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20:07:14
社会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1-25 20:07:14     小编:笔尘

每一次总结都是我们提高自己的机会。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况时,如何应对并处理它,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感谢小编精心搜集的总结范文,这些范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一

流行又称时尚,服装流行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在某一群体中广为流行的款式、色彩、质料、图案、工艺装饰及穿着方式,是指某种服饰在一个群体中所形成的主导穿着倾向。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加。充裕的闲暇时间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使人们有较多的时间来装扮自己,对服装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于是,出现了各种服装的流行。

服装的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中的政治、环境、生活方式因素和个体因素中的需求、态度、年龄因素等,但其产生与发展却是人们心理欲望的直接反映。心理因素是生成服装流行的内部因素,在服装流行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人们的心理上存在着两种典型而又相反的倾向: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此外还有喜新厌旧的心理。这些心理需求和行为就是造就和形成服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众心理是一种不想出众,不大愿意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埋没于大众之中,墨守成规才心安理得的惯性心理。人们往往都有一种从众和遵从的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多数人正确的概率大,遵从群体,与群体保持一致,不仅可以避免决定的失误,而且也可能避免“不合群”。这种心理在服装流行中显得格外突出。

这不安感,为不被人认为土气,开始产生追随心理而加入流行的行列。随着接受新样式的人数增加,压力感也在增加,最终形成新的服装流行潮流。在社会生活中,当一个人的装束背离群众,便会受到群众的注意,容易招致指责或非议。为避免这种结果,人们总是趋于服从,于是就会随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着装,即“随大流”,“赶时髦”。某种服装的流行也就随之出现,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和追求。众多的人通过追随某种衣着服饰形成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流行普及。这种接受和追求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模仿感染形成的。

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对别人行为的一种重复。模仿是服装流行的动力之一。追星族的装扮是一种模仿,东施效颦也是模仿。从古至今,关于模仿的例子不计其数。比如,随着某部电视剧的热播,除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他们所穿的服装更是成了爱美一族效仿、追求的目标。此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遮掩脖子后边的伤疤,使扇形的高耸于后领的“伊丽莎白领”风行一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用假发掩盖其秃头,使男子戴假发流行了一个多世纪??名人即意味着成功,从而受到人们的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着装仪容,均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在追逐模仿中获得了尊贵和与众不同的感觉,同时给了时尚一股不可抗拒的原动力。各种商品之所以不惜名人做广告也是基于人们这种模仿本能。

求异心理是一种想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己,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变心理。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提高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寻求新的'刺激、变换新的花样可以说是人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因此,服装流行的产生首先可以说是人们个性追求的结果,是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反映。一般来讲,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总是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形成“自我”并且受到赞美。于是,人们会选择“奇装异服”,也就是所谓的新潮服装。这种新潮服装首先被一部分人接受,而后慢慢地被另一部分人模仿,使流行迅速扩大。这些人通过模仿接受新潮流,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们试图用出众来避开或弥补自己的不足,消除自卑感。然后,普遍的模仿,使“新潮”成为大多数人的着装,造成了流行的普及。

人们的这种求新、求异心理,导致了服装流行的新奇性特征,即流行的样式不同于传统,能够反映和表现时代特点。20世纪20年代建筑界掀起了“功能主义”,在服装亦表现得颇为彻底。具体而言,就是脱去所有浮华,服装造型愈来愈简洁;50年代,一款可爱圆领,没有蕾丝、没有丝带,简洁得几乎“贫寒”的梯形群红遍巴黎,成为一发而不可收的潮流;80年代,“混搭”、“混乱”、“模糊”充斥流行舞台。一批前卫的时装设计师混淆了内外衣的界定,“内衣外穿”潮流随之而来,90年代,时装大师再次推崇简约主义,剪短上衣的下摆,使露脐装风靡全球。

喜新厌旧,是对原有的已司空见惯,再也没有新鲜感。“喜新厌旧”一词,历来被世人归入贬义之列,但作为通俗的可用词而言,将“喜新厌旧”归入贬义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喜新厌旧”。衣服旧了要换是“喜新厌旧”,新款出了要买也是“喜新厌旧”。“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能天性!按照普通心理学的动物实验结果来看,大白鼠都会对已经熟悉的物体反应迟钝,更何况人呢?喜新厌旧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想要区别原我的心理。

新衣买回家,第一次穿,十分新鲜快活,第二次穿,,但也还不错,第三次,感觉好像没有第一次那么完美了??或者还是很不错,但是,感觉总是有那么点乏味,一样的鞋子一样的包包一样的头发一样的搭配,就好像是前几天的重复,可是不再新鲜??走出门的时候也不再那么兴奋和自我感觉良好了。这就是喜新厌旧因子开始发挥作用,于是迫使人们又情不自禁的展开新的购物旅程,从而为某种服饰的流行拉开序幕。同样,某种新款,某种潮流的出现,也会促使人们购买。在喜新厌旧天性的驱使下,再加上求异或从众心理,某种服装的流行迅速扩大、普及。

人的心理因素对服装的制约是内在的、潜在的。服装流行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随时间而循环、再现。当代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更使流行文化成为无所不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服装流行与时代息息相通,服装是文化的表征,是社会的镜子,服装流行直接地鲜明地反映着时代的精神与风貌,因此,服装的流行并非都那么循规蹈矩,这就决定了要活用流行。

服装的流行首先表现为扩展、蔓延突然而迅速,而消失往往也快,在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因此,如果服装要赶新潮,设计师就要根据服装流行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根据其流行的状态,预测其大致的过程,把握住流行的潮头,“领导服装新潮流”。当然,无论怎样对流行趋势预测,未来毕竟都是一个变数。只有找准服装流行的基点,认真剖析流行的时代性及消费群体的地域、年龄、心理等具体特征,才能准确把握流行的方向。

层次、不同需要的各类顾客的需求,从而培养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偏好,提高品牌忠诚度。

然而,流行并不意味着经典,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而作为设计师要牢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规律,针对人们不同的服饰消费心理需求进行科学地预测,进而引导消费者消费流行,同时推动服装产业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二

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因为“精神分析思潮不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内部产生的,它的发源地是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在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把注意力转向文化时它便获得了社会心理学意义,直至成为一种足以引起所有社会心理学家(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赞成者)都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对原始社会文化的研究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普遍文化与人性本能的关系的考察上。之后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这些后期精神分析理论家手中,精神分析运动全面转向了社会文化领域,形成了有声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总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论还是后期理论,都是由于对文化因素的高度关注和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才使得这一理论学说真正获得了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从而也确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在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承认,社会心理学是以社会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但是,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上采取什么立场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重视的是社会群体及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与社会行为的关系,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考虑的则是社会活动中的个体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虽然这两种取向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全部解释。因此,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这是正确地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纳入社会行为的考察范围,立即就使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个社会的男性和女性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动,完全看这个社会中的文化是如何对他(她)们提出要求和有什么期待的。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里便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同样,一个社会中由于拥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其成员便对某类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对一致的反应。这种结论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第二,社会心理学必须将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既是正确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从中我们已经看到,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众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过文化人类学来实现的。文化人类学的诸多理论知识已经被有机地组合到了社会心理学之中,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解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点之一。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人类学是在本世纪初才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文化研究中汲取营养。所以说,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属性的必然选择。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三

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中动机和需要、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归因等理论的应用上。

(一)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理论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了解个体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具有激活和指向功能,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诱因,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可以来自个体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产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准确的了解了教育对象的需要,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教育对象不良动机的产生,从而实现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对象需求、得到教育对象认可和支持的状态下,引导教育对象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下产生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理论对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引导。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社会引导总是与有效的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它表现为从情感的角度唤醒对象,并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于情感的沟通最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对自己所传播的思想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这就使被引导者在情绪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向社会要求的方向靠拢。情绪感染是人际间情绪同化的反应,它是情感低级的、简单的表现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时效性,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和情感相互转化。

情感和情绪具有信息交流和影响心理状态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对教育对象情感、情绪的影响。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御、抵触情绪,能在对象倾向方面找到共同点。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动观察、寻找和教育对象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地方,以便使教育对象情感发生微妙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性格特点的了解进行相应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来达到对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际关系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思想工作者需要预见教育对象的行为,通过控制周围环境,以便使教育对象在行为发生前对其行为的适宜性有清醒的认识。归因理论可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外在归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归因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从外在归因出发,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影响和制约,预测对象思想的变化动向,寻找时机展开思想工作;又要注重从内在归因入手,根据对象对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总结来制定相应的思想工作策略,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和气氛开展思想工作。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作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其理论成果还是其研究过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思想工作者首先应以社会心理学个体动机和需要理论为出发点,从而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是影响思想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充分关注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思想工作进行及时性的引导。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际关系理https:///论能够帮助思想工作者正确处理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促进思想工作顺利开展。人总会在一定事件和事实发生后产生思想的波动和变化,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积极主动的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强化对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实施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将归因理论运用于思想工作当中。总之,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是创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人自身的心理为出发点,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效。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四

