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把握作品的精髓和主题,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呢?首先,要全面理解读物的主题和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来。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要点和论证,使读后感的结构更加清晰。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不要忘记在读后感的结尾部分,总结归纳一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达到一个完整的结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一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作者的美国教授常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是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的体现,从中也看出美国老师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本质就是把“教”混同于“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二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
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三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一定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所有的书都是伸手可取。与图书馆相比,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得多,教学设备至多是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即使名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老师可以自由地采用他认为有助于教学的形式来布置教室,以便彰显个性。华盛顿希德威尔学校的一间数学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学生可以随时起立到最近的黑板上演算。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儿童博物馆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1][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五
今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5%的新生,使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3年前推出《素质教育在美国》后,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博士近期又推出《“高考”在美国》一书,该书对中美高考招生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日前记者专访了身居大洋彼岸的黄全愈博士。
黄全愈(以下简称黄):其实,时势并不是由某个人或某本书造成的。相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势成就了我的研究。《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时,素质教育已在中国提倡了好些年,当时北京四中的刘副校长跟我说,光“素质教育”的定义就有54种。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大家都感到很模糊,我的书正好在这个时候较直观地回答了国人的种种困惑。《“高考”在美国》的出版也正好抓住了中国高考改革的重要时机。中国高考改革已酝酿了很多年,虽然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有不少改革,但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即今年22所大学的5%自主招生,还是刚刚起步,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关头。
记者:我在读这本书时感到,您虽然在谈美国的高考,但好像更多地是为了谈中国的高考和教育。
其实,国人的种种疑虑,都能在美国的“高考”中找到相似的答案。所以,我希望读者带着各自的种种疑虑,与我一道一步一步地去了解、思考美国的“高考”;同时,也去比较、反思中国的高考。
记者:您认为,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对素质教育有什么影响?
黄: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美国“高考”则搞“三合一”:“高考”分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等)。
高校的录取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直接指引着中小学的教育方向。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因美国高校招生搞“三合一”,中小学乃至全社会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虽仅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搞“应试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比较了中美“高考”的异同和利弊,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可借鉴的先进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也批判了美国“高考”中的糟粕,回答了国人对改革高考的种种疑虑,还为中国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美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有没有“黑7月”?为什么哈佛把165名“高考状元”拒之门外?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走后门?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神秘计算公式”?还有五花八门的美国高校招生的开卷作文题和作文;具体分析比较哈佛、耶鲁、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申请表;直接申请美国大学的策略和技巧;等等。
记者:能不能谈谈您个人的情况?您还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的书吗?
黄:说起来,我同教育的渊源很深,父母当了一辈子老师,我也在中国大学教过书。后来在美国学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又在美国大学教书。来美国已有十几年了,但一直对中国的教育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或者说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使命感。从我离开中国、到达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对中美教育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来,围绕着中国教育的问题把我的研究形成文字,在国内出版了6本书。很多读者来信,给我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希望我能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系列专著。在我的写作计划中,也已有不少很有意义的题材,可能还需要5年或去完成。这里,可以透露一点小“秘密”:我准备至少写10本,才“金盆洗手”。我希望能为中国教育尽快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尽点力。(记者肖云祥)。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考”在美国》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谈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六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七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八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九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一
本书在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讲述了儿子矿矿学画画的事: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地乱画。最终,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学校这样教孩子画画,同意儿子不再上这种“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一时间,作者发现,自己的儿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是“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由此,让他想到训练与教的问题。
我们集团开办的国际部也好,还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也好,包括集团提出的三三四目标,都是在为此而努力地做着: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师一点点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最终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知识也掌握了。我们现在做的,是在课堂上把本属于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书中第八章内容是“要不要惩罚孩子”中提到: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惩罚的制度。惩罚的形式多样:给父母打电话、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停课等,但不搞劳动惩罚。其中也提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学校对孩子的惩罚也多是以遏制孩子的ego膨胀为目的的。
读完此书,我们明白,原来在美国学校,是有惩罚,而且惩罚是比较严厉的,并是形成一系列的制度的。其实,我们也制定有班规,但没有很好地操作运用。我们也可借鉴他们的做法,先要形成制度,学生犯错误,接受惩罚就按制度办。当然,制度形成的细节需注意,如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像停课这类的惩罚在中国可能是行不通的等等。
结合我们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我们需要明白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教育的结果,惩罚要达到的效果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定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惩罚。惩罚并不像奖励那样有效,教师在教育中应多用、巧用奖励,少用、慎用惩罚。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二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三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四
孔融让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孔融是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善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哥哥弟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可到了去年,这个老故事在一位中国小学生那里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从那时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最近终于在丫丫中文学校的学中文班里有机会得以见识,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的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得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让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五
我看了《遭遇美国教育》这本书,了解到在美国上小学,同一年级的各个班级上课的方式都不一样。同样是教美国历史,有的班级组织看电影,有的组织去博物馆,有的班级的作业是让孩子写文章,有的则是让孩子模仿历史人物进行演说,千奇百怪。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美国中小学的其他辅课更是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其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原则只有一个:贴近生活,务求实用。美国中小学会为孩子们开设园艺、电脑、驾驶、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孩子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谋生,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生活,怎么去谋生的一般知识,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
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六
遭遇美国教育之三:美国高考-寻找人生中的“大石头”-unispace-powe...
