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专业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7:55:17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专业21篇)
时间:2023-11-24 07:55:17     小编:纸韵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案的编写要结合教学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教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一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了路线图,还要认识路线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路线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路线”。

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线。

(1)从十道街出发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劳动公园。

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线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线。

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十道街。

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

(三)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线。

(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

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图。

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

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

提问: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线。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水。

日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禾竹鸟。

目马鱼。

人口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让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图片、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45673286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简单乘除法的数量关系。

二、展开学习。

1、投影出示第61页第6题。

(1)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枝钢笔?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试一试。

2、投影出示第7题。

(1)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交流解答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在指导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兴趣。

三、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或画出示意图,使之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它的总长度与每折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五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本单元的内容包括: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2,认识东、南、西、北方向3,认识路线。位置与方向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其实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关知识,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应该说不是难事。二,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学习内容:p2――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依据一: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依据二:教科书第二页的插图,引入课题依据三:1,教材分析: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对东西南北的认识并不陌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展方向感,感知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二,教学评价的设置:通过第二页插图检测目标1的达成。通过第三页例1,检测目标2,的达成。通过第四页例2,检测目标3的达成。三,教学程序的预设:(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操场教学楼北(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提出问题: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习内容:p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依据一: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继续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依据二:教科书第8页的例4,引入课题依据三:3,教材分析: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对东西南北的认识并不陌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展方向感,感知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评价的设置:通过第8页例4检测目标1,2,的达成。三,教学程序的预设:(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北--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认识路线学习内容:p9内容――认识路线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依据一: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认识路线。依据二:教科书第9页的例5,引入课题依据三:5,教材分析: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路线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6,学情分析:通过第一、二课时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路线。感知路线在生活中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二,教学评价的设置:通过第9页例5检测目标1,2,的达成。三,教学程序的预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二)、教学公交路线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提问: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三)、教学公交站牌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四)、动物公园平面图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1、辨认平面图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2、认识游览路线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3、试一试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五)、总结评价通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六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一、导入新课: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挂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2)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

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三、总结。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

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四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

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五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七

欣赏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时,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学生就会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不但使低年级小学生感到欣赏音乐充满了乐趣,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初听《荫中鸟》全曲,感受整体(出示课件)。

2.复听一次,要求学生听辩乐曲的段落及速度变化。

3.分段欣赏。(出示课件)。

4.围绕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及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学生想象与欣赏,以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5.再次复听全曲,让学生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憧景未来之情。

6.听听想想。

(1)你认为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7.欣赏《鸭子拌嘴》。

8.介绍《鸭子拌嘴》。

“鸭群集合上路”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

“鸭子潜水觅食”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

9.提问: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10.复听《鸭子拌嘴》中“鸭群集合上路”片段:

(1)我扮演放鸭子的老爷爷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鸭子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

(2)他们虽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嘎!嘎!嘎!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11.复听《鸭子拌嘴》中“鸭子潜水觅食”片段:

(1)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2)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模仿模仿鸭子滑动翅膀,把头慢慢潜入水中觅食,有的静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鱼时的动作,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大家立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平稳轻松的情绪。

四、课后小结:

课后分析。

板书设计欣赏:。

《荫中鸟》、《鸭子拌嘴》。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八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4、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

-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width=434bgcolor=#ffffff。

山水。

日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2)学生动脑筋猜。

(3).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画教学设计教案精品。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4.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出示人、火、文、六齐读。

2、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学生认真看。

4、学生描红,练写。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二

知识与技能: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方法与过程:抓住文中的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背诵读文。

2、 认识比喻句和反问句。

3、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合唱《春天在哪里》。)。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读文识字。

(一)自读课文。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二)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只小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躲)。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二、品读课文。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3、背诵1--3自然段。

三、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品读课文。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背诵。

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六、课外拓展:。

朱自清的《春》(节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七、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并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方法与过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二、朗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二)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想象,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三)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三、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练习。

1、填空。

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烧 荣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

四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古诗〈草〉。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三)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四)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三、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四、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五、课外知识。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

尽:完、全。   。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

径:小路  。

寻:寻找。

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在线:。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背诵古诗。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并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方法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 ,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学习课文:。

(一)、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二)、合作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三、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感悟:。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1、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2、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课外阅读:。

《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方法与过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

2、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儿"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二)、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四)、朗读课文。

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五)、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看谁说的句子和别人不一样。)。

三、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可以适当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2、积累生字、词语、春联。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3、训练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

2、积累生字、词语、春联。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我的发现。

1 读题,明确题目意思。

2 你发现图中有哪八种事物?

