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0:47:11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实用17篇)
时间:2023-11-23 10:47:11     小编:梦幻泡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道德和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一篇完美的总结应该具备简明扼要、准确完整的特点。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一

(一)所有者。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企业最初的直接投资人,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表决,企业经理的任免也由董事会决定。另外,企业所有者也是企业收益的分享者和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因此,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

(二)企业债权人。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后,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便按时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企业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尽量做到能够到期偿债,维护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三)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包括一般的员工和企业经理人员,他们为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体力劳动,必然要求取得合理报酬。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有权分享企业收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当企业失败时,他们要承担重大风险,有时甚至比股东承担的风险还大。因此,在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职工的利益。

(四)国家税务机关。国家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公共方面的服务,维护企业的社会环境安全,因此要分享企业的收益,要求企业依法纳税。国家作为企业不请自来的利益分享者,带有强制的色彩,而且分享企业很大份额的利润,因此,对企业财务决策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这些企业集团利益者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利益集团相互妥协、共同作用,借此来实现他们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所以,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最大。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定位。

财务管理目标(整体目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研究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应明确财务管理是干什么的,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需要做好哪些工作,企业经营的各部门和各环节期待其完成哪些任务。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本运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搞好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工作。企业经营各部门主要希望企业财务管理可以提高资本运动的质量和效果,为搞好企业管理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持。根据以上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以资本运动最优化作为信息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如果用一个指标来表达,就是全部资本内含报酬率最大化。以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考虑了全部资本的营运质量和效果,又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且可以在不同投资规模的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对比。

在确定了全部资本内含报酬率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设置几个辅助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以促进企业资本运动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高。

考察企业的资本运动过程,既要看到它的动态表现即一定期间的流量,又要看到它的静态表现即一定时点的存量。企业资本运动过程实质上是流量和存量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所以,资本运动最优化目标又包括资本流量最优化和资本存量最优化两个分部目标。从资本流量最优化目标来看,它可以通过现金净流量最大化来体现。因为现金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现代企业资本运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现金净流量的大小上。只有实现现金净流量最大化这一目标,投资者、企业、职工、债权人以及国家的利益才能有所保证,否则,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就很难得到满足,账面上的利润也只能是画饼充饥。从资本存量最优化目标来看,它又包括资本成本最小化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两个具体目标。前者是对筹资工作的要求,后者是对投资和资本营运工作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几种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和分权结合型”三种。

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有企业上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控制和统一管理。其特点是大部分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上级主管部门,下级分公司、部门很少涉及到企业的决策权,人、财、物、产、供、销统一由上级控制,资本筹集、投资、收益分配、资产重组、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事项也都由上级统一管理。尤其我国早期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权限很大程度上被政府和国家控制,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虚设,财务管理工作失控,经济效益低下。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制度的建立,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日益显露出许多问题和弊端。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下级部门和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上级公司和管理部门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体制。各个下级部门和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

3、集权和分权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绝对的集权和绝对的分权是没有的,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上级公司主要侧重对方向性问题的集权,对下级公司的具体事务则可分权,强调结果控制,但不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只是有选择地对重大问题进行控制,在这种模型设计中,集权、分权程度的把握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难点,若运筹得当,此模型既能发挥集团上级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下级部门和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集团追求的相对理想模式。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二

1.移动电视覆盖面广、移动性强、全程伴随、实时接收。移动传媒经过迅猛发展,目前已覆盖我国近40个经济发达城市,受众总数近两亿人次,其中,公交移动电视的覆盖率更加突出。到目前为止,仅cctv移动传媒业务就已签约6万辆公交车、安装10万个显示屏、建立300个公交基站。随着移动电视技术的进步,覆盖率自然会节节攀升,因此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必将带来巨大变化。此外,公交移动电视技术的发射与接收原理使得移动性极强,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清晰的声像效果。这种特性在保留广播媒体移动接收的特点的同时,又摆脱了固定接收的缺点,移动性更强。公交移动电视改变了电视节目只能“固定”观看的缺点,做到了伴随性传播与接收,乘客一踏入公交车,就能接收来自移动电视的咨讯与信息,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边走边看。此外,这种实时接收的形式保障了新闻的即时性,使一些重大新闻与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受众。

2.移动电视垄断传播、封闭全效。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拥有相对的主动性。何时看、看什么、是否更换频道,都可以自己掌控。移动电视则具有空间封闭、频道唯一的特点。受众收看移动传媒的内容是在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因而具有垄断性质,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处于被动状态。封闭式的传播空间,可以令信息完整传达给每位受众。通过调查,受众在家看电视,遇到广告播放时,42%的人会换频道,15%的人会去忙别的,而在公交移动上收看广告的比例达到了82.9%。可见,从广告传播这个角度讲,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避免广告信息流失,也就是说广告信息的到达率大大提高,使广告的传播效果更佳。

二、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分析。

对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进行分析,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收视群体移动性,收视时间短暂性。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是那些在乘车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收视群体移动性强且流量巨大,同时收视时间无法保证持续与连贯,易受客观因素干扰。第二,受众对节目接收具有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包括许多种因素,有可能取决于乘客在交通工具上所处的位置,也有可能取决于对当前节目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第三,受众接受的信息具有相对固定性。这是由于每天固定时段、固定线路的乘车人是相对固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和期待,但是同时也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易让受众产生疲倦心理。

三、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分析———以cctv移动传媒(公交频道)为例。

移动电视与传统电视在传播内容上并无很大差别,基本分为节目和广告两大部分。cctv移动传媒针对不同场所的需求开办了八套轮播节目,“公交频道”是针对城市公交车辆开办的车载电视系统。针对移动受众的收视特征以及公交车的特点,cctv移动传媒对传播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它们以为新闻资讯主体,辅之服务、娱乐类节目,包括了《新闻短讯》、《天天饮食》、《画说理财》、《巴士音乐站》等板块滚动播出。这些栏目依托央视庞大的资源优势,是央视精品栏目的创新与发展,与央视其他频道相辅相成。其“移动”特性使移动人群白天收视的空缺得到有效填补,使得央视平台得以放大和延续。同时为了突出移动电视的时效性和公益性,节目空档推出了公益小卡通《绿豆蛙》等,为确保时效性,在重大体育盛会或活动时,乘客还可在公交车上观看到现场直播。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收视的短暂性和移动性,公交移动电视最主要的赢利模式及商业诉求仍是其广告功能。广告作为各个公交移动电视最主要的收入,在传播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这仍是移动电视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乘客乘坐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公交移动电视传播的内容相对较为精简和浓缩,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缩减。以其推出的情景短剧《巴士短剧》为例,每集5—10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使传播内容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总的来说,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与传统电视媒体大致相同。

