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学微生物论文(专业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4:02:06
2023年生物学微生物论文(专业21篇)
时间:2023-11-25 14:02:06 小编:念青松

总结是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规划和改进的促进。要善于运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使总结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份参考资料,请大家参考。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一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生物学方面的书,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经常阅读有关生物学科的书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专业书籍外,看一些杂志报刊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报刊会有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师专家对于生物教学方面的一些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以后出去的教学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师介绍的书中,《中学生物学》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图书馆翻阅了《中学生物学》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绍了许多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收获。在这一期报刊中有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物学科易混淆名词之辨析》。文章作者陆新华辨析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物学科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名词,如:蛋白质与蛋白,着丝点与着丝粒,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逆转录和反转录等,看完这些名词辨析,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忽略对那些概念比较接近的名词的辨析,有些名词虽然我们知道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但要我们仔细辨析我们一时之间会说不出来,甚至有时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着丝点和着丝粒是同一个概念。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物教材中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用“着丝点”,而在细胞生物学教材中讲解染色体结构或细胞分裂时,又常出现“着丝粒”,我一直以为两者为同一结构,之前也没有仔细去探究两者是否不同,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dna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着丝点就位于着丝粒的其中一个结构域—着丝点结构域中,是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着丝点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纺锤体忽的纺锤丝(或星射线)直接附着在着丝点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没有着丝点,染色体不能由纺锤丝牵引移动。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动能也不同,但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由于着丝点与着丝粒联系密切,结构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联系紧密,两者常合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但在平时我们常把相近的名词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会带来相当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名词,甚至有时把两个名词混为一谈,说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意思相近的名词之间的辨析,只有我们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注意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辨清,在以后的教学中才不会误导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解,而且我们应注意在以后为学生讲解到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应特别强调。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学的思考》。该文章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些知识明明在课堂上已经强调多次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记不清楚,经常弄错。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原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结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的教学从前概念的产生,如何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讲述如何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

看了这篇文章有利于我们现在学习的教学设计,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新知识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对重点的新概念要重点的与之前学生可能接触过的错误的前概念区分,这也是我们这是以后真正去给学生上课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

这篇文章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我们避免不了,学生在进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已经在小学的科学课、初中的生物课接触、学习到了许多生物学科的知识,而且学生也会从互联网,平时生活学习到相关的生物知识,这些知识数量很多,有部分学过的知识是因为当时知识水平不够而没有深入学习,只学习浅表,而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这就使学生在进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习生物的时候会有这些前概念的干扰。作为老师应利用各种方法,如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及发现学生是否有错误的前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到干扰、误导,影响学习效果。

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其实与其他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文章作者举例说明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在其中涉及的化学键在化学学科中有学习到,而在政治学科中也有对“通货”的学习,老师可以利用学科交叉,以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辨析前概念。这就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在学习专业的知识外,也要相应的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身的知识面更广,利用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课堂的教学。

虽然有时候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会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但只要正确处理,前概念也能为生物教学服务。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前一个概念时能为后面概念的学习作铺垫,学习后面概念时能以先前学过的概念为例,巩固前后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作为教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概念,通常会举例,打比方等,这时要特别注意自己举的例子是否合适,要避免因为教师不经意的失误也可能成为干扰学生以后学习的前概念。

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方面的知识,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看这些相关的杂志报刊书籍能使我了解到更多的新的知识,与时俱进,汲取其中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充实自己,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二

摘要:本文从论述高职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模式和教材选取等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等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秘专业双语教学。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或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我国加入wto有关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文件中虽然提及的是本科教学但是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主要指在某些或所有的非语言科目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逐字对译和信息转换而是将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为教学提供服务。双语教学与传统的外语教学不同外语教学强调“语言教学”语言本身是教学的内容而双语教学则强调“教学语言”外语只是教学媒介专业知识才是传授的主要内容。英语仅仅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教学中心和目标在英语情景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涉外文秘双语型实用人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社会急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专业口径宽,能够实际运用外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种单纯的语言型外语专业或外语能力一般的单一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仅靠传统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水平已经不足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寻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国际理解与沟通的能力,双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秘书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职业,具有涉外性、辅助性等特点,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

