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专业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3:21:24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专业17篇)
时间:2023-11-22 03:21:24     小编:雅蕊

撰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书中所传递的思想和观点。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备独特的观点、深入的分析和生动的语言。小编整理的这些读后感范文中,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风格选择适合的方式。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一定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所有的书都是伸手可取。与图书馆相比,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得多,教学设备至多是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即使名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老师可以自由地采用他认为有助于教学的形式来布置教室,以便彰显个性。华盛顿希德威尔学校的一间数学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学生可以随时起立到最近的黑板上演算。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儿童博物馆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1][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二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三

今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5%的新生,使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3年前推出《素质教育在美国》后,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博士近期又推出《“高考”在美国》一书,该书对中美高考招生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日前记者专访了身居大洋彼岸的黄全愈博士。

黄全愈(以下简称黄):其实,时势并不是由某个人或某本书造成的。相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势成就了我的研究。《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时,素质教育已在中国提倡了好些年,当时北京四中的刘副校长跟我说,光“素质教育”的定义就有54种。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大家都感到很模糊,我的书正好在这个时候较直观地回答了国人的种种困惑。《“高考”在美国》的出版也正好抓住了中国高考改革的重要时机。中国高考改革已酝酿了很多年,虽然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有不少改革,但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即今年22所大学的5%自主招生,还是刚刚起步,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关头。

记者:我在读这本书时感到,您虽然在谈美国的高考,但好像更多地是为了谈中国的高考和教育。

其实,国人的种种疑虑,都能在美国的“高考”中找到相似的答案。所以,我希望读者带着各自的种种疑虑,与我一道一步一步地去了解、思考美国的“高考”;同时,也去比较、反思中国的高考。

记者:您认为,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对素质教育有什么影响?

黄: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美国“高考”则搞“三合一”:“高考”分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等)。

高校的录取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直接指引着中小学的教育方向。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因美国高校招生搞“三合一”,中小学乃至全社会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虽仅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搞“应试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比较了中美“高考”的异同和利弊,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可借鉴的先进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也批判了美国“高考”中的糟粕,回答了国人对改革高考的种种疑虑,还为中国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美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有没有“黑7月”?为什么哈佛把165名“高考状元”拒之门外?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走后门?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神秘计算公式”?还有五花八门的美国高校招生的开卷作文题和作文;具体分析比较哈佛、耶鲁、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申请表;直接申请美国大学的策略和技巧;等等。

记者:能不能谈谈您个人的情况?您还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的书吗?

黄:说起来,我同教育的渊源很深,父母当了一辈子老师,我也在中国大学教过书。后来在美国学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又在美国大学教书。来美国已有十几年了,但一直对中国的教育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或者说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使命感。从我离开中国、到达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对中美教育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来,围绕着中国教育的问题把我的研究形成文字,在国内出版了6本书。很多读者来信,给我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希望我能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系列专著。在我的写作计划中,也已有不少很有意义的题材,可能还需要5年或去完成。这里,可以透露一点小“秘密”:我准备至少写10本,才“金盆洗手”。我希望能为中国教育尽快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尽点力。(记者肖云祥)。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考”在美国》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谈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四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五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

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六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七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作者的美国教授常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是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的体现,从中也看出美国老师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本质就是把“教”混同于“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八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九

打开《教育的十字路口》,就是打开一扇教育之门,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的教育,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心灵对教育的操守恒心。倾心的眷注中有哀伤、追逐、愤闷,而又充满期待。峻缓而又别有机趣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一个个的教育故事,一丝丝的教育愁虑,一汩汩生命至爱的情流。清新透明,不假雕琢,内功深厚而张力宛然。无不令人为之动容、随想,细细反刍而直抵心灵深处。

“我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对教育耐心而又细致的观察者呢?然而,一旦进入其中,我却因为生命,因为爱而得到了真正的力量。”这是作者心灵的独白,也是本书的意味。《教育的十字路口》为我们打开的正是作者细腻的教育观察视野――他从生命的高度、从人文精神的视点,细致品评着教育的细节,耐心反刍品出人性的力度,教育原始的淳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的自由以及教育现状的沉重。通过自己对教育爱的深深情怀,进行着百折不回的追索,而直截了当地喷发生命的强度,厚重的思想却以轻盈的姿态站立在我们的视野里,让人精神冲动而情感随之潜流,在喜忧相伴中看教育、看学校、看师生;在流水落花中看制度、看资金、看环境;在文字灵性与生命强度中看内心、视经验、审灵魂。汩汩滔滔而出的心灵絮语,真挚、亲切、深邃、深情,如同醇酒,稍一品咂便会让人酣酣迷醉,与他同愁、同忧、同喜、同思教育的人性、人文。