四、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

在传播学中,对于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分析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以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为分界点,学界认为传媒的传播效果可以“影响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它(传媒)可以使人类的思考与感情分开,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这种理论揭示了受众感官认知可以被传媒传播效果替代。随后,“强大效果模式论”被提出,但这并不容易,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恰当的传播技巧,它才可能产生强大的效果。由此作为理论依据,试分析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根据第二部分“传播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移动受众在公交车空间中,进行的是唯一的移动电视传播。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在公共交通封闭空间中,公交移动电视成为受众的唯一信息来源,无论受众主观意愿上是否接受,公交移动电视都对受众进行了信息的传播。因此,在正确的环境和传播技巧这种特定的条件之下,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也就产生了“强大效果模式”。当然,虽然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封闭空间进行的唯一传播,但由于传播地点的特殊性,受到外部的干扰不可避免。比如移动电视信号源不稳定带来的播放不畅的干扰,再如由于周围环境的嘈杂而引起的噪音的干扰,又如由于封闭的空间内其他形式的广告或新鲜事物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使得传播效果下降等。另外从受众的心理上出发,长时间的强制性收视往往会给其造成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移动电视的整体传播效果。总之,包括移动电视自身存在的缺点在内,所有这些内外部缺陷都会影响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

五、移动电视的传播策略。

对于我国多个城市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调查表明,目前公交移动电视有着较高的受众关注度,但在满意度及影响力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乘客是“强制性收视”,收视率一般比较高,但是受众并非完全被动,他们仍然把握着“选择性注意”的主动权。对媒体的关注更多是出于自己的一种选择,他们当时的需要、电视节目质量的高低及影响力,成为他们选择看与不看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公交移动电视必须围绕目标群体,并充分考虑其媒介特性,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影响力。

1.内容为王,优化节目形式。节目要以资讯服务为主,节目风格轻松愉悦、短小精悍,适当加大娱乐类、音乐类节目的比重,及时更换内容,缓解乘客的视觉疲劳。

2.细分受众,进行个性化管理。要正确定位受众群体,并把握各类型乘客的规律,如乘客时间、人数等,根据乘客特点和收视心理来编排节目。

3.完善技术,改善传播效果。注重更新技术与设备,确保清晰的声像效果。同时可采取增大字幕、创新节目形式等方式,适应公交移动电视相对复杂的收视环境,改善传播效果,保持受众的收视注意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三

第二代移动通信网gsm、gprs除了提供语音服务外,还能提供面向字符的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eservice)。sms占用通道的时间短、费用小,可使得两个移动用户方便地进行点对点通信。由于互联网具有丰富的资源,目前众多的短消息服务厂商几乎都与国际互联网相结合,并形成统一的短消息服务网络。通过短消息既可以在用户间实现有限字符的通信,也可以实现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有限字符传送。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用户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对移动服务器的访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见图2。以教育服务器为例,其短消息服务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学校的教务管理和处理功能。如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通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通知;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查询;学生选课信息的发送和提交。同时共享诸如网址、学术报告的概要和邀请函等。

(2)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功能。在达到一定问题量后,系统通知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浏览以及答疑;学生也在数据库资源中浏览各类信息和知识。

(3)在面向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风格的调查后,由学生个人在某些学习支持服务机构定制学习策略服务。

(4)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服务。

2.2基于连接的移动教育。

一般来说,sms服务提供面向字符的传输,其数据的通信是间断的、非实时连接的,因而这种通信方式并不能实现对网站的浏览,也不能实现多媒体资源的传输和显示(像视频,音频)。但随着以wcdma、cdma2000和td-scdma3种主流3g技术的推出,以及通信芯片和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性能的提高,面向浏览器的移动设备将会很快得到推广。目前很多手机厂商正在或已经开发能支持浏览器的高档手机,如wap手机、imode手机、gprs手机等都将支持浏览器。以第三代移动设备(手机、pda、手提电脑等)为主的移动教育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将会发生空前变化。但是,教育平台从微机到手机的.转变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微机软件是基于微机屏幕的,因而在移植到手机上时,都要对于显示程序进行适当的修改等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ley)于针对一些中学生做了使用手机的教育实验,讨论了在虚拟大学中的移动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英国ultrallab实验室于开始进行m-learning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3个存在于欧洲的年轻人的社会和教育问题:文盲问题、缺少继续教育问题以及由于缺少信息技术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

m-learning项目起始于7月1日,已经于12月31日结项。目的是探究如何利用先进的移动技术开展基于问题的非正式学习和工作中学习的方法。月,我国教育部就移动教育开始正式的立项研究。206月,北京大学建成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国内新浪、网易、搜狐等知名网站开始向移动用户提供手机短信息或wap方式的外语学习收费辅导服务。

(1)学习的移动性。从某方面来说,移动教育可以让学习者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它突破了传统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使学生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而且变得更便捷,与此同时,教育的成本被降低,老师的工作重心开始由讲授者转移为引导者。

(2)学习的自主化。移动教育可以很好地构建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支持作用,但它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其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而移动教育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自己基于问题主动去掌握,从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基于问题的学习,即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来应用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一般来说,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并能加深学生对重大问题的理解。

(3)学习的个性化。移动教育的部分功能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通过移动资源库、移动讨论区和bbs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难度水平进行探索。

(4)资源共享化和资源的实效性。internet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海洋,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都能通过网络得到有效的传播。这些知识和信息不仅能被共享,而且成为教学资源融入课程之中,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利用。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信息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并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5)移动教育功能的扩展性。现在以手机为主要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在技术的支撑下,功能日益强大。如现阶段流行的在gprs上连线的wap在线游戏和wap博客,它们都具有数据高速传输,永远在线和仅按流量计费的优势。

从宏观上讲,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工业化处于发展阶段,教育与通信相接轨,但教育却还没有被完全被纳入市场运作环境中。专门的移动教育设备制造商、移动教育接入服务商、移动教育网络运营商和教学资源提供商等,都还没形成完整的整合体系和链接结构,运作环境尚不成熟,从而无法构造一个完整开放的移动教育系统。就教学资源提供商而言,目前在我国已形成规模并进入商业化运作的教育网站大致只有两类,一类是提供在线远程教育,即所谓的“网校”,一类是提供教考资源。

从微观上讲,技术是移动教育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移动教育并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但目前,有些技术还无法为参与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虚拟学习情境和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如手机屏幕的显示方式有待于屏幕技术的改进,也有待于适合移动学习的站的建立,而基于手机的教育操作系统目前开发出来的少之又少,并且已有的软件缺乏扩展性。还有诸如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嵌入式平台软件、蓝牙技术、语音输入技术、手写输入技术、屏幕扩大技术等等都在改进之中。

另外,移动教育的优势之一是能让学生自主、便捷地就有关项目进行高效的、自由的学习,但从教与学的交互与反馈来看,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缺乏监控和调整策略。传统教育中人性化的交互方面与移动教育相比,无疑更占优势。这是移动教育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分布式计算、蓝牙技术、wap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移动教育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

[2]隋清江,张艳萍,张进宝.移动教育: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8).

[3]周金凤.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概述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6).

