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梳理和归纳。不断反思和修正总结,不断提升总结的质量和效果。总结的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和热情,但我们要记住总结是一个个人的过程,要真实、客观地总结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一
北京体育大学自2000年招收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本科生以来,历经6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结合自身特点、适应当前形势、满足实践需求、接轨国际潮流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思路。自2005年2月从原管理学院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体育传媒系以来,在管理学院进行第三次创业的同时,体育传媒系也开始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和专业建设思路、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尝试。
1.1北京体育大学办学目标北京体育大学在“十五”期间确立了建成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的奋斗目标。在2005年9月被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后,学校提出了为北京奥运会竞技备战提供保障和服务,并且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任务。作为北京体育大学一个新设的教学单位,体育传媒系不仅承担着新闻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应该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2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新闻传播学教育在最近10几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2004年3月在中央党校三项学习教育的讲话提供的资料,目前在教育部注册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点有198个,而据不完全统计,那些从别的专业衍生出来的相关专业方向也超过200个。最新的材料表明,全国已经有661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或专业方向。近10年中,北京地区的大量单科院校也陆续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都在最近10年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专业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3北京2008年奥运会影响下的体育传媒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各类传媒机构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据报道,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和届时前来北京报道奥运会的nbc需要千名以上体育专项摄像师、各类形态媒介对于奥运和体育报道的重视催生了对体育记者、编辑的需求,大量介入奥运传播的赞助企业及文化、传播、公关、中介公司等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虽然这期间有体育媒体的消亡,但总体趋势是奥运传播掀起了传媒人才需求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近3万名体育编辑记者中,接受过体育、新闻或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人所占比例不足1/4,这更加为体育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1.4国际体育新闻教育的态势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设有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信息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始了贯穿一个学期的体育写作(sportswriting)、体育转播(sportscasting)课程。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内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及其与专业的关系在国家的学位管理体系中,新闻传播学归属于文学门类。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管理序列中,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国家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管理系列中,新闻学与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作为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的教学管理单位,体育传媒系承担着发展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双重任务,通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来完成人才培养、学科创新、服务传媒的基本任务。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针对社会就业方向而言,是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是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一种设计,专业的设置及其规模受社会劳动市场的供需规律支配。体育新闻与体育传播专业方向就是顺应当前迅速发展的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2.2“体大姓体”不代表学科建设不需要理论关于北京体育大学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体大姓体”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其基本含义是北京体育大学要突出体育特色,立足体育本位。对于这种说法,笔者的观点是,体育大学当然应该以为体育服务和围绕体育发展作为学校事业的重要方针。但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是,体育大学一定要注意学科建设,一定不能忽视理论的价值,这是保证各种运动技术进入精深领域和纳入传授范畴的根本保证。
因此,“体大姓体”中的“体”其实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体”,而体育学科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体”,而最终需要达成的是实践论层面上的“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应该立足于服务体育,挖掘体育新闻自身特有的规律,研究体育新闻的重要问题,以构建体育新闻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总之,体育新闻学要服从母系学科的规范,要为整个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贡献。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都面临着需要新闻报道和专业传播的问题,而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等领域更存在着大量可以与新闻传播学结合的课题。
具体来说,体育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属于新闻学的分支学科和体育学的应用学科,它可以说是最专业的分支新闻学,承担着运动赛事、规则、明星与体育事务、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传播的任务;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庞杂的应用体育学,担负着通过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技能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职能。
2.3“以体为本”不说明专业建设不需要学科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之下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技能的养成无一不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磨练。尤其对于本科专业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更是不容回避的重要使命。但是,北京体育大学毕竟不同于其他的综合性大学,也不能简单与其他单科性大学类比。因此,“以体为本”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彰显的是体、理、文、管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思路。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方针,其应该体现的原则是在整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中凸显体育新闻的特色,始终立足为体育新闻服务的原则来构建课程体系。
有研究成果表明,美国目前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信息类专业的院校虽然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很“重视宽厚的人文基础,宽泛的知识结构,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很多史论类课程,如媒介史、新闻事业史、20世纪摄影史、体育心理学、生物力学、运动机能学。此外,美国的不少新闻传播院系也开始创办媒介融合(convergenceemphasisofsequence)专业,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当前美国新闻传播界最时髦的两个词是:“融合媒介”(convergence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
因此,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应该注意把握好专业新闻传播的定位,吸取多学科的营养来补益自身,同时处理好“体用”的关系,利用人文社会学科、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来丰富和充实体育新闻学专业严密和独特的“体”,指导体育新闻传播全面和融合的“用”。
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确立复合、灵活、宽广的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适应各种媒介和各种岗位的要求,不能忽视非体育新闻业务、非新闻业务能力培养。