在人们的贯性思维中,当一个事物处在十字路口时,便是一种艰难、一种痛苦,是一次需要小心翼翼的关键的抉择。然而有着独特思维的张文质先生却对十字路口有着独特的情怀,渴望教育十字路口的到来,他生动地描述道:“新的教育创生于十字路口。没有傍徨,就无须选择,无须抉断,甚至不需要有随时承担责任的勇气。十字路口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选择的自由。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真的爱,那么必然就会有自由,因为爱意味着自由,一定也会带来自由。”与其说这是对教育的思考,不如说这是对教育长期眷注后的祈盼,是对十字路口教育充满爱与自由的热忱渴望。这也是他作为一位人文学者的精神阐释。“十字路口证明了一种属于每一个人的梦想,有差异、有机理和值得信赖与忠诚的对未来的肯定。”他就是这样一个怀着这种教育梦想的人文学者,并且将这一梦想化为现实行动:以拍翅追逐于阳光下活跃的生命而践履着、思考着、拍击着,为之劳心劳力。

我们日常总在书本与教室中忙碌,总是盯着孩子的未来而谆谆教导,忽视每日的当下生活,而使教育渐渐远离人的生命所需,便有了“我们很多行为都可能意味着责任的缺席”。教育确实是“不要宏大的叙事,甚至也不要微言大义,只要细致的体会,只要用心地注视”。书中用心注视的大量细节,总能让我们的眼球为之吸引,可又时常汗难堪,甚至牵心扯肺。

本书有相当的内容像是作者面对生活、面对书本、面对灵魂、面对生命的一切的晤对;像是自言自语,似同灵魂对话;又像是精神飘游时的独语。言谈之间既有流贯的文思,又有动人的性情,冷峻而又幽默的笔触,让人既忍俊不禁,又被淡淡的伤感侵袭。倘若你没有听过他的讲座,没有接触过他的思想,你会不解地问:这哪是教育着作?分明就是个人生活札记。然而分享过他的教育主张,了解他的教育思想的人便能心神领会这教育的另一种表达。正如他文中言及的“在一个对教育沉思的人那里,这一切都具有教育的意味”。“这一切”指的便是他所例举的许多词的画面、场景、记忆,而“每一个词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每一个词同样能够打动现在仍暂时拥有这些词语的思索者”。因此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大量的课堂细节、校园细节、人际交往细节、日常生活细节、动植物生命细节、作者自身的言谈举止细节、阅读细节,乃至一些词语的细节。在这些细节的独白自咏中给人展示了生命的脆弱、教育的沉甸,振臂吁呼人性、人文的教育实质,期待温柔、耐心的生命化教育。这既表白了他的教育思想,又实践他的教育主张――教育阅读与教育写作。他反对空泛的套话式论文,主张注入生命灵性与情感温度的心灵手语,真实的细节与真实的情感传达真切的教育思想。譬如:在《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中,像是个人生活细节的缱绻,但是在作者打开心扉时冲出的又是“想到这一点,我免不了要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大大小小、日复一日供我们上学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疼痛,礼仪,节日”。这其实不是个人成长与教育关联的牵扯,而是他深入教育实践后的忧思独诉。

阅读《教育的十字路口》,其实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晤对,不同于看一般的教育论文,可以心存一览无余之念。此书需要读者慢慢品嚼,就如同作者品嚼教育的细节一样,回环曼妙的心语才能给你无穷的回味、深刻的反思和淡淡的揪心与对明日教育的祈盼。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一

我看了《遭遇美国教育》这本书,了解到在美国上小学,同一年级的各个班级上课的方式都不一样。同样是教美国历史,有的班级组织看电影,有的组织去博物馆,有的班级的作业是让孩子写文章,有的则是让孩子模仿历史人物进行演说,千奇百怪。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美国中小学的其他辅课更是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其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原则只有一个:贴近生活,务求实用。美国中小学会为孩子们开设园艺、电脑、驾驶、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孩子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谋生,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生活,怎么去谋生的一般知识,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

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二

遭遇美国教育之二:美国家长会-寻找人生中的“大石头”-unispace-pow...

