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是一种通过剖析事物的要素、成因、作用等来归纳和解释事物的文字分析。在总结中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或实践经验,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行业内的最新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您了解当前趋势。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一
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的本性,利润驱使下,资源会涌向能够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领域或产业。市场经济使部分经济基础较好、条件较为健全的地区得以聚拢更多的资源,同时也使部分条件较为欠缺的区域在市场环境下形成资源流失、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等问题,最终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在资源聚拢方面缺乏优势,流向民族地区的资源较少,同时民族地区既有的资源也因市场的驱使而流失严重。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借助政府的帮助和推动,通过财政政策来平衡因市场手段调节而形成的各种问题。通过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合理调控,民族地区才能在资源分配方面保持相对的平衡。根据政策科学原理,财政政策调控必须根据所要调控对象所处的客观情势、矛盾症结和基本需求等情况来调控,在此基础上确立政策调控目标,选用政策工具,并对政策调节的具体实施进行有效论证,由此,财政政策的推出才能达成预期目标。发展经济改善民族民众生活是民族地区的主要目标,资源缺乏、环境脆弱是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结合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发展需要以及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需求,民族地区财政政策调控的民族关怀主要在经济发展、环保、资源、生活改善等方面。
一、财政政策调控以优化民族经济为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虽然民族地区人口较少,但是民族地区的区域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一半还多,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本区域经济的增长,更关系着国家经济总量的提升。另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和平和稳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根据民族所处区域不同,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或狩猎经济、游牧经济,或农业经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共同特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区域经济发展就越落后,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民族地区单单依靠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或者初级加工工业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实现市场环境下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依靠财政政策等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都是大部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普遍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财政政策来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等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是民族地区普遍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在此基础上财政政策调控就要向新产业增加支付,为新产业发展进行资金倾斜,从财政方面解决新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推进产业升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已经在当地资源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系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各有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需求制约,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明显存在着技术因素不足等问题,农业依靠经验,工业主要是初级加工,而服务业方面更多地局限于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不足,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在于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借助财政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就需要结合产业升级需求,根据相关问题,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来推进产业升级,最终推进产业附加值提升。最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是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是导向,财政政策导向下的资本流动可以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终推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二、财政政策调控以合理利用民族资源为方向。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广泛利用资源是市场的基本特性。在利润导向下,因供给和需求的复杂作用,资源会流向更加符合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特性的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基本功能。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在经济利益层面来看是合理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功能很容易使区域之间的资源分配失衡。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缺乏聚拢资源的优势,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很容易流出民族地区,而外部的.资源也因为民族地区缺乏市场吸引力不愿意进入民族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单独发展,而是多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虽然部分区域由于条件不足发展较晚,但是在目标上,所有区域、所有人群的共同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市场环境下的资源分配不平衡使得经济发展本来就缓慢的民族地区更缺乏资源支持,因此借助国府的力量,调整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向不平衡,有助于民族地区缩短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是财政的基本功能,财政政策是财政功能发挥的主要表现形式,民族地区在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失问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等功能来化解。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动包括自然资源流动和人力资源流动。以自然资源来看,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在资源优势条件下,不少地区以资源开发为方向,形成了资源开发输出的基本经济模式。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在当地的加工利用较少,更多的初级资源因其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从民族地区流出,而对民族地区而言,自然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流出使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同时也使得该区域在之后的经济发展中资源缺失。从人力资源来看,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较快,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学生越来越多,民族人才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不足,市场经济下自主就业政策使得民族学生走出来的多,但民族地区可以选择的岗位并不多,由此更多的民族学生流出民族地区。另外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对人才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等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因此进入民族地区的人才也较少,一方面是本地人才的流出;另一方面是外地人才的不愿进入,人才资源匮乏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因市场经济而带来的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失,需要财政政策在调控方面对相关问题予以平衡。首先是资源方面,可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进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深加工,尽量使民族地区资源在本地提高附加值再进入流通领域,增加资源在民族地区的效益。其次是人力资源方面,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面的倾斜,鼓励外地高素质人才进入,同时也为吸引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回归提供财政方面的便利,如创业补贴等,增加民族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财政政策调控以保护民族生态环境为前提。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西南、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我国多数水系资源的发源地。自然地理上的区位特征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市场环境下,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通过各种措施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当地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自然资源等资源的利用更多地局限在经济领域内,过度开发、滥砍滥伐的现象在民族地区时有发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主导性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极大地损害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也使得民族地区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民族民众的生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民族民众的生存依赖,建立在生态环境损害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暂时的短暂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维护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生态关系密切,生态效益较好的地区经济水平往往也较高,不少发达地区或国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经济和生态的正相关性。因此无论是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来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都十分必要。市场自发调节带来的生态损害需要通过国政府的力量来调节,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调控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也是财政政策调控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财政政策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遏制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或产业发展,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不利的产业方面的投资,通过资金方面的流动,提高损害生态环境的成本,减少损害生态环境方面的资金流入。其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或修复,鉴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财政政策需要对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进行专项资金支持。最后,立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也是资源,立足生态,发展经济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财政政策鼓励生态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下的各种产业发展。
四、财政政策调控以改善民族民众生活为目标。
