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能力。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逻辑清晰且观点鲜明的范文,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路。总结是一种积累和沉淀,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一
冬天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但它并不是一个应该被遗忘的季节。事实上,关于冬天的记忆,在每个江南人的心里,正一天天淡去。很怀念小时候的冬天,那才像是真正的冬天。我猜测是当时的气象报告不准,或者是怕人听了畏惧而隐瞒了实情,好像预报的也只有零下4—5度,但小河滨里却冰冻得能走人。现在有时都报到了零下6—7度,反而没了当年的景象。当年的我们只穿着很薄很旧的棉袱或破球衫,居然能笑傲冬天,令我至今都有些感叹。
;冰凌经受了冬的锤炼,才会有种美丽的形状。冬天想让我们明白,人面对冷酷的环境,一样可以选择坚强。很欣赏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凭这份独钓的气魄,我们就不难猜测,柳宗元沉着勇敢地走过了生命中孤寂的冬天。也许只有耐得住“独钓寒江雪”的寂寞的人,才会真正领略冬的妙处。尘世永远是喧嚣的热闹的,滚滚红尘消磨着人的意志,让人变得浮躁轻飘,但人生有时需要沉静。冬天教我们沉静下来。你看冬天那么沉稳,那么坦然。它不刻意追求春的美丽,也无意追逐夏的热闹,也不嫉妒秋的收获。它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四季中所应扮演的角色。
既然命中注定要品尝生命中的冷寂,何不坦然地接受。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它牢牢地握着自己命运的方向盘,义无反顾地走向春天。冬天就像创业的艰辛,像漫长的孕育,也像悠长的等待。冬天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没有盛夏虫鸟们的合唱,没有秋天收获时的欢声笑语。冬天并不为此忧伤,冬天只是沉寂着。但那不是死一般的沉寂,而是一种内敛,一种含蓄。真正爱冬天的人是能听到它的声音的。河流在冰凌下涌动,泥土在冰层下等待,草儿在地下萌动,一个春天就在冬天的冷静中孕育。我想雪莱一定是听到了冬在地下的歌唱,不然他怎会大胆地咏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呢?冬天的形是冷的,心是热的。
它的热烈不写在脸上,而藏在心里。只要你走近冬天,聆听它的脚步,感受它的气息,你会发现冷静的背后,隐着的火辣辣的热烈的冬,那里有对生命对生活的炽热的爱。那里正在孕育一个希望的春天。尽管冬天没有春的美丽,没有夏的激情,也没有秋的收获,有的只是凛冽的风冰冷的雨,但我始终觉得冬是一个有内涵的季节,有性格的季节。其实,谁的生活里永远繁花似锦?谁的生命里没有冰冷的冬天?不经历冬天的人生是完整的,就像不承受挫折的人永远无法品尝到真正的成功一样。也许只有走过冬天,我们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所以,生活中,当你走向冬天或处在冬天的时候,请不要退缩,不要犹豫,坦然地接受冬的考验,它或许能让你的生命沉静而美丽!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二
记忆是什么呢?是一缕阳光,一片飘零的黄叶,还是故乡村里那口古井、村头那棵老树?有些记忆是清晰的,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有些记忆随着一些物件的消失,也随之远去了。
一、那些高粱秸秆。
在北方广袤的大地上,种植比较多的恐怕就是玉米、高粱了。到了秋收季节,田野里,山坡上,到处是一片一片成熟了的玉米、高粱,黄灿灿、红彤彤,把北方的土地妆扮得妖娆而迷人。那时,我只知道,玉米、高粱是北方人们用来果腹的主要粮食作物,岂不知,玉米掰下的皮,高粱收割后剩下的秸秆,都被那些心灵手巧的人们,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用具,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又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具,用现在的话说,既经济又环保,是宝中之宝。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高粱红了,人们把高粱收回家,放在院子里。把一个个沉甸甸的高粱穗掐掉,一摞一摞捆好,一层层摆放在早已搭好的架子上,晾晒、风干。日渐寒冷的农家院子里,立刻有了生动的色彩,红红火火的,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平常的日子。
我奶奶就是一个用高粱秸秆制作用具的高手,每年秋收之后,也是她最忙碌的日子。那些被掐去高粱穗的秸秆,没有了用途,堆放在一边,准备冬天用来烧火。奶奶就会从中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可用的,去掉表皮,按照秸秆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分别捆成捆,放在阴凉处,让它们自然晾干,等待使用。慢慢的,秸秆的表皮会泛出或金黄、或青中带黄、或黄中染红的色泽,光滑而细腻,成为制作生活用具绝好的材料。
秋收过后,进入冬闲,男人们守着火盆或者蹲在太阳底下,抽着旱烟袋,一袋一袋地吞云吐雾,悠闲唠嗑,等待太阳偏西,吃饭睡觉。奶奶和那些女人们却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守着针线笸箩,行针走线,做鞋缝衣服;有的就找出那些早已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具,替代旧的,添置新的,让自己家里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寒酸。
用高粱秸秆制作的,最常见的是“锅盖”。这种制作通常不需要什么技巧,只需要耐心。一根长长的针,一团细细的线,一捆选好的粗细、长短差不多的高粱秸秆,足矣。制作锅盖,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一根根的高粱秸秆用细细的线绳钉在一起,坚挺、牢固、耐用,虽然不需要什么技术,但没有一定经验的人是做不成的。我看见奶奶手指上戴着一个铜制的顶针,捏着一根长长的针,飞针走线,很快就将一排秸秆钉结实,而后,横一排,竖一排,将两层叠钉在一起,一个锅盖就完成了,就像她们每天纳的鞋底,那么从容自如,那么成竹在胸。哪一根秸秆放在中心,哪一根放在边缘处,都事先想好了。针线在锅盖上顺着什么方向行走,走出一个什么样的图案,仿佛都提前设计好了图案,不假思索,手到,针到,一线而过。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样子,不由心生感叹,这就是奶奶最为平常的日子,一针一线走过,一点一滴做起,把那些艰辛的日子梳理得不悲不喜,不疾不徐。
制作一个什么样的锅盖,在选料时就已经想好了。制作完成之后,切割成什么形状,也是事先就想好了的。用针线将一根一根高粱秸秆钉在一起,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道工序,最后的工序是切割,这需要经验,也需要技巧。先在制作好的秸秆上面画出一个圆圈,然后用刀一刀一刀切割,这需要特别小心。秸秆的横截面是外表坚硬,内瓤柔软,如果不能一刀切下去,就会出现破损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使用寿命。
高粱秸秆制作的锅盖,有大有小。使用最多的也是锅盖,它可以用来盖锅,很多时候,还可以用来盖盆,盖水缸,腌制咸菜之类的坛子……这样的锅盖取材于大自然,不用花钱,自然是经济适用。它还轻便、无异味、透气性好、结实耐用,是农人家里常常使用的生活用具。记得奶奶一生只使用这样的锅盖,她认为那些铝制的、铁制的锅盖笨重,不透气,做出饭来味道不好。特别是蒸馒头,使用铝制锅盖与用高粱秸秆的锅盖相比,那味道差远了去了。
小的时候,在奶奶家里,除了经常看见这些用高粱秸秆制作的锅盖、盆盖、缸盖之类,还会看见同样用高粱秸秆制作的“浅子”。我不知道是不是用这样两个字来描述,那里的人们都这样叫,发音是这样。这是一个用来蒸饭的用具,中间深下去,形状很美。这个用具的制作需要技巧,因为形状独特,制作的时候,秸秆与秸秆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隙,要拿捏好分寸,既要有充分的透气空间,还不能让米粒掉下去。那个时候,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用具,人们在大铁锅里将米饭烧熟,用一个“笊篱”把米饭捞出来,米饭就被放进这个“浅子”里,锅里有一个用木头制作的架子,架子下面放一点水,装满米饭的“浅子”放在架子上面,把水烧开,一顿香喷喷的米饭就做出来了。
我始终没有见过奶奶或者其他人是如何制作“浅子”的。但从形状、秸秆疏密相间的要求来看,其制作工艺的技巧,要求应该是相当高的,可以说是高粱秸秆编制技巧之集大成者,代表了秸秆制作最高技艺,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高粱秸秆制作的生活用具,不知始于何时何处,不知是那位能工巧匠的专利,也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在,虽然很少见到那些用具了,但并没有绝迹,在城乡人家的厨房,也会间或看见它们的踪影,时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家里如今就有几张这样的锅盖,不是用来盖什么,是在包饺子的时候放饺子用的。包好的饺子放在上面,顺着秸秆的脉络摆放,不漆皮、不粘连,横竖成行,美观、环保。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曾经在家庭里常常使用过的用具,难免随岁月的流失,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或许,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消失,最终也会被历史的尘埃封存,也会记忆不在,成为故事里的一部分。
二、摁倒了葫芦起了瓢。
这是说葫芦的,也是说瓢。葫芦是一种植物,瓢则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
记得小时候,家里房前屋后,总会搭起很多架子。葫芦的藤蔓就沿着搭好的架子攀爬,到了盛夏季节,藤蔓爬满了架子,纵横交错。翠绿的叶子从藤蔓生出来,覆盖在架子上面,遮住了空中炎热的阳光,洒下一地浓荫,一地斑驳的光影。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在那爬满葫芦藤蔓的架子下面,摆放一张圆桌,几把椅子,沏上一壶茶,让袅袅茶香氤氲一院。家人或者三五好友,围坐在阴凉处,纳凉、品茶、谈天说地,享受一段美好时光。