遭遇美国教育之二:美国家长会儿子在美国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与我在中国参加过的家长会完全不同,班主任弗丝女士“导演”的“故事”让我在惊异之中,重新认识着孩子,重新认识着自己,也重新思考着我们的教育。儿子在美国小学上6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带回一个学校要开家长会的通知。儿子告诉我,老师说了,家长必须出席。这可是不容易,孩子在美国小学呆了快两年了,这是第一次开家长会,我当然要认真对待。我在脑海里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对儿子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特别是归纳了一些我对儿子到美国后在文化冲突下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心想,开家长会时,到了老师面前,免不了要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我要争取主动,对孩子的剖析包括向老师请教的问题都要有的放矢,别让美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也别让他们觉得我们中国人到了他们美国的地面上就不懂教育了,我们可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呢!开家长会的那天,我没有忘记带上笔记本和两支笔,这是我在中国养成的习惯,参加家长会和我参加各种考试时一样,一定是两支笔伺候,以防不测。在中国,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讲的话,我都要记在本子上,争取一字不漏。我相信,老师的话是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哪怕忘记一条,或许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我一定要记录得很完整,以便回家准确传达给孩子,自己也好反复领会其中的深刻道理。开家长会的那天晚上,我提前赶到了孩子的学校,走进会议室一看,气氛有些别样。会议室里又是气球又是彩带的,不像是家长会,倒像是开联欢会。尽管心里直犯嘀咕,但心里又想,这不是在美国嘛,遇到什么“西洋景”也就不奇怪了。美国佬什么花样不能搞啊,思维方式不一样嘛。班主任弗丝女士已经在会议室里等候了,见到每一个孩子的家长进来,都是带着微笑,一阵寒暄,忙得不可开交。人来得差不多了,班主任走到前面,宣布会议开始。这时我才发现,孩子们也和家长坐在一个会议室里,而且老师也丝毫没有让孩子们“退场”的意思。我有些不解,这不是家长会吗?怎么也让孩子在这里呆着!一会儿要是谈起孩子们成长中的问题,难道就让他们当面听着吗?美国佬这是什么路数啊?不是尊重所有的个人包括孩子的人格与隐私吗?班主任弗丝女士是教育学博士,我和她很熟悉,特别熟悉她的那种作为教师的“职业性”微笑,这种微笑不仅给你一种平静和安全的感觉,而且给你一种信心和鼓舞。当年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们征求她的意见,是让孩子进美国的普通小学,还是让孩子进“双语”学校?弗丝反对让孩子进入双语学校,她带着微笑却不容置疑地说:“请相信孩子的语言能力,就让他在我们这所公立小学里上学吧。有一天,你们会突然发现,他已经在用熟练的英语与同学们聊天了。你们不要担心他的英语,要担心的恰恰是他的中文。”当时我看着连“howareyou!”都听不懂的儿子,真是不敢相信弗丝女士的断言。但是后来的事情说明弗丝女士是对的。也就是在半年后的一天里,似乎真的就是在那一天、那一刻,我发现儿子拿着电话和他的美国小伙伴有说有笑地在聊天了!儿子英语虽然简单,但是很流畅。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之前我就没有听他说过一个完整一些的英语句子呢?我不是搞语言学教育的,我不知道这里的奥秘。当然,我一直坚持严格要求孩子在家里一定不能说英语,这倒不是因为听了弗丝老师的忠告,而是我怕孩子真有一天不会说中国话了,我会愧对祖先!感谢老天,我的这一要求让儿子至今一直保留着一口标准的北京话,汉语口语没有任何障碍。但是随着他的英文越来越熟练,他也几乎不能用中文写作,对中文的阅读也日益艰难了。弗丝老师真的是在微笑中预见了一切。弗丝老师向大家问好后,带着几分神秘说:“今天对在座的孩子们的家长,可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我们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确切地说,为你们送上这个礼物的不是我们这些教师,而是你们的孩子!”孩子们此时也交头接耳,嗡嗡地议论起来。弗丝女士说:“孩子们,请不要吃惊,你们当然也不知道这个礼物是什么,因为两小时前,我们刚刚把它从一个遥远的地方取回来。但是,确实是你们创造了它。”这时,她向一位站在旁边的老师示意,这位老师转身走出会议室,从外面推进一个有轮子的小桌,上面是彩色的绸布覆盖着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方块儿。弗丝女士走上去轻轻地掀开了绸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一大摞新书。