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能够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秩序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课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知识。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可借鉴的教案范本,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谈读书教案篇一
通过活动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读书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性地阅读书籍,并且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1、物色好主持人。
2、小品、诗朗诵、演讲等节目排练。
(一)引入活动。
甲: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书,是人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甲:书,就像一片海洋,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乙:书,就像一位老师,让我们学会许许多多从没学过的知识。
甲:书,更像我们的朋友,可以把以前发生过的感人故事讲给你听。
乙:书给了我们精神的养料。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书,浇灌了我们的梦想。
合:六(1)中队主题队会《书,浇灌我们的梦想》现在开始。
(二)活动具体安排程序:
甲:勤劳的蜜蜂爱和花朵交朋友.
乙:奋发的种子爱和土壤交朋友.
甲:刚强的矿石爱和烈火交朋友.
乙:有为的孩子爱和好书交朋友:
甲:古今中外有学问有成就的人都喜欢读书,他们从书中得到了教育,得到了知识,对人类做出了贡献。
乙:他们对于读书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队员讲关于读书的名言。)。
甲: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生答)。
乙:喜欢读书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我们来听听这两位同学是怎样读书的?(相声《王文学和潘名著》)。
甲:我建议同学们还是不要学他们,空有其名。其实,阅读首先是要有选择的读,选择适合我们年龄的、健康的书籍去读。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增长。
乙:好的书籍要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究竟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呢?下面请我们中队的读书之星推荐好书。
谈读书教案篇二
在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带着孩子们在参观小学活动后,孩子们都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很快成为一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纷纷交流和小学生们的交谈情况:上学要考试,考试不好会被批评。学习好了可以作中队长……孩子们对上小学既有向往又有些担心,所以我预设了歌曲“读书郎”,通过历届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帮助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同时进一步地激发孩子们上小学的强烈愿望。
1、在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尝试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2、能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产生入小学的愿望。
重难点: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与歌词内容相关的图标,黑色记号笔。
一、小儿郎上小学。
1、聊聊小学生上学路上的情景。
2、出示“小儿郎”了解小儿郎的生活环境及要上学的愉快心情。
3、他和你们一样吗?哪些地方不同?
4、今天的小儿郎为什么这么开心,他要去哪里?——引出歌曲的首句并范唱。
二、上学路上——学习并演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理解歌词并初步跟唱。
2、唱好歌曲中的装饰词。
引导语:歌曲中有些有趣的字,我们来听听吧。
3、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作出标记并尝试演唱。
声音轻重有变化的演唱歌曲。
教师与幼儿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激发上学愿望,引导幼儿谈谈上学的打算,并尝试编入歌曲中。
三、我们都是小儿郎。
l引导幼儿谈论:你觉得怎样才能做个好学生,学好本领?(教师用简单图标记录)。
根据选择的图标改变歌曲并演唱。
谈读书教案篇三
通过“听读——散读——朗读——配乐读”等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印象深刻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1.“心往神驰”的含义和“驰”的字形。
(1)心往神驰:心神向往。形容向往、思慕之情不能自持。亦作“心动神驰”、“意往神驰”之解。往,去。驰,飞驰。
(2)“驰”的字形:“马”字部首,合体字,左右结构。
2.注音:
酷爱kuai笸箩poluo堆砌duiqi。
3.词语“一知半解”、“人情世故”的含义:
(1)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2)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4.积累含哲理的语句:
(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5.文学常识:
(1)古代四大名著;
《水浒传》明朝施耐庵。
《红楼梦》清朝曹雪芹。
《西游记》明朝吴承恩。
(2)《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
(3)《茶花女遗事》法国小仲马。
(4)《声声慢》宋朝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故在文中又称李易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词风婉约,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5)《满江红》宋朝岳飞抗金名将。
(6)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她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著有《冰心散文选》等。
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
一课时。
…………。
同学简要概述课文内容:文章回忆了作者从小到老喜爱读书、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并且告诫后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同学默读课文,并圈划文中给自身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交流时说出为什么有深刻印象?)。
1.如何体会“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动作、神态描写,表示出“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揣测人物心理:假如作者不听母亲的催促,含泪上床,会如何用语言打动母亲,同意作者再看一会儿《三国演义》?)。
对自身所崇敬的英雄人物之死而悲伤,表示“我”对阅读英雄人物书籍的极大热情。
(设想一下,我哭的内容。)。
3.文中语句“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为什么?
