现我县农业生产由重量向重质、重效的转变,推进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推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六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推动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两级相关工作部署,长期以来我局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规模。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xx家,其中国家级x家,省级以上xx家。2018年共收集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资料88项,经组织人员现场实地考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报市政府审批等工作环节,最终确定xx家企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是壮大加工企业,提升农业产值。2018年,全市产值在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xx家,同比增长11.58%,其中产值在500万元以上企业xx家,同比增加xxx家,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x家,亿元以上企业xx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12.98%。

1、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由于农业产业高投入、低产出、回报慢、融资难的特点,财政资金对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相对薄弱,难以撬开民间资金,农业企业转股、上市相对较弱。

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通道较窄。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利益链接不牢固,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体系。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3、农业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市虽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但产值在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仅**家.占市级龙头企业的6.57%。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

2、抓特色产业培育,扩大生产基地规模。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继续发展主导产业专业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

3、加快步伐抢占市场占有率。推进茶业、辣椒等主要农产品参与国际化认证,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利用大数据、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信息获取和农产品流通,加大“货出山﹒xx直营店”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推介活动,继续举办“xx会”、“xx会”,组织有竞争力企业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进一步强化沪、川渝等地现代农业战略合作。

4、推进“质”与“量”的转换。坚持品质优先,不断优化市场结构,逐步减少每年新增培育龙头企业数量,鼓励、支持企业集聚发展,抱团发展,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加大对产品质量、产品外包装、产品精深加工研发等力度,纵深推进我市优质农特产品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是继续推动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搭建平台推动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成长。通过推动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xx生态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北京“xx红”茶城、茶庄等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重庆等地“农产品交易会”,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建设等,打造xx本土品牌,促进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成长。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七

按照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下发的《

关于

开展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结,并集聚干部群众的看法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2017年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在永昌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东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增两化”的工作思路和镇党委“抓好八项工作、实现两个突破、达到六化目标”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农业效益逐年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有力维护了我镇农村发展稳定大局,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土地流转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北京天葵公司合作,建成土地流转示范点2个,流转面积10000亩,其中连片发展油葵制种7000亩。

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按照井灌区发展露地蔬菜、河灌区发展食用菌、全镇发展舍饲养殖的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大抓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中药材及食用菌种植取得新突破,完成蔬菜种植及制种5000亩,种植中药材1000亩,建成食用菌立体栽培标准棚8座;草食畜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新建万只羊场1个、养殖小区1个、肉羊改良点3个,引进基础母羊166只,投放种公羊15只,改良羊1.04万只、牛550头,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6户,羊、牛、猪饲养量分别达到81590只、1541头、5032口;啤酒大麦产业稳步发展,积极与省农科院、县农技中心合作,实施良种对比、除草剂对比等科技试验示范项目8项,完成甘啤4号原种繁育10000亩,示范推广甘啤6号2000亩,标准化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量约3万吨;垄作沟灌节水新技术深入推广,引进垄作沟播新机具90台,示范性推广面积11082亩。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大通村道路建设力度,硬化新二坝村道路7公里。投资457.29万元,建成井灌区低压管灌工程42.3公里,5个村1700多人受益;加大末级渠系建设力度,新建二坝村顺池沟末级渠系1.38公里;配合县水利局完成干渠改造19.85公里。大力实施头坝、永丰、上三坝、上四坝、下三坝等5个村饮水

安全

工程,开挖主管道52公里、分支管道130多公里,修建分水井420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村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住宅楼建设任务,铺设上水工程1.26公里,镶嵌主干道路道牙665.8米,铺装人行道路面986.04m2。

五是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6个村农家书屋设施配套及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建设。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4.88%、96.53%。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

生活

困难,发放各类救灾救助及低保、五保、补助资金共157.483万元。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554.3534万元、良种补贴34.5755万元、农机具补贴18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7.2万元。

六是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人代会各项决议,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圆满完成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认真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上三坝村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加强村基金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强化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二、新形势下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业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八

2017年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加上多年村干部及村支书工作实践,对沙港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调研分析。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沙港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1.5公里处。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468户,总人口1840人,其中党员42人。据统计我村可耕地面积3289亩,其中有水稻田2098亩,旱田1200亩,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7年人均纯收入7907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鱼塘、窑厂,年创2.5万元。今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约500余人,较去年少100人左右,在外务工人员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

学习

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2、基层组织建设

沙港村共有党员42人,村两委成员4人,在村书记蔡绍诚、主任蔡晓斌、副主任柳江波、副主任陈志霞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成绩

斐然。

3.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沙港村两委以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沙港村生产

生活

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村两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获得了当地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为村民铺上了水泥路并完善了配套管道设施,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老问题,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二、沙港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看,小农思想依然严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仍然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的阻力。

(1)农业结构欠合理。本村经济作物仍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结构单一,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我村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障碍。

(2)集体经济单一化。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仅仅为鱼塘、土地流转管理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

其他

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搁浅。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在积极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特色农作物,和引进配套深加工产业体系,打破单一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特色农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本村几乎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同时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村支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沙港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九

根据中央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概论》课。

教学。

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下着眼于复州湾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复州湾镇自然地理概况;工农业发展历史概况;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攻破农业建设资金难题;农业产业化典型实例;农业产业化造福xx镇等六个主要议题。

一、复州湾镇自然地理,以及工农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3)矿产资源xx镇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特别是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质页岩、海卵石等储量约有6.5亿立方米。另外,境内石灰石资源分布广,纵跨3个地质时代,质优、储量大,cao含量多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布10余个乡镇,面积达327.1平方公里,占全开发潜力巨大。

(4)全镇总面积和海洋全镇总面积211平方公里,其中工地面积2100公顷,滩涂及浅海面积4284公顷。海岸线长28.3公里,贪图面积广,海湾岛屿多,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其中贝类养殖1130公顷,对虾养殖330多公顷,盐田860多公顷。滩涂及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有杂色蛤、毛蛤、文蛤、牡蛎、牛眼哈、海螺、梭子蟹、对虾、章鱼、梭鱼等几十种。镇内还有一座7000立方米的高科技立体水产品育苗室一座,可培育虾夷扇贝,海湾扇贝、中国对虾、日本车虾、海参、太平洋牡蛎、三伏梭子蟹等各种海珍苗。