面对着人们惊诧的目光,弗丝女士很得意地说:“这个学期,我们讲授了英文诗歌的写作,我让孩子们试着写了一些诗,这些诗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的同事们,于是我们决定把它们汇集起来,印成这本诗集。我想,这可能是你们的孩子们人生的第一部诗歌作品,是他们人生的第一部著作,请各位阅读吧。你们会比我更为孩子们的才能骄傲!因为是你们养育了他们。”一瞬间,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的家长几乎不敢相信班主任的话。渐渐地,人们开始骚动起来,几位西服革履的家长已经没有了来时的矜持,纷纷站起身来,迫不急待地要看那些书了。孩子们更是喧声一片。――这太出乎意料了!我们的孩子,眼前这些小学生,竟然写了诗,还印成了书!老师们把书一本一本发给了家长。我也拿到一本,打开目录,很快看到了儿子的两篇“作品”。一首诗题为《朋友》,写的是他出国前与国内的小学同学分别的感情经历。儿子离开中国的时候,心里的痛苦,对童年小伙伴的怀念,都是我未曾想到的。他在诗里述说着对童年友情的感受:我们都会长大,我们再见面时,可能都难以辨清对方的脸庞,但是,哪怕我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的回忆也会永远伴随我,直到我白发苍苍。天啊,离开中国,离开小伙伴,让儿子一下想到了“老”吗?他自己画的一幅画成了书中这首诗的题图,画面上是一个椭圆形的地球,两个孩子站在地球的两端,仰望着天上的云。还有一首诗写的是《时间》,我从中听到了儿子对时间的感受。他说,时间本身没有速度,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时间才变得不同,就是对同一个人,时间也会变化,当你在不知道去做什么的时候,时间不是慢了,而是快了,因为它在流失;而当你想做的事情太多,觉得时间不够用时,时间实际上很慢,因为你的创造已经拖住了时间的脚步。时间的速度在人的掌握中。这难道是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社会学意义的解释吗?为这首诗配的图也是儿子画的,上面是一个变形的闹钟,时针和分针已经变成了人的两只手,正在拉着已经跳出表盘的标示着12个小时的阿拉伯数字。我不敢说这幅画有多大的美学价值,但是它确实反映出孩子对时间的理解。我一遍遍读着儿子写的诗,刹那间似乎对孩子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复杂,先是感叹,但是很快就被一种自责的心绪笼罩了。我自认为平日对孩子不仅是很了解,而且是很关注的,我是职业记者,平日就是与人打交道的,面对社会采写的也都是“深度报道”,我一直相信自己很了解儿子。但看了儿子的诗以后,我发现我错了。我发现,我这个比他大了30岁的父亲,对人生的的体会有的时候未必有儿子细腻,甚至在有些地方也未必有他深刻。我也十分惊异儿子对英文诗歌韵律的掌握。我记得也就是在不久前,我还为他对英文报纸的一则广告的似是而非的解释而恼火,和他严肃地谈过学习英语的态度问题,实际上当然是教训他。儿子当时真是很老实的样子,我还为自己抓住了他的隐藏很深的弱点而暗自得意呢!看着儿子写的诗,我不禁问自己:我真的知道孩子正在发生的变化吗?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儿子吗?捧着这本孩子们写成的“书”,我内心充满了感动!这本书里不仅有儿子此生第一次印刷成书籍的英文诗作,而且记载着儿子到了美国后最初的成长历程,不仅是美国小学教育不同凡响之处的一个实证,也是我作为一个父亲反省自身局限的镜子。我很想多留下一本,于是问弗丝女士能否满足我的要求。弗丝女士笑着说:“对不起,每个家庭只能有一本。这是绝版的印刷。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经费。所以,我们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支持我们,让我们以后多做这样的工作。”当老师们推出一个巨大的蛋糕为孩子们祝贺时,会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一些美国的家长们忘情地亲吻着自己的孩子,好像是刚刚看到孩子从远方归来似的。显然,不少家长和我一样,被震撼了,被感动了,我们可能真是在这一个晚上,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显得很兴奋,他们都神采飞扬地聚在一起,侃侃而谈,笑声不断,显然他们在为自己骄傲。我也看到,家长们都不声不响地走到会议室窗台前,那里放置着一个捐款箱,家长们都在捐钱。这个时候,谁不觉得捐款是桩最应该做的事情啊!尽管很感动,我还是没有忘记我印象中家长会上的“法定程序”――征求一下老师对孩子的意见,这似乎应该是“家长会”的惯例。我找到弗丝老师,问她,我的儿子在学校有什么问题?老师说:“他要是有什么问题,我可能早就通知你了。不会等到现在。”可能是想起我与她见面时经常问她我的儿子有什么问题这样的话,弗丝老师笑着问我:“你们中国人总是在研究孩子的‘问题’吗?”我说:“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名言叫‘未雨绸缪’,还有一句名言叫‘防微杜渐’,还有一句叫……”弗丝女士微笑着打断我说:“让我们用更多的精力去发现孩子们的可爱和他们的潜能吧,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心中充满自信,充满光明,充满欢乐,这样孩子才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才有更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回家后,我问孩子,你什么时候写的`这些诗啊,我怎么不知道啊?