[4]韩玲,满朝辉,邵文.移动英语教学的构成特征与评估[j].实践探索,2004,(12).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四

在确保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盐碱地、修路架桥所挖的低洼地带、矿区作业留下的塌陷坑洼以及砖窑挖土形成的坑塘,只要满足渔业生产条件、没有安全生产隐患都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引水养殖,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对湿地沼泽尤其富营养化水域可结合政府综合治理开发,合理规划,适度放养水生动物,通过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的养殖种类建立起科学的生物群落,促进水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如滤食性水生动物对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有下行效应的作用,可促进水域中物质循环畅通,不仅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资源,还能利用鱼虾蟹等活体改善水质,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北方一些相对缺水地区在闲置地采用集装箱养鱼,也不失一种合理扩展养殖空间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北方地区渔产品总量供给,增加渔业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一些废弃船体船坞改造后也可考虑引进水体从事水产养殖。

水体的供给是渔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旺盛,水资源越来越需要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除了江河湖泊外,许多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若能经过合理规划和进一步有效治理如沉淀、过滤、中和、增氧、稀释等综合治理使其符合渔业生产用水标准,亦可用来养殖水产品。另一方面对于水源质量恶化或者水源补给有限的养殖水域,尤其北方相对缺水地区,可以考虑种植水草并设法使水体循环流动起来,形成水草-循环水相对封闭的`独立自然净化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养殖水体,从而达到持续循环高效利用的目的。如长江水产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池塘水循环自然净化系统由循环起始的第1级循环池到终端的第7级循环池,溶氧不断增加,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和其它营养盐类大多降到最低值。该系统既不需要外部水源,又不对外排污,自动化程度高,净化水质好。天津等北方地区使用该系统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稻田渔业发展较迅速,不少地方兴起稻田养鱼、稻田养虾和稻田养鳖等生态化种养结合产业,并形成一定可观的规模。这种模式下水稻为鱼虾蟹等提供清新荫凉的水体,水中杂草、浮萍、大量浮游生物等为鱼虾蟹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鱼虾蟹等又可捕食害虫、螺类等天然饵料。水生生物在捕食过程中,又搅动水体和土壤,促使养分流转并有效转化,不仅更加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而且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减少了饲料、渔药等渔用投入品的使用,若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稻田渔业,可大量减少使用幼小野杂鱼作饵料鱼,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增殖。

现阶段我国渔业生产以粗放式居多,养殖水体分散,科学化管理程度低,从事渔业一线生产人员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客观上造成散户养殖人员过度看重经济成本,使用低值饲料、渔药等,饲料产品科技含量低,势必造成水体污染程度提高,加之片面追求高产多产的心理造成投饵不科学,残饵过多,如鲑鳟鱼和斑点叉尾鮰的总固体排泄物分别占投饵量的40%~52%和18%~69%,过多的残饵使水体底泥富营养化程度高,大量细菌、病毒繁殖,诱发疫病滋生。充分利用稻鱼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景观等生态系统处理养殖废水并循环高效利用,促进渔业生产用水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渔业。

我国池塘多是粗放散养模式,渔民专业知识整体偏低,安全用药意识有待提高,指导用药主要依靠渔药经销商、渔药企业销售人员提供售后服务以及各级水产主管部门的引导和培训,安全、规范、精准用药尚需要普及和提高。开展病原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监测,根据检测监测数据指导渔业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精准选药用药,通过测菌用药实现减量用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粗放式养殖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客观上也就造成水产养殖准入门槛低,从事渔业生产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相对缺乏。不过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渔业生产结构逐渐调整,适当提高渔业生产准入门槛,让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渔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促进水产养殖产业链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使互联网为水产养殖智能化提供支撑,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和经营方式变革,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在生产领域,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采集养殖水体的水温、溶氧、ph等水质数据以及养殖生物数据,以供养殖生产者根据采集信息进行生产管理和决策。对于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采集的渔业渔情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在养殖服务领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养殖生产资料的购买、渔产品的销售、远程技术培训以及保险金融服务等,实现养殖服务领域信息化和现代化。新时期优化渔业模式,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任重道远,也需要各方联动,共同实现水产养殖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五

论文摘要:介绍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移动教育,分析了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现状,并对移动教育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所谓移动教育(mobileeducation)是指以国际互联网和教学服务器为主要载体,以移动台和移动教育网为连接用户和互连网的主要媒介,运用目前比较成熟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为各类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交互式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移动教育系统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国际互联网、移动教育网、移动台和教学服务器。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1)移动教育网。该网络是整个移动网络的一部分,由多个基站组成,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台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并通过空中接口将移动台与互联网实现无缝连接。

(2)移动台。移动台指移动设备,现阶段主要指第三代移动设备,如第3代手机等。第3代手机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符合“imt-”标准的数字手机的总称,其通信硬件完成信号的接收以及协议识别,sim卡是保存用户的标志。与第2代手机相比,它的内置操作系统更具有开放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充软件。目前,日本研发的第三代手机不仅可以收发短信、电子邮件、拍照并将照片传送到世界各地,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欣赏电视节目、看体育比赛实况或观赏电影等,基本具备了个人电脑的所有功能。

(3)wap网关。它是一个位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中间件。当我们向互联网发出一个请求时,它把我们的“wap”请求转化为“web”请求。相应地,当收到互联网的回应时,wap网关也把从互联网上传来的“web”请求转换为“wap”请求。当今的网页大都是用html写的,但对移动电话而言就显得太复杂了,而且速度较慢。移动电话能访问的网页都是用wml(wirelessmarkuplanguage)写的。wap网关能将html语言转化为手机能识别的wml语言。

总之,一个移动教育系统,不仅能提供移动互联网、移动资源库,还能在学校的教育平台上组织数据资源,建立各种数据库,也能提供移动的讨论区和bbs等多种服务,能在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取有效而丰富的资源。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六

内容摘要: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类型是十分典型的区域型经济。在这当中,大部分企业是针对本地销售与本地服务的。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多数企业并未做到因地制宜,没有探索到真正适合自己内部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这些因素就成为该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便十分重要。同时,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体化;区域发展;经济水平。

引言。

电子商务的实体化,意味着将线下的店铺商号之类的实体企业,与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类是从“线下到线上”,即将成熟的虚拟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线下,设立实体店铺。这一类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将商品在线下展示给客户,当客户满意后再在线支付。二是通过线上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的商品,可以通过线下店铺自行提货。三是线下店铺提供许多售后服务,诸如维修、退货等。另一类,是从“线上到线下”,即实体店铺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产品的推广以及服务的介绍。二是通过在线支付购买商品或服务。三是折扣或是优惠信息的实时传播。四是客户可以及时反馈意见,与商家及时交流。电子商务要走向下一个阶段,就必须依靠电子商务实体化带来的优势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只有传统企业开辟电子商务平台这一新领域,才会焕发出更加鲜活的动力,进而使企业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与扩大规模。由此可见,未来电子商务要壮大,实体化是必经之路。区域发展区别于其他种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是以在同一个空间、相同时间内,集合产业组织、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结构优化为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我国因为各种原因,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因此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未来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而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政府确立了一系列的行动方向与工作内容,这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内部的发展要协调;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模范区域释放榜样力量,辐射周边地域的经济发展。

