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中总结自己的表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总结中,重点突出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同时要客观地分析存在的不足。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一
姜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二
诗词鉴赏是学生的薄弱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上,我选择了《扬州慢》这个课题。
《扬州慢》是《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推荐作品,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鉴赏的时候,把“意境”和“表现手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对比、虚实结合、化用、情景交融等手法,来了解扬州的今昔变化,从而理解作者的黍离之悲。
虽然在教学中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学生课前预习不好,对于文中化用的诗句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而我在教学中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而没有彻底深入到“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这两个意象的内涵中去。第二,教学环节过于紧凑,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有种生吞活剥的感觉。对文中表现的悲情讲解过于粗糙,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第三,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意境和表现手法类题型,学生在答题的方法和步骤方面,掌握不熟练,答题时还不能准确应用术语进行概括。第四,教法比较单调,讲解枯燥。另外,在教态和课堂语言等方面还有很多细节问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方面应该注意和克服的,尤其要注意贴合文本,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2、掌握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3、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教学重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当时扬州盛极一时。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致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词。
二.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骚雅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遂他托身权贵门下,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曾说“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幽晦等特点。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背景介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四.整体把握。
1、范读全词,正音正字。
2、齐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义,重点点拨。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纵(5)豆蔻(6)词工,青楼(7)梦好,难赋深情。
即使(他)(写得)精巧(作得)(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分析: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二十四桥(8)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念桥边红药(9),年年知为谁生!
想(那)的红色芍药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可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2、姜词:抚今思昔,虚实相生,意境深融。借词造境(借杜牧诗句),对比反衬。
柳词: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六
诗词教学,一直我都想得的一个突破,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我个人兴趣和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因此,我选择了《扬州慢》作为课题。其一,知人论世;其二,诵读涵咏;其三,整体把握;其四,理解想象;其五,迁移创造。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只是截取了一个侧面。从这首词的形式入手,再深入发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因此,我分别把这首词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和化用前人诗句的艺术手法,设置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思路是先从形式着手,整体把握住本首词的意思,以及它所采用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置了繁华富丽的扬州作为场景,让同学们首先去欣赏和赞叹这样的扬州。然后,以一种巨大落差导入词中的扬州。在分析本首词时,也始终以扬州作为线索。通过让同学们分析昔日的扬州和今日的扬州,了解其中对比的手法,并整体把握主旨。然后,再以名句为核心,来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变化。这样,既了解到化用前人诗句是本词的一大特色,同时又深入到意象之中,揣摩其中的深层内涵。
虽然,我已经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过多的停留在形式的讲解上,并没有深入到词的意象的内涵中去,没有突破形式达到根本。在讲授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时,我仅仅是让同学知道,这里是化用了杜牧诗《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而没有彻底深入到“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这两个意象的内涵中去。其他的名句鉴赏也仅仅是停留在艺术手法上。《黍离》之悲未被激起,整个的课堂被形式所掩盖。因此这样的一堂课就显得比较的薄,缺乏应有的厚度。
另外,囿于课堂的设计,在活动教学的组织上也显得比较单调;课堂上还出现了不少细节问题,这些都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克服的。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七
《扬州慢》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一首词。扬州在隋唐、北宋时是著名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的洗劫,变成一座空城。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是以“废池乔木”点缀,渲染出一幅萧条冷清的画面。下篇写感想,先设想杜牧重到扬州,用“须惊”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信的程度;又借“桥边红药”间接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鉴于这首词的特点和十四班的学生情况。我的教学思路为:激情导入——诵读品味——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在把握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赏析——视频赏析——比较阅读——课后作业。
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但却是我们学生的薄弱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教师的“霸权主义”作怪。所以,在这次教学中,我并没有走老路子(先解题,再作者介绍,然后听读录音,教师讲解,作业或高考知识链接)。而是大胆的舍弃了书本上那些“死”的东西,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赏析上,变学生的被动学为我要学——语文知识模块无非是字、词、句、篇,而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赖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所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让他们去与作品、与作者交流。基于此,我用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诵。在学生无法把握词的节奏和个别字音时做了一些指导。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很多老师都会让自己的学生课前预习,但有一部分老师却没有进行反馈。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最终会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就这首词的内容,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解之处进行交流。一方面,反馈了学生的预习,另一方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发挥了班级教学的优势。
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即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肉”是经济基础,“灵”是上层建筑。所以,如果学生不理解词的内容,欣赏也就是空中楼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把握了词的内容只是学词的初级阶段,经典的作品不仅仅在于知道它写了什么,更在与探究它如何写,如何使得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所以,我将这首词的重点放在了对它的赏析上。希望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来增强对此词的理解,做到个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最后在同学们思路都打开的基础上,播放音频,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对此词的感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检验知识掌握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知识的迁移对比了。所以,我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比较阅读,一方面,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对所学进行了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综合来看,这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跟大流,紧抓高考题,急功近利,钥匙握在手中而找钥匙,而是融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怀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情怀,进行民主教学——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生活。一个老师如果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语文成绩就应该是副产品。此外,这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教师的教示范作用;体现了语文的“味”;问题设计的有梯度。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师的示范朗读有待改进;板书欠缺;时间把握的不到位,使得这节课不够完整;课堂上一些细节没有注意,表达欠清晰明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要点:
1.学习《扬州慢》,鉴赏它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及采用的艺术手法。
2.领会每位作者在词作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词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一节课内容。
二、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人。少时随父宦游汉阳(今属湖北省武汉市)。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随萧移居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当时著名诗人词客交游,生活闲雅。曾试进士,不第;一生未入仕途,死于杭州。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词风清空峭拔,格调甚高,而意境则浅。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
《扬州慢》是姜氏的代表作之一。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可是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作者路过扬州,眼见繁华的城市已破败不堪,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黍离》之悲。
三、新课讲解。
1、疏通词前之序的意思。
2、听录音朗读之然,全体学生齐来一次。
4、哪些可见扬州现在的萧条?废池乔木,冷月无声,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尽荠麦青青。红药无主。
5、教师讲解疏理词的意思。
板书设计:
昔(虚,盛)今(实,衰)。
春风十里废池乔木,冷月无声。
竹西佳处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淮左名都尽荠麦青青。红药无主。
怀古伤今抒“黍离”之悲。
学生准备几分钟,一男一女同学分别朗读之后,全体学生齐读。
6.具体研习(注意在讲解中渗入)。
(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明确: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a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明确: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三、拓展。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文解释。
我漂泊江湖之上,过着困顿失意的生活,为消除内心的郁闷,行装中总是少不了酒。而平日里交往的又都是腰细体轻的歌妓。十年扬州的生活,真如一场大梦,而梦醒之后,才觉察到自己所得到的是青楼妓馆中传遍的薄情郎的名声。
词语解释。
落魄:流落不偶。楚腰:楚灵王好细腰青楼:此指妓家。薄幸:轻薄,用情不专。
诗文赏析:
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四月,杜牧在扬州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任职。杜牧才华横溢,但生活小节上不拘小节,于是牛派了三十名兵士每天晚上暗中保护杜牧,对此杜牧一无所知。大和九年,杜牧被提升到京都长安任监察御史,在送别宴上杜牧得知牛一直掌握他的行踪,暗中进行保护,于是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到京都后,杜牧牢记牛的嘱咐,没有过象扬州那样醉生梦死的生活。为此写下了这首诗《遣怀》。
四、课文总结。
宋词是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诗的高峰。通过七首词的学习,我们对词的发展、风格流派、章法句法及表现手法有了更多的了解。词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词人的纯真爱情荡涤我们的心灵,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愿同学们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从中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营养。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九
选题之前,跟两位科长和教学师傅进行了详细沟通,大家的一致意见是选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词会比较有探讨价值,现在又正在上粤教版必修三,于是跟另两位“同课异构”的'老师商量后选了《扬州慢》,因为这首词用典较多,跟我们此前学过的大量“吊古伤今”诗词有较大联系和比较价值。
此前有幸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并学习其以“336”为代表的新型课堂模式,受到很大震动和启示,所以就在结合我校“135和谐课堂模式”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尝试。
a、学习目标设计与反思。
本着课堂教学目标简约化的原则,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下两点:
1、通过词句赏析体味词的“黍离之悲”;
2、体味该词的写作手法。
定这两个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体味其情感,另一方面又可以系统总结并正确运用诗歌鉴赏的相关手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这两个教学目标有一些重复的嫌疑,比方说通过词句赏析体味词的“黍离之悲”中就会运用了相关艺术手法,这样有些概念就容易混淆、模糊,这让我们体会到在以后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坚持简约化、具体化、细致化、有针对性的原则。
b、教学重难点设计与反思。
通过课前跟学生和相关老师的沟通,对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学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学生对词句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分析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所缺乏的就是具体运用和一些概念的模糊混淆问题。诸如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移情、通感、拟人等等的区别与联系。
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体味词的写作手法和‘黍离之悲’”,这样一方面兼顾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难点设计为“移情手法”的赏析并进行拓展延伸,因为很多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移情手法”,很有必要进行一个难点的拓展并学会具体运用。
但通过课堂实践证明,环节进展中虽然是环环推进,但并未能很自然的体现这种逻辑的衔接,稍嫌生硬。同时,对移情手法的赏析老师没有做到示范分析,使得部分同学未能很好领略到分析的路子,耽误了课堂的效率。
这说明,课堂的逻辑性,教师的案例分析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c、导学案设计与反思。
我的导学案设计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5、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再次体味《扬州慢》的“黍离之悲”,结束课堂;
6、课外导读《唐宋词十七讲之姜夔》(叶嘉莹),加深理解,体味词之美学意蕴。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是体现杜郎口学习心得与学校的“135和谐课堂模式”;遵循一条主线,环环相扣、循循善诱的逻辑性原则;问题设置坚持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标和重点不够明确,具体,有混淆和重复之嫌;问题设置过多;初步感知与深入品读部分层次性还不够明显,初步感知有喧宾夺主之嫌。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导学案设计中要更加具有层次感、逻辑性和简约化。
三、教学过程反思。
原计划的教学过程是:导入+初步感知8分钟;深入品读,检测展示16分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3分钟;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3分钟。合计40分钟。
实际操作过程如下:导入+初步感知12分钟;监测展示16分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1分钟;小结全词听吟唱音频3分钟。合计42分钟。
从对比不难看出,我的实际操作中拖堂2分钟;导入与初步感知用时过长。这一方面反映出我的公开课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以后的导入课堂与初步感知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压缩。
四、课堂教学效果反思。
根据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周周清的检测反馈不难看出,学生对这堂课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当然,这跟公开课的强大阵容效果是分不开的。但也有明显不足之处,比方说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就将拟人与移情手法混淆,说明我的点评还不够细致到位。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我获得了成长,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鉴于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立足文本并进行反复推敲,首先生发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动;
四、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初涉教坛的我还有很长的路要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坚持“发现不足,明确方向,锐意进取”的原则,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最后,万分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冒着酷热莅临课堂指导,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动力,正是各位的真知灼见帮我减少了弯路,明确了方向。谢谢!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伊始,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日(2),予过维扬(3),夜雪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角(6)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
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
今昔: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左(9)名都,竹西隹处(10),解鞍少驻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过春风十里(12),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胡马窥江去后(1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1)。
乔木:古老的大树。兵: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黄昏清角吹寒(2),都在空城。
(天色)渐渐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赏(3),算而今重到须惊(4)。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纵(5)豆蔻(6)词工,青楼(7)梦好,难赋深情。
即使(他)(写得)精巧(作得)(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分析: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二十四桥(8)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念桥边红药(9),年年知为谁生!