学科、专业、课程分别对应知识体系内在规律性、人才成长规律性、学生能力递进规律。一般说来,科学需求与学科布局、社会发展与专业建设、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是相互对应的。体育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体育新闻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社会发展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能力的递进规律。
3.1体育新闻知识体系的特点与新闻学科建设的思路体育新闻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复杂的辩证关系的领域,是一个看上去风光无限实则艰苦异常的领域。比如,新闻的即时判断与历史的长期积累统一于体育新闻中;工作中节奏的高度紧张与能力的自我完善对于体育新闻记者提出了高要求;体育的特殊属性与报道的专门技能对于体育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颇高。再比如,体育新闻中还充斥着遗憾的艺术与完美的追求的矛盾、理想的职业与艰苦的磨砺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新闻的学科特点其实需要深刻的哲学思维和宏观视野才能把握。
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例,我们还不难发现体育新闻的综合性与专业化特色。北京奥运会的交通、通讯、邮票、媒介服务、景观与形象、建筑、特许经营、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环境保护、项目管理、纪念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品牌保护等无一不牵涉到多方面的学科理论,无一不需要全面的哲学思维才能审视清楚。
而从目前新闻学自身的学科成长情况看,对于新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维度的审视构成了一系列新闻分支学科,如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这些学科对应于不同媒介形态,又生发出了另外一些新闻学科,比如报纸经济学、电视文化学等;新闻自身的业务领域的升华则推动着另外一些学科的不断成熟,比如报纸编辑学、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学等。
目前,体育新闻学是少见的依据新闻报道对象而产生的新闻学新学科,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等虽然基本自成比较独立的报道系列,但还没有上升到足够的称之为新闻学科的层面上。这一方面为体育新闻学学科属性的确立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可能预示着体育新闻学的建设不应该急于自立山头,而应较多地注意在对母学科依属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
从国内部分院校新闻传播学类单位的名称可一窥综合和专业传播结合的特色日益鲜明。
从表2可以看出,艺术、文化、文学等已经与新闻、传播、电视、传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院校学科发展的目标也大体可以从单位名称上看出来。具有广泛意义的甚至高高在上的艺术、文化、文学等与新闻、传播、电视、传媒结合的倾向正体现了立足扎实的人文社会学基础来进行新闻传播研究的思路,体现出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因此,在确立体育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思路时,应该有宽容、开放、动态的思维方式,坚持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图1)。
3.2体育新闻社会需求的特点与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思路
3.2.1体育新闻报道对象的延伸与报道深度的拓展体育事务类报道的增加是近年来体育新闻报道的显著特点。如中央电视台2005年7月21、22日播发的体育新闻中,体育事务类新闻分别为48%、33.3%,即使在大型赛事期间的体育报道,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新闻报道不将镜头和视野局限在项目中、赛场内和赛事上,而是从赛场外挖掘新闻选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内寻求体育事件的意义,等等。
体育报道的综合性增强也是近年来体育新闻发展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特点。对于这个奥运会重要的工作的报道,必须掌握足够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行。对于这些事务的报道仅仅具备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这些领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特殊的场域和情境之中的专门知识,才能做好相关的报道,才能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3.2.2体育新闻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体育新闻教育机构始终不能脱离与社会的联系(图2)。
3.2.3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不应将目标局限在新闻界为了思考和回答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了解本专业已经毕业的3届110名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十分重要的。
从表3可以看出,从事体育新闻、出国与读研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30%、28.2%,一般新闻岗位的毕业生比例为18.2%,其余的毕业生流向则比例很低,均不足10%。而总体上看,新闻传播界外的学生比例为51.8%,这说明超过半数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脱离了新闻传播界。
同时,新闻媒体在招收人员时也不拘泥于新闻传播学专业背景。南方部分媒体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体现出十分宽泛的“专业不限”的倾向。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重的,原因之一是体育界外和新闻传播界外有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许与体育界、新闻传播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关。而可能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传播业务所需要的能力越来越趋向于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且是综合和专业相结合。这也是“媒介成为人”、“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等泛传播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显著特点。
3.3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体育新闻课程的设置原则
3.3.1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3.1.1体育和新闻历史知识与体育新闻选择新闻虽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对于它的评价乃至报道往往需要历史知识的积累。比如要对一个运动员创造的成绩做出评价,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溯及以往才能在“时间序列”中找到新闻事件的位置,从而得出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做出精当的新闻选择。由于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历史原因,因此只有立足体育史和新闻史,才能准确判断体育事件的属性,而体育和新闻历史理念的掌握则有利于理解体育新闻实践。
3.3.1.2运动锻炼体验和新闻技能练习与体育新闻采访
体育新闻采访往往是对专业人士进行的专业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比较好的专业感觉,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选题,做出精彩的采访报道。可以说,对于体育新闻而言,运动体验是接近报道对象的有力武器,是获得和拓展关系网络的基础,是理解报道对象和事件的条件。很多体育记者新闻采访的成果就来源于他们儿时和日常的'体育锻炼经历。而与此同时,对于新闻技能的亲身体验,如校园新闻人物的采访等都是日后形成专业新闻采访能力的基础。
3.3.1.3文学艺术修养与体育新闻写作新闻之所以被列入文学门类,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因是新闻与文学的天然联系,新闻报道本身就需要用文学方式来表达。可以说,文学艺术作品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素材,文学艺术素养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条件,文学艺术理论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在体育新闻中,文学艺术修养的作用也极其鲜明和突出,多数知名的体育记者都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基本功。
3.3.1.4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与体育新闻策划体育新闻终究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体育的报道,它需要基本的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来支撑,尤其对于体育文化意味鲜明的体育新闻报道,体育理论知识和素养就更加重要。可以说,体育和新闻理论是酝酿体育新闻策划的思想源泉,保证体育新闻策划专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体育新闻策划走向深入的必要条件。比如对于奥运会报道的策划考验的是极强的把握奥运会特质的体育和新闻理论素养。
3.3.2体育新闻课程设置应该突出的原则
3.3.2.1厚基础与宽口径从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3届毕业生的去向看,在体育部门和体育新闻部门、攻读体育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为69.1%,不足70%。这说明有近1/3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脱离了体育圈。
另一方面,从体育媒体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对于专业背景的要求看,也呈现出并不追求专业领域,而逐步泛化专业的趋向。如《百名中国体育记者自述》中97个知名体育记者的专业背景(背景描述涉及多项者有重复计算)中,出身体育界的不足1/5。
