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读后感是我们思考的结果。写读后感要注意适当运用修辞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每篇读后感都用独特的角度和深度去解读了书中的思想和主题。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获得一些写读后感的技巧和灵感,写出更好的读后感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和感动。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一
《论语》中令人感触甚为深刻的绝非只这几句。如果你没有读过《论语》,阅读它必然会让你有所感悟,升华你的人生和灵魂,而如果你曾阅读过,也必然是“温故而知新”。
《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二
学而不思则罔是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三
时间仿佛过的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却已学期过半。我仔细的倾听钟表的声音,仿佛感到了时光的流淌,生命的流逝。时间仿佛是一片大海,我仿佛是在大海中行舟的那个人。我在着大海中慢慢的成长,进步。刚上海时,由于不适应海上的生活,很长时间里,没有找到行舟的诀窍,因此,并没有比别人划得更好。等到花了六分之一时,才发觉原来划船在海中遨游是如此愉快,虽然需要费力,虽然需要慢慢的学习划船的技巧和精确度。但,我却依然感到快乐无比。因为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快乐。
行舟不也正如学习一样吗?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才能取得好成绩。
可仔细想想,我真的只是因为不适应的关系么?我想有这个原因,但,完全归咎于它么?应该不吧!很多时候,本该当天学会的知识,由于自己的意志并不鉴定,也因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所以一拖再拖。拖到周末再学,导致很多该学的东西没有时间复习,最终有些东西一知半解学的不扎实,考试自然就会显露出这些不足之处。
那么,既然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就要加以改正与完善。从现在开始,只要我们能够每天学好当天学到的东西,并加以复习、巩固,这样日积月累,到了周末就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复习其他科目,保证万无一失,考试测验时,便会成竹在胸,十拿九稳,而且无论如何测验,都无所畏惧。还要给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的话,当没有超过这个目标时,便会灰心丧气;太低的话,太过轻易的超过自己的标准,便没有超越自己的快感。所以,给自己你定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继续在学习的海洋中行舟前进着,慢慢地积累着在行舟过程中所找到的经验,努力地熟悉并掌握着。在这知识的积累中,我感到了时光的流淌,生命的流逝。而在这片大海的漂泊中,我了解了怎样学习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四
《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文天祥面对着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义正言辞地加以拒绝,忍受着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现得大义凛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当像他一样坚贞不屈,不畏艰险的环境,保守自己的节操!我们应勇于挑战困难,像松柏一样在寒风中挺立!
《论语十则》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读书笔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五
现在家庭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更要学习《弟子规》,尤其是《弟子规》“出则弟”部分,它主要说的是家中兄弟姐妹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下面是一位老人写的乘车经历,想想,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搭乘公共汽车回家。整个车上人满满的,我只能站着。我突然注意到旁边有一位年长于我的老者。他满头白发,身子有点佝偻;我头发虽然不够白,但早已谢顶。如此两个老人站在车厢的过道上,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坐在两边的乘客,都像是没看到一样,没一个人起来让座。此时我想,自己早已年近七旬,没人给我让座,足见我还不老,但身边这样的一位长者,则无论如何也不该被忽视。我不禁有点悲哀,难道文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对于这位老人的感慨,我们真的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位老人的疑问?在学校里,很多同学之间因为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就能面红耳赤,甚至拳打脚踢,在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下,学生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和家长一说,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他们关心的不是孩子品行上的问题,而是孩子吃亏了么,下次一定要还回来等等,致使老师的教诲化为乌有。在家中,何为“长幼有序”早已分不清,我们真的不得不感叹难道文明真的离我们远去了么?为什么一个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会让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底是我们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了,还是我们的思想被禁锢了?如何做到“入则孝”、“出则悌”,一直深深的困惑着我,也许我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吧。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悌原文解析: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让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他从小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甚至是反目成仇。在现今的社会里,我们可以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孩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把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就会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忍,忿自泯”。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也要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中,是不是言语很粗鲁?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会伤人?这些从小我们就要告诫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的家庭夫妻不和,经常发生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这样的情形,在他心目当中,也会起了这种观念,就是父母也会吵,我跟别人吵,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去曾经有一个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时也没有注意五岁的儿子就在旁边。后来两个吵得很凶的时候,突然听到儿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结果两个正打得起劲、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儿子的这一幕,吓了一跳,赶快停止。从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在子女的面前出现。可见为人父母的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态度,讲话的语气,都要特别的注意。
