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有助于加深对学习和工作的理解。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改进内容。透过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总结的不同风格和差异化的写作技巧。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一
回溯明清之际,西风东渐,引起中西文化正面冲突的开端。西方文明,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气焰万丈,其文哲、科技、经济、军备、地理知识、及造船技术,皆有空前的发展。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与保持国家尊严。
正如史学家所言,近代中国史就是一般中国的奋斗抗争史,而如今我们更当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法国史学家阿尔方有言:“挽救过去的事实,使之不被遗忘。”其言直击学习历史之目的。学习近代史就是让我们深记中国近代的屈辱与奋斗,更突出学习近代史的重要性。
然而最后发生的事件我们都相当熟悉,就是四川宣布独立,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轰然倒塌,而赵尔丰亦最后也逃不了死亡的命运。由此其实我们相当明了,赵尔丰其实就是一场斗争的牺牲品,在惨案后他不仅受到清廷内部的指责,还变成人民的公敌,后来他也成为革命爆发的一个合理依据。然就赵尔丰之死,郭沫若曾经写过:“他病了,全无抵抗地遭了别人的屠杀,尽管在他生前人人曾经以‘屠户’目之。待他一死,大家对他却隐隐有些惋惜起来。”就这样,那个曾经说过“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者也"的清廉官员赵尔丰就这样成了革命的牺牲品,然而我们说,其实赵之死其实就是清廷之死,腐朽落后终究逃不过历史进步潮流的淹没。其实就赵尔丰来说,他并非是未曾有过功绩,数次击退英人对西藏的侵略,其对治理边疆亦是有其一套方法,时人学者尚秉和评论:“自清以来,治边者无有著功若此者”。然而他确是屠杀过人民,无可否认。然历史功过,自有来人继续评说,勿敢继续妄言。
而谈到学习近代史及其我们如今所学课程,我想大抵有些许想法。就是我们是该继续以史实出史论还是史论中看史实。然而我们有一无法逃避的硬伤就是我们对史学理论的学习。西方近代以来史学长足发展,兰克学派,以及后来的年鉴学派以及美国鲁滨逊学派的新史学运动,而中国在近代的史学理论的学习则由一些学者介绍进入中国,其中不乏李大钊的马克思史学理论,和傅斯年引进的兰克主义和成立的史语所,以及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当然中国亦是不乏,乾嘉学派以及近代的疑古运动亦是极大推动史学的发展。然而到今现在,史学理论的学习并不那么普遍,甚至许多人并不知道,而学史的方法多为史实出史论这一固定模式,并无几许突破。假如我们在学习近代史,当然不仅是近代史方面,如果参杂教授史论知识,那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史学理论其实是对历史知识性质的根本看法,学习史学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对著史者其对历史的态度更好的认识,对我们自身来说亦是可以产生一个思考的过程,准确的说是可以产生一个实践过程。我想说,史学理论的学习并不只是历史工作者的专事,人人皆可以习之,且其作用并不只产生于历史,于人的三观皆作用得到,并且可以上升到哲学阶段,并无一害。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二
摘要: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流和本质是中国的儿女们为救国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在这很长时期内,中国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本文根据《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历史理论与知识,通过对这段时期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总结与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历史的客观性出发,结合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与体会,研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的历史原因,并得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当时中国的唯一出路。
关键字: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出路历史必然性。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流和本质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而艰苦的斗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各条路线的主力军,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认识到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艰辛历史进程及其简略的发展规律。越是了解国史、国情,我们越是深刻体会到历史和人民是在怎么是困境下经过怎么样的波折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鸦片战争的爆发,引起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的改变。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到来自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残暴的民族压迫。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着在中国人的心头。争取民主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强成了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渴望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都是围绕两大历史任务而展开的。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间,中国各个不同阶级对于国家的出路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1.1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随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1851年初开始,爆发了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但是,太平天国起义必定是会失败的,不过它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根基。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因此,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然而,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此,太平天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其本质只不过是以往朝代更替的老路,不可能是中国未来的出路。同时,太平天国起义表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却不具备先进性,是一支拥有巨大潜力的革命力量,是一支对历史产生巨大改变的力量。
1.2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的运动洋务运动。洋务派想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试图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对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于是,洋务运动从中央到主要的地方发展洋务。通过办实业、建海军、创学堂来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
不过,与太平天国起义一样,洋务运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注定是要失败的。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究其根源是:一是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本身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兴起的,这就注定了它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充分地发展起来。二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是不可能让中国通过洋务运动变强的。三是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清政府的腐败官僚的作风的普遍性连洋务企业也不能避免。
综上所述,可知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弱小找到出路。
1.3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应当推翻;清政府的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物质条件;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不断传播;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清政府“新政”的破产,爆发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但是,从历史看,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一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二是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三是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第二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探索救国道路的新变化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对中国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长河中活跃着三种政治力量,推动着中国朝着三条道路的徘徊。
1.1以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建国方案。
在长时间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力量,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地主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方案是祸国殃民,毁国害民的方案,它最终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并且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1.2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建国方案。
在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它们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再过过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基本国情从客观上决定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当时的中国工业极度落后,农村自然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限于沿海和河口发达地区。而从主观上看,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不够彻底,软弱妥协性,大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属于小资产阶级也注定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同时,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建国方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3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建国方案。
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他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一成立就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章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
1.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历史背景。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开始了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驱使中国人民走上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道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近代中国,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利益的,1927年前主要是北洋军阀,1927年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对外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内以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作为社会支柱,把自己置于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抗日战争后,蒋介石集团无视中国人民建设独立、民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把全国各阶层人民推向饥饿和死亡,迫使他们奋起团结自救。所以中国人民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1.2中国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近八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那样的先进的革命政党作为领导核心,这些斗争都失败了;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曲折的英勇斗争,终于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客观决定的,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单凭任何人的愿望或意志就能造成的。在很长时期内,中国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方案先由北洋军阀后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他们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的专政,使中国社会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第二种方案由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代表。他们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由共产党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反复地受到检验。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它的代表者的多数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最终赢得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内的拥护。
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他们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结论。
本文根据《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历史理论与知识,通过对这段时期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总结与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历史的客观性出发,结合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与体会,研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的历史原因,并得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当时中国的唯一出路。通过学校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门课,对于国家的近现代历史,了解到很多的历史知识,让本人更深刻到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与厚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本人更加热爱和珍惜现在的生活。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三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犹如响彻云霄的一声春雷,打破了辛亥革命以来的沉闷局面,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出现了高潮。
