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5:13:0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范文(16篇)
时间:2023-11-22 05:13:02     小编:书香墨

阅读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记录和分享我们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引用书中的片段或对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一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二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作者的美国教授常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是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的体现,从中也看出美国老师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本质就是把“教”混同于“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一定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所有的书都是伸手可取。与图书馆相比,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得多,教学设备至多是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即使名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老师可以自由地采用他认为有助于教学的形式来布置教室,以便彰显个性。华盛顿希德威尔学校的一间数学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学生可以随时起立到最近的黑板上演算。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儿童博物馆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1][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四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五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六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七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八

今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5%的新生,使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3年前推出《素质教育在美国》后,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博士近期又推出《“高考”在美国》一书,该书对中美高考招生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日前记者专访了身居大洋彼岸的黄全愈博士。

黄全愈(以下简称黄):其实,时势并不是由某个人或某本书造成的。相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势成就了我的研究。《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时,素质教育已在中国提倡了好些年,当时北京四中的刘副校长跟我说,光“素质教育”的定义就有54种。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大家都感到很模糊,我的书正好在这个时候较直观地回答了国人的种种困惑。《“高考”在美国》的出版也正好抓住了中国高考改革的重要时机。中国高考改革已酝酿了很多年,虽然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有不少改革,但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即今年22所大学的5%自主招生,还是刚刚起步,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关头。

记者:我在读这本书时感到,您虽然在谈美国的高考,但好像更多地是为了谈中国的高考和教育。

其实,国人的种种疑虑,都能在美国的“高考”中找到相似的答案。所以,我希望读者带着各自的种种疑虑,与我一道一步一步地去了解、思考美国的“高考”;同时,也去比较、反思中国的高考。

记者:您认为,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对素质教育有什么影响?

黄: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美国“高考”则搞“三合一”:“高考”分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等)。

高校的录取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直接指引着中小学的教育方向。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因美国高校招生搞“三合一”,中小学乃至全社会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虽仅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搞“应试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比较了中美“高考”的异同和利弊,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可借鉴的先进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也批判了美国“高考”中的糟粕,回答了国人对改革高考的种种疑虑,还为中国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美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有没有“黑7月”?为什么哈佛把165名“高考状元”拒之门外?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走后门?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神秘计算公式”?还有五花八门的美国高校招生的开卷作文题和作文;具体分析比较哈佛、耶鲁、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申请表;直接申请美国大学的策略和技巧;等等。

记者:能不能谈谈您个人的情况?您还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的书吗?

黄:说起来,我同教育的渊源很深,父母当了一辈子老师,我也在中国大学教过书。后来在美国学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又在美国大学教书。来美国已有十几年了,但一直对中国的教育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或者说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使命感。从我离开中国、到达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对中美教育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来,围绕着中国教育的问题把我的研究形成文字,在国内出版了6本书。很多读者来信,给我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希望我能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系列专著。在我的写作计划中,也已有不少很有意义的题材,可能还需要5年或去完成。这里,可以透露一点小“秘密”:我准备至少写10本,才“金盆洗手”。我希望能为中国教育尽快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尽点力。(记者肖云祥)。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考”在美国》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谈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九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

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

本书在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讲述了儿子矿矿学画画的事: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地乱画。最终,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学校这样教孩子画画,同意儿子不再上这种“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一时间,作者发现,自己的儿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是“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由此,让他想到训练与教的问题。

我们集团开办的国际部也好,还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也好,包括集团提出的三三四目标,都是在为此而努力地做着: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师一点点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最终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知识也掌握了。我们现在做的,是在课堂上把本属于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书中第八章内容是“要不要惩罚孩子”中提到: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惩罚的制度。惩罚的形式多样:给父母打电话、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停课等,但不搞劳动惩罚。其中也提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学校对孩子的惩罚也多是以遏制孩子的ego膨胀为目的的。

读完此书,我们明白,原来在美国学校,是有惩罚,而且惩罚是比较严厉的,并是形成一系列的制度的。其实,我们也制定有班规,但没有很好地操作运用。我们也可借鉴他们的做法,先要形成制度,学生犯错误,接受惩罚就按制度办。当然,制度形成的细节需注意,如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像停课这类的惩罚在中国可能是行不通的等等。

结合我们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我们需要明白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教育的结果,惩罚要达到的效果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定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惩罚。惩罚并不像奖励那样有效,教师在教育中应多用、巧用奖励,少用、慎用惩罚。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一

我看了《遭遇美国教育》这本书,了解到在美国上小学,同一年级的各个班级上课的方式都不一样。同样是教美国历史,有的班级组织看电影,有的组织去博物馆,有的班级的作业是让孩子写文章,有的则是让孩子模仿历史人物进行演说,千奇百怪。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美国中小学的其他辅课更是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其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原则只有一个:贴近生活,务求实用。美国中小学会为孩子们开设园艺、电脑、驾驶、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孩子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谋生,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生活,怎么去谋生的一般知识,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

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二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三

