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学习成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写总结要注重实践和反思,通过实践和反思的结合,才能写出更加有深度和内涵的总结。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运动员,以下的文章都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一
(一)包容对待学生的个性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宽容的教学态度是务必具备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情绪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应对,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用心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主动的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仅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还能有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情绪感和个性特点,从而老师能够更好的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透过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小学过程中,老师透过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断反省和思考,然后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改善不足,这样才能在开阔教师自身眼界以及知识面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料,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知识面的丰富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加强培养教师的特色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有利于增强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程度,还能使学生都处于整体、统一的管理之下。然而个性化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既需要老师倾注超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老师加深对学生实际状况的理解。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个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的施展教学方法以及展开教学活动,老师就务必透过对学生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的认真观察和创新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给与针对性的意见和实用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的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一)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自身。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简单的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透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帮忙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不仅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实际应用潜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而对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养成,老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如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惯常使用的学习方法都大不相同。对于课堂教学资料的提前认识和了解,有些学生习惯大声的朗读,有些学生习惯默读全文而还有些学生习惯大致浏览一遍,然后透过将课内、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对课文资料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透过用心地引导,给与学生参考性的意见和指导方法,从而帮忙学生在加强对自己了解的同时,养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学生个性化的课外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老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单一的依靠教材进行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就要求老师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例子,透过将课堂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识和积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接触范围,用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用心性,还能促进学生广阔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课内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化课外知识的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因此老师透过对生活实际的灵活、充分运用,不仅仅能够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还能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潜力培养,而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潜力是创新性思维潜力养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而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性的思考习惯,从而使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思维方法。此外,老师也能够利用开放性的思维题目的布置,使学生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仅需要老师提升自身个性化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学生构成个性化的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共同进步、努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个性化特点的培养和发展。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二
“双语教育在苏州”活动成功开展后,双语教学正在受到各所学校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学校进行双语教学实验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几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获得了一些经验。如今,我们正在以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创新、独特的工作思路,在双语教学的道路上一步步迈进。本学期双语教研组将对双语教学实验的进一步深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小学双语教学自身的特点,结合几年来的双语教学经验,特制订本学期双语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研时间及要求。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教研组长考勤制度,如果教师有特殊事情不能参加教研活动,应在前一天通知教研组,由教研组长记好出勤记录。
二、本学期双语教学要求。
1.教案。
2.上课。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双语教学的课堂有效性问题。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应该贯彻双语教学课堂有效性,将双语教学落到实处。影响双语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有多少机会进行双语学习。丰富的学习机会,增加学生的“积极学习时间”,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说英语,最大限度地进行口语锻炼。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它只是在课堂上作为一种工具去使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无论哪一个学科的双语教学,都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同时,真实的学生生活用语对小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最快的应用到生活中去。双语教学的实施,主要还是由各任课教师渗透到每一天的日常教学中。
3.听评课。
本学期希望各位教师按照教研活动安排,提前做好上课、听课准备,同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示范课进行讲评。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三
免疫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学科。
随着对免疫学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学已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指同时用母语和另一种外国语(通常指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授课的教学活动[1]。
由于免疫学涉及内容广泛,且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和词汇不断涌现,一些词汇用英语更能展示其本义,使用双语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我们通过对生物学专业学生进行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发掘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英语和口语的学习贯穿于免疫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都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在听力和英语交际方面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2]。
当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英语进行授课时,学生直呼听不懂。
此外,免疫学专业词汇丰富,知识体系抽象,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3]。
因此,要实施免疫学双语教学,必须与高校英语教学相关老师一起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尤其加强学生听力和口语的教学。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和英汉搭配的原则。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先采用英文ppt和英语的讲解使学生们对免疫学概念和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辅以中文的解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该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以中文学习和理解知识为主、英文为辅转变成为以英文学习和理解为主、中文为辅的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的转变也为将免疫学等其它生物专业学科的教学转化成为全方位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2.联合使用英文和中文备课。
免疫学双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而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双语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同时准备英文和中文两方面的备课内容。
在免疫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运用熟练及正确的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同时能辅以中文的解释准确传授免疫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既能同时运用英文理解授课内容,又能通过中文解释深化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
因此,对教师来说,课堂双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充满挑战。
免疫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学习的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富含丰富的专业词汇。
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免疫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按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课时和授课计划。
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教师应在认真阅读和领会英文教材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简明正确的英文表达知识点,使学生容易消化吸收。
对于复杂难懂的概念或理论,教师在英文讲解的过程中辅以中文解释,使学生较易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此基础上,再用英文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发挥网络、多媒体和案例在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
免疫学的知识体系复杂而抽象,许多知识的理解需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其中,将网络、多媒体和案例教学很好的应用于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原本难懂或用语言文字表述很难理解的内容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并理解免疫学知识[4]。
目前,关于免疫学教学的网站相对较多,其中“免疫学信息网”及国内优秀大学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多数能够在网络上搜索获得,同时,国外各大学的免疫学教学的相关材料也比较丰富,包括众多的教学图片和视频。
免疫学双语教学离不开多媒体,集合教材、网络材料等各方面信息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多媒体课件中,联合应用英文和中文描述及各种图片和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
对于某些较难用以上方法讲解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案例来阐述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解析,更加深入领会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4、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应采取坚持循序渐进授课的原则[5]。
首先:针对学生初次接触免疫学的知识,采取举例、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新知识有初步的印象。
其次,教师应把握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采用动画、图片、线路图和举例等多样化的方式解读这些内容。
同时,教师应具备采用精辟语言总结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将丰富的内容总结成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并使学生在掌握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丰富所学内容。
再次,教师应能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辅以研究性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作为教师如何准备授课内容及采用双语教学进行讲课,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免疫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积极温习所学内容,而温习需要学生和教师同时来完成。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课后积极复习所学内容,并在下一次课时抽取一定时间和学生一起回顾以前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更有效的接受新知识和新内容。
总之,双语教学依赖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协作,教师的英文水平和教学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学校的支持和辅助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发展程度。
