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学论文(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6:22:20
循环经济学论文(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1 16:22:20     小编:文轩

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理解人生。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避免重复犯错。总结是一种思考的结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写总结时要注重语言得体、规范,不要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一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依托型产业,近几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的国民收入的同时,也破坏了旅游资源的品质,恶化了生态环境。为了能够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行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管理中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显得更为重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而言。它要求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和流动中得到充分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简言之,它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之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

(二)绿色消费原则。

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一些发达国家还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具。

(三)资源化原则。

指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成为资源,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高科技化原则。

目前高新技术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国外目前提倡生产的“非物质化”,即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如利用互联网替代大量相应物质产品的生产。饭店利用计算机网络预定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旅游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员预警,饭店运用高新材料建设以延长饭店的经营时间,使已投入的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一)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景区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实现循环经济,遵循生态理论发展,可以减少旅游投入及垃圾产出量,避免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增强旅游景区的生命力,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是适合旅游景区管理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必定的趋势。

(二)是防治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旅游景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废弃物增加、水电资源浪费、植被破坏、白色污染等,如何防止环境污染是各景区都着重考虑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采用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不能根除污染。而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展工作,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

(三)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管理中采用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如合理利用及再利用水资源、回收废弃物、节约电资源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减少资源使用量,减少景区经营成本。此外,循环经济的使用有益于景区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增强景区生命力的同时也就是增加了其经济效益。

(一)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教育具有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公共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前提。旅游循环经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树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提高对规划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加强舆论监督;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最终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旅游循环经济,在旅游区建立各种标识系统和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等,教育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等。

(二)转变发展经济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考虑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社区承载力、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等旅游承载力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要做到旅游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既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旅游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免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实现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就可能发生游客过分拥挤,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和天然植被的局面。

(三)提升环境伦理观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1]应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协调进化的关系,人以外其他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具有其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和自然界还有其系统价值,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生命支持系统负有伦理责任。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应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育环境的伦理情操,并将环境伦理运用于节约资源、生态恢复、环境整治、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绿色消费、护育自然等之中。遵循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尽量开发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特别要根据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类型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

(四)改变消费行为。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人们改变消费观念,提倡旅游的精神文化消费、适度的物质消费,尽力做到消费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倡合理、健康、有限量的消费行为,努力使旅游消费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完善“产、学、研、官、民”的合作体制、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等。“3r”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要求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参与,促使全社会关注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循环经济是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面对旅游业现存的种种弊端,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适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构建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旅游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增强国家旅游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度.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二

1.1促进规模生产,深化经营体制。

要确保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当前茶叶产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问题,促使广西市场有效对接,实现茶农增收。将茶叶产业化和循环经济相互结合,不仅有利于增强茶叶产业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深化茶叶生产经营体制,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1.2提高茶叶品质,开拓绿色市场。

现代农业生产是以绿色食品为主目标,但目前市场上的广西茶叶产品仍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其出口受到限制。而倡导并发展循环经济能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广西茶叶,对开拓绿色茶叶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1.3减少生态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茶叶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在茶叶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通过循环将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重新投入生产或消费环节,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是减少污染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4延长产业经济链,促进农民增收。

茶叶是广西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及平台性好等特点,利用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发展茶叶产业,既可以通过延长经济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养殖业、农产品和交通运输等发展,又能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安定繁荣、和谐发展,最终带动广西经济发展。

2广西茶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广西茶叶发展现状。

广西茶叶生产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气候环境与种质资源条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适宜区之一。广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已种茶和制茶,且具有茶树生长期长、开采早、产量高等特点。近年来,广西茶叶发展迅速,全区茶园面积7.22万hm2,排在全国第11位,茶叶产量4.83万t,毛茶产值24.41亿元,加上花茶、六堡茶、茉莉花的再加工产值,茶叶产业总产值约68亿元。此外,在广西80%的'产茶县为贫困县,种茶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就地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

2.2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广西茶叶大多是农户经营管理,小规模家庭作坊,生产设备落后,卫生条件较差,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2)品牌效益低。广西有名茶,但名牌少,获得区级品牌称号的只有少数几个品种,市场占有量低,与福建、浙江、云南等省的差异明显,茶叶大多依靠专卖店销售,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3)绿色壁垒。从7月1日起,发达国家提高了进口茶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农药从7种扩大到134种,因此广西茶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的问题。

3广西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企业层面。

在企业中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与服务中物质能量的使用与消耗。大力培育广西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推行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从源头降低废弃物产生;改进种植技术,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规范茶叶加工工艺,促进茶叶向绿色无公害产品发展,不仅能使污染排放最小化,还能提高广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3.2区域层面。

生态园区是多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法则的实践模式,可同时获得企业经营规模与生态效益。茶叶产业发展应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与其他小规模茶园相结合,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地方品牌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提高广西茶叶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在生态园区引进其他产业,如食用菌栽培、养殖、生态观光等,使茶叶生产废弃物转化成另一种生产的投入品,提高物质能量使用率,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构建循环型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产业链及利益共同体。

3.3社会层面。

首先,加强茶叶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进一步深入研究循环经济。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能力,拓宽茶叶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减少污染,提高废弃物的再使用率。其次,政府应因地制宜,尽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如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绿色消费鼓励制度、生产责任制度等。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循环经济依法有效开展。最后,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倡导使用和食用绿色环保产品,在消费后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提高民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促进循环经济社会化发展。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三

摘要: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对于推进武汉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早期介入,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预防为主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战略开发的全局性影响、累积性影响和附加性影响,使宏观、抽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于实际开发的全过程,成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保障,保证了武汉经济圈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上的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纷纷联合,建立起大都市圈或大都市连绵带,即发育形成城市圈经济。城市经济圈的整体发展,可在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不足,完善单个城市的发展,实现共同增长。武汉作为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是东西互动、南北联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纽带和桥梁[1]。经过5年6次申报,武汉城市圈于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但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引起人们的反思,进一步激起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西方的环保思想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过渡到“源头防治”,对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定要求。7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危害性增加,人类开始由仅仅关注局部环境问题扩展到关注区域或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的范围开始由项目层次的环评逐步上升和扩展到战略性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层次的环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战略环评)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从90年代开始,我国认识到开展战略环评的重要性,先后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及《中国21世纪议程》等政策文件中提出,开展对重大政策、法规进行环评。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确定了战略环评的地位。2006年6月,我国首个省级行政区战略环评——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战略环评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评审,自治区政府据此对内蒙古“十一五”规划相关目标、重点项目及产业布局等进行了调整。2006年6月22日在北京成立了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门审议各类开发建设规划环评文件,开展经济发展政策和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研究论证。随后,在2006年8月,我国首个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战略环评也通过了专家评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实际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积极开展战略环评,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综合分析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进行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对于促进武汉城市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sea)是指对政府及其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包括政策、规划和计划)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正式的、系统的、综合的环境影响评价,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规划和计划等提供信息上的技术支持,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sea强调早期介入,充分考虑战略开发的全局性影响、累积性影响和附加性影响等因素[2],强调可持续发展和预防为主的原则,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抽象概念落实到实际、具体方案的桥梁,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

sea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9年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中。这个法案明确要求,“所有的联邦政府和机构对那些可能显著影响人类环境质量的法规和其他主要联邦行动的建议都必须准备一份详细的关于环境影响的报告(eis)”,其中,就规定了联邦政府对于政策、计划、规划等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义务。如今,美国政府已经编制了好几百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加拿大在1990年以内阁决议的形式要求所有联邦部门对其提交内阁审查的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政策与规划议案实施战略环评。另外,加拿大政府对其wto多边贸易的谈判政策进行了战略环评,且积极推动wto多哈会谈中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列入议题。欧洲委员会于1985年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法令》(eiadirective)强制要求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环评之后,又陆续发布文件强调战略环评的必要性。1997年,欧盟发布《战略环境评价导则(草案)》,要求其成员国最迟在1999年底前开始实施。2001年末,欧盟《战略环境评价法令》(seadirective)正式批准实施。在亚洲,韩国环评法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各种政策与计划时必须进行战略环评。日本出台了一整套“计划环境评价体系”,专门用于区域开发计划中的战略环评。香港则从1989年的空港计划开始实施战略环评,迄今为止已完成十几个发展计划战略环评。