叙述“我”对外国小说的阅读兴趣,迫切了解外国的人情世故。
4.提出突破口,如何理解“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和自身的阅读兴趣想吻合;被书中的人物、故事内容、情节所感动;对自身的作文有益;人物刻画传神;能认识历史和异国风情。作者从读书中获得了最大的受益,最大的快乐。
从文中“精彩的《西游记》”与“烦琐的《封神榜》”;“栩栩如生的《水浒传》”与“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词句中理解。揣测出作者挑选书的规范是:
(1)情节精彩(2)人物生动(3)语言质朴(4)感情真挚。
读书好:倡议大家读书,读书有益。
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收益。
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收益无穷。
总之,读书是好的,但读的不多,或者读书没有选择,都不是真正的读书。
(第个问题略)。
不能删去。因为这是作者写给少年儿童指导读书的话语,是作者一生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读书思想的结晶。
1.造句:一知半解——。
堆砌——。
3.冰心的读书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
(第一、二题全班同学都做,第三题给有较好读书能力的同学做)。
谈读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
1.理解课文资料,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就应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事物)。
2、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状况。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能够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
3、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读书能够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忙;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4、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5、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期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状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作业:
1.课后字词抄写三遍并积累。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师生座谈。
1、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2、教师启发提问: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日资料)。
3、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教师由学生的交流导入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取书,怎样读书?
四、课文阅读训练(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李长吉李易安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自从回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好处。
(1)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故()然无味津津有()一知()解不能自()风()雪月气愤填()官()民反无病呻()自作()情心动神()。
五、总结本节课资料,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期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好。
能够扩大知识应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忙-多读书。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读好书。
谈读书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3、体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家作品。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二、熟记生字解词。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咀嚼()狡黠()。
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寻章摘句。
狡黠:
愚鲁:
运筹:
三、课文学习。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读过全文后,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4、归纳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谈读书教案篇六
1.阅读图书,熟悉读本内容,能准确指读书中的句子。
2.围绕图画和文字,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主题讨论。
3.在讨论中进一步丰富读书的知识,认识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积极的阅读情感。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指读图书上的文字,孩子模仿跟读。
2.读完文字后,结合每页图画,师生做如下交流:
小姑娘在给谁读书?在哪儿读书?你觉得她读的是什么书?
她为什么要读给妈妈(爸爸、奶奶等)听?妈妈(爸爸、奶奶等)为什么不自己读呢?
妈妈听了心里是什么感觉?妈妈可能会对小姑娘说什么?
如果是你,你还会给谁读书?在哪儿读?读什么书?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
讨论涉及到如下内容:
读书的地点:孩子们提到书店、老人院、公园、院子里、图书馆……。
读书的内容:有英语、故事、儿歌、童话……。
活动小结。
孩子们通过讨论,了解了读书对于自身、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意义,特别是从情感上真正认可读书的价值,并为自己设定不同的读书目标。我把孩子们关于读书的讨论以及他们各自的阅读理想记录下来并张贴在教室中。后来围绕孩子的阅读理想组织各种活动,如“好书推荐会”、“为孤寡老人送故事”、“我是小老师”、“我的阅读档案”等活动,让孩子们体会成为“读书人”的乐趣,体会自己作为“读书人”带给别人乐趣时的成就感。
谈读书教案篇七
1、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
2、学生科学运用读书笔记。
3、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用今天学习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阅读书本。
教学重点:
1、明确各种读书笔记记录方法的区别。
2、掌握卡片摘录的读书笔记记录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出。
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文献的利用来传播知识,进行文化和知识技能的教育。事实证明,同学们越是积极利用和善于利用图书馆,获得的知识就越多,学习成绩就越好。
读书笔记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读书的人,总是书笔不离,随时记录下书中的精华和自己的感想,从书刊中大量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写读书笔记,是积累阅读成果,促进读写结合的一种好办法。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二、新授:
1、了解读书笔记的作用。
(1)写读书笔记有助于理解阅读内容,不仅能帮助你加深领会书中的精髓,还可以锻炼你的思考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做读书笔记时要求记下书中的要点、难点,结论、应用范围、前提条件等对自己最有用的精华部分。)。