五四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辛亥革命后,外国侵略者,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封建军阀为了维持反动统治,极力勾结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内忧外患,日甚一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就是在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五四运动爆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受到了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当时世界革命潮流的影响和推动。
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把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和动员起来,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和争取民主自由而战斗。富于敏感的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六三”以后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使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和拒签对德合约,得以实现。从五月四日到六月二十八日的这场政治斗争,就是五四爱国运动。
从一九一五年《青年》杂志创办开始,中国就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随着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分化,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经过他们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以五四运动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五四运动的酝酿。
一九一九年的春天,严重的民族危机笼罩着中国。四月底到五月初,巴黎和会的噩耗频频传来,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日益暴露。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以及由这一场危机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都是紧紧围绕着日本侵占中国山东及其权益问题发生的。
二。爱国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
“五四”前夜,中国的内忧外患日益深重,使人之祸迫在眉睫。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人开始丢掉企图依靠外力收回国家主权的幻想,痛切感到只有自己奋起反抗,才是挽救危亡的正确道路。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提出的“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喊出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心声;他们焚曹击章的爱国行动,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因此,五四运动在北京一爆发,就立刻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爱国热潮顿时席卷全国。这场运动的发展速度之快,斗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及其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三。六三运动。
“六三”是五四运动的里程碑,以它为界限把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五四”到“六三”,是运动的第一阶段,这时运动的中心在北京,运动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从“六三”到六月二十八日拒签“和约”,是运动的第二阶段,这时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了运动的主力。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中的两大主力,他们高昂的爱国呼声构成了五四交响乐的主旋律。运动发展到“六三”以后,工人阶级奏出了这部交响曲的最强音,工、学、商采取了联合行动,把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推到了高潮。
四。从罢免曹、章、陆到拒签“和约”
五四爱国运动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六三”以后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使得反动派极为恐惧。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了万夫所指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专使也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五。改造社会的探索。
界出现的围绕着关于“改造社会”的热烈探索和争论,就是这种新、旧交替的主要体现。那时,既是一个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群星灿烂,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又是新旧文化思想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的复杂局面。这种新、旧交替的状况,在“五四”后的第一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六。走十月革命的路。
五四运动一年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并日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与此同时,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涌现出一批坚信马克思主义、决心走十月革命道路的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从而导致了一九二一年七月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陈独秀和胡适,都是五四时期为社会所公认的思想战线上的民主主义者,都曾被封建卫道者们攻击为“过激党”。如果说,在五四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从民主主义的思想出发,而又保留这一思想的某些原则,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那么,他们要继续前进,成为共产主义者,就不能再囿于这种状况了。他们所面临的,是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和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尖锐课题;这同构成民主主义思想的个性解放和天赋人权等基本原则,是直接冲突的。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在已经出现的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新的课题面前退缩了,甚至与之对立,背道而驰;能够继续前进,成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只是其中的少数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比较重视实际革命斗争,把自己学得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同实际斗争相结合,从而使自己在政治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坚定地相信科学社会主义,坚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七。总结。
五四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促成五四运动的社会矛盾最根本的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国人民如果不从封建主义的旧教条中解放出来,破除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学习资本主义的进步文化,为改造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落后面貌而奋斗,中国就没有自由和独立的希望;无产阶级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战胜强大敌人,争取彻底解放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为了保持共产主义思想的纯洁性,还要不断地和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作斗争。
五四运动所提供的这些基本经验应该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今天进行新的长征中的借鉴。
参考文献: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四
摘要:《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这部史诗巨著使我们在建党就是周年之时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国情;教训。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帝国主义欺辱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而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也提醒现代观众特别是党员们不要忘记那些新中国的开拓者们。观看完该片,我同大多数观看者一样,被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该片对于我们今天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展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遭受列强入侵,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卖国苟活,国将不国;中国各阶级的有识之士起来反抗,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代表上层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可谓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受阶级自身的局限所影响,或者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这些革命或者改革自救运动先后都失败。这表明,这些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不能救中国,不能将中国救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何处?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必须要有新阶级来领导新式的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的重任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地落到了先进阶级的身上,此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方向——以苏维埃俄国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指导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天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同盟,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革命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她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伟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近代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民族遭受外敌蹂躏,丧权辱国的事屡见不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想借此机会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被列强拱手转让给日本。这让人何等的愤怒,何等的不平!但是,作为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又能怎么样呢?具有爱国良知的学生们终于不能忍受政府的无能,起来抗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却遭到政府的镇压,爱国工人和商界也联合起来援助学生的行动,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否则就会成为奴役的对象。这些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其中就有许多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斗终身。
《建党伟业》教育广大党员,应树立起远大理想,坚守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是怀着伟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经历巨大的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牢狱之灾,赴汤蹈火,忧国忧民,无所畏惧,真正表现出共产主义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敬仰、缅怀。对比之下,贪生怕死,动摇信念,最终难免为世人不齿,甚至沦落为千古罪人。陈公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参加党的成立大会的他被酒店里的枪杀案所吓倒,竟然忘记自己的使命,被妻子劝说潜回老家广东。从这里就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历史也证实,后来陈公博叛党,投靠军阀陈炯明,然后又跑到国民党阵营里去了,再后来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罪人,抗战胜利后最终被处决。这就是陈公博的下场,也值得后人警醒与深思。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享乐在后,舍小家为大家,创先争优,做好表率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凝聚民心,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建党伟业》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少数逆历史大势者,违背民心搞复辟,下场自然悲惨。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结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抑郁而死;张勋复辟,也只上演了一回十二天的小丑闹剧就草草收场。这就说明,帝制时代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顺应潮流向前看,不能开历史倒车。新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出局。那么,就要做到:一是要弄清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二是要了解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是进步的。三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只有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会进步,才能在国际社会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屹立不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魂”。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风风雨雨,她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万古不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2007。
[3]斯大林.《斯大林集》.人民出版社,1959。
