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的对话和碰撞。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分享,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热情和写作的灵感。
悉达多读后感篇一
首先我十分认同黑塞在书中所说他对思想不多么在乎,更看重事物。他可以爱一棵树或者一块树皮,但不能爱言语。思想和言语是片面的,唯有体验得真理。我在此刻不能再同意更多,因为限制于本人才疏学浅以及言语思想的片面性,我想将看到书中的段落和所想记录下来,却往往词不达意,但依然自大地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温习《悉达多》这本著作时可以作为参考材料。
在与沙门同行这一章中,悉达多和果文达说:我一直渴求只是,一直充满疑问。年复一年,我请教婆罗门,年复一年,我请教神圣的经典《吠陀》,年复一年,我请教虔诚的沙门们。哦,果文达,我耗费了这么多时间,现在仍没完没了地继续耗费这,结果学到的只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学!#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总是傲才视物,换了一份工作,又换了一份工作,认为什么都没学到。悉达多一直在做自我辩证。
在尘世这一章中,悉达多为了获得金钱,衣服,去给一个商人打工。商人把草重要信函和合同的事全交给了他。并且习惯了跟他商量所有重要的事情。他很快看出,悉达多对贸易所知不多。可是运气却很好,而且在沉着镇定方面,在善于倾听他人心思方面,胜过了这个商人。所以,人生处处皆学问,我们总是自命清高,自命不凡,在每个工作中感到大材小用,壮志未酬。其实离开之后,才会发现,我们以前做的事情还是得到了运用。
在河岸这一章中,他想,把须要知道的一切都亲自品尝品尝。尘世欢娱和财富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我还是个孩子就学过了,这我早就知道,可只是现在才有了体验。现在我明白了,不仅是脑子记住了,而且亲眼目睹,心知肚明。太好啦,我终于明白了!#伍迪艾伦的电影很多都很符合这段话,包括日本电影小森林系列,兜兜转转,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可是其实生活并不是一个圆圈而是一个螺旋。体验过了那些早已知道的道理,才能更理性更立体的看待这些道理。
在船夫这章,他看到:河水流啊流啊,一个劲儿地流啊,但却总是在哪里了,总跟原来一模一样,然而又每时每刻都是新的!还是对应圆圈理论。轮回、释然和体验。
以上内容皆为意识流随想,如有问题,欢迎讨论指正。
悉达多读后感篇二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篇三
黑塞的短篇小说《悉达多》创作于1919至1922年,并于1922年首次出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国家一度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黑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对东西方宗//教中道,自我和圆满的神秘体验,尝试为当时世界和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寻找解决的方案。
故事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戎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达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
关文章:
悉达多读后感篇四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悉达多读后感篇五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悉达多》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或事都可能犯过盲目的错。错不在错本身,错的根源源于那是自己喜爱的。
当一个人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时该怎么办?《悉达多》这本书就是讲得如何面对这种危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塞。这书之所以写得深刻,实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黑塞在一段时间出现了精神危机,哲学家的精神危机自是不同于常人,最后在心理学家荣格的帮助下才度过危机。
悉达多出身贵族,长相俊秀。他一心想去探索智慧的奥秘。城里来了三个苦行僧,衣不蔽体,身上有伤疤,伤疤处还留着脓水。像是人群中混进来了三只受伤的豺狼。悉达多要拜三个苦行僧为师,在自己父亲的房间里站了一夜,天明时在夜色的掩护下随苦行僧走向远方。悉达多跟着苦行僧开始在不见人烟的森林里苦修,忍受肉体上的种种痛苦,只为了找到心中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悉达多发现在这条路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时候释迦牟尼出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释迦摩尼的住处。
悉达多要辞别自己的老师,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苦行僧发怒了。悉达多微笑着看着老师,老师慢慢垂下了头,让悉达多离开了。