(2)经常写读书笔记能够加深印象,有利于记忆。(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口过千遍不如心过一遍,心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由于做读书笔记是在反复阅读、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比单纯的阅读更能记住所学的内容。)。
(3)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积累资料,丰富知识,是我们解答问题或写文章时获取宝贵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积累资料时日后开展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积累资料是一件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要靠持之以恒的点滴积累,不能搞突击,一蹴而就。积累资料的方法很多,而做读书笔记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1)摘录是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的重要方法。
(2)摘录的内容可以使文章的要点,文中有意义的或精彩生动的词语、佳句、警句、典故、段落,重要的史实,使用可靠的资料、数据、公式、定理等,也可以使阅读中产生的疑问之处。
(3)摘录的特点是以摘录原文为主,摘录是要求间断扼要,选取关键的精彩的内容力求准确无误,并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和利用。
(4)摘录形式有很多种,今天学习用卡片摘录。
每张卡片上只写一项内容,在卡片左上角表明分类项目;每张卡片上要注明出处、作者等有关情况,写好后应分类存取,以便检索。
3、出示读书笔记卡片。
爱祖国。
——苏霍姆林斯基。
转引自《人民教师手册》,浙江教育出。
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269页。
1988年5月21日摘录。
寓言。
风筝。
风筝疑惑地问:“我飞得比鹰还高了,人们为什么仍然管我叫风筝而不肯称我为鸟呢?哪怕叫我麻雀也好啊!”
“因为你不是靠自己的翅膀搏击风云而是靠风的宠幸而‘飞’上来的。”云直言不讳地回答。
——张峰《寓言二则》。
摘自《中国校园文学》。
1992年第5期,第36页。
1992年6月2日摘。
礼仪。
孔融让梨。
三国时期的大文学家孔融,在4岁的时候就知道谦让之礼。每次给弟兄们分梨的时候,他总是先把大的梨分给哥哥和弟弟,自己吃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孔融说:“哥哥的年龄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的年龄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他也应该吃大的。”孔融从小就知道兄弟之间应该互相礼让,后人都把孔融作为榜样……(孙志民)。
摘录自《北京教育报》第76期。
1993年4月27日。
三、学生实践:
学生看书并取出卡片进行摘录,教师巡视。
四、交流:
学生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会一种读书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很有用处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并熟练运用,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
资料提供者:xinying777。
谈读书教案篇八
(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领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
理清记叙顺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ppt,黑板、音频播放
(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古代北宋诗人)
(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读几遍,多次品味,你才能知道其中蕴涵的真正意义。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表达过读诗,也就是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
(3)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外国)
指出读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著有《繁星》、《春水》两本现代诗集。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著有《小桔灯》、《寄小读者》(书信),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被称为“世纪老人”。
展示图片:暮年之际仍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在灯下看书的冰心
字词梳理(个别读。齐读,注意字形):悬念:笸箩:酷爱:消遣:天罡:地煞:繁琐:堆砌:水浒传:津津有味:索然无味:怒发冲冠:义愤填膺:为人处世:
根据意思猜成语:个别问,齐读
气愤填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
若有所失: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无病呻吟: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津津有味:津:唾液;味:兴趣。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
人情世故:人情:人之常情。世故:处世的经验。人情世故是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学生听录音,边听边整体感知
1、标段落序号(15个自然段)
2、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个问
(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
3、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文章主题?怎样给文章划分层次?个问,分析,学生答不上来时,可稍微分层次给他们,然后概括段意。
主旨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回忆自己幼时读书的经历。读书好,多读书。
第三部分(12—13)谈“读好书”
第四部分(14—15)点明文章主旨。
解题:文章题目是“忆读书”,那作者冰心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样读书感受?(个问)
(2)《聊斋志异》:这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
(4)《精忠说岳》:“没什么印象”爱古典诗词,十分动人的。
(5)《茶花女遗事》林译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才尝到“满……一……”,“一个……的滋味”(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比)
(5)《西游记》精彩(情节对比)《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人物对比)
《封神榜》烦琐《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从脑中抹去;(语言风格对比)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记得写副板书1
(6)第13自然段: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比较)
(7)文章末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过渡语:看黑板,这里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作者对一些书的评价?(对比)
情节对比、人物形象塑造的对比、语言风格的对比,表达作者对书的好坏的评判。
过渡语:那怎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情节要精彩,人物形象塑造要如生,语言要质朴,饱含情感——这也是作者评价好书的标准!