[4]柯云;丽阳.《钟山风雨》,2006.06。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五
摘要:“鸦片战争”使中国极不情愿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清朝统治者的自主改良性的“洋务运动”成果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损失殆尽,统治权在内外压力下面临合法性危机的“临界点”时期,制度替换行将发生,1898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然而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维新派却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最弱的政治集团,诸因素包括基本的社会基础力量的缺乏、光绪皇帝的无权状态、未全盘考虑和计划缺乏程序性以及臣民文化对变法的阻滞等,都决定了戊戌变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然而它仍然开启了中国制度变迁和以制度救中国的道路,时至今日依然功不可没。
关键词:戊戌变法;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制度主义,引起了处于政治学研究困境的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关键词”之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之一的历史制度主义在继承传统制度对重大制度替代和宏大政治变革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体在制度变迁和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引入了研究视域,它将研究的核心放在了制度对于行为主体如何产生影响,以及由制度、行为和观念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于具体的历史境遇中塑造某种政治后果具有必然缘由。这一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它避免了行为主义的太过微观琐碎以及对社会历史背景现存限制性条件的忽视,克服了传统制度分析模式的单一边界条件的缺点。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二)制度变迁的“临界点”或“关键节点”
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中夹杂着制度变迁的“临界点”或“关键节点”。在新制度主义看来,所谓“临界点”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打破旧制度产生新制度的路径突破和路径替代时期;“关键节点”通常归结为重大的外部冲击,诸如战争、经济危机等打破原有政治制度,为制度变迁找到突破口和产生理由,这节点上的制度处于断裂状态,各方利益集团处于博弈争斗状态,新制度可能产生。
(三)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导致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剧烈的社会环境变化引发了不同社会集团巨大的利益冲突。旧的政治制度由于其先天的惰性使其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主动改变,它会由于自身的惯性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刚性而进入“路径循环”状态,这种封闭循环使得新旧制度难以实现有序对接,当旧制度难以容纳环境剧烈改变而带来的冲突时,往往会导致旧制度的崩溃,新制度的创立。制度创新的动力之源来自于行动者对于新制度能够带来比旧制度更多利益的期望以及旧制度所引发的政治博弈和人们对旧制度存在合法性的怀疑。在旧制度走向崩溃的“临界点”上,制度选择的走向存在多种可能性,各种政治力量围绕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想进行激烈政治冲突和力量博弈,这种合力决定了政治制度的最终走向。
二、路径危机中的晚清政治困局。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以人治、集权、保守、宗法继承、抑商重农为特征,在服务于皇权统治的路径中运行着。伴随这种路径的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传统臣民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封建帝国的运行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君权轨道上难以脱离。这一切注定了因为缺乏政治创新而在东西文明激烈碰撞之际,中国必然失败的历史宿命。
鸦片战争的爆发把中国强行拖入到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变局促使封建知识分子中的一些开明分子开始寻求“应变”之道,在晚清政治中出现了一些人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政治新气象,尽管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早期开明的士大夫们看到了西方技术层面的先进,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理念指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的惨败促使人们进一步对中国封建政体的反思与醒觉。
甲午战后清王朝为了偿还赔款,向列强大举外债,以海关税收为担保,进而使得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肆无忌惮的掀起了势力瓜分狂潮。中国处于瓜分豆剖的局面,财政亏空更使这台陈旧机器的运转雪上加霜,清政府只能“横征暴敛”,导致民变四起,正如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指出:“民日穷匮,乞丐遍地,群盗满山,即无外衅,精华已竭,将有他变。”“付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下,各地会党,发作待时”[3],内忧外患的政治危局促使惊醒,在康有为的领导下和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中国二千多年以来第一次试图打破传统政治制度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戊戌变法和制度变迁的流产。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以后的103天中他发布了一系列的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在政治上,措施主要是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但一些比较激进的具有资本主义内涵精神的措施却没有被采纳,如康有为在1898年6月对于新政的建议提出“拟定开制度局,立宪法,设议院,建设新京,议开懋勤殿以议制度”[4]。即便维新是以挽救危局为目的且措施多有折衷但变法在后党疯狂的镇压下崩溃瓦解只维持了103天,除了留下一个京师大学堂外,一切回复照旧。以康有为为首的改革派在改革中所设想的君主立宪还未成形就夭折了,一个没有结出果实的花朵随即凋谢。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失败的制度替换运动,它没有打破中国几千年以来君主专制的路径依赖,没有成功地实现君主立宪体制的制度创新。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戊戌变法仍有一定的制度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尝试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成为近代以来制度变革的先锋。
制度变迁一般可以分为渐进型制度变迁和突变型制度变迁。渐进型的制度变迁是统治集团在在政治体制能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局部不适合形势发展的政治体制进行必要的变革。突变型的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更替通过剧烈的、暴力的和全局的方式实现。在以渐进式变迁为主的制度替换过程中,也存在突变型制度变迁,在政治活动中矛盾双方不能在现成的制度架构内协商成功达成妥协,在政治资源中占有优势的一方凭借掌控的话语权,利用暴力机器胁迫对方,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变迁。晚清政府在19世纪末期已经处于危机之中,只有突变型的制度变迁才能打破传统政治制度的“路径锁定”状态,实现制度创新。但发生于1898年的戊戌变法却是中国近代以来一场渐进型的制度变迁,康有为等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政体过渡。虽然这种渐进型的制度变迁最终命运是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制度创新的尝试,解放了思想,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探索从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之路的路径替代模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动力。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变革就会到来。清朝末期危机四伏,统治阶级内部旧制度的构建者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势下,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不变革将会亡国灭种,于是一场旨在挽救王朝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任何政治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敏感的神经,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15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说:“再没有什么比带头采取新的制度更困难的了,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的成败更不确定更没有把握了,再没有什么比这事施行起来更加危险的了。因为新制度的倡导者使所有那些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都变成了他的敌人,而所有那些可以从新制度得到好处的人们则只是他的三心二意的支持者。”[5]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希望通过模仿日本,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来取代君主专制政体,以实现制度变迁的路径替代,然而,渐进式制度变迁已经无法突破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王朝“路径锁定”状态。这样一群势单力薄又缺乏任何政治资质的改良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来发号施令,试图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这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但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以来试图仿效西方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第一次尝试,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步子迈得不大,但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康梁”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探索新政治制度的一大步。
四、“康梁”维新集团的弱势状态。
(一)利益集团的“搭便车”行为。
戊戌变法的组织依托之一的强学会,其成员构成复杂,鱼龙混杂,有不少人加入强学会是带有功利性的,是为了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并不是真心支持变法,甚至有破坏分子混入其中。维新派人士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不加甄别地将一些封建官僚动员进入强学会,不仅使强学会的组成人员复杂而且矛盾也日益突出。
(二)行动资源不足制约着创新主体的行为。
从历史上看,凡是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成功的创新集团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却没有足够的创新资源,制度创新主体就很难突破现有的制度路径锁定状态,实现既定的制度替换的目标。制度创新资源主要有军事、经济、政治资质和组织等资源。
首先是军事资源严重不足。在变法之前,光绪皇帝也意识到军队的支持性作用,而自己却无军事调动权,他只有将全部希一望寄托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身上,通过职务提拔,希望他能支持变法,袁世凯效忠后党集团,在了解光绪皇帝的意图后立即向荣禄报告,于是政变爆发,手无寸铁的维新派只能任人宰割,在镇压维新派人士后,一切恢复原状,制度替代宣告破产。
其次是制度创新的经济资源缺乏。改革旧制,修铁路、奖励农耕、建立现代化的海军等都需要大量经费,而此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捉襟见肘,为了偿付甲午海战失败的赔款,只能大举外债。这些借款除了偿还对日赔款外,还用到政费、利息、军费、佣金、贪污和折扣等上面去了。列强通过对清政府借款把持了中国的海关税收。所以,戊戌变法过程中颁布的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因为无钱支持只能作罢。
再次是政治资质太浅。戊戌变法,其领导者康有为只是一个工部主事,并且维新集团中没有一个人有实际的政治经验,其所依靠的光绪皇帝也是毫无实权的“光杆司令”,要他领导负载如此沉重的政府,做出比王安石还要激烈十倍的变法,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是组织不力。戊戌变法的政治组织强学会无法克服组织内部一些投机分子“搭便车”现象,不能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而在变法过程中不能形成上下合力协同效应。
(三)制度创新主体意识形态内聚力与整合力不足。
政治集团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的是该集团主流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表现为道德、政治理想、宗教、哲学等形式。意识形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教化、批判、整合、导向和控制等功能,其中整合功能对于制度创新主体来说十分重要,对于解决制度创新过程中利益集团“搭便车”现象很有帮助。
维新集团因为没有搭建起一个合理、严谨、合乎逻辑的意识形态框架,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认知目标,更无维持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戊戌变法也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推动变法的动力不是源自维新集团成员对传统体制的深恶痛绝,而是来自外部,即列强对于国家领土的蚕食和瓜分的阴影。
(四)难以抵制臣民文化对于制度创新的阻滞。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以后,皇帝就成为权力的代表,因此,他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君主世袭“君权独尊”成为“积习”。所以在改革前后提出“君民共主”,试图利用皇帝的权威来发号施令是很自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发布“密诏”,实行“勤王”运动,可以看出臣民文化对其影响的深远。臣民文化不仅使现代公民文化在皇权崇拜、愚民的专制主义的土壤上难以自发成长并开花结果,也使得西方的先进文化难以为国民所接受。因此,若要在中国成功实现制度替代,就必须对中国的臣民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淘汰,培育适合现代民主宪政体制的公民文化。
五、结语。
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在制度发展历程中若能模仿先发型现代化国家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是最好不过了,但在模仿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革者应该立足中国的国情,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嵌入到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之中。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先进理论和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建立具有强大内聚力与整合力的创新团队来完成制度创新的路径替代,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求实、创新、坚定精神的人才能担此任。面对社会混乱、主权失落、领土残缺的局面“康梁”举起了制度创新的大旗,然而其组织松散,意识形态混乱,创新资源缺乏等,注定了在这个积淀厚重的专制主义沉渣的国家构建民主宪政政体失败的命运。但戊戌变法作为开启了中国近代制度变革先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至今为后学者探索不尽。(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paulpierson.increasingreturn,pathdependence,andthestudyofpolitic.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2000.