(一)实体化电子商务和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发展电子商务,区域经济尤为重要,二者的关系牢不可分。可以说电子商务的物质基础便是区域经济。因此区域经济的支撑,对电子商务的成长与后续的壮大尤为重要。其中,交通类基础设施和能辐射周边的中心城市作用,便显得尤为显著。因此,当进行发展选择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思考范畴。而这也是一个反哺的过程:电子商务终将给区域经济带来良好的辐射效应。当实体化电子商务在该区域中形成了规模,就能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在企业的生产、贩卖等领域起到积极作用。而这又将促使领消费者加大消费欲望,实现更高品质的消费,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仅如此,电子商务实体化带来的益处还有很多,可以降低各种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还能将市场以及消费需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真正做到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二)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优势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其经营模式和方法,发展实体化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实体店铺的电子商务模式,其能够把电子商务的优势和虚拟化结合起来,有效解决虚拟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可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采取不同的销售手段。由于文化、价值观差异,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不同,因此应综合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电子商务在其中理当扮演一个粘合剂的角色,极力满足消费者不同地域性的消费需求,以增加消费者对其服务的满意程度与信任度,同时企业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做出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绩效能力。如果消费者对第一次电子交易感到满意,二次购买就可能发生,这样就提高了区域消费能力,进而产生辐射效应。第二,现行的区域经济,需要从多方面节约成本,而能有效做到这一点的正是实体化电子商务。它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减少成本:一是在供货环节。因为实体化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所以就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与指向性,通过多次供货,便与优质供货商有了紧密联系,并且对本地区范围内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方向也有了明确的认知,这样就可以使商品保持在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并持续供应。二是电子商务实体化带来的本地范围内物流成本的下降。因为消费者和卖家都在同一个城市或者同一个区域,所以就可以大大降低卖家的配送成本,同时配送距离的缩短,也可以节省很多配送时间,消费者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通过利用本地成熟的物流体系,既可降低物流成本,又可降低运营成本,这样消费者最终也能得到便利。第三,注重品牌带来的良性效益。实体化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拥有了自身特有的、适合本地地域的商业理念,培育了许多符合企业自身理念的工作和管理人员,并且积累了高品质的本地客户云数据,上述因素造就了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机遇。另外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拓展,对一些知名电商企业在该地域的集中宣传也有着良性作用(宣传成本的降低),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而这些影响,也必将反哺于该地域的经济,进而带动各大企业在地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发展。第四,实体化的电子商务区域主要包括零售业和传统商业等,用互联网将这些传统的行业加以拓展。由于实体电子商业经过长期的经营,已经具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并且买家和卖家之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信任关系,消费者在熟悉的店铺进行消费时,便不会有疑虑情绪。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推动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从无到有,再趋于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创立,从零零散散到星罗棋布、从被大众所怀疑到目前覆盖全国,也慢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已被大家接受并逐步认可,电子商务发展成绩斐然。目前,电子商务以新模式在发展:区域内部推行实体化。利用区域自身原本的成熟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可依托各种新型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进行发展。良好的区位优势及丰富的物质条件是区域内实体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为开拓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途径,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发展的辐射能力以及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二)能够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可通过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提升。就资源利用来说,实体化电子商务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发展形成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在该过程中,资金流、内部信息流、劳动就业以及物流都在区域内被充分调动,生产与资本、技术、人力等社会资源被优化整合。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电子商务不可或缺,有利于整合区域内部的资源。另一方面,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可大大降低该区域内资源消耗,促进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对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较小,因此实体化电子商务对周围各个区域经济体都有辐射影响,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竞争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三)开创电子商务新模式实体化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新开发出的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相较于传统的虚拟电子商务而言,解决了以前购物安全以及物流配送的问题,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自己,也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对零售企业结构进行优化。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的交易平台不仅能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优良服务,同时也是商品推广的广阔平台,消费者可方便地了解商家的各种情况,销售范围不断扩大,内需随之上升。消费者可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方便快捷且足不出户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且这样的平台也能让价格更加透明,同时规范商家行为。该模式对之前的传统模式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促进了企业的优化整合,能让优秀的企业在整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此,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金融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国际化水平、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文化教育情况、城市环境是否优良以及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等是衡量一个城市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网络基础设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以及科技文化和金融发展水平是否足够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是决定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果实体化电子商务交易区域可成功建立,对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城市地位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五)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本地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实惠,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该区域消费者的出行费用,有效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转型。同时,实体化电子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商品价格更加透明公正,对部分商家暴利销售具有很大的遏制作用,极大促进了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使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

(一)区域内部存在差异性众所周知,我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如信息技术差异、物流条件差异、产品价格差异、基础设施的差异等,甚至出现了在本区域内发展水平都不同的情况。比如,网友形容淘宝购物的邮费收取政策为“江浙沪不相信邮费”,但安徽同样在长江三角经济带内,安徽买家却不在包邮的范围内,买家的购买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安徽与江浙沪网购贸易额自然不在同一水平,就网购而言,长此以往长三角地区差异会逐渐拉大。(二)缺乏电子商务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是目前阻碍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实体化电子商务交易区域较快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多,区域内部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然而其它地区优秀人才也被人力资源的区域性限制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企业尽管已给出较为优厚的条件大力寻求优秀人才,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区域的实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对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在缺少人才的情况下电子商务很难进一步发展。(三)缺少较成熟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于实体化、个性化、区域化、纵深化、专业化、国际化、融合化。同样电子商务平台随着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电子商务平台。即使是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都尚未形成具有自己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因此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很难发挥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优势。(四)重复购买率低下、用户分散虽然传统电子商务是虚拟化的,但服务对象范围广,市场规模极大,并且仍在扩大,导致无法针对性地服务于某一具有特性的用户群体,难以形成规律。而且现如今很多电商销售的商品都是新颖奇特的流行商品,消耗率低,所以消费者们一般只买一次,极少有反复购买的需求。尽管电商在不断丰富所卖商品的种类,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商品重复购买率低的问题,用户依然存在不集中的特点。(五)虚拟电子商务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实体电子商务虽然比虚拟电子商务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虚拟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体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之中仍然存在。首先,因为网络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所以“赢者通吃”的特点在电子商务中愈发明显,特别是当某一个电商平台实力变强时,就会阻碍新平台的发展,达到一种其他网站难以企及的高度。虚拟化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是速度较慢,只有小部分网站被大众所熟知。所以,要想使新兴的网站有能力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做出调整。其次,物流环节成本与配送效率并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成本较高而效率过低。虚拟电子商务所售卖的大多是新颖或时尚的产品,单笔销售额不高,但配送范围却非常广,因此物流成本增加,而配送效率较低;同时,物流企业需要一定量配送需求去满足企业正常运转的最低配送量规模,当最低量规模大于实际需求时,物流成本的降低就显得十分困难,在吸引其它物流企业加盟合作方面也会存在阻碍。所以,大多数虚拟电商没有选择自建物流,而是将部分主要配送工作外包给快递公司,配送成本也因此而升高,并且因为商家与配送公司处于合作关系,就很难去约束管理配送工作,从而导致配送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监管,以至于经常发生送错、快递延误、包裹损坏等现象。再次,商品销售种类受到限制,从而对电子商务发展也有阻碍作用。虚拟电子商务缺少实体店铺,消费者们没有对产品的直接体验,而且配送方面有所限制,因此,虚拟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很难供消费者体验,也很难制定销售标准,这也是虚拟化电子商务一般不销售消费者日常所需品的原因。(六)存在网络不诚信现象因为网络在线交易有着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网络欺诈现象频繁出现。据我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所接到的投诉中,最多的是关于互联网服务的,增长比例最高;此外,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及工商局公布的11月的消费者投诉案件中,网络投诉事件有365起,排名第一,而百分之七八十的互联网投诉事件起因都是网购纠纷。由此易知,虚拟化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最大的阻碍就是网络不诚信问题。