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是我党思想工作中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工作方法势在必行。人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使传统的理论说教、思想灌输等思想工作方法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思想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化的人,而社会心理学正是研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思想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学问,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思想工作中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们复杂多变的思维活动,从而走进人的心理。以人们的心理为基础和导向开展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即“怎么想”的问题。而思想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即“想什么”的问题。两者的研究和作用对象都为社会化的人,“怎么想”和“想什么”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思想工作必须以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心理和现象的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工作的开展将会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例证。另外,思想工作中所指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是通过个体或群体的思维而得到的认识、行为的观点的综合反映。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心理特征的研究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可以为思想工作直接运用。

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中动机和需要、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归因等理论的应用上。

(一)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理论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了解个体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具有激活和指向功能,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诱因,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可以来自个体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产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准确的了解了教育对象的需要,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教育对象不良动机的产生,从而实现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对象需求、得到教育对象认可和支持的状态下,引导教育对象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下产生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理论对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引导。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社会引导总是与有效的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它表现为从情感的角度唤醒对象,并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于情感的沟通最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对自己所传播的思想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这就使被引导者在情绪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向社会要求的方向靠拢。情绪感染是人际间情绪同化的反应,它是情感低级的、简单的表现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时效性,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和情感相互转化。

情感和情绪具有信息交流和影响心理状态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对教育对象情感、情绪的影响。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御、抵触情绪,能在对象倾向方面找到共同点。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动观察、寻找和教育对象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地方,以便使教育对象情感发生微妙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性格特点的了解进行相应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来达到对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际关系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思想工作者需要预见教育对象的行为,通过控制周围环境,以便使教育对象在行为发生前对其行为的适宜性有清醒的认识。归因理论可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外在归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归因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从外在归因出发,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影响和制约,预测对象思想的变化动向,寻找时机展开思想工作;又要注重从内在归因入手,根据对象对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总结来制定相应的思想工作策略,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和气氛开展思想工作。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作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其理论成果还是其研究过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思想工作者首先应以社会心理学个体动机和需要理论为出发点,从而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是影响思想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充分关注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思想工作进行及时性的引导。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际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思想工作者正确处理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促进思想工作顺利开展。人总会在一定事件和事实发生后产生思想的波动和变化,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积极主动的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强化对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实施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将归因理论运用于思想工作当中。总之,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是创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人自身的心理为出发点,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肖旭.社会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

[3]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五

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根据笔者对社会心理学学习的概念所形成的轮廓,心理学首先应当是建立在人最基本原始的心理活动和意识上,进而研究不同的外界(社会)条件下对人产生的普遍的情绪,行为或看法等可感的效应。其基础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思考反馈的能力,而条件则是社会(群体)的影响。而其中的个人心理活动也显然不全是自然的非条件反射,必然有一部分是长期接受社会影响而“培育”出的产物。因此,心理学与个体与社会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如何认识社会心理学的个体与社会部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并且做到将相关认知联系于生活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呢?研究了解并运用关于个体的部分应当掌握自我认知的知识,并联系理解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自我认知是对于自我的知识,包含自我,自我概念和自尊。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或准确或粗略的认识,有整体认识,也有特定领域的认识。例如笔者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人,但能够沉下心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笔者对自己的特定领域认识。有一条内容很有趣,是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能让人们明显感觉到的,而内隐自尊更能暴露一个人意识深处对自己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与预期,参考文献中提到了东方人在外隐自尊量表中不会自我拔高,但日本人的内隐自尊有自我拔高的特性。这让笔者解决了一个困惑——为什么知道自己不是伪装却还总是有矛盾的两面性格。笔者的孩子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很多次考试结束她都垂头丧气抱怨要垫底了。成绩出来后没有想像的那么糟,在平均线左右,她和笔者交谈过,会一方面觉得很险,终究没有垫底,但心里同时会觉得不甘心,仍旧希望自己感觉糟糕的时候成绩也能像平时一样不错。还有就是她很反感平均线的成绩,觉得自己再差也不该仅仅只是平均水平,在她眼中,代表大众的平均水平却是自己的底限。可能其内隐自尊有明显自我拔高趋势,造成其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结果感到满足和肯定。心理学关于个体的知识让学习者对周围人的矛盾心理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能分析隐藏在性格与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关于自我知识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他人的反馈,自我知觉,标签激起等。其中他人的反馈揭示了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表现,他人会持有一定的看法,我们知晓后可能还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很多个他人的效应就类似于社会舆论的力量了,这也是心理学与从个体到社会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社会化则更为明显。我们长时间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参与各种道德文化社会宗教的活动,这些司空见惯的景与物成为我们行为与看法的“公理”,对我们的价值判断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活动。

同样有趣贴近生活的还有关于自我归因和自我障碍现象。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提出: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他们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我们会认为受到诱因的人做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贝姆认为,我们观察我们的行为,看它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发生并且只有在后者条件下,我们才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这可以解释一些偏见的现象。还有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是实体特异性(我会这样做是普遍的反应或是说这是我不为外界环境所改变的特性吗),一致性反应(别人这样做有他们的理由,我应当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还有一贯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这样做的)。它们全面揭示了我们行为的几种原因,从中也可看出社会对个体影响的影子。此外,功与过的归隐偏差可以解释——人们趋向于将成功归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孩子考砸了,父母互相指责这是像对方笨的原因,而当孩子做了什么好事,又都说像自己。这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防卫归因”与一种天生的“自恋”机制吗?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们过于频繁地怀疑自己,但也会造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弊端。自我障碍是把双刃剑,但根据文献显示的调查结果,人们设置在自己前行道路上的障碍也会真正减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这就好像一种逃避的心理,却最终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注定的自己无法改变的“提前失败”而败走华容道。浅谈笔者对心理学的个体方面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后,继续谈谈对社会对群体的相应解读。一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重点的态度与态度的改变。态度更偏向于个体认知的方面,而其改变则强调了社会对其的作用。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而这三个方面又相互影响。还是笔者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习物理前涉猎很多侦探小说,它们教给她很多知识(认知),她也对其中使用的物理原理感到十分好奇,产生强烈求知欲(情感),于是在学习物理时就会充满了兴趣还会把它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行为倾向)。而态度的集合又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甚至改变世界都建立在对世界各个事物的态度的基础上,由此,态度对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可见一斑。个体的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塑造:社会化,人际影响,个性影响,学习等。举其中一例说明笔者的理解:社会化揭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并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尽可能恰当的解读和反应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的教化的过程”此言得之。倘若没有社会化过程,人就失去了规范自己行为以至于与团体的规则一致的压力,于是便不能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局面。而正是这些社会化的力量,使得人们进入社会进行发展从而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这又是个体受到社会影响的例子,而且是可以无限延伸下去的相互影响。形象地来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像织在个体与社会中的一张无穷尽的网,相互作用,过程复杂,而结果却是恰好符合我们心中认识的真实感受。

下面谈谈态度的改变。可信性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意识,权威的人很容易在我们心中取得信任。我们会下意识给更加优秀伟大的人物添加光环。笔者看到过一篇有趣的文章,有人统计了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商纣王暴行的描写,发现冠于商纣王名下的酷刑数目居然在逐年增多。这样不排除人们主观上把各种酷刑讹传于其名下的可能。连《三国演义》也不免把周瑜空城计写入诸葛亮名下的安排。与此同时,动机和意图也对态度产生了影响。如果听到一个人发表的观点明显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牟福利,我们对其观点即理由的可行性会产生极大的怀疑,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十分真切的体验。还有“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它被很好地应用于广告心理学。高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能够对被试着态度产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名人代言短时间内可以说服很多消费者购买)而低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没有那么明显的效应(非知名人士代言不能短时间内收得很大成效)。但两者随着时间的改变趋势却是截然相反。笔者有一个设想,广告可以在前期以名人代言的为主(如占80%)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缩小其比例,争取依照人们内心的心理“睡眠者效应”取得最佳广告效果。这便是将心理学发现的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取得实际效益的例子。不难发现,现在的商家越来越注重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学力量,各种研究消费心理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能抓住顾客的心的商家,才能赢得社会市场的江山。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六

1.财富多寡国家地区排名及幸福指数排名情况分析。联合国近日在不丹举行幸福指数讨论大会,并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丹麦、芬兰、挪威和荷兰这四国人均收入排进全球前15位的国家包揽了幸福榜的前四位,但是,财富的多寡也并非是国民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美国仅排在第11名。最不幸福的国家主要是那些战火纷飞的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比如多哥、贝宁、中非共和国和塞拉利昂。“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显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并非北上广,而是拉萨太原合肥;“2011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显示,群众幸福感的总体评价得分上,经济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低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

2.经济发展情况及幸福指数增长相关情况。我国的gdp1990年增长率为3.8%,1991至2009年期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7.6%以上(具体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10”计算)。然而根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的3次调查,中国人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到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中国人的幸福感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事实显示,民众的幸福感指数并非和经济发达的程度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些相对而言更有钱的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幸福感更高。幸福感和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原因分析。