3 读"泡泡"里的话,学生自主发现,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调动孩子发现的兴趣。

4 你发现八种事物中还有什么想什么?

5 出示句式"我发现    像    。"学生口头补充句子。

6 教师提示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

7 小组交流,口头补充句子。

8 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

请用"……像……"的句式说说。

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

二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3、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读读背背。

1、读读。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2、背诵。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3、展示。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我会说。

(1)出示"   的春光",教师语言提示"怎样的春光",填上"美好",提醒孩子要搭配准确,用词优美。

(2)出示"   的天空       的阳光       的田野       的小溪       的枝条"。

(3)小组交流,汇报。

(4)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短语吗?

(     )的嗓音 (    )的世界   嫩绿的(     )。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 自读17页方框里的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春天里的发现》。

二、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

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三、小组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启发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

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四、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五、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注意指导写话的格式,如: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 读学习小伙伴"泡泡"里的话,明确本次展示的内容。

2 展示孩子们收集的词句、书法作品,予以评比。

3 在春天里,你还想展示些什么呢?(诗配画等形式均可)。

二 宽带网。

1 学生自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 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

3 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城市的市花?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4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树吗?

三、拓展。

1 收集我国各个省市的市花,越多越好。

2 收集有关春天的诗、词、句。

作业:。

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三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

(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

(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

(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

(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

(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

(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

(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xx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

(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

(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加深记忆。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燕(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教具准备: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老师小结。

2、认读新偏旁“马”“土”。

(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

(1)出示生字词。

(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做游戏,巩固识字。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学习“奔”的偏旁。

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教学后记:学生会学乱多音字“驰”和“池”。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四课时。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四

总目标1、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了解“小窗口”,利用“小窗口”的积极性。2、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交通,了解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和家乡交通的变化。4、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5、认识并能举例说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6、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能感受现代交通的发达、便捷、综合等特点。7、了解交通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知道一些地区的交通工具。8、了解交通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交通未来的发展趋势。9、知道家乡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了解北京的主要名山、河流及重要的水利工程;了解北京是一个人口众多、多民族居住的城市。10、知道北京的气候特点,了解北京的主要特色特产,自然资源。11、了解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思想。12、知道家乡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中心。13、了解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及其变迁;了解北京的主要文物古迹;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懂得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4、初步了解北京现存的“中华老字号”店铺及人们对它们的钟爱,感悟北京的古老和市井的繁荣。15、懂得崇尚质量、谦和诚信使“中华老字号”百年不衰的道理。16、初步了解北京胡同的历史和现状,体察北京城的古老。17、了解和品味胡同文化,感受古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18、体会胡同中的民风民情,爱家乡爱北京。19、知道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文化遗产,并列举出一些文化遗产。20、知道古老北京在发展前进中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特色的重要性。