悉达多在释迦摩尼那里也没找到答案。他开始堕入红尘,开始享受世间的权利和金钱。随着年岁增大,悉达多开始怀疑自己,心底的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一个深夜,悉达多丢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再次踏上了求道之路。他曾试图自杀却被人救了下来。最后在一条河边和一个摆渡人住在了一起。
悉达多在这条河边学会了倾听。他每天都在听奔流不息的河流给他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俯身看河,河里出现了很多人的面孔,还有他父亲的。悉达多离心中的路越来越近了。老摆渡人给悉达多讲各种故事,悉达多认真地倾听着,就像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悉达多的儿子来这里过河。悉达多的儿子和悉达多住在一起,可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回城里过优渥的生活。在忍无可忍后,在一天夜里偷偷回到了城里。悉达多想去城里把儿子带到这里,可他心里知道儿子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老摆渡人也劝他不要去。悉达多不听,一个人跑到了城里的郊区,徘徊再三还是没去。悉达多忽然发现现在的儿子很像多年前的自己。笑了一声,悉达多放下了心里的执念。顿觉轻松了。
世间的万物不再是一种幻影,爱世间可爱的东西。悉达多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少见的安详的光芒。
悉达多读后感篇六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摈弃一切目标。
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作出判断。意义与实在并非隐藏于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事物自身,寓于事物的一切现象。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在极深禅定之中,人可以除灭时间并同时经历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是一切皆善,一切完美,一切即梵。因此,我认为一切的存在皆为至善——无论是死与生,无论罪孽与虔诚,无论智慧或是蠢行,一切皆是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
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而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的最深处才能有如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
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和救赎。……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
他不再追求本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阳光的照射焕然一新,树阴的凉爽焕然一新,溪流与蓄水池的气味焕然一新,南瓜与香蕉的滋味也焕然一新。
“你想要从教义和教师那里学到,而尽管他们教给你许多,却无法传授与你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呢?”他接着想:“那就是自我,我希望学到有关自我的意义与本质。过去我一直想要摆脱自我并征服自我,然而我从未能够征服自我,我只是在欺骗它,逃离它,躲避它。的确,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如自我那样占据我全部的思绪。这是一个难解之谜:我存在,而且我是惟一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立个体。
然而他却仍然羡慕世人,他越是变得与世人相似,他就愈加羡慕他们。他尤其羡慕常人具足而他所缺少的那一点:世人对自己的生活所持的那种重大感,他们深刻的欢乐与忧伤,以及那种永恒推动他们去爱的力量所带给他们的焦虑而甜美的幸福。
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伪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他不再去分辨不同的音声——诸如愉悦之声与哀泣之声,童稚之声与雄浑之声;所有私募这的哀叹,智者的欢笑,愤怒者的叫喊,濒死者的呻吟都融入彼此,互为纠结与交织,以千万种方式纠缠在一起,而所有的音声,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渴望,所有的善与恶,哀伤与欢乐,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统一的世界,所有这一切共同交融成万物奔流不息的进程,所有这一切共同谱成了生命永恒的旋律。
我的生活确实古怪,他想,走过了奇怪的弯路。少年时,我只知道敬神和祭祀。青年时,我只知道苦行、思考和潜行,探索婆罗门,崇拜阿特曼之中的永恒。作为青年人,我效仿那些忏悔者,生活在森林里,忍受酷暑与严寒,学会挨饿,教自己的身体麻木。接着,那位**的教诲又奇妙地启迪了我,我感到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认识又在我体内犹如自身的血液一样循环不已。可是,后来我又不得不离开了**以及他那伟大的真知。