根据目前体育新闻专业领域人才招聘和已有就业情况看,已经体现出“专新闻”和“泛传播”的理念,这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具有专业的新闻理念和技能及广泛的传播能力的要求。因此,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重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时适度扩大了课程涉及的领域,如增加视听语言、运动项目概要等,并且继续保持原有的体育广告学、媒介经济学、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等课程,力求在有限的课程时数中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与专精。
3.3.2.2活计划与多方向相对于一般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体育新闻最大的困难在于,它要培养学生一般的新闻传播理论与技能,还要辟出比较多的课时用于体育理论与知识、运动体验,并且应该有一定的课时用于体育与新闻结合的课程,在学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势必增加编排课程的紧张程度。
目前,国内的20多个体育新闻专业点除个别院校外只有一个专业,采用大而全的课程编排,一般以设置课程模块来细分课程。比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采取“四、三、二、一”的体育新闻教育模式,其四个课程模块为新闻传媒、体育新闻传媒、文学、体育。武汉体育学院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为“夯实基础、突出体育特色、注重实践,面向全媒体”。这些课程设计原则体现的均是在整体教育目标下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思维。根据与其他一般新闻院校的课程比较可以看出,体育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类理论与实践课程时数明显偏少。
在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召集学生(含毕业生)进行的3次座谈会中,学生均反映一般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时数少于其他新闻院系,造成在就业和考研等方面的被动。
虽然体育新闻专业无法做到在新闻传播类课程时数上与其他一般新闻传播院校相同,但是如果通过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当可以减少这种差距。北京体育大学在2006年修订教学计划时,在限制性选修课中设计了5个拉通排课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8学分,要求学生至少整选其中两个模块,其余可零选。这五个模块是媒介管理(传播心理学、体育报道、媒介管理、体育广告学)、平面媒体(体育摄影、体育报道、大型赛事媒体战略、体育平面媒体实务专题)、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管理与经济学专题讲座)、广播电视(体育摄像、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节目策划、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剪辑)、播音主持(播音基础、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体育解说)。体育摄影这些限制性选修课是在一一对应于必修课的前提下设置的,比如体育理论模块建立在体育史和体育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模块建立在摄影摄像基础知识课程的基础上。
这种设计减少了以往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局面,使得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就业的方向和兴趣去选择课程。由于限制性选修课拉通排课,学生可以全部选修,因此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至于当前盛行的媒体融合和跨媒体能力,目前在中国还很难一步到位地体现在课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己在实践中积累。
总之,课程设计的上述原则具有应对当前学科和专业建设形势的特点。“厚基础”可以为学生提供转向前提,比如北体有学生考取社会学、历史学、体育社会学研究生的;“宽口径”可以开发学生的多向潜力,比如有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从事媒介公关工作、进入体育行政部门从事文秘工作的;“活计划”是一种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的做法,可以避免以往课程多而不精以及缺乏体系的弊端;“多方向”追求的是突显体育特色和传媒发展形势,比如播音主持模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体育解说与评论的能力。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实践、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文学与写作)、媒介形态结合(平面、电子和网络)、体育与新闻结合(体育为对象、新闻为技术、新闻和体育理论为指导、运动体验和新闻技能为基础)等基本原则,力求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的办学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大体育、专新闻、泛传播、全媒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体育特色。在体育学科理论和运动体验两方面设置较全面课程,使学生学习到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等体育学科知识,并且有条件得到6个以上运动项目的体验,增强学生在新闻专业领域中体育特色的分量和比例。
2)培养新闻素养。在追求客观、公正、平衡等新闻专业主义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新闻采、写、编、评、摄等新闻技能。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与体育理论基础、熟悉体育和新闻业态的新闻传播人才。
3)跳出新闻局限。立足广泛的需要新闻传播人才的社会领域,不局限于为新闻传播、宣传等部门培养人才,而是将视野放到广大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中,有意识地为培养新闻发言人、媒体公关经理等各类人才提供出口。
4)强化复合能力。每年举办新闻专业技能展示与评比活动,结合实业界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跨媒体能力培养,为融合多媒体能力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2008年奥运会的需求背景下,突出新闻和体育专业英语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体育摄影和摄像等标志性技能。
5)注重学风建设。定期举行学生读书会和早读,确立“据于德,依于察、敏于行”的系训,从新闻职业道德、专业能力、行业规范等角度全面要求学生。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二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
7、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8、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9、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
10、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三
074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075信息与新闻写作076试论新闻语言。
085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105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111试论编辑技巧。
112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113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20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4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38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1cnn对我们的启迪。
188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189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191产业化研究。
192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193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一、报纸方向。
1、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2.新闻标题。
29、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30.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1.电视新闻语言2.说新闻与播新闻3.电视民生新闻4.电视方言播报。
5、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7.网络电视8.网络电台9.网络侵权。
27、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28.网络新闻专题29.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6、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7.广播热线8.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4、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新闻标题比较分析。
5、方言电视节目的正负功能辩6.从新旧媒体的比较,看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11、新闻传播与广告传播的互动12.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和存在弊端。
26、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27、从救灾新闻看中国政府的人本思想--以1998抗洪报道和2008抗震报道为例。
28、浅谈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35、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与方法。
36、电视节目中“天下故事”等民生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
37、节假日如何保持受众对媒体的兴趣。
38、电子化报纸的现状研究39.编辑如何做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
40、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对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管理和引导。
