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因素。注意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合理的教案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一
2、内容解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幂的一种运算,在整式乘法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整式的乘法中,多项式的乘法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要转化为幂的运算,而幂的运算以同底数幂的乘法为基础。
同底数幂的乘法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转化为指数的加法运算,其中底数a可以是具体的数、单项式、多项式、分式乃至任何代数式。同底数幂的乘法是类比数的乘方来学习的,首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抽象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进而通过推理加以推导,这一过程蕴含数式通性、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
1、目标。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会用这一性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2)体会数式通性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2)的标志学生发现和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会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这一性质,能认识到具体例子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能体会到数式通性在推到结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用字母表示幂以及幂的运算还是初次接触。幂的运算抽象程度较高,不易理解,特别对于am+n的指数的理解,因为它不仅抽象程度较高,而且运算结果反映在指数上,学生第一次接触,也很难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回顾乘方的意义,从数式通性的角度理解字母表示的幂的意义,进而明确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的理解与推导。
回顾与思考:什么叫乘方?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n、an分别叫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复习问题,学生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
的实践中感受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必要性,并通过有步骤、有依据的计算,为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做好知识和方法的铺垫,同时因为关于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是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生疏或遗忘,在新课讲解之前利用这个实际问题进行复习。
问题2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25×22=()×()=_____________=2()a3×a2=()×()=______________=a()5m×5n=()×()=______________=5()。
(1)探一探观察几个式子左右两边底数、指数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根据上面式子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小。
组交流一下想法。
(3)猜一猜am×an=?(m、n是正整数)。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思考结果。
设计意图:从引例到“推一推”、“说一说”、“猜一猜”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把幂的底数与指数分两步又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运算法则。
问题3你能将你的猜想推导出来吗?
am·an=(a·a·﹒﹒﹒·a)·(a·a·﹒﹒﹒·a)——乘方的意义。
=a·a·﹒﹒﹒·a——乘法结合律。
=am+n——乘方的意义。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推导过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推导得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让学生认识并体验数式通性,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追问1:通过上面的探索与推导,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同底数幂乘。
法的运算性质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尝试用文字语言概括同底数幂乘法的运。
算性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练习1:计算题(结果写成幂的形式)。
1)103×104=。
2)(—7)3·(—7)8=。
3)a·a3=。
4)(a—b)2·(a—b)=。
5)a·a3·a5=。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底数可以是数、字母或式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领会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体会底数的变化,可以是数、字母或式子。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将这一性质推广到多个同底数幂相乘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文字语言概括性质以及对性质进行推广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层理解。
练习2判断题(若错误,请在题后写出正确答案)。
1)a5·a5=2a5()。
2)b5+b5=b10()。
3)x5·x5=x25()。
4)y5·y5=2y10()。
5)m·m3=m3()。
6)n+n3=n4()。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判断,领略“法官断案”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领略同底数幂乘法的魅力。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
必做:课本p105页第9题。
选做:课本p106页第13题。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二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多媒体。
导入新课。
一、引入新课。
1、让我们先进入第一层,门上写着一组算式:
2+3+65+5+59+1+22+2+2+24+4+4。
二、感知“几个几相加”
小朋友真聪明已经得到第一把钥匙,进入第一层,现在我们要争取进入第二层啦!
(1)出示例1图。
提问:图中几只小白兔?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2+2+2=6(只),3+3+3+3=12(只)。
这两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
追问: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连加;每一题的加数都一样)。
(2)完成第页的“试一试”
三、认识乘法。
1、出示第2页的例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板书:2+2+2+2=8。
(添加电脑图片为6个2)是几个几相加,你能把加法算式写下来吗?
(添加电脑图片为10个2)现在呢?
