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3:56:24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3 03:56:24     小编:ZS文王

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和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在制定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下方案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方案设计的方法。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一

近年来,在我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税收结构失衡,土地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限制我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区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几经周折,艰苦探索,提出了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设想,并于20xx年8月16日成立了杨金产业园区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先后到全国多个先进工业园区考察调研,并召开各阶层座谈会,摸清了情况,开展了研讨,提出了对策,较好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能够有效解决xx区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税收结构失衡等问题。

产业结构方面,xx—xx年我区二产产值分别为34.1、44.6、54.45(亿元),年均占我区生产总值的18%;三产产值分别为159.1、188.5、224.5(亿元),年均占到我区生产总值的80%。而xx市xx—xx年的二产产值占市生产总值的52%,三产只占市生产总值的43%。

第二产业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我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二产、三产比例严重不平衡。所以xx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经济迫在眉睫。

税收结构方面,xx—xx年仅房地产业占我区地税税收比重高达28%、42%、45%。我区的税收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支柱税源过于单一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不利于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房地产业属于一次性税收,且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遗留下来的却是居民医疗、子女上学、社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只有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为我区税源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大大加快xx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通过杨金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和组织国内外以及辖区优质企业向郊区聚集,能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增强我区综合实力。同时,园区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共享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既聚集了分散的工业和人口,又弥补了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杨金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能够使xx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抢占先机。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土地稀少、地价贵、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出现,大量工业企业发展方向已转向内地,国家也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而作为河南省省会的xx市以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发达的物流业,以及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成为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的首选。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发展杨金产业园区,正是提高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要把握机会,加快发展工业园区,推动xx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1、园区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发展理念。

园区的功能定位为:以“生态化建设,紧凑型发展”为理念的设施齐全、职能完善、和谐宜居的城市近郊生态节能型产业聚集区。

生态型工业园区是在我国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形态。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由于杨金产业园区东接郑东新区,北临黄河文化旅游圈的特殊地理位置,园区在建设发展上要突破原有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向东与郑东新区相互呼应,园区城市一体化。向北可以紧密结合文化旅游产业搞生态型产业园区观光旅游。形成一个集观光、生产、研发、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2、下一步园区的工作思路。

xx年园区将以做好杨金路的拓宽改造为重点,以启动杨槐村的改造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用地调整进度,制定完善的园区优惠政策,确定园区的发展定位。项目引进上,要改变观念,变“招商”为“选商”,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只有符合“占地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企业在通过区园区领导小组评审合格后方可入驻。对于能给园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优良企业项目,园区领导要主动出击,与企业负责人积极会谈,争取项目的落实。

1、园区地理位置。

杨金产业园区位于xx市东北部,地处xx区柳林镇杨金路两侧,涉及柳林镇和祭城路办事处。东临107国道辅道,西接花园路,毗邻连霍高速公路入口,距京珠高速入口5公里,离新郑国际机场25分钟车程,交通优势十分突出。园区现拟规划面积为8平方公里。

杨金产业园区作为xx区的重点产业园区,建成后将是一个集观光、生产、研发、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将为我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资金投入预算,园区前期建设约需区财政投入启动资金2.5亿元,其中预征土地1000亩,每亩15万元,需资金1.5亿元;修建道路需资金1亿元。

二、资金产出预算,按照《xx市规范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郑园区【xx】3号文附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年税收11000万元以上。”那么,1000亩(约0.67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0亿元以上,创造税收约737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2.5亿元资金最多3年半的时间我们即可收回,并开始盈利。按照柳林镇xx年财政收入7619万元来看,园区1000亩地创造的税收可相当于再造一个柳林镇。

第一,园区的建设发展将改善我区目前工业企业散乱无序的现状,为辖区企业提供广阔、持久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郊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保障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园区的建设发展将以二产带三产,带动整个xx区的郊区经济,在市郊再创一个新的小城镇,推动xx区城市化进程,增强我区经济实力,为我区经济后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今后五年,仍将是杨金产业园区的起步阶段,是园区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所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园区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职能,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项目,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园区建成xx市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工业园区。

国内知名的生态型工业园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自1994年成立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左右,累计上交各类税收46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40万个。xx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

我区做为河南省的“首善之区”,如何再造新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主动地位,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是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通过近期的调研学习,特别是从国内先进工业园区考察回来后,我深深体会到,在国内地区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无疑是一条被实践证明,符合当前形势,切合我区实际的好路子。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大杨金产业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便为xx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争取xx区再创新的辉煌!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二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

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考虑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三

人生哲理教材的开幕词物业管理了检讨书营销策划广播稿,王维答辩状措施摘抄感谢信:员工手册表扬信语录入团申请:评语合同班会,开幕词范本竞聘稿件的表扬信代表发言简讯诗歌评课稿的决心书礼仪的履职签名标书规定。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四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网。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五

(一)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

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考虑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道路详规说明。

工业区街道的界定工业区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样严格控制红线及退红线界定,但为了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建设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和地下设备工程管线--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等来确定“红线”的宽度。在路面设计布置时,其界限往往是相互连接,在线性上并不那么平直。

工业区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功能小品组成。由建筑和庭院绿化构成的“坊”来界定街道,同时,道路也界定各个“坊”,两者呈现互参状态。

园区街道与小品布局设计。

社区道路设计,除了按功能、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外,同时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