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使得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有不小的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区域民众生产生活的必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良好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将使区域在吸引投资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势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由此带来的是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金力量薄弱、建设难度大、短期回报不明显等问题,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体制下,从成本与效益两方面来衡量,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力量投资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撑。虽然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效益不够乐观,投资吸引力小,但是从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等方面来看,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改善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方面的投资失灵,必然需要由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就财政政策而言,其对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表现在加大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有利条件,借助市场手段增加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等。首先,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是基于财政政策调控促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最为直接的方式,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根据民族地区的基本条件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是国家对民族地区社会责任的践行;其次,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建设难度较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收益更多倾向于社会效益,同时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单依靠国政府的财政转移是不够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基于市场机制通过补贴等方式促进社会力量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其成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最后,作为公共设施,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多的是为民族地区民众服务,因此,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当地财政力量的参与,在合理的政策导向下,借助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可以促使民族地区的财政发挥积极主动性,参与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结束语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条件,民族地区在市场环境中处于劣势,这种劣势使得民族地区在原来较为薄弱的发展基础上和其他地区相比,制约因素更多,发展压力更大,因此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等国家调控手段来参与。另外,市场环境是民族地区财政经济政策调控的大环境,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财政政策调控不仅要解决民族地区资源问题,减少市场经济发展为民族地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借力市场环境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依据政策科学原理,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需要在讲求技术精湛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酌情调控,找准着力点,由此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调控效应。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二
(一)针对重点开发区实施激励型财税政策。
重点开发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来刺激其经济潜能的发挥,财税政策应当通过特定的作用方式和工具组合,注重以经济杠杆来重新调度和倾斜配置一部分经济利益,起到引导、激励和约束当地政府和企业加快经济起飞和形成新兴中心区域的作用。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和投资领域,实施税收优惠、投资补贴、加速折旧、贴息等优惠措施;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二)针对限制开发区实施支持补偿型财税政策。
限制开发区的开发潜力不大,重点应落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上来,财税政策应当对这类区域加大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并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减免税收主要用于发展限制开发区的特色产业;设立专门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修复和维护;对于直接受益主体收取适当费用来充实相应生态补偿基金,考虑采用从水资源费、水电费、旅游收入等渠道筹集受益者补偿资金,加快建立按照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量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机制。
(三)针对禁止开发区的保障———补偿型财税政策。
禁止开发区必须杜绝各种开发活动,但地方行政职能的`执行需要必须得以满足,对此类区域,财税政策的定位是以转移支付等保障地方政府的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财政拨款主要用于保障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转移支付,加强生态修复。
二、构建与我国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相适应的财政政策体系。
(一)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1、改革现行税制,使财政收入规范和稳步增长。第一,通过税费改革,理顺税费关系第二,将中央与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分配方式转换为大多采用共享税方式的形式,以有利于调动各省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积极性。第三,适时开征新税种,扩大财源。
2、优化税制结构,建立促进生态环境管理的税收体系。第一,利用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调节导向,引导人们的消费结构。第二,调整资源税,开征环境税,加大环境污染惩处力度。第三,积极推进适合各主体功能区的财税体制改革试点。
(二)构建与主体功能区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科学合理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目标。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2、构建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3、构建针对主体功能区的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可通过多种形式,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资源保护区倾斜。
4、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
(三)构建与主体功能区政策相适应的预算投入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1、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对口支援制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对口支援制度,加大东部沿海等省份对中西北部省份的技术、资金、劳动力资源对口支援。
2、逐步加大对生态补偿的公共预算投入比例。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支出应加大投入生态恢复的比例。
3、探索建立跨地区和跨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财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区际生态基金模式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三
[摘要]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加入世贸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明白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存在“民族经济”,只有无国别姓氏的“地产经济”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有害的。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只要把市场全部拱手让给跨国公司,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可以实现,13亿人口共同富裕便指日可待。这纯粹是痴人梦语,当今世界找不到一个先例能够证实上述观点。
总结去年,规划今年,是即将开幕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最主要的议题。世界经济强体一片衰退的冲击波荡漾全球,我国经济逆风而上继续在适度快速增长的平台上前行。经历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进一步增强了。然而,我们不仅面临外患,同时还存在着内忧,忧患意识不可无。
开始,我国财政政策由紧缩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扩张型财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政策效应是明显的。但是,现在本应淡出和转型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却出现了长期化的趋势,经济快速增长染上了对扩张政策的依赖症,而潜伏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却使扩张政策难以为继。这是当前政策抉择面临的一道难题。
gdp增长7。3%比上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季减缓趋势经济整体增幅下降的态势表明扩张政策的效应在递减;国有企业在基本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之后脱困的成本和代价尚未消化又出现效益回落利润增幅持续下滑部分企业脱困后又返困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国有单位的投资靠国债支持继续上升与非国有单位投资乏力形成反差表明除了政府国债投资之外各类市场主体的自我积累机制依然乏力;物价由低速回升转为全面回落去年零售物价下降0。8%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下降1。2%生活资料出厂价下降1。5%;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度加大去年下岗未能再就业的职工近600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2-3个百分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增加农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乏力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潜伏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
回顾20,瞻望,对今年经济发展和对策,似应作出以下几点认识:
连续4年实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增幅下滑的态势得到遏制,并为今后经济增长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放松银根的政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它好比一剂强心针,不可能带来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增长,为经济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巨额的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货币超经济发行,最终势必酿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如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或者导致经济滞胀(如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所以,任何一位明智的当政者都不会长期推行扩张性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度财政敞开国库花钱,银行开足马力印发钞票,由此酿成的苦果至今还没有消化完毕。财政长期入不敷出,赤字居高不下,社保基金缺口巨大,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居民储蓄超常增长等,这些因素都给经济投下了通货膨胀的阴影。现在人们之所以没有看到它的现实威胁,是由于出台的改革措施强制地遏制了购买力的需求变现,把收入锁进银行的保险柜;是由于贫困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购买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不能兼顾推动经济增长和化解经济风险时,应当适时地把重点转向后者,决不能为保暂时增长而牺牲长远发展。
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
莫追随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但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消费、依赖消费。近代工业革命飞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消费资料极大丰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 ;以富裕者无节制的物欲满足为宗旨,奉行物质消费至上主义;超越生产和消费的能力,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 ; ;“现代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正像传染病一样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和扩,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害。
中国gdp总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gdp总量的3。6%,美国占32。6%;中国人均gdp不到900美元,不到全球人均gdp的1/5。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居第39名,美国居第2名。
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出口占5。4%,进口占3。2%。
中国靠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1/6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民的温饱。但是,现在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如果按照联合国的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则要多得多。在城镇,已经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人数众多的贫困阶层,包括600多万下岗职工、600多万失业人口,还有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和工资的退休职工和乡村教师。城镇中缺房和无房户上百万,大量危房、贫民窟亟待改造。城乡居民缺医少药。
虽曾为文明古国,但中国现在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令人发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甚至低于最不发达国家。虽然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制度,农村教育却还要靠“希望工程”支撑,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拨款仍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标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仅为2。1%,文盲高达8507万人。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占gdp的比重不到1%(日本为2。88%,美国为2。44%,韩国为2。29%)。
我国是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至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劳动生产率低下,2/3的`劳动力困在人均1。5亩耕地上,由于农业现代化步履艰难,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元,仅蔬菜水果因缺少保鲜设备一年就损失800多亿元。
离开繁华喧嚣的街区,人们看到的是另一个贫瘠瘦弱的中国。如此强烈的反差发人深省:我们到了追随发达国家,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赶超“消费社会”的时候了吗?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休闲时代!”错了!现在依然要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皇家林园北京的颐和园现在成了大众的休闲地,但人们不该忘记这正是“老佛爷”的劣迹:兴建颐和园是以牺牲国防和近代工业为代价的!