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这是中国战略环评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具体行动,更是政府职能从重项目审批向重规划调控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2007年11月3日,“战略(规划)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透露,《规划环评条例》的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正在修改审定中。近两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区域限批等手段,开展了内蒙古、新疆、大连、武汉等10个典型行政区,铁路、石化、铝业等3个重点行业和湖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纲要等8项重要专项规划的规划环评试点。

1.2战略环评是规避环境风险的制度手段。

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环境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面临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重大威胁。由于我国在过去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很少考虑可能将产生的环境后果,以至于在执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遗患无穷。例如,现有的大都市由于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环线路网带给城市交通、市民居住、环境安全的负面影响,如今已造成了大都市交通长期拥堵不堪,城市布局像“摊大饼”一样无限扩张,加剧了城区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再如,中西部省区在做能源、电力、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发展这些重污染行业必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尖锐矛盾,尤其是区域内有限的淡水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开发活动,现已造成了几代人都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4]。而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厦门海沧空间布局失调等问题又是一个深刻教训。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必然选择。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战略环评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优化产业和区域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规避环境风险的制度手段,是现阶段促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合理开发,实现科学发展的最有力保障之一,是一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的工具。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积极地推进战略环评,加快建立健全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集体智慧,为规划环评审查提供咨询,审议各类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组织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题调研、考察及相关学术交流,开展经济发展政策及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研究论证,并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对各类重大开发建设战略和规划进行研究,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推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使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国土利用格局等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决策和国家决策的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从决策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近期,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对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产业布局问题以及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有序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十五”以来的投资、能耗、排污、治污等情况,预测其发展前景,使环境保护能积极介入,超前谋划。这必将带来国土整治规划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新制订,也必将带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5]。

2武汉城市经济圈透视。

2.1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含义。

设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远期阶段将向中部其他大中型城市拓展,建设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最大、最强、最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圈。武汉城市经济圈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发展的结果,是走向国际型城市圈竞争的试金石。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四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平市食用菌循环的几种经济模式,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指出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加强服务配套,提升食用菌产业化水平等3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南平市食用菌生产历史比较悠久,是福建食用菌主要产区,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20xx年,全市栽培各类菌类8.05亿袋,经济产值约为24.2亿元,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南平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1],南平市食用菌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几种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1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模式。

近年来海鲜菇在南平市快速发展,并适合于工业化栽培,以顺昌县为例,20xx年开始试种海鲜菇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顺昌有工厂化生产海鲜菇企业56家,年栽培海鲜菇1.5亿袋,生产鲜菇5万吨,产值5亿元,每天外运鲜菇180吨,占全国海鲜菇市场份额的85%,带动就业1万多人。同时顺昌县神农菇业与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合作,研发用农业下脚料替代阔叶树木屑作为原料的配方技术,即以杉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麦麸等作为栽培原料,使发展食用菌产业与生态保护相矛盾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真正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食用菌循环模式。

1.2“菌糠综合利用循环”模式。

根据南平市农业局统计,南平市每年生产的废菌棒总量在300万吨以上,而菌糠营养价值丰富,具体营养成分见表1。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对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南平市武夷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黑木耳,海鲜菇―菌糠―水稻等种植模式,不但解决了黑木耳,海鲜菇的连作障碍,又促进了粮食的增收。此外,还有杏鲍菇+菌糠+基地等循环模式。使菌糠在食用菌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南平市通过调整菌类品种结构,食用菌品种数量有海鲜菇,竹荪,香菇,黑木耳,杏鲍菇,灵芝,茶树菇等10余个,但是品种结构还不合理,海鲜菇产量占总体80%以上,而香菇、木耳等品种生产面积较小,没有形成大量规模。

2.2专业人才较少,人才梯队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日益增大,生产中的管理也面临很多挑战和威胁,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年龄大、教育程度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在实际生产中,无法有效科学的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

2.3深加工水平较低。

目前,南平市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较差,产品比较单一,还停留在原始初级水平,产品链条还不规范,附加值程度较低,这大大制约了食用菌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2.4科研开发滞后。

科技技术对于食用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政府部门对食用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无法有效的引入生产中去,导致一些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相对滞后,新品种驯化和选育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食用菌规模化生产。

3发展对策与建议。

3.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南平市要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新的`食用菌品种及深加工产品,实现品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用外来珍稀食用菌品种,不断探索栽培高产技术,保证生产数量和质量;引导和指导菇农向标准化生产进行,加强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食用菌的深加工,引导和帮扶食用菌企业向深加工、产品研发进行转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展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收益。

3.2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通过培训、访问、交流等方式,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食用菌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农民等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培训,培养一支掌握管理、专业技术、风险意识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和激励人才机制,保证食用菌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服务配套,提升食用菌产业化水平。

首先,要做好食用菌发展的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优化区域布局,用科学来指导生产;其次,农业部门要搞好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再次要完善信息服务,建立食用菌信息平台,为企业和农户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最后,要建立食用菌典型示范区,扩大辐射范围,以点带面,扩大生产规模。

总之,要通过科技带动、政策推动、规划牵动等手段、全方位搞好相关服务,调动农民参与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各种平台和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2]徐艳,王东华,纪明山.5种常见食用菌液体发酵产物对黄瓜褐斑菌的抑制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xx,42(8):114.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五

循环经济学是一种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目标的经济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学习循环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循环经济对社会和经济的积极影响,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本文将从循环经济原理、应用范围、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总结。

循环经济学相比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提出了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核心原理是将资源的产出、消费和废弃物的处理看作是一个闭环的过程。在这个回路中,废弃物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再生、回收和再利用等手段继续发挥价值。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我们能够达到资源的最佳利用,减少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循环经济原理,让我对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认识,并为构建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

循环经济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各行各业。从生产端来看,循环经济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减少资源浪费。在消费端,循环经济可以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倡导绿色消费来减少环境污染。举例来说,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再生建材的使用,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废弃物的堆积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的应用范围虽然广泛,但各行各业之间的循环经济模式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实际应用。

循环经济的优势不仅在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例如,废物回收的产业链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我国可以降低对外依赖,改变无限制地消耗资源的现状。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经济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在的经济利益。

然而,要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成功转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度。在循环经济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形成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法规规定,才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其次,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因素。面对资源的有限性,我们需要开发和应用更加高效和环保的生产技术,以及提升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水平。同时,投资和资金支持也是实现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要素,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

总结而言,循环经济学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学习循环经济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原理和应用范围,体会到了循环经济对经济和环境的积极影响。然而,要实现循环经济的转型和成功运行,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并加大对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六