高职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教育部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双语教学师资薄弱、教师对双语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双语教材缺乏、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中推行双语教学的主要障碍。为了探索一种适合本校文秘专业的双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笔者从学生、师资队伍、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文秘专业部分课程开展双语课程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本校文秘专业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文秘双语教学的调查问卷,以期探讨开展文秘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重要性,并对改进双语教学的方法、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3.1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文秘专业在校学生共计95人为调查对象(级34人,级29人,级32人)。

3.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分析:自行设计问卷,教师上课随机发放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课后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无弃权。调查内容包括对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的认知、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情况、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有封闭式问答和开放式问答,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现有资料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文秘专业课教师的师资情况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说明实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调查结果分析:详情见表1。

表1学生对我院推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可行性的认知情况调查(n=95)。

4.文秘双语教学问题分析。

4.1可行性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有75.79%的同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72.63%的同学认为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70.53%的同学已经或者有意愿报考涉外商务秘书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同学达到42.63%,有8.42%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提升专业及外语知识和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开阔国际视野及意识、掌握前沿学科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只有13.68%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会加重学业负担。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秘专业几乎全部是女生,女生对语言的天生敏感和学习天赋使得大多数同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并能清醒意识到双语教学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这些同学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通过了大学四级甚至六级考试,大多数学生具备英语基本听说读写能力,为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分析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到文秘专业主要技能训练及教学要求大都围绕前台接待、来访客户接待与交流、办公室设备使用、档案管理、应用文写作、安排公务活动及会议的筹备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像我院如地质矿产、财会、机械等其他专业性极强的专业,仅学习英语核心专业词汇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是英语日常用语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型就可以进行交流和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样使专业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更得心应手。

4.2教学模式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有53.6%和32.7%的同学分别认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只有4.2%的同学认为都可以进行双语教学。在关于较好的双语教学模式选项中,几乎没有同学赞同全部或绝大部分使用英语,绝大部分同学赞同在总结重要概念和小结,介绍关键字和专业术语或案例分析时可以适当用英语。68.4%的同学认为应该从二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合适,说明大多数同学能够在充分认识自己认知能力的同时,区分普通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的异同,从而更有目的、有方法地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语言应用能力。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并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比如两课、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用中文讲授的效果更好,因此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三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多毕业生需要到企业工作。高职院校设置实验以及实训课程的目的,在于给企业培养出实践性强、可以很快适应企业环境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电工实验室课程是工科专业学生比较关注的实践性课程。可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电工实验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比如,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高职教师思考到学生人身安全方面的因素,往往非常小心;电工实验室设备破坏率较高;电工实验课时少等。以上因素均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电工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而怎样教好电工实验课,将电工实验教学效果改进,始终是困扰高职师生的问题。因而,必须要找到合理且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将电工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而改革实验教学效果就是当前亟待处理的问题。

1电工实验室现况。

高职院校电工实验承担着工科专业学生电工基础验证实验与实际操作实训教学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须要对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工业中心较为关注电工实验室建设,在很久以前就提出了改建的方法,拟出引入点的电工技术所需设施,进而健全电工实验室设备。让实验室具备研究与开发等能力。现如今,高职院校电工实验室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般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室设备不足,功能匮乏,实验内容较为简单。实验设备通常所使用的时间均比较长,因为设备长久使用以后就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再者,一些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比较早,实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工实验教学要求。在现代化社会,高职院校电工实验是通用实验设备,功能不够齐备,灵活度较差,很难充分满足实验大纲要求的综合性实验。除此以外,原本电工实验台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没有思考到实验内容多样化,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弱。第二,实验教师资源不足,专职实验教师匮乏。高职院校中缺乏专职实验教师,很多实验均是由理论教师开展的,所以实验均是通过理论教学为前提的,将验证性的实验为核心,不具备足够的时间来按照机械专业、电子类等专业特征着手,开发出全新的实验项目。第三,实验课程课时少,考核方法滞后。高职院校电工实验是电子类专业、机械专业、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据的课时比重相对较少,而电工实验教学通常包括在理论教学之中,如此就导致了电工实验课时所占比例少,计算机专业还并未设定电工实验课。而实验考核均是根据批改实验报告为成绩的标准,并非是考核高职院校学生动手方面的能力。以上这些都属于亟待改善的问题。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四

