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思考的结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如何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培养自己坚持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进步。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复习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答:物质形式实体(由分子组成);看的见,摸的着。
场(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以人的感官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4000,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灯感官为标准判一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用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
a:f1=f2=;f3=。
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
若换到b点,则。
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点固定,值仅与q、r有关,与检验电荷无关,它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
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b.定义式:
e=。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量国际单位:库(c)。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c.物理意义: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里所受的电场力。
d.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电场中同一点,+q、-q受力方向不同,场强只能有一个方向,规定以+q的受力方向为正。
例在图2中标出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正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背离+q,负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指向-q。
e.单位:牛/库n/c。
e=借助于点电荷场强推出,可适用于任意电场。
(3)一个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真空中:e=(与检验电荷q无关,仅与场电荷q及r有关)。
b.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以后还会遇到各点场强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匀强电场)。
(4)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原理。
q=1+c,q将同时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个作用力都能单独用库仑定律求出,就像另一个电荷不存在一样,而q受的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为q是1c正电荷,所以它受的电场力在数值上等于场强,也就是说a点的合场强为q1与q2单独在a眯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用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任何一个带电体不管其电荷分布多么复杂,都可以视为由许多点电荷组成,因而可以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它的场强。可以看出,真空中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仅由场是荷、电场中的位置两个因素决定,而与检验电荷无关。
(5)比较:e=和e=。
a.e=是场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b.e=是点电荷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
a.电场中某点场强大小和方向,均与该点放不放检验电荷、放那种电荷、放多大检验电荷无关,是电场自身的性质,与外界因素无关。对确定的电场来说,在某点放单位正电荷时,它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
定义式:e=数值上等于+1c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所有电场都成产。
b.场强方向:正电荷。
单位:牛/库(n/c)。
决定因素:场电荷、场中位置。
叠加原理。
(7)例题。
例1.场电荷q=2×10-4c,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q=2×10-5,是负电荷,它们相距r=2m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求:
(1)q受的电场力。
(2)q所在的b点的场强eb.
(3)只将q换为=4×10-5c的正点电荷,再求受力及b点的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f===9n方向在a与b的连线上,且指向a。
(2)由电场强度的定义:e=所以e==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库仑定律:==18n方向由a指向b。
e=方向由a指向b。
(4)因e与q无关,自然q=0也不会影响e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后场强不变。
例2如图5(a)所示,点电荷q与9q静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们均为正电荷,求:
(1)连线中点a的场强ea;。
(2)求场强为0的点位置。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点可能的位置范围,因在该点放+1c时,它受力为零,所以q与9q的连线上,当+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两力共线,由此可以断定e=0的点在q与9q的连线上,当+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连线上时,它受的两个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点一定在两点电荷中间的连线上。
令e=0的点o距q为x,如图(b)所示,+1c电荷在o点受力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点在q与9q之间,距q为r/4.
四、说明。
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无论放正、负检验电荷,e的方向定义为+q受力方向,类似于电流方向定义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无论是谁移动形成电流。
(2)电场强度为自身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
2.我们研究的电荷均处于真空中,如处于空气中可近似认为是在真空中。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二
电场强度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实验表明,在电场中某一点,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带电荷的比值是一个与试探点电荷无关的量。于是以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电场方向,以前述比值为大小的'矢量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常用e表示。
按照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可用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电场方向来确定;电场强弱可由试探电荷所受的力与试探点电荷带电量的比值确定。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那一点所受的电场力。试验电荷的电量、体积均应充分小,以便忽略它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并精确描述各点的电场。
场强是矢量,其方向为正的试验电荷受力的方向,其大小等于单位试验电荷所受的力。场强的单位是伏/米,1伏/米=1牛/库。场强的空间分布可以用电场线形象地图示。
电场强度遵从场强叠加原理,即空间总的场强等于各电场单独存在时场强的矢量和,即场强叠加原理是实验规律,它表明各个电场都在独立地起作用,并不因存在其他电场而有所影响。以上叙述既适用于静电场也适用于有旋电场或由两者构成的普遍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三
本节课是人教版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的第一节:家庭电路是将之前所学电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完美结合。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动,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育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家庭电路的组成,保险丝的选择,三线插头和插座的作用等内容都是有趣而有用的;虽然没有较艰深的知识点,但是内容琐碎、繁杂,有许多潜知识包含在其中。并且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生活用电常识,大多数知识学生常识性了解即可。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
(2)知道家庭电路的火线、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220v。
(3)能根据电能表上所标的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接入的家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4)知道保险丝的作用,开关与灯接法。
(5)了解三线插头。三线开关为什么安全、漏电保护器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讨论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保险丝的作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难点内容是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和对电路故障的分析。
九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他们往往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八年级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同时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直观教学。让学生接触实物,这样更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1、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是家庭电路的认识和各元件的作用,所以本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实物,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2、学法:根据以上教法及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合作交流法、实例分析法。学会把探索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从物理走向生活。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故障?应该如何检查呢?活动一:1.问题导学: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互动探究一:
学生交流展示1:家庭电路由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和导线组成。学生交流展示2:家庭电路各部分功能.