遭遇美国教育之三:美国高考上一篇/下一篇-10-1707:24:08/个人分类:special关注查看(96)/评论(0)/评分(0/0)我的儿子在美国进入中学特别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之后,实际上也进入了一个“严酷的时代”,每天功课压力巨大,作业量常在4~5个小时之间。在美国,上大学同样是每个孩子心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儿子也抱着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梦想。为了应付“学习能力考试”,他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去读世界文学名著和美国文学原著,规定自己每天背诵几十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单词和短语,要做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数学难题。“学业能力考试”,这个考试的成绩虽然不是美国孩子能否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但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点类似我们的高考。这个考试的成绩,关系到一个孩子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决定孩子们进入大学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资助。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对这个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视的。儿子长期受我们中国父母的教育,对这种关系到他前程的考试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轻忽。为了应付进入大学前的“学业能力考试”,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最后一学期,儿子每天只睡5个小时,由于睡眠不足,饭量急剧减少,体重也骤然下降,人一下子瘦下来,以至让从小对他要求甚严的妈妈也心疼起来。我们都劝他不要“竭泽而渔”,不要“杀鸡取卵”,要注意身体。而到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已经大体定型了。从小学到中学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已经知道了人的命运是自己掌握的,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知道了,目标一旦确定,能否持之以恒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七年的美国教育已经让他相信,任何成果都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靠勤奋工作的积累。他知道,他此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积蓄实力,去攀登理想的山峰。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已经让孩子知道,你可以选择轻松的生活,但是你不可能不劳而获!想买一辆好的山地车,他就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挣钱;想把国际象棋下好参加州赛,他就要拼命背记大本的棋谱;想进入学校的管乐队,他就要每天早早起床到旷野里去练习吹黑管。而现在,他面临的是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进入大学,这不仅是他独立人生的开端,而且关系着他此生的发展方向,因此,他知道,他必须努力奋斗。这时谁要想阻止他,改变他,已经相当困难。看着孩子不用任何催促日以继夜地学习,我觉得他已经知道了怎样对自己负责。然而,就在孩子临近考试的前两周,我向他端出了我的想法:“休息吧!儿子!你就是考得再好,我看你也不要上哈佛,上斯坦福了!”“为什么?”儿子非常吃惊。他觉得他完全有能力考上美国的一流大学,而且他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我告诉他:“因为我觉得你的知识基础还不够坚实,你对美国的了解还很有限,你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坚强,你还经不起真正的挫折和失败。总之,你仍然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继续你的知识积累和品格修炼!”儿子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他的全部努力有些泡汤的感觉。我继续对他解释说:“凭你的性格,你不能允许自己失败,这样你就会拼命学习,而在我看来,大学时代还不是一个人在学业上最后冲刺的阶段,你提前兴奋有可能会影响你以后对学习的兴趣。此外,一旦你在美国名牌大学顶尖学生群中不能领先,你的自信心会受到重大打击,凭你现在的意志,你还不足以对付这样的逆境。再说,进入名牌大学,你在第一年也很难拿到足够的资助,这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凭我对你的了解,这也会给你精神上带来负担。”我说出了我的想法:让儿子进入一个水平较高的美国公立大学,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稳稳当当拿着全程资助,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厚积薄发,再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去读研究生,在奠基人生职业最为重要的研究生阶段作最后的拼搏。尽管向美国名校冲击的念头那么强烈,但儿子最终没有好高骛远,还是欣然认同了我的`筹划,17岁的时候,拿着我们所在的城市最好的一所中学的前沿成绩,进入了美国公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他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已经修完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入大学后,同时学习计算机和数学两个专业。