[3][4]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六
你们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一建党节,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优秀的党员汇聚一团,庆祝中国共产党97周岁的生日。
首先,我谨代表向各位劳动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各个单位和优秀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回忆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7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7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外来世界的考验,维护了祖国的和平和主权。在这97年的人事变动中,我们坚持着最初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坎坷的92年,这也是辉煌的97年!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和“中国梦”的提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中又增加了两盏明亮的指引航灯。我们的计划要有大局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更加细化,让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处的成就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更快实现“中国梦”,并使之更加牢固。
在这里,我回顾这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感觉既欣慰又惭愧。
首先,一年来,党委带领着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xx”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在“中国梦”蓝图的指引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全镇各族人民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和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一批有觉悟、有潜质的年轻党员,为我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我党的生命力和生机。
其次,市党委在抓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也绝没有放松基层组织的建设。
我们不仅坚持以党建目标管理为龙头,带领着农牧民全面奔小康,而且以村级党支部“五好建设”为基础,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双带”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我党的战斗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再次,市党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捐款、实施“两基”工程,扶贫帮困,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各族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不过,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要实现“中国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和重要的责任。为此,我特别点出这样几个建议,希望能与诸位共勉:
第一,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全面了解十九大思想和精髓,发挥榜样的作用。
作为党员一定要自律自戒,做人民群众的表率,一定要以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在前面,用在前面。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同务实肯干的作风相结合。
远大的目标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因此,我在此希望同志们能够保持住现有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做出更高的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遗余力。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执政为民。
无论想问题办事情,都心系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标准。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彼此促进,为建设更好的城市而努力!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七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
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不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社会制度,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必然性的认识,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
第二,了解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斗争,明确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到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都进行过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提出并实施种种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和平式的救国方案(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革命式的救国方案(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即使像辛亥革命那样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由此学生懂得:没有一个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没有一套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要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此增强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坚定信念。
第三,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史实,加深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理的认识。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加深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进而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惟一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进行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了彻底解放。
第四,充分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进步性,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通过教学,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及特点,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明确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时,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此增强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把握课程特色,于叙事中寓论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课程的开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系统性大大增强。但《纲要》课程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有所不同,是以古喻今通过鉴史而明理,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其最大的课程特色在于它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下(1840年至当代)、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世界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期)、更复杂的社会场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讲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复兴和国家近代化、现代化的历程。以历史事实说话,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正确性。《纲要》课程重心在于讲“史”,但它与普通的历史课又有所不同。普通的历史课侧重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有着鲜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开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认识,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是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应在加强理论性教育的同时,做到史论结合,于叙事中寓论断,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不仅使学生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的电脑网络资源查找许多历史图片以丰富教学电子幻灯的内容。这些原始资料和图片能给大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冲击,让他们感受到历史不再枯燥,而是趣味的、生动的、深刻的。另外,结合专题讲座,适时播放一些资料性强的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和相关纪录片,用图片和影视等手段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程的艰辛、对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的理解。除了幻灯和影视等教辅手段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积极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网页,开展网上自学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由于涉及经费、安全、时间等诸多因素,在组织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要使学生不只局限于课堂的讲授,还要注重教学的拓展,即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拓展。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在课上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在课下参观学校所在地周围的一些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等,通过历史实物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也可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比较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这样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该课教学还可结合团委、学工处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理论上对活动加以指导。
(四)课堂讨论和演讲。
讨论与演讲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在课前需做认真的准备工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的来源与线索,由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题目,搜集材料,最好写成文字,讨论后再补充和完善,形成小论文,从而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独立或集体完成研究的能力。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必须对原来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约占总成绩的50%―60%;提高平时成绩(作业、提问、讨论和考勤)的比例,约占40%―50%;对一些回答问题、做作业和试卷思路宽、有自己见解且阐述合理的学生适当给予高分,避免以往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现象。
三、结语。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应当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集知识性、理论性、生动性于一体,在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模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2]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学导刊,2006年增刊。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八
摘要: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学用书。推进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打破现行传统教材单一的局面,编写与出版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材改革;系列用书;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教学(1840―1919年,即中国近代史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但我们在看到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即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所存在的实质性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真正注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近代史教材改革,未有实质性进展,许多新的学术方法和研究成果未能融入教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虽然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这些教材虽然编著者不同,出版社不同,但这些教材的体例、内容、所引文献资料、所持学术观点等,基本皆为同一模式,均未能从传统史学观念的框框中超脱出来,真可谓众人一面。教学实践已经充分地告诉了人们,以传统史学观念为指导所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现在已经不能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需要。为了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历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此,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学的质量,努力发挥中国近代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功能作用,必须对现行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改革。否则,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方法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进,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也不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的根本之所在。由于我国目前未对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这是导致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陈旧的最根本原因。教学实践说明,中国近代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之所以举步维艰,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中国近代史教材上去对其进行改革的结果。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相比,高等院校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的老化程度极其明显。
这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和中学还存在许多几十年如一日的‘爷爷的教材’,这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国内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形势。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教育落后的最重要部分。”可见,要使中国近代史的教学适应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对中国近代史教材体例、内容、所引资料、所持学术观点等方面的改革,已成为当前中国近代史教学创新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然而在距瞿振元先生提出教材落后的意见十余年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材改革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由于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包括有关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文科学生)在小学、初中和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都已学过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并对其中的有些史实和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又由于高校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其中相当部分的基本知识和观点等内容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所学的一样,因此,大学生们对这种“炒冷饭”的现象也极不满意。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学生们为了高考去被动地死记硬背中国近代史,大学阶段,学生们为了中国近代史课程的过关,仍然要死记有关的内容。
这种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被动教学方法,至今也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但随着大学生们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和理论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迫切需要教师改变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要求教师讲授新的史学观点、新的史料和介绍新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等。因此,要满足学生们更新知识的正常要求,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所作的点滴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要适应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望,我们必须改变目前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使用“单打一”教材的局面。即我国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地去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编写和出版有创新内容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外,还需要编写和出版与中国近代史教材相配套的系列用书。
笔者认为,系列用书应包括一份指导学生们学习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大纲和编写教材的说明书,让学生们从中了解到,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其中包括编者们筛选史料和观点的标准和原则,编者是如何处理编写中的重难点等,对这些内容的说明,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问题,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明白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一整套构思,及其编写手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习到这些构思和方法,这对学生们智力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还应编写一份供学生们阅读的参考书目,在这份参考书目中,必须注明书籍的作者、出版社地点及名称、出版时间及著作的内容提要等。由于种种原因,因此,历史系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史学信息不灵,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有哪些应该读的著名书籍,学生们则很少知道。这当然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史学理论水平和拓展专业知识面。要改变这种局面,向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书目,就显得十分必要。
譬如在参考书目中列出由苏双碧主编,山东齐鲁出版社1985年出版发行的《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一书,这样,学生们就能根据参考书目中提供的线索,去借阅该书。通过阅读,学生们就会从书中清楚地了解到建国后的30余年中,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本相。这无论是对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中国近代史,还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等,都是大有益处的。有了中国近代史的参考书目,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有的放矢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书籍,从而减少了学习中的盲目性,节省了有限的学习时间。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九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跟随老师学历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知识,虽然只是用简单的言语的概括了这段历史,但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和知道的历史知识仍然给了我许多启示和人生感慨。
第一次鸦片战争在1840年6月28日爆发,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在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之时,林则徐于广东的一把销烟火中引爆中英矛盾升级,但是战争却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鸦片战争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隔绝了他人,却永远困住了自己。面对强大的敌人,清政府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妥协,然而一味的妥协忍让只会换来敌人更加贪婪的索取,到了最后,即便还有有血性的中国人站起来反抗,可是在人心不齐,武装力量跟不上的情况下,还是一失败告终。鲜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想要不被别人踏在脚底,想要不被剥削、压迫,想要堂堂正正的挺起胸膛,就要变强,变强,变强!
而想要变强就必须打开关闭的国门,经历风雨的洗礼,只有紧跟世界局势,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才有能力站立在这世界,从此不受屈辱。
然而,抗日战争又告诉我们另一个变强的理由,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的国土领土有多大,不论你的国家有多少人。一个小小的日本,居然都能侵略中国,而我们却耗费了整整八年时间才将他们彻底赶出去,这期间中国付出了无法想象的代价,遍地狼烟,百姓妻离子散、哀鸿遍野,这一仗中国损失了亿万万好儿郎,他们是全中国的英雄!
