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教案(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4:00:10
德育渗透教案(模板17篇)
时间:2023-11-25 04:00:10 小编:琴心月

教案是教学的蓝图,能够帮助教师合理有序地布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范文中的教案实施结果良好,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德育渗透教案篇一

1.自然界中表现藏羚羊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

2.表现藏羚羊的美术作品。

3.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1、借助图片、影视资料的欣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藏羚羊,了解藏羚羊的基本结构,观察、分析藏羚羊都有哪些显著特点。

1、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藏羚羊是怎样一种动物,它们现在的处境如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藏羚羊。

2、结合学习活动内容,有选择性地观看藏羚羊惨遭杀害的图片,以此激发学生对藏羚羊命运担忧的情感,树立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灭顶之灾。让学生知道美丽的羚羊角与柔软的羚羊绒,只有生长在活着的藏羚羊身上才能构成真正美丽的风景线。

3、制作参考:

(1)创作一幅表现藏羚羊题材的绘画作品。

(2)选择多种材料进行表现藏羚羊题材的手工制作。如:挂饰、装饰画等。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3)组织学生制作表现藏羚羊的头饰、面具,为以后的戏剧表演学习做准备。

试一试,用连环画的形式进行《藏羚羊跪拜》的艺术创作。可以用“接龙”的方式分组进行连环画创作。

1、能否抓住特征将藏羚羊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2、能否在作品中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并有一定的创新。

3、能否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点?

4、能否在本课学习中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由此延伸课后讨论。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所导致的生态灾难最终受害的只能是人类自己。不要让我们子孙后代孤独地生活在一个没有野生动物的世界里。

德育渗透教案篇二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2.到期后,取钱时能都拿到吗?为什么?

教师介绍:自1999年11月1日起,为了平衡收入,帮助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利率为20%。(进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应缴多少税?

4.实际,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三)总结。

请你说一说如何计算“利息”?

三、课堂练习。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

2.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钱?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四、巩固提高。

(一)填写一张存款单。

1.预测你今年将得到多少压岁钱?你将如何处理?

2.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一张存单,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德育渗透教案篇三

1.幼儿能了解到家里垃圾多了会引来苍蝇和蚊子,还会给人带来许多烦恼。

2.激发幼儿不乱扔垃圾的情感。

情景表演,头饰(两只小白猪,小黑猪),各种工具。

(一)情景感知:

1.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家吗?为什么?(请幼儿来讲一讲,老师听取意见)。

2.老师也不喜欢这个家,为什么小朋友不喜欢,请大家看一个表演。

3.幼儿和老师共同看情景表演。

(二)讨论讲述:

1.小白猪为什么会肚子疼?(吃了苍蝇叮过的蛋糕)(引导幼儿发现苍蝇和蚊子)。

教师小结:对呀!苍蝇浑身都是细菌,它最喜欢肮脏的地方。垃圾桶边,厕所里,到处可以见到它然后叮在蛋糕上把细菌都传到了吃的东西上,小白猪吃了苍蝇叮过的蛋糕,所以就会肚子疼。

2.家里垃圾多了除了引来苍蝇和蚊子,还会带来什么烦恼?(让幼儿讲讲议议,讨论一下)(引导幼儿讲出苍蝇。蚊子。老鼠的危害)。

3.小朋友那么现在你们还喜欢小猪家吗?

(三)行为练习:

1.怎样才能把家里整理干净呢?

2.有什么办法能消灭蚊子。苍蝇。老鼠呢?