(一)促进区域内外协调发展第一要加强区域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积极实现电子商务实体化过程中的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以资源要素共享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实体化电子商务的一体化发展。第二要合理协调东部、西部、中部三者间的资源配置,以此使各区域内的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差距不断减小。第三要充分整合资源,使实体电子商务在区域内部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得实体化电子商务得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二)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起步晚,在实体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经验、缺乏投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给远远低于市场需求,更无实体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经验。所以,第一,应加大本区域高校在电子商务教学的投入力度,通过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发展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大力培养具有过硬专业知识技能与健全人格的综合性高素质商务人才。第二要鼓励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企业积极“走出去”,与世界上成功的优秀实体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交流,学习经验,使我国实体电子商务企业能够走向国际化。(三)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具有区域鲜明特点的电子商务平台,首先要对该区域的经济结构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将区域内所有的产品、企业以及售后服务聚集在电子商务平台之上,从而形成有该区域特色的企业群、产品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形成区域规模,最大程度上使得优势资源被充分利用,成功打造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四)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延伸上网客户群体,也就是潜在客户。“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共计4.57亿人,社会普及率高达34.3%,网络购物增长率更是以每年48.2%的增长率增长,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网络用户远高于西北内陆用户。发达地区自身网络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人口综合素质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实体电子商务可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展开,渐渐向较落后的地区扩展延伸。(五)合理规划管理与配送由于是区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范围较短,因此,实体化电子商务可以采用买家自己提货、商家配送、快递公司配送等多种方式。决定采用哪种配送方式的前提是要在区域范围内建立配送标准与体系,并且要严格规范配送公司提供的服务。所以,需要行业协会牵头,与有信誉、有规模的物流公司、配送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为纽带,使购物与配送紧密连接起来,给用户提供更加精确、舒适、便利的购物体验。采用网上商务与实体商务相统一的方式开展实体化电子商务,主要以本地用户为消费核心,同时要兼顾远程用户。以实体企业作为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基础,逐步开展包括广告宣传业务、促销活动业务、销售业务、售后服务在内的相关互联网业务。(六)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成为开展实体化电子商务最强的阻力之一。目前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由企业本身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但是,这条途径由于前期投入巨大、运作成本高,需要企业解决支付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商品的物流管理、物流配送问题。无疑,该途径只有大型连锁企业可以实施,小型发展中企业几乎不可能实现。第二条途径是由政府牵头,第三方企业建立服务于该区域的商务平台,进而形成网络性区域销售市场,平台的安全问题、基础设施、支付问题、物流管理、物流配送等问题都由第三方企业负责。电子商务平台市场因定位于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市场,既可以服务于固有实体企业,又可以给没有实体店铺的虚拟化企业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交易平台。第二条途径既可以减少小型发展中企业的投资,减少资金重复投资,又有利于网络产品的推广形成企业特有品牌。就目前发展程度来看,政府牵头,第三方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无疑是当前建立实体化电子商务平台便捷、可行且理想的途径。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七

摘要:经济新常态对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现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变革,以此培养出更多符合经济新常态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本文主要对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育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会计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使其能够有效服务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会计教育模式;发展策略;对策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重要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经济新常态来看,其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转变。当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较慢、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教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轨现象,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必须要以经济新常态为基准,全面实现对高校会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完善,使其能够充分满足经济新常态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育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慢。

目前,我国会计教育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其所采用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新的会计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没有及时有效的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考虑的较少,很多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难以实现创新。同时,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较多,相互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存在滞后现象,难以全面满足当前新常态发展对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教学。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模式还是主要以理论教育教学为主,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其先进性暂且不论,而由于高校缺乏实践教育教学设备,使得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高校缺乏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大部分学生很难顺利进入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实践,其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和检查能力较差,对经济新常态下人才的实践能力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轨现象。

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并没有全面跟随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会计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在长时间的实践后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会计教育模式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轨现象,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其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二、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育模式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常态下,高校要首先变革其会计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改革为方向和指导,全面审视其现有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通过理念的更新来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及时更新课程标准,引入先进的会计理论和准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要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不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会计知识,提升教学的效率,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用的专业化会计人才。

(二)实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对会计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先进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设备,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进行相关的上机操作,提升其对各项会计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顺利进入到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实践,对其所掌握的会计理论进行检验,提升其会计技能,以有效满足和服务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强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要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视为高校会计教育模式发展和基础和方向,通过在方法和理念层面的变革,充分迎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并保持会计专业人才的先进性,使其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实施和推进会计教育制度的改革,实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出发,对其所需要的会计人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模式,避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脱轨。

三、总结。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也不断加快,目前高校会计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实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强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鄂甜.论“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08).

[2]胡志勇.论我国会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财会通讯,(10).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八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手机、pda和掌上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1],目前已应用于银行业务、即时交易、订票、购物、娱乐等领域。移动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短信、网站等形式进行[1-2]。其中,网站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

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设了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例如淘宝),更多的企业还停留在以传统电脑平台用户为受众的电子商务网站阶段,无法为移动用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随着我国3g业务不断完善和发展,移动用户数量必将超过互联网用户,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势必会引起企业的关注,并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进程。

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与传统电子商务存在较大差别,构建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不能期望通过简单地照搬传统电子商务网站来实现。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网站环境,分析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重要因素,制定合适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策略,帮助企业建设高质量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从而抓住新的商机。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九

外贸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就是电子商务在外贸领域方面内的一种应用,目前,电子商务的范围得到了不断地扩大,在全球的发展也变的越来越迅速,外贸企业需要打破以往時间和空间的范围限制,积极借助电子商务来发展,使得外贸交易变得更加快捷、简单以及透明,更加有效地解决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问题,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型的外贸企业逐渐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电子商务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传统的外贸企业开始走上电商之路,这就打破了传统生产交易经营的流程,很电子商务所存在的潜在价值一一被挖掘出来,展现出来了外贸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和前景。