想(那)的红色芍药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可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2、姜词:抚今思昔,虚实相生,意境深融。借词造境(借杜牧诗句),对比反衬。
柳词: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一
2、在文本整体联系中学习人物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体所起的作用。
3、深入体会渔夫夫妇虽穷却能救人于危难的善良品质。
针对学生概括中出现的“忽略文章环境背景特征”的问题,通过“概括后表达出来的内容是否让听者感动”的讨论,感悟环境所写的“穷”的特点对文本主旨表达所起的作用。
1、体会第一二自然段的作用。
讨论:删掉第一二自然段,直接从“睡觉还早,桑娜……”切入写这篇小说,是否可以。
学生认真阅读删掉的内容,认识这两段话所写出来的“穷”的特点,结合课文整体,结合文章要表达的主旨,讲“穷”与桑娜和渔夫善良品质表现所起的作用——突出了渔夫和桑娜的善良,使读者在对比和联系中能更加受到感动。
2、认识这是环境描写。
作者写出来的环境包括:
室外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环境、室内环境、实践环境。
认识这些环境与穷的关系。
3、修改自然环境描写、家庭环境描写。
(1)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微风吹拂着窗户纸,海上风平浪静……。
与原文环境对比讨论:这样修改行不行?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修改不行,恶劣的环境下渔夫还出海打渔,能够更加突出桑娜一家的穷困特点。从而体会到:环境描写是与文本要表达的住址相联系的,要能够增进表达效果。
(2)修改家庭环境:
五个孩子在屋内睡着,其中,两个孩子在不断的咳嗽,大概患上了肺炎,但是家里没钱医治,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够活下去。
讨论:这样修改行不行。
引导学生认识:这样修改不行,联系全文来看,如果桑娜家庭是这样的,她首先应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人,如果这样的环境,她还关注别人的孩子,收养别人的孩子,就不够真实了。
体会:环境描写,应该读表现人物,尤其是真实的表现人物,起到作用,要合情合理才行。
4、在全文的联系中体会“室内温暖”描写所起的作用。
(1)提出“室内温暖”部分,让学生读书,体会:这段描写,让读者体会到了什么。
桑拿勤劳、对生活热爱,充满希望。
(2)讨论:作者写桑娜勤劳,对于表现夫妻善良,有什么作用呢?不写行不行?
引导学生找到文章后半部分渔夫的话“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让学生体会“抱回两个孩子后,他们会怎样熬?”
讲桑娜的勤劳与“熬”建立起联系,体会到:桑娜和渔夫的勤劳,与将孩子抱回来是有关系的,是能够抱回来并且能够讲他们抚养大的前提。“室内温暖”——桑娜勤劳,是前提,后面的“总能熬过去”是照应——他们需要进一步克服艰难,过更加艰辛的日子,付出更多勤劳来养活七个孩子。这就是穷人善良的品质所在。
5、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描写的所用:
提出课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描写,体会在这篇文章中,心理描写的作用。
1、让学生自读课文第9自然段,体会心理描写内容。
体会具体心理过程与“忐忑不安”的关系,体会当时桑娜的复杂心理过程。
2、用删改对比的方法,研读心理描写的作用。
讨论:如果删掉着一个自然段,课文情节不受影响,可以不可以呢?
引导学生体会:不行。与前文家庭的穷相联系,尤其是不了解丈夫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情况下,这样的心理描写,使人物表现更加真实,前面写了穷,这里的忐忑,就非常真实。如果不写,后面就不会出现“不约而同”的惊喜,读起来,也就没什么味道了——由于写了桑娜矛盾的心里,写了对丈夫的担忧,读者也会跟他一起担忧,结尾“不约而同”了,读者读到这里也会畅快的松一口气。
比较强调“在”和强调“这里”的两种不同读法,体会:那种读法更符合桑拿当时的态度变化。然后,联系一起朗读。
安排一个情节,请学生为情节补写一段环境描写,联系用环境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二
姜夔。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 日(2),予过 维扬(3),夜雪 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 途经扬州 下雪刚放晴 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那 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 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 渐渐升起。
自:独、独自。 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 角(6)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于)今昔, 因 自度 此曲。
今昔:指今昔之变。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三
1、桑娜和西蒙两家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打开书,放开声音读1——7自然段,边读边填空,先自己填,然后同桌交流。
2、他们的确是穷啊,可是当西蒙死后,桑娜是怎样对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的呢?迅速浏览有关段落,用一句话来概括。
3、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默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把桑娜是怎样想的划下来,划好后大声朗读一遍。
(1)指名读划下来的句子。
(2)出示投影: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齐读——指名说:你觉得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这种善良读出来。通过你的读要让人感到桑娜的善良,应该怎样读。练读——指名读——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桑娜的确是善良,可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投影:“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指名读——想:桑娜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2)再读这段话:读出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
(3)自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还有那些不懂的。
(4)处理五个省略号。
a、看第一个省略号,他忐忑不安的想……受得了吗……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么想——学生说第一个省略号。
b、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但要记住你就是桑娜。
(先自己准备,准备好后同桌交流。)。
c、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5、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高尚品质,打开书看看,跟桑娜有同样品质的人还有谁,自己读12自然段。
6当桑娜把西蒙家的情况告诉丈夫后,她的丈夫有什么表现呢?齐读24自然段。
(1)处理“熬”。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
(2)通过这个熬,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生命受到威胁,流落街头。板书:牺牲自己)。
师:课文学完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却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业:学习第9段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四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齿、呈现、真谛”的意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境创设,细细品读体味诗句,情感熏陶,突破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了解全文大致内容的基础上,使孩子们感叹文字的强大生命力与变换无穷、净化心灵的魅力。
精学课文1-5自然段,品读体味诗句,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本课1-5节中的诗句是教学重点。要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体味,是帮助理解第6自然段总结段落乃至理解全文大意的途径与关键。)。
品读体味诗句。
教具安排:生字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个神奇的人,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诗人(板书课题),当读到诗人两个字时,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诗人的课文,看看作者眼中的诗人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
3、通读课文,正音。
4、回答:作者眼中的诗人是什么?(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
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出示诗句:
“一池碧绿,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荷花。”
“蔚蓝的天幕,点缀着朵朵银花,片片白絮。”
(2)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指名生谈感受。
(4)指导朗读:读出画面的色彩美。
(5)师:这么美丽的画,诗人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用文字)板书:用文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诗句。
“哗啦哗啦的雨声,吱吱喳喳的虫鸣,大自然的组曲想起来了。”
“公鸡的歌真了不起,喔喔喔——把黑夜拖走,喔喔喔——把太阳吊起!”