盛夏过后,那些招摇的花儿谢了,一个一个小铃铛一样的葫芦,从花蒂出结出来,嫩嫩的,新鲜可爱。此时,正是光照充足,雨水丰沛的时候,那些刚刚结出的小葫芦,就像吹了气的球,眼瞅着往大里长。我们这些孩子们,就会站在葫芦架下面,手指着一个个的葫芦,大声数着“一、二、三……”数着数着,一阵风来,那些叶片被风吹翻,不知又从什么地方露出几个葫芦,在风中摇晃。孩子们乱了,再也数不清楚,嚷嚷一阵,向院外跑去。
转眼之间,天气转凉了。葫芦架上那些又大又绿的叶片,渐渐发黄、枯萎、衰败。那些吊在藤蔓上的葫芦,不再往大里长,有的颜色开始变化,翠绿渐渐变成黄色,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这说明,葫芦已经成熟了。
年景好的时候,一架藤蔓会结出很多葫芦,从架子上悬挂下来,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形状各异,在风中摇来晃去,一幅很美的景致。葫芦的大体形状差别不是很大,但细微之处,就有不小的区别。有的长得很圆、很大,由一根细细的藤蔓牵引着,只有藤蔓处是细细的,然后,迅速膨胀,像极了充足了气的气球。这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形状,不是因为形状美观,是因为这样形状的葫芦,符合人们使用的要求。成熟,晾晒之后,用刀从中间剖开,就是极好的瓢。更多的则是中间极细,两头圆圆的葫芦,很具观赏价值,这样的葫芦,从葫芦的顶部切开一个小口,可以用来灌水、盛酒、有的还用来装那些小药丸。
葫芦成熟以后,被秋风一吹,色彩就慢慢发生变化,由青绿渐渐向青白、青黄转变。这是岁月留给葫芦的礼物,也是葫芦成熟的象征。这时候的葫芦是最为美妙的了,仔细观察,那些葫芦的颜色几乎每天都在变化着,而且变化的过程只可以感觉得到,却无法看见。昨天这个地方还是青绿的,转眼之间,绿色淡去了,更多的白浮上来,或者一团一团的金黄晕染出来。那种自然天成的色泽,那样浑然一体的变化,比那精致的青花瓷不知美妙多少倍。那就是天然的艺术品,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任何能工巧匠都无法企及的顶峰。
那个时候,家里几乎见不到铁制或者塑料的用来舀水的水舀子。家家户户使用的大都是这种用葫芦制作的水瓢。这样的用具不知是谁发明的,世世代代使用于民间。从材料记载看来,葫芦的使用,在我国已经有很长一段的历史了。在中国河南考古遗址出土的葫芦皮最早的是七至八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葫芦子也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学者怀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葫芦的字了(卣)。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一个例子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按照《白虎通》的记载,笙本来是葫芦做的(瓠曰笙)。唐朝刘恂也写过:“交趾人多取无柄老瓠,割而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音韵清响,雅合律吕。”《尧典》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直至今天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依然有用葫芦制作的乐器使用,如葫芦丝。
道教认为葫芦可以凝聚气,因此使用葫芦装丹。在道教中葫芦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容器,而有法器的作用。
在漫长的种植与使用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但将这种自然植物运用于生活之中,还赋予种种浪漫色彩,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让葫芦充满了传奇色彩。
农村种植葫芦,自然不是为了满足浪漫的想象,也很少用来盛水、装酒,更多的是用来制作一种用来舀水的用具,俗称“水葫芦”。前几年回老家,还看见不少人家的水缸里,还使用这种用葫芦制作的瓢。熟透了的葫芦外表呈金黄色,质地坚硬,有一种金属的质感,而且轻巧而坚韧。长期浸泡在水中,不腐烂、不褪色、不变形,更妙的是轻飘飘的,却是十分坚挺,无论多大的水瓢,都可以舀满满一瓢水,不颤、不抖,不会将水溢出来。用完之后,随手放在水缸里,水瓢就在水面漂着,永远不会沉到缸底。
葫芦,在千百年的里程中,由植物演变为用具,演变为艺术品。是葫芦的造化,也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
那些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生活用具,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变化,也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美好心愿呢。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三
过年了,哪个字和年字组成一个词都显得吉祥喜庆,显得有传统佳节的特殊气氛、非常的有年味儿。年货,年面,年糕,年画,年饭,年饺,年猪……。少年时代,我在一年当中最盼望的是过年,过年最盼望的是宰年猪、吃猪肉。这最朴实最原始的一盼一吃就是365天。
年猪,顾名思义就是用于过年而宰杀的猪。
年猪从集上买来到育肥出栏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叫出栏而不叫宰杀呢?那个年代,养猪户和个人绝不准许私自宰杀生猪,只有育肥出栏交到供销社,再由供销社按猪的肥瘦级别发给猪肉票,养猪户凭肉票才能买到猪肉。这一程序现如今看起来有些难以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喂养的猪没有一点自主权,是何道理?那个年月就是这么个理儿!
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户户买猪仔儿。年猪在正月里买到家,看着圈门上贴的红春联“肥猪满圈”,童年的心里就充满了无限希望。我趴在猪圈墙上,看着摇头摆尾的小猪崽,心里头美得屁颠屁颠的,嘴上还念念有词,小猪小猪你快长大,长大长肥就过年啦。过年好哇,过年卖年猪就能吃上猪肉啦。这就是一位少年当时最真最纯的美好心愿。
越是没粮越要养,这是当时的硬道理。因为猪就是工分,猪就是粮食,猪就是零钱凑成的整钱,猪就是孩子大人一年所盼的猪肉、新衣和鞭炮!那时候养一头猪就相当于一个劳动力在挣工分。生产队根据每家猪的大小轻重和肥瘦程度,由社员代表评定工分。人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哭着喊着挨冷受饿也得养猪,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户。
喂养年猪最难熬的是春天。人都吃不饱,猪又不能喝西北风,怎么办?穷则思变,那就得钻窟窿盗洞。凡是猪能吃的都磨成粉沫,象玉米的秸秆,晒干的红薯秧子和青草,还有树皮树叶,只要是粉碎机能粉碎猪又能吃的东西,通通都是喂猪的好饲料。每天的刷锅洗碗水烧开后,沏开粉沫,再撒一把粮食,一把麦麸,或是一把红薯干粉儿,也就算是猪的美味佳肴了。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后,一项重要的活儿就是给猪挖野菜,剜绿叶儿。猪是杂食动物,只要是青绿的东西都能啃上一口,绝不挑肥拣瘦。
夏秋是年猪最能填饱肚子的季节,也是年猪生长发育的最佳阶段。夏日里,我和小伙伴们就能到山沟里山坡上放猪了。猪到了这地方就是到了极乐世界,见什么吃什么,一会的工夫就能吃饱啃足。吃饱肚子的年猪也会享福,摇头甩尾的跑到山泉水里,或是绕到溪水湾中,洗个凉水澡,泡个冷水泉。秋天则是年猪的最美季节。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秋收后的地里去放猪。放猪这活儿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最合适。把猪赶到秋收后的田野里,你只管疯跑野玩,不用担心猪到了地里吃的好不好,或是啃得饱不饱。猪的嗅觉比人灵,哪有粮食粒儿,哪有埋着的红薯、花生和山药,它都能用嘴头拱开一道沟,或是掀开一个坑,把它要找的东西拱出来,然后像个胜利的将军一样扇耳摇尾地嚼起来。年猪嚼完了野味,还能自己找到菜地里,不管白菜帮子萝卜皮,只要能填饱肚子都能来上一口。
冬日里喂猪绝不能虚情,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能让猪受委屈。这个季节,猪最能长大上膘,要从全家的口粮里多挤出一些食物,就是从人的牙缝里抠出粮食来喂猪,百计千方地把年猪养成。为什么是养成而不是喂肥呢?因为当时人都缺吃少喝,把猪喂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当年的供销社就制定一个标准,年猪喂到121斤就达到收购标准,按猪的肥瘦评定等级,分特级、一级至四级和等外六个级别。在当年,能达到特级和一级的肥猪屈指可数,大部分都在二级以下。养猪户最怕的是把猪评定为等外级,要知道,这个级别的猪价钱最低,奖励饲料粮最少,况且不给肉票。卖成猪不给肉票,也就是说,孩子大人过年了没有肉吃!
所以说,养猪户卖年猪最怕两件事,成猪不够标准,够了标准评个等外级!
最难忘的是上世纪的一九七二年,那是腊月二十七的清晨,天刚麻麻亮,母亲就将我叫起来,让我帮助父亲逮年猪。我的母亲从后半夜到这会儿已经喂过三遍猪了,黑猪瘦瘦的挺着个大肚子卧在猪圈里酣睡着。为了防止逮猪乱跑拉屎尿尿,我们用爱抚的方法将猪绑牢。我和母亲跟猪非常熟,我是放猪的,母亲是喂猪的,猪不怕我们娘俩。我给猪的肚子挠痒痒,母亲给猪挠耳朵根子,黑猪舒舒服服的就被我们捆到了小拉车上。
供销社离我们村有八里路,都是山脚下的坑洼路面,我和父亲顶着寒星冒着刺骨的寒风吃力的走着。父亲在前边拉,我在后边推,我们爷俩累得满头大汗才来到蛮子营供销社的收猪站。收猪站座落在一个小山坡的南侧,面朝东边马路的大铁门外,黑压压的卖年猪的长队排了足有半里地。此时,寒星仍在闪耀,天光已放亮,猪的嚎叫声,人的吵嚷声,乱糟糟的挺烦人,让卖年猪的人更加焦操不安。
太阳都升起老高了,收猪站的大门才慢悠悠的打开,卖年猪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紧接着就是寒风中的焦急等待。排在前面的人卖完了年猪,卖的级别高的,奖励粮食和猪肉票多的,乐得合不拢嘴,车把上挂着大嘟噜小嘟噜的肥猪肉,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都是垂着头丧着气,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嘟囔囔,或是高声大嗓的骂骂咧咧。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感悟到,今天的收猪员是一个矮胖子,愣头青,即压级又压价,称头上还挺黑。
哎呀一声,父亲瘫坐在地上,我急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急忙上前拉着他的衣袖恳求他:“师傅,您再给好好看看,您再给仔细瞧瞧,这可是一头挺肥的年猪呀!”他不屑一顾的用鼻子哼了一声:“老子收猪成千上万,常吃白薯眼就是称,蒙上眼睛都差不了。
老天啊,老天!一年辛辛苦苦喂养的年猪成了等外;一年到头望眼欲穿的希望化成泡影;一年馋延欲滴的猪肉化成了滴滴泪水!