我们渴望和平,不希望有伤痛和别离,我们厌倦战争,厌倦迫害,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所以,我们要自己决定命运,决定自己的地位,这一切只需要一个前提,我们强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的中国正走在强国富民的大道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能在世界民族的顶端立足,届时的国民风气就像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体会那段侵华的国耻。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同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它告知我们,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究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转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让我们知道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是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勇敢斗争、艰苦探究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华昌盛、充斥生气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让我们有所感、有所悟。“历史终究是历史”,辉煌和耻辱都已消逝而去,但历史的精神和珍稀的阅历教训是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并牢记于心的。虽然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学、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我们也曾学习过,但每次学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终究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就我们自身对历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别的。但是我相信通过高校的进一步学习,我会形成了新的思想。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鸦片战役起,中国开始慢下了进展的步子,在世界的地位也一蹶不振。中国从成立以来,也遇到过挫折,走了很多弯路,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地开拓、前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纵观历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是:让我明白了,当代高校生“务必继续地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学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超卓地完成学习任务,高效地掌控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本事,认清世情国情,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各自所承受的工作中和岗位上刻苦锤炼、坚韧拼搏,为国家的繁华和人民的富有贡献自己的能量。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指导思想的确定,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及国际社会的影响,促得五四时期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价值和转折意义。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妇女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五四运动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
(一)经济基础。
(二)思想的启蒙与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使得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重新又一次掀起了反封建的浪潮,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猛烈抨击“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号召人们勇敢挣脱封建枷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都对深受压迫、歧视和剥削的妇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主义思想,冲击了旧中国传统封建主义,对广大妇女的思想产生了颠覆传统腐朽的作用。这样就解决了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三)国际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很快。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的交涉失败直接导致了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大女青年和男青年一起罢课,进行集会抗议,号召女工展开罢工运动,共同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在运动中表现出来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妇女的思想解放以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五四运动之前,妇女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和“进化论”学说,以及自由、平等理念。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成为了妇女解放思想的主流,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
(一)突破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旧框架,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从激进民主主义者队伍中分化出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妇女问题,逐渐成为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于1919年2月发表了《战后之妇人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指出西方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与无产阶级运动妇女解放的区别,并断言“妇女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制度;一方面还要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新青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19年至1921年《新青年》登载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及苏维埃俄国妇女状况的文章近20篇,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观点有:第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男尊女卑观念的深层根源在于妇女经济的不独立,因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妇女的活动也仅限于个体家庭的小圈子,追求妇女解放必须改变这种社会发展模式。第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妇女问题,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重视革命自觉能动性的作用,强调妇女解放最终要靠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
这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即通过阶级斗争改变社会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以求得妇女问题的根本解决与妇女的彻底解放。
(二)突破英雄史观的束缚,劳动妇女成为妇女运动的主体。
辛亥革命时期开创了近代妇女运动之先河。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不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往从戎,同仇北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人耳目。”但是,这次的妇女解放运动仅限于上层资产阶级的妇女当中,有少数的知识妇女参加,占妇女80%以上的劳动妇女没有被动员起来。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也没找到真正的解放道路。
五四时期的妇女运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以劳动妇女为主力的妇女运动,实现了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妇女领袖向警予,在领导中国妇女进行解放斗争的道路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劳动妇女最有团结心,最能战斗。“因大工业的发展把她们成千整万的聚在一起,使她们天然的易于组织和战斗,从而她们的觉悟与实力也就超出了其他妇女团体之上了”,她们一起来,“一声摇班,动辄数百人数千人乃至数万人不等”,用罢工的手段,争自由、争本身的利益,“这支勇敢奋斗有组织而能战斗的新兴妇女劳动军,不独是妇女解放的先锋,而且是反抗外国掠夺者的国民革命之前卫!”由于劳动妇女的这种特殊地位和特殊素质,“我们要完成妇女解放的使命,只有去找群众,只有去找生活最痛苦,要求解放最迫切,而最富有解放精神与魄力的群众。这种群众,方是我们妇女运动真正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伴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妇女运动也随之失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虽然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的理论不够成熟,但是它毕竟为之后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五四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为起点,从此,中国妇女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彻底解放的光明之路。
(四)妇女运动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康、梁也把妇女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但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孙中山尽管把女权运动看成是民权的一部分,但是在资产阶级所允许的范围内,那是虚伪的,不能实现的。只有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妇女才能真正解放,从而从根本上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
向警予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治革命。并且号召,热心妇女运动的妇女,在革命运动中,一面要代表全国人民的要求,提出救国救民的主张,一面代表全体的妇女,提出男女平权的主张。这样,显示妇女的能力,使妇女成为每次国民运动中间的劲旅。广大妇女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奔走呼号,推动了社会革命运动的发展,而社会革命运动又促进妇女运动取得了成功,并进一步将其推向高潮。
(一)妇女运动主要由男性领导,妇女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应比较温和。
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入批判,但是妇女解放运动主要由男性启蒙和领导,这就造成了对男性为代表的父权制深入批判的缺失,不仅不把男性作为批判对象,反而以男性为榜样,这就造成“以男性为准则的妇女解放没有从深层去挑战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的价值标准,其结果是,女性走进了男性的世界,却未能改变这个男性世界的社会性别等级及其价值观,社会资源和权利也依然由男性掌控,知识生产领域更是极少能包容女性的生活和经验”
中国的传统性别始终处于一种基于“男尊女卑”下的和谐状态,中国“有轻视妇女的历史,但是没有仇视和诋毁女性的运动,因此,妇女对男性中心社会的反应一直是比较温和的”。
(二)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不够,女性地位仍然有待争取。
五四时期的女子教育仍旧集中在中上层家庭的女子,广大劳动妇女仍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经学校培养出来的新型知识女性仍占少数。北伐后,虽然在法律上承认男女平等,男女权利义务差不多一样,但实际上,人们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女性就业机会比男人少,就业范围小,也不能同工同酬,女性在某一方面有成就经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用支离破碎的婚姻来换取一己的事业。
首先,五四运动时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的解放思想,并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其次,五四运动使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促成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政治方向的转型。
再次,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有了自己坚强的领导者。
由此看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到五四时期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开创了新的纪元。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二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愈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的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的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入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g_o_v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入入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耻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这两次农夫运动都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入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实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20xx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颠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为维护国家主权,1920xx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在1920xx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抵触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抵触;农夫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起来了,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曲折的斗争,颠覆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这三十年中主要经历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为新中国而奋斗的中国革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入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篡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但是通向新中国的的道路仍然是崎岖、曲折的。的反共方针得到了美国g_o_v的支持。1946年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但在中国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和支持下,人民和解放军在战争中英勇不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0xx年之久的反动统治的覆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愈加明确了学习它的目的和我们需要做到的一些要求。