(1)自由朗读。
(2)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特点与差别,有的是雄壮之声,有的则是细碎活泼之声,它们都富有强大的生命力,都是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音乐家。同时读出公鸡那了不起的感觉。
(4)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多动听的声音呀!诗人本领真大,能让沉默无声的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你们觉得诗人了不起吗?诗人神奇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习“绘、衬”等上排6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衬”是衣字旁,多一小撇;“斜、醉”俩字注意左右边的间架结构,都属于左紧右松型的,“哲”注意上大下小,而不是上下相当,上半部分左右不要离得太开;“齿”,注意下半部分的比例,人不要写得太小或太大,下面竖折竖的大小也要适中。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第二课时。
抽读生字卡片。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首诗句:(小黑板出示诗句)。
“斜阳醉倒了,摔了个跟头,跌在西山后。”
“我张开心灵的翅膀,飞进云端逐彩霞。”
师:读了诗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发言。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首诗句:(小黑板出示诗句)。
“什么东西最具破坏力?是自满!”
“自满破坏的是什么?是前途。”
师:读了诗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发言。
师:诗人除了是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以外,你们知道诗人还是什么家吗?(文学家)从哪里知道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指名或齐读第五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为什么说诗人给文字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令平凡变得不平凡了呢?结合前面的任意出现的一首或几首诗句,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本段。)。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钦佩的语气。
师:是啊,这就是诗人,当你读这那些美妙的诗句……(师感情范读第6自然段,此段也是前1—5自然段的总结段落。)理解“真谛”一词。(做人的'深刻道理)。
师:诗人是如此的伟大,了不起,你们喜欢诗人吗?你们钦佩诗人吗?你们想成为诗人吗?不要以为老师又在吹牛,其实呀,诗,并不是难学的东西。只要你们按照下面这样做了,你们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诗人!齐读第7自然段。
学习“具、幅”等下排6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具”字里面三横;“肯”字注意上窄下宽,中间一横最长,“察”注意上中下结构,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与比例。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画家。
音乐家。
1、诗人魔术师神奇(用文字)。
哲学家。
文学家。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五
了解姜夔及其词风,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比较阅读,与辛弃疾《永遇乐》比较。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重点。
“黍离之悲”的解读。
教学难点。
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赏析。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吟咏了二十四桥的美景,几百年后,又有一位文人路过此地,化用了这一名句,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二、新课推进。
(一)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2、背景简介:。
(二)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色、声。
(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景——二十四桥——眼前之景。
寂寞红药。
声———清角吹寒。
(三)小序的分析。
1、序作为词的一个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概括了写作的主旨。
2、小序中的“黍离”的来源。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
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3、这段序中的内容,在词中都有相对应的词句。请把这些对应的词句找出来。
明确:“余过维扬”对应:“过春风十里”
“荠麦弥望”对应:“尽荠麦青青”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对应:“废池乔木”
“戍角悲吟”对应:“清角吹寒”
4、序的最后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在词中,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悲情的句子是哪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课文分析鉴赏。
分析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先点出“名都”,再化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只八个字,就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分析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分析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词人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到“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作为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分析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
分析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来看,是扬州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
分析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
分析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因桥边盛产红芍药花,故又称红药桥。作者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不禁悲从中来,向芍药发问:你们寂寞地开在这里,无人来观赏,你们为谁而开呢?这里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意蕴至深、悲痛已极。花且如此,人何以堪?到这里,全词结句,但词意绵长,余音缭绕,久久不绝,词人的悲怆之感达到了高潮。
(五)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
内容抒写作者抗敌救国宏图大志,表达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
情感表达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体现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和凄凉悲怆的心情。
风格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幽寂悲凉、婉约。
手法用典化用、反衬。
三、课堂小结。
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词的上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上半阕主要写实,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词的下半阕运用杜牧故事,处处设想,抒写黍离之悲。下半阕作者运用杜牧的典故,写景抒情有虚有实。“桥”、“月”、“波”是眼前景物,是实写。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带出,用来进行今昔对比,令人产生“桥在人去”的怅惘。这样就使主题更加突出了。
分类作业a类:jc,背诵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b类: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
预习布置预习《长相思》。
板书设计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景——二十四桥——眼前之景。
寂寞红药声———清角吹寒。
课后反思。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六
生活中有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陌生人,有你非常尊敬的亲人,也有和你十分要好的小伙伴……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成一个片段,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
习作指导
写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是写人写事的基本功,有些小朋友认为写一个人的一件事太简单,其实,要真正写好一件事,并且这件事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学会了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再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写几个人就比较容易了。
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一件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事。这件事必须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如生活中自己被一个人的好思想好品德的行动所感动,觉得非要写出来不可。如《老师》,写的是老师爱护学生的事。而这一类的事学校里是比较多的,写哪一位老师的哪一件事最能突出这个中心呢?这就要进行选择。《老师》选择了一位女教师在天色渐暗下来时,顶风冒雨送“我”回家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的具体记叙,写出了老师慈母般的善良心地和辛勤培育幼苗的高尚品质。从选择材料的角度讲,这就比较典型。