67、新闻传媒形象创新策略研究68.危机传播的效果研究69.报业集团的跨区域运作。
70、媒介产品扩散通路的选择与建构。
76、国内主流新闻网站的受众本位--新华网、人民网为例。
77、中国电视新闻人才素质与形象分析。
86、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87、论广告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88、论新广告观。
95、会展作为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106、名人广告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避免107.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108、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09.中国免费报纸研究。
116、电视访谈节目的非语言符号解读。
117、电视媒体正面报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18、论《百家讲坛》与文化传播观念的更新。
119、电视新闻话语的基本结构与意义。
120、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对节目的影响和作用。
121、论电视新闻话语的编码实践122.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论采访的技巧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四
1、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2.新闻标题。
3、晚报“早”出现象。
15、记者的职业道德16.媒体的社会责任。
29、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30.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1.电视新闻语言2.说新闻与播新闻3.电视民生新闻4.电视方言播报。
5、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6.主持人的风格7.电视画面8.同期声9.摄像。
10、电视广告11.隐性采访。
22、电视传媒与公共空间23.电视新闻现场直播24.电视批评报道。
25、电视节目的互动意识26.电视产业化。
31、电视调查栏目。
32、湖南卫视的新闻与经营33.安徽卫视的电视剧与经营。
三、网络方向1.网站分析。
2、网络新闻特性。
3、网络新闻的真实性4.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5.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6、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7.网络电视8.网络电台9.网络侵权。
10、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11.博客、播客12.网络直播。
19、网络伦理。
20、网络新闻的变革。
21、网络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22.网络环境的受众分化。
27、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28.网络新闻专题。
29、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四、广播方向。
1、广播媒体的优劣势2.广播的发展趋向。
3、广播新闻的采写特点4.广播中的广告。
5、交通广播的生存空间。
6、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7.广播热线。
8、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1.议程设置理论2.沉默的螺旋3.受众分析。
4、传播效果分析。
5、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6.文化帝国主义。
7、传播学方法论的几个学派。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82、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001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评“用事实说话”003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论新闻客观性。
020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报纸与网络。
053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采访技术初探。
062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略论新闻导语。
066新闻背景初探。
067新闻结构探讨。
068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略论人物通讯。
070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试论新闻特写。
074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试论新闻语言。
077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5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报纸短评初探。
105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试论编辑技巧。
112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编辑策划研究。
117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41cnn对我们的启迪。
169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5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8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传媒集团化研究。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五
选题就是学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
选题有几种来源,要么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或专业经验,要么来自文献阅读,要么来自于老师的建议。
选题还会涉及选题的大小、选题的范围。
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视研究队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强弱来确定。
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可以缩小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还可以缩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缩小为“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选题由大到小的变化。
选题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选择了一项研究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的目标,通常选题意义或研究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学术意义,第二是理论价值,第三是实践价值,第四是个体目的,第五是知识发展。
任何一项选题都可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设定其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选题都要达到这些目的,这要视选题大小、范围和类型而定。
在选题意义上,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论文的意义在于填补知识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识、找到一些现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验证一个假设。
二、概念和理论框架。
从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中可以明确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但一项研究是否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还取决于这项研究的理论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或范式。
所以在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还须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将决定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
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连,而且研究目的与框架共同对研究问题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
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论框架呢?这是因为一个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论可以帮助提出一个科研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解答。
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为了发展或验证能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论、假设、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
研究问题和理论之间的联系是直截了当的。
一个研究问题可能需要多个理论,不同的理论可能对一个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级人数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可以用多种理论来回答。
另外,观察什么与如何观察是由该问题或选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来驱动的。
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理论框架?概念或理论从哪里来?如何在研究设计中构建概念或理论框架?如何在研究设计中应用概念或理论框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理论框架其实还与研究的假设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每一个开题报告都会有研究的假设,或者说,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设,然后去找证据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如一个研究生提出了一个假设,说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强则数学成绩就高,这就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三、研究问题。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