我们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颠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入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入一步争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地先入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么样选择了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指导的自觉性。
我们要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入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我们要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看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通过学习近代史,听老师生动的讲解和看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艰辛有了愈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耻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对于我来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把这一段历史铭记于心,把它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生活,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富与精神动力。我们深知“落后就要该打”,所以同时,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努力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学习近代史,让我有了愈加强烈的民族荣辱感,将来我一定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来鞭策自己,并把它作为我行动的指南。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三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受颇深。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役,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同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很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能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日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四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华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夷通联。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不仅给欧洲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欧洲大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所以,西方列强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到了一个地方:那个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之为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通商请求屡遭清政府拒绝的情况下,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此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已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相当之大的差距。与西方列强的几次战争,中国均已失败而告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已经成为当时对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与战争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成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着亡国的危机,一些爱国之士,纷纷献言献策,想要变法图存,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奏折《上清帝第六书》中明确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力请求维新变革,富强国家。
在这封奏折中,康有为列举了世界各国兴亡盛衰的原因和教训,充分说明了变法的重要性,敦促光绪皇帝痛下决心,尽快确定国家的基本方针和前进方向。康有为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1)下诏鼓天下之气;(2)迁都定天下之本;(3)练兵强天下之势;(4)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只有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他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变法的三条纲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开制度局,试图以此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排除守旧派官吏的干扰和抵制,发现并选拔天下的维新人才,使新政得以顺利推行,以此达到国富民强。
然而康有为所倡导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百天就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有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大力阻扰外,其本身的可实用性及实际影响也是有限的。
首先,人民群众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场政治变革中。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康有为及其变法者却没有注意到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因康有为幼年时经历过太平天国革命,懂得农民起来造反有多大的威力。所以从变法的一开始他们就站在害怕和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不敢设想通过人民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只是希望帝国主义、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向资产阶级让一点步,吸收他们参加政权,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出于此原因,康有为在变法开始时就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一方面自然是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希望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变革,从而达到全国的改变;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则是鉴于下层人民群众起来造反的危机。出于以上种种对人民加以防范的动机,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深入群众,从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其次,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发展,这是这场运动的经济基础。但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阶级力量相当弱小,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
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本国封建主义会应允,西方列强会赞成。康有为等人认为只要说服了光绪皇帝,便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变法就可以大获成功。但它们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敌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他们是利益既得者,改革会让他们失去好处,所以他们是改革的一大障碍。再有,就是在华的西方列强,他们也不愿看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盛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要阻止中国进行改良变革。因此,维新派对内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对外不敢同帝国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改良实难继续下去,结果却被中外反对势力所绞杀。
再次,维新派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鉴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亡我之心日盛。维新派打出了救亡图存的大旗,以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缺陷,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脱离群众。所以,维新派所能影响的基本人群只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不满,朦胧地要求新出路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绅士。
维新派通过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把这些人员组织起来,并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灌输到这些绅士中间去,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的主张一度得到某些当政的官僚支持。例如强学会成立时,帝师翁同龢、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等清朝大员纷纷捐款资助,并列名于会籍,使强学会一时间名声四起。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入会的人都真正支持变法,如张之洞是想拉拢康、梁,借他们的名望,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当他发现维新派的言论主张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围时,他不但领导了反对维新派的论战,而且还破坏了维新派的舆论机关。袁世凯起初也是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谭嗣同曾一度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托以出兵重任,说服其举兵起誓。但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看到慈禧的势力远远超过光绪皇帝,决定投靠后者。他随即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随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派官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光绪皇帝虽然支持变法,但也不能算是维新派的皇帝。光绪皇帝只是把维新派当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在同慈禧太后的争权过程中,光绪皇帝把维新派引以为援,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取得权力,这样的历史现象是很常见的。这些人都不能说是真正的维新派。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虽然冲破了封建守旧主义迂腐沉闷的空气,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在资产阶级化的和企图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波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再加上领导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这场改革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后,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旗帜越来越褪色,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不难看出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五
新乡地处河南北部,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是传统的北方内陆城镇。晚清时期,新乡与沿海城镇相比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较小,社会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到了20世纪初,随着京汉、道清两条铁路交会于新乡,使新乡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乡的历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深深影响到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因而对于新乡近代建筑的研究有助于探究新乡近代城市发展和近代建筑史。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材料,对新乡近代建筑发展过程进行分期研究,总结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探究其发展规律。
近代新乡建筑发展的萌芽期。
(1840年至1900年)。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在1840年至20世纪初,新乡的当地建筑仍以传统明清建筑为主,建筑材料以传统的土、木、砖、石为主,延续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体系。但随着西方宗教的日渐传入,新乡出现了一批教堂建筑,其建筑形式多为西式和中西结合式,这也是新乡最早的新式建筑。这些新建筑对新乡建筑面貌的改变并不明显,当时建筑仍以传统民居为主。
這一时期新乡最具代表性传统的民居应为位于今原阳胜利路的夏家民居,宅主是当时阳武县(今属原阳县)最大财主夏家。夏家民居至今仅主院保存完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院是北方民居传统的四合院建筑,有三进院落,房屋74间,皆为硬山顶灰瓦建筑。院落规划整齐,坐西面东,屋顶上有五脊六兽,古朴典雅,浑厚庄重,夏家民居是典型的对称式布局。除夏家民居外,新乡现存的清末民居还有位于凤泉区前郭柳村的宋家民居,位于红旗区北关一带的付家大院、游家大院,以上各处民居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1882年的卫辉南门里天主堂是新乡最早的教堂,意大利神父白玉华于1897年进行扩建。该教堂规模宏大,房屋百余间,为中西结合式建筑。该教堂主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庑殿顶式的殿身实体,二是仿古罗马柱廊的殿身虚部,这是西方建筑样式第一次出现在新乡。这一时期新乡还有建于1884年的新乡县牧野乡天主教堂,1901年建成的原阳县天主教堂和1902年建成的获嘉县中和镇天主教堂,这些建筑均为中国庑殿顶与古罗马柱廊的结合。虽然这些建筑数量少,但对周围建筑影响较大,模仿者日渐增多。
近代新乡建筑的繁荣期。
(1900年至1937年)。
20世纪初,随着京汉、道清两条铁路通车,新乡成为两条铁路的交会点。交通的便捷拉近了新乡与天津、汉口、武昌等城市的距离,人员和物资的快速流动极大促进了新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播。同时,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大量进入河南,大量外国企业直接在河南投资设厂,进行工矿业生产。在以上因素的推动下,新乡兴建了大量新式建筑,近代建筑类型、技术、材料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西建筑风格不断得到融合、混存,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当地出现了近代建筑的繁荣景象。
一、住宅建筑。
这时新乡的住宅大多是传统形式的延续,依旧保持四合院的样式,但有些住宅采用了新的建筑工艺。在传统住宅中也分化出新式的住宅,这些住宅不仅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而且在建筑形式及功能上有了明显改变。
徐世昌公馆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住宅,现位于辉县牌坊街,创建于民国初年,为徐世昌在辉县活动期间(1909-1911年)的办公场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馆“原有建筑占地十余亩,左中右三穿三进,九院相连,皆为四合院,主院穿厅……青堂瓦舍,朱门丹窗,方砖铺地,回廊相连。”(《辉县文史资料》第9辑)。
新乡北关劳动路上的李家大院是新乡市区规模较大的中西结合式住宅,为民国时期新乡商人李裕达及其三个儿子的私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建筑群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墀头、梁枋、雀替、如意头、莲花束腰柱础等饰物,又掺杂较多的西方建筑设计手法,如精美线角、雕花、门旁扶壁假柱上的涡卷等。”(《河南近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282页)该建筑使用油毡沥青豆粒砂屋面,为新乡地区最早使用新型防水屋面材料的住宅。
