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教育总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总结的质量和深度?总结是对过去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回顾整理评价完善小结。
1、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我们只要计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了。一般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间接法”。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是个能吸水的物体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展开讨论,把你的设想告诉老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二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及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学会读数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物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良好时机。
本节《走进实验室》是本章《走进物理》的中心节。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认识了国际单位制及误差。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一节《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奠定了测量的基础,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量对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层面
学生在小学学过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学生经历过。
二、能力层面
初三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对三落四,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容易产生片面性。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测量错误,漏写单位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尽管学生前面学习过大部分长度单位及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对于指数的科学计数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
1、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测量的注意事项。
4、通过观察实验室,了解观察对物理学的意义,了解收集信息的途径。
5、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1、通过“模块一”中的长度的测量以及“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1、2的达成效果。
2、通过“模块二”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3的达成效果。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先分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让组长带笔记录小组同学观察实验室的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结合课本第7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观察的相关知识。
2、在班级找两位身高相似,但由于体形等原因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两位同学(事先考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右两侧。
提问:目测,哪位同学高一些?
比较,用一人的身高去测量另一人的身高,引出原始尺(一人的高)。找一参照物,分别与他们的身高比较,引出刻度尺(参照物)。
提问:若一人在我们教室,而另一人在遥远的美国,怎样方便地知道谁高呢?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三
1、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2、尝试探索及学习不同的长度测量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一寸虫图片1张,集体记录图表1张,投影仪。
2、幼儿测量用图(知更鸟、苍鹭、老鹰、巨嘴鸟、大雁操作纸)、1寸和2寸吸管若干,黑色记号笔若干支。
一、引出测量我明白了,你们是看出来的,准确地说,你们使用目光测量出来的。
二、故事引导,理解测量。
1、导入情景,初步测量。
2、提出测量要求:一寸虫会做的事情你会做吗?那么,听清楚我的要求:不搬小凳子到桌子上,用小碗里的一寸虫去测量一下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你用了几条一寸虫长?3、简单测量,操作后引导孩子表述操作结果,提问:谁能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们测量的?追问:3条一寸虫的长度就是——3寸。(强调一条紧挨着一条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三、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逐个统计测量结果,并提问:你测量的是什么鸟?测出来的长度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出示各种鸟的测量结果,并将幼儿用到的方法用图标列出来。)。
2、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辅助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
四、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教师小结:的确,测量工具的不同,会造成测量次数的不同,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1、抛出问题,形成冲突:如果请你来测量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多长,你会选择一寸虫吗?为什么?你觉得用什么工具则两比较合适?(活动目标:将经验成功迁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根据进行测量)。
2、幼儿自由讨论,留下尾巴,引发欲望。(保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记录表使用得较为成功,较好地呈现了本次活动的主要重难点的内容,在知识点的展现、归纳上比较清晰的。作为科学活动的常规模式来说,列表归纳的方法应该推广使用,用着十分便捷的作用。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保证数学思考的时间,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并说明理由。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等待,一定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及交流思考成果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考的实际效果。虽然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冷场的感觉,但短暂的冷场后,也许就会换来学生惊人的发现。在教学本节课时,测量方案的设计是不能在三两分钟内就完成了的,在学生得出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后,我就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学生一时表述不清,但他们思考后就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石块,水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石块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石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后,结合生活的实际可知: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方法后,我又问:你还有其它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将石块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把石块放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没过石块后,再把石块取出,下降的水的体积也可以是石块的体积。多独到的思考!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学知识: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90°夹角。
师示范动作。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二、自主学习:
学生讨论并汇报。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2)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4)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5)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1次先测量1分钟呼吸的次数,第2次再测量1分钟心跳的次数。
师: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开始(计时1分钟,测量两次)。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生: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
(1)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
生:尝试说。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三大组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二、四大组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
(2)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计时1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学生汇报所测数据。
学生进行比较。
师: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生: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5)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明显、清楚、一目了然……)。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六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54—5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研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放入水中,通过计算水上升的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从显性方面来说,这是“等积变形”,从隐性方面来说,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学生把握这一数学的转化思想,不仅可以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也能以此类推,解决一大批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显性联系上,更应把这种隐性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石块、量杯、水槽、黄豆、课件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请大家注意看。(课件演示:《乌鸦喝水》)。
问:你看到了什么?水为什么会上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和石块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2、观察石块的形状。
问: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不规则物体)。
谁能估一估,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想知道石块的体积是多少,有什么好办法,小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小组讨论:制定测量方案。
2、汇报:
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就是石块的体积,或者用现在的体积减去原来的水的体积。
方案二:在容器中装满水,然后把石块慢慢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3、动手测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测量工具,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测量,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测量前先估一估,测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并填好记录单。
4、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1)、方法一:
你们小组怎样测量的?(板书:v物体=v水上升)。
(2)、方法二:v物体=v水溢出。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高。
1、测量一个黄豆的体积。
2、试一试1。
四、总结全课,提出思考。
1、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有趣的测量)。
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出示:数学万花筒)。
2、提出思考: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测出乒乓球的体积吗?