3.幼儿。小猪。老师共同整理小猪家。

4.现在小猪家变干净了吗?我们把小手洗干净和小猪说再见吧。

德育渗透教案篇四

德育,简单说来就是教会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它的影响大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因此,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容忽视。培根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学内容之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在教学中竭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充分利用数学的观点理解和阐述教材;适时地,有机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进取意识,而且可使学生重视自我修养,逐渐形成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观,树立远大理想,真正充实、完善整个内心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德育教育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使学生有艰苦创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此就数学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谈点浅显的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数学教材中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贡献,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和提炼,便可达到“寓道于教”的目的。如:在《立体几何》的祖恒原理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原理的内容以其含意和作用,而且还要告诉学生这一重要原理的发现是我们的古代数学家祖恒早在公元五世纪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并使用这一原理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在欧洲直到七世纪才被意大利的卡发雷利发现,落后了我国一千二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又如:在讲“极限”概念时,可用刘微的“割圆术”、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论述,介绍中国古代极限的思想,这样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抽象的极限,更重要的是突显了我国劳动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可介绍具有特殊结构规律的“杨辉三角”,这是我国数学史上又一光辉的成就。在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就有记载,要比法国帕斯卡早四百多年,它和勾股定理、圆周率的计算等数学成就一样,反映了我国光辉灿烂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总之,我们只要深入教材内容,就能随时随地发现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本知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注意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他们形成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时,引导学生注意“平面内的这条直线”可以在平面内任意平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诸多关系都可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教学,使同学们逐步认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又如:讲“反证法”证明题目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反证法证题的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那些直接难以奏效的问题,为什么可用反证法解?是因为反证法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的条件下进行推理的,这实际上是把结论的否命题当作一个新的条件使用,从而解决了问题中“条件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矛盾双方的转化。解题的过程实质是揭示矛盾、转化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进而逐步使同学们树立普遍联系和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可见,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和闪现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予以揭示、引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立场。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对概念的叙述、理解和习题的解法过程,要求学生养成严谨、周密、扎实和一丝不苟的良好思维习惯,要培养学生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的品质,遇到难懂难理解的概念,启发学生对概念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遇到难题,引导学生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各个击破,教给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闯难关的学习思想。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同样也要求有较强的严密的逻辑性,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题,如果学生不具备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是不容易顺利解出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那样,既要有严谨慎密的作风,要有独立思考、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造就学生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和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优秀品质。

教师端正的教态、豁达的性格、宽广的心胸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镜子,做人的示范。教师精炼、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活跃,并能让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有水平和有能力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准确的专业术语使学生更加尊重老师,并能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一丝不苟,端正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师规范的书写和精心的课堂设计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使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感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同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融为一体,要从数学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出发,做到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内容所蕴涵的德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以及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目的。

德育渗透教案篇五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数学这一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以下是我在把数学教学和德育渗透相结合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谈一下。

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首当其冲的是来自教材。从表面上看,数学教材里的内容好象只是一些刻板的规律,要从中找到思想教育的素材是不容易的。事实上,数学不是思想品德,当然就不会包含专门的德育内容,但只要你用心去挖掘,数学教材里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一)民族情感。

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以史育人。例如: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而法国数学家巴期卡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我国比外国早四百多年。苏步青教授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一书,获得国家科学奖。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等等在相应的教学章节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今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寓教于美。

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自觉地引进美学机制,按照美的规律去选择、去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欣赏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享受数学美,以此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意愿,提高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深刻地反映了数学的静态美与动态美……。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其中的美、发现其中的美,特别是若能利用数学美解答数学问题,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不仅要发扬优良传统,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不仅要教、学互动,还要引导学生讨论,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一)建立自信。

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勇于创新。

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数学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而数学教育也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环境。首先,数学最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创性思维发展的基础,第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层出不穷的问题为人们的创造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三,数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如何将其他学科与数学联系起来,如何给现实问题找合适的数学模型等都包含创新。因而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合作学习。

数学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单单靠教师的讲授,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探究问题,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而且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小范围内给了他一定的表现空间。合作学习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容易在合作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方法使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的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在讲椭圆方程()时让学生对不同的a,b取值来进行分组,列表、再用描点法画出其对应的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像变化,学生基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给出猜想图象的趋势,每小组派代表作口头回答。老师对每个发言的同学给予评价,学生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大胆阐明自己的猜想。这热烈的场面是以往课堂上难以见到的,学会彼此认可,互相信任,当同伴出现错误时应帮助他们纠正;交流时,要有条理,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彼此接纳和支持,有不同的意见,要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进行补充或反驳,不要打断别人的回答;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承认自身不足,虚心向他人请教,乐于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让合作学习真正地有效进行。