同学们都说他“疯了”,每个期末,为了应付两个专业的课程考试,他会忙得每天只睡5个小时。我对他说:“你犯得着这样拼命吗?你得劳逸结合。”他很平静地说:“你们过去不是老和我说‘艺多不压身’吗?现在我有精力,多学些本事,以后的生活中的选择机会就多一些。”暑假到了,我让他回中国玩一玩,他说,不行!我要去汽车修理厂打工!我以为他要打工挣钱,就问他,是不是汽车厂挣钱多?儿子说:“主要还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彻底了解汽车!在美国生活,汽车是我的腿,我要对它了如指掌!而且要认识一群修车的朋友,真要是有了事情,好有人帮助我!”一个暑假三个月,儿子就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和一群美国小青年摸爬滚打。不仅挣了一笔钱,而且和他的这群修理工朋友一起把他的汽车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整修了一遍。那天回家兴奋地说:“看!我的车变成新车了!”那得意的样子就像他当年从大学里得到助教工作时一样。看着儿子为自己的目标去作种种实际的努力,我不禁想起当年怕他变成成夸夸其谈的“bigmouth(大嘴)”的忧虑,也想到了美国老师对我的忧虑不以为然的劝解。我看到了美国教育的力量,他们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人。3u9u|vzmp0(文章来源:新浪网北京文学网络版)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一定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所有的书都是伸手可取。与图书馆相比,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得多,教学设备至多是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即使名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老师可以自由地采用他认为有助于教学的形式来布置教室,以便彰显个性。华盛顿希德威尔学校的一间数学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学生可以随时起立到最近的黑板上演算。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儿童博物馆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严格的教学管理,这听起来似乎不符合我们过去印象中美国人自由自在的风格。但我在美国访问了多所学校之后,却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所好学校=优秀的教师良好的生源严格的管理。为了保证学生都到相关教室去上课,朴利茅次社区初中的楼道里有老师们扮演的“哨兵”;为了让学生都遵守教室常规,波士顿山城中学年轻的女教师不断用手势和眼神暗示那几个“坐不住”的学生;俄克拉荷马数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为了确保毕业生成绩优秀,每学期竟然会安排6次考试,学生只要出现三个c就要被劝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俄克拉荷马州的法律规定,每位老师每天授课的学生不能超过140个。所有这一切似乎让我在另一种意义上找到了中美两国教育中一些共通的东西。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八
读了高钢写的《遭遇美国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别,也毫无保留的说我国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美国,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其方式都与我国截然不同。
比如说:在美国,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而在中国,老师却要求学生完成他们布置的沉重而繁多的作业,如何去死记硬背知识点以及如何在考试中拿高分。在美国,学生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而在中国,学生就只学会了如何去死记硬背和如何在考试中拿得较高的分数。
在我国,学校教师的年终考核是以成绩而论,虽然期间也有了其他方面的.色彩,比如班级文化成绩等,但依然郑重声明,成绩占大部分比例。政策如此,教师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去管学生要成绩,有时候真的想大胆尝试一下,把课堂大胆放手给孩子们,让他们发挥兴趣,大胆尝试。但又怕万一失败,一切都会毁于一旦。于是,又开始按部就班的啃课本。
出现这种现状是有原因的,我国有史以来一直是推行应试教育,虽然现在中国的教育方针有所改善,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转变,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素质教育想要取代应试教育,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比高考更合适的选拔的教育机制,所以虽然高考大家都觉得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却依然存在。那么教育就没有办法完全脱离应试教育,因为有分数的要求,就离不开考试。
美国教育虽好,但我国国情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完全取之,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既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又能加强他们认识到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当然这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改变的,而且还需要时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汗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10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