阶段目标1、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了解“小窗口”,利用“小窗口”的积极性。2、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各种“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3、知道自己家中“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了解天下事。4、激发学生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遵守网络道德规范。5、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能将收集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6、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7、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网络等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8、初步具有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各种传媒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9、知道各种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知识点我家的“小窗口”;窗口丰富信息多;和好书交朋友;读好书有方法;开个读书交流会;网络改变生活;神奇的网络世界;选择绿色窗口;制订绿色窗口公约。情感态度1、知道自己家中“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了解天下事。2、激发学生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遵守网络道德规范。3、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网络等传媒,积极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4、知道各种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5、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入手,感受交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交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自豪感。6、懂得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奋斗。认识到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7、感受不同地域与特色交通工具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8、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愿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9、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思想感情。10、感知首都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萌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11、了解一些首都北京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为首都北京的飞速发展感到自豪,敬佩为北京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人。12、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使学生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13、品味“中华老字号”中孕育的京城文化,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14、培养爱家乡、爱北京的情感。15、通过收集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初步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获取信息、阅读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探究的兴趣。16、知道文化遗产是宝贵财富,一旦损毁、流失不可复得,保护文化遗产是公民义务。17、为北京拥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并能在发展中有效保护感到自豪。18、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并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能力培养1、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各种“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2、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能将收集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3、初步具有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各种传媒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4、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初步提高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5、初步能够关注身边的交通问题,提出简单的建议和希望,增强公民责任感。6、初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7、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事物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8、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简单图表的能力,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9、通过收集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10、学习、锻炼提高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8

教材。

分析本单元包括:主题一:在家可知天下事;主题二  一本好书知天下;主题三  乘上信息直通车;主题四  走进北京新农村四课书。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1、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各种“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3、知道自己家中“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了解天下事。

过程。

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活动进行学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了解“小窗口”,利用“小窗口”的积极性。

教学。

重点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小窗口”,知道这些“小窗口”给我们带来的丰富信息。

教学。

难点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社会信息的初步能力。

教具。

准备从各种各样的传媒中获取到的信息资料。

课题     主题一:在家可知天下事。

课时。

2

教材。

分析本主题包括:我家的小窗口;窗口丰富信息多两部分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1、初步具有选择和应用各种“小窗口”的能力,使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2、知道自己家中“小窗口”的发展、变化,学会利用“小窗口”收集信息,了解天下事。

过程。

方法通过读书、组织活动进行学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1、感受“小窗口”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了解“小窗口”,利用“小窗口”的积极性。

教学。

重点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小窗口”,知道这些“小窗口”给我们带来的丰富信息。

教学。

难点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社会信息的初步能力。

教具。

准备实物与图片。

板书。

设计主题一  我家的“小窗口”           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这里的窗口是指媒体,即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话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板书:我家的“小窗口”二、新授:1、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坐在家里就可以了解社会的方式可多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一说。2、我家的“小窗口”。 这里的窗口是指媒体,即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说一说,你们家里都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下事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等都是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了解天下事。3、电视的发展: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从最早的黑白几英寸的,频道没有几个的小电视发展到现在彩色大屏幕频道丰富的电视。液晶、背投、壁挂、等离子电视等品种多样。与此同时,伴随着电视制作和传输技术的数字化,接收装置的数字化也成为必然。数字电视的显示效果更好,功能也更多,甚至已经可以实现初步的双向互动。电视机的另一个趋势是智能化趋势,即与其他电器的结合,特别是与电脑的结合。这将使得电视更加“聪明”,具有更多的功能,从而突破电视的传统含义。4、报纸、杂志也是一个主要的获取信息的窗口,请你说说你家经常读的报纸和杂志有哪些?你从中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提示:大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与我们的生活与学生有关系的书籍、报纸、杂志来读,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对学习有帮助。5、这些小小的窗口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富的信息,可以给我们提供多彩的世界。三、小结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过程:(续页)。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课题主题二  一本好书知天下。

课时。

2

教材。

分析本主题包括:和好书交朋友;读好书有方法和开个读书会三部分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1、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与好书交朋友,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爱护书籍。2、有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3、掌握几种读书的方法,有读书的经历。能够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

过程。

方法1.通过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读书的方法,有读书、思考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明白读书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