大学语文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非中文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当今专业划分越来越精细、学科分割越来越强烈的时代,特别需要对非中文专业、特别是理工、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但实际情况是,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不受重视,学科地位低,任课教师被边缘化,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没有多少成果。大学语文被当做可有可无的课程,课时随意减少,往往安排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大学语文课的任课教师在评聘职称时也会因学科归属问题处于尴尬境地,这都严重影响大学语文课的发展。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普遍有厌学情绪,学习目的不明确,为考试而学,考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在他们看来,语文基础知识很枯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又太抽象,远不如看图片、电视电影那么直观、生动。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有一定内涵和深度的文学作品在被边缘化。更加上大学语文没有英语课的考级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淡漠,上课时学生自己在下面看专业书、杂志或英语书等。

1.3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大学语文的传统教材往往是文学作品选,其间增加一点文学、语言方面的知识,除了篇目有差异外,与中学语文没多大的区别,教学内容显得陈旧,这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排斥情绪。更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讲授法贯穿始终,“满堂灌”,没能找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够。同时,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滞后,其边缘化的地位使老师失去教学改革的动力,往往把大学语文作为自己专业教学和研究之外的“副业”。

1.4切合现实不强,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不够。

大学语文主要是学习经典作品,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大学语文不是经典阅读课,应该是一门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写作息息相关的课程。我们人类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大学语文对此视而不见,这使学生觉得语文课离我们的现实很远,学不学这门课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影响。同时,大学语文对学生的实际训练少,看不到该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由上可见,大学语文课程与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合拍。大学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并没有真正突出出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显见的成效。我们认为,要走出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必须以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五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形势下,面对教学时数少,学生的.知识层次不齐、实验能力较差的实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设想.

作者:薛林贵李师翁唐德平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兰州,730070刊名:微生物学通报isticpku英文刊名:microbiology年,卷(期):33(3)分类号:q93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生物工程微生物学创新能力

-->。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六

随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兴起,涌现出了一批竞赛特长的学生,学科辅导教师也在着力研究和培养这样的特长学生。自我国开展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学生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摘金夺银,成绩辉煌。生物学奥林匹克活动吸引了许多中学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有志于发展生物学。特别在高考取消生物学科,生物教学步入低谷的时候,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养了一批生物学科特长生,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发展。面对21世纪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生物学特长生如果仅限于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摘取奖牌的学生,特长生的意义就显得过于狭隘,就会使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发生偏差。因此对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加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七

论文摘要:目的验证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方法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氨金黄敏颗粒的检查。

主题词:氨金黄敏颗粒检验。

中图分类号:r122.1+2。

为了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现对某公司生产的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一、材料与仪器。

1、试验样品药品名称:氨金黄敏颗粒,批号:090901、090902、090903。

2、验证用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冰箱、电热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离心机、蒸汽灭菌锅、集菌仪等。

玻璃器皿锥形瓶、培养皿、量筒、试管、吸管等。

3、验证用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4、验证用培养基及稀释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二、验证条件。

无菌室环境洁净度为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净化消毒30min以上,供试品及灭菌的器具等经传递窗紫外杀菌灯照射30min置无菌室内,试验人员手消毒后穿无菌服进入操作间。

三、方法与结果。

1、菌液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5℃培养18~24小时,分别取各菌种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至10-5,大肠埃希菌稀释至10-7,枯草芽孢杆菌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3~48小时,取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黑曲霉的新鲜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5ml将孢子洗下,吸取此溶液1ml置一个无菌的比色管中,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适量与标准比浊管进行比浊,取比浊后的菌悬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4,约为50~100cfu/ml,备用。

