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1:43:10
最新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通用14篇)
时间:2023-11-24 01:43:10 小编:温柔雨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工作之余偶尔读读史书,也是件惬意的事儿。如果问我喜欢读哪个朝代,我无法给你答案;但是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你,我最不喜欢读的是1840年后的清史,充满了屈辱。

读《李鸿章传》极其偶然,这个想法来自于读《曾国藩家书》,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书中记载了二人的书信往来。众所周知,毛和蒋介石都是非常欣赏和敬佩曾国藩的。想必,作为得意弟子的李鸿章也差不到哪儿去,故想对李鸿章多一些了解,这才读了《李鸿章传》,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我从不敢轻易提笔对历史人物做评述,因为我可能无法准确的捕捉当时的历史背景,任何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和时代交融在一起的,脱离开时代背景的评述本身就具有历史局限的,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是,读完《李鸿章传》,内心一直有一种想对其做评述的冲动,可能是我们又处在了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里,国虽大,但列强环顾,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自开始写《李鸿章传》读后感,脑子里总会闪现出一些零星的片段:既有其少不得志的彷徨,又于其中年的意气风发;既有其晚年的心力交瘁,又有其临终前的壮志未酬。

李鸿章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该传记中不乏古今中外、社会名流对其一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其长处与不足也都加以阐述,但整体来说对其一生之贡献,以及才能予以肯定。

众多评价之中,我尤为推崇梁启超先生对其一生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李鸿章最大的功劳,我认为是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尽力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基本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保留了一份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努力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为今后的国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客观来说,李鸿章的一生是辉煌的,也是屈辱的。为了挽救大清,他力挽狂澜,强势镇压太平军,捻军,从而维护了大清朝的相对安定。他效法西洋,出访欧美各国,开展洋务运动,办学堂,造船厂,志在强大中国。他与众列强唇枪舌战,以一人之力周旋于列强之间,虽签众多不平等条约,实则力不从心,无奈之举。我甚至认为,李鸿章无丝毫利己之心,处处以江山社稷为重,其一生矜矜业业,不辞辛苦,至死不渝。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二

几天前,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颇有感受。

《詹天佑》这篇文章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修筑的全过程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以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詹天佑的怀念,表达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在那些帝国主义者轻蔑地笑我们中国人时,“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詹天佑真伟大!他不怕帝国主义者的讥讽,敢站出来接受任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单是这一份勇敢与爱国的精神,足以让我折服,若换成我,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当缩头乌龟了。

“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 之口。“读到这句话,我深深地震撼了。詹天佑没有因就我站出来了而骄傲,也没有借中国人铁路修不好的理由而做作。而是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自己与工作人员,让我体会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他亲自带着学生与工人,打着标栏,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詹天佑身为领导,没有因职位高而懒惰,而是身先士卒,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我为他的这种精神而感到骄傲。

遇到困难,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为了使中国的工程师有信心,他下定决心要把铁路修好。从这里,我看出了詹天佑虚心请教,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在开凿隧道时,詹天佑决定选择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与中部凿进法的方法,体现了詹天佑的智慧。

因为火车爬不上青龙桥的陡坡,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我体会到了詹天佑杰出的创造才能。

在生活中,我们也该有詹天佑身上那种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身先士卒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感情,和为祖国、为集体争光的坚强决心。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已经被詹天佑身上那种优秀品质所折服。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汲取他的优点,是自己更加完美。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三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四

目录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图书目录收缩展开图书信息

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版(201月1日)

丛书名:历史风云人物系列

平装:478页

作者于东来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39634883,753963488x

条形码:9787539634883

商品尺寸:25x18.6x3.6cm

商品重量:839g

品牌:浩典图书

asin:b004h3w7g6

内容简介

《李鸿章》中述说的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的命运密切相关。李鸿章最初以科举入仕,几年后弃文从武,先是投身曾国藩的湘军,之后自己组建淮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一路青云直上。他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出访欧美等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日渐没落的清政府挣得一点儿喘息的空间。《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由他代表清政府出面缔结的,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这样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编辑推荐

《李鸿章》:历史上有的人弄潮搏浪有的人折戟沉沙,还有的人。多年难以盖棺定论功过尚待评说;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他是风光无限的“朝廷栋梁”是放眼中西的“开明人士”却遭世人痛责,是晚节不保还是力不从心。

他是欲力挽狂澜而不能,还是割地卖国以偷生?

他“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当仁不让的“国之栋梁”。一纸《马关条约》,让他背负“卖国”的骂名。

清朝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功过只待后人评说。

敢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的清帝国第一人!

时代的“大人物”古今互动版。

他本是翰林院中一书生,因缘际会,却凭借战功平步青云。忧患之间,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政治舞台数十载,创下四大军工企业。人到暮年,出面签订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遂为千夫所指。时人评价他是:权倾一时,谤满天下。他就是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

图书目录

第壹话鱼跃龙门龙足一踏

第贰话乱世英雄招兵买马

第叁话痛失家园投靠湘军

第肆话祁门内讧重返曾门

第伍话编练淮军升任苏抚

第陆话坐镇上海羽翼初丰

第柒话血洗姑苏勾心斗角

第捌话礼让恩师坐镇两江

第玖话剿捻入阁禁城骑马

第拾话移督直隶创办海军

第拾壹话替罪羔羊祸起朝鲜

第拾贰话喋血黄海疯狂辽东

第拾叁话北洋挽歌屈约遗恨

第拾肆话衔命西行人生尽头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五

目录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图书目录收缩展开图书信息

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版(2011年1月1日)