“侨文达,我感觉爱是世上最重要的。研究这个世界,解释它或是鄙弃它,对于大思想家或许很重要;但我以为唯一重要的就是去爱这个世界,而不是去鄙弃它。我们不应彼此仇视,而应以爱、赞美与尊重来善待世界,善待我们自身以及一切生命。”
“我理解你,但那恰恰是世尊所说的虚妄之相。他宣讲宽容、克己、慈悲、忍让——却没有爱。他禁止我们缠缚于尘俗之爱。”
亲身经历尘世待了解的一切是件好事,他想到,孩提时代的我就知道尘俗的享乐及财富为邪恶之物。我长久以来就知道这一点,但我只是刚刚才有体验。现在我不仅理智上,而且是以我的眼睛,我的心灵以及我的胃口深知其意。我懂得这一点真值得高兴。经历是你最好的老师。
智慧是无法表达的。一个智者谋略表达的智慧,听起来却总像是愚蠢。
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像一层纱幕,像一层薄雾,一种心灵的厌倦在悉达多身上沉积下来--一天又一天地更加浓厚,一月又一月地更加灰暗,一年又一年地更加沉重。正如一件新衣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破旧,失去了往日鲜艳的颜色,变得肮脏起皱,缝边已经绽开,而到处都出现了磨损而易破的地方。
他看到的不再是他朋友悉达多的脸庞,他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其他的形象,一个长长的系列,一条不息的形象之流——百种,千种,万种,无数的形象不断生生灭灭然而又似乎同时并存;所有这些形象一刻不停地变幻和更新,而它们又都复归于悉达多。他看见一条鱼的形象,一条眼睛已黯淡无光的垂死的鱼,正及其痛苦地大张着嘴;他看见一张新生婴儿的脸庞,面色赤红,满是皱纹,正张口欲哭。
于是两位老人默默而听。那多种音声的河水之歌轻轻地回响。悉达多凝视着河水,流动的水面浮现出许多形象。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孤独地为失去爱子而哀痛;他也看到自己,孤独一人,无法摆脱对远方孩子的思念;他还看到自己的儿子,也是孤独一人,沿着燃烧的欲望之路急切前行。每个人都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标所困扰,每个人都在经受痛苦。河水之声忧伤,带着悲哀与渴望,向自己的归宿流去。
我深信那句话:人对自己才是最残忍的。但是,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生命即是苦痛。
悉达多读后感篇七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生命的路上,有的人想陪你走,有的人想替你走,有的人想指导你走,但这路,最终只能你自己走。
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承载着父母和所有人的希望,按照这希望走下去,他将成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但这是大家希望他走的路,他走在途中,不禁感到迷惑,无法喜悦。他想去找自己的路。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叛逆期,父母的经验和指导不再被我们奉若圭臬,我们开始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即使得到如悉达多的父母一样的反对,我们依旧我行我素,不愿回头。
悉达多踏上沙门之路,好友乔文达伴随身边,一起领悟和学习。但渐渐地,悉达多发现自己并没有离目标更近。此时,佛陀乔达摩出现了。悉达多和乔文达离开沙门聆听佛陀的教义,乔文达决定留下皈依佛陀,悉达多却因为发现一个断裂之处决定自行离开继续寻找。两位好友因此分别。在你自己的路上,也许有人陪你一起走,但那终究只是短暂的,因为他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走错了方向,于是回头修改,在发现问题之后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皆大欢喜。却不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悉达多发现了断裂之处,以为找到了自我,为学《爱经》步入世俗,却沉沦于俗世之间,直到死亡劈开这一切。有时我们会为眼前取得的成功而欢呼雀跃止步不前,这是我们路上最大的陷阱。因为每个人都有极力想要完成的心愿,太想完成以至于一点成功就能迷惑我们。有的人一直没走出这个陷阱,直到心愿破灭时才恍然大悟。这是每个人都要走过的路吧,不说如何躲过它,只望每个人在经历过后都能有所悟。
悉达多走出世俗这个陷阱,开始倾听世界。但此时他的儿子出现,悉达多如他的父亲一般,忍不住指导儿子的路,直到儿子反抗离开,他在痛心之后彻悟,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佛陀。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轮回,曾经极力逃脱父母的孩子,在世间跌跌撞撞,遇到爱情,遇到友情,遇到自己的血脉至亲,但最终都只剩自己。因为爱人会离去,友人会离去,孩子会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去寻找自己的路。你的路只能自己走,他们的亦如是。
悉达多读后感篇八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或事都可能犯过盲目的错。错不在错本身,错的根源源于那是自己喜爱的。
当一个人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时该怎么办?《悉达多》这本书就是讲得如何面对这种危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塞。这书之所以写得深刻,实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黑塞在一段时间出现了精神危机,哲学家的精神危机自是不同于常人,最后在心理学家荣格的帮助下才度过危机。