副板书2
探究: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齐读)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指导儿童读书的话,结合课文,说说哪些话体现了这九个字所表达的.一些意思。(合作探究,同桌讨论,发言)
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得快乐
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学做人、增知识
书看得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欣赏美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层层递进!箭头指向
(全班再把这句话齐读一遍,注意重音的把握)
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小组讨论,发言)
(齐读第11节)这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个问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对前文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与前文是一个总写与分写的关系。升华文章的主题。
(1)叙述的顺序是什么?
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作者评判书好坏的标准,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老师指着板书,试着让学生用“记叙了…表达了…希望…”总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必修作业:积累词语,按格式抄写;翻阅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
2、选修作业: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们只看到辉煌的结果,忽视了辉煌背后付出的艰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到彩虹。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回忆童年,像梦一样)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白发苍苍依然要有一颗奋斗的心,要充满活力与生机。)
谈读书教案篇九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教学过程:
(1)名言警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名人论读书:
三贵——清代张之洞主张读书要贵博、贵精、贵通。
三读——清代梁启超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读。明代陆世仪主张要精读、细读、熟读。
三回——著名科学家高士奇谈读书体会时说过:“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就成为朋友。”
三肯——顾颉刚读书主张肯思、肯写、肯翻,这样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造力。
三视——《文心雕龙》研究专家牟世金把书视为朋友、大敌、老师。
三为——培根认为读书之用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三到——宋代朱熹认为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找出精彩的'语句: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教案《》。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四、学习论证方式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七、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谈读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
1.理解课文资料,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就应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事物)。
2、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状况。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能够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
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
3、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读书能够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忙;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4、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5、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期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状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作业:
1.课后字词抄写三遍并积累。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师生座谈。
1、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2、教师启发提问: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日资料)。
3、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教师由学生的交流导入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取书,怎样读书?
四、课文阅读训练(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李长吉李易安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自从回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我”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好处。
(1)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故()然无味津津有()一知()解不能自()风()雪月气愤填()官()民反无病呻()自作()情心动神()。
五、总结本节课资料,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期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好。
能够扩大知识应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忙-多读书。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读好书。
谈读书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的:
1、以读书月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2、通过开主题班会――小小故事会,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真正地多读书,读好书,体会读书的乐趣,领悟读书的真谛,推动校园文化,提升小港实验学子的'文化品味。
3、引导实验学子广泛阅读书籍,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明理益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学习的观念,努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故事在小队中讲一讲
2、每队选出2――3人在班中讲一讲,可配上动作、表情等。
活动过程:
一、 唱队歌。
二、各小队上报参赛队员
三、 当场抽签,确定讲故事的先后顺序
四、依次上台来讲故事。
五、选出你认为讲得最棒的队员,以及你认为讲得最好的故事并说出好在什么地方
六、当场表扬,发放奖品
七、辅导员讲话并作活动小结
谈读书教案篇十二
设计者周节。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目标设定。
2、通过默读、速读,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冰心资料学生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学)。
教师导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导语:
【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冰心的语言,去结识一下这位爱读书的女子吧!