1【特色农业】。

xx镇是农业大镇,农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50%。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合多品种水果、蔬菜生长,是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和国家重点果品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苹果、樱桃、葡萄、桃子,杏等等。全镇畜牧业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引进利木赞、皮尔蒙特、夏洛来等优良品种,对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复州牛进行改良换代,年产黄牛1.3万头,是全镇著名的黄牛生产基地;多绒山羊单体羊绒产量居国内同类种群首位,养殖量达到3万只;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肉鸡年饲养量达到1200万只、屠宰肉鸡0.3亿只,产值近0.7亿元。复州湾镇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滩涂,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盛产海盐和鱼虾,年产海盐130多万吨,复州湾盐场是全国四大盐场之一;海参和贝类等海珍品养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海参、对虾重点养殖基地。xx年全镇完成水产品总产量4.8万吨温室大棚生产是东北发展和推广最早的地区,目前总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种植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蔬菜,发展到现在的温室密桃、葡萄、哈密瓜、蘑菇、花卉等各类品种。

3工业基础。

二、复州湾镇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农业产业化按照“重点抓龙头、抓重点龙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以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每一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较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突出抓好水产养殖、优质果品、肉蛋鸡鸭饲养、奶肉牛饲养、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集中更多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二是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四是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用足用好镇里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四)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对象、调整扶持内容、增加扶持规模。对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认证奖励、规模种养基地建设补贴等扶持项目,及早谋划安排。

(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三、近年来,复州湾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5、是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7、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四、关于xx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突破农业建设资金。

科学技术的引进。

几年来,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在做好常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主要推广了以下几项新技术和新品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黄瓜、甜瓜嫁接生产技术。通过嫁接可有效解决黄瓜特别是甜瓜不能重茬的问题,防治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现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万亩,亩增产达10%以上。

二是推广使用垄鑫、氯化苦等土壤消毒技术。为解决保护地连作重茬障碍,该项技术可有效解决保护地因连作重茬而导致的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现全市推广面积xx亩,亩增效达15%以上。

三是推广种植森列尔黑花生。森列尔黑花生具有品质好、高产等优点,比常规品种亩增产达35%以上,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四是引进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xx年共引进优质糯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种共14个,为农民带来较高收益。

五是保护地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20多项新技术,六是推广使用新型杀虫、杀菌剂。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在生产中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各类新型杀虫、杀菌剂,以满足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七是各类复合肥推广使用。复合肥的使用推广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其n、p、k配比全面,使用简便,且增产效果显著。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复州湾镇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地下采矿、海上养殖和盐化生产为主导产业而闻名东北三省的老建制工业重镇。业基础雄厚,包括盐化、轴承、水泥、陶瓷等12大门类的各类工商企业150多家。近年来,复州湾镇已成功踏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除振兴本镇企业外,还成功引进大化碱厂、大连水泥厂、韩国服装厂、大连环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自xx年起这些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至此,工农业完全可以达到互利互助,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工业也为农业创造了大批量的发展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复州湾镇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典型实力分析。

xx市xx镇提出用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村和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农民加入现代农业生产,让重点乡镇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

xx市xx镇郭屯村农民刘斌前几年在南方打工,看到很多村里人养牛比自己一年在外地打工赚钱还要多,他去年也回到家乡,与建在家门口的省级龙头企业雪龙集团签订了小牛养殖合同,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雪龙公司养两头牛。经过培训,他学会了一套现代养牛技术,成为雪龙公司工厂化养殖的一名“编外产业工人”,一年下来赚了4万多元。目前,已有1000多农户与雪龙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

5年来,复州湾镇投入10多亿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用财税、土地征用等多项优惠政策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6家,以“公司+农户”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使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达到9200多元,列东北之首。xxx期间,xx镇计划在各个现代农业园区,再引进2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六、农业产业化造福复州湾镇的表现。

农业产业化给村镇人民带来巨大效益,经济的发展给全村各方面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曾经落后的乡村如今已经踏上了繁荣的开阔之路。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复州湾镇郭屯村的前途充满了光明。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步入了新的新层次。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在我村形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饮水、垃圾、污水、粪便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以及实施新能源利用、信息化、农村防灾体系建设等惠农工程。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不断推进我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七、启示和总结。

以上便是这次事件调查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一下此次在xx镇新农村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实践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那么这些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示范村是如何做的呢?以xx镇下属各村为例,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依托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如夏屯村就是海域宽泛,滩涂面积广,质量高,就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业。郭屯村,养殖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于是全力加大生猪养殖,鸡鸭等禽类养殖。同时政府帮助打开对外贸易市场,让全村经济走出去,招商引资,将本村特色推向国内各大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其次,由于大多数农村都处于山区,那么就要走出山门,大兴商贸业。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农民一样可以搞公司、搞企业,比如xx镇统一经营农贸市场,开发生产链条一条龙产业,效益越来越好。第三,大力兴办工业。为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应狠抓村办企业,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争取成为白天上班早晚务农的业余农民。郭屯村现已有十几家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其中有外村打工人员100余人,全村95%的劳动力做到了有业可就。第四,大搞山区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荒山上做文章,可兴建果园、经济林等项目。产业结构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争取低投入高产出。最后,要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培养专业人才。只有懂科学会技术,才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针,才能走上新农村道路。

总体看来,我村镇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在慢慢寻找为人民谋求幸福之路,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入,全村经济急速上升,农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精神层次的追求,逐步发展成小康村。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

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敏感话题,事关农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基层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村干部在管理、发放、使用征地补偿款及村级收入资金中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农民利益和村集体利益被严重侵犯,出现了一些上访现象。为了加强村务管理,进一步推进我镇村级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村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工作质量不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随意指定,缺乏规范性操作行为。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人走了之,财务收支情况不移交的现象。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专业知识缺乏。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专业知识缺乏的财会人员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这些人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培训就上岗工作,缺乏应有的财会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不懂得国家农村政策和有关会计法规,根本无法胜任财务工作。

目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村帐乡代管的顺利推行;进而造成农村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更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帐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