我们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听力和口语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欠缺,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听、多说,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
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应该在英语和中文两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加强自身训练和学习,因为最终的教学成果是通过学生的掌握程度反映出来。
免疫学双语教学是大学教学发展趋势所向,同时,越来越多的课程需要双语教学的加入,这是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水平及和世界大学教育接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阳雨君.试论医学双语教学[j].高教论坛,,2(1):79~81。
[2]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5):90~92。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四
根据我校学生和双语老师的汉语水平,积极开展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辅后主、先理后文的做法,在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双语学习环境。
教育是讲环境的,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增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
(2)学校成立校园汉语角。我们将周三兴趣课的一些项目作为双语教学的试点,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双语教学,对学生创设了语言训练的环境。
(3)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汉语,大部分学生能用汉语向汉语教师打招呼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汉语会话。
(4)结合各种主题活动进行教师、学生双语朗诵、口语比赛,激励大家学汉语,用汉语。
二、探究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因此加强学习,提高双语教师的认识水平,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1)成立双语教学教研小组进行有计划的教研活动。
(2)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教学中力求做到:
一充分进行直观性教学。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使之生动形象、化难为易。
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汉语学习活动更生动活泼。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以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有趣,注重实际效果。双语课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较为丰富的语言素材,不仅有直观的,还包括抽象的。多样化和趣味化的练习,从不同角度来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培养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师生互动,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处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汉语来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汉语来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组织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机制,互相听课,外出取经,相互促进,体现双语,注重学科融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不断创设条件,激励教师,让学校的双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向老师们提出了:
1、备课要求:针对教材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制定出本学期、本单元的汉语要点、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汉语能力的不同,所以在备课中,也有不同要求。第一层次,在备课中体现基本的汉语课堂用语。第二层次,尝试用双语对照来备课。
2、学科定位:双语课首先定位为学科教学,要100%地遵循教学大纲与要求,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3、学习要求: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汉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汉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学中注意3点:a教师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复习巩固旧知识。b教师应让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情况下,丰富自身的词汇量及句型。c根据教学大纲及单元目标制定汉语教学计划,制定阶段汉语任务,并在备课中体现。
三、挖掘双语教学内涵,激发学生兴趣。
(1)学校拓展时间与空间,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便利,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外的汉语交际活动。
(2)每天利用课间时间,插播优美动听的汉语歌曲,提高兴趣。
(3)校园宣传栏,定时更换汉语内容,增加知识量。
(4)开放语音与多媒体教室,播放生动活泼的汉语动画片,提高学生视、听能力。
(5)鼓励学生参与汉语对话角色的扮演。
(6)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运用,学校要求学生三个多:“多听、多读,多练”。多听:多听录音,多听广播,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多读:多跟读录音,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多练:尽可能把所学的知识在正常生活中运用,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最明显的是学生口语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变了过去哑巴汉语的现象,学生在平时的交流、问候时经常能够使用汉语。其次,是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把学习汉语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老师们得出了以下的几个教学原则。
1、凸现汉语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科方面的汉语知识,要注意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汉语表达,以掌握学科汉语知识为目标。因此,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降低难度,精讲多练。讲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其实就是双语汉语字词的理解、记忆、运用和思维过程的汉语表达以及听力的反馈训练(听写也是训练听力的好方法)。
2、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同,所掌握的学科汉语词汇也各不相同,所处的教学阶段也就有所不同。摸清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好所处的教学阶段,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把教学阶段定低了,要求太低,学生感到乏味;定高了,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教师就只好在课前做大量的铺垫,这势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一班内,学生汉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何教学都要遵循记忆遗忘的规律,恰当设计教学的周期,注意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巩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双语教学的操作时,一要注意整体规划,螺旋上升。二要注意巩固运用,形成技能。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双语教学的课时有限,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学科汉语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做适当的分类,把它们组合成一个个相对联系紧密的单元,在同一个单元内,注意知识的新授、运用和巩固的有效组合。
4、愉快学习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的方法主要有:
1、变换节奏,活泼多样。游戏、比赛、故事表演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极好的方法。
2、多种媒体,立体交叉。多种媒体的恰当组合,既是发挥各媒体优势,促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交叉感染吸引学生的需要。
3、鼓励表扬,促使成功。及时而恰当的鼓励,能增添学生的信心。
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总结出了几种教学方法。
1、互助式教学法——通过师生的互助互动,于游玩之中、于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习指标。从而降低学习压力,激发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情境教学法——根据学习内容,虚拟逼真的情境空间,孩子们于兴趣盎然的师生互动之中。
3、身势语教学法——采用联想、想象法,把学习内容简化为某些肢体语言。肢体反应可刺激大脑发展及语言学习效果,过程诙谐,妙趣横生,像母语般接受汉语学习,轻松自如,其效不凡。
4、歌曲节奏教学法——透过歌曲节奏,轻松互动学习,强化词语及句型练习。抽象、复杂的语词、句型突然间变成了愉悦身心的歌曲,轻轻松松受益。
通过这学期的双语教学,全校双语班师生学习汉语的热潮已一浪高过一浪,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教育科研,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家长的普遍赞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五
摘要:在研讨时,老师认为“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是让学生被动理解,不能体现学生是主体,不贴合新课标精神。学生的模仿潜力十分强,如果老师读得好,经常范读,让学生跟读,学生就会从听读,跟读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技能与方法,提高朗读潜力。
关键词:朗读潜力,朗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这天,我们都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探究,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同样也是一样。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随着讨论式、谈话式的教学方法的提倡,随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呼吁,教师们开始追求学生个性化朗读,主张让学生自由读,有个性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甚至学生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在研讨时,老师认为“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是让学生被动理解,不能体现学生是主体,不贴合新课标精神。
1.学生的阅读困境。
1.1随意训练,忽略学生实际。
此刻大部分小学生读书的实际状况是:添加字词、遗漏、用其它生字词代替、音色单调、声音过高或过低、唱读或不知读到何处、用手指着读、更有甚者,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等等。针对这些现象,老师们是如何开展训练的呢?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分主角读等,甚至让学生评价。老师问:“你觉得他读得怎样样。”生:“好(不好)”。师:“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论文格式。生:“读出了语气,字音读得准,没拖音。(不好在没有读出语气,哪个字的读音没有读出来,翘舌音或后鼻音)。”这样读了几次,也评价几次了,学生的阅读还是没有提高。究其原因,训练随意,没有层次,也没有什么指导。
1.2盲目训练,忽略教材实际。
阅读课文,就应要表达课文的意思,也就是说要读得正确,把作者写话的意思表述出来,这是阅读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教师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却忽视了这一点,还说你是有个性的朗读。
朗读应注意教材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正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然而,大家的一些做法却不是这样,不管什么样的文章,总想夸张、大肆地喧染、总想过分地声情并茂,殊不知反而不能正确地表达文章原有的感情和意思。论文格式。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全文应是离别依依、悲哀的语调;又如《两只狮子》中一句话:“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只要读得正确自然就能够了,用不着夸张,也无需感情。
1.3无效训练,忽视技能指导。
在课堂中,经常听到老师问学生:“你能读出亲切语气吗?”“你觉得哪里读得无感情”等等。“什么叫亲切”,“什么叫有感情”,“什么叫悲哀”,学生不明白,老师也不明白怎样说。有时老师指名许多学生读,可总是读得不满意。学生读来读去,教师指在指哪,就是不做具体的指导,教师也不范读,折腾了一圈儿,学生仍然没有读好,朗读水平也未提高,甚至头晕脑涨,丧失了朗读的信心,最后只好草草收兵。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朗读技能,或者说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朗读的技能。论文格式。
2.初探。
以上三个方面,暴露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困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哪儿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肤浅谈谈自己的观点:
2.1少评价多练读。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需营造一个以语言媒介的场所,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评价学生朗读,不大贴合实际。实际说,学生也评不出什么,白白浪费了时间,挫伤学生的用心性。只有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大面积,有层次的训练,朗读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怎样训读呢?让学生有层次地反复朗读,反复练习。即读准字音,读得自然,读得有感情。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感情。
学生的模仿潜力十分强,如果老师读得好,经常范读,让学生跟读,学生就会从听读,跟读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技能与方法,提高朗读潜力。
2.2解文章读正确。
教材中每一篇阅读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必须的,但是,学生的朗读由于受时间、空间、学历的限制,也就无法完全到达跟作者的意图一致,但是,必须要利用声音的停连、高低、轻重、快慢、语调变化、儿化等各种技巧,使听者感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印”。当然,读正确,一方面指读音的准确,也是基础,另一方面是语意的正确表达。所以,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语意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老师要及时指出来,给予纠正,构成比较,有难度的地方,教师要范读,教师范读有难度的地方,能够借用录音代替读。总之要让学生跟读。
2.3讲技巧作指导。
首先,要努力学习,掌握必须的朗读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四个方面。教师要善于学习,多读一些有关朗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要不断练习,提高自身的水平,多听录音教学,多看光喋,尽可能得心应手。
其次,要交给学生方法。方法的运用有两个阶段:
(1)学习阶段。
(2)熟练阶段。
也许,老师们会质疑,指导学生阅读,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理解,不贴合新课标精神。如果是这样理解就错了,虽然新课标倡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摒弃讲授式的教学,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该授的地方还是要授。也许会有老师担心,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会枯燥无味。没错,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于一、二年级,要跟读范读为主,个别指导时要明确一些。如:“笑着读”,“读慢一点点”,“声音再轻些”。到了中高年级,再渗透一些技巧。
阅读指导是一门艺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潜力。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六
1、笔画的书写指导。
从一年级起就就应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他们开始是写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多带弧形,由此从拼音字母书写过渡到汉字的书写时必须要注意笔画的书写指导。如:“女”字第一笔是“撇点”而学生写成“竖弯”,“山”字第二笔是“竖折”,学生写成“竖弯”,“口”字由“竖、横折、横”组成,学生写成“竖折、横折”组成,在书写指导时要及时矫正。