【感悟与思考】。
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进行分工,确定每个人做什么,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增进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2、操作探索中获得情感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实践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不断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体会到把不规则的物体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或沙子的体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与策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评价反馈中促和谐发展。
教学应当视为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缺乏人文关爱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就像一只打碎的花瓶,因为它失去了真、善、美,学生就不能尽情享受真、善、美。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既显自身特色,又取他山之石,提高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恰当的评价语言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以欣赏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当然本节课还存有遗憾:在学生汇报各种测量方法时,能再加强操作规范性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看来一堂好课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因为精彩源于细微。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七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想走进神秘的大森林吗?只要你能解开这把数字锁的秘密,森林之门就会为你打开!
2、观看播放《狮子王》录像片段:
师:瞧!大森林在欢迎我们了!他想向我们介绍谁呢?
3、谈话导入:
师:能不能说说狮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读课文、取名字:
1、创设情境:
2、提出要求:
师:不过,取名可要有根据,请你好好从课文中找找依据,想想名字,划出你找到的理由,把想好的名字写在学习小助手上。
3、交流:
(1)勤勤:
他每天练习哪些本领?看生字做动作:滚、扑、撕、咬。
(2)懒懒:
你能读出懒洋洋的感觉吗?
(3)情境引读:
三、深入研读:
重点:懒懒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吗?为什么?
1、读课文,找原因。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实际测量、拼图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一根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图形。
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他们的特征。
2、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请学生来描一描。
3、如果现在老师在三角形的里面填上几条线,它的周长改变了吗?
(没有)追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周长没变?
4、周长——围成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围成三角形的边有没有变?还是几条?(3条)。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老师想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两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你首先要怎么做?(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师标出:
2厘米。
4厘米2厘米。
(3)现在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了吗?
(4)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p66第1、2题。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5厘米。
20厘米10厘米。
三、实际应用。
2、p66第4题。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四、操作题。
1、p66第5题。下面3张书签的周围围上了金线,先估计一下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
(1)交流估计方法。
(2)同桌合作测量金线的长度。
1、p67第6题。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和你的同桌合作拼一拼,算一算。
不同的拼法,得到的图形的周长也不一样。
你能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吗?
2、做个小小设计师。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如果老师现在要求,要设计成正方形的话,应该怎么设计?
(4)如果要设计成长方形,你有几种方案?
长方形的周长=2个“长+宽”=20米长宽。
“长+宽”=10米9米1米。
8米2米。
7米3米。
6米4米。
3、思考题:右图是由6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移一移,补一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2——4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
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直角相同点:4条边、4个直角。
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或(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或边长×4。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教材上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拓展,注意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当然,仅局限于这些练习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安排了一些补充题,这些补充题,同样注重了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九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主要的知识点是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时,我出示一块不规则形状石块、一块橡皮泥,让学生说说怎么知道它们的体积。学生很快说出求橡皮泥的体积的方法(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至于石块,它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么知道它的体积呢?在学生对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测量束手无策时,我又创设了让学生回顾“乌鸦喝水”这个情境,更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在交流讨论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出了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案,并选择教材上呈现的两种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练习时,我力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高一数学教学反思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在液体中的重量。
受到的浮力。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重量。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家里有没有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的爱打扫吗?拖过地?