年猪哇,年猪!一生永远抹不去的心灵记忆……。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四
斜阳的最后一丝余光,从西山脚下溜走,城市迫不及待地点起华灯,让每一条街区都流光溢彩。灯!主宰了都市黑夜。说起灯自然就想到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等,这并非是我想说的灯,它们不过是电力发光器而已。
灯,还得从我有记忆的六十年代说起,那时物质相对的匮乏,一家几口都挤在两间草房里,也没什么家俱,一盏铁灯,也是重要的物件了,被挂在头碰不到、且里屋和外屋都能分享光明的梁下的土墙上,晚上,母亲点亮油灯,黑黢黢的草屋瞬间就溢满了昏黄色的光芒,晃动的人影被投射到对面的墙上,上演着原始版的动画。铁灯的下面依然黢黑一片,没有一丝光亮,典故里的“灯下黑”说的兴许是这个吧。
铁灯,也叫古灯。有着几千的历史,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延续着远古的光明,传承着中华的农耕文化,不过短短的几十年中,却被社会发展的快车,挤进了偏僻的角落,估计七零后认得的也不会太多了。铁灯的模样不会在我记忆里丢失,依然记得,用铁铸成的碟形小盏,直立的铸把上有一小孔方便挂起来。棉线搓成的捻子,须没入注油(食用油),使得盏边捻子出油面有豆粒大小,不得淹没灯捻,淹没了不能点燃,出油面太过则耗油。更早的时候多用灯草,为了省油一般只用一根,节庆年关才放两根,以增加光亮度。记得一则故事里,吝啬鬼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闭眼,也就是这个道理。点油灯还是挺费事的,灯惗吸油的同时也会烧燃自己,灰烬就成了暗红的灯花,就要时不时的将其剪去,灯惗相应也短了些,快缩进油面时,母亲就用簪子拨一下,就不会熄灭也更亮些,这叫挑灯。古词中“醉里挑灯看剑”就是这意思。
曾记得,母亲很多个夜晚,都会在如豆的昏灯下,纳着千层底,唱着:“小老鼠儿,沿灯台,偷吃油,下不来”的民谣哄我入睡,有时会被母亲的纺棉声扰醒,就忍不住问:“娘,你咋还不睡”?母亲会说:“你睡吧,等熬完这灯油”,是的,油这么贵,让老鼠偷吃了多可惜啊,心里枯燥的这样想着,不奈烦的听着乡村的不夜曲,单调的“吱……嗡嗡……吱”声伴我再入梦乡。
远古的先祖发现并使用了火,从此改善了原始的生存条件,火种不易保存性和采集的困难性,迫使先祖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与此同时代的西方,普罗米俢斯也盗得了火种,经过几千的演变与进步,火镰、火石、与火纸这三件套成取火与保存火种的工具。一直延用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在火种进化方面,比我们早了一步使用先进的火柴,让我们在痛苦中接受了这一变革的现实。火镰、火石、火纸虽然原始,但也很有趣,让童年的我好奇地曾偷出过家门,与小伙伴们也尝试了一平番取火的乐趣,燃着枯叶、烤了几株毛豆,结果母亲上工回来做饭时,找不到这几样宝贝,自然是着急,无奈之下才去了邻居家“借火”。为此付出了几巴掌的代价。记得母亲取火时,将火镰刮蹭火石的棱,璀璨的火花落在小指夹着的火纸上,先燃起一角,慢慢用嘴轻吹,直到暗火蹿燃成明火,顺势点着油灯,或引烧柴草生火做饭。需要临时保存火种时,就用细腻的火纸搓成纸绳,点燃一端熄掉明火,让其慢慢的熰,用时猛吹几下,红篮色的火苗可以很方便的焚纸烧香,引柴做饭。
七十年代初期,火柴开始普及,生产队每个月都按人发,节约使用足以点灯、生火做饭,那原始而笨拙的取火工具也随之被遗弃,以至于到现在只有火纸可见。随着煤油的供应量增加,那原始的铁灯也成了古董,代之以药瓶,铁盒,装上铁皮芯,以多股棉线作捻的油灯,显然亮度更大也更方便,记得上中学时就用这个照明,再后来用了玻璃罩的煤油灯,其优越性就更明显了。
六十年代也中国农耕文化与化石文化的分水岭,化石文化在西方捷足先登,工业革命为它野蛮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希腊神话中,西方的火种是普罗米修斯偷得的,这一英雄般的壮举,经过几千年的精心调教,终于演化成强盗逻辑,掠夺成了西方人的天性。而我们却始终在燧人氏的教诲下,发展延续着农耕文明。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为化肥生产提供了保障,粮食开始增产,同时化纤成了与棉花对决的纺织材料,解决了穿衣难题,也腾出了大面积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缓解食物匮乏的现实,更可喜的是电力也走进了寻常百性家,电灯成了家中的照明工具,一度让我疑惑和好奇的明光,更让油灯不敢同日而语,最终成了搏物馆的收藏,成了永久的记忆。原始的灯与火在我们这代人的亲历之中慢慢演化成过往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几千年中一直未能变更的灯与火,我们有幸目睹了它的变革的全过程,领略过农耕文明原始的古朴,也感受到化石时代的便捷与时尚。从灯与火变革中,我们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终结了原始的落后,满足了人们的贪欲,也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回望近几十年的发展之路,掠夺式向大自然索取,结果是尘烟茫茫污水横流,显然已走上了不可持续发展的不归路!也许,在变革发展,也许在变革中毁灭!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五
周围的事物。
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
我们人生的开始。
就是混沌记忆的开篇。
混沌,且朦胧。
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作为人生的记载。
(二)绚丽前的序幕。
人生的绚丽。
应该从求学之路开始吧?
我,一直这样认为。
这绚丽的道路之前。
是蓄势待发。
呀呀学语,吱吱学步。
哭得畅快,笑的释怀。
在温暖的怀抱。
在和谐的港湾。
逐渐成长。
(三)绚丽之门。
绚丽的路上。
既长着美丽的花。
又长着刺人的荆棘。
因为这些荆棘。
道路才显得坎坷。
也同样因为这坎坷。
这条路才更显得绚丽多彩。
才更体现。
我们成长的历程。
(四)秋天的旋律。
秋,丰收之时也。
当我们取得重大成功时。
这就是我们人生中丰收的季节。
硕果累累的秋。
激情洋溢的秋。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的秋!
待到成功时。
共用演绎秋天的旋律。
这成功的音调。
(五)心弦跳跃。
生活中,总会有一个人。
让你怦然心动。
总会有一个人。
让你成为他(她)心中的最美。
请勿,盲目追寻人海中的他(她)。
在秋天来临之前。
请,相信人生。
相信缘分。
相遇那一天,迟早降临。
不要太在意沿途的风景。
待到风景过后。
有人会陪你看细水长流。
(六)静静地。
细水长流。
静静的。
无声无息般的恬静。
平凡中的不平凡。
油然而生的默契。
静静地。
恬然地,在一起。
(七)如雪如霜。
他,发如雪。
她,鬓如霜。
两个人。
相守,直到白发苍苍。
相守到老。
那样的宁静。
携手同行,人生之路。
足迹满天涯。
发如雪,鬓如霜。
便是最好的爱情见证。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六
带着这些幻想与疑问,我踏上了通往公园的汽车,因为风筝节在公园举行。刚一下车,我就被一个巨大的风车吸引了。这个大风车足足有三米多高,我需要把头仰得很高才能够看到。它巨大的风叶就像是一把扇子,好像要帮我把燥热赶跑。可是,就在我陶醉在这个巨大的风车中时,一阵唰唰的声音吸引了我。我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眼前简直就是一片风车的'海洋,各式各样的风车在风的帮助下快乐地旋转着,仿佛在向我表示欢迎。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风车,对于我来说还是头一次。妈妈不停地为我拍照,可是我哪有心情拍照呢?我的精力都用在了和风车的嬉戏中。我拿起其中的一个迎风举起,風车立刻转了起来。它旋转的样子十分可爱,就像是一个高速运转的车轮,不知要奔向哪里?我从这片风车的花丛中走到另一片花丛中,又从那片花丛走到另一片花丛,那一刻,我自己仿佛也成了风车丛中的一员。
我快乐地奔跑着,高兴地欢呼着,真想把所有的风车都带走。可是,却不能,因为还有其他人要欣赏。我只能借助妈妈的手机将它们都拍了下来,这样回家之后就可以慢慢欣赏啦。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可是留给我的快乐却一直都不会忘记。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七
接送学生是个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冬天,车内外的温差极大,每当有学生上下车,我都要下车帮学生检查所带的行李,以免遗漏。为此学生和司机师傅也曾劝我不用下车,说别的老师就从来不下车,只是叮嘱他们拿好东西,注意安全。我知道他们是好心,生怕我感冒,但我天性如此,无法改变。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那个冬天特别寒冷,我在周五送完学生就感冒了,周末接学生以前还在吃药打针。我本想请假休息,但考虑到学校临时派老师会因为各方面生疏影响工作,于是硬挺着去了。在车上昏昏沉沉睡了一路后,我忘记了自己的病体,又开始下车帮学生拿行李,安排座位,由此加重了病情,回来后就发烧咳嗽不止,只好利用每天的空闲时间去诊所打吊针。
一天中午,我刚刚挂上吊针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睡梦中忽然听见有人急切地喊我,勉强睁开眼,原来是李栋来看我了。就在前几天,李栋因为家中有事请假了,今天刚到学校就听说我感冒打针,告知老师一声就赶来看我。我知道那时正是上课时间,就让他赶紧回学校上课,他却死活不走,说他不放心我,要等我打完针陪我一起回去。看看再有一节课就放学了,我只好默许了他,让他陪我说话,跟他一起回校。一起看病的人看到我们如此亲密和谐,都不仅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李栋懂事,我会心地笑了。
时间在我和学生们的友好相处中很快地过去,转眼就到了期末。按照惯例,考完试,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家长会,以期实现家校互动。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大部分家长都按时到达学校,在听取了校长的总结、家长代表发言和学生代表发言后,家长还要随孩子所在班级到教室,查看学生作业,听取老师对各个学生的评价,之后家长会才算正式结束,家长便带孩子回去,学校也不再派车去送。
给学生开完请假条,我刚刚回到宿舍,就听到一阵敲门声,原来是李栋和他的父母。刚进门来不及寒暄,李栋的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对我连连表示感激,说李栋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在家时稍不顺心就脸红脖子粗的一蹦三尺高,他们气得没法,就把他送到这儿。自从我接手这个班级以后,李栋渐渐变得懂事了,不但不跟父母顶嘴,还常常帮他们干活,关心他们。李栋的母亲还说,孩子经常在家夸我,说我待人和善真诚,是他见过的最好的老师,准备春节期间去看我。
李栋一家三口走后,我陷入了深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埋怨孩子如何不听话、如何无药可救,但我们从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我们从来没扪心自问过,我究竟为孩子付出了多少?我真的了解孩子吗?在批评指责以前,我们是否考虑过他们的自尊和感受,我们是否真的懂得他们的所思所想。其实,孩子原本都是纯真可爱的,关键看你是否能真正地看懂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是否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是否把他们当朋友一般看待!