2、偏旁部首的书写。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它越来越不可代替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植根于写字基础上的书法有着出神入化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性情、态势和精神。富于变化的汉字多由不同的偏旁部首进行空间组合的,这些偏旁部首大多由独体字演变而来,在写字教学中不仅仅要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更要注重这些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如:“好”字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应将“横”变为“提”,学生则易写成“女子”。
3、写好字,笔顺规则不可忽视。
在一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这也是初学写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4、田字格的书写指导。
小学生的空间知觉潜力差,初学写字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指导学生用田字格书写,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精确度,帮忙他们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教给学生书写方法,让学生能够写出满意、漂亮的汉字。
写字教学应列入校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就目前农村小学的写字教学现状,课程表中没有明确的写字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写字教学任务也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写课后生字,检查的是数量的多少,有无错字,至于字写得好与不好,似乎很少关心过。由此,我个人认为,校园就应在课程安排中明确写字课,并严格要求教师备好写字课、上好写字课,纳入常规教学。
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要加强校园管理。要教学生写好字,首先教师就要写好字,所以,在常规检查上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各种记录均要写规范字,做到书写认真、端正,正楷的板书尤为重要,工整的板书能够给学生以示范,学生在这样长期的影响下,自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写字课上随时检查老师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写字姿势、笔画写法、笔顺规则等,严格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表率。作为小学教师,个性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写好字,更要指导学生写好字,为培养一代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七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始终切合教学本质,锻炼、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单一,大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挤压式”教学理念束缚,难以发挥教学创造性,实现教学互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理念,提高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互动教学问题分析。
1.互动时效性差。
互动教学理念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灵活选取互动教学时机,充分展现其时效性。但是,笔者反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互动教学经验,往往打乱课堂教学节奏,使得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改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语文教师虽有互动教学意识,但在学生们对星星个数展开联想与小组讨论时,教师以互动问题扰乱了学生讨论问题的学习节奏,使得学生逐渐对语文课堂产生厌恶情绪。
2.机械互动。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互动机械性强、模式化严重,教师往往将情感互动、内容互动、方法互动等环节程式化,极大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课堂积极性。在互动教学背景下,部分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随意选取教材问题进行提问,且问题价值率低,使得互动教学流于形式、俗于过程。部分教师往往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教学互动,而对后进生不管不顾,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机会产生差异,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性。
3.客观教育条件限制。
纵观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小学生人数众多,班级学生基数较大,使得语文教师难以有效开展互动教学,并保证互动教学的资源共享性与公平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难以得到机会与教师展开交流互动,使得班级整体互动教学质量较差。
二、探讨如何提高互动效率。
1.拓宽语言沟通空间。
教师要想获得较好的互动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拓宽语言沟通空间,增强交流与互动。同时,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其学习方式,使得互动方式体现出差异性与层次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课文《恐龙的灭绝》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针对恐龙的生长环境对学生进行提问,继而引导他们去思考恐龙灭绝的原因,提问他们恐龙灭绝与大自然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在这样的层次性问题中,逐步引导他们去思考恐龙为什么灭绝以及人类如何避免这样的生物灾难现象,最后我针对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提炼与总结,并与他们进行充分的语言互动,让他们的语文思考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再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课文《寓言两则》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体裁较为陌生,课堂领悟力较差,因此我在课堂上注重互动问题的差异性,我先提问他们这篇故事主要描述了什么,然后提问这篇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在差异性问题中让他们懂得寓言故事的寓意所在。
2.增强互动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互动教学理念中包含有情感互动、语言互动、资源互动等众多互动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互动方式,使得互动教学目的明确,不断增强互动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深入分许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定位,将本节课堂定位为动物介绍与描述。我拿出燕子模型与学生们进行语言互动,一起讨论分析燕子的外形,如头部、颈部、尾巴、羽毛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模拟燕子的情感,让他们仿佛置身于蓝天之中,进行情感互动,让学生们想象燕子的快乐与哀伤,使得互动教学课堂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目的性。
3.创新互动模式。
小学生尚处于智力发育期与思维形成期,在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上难以保持注意力长期集中。因此,教师要创新互动模式,改进互动方法,提高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的持久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创新互动方法,打破语言互动、情感互动、内容互动的模式限制,运用了“竞赛互动”方法,让部分学生模拟“时间”角色,展开竞赛活动,教师在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想互动,让其懂得时间的宝贵与重要性。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教学“机械化”“模式化”“程式化”严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新互动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效率与质量。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八
“主”则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以及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三主”体系。日常的教育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力的培养的目标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达到的。因而,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除此以外,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当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采取全面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进行评价以及教学时应当注重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挖掘自身的需求以及缺点,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活是学习源泉。
“活”则指课堂教育教学的活跃性。一方面来看,教育教学是由学生跟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教师预想的教学过程,而且有未知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便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为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地积累自身储蓄,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课堂控制的能力。另一方面来看,教师要善于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以及欲望。事实证明,学生如果在积极的、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将是极为高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呢?如何让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呢?这将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应当做到如下几点:1.增强思维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中,应根据学生自身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将激发学生思维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增强思维意识,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激发其积极活跃的思维。2.创设有效情境。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中,应当创设一些较为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有趣、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知识,促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3.深度思维。教师在开展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问题的深入,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学习、思考。例如,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提出相对较难的问题,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应当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快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练是课后巩固。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练习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现实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明确认识练习的重要性,练习的针对性不强。这便造成练习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摆正练习的位置,充分认识练习的重要性,用心设计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保证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有效掌握课堂知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作业时可以先讲解一道例题,再出一道相似的题让学生自行解答,同时将课后练习题的难度进行分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高难度的问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保障基础学习就好,以此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解题的方法。又如,在布置练习作业时,相同类型的题,教师可以只出一两次,让学生熟悉题型即可,不可采取题海战术。
四、创是知识的再开发。
创新是任何事物不断发展的源动力,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需要创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中,将数学教学活动定义为死记硬背、模仿的学习活动。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小学数学学习的真谛,因而,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及开展探究性合作活动。面对小学数学教材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等应当不断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寻找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有效进行分层教学。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充分地实践分层教学理念,有效地为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九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建议进行了介绍。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国民体育素质培育与提高的根本途径,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重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
1。1新课标的指导性不够,影响体育教学的导向性。
新课标是一个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各界人士各抒己见,有的又加以演绎,而且里面所涉及到的内客,多宏观,少具体,有指导性的、可操作的、可借鉴的具体案例太少,新课标的指导性还不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导向性。
1。2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程度还不够,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程度还不够,体育学科意识还不够强,学科差异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体育课改所投入的精力远不能满足目前体育学科的发展,在各科课程改革全面推行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推行最容易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导致“走过场”的局面,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2]。
1。3对体育课改所投入的财力不足,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
一方面,资金短缺,投入不够。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设施、器材的资金还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没有得到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待遇,这使其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
1。4教师自身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广。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乏课程意识,成为实施课标的一个瓶颈。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还不很了解,缺乏全面深入的学习;对诸多理念领会不到位,掌握得不扎实,认识得不够清晰,造成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对课标新理念把握的“度”不够准,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困惑和疑虑,出现“矫枉过止”的现象。同时又因为他们工作量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课标进行深入学习、理解和研究,从而导致自身素质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广。