活动二2、问题导学:保险丝原理,作用是什么?
互动探究二:学生观察保险丝,保险丝材料是什么?
交流展示:讲解保险丝作用,材料。
活动三3、问题导学:怎样辨别火线和零线,怎样使用试电笔?
互动探究三:学生讨论试电笔使用,辨别零线和火线。
交流展示:学生使用试电笔,讲解试电笔使用方法,辨别零线火线。
活动四4、问题导学:电灯及其开关的接法。
互动探究四:学生看书了解电灯与开关连接。
交流展示;控制电灯的开关应与电灯串联,并且要接在火线上。
活动五5、问题导学:三孔插座、三脚插头的接法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互动探究五。
学生讨论三孔插座、三脚插头的接法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交流展示:
6、达标检测。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们连入电路。
2、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能表用来显示用户所用的电能,应安装在干路上。
b、保险丝安装在总开关后,当电路中有大电流通过时会熔断。
c、开关与用电器并联。
d、总开关千万不能倒装,其静触头应在上面。
3、小强同学在学习安装照明电路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开关中两个接线柱接到了一起,这样产生的后果是()。
a、灯不能正常发光b、保险丝迅速熔断c、开关依然起作用d、灯总是亮着。
4、家庭电路里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其原因是()。
a、为了获得相同的电压b、获得相同的电流c、获得相同的功率d、可以单独工作。
七、教学小结。
八、板书设计家庭电路。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
(2)知道家庭电路的火线、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220v。
(3)能根据电能表上所标的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接入的家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4)知道保险丝的作用。试电笔使用,开关与灯接法。
(5)了解三线插座,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漏电保护器作用。
成功点:
一、学生对家庭电路的构成和测电笔的使用掌握不错,能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学生对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掌握不错。
三、学生对安全用电常识掌握深刻。
不足之处:一、学生对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掌握不透彻。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四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隶属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新教材第十三章第九节,大纲要求学生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能分析解决加速和偏转方向的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是物理电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涉及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能量转化,运动合成与分解等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处理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以该问题为基础设计出的力电综合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点。
学生情况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力学和电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有关电场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共同的探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1、学习运用静电力、电场强度等概念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志品质。
2、让学生学习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3.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属于派生性的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电脑课件模拟带电粒子运动,使微观粒子运动的过程宏观化;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和类比方法的应用,点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参与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实现,以达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会成功的目的。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机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将相关教学资源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一)引入新课。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分析总结得出带电粒子的加速运动规律,进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析粒子被加速,分析得出用动能定理解题简便,再讲解例题1深入探究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
通过练习3让学生类比学过的平抛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再讲解例题2恰当点拨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从而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主动探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1、动力学观点。
2、能量观点。
1、垂直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跟重物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相似(有时像自由落体运动,有时像抛体运动,依初速度是否为0而定),但有区别。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五
2.理解的概念。
3.掌握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的概念及掌握的计算方法。
2.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复习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xml:namespaceprefix=v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答:物质形式实体(由分子组成);看的见,摸的着。
场(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以人的感官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4000,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灯感官为标准判一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用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
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
若换到b点,则。
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点固定,值仅与q、r有关,与检验电荷无关,它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