在这届学生还没有毕业时,我就离开了那所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在闲暇的日子里,我总是不自觉地回想起曾经的过往和美好,想起那些可爱的学生,那段经历成了我今生最难忘的记忆。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八
时光如水,总是从身边无声无息地流走,当你用双手轻轻擦拭模糊的双眼,转眼又是一年。记忆的那棵种子深深地埋在皖南的一个小乡———莘田,改革的大潮似大浪淘沙留下璀璨夺目的片段。昆德拉说,生活是没有排练的演出。我们永远没有机会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再过自己的生活,我们注定在茫然或者无序中穿梭于时光的隧道。
村庄。蓝天。白云。一绿无边的稻天。飞翔的鹆影。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在心底无尽的畅想中,莘田仿佛一位安祥的老人。在时光的河流彼岸,穿过那无尽的空间,化为缕缕淡淡的轻烟,溶进那如水的月色里,静静的向我们眼前走来,期待着那份来自心底最温柔的情感交缠。想起莘田,就会首先想到那条缠绵的河,那是莘田多情而柔软的一部分。江南水乡最别致最有魅力的地方,全在那一条河上。“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是乡村永远的图画。那条河千回百转地绕着村庄,呵护着村庄。我总觉得村庄是河流哺育长大的孩子,河流是村庄的命脉,村庄从河流中汲取了乡村的精神,看似柔弱,实则坚定。从小在莘田长大的或是工作过的无不随着这条河流,在乡间田畈踩下或深或浅的记忆。莘田的河不知道灌溉过多少田地,收容过多少游鱼小虾,滋养过多少的杂草树木,承受过多少木橹船桨,这一切你都不想去记了。就饮用水一项,就已经能够看出你的慷慨大度,那是千年如一日的赠予,是不计回报的慷慨。
除了河,我也钟情于那片土地。田野中有世上最朴素也最神奇最平凡也最高贵的泥土。它最无情地吞没着一切,又潇洒地创造着一切。它是的有柔情、无情、宽容和慷慨的复合体。泥土像一条船承载着我们人类千年的文明,在岁月的河里穿行。泥土中埋着先前的祖先,埋着先前的荣华富贵,也埋着过往的酸甜苦辣。我相信泥土的深处埋着村庄的'秘密。一年四季中,孩童最喜欢夏天。那时的田野也是捕捉的乐园。从每年的五月起,我就会到稻田的水沟里,去找寻泥鳅的脚印,那时天变得一天暖和,泥鳅在田里活动。一直到八九月份,几个月中孩童们会跑遍沟沟渠渠,捕捉泥鳅,最得意的时节是在八月份。那个时节中你走到田头,哪里有浑浊的水,伸手一摸就能捉到泥鳅。
莘田的夏天是绿的海洋,一切绿的主题都归结在拔节生长上,这是莘田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放眼望去,葱翠迭绿的田野溢满了褐色的土地,风起云涌的稻浪在清风下扬起阵阵匀致的波涛。晶莹的露珠点点滴滴的挂满了穗头,笔直的芒尖如宪兵列队的军帽,整齐的屹立在稻杆的顶端,田埂上一溜溜金黄色的菜花随着拂面的轻风,散发着一股透人心扉的花香。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农家两邻居相隔的院墙上,竟然长出一排饱满的菜花,我走进一瞧,堆积的砖缝里没有任何泥土和杂物,离地面也有四尺有余,在这样的环境下能生存的植物,且根须壮实丰满,实在不可思议。其顽强的生命力足让我叹为观止!
村庄里最神圣的莫过于那缕炊烟,那炊烟代表了人间的温暖,更代表了人类的善良,那是朴实,那是平淡,那是让人充满生的希望的人间烟火。那袅袅而起的炊烟,像代代相传的星火,与“良田美池桑竹”和“鸡犬相闻”,构成了一幅村庄永远的图画,宁静而美好。乡邻们总喜爱捧着饭碗在自家门口或是邻里串门边吃边聊的情景,而现在大家各自忙碌的身影似乎忘却了对它浓浓的依恋。打谷场边有个硕大的牛棚,记得几年前里面经常屯聚着几头老牛,现在去看,那些来牛群早已成了人们桌上的菜肴。越来越先进的铁牛宣告了老黄牛曾经风光八面的一个时代的终结。乡村中一茬茬的人老去,又一茬茬人来到,真有点像陈子昂的“前不见不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有天地悠悠,只有怆然满怀。有时候,我会想:我真的是莘田大畈里长出的一根枝桠?我真的在这样的村庄里生活了多年?那里保存着我们的童年和曾经难忘的生活?我不敢想下去。
倘洋在田头,和暖的阳光和湛蓝碧云洋溢在头顶,一种城市永远无法享受的惬意立刻蔓延全身。小河的鹅鸭比以前少了许多,原本清澈见底的河底已经被水草围困,杂乱的篙草在坍塌的河边缠乱的疯长着,河里几乎见不到鱼虾戏水的悠然,取而代之的是河面漂浮的垃圾和河底泛起浓黑的水疱。严重的污染已经从城市触摸到乡村的每一片角落。好在村里早就有了自来水和公路,小河担负饮水和运输的显赫地位已不复存在。傍晚的田野,万丈霞光一泻千里,把村里的楼影冲的很远很远,成双结对的燕子在金色的草堆前低空飞梭,远处打鸣的白鹭和鹁鸪比眼前叽叽喳喳的麻雀声要显得格外悦耳。晚上,那满天星辰的夜空,那一片久久不绝的蛙鸣,让乡村平添几份诗意。
如水的岁月中,时间仿佛就是那条河,倒映着我们所有的悲乐。河流的彼端,就是记忆中的温暖。而我,只能是那立在岸边冷冷的看着它寂寞的翩然独舞的独影。不管心甘与否,如水的年华不会为了我们的惆怅而停下匆匆的脚步。或许,记忆也是生命中最浓密的那片森林。而我们的回忆,就是组成森林的草木。或悲或喜的一点一滴的成长着,累积着丰盈我们的心底。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九
是秋吧,记不得了,只是一个金色的早晨,小女孩迷糊着眼躺在床上,手习惯性地在软软的枕头下摸来摸去,直到碰到那个东西——一袋雪饼——她的早餐,她才满意地睁开眼。瞧着饼干,眼儿弯成了月牙,跳下床,头上的羊角辫睡得歪歪的,她鞋地穿反了,跑到大门口,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那个在打扫院子的女人——她的母亲,身着白色的长裙,头发柔顺地披在户头,手里拿着扫帚,听到声音,她回过头,小女孩笑着摇动着手里的饼干,仿佛那是她的战利品一般,脸蛋儿红扑扑的,门牙掉了,一笑显得甚是滑稽可爱。女人也笑了,她用手从肩头滑下的壮举发拨到耳后,露出洁白的面容,金色的阳光俏皮地落在院子里,女孩幸福的笑脸更是灿烂。
分不清那是梦是现实,十几年间的一切,都在悄悄改变……。
小女孩也不再是那个会因一块饼干而开怀的小丫头了,她长高了,长长的马尾,厚厚的眼镜,嘴角幸福的笑,仿佛长了翅膀,轻轻飞走了。
她不会再顶着睡得乱七八糟的头发到处跑,没有会认为那叫天真;她不会再笨笨地将鞋子穿反,因为那种童稚已荡然无存。
不止是可笑的童年,连现在,也如梦一般。
如一场戏剧般,女孩慢慢地走着,身边的人聚了散了。前一刻还和你有说有笑的人,下一刻也许就会在背后捅你一刀,不断地接触着各式各样的人,不断与各式各样的人分道扬镳。每个人都在笑,笑得虚伪到恶心,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席,最后只剩下满地的残渣废墟。
可是啊!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绚烂,女孩只想倾尽所有,仅用画笔将黑白漫画的记忆上色编框,让那日清晨的灿烂,定格于记忆中,永不流逝。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
炎热的八月,约即将离开乐山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同学玉英见面,来到沃尔玛,我们碰头了,也许都不喜欢热闹的缘故,不约而同想到婺嫣街的“小屋里”。当然于我而言,这地方还有另外一种情结。
这是一家乐山特别的小书店,仅有十几平米,处在背街一个极不起眼的台阶上,因为她的主人,因为经营的内涵和宗旨与古嘉州深沉的文化那么和谐,所以大凡乐山爱书之人都知道这个地方。
十几年前,儿子在少年宫胡建老师那练毛笔字,经他推介,为儿子买练习毛笔书法的书籍来过,仅此一次,却印象颇深:小、旧、静、雅、墨。
记得这书店名取得充满文化:“文翰书店”。迈上台阶,一位五十多岁留着长发的男子(后来得知他是乐山的书法界人士王晓庄先生,这家书店的老板)正和几位年龄不一的人在悠闲地交谈着,看到有顾客到来,他慈祥地看我一眼,然后问:需要什么?报了书名后,他又缓缓站起身,从有点杂乱拥挤的书架上取下那一套厚厚的精装书来递给我说:“36元”。以为听错了,我愣了一下,这里面有八本呢!我重复问一遍“多少呢?”,他还是轻声说:“36元。”
环顾四周书籍,发现其它书店买不到的文学、艺术、人文、历史、乐山轶事稀奇书,这里好像能寻到,只是书的陈色不好,没有新华书店书那样崭新光洁。可能是面积不够,不光书架上挤满了书,而且桌子上、凳子上、平台上也歪斜地躺着一堆一堆的书,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字迹潇洒刚劲、古朴自在,落款:王晓庄(那时不知道作者是谁)。侧耳一听,这几个人可不是随便在闲聊,而是谈论嘉州画派的一些画家、书法家、画作、书法作品,由此可以推测这些人肯定是爱书法绘画艺术者。自然这老板也在我的心里提升了形象,不是一般的书商,这书店定有来头和自身的存在价值。
十几年前匆匆几分钟于小书店的驻足,十几年后的今天留在心底的感觉还是那样清晰醇厚,就像一位载着嘉州文化的老者在召唤你的记忆。