1。5应试教育干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
长期以来,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升学率,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教师、学生对教育本质含义的认识,曲解了学校体育的功能。中考中的体育加试也落入了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怪圈中,导致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轻视,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支持乏力。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实,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从而干扰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
2。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更新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研究符合学校教学实际条件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应有针对性、实效性,紧密联系各学校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体育教师也应该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由“主体”地位向“主导”作用转变,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都能得全面协调发展。
2。2加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建设。
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从系统性来说,建议按照名称和内容,重新整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名称,并对其中的一些描述加以明晰,加快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尽快在国家课程标准和一线教师之间搭起过渡性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符合教师需求的具有指导价值的配套参考材料,把理想的、宏观的思路与指导性意见变成体育教学中观的、微观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东西,尤其评价方面应尽快给出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意见。
2。3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要加强学校领导尤其是学校一把手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重视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关注、关心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对新增加的工作量给予适当考虑,建立合理的工资绩效评价制度。在获奖评优、职称评定、津贴福利发放上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激发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2。4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对于广大体育教师来说,首先要增加体育课程意识,坚持不盲从,不保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事体育学科的实验,克服惯性思维影响认识的误区和操作时的偏差。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表面的纷杂所迷惑,就能领会新课标精神,明确改革方向。坚信无论体育课程管理的形式怎么变,体育的学科特性不会变;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领域(维度)怎么变,其教育的基本目标和理念不会变;无论学段的划分怎么变,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会变;无论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怎样变,体育教学要有用、要有乐趣的原则不变。其次,要加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提高体育教师参与课改的能力。
2。5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采取多渠道筹集体育教育经费。
加大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增长率是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前提。学校体育经费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一部分,只有学校教育经费增加,方能使学校体育经费得到相应的增加。要转变观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体育经费,利用学校的优势,协调各种力量,群策群力,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改善中学的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
3、结论。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进一步更新知识,改变教学观,树立人才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价值观,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王维群,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3(6):73—75。1。
[2]周君华,原丽英,解毅飞等。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4—9。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
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阅读语文生态道德教育,并提出了几点构建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小学语文阅读素材的作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开展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活动,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物和生态环境知识,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在这一教育中,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互动,因而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这一教育新课题,教师应该多加探索,不断实践,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1.依托阅读素材,感知美好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素材中有很多被附上美丽的插图,还描绘了美丽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素材的道德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美好的环境。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素材中的插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古桥、溪水、山林、悬崖等自然美景,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好会在学生心中唤起感觉,这时再来学习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中美好的景物,如草原、森林、田野、城镇等,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好。
2.依托文章亮点,激发生态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可以依托文章的亮点知识,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针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一些是借景抒情,有些是托物言志,还有一些是借古讽今等,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抓住文章的写作亮点,向学生上一次生动的环境教育课。例如,在学习《白杨树》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白杨树与边疆战士的关系,学会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对白杨这一景物产生崇敬之情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景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心中燃起对环境的赞美之情。
此外,教师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还可以借助于课外活动形式,如减少制贺卡送祝福数量、312种植行动、保卫山林拾垃圾、调查水污染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保护道德意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翟耀春。小学语文生态教学的思考.黑龙江教育,20xx(10)。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一
教学作为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做精彩,我认为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对于新课改的推广,我们面临角色的转变,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语感做好必要的学习和准备。
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语感和纯正的英语发音,同时还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喜好在哪里,并根据这些来改变我们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总之,一个能够让小学生满意的英语教师一定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做学生喜欢做的事,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度,改变我们多年的哑巴英语和聋子听力的教学局面。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环境的建立。然而,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想为学生创建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来自英语教师对英语实际的应用水平、口语能力、教学能力等,还有上课的时间等。我们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下来非常有限,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使用了纯英语教学,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教学教具,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太过有限,所以就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积极,但是下课后也难免会生疏忘记。
学生在课下几乎没有能够说英语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环境的建立,学生没机会听,没机会说,没机会练习。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但是就学习观念而言,很多家长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设了英语学习,但在我们本地,很多学生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学习越早越好,对于孩子语感的培养,发音的标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或者觉得孩子还小,认为英语学习还是要从初中开始,或者以为英语学习听听念念就够了,甚至当有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自己在英语上取得的进步时,家长毫无反应这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小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对他们而言,英语学习也只是一种科目的学习,并没有上升到语言学习这个高度上来。所以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和学习其他科目一样,把英语作为一种科目学习,并不是作为一种自身的需要来学习,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能保持下去。加之教师对小学生了解少,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兴趣激发,所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就非常不明显。
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把日常教学中的英语知识用出来,这样才能够鼓励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是我们很多成年人比不了的,他们对周围很多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探索精神,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天性,同时也要加以利用,要让他们的这些特性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必须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入手,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来进行学习。笔者以为,首先要把我们教材中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和生活的事情联系上,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或者事物的时候能够用英语表述出来,这样还可以让学生感觉英语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贴近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兴趣。
1.教学的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反映学习和生活的部分,必须要让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能够运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比如借东西,上下学一起回家,过生日聚会等,这些都可以如实地反映学生周边的环境和社交生活,学生在学过这些教学内容之后,就可以在以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有机会使用,有机会讲出来,这样会刺激他们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也好,课下的交流也好,我们要力争做到生活性和实践性,增加教学带来的实践性。英语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用于交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整个课堂学习气氛的营造,要通过根据当堂的教学内容适时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通过各种教学教具,通过创造各种教学的特定情景,让小学生能够在英语的大环境下来学习英语,交流英语,力争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英语学习的积累。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我们背了多少英语单词就可以把英语学好,也不是我们听几天英语就可以听懂的,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学习要从点滴的积累开始,每天多记一个单词,多学习一种句型的表达,看来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来,那效果就是巨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经学到知识进行英语的实践应用。
杰克珀森曾说过,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样,学生最后才能像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并要时刻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教学、轻松课堂等一系列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方面承担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持久的兴趣。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二
软件工程内容广泛[6-7],原则、原理、方法和技术很多,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抽象、枯燥是该课程的特点之一,若用双语教学无异于“雪上加霜”,进一步增加了枯燥和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趣味性,进行讲课的再设计非常重要。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首先要完成.