目前,在没有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的乡镇普遍存在帐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村财务资料保管不善,损坏、丢失严重,导致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有的村甚至连正式的现金日记账都没有,大多用“本本账”、“包包账”代替;普遍存原始单据不规范、白条入帐现象:有的村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不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导致科目漏记、重记、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我镇村级大部分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虽建立了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在现实中,不少地方财务收支大多都是村支书或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往往是村支书或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存在着极大的个人主观随意性。再加上事业单位改革后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被合并,人员严重缺编,办公条件落后,难以及时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

(三)业务招待费普遍偏高。由于财务制度本身的漏洞,再加上财务人员把关不严、村干部财经意识淡薄,有些村招待费过大、非生产性开支比重偏高。招待费开支偏大、偏滥,不仅是一种损失浪费,更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参与招待往往也会作为一个借口或一种福利,相关的、不相关的都来参加,使陪客人数远远的多于来客人数,无形之中也使招待费支出越来越多,致使招待消费居高不下。

(四)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缺乏内容。

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按规定村级应按月或按季度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据了解这一项重要内容到村级已基本被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不及时;二是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完整;三是财务公开的形式单一。群众普遍认为财务公开是在作秀,满意程度低。

农村财务管理是在不改变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在银行开户、统一收入票据、统一会计帐簿、统一核算方法代替村里规范管理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这项工作搞好了,有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搞好村务公开,农村的干群关系就会好起来,让百姓就放心;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创建和谐社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改革管理模式,建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以乡镇为单位,依托乡镇农经站、财政所、统计站设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确保不改变村社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的前提下,由村与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定委托代理协议书。代理服务中心设置审核、会计、出纳三个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的管理模式。乡镇代理服务中心按村分别建立帐簿,分别核算财务收支,统一核算管理所辖村级财务收支业务。

(二)严格审批各程序,规范财务处理流程。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取得有效合规合法的原始凭证,将凭证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再由村集体组织负责人审批(300元内的),300元以上由两委负责人共同审批,1000元上的由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审批,月末,村报账员将全部发生经济业务汇总向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账。出纳根据原始支出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会计根据收支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按要求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改变传统手工记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内外监督,杜绝不合理开支。村级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经小组长签字盖章后才能报销,有效地杜绝不合理、不必要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并且每个季度将村财务进行公开,坚决杜绝半公开、假公开等现象,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是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报账单据与开支。面对报账过程中部分单据不规范,白条抵库、三联收据、付款凭证常常被当做正式凭证拿来报账的特点,应制定相关制度,明令禁止,坚决杜绝由这些不规范单据可能导致的支出漏洞;对业务招待费过高的现象,也应当制定合理标准,并严格执行该标准,让招待费在整个村委会的运转过程中既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同时又要严防腐败浪费行为的滋生;另外,还要加强对各村委会村组干部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认真及时的配合报账员完成审核签字、支出把关的任务。

(五)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农经人员的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实行持证上岗,不断适应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乡镇农经人员编制,新招聘一批素质高懂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充实到农村财务管理队伍中。对村报账人员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纳入委托代理中心管理,以确保村级财务人员稳定。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正常运转经费及业务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机构不得向被代理单位收取服务费,不得加重村集体负担。

村级财务问题仍然是当前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把它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也将村级委托代理制作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并纳入对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必须立足于长效管理,增强监督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廉政建设,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一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秉承着生存、发展和社会和谐等理念,蕴涵着公平与安全价值,对保护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8%。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现在已经降低到3:1,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而社会保障制度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老人的数量与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全市农村老人65岁以上21万人,70岁以上达14万人,80岁以上也达5.6万人。农村负担老人的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未建立,加上农民收入本身偏低,子女教育、看病就医负担重,老人赡养矛盾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老人将成为社会救助的对象。

较宽的贫困面。我市有炎陵、茶陵两个省级贫困县,176个贫困村,其中炎陵72个,茶陵72个,其他面上贫困村32个,最新标准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人口)总量达10.4万人。特别炎陵下村、平乐、茶陵桃坑、江口、醴陵官庄等一些偏远山区,贫困人口占相当比重,个别地方“光棍汉”比例高的惊人。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入达5837元(增幅15.7%),醴陵、攸县等地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但炎陵、茶陵仅分别2808元、2997元,不及富裕地区的一半,不及的城市居民收入五分之一。全市较多的贫困从人口,由于承受能力低,家庭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和疾病,就成为社会救助的对象。

众多的弱势群体。全市残疾人总数为24.5万,占全市人口的6%,其中视力残疾3.8万、听力残疾5.6万、言语残疾0.3万、肢体残疾7.5万、智力残疾1.7万、精神残疾1.6万、多重残疾3.5万。在全市24.5万残疾人中,困难残疾人有14万之多,其中特困残疾人6.8万,基本上是生活不能自理,生产生活极为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

多发的自然灾害。我市属于典型的山丘区,是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降雨季节不均,夏季受台风影响造成局部暴雨成灾,特别是南部的炎陵、茶陵等地,几乎年年都有山洪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占全市的70%以上。近几年的“碧利斯”、“格美”等台风就曾给我市造成重大损失。去年初的冰冻灾害更是造成全市倒塌房屋2781间,农作物受灾108.3万亩,死亡各类牲畜24.1万头,林木蓄积损失325.02万立方米,楠竹受损1.67亿株,一些山区以林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林农因灾而返贫。每次受灾的倒房户是往往是住房条件极差的困难户,造成无家可归,成为亟待救助救济人群。

新时期社会救助要坚持以政府救助为主导,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把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扶贫开发和慈善事业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坚持保与救相结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化解市场和自然风险,保险制度要积极跟进。当前要把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在养老保险取得突破;其次是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水稻、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保险试点推广,减少自然灾害对广大农民造成的损失。三是要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农村财产保险等商业险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扶与救相结合。救助救济只能解决当前的困难,但不能摆脱困境。对于困难对象,我们既要“输血”救助渡难关,更加注重“造血”扶持脱贫困。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家庭住房改造,改善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切实增加贫困农民经营收入;三是抓智力扶贫,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培训,让贫困家庭的子女得到较好的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劳动掌握就业技能。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或者是通过康复培训能劳动的对象,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让他们找到就业岗位,实现脱贫解困。近年来,残联和劳动部门积极开展文秘站:残疾人培训就业,就取得了一定成效。我部自20__年以来,积极开展贫困地区青年农民转移就业培训,通过免费学习掌握一门技术,实现8600人稳定地转移就业,可以说是转移就业一人,稳定脱贫一户。以后,对对非贫困县的农村低保家庭,如果有劳动力的,我们要纳入扶贫培训的范围,通过智力扶贫、转移劳动力就业增加低保家庭收入,使其脱离困境。