陈炜。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对低碳经济有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了碳生活是一种非常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可以帮助我们将低碳生活变为现实。现在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就在我们身边。

低碳生活是一种非常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可以帮助我们将低碳生活变为现实。

现在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就在我们身边。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总之,低碳生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拯救自己。”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七

摘要:循环经济旅游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旅游管理模式。它按照“3r”原则,遵循少投入,高产出;延长使用周期;废物再利用的管理办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一方面,它给传统旅游经济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现代旅游经济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行业的大量兴起。然而,在传统的理念中发展而来的旅游经济模式往往只是采用了单向的发展模式。人们普遍认为,旅游资源是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以所以享受和挥霍的。久而久之,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旅游资源稀缺现象日益严峻。这和起初发展旅游业作为无污染、少消耗,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的初衷是相互违背。其中,主要表现在满足顾客的吃、住、行、游、购物和娱乐等方面的不合理消耗。在这种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只是一时的利益而不能长远;只会造成旅游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不能可持续发展;只能将旅游文化转变成商业化的市场产物。留给子孙后代的不是蓝天白云而是灰蒙蒙的天空,终年积雪的雪山遍布着随处可见的垃圾和逐渐沙化的草原湿地。因此,为了防止旅游资源的继续恶化,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管理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施行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总的来说,就是要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物质消耗和废气、废物排放。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保护环境。以下就旅游行业中的旅游开发、酒店、餐饮、商店、旅行社等方面,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发展旅游经济管理的主要几点内容进行探析:

一、旅游开发中的循环经济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开发,另一个是人文精神的宣传。前者是旅游行业的主要吸引资源,引力大小取决于是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在原始的自然环境开发中,有些开发商急功近利,将经济效益摆在首位。对其进行了掠夺性开发、改变资源分布、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甚至导致生态灾害频发,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据相关报道,我国开放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存在公害垃圾,和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和水质的污染。甚至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地区gdp能有客观的增长,没有全面规划,也完全不顾专家意见,在景区大兴土木,破坏生态遗产格局。如泰山的缆车、张家界的电梯事件都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在人文方面,大量游客的涌入,打断了原本淳朴、平静的村民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当地特色的文化将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价值观赏的改变也大家有目共睹的。可见,旅游业需要发展,上述的短见现象就要收到根本的遏制。首先,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不能将经济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的单一指标。对景区申请的项目严格审批,定期检查施工项目是否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景区管理部门少建甚至不建人工建筑,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旅游交通方面,尽可能采用太阳能或电能驱动的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并对交通网的设计要符合生态设计。在人流较多的时候,要考虑景区生态的接待能力。让旅游环境自身有个自我调控功能,实现良性循环运作。即外部的干扰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在景区内部做好垃圾筒和厕所的规划,并在明显处张贴环保标语和宣传海报。最后,游客自身要做到洁身自好。不乱丢垃圾,提高节约用水和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意识。对于那些强买强卖现象,绝不纵容。

二、旅游行业中的酒店、餐饮、商店经济发展。在过去单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景区的酒店越建越高档、豪华,一味追求国际化。很少考虑就地取材,增加了经营成本。在宾馆里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往往都是难以降解,不能循环使用的。这样的产品较一般的环保产品价格低廉,更受经营者的喜爱。接待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和生活垃圾得不很好的处理,结果产生河水污浊,还有一些国家禁止使用的一次性泡沫饭盒。在旅游市场化的今天,不论是旅游行业的主体供应商们,还是作为消费群里的游客都应该以身作则,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一方面,供应商们应多开发些绿色参观餐馆、酒店。就地取材,选择可以循环利用的碗筷、餐具和生活用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开展能源利用,变废为宝的专业回收处理技术。如在客房配备当地的植物;利用沼气发电;电池回收;废水利用等。另一方面,作为游客,要入乡随俗。在购买当地特色商品时,尽量选择土特产类的初级加工产品。提倡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应该是注重产品设计和工艺的,这样既可以增加手工因素又可以饱含艺术文化价值。

三、旅行社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领军主力,更应该带头做好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工作。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中,存在许多只顾招揽生意,带领更多的游客谋取利益的现象。从而忽视了游客人数过度,对景区和当地社会环境造成的冲击。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旅行社起着主要作用。其工作人员长期带团进入景区,应发挥导游的主体角色,提高自身素质。导游客注重循环经济,并阻止游客的非理性行为。在接待过程中,宣传和讲解循环经济的重要的性,发挥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

总之,只有通过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全体社会共同参与,提倡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立捷.《循环经济:旅游发展新动力》[j].《经济》,2007,(08)。

[2]何智能.《试论循环经济与旅游业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八

循环经济学是采取循环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经济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学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学习循环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启示。以下是我对循环经济学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总结。

首先,循环经济学强调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传统经济模式往往将资源以及废弃物当做一次性使用和处理,这种模式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循环经济学则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重新使用、再制造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来处理资源。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我们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并选择购买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其次,循环经济学倡导消费的转变。消费者的行为决定了经济的走向,而循环经济学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改变消费的方式,例如购买可循环利用的产品、选择长寿命和低能耗的产品,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通过减少浪费和选择可持续的产品,我们可以为循环经济做出贡献,并推动企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再者,循环经济学强调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法规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和减少环境税收优惠来引导企业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支持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而加快循环经济的转型。在国家层面,政府可以制定长期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

另外,教育也是循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有意识的个人。教育可以通过学校课程、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媒体宣传来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消费者传递循环经济的理念,激发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参与意愿。

最后,循环经济学带来了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回报。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并获得新的商机。循环经济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可以减缓全球变暖和生态破坏的进程,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因此,循环经济学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学强调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倡导消费的转变,注重政府的引导和教育的普及。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回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循环经济的理念,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九

作者:

班级:学号: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大趋势,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第三产业概念以来,第三产业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一、产业间协调性不高和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连接不够等问题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岛市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应调整和优化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之间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各个产业的联系与对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青岛市内四区;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21世纪,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美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数中占70%左右,西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占50%上下;除阿尔巴尼亚外,东欧各国占40%以上。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5%左右,不但比越南、印度低,而且低于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60%,而我国只占20%左右。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只有把第三产业全面、迅速地发展起来,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从总体上“活”起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也会广开就业门路。

青岛作为首先开放的城市,借助良好的国际经济交流形式,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成熟之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初显端倪,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会生活服务。在过去“十一五”发展过程中,青岛市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着重发展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及各种服务业,并成功打造了市南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四方区和市北区浓厚的文化基地和李沧区繁荣的旅游和工业生产基地等。由上面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青岛产业布局中占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在全市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然而,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加强各区之间产业的联系、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成为青岛市在“十二五”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同时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李沧区东部发展为青岛的cld(中央生活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中部商业发达,成为与市南区相媲美的青岛两大购物中心之一,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

下表是青岛从2002年到2011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和产值: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近十年青岛市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态势非常好。2011年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0.72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58.50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为4.6:47.6:47.8。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青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未来青岛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型仍要依托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在青岛“十二五”规划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各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成就。

1、市南区。

市南区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酒店业、航空运输业、零售业、国际会展、国际旅游业及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今年来,市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平安、洁净、温馨、诚信市南的总体目标,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依托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市南区如今已经拥有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分销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产业等九大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的绝大部分。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634.2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71.16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达到90.1%,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2、市北区。