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
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
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
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
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
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
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六
在本科生四年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能。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地位。
1.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解决学术或实际问题的尝试;是对学生在校四年间所学知识的最全面而系统的检验。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老师的确定。
1.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均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由选题到答辩不得少于十四周(三个半月)。
2.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前,各系(或教研室)必须给学生准备好论文选题,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题数量至少要四倍于学生数量。
3.学生也可在各系(或教研室)所供选题之外自选,但必须得到所在系教学主管主任的认可。
4.学生在系(或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上确定好论文题目后,以班为单位,集体报告各系教学主管主任。由主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研究专长,在讲师以上的教师中确定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
三、资料的收集。
1.论文选题和指导老师确定后,即正式进入论文资料收集阶段。2.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做好资料卡片。每个学生所做卡片不得少于100张。
3.学生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并用软盘代替卡片。
四、开题报告。
1.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论文的构思,并着手撰写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必须包括如下内容: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的总体构思、论文的难题和重点、主要的参考书目等。
五、写作与修改。
1.学生在得到指导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即开始论文的写作。
2.论文草稿完成后,必须交指导老师审阅。指导老师应认真审查学生的论文草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3.学生必须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的修改。4.在老师的指导下,每篇论文的修改不得少于三次。
六、书写规范及打印要求。
书写规范:
1.论文采用16开纸张打印。2.论文注释一律采用文后注。3.注释的格式为:
a.引文来源于学术专著者。
作者名:专著名,出版社及版次,页码。b.引文来源于学术期刊者。
作者名:论文名,杂志名,刊期及页码。c.引文来源于论文集者。
作者名:文章名,论文集书名,出版社及版次,页码。
4.参考书目一律附在注释的后面。
打印要求:
题目:(黑体3号字加粗)。
七、论文答辩。
1.学生毕业论文定稿后,必须上交三份。每份都要包上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并附上经指导老师修改过的开题报告。学生同时还要上交自己制作的论文卡片或软盘。指导老师据此撰写论文评语。
2.论文答辩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答辩委员会由3—5位教师组成(不得少于三人),主席由系主任指定。
3.学生论文实行公开答辩。
4.论文答辩时必须作好记录。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组织答辩委员根据学生论文及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分。
八、论文评分。
1.学生毕业论文的评分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分数应该而且必须经受历史的检验。应坚决禁止打人情分、照顾分。
2.论文评分的程序:首先由指导老师给论文打出建议分;其次是答辩委员会的综合评分;以上分数须经系主任最终核定。
3.毕业论文的分数应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良好(71—80分),优良(81—90分)占大多数,优秀(91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和及格(61—71分)占少数。
九、毕业论文档案。
应包括以下内容:
1、武汉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包括题目及目录、开题报告、内容提要、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及其他附件等;4.成绩评定表;5.其他附件。
6、该档案一式三份,原件留存学院,其余指导教师和学生各留一份。
毕业论文档案内的印章和签名必须是原件。
十、附则。
1.本规范同样适用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辅修、第二学位学生以及“七校联合”班学生。成人教育专科升本科毕业论文也按此办理。
2.本规范自通过之日起实行。
3.本规范未尽事宜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2010年12月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说明。
1.按照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要求,所有选修完规定学分的本专业学生和本专业双学位班学生(含校内双学位和七校联合双学位学生),均须撰写毕业论文,并在通过论文答辩后才能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
2.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规定要求,所有希望在2011年毕业时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在2011年1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指导老师的选定工作。2011年1月23日前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写作提纲,并到武汉大学教务部下属教材中心购买相关表格(含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论文封面等)。本专业学生由学院统一发放。2011年3月30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2011年5月20日前提交论文最终稿。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2011年5月底至6月初。凡在上述时间段,未与指导老师联系,未提交相关资料者,作自动放弃论文写作和答辩处理。
3.毕业论文写作按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论文除正文外,应有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注释和参考文献。论文字数为8000至10000。在论文答辩之前,所有学生应按规定与指导老师共同填写好相关表格,在答辩时交论文答辩小组。
4.本论文选题仅为参考选题,新闻系将根据学生选定的参考选题,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最终的论文题目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
5.所有学生必须在2010年12月31日前提交论文选题,每名学生可选择1-2个选题(最多不能超过2个)。论文选题以班为单位,集体提交给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夏琼(邮箱:xqmp3@或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秘书鲁秀梅老师。提交选题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校、院系、专业及能够及时与本人联系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凡在2011年1月3日前未提交论文选题及本人详细信息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6.新闻系在收到学生的选题后,将根据学生的选题及各位教师的研究专长,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安排结果将于2011年1月15日以前在武汉大学教务部网和新闻学院大楼门前公告栏公布,同时公布各位教师的e-mail和电话号码,以方便学生与指导老师联系。
备注:
校内双学位的学生请于下学期(2010——2011第二学期)开学四周内前往校财务部办理交费手续并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登记。凡未履行以上手续者不予办理毕业相关事宜。
教学管理办公室。
2010年12月。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10年12月更新)。
一、新闻史研究。
45、欧美政论小册子研究。
(三)报业(体制)研究。
(四)报刊思想研究。
(五)其它。
79、中国新闻改革研究80.中共新闻改革研究。
96、新闻文体发展研究(报章文体、时务文体、新民文体„„)。
97、文革时期大批判组研究98.新闻控制研究99.新闻检查制度研究。
100、密苏里新闻奖中国获奖项目研究101.近现代中国新闻传播关键词研究。
109、新闻传播学关键词研究(新闻、杂志、记者、党报、出版自由„„)110.口述新闻史研究(建议以武汉地区新闻业为主)。
二、新闻理论研究111.党报理论研究。
171、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三、新闻业务研究。
204、生活的丰富性与新闻结构的多样性205.立体化新闻写作。
311、西方新闻摄影伦理研究。
314、新闻摄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315.新技术与新闻摄影316.手机新闻摄影。