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道树的空间,他能改善交通环境,起到领域界定作用,加强了轴向感和识别性。绿化的设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间,人行其中,是一种享受。

道路小区布局:

(1)路灯,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铺装,车行要道按国家标准修筑,人行道进行美术铺装;

(3)阻隔小品有围栏,车档等,起引导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线性统一,整齐清洁;

(6)路旁小椅,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小美术品,给人以美感。其体量小巧,融于环境中。

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内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已经显现出轴向性、节奏的美;两旁绿地、院落、建筑,使街景更为丰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点缀,使得街道又添色彩。

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赏品位的小品,以免影响人们行走的注意力,不够安全。在人行道旁辟出一块小绿地广场,布置坐椅、花池、花坛,让人们在此小憩,形成一块休闲交往空间,会很受欢迎。

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设计是道路断面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两条道路是工业园区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路。不仅要满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

(一)道路性质。

燕山路是同向工业园区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两旁均为工业厂房。将它设计成生态性景观道路。东方红路是工业园区的东西向主入口,且根据原有地形条件(道路南侧有一条水渠),将他设计成生态性和亲水性均有的道路。

(二)道路设计。

将燕山路设计成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度为八十五米,首先满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后在人行道外侧延伸出十五米的绿化带,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满足工业园区形象上的需要,同时,也可作街边公园使用。东方红路同样为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为八十二米,结合道路南侧的水渠,设计水景,北侧效仿燕山路的设计。

(三)绿化设计。

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在灌木与乔木之间设立街边公园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区和必要的公共设施。东方红路南侧,每隔二十米设一半圆形临水观景台,同时,为体现亲水性,道路与水渠之间绿化多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视线可直视水景,以增加空间上的广阔感,利于放松紧张的心情。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

道路节点说明。

此节点位于燕山大路的北端,是进入工业园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承载着进入工业园的大部分的交通量。从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燕山景观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动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汇处,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节点是城市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道路的流畅是一个城市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建设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园中的道路和道路节点就更为重要。为使其交通清晰、连贯,而且有条理,有助于工业园的意向组织,而不是尴尬,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关切以下几点:

1)是否能够高效率的运作。

2)是否与背景相协调,同时又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3)是否能够突出工业园的概念。

4)是否能够处理好交叉口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类地解决问题。

一、形式。

道路可以采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环行放射式。3,立交桥式。

此节点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据资料显示,道路节点北侧不远处是一条很重要的铁路线。(就其长远来看,应该在公路上架桥,然后让火车在桥上通过。)。

2、此工业园地形左窄右宽,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上会在基地右侧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终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节点。同时这条斜路也起着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3、东西向的环城路由于地形的原因,与燕山路相交形成了大约75°的角。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此节点采用了环行放射式。工业园中的交通形式单一,主要是货运,但是去向复杂。另外,理论上来说,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对道路节点的要求更多,更严格。采用环行放射式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采用的环行放射式又不是传统上的规整形式,在工业园上方从东向西看,此节点很像一个“大”字,所以在美观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其长远的经济角度看,还是可以应用的。

二、宽度。

燕山景观路根据工业园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成了宽50米,10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这条道作为主道。其他路设计成30米,6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作为辅助道路。以宽度的区别尽量把交通吸引到主干路来。因此,贯穿节点的道路南北宽50米,其他方向的道路宽30米。

三、布景。

此入口视觉比较开阔,但是形状不规则,所以布景上颇费心思。

很显然,工业园的主题是经济。那么,怎样将布景和工业园的主题联系起来那查阅的关于经济类的书籍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其实,广告的影响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印象,二是心理。其实,入口的布景就如同为工业园作广告一样。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就是运用布景来影响投资人的心理决策。一般抉择人要有长远的经济目光,所做的决定也是也是大气的。因此,我认为景观不宜建得丰富复杂,应该简洁明了,雅致大气。另为,在这样的条件充分,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人们也喜欢看大气的景观。毕竟,这不是广场,其作用是广场无法替代和比及的。

主入口从北向南看左边高于右边。所以,在左边人行道内立一个标牌以平衡两边的地势。标牌用有机玻璃制造,上面写上标语“相信选择”,突出了工业园的主题,同时,也不影响后面的景观。

另外,此景观设计采用了直径分别为200米,150米,100米三层环行道,其圆心为交叉口的中心,路宽为4米。同时,配有两组大型喷泉作为景观节点,使各条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环行道路同时分担了中心节点的人流。这种设计同环行放散形的主道路设计结合起来,完全到达了其艺术效果和功用。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而细致的景观设计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交叉口的中心,设有一直径为10米的圆形绿化区,中心放置一个抽象的金属雕塑,给人一种很塌实的感觉。

(二)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

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六

1、金溪工业园区区位图和产业布局示意图(现有园区规划纸、园区地形规划纸)。

2、金溪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承办单位,以及园区的位置级别。

5、园区对国家的贡献及特点,有无特殊贡献。

7、金溪工业园区的总体综合介绍,位置交通,主打产业有哪些,重点产业园区介绍(香料化工、机电冶金、轻工纺织、食品),产业及相关企业曾获的荣誉;园区代表性产品及产品在国内外的情况和份额。

9、金溪工业园区发展优势,比如有那些先进的技术和科研,优秀的企业典型(典型材料),突出于其他工业区的特殊的条件。

10、各产业近期几年经济发展情况和几年的经济增长的比较,有何成就,对“十二五”的推动作用。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想达到的价值、规模等。