1.适应水平现象。人们的成功与失败,满意与不满的情感都是相对于先前的状态而言的。如果我们目前的成就降到我们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我们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如果成绩超过了先前的水平,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如果我们不断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将很快适应成功。达到我们所渴望的目标所体验到的狂喜的消散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从前可以使我们感觉良好的事件现在变成了中性事件,而从前我们感受到的中性事件现在很可能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失落感。这就是人类的适应能力。以手机为例,1987年,中国大陆才有了第一个大哥大用户,仅仅25年后,中国人使用手机的普及率达到82.6%,大家开始把手机、钥匙和钱包称作“随身三件宝”,并且超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在手机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人们可以体验到使用手机随时联系到远方的亲人、重要的商业伙伴、朋友的幸福感,但随着手机日益普及,随时联系到他人成为了很平常的事情,人们已经适应了使用手机,这时就不能再体验到幸福的感觉;而一旦某日手机没电,一时联系不到他人反而感受到一种不满和失落感。其他一些让我们生活更舒适的东西,如空调、宽带、汽车等,也都是如此。适应水平现象导致物质条件的提高不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2.社会比较倾向。我们大部分的生活是以社会比较为中心的,我们感觉好或者不好依赖于我们和谁相比较。如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最优秀的,这并非是因为其本人在智力或学习能力上下降了,而是因为比较对象发生了变化。当一个篮球明星以年薪3000万签约时,他年薪2500万的队友有可能会感觉不满。当我们为家里购置了新的房子、车子,却发现邻居换了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快乐和幸福,而是不满。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向上社会比较,这种比较带来的不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相对剥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1990~2009年间会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前几年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日益适应物质条件较好的生活(社会适应),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贫富差距凸显;我们在收入增加后,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占据我们意识的是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相对剥夺),我们的物质欲望不断上升而自己却越来越不满意,因此没有幸福的感觉。

三、结论。

金钱财富与幸福感有相关关系,但是并非一直呈现正比例关系。由于人具有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比较倾向,金钱财富的增加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1]david.社会心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邓海建。“涨工资最幸福”指向着民生改善[n/ol].

[5]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年前快乐[n/ol].

[6]广东首度发布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总体“比较幸福”[n/ol].

[7]联合国公布幸福指数报告丹麦民众全球最幸福[n/ol].

[8]我国手机普及率超全球水平质量反降需强化监管[n/ol].

[9]中国城市幸福大排名:拉萨居首年入10万是门槛[n/ol].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七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教师威信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人际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发挥需要教师具有让人钦佩的学识威信、让人喜欢的人格威信、让人亲切的情感威信。但是教师威信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伴有束缚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盲目崇拜和模仿等消极影响。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力为中心,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采取积极措施,才能预防教师威信带来的消极影响。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中提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既体现了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威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威信是指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的尊敬和依赖。教师威信一经形成,将会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巨大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威信对教育就没有消极影响,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消极影响的存在被忽视了。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的积极作用,有必要辩证地看待教师威信的作用,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在阐释威信与教师威信涵义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威信的形成与维护,指出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克服策略。

“威信”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被叫做“团体领导人的影响力”。心理学认为:“一个团体的领导人要实现有效领导,必须具有影响力。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基于这些认识,学者们从社会学与心理学角度对“威信”进行界定,认为“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誉,即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那种让人信服的约束力和号召力”;“威信是人际交往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人在一贯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有影响力的优秀品质”。笔者认为“威信”从实质上看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让人“敬畏”,又让人“信任”。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素质和高尚道德品质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精神感召力量。目前,一般教育理论中认为教师的威信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响力。

教师有威信对于教育效果影响很大。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积极的,学生对其所讲授的课会认真学习,对他的教诲会言听计从;相反,没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是会持相反态度的。教师威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认识上,学生确信教师的影响是正确的;第二,在情感上,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影响;第三,在行为上,学生往往以有威信的教师为榜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形成和维护良好的教师威信,是开展有效教育的前提。而且教育实践也证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关系。一个教师必须在学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1、专家效应:学识威信。

社会心理学在谈到态度改变和说服效果时指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专家资格,即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也就是说一般人更容易相信专家的话,更容易受专家的影响。同样的话,是否是从专家的口中说出来,对听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人们常常受那些被认为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拒绝别人本来就难,拒绝权威的要求更不容易。所以,教师要想具有威信,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在学识上让人钦佩。比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年过古稀的资深优秀教师,让他和学生来谈人生问题,可能影响力会更大一些。因此,教师要积累知识,在专业领域让学生佩服。比如要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包括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注重实践,重视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珍惜学校每一次培训的机会,每一次讲课比赛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当然教学反思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比如写反思日记、利用微格教学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同行观摩、专家观摩、交流探讨等。

2、吸引力效应:人格威信。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吸引力的理论能为教师威信提供理论依据。“美的就是好的”,我们喜欢外形有魅力的人。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首先教师的衣着打扮也最好是大众化,不能奇装异服。其次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要注意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研究发现,人际交流中适当的赞美会收到很好的影响效果。也就是说,谁欣赏我,谁对我好,我就喜欢他,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学生喜欢那些认可和欣赏自己的教师,教师也一样,同样喜欢那些夸奖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表扬学生,恰当地运用赞扬。“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意思是指人们趋向认为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会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努力寻找与学生的相似之处,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这样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比如,基本上所有的优秀教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语,即“老师在你这样的年纪,也……”,这种说法可以表明和学生有共同点,暗示对学生现状的理解和认可,而这也是进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础。人格威信还表现在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证自己在品德上没有任何让人指责的地方,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学识和品德有怀疑的话,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是指教师不仅要谨言慎行,更应该说话算数。学校教育中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上该教师所教的科目,所以,优秀教师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

3、情感效应:情感威信。

每年教师节,教师收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学生的鲜花、掌声、祝福的短信,更多的是涌上教师心头的暖暖的师生情。这深深的师生情就是教师情感威信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以包容的爱心和真诚的付出关心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在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中流淌的是教师的情感威信。要维持教师的情感威信,教师首先要保持关爱意识,用满腔的热情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教师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教师随时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而且职业要求教师在对这些事件进行处理时应该遵循教育和发展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有更强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善于控制班级的情绪。再次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个行为对等原则,即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回报你。教师的威信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要期望学生信服你,就必须注意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关爱中不能缺少应有的威严,很多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证明,教师如果没有威严,学生对教师没有一点敬畏之心,那么,其教育影响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教师自身在学校的生存,因此,教师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时候,适当树立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威严”,让学生心存敬畏之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教师威信消极影响的表现。

教师威信对教育成效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辩证地看待教师威信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也称为权力性影响力,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利等条件构成。自然性影响力,也称为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任何人都有。自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不同,它对被领导人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心悦诚服的。这种自然性影响力比强制性影响力要大得多。我们所谈的教师威信更多的时候是指这种自然性影响力。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师严道尊”的思想,现行教育制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资源控制上的不对等和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上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威信的某些消极影响也会在教育中表现出来。

(1)“晕轮效应”,束缚学生的思想。“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爱屋及乌心理效应,比如学生因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授的课、学科及教学方法等。反之,也有学生因讨厌某位教师而不喜欢其所教的科目。学生因喜欢并相信威信高的教师,从而无限扩大和泛化教师身上的优点,对教师产生崇拜心理。这种“晕轮效应”容易使学生盲目地信服教师而丧失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思维僵化、缺少个性的学生。这与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相差甚远。

(2)“马太效应”,教师威信更易两级分化。“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简单地讲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教育中部分教师只关注拔尖的学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现象。教师的威信是学生对教师认同的体现,一方面威信高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教师威信更高,另一方面威信低的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更难建立起教师威信。如有的学生因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偏科,甚至对威信低的教师存在敌意,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要避免教师威信的这两方面的不良影响,都需要学生保持正确的认知。

(3)“模仿效应”,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教师威信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段时期学生对教师盲目崇拜和模仿,很容易导致自我的丧失,甚至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

2、克服教师威信消极影响的措施。

从以上关于教师威信对教育消极影响的分析中可知要想克服这一情况,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但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所以要想克服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个中心、一个重要、三个辅助。

(1)“一个中心”是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等各方面。既然教师威信的影响是双向的,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发挥教师威信的有效影响,而避免或缩小消极影响。归根结底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关键,只有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影响都是正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在外在形象上要展现给学生健康、阳光的方面。在教学中,要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启发思维;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无私的爱心呵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一个重要”是指学校要重视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作为管理者的学校,应从大局观出发,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首先,在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向教师传递正确的育人观。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自身反思教育,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再次,学校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教师和学校。

(3)“三个辅助”是指学生、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就学生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洞察力,理智地对待教师威信,做到信服而不是盲从。同时要用批判的思维看待教师和学习过程,用坚定的自信挑战权威,做到既尊师重道又释放个性,展现真我。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学校观、儿童观。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客观地分析教师威信及其影响。就社会教育而言,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某一威信的盲从,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对待教师威信。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威信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这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对教学的有效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就业难致使很多的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问题,这样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及以后的职业规划发展,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害;社会心理学。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遇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择业求职不止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比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考验。有关的调查显示,现今有众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职业的择选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类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心理问题分别包含了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及处理,这不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理智仔细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这是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健全的基准,是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为生活的相关阅历、社会方面的经验、成长的诸多背景太过简单等原因的制约,大学生不能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客观、充分地了解及认知,进而在自我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对就业过程与适配职业的择选及获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卑及自负也是自我评价偏差大的常见体现。

(二)情绪困扰。

从大学的校园再到职场上,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加上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了焦躁、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差,这些情绪的反应若是过度进展,就会将人的心理平衡破坏,也对人的认知功能有着很大的损害,进而让人们不能对环境及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价及反应,这样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病症、轻生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三)行为表现。