丛书名:历史风云人物系列

平装:478页

作者于东来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39634883,753963488x

条形码:9787539634883

商品尺寸:25x18.6x3.6cm

商品重量:839g

品牌:浩典图书

asin:b004h3w7g6

内容简介

《李鸿章》中述说的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的命运密切相关。李鸿章最初以科举入仕,几年后弃文从武,先是投身曾国藩的湘军,之后自己组建淮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一路青云直上。他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出访欧美等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日渐没落的清政府挣得一点儿喘息的空间。《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由他代表清政府出面缔结的,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这样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编辑推荐

《李鸿章》:历史上有的人弄潮搏浪有的人折戟沉沙,还有的人。多年难以盖棺定论功过尚待评说;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他是风光无限的“朝廷栋梁”是放眼中西的“开明人士”却遭世人痛责,是晚节不保还是力不从心。

他是欲力挽狂澜而不能,还是割地卖国以偷生?

他“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当仁不让的“国之栋梁”。一纸《马关条约》,让他背负“卖国”的骂名。

清朝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功过只待后人评说。

敢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的清帝国第一人!

时代的“大人物”古今互动版。

他本是翰林院中一书生,因缘际会,却凭借战功平步青云。忧患之间,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政治舞台数十载,创下四大军工企业。人到暮年,出面签订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遂为千夫所指。时人评价他是:权倾一时,谤满天下。他就是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

图书目录

第壹话鱼跃龙门龙足一踏

第贰话乱世英雄招兵买马

第叁话痛失家园投靠湘军

第肆话祁门内讧重返曾门

第伍话编练淮军升任苏抚

第陆话坐镇上海羽翼初丰

第柒话血洗姑苏勾心斗角

第捌话礼让恩师坐镇两江

第玖话剿捻入阁禁城骑马

第拾话移督直隶创办海军

第拾壹话替罪羔羊祸起朝鲜

第拾贰话喋血黄海疯狂辽东

第拾叁话北洋挽歌屈约遗恨

第拾肆话衔命西行人生尽头

李鸿章读后感600字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六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它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吴晗先生《朱元璋传》、朱东润先生《张居正大传》,并称为中国二十世纪四大传记。我了解李鸿章此人初始于初中历史书本,后在反应晚清风云的各大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会看一个或邪气、或阴冷、或儒雅的干瘦老人。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我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方才让我又重新审视这位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对晚清那段国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感悟。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成书背景和作者

此书写于19《辛丑条约》签订后第四个月。那时距离李鸿章憾然辞世仅仅二个月。当时,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流亡在日本。也就是说此书的发表在日本而非国内。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梁启超和李鸿章陌生。梁启超生于1873年,从八卦的角度讲,他是后来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公公,晚清时的帅哥一名。但从历史的角度讲,梁启超18岁投入康有为门下,20岁创办《大公报》,25岁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与光绪帝开始为期百日戊戌变法,26岁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如果说晚清时有愤青的话,梁启超无疑是晚清历史上的最大愤青,而他更把他满腔爱国之志,和对当时时政的不满付之于实践,虽然,他后来失败了,但是他还是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厚重一笔。

而梁启超写《李鸿章传》时,他正好29岁,大好青年,却已流亡日本三年。此时的他正孤独的在日本岛上,反思和总结维新变法失败之处。在我看来,他写李鸿章除了去点评一名政敌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借由李鸿章的一生,抒写自己对晚清历史的见解,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看法,对大清王朝陨落的一种悲愤,他其实是借李鸿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胸怀。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梁启超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但他却没有将李鸿章描述成为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给予了他许多正面的评价,甚至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流亡臣子难以抑制的孤愤。也正是这种大历史观,使此书更具有可看性。

二、李鸿章其人

评点此书,必要说到李鸿章其人。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而我个人认为,李鸿章身上所具有的争议性,大多来自于李鸿章泾渭分明的优缺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李鸿章其人的看法。

(一)优点

李鸿章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晚清历史舞台上,以汉人权臣之名,屹立四十年不倒,死后也享有尊荣。我认为,他的身上有三个优点,总结起来四个字:“坚韧、忠勇”

一是坚韧。李鸿章的坚韧反应在两个时期,一是他当官的前十三年,二是他为官的最后7年。李鸿章出生名门,二十五第一次入京考试,就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进士,当时是二甲第十三名。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进士是分三等,第一等是进士及第,其实也就只有3个人,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等就是进士出生,第三等是同进士。李鸿章是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全国公务员考试第十六名,因为当时考科举年龄跨度很大,他绝对属于青年才俊。后来就被分道翰林院,也就是类似于进了中央党校学习,一般来说翰林院出来要么就进内廷或者各部,最差的也下放当县官,可以说是一个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应该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片光明的前途下,命运却没有倾斜到李鸿章身上。他这个“主任科员”一坐就是十三年,期间几次被借调到各省、总督衙门去当幕僚,却没有一次被重用,大多是写写文章,研究研究的差事。一直到他38岁,都碌碌无为。照道理,他肯定有很多的悲愤,可是李鸿章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官宦子弟的跋扈和缺乏韧性,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到他弃笔从戎前,全无一句怨言。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嘉许,也就是这种坚韧,让他一飞冲天。另一个鲜明例子,就是李鸿章人生的最后7年,1894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内怨声四起,朝廷为了平息民愤,竟然将李鸿章贬职。这个时候,李鸿章的韧性再次表现出来。具梁启超的记载,李鸿章依旧每天都5点起床,临摹书法,中午小睡一小时。在他的案头没有昨日留下的公文,他的客厅没有等候的客人。他甚至在最后做两广总督的时候,还治理了当地的风气的盗贼。其实,那时他已经73岁了,他这种几十年坚韧的精神,甚至做到了宠辱不惊,值得让人敬佩。