(一)人格魅力。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精神风貌、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更容易模仿大人。教师的板书、语言、神态、仪表、动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为师者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为了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课上课下不放松对学困生的帮助,撒满快乐的阳光。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喜爱之情。做学生成长旅程中的榜样。

(二)适应社会。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体系中到处可以找到印证。如数学中的“正与负”、“动与静”、“数与形”、“直与曲”,“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相等与不等”、“常数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等反映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学习数学要求严谨、认真,在教学中应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及培养,在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轨迹是椭圆等知识(可在木制的小黑板上,拿两个小图钉,用细线固定其两端,再用粉笔拉紧细线,在黑板上画弧线即画出一个椭圆),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我们不仅能用静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更能用矛盾分析的观点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培养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在展示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过程中,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悄悄地注入学生的心田,提高学习兴趣,为高三学习做准备,更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知识及心里准备。

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只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挖掘教材、用心设计教学,使德育教育溶于数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就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而有效进行。

德育渗透教案篇六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育人”,一贯主张“文以载道”,“育人”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德育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较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性、思想观点、品德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陶冶作用。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出现了错位,由于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教书”,却忽视了“育人”,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了一些偏差。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讲授新课时,在导语中渗透。

速地被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感染了。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二、作者生平中渗透。

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老舍先生居功不傲,把自己比作文艺界的一名小卒,日日操练在方桌和小凳之间,用笔作刀枪,热血洒在纸上。还有杜甫、李白、韩愈、沈从文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都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如何充分地用好这些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搜集整理,不断积累。

三、作品背景介绍中进行德育渗透。

结合背景,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渗透。如教学巴金的《灯》,如果脱离开写作的时代背景,用《灯》来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它的象征意义也是奏效的,这也是《灯》历久不衰的生命力之所在。但是这样脱离开了它的写作背景,学生就无法理解巴金为什么大半夜不睡觉,一个人在走廊里“窒闷”,而远方山脚下的一盏豆大的灯光就能让他浮想联翩,甚至终于让他摆脱掉了什么,他又“微笑”了,得到了解脱。有的学生还会认为巴金在那一年肯定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呢!„„凡此种种都为讲解《灯》的象征意义蓄了很好的势,这时候教师再适时地引入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很快就会理解了巴金式知识分子的苦闷,并最终为巴金的巧妙构思所折服了。这样的德育渗透不做作,又能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四、在作品思想探讨中渗透。

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其读者就像是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作者在文章当中所渗透的感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来影响其读者,因而我们在阅读时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的体会。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对于问题认识的不够全面,也就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出文章所传达出的言外之意,因而,教师在讲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当中较为深刻的含义。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深深的悔、深深的思念,使学生在被作者笔下的母亲感动的同时,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去理解母亲的爱,去懂得感恩。

五、在写作指导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将德育渗透其中,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具体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写出的作文才有“骨力”,才能感染和教育一部分人。

鲁迅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进步的思想与崇高人格。”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本人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以他自身所具备的进步思想以及高尚而崇高的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思想健康的文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对其中的有关思想内容的指导做到足够的重视。要让学生明白,形式只是为内容而服务的,有变化的内容必须有变化的形式,不能够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其内容的本身。文章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是一个作者思想感情的外露,因而如果想要学生的作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那么学生就应该被培养出具有健康世界观、人生观的品德。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作文时,做到互相评价,那么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相互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方法之外,教师还能够在学生的朗诵、理解名句、拓展课后的一些环节当中进行拓展,对其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

-->

-->。

德育渗透教案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讯、传、”等14个生字。会写“申、匹、”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识记本课生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申奥成功的录像。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二、观看录像,渲染气氛。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视频,看看人们当时的动作、表情。

2、用自己的话,描述人们庆祝胜利的情景。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当时欢乐的情景的?