2、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分散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3、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试验。

试验组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培养基稀释法,取1∶10供试液10ml,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全部上清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足至原量,混匀,再从中取1ml分别加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l),加入各阳性细菌试验菌1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置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测定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取1∶10供试液1ml,加入各霉菌及酵母菌试验菌1ml,立即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

菌液组取稀释好的各菌液1ml,分别加入平皿中,加入相应培养基,置规定条件培养,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供试品对照组按试验组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替代供试液,方法同试验组。

4、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置无菌条件下离心(500转/分)5分钟,取上清液置无菌试管中,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足至原量,混匀,加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ml中,再加阳性对照菌大肠埃希菌菌液1ml,摇匀,置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大肠埃希菌浓度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验证。

阴性对照组方法同试验组,加入1ml阴性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验证),置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3.5结果分析。

3.5.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结论在三次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故可照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氨金黄敏颗粒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3.5.2控制菌验证结论在三次试验中,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故可用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氨金黄敏颗粒的控制菌检查。

四、讨论。

1、许多药品本身的特性(如抑菌性)会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需要对供试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消除其本身带来的干扰。

2、药品的微生物检查是保证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检查项目,必须对每个品种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3、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八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新课程体系中10门主干课之一,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原理性,概念性,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的课程。该课程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微生物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是水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基础,给水排水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学好该门课程后才能更好地应用生物法来设计污水和自来水水处理工艺。微生物个体极小,种类繁多,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和结构,这就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感觉微生物知识杂乱,学习难度比较大,学习效果也不好,因此,如何提高水处理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如下探索。

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该门课程是给排水专业的主干课程《水质工程学》(包括给水和排水)的前导课程,和其他专业生物教学不同的是要紧密围绕“水处理和水质控制”为核心实施教学。所以重点介绍水中存在的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以及在水质净化中有重要作用的古细菌、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生理特性。在介绍微生物生理和营养时,要密切结合在水处理工艺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介绍呼吸类型和代谢途径。在介绍生物对碳元素、氮元素、磷元素等的转化原理时结合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要求讲解,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际意义,为后续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应用实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水处理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工业应用有密切联系的应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讲授应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原理部分内容时,应该带领学生参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观察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性状,在参观中给学生讲授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生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讲授大型水生植物治理水环境时,引入一些工程实例,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能使学生带着兴趣深入地理解微生物在处理中的作用。除了教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更要引进工程实践中一些有影响的或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实例。南京林业大学校内有一条有防洪和排污功能的河流,由于河流里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比重较大,水质表观性质很差,学校为美化校园环境,引入了微孔曝气、喷泉曝气、添加微生物载体与菌种、种植水生植物等生物处理工艺对该河流进行污染整治,该河流中就存在各种降解污染物质的生物,在讲解生物处理水原理时就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教学效果良好。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微生物形体极微小,看不见,摸不着,为了使学生对微生物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讲微生物大小时,病毒、细菌、酵母、霉菌等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展现给他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述微生物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时,配以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等的图片,使学生对微生物的巨大威力和处理效率大为佩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比较强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得他们认识到掌握微生物知识在给排水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研究型学习。

《水处理生物学》教学注重学生不仅要对对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形态与结构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独特的研究学习的技能。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藻类这一章节时,正好是春末夏初,学校里的河流断面中流速缓慢的区域有大量红色的物质出现,学生很好奇这是什么现象形成的,这时候就引导学生取样观察,了解藻类生长的.环境条件,藻类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加深了学生对水体中藻类的知识的掌握。本学科也是发展中的学科,在生物学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手段产生,比如说新型的微生物菌种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微生物检测的新方法pcr―dgge,在讲解到相关章节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了解新技术,新方法。