儿子说,就是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写着玩的,又不是作业。我问:“老师没有告诉你们要出版?”儿子说:“没有。老师就是说,你们写得很好,再努力写,你们中间会出现真正的作家。谁知道她真的把我们的诗给印成书了。爸爸,你说过,作家就是写书的人。现在我们也写书了,我们现在都是作家吗?”让我怎么回答呢?这本不起眼的诗集,在孩子们的心中有多重的分量啊!可能就是这本小小的诗集,会激发起孩子对于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未来的作家可能真会是从这里走出第一步!那天晚上,我发现,当天参加家长会带去的笔记本上居然一个字也没有记。孩子长到12岁以来,我参加了多少次家长会啊,而这是我第一次在家长会上没有对老师说的话作现场记录。那天晚上儿子也非常兴奋,12点了,还在写他的日记。我发现,从那以后,儿子开始喜欢写点儿东西了,而且写得越来越快。他一有什么感慨,就写上几句诗一类的东西,遇到什么事情,可能就会写出一篇记事散文。尽管我和儿子都认定,他以后是要学理工科的,自然科学是推进人类进步的绝对的“物质力量”,何况咱们中国人是在美国,为了谋生,为了把日子过好,也都是重理轻文的。但是从那以后,儿子对写作的兴趣始终不减。我的一些留学生的朋友看过我的儿子写的一些文章后都说,他写作的天赋是受了我这个当记者的爹的遗传。其实,我根本不相信遗传之说,我至今仍然相信,就是那本小小的诗集,激发了儿子对写作的最初兴趣,培养起他对写作的自信心。那本诗集让他相信自己有写作的才能,特别是有用英文写作的才能,于是,他才兴致盎然地尝试各种文体的英文写作。那次家长会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挥之不去,让我想了很多事情。我感叹美国老师的用心之良苦,他们通过把孩子们的作业编辑成书这样一个举动,完成了一个多么复杂的教育环节!――孩子们看到自己写的诗变成了真正的书,而且让自己的父母阅读后真正受到感动,于是,孩子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与此同时,每个父母都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面前,家长们也重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而在对自己孩子全新的了解面前,稍有头脑的家长就不能不反省平日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不反省自己在教育过程中与孩子的关系,甚至不能不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得失成败,从而去寻找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更为正确的途径。这使我想起在国内的家长会。学校一下开家长会的通知,家长和学生就开始忐忑不安了,如同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家长会上,校领导和老师们高高在上(真是高高在上,有时老师们的讲话是从学校的扩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抑扬顿挫地讲着话,时而指出严峻的竞争局势,时而布置艰巨的考试任务,不时会指责一下典型的学生或者家长,接着危言耸听地发布全面警告。此时,家长们坐在孩子们的座位上,低眉顺眼,洗耳恭听。那些平日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家长,更是心惊肉跳,如坐针毡,受了这番“折腾”之后,还要与折腾完自己的老师再去认真研究怎样折腾(整治调教)孩子的对策。而孩子们呢?此时正躲在家里魂不守舍地猜想着家长会现场的种种景象,充满忧虑等待着父母的归来,不知道老师与家长私下运筹了什么,自己的处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不知有多少孩子在家长会后受到父母的打骂。开家长会的这一天,特别要是赶上孩子在期末考试或者是升学考试前的家长会,对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惊恐的日子。家长等待着老师的“宣判”,孩子则等待着来自老师和父母的双重“审判”。我的儿子在中国只念到小学四年级,我记得从他三年级开始,每次开家长会的这一天,都是他一年中最乖、最老实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儿子显得特别懂事。实际上,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也从不为孩子考试高几分低几分而责骂他。何况他从小受我们的影响,总是想做个好孩子,而且也确实做得不错。然而就是这样的好孩子,也还是如此惧怕“家长会”。可见中国学校“家长会”的威严之甚。我们中国的家长会为什么让家长和孩子感到如此的紧张,甚至恐惧呢?教育为什么把它的服务对象塑造成了惧怕教育的人?这是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异化”现象?那么,究竟是孩子们在内心叛逆了教育,还是我们的教育走到了自己的反面,背叛了自己呢?unispaced7z!d9z}b(文章来源:新浪网北京文学网络版)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三