因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里学习的对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也要戒,戒什么?言语也要能忍,能忍的话,夫妻就会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话,夫妻的话语针锋相对,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父母讲话都是很大声、很冲,孩子小小的心灵也会向你学习。长大之后,他的这种耐心肯定也不够,讲话也会很粗鲁、粗鄙,为人所讨厌。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中,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自己讲话,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很多误会也会因此而产生。产生之后,大家内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愤怒就会因此起来。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也要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地体让,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我们看完第八条,请再看第九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里讲到“长者先,幼者后”。如果我们跟长辈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礼让长辈。长辈走在前面,做晚辈的应该走在后面,走在后方,一定要礼让长辈。如果我们没有礼让,我们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晓得这个次第怎样,这样就是没有礼节。我们想一想,年纪大的人或者尊长,他们走路行动比较缓慢,我们走在后面,同时也可以看顾他们。你能礼让长者,长者也会很欢心。
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如果我们现代这一辈能敬老尊贤,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他也会尊敬我们。所以从小要告诫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好,将来在外头也一样,面对老者,我们应该要礼让。懂得礼让,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辈的一定要注意到。
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教导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们现在的环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里是当王,吃饭抢第一,做什么完全都抢第一,从来没有教导他应该如何尊敬长辈。所以,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的现象,年轻人不懂得敬老。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怪谁,只怪我们的环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没有受到这样的礼教,所以传下来之后,当然我们也见不到这样敬老的这种情形。接下来我们看: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地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地去代为找来。如果找不到的话,“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或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应该要把转达的情形,再向父母转达。好比我们在一个团体里头,如果主管叫我们代为找人,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电话,直接叫唤他来,也可以通过种种的无线电传呼就可以转达到。
过去我们晓得,往往一户家宅很大,有前厅还有后院,可能旁边还有书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办法找到那个人。所以,以前如果听到长辈在呼唤,一定随时回应。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饭,也一定赶快小步跑到尊长的面前,问问看有什么吩咐,还有交代。由此,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一个道理,就是长者所交代我们、交办的,对于人的转达、传呼,我们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长者报告。请看第十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地叫唤。儿女从小也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直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出来。所以,做儿女的难免偶尔也会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这样),不是说他姓陈,就叫陈老师。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来叫老师这样。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有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他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我们都要好好地思考,不要给他们做不好的榜样,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尊长,勿见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在场的地方,作为。
晚辈的,从小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之前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表现,从小就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晓得,社会上往往很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华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卖弄,这样对自己有很不好的负面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特别小心注意,千万不能让子弟与人觉得这么小就爱卖弄自己,这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再往下看: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地来向他问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们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我们现在在路上行走,可能没有这么的方便,因为时代毕竟不同。
譬如说我们在学校,也曾经问过学生:在学校看到老师或者看到校长,缓缓地从前面过来,会逃避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会很大方地跟老师、跟校长问候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有很多小朋友不爱这种社交,他往往会害怕,所以掉头而走。我们想一想,如果两个人,远远的一个已经看到对方,一个故意没看到掉头就走,他有可能产生误会,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长,疾趋揖”,这也是从小我们就要养成如何尊敬长者,在路上看到长者,我们应该要问候。
“长无言,退恭立”。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我们就退后一点,礼让长者先过去。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礼节,也有很多人感慨,我们现在都不讲人情。在大都会里头,我们都说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淳朴的这种景况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外面游玩,很多户人家,他们即使家里都没有人,也不用锁门,也不用关门,因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邻右舍也会互相的关心,几乎邻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所以在这种守望相助之下,社会治安非常良好。我们在路上,如果远远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过来,我们都会打招呼,她也会叫我们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还是怎样?最少都会打个招呼,偶尔还会寒暄几句。