政府救与社会救相结合。在加大政府救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首先要通过慈善机构,把企业家、名流人物、退休干部组织起来,利用他们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回报社会的热情,向社会募集慈善资金,弥补政府救助资金的不足。其次,要大力宣传慈善事业,通过电视、电台公益广告等媒体和举办大型活动,大力宣传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各界乐善好施,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千方百计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德意识,动员企业、民众特别是富裕阶层回馈社会、帮助弱者。第三,对在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发扬社会互助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目标是实现社会起码的公平,为发展的效率创造必备的条件。社会保障是城乡之间差别是最悬殊的差别,__作为全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全省唯一城乡统筹发展改革试点市,更应在统筹社会保障、统一社会救助上率先取得突破。

一是建立统一城乡救助体系。要根据“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思路,尽快建基本统一的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贫困群众子女就学资助制度,城乡特困群众住房、就业和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等制度,构建高效率、全覆盖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把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作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各级的实事考核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努力实现广大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二是努力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关键是四个字“提标扩面”。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加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首要的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步伐,尽快争取全市全面推开,让农村老人有一定的生活来源;其次要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实行普惠制,取消农民自筹部分(每人仅10元,征收成本大,不愿意交的大都是困难户,而这些人最需要保障),有效解决因病致病问题。三是逐年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像城市低保一样,确定月标准额,实行补差制,逐步减小城乡保障差别。同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低保人数的比例,改变地方越富裕地方低保比例越高的现状。四是加大农村医疗救助、贫困群众子女就学资助,特困群众安居房、就业和法律援助力度,加快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水平,建议70岁以上五保老人全部进敬老院集中供养。

三是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社会发展与进步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更多关注弱势群众的生存生活,特别是对智障人、精神病人、爱滋病人、流浪人等特殊群体,要保障基本的生存权,要平等对待,消除歧视,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爱心宽容心,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残疾人就业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对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费给予适当补贴的办法,扶持残疾人个体户参保这一做法,就很值得推广借鉴。既稳定现有残疾人个体就业、鼓励更多残疾人个体从业的客观需要,也是着眼未来,保障残疾人晚年生活的一个有效途径。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二

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调研组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项目工地、工厂企业、基地大棚等实地察看,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了解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xx、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优结构、惠民生、添活力、美乡村”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标准化、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五大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坚持高位推动,重农扶农抓农氛围浓厚。各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评。主要领导亲力部署、带头办点示范,分管领导紧抓督促调度、精进推动实施,农口部门责任上肩、落细落实,营造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宁远县去冬今春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农村秋冬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宁远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祁阳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门奖补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规模经营主体。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推进工作。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面积达59.2万亩。江永县以香柚、香芋、香姜“三香”为主,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面积7.6万亩,每个基地都建立了标准化推广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农药规范使用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等六项制度,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本地特色农产品。目前,香柚、香芋和香姜均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全县有“千家峒”牌等著名商标4个、“义华”牌等知名商标6个。蓝山县采取制作操作卡、明白纸等形式,引导农民、经营主体按规范进行农产品“四统一”生产,全县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三峰茶叶公司所生产的十余个优良品种均已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五洲恒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即将打入欧洲市场。三是扶龙头、壮加工,打造产业发展筋骨。祁阳县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围绕优质稻、油茶、水果、茶叶等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全县共发展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7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打造了金浩茶油、银光粮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道县初步形成了大米加工、树脂加工、油茶加工、果品加工、药品提炼、禽畜加工、蔬菜加工等7大支柱产业,培育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2家,创建**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4个。江华县今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家,重点扶持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聚集资源资本、提升加工水平,同丰粮油食品公司投入8036万元进行技改扩能,将成为**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智能化龙头企业。

“特色中国-永州馆”、京东“中国特色-永州馆”、“握物流”智慧物流、1号店“特产中国-永州馆”为载体,大力推进特色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网上交易。目前,有12家电商平台进驻我市,建立电商服务网点1800多个,11个县区均建设了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其中江华和双牌县各成立了2个县级运营中心,京东在江永建立了服务中心,宁远县建立了配套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市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达到1000多人,全市触电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产品上线品种达100余种。双牌县今年来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5家,各类网店17个,新建各类企业店铺和营销网站180余个,上缴阿里、慧聪等平台服务费580万元。三是农业园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区扎实开展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大“一县一园”推进力度,推动园区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彰显特色优势、强化示范功能、发挥引领作用。蓝山县新顺特色产业园建有3200亩高标准时鲜水果基地、400亩油茶基地、年繁育330万株苗圃的种苗基地,示范带动周边果农种植面积达1万亩,被列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宁远九嶷山农业科技园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目前已入驻企业5家,其中台湾风情百果园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将集科技培训、品种选育、品种展示、科谱教育、体验采摘、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的样板。

“五一”期间推出花海观光园,开园第二天就接待游客3.5万人次。蓝山县大洞村依托万亩梨园,每年举办梨花节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打麻糍、花浴等农家风情,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直接销售。

“三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祁阳县主动大胆求新求变,先行先试,组建了全市首家“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农业资源经营新理念,探索支农服务新途径,今年新增流转土地2000亩,成功签约一笔总投资500万元的基地合作建设协议,为全市拓宽农村建设投融渠道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已有宁远、江华、道县、新田等县区组建成立,正式开展运作。

1、县区农业委改革后执行力还不强。目前,各县区农业委机构改革合并还没有完全到位,虽然各县区农业委“一把手”已明确,但大部分县区农业委副职还没有配到位,人员、机构、办公场地还没有有效整合,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还不强,还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有些工作脱节,影响工作效率。