市北区自1946年成立后,针对城区经贸发展特点,制定实施了“商贸兴区”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一园二街二线三区”的全区经贸整体发展布局,着重将第三产业放在重点发展产业的地位上。一园即市北区工业园,建成后的市北区工业园将成为市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工业生产区;二街即青岛科技街和青岛地下中心商业街,成为市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交流核心和集商贸、娱乐、饮食服务、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服务设施;二线即市北区商贸走廊一线和308国道加工仓储一线,建设成为集购物、饮食服务、旅游娱乐于一体,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繁华商业街和全市重要的物资仓储基地和市北区加工工业基地;三区即辽宁路科技商业区、台东商业中心区和敦化路特色商业区,三区建设成为涵盖商业、文化、餐饮、金融和贸易等设施的综合商业区;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等文化产业也在市北区有较好的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34.6亿元,增长18.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增长30%。

3、四方区。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与2008年对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55.37%上升到59.90%,上升了4.5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8年的44.6:54.4发展到2011年的40,10:59.90,第三产业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成效。

4、李沧区。

李沧区积极融入青岛市新一轮战略布局,确定了“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区域发展定位和“一极两轴三区四带”的战略布局,成为现代化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的热土。李沧区发展生态商住区,并获得巨大成效,充分发挥该区域“两山一水”的生态优势,重点发展中高端房地产、商务商贸、生态旅游、高端产业。拥有维客集团、北方国贸、利客来集团三大商贸集团,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并且依托青岛世博园会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

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4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2%,增速市内四区第一,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亿元,同比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十二区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全区二、三产业结构由2010年末的55.3:44.7调整为52:48。

三、当前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分析。

有很大的挑战,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

4.6:47.6:47.8,第三产业的发展距离杭州差了1.5个百分点,青岛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杭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迅速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达也加速了杭州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步伐。青岛在未来“十二五”大发展中,应该借鉴杭州发展的成功范例,合理调整第三产业的布局,给与第三产业更多技术和政策上的鼓励,推动青岛的大发展。

2、各区的产业不够集聚,产业与产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就四方区而言,服务性产业和传统工业基地都比较分散,各产业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没有主打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和现代物流等几大产业发展又不够成熟,在产业经济中又缺乏连接,各产业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样不利于四方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市北区的商业区发展的比较小有规模,然而两大商业区之间相对分散,文化产业也没有成为主打产业。市南区,作为青岛市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中心,商业贸易、旅游发展、国际会展相对其他三个区要成型很多,可是各个产业相对都比较孤立,应该加强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使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产业网,以应对未来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将会面对的问题。

3、市区之间的产业未形成链条,区与区之间缺少交流。

青岛市的产业结构还有待完善,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不够密切,如四方区和李沧区,发展的基本是不同的产业,这样不利于两个区合作,在经济区域化的浪潮中,区与区之间的团结协作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总之,在各市区的小系统中均形成了“小而全”的产业经济框架,未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这将不利于青岛市的整体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对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推动第三产业合理发展,构筑青岛市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青岛市内四区,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旅游、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正在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在“十二五”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务必要做好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的重要任务,合理的在市内四区之间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的相互连接的经济区域,为青岛实现国际化都市做好准备。

1、稳定提升金融、文化产业、商业贸易和旅游等支柱产业。

在市南区着重发展金融、旅游产业,四方区着重发展文化产业和服务业,李沧区着重发展商业贸易和旅游产业,市北区着重发展文化产业和商业贸易。在着重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各个市区内产业集聚、各个市区间产业相互连接的产业发展格局。

市南区在发展金融和旅游产业的时候,会带动其他服务型产业如酒店餐饮业、航空运输业和零售业等的发展,这样各个产业之间的连接将会稳固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将市南区打造成为青岛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四方区在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上,着重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门类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

周边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其次,依托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发展文化产业,与四方区的文化产业相互相应,共同构建青岛文化之都。

李沧区根据自身具有的资源,发展商业贸易,与市南区形成两点青岛最大的贸易中心,带动李沧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借助2014年青岛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契机,发展一条由十梅庵梅园、玄阳观、仙姑塔、明真观和大枣园牌坊组成的旅游链条。

2、加快发展国际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依托奥帆基地这个国际交流的舞台,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展,使青岛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与国际接轨,有助于青岛市向国际化都市转型。

四方区继续发展物流产业,借助优越的传统工业和便利交通的优势,加快四方区经济产业的转型。

在市南区香港区、市北区台东区和李沧区中部商业贸易中心的快速发展中,商务服务产业也将会被带动起来,因此加快商务服务产业将会是产业更加聚集化和市区间联系的更紧密。

(二)、优化第三产业内部发展,构筑青岛市特色产业集聚功能区。

在“十二五”经济发展时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思路是: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内联外引、南北均衡、东进西优”为原则,根据“优化疏解青岛市内四区功能核心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倾全市之力,集聚国内外资源,打造以市北区为中心的科技区、以市南区为中心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沿海文化旅游功能区、以市北区为中心的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以李沧区为中心的制造业功能区、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体现青岛市势能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同时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聚区。

青岛市要在“十二五”建设中,集中精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优化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构筑青岛市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青岛发展成为第三产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福利性、对经济的依赖性和实现过程的渐进性等特点,基本公共服务从均衡到均等的递进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是从初级到高级、从窄到宽、从浅到深的递进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与均等化的区别是,均衡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存在差距,且我们承认差距的存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缩小差距,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是有差别的;而均等化从原则上考虑则是每个人享受平等的、无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但西部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牺牲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资源的大量开发产生的效益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还很薄弱,尽管近年来政府一直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地区自身财政供给能力的限制以及区域、城乡等差异,政府对西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拟从经济学视角探索研究西部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行性路径,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目前,我国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界未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出一个统一准确的定义,并缺乏就此问题做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利于从理论上更深刻人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学论文怎么写国内外从理论上对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的非常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多选择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为研究对象,鲜有涵盖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结论的说服力。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文献综述。

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公共产品一般是和私人物品相对而言的。其概念最初是由林达尔提出的,后由萨缪尔森等人加以系统化发展。尽管公共产品的概念已经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要对公共物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确实相当困难。[2]考察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历史,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定义最具有代表性:早在1739年,大卫?休谟给“公共物品”下了一个直观的定义,即公共物品不会对任何人产生突出的利益,但对整个社会来讲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公共物品的生产就必须通过联合行动来实现。萨缪尔森将纯公共物品的概念定义如下:“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还指出,公共物品具有两种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曼库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中的任何个人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该集团中的他人消费,这类物品便属于公共物品。

2.2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按照公共服务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与民生问题有直接且密切关联的公共服务,与之相对的,除去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公共服务都属于一般公共服务。根据公共服务的具体实现形式又可将其分为: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几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中,基础性公共服务是指那些公民、组织等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等都需要的,有政府行为介入的基础性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是那些通过政府行为的介入为公民、组织、企业从事经济或生产活动所提供的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则指通过政府行为的介入为公民的生活、娱乐等社会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是指通过政府行为介入为公民提供的安全保障的服务。

第七章实现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7.1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自己政绩,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十分注重gdp的增长,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考核自己工作的标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所作一切都是值得的,而对于与民生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却很少,认为其投入高、见效慢无法彰显自己的政绩,所以把经济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立起来,使经济社会增长与人民幸福指数相背离,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学论文其实经济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带动政府部门提供更多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增长可以为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政府就有能力把建设引入社会服务领域,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样可以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充足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可以满足社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减少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发展空间。