本月我研读的是王晓春老师的《平视美国教育》。刚入行时,同事介绍我去读王晓春老师的书籍,前几年也略读一二,王晓春老师写了许多教育类的书籍,这些书读起来故事性强,不费力气,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深受当时我的喜爱。后来,在王晓春老师博客里看到他介绍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转变、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等。读《平视美国教育》,以下两点我感触颇深。

1、青少年的特征。

摘:书中例举美国青少年的一些特征如下:刚才还喜笑颜开,眼睛一眨就愁眉不展。一方面对成人世界的严苛标准感觉十分敏锐;另一方面,又无比轻率,以至于我们怀疑他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严肃的概念。有时会有一些深刻的颇有洞察力的想法让人吓一跳,而在另一件事情上的举动又是那么幼稚可笑。……用以上这些特征来对比我们的青少年,有哪一条是不吻合的。

这让我不禁感慨,我们在对待青少年时,不要笼统地给青少年以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而是要正确地面对他们,要正面评价孩子,对于孩子的行为要给予恰当的回应。我们对待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去正面评价他们,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沃土,都存在着一些“不完善性”和大量的“未确定性”。我们教师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教育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在点”,把他们身上存在着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谁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书中提到了如何成为优秀教师的问题,在美国与中国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中扮演者教书育人的角色,责任重大。一名优秀的老师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我眼中的优秀教师一定是有扎实学识的、有仁爱之心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

身为一名教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理想,简单说就是自己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教师对自己的发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没有目标,无以至千里。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乐意去做,自己愿做的事不觉得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优秀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来的。所谓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态度正了,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战,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深厚的教学底蕴、超前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授课技艺,是优秀教师的追求。古代教育家告诫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亚圣孟子曰:人不学不如物。教育者必须先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只靠培训是不能成就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自觉、主动地不断学习和积累,勤学广集,才能厚积薄发。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王晓春老师的书传授了很多教育实力和好的教育方法,我都在一步一步在我的教学中尝试,真的是受益匪浅。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四

打开《教育的十字路口》,就是打开一扇教育之门,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的教育,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心灵对教育的操守恒心。倾心的眷注中有哀伤、追逐、愤闷,而又充满期待。峻缓而又别有机趣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一个个的教育故事,一丝丝的教育愁虑,一汩汩生命至爱的情流。清新透明,不假雕琢,内功深厚而张力宛然。无不令人为之动容、随想,细细反刍而直抵心灵深处。

“我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对教育耐心而又细致的观察者呢?然而,一旦进入其中,我却因为生命,因为爱而得到了真正的力量。”这是作者心灵的独白,也是本书的意味。《教育的十字路口》为我们打开的正是作者细腻的教育观察视野――他从生命的高度、从人文精神的视点,细致品评着教育的细节,耐心反刍品出人性的力度,教育原始的淳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的自由以及教育现状的沉重。通过自己对教育爱的深深情怀,进行着百折不回的追索,而直截了当地喷发生命的强度,厚重的思想却以轻盈的姿态站立在我们的视野里,让人精神冲动而情感随之潜流,在喜忧相伴中看教育、看学校、看师生;在流水落花中看制度、看资金、看环境;在文字灵性与生命强度中看内心、视经验、审灵魂。汩汩滔滔而出的心灵絮语,真挚、亲切、深邃、深情,如同醇酒,稍一品咂便会让人酣酣迷醉,与他同愁、同忧、同喜、同思教育的人性、人文。

在人们的贯性思维中,当一个事物处在十字路口时,便是一种艰难、一种痛苦,是一次需要小心翼翼的关键的抉择。然而有着独特思维的张文质先生却对十字路口有着独特的情怀,渴望教育十字路口的到来,他生动地描述道:“新的教育创生于十字路口。没有傍徨,就无须选择,无须抉断,甚至不需要有随时承担责任的勇气。十字路口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选择的自由。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真的爱,那么必然就会有自由,因为爱意味着自由,一定也会带来自由。”与其说这是对教育的思考,不如说这是对教育长期眷注后的祈盼,是对十字路口教育充满爱与自由的热忱渴望。这也是他作为一位人文学者的精神阐释。“十字路口证明了一种属于每一个人的梦想,有差异、有机理和值得信赖与忠诚的对未来的肯定。”他就是这样一个怀着这种教育梦想的人文学者,并且将这一梦想化为现实行动:以拍翅追逐于阳光下活跃的生命而践履着、思考着、拍击着,为之劳心劳力。

我们日常总在书本与教室中忙碌,总是盯着孩子的未来而谆谆教导,忽视每日的当下生活,而使教育渐渐远离人的生命所需,便有了“我们很多行为都可能意味着责任的缺席”。教育确实是“不要宏大的叙事,甚至也不要微言大义,只要细致的体会,只要用心地注视”。书中用心注视的大量细节,总能让我们的眼球为之吸引,可又时常汗难堪,甚至牵心扯肺。