2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选取。
软件工程学科最早从国外引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软件工程教育与软件产业紧密结合,出版了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的经典教材,an所著softwareengineering:apractitioner’sapproach被世界上很多著名高校选为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用书[8],该书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软件工程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在国际软件工程界占有无可置疑的权威地位”[6],国内很多985高校都将该书作为教材,我国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纷纷购买该书的版权,目前,该书已经出版第7版,在国内可见到不同出版社的十几个版本,说明该书被业界的认可度高。an的教材。该书内容丰富,价位相对较高,教学中只能用其中的一部分。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本来难度就大,所以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买书也不看书,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在学校的支持下,笔者编写了规划教材《软件工程》,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学生的中文教学参考用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内容则仍然全部为英文。这样,学生们既领略了国际大师的精髓思想和内容,同时也降低了接受难度,课下可以通过阅读中文教材,进一步体会英文内容或不理解的内容。
3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
3.1课前认真准备。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在第一次课将全部英文ppt拷贝给学生,使他们对内容、进度、难点有所了解,便于预习和复习,教学进行中再不断细化和充实。即使对非常熟悉的内容,在每次上课之前笔者都要认真准备,反复思考,对这一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找出重点和难点,确定时间分配,确定上课时的几个关键时间,笔者一般把上课内容分为2部分,每部分都在一节课(50分钟)内完成。另外,确定几个时间点,对于重点内容和难点多花时间,对于便于接受的内容或者看书能容易看懂的内容,则尽量少花时间。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性知识,教师直接给出大师的原话,让学生们去感受原汁原味的大师思想,如在讲授第6章“软件测试”内容时,直接给出国际软件大师myers提出的3条“softwaretestingobjectives”,以及10条“softwaretestingprinciples”[9],让学生们感受理念性的基本思想,以及科技英语的基本表述。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每一部分教师都介绍一些著名的参考文献,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3.2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学生普遍对软件工程课程兴趣不大[10],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讲课不能太深奥。一旦学生听不懂了,就更没有兴趣了。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安排讲课节奏,并增加互动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将兴趣重新回到课程上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考虑如何让他们接受课程内容。有些知识本身就很枯燥,如何让这些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加工”和“包装”。为此,教师在幻灯片制作上下功夫,尽量使ppt漂亮、精美、有动画,接近学生,文字中必须有插图,同时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针对双语教学趣味性差,课程本身内容枯燥的特点,尽量增加趣味性,如在讲软件体系结构的时候,要求好的软件结构尽量成为mosque形式,避免pancaked结构。为了使大家印象深刻,笔者举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一个体重40磅的女生能否用重1磅的锤子砸烂一块重1吨的石头”,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不可能,因为女生的体重太轻,力气不够,锤子的质量也太小。可是当笔者给出答案,这块石头形状为扁平的时候,同学们一致认为这个女生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把石头砸碎,同时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软件结构,pancaked结构没有力量,就像一块扁平石头一样没有力度,很容易被打碎,这样的软件结构应尽量避免。
3.3努力使教学内容既有质又有量。
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知识能力以外,每堂课都要内容充实、丰富,不走过场,不让学生感觉这次课来不来都可。每次课要力争达到的效果是,如果学生不来,通过课下自学要比来上课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很难达到上课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听课有价值。为此,教师一方面增加信息量,让大家感觉每次课都有收获,不上课就会有损失,课上增加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对于每项技术、方法都讲它的起源、来龙去脉,为了让同学们听着有趣,笔者每次都要收集很多相关资料,介绍一些人物、故事、技术的起源。另一方面,为了增加信息量,每次都有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实践表明,使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加近一倍,但不能成为黑板的替代品,每一页ppt的信息量也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效果,特别是文字性的ppt不能一闪而过。在多媒体的使用上要重视动画、图片和趣味性。在讲授的.过程中,要让每一页ppt停留的时间能让多数学生完整地阅读完,否则起不到好的效果。为了使ppt美观有吸引力,笔者增加了很多相关动画、剪贴画,自己还拍摄了以校园风光为主的很多标志性的背景照片,让ppt接地气,不但使ppt增加了可理解性,也更贴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3.4正确处理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高年级中普遍存在的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笔者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全方位提高出勤率。单纯点名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人来了心不来等于没来。笔者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内容的故事性、趣味性,讲授时增加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让学生感觉上课值得,不来有损失,自己课下难以补上。二是表扬先进、促进学习,对于作业完成情况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其他人赶超先进。对于抄作业的现象,这本来也是教学中屡禁不止的现象,不可能杜绝,关键是如何处理、如何面对。第一次发现有完全雷同作业时,在课堂上只说现象、不说具体是哪个学生,他感到不妥时就会收敛。此外,在批阅作业时,对抄作业和被抄作业的学生,除认真给他们批阅作业以外,最后在双方的作业本上均写一句醒目的大字“你的作业与某某某的完全一样”。有时三本、四本甚至五本作业都雷同,笔者并不追查谁是原始作者,谁是抄袭者,而是在几个同学的雷同作业上都醒目地用红笔写上“你的作业与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的完全一样”,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抄作业的现象了。虽然作业数量明显减少了,但交上来的作业确实都是原创,原创的人为了自己的作业“清白”,不让别人抄袭,抄袭的人也不好意思再去抄了,有效地杜绝了抄袭现象。三是重视过程考核,增加期中考试,对期中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提前敲警钟,不是等到期末“秋后算账”,可最大限度降低不及格率。对于学习自觉性高,期中考试不理想的学生,则能起到鞭策的作用,使其奋起直追。期中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在享受喜悦的同时会更加积极,以保持领先,并在期末取得更好的成绩。实践表明,每次期中考试后,出勤率都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学习风气也会改进。
4结语。
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卓越工程师,特别是培养学生专业英文阅读能力,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的重要方式,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影响实施的因素有很多,有些课程虽然进行了双语教学,但开设了几次以后被迫又回到中文教学模式。笔者坚持下来的体会主要有三点:一是进行双语教学必须有好的经典教材,业界对该教材普遍认可,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若再有一本中文参考教材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是要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要让ppt接地气,接近学生,考虑学生如何接受和理解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要利用图片和动画来补充板书的不足和缺陷,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可以化难为易,有效化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是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要比用中文教学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三
双语教学中的双语是以汉语作为国语为第一语言和以外国语为第二语言共同作为教学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语言教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双语的教学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英语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实施双语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由于英语对于本国的孩子来说,毕竟是第二语言,因此,在双语教授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教授道具与创造较为纯粹的双语环境是双语教育的关键。
本文主要阐述了双语教育的必然性,讨论了作者本人在双语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语双语教育双语环境。
所谓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双语’只有在特定环境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如英语),在某种特定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即使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那也只能是一堂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课,不能称‘双语’教学。”“当英语在其他非语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都得到运用,当英语和母语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在学生的思维与交流中自由切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双语教学’获得了一定成绩。”
对于双语教学的趋势及其可行性我们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了展开:
一.国外实施双语教学的成功,证明了小学阶段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双语教育源于加拿大和新加坡。以新加坡为例,1946年,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十年教育发展计划”,其中提到了双语教育,1966年正式实施双语教育。到目前为止,双语教育以成为新加坡教育和教学的一大特色。双语教育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新加坡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培养出的大量复合型人才,为新加坡经济的振兴和国力的增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加速了新加坡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比较成功,同该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英语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学生又可在家中接触母语。因此,学生拥有学习和运用两种语言的机会。
实验表明,目前的双语教学对学科教学不仅没有影响,反而能促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双语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也就是说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我们清晰地看到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多年来在“双语教学”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看到了双语教学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扮演了同化移民的“熔炉”角色,成为塑造“真正美国人”的理想场所。他们要求所有学生接受相同的英语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使用英语和热爱英语。他们认为,统一的语言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态度、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加速形成一个健康的、稳定、和谐的国家。
目前,双语教学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获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匈亚利、保加利亚等单语国家实施,也获得了成功。这些情况很可能代表着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这就表明了双语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前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双语”教学时代,即在母语教学的基础上再增设一门国际通用语——英语,以求更好地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让语言真正走向无障碍,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让我们为了同一个地球而努力!