悉达多出身贵族,长相俊秀。他一心想去探索智慧的奥秘。城里来了三个苦行僧,衣不蔽体,身上有伤疤,伤疤处还留着脓水。像是人群中混进来了三只受伤的豺狼。悉达多要拜三个苦行僧为师,在自己父亲的房间里站了一夜,天明时在夜色的掩护下随苦行僧走向远方。悉达多跟着苦行僧开始在不见人烟的森林里苦修,忍受肉体上的种种痛苦,只为了找到心中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悉达多发现在这条路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时候释迦牟尼出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释迦摩尼的住处。
悉达多要辞别自己的老师,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苦行僧发怒了。悉达多微笑着看着老师,老师慢慢垂下了头,让悉达多离开了。
悉达多在释迦摩尼那里也没找到答案。他开始堕入红尘,开始享受世间的权利和金钱。随着年岁增大,悉达多开始怀疑自己,心底的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一个深夜,悉达多丢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再次踏上了求道之路。他曾试图自杀却被人救了下来。最后在一条河边和一个摆渡人住在了一起。
悉达多在这条河边学会了倾听。他每天都在听奔流不息的河流给他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俯身看河,河里出现了很多人的面孔,还有他父亲的。悉达多离心中的路越来越近了。老摆渡人给悉达多讲各种故事,悉达多认真地倾听着,就像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悉达多的儿子来这里过河。悉达多的儿子和悉达多住在一起,可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回城里过优渥的生活。在忍无可忍后,在一天夜里偷偷回到了城里。悉达多想去城里把儿子带到这里,可他心里知道儿子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老摆渡人也劝他不要去。悉达多不听,一个人跑到了城里的郊区,徘徊再三还是没去。悉达多忽然发现现在的儿子很像多年前的自己。笑了一声,悉达多放下了心里的执念。顿觉轻松了。
世间的万物不再是一种幻影,爱世间可爱的东西。悉达多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少见的安详的光芒。
悉达多读后感篇九
本章虽然很短,却是自我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去偶像化。曾经很长时间,悉达多都在寻求名师并聆听他们的教诲,这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必要的。同时知识越多,引起的自我意识越强大;自我意识的强大,会让我们觉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时候会出现三个走向:或者被自我意识操控,狂妄自大,迷失自我;或者在更强大的导师名下皈依,用导师的自我压抑自我意识的控制;或者放下所有的知识,放空自己,发现暗流涌动下的真实自我。
人们往往不会选择放下。悉达多做到了,“他了解到有些东西已经离开了自己,像蛇蜕掉的旧皮一样,不再附在身上”。他终于发现“我害怕我自己,我逃避我自己。我一直是在探寻梵,探寻阿特曼。我希望毁灭我自己,离开我自己,为的是在深深的心底找到一切事情的核心:阿特曼、生命、神圣、终极。然而正因为如此,我在途中失落了我自己。
吠陀经里湿婆告诉我们,“修行只是一种途径,修行的目的在于粉碎幻想,并且实现自我”。
“我要从‘我’中学习,做‘我’的学生,我要从‘我’中学习悉达多的秘密。”悉达多终于悟到了这一点。当这些思想经过悉达多内心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好像看到了一条蛇横亘在面前的路上。
本章关于蛇的隐喻很多。尼采取用它,黑塞取用它,旧约里亚当夏娃在它的帮助下获得了智慧。蛇,就是自我智慧的化身,在印度神话里,是众神之王湿婆的随身之物。当一条蛇横亘在路上,意识就是“我看见了我自己”,“我苏醒了”。
悉达多的选择是:去掉知识的自我,成为纯粹的自我,当做完这个决定“他内心颤抖,像一个小动物,像一只鸟或一只兔子,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孤单。”悉达多的世界里,只剩下他自己。“四周的世界消失了,悉达多孤独地站在那里,像是一颗天上的星”,他割断了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以一个完全的,一如新生婴儿般的生命重新面对这个世界。没有父亲,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知识。
“他仅仅是悉达多,一个苏醒了的人。此外,什么也不是。”
经过新生的最后阵痛之后,悉达多以“自我”的形态重新投入生活,去经验人生。他又开始经历吠陀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居家期”。这个“自我”和重生之前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之前的自我带着父母、导师、朋友的烙印和影子,里面混杂着诸多“他我”的成分。确切的说,是无数的“他我”组成了悉达多曾经的“自我”。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历“居家期”,无疑也是“他我”的再一次生命体验。
经过跟常人相反的体验之后,以纯粹自我进入世俗生活的悉达多,又经历了怎样的不同呢?