1.回避。回避就是知道了什么事情会出现,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开始尽量地避免这样的事情遇到的行动。比如,大学生经常说的“考研考研,缓刑三年”,其实,回避虽然能缓解心理的应激,不过在诸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应对反应,从本质上解决不了问题。

2.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主客观的状况考虑不足及判断不准确,盲目地从众。比如几年前的出国、考研。在盲目从众的环境下所做的结果往往不适合自己,最终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致使毕业生的求职出现扎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加剧了竞争。

3.攀比。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很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进程中会互相比较,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觉得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觉心理不平衡,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这个单位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地进行攀比。这样不仅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还会在攀比时失去了适合自己的机会。

4.依赖。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就业的竞争及压力,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将希望置于别人的身上,被动地依赖自己的亲戚、朋友、师长、学校等各界的帮助。导致自己深陷被动的择业处境,这样的心理及习惯会成为以后发展极大的阻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一)个体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个体由不成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过渡的特性,这也会经常导致青年处在诸多的矛盾中,会受到环境的诱因影响致使出现心理问题;在求职的阶段,学生直接要面临的是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在社会角色上有着重大的改变,若是个体本来的心理行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众多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2.自我认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学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经验跟水平也制约着他们对自我的充分、客观的分析及了解;还有中国的大学生是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学生总是对学校以外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了解。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认识的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导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

3.认知模式的问题。学生存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会形成个体本身的另一个应激源,成为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诱因。

4.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对挫折时总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某些学生对外界的支持体系有着很强的预防心理,并且还不愿意跟身边的人讲或不愿意求助于学校的心理专业机构。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复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地严峻起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应激源。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毕业生及社会间的矛盾加大,并且毕业生还跟我国的社会结构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地区性差别,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非常不平衡。

2.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不足。个体在社会的环境下呈现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且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所接受,这种进程叫个体社会化。若是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对社会不适应,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阻碍。校园及职场的距离已逐渐地成为了学生知识到工作能力转化的最大阻碍。3.外界环境的期许。外界环境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等的发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要有好工作;并且人们对不一样的社会分工及职业还有很大的偏见存在。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择选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良好地定位。

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制度施行以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迎接的毕业生,注重讲就业政策及技巧等就业安置方面的众多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及技巧。应展开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引导,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定位、发展职业性的素质,这对就业进程中学生的众多心理情况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二)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众多的心理问题及就业问题都是彼此之间交织、相互的结果,这也就要求将心理引导及职业生涯的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行部门工作的互通、互动。在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就业所导致的有关问题,更要将心理引导及进展体现不能缺少的组成模块与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这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且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程度也是学生以后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是学生适应以后职场的基础,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帮学生架起很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能很好地跟职场的人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职场中的环境,并依据职业的环境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素质的培养。因为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类型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综合的素质。学校要关注软能力的发展,以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强化辅导人员的团队建设。

良好的社会体系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发展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多种类的学生自主活动,对学生就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应强化心理辅导者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背景,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专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引导,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五、结语。

现今,基本上只要说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人们就会想到是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简单结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总量供过于求,是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众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做良好的方向定位,强化就业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进而发展社会的相关支持体系,构建心理援助的体制等策略,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社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靳菲,周涛。结合心理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3,(27).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3]刘小玲,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2005,(3).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6]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

[7]杨小琼。谈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与优化[j].价值工程,2012,(5).

[8]韩雪。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及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2013,(24).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九

摘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教师威信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人际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发挥需要教师具有让人钦佩的学识威信、让人喜欢的人格威信、让人亲切的情感威信。但是教师威信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伴有束缚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盲目崇拜和模仿等消极影响。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力为中心,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采取积极措施,才能预防教师威信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中提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既体现了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威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威信是指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的尊敬和依赖。教师威信一经形成,将会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巨大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威信对教育就没有消极影响,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消极影响的存在被忽视了。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的积极作用,有必要辩证地看待教师威信的作用,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在阐释威信与教师威信涵义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威信的形成与维护,指出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克服策略。

一、威信与教师威信。

“威信”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被叫做“团体领导人的影响力”。心理学认为:“一个团体的领导人要实现有效领导,必须具有影响力。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基于这些认识,学者们从社会学与心理学角度对“威信”进行界定,认为“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誉,即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那种让人信服的约束力和号召力”;“威信是人际交往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人在一贯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有影响力的优秀品质”。笔者认为“威信”从实质上看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让人“敬畏”,又让人“信任”。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素质和高尚道德品质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精神感召力量。目前,一般教育理论中认为教师的威信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响力。

教师有威信对于教育效果影响很大。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积极的,学生对其所讲授的课会认真学习,对他的教诲会言听计从;相反,没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是会持相反态度的。教师威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认识上,学生确信教师的影响是正确的;第二,在情感上,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影响;第三,在行为上,学生往往以有威信的教师为榜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形成和维护良好的教师威信,是开展有效教育的前提。而且教育实践也证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关系。一个教师必须在学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1.专家效应:学识威信。

社会心理学在谈到态度改变和说服效果时指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专家资格,即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也就是说一般人更容易相信专家的话,更容易受专家的影响。同样的话,是否是从专家的口中说出来,对听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人们常常受那些被认为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拒绝别人本来就难,拒绝权威的要求更不容易。所以,教师要想具有威信,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在学识上让人钦佩。比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年过古稀的资深优秀教师,让他和学生来谈人生问题,可能影响力会更大一些。因此,教师要积累知识,在专业领域让学生佩服。比如要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包括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注重实践,重视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珍惜学校每一次培训的机会,每一次讲课比赛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当然教学反思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比如写反思日记、利用微格教学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同行观摩、专家观摩、交流探讨等。

2.吸引力效应:人格威信。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吸引力的理论能为教师威信提供理论依据。“美的就是好的”,我们喜欢外形有魅力的人。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首先教师的衣着打扮也最好是大众化,不能奇装异服。其次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要注意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研究发现,人际交流中适当的赞美会收到很好的影响效果。也就是说,谁欣赏我,谁对我好,我就喜欢他,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学生喜欢那些认可和欣赏自己的教师,教师也一样,同样喜欢那些夸奖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表扬学生,恰当地运用赞扬。“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意思是指人们趋向认为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会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努力寻找与学生的相似之处,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这样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比如,基本上所有的优秀教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语,即“老师在你这样的年纪,也……”,这种说法可以表明和学生有共同点,暗示对学生现状的理解和认可,而这也是进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础。人格威信还表现在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证自己在品德上没有任何让人指责的地方,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学识和品德有怀疑的话,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是指教师不仅要谨言慎行,更应该说话算数。学校教育中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上该教师所教的科目,所以,优秀教师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

3.情感效应:情感威信。

每年教师节,教师收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学生的鲜花、掌声、祝福的短信,更多的是涌上教师心头的暖暖的师生情。这深深的师生情就是教师情感威信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以包容的爱心和真诚的付出关心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在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中流淌的是教师的情感威信。要维持教师的情感威信,教师首先要保持关爱意识,用满腔的热情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教师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教师随时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而且职业要求教师在对这些事件进行处理时应该遵循教育和发展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有更强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善于控制班级的情绪。再次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个行为对等原则,即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回报你。教师的威信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要期望学生信服你,就必须注意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关爱中不能缺少应有的威严,很多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证明,教师如果没有威严,学生对教师没有一点敬畏之心,那么,其教育影响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教师自身在学校的生存,因此,教师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时候,适当树立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威严”,让学生心存敬畏之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发挥教师威信的有效影响。

1.教师威信消极影响的表现。

教师威信对教育成效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辩证地看待教师威信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也称为权力性影响力,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利等条件构成。自然性影响力,也称为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任何人都有。自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不同,它对被领导人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心悦诚服的。这种自然性影响力比强制性影响力要大得多。我们所谈的教师威信更多的时候是指这种自然性影响力。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师严道尊”的思想,现行教育制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资源控制上的不对等和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上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威信的某些消极影响也会在教育中表现出来。

(1)“晕轮效应”,束缚学生的思想。“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爱屋及乌心理效应,比如学生因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授的课、学科及教学方法等。反之,也有学生因讨厌某位教师而不喜欢其所教的科目。学生因喜欢并相信威信高的教师,从而无限扩大和泛化教师身上的优点,对教师产生崇拜心理。这种“晕轮效应”容易使学生盲目地信服教师而丧失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思维僵化、缺少个性的学生。这与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相差甚远。

(2)“马太效应”,教师威信更易两级分化。“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简单地讲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教育中部分教师只关注拔尖的学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现象。教师的威信是学生对教师认同的体现,一方面威信高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教师威信更高,另一方面威信低的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更难建立起教师威信。如有的学生因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偏科,甚至对威信低的教师存在敌意,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要避免教师威信的这两方面的不良影响,都需要学生保持正确的认知。

(3)“模仿效应”,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教师威信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段时期学生对教师盲目崇拜和模仿,很容易导致自我的丧失,甚至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

2.克服教师威信消极影响的措施。

从以上关于教师威信对教育消极影响的分析中可知要想克服这一情况,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但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所以要想克服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个中心、一个重要、三个辅助。