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
二次备课。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字典,正音、释义。
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在学案上给出方法,实效指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
课前观看学案,总结、发现、梳理问题。
合作交流:(互学)。
小组长检查,汇报学案的内容。展示点评:(群学)。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阅读后完成:
1.读准字音;
2.注意句子通顺、连贯思考:
小组展示字词学习的情况,展示课文的朗1.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了文章的顺序,我们看一看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明确:
三、学生展示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题目中思师归纳讲解。考)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或她对我们少年儿童的读书有怎样的建议?)课文重点写了这句话的哪个内容?明确:
2、冰心奶奶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觉得怎么样?(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明确:
课题。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
设计者周节。
1、通过朗读美文,了解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品味平实、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目标设定。
2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交流读。
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
教师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1.指名有感情朗读。2.提问:上节课我们听冰心老人给我们讲了她读书的感受,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个感受是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前面我们已经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探讨读书到底有哪些好处?怎样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互学:
1、通读全文回答:作者之所以喜欢读书,是因为读书好。读书。
有哪些好处呢?请你试着概括。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明确:
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结合课题,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2、“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明确:
3、细读12-13段回答: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如话家常。作者。
作者说要“读书好”,那怎样才是个对书非常有感情的人,你从文中哪能得到一本好书?明确:
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感情?
例:“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一……就……”好处:
比较之后,作者喜欢读哪一类的悲惨。)书?(请从原文中找句子来朗6.指导朗读读)。
总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一本好书呢?明确:
1、请你搜集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2、迁移活动:有感情地齐读、享受冰心的美文。冰心妙语录一:
能感染人、陶冶人。
板书设计。
有助于写作读书体会。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
教学随笔。
读书好能扩大知识面。
谈读书教案篇十三
知识与本事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完美情感。
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以往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日我们一齐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资料,理清文章思路。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
(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资料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能够改善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资料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谈读书教案篇十四
(6)第13自然段: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比较)。
(7)文章末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过渡语:看黑板,这里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作者对一些书的评价?(对比)。
情节对比、人物形象塑造的对比、语言风格的对比,表达作者对书的好坏的评判。
过渡语:那怎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情节要精彩,人物形象塑造要如生,语言要质朴,饱含情感——这也是作者评价好书的标准!
谈读书教案篇十五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xx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xx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xx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谈读书教案篇十六
1.能理解和背诵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我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会圈点勾画和做读书卡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和质疑问难的本事。
4.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和品鉴本事。
: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本事和品鉴本事。
:对作者富有哲理性语句的理解。
谈话式为主。
1.师生互读,并稍做点评。
2.学生用自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
思考回答:本文主要论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再次浏览课文,要求学生:勾画你最喜欢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或者你不喜欢的句子,简述理由。
同时经过谈话、质疑,引领学生生成、完成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景而定)。
1.给同学写卡片。
2.朗读:
男生:读书足以怡情,我要读好书;读书足以傅彩,我要读好书;读书足以长才,我要读好书。
女生:读史使人明智,我要好读书;读诗使人灵秀,我要好读书;数学使人周密,我要好读书。
谈读书教案篇十七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1课时。
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今天就让培根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吧。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3、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4、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
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7、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9、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
在句式上多用排比,使说理论证更充分有力;用比喻论证是论证更加形象透彻;语言精辟,句句经典。
谈读书教案篇十八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前言】。
《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所写的著作《培根随笔》中的一篇文章。
【释义】。
1.怡情:使心情愉快。
2.傅彩:增添光彩。
3.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4.矫:做作,不真实。
5.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6.鄙:看不起。
7.诘难:诘问,为难。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10.滞碍:不畅通。
1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12.阐证:阐述论证。
【课文赏析】。
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谈读书教案篇十九
《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谈读书的作用。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的方法,而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高产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为完整。
其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狡黠者鄙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这些话都充满了成熟的人生经验。
