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教案(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14:07
比例尺的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4 11:14:07     小编:碧墨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教案中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教案的编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

比例尺的教案篇一

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和实际距离。

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怎样列式。

50×5.5=275(千米)。

3、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么改写?

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8题。

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的家乡和北京,并计算出它们离多远。如果用5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你能画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吗?同学们试一试。

比例尺的教案篇二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课前我们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9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9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

或者是长3厘米,宽2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3:2。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9米、宽6米。"。

(3)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现在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看看上面有无类似的标注?通过汇报,让学生发现地图上有不同的标注。教师板书不同的标注。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意义建构(认识比例尺)。

1.介绍各种比例尺的名称。

师:在地图上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据板书教师介绍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2.认识比例尺。

如:师问比例尺1:60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现实中的600000厘米。

师:比例尺1:23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现实中的230000厘米的距离。

师:同学们讲得都对,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尺?

引导得出:

1.比例尺就是一种可以把实际距离放大或缩小的计量单位。

2.我认为比例尺就是图上长度比上现实中长度。

3.图上画的长度与现实距离的比。

4.图上长度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规范学生语言)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由上列公式并推导出:图上距离=比例尺x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充分描述什么是比例尺,教师再规范语言,这样,一促进了学生思考,二促进了思维外显,三促进了交流。)。

三、实际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1.出示小黑板(笑笑家平面图)。

2.学习课本第30页内容。

(1)学生自己阅读。

(2)学生动手测量笑笑家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计算出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先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独立算出笑笑家总面积,再全班交流。

(4)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

(5)先尝试解决,再全班交流。

3.谁帮老师算算小黑板上的图是按比例尺多少来画的?求出比例尺并标注。

4.师:刚才我们画的教室平面图,你现在有办法让别人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了吗?

指导学生在画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图上加上了"比例尺1:100"。

在画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图上加上"比例尺1:300"。

5.完成第31页"试一试"第1题、"练一练"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比例尺的教案篇三

一、问题的情景:

1.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

二、问题解决:

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练习:

(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

比例尺的教案篇四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通过测量、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开门见山,引发猜想。

请同学们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二)自学课本、探讨新知。

1、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的猜想教师及时板书,同时作一些补充,并按以下的教学顺序呈现:

(1)什么叫比例尺?

(2)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比例尺要用数值来表示要写成怎样的比?

(4)比例尺是尺子吗?

(5)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学生自学课本后再交流。

2、组织集体反馈,质疑自学和交流后的想法。

教师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上的地图想一想。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它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说明了什么?

师:也就是实际有多少千米?

师:如果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实际就是几千米?

(2)师出示第二幅北京市的地图,这幅地图上比例尺又是怎样表示的?(学生通过观察线段比例尺说出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了实际的50千米)。

师追问: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画在地图上应该是几厘米?

(3)教师出示一幅扩大比例尺2:1,这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实际长是4厘米,画在这张地图上要画几厘米?

3、探讨比例尺和尺子的关系。

谁来说一说比例尺是尺子吗?大家认为不一样在哪里?有关系又有怎样的关系?

师: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这个比又好像是一把尺子,用它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

4、探讨比例尺与比例的关系。

比例尺与比例有什么关系?教师提出比例尺是一个比,而我们学过的比例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测得这幅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

教师随手写下3:90000=1:30000,5:150000=1:30000。

(三)、逐层练习,巩固新知。

1、在一张地图上,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而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长方形教室的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算出这个长方形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请算出这个长方形教室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

(四)、回顾新知,小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例尺的教案篇五

(一)基本运用(小黑板出示)。

1、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判断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200()。

通过比较判断说理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在学生计算之前先引导学生从倍数的角度回忆比的意义。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深圳到上海的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

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4、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30页1至5题,然后集体订正。

(二)拓展延伸。

1、笑笑家买了一个长5米的家具,请同学们算一下在客厅中能放得下吗?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教案篇六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比例尺的教案篇七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例尺的教案篇八

教科书30到32页。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大家将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长8米、宽6米)。

2、请画好的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有不一样的请你贴上来。

3、按大小分类。(讨论后说明随意画的长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图)。

5、分别请同学说说自己画的设想。

6、在同学们贴上的纸上介绍图上距离、(画在图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学们量出的教室的长8米,宽6米就是实际距离。同学们缩小的倍数就是你这幅图的比例尺。请你写上自己的比例尺。

7、板书课题。“认识比例尺”

二、新课展开。

1、自学课文。

说明:我们所缩小的倍数,一般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改写自己所画的图的比例尺。

2、出示中国地图(投影)。

1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

(电脑演示放大效果)。

介绍线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与数值比例尺比较。(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的,便于估计)。