2、再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抽查读。

4、引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方法。

四、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从老师的朗读课文中,能体会到什么?

3、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请你自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五、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指名朗读,评议读的情况。

2、引导学生读好每一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3、放录像,再次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自由读课文,在小组内比赛,评出小组内的`“朗读能手”。

5、出各小组代表在班内参加比赛,评出班内“朗读能手”。

六、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对还没有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课。

展示搜集了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图片。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在黑板前展示学生搜集到资料,组织学生观看。

3、看了这些资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识字闯关比赛。

1、把生字卡片,制作成金牌形状,开火车读,并组词,谁读的准,谁就闯过第一关。

2、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都对的就闯过第二关。

4、补充阅读资料,巩固识字效果,凡闯过第三关的学生就获得一枚金牌。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拥、抱、扬”,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相同点是什么?

2、重点讲解难写的笔画。

3、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

五、板书设计。

申奥。

我们成功了欢乐。

北京。

六、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

羊xxx()xxx()包xxx()xxx()。

目xxx()xxx()云xxx()xxx()。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

1、申办北京成功了2008年奥运会。

2、立刻为什么欢乐的北京变成了海洋。

德育渗透教案篇八

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德育渗透,我是全校七个班级的美术教师,在美术学科中,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因此我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从《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进行德育渗透的。现将本学期的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总结如下:

一、在“欣赏评述”中的渗透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每一册都安排有欣赏课,欣赏课的内容包含很多,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欣赏,中国画雕塑欣赏,西方绘画雕塑欣赏,有中国的民间剪纸、农民画、年画等民间艺术欣赏,还有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建筑的欣赏等等。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让中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如在上《凝固的音乐建筑》、《神州风采》和《飞天》等欣赏课时,经过教师的指导,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在上《民间面塑》、《我们的现在和将来》、《献出你的爱心》等课时,通过让学生欣赏和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和招贴画,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激发了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情感。

二、在“造型表现”中的渗透德育。“造型表现”包括绘画、粘贴画、剪纸、捏橡皮泥等,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因其本身包含内容多,渗透方式也不一样。有些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有些则并不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在上《有趣的汉字》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解了汉字的形成、演化,及很多书体的特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黑体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然后告诉学生做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堂堂正正,稳稳当当,踏踏实实,不干坏事儿;在教学《家乡的历史和发展》和《家乡的老房子》等课时让学生发觉家乡的美景,表现家乡的美景,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在“综合探索”中的渗透德育。“综合探索”领域的设置,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也是教师展示能力的一次机遇,为师者必须首先深刻理解该领域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综合探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设计应用”中的渗透德育。儿童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型,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果学生能把一件普通的废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变成一件艺术品,那会使学生有多高兴呢!相信他就会时刻关注生活,创作美。不同技法,区别对待,在技法的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受教育。如在教学二年级《节日的装饰》一课时,学生欣赏了很多节日的装饰,激发起了学生动手制作的热情,学生在动手制作中不仅学到了制作技巧,还知道了美来自于生活中的道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中国民间剪纸,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很受世界人民的青睐。如在讲六年级《家乡的艺术》一课中,同学们选择想学的就是剪纸艺术,这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漂亮的剪纸范画,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在观察范画中讨论认识剪纸的方式、方法和种类,通过剪纸的示范,引导学生创作剪纸,在创作中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及传统艺术的热爱,因此在设计制作课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和对民族艺术的情感。

总之,在美术教学及其活动中,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德育结合,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成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社会有用人才!