培根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谈读书》多用简洁短句,虽然也有句,但每个句子几乎能独立,似并排而立。说理上,培根喜欢用对比论证,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一个问题,于是就形成了对仗的平衡句式,其中还灵活穿插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热爱读书,你就会热爱生活;学会了读书,你也就学会了生活。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3、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1、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自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2、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那我们看看几百年前的先哲对读书是怎样看待的。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贵族家庭,培根小时候很爱学习,13岁便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2、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谈了读书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
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富有哲理。
1、合作编写《读书名言精语评》。
2、采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全班交流。
先读出句子,然后再对句子进行点评,可以从修辞、内容、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
例句分析:
(1)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人的天性是各种各样的,这其中有应继承发扬的,也有努力克服的,好比野生的花草,有繁茂与美丽的一面,也有疯长破坏美感的地方。要使花草只呈现出美丽的一面,就需要人们对它们修剪、移接,而人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明智明理,并且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努力趋向人性的完美。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人们读书要有正确的心态。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长,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书本中学到知识,而不要用挑剔的批评的眼光看书,随时准备和书本辩论;但我们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完全丧失自我,书本中也有不正确或偏颇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坚持真理,不要轻易盲从。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课外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
2、自拟一条读书名言。
谈读书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的:
1.能理解和背诵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从中反思自我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会圈点勾画和做读书卡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和质疑问难的本事。
4.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和品鉴本事。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概括本事和品鉴本事。
教学难点:对作者富有哲理性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谈话式为主。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引。
二、个性阅读。
1.师生互读,并稍做点评。
2.学生用自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
思考回答:本文主要论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品读深究:
再次浏览课文,要求学生:勾画你最喜欢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或者你不喜欢的句子,简述理由。
同时经过谈话、质疑,引领学生生成、完成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景而定)。
四、实力做证。
1.给同学写卡片。
2.朗读:
男生:读书足以怡情,我要读好书;读书足以傅彩,我要读好书;读书足以长才,我要读好书。
谈读书教案篇二十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积累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完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比较、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以往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日我们一齐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二)、作者简介。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
(三)、扫清生字障碍。
生字:
藻饰狡黠诘难滞碍傅彩吹毛求疵多音字:嚼、好。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五)、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用自我的话总结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读课文,选出你喜欢的语句,说明喜欢的理由并进行简单的赏析。(能够从语言修辞、思想内涵、表达观点、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1、读书目的:
(2)对不一样的书,要不一样地读。
(3)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笔记结合起来。
2、示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评析:列举的资料丰富翔实,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六)、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谈读书教案篇二十二
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要具体、简要、可行、可测: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自学的时间:
1.学会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意思填词语:
3.了解作者。
4.怡情傅彩。
学生看书、看例题、做测试题,教师巡视。(教师出示问答题或测试题让学生检测自学情况)。
测试题:
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建议教师预设)。
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
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引导归纳,回扣目标:
1.根据作者来谈读书,谈谈学生的读书方法。
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3.归纳这篇文章的名言警句。
分必做题、选做题或思考题。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学困生,当堂批改学困生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堂堂清”。
必做题:1.1、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3)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4)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明、含义深刻。
(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
2、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板书设计:
培根比喻论证。
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抓住文本重点,这篇课文很有思想价值,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愿意读书的人不多,能够读书的人也基本上是被逼的,因此,我把体会文中有关读书名言的句子作为重点之一,让他们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课前补充的一些读书名言也是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因为这是一篇议论文,文体知识也应该是一个重点,我侧重于论证方法的教学。
谈读书教案篇二十三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15、短文两篇。
1、读书的目的对比论证。
2、读书的方法比喻论证。
3、读书的作用举例论证。
鮀浦中学:谢白雪。
生:读书使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
师:恩很好,读书使这位同学收获了很多,那么书应该怎么读?读书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思想,一起去感受他那简练有力的语言!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看注释,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对于培根这个名字我们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我们听过“知识就是力量”,一起来走进大师!(点击幻灯片),好赶快来读一读课文。我想邀请两位同学来配合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推荐推荐。
(学生推荐同学朗读课文)。
(师生共读课文)。
师:读得怎样?
生:好!
师:鼓励鼓励!(掌声响起)恩这两位同学读得不错!但有些词语读得还不太准确,我们来巩固巩固!(点击幻灯片)。
(生读字词)。
(生沉默)。
师:再看看课文吧!
(教师巡视课堂)。
师:好,哪位同学来谈谈,你来吧!
生:谈了读书的作用。
师:很好!读书有什么作用?
生:怡情,傅彩,长才。
师:除此之外,还有吗?
(学生沉默,教师面向全班)。
生:读书还能塑造人的性格!
师:好!我们来看最后一层,“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生:可以疏通才智。
师:那就是说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很好!
师:文中还谈了哪些内容?
生: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
师:好!板书:1、读书的目的2、读书的方法3、读书的作用。
生:还从反面来讲。
师:很好,这就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对比论证!