本书有相当的内容像是作者面对生活、面对书本、面对灵魂、面对生命的一切的晤对;像是自言自语,似同灵魂对话;又像是精神飘游时的独语。言谈之间既有流贯的文思,又有动人的性情,冷峻而又幽默的笔触,让人既忍俊不禁,又被淡淡的伤感侵袭。倘若你没有听过他的讲座,没有接触过他的思想,你会不解地问:这哪是教育着作?分明就是个人生活札记。然而分享过他的教育主张,了解他的教育思想的人便能心神领会这教育的另一种表达。正如他文中言及的“在一个对教育沉思的人那里,这一切都具有教育的意味”。“这一切”指的便是他所例举的许多词的画面、场景、记忆,而“每一个词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每一个词同样能够打动现在仍暂时拥有这些词语的思索者”。因此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大量的课堂细节、校园细节、人际交往细节、日常生活细节、动植物生命细节、作者自身的言谈举止细节、阅读细节,乃至一些词语的细节。在这些细节的独白自咏中给人展示了生命的脆弱、教育的沉甸,振臂吁呼人性、人文的教育实质,期待温柔、耐心的生命化教育。这既表白了他的教育思想,又实践他的教育主张――教育阅读与教育写作。他反对空泛的套话式论文,主张注入生命灵性与情感温度的心灵手语,真实的细节与真实的情感传达真切的教育思想。譬如:在《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中,像是个人生活细节的缱绻,但是在作者打开心扉时冲出的又是“想到这一点,我免不了要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大大小小、日复一日供我们上学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疼痛,礼仪,节日”。这其实不是个人成长与教育关联的牵扯,而是他深入教育实践后的忧思独诉。

阅读《教育的十字路口》,其实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晤对,不同于看一般的教育论文,可以心存一览无余之念。此书需要读者慢慢品嚼,就如同作者品嚼教育的细节一样,回环曼妙的心语才能给你无穷的回味、深刻的反思和淡淡的揪心与对明日教育的祈盼。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五

作者的读书笔记主要围绕两本书展开。其一是万玮的《向美国学教育》,其二是方帆的《给学生无限可能---细说美国教育》。

首先觉得“平视”一词用得好。美国虽然进入现代化早,但是毕竟也是一个多名族、多权力的国家,所以处处掣肘,它的教育自然就很庞杂多绪。又因为各州主权独立,自行其是,所以教育呈现多样化特点。复杂条件下的复杂教育,看似百花齐放,自用度高,但是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一个模式统领全国,所以弊端也不少。所以我们学美国,一定要学其精髓,学其能被中国社会应用的优点。不要盲目照搬,西施效颦。

作者提到: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然而我们的教育现状却是管着学生成长。然而你能说这是错的吗?现在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如果不去看护,也许我们的孩子将不再是孩子,会是一群恶魔。家长虽有责任和机会,但是却有很多只会起反作用。老师们也许是唯一有能力、有正义的守望者吧。

作者提到:美国的教育也十分乐于改革,并且每一次改革都不成功。作者的分析是因为利益因素。比如总统更迭,后者总要挤兑前者才能显示出聪明之处。每一次改革都会有教材翻新、资料配套、培训教师等系列措施,于是就会有大量的经济投入和利益输出,所以任何组织都会宣称上一次的改革是失败的。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似乎我们的教育改革总是成功的呢。难道我们没有这种利益输送吗?也许我们的教育官长们的座椅是永久的吧。

作者提到:美国有三个阶层的教育。其一是底层学校,都是些公立学校:针对于社会底层,如非裔、亚裔、拉丁裔的学生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组成。其二是中层:针对的是中产积极家庭。其三是贵族阶层,即私立学校。读后感·底层学校教育盲目、随意,没有教学目标、没有课程标准,学生学什么,学会多少,学到什么程度都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孩子们自由、散漫,没有压力,自然也没有学习的动力。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存放学生的地方。中层还是公立学校。但是这些学校设有学业班和特长班,可以为上级优秀学校输送人才,是美国政府重点宣传的对象,是社会的花瓶。高层的贵族学校确实相当严格的。他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知道力,是在培养金字塔尖上人物。要求严格,学习深刻,人才辈出。

我们要学的当然是中层和高层。只不过高层花费甚巨,怕不是很多人能学得了的。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一定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所有的书都是伸手可取。与图书馆相比,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得多,教学设备至多是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即使名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老师可以自由地采用他认为有助于教学的形式来布置教室,以便彰显个性。华盛顿希德威尔学校的一间数学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学生可以随时起立到最近的黑板上演算。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儿童博物馆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严格的教学管理,这听起来似乎不符合我们过去印象中美国人自由自在的风格。但我在美国访问了多所学校之后,却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所好学校=优秀的教师良好的生源严格的管理。为了保证学生都到相关教室去上课,朴利茅次社区初中的楼道里有老师们扮演的“哨兵”;为了让学生都遵守教室常规,波士顿山城中学年轻的女教师不断用手势和眼神暗示那几个“坐不住”的学生;俄克拉荷马数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为了确保毕业生成绩优秀,每学期竟然会安排6次考试,学生只要出现三个c就要被劝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俄克拉荷马州的法律规定,每位老师每天授课的学生不能超过140个。所有这一切似乎让我在另一种意义上找到了中美两国教育中一些共通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1240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