德育渗透教案篇九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其重要组成部份。为此,体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学年我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计划如下:

一.紧抓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

二.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下面几点:1、对优生不要偏爱,有缺点便要指出;2、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其缺点,但也不应忽略对其优点的表扬;3、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当,不侮辱人格、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4、教育中要“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

三.紧抓教材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体育中,较多的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如:通过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锻炼刻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各种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奋勇高攀、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各种集体配合的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四.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列体育课的全过程。

体育课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教学过程,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例如队列操练和热身操:通过让学生在严格执行口令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纪律的严明,培养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密组织纪律性。

总之,本学年我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争取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2.2017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4.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复习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的重点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结合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通过“渗透点”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抓住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教学负数时的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0米,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48米时,对学生适时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教育。

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必须写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二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此,学校应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共产主义情操的基础。针对这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这一方面的教学,即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能从中受到深刻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不仅要担负起人文精神的教育,还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任务,因为这两者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同时语文教材凝聚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同时文学作品的多义性与丰富性也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辩证思维品质提供了可能。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张锋的科学抒情诗《化石吟》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研究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朱永的《看云识天气》通过对云的不同形态及色彩的描写,教会我们如何看云识别天气的变化。朱长超的纪实报道《月亮上的足迹》真实的记录了人类首席登月的全过程,赞颂了人类的聪明才智。挖掘这些文章中的科学精神,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远离愚昧、迷信和偏见,帮助他们形成以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健全人格,人性的真和善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科学和民主的进程就会加快,我们的社会就会更文明更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青少年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应该的;对他人的帮助也从不言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他们常常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作为正处在十几岁年龄段的初中生,虽早已告别“人之初”的童年,但从心理学上看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的心理判断能力还较弱,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初中语文教学要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快速发育期的初中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讲述了“我”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的真诚和友爱,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莫怀戚的《散步》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些课文都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假如一个人感恩也不知晓,那么他必定拥有一颗冷酷无情的心。

中学生思考人生、认识人生的能力比较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认真加以引导,从基础文明教育入手,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注意结合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进行反省,从而逐步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教七年级课文《皇帝的新装》时,我就把课文里出现的人物用列表的形式写出来:皇帝、两个骗子、两位大臣、小男孩,列出他们分别讲了哪些话和做了哪些事,然后问道:“在这几个人物中,谁说的话是真的?”学生回答:“小男孩。”我又问:“为什么皇帝、大臣、骗子他们都说假话呢?”学生回答:“因为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怕被人说他不称职;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怕别人说他们愚蠢;骗子为了骗取钱财。”我又问:“还有老百性,他们没官没职,为什么也会说假话呢?”“因为他们怕招来杀身之祸。”通过这些问答之后,我便问:“那么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学生们便齐声回答:“向小男孩学习,像他一样不讲假话,做一个诚实的人。”

总之,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局限于让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还应做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三

众所周知,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美术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在工作中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中得到教育。现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计划如下:

在备课的过程中和准备教学用具时,首先把德育目标总结制定出来,将学生朝着这个方面引导,比如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针对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及特点,分别制定附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渗透目标。如“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让同学们都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首先是要在课堂常规中进行品德教育。美术课堂相对自由,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在本学年的美术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手工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其次,要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是无声的语言,是德育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学生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再次,要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一)、欣赏和观察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

观察,这里也包括体验,都含有欣赏的意义,但更注重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

(二)、创作和训练

学生的欣赏和观察过程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特征,而创作和训练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则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训练时,可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作热情,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积极、认真、大胆、果断、耐心完成作业的良好品质。

其实,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如教育行家所说:“教无定法,贵在实效”。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捕捉最佳的“潜入”时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课型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领略美术教学独特的道德美。相信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将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愈开愈美丽。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四