加入世贸组织要做“明白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朱总理要求各地、各部门、各个企业做好应对工作,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领导经济工作明白人”。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我国入世的动因。对此的权威解释是,当今世界已经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论点源于美国,但美国学者和政界对“全球化”并无一致的认识,从“贸易自由化”到“美国价值观全球化”、“美国生活方式全球化”,甚至“全球美国化”,无所不包。美国统治集团则把“全球化”当作它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扩张的工具。如果我们采纳了“全球化”的概念,那么就应当赋予它科学的内涵和确定的外延,不能盲目照搬。其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各种力量较量和斗争的舞台。当今世界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反全球化、区域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再其次,当今世界,即使认同了“经济全球化”,还必须正视“政治多极化”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和政治格局。我们既然强烈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坚决反对单极化,但“多极化”和“全球化”却是矛盾对立的,而政治又是为经济服务的。对此,我们在理论上总应自圆其说。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当今世界经济格局。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先进工业国家用廉价商品和炮舰轰垮了落后国家的壁垒,把各国网罗进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从此,世界划分为工业国与农业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穷国与富国、强国与弱国。时至今日,这一格局仍未改变。现在,尽管发展中国家说话的声音大了,与强国打交道多了一些筹码,但是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是不公正的。极少数富国不仅以强凌弱,而且把贸易、投资当作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工具。世贸组织现行规则对所有成员国一视同仁,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更何况许多规则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按照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原则制定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富裕强盛。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要定准位。“商场如战场”,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更是如此,这里奉行实力至上。我国入世后应当定好位: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世贸成员中的弱者,应当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赋予不发达国家的各项权利,只承担与我国地位相适应的义务和承诺,拒绝世贸组织规则之外的要求,抵制那些损害我国利益、危及我国国家安全的举措。第二,中国是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永不称霸,但是,应当承担我国对第三世界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不受侵害,积极争取建立平等、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放弃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挑战与机遇的关系。流行的观点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盲目性 ;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全面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世贸组织现行规则,应当作出以下判断: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既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机遇是种可能性,要经过努力才能争取到,挑战却是无法避免的;机遇能否抓住,能否用好用足,决定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挑战,战胜挑战。世贸组织现行规则为我们在与经济强国交往中提供了为各方都可接受的、对各方都具有约束力的法规,但是,多数规则是发达国家成员主导制定的,并不完全合理;不少条款的表述含糊或附加了例外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发达国家拥有充足的实力和必要手段摆脱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或者绕开世贸组织,把种种苛刻的条件强加给穷国和弱国。所以,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还任重道远。而且,世贸组织规则涉及到成员国(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各成员国(或地区)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长期的。说到挑战,对我国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的并不仅仅限于弱质产业,而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世贸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成员政府行为必须要受现行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并受其他成员的严格监督。深化改革低效、臃肿、政企合一的行政体制已刻不容缓。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坚持。
做明白人,必须明白全面开放和必要保护的关系。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全面、广泛、更高层次的新阶段。开放意味着为外资进入让出市场,给予外商国民待遇,但并不否定和排斥对民族经济的保护。首先,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外资发展和壮大我们自己,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开放是为了今后走出去。所以,从上述意义上说,开放是积极的保护。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无限制开放,开放的领域只限于世贸组织规则所规定的领域,规则和协议之外则不在开放范围。第三,政府对本国产业和企业不能放弃必要的保护,凡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必须坚决维护。那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存在“民族经济”,只有无国别姓氏的“地产经济”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有害的。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只要把市场全部拱手让给跨国公司,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可以实现,13亿人口共同富裕便指日可待。这纯粹是痴人梦语,当今世界找不到一个先例能够证实上述观点。相反,反面教训却屡见不鲜――――从东南亚金融风暴,直到最近爆发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处处都看得见国际垄断资本的劣迹。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四
农民的行政费用占据农民经济生活费用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要减轻农民的负担,首要前提是减少农民的行政费用支出。其次,民主选举也很重要,农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有一部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好的领导者,民主决策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政府应该在每个农村实行民主选举的制度,通过民主选举推荐一个合适的领导者,为农民的经济问题出谋划策。另外,农村的税费征收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点,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加上税费的征收,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生活的经济压力,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所以,政府应该加强税费改革,实行减免征收税费,为农民减轻一点生活负担。
(二)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
加强农业扶持的方法有很多,政府应该提倡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劳动收入,还可以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也可以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来促进农业的发展,通过协调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培养农业方面的优秀人才也很重要,国家欠缺的就是农业方面的'优秀人才,政府可以大力培养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让更多对农业感兴趣的人参与到农业发展中来,从而促进农业的稳定增长。
政府要加强对粮食价格的控制,实施财政补贴政策来巩固农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政府必须建立粮食保护制度控制粮食的价格。也可以通过财政方面的补贴,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农民日益发展的生活水平,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销售到市场,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政府还可以实施合作医疗、社保等财政补贴政策,帮助农民尽快的脱离贫困生活。
首先,促进了农业的增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国家和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使我国的农业领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农田的灌溉面积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政府实施有效地财政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推动了农业的综合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经过财政政策的实施,解决了我国农业方面的很多问题。农业的发展,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农业的综合发展。农业的综合发展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耕地面积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农业研究中,通过技术方面的培养和研发不断扩大的粮食的产值,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促进农业的综合发展。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新的农业发展制度取代了传统的农业发展制度,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市场,优化了农业的产业结构,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给农民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最后,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贫困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还是很大的,国家实行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制度,缩小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缓解了农民的生活压力。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还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通过收购农民的土地,给予农民以经济上的扶持,既保护了环境,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财政政策的实施缩小了贫富之间的差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人实现共同富裕,这样不仅节省了很多的财力资源,也让更多的农民有了生活的希望,通过对农业不断地探索总结,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三、结语。
农民收入的增加一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另一部分来源于政府的扶持,国家实行的财政政策要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的扶持突出了财政资金带来的作用,通过政府的扶持基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五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期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取得显著成绩、货币政策已明确回归稳健之际,财政政策还将延续一段“积极”框架之下的适当扩张。同时,政策调控的合理化,还势必需要与中长期我国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匹配。