带着昔日印象,再次走近这家书店,台阶还是从左右两边上去;招牌还是那样不显眼,只是没有了“文翰”而变成“小屋里,独立书店”,店名字迹清秀,没有洒脱古朴味,像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登不上大雅之堂;店门还是两扇旧门,上半部两块玻璃,下半部两块木板,四周再加上两个门框,斑斑点点,紧闭双门,要不是门上挂了一块小木牌写着:营业中,open,我还以为今天不营业;门面墙还是灰色的水泥,深浅不一;推开门进去,随便一看,桌子、凳子、书架、陈设还是那样陈旧,没有原先的老板,只有一位戴着黑框眼镜大学生模样的文静妹妹坐在桌前,我们的进来没有没有引起她多大的兴趣,还是那样坐着,看了我们几眼没有招呼我们。同学有兴致,拿出手机说照几张照片,我这才慢慢发现这里原来增添了许多与以前不一样的小主题:回到乐山、旧时光、爱书的人终会相遇、明信片、低语,姑娘桌上摆着一则用红笔写的广告:七夕节买书优惠,送六张明信片。一一照下这些,感觉她似乎变了,从一个充满书卷艺术味的大家闺秀变成一个缺少城府的俗家少女,既没有文更没有翰。再看摆放的书籍,有当今小说、杂志、关于乐山各类书籍、文史资料,大部门是卖的。有几个书架上翻卷的书是供大家免费阅读的,咋一浏览,内容更适合年轻人,对于五十岁的我来说,兴致不大。两旁的两间屋子掩着,偶尔传出几声微弱的说话声,这里就是喝水看书与友独处闲聊之处。屋子还是这屋子,那种大雅和文翰却消失了,一阵失落的遗憾包裹着自己。
不过,转而一想,既然受同学提议来了,况且我们本身就不是来看书的,还是坐坐吧。
于是我们问看店妹妹是否有位置,她的回答让我们有点失望,我们两个无奈对望一眼说:只有离开另寻他处了。正当我准备离开时,屋里出来三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说要离开了,趁机赶紧进去占领这间屋子。我们分别喝了两杯柠檬冰水,三十五元。可能店主想继续保持这份旧,没有桌吧,我们的杯子就在三根老旧的长条木凳上,两张三人沙发凹凹凸不平,年代长久,坐下去软软的,可能要塌地的感觉,屋子里的书啊、杂物啊凌乱摆着。还好,她确实安静的出奇,是个会友、闲谈之处,安静中能让你轻松惬意,坐在这里你不会担心有人来打扰。接下来我们就从同学的学术谈起,然后跨到工作、家庭、子女、自己见闻等。可能我们的谈话很投入,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走出小屋,失落减轻了些,可能记忆中的小、旧、静还依然留着吧。
第二天,恰巧遇到教过的一位学生,她正好一直住在小屋旁,和她说起现在的小屋,我们都有同感。后来,她说:这小屋是王晓庄先生的住家屋,因为他生病忙不过来,暂时转给一个在商业银行上班的叫武叶的年轻人,转让时晓庄先生要求保存原来的风格,可后来年轻人自己没时间,就廉价请高校的学生帮看书店,自然书店的内容和经营目的就改变了,这令晓庄先生大为不满,准备到期还收回来继续经营。
这番话让我欣慰,又充满了期待。
某一天,我一定还会再来,但愿能找回最初的记忆。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一
那是春的味道吧?我自言自语。
这样微小的情绪积蓄在心里燥动,春季里即将落去的夕阳里引发了我无限的欢乐。我相信,春天里的一些东西,在很久以后我都仍然会记得。一个慵懒的午后,一个轻松的梦境,一束暖人心脾的阳光,像是手中细细的沙,透过我的指缝,暖暖的倾泻于这个蔚蓝的城市。
忽然间就觉得心暖暖的,流于指缝的漏光,倾斜着时间的方向。
那些纯净的少年时光。
那些仰望着未来的方向。
那些一路奔跑不曾停止的梦想。
就在这一刻肆意的张扬。
其实很多时候,我开始有些茫然,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去选择一些事,接受一些事。事实上,在选择与放弃之间,有时候对我们而言,是残忍的事情,可是,我们要接受。
可是当我慢慢的看见三月的时光只有几天的时候,才发觉,一些你不曾注意的东西,已经慢慢的消失于记忆。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很多不知道的事都被我们无情的丢于记忆里。然后,在很久之后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
然后,在这个温暖的`季节了,我们感叹着,怀念着好的,坏的,有的,没有的,那些曾经看似稍纵即逝的瞬间。
时间是什么,一种美丽,还是一种哀伤,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一种美丽的哀伤。不知道是24小时太容易过了还是时间真的太短,总之我们发觉,长大了。
不是吗?
曾经单纯的小小少年,经过岁月的磨练,变成了成熟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曾经扎着羊角辫穿着好看的花格裙子跳皮筋的小姑娘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蹦蹦跳跳的因为别人的赞美而红着脸跑开。
记忆温暖如花,我突然想到这几个字。
都已经成为有责任勇于承担的大人,偶尔也会在他们繁忙的眼光里瞥到那一抹年少时的单纯。
偶尔停下来的时候会怀念小时候互相追逐玩闹嬉戏的时光了吧?
但是常常会发现很多人把年少的美好锁紧记忆的盒,每天忙于匆匆的上班下班,每天忙于繁琐家繁琐的事情。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带来了灾难,战争,痛苦,流离,但是人类记忆的盒子不一样,它带给人们的将是无尽的欢乐,间接夹杂对流失的时光的无限感叹。
人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或许是因为春天是一个万物苏醒,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季节吧。又或者,在劝诫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
曾经为了流逝的时间而苦恼,然后,在某个春意苏醒的暖风了,忽然心门唰的被打开了。人回忆过去固然好,但是,新的时间,新的记忆,新的地点,以及新的你,随时都在提醒我这世界的前进。
所以,我们要前进不是吗?
记忆温暖如花,未来一路璀璨。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二
20xx年10月,因为住的房子要拆迁,四处托人打听房子,近一个月之久,终于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找到古城的一院老屋。尽管由于久无人居,房屋有些破败,但是进入大门,依然能够感觉得到曾经居住的主人对生活的热爱,比如整齐的房屋布置,一院蒿草下鹅黄的石板地面,靠墙一溜玫瑰、月季、牡丹、芍药、盆景,真是“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尽管离城有些距离,但是我们决定住在这里了。
中秋节前夜,我们铲除了野草,清扫了狗粪,冲洗了地板后,正式入住。多年没有自己固定的居所,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还是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气息,特别是在厨房的火炉里生起火炒菜的时候,漫起的油烟和肉香真是让人觉得安稳妥贴。
在古城里过的第一个夜晚是中秋之夜,收拾完所有的东西后,已是月上中天,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二姐买回很多月饼、水果,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摆上,并焚香三柱,拜谢皓月。
中秋节的第二天,接了女儿后回家,大门开始对我考验了,左开右开就是扭不开,等我终于战胜了门神后,一回头发现女儿坐在门口的沙堆上,怀里安然地坐着一只小小的猫咪,正吮吸着女儿的手指,安然而惬意地呼噜着。等我们走进家里,猫咪移步跟进,自己跑到厨房里,跳上沙发,看到一杯剩水,便欢快地飞奔过去滋滋饮水,然后在沙发上斜躺下来,微微摇着尾巴看着我们生火做饭。傍晚来临,我们要把咪咪送出大门让它回家,女儿已对猫咪爱之极,要求送它回家,将它抱在怀里亲自抱到大门外放下,然后我们关门进屋。在坐了一会儿之后,窗台上跳进一个小家伙,是咪咪再次回来了,它径自跳进房里,直奔水碗,滋滋饮水,然后奔回沙发上,在女儿的怀里躺下,那番自信和安然,似是久居此地再次回来。
于是当晚留宿家中,准备第二天再让它走。但是第二天它依然在家,第三天以后没有人来找,咪咪已经在家中适应无比,撵鸡逗狗的,仿佛它就是这个家里的一员,只是走失一些时日再次回家。于是我们认同了这个小家伙的存在,开始给它安排水碗食碗,一个纸箱垫几件衣物就是住所,并赐名“咪咪”,开始正名居住。
自小我们就习惯了养猫,养过近几十只感情深厚的猫咪,尽管觉得依然流离失所,但是不经意的就养了3只鸡,1只狗,亲戚送的2只兔子。多养一物就多一事,但是它们在院子里撒欢,对我们租住房屋的事毫不知情,表现出对这个宽敞的院落的无比喜爱。对这只不请自来的小家伙,我们也不觉费事。它一天一天地开始长大,变得油光水滑,眼神也由稚嫩转变为媚人的波光。我们猜这是一只母猫。
不久就验证了事实,在我们对她的性别还在猜疑的时候,它悄悄的怀孕了,并在柴房里生下3只猫宝宝,我们为其起名为大虎、二虎、小虎,看着它们一天一天长大。那时妈妈和我们一起住,她每天都去菜市场要回杂碎喂猫,以致咪咪见到母亲背起篮子出门,就充满期待,等大门一响,它就飞奔到母亲跟前。起初为了躲避家里小孩的探望,它还将宝宝们搬迁了几次,直到宝宝长大了一些,开始自己到阳光下玩耍,它才解除了戒备心,漫不经心的看着它们在院子里四窜,但是一有情况,它会立即支棱起汗毛跑过去护住它们。总之,咪咪做什么都很到位,在单身时它是美丽优雅的,做母亲的时候它又是宽容慈爱的。