(2)。
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简称场强。
b.定义式:
e=。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量国际单位:库(c)。
e——国际单位:牛/库(n/c)。
c.物理意义:
电场中某点的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里所受的电场力。
d.是矢量,规定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电场中同一点,+q、-q受力方向不同,场强只能有一个方向,规定以+q的受力方向为正。
例在图2中标出a、b、c、d四点的的方向。
正点电荷电场中某点方向沿连线背离+q,负点电荷电场中某点方向沿连线指向-q。
e.单位:牛/库n/c。
e=借助于点电荷场强推出,可适用于任意电场。
(3)一个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真空中:e=(与检验电荷q无关,仅与场电荷q及r有关)。
b.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以后还会遇到各点场强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匀强电场)。
(4)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原理。
q=1+c,q将同时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个作用力都能单独用库仑定律求出,就像另一个电荷不存在一样,而q受的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为q是1c正电荷,所以它受的电场力在数值上等于场强,也就是说a点的合场强为q1与q2单独在a眯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的叠加原理。
用的叠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任何一个带电体不管其电荷分布多么复杂,都可以视为由许多点电荷组成,因而可以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它的场强。可以看出,真空中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仅由场是荷、电场中的位置两个因素决定,而与检验电荷无关。
(5)比较:e=和e=。
a.e=是场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b.e=是点电荷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
(6)小结。
a.电场中某点场强大小和方向,均与该点放不放检验电荷、放那种电荷、放多大检验电荷无关,是电场自身的性质,与外界因素无关。对确定的电场来说,在某点放单位正电荷时,它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
定义式:e=数值上等于+1c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所有电场都成产。
b.场强方向:正电荷。
单位:牛/库(n/c)。
决定因素:场电荷、场中位置。
叠加原理。
(7)例题。
例1.场电荷q=2×10-4c,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q=2×10-5,是负电荷,它们相距r=2m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求:
(1)q受的电场力。
(2)q所在的b点的场强eb.
(3)只将q换为=4×10-5c的正点电荷,再求受力及b点的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f===9n方向在a与b的连线上,且指向a。
(2)由的定义:e=所以e==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库仑定律:==18n方向由a指向b。
e=方向由a指向b。
(4)因e与q无关,自然q=0也不会影响e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后场强不变。
例2如图5(a)所示,点电荷q与9q静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们均为正电荷,求:
(1)连线中点a的场强ea;
(2)求场强为0的点位置。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点可能的位置范围,因在该点放+1c时,它受力为零,所以q与9q的连线上,当+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两力共线,由此可以断定e=0的点在q与9q的连线上,当+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连线上时,它受的两个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点一定在两点电荷中间的连线上。
令e=0的点o距q为x,如图(b)所示,+1c电荷在o点受力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点在q与9q之间,距q为r/4.
四、说明。
1.对于概念的理解注意:
(1)定义大小:e=。
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无论放正、负检验电荷,e的方向定义为+q受力方向,类似于电流方向定义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无论是谁移动形成电流。
(2)为自身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
2.我们研究的电荷均处于真空中,如处于空气中可近似认为是在真空中。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六
电场强度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实验表明,在电场中某一点,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带电荷的比值是一个与试探点电荷无关的量。于是以试探点电荷(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电场方向,以前述比值为大小的矢量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常用e表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七
电势是描述静电场特性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标量。库仑定律指出,两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向心力,其方向沿两者的`连线,其大小只依赖于两者的距离。根据库仑定律和场强叠加原理可以证明,静电力对试验电荷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仅由起点、终点的位置确定。若试验电荷在静电场中沿闭合路径移动一周,则静电力对它所作的功为零,这就是静电场的环路定理。它表明静电场是保守场或势场,存在着一个可以用来描述静电场特性的、只与位置有关的标量函数——电势。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八
物理意义。
反应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
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
决定因素。
矢量的方向。
场强方向与正电荷放在电场里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单位。
牛/库或者伏/米。
牛
联系。
f=eq。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九
1.过实践活动研究使物体立的道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科学、用科学。
2.简单的纸条纸片,通过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在小玩意儿里体现出大科学。
3.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挂图、纸条、各种材料的纸。
2.麻绳、筷子、纸板、瓶子、凳子。
学生准备:
剪子、胶水、胶条。
活动过程。
活动意图。
教师支架。
学生任务。
使用素材。
预估时间。
以卡通挂图引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看挂图产生疑问。
2分钟。