重点自觉地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具有读书的方法,有读书、思考的能力。

教学。

难点能够自觉分辨好坏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具。

准备。

板书。

设计和好书交朋友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读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传承——发展读好书有方法培根的读书方法:好词好句记下来,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坚持不懈,积少成多。“书签记忆法”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师:书,记录着历史,记录着社会的发展,记录着人类的进步。读书可以使人进步,使人成熟,使人快乐,使人改变命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与书有关。(板书:和好书交朋友)二、新授:1、书有千种万种,但有好坏之别。阅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糟糕。 说一说你喜欢读书吗?读过哪些书?学生交流,讨论,指名2—3人回答。哪些书籍适合小学生阅读呢?还有哪些书籍适合我们阅读呢?学生交流,讨论,指名1—2人回答。2、介绍名人名言。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到新世界的窗户。                    ——高尔基说说读到这些关于书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读书吧,书是知识的源泉。读传记,益处多。4、自古以来,作为传媒工具,书籍就是人类的好朋友,以书为友,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自学书p12故事《牛背上读书的孩子》并讨论书在牛顿的科学研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读书是对已有人类文化的继承,使人类的文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读书又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只有在继承前人文明的基础上,才能有发展,有创新。因此,读书是继承,更是传承,更是发展。5、课后作业:采访爸爸、妈妈,了解影响他们一生的书籍是什么?并填写在书里。三、小结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过程(续页):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课题。

主题三  乘上信息直通车。

课时。

2

教材。

分析本主题包括:网络改变生活和神奇的网络世界两部分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1、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能将收集来的信息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知道什么是网络,网络的作用,知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迅速发展的网络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过程。

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进行学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教学。

重点能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资料,并能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了解网络的特点。

教学。

难点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能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能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教具。

准备。

板书。

设计。

主题三  乘上信息直通车网络改变生活学习、娱乐、看病、购买物品、订购票、招商引资……神奇的网络世界浏览网站、查询资料、了解世界……电子商务、电子邮件、远程教育、虚拟课堂、生活服务、娱乐休闲……人们在网上工作、学习、游戏、购物……网络的特点:全球性、全天候、交互性……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师:曾经有一句话非常流行:知识改变命运。而现在,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口号:网络改变生活。那么网络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今天我们乘上信息直通车,来看一看你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板书:网络改变生活)二、新授:1、你知道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吗?请你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指名2—3人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改变起到的巨大作用。十年前,当老百姓对互联网、因特网还是十分陌生的时候,网络就挟着现代文明对21世纪的憧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了我们的生活。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的生活需要互联网,以后的生活将依赖互联网。2、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的出现对于人类传递信息的活动产生了前所末有的影响。现代的人们必须对网络有所了解,这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对学生的基本要求。3、学生自学书中《网络改变生活》有关内容,并谈谈你是怎样认为网络改变人们的生活的。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网络已经进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无时不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购买物品到收集信息,从资料到娱乐,新闻、电影,聊天等等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主要位置。三、课后作业:书中介绍了许多事情,网络是怎样改变你的生活的,请把它写下来,填入书中。                    教学过程(续页):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课题主题四 共建绿色小窗口。

课时。

2

教材。

分析本主题包括:选择绿色窗口和制订绿色窗口公约两部分内容。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1、全面、客观地看待电视、网络等传媒。2、初步具有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能力。2、知道各种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过程。

方法1、初步具有利用各种传媒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积极地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

教学。

重点能够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知道各种传媒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因素,能够选择绿色小窗口。

教学。

难点能够分辨健康与不健康、好与坏的区别。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媒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教具。

准备。

板书。

设计共建绿色小窗口选择和利用各种传媒,自觉地抵制不健康的内容。分辨健康的、不健康、好的、坏的。制订绿色窗口公约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一、导入: 师:我们家家都有“小窗口”,当你打开电视这扇“小窗口”的时候,常常选择什么电视节目呢?你认为这些节目都适合我们观看吗?今天,我们这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板书:共建绿色小窗口)二、新授:1、学生交流、讨论,你们平时喜欢看哪些节目?你认为所有的节目都适合我们观看吗?你们认为都有哪些节目适合我们少年儿童观看?指名3-4名学生回答。2、学生们选出绿色电视节目金牌榜。教师出示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频道(如:北京文艺频道、北京科教频道、北京体育频道、北京青少频道、北京动画频道……)。 学生交流、讨论你认为的绿色电视节目金牌榜。3、互联网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我们就这一现实进行进行辩论,题目是:上网的好处与负面的影响。(1)   将全班同学分为正方和反方;各方为自己的观点搜集相关的资料(可从网络内容、安全、上网时间、方式等方面寻求资料);(3)   交流资料,确定辩论要点,分工明确、任务清楚;(4)辩论过程,认真听,大胆说,互相帮助。注:辩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全员参加,避免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辩论,对于结果,不必统一到哪种观点上,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存在。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将成为我们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面对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我们不仅要具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更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待诱惑和拒绝不良诱惑的坚定信心,健康上网,走进绿色网络。三、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过程(续页):