2、选择的一件事,一定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要有头有尾,有具体过程,才能使读者通过这件事看出这个人具有哪些特征。
3、以一件事写人,整个记叙的过程,从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都要围绕所写的人来写。有时候,一件事往往牵涉到几个人,但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4、记事写人都要求真实。记事要注意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要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不要以空洞的议论代替具体的记叙。
我喜欢的一个人
大年初二那天下午1点多钟,我带着“礼物”去给我的老师拜年。
一进老师家的院门,我觉得这里的气氛与别处截然不同,这里既没有孩子们放鞭炮,也没有客人的喧笑,真是静极了。
“大姐姐,你也是来给我妈妈送‘礼物’的吧?”可爱的小毛毛轻声问我。“是呀,你妈妈在家吗?”听我这么一问,小毛毛趴在我的耳边,悄悄地告诉我:“妈妈在里屋呢。你悄悄地进去,排在最后。我爸爸带着弟弟出去玩了,把我留在家里给妈妈站岗,要是有大人来串门,我就把她带到妈妈屋里。”我听了连忙伸出大拇指,夸奖了这个小“哨兵”。
我走进里屋,只见老师正在给刘明面批作文。旁边还有五六个同学像候诊似的,坐在一旁的长沙发上等着。我走到老师的跟前,说了声:“老师,我代表我们全家给您拜个年。”老师听了,抬起头来,微笑着说:“谢谢你。不过,拜年‘礼物’带来了吗?”我一听,连忙将手中的作文本一举。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用手一指说:“好,好,你先坐在那儿,一个一个地来。”王小红一把把我拉到她的身边坐下,其余的同学也都像聋哑人一样,向我比画着,表示多日不见的亲昵。
我坐在那里,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老师。她中等身材,稍微有些发胖,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也许是过于操劳的缘故吧,使得她本来就有些发黄的头发上增添了几根银丝。再看看老师家床上的被褥,过年也没来得及拆洗;纸顶棚都发黄了,过年也没糊上新的大白纸;给小毛毛做的新衣服刚做到一半,放在打开的缝纫机上;两张大会堂春节联欢会的票,还完整地压在茶几的玻璃板底下;中午的饭菜放在老师身旁的桌子上,已经凉了……看到这一切,我想,我们真是不懂事,一定天天都有同学来打扰老师,还不如……我正想着,突然,老师那爽朗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老师兴奋地说:“刘明,你这篇作文写得真不错。看来你的假期生活很丰富,写作水平也有提高。”老师说完,我忍不住问:“老师,您还没吃午饭吧?”“你们送来的‘礼物’这么好,可比我家的饭菜香多了!”老师风趣地说。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全笑了。
这时我想:老师,你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虽然广播里听不到你的名字,报纸上看不到你的照片,但是我喜欢您,喜欢您那风趣的话语,喜欢您那美好的心灵。
【点评】
大年初二,在老师家里,五六个学生拿着拜年“礼物”“候诊”。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通过对老师特殊过年方式的描写,体现了老师对工作和沉重的责任心。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和过节时老师家里环境描写,具体、生动地刻画了为学生操劳一生,无暇顾及自己的一位辛勤园丁的形象。
【习作提示】
《我们的班主任》
提示:班主任接近学生最多,最为学生了解。可以选一件事来表现他对学生学习或生活或健康等方面的关怀,表现他热爱学生的品质。
《不知疲劳的人》
提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疲劳”,不知“疲劳”,就是辛勤工作,不计休息,明确了文章中心,就应围绕这个中心选材,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他的勤劳精神。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
1.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八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内容上有两个重点: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本课的重点是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难点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拟定两课时达成目标:
第一课时安排自主学会生字,初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贫困。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则安排为抓住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的重点语句感悟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并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本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对于课文所要赞扬的人物品质他们能有所感悟,但难免流于浅表。通过环境、语言、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前也有所接触,但要他们灵活运用这种写法,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我想以本篇课文的学习作为学生练笔的契机,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
学习本文,重点是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我准备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层研读,从而感受人物品质。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抱孤儿回家部分,重点研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从这种矛盾的心理中,体会桑娜的善良品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组织交流: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通过讨论明确: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明确: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接着让学生再读读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了解省略号的作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桑娜的崇高品质。桑娜与渔夫的对话部分,则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两处“沉默”的不同含义。通过朗读,读出两人不同的性格。
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回顾所学,体会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再安排练笔,仿照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写法续写故事。
第一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第二步、进入桑娜内心,感知人物品质。
第三步、感情朗读对话,体会渔夫品格。
第四步、展开合理想象,续编《穷人》故事。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重点]。
3。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释,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以及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气氛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此外,还要注意体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析: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潺潺,扬柳依依,晓。
风拂拂,燕子飞飞,
残月隐隐,诗人提壶。
独行,似醒似醉。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评析: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宛如百感交集,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运用: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仍一如既往的在纵情的茂盛的年复一年的开放,但是又有谁来欣赏与采摘呢?(翻译与扩写)。
五、名题讲析。
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冷。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念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讲析:本题选用了宛约派李清照的词作名篇,词中亦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四个选择项分别考了词语的含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都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要素。a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a是正确的;b项是对炼字炼意的分析,这里“绿”“红”“肥”“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也是正确的;c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情层次,分析正确;d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因而d项分析不当,应选d项。
六、风景剪辑。
剪辑1:
柳永字耆卿,名三变。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及失意文人见长,且多寓以同情之意,市井特声鲜明,语多俚俗,深受歌妓和笛工们的赏识和欢迎。初试不第,作《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再次应试,宋仁宗故意将其黜落且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自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剪辑2:。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二十
教学目的:
1、体味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情感。
2、掌握本词多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抓词眼“空”“惊”,分析景物特点,引导学生自主体味黍离之悲。
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师生互动自主鉴赏合作交流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吗?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背诵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景中有情,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题目中的广陵是指哪里呢?扬州。
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盛极一时。
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扬州慢》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读,
(悲,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
3、名家范读,(听录音朗读)听完朗读示范后,你是否深有启发呢?下面请大家再把词作有感情的自由朗诵一次。然后我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示范。
4、学生自读,
5、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6、全班齐读。
三、自主赏析。
理解品味诗歌,诵读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大家对本词的感悟又加深一层,下面就请大家谈谈你读本词后的体会吧,你觉得哪些词句深深打动了你呢?它又好在哪里呢?(如语言,修辞,思想,表现手法……)。
下面我把全班同学按左右分两大组,每组按四人一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发言者,然后用抢答的形式给大家分享本组的赏析成果。(回答不完善的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既让我们全面理解了这首词,又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中国古典诗歌美的熏陶。
四、整体探究。
经典的诗歌总是能激起大家的欣赏欲望,下面我们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词。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讨论:
1、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各是哪个字?为什么?(生讨论)。
上阕:空上阕主要写了扬州城今日的荒凉萧条。景。
下阕:惊下阕主要想象杜牧重游感受及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情。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了。杜牧尚且如此,我辈情何以堪。
2、上阕除了写今日扬州的荒凉,还写了什么时期扬州的景象?景物特点如何?
板书:
今日萧条昔日繁华。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对比鲜明,有昔盛今衰之感。
3、造成今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
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4、正因为昔日繁华的扬州如今一片萧条景象,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由此牵动了诗人无尽的思绪,那么下片抒情,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联系小序及课文注释)。
姜夔在沉痛的叹息声中抒发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也表达了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板书:厌恶战争感慨今昔。
五、再读诗歌。
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古代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厚的营养。最后,在音乐声中,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地饱含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词人的深沉感悟。
六、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回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这两首词风格、情感的不同。(生讨论)。
一个豪放雄浑慷慨激昂一个含蓄婉转清幽冷隽。
一个为国土沦丧却报国无门而悲愤一个因遭遇战乱致繁华尽去而感伤。
(如有时间,自由背诵)。
扬州慢。
姜夔。
上阕下阕。
景情。
空惊。
今日萧条厌恶战争。
昔日繁华感慨今昔。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知识和技能:了解《扬州慢》内容,学会朗读、联读和赏读。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掌握“一诗四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黍离之悲”,联读其他表达国土沦丧的诗歌,培养学生热爱国土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中的“黍离之悲”,激发爱国情怀。
2、赏读诗歌,把握美点妙处。
1、和其他相似诗歌的联读,需要学生发散思维。
2、对诗歌美点妙处的赏读,需要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组织赏析语言。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好诗不厌百回读,以读带动赏析。
2、点拨法:对于诗中的难点,老师要相机点拨。
3、拓展延伸法:在联读环节,对有相似点的诗歌进行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扩大课堂容量。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明星,比如李白,比如杜甫。他们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辉煌诗篇,比如这首诗,大家齐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物阜民丰之地、花团锦簇之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很多文人到了扬州,或诗或词或歌或赋,今天,我们走近南宋一位词人,看他到了扬州有何所见、何所闻、何所感、何所思。(板书:扬州慢)。
二、告知目标。
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还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美读是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所以,今天我们以读为主,分为下面四个层次的读:
(一)初读:读得准确流利。
(二)朗读:读出情感意蕴。
(三)联读:读出深度广度。
(四)赏读:读出个性理解。
三、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读。
(一)初读:读得准确流利。
我们首先要读得准确流利,这是鉴赏诗的基础,读不准字音,读不准句读,读不成句,读得磕磕绊绊,读得结结巴巴,何谈赏析呢?我早自习已经布置预习了,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效果,看看能否完成最浅层次的目标。(请一学生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读出抑扬顿挫。老师作朗诵指导:
首先,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扬州慢。这是一首写扬州的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因此,我们要放慢语速来读。
其次,上下阕分阕处停顿。
再次,“一字领”处作停顿。如“过”、“尽”、“自”、“纵”、“念”等字眼。
(按这些要求自由朗读,之后找一学生读,力求读出抑扬顿挫。)。
(二)朗读:读出情感意蕴。
1、作者看到的扬州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荒凉、凄凉)。
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
3、用上片一个词概括扬州城。(“空城”或“废池”)(板书此词)。
4、今天的扬州城如此荒凉、如此萧条、如此肃杀,过去的扬州城是什么样的呢?(繁华)用上片具体的词回答。(“名都”或“佳处”)(板书此词)。
5、昔盛今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用原文中的诗句回答。(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是的,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的黑手,君不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不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君不闻“汉皇开边意未已,边廷流血成海水”。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掠,宋室南迁,偏安江南,半壁江山沦为敌手,中原人民惨遭劫难。扬州,也经历了战火的洗劫。此时的扬州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鲜红的芍药年年盛开,却无人欣赏。此情此景,怎一个“悲”字了得!我们应带着悲凉、悲伤、悲痛来读此词。
(老师范读。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请一同学投入感情朗读。)。
(三)联读:读出深度广度。
1、人们常说:幸福总相同,悲伤千万种。本文的“悲”属于那一种呢?结合小序看最后一句。(黍离之悲,并板书此词)。
2、什么叫“黍离之悲”?结合注释解释。(国家沦亡的悲痛)。
3、表达国家沦亡悲痛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你能想到哪些?