二是勇。李鸿章入官是因为文才,发迹却因为武功。而他弃笔从戎的勇气不可谓不让人敬服。之前说李鸿章25岁中进士,在他入京前,曾有这样的诗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这种胸襟的人,在压抑了十三后,在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朝廷终于启用了曾国藩的部队。而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一个幕客,其实曾国藩的一个写手,因为李鸿章会写文章,一直是放在调研室里用用的,可是因为李鸿章的坚韧,他在调研室里苦读给地的战报和分析战情,在关键时刻,毅然放弃文才,回乡组建淮军,而当时的两淮民风强悍,尤其是“兵、匪、发、捻”交乘的皖中腹地,尤为复杂。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乡组织团练,是冒了极大风险。更何况他要交恶是当时风头正劲的太平军,上战场随时都会掉脑袋。可是李鸿章没有任何退缩,与将士同寝同食。之后的十年,他与曾国荃一起灭太平军、捣毁捻军,曾国藩解散湘军,他独自一人,建立北洋军队。这份胆识和眼光,足以值得后人标榜。而且据说,他在亲自带队打仗的时候,都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而他训练的淮军更成为清朝最后一支忠勇强悍之师。

三是忠。李鸿章死后的谥号是“忠公”.我个人认为朝廷封他这个称号一点也不过分。李鸿章的“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朋友的忠。二是对朝廷的忠。对朋友的“忠”,举个例子,太平天国胜利之后,朝廷要论功行赏,李鸿章在上奏朝廷的折子里把功劳都给了手下最勇猛的将领,自己完全不居功,说他是文官没什么功劳。这对于一般人而言还能理解,可是对于一个十三年原地踏步没有进步的中年科级干部来说,这次奖赏说不定是他人生的最后机会,他却毅然给了别人。这十分不容易。也因为如此,所以后来的淮军对李鸿章马首是瞻,这不能不说是李鸿章的另一种御人之术。他对朝廷的忠诚更是举不胜举。最明显的就是他死前签订的《辛丑条约》。据《李鸿章传》记载,八国联军入京的时候,李鸿章早就被贬,当时已经78岁高龄的。当逃到避暑山庄的慈禧太后给李鸿章下诏,请他出山,给他们孤儿寡母议和的时候,他的门人给了他三条计策。第一上策是彻底反了,划地为王。当时慈禧和皇帝都逃出京城了,八旗部队散了,国家已名存实亡。这个时候,李鸿章手握重兵,他又与外国使臣关系良好,这个时候划地为王谁也奈何不了他。值得一说的是,当时李鸿章最得力的部下就是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这条上计,李鸿章没答应。第二条计策是这个时候去京城,可能有生命危险,而且即使议和了,李鸿章也要背负千古骂名,当初李鸿章被贬就是因为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正现在他也不管事情,就称病不去,名则保生。李鸿章还是没答应。他选择了第三条下策,接旨入京。我个人认为正是李鸿章的这份“忠”,让清王朝又苟且了十年,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他死之前三天,还有俄国的使臣到他家中要他签订卖国条约。临死之前,还在哀叹国之不幸。他对朝廷的忠心,可见其一。其实说李鸿章是被气死和忧闷而死也不为过。

(二)缺点

一是“纯臣”.纯是单纯的纯。梁启超说李鸿章是纯臣,是慵臣。我也有所赞同。他才能有余,忠勇可嘉,但是在大时代面前,却魄力不足。从李鸿章的成长轨迹中,我个人认为他是被古代四书五经、君臣之说毒害最深的一人。他虽才华横溢,文治武功都是上乘,但却唯朝廷和慈禧的话是从。他虽有洋务之心,可是朝廷说不干就不干了。虽有改革的心,慈禧要过生日了,就把军费给慈禧。他造钢铁厂、造学校、经营总理衙门、经营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海军每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没有一件事切实做到的。我相信李鸿章的理想抱负一定原不止他所做一切,但是他却从未想过从政治体制上进行彻底的改革。他虽圆滑精明,却没有张居正的魄力,没有王安石的胆识。特别是在他晚年,一直希望苟安一方,成就名节。难怪梁启超要在书中悲叹,以李鸿章之地位与才能,怎没有做出更好的事业来?从一个侧面来说,一个好人、才人,未必能做出大事业来。

二是“清傲”.李鸿章的“清傲”我个人认为,来自于骨力里想当一代贤相,而贤相的标准是对朝廷忠心,决不同流合污。李鸿章是圆滑的,但是也是清傲的。史书上记载,他树敌颇多,只因为只要他认定的事情都会去做,而且不管身后诽谤。因此,他得罪小人更多,以至于他的洋务运动也无法开展顺利。每每他有所失误,都有人上本参合。另一方面,他的清傲来自于他的外交。李鸿章的后半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个外交官。可是他不明时局,还是以清朝为泱泱大国自居,在对待英、德、俄、日的使臣时,只想取利,却不想亲近学习。只以为谈判桌上有利可图即可,从本质上,他对外国蛮夷是看不起的。他仅认为中国之失败,只在于武器不如人,却没有看到在经济、技术、政治上的全方位落后。他建立北洋舰队之时,只注重武器上的更新,而忽略了战术和科技的更近。这才是造成北洋舰队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是“结党”.此特点来自于他对朋友的忠,更类似于现在小团伙、小兄弟。他以淮军起家,对战斗过的兄弟格外照顾,在他对袁世凯的态度上就能表现出来,因为袁世凯的父亲曾与李鸿章共事过。另外就是对自己的兄长包庇,虽然晚年他与大哥两广总督李翰章有所不和,但总体上他对于李翰章的不法行为不加收敛。总以传统的一荣俱荣观念。从这点上来说,李鸿章此人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官员,也是造成他身后,众多诽谤的原因之一。包括:敛财啊、包庇门人啊等等。