谈话:随着电脑数量的增加,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你们感觉怎样?(太麻烦了)。
介绍:不要着急,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这问题。(揭示课题:认识乘法)。
板书:2×4=8。
4×2=8。
(乘数)乘号(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读写乘法算式。
提问:6个2相加,用乘法算怎样写算式呢?10个2呢,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3、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先独立完成,再评讲校对,并让学生说一说,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四、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三
1.经历探索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乘法运算.
2.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探索练习:展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画的面积.并做比较.由此得到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观察式子左右两边的特点,找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跟着用乘法分配律来验证.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例题讲解:
例2:计算(1)2ab(5ab2+3a2b);。
(2)解略.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1)3a3·5a3=15a3()。
(2)()。
(3)()。
(4)-x2(2y2-xy)=-2xy2-x3y()。
2.计算题:
(1);(2);(3);(4)-3x(-y-xyz);(5)3x2(-y-xy2+x2);(6)2ab(a2b-c);(7)(a+b2+c3)·(-2a);(8)[-(a2)3+(ab)2+3]·(ab3);(9);(10);(11)(.
四、应用题:
1.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为3acm,宽为(7a+2b)cm,则它的面积为多少?
五、提高题:
1.计算:(1)(x3)2―2x3[x3―x(2x2―1)];(2)xn(2xn+2-3xn-1+1).
2.已知有理数a、b、c满足|a―b―3|+(b+1)2+|c-1|=0,求(-3ab)·(a2c-6b2c)的值.
3.已知:2x·(xn+2)=2xn+1-4,求x的值.
4.若a3(3an-2am+4ak)=3a9-2a6+4a4,求-3k2(n3mk+2km2)的值.
小结:要善于在图形变化中发现规律,能熟练的对整式加减进行运算.作业:课本p11习题1.3教学后记:
1.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2.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注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中“漏项”、“符号”的问题。
一、探索练习:如图,计算此长方形的面积有几种方法?如何计算?小组讨论.你从计算中发现了什么?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1);(2);(3);(4);(5);(6);(7);(8);(9);(10);(11).
三、提高练习:
1.若;则m=_____,n=________2.若,则k的值为()(a)a+b(b)-a-b(c)a-b(d)b-a3.已知,则a=______,b=______.
4.若成立,则x为__________.
5.计算:+2.6.某零件如图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7.在与的积中不含与项,求p、q的值.
一、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多项式乘法的运算,要特别注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中不要“漏项”、和“符号”的正确处理.
六、作业:第28页习题1、2。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四
(1)要求出总产量应知道的条件是。
想求总产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解括号中应填“单产量和数量”。
(2)如果知道衣服的价钱和买的件数,可以求出()。
想衣服的价钱就是单价;买衣服的件数也就是衣服数量。包含单价和数。
量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
单价×数量=总价。
解括号中应填“总价”。
【2】判断:下面的说法如果错了请改正。
(1)知道工效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路程。
想工效×时间=工作总量速度×时间=路程。
解错了,应改正为:知道工效和时间就可以求出工作总量。或者是知道速度和时间就可以求出路程。
(2)“学校要购买3台录音机,每台需要450元,一共要用多少钱?”这道题目是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价。
想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解错了,应改正为:这道题目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3)已知每小时走的路程和走了几小时,可以用乘法求出一共走的路程。
想每小时走的路程表示速度;走了几小时是指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所以用乘法求出一共走的路程是正确的。
解本题的说法正确。
(4)“修一条水渠,每天修20米,10天一共修多少米?”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想一天完成产品(任务)的多少叫做工效,因此“每天修20米”是工效;所用的几天叫做时间,所以“10天”是时间;一共完成的产品(任务)数量叫做工作总量,故“一共修多少米”是工作总量。可见,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解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想单价×数量=总价。单价和数量要作为题目的已知条件,总价作为问题。
【4】用“8小时”编一道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
想工效×时间=工作总量。“8小时”是时间,因此还要确定另一个已知条件“工效”。
解工人叔叔每小时能做5盒粉笔,1天工作8小时,工人叔叔一天能做多少盒粉笔?