当下,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紧”的搭配,使财政政策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扩张特征,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还需要安排一些后续的配套建设资金。第二,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要有进一步的财力支持。第三,对应于我国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主要是食品价格和房价上涨造成),客观上需要财政发力实施结构性增加有效供给的对策。而20xx年农业大丰收提供了这种操作在平抑食品价格方面的基础物质条件,房地产调控新政和保障性住房(包括为数可观的公租房)的加快建设,也提供了减少低端商品房房价上涨冲劲方面的配套条件。四是针对公共交通体系瓶颈制约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下的大手笔“点调控”,来尽快缓解某些严峻局面。比如在北京,公交体系运转正面临空前挑战:八达岭高速(现称“京藏高速”)干道严重拥堵必须尽快建成复线;北京中心区面临频繁发生交通瘫痪的威胁,治本之策是必须加快建设有足够密度、四通八达的蛛网状轨道交通系统(地铁与城铁)。
财政赤字方面,从20xx年和20xx年来看,包括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债,我国的财政赤字数额分别为9500亿元和10500亿元,赤字率始终在2.8%左右,公共部门负债率的实际水平在50%左右。如果以欧盟的预警线为标准,我国明显处在安全区内。今后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赤字扩大。同时,20xx年财政地方债应继续发行,由中央为地方代发地方债的融资形式比较阳光和规范,今后应以此来置换、替代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地方债的作用,还能够更好地控制公共部门负债风险。
从结构上分析,可强调如下看法:20xx年10月份cpi同比4.1%的涨幅中,有75%来自食品因素,10%来自房价因素,其他只占一成多一点;11月份cpi上涨5.1%的构成中,食品价格、房价上涨因素占比达92%,其他商品对整个物价上涨影响度只有8%。这与的情况相似。若能有效地增加食品和住房的供给,将可以有效地促进总供需平衡和缓解物价上涨冲劲。因此,当下的通胀还并不是全面的、有普遍杀伤力的。在政策处理上不应该只管抽紧银根,还需要从增加供给入手。随着20xx年的秋粮大丰收,预计到20xx年春季,粮食价格会下调。同时,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放出库存、物价管制等。预计到20xx年第一季度,物价会相对平稳甚至逐渐回调,处理得好,尚不至于很快出现大规模的、全面的通胀。
可见,20xx年,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按“一紧一松”的状态来把握,是比较合理的.。财政政策应该在保持宽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发力增加有效供给。但从财政政策总的演变趋势来看,应把眼光放到整个“十二五”期间。整个“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色彩将逐步淡化,宏观政策在“一紧一松”之后,也会回归财政的稳健。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大框架下,旨在鼓励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的结构性减税将进一步推进。20xx年后结构性减税的重点之一是,研究推进增值税扩大范围替代营业税,减轻服务业的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进一步细化、扩展和升级换代。进一步实施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措施,对政策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领域,实施优惠税率和扩大税前扣除范围。为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应该考虑将目前的分类个人所得税制过渡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低端税负,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同时强化对高端的征收调节。
在减税的同时,某些领域的结构性增税也需要有所考虑。20xx年应当争取有实质性突破的,是资源税和房产税改革未来房地产税可望为东中部省份提供地方税体系中的税收支柱,而资源税则应成为经济欠发达但资源富集的西部省区的税收支柱。
房地产税不仅仅是整体财税配套改革的要求,即便从涉及民生的多项改革来看,它也是一个配套事项,既有利于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改革,又能够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有所优化。在全国房地产调控新政中,房地产税开征是在搭建一个制度框架:过去只在交易环节征税,保有环节并没有到位,需要填补保有环节上的这个缺失,这个制度建设将具有长远的正面效应。
如果把视界进一步伸展到中长期,有必要把财政政策调控与“十二五”期间的财税改革作通盘把握:在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精神指导下,“十二五”期间,财税改革与发展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第一,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
需要按照明确方向、服务大局、整体设计、协调联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改革,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改革措施,在财政层级结构“扁平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实现事权合理配置、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导向下,加快构建地方税收体系,打造地方支柱税种形成主体财源,并适当提高地方税政管理权,同时强化和优化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财力保障制度。
第二,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显著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积极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预算制度,是我国建设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一是需要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使“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建立公共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衔接的预算体系,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规范化管理和统筹协调。二是需要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收支分类和支出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健全绩效评估和支出责任制度。三是需要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结合修订《预算法》,完善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加快预算公开化、透明化,以公众参与、公众监督促进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升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水平。
第三,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亟需进一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优化税制,公平税负,更好地发挥税收作为依法、规范的经济手段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社会生活的功能作用。其中的重点包括:把20xx年下半年已在新疆启动的资源税改革向前推进,扩大其区域、品种的覆盖面,发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在资源密集地区形成主体税种的作用;积极稳妥地在我国房地产调控中推出住房保有环节的房产税改革,在培养地方财源支柱、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强化再分配调节方面形成其正面效应;稳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开征环境保护税和加强已有税种的“绿化”,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导向和低端减负、高端增负的优化再分配原则,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按照提高基本社会保障统筹级次的要求,实施社保筹资机制的费改税。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六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缺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圈以小时覆盖。从甘肃来看,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在铁路运力方面,铁路运力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运力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铁方面,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下,甘肃形成了“兰新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和“宝兰高铁”,但这显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在机场方面,机场的航班、客流相对较小,出现供需失衡的问题。
(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甘肃有国家级贫困县四十余个,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资源发展不平衡,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的空间巨大,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仍需克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并着力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夯实,促进一体化发展带动甘肃经济的腾飞。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甘肃经济发展底子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尚未真正成形,仍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因此,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着力于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七
abstract6-8。
3.1.2国家政策支持方面的有利条件31。
3.2.1国际与国内竞争的压力32。
4.1.1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35。
4.2.1发展生产性服务业39。
4.2.2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39。
4.4.2加强吉林省与东北其他地区的协同互动44。
5.1完善政府扶持政策45。
5.4促进区域要素自由流动47。
5.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7。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58。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八
辽宁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翻译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结合本省发展情况,翻译人才的培养需重点结合特色方向,如科技、工业、外贸、旅游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加工”。
(1)设置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
课程设置中除基础性课程外,增加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项内容,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设置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如科技翻译、化工与材料翻译、外贸翻译、机械翻译、旅游翻译、电子翻译等专题课程。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不断完善和壮大翻译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做专项研究并能够带动学生“学有所长”。重视人才引进,改善学缘结构,加强整体翻译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改革能力的提升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教学对前沿知识的敏感度以及实践能力对于翻译教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科研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以教研完善人才培养。
(3)明确培养标准。