这两日在读王晓春的《平视美国教育》。真是一本好书,虽然也是读后感形式的,但是原著真实可信,评论者视角独特,大开眼界,改变思路。

作者的读书笔记主要围绕两本书展开。其一是万玮的《向美国学教育》,其二是方帆的《给学生无限可能---细说美国教育》。

首先觉得“平视”一词用得好。美国虽然进入现代化早,但是毕竟也是一个多名族、多权力的国家,所以处处掣肘,它的教育自然就很庞杂多绪。又因为各州主权独立,自行其是,所以教育呈现多样化特点。复杂条件下的复杂教育,看似百花齐放,自用度高,但是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一个模式统领全国,所以弊端也不少。所以我们学美国,一定要学其精髓,学其能被中国社会应用的`优点。不要盲目照搬,西施效颦。

作者提到: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然而我们的教育现状却是管着学生成长。然而你能说这是错的吗?现在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如果不去看护,也许我们的孩子将不再是孩子,会是一群恶魔。家长虽有责任和机会,但是却有很多只会起反作用。老师们也许是唯一有能力、有正义的守望者吧。

作者提到:美国的教育也十分乐于改革,并且每一次改革都不成功。作者的分析是因为利益因素。比如总统更迭,后者总要挤兑前者才能显示出聪明之处。每一次改革都会有教材翻新、资料配套、培训教师等系列措施,于是就会有大量的经济投入和利益输出,所以任何组织都会宣称上一次的改革是失败的。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似乎我们的教育改革总是成功的呢。难道我们没有这种利益输送吗?也许我们的教育官长们的座椅是永久的吧。

作者提到:美国有三个阶层的教育。其一是底层学校,都是些公立学校:针对于社会底层,如非裔、亚裔、拉丁裔的学生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组成。其二是中层:针对的是中产积极家庭。其三是贵族阶层,即私立学校。读后感・底层学校教育盲目、随意,没有教学目标、没有课程标准,学生学什么,学会多少,学到什么程度都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孩子们自由、散漫,没有压力,自然也没有学习的动力。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存放学生的地方。中层还是公立学校。但是这些学校设有学业班和特长班,可以为上级优秀学校输送人才,是美国政府重点宣传的对象,是社会的花瓶。高层的贵族学校确实相当严格的。他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知道力,是在培养金字塔尖上人物。要求严格,学习深刻,人才辈出。

我们要学的当然是中层和高层。只不过高层花费甚巨,怕不是很多人能学得了的。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四

2月19日至5月23日,我们浦东新区教育代表团一行8人,在美国马里兰州towson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等教育管理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参加旁听了马里兰州教育委员会的听政会议;深入了解和走访了harwad县教育委员会;并先后参观访问了howard县和baltimore县的八所公立学校,考察了教职员工发展支持中心(stuffsupportcertre)。期间了解了一些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教育寓于教育全过程。

霍华得县公立教育系统目标是确保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高质量,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负责地参与到这个多元而且变化的世界中去。霍华得县的教育哲学(部分)是:

我们相信。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特殊的能力与兴趣。

这些是必须被重视与发展的。

他们的这一教育哲学是完全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也是我国心理教育遵循的一个原则。而在美国,他们的教育全程――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类学科各学段的具体目标都遵循着这样的教育哲学。

如霍华得县制定的总体目标:

a)学习技能目标-------学生控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制定并追求清晰、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计划。

b)思维技能目标-------学生创造性、批判性和战略性思维以作有效决策、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c)沟通技能目标-------学生计划、参与、控制、评价自己在各种境况下的沟通过程。

d)技术技能目标-------学生在快速多变的技术社会中理解、运用和评价各种技术手段。

e)团队协作目标-------学生有效地同别人协作,负责任地参与各种协作活动。

1.社交和理解能力。

美国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和理解能力,他们告诉孩子在社交中,理解是相互的。如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留意别人的感觉,看着讲话人的目光;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玩时不要抢,有先有后;游戏一定有输赢,生活也一样,启蒙他们对失败的平和心态;更重要的是,在别人赢时,自己要有君子风度,向对方表示祝贺。