让学生使麻绳、筷子、纸板、瓶子立起来,目的是让学生从活动发现问题。
巡视各组听他们在组内的发言,对有困难的组给予启发。
学生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讨论四种物体立不起来的原因,体现生生互动。
麻绳、筷子、纸板、瓶子。
3分钟。
学生汇报组内发现的问题,并说说其原因。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用语言引出下一步的活动。
学生汇报组内发现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3分钟。
学生分组活动,想办法让纸立起来。目的是使学生自己实验解决问题。
巡视各组,对有创意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学生动手运用各种方法让纸立起来,并将其粘在一张大纸上。
胶水、胶条、剪刀。
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什么支架,他们是怎样构思的,以及组内怎样分工制作。
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
分组讨论制作什么纸支架,并说说他们是怎样构思,以及组内怎样分工。
5分钟。
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纸结构比赛,要求使纸结构又高又牢固。目的使学生积极地活动起来,并从活动中发现使纸结构牢固的方法。
下到各组巡视,给予适当地指导。
学生运用各种纸材料以组为单位制作纸支架。
纸、胶水、剪刀、线。
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其优势。目的使学生间互相补充知识。
倾听,给予评价。
各组展示作品,并介绍其优势。
5分钟。
以一结构为例,让学生帮助解决歪斜倾倒的问题,目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立的牢固的方法。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根据学生提出的办法进行改进。
提出解决结构歪斜倾倒的方法,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纸结构。
5分钟。
学生和教师共同立起一个又高、又大、又牢固的纸结构。目的激发学生回家继续研究的兴趣。
和学生共同完成纸结构。
帮助完成纸结构。
纸结构的半成品。
3分钟。
总结。
学生共同欣赏活动成果。
总结活动情况。
欣赏活动成果。
学生作品。
2分钟。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十
古地磁强度波动可以正确地限定地球动力模式。对于50ka以来的偶极强度变化,已有充足的`从古地磁和火山物质得到的绝对强度来加以说明,但是缺乏更早时期的这类资料,因而只能对其强度记录的最普通的特征做一测定。现在,沉积层序特别是布容正向期已提供出越来越多的相对古强度记录,然而就获取沉积物剩磁和什么标准化参数适合相对古强度的推断来说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再者根据绝对强度记录的最佳说明部分(全新世)对这些相对强度记录进行校准通常来说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最上部沉积物经常缺失或被扰动的缘故。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海洋地质动态pku英文刊名:marinegeologydevelopment年,卷(期):17(3)分类号:b73关键词: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十一
3、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复习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3、教学过程设计。
(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答:物质形式实体(由分子组成);看的见,摸的着。
场(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以人的感官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4000,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灯感官为标准判一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用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
a:f1=f2=;f3=。
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
若换到b点,则。
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点固定,值仅与q、r有关,与检验电荷无关,它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
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b.定义式:
e=。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量国际单位:库(c)。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c.物理意义: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里所受的电场力。
d.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电场中同一点,+q、-q受力方向不同,场强只能有一个方向,规定以+q的受力方向为正。
例在图2中标出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正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背离+q,负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指向-q。
e.单位:牛/库n/c。
e=借助于点电荷场强推出,可适用于任意电场。
(3)一个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真空中:e=(与检验电荷q无关,仅与场电荷q及r有关)。
b.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以后还会遇到各点场强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匀强电场)。
(4)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原理。
q=1+c,q将同时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个作用力都能单独用库仑定律求出,就像另一个电荷不存在一样,而q受的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为q是1c正电荷,所以它受的电场力在数值上等于场强,也就是说a点的合场强为q1与q2单独在a眯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用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任何一个带电体不管其电荷分布多么复杂,都可以视为由许多点电荷组成,因而可以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它的场强。可以看出,真空中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仅由场是荷、电场中的位置两个因素决定,而与检验电荷无关。
(5)比较:e=和e=。
a.e=是场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b.e=是点电荷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
a.电场中某点场强大小和方向,均与该点放不放检验电荷、放那种电荷、放多大检验电荷无关,是电场自身的性质,与外界因素无关。对确定的电场来说,在某点放单位正电荷时,它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
定义式:e=数值上等于+1c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所有电场都成产。
b.场强方向:正电荷。
单位:牛/库(n/c)。
决定因素:场电荷、场中位置。
叠加原理。
(7)例题。
例1.场电荷q=2×10-4c,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q=2×10-5,是负电荷,它们相距r=2m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求:
(1)q受的电场力。
(2)q所在的b点的场强eb.