2、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不大。去年深圳招商会签约的18个项目中,市供销社永州生态农业加工物流园项目、市畜牧水产局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祁阳县的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以及肉牛基地项目、冷水滩区生物有机肥料项目等5个项目进展缓慢,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等2个项目没有实质性启动,肉牛基地项目仅流转土地400亩,只完成要求的50%。

3、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待遇低,且大部分县区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许多时间都在围绕乡镇中心工作运转,专业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同时,还有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农产品的检测需要。二是农业保险服务滞后。农业生产周期性较大,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市范围内的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够健全,除水稻、烤烟、能繁母猪、杂交制种等几类能享受政策性保险外,大多数农副产品还没有相应的保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农业风险大大增加。

4、部分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尚有差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回头看”进度不快,质量不高。由于县乡、村组和技术公司协调配合不到位,前期调查摸底基础工作不扎实,对质量把关不严,一些地方户口、身份证等原始资料收集不全,表格漏填、错填,签字不到位以及承包地块图示意图制作不规范等现象突出。二是农地利用规划推进难度大。目前县区农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由县区农业委牵头负责,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经费保障不力,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力度不够,资料提供不全,特别是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如期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面临一定困难。三是“农建投”实际运转不多。除祁阳、江华开始运转外,大多数县区的“农建投”刚刚成立,组建模式各不相同,有的单独注册成立,有的挂靠现有的“城建投”、“经建投”或“旅建投”,受机构改革人员统一调配影响,公司班子还没有搭建完成,有的财政注册资金没有到位,涉农部门项目整合不顺畅,真正实际运转并取得成效的还不多。四是流转服务平台运行停滞不前。受机构改革和机构设立批复收紧影响,县区没有实现流转服务平台向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转变,大多数流转中心仍是临时性质,工作有些停滞不前。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少数县区还没有完成“点、线、面”的建设布局规划,有的虽然进行了初步规划,但没有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一些县区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只注重点的建设,线、面上行动相对缓慢。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方面:一些县区发展农村电商的主要抓手还不十分明确,没有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引导和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办法措施不多,引导和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力度不大。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部分县区尚未将农业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人、财、物投入不足,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措施不够实,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办法不多,很难保证我市有足够的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

1、把县区农业委“领”起来。针对当前县区农业委组建存在的问题及机构合并后职能融合、业务对接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委将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县区农业委主任集中进行1-2天辅导培训。同时,我委已建立委领导联系县区农业委工作责任制,由委领导带领分管科站室定期、不定期深入县区,加强县区农业委工作的指导,帮助尽快完成机构改革过渡,督促加快重点工作落实。

2、把农业基础设施“补”起来。多年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补上这块短板。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农建投”组建和运作,给予其一定资源开发、资本运作等政策支持,抓紧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土地整理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抢抓xx、省重视农业农村的良好机遇,精心规划包装一批农业项目,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资金扶持,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向粮食优势产区,重点围绕规模连片基地梯次推进实施,打造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样板,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再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农村投入机制,通过建立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协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良性局面。建议从市到县高度整合分散在国土、农业、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涉农建设项目资金,并出台实施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实施,统一建设标准,避免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让农村土地“转”起来。土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对流转土地尚有思想顾虑,土地流转平台作用不明显,土地流转渠道还不够畅通,必须要创新机制,打通土地流转“最后一公里”。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消除疑虑,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真正让农村产权改革的成果惠及于民。二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土地流转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运行,统一土地流转合同书、格式文本,做好签证登记备案以及档案管理规范工作,防止出现新的土地矛盾隐患和纠纷。三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高补贴标准,以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福利和保险功能,为广大土地流出者解除后顾之忧。建议出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制度和土地流转补贴优惠政策,鼓励、允许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对农民有意流转的土地预付部分租金签订预流转协议(未联系到经营业主暂由农户耕种,一旦有经营业主承租该土地按正式合同执行)。同时,按土地性质、连片流转规模、流转年限等,分别给予流转户和承租户一次性补贴,对流转平台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助,以促进土地流转和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4、让新型经营主体“强”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扶持,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一是积极探索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新途径。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完善登记、注册、管理等配套措施,加强服务指导,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发展能力。要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管理”制度,对于无经营活动的,取消其继续运营的资格,对经营不规范、运行不佳的,强制其停业整改,待其整改后再恢复其营业资格。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激励机制。要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尤其要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保险支持,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担保抵押方式和融资方式,加快开展产业链金融、信用贷款、大中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第三方担保贷款、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等金融服务业务。积极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要加强规划引导,支持鼓励同类产业的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环节,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结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做大做强。建议建立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支持30个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各10个),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品牌、产能扩改提升、标准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

5.让工作机制“活”起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市农业委明确了分管领导与责任科室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成效。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县区农业委,市农业委将对县区农业委主任进行约谈,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与要求,促进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议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农业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市委市政府安排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于6月底7月初开展一次联合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农业农村工作格局。三是与“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在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要与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三

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县(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县(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县(区)现有涉农办事处×个,共×个村委×个村民小组,农户数×户,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占土地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辖区内有××座水库,蔬菜基地××个,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个,间套种示范基地××个,香蕉防风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近年来,×××县(区)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如×年粮食产量×××吨,种植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以×××、×××、×××等为主的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村委现有常年蔬菜基地×个,主要种植叶菜类蔬菜,面积××多亩,年产量××多吨,年产值约××万元。××蔬菜种植以×××、×××、×××等瓜类为主,面积××亩,年产量××吨,年产值××万元;现有大棚×××亩,年产量××万斤,年产值××万元。××村辖区有独立成园的果园,园内种植××亩、××亩,计划种植××亩,果园特色明显。××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群众广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菜种植,种植面积××亩,年总产达××吨,年产值××多万元。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引进水稻新品种“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在××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试点乡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区)”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县(区)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县(区)重点抓××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花卉培育,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产业成为全县(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区)名贵××种植面积已达××多亩,其中××近××亩,连片种植的××亩。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上年上级下达给我县(区)第×批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新建××村路硬化屯路×条××公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机动资金)××万元,维修××村××路项目××公里,今年,申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用于新建××村硬化屯路××公里。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四