(1)“一个中心”是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等各方面。既然教师威信的影响是双向的,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发挥教师威信的有效影响,而避免或缩小消极影响。归根结底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关键,只有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影响都是正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在外在形象上要展现给学生健康、阳光的方面。在教学中,要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启发思维;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无私的爱心呵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一个重要”是指学校要重视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作为管理者的学校,应从大局观出发,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首先,在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向教师传递正确的育人观。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自身反思教育,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再次,学校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教师和学校。

(3)“三个辅助”是指学生、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就学生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洞察力,理智地对待教师威信,做到信服而不是盲从。同时要用批判的思维看待教师和学习过程,用坚定的自信挑战权威,做到既尊师重道又释放个性,展现真我。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学校观、儿童观。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客观地分析教师威信及其影响。就社会教育而言,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某一威信的盲从,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对待教师威信。

四、结论。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威信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这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对教学的有效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

社区老年教育作为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是老年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构建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今天[1],各地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成为当今老年工作的热点与焦点。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已经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一个潮流与趋势,不过目前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型心理学,从很多方面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启发。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社会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精神是研究个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种关系[2],研究个体面对社会所表现出的各种心态与心理状态。老年群体是一个社会化非常强的群体,面对社会,表现出诸多的文化弱势、心理弱势与交往弱势,需要加强引导、教育与关怀。因此,社会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老年教育提供一个重要的实验场所。

1.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指导意义。社会心理学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不仅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层面,即理论与方法、社会个体、态度与行为、社会影响和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等领域。专业定位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学,并坚持自然科学框架下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思路。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常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其中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人际过程这个领域,主要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语言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等内容;研究团体过程,主要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这个方面的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等。这些研究视角和内容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的指导。

2.社会心理学与老年教育的关系。一是社会心理中的亲社会行为是老年道德提升的.基础。这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老年群体的社会活动开展。二是社会心理中的群体影响促进老年心理品质形成,这启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社会大众以及老年群体对老年个体的影响。三是正义公民心理为社会风气的好转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培养老年人的正义精神品质。四是同情心理是社会救助的基础,这启示我们在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老年群体善良本性的培养。五是情爱心理是形成老年家庭美德、家庭良好行为的基础。

社区老年教育是电大拓展自己发展空间和提升自己合法性的契机和平台,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过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我国老年教育和老年工作存在的问题[3].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1.价值取向的单一化与功利化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注重这项工作能否给电大带来多少利益和好处,没有很好地考虑能够为社区和地区老年工作做出多少贡献;同时,电大对于老年教育的规律、老年群体的心理发展规律、社区教育的规律等方面挖掘不够,凸显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科学性不足;没有很好地分析自身参与老年教育的各个环节,对这些环节的统筹协调不够,凸显系统性不足。这种发展理念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电大应该好好构思自己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取向和价值走向的课题。

2.内容体系的构建不完善,创新不够,影响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内涵式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如下: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建构没有很好地构思,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重视党的政策教育与形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偏重应付性地完成一些硬性的政治任务,对老年人急需的休闲教育、心理调适、保健知识与其他方面的知识与常识的教育覆盖不够,彰显了电大对老年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不够。这些问题其实提出了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老年群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设计。

3.在模式与方式上,网络教育模式开展不够,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与模式问题思考和设计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社区老年群体的网络化特点[4],导致发挥老年群体在老年教育过程中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社区老年群体的交往活动特点来设计和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项目,导致电大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对于老年群体的活动项目采用不够;没有很好地走进老年群体的心理世界与精神世界,导致电大在参与老年教育工作时对老年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调适做得很不够,尤其是对一些空巢老人。这些问题其实提出了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老年群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现代社会网络化的特点,不断推动老年教育工作网络化发展和生活化发展。

4.电大师资力量的不足,彰显了老年教育工作人员的不足,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不够,没有很好地根据老年教育的需要和老年工作的特点来加强电大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导致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丰富的双师型的教师极度缺乏。

5.老年教育的环境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后勤保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没有出台,彰显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健全[5];同时,地方政府对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经费保障没有很好地落实,导致这项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同时,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风气,社会环境净化不够,网络环境的清爽不够。

这些问题其实提出了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促使地方政府做好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治理。

针对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社会心理学与老年教育的关系,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6],积极运用社会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好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常态化机制,以此不断拓展电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1.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发展理念,推动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健康发展。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先导,因此,电大在参与地方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应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要求,努力构建面向社会和未来的终身教育理念,将电大参与老年教育工作纳入老年群体的终身学习与教育视域下进行思考;构建面向社会与未来学习性的教育理念,突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学习性;注重老年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突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公平性教育理念,让每一位老年人接受到教育的人文关怀;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尊重老年教育的规律和老年工作的规律,注重对老年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进行细化与系统化。

2.面向社会需要和老年需求,不断拓展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范畴。教育内容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务必注重社会心理学对老年人文化弱势、心理弱势和交往弱势的分析,积极主动拓展社区老年教育的视域[7],将心理、健康、交往、现代科技、现代文化等方面教育纳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体系中。一是从社会认知角度出发,变认知失调为认知和谐。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社会的认知和看法比较保守,已经出现了很多与当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将老年群体的社会认知问题纳入教育的视域,全力引导老年群体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二是从转化社会态度入手,变学习服从为学习内化。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学习的态度显得很被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习惯于安排式教育,没有真正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东西。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引导老年群体的社会态度积极转变,引领老年群体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心态。三是从塑造角色意识着眼,变角色冲突为角色认同。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角色问题,往往把自己置于一种社会边缘化的角色定位,导致其心理的巨大弱势。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老年群体的社会角色的认同教育,注重引导老年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引导老年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地方发展,引导老年群体快乐生活和学习。四是从关系需求理论诱导,变人际冲突为人际和谐。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在人际交往上,由于一些利益或者一些优势的比较,往往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导致老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把老年群体的交往世界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处理,丰富老年群体的社交知识与提升其社交技能。

3.紧跟网络化发展,推动电大参与社会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模式与方式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好好分析社会心理学对老年教育模式的要求,多开展一些适宜老年群体的志愿活动、健身活动、学习活动,引领老年群体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健康与幸福指数;同时,充分利用老年群体逐渐网络化的特点,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不断开展网络化的老年教育方式,以此不断提升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水平,拓展老年教育的视域[8].

4.做好制度、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夯实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各项基础。后勤保障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电大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好好分析老年群体教育所需的政策法规、经费支撑、课程资源、人员配备等,积极向地方政府和社会争取这些方面的支持与供给,这样方能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奠定坚实的后盾。

5.全力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人力基础。因此,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要根据老年群体的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全力提升电大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学、心理学、保健学、休闲学、家政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力求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打造一支双师型社区教育队伍,从而为电大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总之,电大参与地方社区老年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电大与社会各界积极协作,同时也需要从不同视角去探索与尝试。社会心理学视角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电大在投入地方社区老年教育的工作中,应该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结合老年群体的特点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不断探索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将老年教育与整个社区教育结合起来考虑[9],力争建构起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明永。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xx(9):6-9.

[4]蔡钒,林志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实践初探---以温州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1):8-12.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即“怎么想”的问题。而思想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即“想什么”的问题。两者的研究和作用对象都为社会化的人,“怎么想”和“想什么”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思想工作必须以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心理和现象的`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工作的开展将会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例证。另外,思想工作中所指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是通过个体或群体的思维而得到的认识、行为的观点的综合反映。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心理特征的研究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可以为思想工作直接运用。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二

一、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与其说,统治阶级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个最为优秀的领袖人物或一个领袖群体。毋宁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渴求。领袖人物所具备的这种感召力和创造力,源自领袖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及道德品质,即人格魅力。领袖人格体现了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发挥着领袖职位权力所不具备的作用,直接影响领袖的政治行为。伯恩斯在谈及领袖的作用时说,“领袖的作用是由社会的实际变化来判定的,后者又是以动机及对人们的需求和渴望的满足为尺度来加以衡量的。”[2]这里所说的人们的需求与渴望,即人们对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也即社会公众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至于公众为何会对领袖产生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库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个体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种潜在的内心需求。库利认为,在社会个体特别是追随者的身上,存在着未得到引导的精力。他说:“个体的精力、激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某些趋向,都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法测度,但他们却是以往社会生活的全部精髓,这类成分的存在使人产生一种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要求;倘若没有放松和引导这一本能倾向的外来刺激,他就无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他起码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的内心储存着易燃的因素,只有碰上合适的火花,它们才能释放出来。而这个火花通常是某个人的暗示、某种能释放生命力、把骚动着的生命能量转化为力量的激发因素。”[3]这种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需求与存在于体内的未得到引导的精力相结合,便在青年中、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热切渴望中产生了对崇拜的渴求。作为由社会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越是富于活力和进取精神,就越需要理想和一个能向他们提供榜样的领袖。[3]伯恩斯在研究各种领袖类型时,将其划分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和交易型领袖———领袖接近群众着眼于物物交换两大类。认为变革型领袖比交易型领袖要更胜一筹。