(3)只将q换为=4×10-5c的正点电荷,再求受力及b点的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f===9n方向在a与b的连线上,且指向a。
(2)由电场强度的定义:e=所以e==4.5×105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库仑定律:==18n方向由a指向b。
e=方向由a指向b。
(4)因e与q无关,自然q=0也不会影响e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后场强不变。
例2如图5(a)所示,点电荷q与9q静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们均为正电荷,求:
(1)连线中点a的场强ea;。
(2)求场强为0的点位置。
ea=8。
方向:向左指向q。
(2)先分析e=0的点可能的位置范围,因在该点放+1c时,它受力为零,所以q与9q的连线上,当+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两力共线,由此可以断定e=0的点在q与9q的连线上,当+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连线上时,它受的两个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e=0的点一定在两点电荷中间的连线上。
令e=0的点o距q为x,如图(b)所示,+1c电荷在o点受力为零,所以有。
答:(1)ea=方向指向q。
(2)e=0的点在q与9q之间,距q为r/4.
四、说明。
1、对于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注意:
(1)定义电场强度大小:e=。
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无论放正、负检验电荷,e的方向定义为+q受力方向,类似于电流方向定义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无论是谁移动形成电流。
(2)电场强度为自身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
2、我们研究的电荷均处于真空中,如处于空气中可近似认为是在真空中。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十二
在讲电场强度这一部分时,我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分为了三部分:
(1)对电场强弱和方向的认识。
研究电场的性质从静电力入手。原因是,电场最明显的特征是它对电场中的电荷有静电力的作用。
(2)寻找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首先,让学生明确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电场力)不能描述电场的强弱,或者说不能描述电场的性质。原因是,根据库仑定律,不同的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所受的电场力不同。
其次,要寻找的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必须与试探电荷无关,这一物理量应该与场源电荷和距场源电荷的距离有关。
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比值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精辟和严谨。学生尽管已经接触过密度、速度等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但是对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他们常常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这个比例式。容易出现像“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之类的错误。因此,本节课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比例式的物理意义,让学生在多次接触中逐步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本节课,通过纠正如“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而关于电场强度的'叠加问题,做到了点到为止。
最后是“电场线”这一部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场线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了科学家是如何用虚拟的图线来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的。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知道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2、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单位、方向。
3、能推导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电场线的定义和特点,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十三
学生分析:
对模拟声音活动感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感官发现周围各种声音。
2、能比较形象地模拟周围一些物体发出的声音。
3、能用科学的方式描述自己找到的声音。
4、能提出一个以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感官发现并模拟周围的声音,并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能提出一个以上自己想要研究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先提个问题,别紧张,很简单。平时在学校里,你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下课的呢?(生:听铃声)。
师:好。你听(师跺脚),这是――(跺脚的声音)。
再听(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拍手的声音)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声音绝不止这几种。有一位学者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倾听声音。(板书课题:倾听声音)。
二、猜声音。看谁听得清,猜得准。
播放课件:
1、播放第一种声音,指名猜。
2、播放第二种声音,指名猜。
3、播放第三种声音,指名猜。
4、后两个一起播放,看谁都能猜出来。
同学们猜的都很正确,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用心地倾听声音。
三、寻找声音。
师:现在正是旅游的好季节,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野外旅游。在这里,你会听到哪些声音呢?你能找出来吗?(播放课件)。
小河和瀑布都是水的声音,它们有什么不同?