通过一年的农村基层实践,使我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责任心,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农村政策理论的理解水平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在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这一年的驻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四村”建设为载体,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要做一个合格的驻村工作队员,就必须健全有关的政治力量及农村政策、规章制度、相关会议精神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对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理论准确,表达清楚,更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工作中,我常注重学习,认真思考,不耻下问,并结合自的实际和工作需要,一直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2、进村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在做好调研,制定好规划后,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为此,公文写作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宣传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建设氛围:一方面工作队员先于村小组长及党员群众,一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任务、目标,特别是仔细领会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另一方面是召开群众大会,由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工作队员向群众反复宣讲建设内容、规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过程、步骤。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更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3、全面组织实施建设工程,用心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在建设的实施中,按具体制定的四个工程建设项目,精心组织,加强动员,积极参与,组织群众筹工出劳,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各个项目的建设,苦战了近8个月,顺利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帮助那崩村建立建全了个各种基层组织,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得以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整体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被乡政府推选位xx年文明新村。

当然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具体实际问题,我都会和工作队的同志一起深入到农户家中,共同协商,耐心听取意见,认真细致的给予解释和开导,稳定群众的不良情绪。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竭尽全力解决与完成。通过努力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体会和收获。

经过一年的驻村开展工作,每天都与村民朝夕相处,并肩工作,村民的`纯朴、善良、勤劳,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通过这一年的基层锻炼,我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深刻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工作中,我也深切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与村民群众融为一体,放下架子,虚心待人,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强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并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才能求得理解与支持,更要依靠和争取村干部的支持与帮助。现在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尽快成长。

驻村工作期间,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思想和工作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没有写出一篇调研文章;只注重完成任务,不注重创新与发展等等。回去后,我一定会针对自己的不足,认真反思与总结,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有决心、有信心,加强学习,勇于实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最后,衷心感谢组织给我提供的这样一个深入基层、提高思想觉悟,增长才干的宝贵机会。同时,驻村工作给我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思想作风上的提高是我终生受益,基层领导交给我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吃力问题的方法,永远都将是我今后和、更好的学习、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五

根据组织安排,本人在xx乡xx村住村蹲点。在蹲点期间,走访了住在xx集市的部分农户和个体经营者、xx小学,召开了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座谈会,了解了村情、民情,帮助xx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同时协调资金x万元铺设xx村出庄道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众出行难的状况。

xx村有11个村民小组,790人,党员86名。村有一农贸市场,在周边乡镇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收入项目。社会事业发展也比较滞后,尤其是道路状况较差,除环乡路为水泥路外,其余均为土路,群众生产、生活极不方便。通过调研,认为xx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社会事业缺乏投入,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但具备加快发展的一些基础条。当前,xx村应放大本村的传统产业优势,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动员,全力以赴,以一至两年的时间打基础,拉开框架,用两至三年的时间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夯实基础。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作为农业村组,强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小麦为重点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要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xx村有水面近1000亩,水产资比较丰富,但现有经营模式为粗养,经济效益不高。为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要开展市场调查研究,采取外出学习取经、邀请养殖专家村面授等措施,推动鱼塘精养和混合养殖,提高养殖效益,让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同时要在延长产业链方面做,一方面要以招商引资或村集体投资领办等形式,搞好鱼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搞好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要依托平台,主动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挂靠,签订农业订单,稳固销售渠道,力争养殖业在两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0%以上。三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以大棚蔬菜推广为重点,以大户领头、科技示范为措施,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林、果、蔬多元结构转变。

二、提高劳务输出工作水平,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目前,欠发展农业乡镇农民收入渠道还不宽,增收基础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没得到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各级组织的头等大事抓,以农民增收为工作中心,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当前,xx要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积极做到“五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网络。要健全乡村劳务输出机构,明确责任到人,明确考核奖惩措施,使劳动力转移工作成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乡劳动就业部门以及村负责同志要广泛收集劳务输出信息并定期发布,正常开展组织培训、输出和职业介绍等工作。目前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量大,招录门槛低,尤其是缝纫、针织、电子装配、食品加工等岗位缺员较多,乡村组织要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让剩余劳力在本区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我们要用好用足全省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有关优惠政策,采取技校培训、企业岗前培训、成人校培训等措施,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让青壮年劳力至少掌握一门以上的劳动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三是加强教育引导,保证有序流动。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变无序输出为有序流动。同时要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的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三、进一步创新方法,加快有特色的农贸市场建设步伐。

但市场规模较小,还缺乏规范引导。如何充分利用发挥这一基础优势,放大市场效应,是一大题。首先,要合理规划市场,在现有的沿街两侧,要尽快启动拍卖、出售、租赁等程序,对闲置地块进行建设,扩大市场交易的`可供地块,以逐年的发展形成规模市场。对沿街两侧低洼、水塘地块,村集体要想方设法填埋,用足建设用地,可以采取吸引大户投资、村党员干部集资、村集体融资等形式,先行建设房屋,公开出售,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为村集体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着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培植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第三,要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对市场要制定长远发展的规划,至少要形成三点以上的发展规划,逐年投入、逐年建设,对沿街建筑进行美化、亮化,配套路灯、饮食、服务业等措施,做大做强市场,使其成为面向全区的特色市场。