5小组反馈,评比优秀方案。

2电脑课件演示。

4根据讨论板书:

补充板书:

把实际距离按原来的大小画出来,比例尺就是1:1。

三、练习。

1|试一试。

四、作业:31页练一练。

比例尺的教案篇九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成语吗?(板书:以――当――)。

生:以一当十。(指名回答)。

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

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指名回答)。

师:那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几当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

生:以五当五十,以十二当一百二十。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数学中如何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更多。

1、师:如果要给我们教室画一个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我们以前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8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展示生的作品)。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或者是长4厘米,宽3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4:3。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师:是啊,这两个平面图,别人一看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大概形状,但我们的教室不可能是长8厘米、宽6厘米,也不可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也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吗?(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8米、宽6米。”

(3)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其实这个问题里面就藏着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

让生自学课本第30页什么是比例尺?

集体交流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其实是一个比,注意谁是前项谁是后项。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分数形式。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生说出自已画的两幅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是如何计算的。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相应比例尺。

2、让学生议一议可以怎样理解比例尺所代表的意义。

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多少?(注意单位要统一)。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把图上距离扩大多少倍就是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多少分之一?把实际距离缩小多少倍就是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相当于多少份?实际距离相当于多少份?

(一)基本运用(小黑板出示)。

1、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判断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200()。

通过比较判断说理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在学生计算之前先引导学生从倍数的角度回忆比的意义。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深圳到上海的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

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4、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30页1至5题,然后集体订正。

(二)拓展延伸。

1、笑笑家买了一个长5米的家具,请同学们算一下在客厅中能放得下吗?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

以一当十。

学生的图1:100或分数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贴)1:200或分数前项一般为1。

(强调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3、师出示准备的地图上不同比例尺,介绍比例尺的不同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比例尺的意义,为后面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做铺垫。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一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55页例1.例2.作业本第31(29)。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多媒体课件一套。

一、问题的情景:

1.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

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练习:

(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

三、问题的应用:

(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抽一生板演)。

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x=105000000。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

(2).分析讲述: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方程解。

(先设x,再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一般都统一为低级单位厘米。

(4)怎样设x,.教师指出:设未知数时,单位要与已知单位统一,后再化聚到问题单位。

(5)尝.试练习第57页试一试。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二

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和实际距离。

一、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2、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怎样列式。

50×5.5=275(千米)。

3、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么改写?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8题。

四、课堂小结。

创意作业:

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的家乡和北京,并计算出它们离多远。如果用5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你能画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吗?同学们试一试。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三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一、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成语吗?(板书:以――当――)。

生:以一当十。(指名回答)。

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

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指名回答)。

师:那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几当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

生:以五当五十,以十二当一百二十。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数学中如何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更多。

二、意义构建。

1、师:如果要给我们教室画一个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我们以前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8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展示生的作品)。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或者是长4厘米,宽3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4:3。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师:是啊,这两个平面图,别人一看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大概形状,但我们的教室不可能是长8厘米、宽6厘米,也不可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也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吗?(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8米、宽6米。”

(3)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其实这个问题里面就藏着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

让生自学课本第30页什么是比例尺?

集体交流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其实是一个比,注意谁是前项谁是后项。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分数形式。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生说出自已画的两幅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是如何计算的。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相应比例尺。

2、让学生议一议可以怎样理解比例尺所代表的意义。

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多少?(注意单位要统一)。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把图上距离扩大多少倍就是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多少分之一?把实际距离缩小多少倍就是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相当于多少份?实际距离相当于多少份?

三、实际应用。

(一)基本运用(小黑板出示)。

1、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判断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图上宽与图上长的比是1∶2()。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1/400是()。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5)图上长与实际宽的比是1∶200()。

通过比较判断说理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在学生计算之前先引导学生从倍数的角度回忆比的意义。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深圳到上海的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

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4、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30页1至5题,然后集体订正。

(二)拓展延伸。

1、笑笑家买了一个长5米的家具,请同学们算一下在客厅中能放得下吗?

2、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四、课堂小结。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本课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比的有关知识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概念,为强化对比例尺的认识,设计中,通过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较,以及系列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境。

比较引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二、自主探究。

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实际距离?

2、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5、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102030米。

问: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3厘米呢?

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三、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总结: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学生: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四、独立练习。

巩固提高。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相互说,指名说。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五、总结评价。

生活延伸1、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例尺学生交流。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六

以一当十。

学生的图1:100或分数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贴)1:200或分数前项一般为1。

(强调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3、师出示准备的地图上不同比例尺,介绍比例尺的不同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比例尺的意义,为后面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做铺垫。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七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5982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