悉达多读后感篇十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悉达多》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悉达多读后感篇十一
这些天的燥热总惹得我心烦,读这本书倒像泡在河水中一般找到了宁静。
黑塞的书我不过读了两本,前一本是《在轮下》,正是它优美畅达的语言和对生命的思索,带我走进这位作家的世界。今天想说《悉达多》,也不免提到它,这两本书有同样的母题——生命,或生活,又或人生(我不负责任的猜测着,它也许也是作家的.母题)。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天才少年。
《在轮下》说的是天才少年的凋零,一株揠苗而成的植物,仓促绽放匆忙凋零。
《悉达多》则是一株河边苍翠的树,坚守着一条河或本心或时间,经历风雨而化归自然。从书名也不难看出的,它生长在印度,它讲述佛法,这是一个青年在尘世与佛法中轮回的故事,他出世入世,一次一次得到新生。与佛学挂钩的部分写得像语录体的哲思散文,我不大懂,让我惊喜的在于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佛法的部分,悉达多的几次悟道,几次洗净,他如何体会人间,如何因伤痛而达到圆融,直是故事的写法。这本书是一场布道,一位贤人的传奇,又更像,像生命本身——它最终达到的大同与圆融,也正是生命本身。
从《在轮下》到《悉达多》,在作者也有十六年之久,从窥到生命的无望到寻得人生的圆满。
悉达多读后感篇十二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悉达多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本具足,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是最近我才真正开始对他有所认识。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断的学习,跟着不同的老师,对很多理论都兴趣勃勃。可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我总会觉得这些理论都不是我的。
跟别人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思考、实践融入其中,他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们的,而是只是我们教条的知道了而已。他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习惯,也没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更没有刻进我们的身体。我们像木偶,照章办事,活成了别人的理论,活成了别人的正确,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并不坚信自己所学的内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把我们打倒,我们并不牢固,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考验。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摇摆不定的,有时候我们听到不同老师的理论是矛盾的,便自己也陷入了矛盾,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更没有完美的.老师,如果有绝对正确的、完美的老师,那么他应该就是神了吧!有时候只是我们的意念将专家和老师们神化了,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缺乏对自己的信任,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总想依赖他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观点。
其实,谁也帮不了谁,真正的智慧无法通过语言教习,也无法通过外界的教授获得。我们都是神,每个人都有神性,每个人都有智慧,问题在于你是否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你是否给予内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是否认真的听内在智慧的声音。我就是整个世界,我拥有整个世界,只有我能给我整个世界。
说到亲子关系,我渐渐发现,成人其实都控制不了孩子,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孩子。也许你能决定孩子穿什么衣服,你却控制不了她想什么时候大小便;也许你能决定他睡在怎样的床上,你却控制不了她何时入睡。成人能控制孩子的,只是无关痛痒的那些外在的物质条件,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内在-----那里才是他们天马行空的地方。
真正想了解一个孩子、亲近一个孩子,这里才是我们需要去了解和花心思的地方,这些不可以通过控制得到,只能通过爱,无条件的爱。
神圣明慧如悉达多,也陷在亲子关系里不能自已,何况我们这些俗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在关系里入戏太深,特别是亲子关系,我们非常容易代(kua)入(da)孩子的痛苦,特别放不下对孩子的担忧,并以爱之名索取。
对很多人来说,要放下是很痛苦的,但是执着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痛苦。放下可能只是我们一个人痛,而执着,可能会连孩子一起毁灭。
在所有的关系里,都不要入戏太深,生而为人,我们只是来历练这一场,感谢所有的遇见和所有的痛苦,他们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有的时候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我们在关系里如何自处,会更有助于我们定位自己关系里的角色。
不与现实对抗。这是很早以前我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的一句话,知道但是并没有做到,但幸好我一直带着这句话生活。如今回想起来,似乎现在能比当初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可能错过了一段感情,想重遇一位故人却再不能够,不愿接受生活里残忍的真相,对自己的现状有各种不满意…很多无奈,他就这样搁在我们眼前,不能退缩,也不能漠视,要么解决它、战胜它,要么就与他一起纠缠沉沦。
怎样对待他,是暂且搁着还是充满勇气去战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事件,不管是令我们喜悦期待的还是令我们恐惧痛苦的,我们都安心的接纳他,稳稳地接住她,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我们这一生的又一个功课,早晚我们能够学会,它所要教给给我们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02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