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通过参考这些教案范文,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狐假虎威教案篇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狐假虎威教案篇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头饰、布景、生子卡。
两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狐假虎威教案篇三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及深刻含义。
1.以读为主,结合挂图,展开想象,理解故事。
2.抓住重点,读议结合,明理拓展。
1.正确识字、写字。
2.读懂故事,明白“狐假虎威”的现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一、激情导入。
出示动物动态图片,畅所欲言,你心中它是什么样子的?
初步去感知课文出示提示内容;课件所示。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課文,激趣导入,培养学生概括以及说话的能力。)。
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谁更厉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从这段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加厉害?(老虎)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扑、逮)。
4.“窜”是什么意思?(出示“窜”的意思:逃跑)。
(二)精读2~6自然段。
1.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文内容: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狐狸的眼珠子——(学生:骨碌一转)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看。
3.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让你想到什么?(狐狸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问老虎的?(扯着嗓子问)什么是扯着嗓子?(把声音拉长)请你来扯着嗓子问老虎!(学生读:你敢吃我?)。
5.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6.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7.狐狸见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8.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这时老虎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奇怪,一向见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狸,今天胆子怎么这么大?说话这么凶?说不定它真是老天爷派来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9.老虎原来是紧紧地抓住狐狸的,现在它已经被狐狸蒙住了,这时候狐狸就趁机逃跑,行不行?所以狐狸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狡猾的狐狸摇了摇尾巴说——(引读第六自然段)。
10.看看图,狐狸是什么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
11.现在老师来当大老虎,你们都是狐狸,现在就来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话,我可要吃了你们!分角色读2~6自然段。
(三)精读7~8自然段。
过渡:不会吧!我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呢!老天爷就不让我当大王了吗?我不太相信!我还是跟着狐狸到森林里去看看吧!
1.你们看,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个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3.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如果他读的很像狐狸和老虎,我们就送给他掌声!
4.它们一出现,(师手指图)森林里的——(引读第八自然段)。
5.野猪、小鹿、兔子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很不一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哪个词写出了不明白?(纳闷)。
这时,它们会怎么想呢?(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今天怎么这么神气活现,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6.现在你们往狐狸的身后看,那是谁?(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出惊讶、害怕的语气)。
7.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
那你想对老虎说什么?(老虎,你被骗了。)。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过渡: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呀?(老虎)根本就不怕狐狸。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引读(把百兽吓跑的)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你现在知道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借)。
(五)一起读课文。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学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拿起书,齐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在嘴上,又能把书读在脸上,让我们教室里所有的老师一起来倾听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感情,分享你们的感受!
二、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篇四
3、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传情达意地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寓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两则》,请同学来说说: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成语?
小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今天我们所学成语故事的主人是两只动物。(贴画)一只是狐狸,另一只是老虎。
2、在大家的印象中有没有关于这两种动物的成语呢?比如说“如虎添翼”,谁能说出它的意思?(同学说成语)。
老虎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猛)。
狐狸呢?(狡猾)。
4、今天我们所要学的是《狐假虎威》。
“假”是什么意思?借。
“威”是什么意思?威风。
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说这个故事?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的原文,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做到传情达意地朗读古文。
二、朗读。
1、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请大家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看看,有没有读不准的地字及不清楚的解释。
有没有?谢老师来考考大家!
长百兽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以为然畏。
2、散读,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
3、齐读。
三、分析。
大家都已经能做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但要传情达意的朗读还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起因。
文中那个句子写出了故事的起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1、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抓住关键字词就能把意思说出来)。
2、你猜想一下,此时的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如何?
老虎:凶狠、得意。
狐狸:害怕、紧张。
3、怎样才能读出老虎的凶狠得意?关键词语应读重音。
哪些词语?求、得、食。
如果加上些停顿,就显得更加抑扬顿挫了。
范读、小组读、齐读。
(二)结果。
1、文中哪个句子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请同学用现代文说出它的意思。
2、我们常说思想是指导行动的,老虎之所以这样做,它心里在想什么?
认为狐狸是对的。
老虎不知其中的奥秘,还蒙在鼓里,朗读时要读出;老虎的糊里糊涂,语速如何?
慢
范读。齐读。
“兽见之皆走”走是“跑”的意思。为什么要跑?
害怕。
“跑“是慢慢的吗?不是,逃命自然越快越好,所以语速应怎样?