明确每个单项的培养标准,明确要培养能胜任任务的人。基于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培养能够完成科技、工业、外贸、旅游、机械等主要方面的专项翻译人才是根本目的。基于此培养目标,在各个单项培养中,设立更加细致的专项考核标准,此标准应遵循各专项会议、谈判以及商业陪同的标准为培养标准和考核标准。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口译培养方式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模拟实战口译环境。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立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配合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实践基础。根据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要求,翻译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笔译方向需完成15万字的翻译实践、口译方向需完成400磁带时的实践任务。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才能够达到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翻译硕士培养方案中关于实践的要求,亦为本科外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思考,除了在整个教学方案中加入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模拟练习,参照硕士培养标准提升本科的实际翻译能力。
5结语。
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目标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特色鲜明的学科定位、完善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理想的实践基地。鉴于此影响,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加重翻译引导,在本科学习阶段各科学习中加入翻译的元素,且开设英汉笔译、英汉口译以及同声传译等课程;翻译硕士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基地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翻译能力,以满足区域经济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项高层次人才为要任。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九
摘要:交通运输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都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只有交通运输网络创造了便利条件,才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当前阶段,我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其经济增长的速率已经趋向平稳,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时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国家主导性的经济发展新型战略之一。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这其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策略,结合理论分析,交通运输总量模型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实际对交通运输的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区域经济规模性增长和均匀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多元化。
1引言。
交通运输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以及经济组成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间接影响国家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类型,同时实现社会调控和消费阶层的界定等多种社会功能。交通运输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飞速增长,各种产业格局的形成和变革也带动人们的生活空间、范围逐步扩大。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成熟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在当前资本和劳动力富足的时期,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会为区域的经济状况带来新的活力。
2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间的联系。
2.1交通运输促进区域产业优胜劣汰。
交通运输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关联密切,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依赖便捷发达的交通体系。交通运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区域产业的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等。由于交通运输是产业结构形成和调整的必备因素,交通运输的状况和合理性能够对区域内的各种可利用资源起到重新分配的作用。让区域内的分工明确,格局合理。同时促进新的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以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不断提升。
2.2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即为经济水平的提升。交通运输的种类多样,短途运输以公路为主,中长途则以铁路较为常见。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和区域发展的关联性,能够根据区域的特性而选择合适的交通网络体系。促成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贸易往来。以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为例,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相关交通发展领域的投资可以参照交通的便利程度而影响到相关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而带动全区域的经济水平提升。
2.3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二者互相融合,能够轻松实现区域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地交通的便利程度。唯有方便的交通才能让更多的商业进驻,让更多的就业人群在此处定居。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紧密依靠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如果某个区域的发展缓慢,交通运输不便,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直接关联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关于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对于沿海开放城市来说,发达的水上航线,可以让整个沿海城市从水上和内陆等多个维度,形成经济贸易网络。借助水上交通的便利和较低成本,改善沿海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其次,以农、林、牧业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例,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周边可利用的其他资源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这有利于当地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经济的均衡发展,以此丰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类型。最后,对于城乡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能够为地区的商贸往来建立便利的条件和途径,加快资源交换和经济往来的频率,这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优势显著。
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十分密切。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将交通运输的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性投入,整体拉动当地的经济水平,以此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当中,二者之间的互相适应是十分显著的特点之一。
4.1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划分。
对于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关联性,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都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之中。对于交通运输,甚至经济发展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出现了明确的社会等级和分工制度,相应的生产资本逐渐完善,成本的分配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交通运输的建设初步兴起。二战以后,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迎来了新的阶段。交通运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在切实的加深着人们对经济与交通之间关联的认识。交通运输的发展,逐步得到重视并很大程度地获得了大量的投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并不明确,经济状况的提升也不明显。
4.2交通运输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的适应性。
和其他类型的发展一样,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样有利有弊。它能够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让当地的自然资源能被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物种的数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势必会因交通工具数量增多而产生大量的废气,从而造成大气污染。交通运输的能源需求也会对能源的供应和过度消耗造成一定的危机。要想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将交通运输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在发展交通运输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同时,保障区域原本的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5结束语。
受到区域特点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可利用的资源类型和能源环境也各不相同。对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方式和类型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充分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建设间的平衡关系之后,才能确保二者相辅相成,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
我是从2012年的4月份开始准备的,当时因为大三课还比较多,所以也就是看看数学课本、背背单词,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了,那么这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进入状态了,关于初试前的进度问题,网上有很多的经验帖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关键中的关键是一定要掌握好进度,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多和周围的研友交流,不要掉队,也不要看一些同学进度快就慌了神,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速度。
关于辅导班的问题,因为我的数学一直不好,所以我就报了海天的数学班,我觉得虽然我最终的数学成绩很差,但不得不承认海天数学团队还是很强大的,高数是杨超老师、线代和概率是姜小千老师,其他老师感觉一般,如果当地没有这三个老师的面授班,也建议报视频班,因为视频班一般是这两位老师讲,真的很不错,但是要从开始就跟着他们的思路来,效果会很好。可以网上搜一下视频先感受一下。此处绝不是为他们做广告,是亲身经历真的不错。两位老师都很风趣幽默,非常负责任。他们的考研黄皮书也很好,配合上课用。也可以关注两位老师的微博,有问题@他们。姜小千老师一般是有问必回的。政治也报辅导班了,但是感觉作用不是很大,关键还是自己背,马哲是需要理解的,可以上网搜一下石磊老师总结的马哲提纲。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大题是这样的,嘿嘿,记不清了),考研班老师最后押的重点都惨死在了出题老师的反押题上,所以还会老老实实的记吧。
【参考书】。
下面再说一下需要用的书:
一、数学。
高教版的高数、浙大的概率、还有那本蓝色的线代。
其他的我用了一个月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虽然网上将它封为神书,但是我觉得不是很好,因为它太全太难太费时间了),还是推荐黄宝书,重点明确、知识调理。
二、英语。
单词书不用费劲挑,随便一本,只要自己用着习惯就好。
真题书:推荐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一定要认真体会他的思路,粗略地读是没用的。
三、政治。