四、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333.媒介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339、当代中国媒介集团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40.媒介市场与媒介竞争。
341、媒介资本运营风险及对策研究342.媒介消费研究。
343、报纸“有效发行”研究344.报纸转型研究。
386、论当代中国传媒内容产品的创新387.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策略研究。
440、当代中国弱势省级卫视的发展问题研究。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七
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党报发行一直以来就不缺乏探讨,不缺乏实践,从党报发行以来他的发行方式就一直被人们探索,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资源和借鉴。对党报发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创新党报发行理念,党报是一种特殊商品也如市场场中其他一切产品一样,既有内在品质的使用价值,又其外在品牌的无形价值。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压力下,党报发行也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克服旧的发行观念,根据党报自身的品牌优势,结合发行对象、发行手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树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发行理念。2、创新党报的发行机制,由于各省经济条件、地域分布、文化差异、人口多寡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党报独有的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决定了党报发行还不宜全部走向市场,仍然要坚持“存量靠动员、增量靠市场”。3、开拓空白的农村市场,为农民量身定做一份自己的报纸,不仅能够让农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学到新的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也加大了党报的发行量,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在《论党报发行》中认为党报发行中过分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作布置,行政命令虽然可以解决党报发行中出现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党报的有效发行和被有效阅读的问题,同时党报如果长期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进行发行,久而久之,就会疏于对市场和读者的经常性的深入的研究,疏于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旨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不利于党报的长远发展。他认为,党报发行必须走后一条路、坚持上报摊、进家庭,这既是党报发行的方向,也是党报发展的方向。一份办得好的党报,就应该是能上得了报摊、进得了家庭的报纸。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副主任王从仁在《党报发行阵痛中的反思》中认为,党报发行之所以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发行环境“恶劣”也是重要原因。一些报纸,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往往在发行时间、发行量和发行款项的回收上,都比真正意义上的党报更有优势。所以党报发行的外部环境必须要坚决治理。
大众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总经理刘洪昌在《党报发行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我们借鉴市场手段,成立发行公司,强化党报品牌意识,既做发行量更做影响力。笔者认为党报发行的渠道要实现多元化的,但是必须保持他的党性,在依靠有效的行政手段保证党报存量发行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市场,走市场化的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多元化和其他报纸竞争带来的冲击。党报要重现它的辉煌就必须发现它新的增长空间,开拓新的市场,让党走进农民的家庭,这个一直被党和政府忽视的市场,以前可能是农村的文化水平限制,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了这么多年后,大多数农民都已经拥有了读报的。能力。最后也要借助新的媒介手段,运用自己党报品牌的优势和影响力,和其它报纸同台竞争,我们的党报不能输在发展的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赵勋。社会科学——延安时期党报发行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西北大学学报,.
[2]孙加震。新闻学——创新党报发行探寻增量空间[j].新闻战线,(12).
[3]徐标。新闻知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0).
[4]叶惠驰。党报发行的多维视角m].新闻战线。2009(11).
[5]李治国。对加入wto后党报发行的思考[m].新闻界。(3).
[6]温婷桢王勇。理性看待党报发行量下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
[7]罗志安。破解党报发行困局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市报人。(7).
[8]项友炜。论党报发行的与时俱进[j].新闻战线。(1).
[9]张卫华。报刊改革背景下的党报发行[j].传媒观察。2003(10).
[10]丁柏铨。论党报发行[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3).
二、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选题依据:
党报的发行是一种权利的发行,长期以来它的发行量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党委或者政府通过强制命令订阅的一种发行模式。党报的订阅费用一般是由公费或者财政支出来承担,这是我国报纸行业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报纸结构单一,主要由全国性和省级党报构成,这是我国党报发行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报的发行量就开始逐渐下降,到发行量下降了34%,在新时期党报发行量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党报的内容上推陈出新,而且还要在党报的的发行上多下功夫,实现党报发行的多元化,畅通党报的发行渠道,保证党报的发行量。
(2)研究内容。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关键词的界定。
第一章党报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传统党报的特殊性决定发行的受众群过于狭窄。
第二节报业市场竞争不断挤兑党报的发行空间。
第三节一直被遗弃的农村市场。
第四节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读者群的细分。
第五节党报发现忽略了新兴媒介。
第二章党报发行采取不拘形式的政府采够。
第一节扩大财政划拨范围。
第二节变通财政划拨的形式。
第三节推广“财政垫付”形式。
第四节寻找财政专项支出。
第三章做大党报零售终端网络。
第一节与时俱进建立报刊的发行公司。
第二节深耕细作,发展附加产业。
第三节重点宣传党报。
第四章《河南日报》分众传播开拓农村市场。
第一节一份报纸,两个版本。
第二节一份报纸,两个市场。
第三节一份报纸,两种价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研究思路及方案。
研究思路:
党报发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声音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权威,党报发行的多元化是关系到党的舆论阵地能否守好和巩固的政治问题。党报发行方式的多元化,能够形成畅通的党报发行渠道,让读者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党报,及时的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动向,重要的是发挥党报的宣传效应,巩固党报在报刊媒体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各地党报发行方式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在党报中推行,让中国的党报事业稳定发展,稳固党报在群众中深厚的根基。
研究方案:
(1)文献研究法。
论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党报发行的相关书籍以及近年来学术期刊、杂志等资料进行搜索、整理、分析、总结出党报发行方面取得的经验,并从传播学、新闻学、编辑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解决的对策作较详尽的分析。
(2)历史研究方法。
通过对历史时期党报的发行寻找能给现在党报发行带来的启示。
(3)分析归纳法。
通过对各级党报在党报发行中进行的探索进行总结归纳其优点和缺点,寻找解决办法。
(4)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党报发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取得不同的效益分析和研究,探讨出一套能在全国各级党报中实施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河南日报》在党报发行上的探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指出改革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
三、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20xx年12月查阅相关资料确论文选题。
20xx年3月1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4月初完成初稿及中期检查。
4月中旬二稿。
5月中旬三稿。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八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播出让中国电视新闻中出现了民生新闻的概念简单地说民生新闻就是对百姓身边事的报道。因为其题材源于市井写法通常采用市井故事口口相传的直白方式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近年来各媒体在实践“三贴近”的过程中民生新闻成了“贴近群众”的有效载体并日渐成为都市类报纸的当家产品。然而题材大同小异、写法千报一面看久了难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再加上相当部分民生新闻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如果都流于肤浅的报道久而久之势必丧失影响力。