二.我们国家促进国际理解、促进国际交流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教育部早在去年就提出要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广东试行在部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进行非学科全英语授课,并在初中、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考试中增加口试。据了解,包括社会办学的各类学校在内,目前广州已约有近百所中小学正在尝试运用双语教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通过了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鉴定;青岛市提出将把英语作为主要教学用语推广到所有中小学;在8月21日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在本市建立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到,总体水平将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上海从小学一年级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三年级将率先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将安排每天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1000多节增加到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之高:普及面之广,起始学段之早令人惊叹!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实施“双语教育”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正如王斌华教授指出的:“双语教育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途径;在概念形成、知识迁移、国际视野、交际能力等方面,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明显优于接受单语教育的学生。这些是国外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英语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实施双语教育,也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学生将来为了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在合资企业谋求职业或谋求“高薪”职业,都必须具有双语能力,必须是双语人才。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我国,不仅很多发达地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积极推广双语教学,而且在西部、在一些贫困地区乃至山区学校,那里具有超前眼光的地方行政领导、学校的管理者也已经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明显有较长周期性的,如果我们等到发现学子们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乃至大学毕业以后,因为英语等外国语的掌握方面明显跟不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那时才来实施双语教育,那我们就过于滞后了。因此,“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多元的英语学习途径,则更能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带着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学好综合知识。
我校早在就全面启动了双语小班改革工程。让英语在一年级时就同母语同时进入学生的主课设置内。在学生最好的年龄段,培养学生同时具备对两种语言的认知能力。那么,双语教学模式地展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孩子饥渴的探知欲。
首先,从双语课地讲授方面来讲,双语教育的确凸显了它让孩子在求知欲最强时在情景中学习的优势:如孩子在学习科学:“压力”这一课时,由于孩子对于鸡蛋为什么用整个手掌去握反倒不及一个手指用力来得容易捏碎的道理,甚感兴趣。此时,教师就顺势在做过几次实验后,待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成一点时,教师就用长长的一段英语来总结出“鸡蛋受力”的道理。这样一来,对于求知心切的学生来说,想通过理解这段英文表达的心理就十分明显,并越发强烈。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英语表达重新进行教授,然后学生通过动作、形体语言等逐句感悟每一句英文表达的意思,直至最后完全理解为止。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探索新知地欲望地牵引下学习,会让“双语教学”更具目的性。
由于英语对于本国的孩子来说,毕竟是第二语言,因此,在口语表达上,依然会存在发音不标准或读音中存在地方口音的现象,如果此时,教师一味地指责,又会让孩子将学习英语稍稍燃起的兴趣,降到谷底。
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的确,一首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常常会使孩子振奋,更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外国儿童歌曲,已经被翻译成了汉语并广为传唱。当孩子在音乐的旋律中顺畅地掌握了英语地演唱时,远远比凭空朗读要有趣且容易掌握得多,学生的`自豪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让“双语教学”在授课过程更彰显了它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双语教学除了体现在双语课的教授上,同时学校创设的双语环境也成为双语教学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上专设了英语角:让孩子学习每周一句的校园英语,随着年级的上升,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课本以外的日常习惯用语。我们的孩子进入班级以后,会使用最常用的语言互相交流:打招呼、借东西、传递作业本、或是一个小小的指令(开窗、关门、开电视、扫地、吃饭等等)、放学排队,师生道别……老师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尽可能多使用已学过的语句,在情境中,形象、生动地记忆。即使对方是位不懂英语地朋友,那么在孩子们的再一次翻译中,也为他们提供了复习与巩固知识的机会。同时,树立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时刻充满阳光和自信。所以,我们双语小班孩子都不约而同地亮出了我们地口号:i’lltrymybesttobeno.1!
同时,在班级的墙面上,我们为双语小班的孩子开设了专门的板块来放置学生的“双语成长档案带”。在档案带中,我们放置了学生制作的英语单词卡片;英语小制作(影集、连环画册等);英语小报;学生的口语检测登记表;学生的口语录音磁带及供教师抽测的评分表和家长的反馈表;学生喜欢的英语小歌曲歌词;新西兰英语小故事等。以后,我们还会随着学生的成长,陆续补充各种和学生的双语学习息息相关的材料,让档案带陪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它也将成为孩子在双语小班茁壮成长的一个重要见证,记录了孩子在此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双语班的孩子要比其它普通小班的孩子多一本以卡通漫画形式编排的补充教材,并由外教执教,使我们的学生,有了更好的语言环境,能学到纯正的美语。也感受到了异国的教育方法地轻松与愉悦,这对于本班的英语老师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能以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教学。让孩子在与外教一次次的交流中,走出说英语的困境,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喜欢说到争抢着说,从一节课说一次到多次,我们的目的是,让走进双语小班的孩子,从小就能把英语同母语一样也成为随口可说的语言,使英语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无障碍。
在一次学校对外双语活动展示中,我们学校二年的两个双语小班:二(一)、二(2)班,在精心准备之后,终于邀请了所有的孩子家长前来共同参与了一次“双语汇报亲子活动”——funwithenglish.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活动,来让孩子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综合运用,使家长能够亲眼看到孩子在进入双语班两年后的成长,和自己的孩子一同来分享收获的喜悦。我们让孩子们表演英语故事:孩子们穿上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服装进行表演,逗乐了家长们。我们还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拼图游戏(给不同的人物头像搭配服饰),学生在完成游戏后要求用英语介绍作品;学生和家长通过一方做动作,一方说单词的形式来复习词汇。我们还让会弹钢琴的小朋友弹伴奏,其余孩子以边做健身操边做律动和唱小动物的歌曲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轻松地学习。这是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老师对其在双语教学成果汇报时提出的要求。
在中年级段,老师则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的丰富,表演要更具可看性,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变。这就考验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
进入高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语言基础,就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独立的演讲能力,发展学生个人的魅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学会为自己的点滴进步喝彩,也学会及时反思,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我们坚信双语班的孩子们会在这片“abc”的乐土上,长得更壮,飞得更远!也坚信双语教学会在各方的关注下,坚定地走下去,让英语的身影穿梭的教学的各个角落,让英语教学不再孤立无援,让它在情境中真正成为孩子乐意学习、喜欢学习的对象!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四
在我国,“双语”通常指的是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体育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运用汉英两种语言交流的空间,并且在体育教学的宽松条件下,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运用外语交流的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据此,体育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语(英语)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技能的教学。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技术、技能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达到“双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体育课的双语教学会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并且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为他们提供了英语实践的机会。但体育双语教学的本质还是体育课,学校体育强调运动技术传习,这不仅正确反映现代教育及大体育观的核心思想,而且也准确切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致力点。学生需要掌握操作性运动技术知识,不能把体育课上成英语课,其根本着眼点应该是“教学目标”,而不是“语言目标”。如果英语使用的比例过大,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的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还是要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同时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五
估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学习估算不仅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数学机能,而且能更好地帮学生理解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其次,学习估算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以及快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建立数字感。再次,学习估算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小学估算实际教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本文将着重分析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估算教学不够重视。
调查发现,尽管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1~3年级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正确认识到估算教学的意义。估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估算、口算、笔算虽然是计算的不同形式,但在学生的计算学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估算可以对笔算和口算起到辅助作用。这三种计算方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协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估算教学的忽视,或者对学生灌输一些估算的“死知识”,致使学生思维灵活性得不到提高。同时,应试教育中估算方式的考查得不到体现,更让估算教学成为纸上谈兵。
2.受精算意识的束缚,学生的估算意识淡薄。
估算不是对数值的估计,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化方式,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选取合适的方案得到大略的结果,这个过程并不要求数值准确,而是要求方案准确,以使得出的数值在合理的范围内。估算除去为笔算服务外,它还是一种解题策略,有时可以比笔算更快地得到结果。一些不需要精算的问题,通过估算可以把数值确定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小学生的估算意识淡薄,估算能力在生活应用方面达不到应有的程度。还有一点是,学生意识不到通过估算来检验笔算结果的重要性。这里举出一个例子:99×7=?由于9×7=63,所以结果的末尾是3。
1.增强估算教学的意识,注重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只有重视估算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计算能力。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三种运算技巧,并且认识到估算在数学计算中的价值。估算本身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相当多的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学生三种运算能力的发展,这会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会使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顺畅。小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深入,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估算方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展现,又可以使其看到他人的思维火花,实现1+1>2的学习效果。由此延伸,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由一个层面延伸到多个层面,使知识形象立体,利于记忆。
2.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估算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教学。
学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估算,应用估算,体会不同情境下估算方式的不同,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合适的估算方法。例如:一座桥限重5吨,一辆卡车车重968千克,货箱重260千克,则该车最多可以载多少箱货物并且顺利过桥?这时,可以把卡车车重估为1000千克,则货物最多可装4000千克,用4000÷260=15.38,则该卡车最多可以载15箱货物。因为一座桥的承重量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损耗,同时一座桥上也必定会有其他的重物,这时就不能把卡车车重或货箱重量估小,不然极容易发生事故。学生应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寻找合适的方案使估算数值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又可以提高估算学习能力。估算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树立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估算是估而不是猜。一方面这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这需要学生思维灵活,在众多的数据中寻找合理的数据。