7.2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健全中央地方的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根源。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制度要先行。要扫除制度障碍,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平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等。

结束语。

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地区发展问题,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更是关系民生发展的重点区域问题。现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较大,无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还是西部地区自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都处于全国中、东、西及东北部四区域中最低的位置,经济学论文范文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并且是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事实。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在基础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和阐述了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较弱,尽管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和结构都有所进步和调整,但整体上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区域差距、城乡差异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的最后尝试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如何从广度、深度上提高提出了可行性路径。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的分析,探索一条科学合理、具有可持续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路径,使西部人民也能同东部、中部地区人民一样享受到改革成果,不但可以改善西部经济落后局面,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减少社会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略)。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一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但长期高强度的农业生产、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河南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农业增长潜能已逼近极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上对现代农业反思后的创造性发展,是在农业资源生产、消费过程中,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系统,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体系,以尽可能低的自然资源投入和尽可能少的废物排放量,获得更多更好的农业产出,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粗放型走向资源节约的集约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到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经济,[1]简言之,农业循环经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的物质投入量、废物排放量、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耕地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二)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河南省水资源总量为3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人均水资源量为342。8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8%,因此,河南省水资源以及有效水资源都相对较为短缺,是全国主要缺水省份之一。同时,河南省农田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据统计,全省污水年排放量达20亿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污水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这不仅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鱼虾绝迹,河水超过v类标准,不能用作灌溉水,而且还造成地下水资源受到有害有毒物质污染,一半以上的重点水源地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在灌溉农田时,不是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而是采用大水漫灌浇庄稼的形式,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虽然河南省节水灌溉农田面积已占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但相对于全国节水灌溉农田面积,河南省节水灌溉农田面积只占其0。6%,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而且,随着高速公路、省道、县乡公路的修建与改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节水灌溉农田被占用,节水灌溉农田面积进一步萎缩。

(三)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大量能源和化学集约基础上的农业,虽然农田产量较之以前有了大幅提升,但化学肥料、除草剂等的过度使用不仅使地下水遭受到严重污染,而且还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中农膜、塑料制品等难以降解、回收率低且有毒有害的物质的使用造成农用土壤垃圾化,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传统作为农业肥源的人禽畜粪便直接排放于河中,生活生产垃圾长期露天堆放,秸秆燃烧等,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污染水源,而且还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污染大气,既给当代也给子孙后代带来危害。

三、促进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将农业环保经济与资源利用率相结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土地还原处理率;运用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因地制宜构建粮食、畜产品、经济作物等生态产业链条,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构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抓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抓好节地、节水、节肥等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以新型节能工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代替传统的高耗能老式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原料化、肥料化,通过生产有机肥、直接还田,变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通过政府引导与投资,加快秸秆能源化,普及户用沼气,提高沼气规划利用水平,加快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禽畜粪便规范化生产有机肥,改善生态环境。

(二)增强农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首先,政府要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信贷等手段,对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给予投资支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赋予农民对土地长期的承包权,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激励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培养其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使保护环境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其次,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落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其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强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农业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使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利可图,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统一。

(三)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推广综合模式。由于河南省各地区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立足“三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具有区域个性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统一。加强科技资金的投入,打造高产高效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畜牧水产品加工循环经济链条、林业循环经济链条和秸秆循环经济链条,组织开发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原料,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建设技术咨询服务平台和网络农业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等信息,逐步推动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的转变,使其成为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总之,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走高产、高效、循环和再生循环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才能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快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赵国良。加快发展河南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2]闫双。论循环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二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本文的内容是信息经济学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经济学;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

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三

:农业是基础产业,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保障。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更高效地利用农村的资源;发展农村金融可以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在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农业是每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农业提供了国民生活所必须的粮食、蔬菜等等,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必须要注重发展农业[1]。当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建设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那么,发展地区循环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发展地区循环农业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农村固废等排放量降低,从而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地区循环经济是发展农村金融的一种创新举措,可以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在发展地区循环农业方面,应该得到国家以及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只有发展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拥有发展的依据和大体的方向,并且,相应的法律也应该完善,使得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有法可依、有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撑。但到目前为止,有关农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法律不完善、法律约束范围狭窄等等[2]。本文就地区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重要性、政策性金融的概念以及必要性、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循环农业是使用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将物质循环再生,使产出废弃物减少,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3]。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作方式。

一直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制度配备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展农村经济的制度规章,发展循环农业,提升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较少废弃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壮大。

(一)政策性金融的概念。

所谓政策性金融,意为处于国家及政府部门保障下,国家信用作为根本,采取多样化不寻常的融资方式,依法遵循国家律法允许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的落实政府颁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办法,采取的区别于一般性资金融通的手段。一般的说,实施政策性金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保证地区多种产业经济的平稳发展,最终推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4]。

(二)对农村进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我国的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对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业以及农村,必须给予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以政策支持,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农村金融进行指导和鼓励,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国家必须根据相应的经济政策,也制定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农村金融方面的政策,加快农村地区的建设[5]。制定相关的政策对农村金融给予扶持,为农村反贫困提供有利资金支持,引导更多资金走向农村,大力激发农村的活力,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加快资金融通的重要举措,对农村采取政策性金融扶持是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加快农村地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贯彻落实政策性金融支持策略,国家和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建立了有关的法律制度对农村的发展进行约束和指引。但是,由于政府职能的失灵、对相关的发展现状考察不完善、财政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相关法律制度的欠缺以及不完善。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用来保障弱势群体金融发展权和金融平等权的[6],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能力远远地落后于城市地区,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会制定相应的制度,颁布相应的法律以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但是在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政策的时候,却忽视了多角度的发展农村经济,再加上对相关地区农村发展的现状缺乏考察和实地的研究,对相关地区的现状并没有实际把握。所以,相应的政策制度不健全,没有对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规定和扶持,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单一化发展的问题。

2。法律约束的范围狭窄。

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关的法律约束,相应的法律制度约束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保障,因此,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并没有经验可循,再加上农村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不可预测性,相应的法律制度就不能进行全面的约束。相关的制度政策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约束范围狭窄,并不是农村金融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制度可循。另一方面,法律在指引农村金融发展方面,也存在着法律制度体现不充分的问题,即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方向,法律政策模糊,并没有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3。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部分方面不合理。

国家和政府通过进行政策性金融支持来扶持贫困农村和个体的发展,国家和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7]。但是,并不是制定的所有政策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是合理有效的,也就是存在着部分法律不合理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还体现在相应的政策制度没有考虑当前的局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盲目根据其它的发展经验制定的策略未必适合当地的发展,这就导致了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部分方面出现了不适宜的政策问题。

4。政府职能失灵。

政府在促进一方地区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指引、鼓励、监督的作用,政府应该对相应的管辖地区的经济进行干预,但不能过分干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在建设现代化农村、发展农村金融方面,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对农村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进行规划。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能,不能过分的干预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察相应地区的发展现状,根据相应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现状来制定整体的发展规划策略。但是,在实际的规划发展中,存在着政府职能失灵的问题,政府过度的干预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8]。