我没有认真复习,书也是用的辅导班的书,最后买了当时很火的押题三宝:任汝芬的序列四、启航的20天20题(具体数字忘了)还有就是肖秀荣的命题,具体名字忘记了,感觉肖的很好,与真题很接近,压中了一道原题。任的感觉很偏很奇怪,与真题感觉很不一样。
四、专业课。
专业课只需要指定的课本,概率论还有一本配套答案,挺贵的,没必要买,因为指定的概率论的那本书本身将知识讲的就很复杂,其实概率论各个版本的教科书都大同小异,主要就是一些符号存在差异,所以建议在有路网套一本二手课本,习题做数学中用的那本概率论的就可以,指定教材上的答案只打印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那部分就行。我会上传配套答案,是从淘宝上淘的。
专业课国统的复习除了真题,没有别的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所以不用费劲在网上搜这搜那,只要认真看书就是了,因为东财出题太细了,任何点都可能考,我在复习时就自己选择性的背了,所以当试卷发下来之后就懵了,好几个题都没看。但是我把自己能想到的知识不论相关与否都写上了,东财老师还是很好地,最后给了140分。今年专业课过130分的很多。历年真题只能是对老师的出题方式给个参考,从修改指定教材这两年来的出题方式看,国统是不会重复往年真题的。而概率论一定要看历年真题,重复率很高,但是考试不难。
【复试】。
复试流程是4月12日报到,现在博学楼是学校报到,然后是去劝学楼进行学院报到。
一、英语听力。
4月12号上午先是20分钟的听力,前十个是短对话,后10个是听三篇短文,所有的都是读一遍,而且考试一开始立即就是第一题,一点开始的说明都没有,所以一定要集中精力。听力感觉不难,自己感觉比6级简单,但是最后一段对话貌似难点,几乎没听出来,考试成绩差距真的很大,有40分的,有90分的。
二、专业课笔试。
休息半小时就是专业课笔试,今年只有概率论的4道题,每题25分,统计学和风险是同一套,题目真的超级简单。2012复试中专业课笔试是有国统的,所以2014的学弟学妹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全面复习,别自己猜题。
三、英语口语。
下午是英语口语,统计学院是没有专业课面试的,只有英语口语,但是复试成绩中却分成了面试和口语两部分,也就是说老师是根据在口语考试中总体变现来给面试打一个分,一般口语和面试分相差不大,今年统计学口语最高分95分,最低分87分,面试最高分94分,最低分80分。
今年的复试老师一个是院长一个是徐强老师,两个老师态度都很和蔼,所以大家面试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东财真的是很公平,复试之后名次会有很大的变化,今年就有初试成绩28名的被调剂到专硕,初试排名61名的进了学硕,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准备复试,千万别掉以轻心。每年都有血淋淋的例子啊。
我的初试成绩属于50名到60名的,复试前感觉希望不大,但是我一直认真准备,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调到专硕,幸运的是我在复试中发挥的很好,复试总成绩排第三,所以我的最终名次上升了18个名次,顺利拿到了公费。4月14、15号是体检,16号就知道结果了,也就是所谓的领调档函,也就是一张纸,带到本科学校让学校给转档案。然后没进学硕的就调剂到专硕,到博学楼进行调剂。
至此,考研全部结束,你一年的考研也就有了最终的结果。东财复试基本是所以学校最晚的了。复试前听说东财基本是不刷人的,只要进了复试就有学上了,但是今年大概由于统计学太火了,听说应用统计专硕就被刷了20多个,调剂到别的学校也基本是没有希望了,一年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我上传的资料基本包括了初试、复试所用的全部资料,希望对学弟学妹有帮助。
最后预祝学弟学妹能够圆梦东财!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一
摘要:在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建设的高速公路,对提升与完善经济运行环节的运输能力极为重要。作为现代化公路,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拉动作用。以河南省为例,对河南省交通运输现状、高速公路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机理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对提升河南省各类产业发展极为重要。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历经多个阶段,如起步、快速、稳步与停滞。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也逐步扩大,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对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及拉动就业等起到主要作用。除此之外,高速公路通行还能进行间接经济效益创造,如推动沿线经济发展等。此外,在降低事故率与确保交通安全等方面,高速公路也为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河南省交通运输现状。
河南省以“九州腹地、十省通衢”闻名,经过多年发展,其骨架以高速公路为主,依托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逐步完善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二五”阶段,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在省级统筹谋划、正确领导下,坚持交通先行,通过改革推动发展,以此对综合交通网络加以完善,达到运输结构优化的目的。,我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4.9万km,484.4亿元,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全国第三。其中,5859km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我省以“断头路”与省际通道作为解决的主要问题,总投资额达到210亿元,456km为新增通车里程。在干线公路方面,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内国、省道改扩建为重点投资方向,升级改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干线公路,120亿元为其投资金额,2620公路为续建项目,440公路为新开工里程。县乡公路方面,农村公路需继续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其重点以乡村通畅工程、危桥改造等为主,100亿元为投资金额,新建改建工程中5000km为县乡公路里程、8500km为村道里程、8万延米为桥梁里程。“十二五”期间,我省道路运输各项指标“爆表”,进一步增强了道路运输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发挥了道路运输基础性功能。20我省全年公路客运完成量为13亿人,898亿人公里为旅客周转完成量,19亿t为货运完成量,5208亿t公里为货物周转完成量。与“十一五”末相比,其增长比例分别为39.6%、71.5%、83.6%、84.6%。
2高速公路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建设与发展高速公路过程中,能够对沿线、附近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才能对农村到城镇人口、劳动力转移提供可靠保障。建设高速公路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一定程度上河南经济快速发展中对建设高速公路提出了客观要求,在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互相作用的前提下,改变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产业经济带,其以交通线为主。高速公路需把沿线发展势能进行动能转换,以此缩短时间,在形成经济产业带后期,高速公路能够实现动能最大值,且逐步消除势能。建设高速公路,可对运输效率进行有效提升,也可对人流、物流组织方式加以改变,产生了多种运输方式,如集装箱运输、快速货运等。以上作用可促使沿线第三产业产生改变,在高速公路作用下,保鲜易腐如农产品、水果等可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除此之外,工业方面,高速公路可缩短工业产品运输距离,扩大工业产品运输范围,在工业产品原材料购置中工业生产商选择范围也增大。同时,也增加商业旅游观光客流量,信息交流速度提升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二
摘要:公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必须全面的认清其发展的趋势,为实现具体的经济价值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来研究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做好公路运输的各项基础工作,依照公路运输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推动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公路运输业的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作用。
在我国的生产部门当中处于重要经济地位的就是交通运输业,这充分的说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与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社会生产活动中存在很多的形式,而交通运输业则可以将这些不同形式的生产活动有机的联系起来,推动我国社会形式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共同开展,成为目前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是大路上运输方式的集中体现。结合公路交通运输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一)公路运输灵活性强。
我国公路运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常灵活和多样性,与其他的运输方式对比存在明显的优势和价值。因为地域比较辽阔而具有较广的分布面,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路面运输方式,公路交通运输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有效的融入到什么的生活当中,在各种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的特性。
(二)公路运输速度较快。
作为路面上的主要运输形式,公路交通的运输存在着速度较快的优势,究其理由在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何种地方形式的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渠道该变,进而直接到达运输目的地。因此能够快速的实现运输的结果,满足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实现直达运输。
公路交通运输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门对门的直达运输,这对于任何其他的运输形式来说都是独一不二的优势,因为公路运输中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体积比较小,能够去任何运输任务需要的目的地。而不需要重复换成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这对于有着特殊要求的运输任务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商品的生产厂,以交通运输的方式直接将货物运输到需要到达的目的。省去了中间的许多环节和手续,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
(四)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
公路交通运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投入的成本较低,在运输的制度标准上没有空运和水运那样的严格,进入运输的过程相对简单,同时在资金成本投入上相对要低,这是人们选择的主要条件之一。其次,公路运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运输工具也相对的容易实现,不像其他空运和水运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来完成最后的运输结果,只需要提供公路交通的固定车辆即可,运输车辆的获得要比飞机、船舶相对容易和简单。
(五)公路运输的适应能力较强。
公路运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运输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公路运输的车辆在装运货物的过程和时间都非常的灵活,同时完成这些运输货物的也相对的容易,不需要过多繁琐的程序,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运输的质量,同时,在各环节的衔接过程中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无形中降低了运输的成本,提高了运输的经济效益。针对特殊的运输表现出非常大的优势,救灾物资的运输中就完全的体现出来,能非常强的适应各种运输任务环境,实现最终的运输目标。
(一)公路交通运输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针对目前的主要运输形式来看,各种交通运输都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各种原材料的加工都需要依靠不同的交通运输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在整个运输方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运输方式的存在直接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产品的需求方也需要以各种不同的运输来实现最后的交易目的。运输在实现产品供应和需要的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运输的具体形式都是建立在交通运输的基础之上的。以门对门的特殊运输占据着其他的运输方式所不能相比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有效链接使得各种经济联盟相互依存和发展,在公路交通运输的过程中不仅运输形式更加多样化,还不断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公路运输能有效的降低经济的成本。