快、急切。
现在老师来做这只傻老虎,同学们扮百兽(范读)。
男同学扮演老虎。女同学扮演百兽,朗读。
(三)议论。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翻译句子。
3、范读,小组读,齐读。
(四)经过。
1、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子无敢食我也。”
a、请一位同学翻译。
b、我们前面说过狐狸被老虎抓住时很害怕,它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是他的胆子很大吗?不是,它是假装镇定。虽心里十分慌张,但语言坚决肯定,所以朗读时应重点突出“无敢”
c、范读,分读。
2、光凭这一句话,老虎会相信它吗?显然不够,所以狐狸滔滔不绝的说出了它的理由。
a、它的理由是什么呢?请用现代文把这个理由说出来。
b、狐狸找到了谁做靠山?天帝。
那么狐狸肯定要在老虎面前突出自己的靠山,强调自己的位置,还要突出后果的严重性。“天帝”“长百兽”应读重音,语气要傲慢些。
范读。
3、a、请学生翻译。
b、狐狸的方案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狐狸的狡猾?
“先行”“随后”
所以这两个词语要读重音。
c、狐狸不但提出了方案,还预言了结果。是哪个句子?翻译。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肯定。
e、狐狸的反问充分表现出这时它已经由开始的恐慌变得十分自信了,它的花言巧语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4、根据幻灯片传情达意地散读、互读。
5、看图一起朗读。
四、总结。
2、了这个故事后,你对开始下的定义有没有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呢?
在这个故事中,老虎有凶猛的一面,也有愚蠢的一面。狐狸虽狡猾,但也有可取之处,它急中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正体现了它的聪明。
3、最后请大家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收获或体会。
a、朗读古文要主义重音、语调、停顿,做到传情达意。
b、我们不能像愚蠢的老虎那样上当受骗,要学会识别别人的阴谋。
c、我们要学习狐狸的聪明机智,但不能利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更不能仗势欺人。
五、作业: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参考:
(1)老虎俯首称臣了。
(2)百兽揭露狐狸的诡计。
(3)老虎明白受骗了。
六、板书。
成语故事两则。
借威风。
狡猾凶猛。
聪明愚蠢。
狐假虎威教案篇五
《狐假虎威》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还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狐假虎威》是一个传统的寓言,成语“狐假虎威”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吓唬欺压他人。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演结合,把文本的内容演绎成情感丰富的角色对话和情境表演,让语文课堂洋溢快乐,充满情趣。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这个故事。
3.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
1.《狐假虎威》课件。
2.生字卡、词语卡。
3.狐狸、老虎和其他动物的头饰。
2课时。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一饱眼福吗?师播放《狐假虎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已经编入我们的课本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说什么?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多读几遍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想象一下,此时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生练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吗?
(1)指名读第2~4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危急时刻狐狸做了些什么?体会“眼珠子一转”和“扯着嗓子说”所表达的意思后朗读狐狸的话。(“眼珠子一转”写出了狐狸的诡计多端,“扯着嗓子说”写出了狐狸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3)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犹豫不决”和“冷笑一声说”后朗读狐狸的话。(“犹豫不决”写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声说”写出了狐狸装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样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2)指名读,引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1.自主选题,自由说话,师生评议。
(1)狐狸,我想对你说……
(2)老虎,我想对你说……
2.课外练笔。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一年以后,受骗的老虎又遇到了狐狸……
1.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读,师生评议。
1.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想扮演它吗?
2.读一读。画出描写你最感兴趣的角色的句子,反复朗读。
3.说一说。说说你对“狐狸”或“老虎”的认识。
4.演一演。你认为该怎样表演好这个角色呢?自己演练演练吧。
5.学生自主选择角色,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排练。
6.指名戴动物头饰表演,评选最佳演员。(自我推荐,同学评选,说明推荐评选理由,在推荐评选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狐狸和老虎的认识)
1.检查、巩固认读生字(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可再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词语卡。)
2.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特点。“狐”右边的“瓜”不能写成“爪”。“冷”的部首是两点水,第2笔是提,起笔重,收笔轻;右边偏旁是“令”而不是“今”。“信”字注意“言”字三横的长短变化。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在《写字》中练写。
3.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自选词语货车上。
狐假虎威教案篇六
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剩余的生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自读第6——8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呢?(这时老虎还是半信半疑的,如果狐狸逃跑,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狐狸装作“神气活现”,带老虎去百兽面前走一趟,这样老虎就会信以为真了)。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再往它身后一看,()。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教学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把字句,并能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自由组合排练这个课本剧,指名上来表演。
1、读读课后第4题的要求。
2、自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比较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在句子中用“把”的,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把字句。
狐假虎威教案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课件、音乐、头饰。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1.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2.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3.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4.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5.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6.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篇八
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则成语故事。
(出示图片)大家看看这只动物是什么?(老虎)再来看看这只。(出示狐狸图片)这两只动物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一只凶猛,一只可爱。)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两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初步释题。
1、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题)。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打开书本,小声的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划一划。
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3)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4、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三、学习第一节。
过渡:狐狸能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可真够狡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是怎么开始的。(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读完这一节,你觉得狐狸怎么样?