变革型领袖中伯恩斯最关注道德型领袖。他引用了甘地的例子,说明道德型领袖产生于并最终回归于群众的需要,能够创造满足追随者美好要求的社会变革。变革型领导关系最终成了一种道义上的关系,它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层次,并激发了领导者和追随者合乎道德的理想,对两者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此可见,领袖的精神特质、宽广的意识、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品质和号召力为人们的信念提供了依据,引导着追随者为实现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需求、愿望、理想和抱负。领袖人格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崇拜,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获得人们自觉的追随和自愿的服从,对领袖的政治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表明,对领袖的过度迷恋和盲目追随往往会导致极端的领袖崇拜,将领袖个人神圣化、贬低人民群众,突出领袖的个人地位,无视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最终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国家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法理的权威,以法制的有效规范和制约取代个人专权,反对极端的个人崇拜,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当今时代,社会公众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盲目崇拜领袖或英雄人物的个人魅力。但是,人们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内心渴求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不应无视领袖对公众行为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应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公众对于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巩固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二、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

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意识形态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道义上的诠释,而且培育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威的心理认同,使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凭借政治社会化机制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外化为人们共同遵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生活准则。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把群众根本的利益提高到未来理想层次上,契合了民众对意识心态的心理预期,唤醒了民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认同。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互相碰撞、互相融合。

这其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对其心理预期拥有更高层次的体现,它包含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竞争、效率、开拓创新以及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内容。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带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的不断分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的反映,使中国社会心理迅速世俗化。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世俗化的社会心理易发生不稳定现象。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展的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社会的反映是消费主义日渐扩张和传统意识形态削弱,使传统意识形态整合、引导社会心理的功能减弱,加剧了社会心理不稳定。[4]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世俗化与不稳定,社会焦虑、社会冷漠增加,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5]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政权体系合法性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意识形态表达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整合。那么如何用先进的思想对日益分化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进行整合?这要求必须遵循意识形态政治表达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社会现实的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之中,内化而融合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政治认同,营造与培养与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政治意识形态。

三、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人类需求的优先考虑必须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最终基础”。[6]这里的人类需求也即社会成员的需求包括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大类。合法性基础本质上存在于政权体系对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政府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中最直接和直观的资源,是以政府及其执政党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体系通过提供最现实的政治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借此证实其政权体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唤起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从而获得并巩固其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往往在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更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信仰与追求之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意即如何迎合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已成为政府能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与之相适应,政府的系列政治主张及其全部活动都必将围绕不断解放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政府绩效是否切实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相比,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心工作。要克服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民需求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政府绩效的取得与公民需求有机衔接。同时也应看到,政府难以永远保持令公众满意的经济增长率,甚至特定时期还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因此,政绩的合法性可能随时都会被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消解。如果将政权合法性仅仅维系于政府绩效,片面追求政府绩效,很可能会付出民主、公正、自由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只有将政府绩效与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绩效评估中坚持公民导向,保证公众需求与政绩的成正比增长,才能获得民众最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四、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

社会制度是超越个别群体、被赋予了合法性的行动规则复合体,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行政制度、家庭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制度、军事制度、金融制度等。[7]制度规范是对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肯定。作为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的产物,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缜密的规范程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用经验事实证明政权合法性,增强政治认同感。

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遵守建立在其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判断等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反映了社会成员内心对制度规范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对政治权力体系而言,了解人们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制度规范的信仰与认同,建立起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制度忠诚。为迎合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需要以法理的权威取代超凡魅力的个人权威,建立民主、公平、合法的制度规范,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酝酿、吸纳、表达、监控机制,使得政府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成为政绩体现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必须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走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反腐制度建设,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体系,治理腐败成效显著。但应当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度规范是合法性资源最缺乏的领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其要求的某些制度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唤起社会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基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偏离价值准则,无法获得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心理认同;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加重了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导致政治认同弱化,消解了业已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因而无法培育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忠诚。

这一切使得制度规范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高度,在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新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在我党历史上,是最具特点的历史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期“反腐”的最强音,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明确了关于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反腐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迎合了社会成员对于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普遍愿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从而为巩固政党及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赢得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三

社会心理学历史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9到二战为学科形成阶段;二战到6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心理学研究遭遇严重危机,反省和试图消除这种危机构成7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主旋律。危机意识促使社会心理学共同体从研究主题选择、主宰方法偏好、理论模型构造和研究潜在假设等所有方面进行冷酷而全面自我反思和检讨。西方社会心理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全面理智转型。或者说,在过去中,西方社会心理学已经超越危机时期苦闷,从研究程序、研究技术和理论构造到研究主题拓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突飞猛进演化。

上世纪50年代后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库恩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具体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心理生态观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范式,在自然科学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组成部分。这样做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社会心理学中小型理论爆炸性增长,一本普通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独立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沉重打击。

当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代表不同认识,发出不同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研究目不再是对人心理“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理解”,促进人心理解放。心理学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角度对人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人”取代“抽象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3)以人与人之间“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文化转型。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产物:从学科外部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界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结果。与“认知”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社会心理学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视角,它颠倒认知社会心理学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是,人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表现?站在“文化”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文化内涵理解、分析。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角度,分析个体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个体主义倾向排斥文化因素考虑,文化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目标定位在一般、抽象、普遍适用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人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四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抱怨言语行为进行了定义及研究。在语言学界,在抱怨言语行为中,由于过去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说话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话人表达不满、烦恼、责难以作为对该活动的反应,并且这一抱怨常常讲给对这一冒犯行为至少要负部分责任的受话人。汉语抱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

心理学界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后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展开的。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关于抱怨言语行为的心理学文章,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阐述,只是简单的讲述。另外,考虑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大部分的发展都在美国进行;因此,许多发现尚未在其他文化中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通过对汉语抱怨言语行为语料的分析,发现汉语抱怨言语行为同样具有自我表现的功能,因此提出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方式的观点。下面首先介绍社会心理学中自我表现这一概念。

自我表现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因为大部分社会交往活动可以基于自我表现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没有自我表现的意图。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可以肯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人们将抱怨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想给抱怨的倾听者留下什么印象呢?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下文针对这两个问题做详细论述。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抱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现象,我们时常会听到周围其他人或我们自己抱怨天气不好,考试题太难,工作压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或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抱怨呢?有人会说:“我需要发泄!”是的,抱怨具有宣泄的功能,通过抱怨可以减少自己内心的认知失调所带来的不愉快。但是,我们抱怨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或不快,有时,我们是为了进行自我表现,也就是试图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印象管理”,无论我们是否亲身体验了对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满情绪,我们仍可能会进行抱怨,通过抱怨来影响我们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试图给他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并实现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现个人属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现我们的个人属性和品质,并达到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目的。通过对抱怨言语行为实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们试图留给别人不同的个人属性印象。当我们的同事向我们抱怨公司老板太苛刻时,如果我们随声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们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样不满的体验,我们实际上都是在表现我们的个人属性。这种情景下,抱怨成了我们之间关系的一个联结点,我们之间产生了某种共鸣,拉长我们的谈话,并达到了在我们之间建立起团结一致的人际关系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过抱怨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和我们的目的所在。相反,如果我没有跟随他抱怨,他很可能会认为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从而形成我和他不属于一类的印象,他很可能结束他的谈话或寻找其他倾听对象。由此可见,抱怨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调节剂。

抱怨表现个人优势。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自我体验或听到周围人的这种对事物或他人的否定评价。在餐馆吃饭时,有人会抱怨某道菜不正宗或某种酒不如另一类酒好喝,他的抱怨是要给同桌其他人造成一种印象:他对菜和酒挺有研究,他的品位很高或比其他人见过世面。在公司里某一个部门主管可能会在老总面前抱怨其他人的无能,他是想给老总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即他很有能力。所有这些抱怨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即我的期望和标准很高,并且通过这种印象实现被赞赏或被服从的目的。

抱怨表现个人弱势。我们抱怨时,并不总是在表现自己的优势,相反,有时我们抱怨是故意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比较弱势,以期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同情。

抱怨表现个人弱势,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抱怨表现个人弱势,还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面子。我们都希望别人觉得我们很棒,希望获得别人的尊敬。告诉别人自己不好的表现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给失败的自己“留点面子”。如果一个人准备做某事并且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做好它,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这时如果我们通过抱怨一些事情,会挽救我们的面子。这时的抱怨是一种防御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其实是一种找借口的行为。有的学生考试没考好,害怕丢人,他会抱怨考试题太难,或别的同学作弊等。有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会在赛后抱怨自己身体有伤,或是裁判不公平。这些人都是在寻找借口来挽救自己的面子,减小给其他人留下负面印象的程度。同时,通过抱怨,人们会产生一种自己不是太差劲的自我印象,保护了自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语境下人们进行抱怨不仅仅是一种内心不满情绪的宣泄,人们还通过抱怨言语行为完成各种自我表现:表现个人属性、个人优势和弱势;并实现各种不同的目的:获得别人赞赏、同情和关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自尊;挽救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但是这些想法和目的是否一定可以实现,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抱怨的内容、抱怨倾听者的认知等,并可作为今后研究的内容。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五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宏观层面把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分为刺激因素和认知因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特性,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理焦虑的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心理调适社会心理学。

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社会转型时期,焦虑己日益凸显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20.3%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46.4%的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目前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20xx:15-17)。同时,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个案心理健康问题都很大程度地与心理焦虑相关。因此,大学生心理焦虑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目前有关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探讨某些人格因素与焦虑的相关关系,很少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和宏观层面上来研究焦虑。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大学的心理焦虑现象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