我们想想,现代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谁?不晓得。对面住了谁?也不清楚。因为我们现在不懂得尊长,也不懂得邻人相互的照应,所以彼此当然不认识;不认识,感觉就没有那一份亲切。往昔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亲切?原来他远远只要看到有长辈过来,就会打招呼。打招呼当中,我们就会说: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亲切。
即使住在这么一个区域里头,可以说彼此都相互的认识,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差不多有多远?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点这样。
我们今人,应该怎样“骑下马,乘下车”?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的长辈?今天马车已经没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车,我们就要懂得对于长者、长辈,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先礼让他。帮他开门,然后看他坐好之后,我们再轻轻把门给关上,让他坐得很舒服。长辈要下车的时候,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轻轻地很安全地下来。所以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做法可以随着交通工具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帮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们要帮助他;在礼节上面,我们也要懂得礼让,老者乘车或者下车,我们都要特别的礼让他们。
我们现在礼节可以说也很不错,譬如说搭乘飞机,我们会到机场送机、迎机。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们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子再离开。在这个接送、迎送当中要特别的注意,尤其年纪大的人行动不方便。如果为人子女的你有驾车,你开车,对于长者,我们要看他完全身体手跟脚都已经伸到车子里头坐安稳了,还要再问他坐好了没有?他答好,才可以把门关上。
曾经看到一个老者,他的脚受伤,末学就问他说:你的脚何以受伤?他就说他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伸进到车子里头,这个朋友司机,他从前面没有看到他的脚还在后面,就把门用力关上,结果脚受伤了,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对于老者,他如果有乘载交通工具,要特别的谨慎,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为要。送这个老者离开,或者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有送出门就好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机场送别的时候,都看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个也告诉我们要目送长者安全地离开。看完了第十条,我们接着再往下看十一条: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这里也是教导我们在行仪上面,应该重视社交礼节。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譬如说有一些带小孩子到现场,如果小孩没有受到约束,他往往会在会场里头东跑西跑,非常没有礼貌,也没有礼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从小父母没有约束他。当有长者、有长辈在场的时候,做儿女的应该要懂得进退应对,统统要了解。
所以此地这一条就告诉我们,长者如果没有坐下来,“幼勿坐”,所有的晚辈统统不能坐下来;这个主人没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来。所以这里就讲到“长者立,幼勿坐”,作为晚辈的就不能坐下来。“长者坐”,长者已经有跟大家讲:大家请坐!晚辈才可以坐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这里也提到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前面,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告诫,也要注意到他们讲话的声量。家里有客人来,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观摩情形。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子女,跟他讲:你可以出来。测试看看他的这种情形,礼貌的情形,还有应对的情形,给他这样的机会学习。学习之后,父母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或者表现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当下就来跟他指导,应该如何做是最好。但是这种做,不是做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地在教育他、在引导他。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讲话会紧张,在长辈之前讲话很紧张、很小声,这样也不对。“低不闻”,声量小到对方没有办法听到,这样也不对,也是没有礼貌。“却非宜”,“宜”就是适合,“非宜”就是不适宜。所以讲话,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来,有尊长在面前,我们也要指导他,他的行仪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来以后,再把门关起来。如果在离开的时候,一定先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就跟在后面。
可是我们现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说要先打开每一道每一道的门,即使在散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先替长辈开门,或者按电钮,或者按电梯,在电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时候,我们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长者,为长者开关门,其余之人就跟在后面。我们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长辈。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长辈,尊重你的长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人家看你彬彬有礼,温文儒雅,你的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的。
“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就谈到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样的话,往往会吃了很大的亏。尤其是你有职业,你有经商的经验,我们都晓得,与人对谈的时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这个人为人正直。眼神不定、飘浮,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轻浮、是不正之人。所以“问起对,视勿移”,这个“对”就是对答,当长辈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我们的回应,要注意我们的目光不可以随便地飘移,应该要注视着对方,注视着长者。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看完了第十一条,我们接下来再看第十二条。请看课本: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都晓得,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在团体里头,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大,如果我们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此地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纪像父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敬重他。如果他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珍惜这样的因缘,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缘,或者相聚在一起学习的这种因缘,我们都要珍惜。怎么相处?“事诸兄,如事兄”,对待这样年纪的人,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告诉你,他一定会提携你,教导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也不会提携你。