(生:我觉得狐狸挺厉害的,他跑起来特别快。)你从哪儿读懂的?
(生读文: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逃得还不够快。你能再“窜”快些吗?
(生再朗读这一句。)哪位小朋友也觉得狐狸跑得特别快,来读一读?(再指名读。)哪位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让一位学生表演“窜”)。
3、狐狸逃得可真快,真的很厉害。可是老虎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
(生:狐狸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师:你说得不错,来,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看看老虎的凶猛、厉害。
(生读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师:老师也觉得老虎威风凛凛的,想来读一读。故意将“逮”读成“捉”。引导学生体会用“逮”更能表现老虎的威猛。
师:发现咱们班的男生就像一只只小老虎,挺威风的,请男生一起读好这句话!(男生齐读)。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来,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生齐读第一节)。
三、精读2——5小节。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指名一组同桌读。
4、哎呀,老虎居然松开了爪子,他怎么了?(被狐狸蒙住了)蒙是什么意思?(骗)。
5、狐狸怎么把老虎蒙住的呀?刚开始它说了什么话?(你敢吃我?)。
师(多媒体出示句子)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师:狐狸问这话时,做了什么动作?(眼珠子骨碌一转)谁能来表演一下?(看着表演的学生)这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
6、谁能学学狐狸扯着嗓子说话的样子?(指名表情朗读)。
(评价)声音太轻,蒙不住老虎,在想一点?(生再试读)。
(情不自禁地)为什么不敢?瞧,老虎开始上当了哦!(再指名读)。
(评价)你这样理直气壮,准能蒙住老虎,你真够狡猾的!
7、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一愣是什么意思?(呆了一下)。
哦,只是一愣?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师读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8、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9、再指名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2——5小节。
五精读6——8小节。
2、引读第6节。
师相机出示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师指名朗读。(评:读得真好,读出了狐狸和老虎各自的神态、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出示“纳闷”,读,是什么意思?(奇怪)奇怪的是什么?(和往常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书上没有,你知道吗?(生讨论)而今天它却大不一样所以感到很纳闷。后来小动物为什么撒腿就跑呢?看到老虎呢?(出示图片)可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会怎么想呢?看来,老虎是真的被狐狸的谎言蒙住了!
6、下面请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8、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9、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10、请学生进行评价。
11、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12、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13、小结:老虎错误地认为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小动物们都怕他。可小朋友是很明白,原来……(小动物们是害怕狐狸身后的老虎。)。
六、讲读第9节。
1、引读第9节。(师板书借着威风)。
3、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生讨论)。
师: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七、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八、作业:续写《狐假虎威》,展开想象,如果狐狸下一次又遇到了老虎,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哪些对话?结果会怎样?不少于100字。
狐假虎威教案篇九
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剩余的生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自读第6——8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呢?(这时老虎还是半信半疑的,如果狐狸逃跑,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狐狸装作“神气活现”,带老虎去百兽面前走一趟,这样老虎就会信以为真了)。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再往它身后一看,()。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教学生字。
教学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把字句,并能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
二、指导复述。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自由组合排练这个课本剧,指名上来表演。
三、认识“把字句”。
1、读读课后第4题的要求。
2、自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比较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在句子中用“把”的,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把字句。
四、小结。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假____()爪__。
__()。
昔____()元____()旦____()。
二、将句子补充完整。
1、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狐狸的话蒙住了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被我们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朋友听。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
1、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丰富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
2、能根据特定的画面大胆猜测故事中情节的发展,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体会表演的快乐。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ppt课件、老虎和狐狸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老虎)。
师:老虎被称为什么?(山中之王)。
师: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
1、结合每一幅图片有感情的讲解,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大胆讲述。
师:生动的讲述狐狸的语言,并让幼儿重复"你敢吃我"这句话,理解其含义。
师:老虎相信狐狸的话吗?(幼儿回答)。
师:老虎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就是半信半疑。帮助幼儿理解半信半疑这个词。然后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东张西望。你们看走在前面的狐狸是什么样子?走在后面的狐狸是什么样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请幼儿进行表演。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们会怎么样?为什么?