后来,三只小猫在随着咪咪训练的过程中,一只不明原因地死去,一只摔到邻居家的高墙下失踪,我们总以为它会回来的,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动静,但是它再没回来。那时一家人心里挺难过的,于是将万千宠爱集于最后的一只“小虎”,咪咪也似乎这样,于是小虎长到很大还在吃奶,不捉老鼠,不跟人玩,十足的一个“纨绔子弟”,最后不得不送回了维西的家中。后来听父亲说它回家后变得很懂事,会捉老鼠,会跟人玩,就是家里的狗会把它追得很惨,不过每次都能顺利逃脱。
咪咪又怀孕了。由于它一直睡沙发,在临产之前我们一直没有给它准备新的箱子,一天夜里,它钻到被子里,烦躁不安地转来转去,由于睡意正浓,没有注意,直到它一下跳下床,在床头柜边发出疼痛难忍的叫声,才意识到它即将临产,等到飞速地准备好箱子等物件时,它已经在地板上产下一只小猫崽。
等到天亮再去看它,五只小猫咪齐刷刷地排着在吃奶了。看着咪咪疲惫的不设防的眼神,真是感动万千,人和人之间,还有人和动物之间,到底是可以用时间和交流产生感情的。
不等小咪咪睁眼,我们必须得搬家了。其实本是于心不忍的,因为我们搬出后空荡荡的房间,对于咪咪而言是不小的环境改变。
二姐一家继续住在古城。听二姐说,由于我们搬出后房门没有关上,家里的小狗时常跑去“看望”小猫咪,大猫搬了好几次家。后来听说小猫咪睁眼了,会下楼玩耍了。
由于距离,很久没有回去看望它们。却在一天,听见二姐说咪咪死了,大概是隔壁搬来了一家人,用鼠药毒老鼠,咪咪吃了半死的老鼠,大概毒性发作,它飞奔回家中,凄厉地叫拢小猫,给它们喂奶,喂着喂着就死了。二姐哭着找来衣服和旧报纸,挖了很深的坑埋葬了它。
在一个夜晚,我和女儿讲起小时候养过的几只小猫,都是极其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后来它们都是吃到毒老鼠挣扎着死去。那晚女儿听着就哭了,她说:“小猫死掉了难过,还难过的是妈妈肯定很伤心,想着妈妈伤心,我就更加想哭。”
古城的六月再次郁郁葱葱,在这个因历史而赋予再次生命力的城堡里,我们居住了两年,有朋友认为“住在古城”很时尚。我们不觉得这样,只是安身立命、日常生活,一样的生活节奏,只是作为很小就离家的农村人来说,那宽大的院落给了我们家安全和温暖,特别是在群花盛开和冬日飞雪的时候更如此。还有对咪咪的记忆。每一个生命都有既定的轨迹,我们和它的生命轨迹彼此相交,在那一刻给我们带来的爱、温暖和信任,有时接近相依为命。
侄子给咪咪半大的孩子们起名为“霹雳”、“闪电”,很坚强的名字。在失去母亲之后,这样的名字具有很好的意义,需要它们坚强独立的生活下去。
遥望古城,在那里,有我两年的记忆,有很多家庭的气息,还有和一个猫咪共度的时光。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三
如果天空有悲欢,那么阳光就是她的欢笑,雨就是她的眼泪。白云来到了她的世界,她笑了,白云在她的世界里消散,她哭了。人也和天空一样,悲欢离合是逃不过的情网,有笑有哭共同谱写一曲昂扬顿挫的乐曲在记忆里演奏,在心里盛开的满园春色是舞台的背景。
春色敲锣打鼓登上大江南北,粉妆玉砌的景色,带我走向遗留在角落里的花园。时光已经过去好些年,我以为被搁浅在尘世的`花园不再有花开,不再有花香,杂草丛生满目荒凉是它现在模样了吧。当春日叩响它的门时,才发现原来只是被封尘在记忆里不愿被惊扰,害怕它醒,害怕它带来挥之不去的忧愁。小心翼翼打开一道门缝,望见它依旧是满园繁花盛开,依旧是清香淡雅沁人心脾。满园的春色溢出厚厚的心墙,似乎在寻找曾经一起来赏它的人,曾经一起来过的人已离它远去,而它却依旧还在我的心间绽放。来探它的路日渐荒芜,开得再繁盛,也只能在时间里埋藏,在某时荡漾一缕芬芳时,瞬间还会泪如决堤。
一片桃花一世情,种一片桃林思念已先乘鹤归去的爱妻,没有甜言蜜语,没有牵手相拥,唯有花缀枝头情映满空,唯有深情在天地间缓缓流淌。时光带不走的爱,停留在眉梢,住进心房,陪伴皱纹爬上额头,今生今世栖息在青丝白发间。天地广袤收藏不尽情愫飞扬,茫茫人海相遇既是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一眼之缘俘虏一颗心,一笑之缘惦念一生。缘聚时姹紫嫣红,笑靥如花旖旎缱绻,缘散时落花凋零,千愁万绪暗涌如泉。曾经那一眼之缘扬帆济海到我彼岸,而我却未渡到他彼岸,曾经那一牵手之缘,亦以为会等来一片桃花一世情在绽放,一旦牵手便是一生一世,或许期许太多,或许想得太唯美,所以在现实也容易破碎。转身离开走上了两条平行线,泪眼婆娑似江水,江水日夜东流带不回曾经,隔江相望浓浓烟雨笼罩,再也看不清渐渐远去的他。
人生旅途不断前行,沿途风景渐行渐远。不能一起同行,再美也只能藏于心间,曾经恋恋不舍,曾经痛彻心扉,在时光安抚下,不再波澜起伏。它就在光阴的襁褓里安静睡着,偶尔被熟悉旋律唤醒,随着婉转悠扬的歌声,思绪掀起一段段过往面纱,熟悉过的身影,熟悉过的脸庞,缱绻之情胜似春风和煦,脑海里一幕幕上映那段旧时光。分一点点时间允许自己沉沦于淡淡的忧伤中,任泪水悄无声息滑落过脸庞。生活不因惆怅的脚步而停滞不前,一段刻苦铭心的情缘,不一定能相伴一生,但一定会在时间的空隙里想起它,再一次闻到它的芬芳时,眼泪还是会流下。
且行且珍惜,今日的追求不迷途于过去中。破镜难重圆,遗失过的美好无法回到最初模样,弥足珍贵的今日更令人笑逐颜开。过去已经抒写下了人生,悲欢离合是人生的一部分,剪一段光阴在记忆里怀念,盛开在心间的花园芳香四溢。
时光浅短,遇花开,款款深情,两人摘,遇花落,落一地想念,一人踩。再回首,淡淡愁绪如烟缭绕,再怀念,一段情缘如歌如诗,美妙又伤怀,撩拨万千感慨如落英缤纷。剪一段光阴放在记忆里怀念,闻它的味道,看它的容颜,在岁月里沉淀更香了,更迷人了,流一滴泪再一次和它告别。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四
都说人上了岁数,眼前的事过眼就想不起来了。可是有趣的是,越久远的事情却越记得清清楚楚。我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一
我家胡同口住着一个哑巴老头,很凶,如果有人稍稍对他不敬,他就会大吼大叫,所以,这片儿的居民都躲着他远远的。哑巴老头喜欢拿个马扎子坐在太阳地儿,一边抽着烟袋锅,一边晒太阳。
有一天放学经过他身边,看到他没有抽烟袋锅,而是用废纸卷的烟,我就拿出我用过的废本给了他。当我走近把本子递给他时,他先是一楞,我说给你卷烟,懂了我意思后,他裂开嘴笑了,满脸的皱纹挤到了一起,哇哇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从那以后,每次经过他身边,他都哇哇地冲我喊,冲我笑。
有一天,一个邻居找到我让我管哑巴老头要烟袋油子,说他家孩子涨肚子,用烟袋油贴肚脐就能好。抽烟袋的很少了,而且哑巴老头很倔谁要也不给,所以找我给他要。我跟哑巴老人说了我要烟袋油,他赶紧拿出烟袋,装上烟,狠狠地吸着,年纪大了老人也很少吸烟袋锅了。过了一会儿,老人就给我抠了一块,邻居很感激。我时不时地管他要烟袋油送人,每要必给,哑巴老人也乐得睁只眼闭只眼。
后来哑巴老人被儿子接回老家了,他家亲戚给我妈妈一个小瓶,里面装满了烟袋油子,说是给我的。哑巴老头是一个心存感恩的人,我只是给了他我不用的东西,他却还给我厚重的回报!
二
我家对面住着一对老夫妻,我叫他们黄大爷和黄大娘。
那个时候大人们的娱乐就是玩扑克,还有就是听广播匣子里的节目,没有电视,没有麻将,四个人凑在一起打扑克,是人们闲暇时最快乐的活动。
黄大爷特别爱玩扑克,玩到兴奋的时候就站起来了。那天在我家玩,我刚好放学,进屋的时候看到黄大爷站着呢,可能是快赢了,正好我要拿箱子里的本子写作业,就想也没想搬走了黄大爷的椅子,这下可出大事,赢牌了的黄大爷,得意万分,往下一坐,摔得结结实实,大人们笑成一团,黄大爷这一摔好几天不敢走路。我也得到了教训,做什么事不敢毛毛草草,不记后果了!
三
女儿约我看电影,她要带我重返电影院!票是在网上买的。走进影院,仿佛进了星级酒店,红地毯,皮沙发。我选了《蝙蝠侠》,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吃着玉米花,思绪回到童年。
那时候电影院特火,买票得排好长好长的队,还不时地有夹塞的。售票口很高,还只能伸进一只手,来了一场好电影,连站票都得找人买。查票员那个牛啊,拿个手电筒晃这个晃那个的,追得没买票的人到处躲。
小时的我特别爱看电影,有一次我央求妈妈领我看电影,妈妈不去,我就一个人去了,来到影院门口,只见人头攒动,吵吵嚷嚷,卖瓜子的小贩一份挨着一份,用来量瓜子的杯子外面看很大,里面却用纸厚厚地糊了一层又一层,这样就可以少装瓜子了,真是奸商!
电影快开演了,我跟着检票的人流挤进电影院,个子小,目标小,没人拦,顺利过关。我找到一个偏点的位置坐下,一会儿,我两边的座位都来人了,我就不声不响地坐在两个座位中间。左边的人以为我是右边人的孩子,右边人以为我是左边人的孩子,安然无事。
电影结束了,我走出影院大门,看到妈妈:“就猜到你来看电影!再这么野,打折你腿!”夜空一轮月亮宁静皎洁,星星诙谐地眨着眼似乎笑我顽皮。我拉着妈妈的手满足地回家了。
四
小时候家里经常停电,所以像油灯,嘎石灯,蜡烛家家必备,蜡烛头我就攒着。红的放在一起,白的放在一起,一攒就攒到过年。过年了姐姐们刷墙糊棚,剪窗花,贴年画,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迎接新年!