所以人与人相处,也贵在能谦虚。尤其对长者,长辈的经验丰富,虽然或许他们的学识没有做晚辈的来得高,但是他们经验的累积,往往不是做晚辈的所能体会了解的。所以在对待年纪如同父辈这样的人,我们也要敬爱他,像父亲这样的,不是用孝顺,而是用那样的心来尊敬像父辈这样的人。如果人人从小都有这一份心,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一定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安定,相当的幸福。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六
通过读《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与处世之道!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七
读了谢正义市长给张辛梓同学的信,我觉得市长说得对,说得好。因为连大名鼎鼎的陶行知也曾说过:“要‘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八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这个是我给你找的,可以借鉴一下: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九
瞭望,是站在高处远望。瞭望者不仅需要动力,还需要具有一种自觉的批判意识。如果觉得一切都好,那么会使我们丧失瞭望的愿望。贲友林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在村小、在县城还是在省城,他对自己的数学教学始终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始终不满意,一直不满足。这种自觉的批判意识,成为他瞭望彼岸追求理想的动力源泉。即使在全国赛课获得一等奖之后,他仍然清醒与冷静:"全国一等奖,犹如泰山日出,那只是给我曾经上过的一节数学课套上美丽的光环。今后,我还得在课堂中继续下真工夫、硬工夫。"。
站在高处,视野才足够开阔。怎样不断地给自己搭建平台,让自己的视野开阔起来?贲老师的回答是读书。他说:"当我对一些问题窘迫之际,我会钻进书堆。"实际上,他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读书,也是他和作者对话的过程,咀嚼和吸纳他人思想的过程。读书和教学实践是相呼应的,读书能够很好地打开自己的思路,激活自己的思考,增长自己的智慧。贲老师寻找到读书这一重要的"脚手架",教学和研究才有步步登高。贲老师不停地读书,我不知道他用多少时间坐在枯灯下静静阅读,但从他发表的大量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广泛阅读后的丰富收获和深刻思想。
瞭望的人,会看到彼岸动人的风景。然而,跋涉过程的艰苦可想而知。跋涉者需要有专一的目标,一心朝向彼岸跨越而心无旁骛。贲老师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教师,我和所有人一样,爱翩翩联想,爱自由的生活,崇尚时尚与潮流,但我更有自己不懈的追求。我追求有创意的成功的课堂教学,追求有个性的深刻的教育思考。"正因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孜孜追求,贲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此岸"驶往"彼岸"的舞台,由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由成熟慢慢形成自己朴实明快而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其二,如何构建学为中心数学课堂。
正如贲老师所说:"我们不能仅看孩子跑得快不快,更需要关注孩子跑得欢不欢……"洞察贲老师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主人的学场。贲老师教课,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师生彼此共同的不可再有的生命体验,力求创新是他的不变的追求。他构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让我们感悟到了课堂上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不缺认识,缺的是把认识变为行动;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把理念变为实践。
首先,贲老师对"学为中心"做出了界定。贲友林的界定是:"‘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指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相应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这一界定比较严谨,具有一定的学理性:一是出发点,二是起点,三是机会,四是活动。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而不是从教师的教出发;起点在学生已有的经验,而不是在教师预设的知识目标;有机会,才有可能,给机会,便是维护学生的权利,用美国教学论专家达克沃思的话来说,有机会才会诞生精彩的观念;活动是学生基本的学习形式和发展的载体。顾明远先生说,学生发展在活动中,而活动设计的依据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其次,真正关注和研究学生真正的学习。学生在课堂里,一定是在学习吗?学生在做作业,一定是在学习吗?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一定很清楚,学生不在学习,虚假学习,"疑似学习"的现象不在少数。"学为中心",连学习的状况都没把握好,怎能叫"学为中心"呢?怎能实现"学为中心"呢?贲友林把关注。研究的触角伸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他说:"以学为中心,即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习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的、积极的、和谐的发展。"在学习,真学习,真正学习,真正发展,成了贲友林攻克的难点。这样的研究才是真实的,也是真正的。为此,贲友林又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着力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挖局学生最大潜力"上。
再次,在教学的结构和进程上取得了突破,基本上构建了"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的模式。贲友林总结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变革了教学结构,推动了学生学习的进程。一是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学,二是让学生在深层互动中学,三是让学生在研究性练习中学,四是教师之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四大策略带来了教学结构和过程的优化,支撑了"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实现。可贵之处也在于形成了自己富有新意的见解。
"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又告诉我们,教学结构要改变,结构改变了,教学过程才会改变,教学过程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才会改变。而这一切,都需要整体设计,要有智慧的教学策略,以策略来推动"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真正实现。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十
读了这本《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我初步了解到梅奥诊所成立于1888年,是一位名叫威廉?w?梅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罗切斯特开办的一家美国私人诊所,这是一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医院,而现在的梅奥诊所凭借其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卓越的品牌经营,是全世界医疗领域中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和圣地。