如何让琐碎的题材在报道上跳出民生新闻目前生存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本文在结合了一些地方台甚至中央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存在的一些肤浅的现状,分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以及由此导致的对社会受众的危害,由此反应出了改进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最终本文的重点是要分析民生新闻更加优秀的发展之路。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的新的报道方式,有巨大的学术观照价值。新闻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符合中国政治架构、传播环境的电视民生新闻新内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
2、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3、零距离类节目取得成功的经验。
a、栏目的定为贴近百姓。
b、从对百姓新闻的报道反应新时期我国建设中取得成绩和不足,是国家经济的一个缩影。
c、促进社会和谐。
4、零距离类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主要分析这些节目中存在的一些内部和外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为了迎合百姓而导致节目媚俗。
c、节目在表现形式上过于简单、肤浅。
d、主持人的素质参差不齐。
5、具体的对策。
a、加强节目的整合,制作好节目。
b、加大对节目内容的把关,提高节目的品味层次。
c、挖掘新闻的深度报道。
d、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通过网络上查阅有关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找到有关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然后到图书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闻学者对民生新闻话题的讨论,参考他们的意见,为论文的创作寻找素材和一些相关的观点的理论支持。同时,通过对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收集,结合现在的民生新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出这些不良现状,同时结合这些现状,分析民生新闻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在总结新闻学者及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解决民生新闻的现状的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电视新闻民生新闻的发展具有一些参考行的价值。我们希望民生新闻因关注平民生活状态获得它的存在意义,同时也希望民生新闻提高自身的品味,做出有意义的新闻节目,发挥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和职能监督的功能。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xx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收集资料,拟定论文选题,确定研究领域。
2、20xx年12月16日至24:撰写开题报告。
3、20xx年12月26日,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证会。
4、20xx年12月30日至20xx年3月1日:在寒假期间与指导教师沟通并拟定论文粗纲,修改完善。
5、20xx年3月2日3月10:完成论文细纲写作,并着手论文初稿写作。
5、20xx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完成论文初稿。
6、20xx年4月17日至5月10日:在论文初稿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定稿。
7、20xx年5月11日至5月18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外文文献翻译,注释,参考文献,并打印装订成册。
8、20xx年5月24日,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蔡国林、吴晓伟。多角度立体化可读性-当代特稿追求新闻的价值。新闻爱好者,.(4)。
[2]史慎。背景资料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新闻与写作,2006.(7)。
[3]胡智锋,刘春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现代传播,,(11)。
[4]李余良。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新闻爱好者,2006.(10)。
[5]姜冬梅,王威。民生新闻纵深谈。新闻传播,2006(3)。
[6]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协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7]黄丹丹。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记者摇篮,(2)。
[8]李学洲、肖俊德。“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新闻爱好者,12期。
[9]马艺、张培。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建构,新闻战线,02期。
[10]孙仁广、陆海艳。补课与蓄势——“民生新闻”之透视,当代电视,期。
[11]王杏村。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位置,新闻爱好者,2007年06期。
[14]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新华出版社,版。
[16]邓林、陈静之等。观众本位——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突破,新闻大学,20春季刊。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九
柴静之所以选择新媒体作为《穹顶之下》播出平台,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这部片子本身反映是社会负面问题,所以很难在传统主流媒体上“发声”,但是柴静选择新媒体作为“发声”平台可谓是一个明智选择,新媒体发展使受众接受习惯和接受方式都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寻找适合平台,及时抢占受众关注度,才能赢得传播主动权。新媒体所具有传播时效性、交互性,传播内容多样性,传播方式个性化等特点,对受众来说,新媒体诸多特点会对受众信息接收模式、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受众与媒体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互动,能够推动新闻事件进一步发展,这又成为“柴静雾霾调查”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新媒体特点势必会影响受众,因此受众也会出现新特点,而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时效性、内容多样性具有优势,而其与传统媒体相比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它互动性,它不仅能够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实时互动,受众与受众之间也可以即时交流。大众媒体要讲信息从媒体传播给受众,归根结底都是对人传播,因此要以人为中心。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加注重受众体验,因此新媒体是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方式实现受众之间即时互动。柴静《穹顶之下》不仅在作为播出平台几大视频网站外获得很高点击播放量,在微博、微信上也是热度不减,20xx年3月1日,@柴静看见转评赞总量达到70。5万,评论词汇主要是“震撼”、“做起”、“触目惊心”等,而作为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网络大v如崔永元等人纷纷发文支持柴静,也是引发大量受众围观。社交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对此事件自由发表意见平台,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实时互动将“柴静雾霾调查”打造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十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诚信徽章:未申请身高:163cm。
人才测评:未测评体重:48kg。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校对/录入,记者/电话采编。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珠海,
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专业志愿者。
工作描述:2010年任广州亚运会从化赛区马术比赛的专业志愿者,服务于媒体休息区,用100%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亚运会奉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也得到了学院及赛区的表彰肯定。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良好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传。
1.本人与他人相处融洽,人际关系良好,亲和力强。大学期间曾任班级组织委员及团支书,工作认真,细心负责,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积极配合团总支完成各项任务,参与组织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因工作表现突出,在大一及大二相继获得学院优秀团干称号,退任后更以实际行动支持班干团干的工作,于2011年得到“中山大学优秀团员”这一荣誉。
2.通过四年的努力,本人已基本掌握新闻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并因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学院奖学金。
3.校内活动方面,于2009年进入院广播站担任记者,负责报道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曾负责2009年院运动会的系列报道。2010年任广州亚运会从化赛区马术比赛的专业志愿者,服务于媒体休息区,用100%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亚运会奉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也得到了学院及赛区的表彰肯定。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十一
摘要:数学专业中应用数学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如教育工作者在数学建模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详例讲解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主体。