我到外面折回几根样子好看的干树枝。把积攒的蜡烛头拿出来,放到铁茶缸子里,然后在炉子上把它们融化了。化蜡烛液可是得有耐心的,蜡烛液太热了烫手,冷了又会凝固,好费心思呢。看着红红白白的蜡烛液渐渐地融化,我赶紧左手拿树枝,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插入蜡烛液里,等手指沾上了蜡烛液飞快地捏在树枝上,直到蜡烛液凉了再轻轻地抽出手指,一朵红里透着白的蜡烛花就在枝头开放了,做好了几支插在花瓶里,放在窗台,阳光照射下,晶莹透亮,别有一番情趣!
我乐此不疲,年年做蜡花,还送给别人家。赠人蜡烛花手有烫伤,为添新年乐烫伤又何妨!
岁月悠悠,每每想起童年的小事,仿佛昨日,时光带走了黑发,带走了身边的亲人,带不走的童年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了心底。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五
当年麦收可是北方农村一年里最繁忙、最热闹的日子,称为“火麦天气”,一切都为麦收让路,和老天爷争时间抢速度,只有把麦子全部收进粮仓,人们脸上才会露出舒心的笑容。那些经典的最具夏收特色的标语口号“龙口夺食,分秒必争”,“抢收抢种,人人出动”,“细收细打,颗粒归仓”,“麦场重地,禁烟禁火”等等,几乎在每个村的墙壁上、麦场边都能看到。参加工作后,每年的麦收季节,厂里都会组织我们到工厂附近的村子里支援夏收,我们带上自备的磨得锋利的镰刀,奔赴麦田,参加这场大会战。一般三人一组,占九垄麦子,每人三垄,身手快、技术好的割麦能手担当中间“拱洞”重任,左手揽住三垄麦子,右手的镰刀沿着麦秸根部,均匀清脆的刷、刷、刷三声,三垄麦子变戏法般顺入怀中,随即将一揽麦子放在身体左后方,五六步放一堆,整齐有序,一路率先前行,拱开一个麦洞,相随的左右两人叫“挎翅”,紧跟上来,竞相追逐!大家比谁割的麦茬低,谁掉的麦穗少,开始还精力充沛干的热火朝天,互相打趣、说笑话,不时还吹吹牛,说他们是“慢三亩”,意思就是一天最慢都能割三亩麦子。不一会,一些吹牛者开始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耷拉着头也不说“慢三亩”了。也有一些割麦“把式”不太好的人,锋利的镰刀常常和皮肤亲密接触,不是胳膊上划了口子,就是腿上挨了一镰,但嘻嘻哈哈都不当回事。我们一些女同志、老同志做捆麦子的活计,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学会了好几种捆麦子的方法,我特别喜欢使用一种“懒钥子”捆麦子,用这种方法捆麦子比平常的那种捆法速度要快,只是没有那种捆的麦个子式样美观,但为了速度,我们大都采用这种办法。麦收时节村里会开一段时间的食堂供群众吃饭,我们也就享受几天不掏饭票的美餐,下午的晌长,村里每天到黄昏时还给我们送一趟“贴晌饭”,大家吃的那叫一个香!这种记忆至今难忘!
八十年代初,家家都分了责任田,每年六月初小麦即陆续开镰,厂里会放几天假让工人回家收麦子,我们就到集市上买几把镰刀、几顶草帽,还会买一些白糖、橘子粉等防暑用品,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参加历时十来天的麦收攻坚战。每天早上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会听到院子里霍霍的磨镰声,我们便赶快起床,公公脚边已放了好几把磨得锋利的镰刀,它们放着幽幽的青光,在等着去施展身手。我们拿上镰刀和婆婆准备好的开水、馒头和黄瓜来到麦地里,已有不少人趁早上的凉爽开始干活了,一顶顶草帽在麦浪里交错起伏,挥舞的镰刀在宁静的田野上铿锵激越,让人萌生一种出征前的万丈豪情!我知道自己割麦不在行,便自告奋勇的去捆麦子,开始公公对我的那种“懒钥子”捆法很不以为然,把我捆好的麦子拿起来在地下摔打几次,看会不会散伙,试过后觉得还算结实,也就认可了这种捆法。其实捆麦子的活计一点都不轻松的,几天下来,胳膊上全是麦芒划的一道道红印子,汗水一渍,生疼生疼的,胳膊经过几天的暴晒,通红通红的还伴有灼烧感,几天之后会脱层皮,每年都是如此。
干到七八点钟,太阳已升的很高了,慢慢开始施展它的神威,我们浑身都是汗淋淋的,感到肚子也饿了,这时公公拿出婆婆给我们准备的食物,馍馍和黄瓜,坐在地头,一口馍馍一口黄瓜,觉得真是好吃极了,吃喝完毕,顿觉神清气爽,浑身来劲。多少年过去了,经常想起那个情景,却似乎再也没有吃过那样香甜的馍馍!
麦子割完后,还得一车车运回打麦场,有牲口的人家用胶皮轱辘车,一车能装将近一亩麦子,我们家没牲口,就用小平车拉,一亩地要拉好几车。一般是丈夫在前面拉,借助平车的背带,弯腰蹬腿使出全身力气往前行,公公在后面也是猫腰用力推,那真真是一滴汗水摔八瓣!运完麦子,丈夫的肩膀会被平车的背带勒出一道渗血的红印子,好多天才会消失。运回麦场后,为防变天下雨,得拿准备好的帐篷把麦垛子盖住,等待碾麦子,要是逢上连阴雨,长时间不能碾打,那麦子就会有些变质,蒸出来的馍馍有一种很难吃的霉味,所以每家都想用最快速度把麦子碾完,把麦颗收回家,悬着的心才会踏实。最初几年是用牲口拉石碌碡碾麦子,这是一道繁重冗长的工序,碾场这天,要提早把麦个子散开均匀的摊在打麦场,让太阳晒一会,碾的中间还要用木杈翻几次场,往往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把麦子碾好,家里人手少的还得叫上主要亲戚来帮忙碾场。我们家没牲口,得等别人家的牲口闲下来才能借用,已出嫁的两个妹妹和妹夫也都赶过来帮忙。
碾完后还得“扬场”,就是把糠秕从麦颗中分离开,这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需要借助风力用木掀一掀一掀撮起上扬,还要固定在一个落点,下面有人专门用扫帚捋去麦粒上的麦糠和碎屑。扬场者那一招一式,就像一个舞姿优美的舞者,每次扬起来的麦子,宛如划过一道彩虹,令人赏心悦目,一家几千斤的麦子,就这样一掀掀扬了出来。后来有的家置办了扇车,就互相借着使用,不再费力气扬场了。再后来有了大型脱粒机,更是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效率也大大提高,像我们家七八亩麦子,几个小时就好了,而且脱出来的麦粒干干净净,不需再扬场了。一般是几家合伙使用一台脱粒机,轮到脱粒这几天,几家人老少齐上阵,白天黑夜连轴干,累了就在麦垛旁边打个盹。麦场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有一个公认的主事人,像个战场上的指挥员,指挥大家各司其职,年轻力壮的,负责将麦子均匀的喂入高速运转的脱粒机内,有几个人专门往脱粒机前转送麦个,并将捆麦子的“钥子”解开,脱粒出来的麦秸秆要旋成一个很结实的圆形的麦秸垛,这也是个技术活,一般人拿不下来,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庄稼把式完成这个杰作。有人在机器出口把脱粒出来的麦颗装进口袋。机器不停的轰隆隆响着,说话需要很大声别人才能听得见,每个人的脸上都落满了麦秸秆的碎屑,鼻孔和耳朵眼几乎都堵塞了,眉毛和眼睫毛也成了灰白色。虽然很累,但大伙兴致都不减,很大声的说着笑着。有邻家大哥很有才,四六句张口就来,大家都很喜欢听他说,每次听到他流畅的顺口溜,就让人联想到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不时有人喊,来一段,解解乏!邻家大哥一句“好咧”,“张家媳妇李家婆,故事能有几大箩……”幽默诙谐的段子不假思索的就从那满是灰尘的嘴边流淌出来,大家开怀的笑声淹没在轰隆隆的机声里,疲惫也似乎飞到了九霄云外。
不久,麦地里出现一种简易收割机,是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的,一块地不到一晌就割完了,效率比镰刀快多了,让我们羡慕不已,心想我们要能用这个收割麦子多好啊!但没等我们用上它,便有联合收割机进村了,用它收麦子,主家只需要拿上口袋站在地头,等它把一块地收完,将车斗里的麦颗装进口袋就算完成麦收了。家家都想用这个庞然大物收麦子,但村里只有一两台,好多年轻人就跟在它屁股后面跑来跑去,丈夫也在其中,有时好几天都轮不到自家,眼看地里的麦子都熟透了,还没等到收割机,公公背后就埋怨儿子:有等这几天功夫,麦子都割完了。但丈夫依然执着的跟着收割机,终于将收割机开进了我们家地里,片刻功夫那黄橙橙的麦颗就装了十几口袋,公公不停的感叹:这大家伙太快了,就是快!言语间眉梢眼角全是笑意,看得出他也认可了这个新鲜玩意。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昔日“收火麦”的情景已不复存在,人们不再为收麦子而着急上火,轻轻松松几小时就搞定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还在不断的变化中,曾经的麦收已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镌刻在我们心中,凝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永远都不会褪色!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六
行走红尘,时光流逝,当我梦醒回眸时,才发现:故乡成了远离的记忆,亲情却是深深地烙在了心里。
——前言。
(一)童年里的焦焦馍。
在我生活的记忆里,最好吃的馍饼之类莫过于烙馍。
烙馍的锅是用铁水铸的圆形的一片,直径约一尺大小,中间凸起,下方均匀的留着三个小爪,它有一个名字叫鏊子。而烙馍则是中原百姓家最普遍的面食吃法。我一直以为它是起源于我的家乡。但看了张炜的《九月寓言》,传奇般的对鏊子的描述,我有些不确定了。
但这与我的内心情感无关,烙馍已离我远逝,它成了我对童年的怀想,对亲情的思念。
烙馍费时在和面,面一旦和好,分成鸡蛋大小的剂子,用小擀面杖擀时一分钟能擀三四张,面剂在擀面杖下神奇的转眼间薄如纸样的透明。放到烧热的鏊子上一挑一翻即熟,几分钟就是一大摞。这活需要的是麻利娴熟的技巧,不然就会是一张薄面片,一挑非破即皱。动作稍缓眨眼间黑糊过火。一大家子人吃一顿的烙馍,只要开火,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烙出的馍软筋耐嚼,面香可口。夹了适季的拌凉菜,更是爽口开胃,五六岁的少年,每顿也得三四张方能过食欲之瘾。
家里烙馍,是由姥姥和母亲操作。到了姐姐长到七八岁时,擀馍翻馍的手艺娴熟的程度已和母亲相当,与母亲配合默契,丝毫不乱。
每当烙完最后几张,趁着鏊子未凉的温度,母亲就会拿出三四张馍抹上油,撒上一些盐,然后对折成长条,放到未凉的鏊子上焙烤。等鏊子凉透,长条的馍上散布者点点焦花,成了烙油馍。为了方便拿着吃,母亲把馍一切两半,递到等在一边垂涎欲滴的我的手里。油馍吃到嘴里焦软酥筋香的美味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另一种衍生烙馍,就是焦焦馍了。焦焦馍与烙馍的不同之处就是里面放了盐和芝麻。烙熟后晾干,吃的时候在火上烘烤一下,就成焦焦馍了。焦焦馍最主要的一样添加成分,是从鸡胗上揭下的焙干的鸡食皮粉,它的功能是对小孩积食消化有奇效。但过去的我不太知道它其实是为了哄小孩吃鸡食皮克食,却以为焦焦馍放鸡食皮是为了增加馍的焦脆酥香。
烙焦焦馍不是为了吃馍,而是为了给孩子克食,它已不是为了吃馍充饥,把它当成了哄孩子的糖块一样的零食。不管是儿童那时还是现在,糖块和焦焦馍相比,糖块都处于劣势,可口美味的程度无法与焦焦馍相比。如果不知道它的克食功效,我依然相信,因为加了鸡食皮而香酥美味。
至今想起,却知道了,这香酥美味,其实是一种母爱在心的浓浓亲情。
烙馍、烙焦焦馍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美味的零食,成了我对童年最美好的见证。
烙焦焦馍成了我最难忘的母爱亲情!