三、总结。
估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估算是一种智慧,是逻辑能力思维的集中体现,如果学生能扎实掌握估算技能,必定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所助益。
第二篇: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日常的课堂教学组织工作,将自主探究作为数学教学探究的主要形式,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凸显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与合作性,有助于对学生自主意识及探究精神的培养。首先简要阐述了导学案教学的具体目标,而后基于对导学案课前设计的分析,提出了开展好导学案课堂实践教学的措施方法,最终希望借助于相关分析探讨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为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是目前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其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促使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日常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内容,对此下文就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
一、明确导学案的具体目标。
依据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特点认知及其自身的水平能力,针对导学案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从而给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切实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更加积极、主动的高效化学习方式,并加强广泛的沟通交流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能够得以达成。
二、做好导学案的课前设计。
(一)集体备课。
在开学初期,每一年级组的相关学科教师均会在学科组长的领导下,分配本学期相应教师所要承担的备课内容。每一周学科教师还应当在学科组长的领导下编制出下一周的教学进度计划表,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内容的探讨。教师则需依据新课程标准共同制订出每一节课程中所需要应用的导学案目标,并就其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讨论交流,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最终在学科组长的领导下产生出具体的导学案教学思路,明确每节课程所需制订出的教学内容,并由备课教师制作出电子版本。
(二)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工作是导学案制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学案编写教师应用依据集体备课所探讨出来的结果指导备案工作,同时再融合以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导学案编写教师同时遵循导学案的编制原则及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导与解决,并基于这一前提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方案设计及问题等方面的安排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导学案的完备性,促使其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审核导学案。
先通过数学学科组长针对教师所制订出的导学案予以审核,而后再经由年级主任予以审核。在进行审核时应当针对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及时改正,例如,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能够被学生很好的理解,导学案是否起到了合理的引导效果等,针对导学案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活动设计等均要及时予以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确保导学案的应用能够具备良好的基础。
(四)反思导学案。
无论是何种事物,其发展的过程均是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完善的,因而通过导学案后的教学反思对于更正导学案的错误问题并加强改进与完善十分必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于每一周集体备课之时对前一周的导学案的应用状况加以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更正处理,以期促使导学案课程能够得到持续性改进。
三、抓好导学案的课堂落实。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观点,人的心理情绪是基于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互相影响过程中不断发展、改变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融入学习环境之中,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创设符合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行为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预设:促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平均分”问题,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关于“平均分”的问题时,可于教学课程开展前采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户外郊游。这当中便包含了此项课程所需要探讨并解决的各项问题情况。教师便可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存在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良好地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教学主旨,同时还可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资源。
(二)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于数学学科应当使学生能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产生阶段,并利用统计思想、空间观念以及数学思维来思考具体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具体问题的观念,对于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培养应当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学预设:促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解出课后习题。)例如,在教授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处理这一问题,学生需自主探究新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并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真正促成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基于自主体验并探索的阶段而并非被动的接受过程。基于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之上,促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将自身的思维方法充分展示出来,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实现互相补足的目的。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三)评价交流体验,增强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好开展合作教学的时机,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合作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促使学生能够在互相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在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不断吸取各方长处的同时,也应当培养学生形成自身的观点,并针对他人提出的意见进行思考而并非盲目跟风。(教学预设:使学生正确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概念,并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例如,在教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对0.59÷0.31=59÷31≈1.9,在起初绝大多数学生均认为是正确的,只有部分学生存有疑问,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讨,寻找问题的本质。
(四)巩固课后练习,拓展学生思维。
在探究及评价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并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积极有效的拓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开展以下练习:(教学预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之间存在的规律性。)(1)要求学生自主出题并进行计算,完成之后互相批改。(2)学生计算:25×6231×5014×8228×41学生在做完之后向学生提问,你能发现这当中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在观察、分析并同其他同学探讨后发现每一组算式的乘积有如下规律:25×62=31×5014×82=28×41通过此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算式组合计算,能够有助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日常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被有效地激发出来,真正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团结合作,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处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对学生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及自主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行兵,李立兵.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导学案教学模式[j].中华少年,20xx(17).
[4]郭朝悦.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飞(素质教育版),20xx(12).
第三篇: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一)化归的思想。
化归即为归结与归结的统称。当解决数学问题时,并非每次都能找出直接的解决方法,当无直接将问题解决的办法的状况下,通常情况下,就会将有待解决的问题,采用转化的方式、方法,使之归结于另外一种能够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路框架内,经转化方式促使现有问题以较短时间及较为简便思路得以解决。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乃是整个数学教学基础,但在小学数学数学各种教学内容中,运用化归思想的身影处处存在,因为化归思想乃是将数学问题得以解决的作为有效且基本的思想架构。
(二)归纳的思想。
所谓归纳就是利用那些特殊的或者个别的事例,经推断而得出某种类型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结论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当中将归纳划分为两类,即不完全归纳法及完全归纳法,而对于不完全归纳法而言,其可以细分为枚举归纳法和因果归纳法。在教授学生归纳思想过程中,教师需让学生掌握从模糊到清晰以及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演变,善于运用各种实际案例,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归纳法所具有的内在魅力。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完全归纳法,教师在举例子时,尽可能做到全面、生动,至此方能最终的归纳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可对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给予培养。
(三)单位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单位思想的培养尤为重要,无论是量的计算还是具体的数的计算,均需运用到单位思想。在数学数学量与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计量及计数单位合理的引入知识学习之中,然后将简单的计算及单位的运用展示在教学之中,者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符号化思想。
数学本质上就是逻辑加符号。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符号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其不仅可传递诸多数学信息,而且还更为直观、生动。符号思想就是有意识的采用哪些普遍的事物符号,对所要阐述的思想进行表达,通过设置一套科学的符号,能够更为明确、简洁及清晰的将数学思想表达出来,表述数学逻辑,并对日常数学用语当中的含混不清、冗长及繁杂予以避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融入数学活动的具体对策。
(一)融入数学思想,促进小学数学学习效果的迁移。
数学思想能够指导学生审美活动及思维活动的形成,同时也能实现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教学内容,并对教师所传授的各种数学教学知识充分掌握,且实现课堂教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的充分运用,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的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运用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但由于小学生往往具有比较活跃的思维,较难对同一件事物保持长时间的高度关注,另外,由于数学自身便存在一定的枯燥性,这就造成小学生更难形成针对数学学习的深厚兴趣。为了对此种缺乏生动、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予以缓解,可依据课程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此种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并在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对某问题的看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比如当学生对圆有一定认识之后,会从圆的认识中知晓圆的每条半径均为对等,此时,为了实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教师可设计一个与圆相关教学知识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在一个圆当中画出一个正方形呢?学生回答道:“首先,画出两条与圆心相垂直的直径,然后将圆与直径的相应交点相连接,所得出的图形就是正方型”。教师又提问道:“有哪位学生能够在一个圆当中画出更多个正方形?”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数学内容进行尝试,尤其是让学生从一个圆形当中画出更多的正方向的问题当中,学生针对此问题,就会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开展思考,并对当前问题予以分析,且在各种探索及尝试当中,探索更多方法和思路,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需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来自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利用所学知识及所掌握的数学规律,摸索蕴藏在生活当中的各种数学知识,以此达到对教学知识理解的强化目的,这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至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新课改将小学数学教学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将数学活动紧密结合于数学思想,并将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予以充分利用。并与实践活动及理论知识相结合,促使小学数学数学在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方面的显著提升,进而促进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形成更好衔接。