猜一猜狐狸的心情是怎样的?狐狸会对老虎说什么呢?
小动物们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
现在老虎相信狐狸说的话了吗?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这就是狐假虎威。
3、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1)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2)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3)你喜欢狐狸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进行故事表演。
1、请小朋友表演狐狸跟老虎之间的对话。表现出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坏主意的样子。又非常"得意洋洋"的样子。和老虎"半信半疑"的表情。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样子。老虎"东张西望"的样子。
3、其他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害怕的逃跑的样子。
4、幼儿分组或合作表演,教师和小朋友集体评议,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一
这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风,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食、眼”生字。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教学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头饰、相关课件。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谁想和他们打个招呼,一起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之间的故事。来,一起读课题(知道停顿处)。
二、整体感知。
1、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请同学翻到97页,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这个故事,并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谁能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将这个故事概括出来,找到了用笔划一划。(读完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这句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狐假虎威。
“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借)。
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排是描写老虎,第二排是描写狐狸,第三排是描写百兽。)我们再来合作读一读,老师读动物,学生读与动物有关的词语。
4、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看能不能用上刚刚的词语。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1)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你从哪看出来的呢?(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贴图片:大家怕不怕它?头带王字,高大威猛,森林之王,多么的威猛啊!)板书:威猛(“微”用红色粉笔写)。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它的凶猛呢?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能读一读吗?
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逃跑)。
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有了它的帮助,小朋友一下子就理解了“窜“的意思。那么老虎来了,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紧张,害怕)你来紧张的读一读,你来害怕的读一读。
2、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大家自己读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结合指导读词、读句)。
(1)“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骨碌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狐狸眼睛骨碌一转。)这就是“骨碌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2)“扯着嗓子”“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拉”
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
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学生读)。
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3)“老天爷派我来……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狐狸看到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狐狸对老虎说了什么?(展示句子)。
这段话有点难读,要读好它我们先要看看最后的标点符号是(!)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长句子我们要抓好停顿点,老师还给大家一个提示语。能读好了吗?自己试一试。(练读,范读,指名读)。
(4)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你的话我才不信!
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学生接不出来的老师评价:这只狐狸还不够狡猾哦。学生接出来:你比书上的狐狸还狡猾。)。
(5)分角色朗读:还想读吗?谁愿意当老虎,狐狸(配上表情,动作。同桌练习、请同学读,全班合作读)。
四、学习生字:
老虎正在寻找食物,逮住了一只狐狸,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想到了办法,就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
食眼(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有哪些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强调:“食”是一点,“眼”是一捺。用红色粉笔标记)。
五、小结:(展示两幅图片)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总结板书)看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在森林中借着老虎的威风,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的。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二
首先,我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了删减修改,精炼语言,抓住故事发展的两条线索即角色的心理变化,层层推进。狐狸从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老虎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之威”和“狐之猾”。
从完整语言、整合教育、活动教育的观念出发,遵循《纲要》对语言教育“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教学中紧紧围绕两条线索,通过讲述倾听—梳理讨论—角色表演—配乐讲述,引导幼儿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理解寓意。对狐狸的角色特征的讨论,既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也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最后,借助申公豹,进一步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1、运用动画,形象刻画“虎之威”和“狐之猾”。
借助多媒体动画来表现老虎一把逮住狐狸的凶猛、“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狐狸和“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老虎,形象生动,从而帮助幼儿充分理解角色的心理。
2、设问引思,充分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老虎一把逮住了狐狸,狐狸感到怎么样?”
“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小动物到底害怕狐狸还是老虎?老虎觉得小动物害怕谁?”
层层设问,引领幼儿围绕主题,积极思考,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3、置身情境,感受表现“虎之威”和“狐之猾”。
“狐狸,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老虎,你东张西望在看什么?”
“小鹿、小兔,你们为什么跑啊?到底害怕谁啊?”
