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种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书面材料,它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借鉴吧。
比例尺的教案篇一
一、问题的情景:
1.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
二、问题解决:
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练习:
(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
比例尺的教案篇二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例尺的教案篇三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设未知数时单位的正确使用。
布置前置作业。小黑板。小组分工。
一、小喇叭主持。
讲数学小故事。
师: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小故事。其实生活处处有数学。好了。同学们打开小研究本,把做好的前置作业小组里进行交流。一会儿派代表起来汇报。
二、新课引入。
1、小组内交流数学前置小作业。指生汇报。
“哪个组起来汇报?”
2、谈话: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师(出示例7及右图):这道题已知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比例尺1:800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题思考,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生回答。)。
师:那么,根据题意怎样才能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呢?
请同学们先试着在研究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师巡视辅导。)。
师: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做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哪个小组到台上来汇报?
老师提个要求,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你们能做到吗?
生1、生2、生3。
师: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了实际距离,真不简单!
那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比例式的?
首先解设什么?设未知数时用什么做单位呢?
为什么不用米做单位?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小组里再互相说一说。
生1、生2、生3。
师:我们知道了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既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解决来解答,还可以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结果了。
师:那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为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还有要补充的吗?小组里互相说说,遇到不懂的可以提出来。其他同学帮忙解答。
(二)学习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出示“试一试”:明华小学正北方240米处是医院。先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在图中表示出医院的位置。)。
师:好了,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互动,师巡视。指生汇报。)。
生1、生2、生3、生4。
师:你们当中谁用算术方法做的?说说你的想法。
谁是用比例解的?你能说一说根据什么列比例的吗,应该将谁设为x?单位是什么?列比例之前首先要干什么?(单位换算)。
生1、生2。
师:图上距离求出来后,这道题做完了吗?还有补充的吗?
师: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相应的倍数,也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及性质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结果。
四、反馈练习。
1、练一练。
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做,再小组交流,指生汇报交流。
2、选择:(出示小黑板(1)(2))。
读题思考。指生回答。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练习十一第三题。
七、课后拓展。
课后找时间测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然后选用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操场平面图。
比例尺的教案篇四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比例尺的意义。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教案篇五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课前我们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9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9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
或者是长3厘米,宽2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3:2。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9米、宽6米。"。
(3)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现在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看看上面有无类似的标注?通过汇报,让学生发现地图上有不同的标注。教师板书不同的标注。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意义建构(认识比例尺)。
1.介绍各种比例尺的名称。
师:在地图上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据板书教师介绍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2.认识比例尺。
如:师问比例尺1:60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现实中的600000厘米。
师:比例尺1:23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现实中的230000厘米的距离。
师:同学们讲得都对,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尺?
引导得出:
1.比例尺就是一种可以把实际距离放大或缩小的计量单位。
2.我认为比例尺就是图上长度比上现实中长度。
3.图上画的长度与现实距离的比。
4.图上长度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规范学生语言)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由上列公式并推导出:图上距离=比例尺x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充分描述什么是比例尺,教师再规范语言,这样,一促进了学生思考,二促进了思维外显,三促进了交流。)。
三、实际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1.出示小黑板(笑笑家平面图)。
2.学习课本第30页内容。
(1)学生自己阅读。
(2)学生动手测量笑笑家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计算出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先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独立算出笑笑家总面积,再全班交流。
(4)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
(5)先尝试解决,再全班交流。
3.谁帮老师算算小黑板上的图是按比例尺多少来画的?求出比例尺并标注。
4.师:刚才我们画的教室平面图,你现在有办法让别人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了吗?