四、依托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增长点培植力度。

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实现苏北地区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而载体则是推进项目建设。因此,经济欠发达的乡村,要充分发挥、利用好各种后发优势,用足政策,坚持锲而不舍引项目,持之以恒干项目,齐心协力上项目,壮大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总量。重点一要鼓励全民创业,用活民间资本。目前,xx村仅有纸盒厂、热水器厂两个私营企业,虽然经济体量不大,但经济效益可观,这就说明发展私营企业是强村富民的首选。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扶持力度,一方面盘大盘强现有纸盒产业,另一方面让在外地创业有成的人返乡投资,让在本地有经济实力的人二次创业,形成全民创业的热潮。二要推行村集体股份合作制、集体个体联营制、租赁制等形式,采取大户投资、村干部集资、资产抵押等形式,多渠道融资,一二三产业齐上,大中小项目齐抓,形成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让农民在创业中得到经济利益,让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得到收益,加快转变经济落后、农民不富裕的状况。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六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我县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7月中旬,县政协经济委在于春华**的带领下组织调研组成员先后到灵溪、龙港、桥墩、马站等镇,走访了日月潭农庄、油茶基地、四季柚基地、钱通现代农业休闲园等10多个现代农业项目基地,听取了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的工作汇报,并召集部分乡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座谈。7月下旬,先后到山东寿光、栖霞等地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年起,我县历经5年时间现已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一是马站现代农业综合区,于**年底通过省级验收,总面积约4.6万亩,涵盖农业和海洋渔业;二是沿江现代农业综合区,于**年底通过省级验收,总面积9.04万亩,涉及桥墩、灵溪、龙港等乡镇,涵盖农业和林业。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初见规模。我县目前已形成九大特色产业基地:一是番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灵溪、龙港、马站、藻溪等乡镇,**年种植面积3.94万亩,总产量24万吨、总产值8.4亿元;二是四季柚基地,主要分布在马站平原,种植面积1.1万亩,**年总产量6948吨,总产值7000多万元;三是杨梅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藻溪、马站等乡镇,种植面积1.78万亩,**年杨梅总产量1331吨,总产值2298万元;四是葡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马站、灵溪、钱库、龙港等乡镇,种植面积2700亩,**年实现产量1995吨,产值2980万元;五是茶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及鹤顶山茶区,面积2.52万亩,**年实现茶业总产量870吨,总产值6650万元;六是中药材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马站等地,种植有黄栀子、太子参等,面积1.57万亩,**年实现总产量2316吨,总产值6485万元;七是特色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矾山、马站山区、半山区乡镇,主要以发展羊、牛、兔等节粮型草食动物为主,**年底肉牛存栏0.41万头、羊存栏3.3万头、兔存栏7.6万只;八是油茶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矾山、马站等地,面积3.5万亩;九是毛竹基地,主要分布在莒溪、桥墩等地,面积2.9万亩。九大基地一年为农民创收十几亿。

(三)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建设初显成效。我县目前共建成和投入营业的休闲观光农业园13个,直接从业人员521人,累计投资1.35亿元,**年共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年产值1.8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万元。目前主要以农业采摘型,如钱库喜丰葡萄庄园、马站中魁四季柚休闲观光园、岱岭富源早熟柑精品园;农业旅游型,如日月潭农庄、龙港梦江南休闲观光园;农家乐型,如灵溪鲜城有机农场。

(四)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在耕地面积50亩以上的734个行政村组建了土地合作社,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出台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及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补助和奖励;不断完善形成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2.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16%,其中规模经营面积(20亩以上)达16.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6.1%。二是创新生产机制。自**年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共实施农技推广项目267项,建立示范基地413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691项。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已有19个乡镇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省市级验收。

虽然我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产业的低、小、散状况,粗放的经营方式状况,无序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xx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首先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再者,扶持政策多变,**年开始,xx和省资金不再支持油茶发展,油茶产业面临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未安排资金用于毛竹、马蹄笋造林,影响林业产业提升。

(二)土地问题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受国家农保政策限制和我县耕地农保率高等原因,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很难落实,部分种粮大户及合作社无法落实配套用地,建设农机仓库及烘干场所等功能设施,番茄大户不能建设初加工整理场地等。如马站昌蒲葡萄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000亩,但是一直没有配套设施用地;日月潭农庄食宿等配套设施用地,也迟迟未能解决。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部分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会改变土地承包政策,难以实现集中连片流转,如日月潭农庄内,至今还有部分土地没有流转,农民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影响农庄的整体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规模化以从事种、养殖业等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全县农业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整体效益不高。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

(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骨干企业还为数不多。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396家,总数占全省第一,但市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3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本村本组的小打小闹阶段,知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带动力不强。如我县马站四季柚在我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全省的影响力不高。我县的茶业品牌较多,但在全省知名度与周边县市区有很大的差距。

(五)科技支撑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乏,部分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仅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二是政府扶持的力度和精准度不够。三是科研方面存在无人员、无资金、无机构的现状。新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一)多措并举,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配套用地、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要突破一些政策约束,使投资者有信心、干部有信心,农民有信心。一是增加县级财政投入。要保证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年xx和省级不再安排油茶提升项目专项补助资金没后续项目实施补助资金要由地方财政予以安排。二是要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二)多轮驱动,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创新开发机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一是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入股、出租、互换等方式,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和集中经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土地指标适度向农业大镇如马站、灵溪等地倾斜,完善现代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多种模式的产业融合,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与我县有条件的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三)加快农业品牌建设,促进我县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县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围绕我县番茄、四季柚、茶业、杨梅、葡萄、油茶等产业,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打造核心品牌,实现共创共享的品牌效应。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采摘节”、参加各地展销会和博览会,结合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品牌,县财政要加大投入,单独组团在省级或周边省市召开展销会,打响苍南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如山东招远的龙口粉丝产业模式,栖霞的苹果产业模式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一是以科技兴农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大服务组织网络,建立与高等院校合作机制,着重培育技术人才,培训从业人员。二是组建完善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县确定的主导优势产业,安排扶持资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避免千家万户闯市场带来的高风险。对已有的产业要做精做好,在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要给予指导、帮助,使产业更大、更精、更好、更长。对新的业态,要精心培育,有序发展。三要加大农产品生产经营对外开放度,鼓励和支持外来企业与区域内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扩大规模,逐步实现分散到集中,形成整体优势。四要培育壮大农业营销队伍,创新营销方式,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各产业专业营销公司和民间中介组织,培养农产品销售经济人和营销大户,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空间。

(五)合理规划布局,充分打造旅游观光农业。

一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紧紧围绕马站、沿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结合县情实际,做好我县现代农业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重在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杜绝“遍地开花”。二要做好与旅游结合的文章,努力打造好一批新的生态旅游景点、休闲农业观光园、名贵花卉观赏园等旅游观光点,开发旅游项目,实现与旅游部门的无缝对接。三要统筹结合,结合今年xx1号文件精神,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使农业功能从单纯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七