11、金溪工业园区推动就业,以及和周边企业的联系情况,有何带动作用。

12、主要道路建设,给、排水条件(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放、工业污水的排放及收集,往哪里排放?河沟湖?),每天污水处理吨数,燃气供应情况,电力(供电方式,供电接口、容量等级、已使用和剩余余量、变电站负荷位置等)、水力保证(供水的接口、容量、已使用和剩余余量)。

14、金溪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情况,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

15、基地招商引资情况和方向?有什么措施,招商优惠条件、优势,领导支持力度。

16、场内设备和技术力量,怎样实现资源共享,园区内企业和哪些高校有哪些合作。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七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八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身旁,使园区能透过某某大道直达高速,透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理解城市辐射潜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构成必须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

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网。

二、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到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建立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持续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思考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透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透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透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带给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带给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带给能够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透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务必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务必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构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贴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某某路和某某路为园区带给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必须纵深建设的状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持续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状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能够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能够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飘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飘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某某路和某某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思考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构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构成本园区的整体路网。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思考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构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必须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带给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思考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构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构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个性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某某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构成富搞笑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思考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构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能够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构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构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构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某某路和某某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思考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某某路和某某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某某路和某某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九

为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准确把握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园区主导产业产品链和技术路线,为园区项目招商和项目准入审查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范围。

新区区域和现代工业新城规划范围内的.重点工业园区。包括:铝硅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石化园区、经济开发区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机械产业园区。

二、编制原则。

按照《新区总体规划》、《现代工业新城总体规划》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府发〔〕27号),突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以区县和园区为责任主体编制重点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三、编制任务。

(一)新区区域。

1.视高经济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2.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3.成工业集中发展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二)现代工业新城。

1.经济开发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

2.化工产业园区:天然气化工产业、精细化工产业。

3.铝硅产业园区:光伏产业、有色金属产业。

4.成石化园区:油气化工产业。

5.机械产业园区:机械装备产业。

四、相关要求。

(一)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为规划编制的责任主体,成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经济开发区统一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东坡区政府负责机械产业园区机械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产业发展规划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各单位自行确定规划编制单位。

(三)20xx年9月30日前,各责任单位完成产业规划初稿编制,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统一组织评审。

(四)20xx年10月31日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专家对各重点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评审后报市政府审定。

五、经费保障。

各责任单位产业规划编制经费自筹解决。市财政局负责安排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用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统一组织评审工作。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

摘要: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身旁,使园区能透过xx大道直达高速,透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理解城市辐射潜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构成必须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网。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到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建立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持续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思考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透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透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透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带给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带给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带给能够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透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务必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务必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构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贴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xx路和xx路为园区带给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必须纵深建设的状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持续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状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能够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能够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飘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飘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xx路和xx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思考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构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构成本园区的整体路网。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思考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构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必须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带给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思考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构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构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个性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xx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构成富搞笑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思考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构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能够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构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构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构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xx路和xx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思考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xx路和xx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xx路和xx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思考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

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思考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带给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必须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带给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道路详规说明。

工业区街道的界定工业区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样严格控制红线及退红线界定,但为了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建设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和地下设备工程管线--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等来确定“红线”的宽度。在路面设计布置时,其界限往往是相互连接,在线性上并不那么平直。

工业区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功能小品组成。由建筑和庭院绿化构成的“坊”来界定街道,同时,道路也界定各个“坊”,两者呈现互参状态。

社区道路设计,除了按功能、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外,同时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

道路绿化,务必保证行道树的空间,他能改善交通环境,起到领域界定作用,加强了轴向感和识别性。绿化的设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间,人行其中,是一种享受。

道路小区布局:

(1)路灯,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铺装,车行要道按国家标准修筑,人行道进行美术铺装;

(3)阻隔小品有围栏,车档等,起引导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线性统一,整齐清洁;

(6)路旁小椅,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小美术品,给人以美感。其体量小巧,融于环境中。

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内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已经显现出轴向性、节奏的美;两旁绿地、院落、建筑,使街景更为丰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点缀,使得街道又添色彩。

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赏品位的小品,以免影响人们行走的注意力,不够安全。在人行道旁辟出一块小绿地广场,布置坐椅、花池、花坛,让人们在此小憩,构成一块休闲交往空间,会很受欢迎。

xx路和xx路的设计是道路断面和平面设计的主要资料。这两条道路是工业园区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路。不仅仅要满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

(一)道路性质。

xx路是同向工业园区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两旁均为工业厂房。将它设计成生态性景观道路。xx路是工业园区的东西向主入口,且根据原有地形条件(道路南侧有一条水渠),将他设计成生态性和亲水性均有的道路。

(二)道路设计。

将xx路设计成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度为八十五米,首先满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后在人行道外侧延伸出十五米的绿化带,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满足工业园区形象上的需要,同时,也可作街边公园使用。xx路同样为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为八十二米,结合道路南侧的水渠,设计水景,北侧效仿xx路的设计。

(三)绿化设计。

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在灌木与乔木之间设立街边公园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区和必要的公共设施。xx路南侧,每隔二十米设一半圆形临水观景台,同时,为体现亲水性,道路与水渠之间绿化多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视线可直视水景,以增加空间上的广阔感,利于放松紧张的情绪。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