容当中。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有些文章丰富而生动,有介绍乐于助人的、有介绍独立自主完成事情的、还有介绍热爱祖国的等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讲授必须要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寻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德,感受感受关怀同学、乐于助人的快乐、幸福感受。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目标,并为之而努力。还有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各种形式来渗透德育内容,比如语文园地的学习,口语交际的学习等都能渗透德育的内容。要让他们在宽广的语境内学习美德,受到语文整体学科的熏陶,在课余时间可以开展讲故事,演讲、念儿歌等形式让学生来培养竞争意识和养成说话及感受美德教育。并热爱语文的源远流长,同时在美德教育中要多对差生经行关注,注意对他们的耐心及夸奖式的引导,让他们感受美,并做到美。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关注每一个学生,去培养去教导,定就会有所收获的。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五

以学校德育目标为指导,以八年级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八年级学 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发展,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初中学生。

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八年级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1) 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推导有关题,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 初二数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一定的程度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 通过全等形、轴对称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

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以及勾股定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4) 通过教科书中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从形状简单的图形想象出它的对称轴,折叠以后的位置关系以及图形形状的变化,并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图形,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以及对应关系,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的、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5) 通过实数、一次函数|、因式分解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树立科学和世界观和人生观。

(6) 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8) 每教完一章,进行一次测试,以便发挥学生才能,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更努力学习,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

一、理论引领,是学科德育的前提

学科德育的落实,关键是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师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进而自觉地“融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一)抓学习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让教师抓住不同学科渗透德育的途径。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三个不等于”:第一是教学不等于智育,第二是分数不等于质量,第三是活动不等于德育。“三个不等于”的观点在全校教师中逐步形成,使旧的教育观、教学观发生转变。

究实践)的学习活动。“五多”学习活动帮教师提升了认识、明确了目标、知道了方法、消除了困惑。

(二)抓示范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提高实效,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知道应该做,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做起来没有章法”。因此我们注意发挥学校市、区骨干教师的引领力量,开展了“什么是一节好课”等系列的活动。让他们上引路课、观摩课、并加强会后的研讨、交流,使教师们学有实例。

(三)抓反思

学了理论,看了范例,余下的就是开发并落实教材中的寓德点及本班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要求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课后反思,在《教学反思录》上记下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得失成败。把这些作为反思内容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既为教师提供撰写论文、总结、案例提供材料,又可作为学科德育工作的素材。

二、完善制度,是学科德育的保证

制度不仅有约束、强制的作用,更有引领、调控的作用。充分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促使学科德育工作走上正轨的必经之路。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德育研究,我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三、强化课堂,是实施学科德育的中心

不懈的追求。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实践研究中,为了使学科实施德育更具实效性,学校初步总结出德育渗透课的教学模式:三环节、三步法。三环节即“选择渗透点(块)——把握渗透点(块)——开掘渗透点(块)”,三步法即“备课挖掘--讲读渗透--总结延伸”。

(1)备课挖掘。一是做好每册书的渗透德育总规划。对教材本身蕴涵的德育内容的条、块、点,恰到好处地挖掘、体现到位。二是分解总目标落实到单元、到每节课。三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有体现三维目标的具体实施内容、方法。

(2)讲读渗透。即按备课教案要求,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自觉讲到位。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一般体现在以下各方面:在课堂导语中体现、在课程背景上体现、在涉及人物上体现、在学科教学目标上体现、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上体现,以及在组织评价教学中体现等等。根据需要抓住主要点实施教育。

(3)总结延伸。在组织、总结、评价中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又要注意情感的升华。并布置课后相关的读物,拓宽学生的精神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润物细无声。

2011.7

200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即将结束,德育工作如何贴近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求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变革德育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促进道德内化,落实德育目标,促进学生自主的健康成长,现将这学期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总结如下:

一、明确学习动机。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德育典型事例,加以剖析,培养学生的就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为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任何事物都有美的一面,数学中简练的符号,数字的排列,图形的对称性,数与形和谐的统一性,数学结果的严密性和整体性的相互作用等都蕴涵着一种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欣赏美,在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开拓,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品质不断发展。

三、渗透数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

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时,充分利用分散、聚合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中,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数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在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充

分挖掘这部分内容,并结合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杰出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华罗庚等在各数学分支的领域中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辨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而现实世