一、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和普及,我国的外贸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纷纷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技术来拓展海外贸易市场。现在,我们国家的外贸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很快的发展,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给出的数据,在20xx前半年的时候,广东省外贸电子商务企业的增长率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已高出了广东整体出口增水平的增长。同年,义乌的外贸交易超过了100亿,由此我可以得出,在开展外贸电子商务之后,企业交易额已经开始高于线下传统外贸交易的增加幅度。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外贸已进入了“换挡磨合期”,以后,跨境类电子商务会成为外贸交易新的增长促进点。可以看得出来,在今后,如何促进外贸增长率的平稳增长,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盘活全球贸易都将成为外贸电商和政府的重点关注问题。随着我国电商五个试点城市投入使用后,另外又有13个城市也获得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的批录,在20xx年的时候,政府报告中提出“要稳定好并完善出口政策,使得通关要进行改革,使其更加便利,扩大进行跨境电子商务的城市,”最近这几年将有更多的城市被列入到跨境电商的城市行列中来。我国在跨境电商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同时也能够给跨境物流带来更多的机遇。

外贸企业只有跟得上互联网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进而促进贸易量的不断提高,所以如何合理选择,构建起能够适合外贸企业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很关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需要先进行市场调研,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实施电子商务操作模式,可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同时还提高了经营效果。外贸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自己的发展,调整战略性思维和管理模式,使电子商务的`运营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重视推广工作和效果的跟踪检测。

外贸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运营工作时,有很多有效的推广方法可以运用,在推广时,要综合考虑到各类推广因素的优势,提升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外贸电商企业们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征,瞄准好目标市场,挑选出来具备代表性的推广运营方案。如,b2b模式工厂类外贸企业,可以选择像阿里巴巴、中国制造这样的平台;b2c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们,可利用好度等搜索引擎来进行推广,也可以采用社区推广营销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靠单一的方式,要采用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在完成推广之后,要及时跟踪和检测,根据推广效果合理调整推广方式。

(三)加强创建更高效的符合跨境的物流服务。

现如今随着外贸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成熟,各个企业都在探求解决跨境物流的新途径。现在,主要的方式就是在国外建立起来仓库,以海外仓库的方式作为电子商务全程物流服务。另外,中外运推出了第一格跨境物流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地开启了“物流电商”的新时代。这个平台是对传统跨境物流的一次改造,使得外贸电商物流更便捷。相信在未来新技术的发展,跨境物流体系的建设中存在的物流难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结语。

本文对外贸电子商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关于外贸电子商务的运营策略,从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外贸电子商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营造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形势,外贸企业需要抓住时机,利用好电子商务这条新途径,进行自我改造,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新道路,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

1.1发展现状。

江北区现有耕地约6700hm2,山林4000hm2,是宁波市老三区唯一被誉为“米袋子、菜篮子”的区。全区农业人口8.7万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尽管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展较快,但受传统种、养殖习惯影响,目前全区种植、养殖业仍呈现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状况。粮食复种考核面积6700hm2;葡萄、梨、柑橘、杨梅、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超过hm2,其中慈城产的白茶、微型盆景与洪塘产的葡萄、蜜梨等林特产品知名度较高;蔬菜种植面积近1333hm2,专业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专业户涉及全区19个村700多户;拥有各类畜禽养殖大户400多家,年产生猪6.5万头,存栏奶牛700多头,生产各类家禽200多万羽。20种养殖业产值达4.86亿元,是全区农民纯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主要特点。

1.2.1常规农业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集中,规模户不断出现。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全区种养殖业逐渐向慈城的乍山、妙山和庄桥的费市片集中。仅慈城和庄桥的水稻种植面积就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平原水果和花卉苗木则主要集中在洪塘和慈城;养殖业也基本集中在了这些区域。随着城郊结合部一大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规模养殖场先后被关闭,规模化万头猪场也随之诞生,并配套建成了沼气池、有机肥料加工厂,使昔日废弃的排泄物得到综合利用。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负责人,逐步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的骨干和领头人。

1.2.2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23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区规划建成了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其中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达25家,其中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通过各项管理体系认证的.有20家,其中iso系列认证的有14家、haccp认证的有5家。农业品牌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有新突破,农产品品牌获得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市著名商标12个;市级名牌称号14个;完成有机食品申报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1个、无公害产地认定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550hm2。与此同时,利用近郊和山水资源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都市农业园区、五星绿野农庄、三勤的白茶源、毛岙生态村、洪塘的万亩水果基地等农业企业,依托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开发出了系列休闲农业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江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工作思路。

2.1发展模式根据江北区发展规划和人多地少的现状,未来江北区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应以“促增收、求效益”为立足点,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2.1.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生态农业模式一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设施改良改造、土壤地力提高及引进新品种,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种植高效率的经济作物,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二是开发冬季农业。积极利用冬闲田开发种植马铃薯、油菜等成本低、效益不错的经济作物,以及紫云英等冬季绿肥,或种植黑麦草从事畜禽和鱼类养殖,既可减少化肥用量,又可提高土壤地力;三是推广科学轮作与套种技术。如蔺草与晚稻相结合的免耕技术;利用果树冬天落叶季节,增加种植草梅、蔬菜,增加收入;四是探索低产田改良技术。如利用征用后土地的优质表土改良低产田,提高种植效益。

2.1.2农、林、牧、副、渔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养殖业的排泄物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欠账很多,一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二是畜禽养殖排泄物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污染;三是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所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树立生态种养殖理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等方法,开展立体、循环农业的示范园区建设,如稻鸭共育技术、稻田养鱼、茭白田套养甲鱼等。帮助农民更新观念,促进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和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此外,政府要加大涉农投入,如发展对大江大河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保障渔业资源生态循环和合理再生,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双盈。

2.1.3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整合农耕文化底蕴和全区浓厚的人文历史、区位优势,通过深入挖潜,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体验农耕文化、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促进传统意义的农业逐步向旅游农业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如都市农业园区开展的草莓采摘、耕地出租、果树认养、农家乐餐饮、田园住宿等模式,使农产品通过加工成为农家菜;让城市的居民参与劳动体验农耕乐;并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充分享受农园风光;让城市的孩子了解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生产技术。农家乐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拉长,而且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现代生态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带来的附加值远大于农业本身。

2.2工作思路。

2.2.1规划为先,政策引导。

农业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农业产业规划,确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重点和导向,每年有重点安排资金和项目推进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宣传、卫生、旅游部门则根据历史渊源和现状开展农家乐的包装推广,培训相关接待人员,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2.2.2典型示范,科技支撑。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项综合性课题,首先,应通过示范点的创建积累工作经验,旅游、科技、环保、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要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增强生态农业意识,并成为自觉的实践者,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最后,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环保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2.3组织保障,重点突破。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事,而且需要发改、环保、科技、旅游、卫生部门等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只有凝聚各单位合力,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通过共同关注、积极参与,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和重点,为全区实践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一