教学环节。

修改完善。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五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六

上课教师黄慧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1、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8○65○87○10。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

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可爱的校园教学目标1、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2、体会数的含义;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数的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展示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认识新朋友:1、引见四人卡通人物(淘气、笑笑、机灵狗、智慧老人)2、读一读他们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强调习惯;引导看书;组织发言。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活动二:可爱的校园:1、静心看书,你看到了什么?2、有顺序地把找到的数数一数。强调习惯;引导看书;组织发言。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课间活动:找朋友:1、这里有你认识的哪些小朋友?老师鼓声一响开始找朋友,鼓声停时要和你认识的小朋友站在一起。2、你有几个已经认识的朋友?说明要求;组织活动。在游戏中数数。活动三:我们的校园:1、昨天我们已经参观了校园,你从我们的校园中发现了哪些数?2、你能用1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引导观察;组织交流。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课堂小结上了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课后作业教学内容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3、渗透数学的一一对应思想。重点难点理解数“1~4”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找一找:1、观察课本中的图,你看到了什么?与同桌小朋友说一说。2、你从图中找到了“1”吗?1可以表示什么?生活中的1还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强调习惯;引导观察;组织发言。理解1~4各数的含义。活动二:说一说:1、师:公园里,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看看他们在玩什么?2、第个小朋友身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3、数除了可以表示有多少,还可以表示什么?强调习惯;引导观察;组织发言。体会数还可以表示顺序。活动三:练一练:1、连线:书p5第1题。2、数一数,画一画:书p5第2题。3、圈一圈:书p5第3题。引导审题;组织交流。进一步体会1~4各数的含义,渗透数学的一一对应思想。课堂小结上了这节数学课,你知道数字可以表示什么吗?课后作业教学内容玩具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5以内的个数,并能比较工整地写出来。2、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正确数出5以内的个数,并能比较工整地书写。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课件、圆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每种玩具有几个,自己数一数。2、与同桌小朋友说一说,每种玩具有几个?你是怎样数的?3、全班反馈。4、从图中,你还能找出哪个数?强调习惯;引导观察;组织交流。正确数出5以内的个数。活动二:摆一摆,写一写:1、师:你能根据每种玩具的个数摆圆片吗?谁来试试?2、这些数你会写吗?在书p6的格子里试写一写。3、展示两、三位小朋友写的数字:你认为谁写得好?为什么?强调习惯;引导操作;组织交流。比较工整地5以内的数。活动三:练一练:1、写数:书p7第1题。2、看数画线:书p7第2题。3、数一数,填一填:书p7第3题。引导审题;组织交流。正确数出5以内的个数,并能比较工整地书写,强化序数概念。课堂小结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课后作业。教学内容小猫钓鱼教学目标1、理解和体验“0”表示的意义,会写0。2、在认识“0”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理解和体验“0”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课件、尺子、3支铅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故事导入:1、课件展示《小猫钓鱼》的故事。2、提出问题: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引导观察;组织交流。经历从“有到无”的过渡。活动二:自主探索: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2、同桌交流3、集体反馈。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4、指导“0”的书写。引导思考;指导合作;组织交流。理解和体验“0”表示的意义,会写0。活动三:实践体验:1、学生“分铅笔“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2、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展示:尺子和温度计同桌交流,全班反馈。3、就地概括:“0”还可以表示起点和温度。引导操作;组织交流。进一步理解和体会“0”所表示的意义。课堂练习:完成书p9第1、2、3、4题。课堂小结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0”?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课后作业教学内容文具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课件、文具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找一找:1、小熊文具店有哪些文具?2、每种文具有几个呢?请你找出它对应的数字卡片。3、学生说,师连线。引导观察;组织交流。能正确地数6――10的数。活动二:数一数:1、“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2、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引导操作;组织交流。能正确地数6――10的数。活动三:写一写:1、过渡: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2、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学写6。3、同样的方法理解7、8、9。学写7、8、9。(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示范,学生再练习。)4、让学生说说写6和9的区别。引导观察;示范书写;组织交流。会正确书写6――10的数。课堂练习:完成书p11第1、2、3题。课堂小结说一说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课后作业第二单元比较教学内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2、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重点难点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数一数:数一数情境图中小动物的个数。数完之后,请学生介绍自己数数的方法。引导观察组织交流按顺序数,做记号都可以。活动二:画一画、比一比:用圆圈代表小熊,用三角形代表代表小鹿,画一画、比一比,并说一说谁多谁少。引导操作组织交流介绍等号的读法与书写的格式。活动三:说一说:用不同的学具表示小兔、猴子和小鸟的数量,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换成数字和数学符号表达。5比3大,53,读作:5大于3引导思考组织交流介绍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读法与书写的格式。活动四:判断哪一种动物最多?哪一种动物最少?学会两种以上的动物比较多少。课堂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2、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些什么?作业布置教学内容《高矮》(比高矮与比长短)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2、理解物体的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重点难点理解物体的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教学准备(多媒体运用)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说一说:出示第一幅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高矮关系。比如:两幢楼、两棵树、装红绿灯的杆子和垃圾桶、老奶奶和两个孩子之间。引导观察组织交流知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高矮关系。活动二:比高矮:在教室开展比高矮的模拟活动。小组为单位,五六个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在比的过程中,还要说:“谁比谁高,或者谁比谁矮”让每个学生能身临其境,直观的观察与讨论。能理解“谁比谁高,或者谁比谁矮”这句话的含义,能体会两个学生之间存在着高矮关系活动三:自主讨论:男孩和女孩究竟谁高谁矮呢?出示第二幅情境图。讨论应该怎样比较高矮。引导思考组织交流对学生不同的表达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才能进行。活动四:比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八