指导学生在画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图上加上了"比例尺1:100"。
在画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图上加上"比例尺1:300"。
5.完成第31页"试一试"第1题、"练一练"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比例尺的教案篇六
教科书30到32页。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大家将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长8米、宽6米)。
2、请画好的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有不一样的请你贴上来。
3、按大小分类。(讨论后说明随意画的长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图)。
5、分别请同学说说自己画的设想。
6、在同学们贴上的纸上介绍图上距离、(画在图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学们量出的教室的长8米,宽6米就是实际距离。同学们缩小的倍数就是你这幅图的比例尺。请你写上自己的比例尺。
7、板书课题。“认识比例尺”
二、新课展开。
1、自学课文。
说明:我们所缩小的倍数,一般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改写自己所画的图的比例尺。
2、出示中国地图(投影)。
1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
(电脑演示放大效果)。
介绍线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与数值比例尺比较。(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的,便于估计)。
5小组反馈,评比优秀方案。
2电脑课件演示。
4根据讨论板书:
补充板书:
把实际距离按原来的大小画出来,比例尺就是1:1。
三、练习。
1|试一试。
四、作业:31页练一练。
比例尺的教案篇七
1.经历读平面图,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2.能读懂平面图,能根据比例尺解决和平面图上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读平面图。
1、教师谈话,说明一些场所也可以按比例画出它的平面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知道了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画出一个物体表面的示意图。一所学校、一个公园、一个商场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画出它的平面图。
板书:平面图。
2、让学生读某小学的平面图,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信息的机会,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4页,认真观察某小学的平面图。
给学生一点时间观察平面图,再交流。
师:谁来说说从这幅图上,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这是某小学的整体设施平面图。
平面图上画了教学楼、语音室,教学楼在学校的西北边,语音室在教学楼的西南方向。
办公楼在学校的东北方向,图书室在学校的东边,微机室在学校的东南边。
操场在学校的南方,花坛在操场的正北方向……。
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
3.让学生说一说比例尺1:2000表示什么意思。然后,教师介绍比例尺1:2000的两种表示方式,并板书出来。
师:谁知道比例尺1:2000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生:1:2000的意思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2000厘米。
师:说的很好!1:2000,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1:2000还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
4、参照兔博士的话比例尺的一般意义,并板书比例尺的两种书写方式。
师:根据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还可以得到比例尺的'一般表达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
1.提出:“求校园长的实际距离”的问题,师生合作实际测量后,让学生自主计算。
生:需要先量出校园长的图上距离。然后根据比例尺1:2000,就可以求出实际距离。
师:好,请同学们量一量平面图上的校园长是多少。
学生测量。
师:谁来汇报你测量的结果?
生:图中的校园长是10厘米。
板书:图上距离:10厘米。
2.全班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说明:学校的长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所以求出厘米数后,要除以100换算成米作单位。
师:校园长的实际距离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因为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2000厘米,现在校园长图上距离是10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个2000厘米,用2000×10=20000(厘米)。
我用2000×10=20000(厘米),20000厘米=200米,所以校园长的实际距离是200米。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实际距离:2000×10=20000(厘米)=200米。
如果学生没有换算单位或出现错误,教师给予提示。
3、提出:“求学校宽的实际距离”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释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师:学校的长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所以求出厘米数后,要除以100换算成米。
师:学校宽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测量出图上距离,并试着计算。
学生自主测量、计算,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我先量出宽的图上距离是6厘米,因为比例尺是1:2000,实际距离就是6个2000厘米,用2000×6=12000(厘米)=120(米)。
4、提出“求学校占地面积”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
师:我们已经求出了校园长和宽的实际长度,你能计算出校园的占地面积吗?试一试。
学生计算后交流。答案:
200×120=24000(平方米)。
三、尝试应用。
1、提出教材试一试中的问题(1),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求学校操场的面积,应该怎么办?然后自己解答,最后交流。
生:先测量图上操场的长和宽,再计算出操场长和宽的实际长度。最后,计算出操场的面积。
师:请大家自己完成。
学生自主测量、计算,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然后,指名交流。
2、提出教材试一试中的问题(2),先让学生讨论一下:要在示意图上标出旗杆的位置,应该怎么办?使学生了解:应该先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生:应该先根据实际距离求出旗杆距南墙、西墙的图上距离,然后在图中测量、标出旗杆的位置。
3、学生尝试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师:说的很好!请大家先试着计算出旗杆距南墙、西墙的图上距离。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做法:
因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000厘米。旗杆距南墙的实际距离是30米,30米中有几个2000厘米,图上距离就是几厘米。30米=3000厘米,3000÷2000=1.5,所以旗杆距南墙的图上距离就是1.5厘米。同理,旗杆距西墙的实际距离100米,100米=10000厘米,10000÷2000=5,图上距离就是5厘米。
因为=比例尺,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0×=0.015米=1.5厘米。
100×=0.05米=5厘米。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不予介绍。
师:很好,同学们计算出了旗杆距南墙、西墙的距离。现在,在图中测量、标出旗杆的位置。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红红家住房平面图”所包含的信息,再独立完成各小题。
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这是红红家住房的平面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
红红家的客厅在阳面。
在红红家的东南角、西北角各有一个卧室。
师:比例尺1:2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200厘米。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2)(3)两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课外延伸。
2、练一练第2题,由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师:我们一起解决了红红家住房中的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课下用1:200的比例尺画出你自己的卧室的平面图。
比例尺的教案篇八
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和实际距离。
一、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2、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怎样列式。
50×5.5=275(千米)。
3、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么改写?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8题。