(学生每回忆起一首,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背,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等。)。
4、辛弃疾还有一首词,也写了战火燃烧的扬州,还记得是哪一首吗?(《永遇乐・北固亭怀古》)学生结合背投齐背。
5、此词和《扬州慢》相比,都表达了“悲”,悲中有何不同?(《永》慷慨悲壮,《扬》哀婉悲凉)。
6、两词都想到了哪些古人?类型有何不同?(《永》想到的都是英雄人物,他们要么建功立业,要么出师北伐,要么横刀立马、马革裹尸、驰骋疆场;《扬州慢》想到的是杜牧,是才子佳人、雅士风流。)。
一个婉约,一个豪放;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一个低唱悲吟瞻顾徘徊;一个追念英雄想收复故土一展雄才,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一个悲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一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
(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读出两者区别。)。
当然,以今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辽、夏、金、元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土沦丧,也有诗人表达这种悲痛,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一遍遍撕心裂肺的呐喊“我要回来,母亲!”;戴望舒用他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为什么这些诗人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们要爱惜脚下每一寸土地,哪怕它是一个小小的弹丸一样的岛屿。希望中华大地上不再有黍离悲吟,希望每一个乡村都永远宁静美好,希望每一个城市都永远繁华富丽!
(四)赏读:读出个性见解。
黍离之悲,是我们对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当我们细化到每一句的时候,又该如何读呢?下面,我们进行个性化的赏读,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在赏析前或后面投入感情地读。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分析文中的美处妙点,并投入感情地读所选句子。)。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样把握,只要读得流畅、读得优美、读得动听、读得感染人,就是好的朗读。
以上是我们的理解,融入了我们的感情和再创造。姜夔当年自度曲,填了这首词。最早的词就是唱的,传唱于勾栏瓦肆之间。今天,我们还原词的本色,穿越千年的时空,去聆听那个时代的悲唱,去感受扬州的悲凉,去体会姜夔内心的哀伤。下面我们用美的音乐去体会美的文学(听歌曲《扬州慢》)。
结语:这节课我们以美读的方式赏读了这首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诗词浩如烟海。我希望大家多做这样的美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的青春飞扬着郎朗书声!
四、作业布置。
从“冷月无声”出发,进行写月诗的联读。
五、板书设计:
空城黍离之悲名都。
六、教学反思暨说课稿。
美读,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
站在三尺讲台,我常常心怀感恩,觉得此生和语文相伴、和书香相伴、和朗朗书声相伴,真是我的幸运。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翻阅那线装的古典,体会风骚中那位伊人在水一方;屈原和杜甫的风骨,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忧伤;李白和苏轼的酒量在唐诗宋词里豪放;曹雪芹的红楼里,还可嗅到林黛玉的花香……有这么美妙的诗歌,有这样美丽的艺术,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大声朗读,甚至放声歌唱。
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美读,是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因此,我就设计了这节以读为主线的课型。
但是,读应该是有层次的、有科学性的。只是老师读了学生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第一组读了第二组读,个别读了集体读,这样的读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深入的。因此,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较为简单。预习中就可以完成目标,但是是基础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老师作朗诵指导,学生再读。这一环节体现语文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读”和“说”的能力。
第二层次,投入感情的朗读。设计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感情是朗读的基础,也是高考考点之一。
第三层次,由“悲”细化到“黍离之悲”,由黍离之悲联读相似感情的诗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老师要注意“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这样的联读设计力求实现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以前,在教学中也进行过这样的联读设计。比如学习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在第二课时设计“边塞诗联读”,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边塞诗,感受祖国古代边塞视野的开阔、劲舞的荒寒、风光的绮丽、征战的悲壮以及战士的情怀。平时多进行这样的联读教学,一定能够拓宽课堂教学的宽度和广度,一定能够表现出宏阔大气的风格。
本来最早设计整节课都是这样的联读,后来又放弃了。因为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开课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多有诟病。语文教学公开课也有“早出”的现象。所谓“早出”,就是以缩短时间的方式,在对课文才有了一些感知后就早早地离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拓展。这样的早出其实是拔苗助长式的拔高,对经典的文本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一味往外延伸,其实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因此,我还是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环节。
第四层次,进行个性化的赏读。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赏读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写作手法,这又是高考的一大考点。因此,此环节不可或缺。
学生上了大学后,就将和课堂上的语文说再见了,但生活中语文将永远和他们相随相伴,学会一诗四读的方法,他们将受益终生。所以,我喜欢让学生大声朗读,喜欢他们投入朗读的状态,喜欢课堂上的郎朗书声,喜欢让诗意地朗读飞扬在每一个学子的青春岁月!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2.重点体会音乐中所蕴涵的感情,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从而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1.体会诗中的音乐描写。
2.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中音乐与人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1.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
2.让学生朗读体会,讨论理解;
3.播放琵琶曲,渲染气氛,加深学生对琵琶音乐的理解;
4.联系全篇深入挖掘诗人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的原由。
5.大胆地从音乐描写段落切入,并把音乐描写作为研读主体。
一、导入:(展示ppt)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打柴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共同演绎了高山流水的知音传奇;一千多年后的唐朝,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浔阳江畔,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浔阳城的白居易,在送别好友时,偶遇了一位身世凄苦的长安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共同写就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悠悠的江水、清冷的月光铭记了他们。让我们走进《琵琶行》,与白居易一起聆听。(板书课题、作者、音乐,竖写)一、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引入。(2分钟)
二、初步感知:
1.本堂课我们重点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在此之前,先请同学们听一段琵琶曲。(播放琵琶曲)
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请学生们回答)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不可言传),可是诗人白居易就用文字将他所听到的琵琶音乐描述了出来,而且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段文字仍然如同亲耳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广为传播,吟诵不绝。(ppt)
让我们齐声朗读这段描写琵琶音乐的经典文字。
2.七嘴八舌:你比较喜欢这段音乐描写中的哪些句子?试与旁边的同学交流你读后的联想与感受。
二、初步感知:
1.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
(听音乐1分钟,过渡1分钟)
(朗读1分钟)
2.你比较喜欢这段音乐描写中的哪些句子?(2分钟)
三、赏析:
1.与大家分享你们讨论后的收获。
旋律怎么变化?