生:有。
师:前两天,老师也在打扫卫生,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朝一个方向拖地,一个是在水泥地上,一个是在瓷砖上,你们认为老师在哪个地方拖地相对来说累点?生:水泥地上。
师:真聪明,还真被你猜对了,拖完地老师觉得是水泥地上比较累,为什么是水泥地上会相对累点呢这是为什么呢?生:水泥地粗糙。
师:嗯,这个大家在生活中都有感触,你觉得我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拖地比较累的原因是什么?生:有摩擦。
师:这摩擦对于我往前拖地起到了什么作用?生:阻碍。
师:生活中你有感受到摩擦力吗?并请你演示一下。生:走路。。。。
二、摩擦力的测量。
师:摩擦力无处不在,那我们能不能把这摩擦力测出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他是如何测量摩擦力的。
师播放视频。
生:水平拉、慢慢拉、刚拉动时读数。
(如果学生说不出,再看一遍视频)。
师出示注意点,师:老师标注的红色字体一定要注意。
师:现在老师让你们来玩一下,但是有要求:利用桌上给定的材料,想办法使小木盒获得最大的摩擦力与最小的摩擦力。
生开始游戏。
生汇报最大摩擦力和最小摩擦力,并询问如何得到。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生: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师: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生: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在猜测中打2个问号。
三、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生:用砂纸,木板,砂纸的反面来分别拉小木盒,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师:那请同学们摸一下,这三个面的光滑程度是怎么样的,如何给它们排序?
生:砂纸最粗糙,砂纸的反面最光滑,木板较粗糙。
统一三种材料的光滑程度排序。
师:这是你们改变了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体的重量。
师:我们统一3个钩码。
师:你觉得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同学们?
生:固定这三个面,水平拉动,刚好拉动读数,记录并分析,整理器材。
师:很好,请同学们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ppt,并分析数据写出你们的发现。
生实验,师巡导。
师请几组学生汇报,同时展示数据。
师:所以你们刚才对于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四、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师: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根据上一个实验,你们能否自己做呢?
生:可以。
师:谁来说说这个实验当中的改变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生:不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改变的条件:物体重量。
师:你打算在哪个面上实验?
生:砂纸上。
师:物体重量打算怎么改变?
生:0个、2个、4个钩码。
师:好,我们就按照这同学的说法进行实验,都统一在砂纸上做实验,分别放0、
2、4个钩码。同时完成你们的记录单。
生实验,师巡导。
师找学生汇报。
师:所以对于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课后思考。
如果老师穿着轮滑鞋与你拔河,你有信心把我拔赢吗?
板书: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
光滑。
小
粗糙。
大
摩擦力。
物体。
重
轻
阻碍运动大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3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3米”?
(4)教室门长2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8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课时:1。
教学准备: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室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先分组测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学生对5厘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113克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小数掌握得不好。还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制作雨量器。
1、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讨论:
a、需要哪些材料?
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
c、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
4、分组制作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
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呼吸和心跳已经有了一些粗略的体验,甚至有和多学生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一些知识,教师在课前应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概念。
2、重证据、重数据,用数据说话,培养良好科学素养。
实验数据是实验结论根本依据,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快慢是有变化的,但是,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实验过程中如何测量?这就需要测量相同时间内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测量、记录、整理、分析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研究者重要的基本功。小学生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其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由生活经验到数据验证、由猜测数据到实测数据,培养探究习惯。
对于呼吸和心跳情况,课前学生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脉搏的次数进行预测,并跟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使之在生活经验与实验验证、猜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用数据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些科学现象,培养学生搜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探究习惯。
4、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做以适当的调整–高抬腿跑改为下蹲运动。
原来课本上活动记录里的表格很复杂,成年人都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才能看明白,小学生要填好这个表格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我把原来的表格简化了一下,使之更加简洁而有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活动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p54――――p55《有趣的测量》。
活动目的: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活动准备: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点评:一上课就拿出橡皮泥,在之前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橡皮泥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样来计算。孩子有的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然后老师说那墨水瓶怎样来计算,得想办法。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点评: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袁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来测量。如果我们可以测量,你想你打算怎样来测量墨水瓶?学生有的用水,用沙子,到底用什么方法?老师引领学生明晰了探究的思路,和学生共同的制定出了方案,有了方案之后再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操作和试验。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总评: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并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再分工。再动手操作之前,小组内同学充分地讨论并制定出测量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和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方案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学生提出困惑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理性和深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了。