作为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焦虑,其本质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剌激对自我、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张松、张德山,:122-123)。基于此,我们可归纳出焦虑的四个因素:剌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首先有来自内外部并指向个体自尊的刺激,同时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认定这种剌激会对自尊产生威胁且自我无能力应付,如此才产生心理上的焦虑状态。为此,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焦虑的成因划分为剌激和认知两大因素,此二者是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

(一)刺激因素。

1.人际关系失调产生心理焦虑。大学校园已不同于往昔的中学校园,但大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仍希望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能一如继往倍受瞩目和重视,成为所属群体的“核心”。但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都必然产生层阶和分化。一个班级(或年级)内部的成员之间必然产生相对的地位落差,处于劣势的成员自然对优势成员产生敌意。在社会倡导竞争的文化环境下,在群体规范的束缚下,这种敌意不能得到正当的发泄,个体感到无能为力,于是转向压抑敌意,由此导致焦虑。尤其是当涉及到诸如评优、评奖学金等各种或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等稀缺资源的争夺时,“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激烈的竞争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展开,当竞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张,个体感受到这种紧张但又无力化解时便会产生焦虑。

2.不确定性的威胁。“不确定性”是指社会成员对未来会出现的状况无法预期,对社会行动无法做出利弊选择的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不确定性的威胁主要来自就业和学习(或考试)。当前,就业竞争压力使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们担心的首要问题。“冷门”专业的学生为能否找到工作而焦虑,所谓“热门”专业的学生又为留在发达地区还是回家乡而焦虑,再加上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是继续读研还是尽快找个工作,也常常使大学生焦虑万分。有关调查表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列在了“大学生最苦恼问题”的首位(杨建义,20xx:15-17)。另一方面,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都与中学差别很大,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重,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具有自信、好强心理特点的大学生总担心学习上被同伴超过,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在考试前期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一般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感受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危胁带来的焦虑,但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焦虑,高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就业或前途焦虑。

3.由于挫折产生焦虑。所谓挫折是指个体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言,大学生缺乏的往往是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方面的活动、竞赛十分普遍,这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某些同学带来失败的阴影、挫折的考验。如果个体对挫折的容忍力很小,就会引发诸如焦虑等多种不良反应。这种由挫折导致的焦虑在成就动机强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由于一段时间内连续受到挫折,往往对自我做出否定性的评价,由短暂性的轻度焦虑转变为持久性的焦虑,这种焦虑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下一次行动,从而又受挫,又进一步焦虑,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习得性失助”。

(二)认知因素。

1.自我概念定位不准。与大学生焦虑有关的自我概念有两种,一是差的自我概念,二是虚假的自我概念。有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小,或者是自己的高水平和能力总不被他人接受,总得不到群体承认,因而产生差的自我概念,形成自卑的性格。这种自卑感与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的大学生时刻不忘自己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期的某种优势,不正视眼前激烈竞争的事实,或以父母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家庭条件来过高地估价自己,从而产生虚假的自我概念,具有这种自我概念的学生确定的目标较高,认为自己会有好的机会,应有好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很普通,没有过人的能力,因而在自己独立地从事某种活动时,会遇到比他人多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的打击很大,于是会表现出愤怒和焦虑。

2.对社会及群体的非认同性。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变动的反应最敏感。如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和突出,腐败现象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对此在观察、在思考,他们迫切希望社会能维持良性的运行和发展,人民能平等地享受科技与文明发展的成果,但这些社会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期望值的低度兑现甚至是负向兑现,久而久之,大学生与社会本体之间产生某种隔阂,进而诱发出某种社会焦虑。另外,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已不如往昔,随着大学毕业生自主流动、双向选择制度的实行,大学生们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非认同性,对本群体的社会地位失落而焦虑万分。

二、大学生焦虑的特性。

(一)以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或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型焦虑为主。

焦虑有两个维度:一是紧张,因为焦虑总是与人们的紧张相互联系,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紧张程度不同;另一个是恐怖的程度,一般焦虑总相伴以恐怖的情绪,但有时表现突出,有时表现不突出,这两种维度共同组成了个体在特殊情况下的焦虑状态,据此把焦虑分为高紧张度——高恐怖程度,低紧张度——高恐怖程度,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以及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四种,而大学生的焦虑一般以后两类为主。在焦虑的成因作用下,大学生一般经常性地表现出轻度焦虑,这时他们一般有较弱的恐怖感,往往不知道恐怖的原因,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自由浮动”,如不好的心境,大学生的一般反应为心情烦闷,焦躁不安,无所事事,不能静下心来从事学习等。经常出现这种焦虑行为也会形成焦虑症。在较强的剌激环境下,个性敏感或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容易出现高紧张度的焦虑,此时的心理状态以紧张为主,并没有多少恐怖感,表现最多的是社交焦虑、人群焦虑、考试焦虑或异性焦虑等,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都会有此种焦虑心理的存在。

(二)有一个酝酿、形成到呈指数扩张的过程。

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具有某种社会焦虑的特征,即它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状态。起初,大学生中可能只是较少的存在着某些不安的心理倾向,如果引起这些不安心理倾向的环境因素没有及时被消除,并且有所增多、强化,那么便会引发起群体成员的普遍焦虑,这时,焦虑如果还不被及时地遏制住,那么再进一步,便极有可能由于大学生之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从而使得焦虑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指数型的扩张状态,达到高潮。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这一发展特征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大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高度同质性,二是心理的互相感染。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焦虑的表现形式反映在生理变化、情绪表现和行为反应这三个层面上。对于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来说,焦虑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在出现焦虑心理后,性格内敛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因而变得神思恍惚,烦闷不安,思想迟钝,唉声叹气。上课时本能性地选择靠角落的位置并盯着书本发呆,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而易分散。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退缩。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白天无精打采,夜晚失眠多梦。但是,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就会有较强烈的行为反应,常会无缘无故地在同学面前发脾气,或者突然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习等活动,这些学生的肌肉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反应状态,以随时可以采取行动去对付危险,但由于不知威胁来自何处,何时会来,所以只能做些无目的、无效的动作,他们行事匆匆,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寝室里会气愤地拍桌子,扔书本,或突然大喊大叫,以此来释放焦虑产生的能量。有些焦虑感强的学生对外界的剌激特别敏感,甚至连一点点声音剌激也会引起惊跳反应,每一个新的剌激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但他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剌激上。可见,大学生由于个体性格、素质等的差异以及接受外界剌激程度的不同,焦虑的表现形式也会多种多样。

(四)既有显型焦虑,也有隐型焦虑。

大学生心理焦虑经常是以显型状态存在的,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焦虑往往可以被直接观察或感受到。但不应忽视的是,它有时还以隐型的状态存在着,一时难以被直接认识到。这种隐型的焦虑往往是深藏于大学生心理的潜层次,一旦转换为显型焦虑,其强度往往是很大的。由于对隐型焦虑的识别和社会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多是在社会缺乏必要准备的情形之下突然而至,因此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

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进行探讨。

(一)宏观层面。

当今就业的压力、专业的社会认知度、社会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需要高校、甚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介入,从而使大学生摆正认识,正确面对。

1.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及早应对就业挑战。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规划,到底是先就业、就什么样的业,还是选择毕业继续深造,他们都没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前途往往是茫然的。所以,需要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甚至可以重金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成功的管理者和市场开拓人员等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然后配合本科生的导师制,对学生分别实施职业规划,应对就业挑战。

2.真抓实干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个别和分类指导。目前很多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一个老师指导几十名学生,甚至一个年级配备一名导师,可想而知,指导效果会怎么样。这种局面应该尽早改善,否则这种制度不如取消。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课师资力量不足所致,另一方面是管理者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导师制的作用。对于后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对于前者,可以打破学科、院系的界限,充分的利用一切教师资源,让学生自由选择导师,这样也有助于更好的分类和个别指导。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应对大学生焦虑的心理工作水平。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工作是教师业余兼职,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工作机构。我们认为,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要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中心,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队伍,通过培训兼职教师或引进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二)微观层面。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些心理问题并不都是坏事。挫折和磨难会促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既然己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解决它,摆脱它,从而达到对心理焦虑的自我调适。

1.选择适当的满足动机或需要的方式。当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而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应实事求是地重新衡量主客观条件,权衡利弊,或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以彼此兼顾,或抉择其一而舍其余,以满足主导动机,减缓冲突,或全部放弃,另辟蹊径,以满足新的需要,或暂时搁置,推迟解决,以缓解冲突。

2.用自我激励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借助自我暗示、动机强化、兴趣回涨、改善需要等精神激励方法,可以增强良好情绪与情感形成的内部动力,实现内部动力的自我疏导,增强调节和控制情绪与情感的动力源,增强自我激励的效果。还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或个体发展有利的方面去。

3.学会宣泄,疏导压力。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对付挫折、疏导压力。

(1)正确认知法。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要豁达达观,多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找师长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

(2)主动进攻法。这是指个体在遭到挫折之后,审时度势,冷静分析,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改善挫折情境,减轻挫折压力。如果是由于自身知识、能力不足而受挫,那么就要继续挖掘潜力,增强实力,以更加坚定的毅力与信心致力于既定的目标,以期获得成功。