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除了刚才同学说过的句子以外,还把琵琶音乐比喻成哪些事物?(以声喻声)
点出比喻与衬托即可。(3-4个就过)
(板书:技巧:比喻、衬托)
如果学生在之前点到了情感,就直接导入情感部分:
1)有声的是音乐,无声的是什么?声情并茂,除了写音乐本身,还有写琵琶女感情的句子。
2)刚才有同学提到“听出了什么感情”,引我们深思:琵琶女的弹奏能引起听众共鸣仅仅是因为她高超的演奏技巧吗?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因为她是带着情感来弹奏的,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2.心弦一动,琵琶声就不再是琵琶声,而是心声了。琵琶女借琵琶曲抒发了什么心声?(ppt)
还是得联系她的人生经历来求解,(板书:人生)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写琵琶女身世的第三段寻求答案。请女生齐读。
妆成每被秋娘妒。——艳冠群芳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众星捧月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欢笑红颜
如今: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鞍马稀,——门庭冷落
舟中夜弹琵琶——无人知音
一位过去粉丝如云、过着众星捧月一般生活的女子,如今是人老珠黄,“门前冷落鞍马稀”,无人问津,心里会是多么的愤懑不平啊。弟弟从军,阿姨逝世,身边再没有一个亲人,想要找一份感情的寄托,偏偏“商人重利轻别离”,只留下自己一人在这清冷的浔阳江上独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内心是多么的孤寂啊。梦里想到过去风光显赫的时光,都会忍不住哭醒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板书:情感)
如果学生结合音乐描写谈到了琵琶女的身世有相似之处,就直接将写音乐的诗句与写身世的诗句结合来谈。
3.我们能否从琵琶曲的起伏变化中,看出琵琶女生活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欢乐曲”:欢快明朗、清脆悦耳,起伏生动的乐章,往日盈盈笑语。“沉思曲”,心情沉痛,低沉停顿。“悲愤曲”,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高亢激越,愤怒控诉。帛裂心碎。
4.“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面对夜半琵琶声,有多少人能真正听懂琵琶声背后的辛酸和沧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听懂弹奏者的一腔幽愁暗恨?(ppt)与琵琶女素不相识的“江州司马”为什么会被琵琶女的弹奏感动?“同是天涯沦落人”
两人身份不同,地位也不同,素未谋面,萍水相逢,为什么会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请男生读第四段。
我从去年辞帝京——(结合材料)名噪京城,才华横溢(与琵琶女的色艺双绝,名动京城相似)
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可见当年过的是“诗酒管弦,春风得意”的惬意生活(这与琵琶女“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相似)
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受谗见疏,远贬浔阳(与琵琶女年老色衰,远嫁商人相似。美人自比忠臣,以女子被冷落比被君王疏远)
白居易与陶渊明不同,本是抱着强烈的济世思想走上仕途的,任谏官直言进谏,所作诗歌大都反映民生疾苦,他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树,但他却遭到了政敌的诽谤,被贬为江州司马,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此时现实与理想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他仍想“兼济天下”,但又苦于报国无门;他何尝不想从此只“独善其身”,但又感到于心不安。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时候。这次被琵琶女的演奏触到了内心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再听到琵琶女的身世,生出强烈的共鸣。感情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这积蓄已久的洪涛,终于激动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了。饱蘸辛酸之泪,写此篇。
四、小结:
回到我们上课开始时的问题:诗人是怎样用文字把“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音乐描绘出来的呢?从表面来看,这是在写音乐,运用了比喻、衬托种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挖深些看,这是琵琶女在借音乐来抒情,曲中含情;再挖深些,却是白居易在借琵琶女的演奏与身世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音乐只是载体,只是为诗人传达自己由人生际遇而生出的真实情感搭建了一座桥梁,音乐即人生。(板书)
让我们再次饱含感情地来朗读这一段音乐描写,读出琵琶女弦上的真情,读出白居易笔下的幽情,读出琵琶女与诗人人生的起伏与不平!(ppt,配乐)
五、活动:
(ppt)让我们就在此刻,铭记这一永恒的经典!试在课堂上背诵这一音乐描写片段。(请男生背、女生背或全班背,根据时间来决定)
六、拓展作业:
通过学习《琵琶行》,我们知道:运用运用比喻、烘托等写作技巧来描写音乐,可以将音乐写得生动形象,而在描写中融入真情实感,才能将音乐写得打动人心。选择一段你喜爱的音乐,试着写一小段描述文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08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