5。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方面,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财政收入依然很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也不明显,相关政府部门财力不足,并且,相应项目的审批程序比较复杂,政府的财政支持并没有及时的落实到农村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及相关设置的建设方面。因此,要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优先增长、稳定财政支农政策,使得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加强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农业财政拨款力度,以促进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9]。

(二)改善政策性金融支持方面相应法律问题的建议。

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长时间存在着问题必将制约农村地区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解决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方面的问题?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要想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农村发展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首先了解相关地区农村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通过对当地的村民进行询问或者是进行实地考察、查询历年的发展现状记录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之后,制定符合当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相应体制的建设。二是,相应的法律制度约束必须全面,即体现在法律制度渗透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当地发展的各种产业进行制度的制定和政策的扶持。

2。以立法形式创新银行的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的法人治理结构亟待升级。银行的治理结构必须对应现代企业结构,面对当前商业银行的状况,理应制定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健全各类有效机制,保证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并且适当吸引机构投资者,控制流入适量的产业资本,进一步提高农业银行水平,丰富多元化的投资主题,确保农业发展银行的管理责任清晰,控制流入适量的产业资本能够确保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充足,还能够降低风险,同时能够借鉴其他行业的整治经验,进一步不断提高。时下最要紧的是产权实现多元化,中央财政起主要作用,配套地方政府的财政,充分把中央和地方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积极性。其次,实施组织架构,不断完善监管监督机制,克服多重的委托代理矛盾,完善权力制约手段。实施股份制改革时,必须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与此同时,要使得定位股东、董事会和经理的相互权利和义务层次分明,最终构建出平衡制约的关系。经营管理层应该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自主决策。核心内容是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特别是针对经理层,确保经理阶层可以给农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同时使农业发展银行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3。科学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法律制度。

国家应该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立法能够保证农业保险的长期有效运行,还关系着农业保险的合理发展与长久利益。世界各国通常会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单独立法,而且会在其刚开始建成的时候就逐渐实施,立法不仅能够使农业政策性保险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农业保险正常有序的运营,而且还是一种政策性优惠。首先,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内容的视角出发,它不仅是机构组织法,而且还是业务活动法,进一步规范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宗旨、性质任务、职能、机构设置、法律责任,而且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业务活动原则、资金来源渠道和财政援助办法,进一步保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依法开展,全方位增强了资产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国家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管理。

4。对农业政策性银行进行法律定位。

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责就是提供特殊的金融服务,其特殊性体现为农业发展银行宗旨和特征有别于一般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宗旨是进一步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确保政府部门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合理促进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农业发展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不存在竞争关系,其主要区别在于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一特征不同于商业银行。眼下,农发行的市场化经营表现在:对资本融通的环境进行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出现市场调节失效情况时,坚决实施政府部门的经济调控政策,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调节市场活动,降低市场风险,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借助各方的力量,不仅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农村居民自身的努力。为了促进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国家会给予政策性金融支持,通过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而通过不同的手段对农村金融进行管制和改善,那么,在相关的支持法律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之后,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答案是肯定的、向好的。所以,未来农村的将是更加现代化、更加科技化,发展融入更多的工具和政策,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农村指日可待。通过金融创新的应用,各种新兴的金融工具也逐渐地被应用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方方面面,农民的观念也将会改变,农村的经济也会得到大幅的提升和改善。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模式来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在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通过促进农业的发展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在支持农村地区农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问题,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政策性支持没有完全覆盖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还存留着一定的弊端。因此,要实现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改善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法律问题,使得相关的法律问题更加全面、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制定根据当地的发展现状。相信通过研究与落实改善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法律问题,地区循环农业可以得到很好地实施,农村经济也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金融创新的实施和使用,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会投入到农村,农村经济将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1]魏元珏。绿色生态农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问题[j]。农业经济,20xx(04)。

[2]朱宝丽,马运全。我国农村金融法制问题探究[j]。理论学刊,20xx(07):34—36。

[3]杨义生。政策性金融和信贷特性与历史演进[j]。科技创新导报,20xx(26):254—256。

[4]苏文斌,冀福林,乔允翔。政策性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探讨[j]。20xx(07)。

[5]白钦先,张坤。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产项目的国际比较[j]。西南金融,20xx(7):3—9。

[6]郭永田。正确把握政策性金融扶贫的若干关系[j]。农业发展与金融,20xx(7):14—18。

[7]白钦先。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是长久性战略决策[j]。农业发展与金融,20xx(4):12—14。

[8]祝树民。发挥政策性金融扶贫主导作用全力支持精准扶贫[j]。农业发展与金融,20xx(12):11—12。

[9]农发行总行扶贫金融事业部课题组。新形势下政策性金融扶贫的战略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xx(2):48—50。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100字)。

循环经济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学习循环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该理论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通过将资源的生产、利用和回收循环利用,循环经济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共赢。

第二段:资源循环利用的实践(250字)。

学习循环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资源循环利用在不同领域中的实践。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回收利用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而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循环水利用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浪费。在农业领域,推广有机耕作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能够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第三段: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250字)。

除了环境效益外,循环经济学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竞争力。例如,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循环经济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废物回收和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四段:挑战与解决方案(300字)。

然而,实施循环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要建立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规范企业和市场行为。其次,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水平。此外,需要加强企业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推广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方式。同时,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需要形成合作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五段:结语(200字)。

总之,学习循环经济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循环经济学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更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循环经济,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要实现循环经济的理念,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我将继续关注和学习循环经济相关的知识和实践,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五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生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农业资源及农业产业单元的合理分配,使生产变得更加清洁化、节约化、循环化,并最终实现保护环境、农业增收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区域生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结构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成内容共有5个,分别是负责原料传输、负责产品传输、负责废弃物传输、负责再生产产品的传输及负责现代服务传输的5条现代循环服务链[2]。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涉及到很多生产要素,如劳力、设施等。系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实现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来合理地配置要素资源,有机地将农、林、牧、渔等结合起来。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当地政府部门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不同的生产循环农业经济体系,让区域内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废弃物都可以得到妥善回收利用,污染物排放尽可能减少,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并且使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1高效利用资源。

能量、水源等资源都是农业活动的基础所在,想要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就离不开能量这个动力。而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来说,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中高效地利用能量就是一个根本保障,一方面要通过尖端技术来将能源效能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开发自然界的能力。

2.2农业排放零污染。

循环经济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将产生的农业废物通过回收利用变为可利用资源,让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进行循环,不产生环境污染。

2.3农业经济的现代化。

循环型农业经济不仅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这样农民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来落实循环经济中的各项制度。

3.1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

首先,区域政府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介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在资源节约及生态环保方面有足够的认知。其次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来研发各种实用技术,如能源化、饲料化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施用沼液肥料的时间匹配技术等耦合技术,以及高效利用水肥药等减排减量化技术。再次,加强农业技术设施和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建设力度,各种水利工程、乡村道路等都要尽快建设完成。最后,通过农业设备和建设工程,提高区域循环型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工程化程度,建设的重点在4个方面:一是减量化设备,如用来喷洒农药的机械,;二是利用废弃物进行有机肥生产或是发酵沼气等的设备;三是收获废弃物的技术设备,如采收水生植物、收集秸秆的设备等;四是循环工程,如输送沼液到农田中的管道工程等。