2、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进行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教师指导,板书重点。

易错音的字:多音字:“转”zhuan(转凉转换转化)zhuan(转动转圈)。

翘舌音字:爽收霜边音字:凉。

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香黄后鼻音字:丰。

v去掉两点的规律:菊。

易错形的字:转排(注意笔顺)。

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3、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给课文生字组词。

(3)、熟读课文。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十九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给出的谜语猜出谜底和说出有关的知识。

2、通过展示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

3、小组活动复习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2、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的生命器官。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试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生:异口同声想。

生:凤仙花。

师:对是凤仙花,想一想凤仙花还有哪些名字呢?

生1指甲花。

生2芨芨草。

生3急性子、别碰我。

师:关于凤仙花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汇报。

师:刚才有同学说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什么?出示媒体。

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投影出示。

学生跟着画面说出相应的内容。

二、多种形式,回顾旧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想不起来可以看书。(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播种的方法,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植物根、茎、叶的作用等等。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咱们来个知识比赛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项比赛是判断题。

请看比赛要求:投影出示:温馨提示:1、试卷每人一份,2、老师说开始时才能答题,3、最先完成的交给老师,4、其他同学交给小组长5、最先完成全对加上20分其他同学全对每人加上10分,分数最高的那组获胜。

师:比赛要求看明白了吗?请各组小组长来领试卷。

判断:

1、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

2、植物都是用种子繁衍后代的。(  )。

3、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是以种子开始的。(   )。

4、所有植物的种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5、植物的根只是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6、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接受更多阳光。(   )。

7、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木本植物,(   )。

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师:好,开始!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谁是第一回合的冠军呢?展示第一个同学做的题。集体订正。

指名说出错题,学生帮忙解决。

师:刚才某某小组第一名大家不要灰心我们继续比赛。第二项比赛是简答题。

媒体显示题目:1、播种方法2、植物的根的作用3、植物叶的作用4、植物茎的作用。温馨提示:1、给你一会时间朗读下面问题,2每组1号先背1号背完叫其他组的组员背,3、会背的给小组加上10分不会的请小组成员帮忙会背加上5分,小组成员不会其他组可以站起帮忙,会背的给她那组加上10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学生比赛。评出名次。

三、总结拓展,再激兴趣。

出示:

1、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会向上输送?