道路节点说明。

此节点位于xx大路的北端,是进入工业园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承载着进入工业园的大部分的交通量。从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xx景观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动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汇处,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节点是城市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好处的点。道路的流畅是一个城市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建设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园中的道路和道路节点就更为重要。为使其交通清晰、连贯,而且有条理,有助于工业园的意向组织,而不是尴尬,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关切以下几点:

1)是否能够高效率的运作。

2)是否与背景相协调,同时又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3)是否能够突出工业园的概念。

4)是否能够处理好交叉口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类地解决问题。

一、形式。

道路能够采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环行放射式。3,立交桥式。

此节点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据资料显示,道路节点北侧不远处是一条很重要的铁路线。(就其长远来看,就应在公路上架桥,然后让火车在桥上透过。)。

2、此工业园地形左窄右宽,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上会在基地右侧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终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节点。同时这条斜路也起着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3、东西向的环城路由于地形的原因,与xx路相交构成了大约75°的角。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此节点采用了环行放射式。工业园中的交通形式单一,主要是货运,但是去向复杂。另外,理论上来说,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对道路节点的要求更多,更严格。采用环行放射式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采用的环行放射式又不是传统上的规整形式,在工业园上方从东向西看,此节点很像一个“大”字,所以在美观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其长远的经济角度看,还是能够应用的。

二、宽度。

xx景观路根据工业园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成了宽50米,10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这条道作为主道。其他路设计成30米,6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作为辅助道路。以宽度的区别尽量把交通吸引到主干路来。因此,贯穿节点的道路南北宽50米,其他方向的道路宽30米。

三、布景。

此入口视觉比较开阔,但是形状不规则,所以布景上颇费心思。

很显然,工业园的主题是经济。那么,怎样将布景和工业园的主题联系起来那查阅的关于经济类的书籍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其实,广告的影响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印象,二是心理。其实,入口的布景就如同为工业园作广告一样。我选取了第二种方式,就是运用布景来影响投资人的心理决策。一般抉择人要有长远的经济目光,所做的决定也是也是大气的。因此,我认为景观不宜建得丰富复杂,就应简洁明了,雅致大气。另为,在这样的条件充分,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人们也喜欢看大气的景观。毕竟,这不是广场,其作用是广场无法替代和比及的。

主入口从北向南看左边高于右边。所以,在左边人行道内立一个标牌以平衡两边的地势。标牌用有机玻璃制造,上面写上标语“相信选取”,突出了工业园的主题,同时,也不影响后面的景观。

另外,此景观设计采用了直径分别为200米,150米,100米三层环行道,其圆心为交叉口的中心,路宽为4米。同时,配有两组大型喷泉作为景观节点,使各条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环行道路同时分担了中心节点的人流。这种设计同环行放散形的主道路设计结合起来,完全到达了其艺术效果和功用。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而细致的景观设计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交叉口的中心,设有一向径为10米的圆形绿化区,中心放置一个抽象的金属雕塑,给人一种很塌实的感觉。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一

1.1、规划范围。

漯河市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交通优势。

该工业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丰)、漯阜(阳)铁路连接东西。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漯河市区内沙、澧河上已建成桥梁8座,新修和拓宽街道46条,绿化覆盖率达33%,是省级园林城市。市区建成国内一流的10万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网。

2.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2、可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发展一类、二类工业为主,接纳市区部分三类工业,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2.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2.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漯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漯河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性质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原则为:

3.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3.2、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3、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3.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3.6、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四、【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4.1、“线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东方红路和燕山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两条主干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对中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投资和发展规模调查,我们认为园区内部街廓尺度以300米―400米为宜,即道路间距约300米―400米。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正价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也可能出现街廓内部的中央地块闲置,出现“死地块”现象。

4.2、“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我们设计了“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网。

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主干道宽度确定为48米,次干道宽度为36米,支路宽度为24米。

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

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

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

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

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

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4.3、“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

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实施。

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东南风向,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

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客厅”。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

二、公共建筑的要素:

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

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

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

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

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

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考虑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道路详规说明。

工业区街道的界定工业区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样严格控制红线及退红线界定,但为了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建设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和地下设备工程管线--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等来确定“红线”的宽度。在路面设计布置时,其界限往往是相互连接,在线性上并不那么平直。

工业区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功能小品组成。由建筑和庭院绿化构成的“坊”来界定街道,同时,道路也界定各个“坊”,两者呈现互参状态。

社区道路设计,除了按功能、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外,同时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道树的空间,他能改善交通环境,起到领域界定作用,加强了轴向感和识别性。绿化的设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间,人行其中,是一种享受。

道路小区布局:

(1)路灯,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铺装,车行要道按国家标准修筑,人行道进行美术铺装;

(3)阻隔小品有围栏,车档等,起引导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线性统一,整齐清洁;

(6)路旁小椅,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小美术品,给人以美感。其体量小巧,融于环境中。

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内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已经显现出轴向性、节奏的美;两旁绿地、院落、建筑,使街景更为丰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点缀,使得街道又添色彩。

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赏品位的小品,以免影响人们行走的注意力,不够安全。在人行道旁辟出一块小绿地广场,布置坐椅、花池、花坛,让人们在此小憩,形成一块休闲交往空间,会很受欢迎。

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设计是道路断面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两条道路是工业园区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路。不仅要满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

(一)道路性质。

燕山路是同向工业园区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两旁均为工业厂房。将它设计成生态性景观道路。东方红路是工业园区的东西向主入口,且根据原有地形条件(道路南侧有一条水渠),将他设计成生态性和亲水性均有的道路。