三、晚清历史的一些拙见

梁启超说骂李鸿章之人,未必有李鸿章之才。这是中肯的。事实上,李鸿章身上的历史,正是反应的清朝疲敝的重要原因。

(一)政治体制的落后

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八旗子弟以外族蛮夷之姿,入主中原。而当时的大清帝国,实际上是以游牧名族战胜农耕民族。皇太极、努尔哈赤的清王朝实际上还在运行一种接近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政策。而此时的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张居正变法的十余年间更是出现了君主立宪制的雏形。从历史政治的进程而言,当八旗子弟入主中原的那时开始,中国的政治体制就在倒退。但是,清王朝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每个皇帝,都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中最兢兢业业的皇帝。他们终于完成了这种政治体制上的交替。可惜,时不我待,当清王朝进行政治体制过渡的时候,西方正在发生巨变,经过2的文艺复兴,欧洲打破了统治近千年的宗教舒服,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1776年美国建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1877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当世界各国都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清王朝还固守着传统的体制不放,不愿革新,也教唆所有文人不要革新,以至于远远落后于他国。

(二)科技技术落后。

晚清灭亡的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且不论西方在文艺复兴和民主解放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单就清王朝对于科学技术的忽视,就足以使其受外来国欺压。我个人始终认为清王朝做的唯一一件大事是在民族融合上。满蒙部落以武力得到汉人江山,自皇太极入主中原以来,为了保住江山,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与汉族的融合上,从康熙到乾隆,他们采用的技术都是已儒术驱动汉人效忠清朝,同时用文字狱固化朝廷的教化,进一步压制汉人本身的创造力。经过清朝前期的大屠杀,消灭汉人的斗志;到康乾盛世,削弱汉人的意志。清朝事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民族统一。难怪鲁迅先生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进了汉人的骨血。其表现为:“一开始,留头不留发;后来阿q都不肯剪头发。”在臣民渐渐安于清王朝的统治的时候,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消失了,汉民族的创造力也渐渐消失殆尽,整个清朝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医学家,农学家,商人。再加上乾隆中后期的闭关锁国,科技更为不流通。以至于清王朝的科技技术落后他国很多年。等西方列国敲开清朝大门的时候,清朝人还在用冷兵器。最明显的例子,是英法联军第一次进攻天津大沽口的时候,居然还在用明朝的炮,居然还抵抗了好一阵子。那是200来年前的东西啊,我不由想,当年明朝的科技多么发达,清朝的科技多么落后了。以至于有史学家感叹,清朝历史让中国历史倒退了将近200年。

(三)与时俱进尤为重要。

不知天下,不足以立足天下。清朝的衰亡除了在体制上压制国人的创造力,更在于外交上,他采取闭塞的国策。闭关锁国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其他不多说,就李鸿章本人在外交上的失败,就足以证明清朝在政治体制上的落后,外交上的显现。其直接反应就是甲午战争的爆发。很少有人知道,甲午战争的始发地不在中国,而在朝鲜。清王朝虽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却还是不知天下大势已变的道理。抱着老三篇,在19世纪,还将朝鲜列为藩属国。在日本入驻朝鲜后,以宗主国的身份,以为能借威慑之姿进入平壤。但是没想到,日本有备而来,还给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弄出一个干涉内政的罪名。清朝以两百年前的国际法,对两百年后的国际法。以至于甲午战争打的十分被动。北洋舰队被毁并不是将领们自身贪生怕死,恰恰相反,北洋舰队将领们与日军殊死搏斗,有3条舰队与日军舰队同归于尽。多名舰长未不辱国自杀,其壮烈程度,让人瞠目。有时我看到相关史料,还会扪心自问,若是今日,我国现有军队和官员是否还有这种“文死谏武死战”的决心。因此,要立于天下,首先要跟着时代进步,此书让我更深层次的感悟党中央提出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上面很多是我个人看法,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教。

最后我想以再版中,章立凡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还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局,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七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八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少时立志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乱华匪贼,起兵靖乱,终得位极人臣,