国民企业在实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必须采取一切有利的办法来降低经济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而关于运输的方式上就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能有效的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究其理由还是在于公路运输能缩短运输的时间,时间对于降低运输成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同时公路运输中车辆的能源消耗也是考虑的一个重点理由,将其作为经济成本降低的影响因素。根据公路运输的特点得知车辆运输的交通工具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获得,同时在使用中的磨损也相对较小,这些优势都为延长运输车辆的使用寿命做了巨大的贡献。尤其表现在高速公路的运输上面,普遍的快速、安全、舒适成为公路运输的规模化发展的标志,以这种全新的运输模式能,满足各种实际运输的任务和要求。在有效的节约运输时间的过程中也大大的降低生产企业投入的成本。
(三)公路运输的改革能有效的提升运输质量。
在如今的公路运输中普遍以高度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媒介,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运输的形式还存在一些理由和障碍,尤其体现在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存在严重的技术落后和基础运输设施的薄弱。公路运输的形式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系列的理由,通过和其他运输方式对比,发现能弥补其他运输中出现的各种理由。以恰当的方式将各种运输的断裂处链接起来。公路交通运输形式的使用推动了经济运转的改善,进而使经济发展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其他的交通运输所不能达到的,经济运转方式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因而发挥出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四)公路交通运输有效的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因为目前经济的逐渐发展和进步,农村的发展形式也逐渐城市化,运输成为实现城市与农村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因为农村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各种链接和交流形式都不完善,公路交通的运输成了链接其的主要方式,这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经济建设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农村的大量劳动人员进入到城市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中的项目建设也不断的深入到农村中去,推动弄农村的基础建设和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形势都建立在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之上,是实现城市与农村相互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途径。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项目。
结束语。
现代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定趋势,作为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公路交通运输则表现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通过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公路运输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位居第一的位置,这项统计充分的说明公路交通运输对我国整体运输行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各地高速公路的开通,推动了公路运输业的持续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公路运输的支持与协助,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的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和实现其特殊的运输职能才能引领我国的整体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去。
参考文献。
[1]王向东;王忠贤.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7)。
[2]刘红燕.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1)。
[3]王宏伟.浅议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1)。
[4]张朝霞.论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4)。
[5]马志强.论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交通标准化,2013(5)。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三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的战略要塞,是东北地区经济、政治、金融、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东北三省的唯一出海口,具有国际一流的加工制造业、航空器制造业、大型造船业、钢铁冶炼业、石油加工业、高新制药业、高科技农业和海洋农业,拥有数个大型海港和机场。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法国均在辽宁设有总领事馆。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环渤海经济带及大沈阳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国外资金和智力资源势必大量涌入。沈阳为辽宁省省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扩大城市建设,增加了浑南、沈北、长白及铁西经济发展新区,城市规划与国际接轨,经济大步迈进。国际贸易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多种合资经济发展壮大,国际化经济模式日益趋近。
2翻译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媒介,翻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思想指引着国家的发展道理,也奠定了翻译的不可或缺性。目前,各个领域均在翻译方面出现人才告急的现象。据中国翻译协会《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我国语言服务业的年产值为1250亿元人民币,为1576亿元人民币,增长比例为26%。根据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和行业自身近十年的发展走势,预计我国语言服务业年产值在十二五期间将会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到,语言服务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专职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200万人,语言服务企业数量将突破6万余家。《报告》还显示,从1980年至20,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总数从16家发展到了37,197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3%。截至年12月31日,我国语言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达到119万人,其中翻译人员占53.8%,约为64万人。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约只占总数的5%左右,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目前为止,辽宁省只有7所高校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且大多院校发展时间不长,远远不能满足辽宁省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
3高校外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辽宁省高校本科中设置翻译专业的寥寥无几,且提出翻译特色培养模式的更屈指可数。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对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课程设置不完善。
对于翻译课程的设置,大多数停留在基础的翻译理论及基础能力培养上,比如英汉互译的各种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拘泥于传统,对特色以及专向的翻译培养显示空缺,此类专项人才的缺省成为现时期翻译人才需求中的关键问题。另外,虽近年来对跨文化角度的翻译理论培养提高了重视,但在课程设置中仍然表现不足。
(2)师资力量不雄厚。
翻译人才培养的匮乏与师资力量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缘构成不合理,翻译科班的人才匮乏,能够进行翻译教学的师资更加紧张。教师所研究方向的不同又导致个别课程的教授不够深度。师资的建设刻不容缓。
(3)培养标准不明确。
“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在各类培养方案中讨论的重点内容。翻译人才的培养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什么工作往往在文字上都会做明确的说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目的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成为一个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4)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虽早已引起注意和热议,哲学中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验证理论并使理论不断更新与发展”观点也早得到普遍的认可,但传统的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仍在种种“不得已”之下延续着。在理论掌握肤浅、实践能力不强的状态下完成学业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后丢掉本专业从业的比例不小。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四
3.1明确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对此,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中,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在区域学实践性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3.2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对此,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安排课程,要确保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协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提升能力。如,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成立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再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3.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学实效取决于教学方法。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对此,革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教学方法为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实效提供了保障,对此,教师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应用这些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找出案例中的知识点以及案例中的问题,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解决方案,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3.4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教学,优化教学评价十分重要。首先,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4]。针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和口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测;针对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检测;其次,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在师评的基础上,推行自评、他评等方式,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具有紧迫性。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有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试论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及学科建设[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9).
[2]刘俊杰,白雪冰.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5).
[3]白鹏飞.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7(3).