5强化实验教学,强化技能训练。

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应长期持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识,还要经过足够的能力训练,使其具备适应特定岗位要的综合工作能力。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需要通过4个课时的实验课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原理及操作与使用方法,掌握水体中主要微生物的检验技能,掌握控制水体微生物生长的方法,以确定水和废水的生物学性质,了解主要的水处理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和结构特征,掌握从水体中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和技能。按照这个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制定了完整的实验计划,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酵母菌、霉菌、放线菌、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菌胶团等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操作,还能完成对各种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在完成观察任务后,继续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进行纯种分离,接种,培养(任选稀释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在培养36小时后观察培养出来的菌体、菌落,进一步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课时少,但是实验内容比较多,所以实验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好酵母菌,霉菌样本的纯培养工作,取曝气池新鲜活性污泥样本工作。在实验指导过程中也要依据教学经验,对历届学生实验操作时不太注意或易出错的环节,讲解时着重提出来,并且在他们实验操作过程中时监督检查,如“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的实中的操作步骤、“无菌操作”实验是否严格无菌操作,提高他们的效率。

以上几点便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当然关于水处理生物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深入探讨,也很多需要进一步改革。总的来说,希望经过不断的教改反思,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文博。优化微生物学教学[j]。微生物学通报。,(3)。

[2]李远红。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教学问题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九

20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9月,教育部专家组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1

把握核心素养内涵,助核心素养落地。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在教育改革领域的主要体现和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领域落实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精心研读和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要点,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统领性、对学生发展的支撑性,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核心素养与深化课程改革有着直接的、深度的关联。它规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宗旨,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育教学、考试评价、课程保障等的根本依据。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组织针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及框架构建,“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涵之一。“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而且要使这三者互相渗透与融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获得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核心素养的提出让课程改革充溢新的生命活力,丰富了育人目标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课改改革的关键。课程管理、课程建设、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等,均指向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教材、教学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存在的,课程、教材、教学的价值意义当然也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举措,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也就是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落实学生发展湖心素养,就是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实现课程统整融合,助核心素养落地。

课程是学校的“心脏”,是学校育人的“蓝图”.课程实施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看,纵向上要实现三类课程的统整,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横向上要彰显两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一是学科类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知识体系开发的。学科类课程的实施要在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和学科教育价值上下功夫,发挥学科育人的不可替代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综合实践和活动类课程,这类课程从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求出发,与真实的世界发生关联,将生活情景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体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要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系统完整的、体现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性课程统筹实施,通过课程实施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最重要、最关键、不可缺的素养。每一门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等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因此,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来讲都是有限的,过分的强调学科独立性是不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小学都应该强调学科整合和统筹,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设计学校课程体系,要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功能,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3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助核心素养落地。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课程实施过程之中,而课程教学是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最终要通过课程实施落地。教育部已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近期将要审定发布。从近期教育部公开进行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意见征求稿可以看出,各学科均按照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样体系,提炼出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要求,研制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修订版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成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深化课改的关键举措和具体化、操作化。作为学校和广大教师来讲,落实核心素养就必须执行好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须大力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只有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才能将核心素养落地。一是学校要基于国家课程方案,科学构建属于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课程化,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整融合,建立学科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使核心素养分阶段、分层次、分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之中。二是学校要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期课程纲要的研发,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和主人,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科学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按照学期进行分解和细化,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落实到每一个学期,既使教师明确学期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也使学生知道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等。这样才能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学期。三是组织教师进行课标规定的学科课程内容的分解和细化,将具体学科学习的内容标准分解为多个学习要素,并分析核心要素和关键要素,用具体的行为动词予以科学地描述。这样才能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知识节点。四要组织教师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对每一学习主题或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清晰地、规范地设计教学目标,每一条教学目标的叙写均应体现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结果四个要素,且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五要按照教学目标先进行学习评价设计,设计出目标达成的教学评价方式、途径和内容,教学评价的设计要先于教学活动设计。只有抓住这几个关键环节,才能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4