(二)道路设计。

将燕山路设计成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度为八十五米,首先满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后在人行道外侧延伸出十五米的绿化带,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满足工业园区形象上的需要,同时,也可作街边公园使用。东方红路同样为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为八十二米,结合道路南侧的水渠,设计水景,北侧效仿燕山路的设计。

(三)绿化设计。

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在灌木与乔木之间设立街边公园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区和必要的公共设施。东方红路南侧,每隔二十米设一半圆形临水观景台,同时,为体现亲水性,道路与水渠之间绿化多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视线可直视水景,以增加空间上的广阔感,利于放松紧张的心情。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

道路节点说明。

此节点位于燕山大路的北端,是进入工业园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承载着进入工业园的大部分的交通量。从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燕山景观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动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汇处,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节点是城市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道路的流畅是一个城市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建设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园中的道路和道路节点就更为重要。为使其交通清晰、连贯,而且有条理,有助于工业园的意向组织,而不是尴尬,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关切以下几点:

1)是否能够高效率的运作。

2)是否与背景相协调,同时又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3)是否能够突出工业园的概念。

4)是否能够处理好交叉口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类地解决问题。

一、形式。

道路可以采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环行放射式。3、立交桥式。

此节点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据资料显示,道路节点北侧不远处是一条很重要的铁路线。(就其长远来看,应该在公路上架桥,然后让火车在桥上通过。)。

2、此工业园地形左窄右宽,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上会在基地右侧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终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节点。同时这条斜路也起着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3、东西向的环城路由于地形的原因,与燕山路相交形成了大约75°的角。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此节点采用了环行放射式。工业园中的交通形式单一,主要是货运,但是去向复杂。另外,理论上来说,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对道路节点的要求更多,更严格。采用环行放射式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采用的环行放射式又不是传统上的规整形式,在工业园上方从东向西看,此节点很像一个“大”字,所以在美观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其长远的经济角度看,还是可以应用的。

二、宽度。

燕山景观路根据工业园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成了宽50米,10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这条道作为主道。其他路设计成30米,6车道,其中有2个自行车道,作为辅助道路。以宽度的区别尽量把交通吸引到主干路来。因此,贯穿节点的道路南北宽50米,其他方向的道路宽30米。

三、布景。

此入口视觉比较开阔,但是形状不规则,所以布景上颇费心思。

很显然,工业园的主题是经济。那么,怎样将布景和工业园的主题联系起来那查阅的关于经济类的书籍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心得。其实,广告的影响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印象,二是心理。其实,入口的布景就如同为工业园作广告一样。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就是运用布景来影响投资人的心理决策。一般抉择人要有长远的经济目光,所做的决定也是也是大气的。因此,我认为景观不宜建得丰富复杂,应该简洁明了,雅致大气。另为,在这样的条件充分,规模巨大的背景下,人们也喜欢看大气的景观。毕竟,这不是广场,其作用是广场无法替代和比及的。

主入口从北向南看左边高于右边。所以,在左边人行道内立一个标牌以平衡两边的地势。标牌用有机玻璃制造,上面写上标语“相信选择”,突出了工业园的主题,同时,也不影响后面的景观。

另外,此景观设计采用了直径分别为200米,150米,100米三层环行道,其圆心为交叉口的中心,路宽为4米。同时,配有两组大型喷泉作为景观节点,使各条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环行道路同时分担了中心节点的人流。这种设计同环行放散形的主道路设计结合起来,完全到达了其艺术效果和功用。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而细致的景观设计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交叉口的中心,设有一直径为10米的圆形绿化区,中心放置一个抽象的金属雕塑,给人一种很塌实的感觉。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二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园林式园区、花园式工厂”的工作思路,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创建花园式工厂与发展生态化工业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培育和谐发展能力,改善综合配套环境,促使园区向园林化的方向规范有序地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结合园区的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产业定位、企业特点和环境条件,充分考虑企业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制定的《____工业园区景观规划》为基础,为入园企业设计效果图提供参考,做到厂区内外统筹兼顾,景观协调悦目。

(二)社会参与原则。硬件环境建设要做到“三个突出”:突出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和企业投资为主、园区统筹监管的建设模式;突出企业绿化美化、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突出园区配套景观工程项目实施。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包括构建园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能源和水综合利用协调服务体系,推行企业清洁化生产。

三、园林化园区总体目标。

到2010年年底,建成花园式工厂数量达到园区企业总数的50%,企业总体绿化率达到25%以上(新建企业当年绿化率达到10%),企业环评通过率占总数的65%,基本完成嘉东、嘉北、双泉工业园的绿化景观工程,进一步转变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模式,大幅降低园区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实现园区整体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花园式工厂建设标准。

(一)企业重视绿化工作,有年度及阶段性规划,企业领导层及职工对绿化工作态度积极,按照规划投入资金有保障。

(二)绿地规划面积占单位用地面积的比率达到25%以上;绿化完成面积占绿地规划面积的比率达到100%。

(三)厂区苗木栽种不少于具体要求中的数量;乔、灌、花、草相结合,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绿化养护管理到位,厂容整洁,花草树木生长繁茂,景观和绿荫效果俱佳。

(四)按照方案要求完成厂区周边硬化及透空围栏建设,厂区建筑物外墙粉刷色彩协调统一;同时做好厂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做到环境干净整洁,不留死角,不堆垃圾。