(二)糖角里的雪花。
现在的食品店里,已看不到一种小饺子形状一样的称作糖角的食品了。然而,糖角却是充满了我对这种食品甜蜜美好的记忆。
在一个雪花飘飘的黄昏,我远在故乡的、长相和妈妈一样的姨带着满面倦容的笑脸走进了我们的家门。
姐姐兴奋地迎了上去,激动地喊了一声;妈!
我也跟着喊了一声;妈妈。
姨随意把包袱扔到了一边,抱起我说;哎。小星都这么大了,会叫妈了。好孩子,我不是妈,我是姨,叫一声姨!
妈妈。我第二声叫出,依然是妈妈。她长得和妈妈一样,还和妈妈一样亲切,有同样的气息。
姐姐说;他就知道看脸,等妈回来了,他就会叫姨了。
姨放下我,打开包袱,拿出了一个纸包,说;小星,看姨给小星买了好吃的点心,糖角。
我拿着一个糖角,咬了一半,看到糖角里藏着白色的雪花。
姨的到来,带来了故乡的甜蜜,飘着洁白的雪花。
我童年里吃的糖角,是从故乡带来的,它有一个我起的独特名字,叫糖角雪花。
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爱吃一种叫糖角的点心,但都没有那次的好吃。到了最后剩下的碎渣,也留给了记忆里的甜蜜!
(三)魂兮归来。
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最温情和神秘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母亲为我叫魂。也许,这一刻神圣庄严的仪式在我呀呀学语时就已开始,一直伴我度过我的少年时代。但这美好温情的记忆,将会伴我一生。直到我有一天又开始回到母亲身边,成为她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享受它温存的爱抚,从新感受她对我的爱的呼唤。
小的时候,每逢摔倒,被母亲扶起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掸土看伤,而是就地用手掌虚空抓着,嘴里轻柔温存的呼唤着;星儿不怕了,星儿回来了,星儿一起跟妈妈回家了。然后,才是掸土和擦鼻子抹泪的劝哄。那时候只要不是有太大的身体摔伤和意外,我的哭声总会在母亲的呼唤声中戛然而止破涕为笑,等母亲叫完后,幸福的跟着母亲或是被母亲抱在怀里回家。
这种简单的仪式就是叫魂,如果不做及时的呼叫,魂就会离开躯体,遗落到当地。而后,会因为惊吓产生疾病,发烧或是厌食等其他症状。小孩儿失魂最明显的症状是,半夜睡不踏实,一次次产生惊悸的颤抖。
病症出现时的叫魂,要比当时的叫魂要郑重复杂得多,那一刻也充满了母爱的温情和诗意。
夜晚,万籁俱寂,明月当空,星光灿烂。母亲牵着我幼稚的小手,走出离家门十步远的地方蹲下身,然后在地下画出一个十字,让我蹲在中间。等我蹲好后,母亲的手开始由外向里虚抓。每抓一次,轻拍一下我的胸口。抓过三遍后,第二轮再抓时,轻声地呼唤着我的小名;星儿,回来了。星儿,回来了。星儿,回来了。然后,又是三次虚抓、呼唤。到第三轮虚抓完后,呼唤就充满了温情和欢欣,似乎看到了她宝贝儿子的回归。星儿,回来了,不害怕了,跟妈妈回家吃饭了。星儿,回来了,不害怕了,跟妈妈回家睡觉了。星儿,回来了,不害怕了,回家看爸爸了看姥姥了。
星儿不害怕了,星儿回家了,星儿回家吃鸡蛋吃大苹果了!
第二天,一切症状消失了,我真的比平时能多吃一小碗饭了。没有了不适,多了一些跑动和欢乐!
而那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却一次次刻在了心间;一次又一次温情庄严的场面,印在了我的眼前;一声又一声轻柔的爱的呼唤,让我重温时泪流满面!
如今的一次次魂飞天国,却不希望尽快返还,只愿看到您慈祥的笑脸!
月亮升起,星斗满天的记忆,你一次次依然在呼唤着;
星儿,回来了。星儿,回来了。星儿,回来了。
风筝的记忆风筝的记忆随笔篇十七
看了满莲同学发的初中毕业合照,我很是诧异,几乎认不出我是我了。四十三年了,那个年代,我们普遍缺衣少食,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都是豆芽菜。
那时的我除了瘦小还不太愿意读书,总觉得读书没什么用,所以即使离学校三里多路,也不愿读寄宿,只能天天家里,学校的跑着,特别是刮风下雨的日子,打着一把破旧的油纸雨伞或戴一个斗笠顶风冒雨前行,一身水一身泥的,实在是苦不堪言。因此,迟到便是常事,起初班主任是批评教育,次数多了,就被要求写检查。和父母商量后,我决定来学校寄宿,一是想彻底解决迟到的问题,其实我也是很想进步,很想得到老师的欢心的,二是那时开始抓教育质量了,我也想有个相对好点的成绩,能够被同学看的得起。
我的寄宿生活是从初二一学期开始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决定和大我一点又诚实谦恭且学习成绩很棒的光富同学搭宿,从此他便成了我初中同学之中第一个亲如兄弟的朋友。
光富于我是益友也是诤友。和他相处的日子,回忆起来至今让我感到愉快,他不仅教我打多少米蒸饭才合适,一餐吃多少菜才能按家里的要求炒一次菜吃三天,饭碗要怎么拿沙子擦才干净铮亮,而且教我衣服要重点洗领口袖子下扁才能既洗得干净又省时间……有一回,我从家里带一个鸡蛋(其实是偷来的)我们蒸着做菜吃,我把个碗放在床铺的草席上,争着要试试打蛋到碗里的感觉,我把蛋在床沿上碰了碰,然后用双手用力掰开鸡蛋壳,一使劲,"哗"的一声,蛋清夹带着蛋黄滑出了碗底,掉在光富的草席上,光富只是一脸可惜地看着我,半点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我也垂着两手摇了摇头看他,叹了一口气。要知道,那个时候有个蒸鸡蛋下饭是多么令人艳羡的美餐啊!就这样,我们美好的希望顷刻间化成了泡影,留下了至今的遗憾。
我是班里不认真读书且有几分调皮的少数几个之一,我和光富成为要好朋友的初衷是想借助于他帮我提高学习成绩,因为老师说进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要凭考试成绩,而我又还想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再玩两年。因此,他有时帮助我,要我改变坏毛病,努力学习,我也无条件听从他的劝告。事实上我也在变好,记得有一次数学竞赛,我还考过班上第二名,那是我读初中以来绝无仅有的一次好成绩。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考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又有了新规定,说是农村户口百分之二十五推荐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我想,要是这样的话,任由我多么努力也是白搭。因为我不仅多次违反纪律,而且经常和班主任吵架拌嘴,有时他还被我噎得只是涨红着那张长满胡须的脸,说不出话来。气急了他就会指着我凶巴巴地说:"赖鸡婆不鳌屎鳌"(人不强嘴犟的俗语)。
游米果是我们班的大哥,头大膀粗,一脸诚实,是个为人诚恳,值得交往的好同学,因为他家在马坳镇下街头,离学校只有几百米远,我经常去他家蹭个饭菜苞米什么的。他是通宿生,不需要上早晚自习,所以有时间做些捕鱼捉蛤蟆的"课外作业",当然,我特别羡慕他的自由自在。
与其羡慕,不如行动,反正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是读不了了,不如跟我米果大哥一起混混,说不定除了好玩,还会有收获。于是缠着大哥带我去捕鱼捉蟹。有一天,下了晚自习,我和米果趁黑摸到河边,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在河边摸索前进,我轻声问,这么黑怎么不拿个电筒啊,米果哥说,被别人发现了,渔网什么的都会全偷跑了。我在黑暗中点点头,从心里佩服大哥的.智慧。到了河里,河水只有膝盖深,我们撒网,放捆钩和歪嘴钩,忙乎到大半夜才回到学校,我轻手轻脚摸到床上,生怕被人发现我的行踪。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偷偷起床,比平时上自习起得早多了。其实昨天我一夜都没怎么睡着,心里老记挂着那河里的鱼是不是进网上钩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91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