毫无疑问,梅奥诊所的传奇令人拍案叫绝,它所带给我们的启发不仅是精湛的仁心医术,而且更有卓越的管理之道。这也正是《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一书要揭示的主题。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该书重新讲述了梅奥医院“患者至上”的理念,包括它的组织体系、医院文化、管理手段、营销策略、人事制度等。这本书试图通过对梅奥诊所的个案分析,归纳和整理出其之所以能铸就顶级品牌的原理、方法,为其他医疗组织和企业机构树立赖以学习的榜样。
把顾客摆在第一位,这常是医院乃至服务行业的口头禅,但是这句话却在梅奥诊所得到真正的贯彻。她作为世界最大的私人医疗机构,她的顾客上至总统王室,下至贫民百姓。在这里都得到了及时、准确、快速的医治,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梅奥能作到这一点需要全院所有职工的配合,她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建立一套合适的制度,包括薪酬体系、工作制度、升迁制度、招聘制度等,来满足梅奥成员们的需求,并将组织成员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患者至上”的工作中。
从这本书当中,我们不仅再一次领略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认识到社会制度以及国情的差异。虽然,梅奥的模式是很难在中国照搬并复制的,但是,其先进的管理手段特别是集体价值观确实值得每一位医务人员深入思考并值得借鉴。
首先,在各个层面上都应具有显著卓越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其次,在护理关爱每一位患者时,应表现出的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一名医生、护士及其他支持人员都会全心全意为每一名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尽心尽力,服务周到。
最后一点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点,无论是态度还是行动,“患者第一”(核心价值现)总是重中之重,人人都引以为规范标准。
梅奥诊所的薪酬制度,保证医生的薪资水平高于市场同等条件下其他医院医生的薪资水平,医生无论声望如何,所诊治的患者无论数量多少,都与收入无关。这样可以保证医生在面对更大利益诱惑时,不会损害患者利益,使他们能够将全部的精力集中于患者身上。这样患者就能够真正从医院受益,同时也满足了医生的生活需求。
梅奥有很严格的工作制度,例如着装,梅奥的医生工作时身着商务正装或者手术服,这种独一无二的着装规定能展现出一种专业气质和对患者的尊重,体现出梅奥热情友善的态度,这种基本的线索管理得到患者的认同。梅奥的护士被要求穿着全白的制服,这也是梅奥文化的一部分,是管理层经过调查做出的决定,因为这种传统的制服使得护士更容易辨认,而在无衣着规定的机构中患者并不清楚进到屋里来的某个人是清洁工、护士还是医生。并且很难从胸卡上读到名字或者认不出那个做自我介绍的人。对服装的严格要求体现了梅奥对患者的尊重,这种友善和热情以及人性关怀确实很贴心。
梅奥诊所的雇佣制度营造出一种安全的内部环境。所有的梅奥员工,都有机会得到晋升,参与行政管理。轮转的领导制度,使员工时时刻刻都面对新的挑战,同时又通过这样的挑战来实现自我,赢得周围人的尊重。诊所也不会随意解雇任何一名员工,即使是裁员,梅奥也会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这些员工就获得更大的安全感,并且始终感觉他们是诊所的一分子,不会被抛弃。
团队合作是梅奥诊所的核心战略和重要制度。从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开始,多达13500名患者在梅奥诊所接受医疗服务,每天进行多达300例的外科手术,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而梅奥能做到让所有的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帮助,并让患者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是一个多让人震惊的事情。医生们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棘手的医疗问题,寻求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这也是全院职工团结一心的结果。如果没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有任何一个环节脱节,这项服务就不会如此完美,无可挑剔。这不仅突出体现了患者至上的价值观,也在组织内形成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切磋,进而相互提高的机制。
梅奥还订立了员工需求层次制度,员工在这套制度下,贯彻组织核心价值观,将最好的服务奉献给患者,患者接受了良好的服务,更加着重和信赖梅奥诊所。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梅奥诊所因其相传的医道和管理精髓成为患者“最后能求助的法庭——医学诊断的最高法院。”
在这部书中,除了反复提到核心价值观培养以外,重视发挥团队作用,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坚持以高标准要求个人和专业行为、品牌的创立拓展和维护等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从享誉盛名的梅奥诊所得到医疗护理组织的管理启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希望今后在我们护理的病人也能感受到治病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劫难”,让我们真正做到“患者至上。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十一
我认为,香菱学诗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香菱确实对诗文和学习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香菱学诗时,能读诗到“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的程度,这不仅仅是显出香菱的呆,更是体现了她对学习的执着。香菱有着绝好的领悟能力,在黛玉对作诗稍作解释后便能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说道:“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在第四十八回中,宝玉也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若从这个方面来说,聪明之人必求多掌握学识,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知识很大层面上都是从书中获取的,那么,香菱学诗也不足为奇了。“精华欲掩料应难”月亮那纯净的光华,料必难被掩盖。这句话何曾不是自喻呢?黛玉也说:“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可见香菱确有过人之处,这光华又怎能被掩盖呢?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其次是为了抚慰心灵,缓解寂寞,寄托她的寻乡思乡之情。香菱自小被拐卖,好不容易被冯渊看中,“定情于一人者”,可偏又让薛蟠买去做妾,闹出个人命官司。可那“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从这侧面描写,也可看出香菱日后在薛家也不会安稳。可偏巧香菱对于自己的父母,年龄以及家乡,一概没了印象,文中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在周瑞家的以及夏金桂的询问中都可以看出。从现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来看,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最穷困潦倒之时,写出回忆自己童年美好生活的作品,其中的精神归乡的意味不言而喻。反观香菱,她从小被拐卖,在贾府被欺侮时,她能回忆起自己父母亲的关爱吗?她能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薛蟠外出时,香菱便得了空闲,自然要学几首诗,寄托自己的感情。“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归乡,团圆应是香菱日夜所思的吧。
再次,便是香菱对进入贾府上层社会的渴望。香菱在贾府的地位并不算高。作为薛蟠的妾,她只比丫鬟高些许,却又比不上宝钗,黛玉等人。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各有自己的才情。学诗也是一种提高才情的方法。而且这又能够帮助香菱更接近钗黛等人,更是帮助了她进入海棠诗社。