[4]刘迎霞.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5(9).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五
几年来,我国公路交通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预期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以上。我国把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建设的重点,公路建设在我国所有交通建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原因在于公路有其特殊的交通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公路受资源、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可进入性较强,直达性好。公路交通克服航运需要内河、铁路的直达性不高、航空交通费用较高的缺点,有着很好的发展的前景。但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并不深入,缺乏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和建设公路交通方面的总结,因此,笔者就针对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全国性修建公路的热潮是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此后的期间,公路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性、地方性的公路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便利的公路运输,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为各地方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保证,让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公路交通的发展加快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交换的速度,扩大了交流空间,缩小生产、居住和流通的空间局限,方便人们的社会往来。随着大大小小公路的建成,逐渐形成了以公路为纽带的交通网络,大城市作为交通运输和物品集散中心,小城镇为辅助补充的物品运输,让公路沿线城市经济大幅度增长,小城镇也快速发展,整体上让区域经济不断增长。
2.公路交通发展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公路交通带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就为商品的流动提供了保证。商品有销路、人民有收入,就能促进商品的生产和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就能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先导产业够有效的引导改变生产力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解决过剩的劳动力。当出现特殊情况时,便利的公路交通也是国家安全和抢险救灾的保证。
1.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公路的直达性高,把每一个城镇、甚至每家每户都联系起来,在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的基础上,便利的交通来能吸引更多外来的投资。农村公路建设改变了农村落后的交通情况,改变了农民的出行方式,农村公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农村的交流加快,农村客运市场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必要条件,也为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交通运输保证。更重要的是公路的发展还能促进农民思想的观念的改变,公路网的形成可以打开农民的眼界,让他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当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其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模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公路给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带来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形成农副产品、生产物资以及信息和人力资源流动的主动脉。农村公路的修建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民的生活,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2.调整沿线区域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分成三种,公路本身是一种基础设施,属于第二产业。修建公路,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调整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公路的修建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第三产业的发展必要依赖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交通作为保证,以流通、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难以顺利发展。本文以旅游业为例,详细地分析公路交通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产业的发展必要的客观条件有三个:其一是旅游资源,其二是旅游设施,其三就是旅游的可进入性。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在区域客观存在,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没有直达性较强的公路交通系统,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公路交通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没有便利的交通,旅游产业就可能快速的发展,而没有旅游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比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文化产业等)就无法实现。公路交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3.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发展。
公路交通的发展还能促进汽车以及摩托车制造业的发展,拉动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公路交通的建成为各种客车、货物的运行提供了条件,公路建设促进客运和货运的发展,提高了市场对于汽车、货车的需求量,这样可以让近年来不太景气的大型客车制造业重焕新生。除此之外,汽车、货车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直接和间接消费品的消耗,让汽车装配厂能够及时补充消耗,增大产量。另外便利的公路交通条件,为工商、电力、建筑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闲散劳动力,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
4.促进区域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利用。
公路的建成意味着更强的通行能力,而通行量的增加又能够降低交通运输费用。货物在途时间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减少可以让公路使用者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地区的可进入性增强,可以带来更多的到访者,吸引外来者的投资。根据笔者的研究,交通条件欠佳的地区,通常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而且交通的闭塞也使当地居民很好的保持了民风民俗,地方文化氛围浓厚,生态条件良好,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开发。公路交通能够把闭塞区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1.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会改变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各种机器设备的使用,会对植被造成破坏和噪声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生活,使他们活动范围减小,导致数量的减少。尤其是在山区修建公路,因为地形起伏大,地面本身存在一定的自然坡度,加大了公路施工的困难,而且修建路基时,需要大挖、大填土石方,防护工程量也较多,造成的工程废料,如废弃土方的处理就是一大问题。一些规划不到位的公路修建计划,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和施工过程的规范。破坏了沿线的森林、土壤和植被,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土地裸露和松散,减轻土壤肥力;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施工人员生活和生产垃圾乱扔,导致土壤污染等。公路建设征用土地该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我国有效的耕地面积减小,直接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占用有价值的农田土地。
公路建设会占用一部分土地,让一些有价值的农田不能使用。由于工程需要占用沿线的土地,线路经过的居民必须搬迁,然后与居民区配套的设施,如供电设备、通讯设备、水利灌溉设备等也必须迁移。在搬迁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动植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利于区域的发展。另外,最近几年,在征用土地农田时,在搬迁过程中出现不少的矛盾,由于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住户的观念和赔偿问题,导致严重的冲突,甚至由此出现严重后果。
四、结束语。
总之,公路交通的建立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公路不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公路交通是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助力。修建公路是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在认识到积极影响的同时,还更要重视它的消极影响,并想办法解决,争取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公路交通的重要意义,要想发展区域经济,就必要修建公路。让公路交通的便利带动各种产业的发展,发挥公路交通的带领作用,用安全、高效、完备的公路公路交通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全方面的发展,加快商品的加工和流通,提高国民经济总量,改善公路沿线居民的生活。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六
摘要: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差异。
区域作为特定的模块与社会组成单位,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着举足轻重。
区域关怀最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泛。
主要包括对区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平等认识、区域优势的发挥、区域权益的有效保障、区域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国家的整体富强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区域经济关怀必须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加强对弱势地区的扶持与研究是区域经济关怀探讨的焦点,也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有区域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关怀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有做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才能实现国家整体的富裕与发展。
在区域关怀中加强对弱势区域的关怀与引导,充分保障区域性权益,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
加强区域经济关怀,遵循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及合理补偿性的原则,共同实现区域的整体前进,协调发展。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
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受到资源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结构,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重点对待区别,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
就像人一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区域也一样,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
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
城市区域发展快,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
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
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他们优先发展,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还有特殊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
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
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
更多的情况下,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
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解除发展制约性障碍,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6).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1990(04).
[3]李小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区域关怀[j].经济经纬,2009(03).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论文篇十七
1)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在城镇化发展中,城市群的核心为较高特定城市化水平地域空间,其组织纽带为区域性网格化,利用空间相互作用和多个等级不同城市形成城市化区域系统。目前我省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在中原经济区内加大了郑州的带动效益,且逐步形成了以郑州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通过完善该体系,可对城市间的交通现状进行有效改善,可对城市群间的共享资源、互补产业等加以促进。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合理化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适应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层次是指产业由第一产业发展为第二、第三产业。作为区域交通运输主体,高速公路运输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只有提高我省第三产业比重,才能增加高速公路里程。同时,只有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及完善路网,才能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4结语。
作为我国承东启西、南北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在不断加大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力度的同时,还要确保其投资建设力度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在对公路交通运输能力供给增加的同时,需降低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5]汤凯.河南省高速公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84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