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助核心素养落地。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什么样?这是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应达成共识:只有能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通过高层次的思维参与与投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学科知识的学习就永远只会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要大力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指向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一是要实现由“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要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的课例研究,通过课例把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中,从而力争将核心素养由一个抽象的理念变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二是要实现由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学科核心知识为中心、学科考点为中心,转向核心素养为中心。从核心知识到核心素养,其本质是从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向学生中心的课程观的转变。当下,以学科核心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而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性轻实用性。要倡导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核心知识与核心素养并重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导师制引导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通过走班制满足学生的教育选择,通过学分制彰显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自主管理唤醒学生的主体自觉,通过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的自我体验。三是要实现由单一学习方式向多元活动学习方式转变。“核心素养”一头连接“全面发展的人”,一头连接“真实的生活世界”,核心素养本身具有可塑造性、后天可培养性和可干预性等特征,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进行,要通过真实的情景、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式学习等,把知、情、行、思、信等要素相融合统筹落实。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概念、规律、命题、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更要让学生感受、体会和领悟到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品格养成、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指向于人的文化意义、思维意义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之中。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才,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创新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课程设置,改革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郭庆合宋志善张忠新邢志广王明永张晓琴作者单位:郭庆合,宋志善,张忠新,王明永,张晓琴(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河南,新乡,453003)。

邢志广(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新乡,453002)。

刊名:西北医学教育英文刊名:northwestmedicaleducation年,卷(期):17(3)分类号:g642.0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教学改革改革措施

-->。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一

工作年限:3年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深圳市身高:--。

居住地:广东省深圳市现任职位:总监助理。

待遇要求:5000--8000/月到岗时间:面谈。

希望地区:深圳市广州市东莞市。

希望岗位:经理助理行政助理物流管理。

自我评论。

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做事认真,能坚持,性格执着,乐于主动学习。工作经验。

某公司-03--04。

公司性质:农林牧副渔。

担任职位:总监助理。

离职原因:--。

工作职责和业绩: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技能专长。

技能专长:

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熟练使用生物学常用的pcr及色谱仪等大型仪器。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二

,求职时个人简历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更好的个人简历呢?请参照下面个人简历模板一篇是

为写简历时参考。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还为求职者推荐这份

为模板,更多的`专业简历与求职信在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技能专长
技能专长:
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熟练使用生物学常用的pcr及色谱仪等大型仪器。

-->

-->

-->

-->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三

应届毕业生要怎样写一份求职简历来定位自己,以下

生物工程应届毕业生简历模板

为参考!每个人的简历都有不同而网上下载的简历也五花八门,本站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生物医学工程个人简历范文

参照资料!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机:
qq/msn:

-->

-->

-->

-->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四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农业化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病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分子、细胞形态或群体水平上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营养、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医疗卫生、生物工程、生物制造和环境保护等领域[1]。微生物学课程包含内容较多,涉及面广,技性术强,是生物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除重视微生物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现将《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一些有益方法总结如下,以和同行分享。

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经常集体备课,互探有无,做到充分备课而不是简单的背课[2]。具体做法为教师基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优化,然后根据课程知识体系的要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尽量压缩教师的授课时间,在课堂上主要讲述重点和核心内容,留出时间,以便更多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参与到与老师互动的环节。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课堂上当家作主的责任感,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迫填鸭式接收、不能也不敢出声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主动投入学习,比较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为了避免同一批学生因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课程的相互联系和渗透而导致教学内容上的被重复,我们提前和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联系,做到知己知彼,尽量避免相同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当遇到一些重复内容时,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自学和老师答疑的方式,且教师答疑时需尽量使用简练、幽默、易懂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样即使学生掌握了该部分内容,又做到了时间上的节省和避免因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加挂图的传统微生物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首先,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化。通过多媒体技术,可将形态微小、种类多样的微生物世界展示到屏幕之上,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胜过任何生动的语言描述。其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巨大。教学过程中,除了文字描述,还可穿插海量的相关教学图片供学生观看,通过图片展示可大大加深和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或操作技术的理解。第三,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可将多种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提供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微生物自身不但个体微小、形态多样、且其营养方式和遗传类型多样、代谢机制错综复杂,学生往往感觉微生物知识繁琐、抽象和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多媒体技术(flash动画、动态显微录像、ppt课件等)的应用可使微观世界宏观化,使原本静态的内容动态化,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例如,把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显微世界以色彩丰富、直观、清晰、生动、形象的三维画面给学生进行展示,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细菌鞭毛的运动、t偶数噬菌体的增殖过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和细胞的分裂过程等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操作相对比较抽象,且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该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例的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为了做到理论与具体实例密切联系,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借助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实现教学通俗化和形象化。如,在讲述细菌形态时,我们将葡萄球菌的`形态比喻为单粒葡萄,其群体形态犹如一串葡萄;将链球菌的排列方式比喻为女士的珍珠项链。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印象,可使教师轻松地讲,学生轻松地学。