(3)心理疏导法。指借助他人的安慰劝导,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当心灵受到创伤后,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事情,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心理环境,使心理恢复平静,保持平衡。如果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从正面去应付挫折,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来减轻心理负荷。常用的方法有:渲泄、移情、升华、自我暗示、呼吸调节、音乐调节等等。同时,到各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或中心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六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社会心理学论文,欢迎欣赏!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汲取邻近科学的成果。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原理、原则都可用于了解分析人的思想,强化与改变人的思想,树立人的新思想。因此,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创新局面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七

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与其说,统治阶级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个最为优秀的领袖人物或一个领袖群体。毋宁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渴求。领袖人物所具备的这种感召力和创造力,源自领袖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及道德品质,即人格魅力。领袖人格体现了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发挥着领袖职位权力所不具备的作用,直接影响领袖的政治行为。伯恩斯在谈及领袖的作用时说,“领袖的作用是由社会的实际变化来判定的,后者又是以动机及对人们的需求和渴望的满足为尺度来加以衡量的。”[2]这里所说的人们的需求与渴望,即人们对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也即社会公众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至于公众为何会对领袖产生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库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个体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种潜在的内心需求。库利认为,在社会个体特别是追随者的身上,存在着未得到引导的精力。他说:“个体的精力、激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某些趋向,都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法测度,但他们却是以往社会生活的全部精髓,这类成分的存在使人产生一种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要求;倘若没有放松和引导这一本能倾向的外来刺激,他就无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他起码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的内心储存着易燃的因素,只有碰上合适的火花,它们才能释放出来。而这个火花通常是某个人的暗示、某种能释放生命力、把骚动着的生命能量转化为力量的.激发因素。”[3]这种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需求与存在于体内的未得到引导的精力相结合,便在青年中、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热切渴望中产生了对崇拜的渴求。作为由社会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越是富于活力和进取精神,就越需要理想和一个能向他们提供榜样的领袖。[3]伯恩斯在研究各种领袖类型时,将其划分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和交易型领袖———领袖接近群众着眼于物物交换两大类。认为变革型领袖比交易型领袖要更胜一筹。

变革型领袖中伯恩斯最关注道德型领袖。他引用了甘地的例子,说明道德型领袖产生于并最终回归于群众的需要,能够创造满足追随者美好要求的社会变革。变革型领导关系最终成了一种道义上的关系,它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层次,并激发了领导者和追随者合乎道德的理想,对两者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此可见,领袖的精神特质、宽广的意识、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品质和号召力为人们的信念提供了依据,引导着追随者为实现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需求、愿望、理想和抱负。领袖人格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崇拜,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获得人们自觉的追随和自愿的服从,对领袖的政治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表明,对领袖的过度迷恋和盲目追随往往会导致极端的领袖崇拜,将领袖个人神圣化、贬低人民群众,突出领袖的个人地位,无视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最终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国家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法理的权威,以法制的有效规范和制约取代个人专权,反对极端的个人崇拜,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当今时代,社会公众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盲目崇拜领袖或英雄人物的个人魅力。但是,人们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内心渴求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不应无视领袖对公众行为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应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公众对于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巩固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意识形态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道义上的诠释,而且培育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威的心理认同,使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凭借政治社会化机制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外化为人们共同遵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生活准则。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把群众根本的利益提高到未来理想层次上,契合了民众对意识心态的心理预期,唤醒了民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认同。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互相碰撞、互相融合。

这其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对其心理预期拥有更高层次的体现,它包含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竞争、效率、开拓创新以及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内容。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带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的不断分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的反映,使中国社会心理迅速世俗化。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世俗化的社会心理易发生不稳定现象。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展的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社会的反映是消费主义日渐扩张和传统意识形态削弱,使传统意识形态整合、引导社会心理的功能减弱,加剧了社会心理不稳定。[4]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世俗化与不稳定,社会焦虑、社会冷漠增加,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5]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政权体系合法性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意识形态表达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整合。那么如何用先进的思想对日益分化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进行整合?这要求必须遵循意识形态政治表达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社会现实的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之中,内化而融合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政治认同,营造与培养与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政治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人类需求的优先考虑必须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最终基础”。[6]这里的人类需求也即社会成员的需求包括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大类。合法性基础本质上存在于政权体系对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政府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中最直接和直观的资源,是以政府及其执政党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体系通过提供最现实的政治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借此证实其政权体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唤起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从而获得并巩固其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往往在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更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信仰与追求之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意即如何迎合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已成为政府能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与之相适应,政府的系列政治主张及其全部活动都必将围绕不断解放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政府绩效是否切实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相比,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心工作。要克服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民需求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政府绩效的取得与公民需求有机衔接。同时也应看到,政府难以永远保持令公众满意的经济增长率,甚至特定时期还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因此,政绩的合法性可能随时都会被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消解。如果将政权合法性仅仅维系于政府绩效,片面追求政府绩效,很可能会付出民主、公正、自由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只有将政府绩效与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绩效评估中坚持公民导向,保证公众需求与政绩的成正比增长,才能获得民众最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社会制度是超越个别群体、被赋予了合法性的行动规则复合体,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行政制度、家庭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制度、军事制度、金融制度等。[7]制度规范是对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肯定。作为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的产物,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缜密的规范程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用经验事实证明政权合法性,增强政治认同感。

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遵守建立在其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判断等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反映了社会成员内心对制度规范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对政治权力体系而言,了解人们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制度规范的信仰与认同,建立起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制度忠诚。为迎合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需要以法理的权威取代超凡魅力的个人权威,建立民主、公平、合法的制度规范,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酝酿、吸纳、表达、监控机制,使得政府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成为政绩体现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必须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走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反腐制度建设,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体系,治理腐败成效显著。但应当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度规范是合法性资源最缺乏的领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其要求的某些制度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唤起社会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基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偏离价值准则,无法获得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心理认同;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加重了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导致政治认同弱化,消解了业已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因而无法培育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忠诚。

这一切使得制度规范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高度,在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新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在我党历史上,是最具特点的历史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期“反腐”的最强音,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明确了关于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反腐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迎合了社会成员对于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普遍愿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从而为巩固政党及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赢得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论文篇十八

摘要:

现今小学生大多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因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等亲人对孩子百般宠爱、有求必应,从而使得许多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与不端品行。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因离异家庭或留守儿童的理由,导致这些孩子没有监护人的严格管理和正确的教育抚养,最后自身缺点逐渐增加,甚至自暴自弃,失去希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喜欢被任何人约束,对师长的教育置若罔闻,有的还有抵触、反抗情绪。对于这些心理上需要帮助、情感上需要关怀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更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

关键词:

后进生心理教育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异。

每位学生的性格与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来就是高智商,有的生来身体或头脑就有残疾一样,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衡量每位学生,更不应该对不同孩子持不同态度,而应一视同仁,把所有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培养,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怀与爱护,不让他们产生被歧视与被疏远的感觉,而应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不要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而放弃或感到厌烦,否则只会给这些后进生以极大的伤害,严重的还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与教育理念,让这些后进生感到被重视、被理解、被关怀、被尊重,教师的尊重会影响其他学生对后进生的态度,这样大家都没有了歧视,剩下的只是尊重与关怀,将对后进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

后进生会表现出封闭、羞怯、害怕、孤独、倔强、暴躁等不良行为,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开展教育,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家庭状况,掌握家庭实际情况对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转变这些孩子的切入点,或治病救人的药引子。教师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不是简单易行的,因为这些学生本身会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对家庭情况有所隐瞒。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开导教育,给这些学生以足够的尊重,不要伤害他们的心理,可让学生或敞开心扉或侧面了解,在得到其家庭实际情况后,我们便可以根据这些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开展教育行动,总之不能盲目地对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开说教,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心办坏事,伤害学生。

三、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不断鼓励。

后进生时间久了往往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觉得社会不喜欢我们、家里得不到关爱与温暖、学校里到处是歧视看不起的眼神,让他们觉得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四处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转变这种目前状况。因而破罐子破摔。经常打架的会觉得还需要打架,让大家怕我也是一种骄傲;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经常与老师唱反调,这样在同学面前感觉很威风等不良现象愈演愈烈。此时教师应该与这些后进生真心交流,与他们交朋友,谈他们喜欢的话题,让他们把自己当做可以吐露心声的人,之后再寻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可取之处,不只是缺点毛病,如果把这些优点发挥好同样会让同学、老师刮目相看,甚至他们的某些优点可以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经常得到鼓励,这些孩子就会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们就会有所转变,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及实现理想的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后进生同样如此,只是他们会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觉得自己如果说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实现某某目标会被同学、老师笑话,自尊心会被伤害。所以他们通常让人觉得自暴自弃、没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实状态,但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标,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说出来,并朝着这个理想目标努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帮他们树立近期可以实现的小的理想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些切合实际的目标。之后再逐渐树立远大目标,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重拾信心,不放弃理想、不抛弃自我,只要自己不断努力,理想均会实现。

五、做学生的楷模,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推动作用,小学时期,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的第一榜样,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有了这个重要角色,教师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榜样的魅力与力量,可以和学生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坎坷与磨难、艰辛与不易跟学生分享。通过现身说教告诉学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总要经历各种磨难与不幸才会逐渐成长为能抗击风雨的强者。有的人会经历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来就是身残或智残……不幸有各种各样的,但相同的是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乐观向上,未来就会是丰富多彩的。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变化,给他们足够的关怀帮助,逐步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0540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