将幼儿置于情境,融入角色,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角色表演,配乐讲述,他们设身处地用语言、动作、神态演绎着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课件、音乐、头饰。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1、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2、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3、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4、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5、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6、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三
1·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用表演法,理解词语“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只会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根本没有本事。
理解课文,弄懂“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法: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学法: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课件·课文插图。
学生:阅读成语故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由读2至6自然段)。
(1)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指名读”骨碌一转“,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狐狸这样做是在干什么?(狐狸在想主意,想点子。)。
(3)它为什么要”扯着嗓门“问呢?为什么要故意装得这么凶呢?
(4)指名读第2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
(1)什么是”一愣“(呆住了)老虎心里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说我不敢吃它?)。
(2)齐读。
学习第4·5自然段。
师:老虎走进狐狸设下的圈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骗老虎呢。
(1)轻声读第4·5自然段,(2)交流。
(3)老虎有没有被狐狸给蒙骗住呢?
学习第6自然段。
(1)出示第6自然段狐狸说的话引读。
(2)指名读,齐读狐狸的话。
学习第7·8自然段。
(1)出示图片,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2)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
狐狸是——。
老虎是——。
(3)朗读。
(4)引读:森林里的野猪啦······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小动物们看见狐狸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就是感到很奇怪)。
2·大家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3·交流·讨论(看图)。
4·理解”假“(板书:借)。
2·展开想象,编续编故事。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四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
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五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胡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子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子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今天《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可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并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会回答“跑”。师问:为什么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9、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3~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
(1)、“骨碌”是什么意思,谁读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得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主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作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边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了?(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是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加进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六
2、借助听录音、参与故事表演,丰富故事表演的语言表现力。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在角色分配时能服从负责人的安排。
1、字典。
2、投影片、电脑。
3、故事录音。
(一)呈现画面,幼儿猜测成语内容。
1、教师:谁来告诉客人老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成语?
3、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听成语故事录音,幼儿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内容及含义。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角色语言。
教师:这个成语到底说的是什么,请你们来听一听。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2、再次听故事,幼儿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这次听的时候会说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录音一起说,看谁说得像狐狸和老虎的声音。
(三)幼儿了解成语的含义。
1、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
教师:狐狸是靠什么来吓唬小动物的?
教师:“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2、借助字典,进行解释。
教师:大家说了很多,准确的意思是什么陈老师也说不清。不过,有一位好朋友可以帮我们的忙,教师在词典上找到注解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观看同时读出注解。
(四)表演成语故事。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排练表演。
3、幼儿在集体中表演。
4、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讨论。
可从幼儿的动作设计、语气语调、衔接等诸方面进行评价。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七
1、欣赏成语故事,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讲述故事内容,丰富词汇。
1、幻灯片课件。
(一)图片导入。
出示狐狸、老虎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来说一下对这两种动物的感觉。
(二)看图讲述。
1、出示图一,与幼儿互动:
(1)这是在哪里?
(2)图中都有谁?
(3)老虎和狐狸在干什么?
(4)狐狸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2、出示图二:
(1)老虎和狐狸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中又出现了谁?
(3)狐狸和老虎可能互相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3、出示图三:
老虎的表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出示图四:
1、你又看到了那些小动物?
2、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3、狐狸此时什么表现?
(三)故事讲述。
教师根据视频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并与幼儿互动:
1、大家觉得小动物们跑,是害怕谁啊?
2、老虎是这么想的吗?老虎觉得小动物害怕谁呢?
3、教师小结:老虎上了狐狸的当了,让我们来看一下狐狸是怎么骗老虎一步步上当的?
4、出示老虎一把逮住了狐狸图片,让幼儿理解狐狸和老虎此时的心情。
5、出示老虎愣住的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此时狐狸又说了什么。
6、出示图片老虎被蒙住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此时老虎只是愣住了,还没有完全相信他,狐狸又说了什么话来让老虎上当呢?(鼓励幼儿说)。
7、出示狐狸和老虎向森林深处走去的图片,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此时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和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表现。
8、模拟此情景表演,进一步理解狐狸和老虎现在的心情。
9、教师小结: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出示故事名字:狐假虎威。
(四)情感延伸。
1、互动:你喜欢这个故事里的这只狐狸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说说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
2、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吗?
3、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狐假虎威教案篇十八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本次活动的教育在于促进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一共有五句,每句都是诗歌体裁,语言简练而概括,幼儿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运用了引导幼儿联想回顾、有意倾听、图文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主动积极地理解和记忆对话内容。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选择角色,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狐狸和老虎。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比较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点和性格,自主地运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狐狸、老虎的角色形象。总之,幼儿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是以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基础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01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