1.移动电视覆盖面广、移动性强、全程伴随、实时接收。移动传媒经过迅猛发展,目前已覆盖我国近40个经济发达城市,受众总数近两亿人次,其中,公交移动电视的覆盖率更加突出。到目前为止,仅cctv移动传媒业务就已签约6万辆公交车、安装10万个显示屏、建立300个公交基站。随着移动电视技术的进步,覆盖率自然会节节攀升,因此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必将带来巨大变化。此外,公交移动电视技术的发射与接收原理使得移动性极强,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清晰的声像效果。这种特性在保留广播媒体移动接收的特点的同时,又摆脱了固定接收的缺点,移动性更强。公交移动电视改变了电视节目只能“固定”观看的缺点,做到了伴随性传播与接收,乘客一踏入公交车,就能接收来自移动电视的咨讯与信息,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边走边看。此外,这种实时接收的形式保障了新闻的即时性,使一些重大新闻与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受众。

2.移动电视垄断传播、封闭全效。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拥有相对的主动性。何时看、看什么、是否更换频道,都可以自己掌控。移动电视则具有空间封闭、频道唯一的特点。受众收看移动传媒的内容是在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因而具有垄断性质,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处于被动状态。封闭式的传播空间,可以令信息完整传达给每位受众。通过调查,受众在家看电视,遇到广告播放时,42%的人会换频道,15%的人会去忙别的,而在公交移动上收看广告的比例达到了82.9%。可见,从广告传播这个角度讲,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避免广告信息流失,也就是说广告信息的到达率大大提高,使广告的传播效果更佳。

二、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分析。

对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进行分析,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收视群体移动性,收视时间短暂性。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是那些在乘车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收视群体移动性强且流量巨大,同时收视时间无法保证持续与连贯,易受客观因素干扰。第二,受众对节目接收具有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包括许多种因素,有可能取决于乘客在交通工具上所处的位置,也有可能取决于对当前节目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第三,受众接受的信息具有相对固定性。这是由于每天固定时段、固定线路的乘车人是相对固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和期待,但是同时也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易让受众产生疲倦心理。

三、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分析———以cctv移动传媒(公交频道)为例。

移动电视与传统电视在传播内容上并无很大差别,基本分为节目和广告两大部分。cctv移动传媒针对不同场所的需求开办了八套轮播节目,“公交频道”是针对城市公交车辆开办的车载电视系统。针对移动受众的收视特征以及公交车的特点,cctv移动传媒对传播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它们以为新闻资讯主体,辅之服务、娱乐类节目,包括了《新闻短讯》、《天天饮食》、《画说理财》、《巴士音乐站》等板块滚动播出。这些栏目依托央视庞大的资源优势,是央视精品栏目的创新与发展,与央视其他频道相辅相成。其“移动”特性使移动人群白天收视的空缺得到有效填补,使得央视平台得以放大和延续。同时为了突出移动电视的时效性和公益性,节目空档推出了公益小卡通《绿豆蛙》等,为确保时效性,在重大体育盛会或活动时,乘客还可在公交车上观看到现场直播。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收视的短暂性和移动性,公交移动电视最主要的赢利模式及商业诉求仍是其广告功能。广告作为各个公交移动电视最主要的收入,在传播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这仍是移动电视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乘客乘坐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公交移动电视传播的内容相对较为精简和浓缩,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缩减。以其推出的情景短剧《巴士短剧》为例,每集5—10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使传播内容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总的来说,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与传统电视媒体大致相同。

四、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

在传播学中,对于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分析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以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为分界点,学界认为传媒的传播效果可以“影响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它(传媒)可以使人类的思考与感情分开,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这种理论揭示了受众感官认知可以被传媒传播效果替代。随后,“强大效果模式论”被提出,但这并不容易,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恰当的传播技巧,它才可能产生强大的效果。由此作为理论依据,试分析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根据第二部分“传播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移动受众在公交车空间中,进行的是唯一的移动电视传播。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在公共交通封闭空间中,公交移动电视成为受众的唯一信息来源,无论受众主观意愿上是否接受,公交移动电视都对受众进行了信息的传播。因此,在正确的环境和传播技巧这种特定的条件之下,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也就产生了“强大效果模式”。当然,虽然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封闭空间进行的唯一传播,但由于传播地点的特殊性,受到外部的干扰不可避免。比如移动电视信号源不稳定带来的播放不畅的干扰,再如由于周围环境的嘈杂而引起的噪音的干扰,又如由于封闭的空间内其他形式的广告或新鲜事物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使得传播效果下降等。另外从受众的心理上出发,长时间的强制性收视往往会给其造成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移动电视的整体传播效果。总之,包括移动电视自身存在的缺点在内,所有这些内外部缺陷都会影响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

五、移动电视的传播策略。

对于我国多个城市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调查表明,目前公交移动电视有着较高的受众关注度,但在满意度及影响力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乘客是“强制性收视”,收视率一般比较高,但是受众并非完全被动,他们仍然把握着“选择性注意”的主动权。对媒体的关注更多是出于自己的一种选择,他们当时的需要、电视节目质量的高低及影响力,成为他们选择看与不看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公交移动电视必须围绕目标群体,并充分考虑其媒介特性,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影响力。

1.内容为王,优化节目形式。节目要以资讯服务为主,节目风格轻松愉悦、短小精悍,适当加大娱乐类、音乐类节目的比重,及时更换内容,缓解乘客的视觉疲劳。

2.细分受众,进行个性化管理。要正确定位受众群体,并把握各类型乘客的规律,如乘客时间、人数等,根据乘客特点和收视心理来编排节目。

3.完善技术,改善传播效果。注重更新技术与设备,确保清晰的声像效果。同时可采取增大字幕、创新节目形式等方式,适应公交移动电视相对复杂的收视环境,改善传播效果,保持受众的收视注意力。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二

马克思指出,人类不仅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物质生存的需要,还从事精神资料的生产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艺术,因此而诞生。黑格尔提出,“艺术的中心是人!”朱青生在为《艺术:让人成为人》写的序言中也写到:“这里的人不是活着的人,而是作为人文的人。正在加强一种警示和呼唤:人本来不是‘人’,只有透过修养和教育,经由艺术和人文,方能成其为真正的人。只是艺术到底使人往上,还是往下,这的确还是个问题。”针对电视艺术来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电视在教室里的有效性是早已公认的,我们越是看电视就越是倾向于它所教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无论是教室之内还是教室之外。”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三

山西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从计划经济时期起,就服从全国经济布局,根据本省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一产业结构曾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毋庸讳言,这种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严重制约着山西的经济发展,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山西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面对西部大开发,如不能急起直追,有可能再落后于西部各省.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以重振山西雄风.