界是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客观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必然使数学内容中充满了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辨证的思想和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如讲代数中的等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反映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和相依关系,这些数学中的辨证关系,十分巧妙而又和谐地融汇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中。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存在于教学内容中的哲学思想,揭示出数与数、形与形、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运动、变化、发展的辨证关系,使学生学到一点辨证法,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

总之,本学期我将在数学这门学科德育方面不断努力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从而完善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

2015、7、6

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很注意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实验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科学教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涵,甚至在科学教育教学时与思想教育相抵触,使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各科教师都要在所教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也是科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的。结合教材,开展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养成的重要途径。譬如在观察事物或现象时老师应要求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做连续测量,月相观察,养植物,养蚕等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而在实验当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如在四年级《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时,学生都知道水是导电的,但是利用课堂上的检验器(非闭合电路),却证实水不导电。为了让学生认识水是导体,我又准备了一组学生电源和一小烧杯盐,演示水是导电的。并讲解水导电的原因,再用蒸馏水做反证验证——水是导体。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教学活动,培养意志品质。

三、注重常态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科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科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来源于平时的点滴积累,课前的准备,实验器材的整理与摆放,倾听别人的回答,耐心细致的观察……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勤提醒常要求,通过严格训练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实验中,交给学生如何维护教室卫生和个人卫生,怎样正确倒取清水、处理污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成立合作小组,培养合作精神。

障了》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电路检测器,比一比哪一组检测的快。这样既发挥了个体的才智又注重了小组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这些点滴,那么德育在我们的课堂上无处不在。像教学《岩石、矿物和我们》,向学生介绍我国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序的生态系统》通过表演情景剧等方式使学生懂得了环保和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这样不仅有利于认知的巩固和深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其实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有益的活动形式能培养学生们的优良品格。知识总是在不断更新的,也可能会被遗忘。但是优良的品格一旦形成,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是具有真正健全人格的人,才可能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我们也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教材精心设计的"课室大扫除"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教育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又有"过马路"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认识到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

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又如,教学应用题"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28枚,银牌39枚,金、银牌一共有多少枚?"我结合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分析,告诉学生中国运动员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艰苦奋斗、长期训练得来的,工作总结从而教育学生要有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合作式学习等,自我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通过练习训练,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 一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练习对思想进行教育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练习题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练习题的分析中。如教材上册第67页练习九第2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先让学生填空,再集体数倒计时,让学生实际感受火箭发射时倒计时数数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组织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于数学教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从中受教育,如教材上册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乐园。其中送信游戏,通过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总之,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

-->

-->

-->

德育渗透教案篇十七

新的学期方才入手下手,为了进步本身的交易水温和传授本质,进步门生的进修自动性,紧紧环绕进步讲堂传授效果这此中间,即以“门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教诲思维,详细筹划工作紧张有以下几点:

科目:物理。

班级:八年级1、2、3、4班。

教诲他人先教诲好自已,本学期我筹办做到:

1、当真进修教诲心理学和有关心理探讨等材料。

2、加大对本身和门生心理的自我分析和解剖。

4、加大对门生的管束力度,并让门生从心理上认识到本身的进修的紧张性,使他们养成精良的进修和糊口生涯风俗。

5、“初中新讲义”的传授要富裕表现以工钱本的传授目标。切当珍视门生脑筋本领培养,切当进步门生的办理题目的技巧和立异本领。力图让门生周全成长。

6、针对差别进修根本的门生的差别环境,进行差别的教诲方法,既让掉队的门生认识到本身仍然是教授的好门生,又使进修较好学买卖识到本身另有不敷的地方,始终保存搏斗和茂盛的精神和乐趣,并注意做好门生的思维教诲工作,寓思维教诲于传授工作中。

7、总之,我会在传授工作中会竭力竭力再竭力,平常办理上勤奋勤奋再勤奋,连续得使本身有所进步,使本身走得更远,更远,更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8073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