卫辉城内健康路丽湖花园内的王家大楼,建于民国初年,为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私宅。大楼为砖木结构,青砖墙基,具有明显的西式建筑风格,是新乡近代住宅建筑的代表作,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楼整体为正方形,前面有半月形凉台,四周有双柱走廊。穿过凉台是宽敞的会客厅,客厅东西各有一室相对。绕过影壁有南北走廊,南北走廊和东西走廊成“t”字形,所有房间在“t”字形走廊两边,室室相对,20余间,上下两层基本相仿,上下楼梯均在后部。该建筑样式精巧,美观大方,是独具一格的近代优秀建筑。
二、工业建筑。
新乡的近代工业自20世纪初起步以来,逐渐兴建了一批纺织、面粉、冶铁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厂房多为单层砖木结构,内部空间宽敞,车间有适宜的生产环境。同时,新乡也出现了多层的厂房和数十米高的烟囱。工业建筑的发展充分说明建筑的发展适应了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
这期间新乡兴建的大型工业企业,主要有通丰面粉公司和宏豫冶铁公司。通丰面粉公司位于新乡卫河北岸,西临京汉铁路,主要建筑为一栋五层砖木结构制粉楼,砖墙承重,木梁木楼板。木梁板在震动较大的面粉车间可有效地吸收一部分动荷载。宏豫冶铁公司建于1923年,位于新乡市卫河北岸黄岗,东临京汉铁路,是新乡最早且规模最大的一家私人冶铁企业。该工厂建筑布局、房屋结构、造型都依照工业生产所需而设计,其标志性建筑为一座30米高的烟囱,外形修长,粗细得体。宏豫冶铁公司的烟囱与通丰面粉公司的五层制粉楼相互呼应,构成当时新乡卫河北岸的一大景观。
三、公共建筑。
伴随着新乡近代化城镇的发展,医院、文化场所、学校、车站、办公楼等新式公共场所开始出现,展示出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新乡面貌。始建于1903年的博济惠民医院,旧址位于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西式风格,后于1920年完成扩建,为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为四层内廊式双面病房楼,中厅设楼梯,两侧对称布置,并设有暖气和隔火墙。该建筑集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西洋古典建筑的砖石结构再加上传统样式的屋顶,是中国建筑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过渡的一个典范。同时,这一时期新乡还有同善医院和国光医院,这些医院布局合理,造型简洁,为近代医疗卫生建筑的代表。 新乡文化建筑出现较晚,直到1927年冯玉祥主豫,文化建筑才有一定发展。1927年以后,新乡新建的文化建筑主要有惠祥戏院、中山图书馆、新声戏院、河朔图书馆等,而1934年建的河朔图书馆当属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化建筑。河朔图书馆位于新乡市卫滨区一横街北头的卫河公园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一期工程即三层宫殿式办公及阅览大楼动工,1935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河朔图书馆为近代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是一座“工”字形宫殿式三层砖钢筋混凝土建筑,为新民族形式建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主楼外观为民族建筑风格,里边是西式设施,光线充足,馆内有新闻杂志社、文物陈列室、演讲室等,可容纳300余人在此阅览。
自20世纪20年代,新乡的近代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一大批近代教育建筑发展起来。1913年建造的卫辉中学堂教学楼,是新乡地区现存最早的教学楼。该教学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采用了上下拱券外廊、突出的女儿墙、推拉式玻璃大窗、附墙壁柱等近代建筑处理手法,使用玻璃、红机瓦等新建筑材料”(同上,121页)。1930年建成的私立静泉中学(今新乡市第三中学),位于新乡市姜庄街今市卫生学校院内,该学校续建的“廿一”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三层双面楼房,门厅地坪使用了水磨石。建于1933年的获嘉县中和镇天主教堂学校,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教学楼门窗过梁、基础圈梁和雨篷,均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其中全悬挑钢筋混凝土雨篷建筑,在新乡是第一次出现。此外,还采用了單斜梁两侧双悬挑踏脚板式的木楼梯,亦属本地少见”(同上,121页)。
道清铁路新乡车站于1904年建成,后为方便旅客,于1910年新建车站票房一座。该票房位于新乡车站北端,今建国路西侧,为英国人设计。站房9间,坐东向西,设厕所、月台、风雨棚,仿西欧票房样式。票房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功能区内部开门,相互通达。四个区中北区办公、调度,南区售票、后勤,中间两区候车。
建于1933年的新乡第四督察专员公署办公楼,位于今新乡市东大街路北,该建筑为新乡行政管理机构和最高行政长官的办公场所。办公楼坐北朝南,为二层砖石结构房屋。主楼为东西走向,东西两端有南北走向的端楼,因而整个办公楼为中轴对称的“h”形。主楼正面立红漆柱四根,鼓石柱础。楼内为双面内走廊,楼上楼下平面布置相同,每间房设两个平开玻璃窗。整座建筑布置紧凑,造型朴实清新,堪称佳作。
四、市政建筑。
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铁路沿线城市集中,新乡原有的城区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开始突破城墙的制约,向人流、物流比较方便的火车站附近发展,形成新的城区。新乡新城区的建筑多数放弃了传统设计和规划,多采用西式或中西结合的建筑样式,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其功能也更为多样。
在铁路没有通车前,新乡的商业街区位于临近卫河的北门一带。随着铁路的通车,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老城北门外沿卫河商业区开始向旧城西部方向的火车站发展。于是在1915年前后,在新旧商业区中间开辟了一条通道,从北门外沿河街,经石榴园、姜庄街、新华街至火车站。这个区域逐渐被民宅和商铺填满,形成了以中山大街(今新华街)为主的新城区。人口增加、店铺林立,商店多为高门脸和门窗洞口加线饰等西式建筑风格,采用水泥饰面和玻璃橱窗等新材料。民国10年(1921年),由火车站至水阁门,修西站马路。民国20年(1931年)后在火车站东、卫河南岸建中山大街、保安街、斜街、疏河街、姜庄前后街、菜市街等街道。这些街道条块结合,构成卫河南岸街区。同时,在1933年成立城关马路工程委员会,专门整修道路,又将新城区西站马路、中山大街、姜庄街、石榴园、民族路等马路修筑成碎石碎砖路面,还为中山大街、民族路、建国路等马路安装了路灯。通丰面粉公司于1919年在卫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为“通丰桥”,此桥原为简易木桥。1933年国民党华北办事处将此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改名为华北纪念桥,为新乡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桥长35米,宽6.6米,石墩、水泥梁,内衬道轨为筋,棱形红石铺面,8根1.5米高铸铁杆桥灯,为新乡市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方便了卫河南北交通。在今姜庄街与胜利路交叉口处,民国年间还有一座下方上圆最上为尖顶并镶有机械钟表的装饰建筑,当地人称之为“钟楼”,用以报时之用。华北纪念桥、钟楼与同一时期建造的河朔图书馆、第四督察专员公署办公楼,被新乡百姓称为新乡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建筑”。新式市政建筑的大规模修建,使城市面貌也相应发生变化,马路宽阔,洋楼林立,门窗也均刷油漆。
五、园林建筑。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内园林建筑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新乡出现两座公园,分别为1924年修建的暴张公园和1927年修建的道清公园。暴张公园是为了纪念暴质夫、张宗周而建,两人为民国初年豫北的革命者。暴张公园位于新乡姜庄街,园内设有暴张纪念堂、衣冠冢、八角亭等。暴张纪念堂建在公园迎门处,是公园重要建筑,现位于新乡市卫滨区武警支队院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堂坐北向南,“单檐歇山顶,正脊、垂脊、截脊用灰瓦砌成,四面建回廊。四壁用青砖砌墙,檐柱抱在墙内”。暴张纪念堂建筑式样别致,与之类似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并不多见。1927年修建的道清公园位于火车站东边的建国路,为爱国将领吉鸿昌所建。道清公园虽规模不大,但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城市公园的雏形。入门处为直形长廊,左右种植翠柏,长廊左右,还各有一圆形花坛,有小径将其分作十二尖角形,构成了国民党党徽图案。
近代新乡建筑发展的停滞期。
(1938年至1949年)。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由京津地区南下,新乡于1938年2月沦陷。日伪政权在新乡7年多的殖民统治,致使新乡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百业凋零,经济衰败,社会倒退。
日军占领新乡后,大力修建军事工程和为其服务的设施,“日本帝国主义在新乡修建飞机场、军政机关及为其服务的金融、商业、邮电、娱乐设施,共建项目58个,建筑面积61799平方米,其中军政设施建筑面积达80%以上”(《新乡市建筑工程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38页)。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建筑为位于新乡市人民路上的日本领事馆,该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二层混合结构,木质地板,红砖墙,大灰红瓦,四坡式屋顶。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房屋的基石上有21个通气孔,通气孔直通屋顶四个方形通气孔,通风防潮。领事馆北是领事住处,为日式建筑,开关式门窗,内门和壁柜皆为推拉门,木地板上铺有榻榻米,全部木隔扇,布设讲究。领事住宅路东为三栋日式平房住宅,造型相同。除此以外,在新乡市卫滨区的金家营和八里营现存十座飞机掩体工事,该建筑为拱形,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异常坚固,很像倒扣地上的大锅,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飞机窝”。这些飞机窝为侵华日军所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伪政权在1943年开始修建引黄济卫工程,计划将黄河水引入卫河。至日本投降时,只将50余公里的总干渠挖掘完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该工程加以改造,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同时,日伪政权重视新乡的城市建设,曾将新乡列为华北八大城市之一加以规划。“本市于事变后跻于重要地位,人口剧增,拟使成为军事上要点及商工业都市,而策其发达。并应作为政治交通文化经济之地方中心都市,加以计划。”(《北京档案史料》1999年第4期)因此,日伪政权编制《新乡都市规划大纲》,进行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城市建设。新乡规模拟为20平方公里,以京汉铁路东侧为主,从新乡车站往东四五公里,往南三四公里,往北约二公里,包括车站西侧一部分。本区范围东起土马路西至铁路线,南至城南庄,北至中兴街,为一正方形新区。并以孟姜女河为分界线,南面为行政区、住宅区,北面为街市混合区,卫河北岸为工业区。同时,新开6条道路框架,即安城街(今自由路)、中央大道(今解放路)、土马路(今胜利路)、安民街(今平原路)、道尹街(今人民路)、中兴街(今宏力大道)。这一时期,新乡完善、新修大小街巷45条,道路长度11.47公里,面积9.27万平方米。日伪政权按照这个规划大纲对新乡经营多年,对新乡城市建设与规划布局产生较大影响。
1945年秋至新乡解放,兴建的较大工程只有1945年秋国民党新乡县政府为迎接蒋介石路过新乡暂住而建的中正堂。该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北端设讲台,南端正门有台阶,门厅为三柱拱券,纵墙两侧设休息走廊,间间有高大的砖粉砂浆红廊柱,两端间有传统的倒柱连龙,墙面使用水泥摔毛、拉毛工艺。
结 语。
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近代新乡的社会变迁,是由当时的经济与社会条件所决定的,是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与社会历史发展结合的产物。新乡近代建筑总的来说是把西方建筑风格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产生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建筑。同时,新乡近代建筑局限性很大,在有些建筑类型、技术、材料方面相对单一,高质量建筑少,这表明新乡近代建筑的发展并不充分。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六
战争是人类的一种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残酷血腥的战争,普通民是最大的受害者。特别是世界大战,是人类一种自我的毁灭,是人类的一种劫难,是某些人的疯狂。战争所留给人们是废墟.苍凉.仇恨.痛苦.绝望。人类应从战争中吸取教训。如今天的日本国,不仅没有没有诚恳反省二战中的战争罪责,却还在否认美化侵略历史;其官员公开参拜供有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样的国家,爱好和平的人民应警惕!这样的不敢承认历史错误的国家民族人民也是没有前途的。
可战争的悲剧仍在21世纪今天的中东.非洲地区上演。美国仍在愚蠢的在战争维护自己的霸权,在其“反恐”.“先发制人”的战争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制造了大量的人类灾难,战争浪费了人类的大量的财富,为什么不用这笔财富去发展科技,救助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呢?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这个世界应多些理解合作,少些对抗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应用智慧解决存在的问题矛盾避免战争。
1920xx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已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洪流中的先锋。这是我们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压制的政治活动。从对外来说,全国一致的不许签字对日本让步的和约,并引起美国国会的不批准和约,以至于最后日本不能不将青岛与胶济路退还于我们。对内呢,全国学生有了一致的联合,青年学子们打破了一切官厅教职员的尊严,文字上与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而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的潮流,也排山倒海的跟着来了。
在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是最深厚的精神底蕴。88年前“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已然淡去,但“振兴中华”的青春壮歌却一脉相传,回响不绝。88年来,“爱国、进步、科学、民主”,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将五四铸成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时代潮头的中国青年胸前。
今天,我们仍要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呐喊。五四运动已成为历史,她的伟大之处就是一年一度地敲打一下我们的神经,就是借她的生日来强化我们崇尚科学和争取民主的信念。
至今我们仍然纪念、学习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要守时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献,尽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再需要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应得到弘扬。在大学,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失去自我。因为诱惑太多。所以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干什么?”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应该先定好方向。这就好像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即使碰巧能够达到了,也是偶然的机会。靠着偶然机会所得的成功,毕竟没有多大的价值。
抚今追昔,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五四”精神,深刻反省“五四”历程。继往开来,依然任重道远。这应该是当代青年学子的使命.
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伟大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世界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大大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在现在社会学中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一个民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知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历史正如一片叶子,有人因一叶而障目,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历历史还要记住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历史„„落上了厚厚的尘土,似乎已经被遗弃在角落,但确实需要我们慢慢品味,品味它的奥妙、它的精华。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七