兴趣是学习和创新的动力,但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推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微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努力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创造性学习奠定基础。具体措施有:首先,因材施教。我们在教学过程非常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力发展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思维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并对他们实施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第二,以创新为主线和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以新为核心,倡导学生运用新思想、学习新理论、提出新见解、列举新课题,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多元化广口径传授知识。我们致力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在教学中广泛引入微生物的课外观察。如:带领学生观察因微生物导致的杨树溃疡病,观察植物根系共生菌根真菌和根瘤菌等。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课堂提问、课外查阅资料,自己整理,自己总结并在课堂以报告会形式进行教学内容讨论,加强师生交流。

-->

-->

-->

-->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五

出生年月:1986年5月。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20xx年6月。

最高学历:硕士。

毕业学院:东北林业大学。

居住地: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籍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求职概况/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全职。

期望月薪:面议。

期望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期望职位:研发。

意向概述:想在生物类外企公司里做研发。

教育经历。

时间院校专业学历。

20xx年9月-20xx年6月东北林业大学微生物学硕士。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工作单位职务。

20xx年6月-20xx年1月温州中环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科长。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机:

qq/msn: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六

姓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实际用到哪些试剂、材料、玻璃器皿等都要写出,包括数量)。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步骤填写,切忌抄袭)。

五、注意事项(自己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简述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实验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这是个综合实验,请大家回顾三周来的所有操作步骤,将其整理成连贯完整的一份报告,注意每次实验的衔接,不要把其他的实验项目写进来,但也不要漏写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整个综合实验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每周所做的'相关步骤)。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2、如何从自然界中分离自己所需要的纯培养?

实验三平板培养测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相关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七、思考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中,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再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本次实验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试分析原因。

实验四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菌的显微形态)。

六、思考题。

1、简单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实验五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判断自己分离到的菌种是g还是g+-?)。

六、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2、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实验六放线菌的印片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放线菌的显微形态特征)。

六、注意事项。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七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

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八

口腔微生物学是研究口腔中微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态学特性的学科。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深刻认识到口腔健康与微生物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明白了控制口腔微生物对于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巨大影响,也深感自己学到的知识对于个人的口腔健康、甚至是整个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微生物在口腔中的作用、控制口腔微生物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口腔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中,最多的是细菌,细菌在人体中分为有益菌和致病菌,前者可以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滋生,后者则可能引发口腔疾病。常见的有益菌包括乳酸菌和链球菌等,它们可以通过产生有益酸性物质维持口腔的酸碱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而致病菌包括产酸链球菌等,它们会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引发龋齿等口腔疾病。了解这些微生物的特性,对于防治口腔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了解到微生物与口腔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健康的口腔环境中,有益菌和致病菌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口腔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然而,不良饮食习惯、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等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有益菌减少,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口腔疾病。例如,不勤于刷牙会导致牙菌斑形成,进一步发展为龋齿;咀嚼食物时残留在口腔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脱矿,形成牙结石和牙周炎等。因此,保持口腔微生物的平衡对于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另外,我还了解到微生物在口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口腔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分解食物残渣、产生有益酸性物质、抵御外来菌群等方式维护口腔的健康。例如,口腔中的乳酸菌可以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降低口腔中的PH值,阻止有害菌生长,起到保护牙齿健康的作用。此外,口腔中的菌群还可以参与免疫反应、维持口腔黏膜的完整性等。通过了解这些作用,我更加理解了微生物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自己口腔健康的维护。