“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xx”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

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

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

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

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

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

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

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资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5、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转型。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作为扫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

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田间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提升农业节水水平。

二是依托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转作价评估、流转补偿、合同签证等管理制度,积极动员农民采取转让、转包、租赁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进经营能力强、资金实力厚的种养大户根据当地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开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由大场大户、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三是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就近吸纳部分富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八

本人自任职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为指导,坚持_,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本人在思想修养、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扎实工作,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就任职以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作为农业战线上工作者,只有自己掌握农业生产知识、生产技术,才能进行推广应用。首先加强自身学习。认真学_,以_为指导,深入贯彻_,宣传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一致。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宣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参加学习农业知识,人事局和农广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学习,虚心向老领导请教,深入田间地头,搞好田间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兢兢业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1、认真做好农业项目材料申报和实施工作。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多年来,我准备了上级安排的各种项目工作的材料,为成功完成项目申报,认真查找相关资料,积极主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材料准备,并受到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好评。

2、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会议准备以及政策落实。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我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开展,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认真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搞好粮食直补的面积核定、小麦、玉米、水稻的良种补贴工作,经认真落实,规范操作,使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安全。为了充分让农民了解政策,自己加大工作力度,全面领会精神,做好会议材料和宣传,抓好精神讲解和落实。

3、依托实施项目,做好技术指导。实施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技术,积极深入农户家中技术指导,为新技术推广提供了宣传平台,给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安排负责对土样的整理风干,放弃节假日加班,保证凉土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协助土肥站做好相关服务。

4、搞好农情系统调查、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为指导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及时上报农业生产进度,积极与各个乡镇相关人员联系,做好农情调度。每次遇到特殊的天气,汇总调查情况,及时形成材料,并进行了上报,为所制定科学的管理意见提供依据。尤其是春耕备播、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及时冬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及时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意见。同时利用现在的网络媒体报纸的优势,积极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

5、认真做好电话技术咨询工作。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是我的本职工作。认真做好电话咨询和来人咨询工作,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十九

根据中国共产党**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联系农户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我认真履行驻村入户职责,目前,已全部完成对接活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通过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和党员会议,与村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广大农户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愿,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欢城镇东,全村户1478口人,耕地面积1180亩,有38名党员,畜牧业以羊、猪为主。农民人均收入10400元。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曾获得“省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全面实施了道路硬化,将硬化路面通至各家各户,以便于村民的交通出行。墙壁也都进行了重新粉刷,村庄绿化率大大提高。各村下水道铺设、清淤工程的工作都已启动,全面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和巷道硬化建设、自来水入户工程。

三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办实事、听民意,建感情、交朋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百姓所需、所盼、所急、所想,做到“三知四清”,在走访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村民们也会热情欢迎,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荆。彻底摸清了联系户的基本状况,受到村民欢迎和高度评价。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1、结合四百活动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调研报告农村农业驻村篇二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党的xx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xxx中央、xxx制定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则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基础性环节。笔者结合目前常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法律意识,并和农民进行了接触,对一些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自己印制了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发给农民,使得一些农民能在遇到问题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虽然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含义,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这种对法律的陌生感决定了农民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是拒法律于门外的,更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去解决问题。

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盛行。虽然我国早已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但在我国农村地区仍然有许多人或多或少存在着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笔者在农村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一些根本的法律有所了解,比如很多人知道杀人发火是犯法,但是对无照经营等却认为不犯法,更不要说对那些涉及与经济贸易等有关的法律知识了。因此,除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外,农民的社会行为基本上是脱离法律认知而进行的。

三是权利意识淡薄。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忽视了法律维护农民权益这一功能。农民往往只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权利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模糊,缺乏维护民主权利,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不少农民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或不知道已受到侵害,或虽已知道,却信守“民不与官斗”、“一年官司十年仇”、“吃亏是福”等传统观念,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敢抗争,一味忍让。四是法律在农村缺乏应有的权威。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相反,几千年来的封建人治传统已使权力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泛权力状态。在权大还是法大的价值取向上,广大农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法律几乎是没有权威的。在农民的心中,政府管理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找政府往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远远大于寻找法律救济的比重。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法律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过四个五年普法宣传教育,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步提高。但如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体来讲还十分淡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素质低下,影响其法律素质的提高。由于传统和现实原因相互交织,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年,而城市为年。而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现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群学历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以下的占86%,而大学毕业的很少。另据有关报载,目前,我国文盲绝对数高达8507万左右,而其中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农民文化水平的普遍低下,必然直接影响到其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进而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

二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儒家政治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虽然自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人并影响国民的观念和生活,但直到现在,在我国农村地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仍然十分深重。一方面,由于人们仍主要生活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关系中,传统的“无讼”、“和为贵”思想及家族意识等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遇到矛盾纠纷时,或忍气吞声,或依靠有威望的长者或村干部依乡规民约来解决。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诉诸于法的,法律在百姓心中占据着很不起眼的位置。另一方面,受“权力本位”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头脑中“人治”思想作祟,认为法是管老百姓的,而自己却不受法律的约束,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对法律价值的非认同感。

三是农业立法的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总的来讲,农业立法还相对滞后,立法质量不高,层次较低,很多规范原则性太强,配套法律法规跟不上,缺乏可操作性。农业立法中重行政管理轻权利保护的倾向仍很严重,立法无法充分反映农民的利益。而法律要被人们自觉遵行,必须使主体深切感受到法律是以表达自身需求为前提的。这样的农业立法现状必然会妨碍农民对法的作用的正确认识,难以产生对法的信赖心理,这也是我国农村社会法律价值感无法得到认同的重要原因。

四是法律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较差。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农村良好的执法、守法、崇法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封建法制传统中“行政兼司法”体制的影响,农民在碰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而不是找法院,这不仅使司法独立的实现困难重重,也使司法的终极权威性大打折扣。农民不相信法院,无意诉诸法律,却对用行政手段解决纠纷充满憧憬。而农村的行政执法情况又如何呢?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农村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农村中以权代法、以势乱法、执法违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乡村执法者的这些形象和执法行为必然削弱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人们不再相信、尊重和遵守法律。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0163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