【5】编一道求路程的应用题。
想速度×时间=路程。要求路程,需要速度和时间两个条件。
解高速列车每小时能行驶300千米,6小时一共能行驶多少千米?
【6】养鸡场每天出产鲜蛋400千克,7天一共出产鲜蛋多少千克?
(1)写出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想题目求“一共生产鲜蛋多少千克?”,这是求总产量。
解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2)列式解答这道题目。
想每天出产的鲜蛋数量是单产量,即单产量是400;产蛋的天数是7天,即数量是7。
解400×7=2800(千克)。
答:7天一共产鲜蛋2800千克。
想求甲乙两地间相距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题目已经告知某人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300米,且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于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便可列式解题。
解300×12=3600(米)。
答:甲乙两地间相距3600米。
【8】先补充条件,再列式解答。
王伟每天写20个大字,__,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想题目求的是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如果把写字看作是王伟的工作,那么,很容易知道题目实际上是求工作总量。其数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由此可知,这道应用题需要工效和时间两个条件,而工效是每天写20个大字,因此缺少的条件是时间。可补充为:他写了15天。
解补充的条件可以是:他写了15天。这时,可解答为:20×15=300(个)。
答:他一共写了300个大字。
想求卡车6分钟行多少米,也就是求路程。由速度×时间=路程可知,解答这道应用题需要两个条件:速度和时间。时间是6分钟,速度却没有直接告诉,因此先要求出卡车的速度。
解分步列式:
300+300=600(米)卡车每分钟行的路程。
600×6=3600(米)卡车6分钟行的路程。
综合列式:(300+300)×6=3600(米)。
答:卡车6分钟行3600米。
想要求做操的同学一共是多少,应知道两个已知条件:同学们站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这两个条件只能根据小林站的位置推算出来。
的行数加起来便得到全体学生站的行数:6+12+1=19(行)。
再推算每行人数:因为从前面数起他是第8个,则他的前面有7个小;同时从后面数起他又是第14个,则他的后面有13个。把前后人数加起来再加上小林便得到每行人数:7+13+1=21(人)。由于每行人数同样多,因此可以算出做操的同学一共是多少。
解(7+13+1)×(6+12+1)=21×19=399(人)。
答:做操的同学一共是399人。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五
教科书第21页例1、例2。
教师:在前面我们编出了1~3的乘法口诀,利用编口诀的经验猜一猜4的乘法口诀一定有哪个字。
学生:有4。板书:四()教师:括号里可以怎样填?
出现汽车图。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
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学生独立记口诀。
教师:我们来对口令,看谁的口诀记得好。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学生:能。
教师:4×8。学生:四八三十二。
教师:8×4。学生:四八三十二。……。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六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引入“单项式”概念。
1、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使速度能够到达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能够到达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
(1)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2)3小时呢?
(3)t小时呢?
答案:(1)100×2=200(2)100×3=300(3)v×t=vt。
2、用内含字母的式子填空。
(1)若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_____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____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_____.
答案:(1)4a,a2;(2)ab;(3)-n?
2、提出问题:以上几个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新知识讲授。
1、定义:由数或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练指出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
2xy,-4x,a+b,,,m,-,-ab?
此练习让学生回答,透过此练习,一方面巩固刚刚学过的单项式定义,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应用定义去决定“是”或“不是”
答案:2xy,-4x,,,m,-,-ab。
在刚才的练习中,单项式2xy,-4x,,-,m,-ab的数字因数分别是几。
定义: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练指出以下单项式的系数:
3x2,-x2y2z,a2b,-2.15ab3,-m3,0.12h.
本练习答案:3,-,1,-2?15,-1,0?12?
定义: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页式的次数练指出下列单项式的次数:
3x2,-x2y2z,a2b,-2.15ab3,-m3,0.12h.
本练习答案:2,5,3,4,3?,1。
三、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1、p55例1。
2、p56练习第1题填表。
学生填,对答案?