(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厂房及辅助设施,重视仓储用房建设,做到厂区原料、成品入库,不露天堆放。

五、具体要求。

(一)生态环境建设。

1、企业厂区绿化。(1)各企业厂区种植乔木、灌木、花卉的总数,按规划面积大小,绿化水平达到以下指标: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不少于200株;1万平方米(含1万平方米)—3万平方米的,不少于400株;3平方米(含3万平方米)—8万平方米的,不少于600株;8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不少于2000株;厂区总体绿化率不低于25%。(2)各企业绿化区域灌溉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达到节水目的。(3)各企业可参考以下绿化模式:厂区道路两侧间隔种植乔木和长青灌木,并种植花卉对地表进行覆盖;专用绿化区域种植灌木或花卉植物;围墙内侧种植树冠高大的乔木,并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办公区周边种植花卉或草坪,室内摆放盆栽花卉。

2、企业厂区及周边硬化。(1)各企业厂区内露天场地(除绿化用地外),由企业自行实施硬化,总体达到覆盖全面、统一美观的效果。(2)各企业厂区围墙外侧至园区道路绿化带之间区域的硬化工作由企业投资实施,硬化方式按照具体情况由园区办统一规定。

3、透空围墙建设。(1)沿道路有围墙的企业,新建的必须建设透空式围墙,已建成封闭式围墙的要进行改造,达到开墙透绿,绿化共享的目的;因生产因素确需挡土墙且已经建成的,在围墙内种植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2)各企业建设或改造后的透空围墙,需与周边已建成的透空围墙协调一致。

4、厂区及房屋建设。(1)企业准备建设未进行设计的,在设计阶段必须与园区办沟通衔接,设计方案参考园区办编制的《____工业园区绿地景观规划》,做到单体建筑与整体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2)已完成设计的,开工前必须将厂区及建筑物效果图报送市规划局和园区办进行审核。(3)厂区房屋除办公、生活用房外,生产用房要求建设标准化厂房(钢结构彩板,白墙蓝顶)。(4)2008年7月30日以前已动工的,参照《____工业园区绿地景观规划》进行外部装修。

5、选烧焦类、制造加工类、食品加工类企业相关建设要求见附件。

6、园区公共区域绿化美化。(1)园区内预留的专用绿化区域,按照《____工业园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突出绿网结构、组团隔离、绿线控制和节点景观,由园区办分年度组织实施绿化及美化建设;各种零星空地,按照节约成本、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思路,结合重点绿化景观工程的实施逐年完善。(2)按照《____工业园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绿化结构和目标,重点实施嘉东工业园创业大道和金港路、嘉北不锈钢产业园及双泉工业园部分道路和区域的绿化,基本构筑园区绿地系统框架,总体上形成布局合理、景观雅致的优美环境。

(二)环境保护。

1、新建企业必须在入园建设前完成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已建成的企业在2008年年底前补充完善环评手续,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改造、使用力度,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2、各企业在厂区内必须安装废水净化设备,中水回收用于绿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工业废渣实现梯级利用,气体、烟尘经回收利用后排放必须达标。

3、各企业产生的不可再利用的工业废渣,运送至市建筑垃圾场进行集中处理,不得在厂区内堆积,不得随意倾倒。

六、实施阶段和重点工作。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2月)。

1、宣传摸底:将此方案下发至各企业,对业主进行花园式工厂建设的宣传,适时召开园区与企业联席会议。

2、调查摸底:采取边宣传边摸底的方式,园区办各部室按照分管区域和职责,在做好宣传的同时对各企业绿化完成量、绿化预留面积、硬化面积、废渣排放量、围墙建设等现状做好调查和数据统计,并造册登记。

3、上报方案:按照此方案要求,各企业编制花园式工厂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厂区总体规划图、效果图,绿化、硬化实施方案等),在2008年12月31日前报送园区办。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10年9月。

1、加强督促落实力度。按方案要求,对各企业开展花园式工厂创建的工作进行督促落实,重点抓好企业硬化、绿化、美化、围墙改造、房屋建设等工作,并对各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查找在创建花园式工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实施园区绿景工程。按《____工业园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开始实施园区内主要道路、办公区及其他区域的绿化、硬化、亮化工程和零星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

3、实施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环境标志认证和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认证等。

到2009年年底年,建成花园式工厂数量达到园区企业总数的10%,企业总体绿化率达到15%,企业环评通过率占总数的50%。到2010年9月底,基本实现方案制定的总体目标,完成花园式工厂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1、在2009、2010年的10月—12月,由园区办对企业建设花园式工厂进行检查验收。

2、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由园区办在2009年、2010年对各企业创建花园式工厂工作进行评比,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促进交流。充分发挥园区办多年来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的作用,围绕创建花园式工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业主及社会各方面对生态工业园的认识,扩大花园式工厂建设的社会影响,带动企业踊跃参与。

(二)出台政策、以资鼓励。出台具体的激励政策,以提高企业创建花园式工厂的积极性,对建成的花园式工厂示范性企业进行挂牌、奖励、重点支持等方式,推动各企业创建花园式工厂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附:1、选烧焦类企业建设要求。

2、制造加工类企业建设要求。

3、食品加工类企业建设要求。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三

再过两年,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从国内外发展局势上看,我国在这一阶段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将是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五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预计完成情况。