3.2强调绿色生产,利用好废弃资源。

想要保证构建起的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健全程度,就必须要依靠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清洁排放等来实现,保证绿色生产,有效利用废弃物[4]。在绿色种植方面,一是立体农业技术和多样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各种农作物混合、间列地进行种植;二是大力监督农业投入品市场,完善和优化农作物的用肥结构,尽量使用有机化肥来代替无机化肥,尽量使用毒性低、效用好且不易残留的农药;三是防治好农作物的病虫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来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从绿色养殖方面来说,首先要保证畜禽饲养环境的清洁与良好,尽量饲喂绿色环保的饲料;其次是通过有效的技术将牲畜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结合起来,提高养殖效率,提升养殖质量。从绿色加工方面来说,从加工农副产品到后期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各方面都应有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避免掺用有害的化学剂,为农副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做好保证。从合理利用废弃物来看,如何净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加工制造有机肥以及回收和处理农业废旧设施和废弃物等服务都是区域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的。

3.3通过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来保证低投入和高产出。

其一,区域政府应以管理为中心,在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及农民合作等多种途径中慎重地选择,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区域土地、技术和资金的推进集中在一个全新的生产经营主体中,让区域内的农业产业经营具有更多种形式,从而有效地连接起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区域农业生产全过程,保证有机产业链的完整,最终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在规模化和集约化方面的水平。其二,区域政府要建立起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并保证其健全程度,使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可以实现,也就是配置并利用好自然资源,延伸产业链并拓展系统经营的规模,保证自然资源的加工、运输及销售可以多层次多品种共同进行,这样一来可降低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需要投入的成本,而产出则是大幅度提升。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六

(一)工业共生网络。

工业共生网络指包含工业共生关系的由若干在经济上价值共创共享、在利益上互补互惠的企业耦合而成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具有产业生态系统和网络组织的双重属性。链接是网络最主要的特点,内部无数活性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结纽带结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网络。其是类比生态系统模仿食物链,使内部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有形资源和生态化链接技术无形资源两个联结纽带实现联系,建立低成本、具有反馈回路的物质代谢方式。

(二)循环经济共生网络。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线性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污染恶化以及能源价格飙升。“生产过程末端治理”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开始注重生态问题,但是在生产过程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而循环经济是与上述两种经济增长模式有本质区别的深刻范式革命,强调按照自然生态循环的方式运行,从源头上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目前对循环经济最为一致的认识是: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3r原则为核心,通过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之间中循环和社会化大循环,把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的循环发展,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低碳化和生态化。从循环系统的角度看:工业园区实际上是一个生物群落,是由能源燃料供应商、初级次级材料加工厂(生产者)、深加工厂或转化厂(消费者)、废弃物循环加工厂(分解者)等组合而成的一个企业群。企业之间是通过资金、信息、政策、人才流动为纽带的上下游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类似生态系统的网络。从资源利用角度看:企业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是另一企业生产过程的原材料,从而建立企业之间各种链接合作关系,形成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从规划管理角度看:宏观上依据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业园区共生网络,实现了其自我组织能力和网络创新能力的提升、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挥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高。微观上产业链嵌入共生网络,实施清洁生产,实现企业间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互换,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基于循环经济的共生网络既是运用经济学分析工业园区生态化的有效方式,又是进一步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路径。共生网络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模式,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而基于循环经济的园区共生网络本质就是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过程。

二、形成机理。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共生网络由四大要素构成:企业主体、产业链、资源环境和管理者。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不可或缺,而且它们本身也形成网络。企业是参与经济活动和控制资源的主体,产业链是企业主体利用不同技术或工艺实现资源形态或用途的变化以及交换资源的通道和方式,资源环境则是企业主体完成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媒介,管理者主要指政府部门,对工业园区的经济活动进行人为规划。基于循环经济的共生网络,不仅仅对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连接,更重要的是将园区企业拓扑为纵向闭合、横向耦合与区域整合的联系,使园区同时具备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特征。即使在生态需求没有成为社会主流需求之前,共生网络的运作也能够达到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双重效果。因此工业园区共生网络的形成是在以资源环境为约束条件,通过技术协同创新和政府调控引导的共同作用下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过程,进而建立工业园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向生态工业园区的演进。共生网络形成路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市场竞争下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方式,一种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自下而上”是建立在市场响应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园区整体运作的需求。“自上而下”是政府依靠行政等手段,实现对原有空白园区的规划和对已有系统的改造。

(一)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虽然注重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但是循环经济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变革。经济效益仍然是循环经济首要考虑的目标,其次才是生态效益。同时,经济效益也是企业共生驱使的内生机制,是建立共生网络的首要条件以及持续的关键。循环经济共生网络的形成解决了资源运输难、成本高的问题,企业从而愿意成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并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共生关系,把上游企业的副产品变成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使得链上的企业都会有一定的收益,降低副产品处理成本。随着园区内构建的产业链逐步发展,会使得链上的各企业获益,并可能形成新的产业链,由此,这些链上的企业集聚起来,从而获得规模效益,最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企业可以在这种共生网络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减少搜索成本,防范潜在的风险发生,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不完全市场通过信息不对称和规模报酬等因素强化这些关系,交易费用和经济利益增加了制度退出的壁垒,进入共生网络的路径依赖。

(二)资源环境。

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深层次矛盾。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开采、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园区经济短期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能源过度开发、环境的恶化势必会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企业如何实现生产物质消耗最少,并尽量降低对整个生态可能造成的损害,是工业园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是解决资源稀缺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园区引入循环经济后,资源将流向园区内最有效率的节点企业和生产环节,在园区内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在更大程度上做到了资源的最小剩余,实现物质在企业间的逐级传递、多重循环以及能量在产业链上的分层利用,从源头上杜绝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高污染,形成园区资源环境的纵向闭合。而且,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循环经济共生网络的运行又反过来提高企业间协作能力和园区整体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主体,使得传统生产技术在企业之间交流变得困难,成为制约共生网络建立的主要瓶颈。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要素在企业内部不一定都具备,需要与其他企业、中间组织、研究组织进行合作,这使得技术溢出和转移是经常的。企业之间的这种技术的溢出转移,可以使企业获得对其本身来说的技术创新,加速企业的合作和变革。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又会引起相关企业的响应,跟踪合作企业不断挖掘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的渠道,或者联合技术攻关,共同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实现整个园区的技术协同创新。同时,市场竞争结构变动引致技术创新变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新的市场需求,当这些新的市场需求超过本企业的能力时,会导致新企业的'诞生,或者引导相关企业迁入园区。园区达到一定规模时,同样会吸引更多新企业、新技术的注入。事实上,单个企业不能支配创新的整个过程,为实现创新上下游企业就必须协同进行,企业间的联系程度越大,就意味着链接得越紧密,合作得越融洽,就越有利于创新的传播和发展。技术协同创新实现了企业间横向上的耦合,保证了园区企业相对于园区外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产生了建立共生网络的强烈动力。

(四)政府管理。

尽管建立以共生网络为特征的工业园区因具有经济动力能够持续发展,但这种动力却更多地体现在园区层面,而并非集中在诸如降低企业物耗和废弃物水平的微观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层面推动共生网络的动力缺失,政府因此成为共生网络形成的重要因素。具体地,园区作为企业集合的实体,需要使系统内各个企业主动按照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来发展的调控,也需要使系统外企业能够加入进来以扩大共生网络规模的引导,以保持并提高园区在更大区域的竞争力。因此,作为园区经济受益的主要负责者、区域环境的营造者以及网络营造的管理者的政府必不可少。按照政府制定的园区规划,可以从总体上减少企业的重复投资,为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动交换提供顺畅通道,减少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发生摩擦的机会。反过来,企业集聚结成共生网络后,一方面会节省当地政府的组织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会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激励企业改善当地环境绩效和经济表现,从而形成享受优惠政策上的专有性。