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测量,(出示课题:石块体积的测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课是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能自己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获得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作出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或即将产生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2、对科学产生兴趣,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摩擦力,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手与桌子之间的摩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摩擦的存在,再通过对比新旧鞋底和轮胎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演示,认识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最后再以拔河比赛结尾,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活动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要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有谁愿意参加?(两个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2、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输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同学们这节课好好表现,学完这节课我就告诉大家其中的秘密。
二、讲授新课。
(一)感受摩擦力。
1.出示新旧鞋底和新旧轮胎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看来摩擦力与运动密切相关,研究摩擦力就离不开运动。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2、讨论:你见过的产生摩擦力的现象。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1摩擦力的大小该怎样测量呢?2.大家预习课本,教师演示测量过程。
3.再一次播放测量过程,并总结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刚好运动或保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力。
4布置练习:测量下列物体在桌面上运动的摩擦力。记录。
(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同学们猜测一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与物体的重量对摩擦力的影响。
2、讨论探究实验方案,注意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分别是什么。
3、小组认真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6汇报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三、知识总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总结。
四、课堂小练。
1、这节课我们学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进行自我检查,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在刚才的拔河比赛中a力气大的同学会输的原因。(木棒的一侧抹了一层油,减小了摩擦力)。
六、课后作业。
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导致我们的鞋子穿一段时间就会受到磨损,那我们让摩擦力消失掉行不行?假如有一天摩擦力突然消失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二、教材解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回顾整理评价完善小结。
1、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我们只要计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了。一般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间接法”。早在20xx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是个能吸水的物体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展开讨论,把你的设想告诉老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九
科学概念目标: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的特点,可以代替小方格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研讨体验测量工具的由来,在标记计数方法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技数方法。
利用自制的纸带测量一些物体,包括圆形物体的周长。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准备。
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方块,固体胶,记录笔。
一、复习入课。
师:1.哪位同学来说说,用小方格来测量桌子的长度,怎样才能测得准确?
2.用小方格测量桌子的长度,先要找到起点,确定起点,(物体的起点,小方格的头和尾),量的时候要做到小方格首尾相接,接紧。测好后数出小方格的个数就是长度。
二、新授。活动一:制作纸带。
1、测量腰围,感悟不同的物体需要的测量工具也不相同。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用小方格来测测老师的腰围,看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个小方格长,请同学们来当裁判,看看测的方法是否正确,测出来的长度是否准确?(提醒两个起点,测量工具的起点,测量物体的起点)。
测好后,追问:用小方格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容易吗?你认为那些地方不容易?
(小方格直的,没法弯曲,小方格太短了,接不好。)。
2、那你有办法比较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吗?
1.用纸带。
2.拿出纸带让学生来测腰围,首先要确定好起点,量好以后要做好记号。
3.展示长度。请同学来说,你说说看,老师的腰围要有多少长吗?
4.老师想知道腰围有多少方格长,怎么办?
5.用方格再去量纸带,怎么量,将小方格画在纸带上,然后数出来。
6.请同学上前演示画格子,老师帮忙。
数格子。
(小结:用小方格组合体测量圆的物体,比较麻烦,而且还太短了,用纸带测量能更加方便测量)。
8.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下子就读出多少方格长?
标数字,
9.你认为标数字首先应做什么?
用彩笔画出起点,在按顺序标出数字。
活动二:讨论数字的标法。
选择三种表数字的方法测量两块物体。
1.挑一位第一格是零的和第一格是一的同学比较,哪一种比较好,用纸包好两种个小方格进行测量。证明两种可以用。
2.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两格半长的物体,提出使用更加方便的一种。
3.出示尺子的标法,学生重新再标。
活动三:指导学生用纸带测量桌子的长度,桌子的高度和桌脚的周长,回报数据。(注意起点和终点,注意首尾相接)。
三、课堂总结:
1.问:纸带与小方格相比,你会选择哪种来测量。引出便于携带。
用纸带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更加准确和方便了,统一了我们的标准,并且它的携带更加方便了。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二十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 [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点评:一上课就拿出橡皮泥,在之前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橡皮泥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样来计算。孩子有的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然后老师说那墨水瓶怎样来计算,得想办法。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 :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总评: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并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再分工。再动手操作之前,小组内同学充分地讨论并制定出测量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和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方案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学生提出困惑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理性和深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了。
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测量,(出示课题:石块体积的测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83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