师:接下来讲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还有什么呢?
生:读书与观察要结合。
师:最后指出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同意吗?
(生齐声回答):同意。
师:接下来谈了读书的方法。大家在平时积累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生:可以通读,选读,精读…。
师:恩看看培根是怎么说的?谁来?
生:读书时要有怀疑的态度,对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生:要浏览读,选读,精读。
师:文中还提到读书应与什么结合在一起?
生:与讨论,作文结合。
师:好,像老师读这篇文章后,在课堂上与大家讨论,下课要写一写教学反思,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师:最后谈了读书的作用有?
生: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读书能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师: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了解了,大家在读这篇文章时,觉得文中的语言怎样?
生:优美。
师:不仅这样,它的语言很简练,让我们来品一品。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或最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点击幻灯片)。
(师巡视)。
师:好哪位同学来谈谈?
(一女同学举手)。
师:(高兴)你来。
生:“读史使人明智…皆成性格”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各个学科对人性格的作用,很有气势。
生: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师:很好,这就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它会使说理更有说服力。(点击幻灯片)。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
师:谁再来谈?
生:我谈这句话,“读书费时过多…学究故态”我觉得书读太多也不好,成呆子了。
(生笑)。
师:是啊,读书总花好多时间,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如果老按书本的来做就成书呆子了。
师:不错的看法。老师挺喜欢这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想想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沏一杯青茗,躺在柔软的床头,让阳光温柔地照进屋子,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师:品析句子时可以从不同角度.
师:谁再来谈谈?(师指名)。
生:我喜欢这句“天生才干…如何修剪移接”它讲了读书可以使我们更好。
师:为什么说天生才干是自然花草?
生:没有修剪。
师:那么我们通过读书来修剪移接,就是读书能使我们更完美!文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比喻论证。
师:这样说理更形象易懂。(点击幻灯片)。
师:这篇文章几乎每句话都是名言,我们要把它们积累下来!
(生齐读句子)。
师:文章围绕“读书”谈了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并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还有排比的修辞方法,使说理清晰,易懂,生动形象。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培根随笔中的精彩语句,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共读)。
师:关于逆境,美,友谊,培根是这样看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跟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
师:在谈时我们应该注意先确立一个观点,加上有力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师:谁来谈谈?好,你来。
生:我来说说逆境,“逆境对于积极乐观的人来说是垫脚石,对于消极,意志消沉的人来说是绊脚石,就像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在仓库里发明了该公司的产品的。
师:很好啊,这位同学的观点鲜明,用了事实论据,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比喻论证。
师:还有谁?
生:我认为外在美不重要。
(生笑)。
师:说说理由。
生:我们应通过读书来弥补不足,而不是之注重外在美。
师:是啊,你从文中有了新的认识。再一个同学来。
生:我认为友谊是我们一生的宝石,应该珍惜。
师:很好,这位同学同样用了比喻论证。
师:大家谈得不错,老师认为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有读书的机会,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回家后,请你围绕我们今天谈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
谈读书教案篇二十四
1、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及命运......那么,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让我们从她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交流冰心的有关资料。
二、预习检测。
1、检查生字读音。
2、认清生字字形。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重点纠正读错的字音和破句的词句。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理解读书的好处,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读好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四、读识阶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一)。
(1)、读读课文,说说冰心奶奶在这片课文里最想告诉我们什么。
(2)、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围绕这句话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2、答情况组织全班交流。
五、读议阶段:研读课文,品读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二)。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冰心告诉我们读书有哪些好处,你又是怎么读出来的。温馨提示:自读自悟,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旁写上体会,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再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说说有哪些好处。
(2)、读书好处多,应多读书,冰心奶奶是怎样做的?她读过哪些书?
(3)、多读书,还要做到读好书。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冰心奶奶对读书又有什么独到的体会。
温馨提示: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旁写上感受与体会,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同桌互相交流。积累四字成语,比如:索然无味,风花雪月等等。
(4)、选择自己感受深的不分反复读,体会读书的乐趣。
六、读升阶段:拓展延伸。
1、讨论:你是否做到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以“我和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短文。
七、课堂小结。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28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