到,莱州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05亿元;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4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2亿元,其中各项税收收入预计完成4.9亿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预计完成9100万美元;外贸进口预计完成8500万美元;外贸出口预计完成13700万美元。

(二)经济运行特点。

1、产业定位。

莱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仓储业、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为主。鼓励发展石化、化纤、纺织、能源、现代制造、临港重装备业六大产业。主要包括:

(2)炼油、石油化工及化学工业。

(3)机械工业。

(4)化纤、纺织、粮油加工等。

(5)黑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电器装配、五金加工及工业区公用配套工程。

2、对外开放定位。

(1)快速膨胀临港产业板块。依托莱州港区位优势,发展临港产业;打造五大制造业基地,建设一个物流中心,即:形成临港重化工业、粮油深加工业、临港能源及原材料工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大宗货物集散加工等五大制造业基地和港口物流中心;做优做强优势产业。

(2)快速膨胀滨海旅游板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渠道融资的模式,积极扶持旅游项目投资开发。力争再引进1-2个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投资项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莱州工业园区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园区本身也存在不少缺陷。

1、产业聚集和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待加快。莱州工业园区虽然已出现了产业集群雏形,但与沿海发达园区比较,这一特征并不明显。产业链短,结点少,空间聚集的多,内部关联的少。

2、体制性障碍阻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突出反映在职能授权不到位。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独立行使同级经济管理权限,导致入区企业因规划、报建审批环节过多、时限过长等,办事效率低下,特别是有的职能部门维护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搞部门垄断,对园区实行以罚代收、随意检查、交叉检查等强制性行为,影响园区形象。再者工业园区不具有项目审批权、中层干部的任免权及人事管理权。

3、用地指标不足,制约项目落地。随着招商引资和改善环境等措施的落实,项目进入我园区的来势看好。由于目前用地政策是“先有项目,后批土地”的办法,使用地的时间弹性大大减弱,而市场又在不断变化,很容易错失良机。

4、配套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期以来,莱州工业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工业园区自筹解决,园区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捉襟见肘,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十二五”形势展望。

(一)预期目标。

开拓创新,“十二五”期间一定是大有作为的五年,莱州工业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十二五”期间,莱州工业园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莱州市委“一二三七”总体工作思路,以推进“工业强市”和“城乡一体化”两大战略为带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更加关注改善民生,努力保持园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工作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实际到账外资增长8%,外贸进出口增长10%。

(二)工作措施。

1、抓好事关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项目,坚持滨海城建理念,坚持商业运作。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开通硬化、人工湖、大型停车场、长途车站等项目,年内争取开通同舟路,硬化永祥路、徐永东路,建造永泰桥,整修平吴路。

导干部就是招商引资第一软环境的观念,诚信待商,以德招商。三是重点解决乱占乱建,美化城市环境。

3、财税工作再加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我们按照安农、强工、兴商的思路,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就是夯实财源的重要举措。抓住招商引资、大办工业、办大工业三个重点就是从根本上抓住了财源建设。只有如此,才会财源广进,才是治本之策。

4、加快推进改革,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原则,深化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说,园区开发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进行企业化运作。

5、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园区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要不断创新用人机制。要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要在制度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公平考核的评价标准。

6、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继续采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的同时,努力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应以主导产业为优势,努力做好产业资源的规划、整合、包装,积极采用专业化招商,针对招商对象,实行专业化招商。

面积;加大土地置换力度,对超过规定时限、批而未用的项目进行清理、调整和收回。(莱州工业园区宁晓辉)。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四

改革开放以来,东城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东城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应运而生,东城科技工业园、市郊工业园、外经工业园等园区相继建成,极大地推动了东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了东城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些依靠外延、粗放模式发展起来的园区,产业集聚不明显、建设规划不够科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创新发展后劲乏力等先天不足也进一步显现。因此,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加强园区管理、创新园区发展,已经成为东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后必然要走内涵、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整合和集约发展,探索园区经济运行机制,将是未来东城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及时进行工业园区的调查研究工作,客观分析当前东城工业园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先进产业园区的.招商及管理经验,科学地制定园区发展管理政策,以推动东城区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工作。

二、调研任务

(一)调查研究对象

1、东城区三大园区(东城科技工业园、市郊工业园、外经工业园)及周边关联社区;

2、市内较具可比性的工业园区(如:横沥、寮步、长安等镇区管理较好的园区);

3、省内有其他代表性园区(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经济开发区等);

4、国内有其他代表性园区(如:苏州工业园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二)调查研究时间

调查研究时间:2015年1月—2015年6月。

三、研究内容

(一)园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土地物业、入驻企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情况;

(二)园区的管理、运营及招商的模式及政策;

(三)园区在管理、规划、招商等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

(四)园区与周边社区的关联情况;

(五)根据园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比借鉴优秀园区的经验和做法,提供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四、调研重点

(1)掌握园区企业的基本情况,探索园区产业升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2)把握园区管理现状及问题,就园区管理主体、管理模式层面提供解决方案;

(4)了解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深入思考配套设施的升级完善,以便与园区人才政策接轨。

五、工作计划

表1 项目工作计划

六、工作方法

1.运用经济、管理、统计等多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2.资料数据调查。通过线上、线下文献和资料查阅,整理和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4.专家咨询。一方面,向园区专家了解园区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就调研过程和结论征求专家意见,并进一步改善工作。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五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在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年我们已经迈入了xx年,我们国家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此规划中,结构调整是首要目标,科学发展是主题,经济发展是主线,其中我认为以下个亮点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