却了了拂过,八十余载,

化作不得已的“肃”迹落款,

喋血而亡。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九

近期一直在读李鸿章,本人喜欢读一些历史故事、人物之类的书籍,不经意间看到了李鸿章这本书的推送,觉得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校的历史课上学过,知道他是清末重臣,且名声也不怎么好,好像还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陌生是因为除了课本上的介绍,其他的一概不知。处于好奇,就开始读李鸿章这本书了。
刚打开书时,发现有4800页,哇,这么多页,不知道有没有勇气读完。读书和做事相反,开头容易读进去,读着读着就觉得没意思了,或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就缺少激情去读完了。刚看到4800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又要虎头蛇尾了,抱着试着读的心态开始了。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挺有意思,就像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样,不断的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现在已经读完,难得读一本厚书,写一下读后感。
李鸿章这本书不像其它人物传记的书,从人物的出生小时候开始写。这本书由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写起,引出在曾国藩府做幕僚的李鸿章,后来天平天国围攻上海,上海危机,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救火。从这时起,李鸿章才正式登场。
在曾国藩幕府时,李鸿章是个舞文弄墨的文章高手,没有自己的一兵一卒。去上海时,李鸿章想向曾国藩借兵,毕竟面对虎视眈眈的太平军,光靠两张嘴皮子是不管用的。曾国藩告诫他,要想士兵死心塌地的跟着你,需要自己培养自己的势力,借的兵永远是别人的,出工不出力,有利往前涌,遇事往后跑,打起仗来临阵溃逃,往往适得其反。听人劝吃饱饭,李鸿章开始招募自己的军队,由于自己的安徽人,自己的士兵大多数是从安徽老家招募来的,就称自己的军队为淮军。带领着自己新招募的淮军,李鸿章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奔赴上海了,到了上海才发现,一切都不那么美好。四周太平军环伺,城内官商各种势力催着开战要打跑太平军,面对各种压力,李鸿章不为所动,在自己的士兵训练好之前坚持不开战。自己的士兵自己知道心疼,别人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说的轻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当时的上海英租界、法租界已经形成,长江两岸也不乏外国军舰。在练兵期间,他还参观了外国的军舰枪炮,大为震撼,外国的大炮指哪打哪,威力还特别大。想想这要有一天和外国开战,自己的士兵只有当炮灰了。也正是这次参观影响了他一生,李鸿章下定决心要向列强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装备自己的洋枪队,建设自己的军舰。
凭借自己的淮军和相对先进的装备,李鸿章解上海之围,顺势帮助消灭太平军,后来又消灭国内的另一拨造反势力捻军。等国内稍微安定时,李鸿章靠自己的军功顺利坐上了天下第一督抚--直隶总督的位置。这个时候清政府算是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期,鸦片战争后各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稍微稳当了,国内农民造反运动也刚刚平定,只有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左宗棠还在哼哧哼哧的收复中,不过天高皇帝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李鸿章也借这个时间开始发展洋务运动了。万事开头难,中间难,之后更难。这个难,不仅是做事难,更重要是朝廷各方势力相互掣肘,想做事难。当时的政府高层,基本分成两派:清流和洋务,清流就是满嘴之乎者也,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夫子,他们由于受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没出过京城,没见过世面,基本是经验主义者,夜郎自大,以泱泱大国自居,不屑于学习列国。这也怨不得他们,中国自秦朝一统以来,中国分分合合,从没被外夷征服过,即使有蒙古,金这样的关外民族建立的王朝也会很快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逐渐变成自己人。由于这样一种强大的意识统治,让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文人,视西洋文明为奇技淫巧,不屑于学习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能成为老师的三人中,在文人眼中是要比自己强的,至少也应该是平级才行。这样对于向蛮夷学习,显然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清流人士无法接受的。另一就是洋务派,他们就比较务实了,基本都是一些和洋人打过交道的人,见识过洋枪洋炮,知道洋人技术的厉害,如果不向洋人学习还真干不过。由于两派的较劲,洋务这儿刚提出个要建军舰,加强国家的海防,清流那边马上提出一大推反对的理由,导致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反复权衡,往往是今天准了,明天又改主意了,今天进两步,明天又退一步,来来回回折腾好几个月,最后即使勉强建起了,也是一塌糊涂。建铁路、建邮报、开煤矿都是这样朝廷各派难以达成一致,做起事来相互掣肘,难以形成规模,最后一塌糊涂变成鸡肋。
跌跌撞撞几年过去了,这时候日本也强大起来,企图占领台湾、朝鲜,薅一薅清政府的羊毛。这时候的朝中清流派更是咋呼了,小小的日本,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就没正眼瞧过你,这时候敢在我泱泱大国面前比划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流内部一致高呼要和小日本打一仗,让小日本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过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却能清醒的认识到,如今的日本已今非昔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从天皇到内阁大臣再到各级官员甚至到普通百姓,都取得了一致,在学习欧美上几乎没有一点杂音,不光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还学习西方的法律、技术、天文知识等全套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工程师研究制造更牛的装备。举个小例子,当时日本天皇接见大臣时,大臣看到天皇竟然穿的是西装而不是自己国家的服饰,大臣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没必要连服饰也学习西方吧。天皇说:‘既然向西方学习,就要学的彻底,我连服饰都能学习西方,还有什么不能学习的呢。’这么看,日本确实不要脸,只要别人比自己强就向人学习,抛弃自己一切的学,缺少自己的文化。李鸿章曾经这么评价过日本:日本是个可怕的民族,在我们国家强大的时候,即使打它、骂它,日本也会跪着笑脸相迎的来中国学习,当我们衰败的时候,日本会反手一个大招,想狠狠的咬死我们,这样的一个民族是多么的可恨、可怕啊。正是这样一种臭不要脸的精神,使日本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对清政府虎视眈眈。日本想要发动战争,即使清政府有意避让也是枉然,更何况还有一帮清流派在不断的叫嚣要干死小日本,李鸿章你的洋务运动搞了这么多年,赶紧出去教训一下日本这帮孙子。这时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觉得,军舰大炮都买了,小日本个子这么矮还这么嚣张,就拉出去打打呗,杀杀他们的威风。日本要打,清政府想打,战争一触即发,这就是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打的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李鸿章十几年的心血北洋舰队也打没了,朝鲜、台湾也丢了。这时候的清流派,直跺脚不说话,哎!
分析一下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1.硬件装备比较:
中国的洋务时间比日本的明治维新还要略早,而且当时中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每年的税收也比日本多出好几倍,一开始就购买了几条当时的巨型军舰,可以说开了个好头,可是后来暂且没有战争,稍微安定以后,朝廷内部的两拨人又开始掐架了,清流们觉得有几条军舰就行了,咱又不出去打别人,能守就行,没必要再购买了,而且慈禧太后又要重修颐和园,大批的经费都挪到修园子上了,没有多余的银子建设洋务。当时是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技术改革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才能保持长盛,而北洋引进新的军舰,建设新的项目得不到支持,十几年来只能依靠最早一批购买的军舰,虽说后面有小打小闹的补充,但都不成气候。更可笑的是在修铁路这件事上,唐山到天津一段不长的铁路上,由于清流的反对,几年来一直用马拉着火车在铁路上跑着运煤。而清流的反对说法更是可笑:火车跑起来的声音太大,咚咚咚,地动山摇的,怕惊动了地下的祖宗。哎妈呀,这帮人就不怕外国人打进来,丢掉祖宗的江山吗。折腾来折腾去,洋务派和清流们的频频过招,最后是国外有的咱们也有,也就仅仅是有而已。