参考文献。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六
杜海军。
社会阅历,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每天都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则日趋丰富。阅历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人们妥善解决生活及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前瞻性地预测事件的发展,帮助人们正确决策。阅历之于法官,尤显重要。我下面从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阅历是案件质量精益求精的保障。
案件质量,我们法官们每天都谈论,提高案件质量也并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会将法官的法学知识、社会阅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平衡能力相提并论。法官的法学知识,是法官办理案件高质量解决纠纷的前提和关键。没有较为浓厚的法学知识或者法学理论不全面,就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追究某一条文的字面意思,而忽略其立法背影和立法用意,不能综合理解并运用法律。
但是,有了较为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就能做一名称职的法官吗?当然不是。不管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是从律师当中选任法官,并且将从事律师职业相当的年限作为前提。这样的规定,当然也就涉及了我们的议题,涉及了法官的社会阅历及解决纠纷的能力。
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法官采取的是自动升任的办法,只要你考取了司法资格,就会从书记员升为助审员,然后再到审判员(当然这需要报批,报批仅仅是形式而已),也就是说,在我国要想成为一名法官,只要考取了司法资格就成为现实。这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原先则并无考取司法资格的限制,而是论资排辈,我就是论资排辈而当上审判员的。这一改革意义重大,杜绝了法盲法官的产生。但这一改革需进一步深化,逐渐与西方国家法官制度接轨,应当进一步限制条件,这些条件当然以阅历作为重要一环。
阅历有时是很难考量,现在唯一比较直观的考量标准是年限,通常理解,年限越长,阅历越深。但这又不是唯一标准,善于思考并加以调研则是阅历丰富的又一重要条件。就拿我们法官来说,我们是办案,当然,在办案过程中会用心思考,并且对这一案件涉及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并加以拓展,也就是法眼看案件,这样,当然是经历的案件越多阅历则愈加丰富。但是,也有些法官办案就案论案,不能用法学知识来分析、探讨案件中出现的问题,只会拿着书本中的条文去框,其结果,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办案机器而已,这样的话,即使干一辈子法官,只能说他经历的案件多,若说阅历丰富则实在太牵强。
法官办案,光有法学知识,没有深厚的阅历和解决纠纷的能力,处理好每一起案件只能是空穴来风。处理案件的过程,是司法的过程,但并非单纯运用法律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这时法官就要在自己的法学理论指导下,分析情况,比对事件、案例,提出自己解决纠纷的方案或者判决,这一过程,就是法官阅历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如果法官阅历很浅,就不能进行对比分析,就不能预测判决以后将要产生的后果,就不会平衡各种矛盾和冲突,有可能会使很简单的案件复杂化。
二、社会阅历是法官调解得到突破的关键。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调解,调解的益处我在此不再赘述。我们东营市二级法院非常注重法院调解工作,并且有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在立案庭实行庭前调解。那么如何提高调解率,使调解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取得新突破呢?阅历同样至关重要。我们每天处理的案件,很多都是同一类型的案件,有的甚至是极其相似的案件,我们就套用一种模式去调解吗?这是行不通的。即使案件相同,当事人也不尽相同,性格脾气甚至迥异,采取相同的方式进行调解,可能使一些能够调解的案件最终因方法简单而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因此,在调解时,法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做工作,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这种工作时,法官的阅历是相当重要的,法官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分析案件的成因,预测案件的走向,对症下药,妥善的提出解决纠纷的合理建议,以使案件及时合理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凭借自己的阅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会使纠纷及时解决,如果法官没有相当的社会阅历或者办经验,就不会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方案有时只是理想化的方案,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当然能达成调解只能是一句空话。
综上,法官的阅历对法官办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我们选任的法官具有相当的阅历呢?我认为应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建立法官选任制度,逐步实行从有实践经验的律师中选任法官。现在有些省市已经开始试行这一制度,我们山东省也将从始从律师中选任法官。在实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将一些考取了司法资格的有审判经验的法官充实审判前线。其二、建立专业化法官队伍,防止办案法官与非办案人员交流过于频繁。现在许多法院,不从事办案的人员也大多具有法官资格,因此,办案法官与非办案法官之间频繁交流在现实社会中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不利于法官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法官能够充分汲取办案经验,丰富办案阅历,保持法官队伍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垦利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
小学双语教学论文篇十七
摘要:首先分析了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然后根据桥梁工程课程特点和学生英语实际水平,从教材与授课内容选定、英语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作业布置等方面阐述了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桥梁工程;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工程建设国际合作日趋频繁,尤其是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桥梁工程是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对外工程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为了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的需要,必须在土木工程领域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英语的涉外人才。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尤其是桥梁工程这样的专业课程。
1.涉外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建设国际化日趋明显,外国建筑公司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公司也承接或合作开发大量国外建设项目,“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扩大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其中的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需要技术人员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通晓外语,能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有效沟通,并能翻译国际标准、招投标文件、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培养。2.对外学术交流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青年学者出国留学访学,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我国学者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多,水平也不断提高。这要求我国学者不但专业素养要高,还要能熟练应用英语,能与国际同行自由交流。我们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虽为应用本科,以培养土木工程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但每年都有部分优秀学生考入“211”,甚至“985”院校,从事学术研究。以2015年为例,道桥方向有2人考入湖南大学,2人考入长安大学,还有数人考入长沙理工和重庆交大等原交通类部属院校,如英语不好,会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文献[1]的结论,需要学生的`英语四级优秀或通过六级,才能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桂林理工大学位于西部地区,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主要生源来自广西,当地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低,不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和足够的词汇量,对他们开展双语教学,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影响部分同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但不采用双语教学,针对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班,因材施教,仅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并不可行。2.合适的双语教材缺乏。双语教材应鼓励使用一体化设计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自编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双语思维的能力[2],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桥梁工程双语教材。桥梁工程属于专业课,中外之间规范不同,度量单位也不一样,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也有所差异。西方原版教材必定是基于所在国规范的,如荷载取值、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均与国内不同,采用原版教材,授课中必须讲解中、外两种规范,极大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学习效果,也导致了学生对中国规范不熟悉,学非所用,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3.双语师资缺乏,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刚学完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与英语教师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学生对我们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不满意。这反映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外语授课能力。多数院校的教师往往难以达到,如笔者所在教研室,讲授桥梁工程的教师达4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科研经历,精通专业知识,但大部分缺少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备一次课需要2―3天,压力极大,需要阅读大量外文资料,掌握讲授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专业词汇。
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是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学科教学,既要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科教学;而非“语言教学”,理想的双语教学应当做到通过教学和环境,通过强化训练,使英语达到能够替代或接近母语的水平[3]。但鉴于桥梁工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采用中英文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要目标,只要求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和准备考研的学生阅读英文资料,作业和课程设计用英文做;而英语基础差及不考研的学生,只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专业英语的补充。
1.双语教学分组。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个人发展规划等,将学生分为a、b组,a组为英语基础好和准备考研的学生,要求认真阅读英语教材,用英语完成作业;b组为学习一般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
2.教材的选用及课件、例题的编写。笔者中文教材选用姚玲森主编的《桥梁工程》[4],编写的《engineeringbridge》[5],课件用中英文编写,并做好英文例题,供学生参考。在双语教学内容方面,中西方类似的内容,如设计荷载类型、梁桥和桥梁墩台采用双语教学;而中西方差异较大的内容,如荷载效应组合、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等,只采用中文教学,避免加大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
3.课堂教学。由于桥梁工程知识点多,知识点间关联性差,涉及很多专业词汇,且大部分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跟上讲授进度,在授课前先上传所有课件、辅助资料与相关视频,让学生课前做针对性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授课先以汉语讲解,然后以英语解释,解释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用的词和短语也应尽量简单。讲述重要的关键词使用英文教材中的原词、原句,让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解释原理时,尽量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讲解同一专业知识内容,用一种讲解学生可能听不懂,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甚至于只换一个单词,学生会恍然大悟,提高专业词汇的使用频率,使学生耳熟能详,便于他们听懂和理解。
4.作业、课外阅读资料。课前将相应的英文阅读资料穿上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编写英文版例题,供学生做作业时参考。要求a组学生用全英文完成作业;b组学生可用英文,也可用中文,不做强制要求。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做调查问卷,a组学生反映看外文教材就跟看中文教材一样没什么困难了,都感到收获非常大,不仅在专业知识层面上达到了目标,而且认识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还有学生表示,采用双语教学后,学习英语兴趣更浓了,以前目标是学以致用,现在则是为用而学。
五、结语。
面对桥梁工程中西方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差异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于评估的现状,采用分组做作业、考核等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明确双语教学的定位,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语言为载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4]姚玲森.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5],engineering[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2012.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19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