最后,在控制口腔微生物方面,我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首先,正确刷牙方法是控制口腔微生物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定期、正确地刷牙、使用牙线和口腔清洁剂,可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防止龋齿和口臭等问题的发生。其次,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避免高糖和粘脂类食物的摄入,选择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口腔微生物的平衡。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洁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提早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口腔健康与微生物的密切关系,也明白了控制口腔微生物对于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微生物在口腔中的作用以及控制口腔微生物的方法,我对于保持个人口腔健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实用的方法。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将继续努力掌握口腔微生物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十九

姓名:付同学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5年11月民族:汉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6月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与污水环境处理、清洁能源菌种开发和分子生物学相关职位。

希望地点:沈阳市大连市。

希望工资:月薪[—3000]rmb。

自我评价。

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一直担任班长职务职,能够很好的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组织,理解和沟通能力强;在学生会任职,积极组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科研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熟练使用各种水质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相关仪器。

教育背景。

9月—6月承德师专人力资源管理大专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

203月北大纵横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如何做好一名销售员。

实践经历。

2009年7月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和大清沟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工作。

所获奖励。

语言能力。

英语读写熟练级别:六级。

计算机能力。

熟练使用cad、powerpoint等软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xxxxxxxxx。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

电子信箱:9xxxxxxxx@。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二十

在我学习口腔微生物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口腔微生物对于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微生物是我们口腔中存在的无数微生物的总称,它们既有益处也有害处。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口腔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三类。在这三类微生物中,细菌对于口腔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有些细菌可以分解残留的食物,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蛀牙的形成。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细菌在口腔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些益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长。此外,一些益生菌还能维持口腔中的酸碱平衡,并保持口腔环境的稳定。

多种因素会影响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首先,饮食习惯是决定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食用含糖食物和酸性饮料,会导致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引发口腔疾病。其次,口腔卫生的状况也对口腔微生物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会导致口腔中细菌的过度生长,从而引发牙周病等疾病。

第四段:保持口腔健康的措施。

为了维护口腔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口腔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首先,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清洁牙齿,定期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清洁牙缝和口腔。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含糖食物和酸性饮料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此外,定期上门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第五段:结论。

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口腔微生物对于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影响口腔微生物的因素和保持口腔健康的措施,对于我们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口腔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口腔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保持口腔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生物学微生物论文篇二十一

人们对于口腔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而口腔微生物学作为研究口腔健康的重要学科,对于人们的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口腔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下是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口腔微生物是我们口腔中的“守护者”。正常情况下,我们口腔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可以与人体协同共生,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例如,我们口腔中的某些细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起到保护口腔健康的作用。在了解这一点后,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口腔微生物群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给致病微生物提供繁殖的机会。

其次,口腔微生物与牙周疾病密切相关。牙周疾病是指由于口腔内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发炎与破坏的疾病。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了解到一些特定的微生物与牙周疾病有着紧密的关联。当口腔微生物失衡时,一些致病微生物会过度繁殖,导致口腔炎症的形成,最终引发牙周疾病。因此,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除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外,还需要控制口腔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这让我认识到了牙周疾病的复杂性,坚定了我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决心。

第三,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存在着密切联系。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都与口腔微生物有关。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一些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口腔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全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一些口腔微生物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血栓形成,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一些口腔微生物也可以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因此,除了关注口腔健康外,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微生物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及早发现并治疗引发慢性疾病的口腔炎症。

第四,掌握好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口腔健康的评估和改善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了解到了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微生物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功能,从而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来说,详细了解其口腔微生物组成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深入了解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未来的治疗策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最后,通过学习口腔微生物学,我对以下几点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口腔微生物是我们口腔中的“守护者”,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口腔微生物与牙周疾病有着紧密联系,需要控制其种类和数量;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相关,需要重视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掌握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于评估和改善口腔健康至关重要。这些认识和体会让我更加重视口腔健康,并希望能够将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的口腔健康贡献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49601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