2.情绪控制能力。

美国人的情绪非常自我,他们生气起来也非常公开。但是他们在大事上,面对诽谤,也会具有相当的幽默和风度。这些与他们在孩童时代不断被提醒和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美国的教育家和学校的学生辅导老师,都非常强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生气是可以的,天下无完人,谁都有控制不住的时候,但是发火时,千万不要伤害对方,学会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想,对别人要有一份尊敬。

美国学校没有为全体学生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但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这些选修课一般在11、级开设。

1.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心理学入门”是对所有11、12年级的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当代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以及提供更好地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技能。学习内容主要是为解决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创立的,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变态心理学以及变态行为,通过观察社会精神健康机构,可以了解到它的政治的和合法的分支领域。

这门课主要为许多大学要求心理学课程的入门知识和为学生今后提供一个可能从事行为科学的职业或专业的工作机会而开设的,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要阅读所选的材料,写出调查计划、论文和进行实地的考察。

2.“文学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和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一方面启发学生研究对当代心理学有影响的小说、戏剧、诗歌和电影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大致包括:爱和关系、创造性、骚扰、一体化、性的角色、种族问题、物欲泛滥和精神病等。

课程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学生要去阅读分析综合和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去描绘文学作品。

3.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大学预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个性及其相互关系理论,考察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理论学习强调行为主义的方法,解决有关条件、感觉、动机、压力及情感问题。进行有关个性化心理概念影响学生对自我,尤其是态度、情感、价值认识方面的试验。

二、心理教育突出个体性质。

美国的学校教育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他们认为“卓越来自于多种形式”,卓越就是人尽其才,就是每个人充分地发展他的潜能。

美国教育注意身心保健相结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并设立心理服务机构,而这些心理服务机构同样地突出学生的个体性质。心理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帮助学生和家长作出关于学习的决策并且提供咨询帮助。对于学生出现的典型的教育问题,心理专家通常通过测验来决定学生是否需要帮助,特殊教育以及改变课程计划等各种特殊帮助。如果家长、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自己感到有必要,心理专家可为他们提供个别短期咨询或小集体咨询。”

我以霍华得县各中学的“学生服务中心”为例加以说明:

“学生服务中心”是“帮助学生架立通往成功的桥梁”。它的任务是:通过示范的服务,建立学生多方面的实力和才能,去强调学生的需要,来保证学生的成功。它的目标是广泛的及和谐的,包括:通过咨询、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学生自我服务等,来保证每一个学生学业的成功和培养良好的社会认知态度。学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为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工创设一种安全的、健康的、有益的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服务也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去支持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总之,“学生服务中心”是通过认识提高和发掘每个学生特殊的能力,去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业成就;运用可以最好服务于所有学生不同需要的有效的实践是学生服务中心职员的任务;当学校、家长和社区协作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成功;所有学生有权力在学校环境中拥有一个关心他们的成人的辩护人;学生、家长、学校职员有权力获得尊重和尊严的对待;学生有权力去享有一个综合的、广泛的学生服务项目。

值得提到的是“学生自我服务部门”中“学生服务中心”设有专职咨询教师,同时也有学生作为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是一种通向学业成功的、有价值的资源。学生自我服务部门与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合作,共同定义和防止对教育成功不利的问题。(今年暑期我校协助华东师大接待了一批美国大中学校的心理学教授和专家,他们也重点关注了我校的“学生自我服务”。)。

“学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致力于帮助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功。在霍华德县公立学校系统中,大概有40个学校心理学者获得了马里兰州教育局的证书,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咨询、学习和行为评价方面有专门的训练和经验,使学校的心理学者成为对学校工作人员和家长有价值的来源。学校心理学者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的需要,在每个校区都是不同的。学校心理学者给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包括介入、主张防止学业、学习和行为的障碍的策略,他们提供危机的仲裁或调停,当需要帮助强调一个学生在校表现不好时,提供个人或小组的`咨询,学校心理学者参与整个系统的程序去防止自杀和学校暴力。更多的是,他们将社区和家长资源联系起来学校心理学者经常帮助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他们提供信息和实践策略,并提出有关典型的――不典型的儿童成长方面的行为和学习的论题。学校心理学者还参与各种以学校为基础的合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团队,包括:特殊教育、学生支援、提出有关学习和行为障碍,社会和心理的论点,组成授课性的咨询队,他们主动参与计划的发展和实践,这个计划包括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业成功的定义和评价问题。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学者还负责教职员工的培训任务,家长培训班等。