三、小结。

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能够为如何构建工业园区共生网络提供有益的启示。事实上,在我国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从长远发展目标和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国园区发展的高度,以区域、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为导向,用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园区企业建立共生网络,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有助提升区域环境绩效,其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范式,将是工业园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学论文篇十七

该模式是烟草公司出资建设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成立专门的经营机构负责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管理,直接与农户对接,与示范园区内的烟农签订烟叶等农作物购销合同,通过订单组织农民生产,打造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实行该模式的代表是山东诸城辛兴镇,辛兴镇乡镇政府与烟草部门一起选择成方连片的宜烟土地进行规划,召开村民大会表决同意,与农民签订不少于的土地租赁合同并依法进行公证,然后把这些土地以原价转租给搞烟叶农场的农场经理。烟草公司把企业的财产、车辆和烟田捆绑在一起投保,向保险公司招标,为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投保。烟草公司投资建立600头存栏量的大型奶牛场,配套建设沼气厂,沼渣、沼液用做烟田有机肥。烟草公司还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用废弃的烟秆,经过压块或气化等处理,制成了可替代煤炭的烤烟能源。该模式中,烟草公司作为园区的顶层设计者和运行主体,可以完全按照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要求,协调和衔接循环链条上各个相关产业,掌控产业循环中的物质数量和质量,进行循环农业源头控制,如管理饲料、肥料、农药、兽药等,利用工业化的理念、经验和方法加强示范园区烟田设施、育苗工厂、密集烤房、养殖场、沼气站、秸秆压块厂的经营管理,提高设施的完好率、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确保产品优质、绿色、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及其经济效益。该模式的弊端,一是烟草公司超业务范围进行多角化经营,无形之中会加大生产和市场风险;二是通过购销合同连接农户,利益联结方式较为松散,农户无法分享因循环农业链条延长而带来的农产品增值,很容易导致农户被边缘化,挫伤广大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加大双方违约风险,而且无法保障上下游产业原料和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致使烟草循环农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产品销售受限,整个循环农业受阻。

(二)“有限责任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注册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园区内的工场。烟草公司、当地政府和农户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享有公司股份,烟草公司的各项投资为法人股,当地政府的各项投资为国家股,农户的投资为个人股。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企业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分明、科学管理。云南红河州弥勒县新哨镇生态循环经济园区是推行企业化模式的代表,通过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对经济园区进行全面管理,按照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生猪养殖场、清洁能源烟叶烘烤工场、有机肥加工场“三场合一”,生猪养殖场对外承包经营,科技公司负责组织沼气供应、烟叶烘烤和有机肥加工。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职业经理人的参与,将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园区效益最大化。烟草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大股东,通过董事会对公司行使经营决策权,能够把握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户一方面可借个人股参与公司分红,另一方面可通过成为产业工人或作业再承包,再获得一份工资性收入。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参与和受益的农户十分有限,广大烟农被排斥在外,他们仍然通过购销合同与公司发生联系,公司与广大烟农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第一种模式同样的风险和缺陷,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向高层次和大规模发展仍然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

(三)“合作社+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在园区注册成立烟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园区的经营。由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对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项目进行先期投资,项目和工程完工后,烟草公司投资形成的资产和政府投资形成的村集体资产通过契约形式委托合作社管理。入社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入社后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统一规划和方案,进行烟叶种植。烟叶按与烟草公司的协议出售给烟草公司,烟田按照协议施用有机肥场用沼渣生产的生态有机肥。烟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依照合作社章程,组建理事会、监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员,经营管理当地政府投资形成的集体资产、烟草公司托管的资产、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的资产,按照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要求组织整个示范园区的产供销,为入社的烟农提供优质服务。云南腾冲县鸦乌山烟草基地单元循环经济以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成立红云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推进土地适度流转,促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为社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充分利用烟草投入可经营性资产,开展育苗大棚、烤房群等资产在闲置期间的综合利用。合作社下设养殖合作社,负责管理万头养猪场和特种养殖生态园。万头养猪场由社员入股筹集养殖资金,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经营管理。特种养殖生态园承包给红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合作社的介入将农户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农户最大限度地分享了园区的收益,调动了农户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该模式的弊端在于,合作社缺乏园区经营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也缺少园区运营的流动资金,如果没有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园区难以正常运行。

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目标是提升烟叶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民收入。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是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建设的增长极,以其聚集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烟区的发展。现有的“烟草公司+农户”模式和“有限责任公司+农户”模式,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带动农户方面有所欠缺;“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最好模式,但限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园区的运营能力存疑。目前建设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一般包括烟田(烟叶与其他作物轮作)、育苗大棚、养殖场、沼气厂、有机肥厂、风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烤房。园区的循环链条较短,加工型企业不多,育苗大棚、养殖场和烤房都只是出售基本农产品,不能凸显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增长极效应。园区的技术支撑尚显不足,虽然园区均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技术援助协议,但后者多是在园区前期的设计和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园区运行后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不足,技术不能进一步转化。政府与烟草公司的支持主要在园区硬件建设上,建设完工后往往疏于管理,这导致许多园区运营不畅。从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看,烟草循环农业园区应围绕烟草行业拉长循环链条,园区的规模应适度扩大,以凸显其聚集扩散效应;科研机构应深度介入,加强其技术支撑。基于此种构想,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的运行模式也应做相应的创新。

(二)“五位一体”的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运行模式。

从国内外的实践看,政府在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中提供包括资金、政策、各方关系协调等的支持,在园区运行中起到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积极参与、政策支持的作用。烟草公司具有建设现代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的意愿和资金,是烟草循环农业园区的主导者,在园区运行中应起到统筹协调、筹措资金、参与决策、质量监控的作用。合作社作为连接企业与农户的纽带,在园区运行中应起到组织农户、对接公司、规模经营、专业服务的作用。烟农是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在该模式中应起到绿色种植、规范养殖、参与循环、实施运行的作用。科研机构作为园区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应起到技术研发、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监督的作用。这种运行模式可表述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科研机构支持”的“五位一体”运行模式(见图1)。该模式的运行方式是,在园区内设置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的决策机构,管委会由政府代表、烟草公司代表和社员代表组成,负责园区的建设、重大经营决策、园区的利润分配、改扩建以及解散等重大事项。决策过程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三方代表行使表决权。烟草循环农业合作社作为园区的经营机构,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园区工厂的日常管理。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团队参与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生产。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农户外出务工较少,对土地依赖性强的地区也可以用有特定约定限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即只限制作物种植的权利,不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入合作社,分享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收益。该模式中包含园区管委会与合作社的委托关系,合作社与职业经理团队的委托关系,合作社与农户的以契约为纽带的互助关系,管委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

(三)“五位一体”运行模式的优势。

该模式依托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的硬件投资和组织引导,大力鼓励科研院所参与示范园区的综合开发,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撑和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利益共同体和条状契约协议,把烟草公司、当地政府与分散的烟农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农民自治科层组织和分散规模化承包管理,利用公司化市场运作和职业经理人专业化经营管理,提高烟农的组织化程度和烟草循环效率,推动园区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发展,达到提升烟叶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烟农增收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06181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