四、小结。
1?这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类代数式(单项式)。
关于单项式,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定义、系数、次数)。
五、作业。
p59习题2.1的第1题。
2练习册。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七
《整式的乘法》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十三章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和乘法公式。整式乘法是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基础,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中的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又是整式乘法的基础内容,所以它更是教学的重点,需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这一部分中,让学生有学有练,打好坚实基础。
在这一部分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归纳式教学法。首先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然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关的乘法运算法则。例如a×a=a2,a×a×a=a3,a2×a3=a×a×a×a×a=a5···利用这些简单的例子,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出发,总结归纳出新的运算方法。这样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总结,老师在一旁辅助,这样学生更容易记住获得的知识。得出运算的法则后,要让学生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写到黑板上,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相互纠正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法则,并能熟练的应用法则进行运算。
不认真、过于草率久而久之养成坏的习惯,形成错误的运算方法,以致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所以,通过本章的教学,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数学课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它跟重要的作用应该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严格、严谨的要求学生,不能小而不顾。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趁热打铁。
数学知识是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前面知识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效果。很多同学学会了有关幂的运算,但是在计算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出在正负号的变换,以及乘完后没有合并同类项,或者不会合并同类项。这两块内容都属于七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忽略了,没有再次进行强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容易将以前学过的知识遗忘,更难以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不经意的就通过主观判断来判断学生,对一些自己认为简单的问题,想着学生会很容易的学会并掌握,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并没有将知识融会贯通,而我却没有高度重视,这样这些学生的问题会越积越多,最后导致部分同学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不好。最后不得不再花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本章的教学我还发现,对学生容易出错问题要时时提醒。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以前常常当时提醒后就没有及时进行再反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了,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下一次还会重复一样的错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和针对性的措施去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精讲多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精讲要有选择的选取例题,例题要有适中的难度,针对某些易错的问题,要多举例子进行辨析解答。讲完后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练习,通过练习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问题所在。出现的问题要当堂解决。
整式乘法公式许多人会背但不会用,或者是漏掉其中的某些项。例如:有的同学会这样运算(x+y)2=x2+y2。不会使用具体表现在,不能把一些式子进行简单的变形,转化成满足公式的形式。没有整体的思想,不能把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去运算。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主动钻研的习惯和精神。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说不清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并且也提不出问题。学生对于练习中不会做的题或作业中不会做题,好多学生很少问,觉得老师都会讲,所以不用问。甚至,对于老师不布置的题目不主动去做的原因就是老师没有布置。课堂教学中老师布置的自学或思考讨论时,很多学生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合作讨论探究效率极低,如果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合作交流,则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若直接给学生讲解,学生被动学习,不主动思考,又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遇到的问题,在右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八
本节是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后的综合运用,是因式分解的逆运算,也是进行因式分解的基础,其中,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本节的重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中项的符号的确定是本节的难点,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有转化到单项式与单项式的相乘,因此,掌握好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关键,本人从以下几方面作反思:
也从课本开头的问题引入,具体的数据,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出本节内容。然后将上式作适当的变形,用字母表示叙述几个例子,引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的内容,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由数的运算引出式的运算规律,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注重学生的参与,从课堂学生做习题的情况来看,掌握的比较好。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时,用形象的图形来揭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公式,学生也较易掌握,而在突破符号这一难点时,设计让学生先找多项式中由哪些项所组成,然后用单项式去乘以这些项,添回原先和式中省略了的加号,结果在练习中学生也突破了最容易犯的符号错误。并提出通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把这个问题转化到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中,而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又转化到数的乘法与同底数幂的乘法,体现新知识与已学知识间的联系,注意转化的思想方法。整堂课中学生参与性较强,气氛活跃,知识落实到位。