四、联系生活实际,寻找声音。
在不同的地方,你还听到过那些声音?说得越完整越好。
生说一个,师提出要求:用“我在……听到过……发出……的声音。”
你能不能用这个句式来描述一下。
五、倾听声音。
(课件展示)共同倾听。教师点出一种声音,学生倾听并说出是谁的声音。
六、游戏巩固。
1、两个同学一组,一个模仿声音,另一个同学猜。一会到台前比一比,看哪组同学配合得更默契。
2、师生配合表演。师说:现在,我要到农场去参观,你们都是农场的小动物,我走到谁的面前,叫出谁的名字,你就来模仿它的叫声。
分别叫出牛、马、羊、狗、鸡、猪。
七、
刚才我们听到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问题)。
下节课一起来研究,下课。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篇十四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2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一、观察土壤的外观,发现其外形的颗粒状特征以及颜色、颗粒等状况,形成对土壤特征的初步认识。二、通过阅读材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而不同,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三、通过动手操作、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有:看、捻、握和搓。四、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并能举例说出某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一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道植物要生长在土壤里面。本节课,在上一课实地考察土壤,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土壤。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了解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所含颗粒大小不同。
2、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差异。
3、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
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等。
学生准备:每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若干,每组白纸3张、放大镜1个、漏杯3个、烧杯3个、搅拌棒1根、纸巾若干、水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生:仙人掌适合干旱的土壤,西瓜适合比较湿润的土壤,荷花适合很湿润的土壤。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通过刚刚我们发现其实这些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土壤有很多种类型,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类型吧。(板书课题)。
二、用多种感官了解土壤的不同。
1、师:既然土壤有这么多的类型,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这些土壤呢?
2、学生回答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用手捻、加水搓一搓)。
3、老师归纳学生的观察方法。师:你们帮小象想出了这么多观察土壤的方法,那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办法。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捻,和水握一握,加水搓一搓。
4、老师演示实验,讲解注意事项。
5、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
6、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完这些土壤了,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师:你们都做的很棒,老师其实也事先做了实验,填写了记录单。(贴土壤的特点)同学们,那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1号容易搓成团而3号不容易搓成团呢?生回答。
9、师小结:1号容易成团的原因是因为一号颗粒小,孔隙小,加了水之后就容易黏在一起,而3号颗粒大,孔隙大,比较疏松,所以不容易成团。
10、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刚刚摸到的有大颗粒和小颗粒的土壤,它们都是有名字的,那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土壤中有些大颗粒的摸起来比较粗糙的是沙粒,中等颗粒的是粉粒,而一些比较细小颗粒、摸起来比较细腻、还会沾在手上的叫做黏粒。大象爸爸为我们准备的这三种土壤也是按照他们含量的不同来进行区分的,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三、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2、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3、师:为了更好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小象准备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等量的水和过滤器。同学们待会儿要和小象一样来进行这个实验。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沙质土下面的水最多,壤土次之,黏质土下面的水最少。这说明沙质土的渗水性好,黏质土保水性好。)。
师:那为什么会流的比较快,而黏质土流的比较慢呢?
生:沙质土,颗粒大,孔隙大;黏质土,颗粒小,孔隙小。
6、师:我们发现所有的土壤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那我们一起把土壤的特点读一读吧。
7、总结:这是我们研究土壤的特点。小象也把自己观察到的土壤做成了一个小视频,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做的这个视频吧。(播放视频)。
四、土壤的特点。
1、师:小象终于可以和爸爸去到梦寐以求的植物园啦,去到植物园,爸爸问小象:仙人掌耐高温、干旱,不喜潮湿。那它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呢?生:沙质土。
2、师:荷花是水生植物,停水一日,荷叶边焦。生:黏质土。
3、花生需要土壤松紧适宜,有利于结果发育。生:沙质土。
4、苹果树需要排水系统良好,土质优良,阳光充沛。生:壤土。
5、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生:壤土。
6、教师小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今天我们终于帮助小象找到了适合这些植物的土壤了。谢谢同学们。
【板书设计】。
土壤的类型。
黏质土。
壤土。
沙质土。
颗粒小。
颗粒中。
颗粒大。
孔隙小。
孔隙中。
孔隙大。
易成团。
不易成团。
不易成团。
保水性好。
良好。
渗水性好。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58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