四、课堂小结。
创意作业:
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的家乡和北京,并计算出它们离多远。如果用5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你能画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吗?同学们试一试。
比例尺的教案篇九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多媒体课件一套。
一、问题的情景:
1.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
二、问题解决:
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练习:
(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
第一、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二、说教材:
《比例尺》一课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教学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因此可以把它理解为比的应用。但另一方面,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成比例的,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都可以列出比例式来求解。因此,教材把比例尺安排在比例教学之后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本节知识为第一个例题。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课前准备了: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图。
第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应用比例尺相关计算时,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第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大块。
第一大块:导入激趣。
上课开始,教师给学生出示一把装在套中的尺子。问学生这可能是比例尺吗?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此时,教师诡秘的笑笑,说,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样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接着借助成语:以_____当_____。让学生填空,学生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填写,这样和后面的比例尺不谋而合,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在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第二大块:感受比例尺。
在这一大块我安排了画画比比、再画再比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画画比比。
这里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最后让学生把操场平面图画在练习本上。
照样子画操场是同学们在美术课上再熟悉不过的举动,但以此为本节新授内容的开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
教师挑选两幅作品,利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
全班学生进行评价:
1、谁画的更像一点?
2、分析画的不像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这里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长和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会导致比例失调从而不像。
理解了上面的问题,问学生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算一算这两幅图的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然后,学生独立计算,展示计算过程。
接着,教师进行点拨:从上面的计算结果来看画的不像的图是因为长和宽缩小的比例差距较大,所以比例失调,看上去画的不像。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分析画的“像与不像”使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再画再比。
从画操场-------提出问题到“比比谁画的像”-------=分析问题再到“如何画的更像”--------解决问题。教师都是置学生于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这里我设计了“说一说”“算一算”“辨一辨”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说一说。
首先告诉学生课件展示的长方形是按缩小100倍来画的,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这里多指学生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刚才的两幅图的长和宽的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小结:一幅图一般只有一个比例尺,当长和宽的比例尺不一样时,所画的操场就会失真。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然后进行小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第二个层次:算一算。
比例尺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点,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意义时,运用实例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口脑并用,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为下面多种角度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知识准备。
第三个层次:辨一辨。
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地图中的比例尺,全班交流,引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充分让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并会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第四大块:实际应用。
我设计了基本运用和拓展延伸两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应用,我设计了三个基本的求比例尺的问题。目的是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拓展延伸,出示一张老师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比例尺,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求照片的比例尺。
通过练习,既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五大块:总结全课:
老师拿出一开始的拿的尺子,问学生这是比例尺吗?学生哈哈大笑。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也概括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反应出比例尺的产生过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点,便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一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二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本课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比的有关知识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概念,为强化对比例尺的认识,设计中,通过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较,以及系列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境。
比较引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二、自主探究。
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实际距离?
2、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5、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102030米。
问: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3厘米呢?
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三、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总结: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学生: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四、独立练习。
巩固提高。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相互说,指名说。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五、总结评价。
生活延伸1、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例尺学生交流。
比例尺的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74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