再看看日本,在决定学习西方后,从天皇到百姓目标达到空前的一致,为了让国民亲身感受这场改革的必要性,日本天皇还假惺惺的邀请中国的北洋舰队出使日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面对出使日本这么个装逼的机会,朝廷的各派之间竟然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清流们想利用这次机会向日本展示一下我大清朝的强大,即使现在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但你小日本也只有仰视的份。而洋务们就比较务实一点了,想用自己强大的北洋军舰震慑一下日本,让他们知道我大清朝的强大实力,打消对我大清的觊觎之心。而日本的这次邀请也是处心积虑,正是利用了北洋舰队表面的强大,让日本民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勒紧裤腰带,捐钱出力,发展自己的军舰,实现强国梦。别说,效果还出奇的好,没过几年,日本就拥有的自己的舰队,而且数量还比中国的多,虽然吨位没有北洋舰队的大,但是灵活机动性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研制出了世界少有的开花炮弹,拥有自己的自主产品。
2.人心士气比较:
一场战争的胜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大,一方装备枪炮,一方手持大刀,这不用猜也知道谁胜谁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太大,你方有枪炮,我方也有,只不过武器质量,武器先进程度有些差距,这时候打的就是气势,打的就是人心了,气势如虹就会弥补武器上的差距,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朝廷中的清流们所强调的,清流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知道打仗打的是人心是士气,他们一味的认为只要将士用命,打退洋人指日可待,我大清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只要一致对外,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洋人淹死。清流们认为,现在不是武器的不济,是将领畏死,士兵不用命才导致的一次次的溃败,现在要做的是整顿军纪,任命不怕死的将领。说的容易,当时的清政府从芝麻小官到京畿重臣没有一个不腐败的,当时清流中有名的清官、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每天至少参加两场应酬饭局,这真是一边口号喊得震天响,一边疯狂的觥筹交错。这么腐朽的大环境下,别人凭什么抛家舍业的为你们去打仗。再说说清朝末期国家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绿营和八旗兵算是国家的正规军了,却天天提笼架鸟斗蛐蛐,士气早就消耗殆尽,在和太平天国打仗时就不堪一击、一败涂地了。而各地招募的地方军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在平叛内乱将领身先士卒,士兵英勇冲锋看似士气高昂,而这高昂的士气背后是无尽的利益,湘淮各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破城之日,士兵抢掠三天,正是看到围墙里的金银珠宝,士兵们才跟打了鸡血似的不要命。当时有个说法,每破一城,湘军中的九帅都要请假回家休息几天,而这回家休息正是九帅一车车的往老家拉抢掠来的金银珠宝。将领这般,士兵更是如此。当一支军队开始追逐利益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中日战争湘淮各军遇到了硬骨头,结果一触即溃,将领带头跑路。
而日本,除了上文提到的上下同心外,他们还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大臣制定在所有学校中全部实行寄宿制,日常生活仿效兵营组织,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准军人。《小学教育大纲》从小培养小孩的尚武、忠勇的精神,深化效忠天皇的思想,让学生从小明白天皇乃是‘万世一系’的神,长大之后能够绝对服从天皇,无怨无悔的为天皇为国家献身。而且海军部还请人编了‘打败中国军舰’的游戏,在每个学校进行推广,要让在校学生从小树立打败中国舰队的责任和信心。日本想强国,想打败中国,已经进入疯狂的阶段,好多行为看起来简直丧心病狂。这也正是一个国家的可怕之处。
观察一个国家和观察人一样,应当洞察其心腹,而不仅仅看到表面。清朝末年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不过如同一间老屋废厦加以粉饰而已,经不起大风大浪。清朝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腐败已达极点。民众是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败,国家岂能独强?国家的元气丧失消亡,这比国策的失误还要可怕,国策的失误尚可以扭转过来,而国家元气的腐败就是真正的病入膏肓了。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尤其是清朝官场腐败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刑罚乃至性命都可以被金钱所左右,普通百姓申诉无路,民怨挤压,百姓还会为这样的国家去奉献吗?将领们则争相克扣军饷,士兵们还会为国献身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由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人弹劾辞去了直隶总督的职务,跌跌撞撞基本很少出现在主流舞台上了。封建王朝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一个朝廷出了问题,往往推出一两个奸臣来,大家痛痛快快的骂一通,反而把真正的原因掩盖了。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衰败归罪于一人,是安抚民心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可这也是最无耻的办法。如果大家都不坐下来反思一下,反省一下,吃一堑未必能长一智。
之后又经历了百日维新,后来义和团也粉墨登场。义和团是由清末的山东、直隶地区的民间习武练拳的百姓组织,由于长期和外国教会和教民产生冲突,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之后不断壮大,后来发展成抵制一切洋人、洋物、亲洋势力,打砸洋行、拆毁铁路。清朝政府在和日本签订完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其他各国看到了清政府的懦弱,也都在加紧变本加厉的欺负清政府,而这个时候义和团的出现,并且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让腐朽的清政府感到一丝兴奋,可以利用这股民间势力,好好打压一下外国势力。而且这些义和团还宣称刀枪不入,不惧怕洋人的洋枪洋炮。这样的鬼话清朝的高层竟然有人信了,将义和团引入北京、天津,和列强各国宣战,打砸外国使馆。可这帮几万人的乌合之众攻打只有两千人的使馆,几个月没有打下来,自己还伤亡惨重。最后列强十一个国家的联军从天津登陆,占领天津、北京,烧杀抢掠,简直就是翻版的旅顺大屠杀。面对野蛮的洋人,清政府没办法了,又一次征召李鸿章去谈判,洋洋大清除了李鸿章,当时连一个能和外国人议和谈判的人都没有,可笑至极啊。这次议和又是屈辱性的,说是谈判,清为鱼肉,洋为刀俎,哪有清代表说话的机会。谈到赔偿时,列强十一国提出四亿五千万两的白银赔款,面对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李鸿章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洋人代表回答:‘何须依据,各国都认为这个数最为合适。中国向来自大,号称是泱泱大国,人口有四万万五千万,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把洋人淹没,一人一两赔款,就是让你们明白,人多不等于国强,如果愚昧不开化,人多反而容易惹祸。’这次签约史称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屈辱性的一个条约,这次签约也耗尽了李鸿章的最后一点精气,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殁。
评价一下义和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仅有的海上力量北洋舰队被打没了,而且稍微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也都被打散了,这样清朝属于有疆无兵的状态。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国列强更是发现清政府外强中干,软弱无能,从而更加加紧了对清朝的侵略。清政府默默忍受着列强的侵略,痛恨的牙根痒痒,却无可奈何。这时候突然冒出个义和团,还打出‘扶清灭洋’这样无比诱惑的口号,朝廷也许知道‘刀枪不入’这样的夸大宣传难免名不副实,但是义和团的这股骨气可用,希望利用义和团的这股民气,杀一杀各国的锐气,也出一下自己这么憋屈的一口气。但是义和团本来就是一帮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清政府想加以利用但却无法掌控,直到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李鸿章从上海起家,看到中外军队枪炮上的巨大差距,大半辈子以缩小这个差距为己任。组建的淮军当时号称大清最精锐的军队,就是因为装备了最新式的枪炮。但甲午之战,仍然一败涂地。军队只有忠义之气而无精锐装备不行,只有精锐装备而军心败坏更不行。大清从上到下贪腐成性,已经把民心民气耗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气神没了,血性没了,那真就没希望了。
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后来的清政府摇摇晃晃,没几年随着溥仪的退位也就结束了。感触很深,大厦将倾,只通过表面的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先破后立,不破不立,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必须将其推到,破除旧思想,才能接受新思想,之后民族才有新希望。