关键词:应用数学;数学建模;教学组织形式。
应用数学是高等大专院校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本理论、服务专业课与思维方式方法等有着极为基础的作用。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应用数学的教学活动发表几点简单认识。
一、重视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详例讲解的重要作用。
应用数学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逐渐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格外重视数学建模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帮助学生体会到所学应用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其进一步深化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点认识与理解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微分方程模型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水污染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某学生小组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知某纸厂水库中原有的水量为500吨,假设含有5%污染物的废弃水以每分钟2吨的流动速度持续注入该纸厂的水库,那么,从时间t=0算起,多长时间之后该纸厂水库废弃水中的污染物含有量浓度将达到4%(设定为废弃水注入水库后,水库中的水将不再向外排出)?假设废弃水注入水库后,该造纸厂水库中的水又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反流出该水库,那么,从时间t=0算起,多长时间之后该纸厂水库废弃水中的污染物含有量浓度将达到4%?并依据计算出的最终结果向社会生活中的用水单位等提出有效控制污染水源的有效措施。
这样就将微分方程这一数学概念置于真实的现实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主观探究能力与创造性学习思维发展,也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应用数学思维的方式。
二、让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职员工则是学生各项学习活动中的'扶持者与指导者,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尊重所教学生实际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更快、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在我看来,要想达到素质教育理念的这一要求,让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是重中之重。对于此,针对教师资源与学生实际人数众多这一突出矛盾问题,我认为高等院校教师在应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帮扶学习小组,即每位教师帮扶一定数量的学生。如此,教师就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帮扶教师可以将自身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或者窍门介绍给所要帮助的学生,针对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调查与研究,这一措施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夯实学习基础,提升其数学素质及修养能力;与此同时,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极大的优势。例如,通过对不同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师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有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进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数学教学活动。再如,学生数学水平的逐渐提高也将间接地推动教师积极地深入到数学科研的学习活动之中,这对于他们自身数学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总之,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确保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主体,这样才能在确保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真正促进大专院校学生数学素养及数学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张丽丽.地方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2014(06).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十二
3、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国际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态度研究。
4、国际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
5、中国媒体对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
7、中国应对国际规范传播的社会机制研究。
8、中国大陆电视剧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创新。
9、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情感结构”
10、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时媒介传播研究。
11、从新闻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建构。
12、基于公共关系理论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形象塑造。
13、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4、国际展会中对外传播的内容研究。
15、中日语言国际传播比较研究。
16、公共外交视野下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研究。
17、从新华社看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8、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运营策略研究。
19、我国报纸的国际环境新闻研究。
20、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从棱镜事件看网络空间国际关系变化。
2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23、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
24、论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
25、数字时代下的两岸电视国际新闻对比研究。
26、美国之音停止中文广播探因。
27、国际新闻驯化视野下中美报纸的利比亚战争报道研究。
28、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管理探析。
29、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30、人民网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31、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32、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3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电视新闻报道研究。
3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发展研究。
35、论cctv-4中文国际频道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36、大型会展的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37、中国对外广播新变化探析。
38、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39、国际媒体如何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40、网络时政论坛维护及治理。
41、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化类栏目品牌化研究。
42、“国际在线”网站泰语版的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43、中国中央电视台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44、徐福典故源流及国际传播。
45、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46、创联凯尔国际传媒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47、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48、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
49、中国与韩国电视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50、大型国际会展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
51、国际英语频道在播包装研究初探。
52、欧盟的国际规范与传播方式研究。
53、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因与收益。
54、央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
55、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6、从驻华国际媒体透视其涉华国际新闻的产制。
57、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
58、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对策研究。
59、论我国国际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国际媒体公关策略。
6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国际传播方式的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55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