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还应更加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体现认识知识循序渐进的过程。例题的讲解不妨让学生尝试去做,让学生去犯错,然后去加以纠正,以加深印象,防止同样错误的发生。在小结时,还可以让学生再次去总结本节课中常犯的错误。
一节平常的数学课,经过反思,会发现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许多细节的地方需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活学透,真正完成教学目标。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九
积的乘方运算是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在运算中不要漏掉某个因式,同时要注意符号问题。
3.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步骤。
(1)确定积的系数,积的系数等于各项系数的积;。
(2)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只在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写在积里。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步骤。
(1)把系数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系数;。
(2)把同底数幂分别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3)只在被除式里出现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被除式里有几项,商也应该有几项,不要漏项。
(3)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单项式乘多项式的逆运算,可用其进行检验。
6.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公式中的a和b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或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7.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1)两个公式的等号左边都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两者仅有一个"符号"不同;。
(2)两个公式的等号右边都是二次三项式,其中有两项是等号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中间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值2倍,两者也仅有一个"符号"不同。
8.利用乘法公式求解方程或不等式的思路。
解涉及乘法公式的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时,要先运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将原方程或不等式化简,然后求解。
9.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2)确定相同字母:公因式应取多项式各项中相同的字母;。
(4)确定公因式:由步骤(1)~(3)写出多项式的公因式。
10.提公因式法的一般步骤。
(1)确定公因式:先确定系数,再确定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3)把多项式写成这两个因式积的形式。
11.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口诀。
公因式,要提取,公约数,取大值;公有字母提出来,字母次数要最低;原式除以公因式,商式写在括号里。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十
5a×a×a×a×a=a···利用这些简单的例子,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出发,总结归纳出新的运算方法。这样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总结,老师在一旁辅助,这样学生更容易记住获得的知识。得出运算的法则后,要让学生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写到黑板上,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时发现学生很容易把一些运算的法则搞混淆。例如:进行以下计算(a)=a,a412×a=a,这就是混淆了运算的法则。出现这种问题,一个是因为运算的法则没有记忆牢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粗心大意,做题时只凭自己的第一反应,不根据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数学是个严谨的学科,很多同学不能取得好的成绩不是因为学不会,而是不认真、过于草率久而久之养成坏的习惯,形成错误的运算方法,以致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数学课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它跟重要的作用应该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严格、严谨的要求学生,不能小而不顾。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趁热打铁。
数学是个连贯的体系,前面学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很多同学学会了有关幂的运算,但是在作单项式成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在正负号的变换,乘完后没有合并同类项,或者说是不会合并同类项。这两块内容都属于七年级学习的,可以想象当时的学习情况。基础没有打好,就会给现在的学习带来不便,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很多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判断学生,对一些自己认为简单的问题,想着学生会很容易的学会并掌握,然而事实并非这样。很多接受慢的同学并没有学会,而老师却不知道,这样这些学生的问题会越积越多,最后导致跟不上所学的课程。
所以我认为老师不仅要讲的好,更要能利用有效的方法去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步步为营。
问题要时时提醒。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常常当时提醒后就不管了,认为学生应该记住了。但我们忽视了他们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今天一说明天就改了呢。所以,老师要不厌其烦的说,时刻提醒,让学生一点一点的记住。
精讲多练促进学习。精讲要求教师有选择的选取例题,例题要有适中的难度,针对某些易错的问题,要多举例子进行辨析解答。老师讲完后一定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练习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问题所在。出现的问题要当堂解决。
整式乘法公式许多人会背但不会用,或者是漏掉其中的某些项。例如:有的同学会这样运算(x+y)=x+y。不会使用具体表现在,不能把一些式子进行简单的变形,转化成满足公式的形式。没有整体的思想,不能把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去运算。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十一
教学内容:
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81~8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能利用一般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2.方法与过程: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和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结合估算和已有的笔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题纸、自备本、课作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简短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师:你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把你想的乘法算式说给同桌听。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改的?板书:(1)0×3=0(条)(2)3×0=0(条)。
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不能象小猫一样,做事三心二意的呢?(不能)是啊,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很专心。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改写加法算式算出了这两道乘法算式的积。那这两题你会算吗?