1、详读教材。
自学考试最大的特点是统一性和规范性。其命题和判卷标准的拟定严格依据指定教材(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内容。考试题的应答应该是“再现教材”。基于此特点,要求同学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学大纲。
2、以题为干。
自学考试是应考性极强的考试形式。教材编写注意的是全面的分析介绍,设计内容广泛。但如果不突出重点和难点,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大投入却所得不多。
因此,同学要注意在每一章节,甚至节下小目的学习中,抓出问题点,即以问题(比如,设定为简答和论述题)作纲,做到提纲携领,回归问题。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中“西方列强殖民扩张”部分,教材叙述较多,比较繁密,同学自己不妨可变成“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就会发现原始积累时期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的不同,就易于掌握了。
3、逻辑记忆。
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历史课特点明显,涉及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因此较多的记背是必须的。但死记硬背不行,那就必须用逻辑记忆法,即寻找有关联的东西联系起来记背。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涉及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教材写了很多。那就找特点记,比如教材评价为转折性的会议有哪些?共三次,“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又如,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1949年以前和以后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同学们需要跨章进行联系记忆,这样效果才好。
4、多动手笔。
俗语讲“不动笔墨不成书”。勤动笔(广义上也包括打字),是协助理解和记忆的好方法。很多同学的经验是平时对听过或读过的课程按问题做一些归纳,并写在本子上。平日写得多了,脑子中就有了较好的记忆和思绪,考试的时候,下笔就比较轻快和容易。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八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的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分界限。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
因和基本经验原因:
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内容。
4,办学会5.6.设学堂办报纸。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
因作用:
二.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失败原因:
1.2.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4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即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意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相结合的思想。
8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3.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
2.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3.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4.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5.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做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
10.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
基本经验意义: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二十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原因:
1.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4.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5.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7.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3.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1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
成就。
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主政治。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
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14.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
外条件。
1.来说比较强大,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2.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行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
4.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多一点,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住时机,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4.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5.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18.评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19.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建设。
化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1.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2.革开放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3.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6.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9.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抗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20.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1.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基本经验:
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近代史纲要论文篇十九
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如何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形成的背景。
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第三,在文化方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形成冲突,多元文化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最后,在个人经历方面,与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学习中国经史,不但对孔孟的忠恕之道和仁义思想情有独钟,而且完全继承了孔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年在海外学习、流亡,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民主。他为了民族和谐,一生为之奋斗。
(二)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要“驱逐鞑虏,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他明确地提出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就必须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处在狭隘的排满状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章程中规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为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已经渐为人知、深入人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这个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三民主义,后来统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则是孙中山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原则。“满洲以一民族宰割于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实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5]。由狭隘的革命的民族主义变成民族同化的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孙中山先生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从“民族自治”到“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克服民族自卑感、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依据中国国情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政治领域。
政治领域分别体现在政党和政权方面:第一,政党问题。孙中山不仅领导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仿效了西方政治,他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6]“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6]。力图把政党政治引入到中国的轨道,推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以促政治日日向上。第二,政权问题。孙中山抨击了其黑暗现状,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他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高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二)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古代人们向往和追求友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社会财产为公共所有,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的社会,对以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民族共和下,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共和”类似于现代人们所说的文化(宗教信仰)多元主义体制,就是说,在同一个体制下,各种文化和宗教和平共处。文化多元主义的本质不是让各种文化的载体居住在特定的空间,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或者族群共同生活和互动。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互动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继承发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
(一)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民族自治”到“中华民族为统一体”等这些民族和谐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民族必须独立”、“祖国必须统一”、“天下为公”等思想文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化层面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对孙中山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更是重视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次呼吁各方力量“以和平方法促成统一”,表示自己一定要尽心竭力,实现敦促和平统一,并倡导南北议和,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是,恰在祖国大陆迅速崛起的时候,在海峡对岸“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时候,“台独”不但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从正反两面提醒中国人。在对待“台独”的态度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出发,本着两岸的互赢共生,用和平的手段,极大地改进了两岸关系的生态。对等、对话、对流,代替或部分代替了对立、对抗、对垒。因此,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民族和谐思想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
孙中山在就职演说中庄严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民国成立,他强化民族和谐,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雄辩的事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主旨: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进行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民族和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政策对民族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考虑民族问题的同时,不能无视宗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7]。这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1957年1月,周恩来同__在印度新德里谈话时明确表示:“我们欢迎发展宗教联系,不但和印度,而且和东南亚各佛教国家均要发展这种联系。但是,我们反对那种以宗教为外衣而以政治为内容的活动。……如借宗教名义向我们进行颠覆活动,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民族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继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确立牢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孙中山崇尚以人为本,重视人生价值,倡导自由、平等和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下大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等文化思想传承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文明,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不断地丰富发展、兼容的文化集合。它的内在含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有着众多不谋而合之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撑的现代文化精神主流,是社会主义和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5.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c]//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7..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62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