作者:张晓霞赵红梅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太原,030006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2001“”(4)分类号:f1关键词: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四

电视剧是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不是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不是对观众的一味谄媚,应该以真、善、美的综合价值体系作为自己追求的境界和目标,提升观众的精神追求。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说过的:“艺术对象创作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电视剧追求经济效益,更应该追求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更是严肃的文化事业。“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它既不取决于最上,也不取决于最下,而电视剧水平恰恰可能是一个坐标。就是说我们多数人的思想和欣赏口味最能说明这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对于观众的口味,我觉得不能一味顺应。”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五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和市民阶级的兴起,让西方近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普通人活动的舞台,悲剧作品也更多的去关注普通人的人性和苦难。“因此,近现代艺术中悲剧性的死亡已经不一定体现在‘严肃’的事件里死亡的角色也不一定是代表理想的道德偶像,更未必是高尚、伟大、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的人物。……他不必是高尚的,不必摆脱了深重的罪恶。他是这样一个人,他能使我们强烈地想到自己身上的人性,他能作为我们的代表被接受。”也正如鲁迅先生面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指出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朝着城市化的阶段迈进,经济转型、政治改制、文化碰撞,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各领域以强有力的节奏大步向前,面对社会变化,“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这样的社会节奏和社会环境虽然不至于直接构成人物的悲剧命运,但是为人物性格的变化奠定了基调,留有了社会的底色,毕竟现实的悲剧性是艺术悲剧性的丰厚的`土壤。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六

农业作为我国发展的基础,为人民提供着最基本的饮食来源,而在农业发展中,种植业是核心,因此推动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业很容易受地域、气象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种植业突变、减退的现象,为了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而所谓的农业推广指的就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一种途径,如推广作物良种,不仅授以改良种子,还可以指导如何栽培、管理病虫等,因此加强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1]。

农业推广由来已久,在早期的农业推广中,其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的发展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推广工作目标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推广包括了农村发展、农村教育以及咨询服务等,因此,合理开展农业推广活动,对于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章节就针对此,探讨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这一方面内容的明确,从而为后续的探讨奠定基础。

2.1有利于发挥农业推广的主导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一背景之下,农业发展趋势也呈现各种状态,因此加强农业推广活动,有利于结合不同农业地区发展状态,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种植业得到良好的发展。除此之外,农业推广与农业种植业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原因在于农业推广为农业种植的发展提供主要途径,而农业种植业充实了农业推广的内容,为此应提高农业推广力度,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2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步入21世纪以来,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农村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新发展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就是构建新型农村,为了实现这一发展要求,农业推广是农村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繁荣农村社会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农业推广活动的大力开展,能让每一位农民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全面提升农民的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得到更加繁荣的发展。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农业推广有效应用到农业种植业发展中以此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呢?这一章节就立足于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希望可以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3.1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质量。

农业推广有效应用到农业种植业发展中,所能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质量,为农业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其前提是建立在推广的农作物具有优良的品种和较高的质量,因此农业种植业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要运用优质的栽培技术和配套技术,出于不同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及时淘汰劣质的农作物品种,及时选用优质、专用的农作物品种,以此满足市场对农业种植业所获得产品的多元化、多层次等方面的要求。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开发出口农作物,加强对特色蔬菜、名贵花蕊等品种的引进,从而促进农业推广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农业推广有效应用到农业种植业发展中,所能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创新农业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新的发展时代下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在这一背景之下,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应用就需要创新农业推广理念,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根据生态区域和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从而推动农业种植业得到良好的发展[3]。除此之外,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离不开工作方法的合理应用,因此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强化政府支持力度,开展一系列项目建设,如重大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基础服务建设等,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4、结语。

农业推广作为我国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应用农业推广,对于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笔者就针对于此,从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表现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推广有效应用到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策略,希望通过上述论点的探讨和研究,可以为实际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种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连双.如何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北京农业,2015(22):12.

[2]阿拉腾希胡日.准确掌握农技推广程序提升农技推广工作质量[j].吉林农业,2017(21):7.

[3]林玉春.浅谈对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20):9.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论文篇十七

而在电视艺术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电视剧。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显示:“年在中国观众每天平均3个小时的收视时间里,收看电视剧的时间近三分之一,居各类电视节目之首;在中国多个电视频道中,90%以上的频道都有电视剧播出,而且电视剧的播出时间占所有节目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在一般电视台中,电视剧承担了70%的营收重担,从晚上七点到十点基本上都让位于电视剧的播出。”161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诱惑让中国电视剧的产量猛增,年达到14000多部集。

那电视剧艺术应该“教”我们什么呢?毫无疑问,“电视剧艺术的价值,是对其接受主体——电视剧观众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实现和满足,而不是迎合低级趣味。”162但是,目前看来,电视剧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这一点。“我觉得电视剧什么的是把大众的思想和艺术趣味往底线推,而不是往上边提。”要想把“大众的思想和艺术趣味”往上提,中国电视剧就不能缺少悲剧性的艺术品格。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戏剧诗是诗的最高发展阶段,是艺术的冠冕,而悲剧又是戏剧诗的冠冕。”

而且,“没有一种诗像悲剧这样强烈的控制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们如此高尚的享受。……我们深深同情斗争中牺牲的或胜利中死亡的英雄,但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这个牺牲或死亡,他就不称其为英雄,便不能以自己个人的代价实现永恒的本体的力量,实现世界不可逾越的生存法则了。”正如论文绪言指出的,悲剧性和悲剧尽管存在“度”上的区别,但是在“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关键点上二者是相通的。因此,电视剧的悲剧性可以更好的通过对真善美的否定之否定来满足并再生观众的价值需要。关于艺术的价值系统理论家们意见不一166,曾庆瑞先生认为,电视剧价值具有系统性,主要有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

四者相互之间正如敏泽、党圣元在《文学价值论》一书里所说的如盐在水中、糖在水中那样的体匿性存的存在形式。167而在这四点上,悲剧性电视剧都可以有所建树。一、超越的悲剧审美电视剧艺术中的悲剧性是我们现实实践难以达到的边界,而在悲剧欣赏、审美中,观众却可以实现“净化式认同”和“同情式认同”,实现我们心灵的解放与超越。“所谓净化式认同,是指已被亚里士多德描述过的那种审美态度。它把观众从他的社会生活的切身利益和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把他置于遭受苦难和困扰的主人公的地位,使他的心灵与头脑通过悲剧情感或者喜剧宽慰获得解放。”

3结语。

“所谓同情式认同,是指将自己投入一个陌生自我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它消除了钦慕的距离,并可在观众和读者中激发起一些情感,这些情感导致观众或读者与受难的主人公休戚相关。审美经验一再表明,钦慕和怜悯是相随相邻的。令人钦慕的主人公楷模可能看来尽善尽美,令人不可企及,也可能降低而成为人们白日梦的对象或者诱因。观众或读者可以在一种不完美的、较为‘寻常’的主人公身上找到他们自己可能有的种种特征,因而把主人公视为具有与自己同样的‘素质’而与他休戚相关。这种新的主人公规范与高不可攀或者颓废变成僵化而陈腐的形象的主人公形成鲜明的对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3551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