-->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

读此书前,我只知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创办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另者,其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致被国人痛斥为“卖国贼”。但读此书后,我对李其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晚清风雨飘摇的境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深以为是。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还有2019年,距离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还有30年。而他卒于192019年,距离中日甲午这战争已有6年,距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长,却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穷途末路,见证了中华泱泱大国饱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却经历了政治风波中的大起大落,经历了至高的荣誉和至极的唾骂。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李氏其时是合肥东县东乡名门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同榜进士。也因此,李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李也希望将来金榜题名,实现凌云之志,开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实也确如此,李二十多岁便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跻身翰林,并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般雄浑的诗句。而李少怀奇志,才华出众于此亦可见一斑。

尽管一举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李的仕途并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他只是数不清的翰林中的一个而已。但随着道光帝的逝去,咸丰帝的年幼,晚清社会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乱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鸿章就是乱世所造就的英雄,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因为他只是时势造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而后李师从曾国藩,居幕僚之位,虽然有点屈才,但这段时间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在对如何做官这方面长生了极大影响。再至李奉命组建淮军,费尽心血,招募并训练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李这时才真称得上有一展抱负的筹码。淮军进入上海时,竟被嘲笑为乞丐军,而李丝毫不气恼。因为他自信淮军的战斗力会让人们惊叹。果不其然,李带着他的淮军勇敢地抗击太平军,接着经过数年努力又打败了连他的老师曾国藩都打不败的捻军。循着人生轨迹,李不断加官进爵,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李的一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佩三眼花翎,西方报端喻其为东方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国已争长短之人,这是李的独到和令人敬佩之处。李的一生,访问过西方列国,也意识到中西方国力之悬殊,武器之强弱,所以他至始至终都煞费苦心地经营着洋务运动。他最引以为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军,为创建北洋海军,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至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不可谓不对日军痛心疾首。但是若说北洋海军一点作用也没起到,那却是大大的错了。它起码对日产生了威慑作用,为清政府迎来了几十年海域的安宁。而训练数十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之责究竟在谁,我以为李必须承担部分责任。要不是他坚持认为不可战,想通过外交手段停止战争以致耽误战机,北洋海军不会那么快溃败。此外,清政府之责任当不可推卸,试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军如何能胜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战争。李一生的悲剧也始于此。他被迫派去和谈,签订马关条约。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卖国的恶名,这是一种多么不堪的境地。书中所录的“赶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话说回来,李秉着“笑骂由他,好官自为”的宗旨,倒也不那么心如死灰。这充分证明了曾国藩说他一心做官的正确性。