“学生服务中心”的部门职员以诚实的、正直的态度去实践专业的责任。他们尊重他们所服务和支持的对象的隐私,保护所有人的公民权和人权。应该承认,美国霍华德县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是有效而积极的。我们所到的每一所学校,“学生服务中心”总是出现在校门内最前沿、最醒目的位置。往来穿梭其中的,拿取资料的学生比较多。影响最深刻的一次是“riverhill”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一名学生在驾车回家途中因车祸身亡,“学生服务中心”的职员协同社区志愿人员和有关心理专家在学校内展开较大规模的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紧张和悲痛的情绪。此外在我们考察的4月和5月正好是马里兰州和霍华德县的sat的考试季节,同时毕业升们也在准备填报和投递大学申请函,“学生服务中心”显得格外忙碌,工作人员在此时尽可能地给予必要的毕业及升学指导,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服务。

马里兰州的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学生服务中心,就其名称本身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我们在与校长、教师交谈中感受到这样一点:就是对学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交流、施教,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学生的言行自由度大,只要不影响他人,你做什么都很少有人干预。对学生也很少用“不对”、“不行”来回答,都是给以积极的鼓励。我们在gatewayschool考察时,准备看一下他们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的一张表,这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在给我们拍照,这个教师就先征求该生的意见,是否可以拿她的测评表给我们看,该生同意后老师才拿给我们看。平时下发有关测评、考试的材料都是反过来放到书桌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普通初中里设置特殊教育的班级,在gatewayschool,就有专门对品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非常现实的承认在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是有问题的,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就需要采取一种特别的方式、方法,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宏观体现。

三、心理教育的社会化。

美国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学习心理课程,掌握心理学知识,颁发资质证书,而且这是每个教师应聘的资格。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行为,每个教师都有能力解决学生的简单的心理问题,通常,心理疏导多于行为矫治。

社区的力量在美国也是充分被利用的的,美国教师通常都参加由社区等组织的社会机构的培训,每两年有心理学知识的统一考试。

[1][2]下一页。

家长来校做义工完成的,这种形式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使家长们相信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今,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在美国已经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例如“家庭参与计划”:将家长们分为几个工作组,专门讨论诸如家庭作业、增强儿童自信心、弥补文化差异这样的问题。家长们甚至还到学校商店去服务。为了支持家长们的参与,当他们参加工作组活动的时候,一些学校教职员工帮助照顾孩子。“家庭代际阅读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提供给家长必要的技巧,如提供儿童早期教育、家教技巧方面的培训。在教室里都有家长自愿者,帮助共同学习。

要求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业和更多地参与学校事务是共同的趋势。关注孩子的学业是这些计划的重要目标,但仅仅理解为让家长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就失之偏颇了。家庭的参与还强调“如果儿童在家里培养了责任感,他们在学校里也会有责任感。同样,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毅力、关心他人、集体观念和做出正确的决定方面也是一样。”家长的责任是要学会怎样使孩子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作好准备。

四、心理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

1.心理医生和教师的地位高,职业社会化程度高;

2.教师从教的基本能力高。由社会机构培训,社区教育等,颁发资质证书;

3.再培训机制好。学习心理课程,两年有考试,而且是每个教师应聘的资格。

美国教育的弊端:一是过分突出自我。因为美国是一个以“我”为轴心旋转的国家,“社会”要服从“我”,一切要听从“我”的安排。在美国,“个人主义”是指“自主、自决和自负其责”。美国的先哲们指出:个人主义就是“我的一切由我个人负责”。例如:学生妈妈的现象、校园暴力、毒品等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问题,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一种突出表现。

二是师生间交流少。由于美国以学科教学来编班,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品行发展变化的了解、掌握不够,与我国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关爱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学生中出现的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容易发展成极端的问题。这是由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所带来的问题。

上一页[1][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五

孔融让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孔融是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善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哥哥弟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可到了去年,这个老故事在一位中国小学生那里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从那时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最近终于在丫丫中文学校的学中文班里有机会得以见识,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的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得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让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六

李老师对爱的执着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七

同样是教美国历史,有的班级组织看电影,有的组织去博物馆,有的班级的作业是让孩子写文章,有的则是让孩子模仿历史人物进行演说,千奇百怪。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这些课程通过对孩子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谋生,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生活,怎么去谋生的一般知识,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

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更多精彩读后感推荐:

《查理九世》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0955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