第二个问题,便是曹公为什么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第一,我们知道,曹公对香菱是既赞美又同情的。首先是赞美。文中多次采用侧面描写赞美。第七回,周瑞家的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第十六回,王熙凤赞:“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可见香菱的品性不同一般。脂砚斋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杜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点的作用下,“香菱”学诗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红楼梦中合计有正、副、又副册各十二钗,第六回判词副册中唯一提到的便是副册之首香菱。显然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书中香菱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正面描写就只有那么一两处。第一回以及第四回有对她的外貌描写。其余的描写多为一笔带过,如第二十回,“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第二十九回的“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我们对香菱性情的了解多从旁人的描绘中得到,缺少正面描写。在前面的描写中,我们知道,香菱是一个漂亮、安静的女孩子。但,这还不够,这从哪儿体现出来?于是香菱学诗的情节便上场了。这也是文学作品必须要做到的,这才使香菱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其三,人物的行为是与其身份地位有直接关联的。我们把与香菱年纪相仿的其他女子如惜春、平儿、袭人等人来和香菱作个对比。惜春是荣国府的四姑娘,即使是庶出,从小也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虽不善诗,但善画,拥有小姐的气质。平儿是凤姐的陪房,贾琏的妾,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凤姐的帮手的,没有身份也没有时间去学诗。而袭人地位更低,就更不可能与宝黛等人平等相处,向他们学诗了。而香菱正好有这个身份及时间,安排学诗的情节也是自然的。
综上,香菱学诗的情节正是大观园的必然产物。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十二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当代著名教育家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编写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和五个篇章,向读者详细地阐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以及它的推广应用。他的教育、教学经验概括为三句话:1、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2、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纵观其成功历程,某些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开篇,作者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其中的关键词便是“吃苦”。他认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的精神。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为人熟知。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时也说:“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成就。”
作者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基本理念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如何在35分钟内实现有效的、高效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个老师每天都在研究的课题。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学,但学生虽有自主、合作学习,但有搞形式,走过场之嫌,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观之,在我们的脑海里应来一场转变教学观念的革命,彻底的、真正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即树立以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实现自己潜能的主人的教学观;真正的树立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观。在教学中,新课标要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且真正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服务。
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手段,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优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而不能让学生自学了半天,还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丧失了学习信心。洋思中学在规定中明确要求,每周初,备课组组长带领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教师集体备课。此时,教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大家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时,主要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暴露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说,教师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二)、要保证学生在课堂里有充足的时间“学”和“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学生要具备“会学”的能力,不通过多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练的过程,让学生“当堂训练”、“练在课堂”。洋思中学在改革的初期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其目的不是机械的遵循这个时间规定,而在于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能根据“学情”活用、变通、创新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和“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促进了学生的整体提高,这样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带劲,就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每节课35分钟教师的“教”只能在多少时间以内。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时间,该长则长,当短则短,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灵活组织课堂,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高潮。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智能的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让我们把目光从自身移向学生,同时,学生是一个个独立、个性化的个体,如何能在课堂内让每一个孩子能充分投入学习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十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不思则罔读后感篇十四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18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