2、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二十

上课教师黄慧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自主练习3、4、5、6。

教学过程。

一、回顾。

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二、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

2、自主练习第4题。

涂一涂,比一比。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一个,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比较的是什么,谁多谁少。前两道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答案。

3、自主练习第5题。

找规律画一画。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

4、自主练习第6题。

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

三、聪明小屋。

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新课标第一网。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4、自主练习第6题。

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

三、聪明小屋。

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教案篇二十一

_月_日星期_主备教师王素英辅备教师。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

难点1、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用具微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其他。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

3、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3、以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

指导。

探究。

辅备教学部分(学科教研)(必须手写)教师姓名:

教学反思(必须手写)。

姓名:

教研组长签字教研处抽查得分。

_月_日星期_主备教师王素英辅备教师。

章节一单元课题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

2、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

重点。

难点讨论歌曲风格特点。

演唱弱起节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用具微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其他。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师:这个同学的朗读非常的好,那我们音乐课肯定是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我们先来听一下范唱,但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你听后的感受如何?(放音乐)。

师:听完歌曲我们来回答刚才所提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生:运动会,军队,行进的时候--(场合)。

师:第二个问题--。

生:很激昂,很催人奋进(感受)。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总结的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歌唱祖国》的体裁,就是进行曲。

二、初学。

1.讨论歌曲风格特点。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速度是不快不慢。那么进行曲的力度是怎么样的呢?讨论一下。有的同学说强,有的说弱,如果想表现部队行进的速度,就要强一点,所以这个应该是。对,强。就是这些固有的特点才给同学们带来了刚才那些感受。现在老师来示范演唱歌曲,请大家在听的时候能注意体会歌曲的`这些演唱风格。

2.视唱旋律:

1)下面我们就跟琴一起来学习视唱一下第一部分。(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在唱的时候,请同学关注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答案)。

2)、这种旋律就叫做弱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弱起节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部分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再唱一遍歌曲。(师指挥)。

3)刚才同学们唱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部分,先跟琴唱一下。

4)我们再来唱一下第三部分,注意结尾出的变化。

5)将重点句子单独进行演唱,师纠正。

6)最后整曲随琴视唱一遍(师弹琴视唱有前奏)。

三、扩展学习。

1.声音处理。

这是王莘同志于1950年9月创作的,作者怀着对心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者祖国光。

明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

2、找学生来评价一下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唱?

3.师:调整状态,保持状态,完整演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

四、巩固训练。

2、给学生找出缺点以后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歌曲《歌唱祖国》,还学会了进行曲、各种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新的知识。课后,同学可以自己练唱一下歌曲。好,下课!

板书:《歌唱祖国》。

*带附点的节奏型。

*长音实质。

*一字多音的地方如:”祖国“”家乡“”人民“。

*休止符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指导。

探究。

辅备教学部分(学科教研)(必须手写)教师姓名:

教学反思(必须手写)。

姓名:

教研组长签字教研处抽查得分。

_月_日星期_主备教师王素英辅备教师。

章节一单元课题欣赏课《伏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用具微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其他。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

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欧洲古典交响乐了解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以十八世纪捷克作曲家著名的民族乐派创始人--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作为一个教学点,设计了《伏尔塔瓦河》这一教学版块。面向刚进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

欧洲的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我选择的是民族乐派的古典音乐。如何激发学生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兴趣,同时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对交响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内容: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部分西洋乐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展示幻灯片:播放音乐《黄河》和《长江之歌》的音乐片段,创设课前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两首乐曲曲名是什么?

(《黄河》和《长江之歌》)。

他们分别写的是我国的哪两条河流。

(幻灯片:黄河、长江)。

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我们欣赏一首也是以河流为标题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

提问:作曲是谁?(幻灯片:斯美塔那的画像)进入教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5424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