1、过去数年来提倡的.‘强国’从十二五期间转为了‘富民’。梁启超曾撰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其实可以理解为‘民富国强’,只有人民都富裕了,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人民都强大了,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做为人民党员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多学各项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一名复合型人才,创造成绩。

3、文明体现着文化素质,其实文明也体现着生活的富裕程度,当人民生活幸福了,文化的熏陶就会如春风吹过麦苗一样拂过人心,文明之风随处可见。做为一名顺德人,我非常支持“创文明城市,建幸福顺德”这一发展目标,并且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4、在“十二五”的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相信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越来越向“清、碧、蓝”的方向发展,地球会更健康美丽。

做为一名党员,要时刻关注党的方针路线并坚决执行,同时认真学习,快速提高自己,努力提高服务他人和带动他人的能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面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篇十六

为进一步推动园区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抓好春季爱国卫生月和公共卫生周活动,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进一步提升园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以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月和公共卫生周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除四害等活动,力争通过专项整治,使园区环境卫生有明显改观,达到“六无”的目标,无乱堆乱放、无私搭乱建、无非法摊群、无污泥积水、无白色飘浮物、无乱设广告、无暴露垃圾,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保健质量。。

这次春季爱国卫生月和公共卫生周活动时间从4月1日开始,至4月30日,活动分宣传发动、卫生整治、巩固成果、检查评比四个阶段。

通过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发放宣传单、刷写墙体标语、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爱国卫生月活动和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1、整治公共卫生。充分利用公共卫生周,广泛发动园区干群,全面开展园区公共场所环境整治。重点对园区公共场所、集贸市场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进行全面清除,疏通沟渠、铲除污泥。园区主干道环境卫生由园区公共事业管理所负责,各企业、各学校、各村要建立落实清扫保洁和门前三包制度。

2、整治街道秩序。一是整治占道经营,严禁街道摆摊设点、设店外店、店外灶以及马路市场等占道为市行为;二是整治市容,从严治理乱搭乱建、乱摆乱挂、乱写乱贴,拆除违规建筑,清除一切有损市容、村容的破败建筑,严禁有损市容形象的行为发生;三是整治交通,禁止车辆占道乱停乱放、尽快改善街道交通堵塞现象。

3、整治庭院卫生。采取开展居民卫生户评选活动,发动城乡居民打扫庭院和室内卫生,对院落、楼道、厕所、门窗、墙壁、桌椅等进行清扫清洗,达到地面、门面、桌面、墙面四面光。

4、开展春季灭鼠、灭蟑工作。园区各村、各企业、各学校及宾馆、网吧、舞厅、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业等要坚持定期消杀和集中统一消杀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春季统一行动的灭鼠、灭蚊蝇活动。园区各单位于4月23日-25日到管委会领购灭鼠、灭蟑药饵,园区统一灭鼠时间为4月26日。

5、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园区管委会将派员协同食品药品监督局,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对园区“六小”行业的整治与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同时,加强对居民和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卫生情况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质情况,让园区人民人人喝上卫生水。

1、完善设施。一是完善垃圾处理基本设施。园区各企业要内设垃圾箱、各道路设立垃圾中转站,同时尽快建设园区固体废物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二是完善排水排污设施。园区将着力加快园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建设进程,力争2016年底投入使用。

2、建章立制。推进环境卫生法制化管理,组织城乡居民制订《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规范卫生行为,努力使垃圾卫生、家畜圈养、排污排水、村容整治等卫生环境管理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3、完善机制。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二是建立卫生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负责制;三是制订环境卫生管理发展规划,努力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管理轨道。

(四)检查评比(4月27日一4月30日)

园区组织检评工作组,对各单位开展检查评比,评出前三名和后三名进行通报。

(一)要加强领导。本次活动园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安排1名得力干部抓落实。园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制订好活动计划,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同时要安排活动经费,广泛发动群众,扎实把活动引向深入。

(二)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宣传栏、墙报、简报、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爱国卫生月和公共卫生周活动意义,大讲卫生与健康教育知识,力争通过宣传卫生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激发广大干群的爱国卫生活动积极性;同时要发挥新闻监督作用,一方面跟踪报道活动中的典型人和事,为活动深入开展推波助澜,另一方面要对卫生差的给予曝光、鞭策改进,努力通过舆-论宣传监督,促进活动轰轰烈烈开展,在园区掀起爱国卫生活动热潮。

(三)要落实责任。园区各企业、各村、各学校要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与灭鼠、灭蟑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组织力量,开展集中整治,跟踪问效,确保整改到位。

(四)要认真总结。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活动是一次环境卫生整治突击活动,也是推动园区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的第一战役,做好活动总结,对夺取全年工作胜利意义重大,园区管委会要对园区爱国卫生月和公共卫生月活动进行总结,对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上报到县给予表彰。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创造少患病环境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防控甲型h1n1流感

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城乡整体卫生水平

整治城乡环境,共创清洁家园

大力搞好环境卫生,切实增强防病能力

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人人参与,净化环境,美化家园,预防传染性疾病

整治环境卫生,提升生活质量

重视卫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爱国卫生,人人有责。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市容整洁。

人人动手,清除卫生死角。

讲究卫生 摒弃陋习 预防传染性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2550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