李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终究还是没能修补好清王朝这摇摇欲坠的破楼房。但是他似乎尽力了,身处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难也。“牢牢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的绝笔诗,其中,饱含着他对清朝的忠心,对国土沦丧的伤怀,对国民历尽苦难的不忍,对自己即将西去再也不能效劳的无奈,还有,对祖国未来的担忧。我觉得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就这样被定格于历史之中。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一

薛光明

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二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很多人都骂李鸿章,可是却忘了那时候的背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

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

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

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

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

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

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

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

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

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

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

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

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

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

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

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

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

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

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

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

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

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

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

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三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十四

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惊叹于梁公雄健的笔力、宏大的格局,以及精辟的见解。梁和李“政治上为公敌,私交亦泛泛不深”,但仍然能够不失公允,殊为不易。

有人认为李是叱咤风云的大政治家,也有人骂李是汉奸卖国贼,其实都是不对。总而言之,李鸿章是个“不学无术”之人,不知道国民的原理,不知道世界大势,不知道政治的本源,只知道耍弄“小智小术”,缝缝补补。

梁启超认为,世界列强的竞争,不在君主,而在国民,改革的动力都是从群众之中蓄积,通过先行者的引领,形成风气,只要因势利导,就能形成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李鸿章位高权重,上可借力君王指挥臣下,下可造舆论引导万民,只要善加利用,就可能为中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但可惜的是,在帝国争雄的时代,李鸿章却只想着修修补补,图一时之苟安。不想着富民强国,除旧迎新,只想学西方的皮毛,纯属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更可笑者,李鸿章还希望通过玩弄一些“小智小术”,和世界上的大政治家相抗衡,怎能有用?可从几件事中管窥李鸿章的“小智小术”。

第一,苏州杀降。征伐太平天国后期,苏州守将投降,外国人戈登作保。不料李鸿章担心降将难治,于是安排在酒宴上屠戮众人。“不杀降将”向来是战场惯例,更何况还有人作保?对降将是负约食言,对戈登是出卖朋友,对社会是违背公理。李鸿章的“小智小术”可见其一。

第二,甲午起衅。正常来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外交应由我国做主,但李鸿章却怕公开承认朝鲜是我国藩属,遇上事情国际社会唯我是问,骑虎难下,还不如私下保护。于是列强认为朝鲜是自主的国家。后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李鸿章派兵进入朝鲜。在李鸿章看来,作为宗主国,理应维护藩属国稳定,平定祸乱;但在日本看来,清兵进入“独立自主”的朝鲜,用心险恶,为防不测,日本也派了军队。双方电文往来,都认为自己有道理,于是“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贪图一时省事,造成外交、军事上的困局,其“小智小术”可见其二。

中日战争中,希望联络英俄牵制日本;胶州战争中,又希望联络英法俄牵制德国。但反观结果,对外国的割地、赔款可谓司空见惯。试问天下有哪个国家只依靠他国可以自立呢!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能全怪罪于李鸿章,但是他在外交上没有手段,只有“小智小术”也是显而易见的。

-->

对比霍光。两人都“不学无术”,但李鸿章没有霍光的权位和魄力,只是畏畏缩缩,画地为牢,比不上霍光。

对比诸葛亮。李鸿章以微小的兵力起家,最后和曾国藩一起平定了江南,军事上的成就不弱于诸葛亮,但诸葛亮管理蜀国井井有条,民丰物阜,这一点李鸿章却又及不上。

对比郭子仪。两人平乱之功仿佛,但郭子仪除军事外,其他方面没有建树,整体比不上李鸿章。

对比张之洞。张之洞爱惜名声,不肯担劳任怨气,就像鸟儿爱惜羽毛舍不得飞翔一样;而李鸿章却敢担大任,不计得失。张之洞远比不上李鸿章。

对比俾斯麦。军事上,俾斯麦战胜敌国,李鸿章屠戮的是同胞;内政上,俾斯麦完成德意志统一,李鸿章却让大清任人宰割;外交上,俾斯麦让奥、英为我所用;李鸿章却被列强驱使。因此,李鸿章在学问、手段、胆识方面都远不上俾斯麦。

对比梅特涅。梅特涅的外交政策,可以引领群雄,指挥全欧,李鸿章的外交政策,连朝鲜都无力安顿,所以李鸿章的心术、才调都不如梅特涅。

对比伊藤博文。以甲午战争的成败来说,当然是伊藤博文胜出,但实际上,伊藤博文是比不上李鸿章的。明治维新当中,伊藤博文没有大的功劳,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的阅历,不如李鸿章。另一方面,伊藤对于日本,也不如李鸿章对于中国那么重要。总的来说,伊藤博文际遇比较好,但假使和李鸿章易地而处,恐怕是及不上李的。

总的来说,李鸿章只是寻常英雄,而不是造时势的英雄。难怪李鸿章自评是“大清裱糊匠”——糊得了表面,却修不好大楼。

以我中国之地大物博,人数众多,竟然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在内忧外患的局势当中,只能依靠一个李鸿章修修补补,拆东墙补西墙,真是可悲、可叹、可笑。

世界列强虎视眈眈,局势风雨如晦。拯救中国的英雄在哪里?中国的路该往何处走?梁启超想到此处,也不禁忧虑重重,冷汗涔涔。

好在历史并没有让中国人民等太久,就在梁启超执笔的当下,两个更伟大的英雄已经呼之欲出,他们将会完成推翻暴政,驱逐列强,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使命,他们的名字是:孙中山!毛泽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4710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