1.出示想一想:0×7=-------8×0=-------。
(1)指名算。
(2)师:你是怎么想的?
0×10000呢?这样的算式说的完吗?从中你发现什么?(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结合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大家都熟悉的两位客人,他们是谁?(多媒体出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师:小朋友,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一个看台的一排有17个座位,共有6排。
(2)师:谁会列式,能很快口算出来吗?
师板书:17×6=102(个)生口答: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
师:我们来看看小头爸爸知道吗?
(3)师:小朋友们试试看,这题怎样列式啊?你会估算吗?
生: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4个看台有400多个座位。(板书:四百多)。
(4)你会用竖式来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尝试笔算。老师巡视,指名板书。)。
(5)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积的十位上为什么写零?
生:十位上是0×4,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十位上写0。
(6)师:我们来比较一下笔算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估算和笔算结果……?(很接近)。
师:我们来看看大头儿子算出来了吗?
师:大头儿子这个问题小朋友会列式解答吗?独立做做看。友情提醒,先估算将估算结果写在算式旁边再动手笔算。
生独立估算后笔算,指名板演。
师:观察黑板上这两题,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102×4102×8)。
生:都是乘法,乘数都是102。
师:这个乘数的中间有……(0),对了,象这样的乘法算式我们称它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揭题)。
三.巩固练习,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第2题。
这样的乘法算式计算你会了吗?噢,老师想考考小朋友,请看(多媒体出示练习第二题)一齐读题。指名估算。打开书到77页做第二题。指名三位学生板演。
重点评讲第三小题。追问:百位上的0哪来的?是5×0得到的吗?这几题你觉得难吗?有没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师:我们来看看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我们平时做计算题时要养成估算的习惯,采用正确的估算方法能帮我们检验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2、教学第5题:
(多媒体)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观看的智力抢答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看看结果,多媒体出示:解放路小学742分华阳小学672分新华小学四支参赛队的比赛结果第一队205分第二队198分第三队202分第四队196分)。
生交流方法:
(!)因为每个队的得分都接近200,所以共有四个队合起来大约是800分。
算法一:4×200=800(分)。
算法二:200+200+200+200=800(分)。
(2)把第三队的两分给第二队,那这两个队的分正好都是200,第一队拿4分给第四队,这样就是800多1分了。(移多补少)。
3.教学第3题。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开心的回家了,回去的路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你看,有些树都生病了,好可怜。(在改错题中加一题正确的)。
(2)同桌先互相说一说错在那里,怎么改?
(2)师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多媒体纠错。师:你想给哪棵树治病?
小结:
4.教学第6题:
(多媒体)父子俩回到家,围裙妈妈已准备好了可口的点心给他们充饥。奶油蛋糕150克巧克力蛋糕105克(各两个)。
师:猜一猜,父子俩会怎样分着吃?能说出你的想法吗?
生提问题,师板书,
预案生1:大头儿子吃了多少克的蛋糕?
生2:小头爸爸?克。
生3:两人一起吃?克。
生4:大头儿子比小头爸爸少?克。
我们先来解决前面两个问题,请小朋友独立列式并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评讲两个竖式。
师:比较150×2和105×2,一个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个是末尾有0的乘法,这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内容,它有简便的竖式计算法,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后去先预习。
四、作业:
第82页第4题第一排,列竖式计算。
整式的乘法教案篇十二
本部分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幂的概念、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这是承前,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启后是它是学习整式的除法、分式的运算、函数、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这一块内容主要分成三块内容。
第一块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这一块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
第二块是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块内容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有乘方运算时的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确定。
第三块内容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注意带符号运算以及不要漏乘。在混合运算中注意括号运算,不要漏括号。
在整个这一块的内容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
一、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
二、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根据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
三、注意实际问题主要是图形的面积问题的正确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10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