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信是一种用于表达对某事物不满或不满意的不满意或不满意的信件,它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在写总结时,要确保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接下来是一些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一
这首诗被收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所以学好本诗将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二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进一步体会杜甫诗叙事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难点:杜甫诗作的叙事精炼,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三、欣赏图片。
四、读课文。
五、理解赏析第一节。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怎样呢?秋风卷茅板书。
六、理解赏析第二节。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群童抱茅板书。
七、理解赏析第三节。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板书。
八、理解赏析第四节。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九、小结。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十、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知道哪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十一、诗文积累。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
得万安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三
窗外狂风怒号,卷起乌黑的云翻涌着,似乎要将我的茅屋连同我一起卷走,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清晨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屋子,我屋顶上的茅草早被风掀起,冷风不断地往屋子里灌,而被卷走的茅草,有些挂在树梢像断线的风筝,有些飘转到水塘里如浮萍漂摇,掉到岸边寥寥无几的几撮也被南村那些顽皮的孩子抢走了,他们欢呼着,离开时似乎吹起了口哨,像是胜利者的炫耀,奈何我一把快散架的骨头远追不上他们,干燥的口舌也只能发出沙哑的声音——就像秋末的蚂蚱,只能倚杖自叹,顾影自怜。
也许他们的屋子也被昨天的狂风摧残,正需要这些茅草吧!我在门口迟疑了半刻,最终还是放弃了去打捞沉到水底的茅草,转身进了家门。
我裹紧了被子躺在床上,那冰冷的被子似坚硬的铁块,枕头也湿漉漉的,仰躺在床上时正好面对着房顶的破洞,能看见阴沉迷蒙的天,能看见千万间大房子,能看见天下寒士的笑脸,能看见国泰民安,能看见阡陌交通往来种作的农民。
房顶漏下来的水滴在我的脸上,冰凉冰凉,破旧的家和黧黑的天空还是原来的样子。如果一切能如梦里那般美好,哪怕我冻死饿死我觉得也值得。
只是现在还不知道我如何才能熬到天亮。窗外的风更大了,雨水从屋顶的破洞里成串地滴下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四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盗贼的事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五
课型教法:分析鉴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幻灯片号:
教 学 过 程。
1、练习。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正确的是:abd。
e、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f、类似楚辞,g、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h、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i、积极面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2、作者介绍。
3、结构。
动词妙处:“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
(二)群童抱茅。
动词妙处:“欺”“忍”“呼不得”“似叹息”;写出无可奈何心情。
(三)长夜沾湿。
“长夜”一语双关,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
“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四)崇高思想。
安得 欢颜 独破 受冻。
秋风破屋 风 白天 室外 事。
长夜沾湿 雨 黑夜 室内 人 。
理想 广厦千万间(点睛之笔) 他人(疾苦)。
4、小结。
5、层次分明清晰。
5、升化主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似箭)。
杜甫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6、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1-186)。
二月卖新丝,五月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错误!未定义书签。,只照逃亡屋。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谷”可卖。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六
他们一家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月了,突然有一天,风猛烈的刮着,呼啸着,似乎要把人包围住。杜甫的小儿子闲着没事,跑到外面玩。只听见他大声喊到:“爸,爸,快来看啊!我们家茅草屋上的茅草被风吹走了。”杜甫赶忙跑出来,呀!家里茅草屋右边屋顶的茅草被风刮走了。哎!杜甫长叹道。
为了使家人可以有房子住,杜甫说做就做,他开始把风吹走的茅草捡起来。但是哪有那么简单啊!茅草被风吹得到处飞,有的飞到了小河边,有的飞到了树脚下,还有的……杜甫不辞辛苦,到每个地方捡茅草。
杜甫来到了小河边,看见从南村跑来了一群小孩子,他们也在旁边捡茅草。杜甫想:太好了,有这些孩子的帮忙,那一定会捡得更快的。杜甫对孩子说:“真是谢谢你们啊!”说罢,他正准备从一个大男孩手中抱起茅草,不料,那男孩把茅草扔给了同伴。杜甫感到莫名其妙,便对男孩说:“快把茅草还给我啊!”男孩笑了笑说:“老头,你追上我们,我们就还你。”杜甫边跑边喊:“孩子,快把茅草还我,快还我……”杜甫的声音都喊得嘶哑了,但孩子们却抱着茅草往树林深处跑去了,无影无踪,还可以听见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面对此情此景,杜甫只能叹息:哎!老了,没用了,连几个毛孩子都拿自己寻开心。
杜甫向家中走去,抱着那少得可怜的几根茅草,他的步伐是那么沉重,表情是那么严肃。面对这所剩无几的茅草,他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然而,杜甫回到家,刚刚准备修建茅草屋时,天渐渐暗了下来,灰蒙蒙的,阴沉沉的,不一会儿雨点儿“哗,哗,哗……”地掉了下来。雨水从茅屋破损的地方滴了下来,滴到了儿子的脸上。“爸,我的脸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小儿子大喊道。杜甫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儿子身边,对他说:“那是雨水滴的,你睡进去点,就不会了。”得快点把家里的茅屋修补好啊!不然家人怎么生活啊。杜甫心想。
杜甫和妻子在修补茅屋,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夫妻俩都吓了一跳,跑进屋子一看,原来是小儿子睡觉不安分,从床上掉了下来。妻子把孩子抱了起来,刚要把被子帮孩子盖上去时,她吓坏了,被子像铁一样冰冷。她跑过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杜甫,杜甫一看,明白了。小儿子的睡相太不好了,把被子蹬破了。为了不使孩子着凉,杜甫把自己和妻子的被子拿给小儿子盖,可这哪是办法啊?杜甫一脸忧伤,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杜甫坐在窗前,看着越下越大的雨,她大喊到:“老天爷你怎么也拿我开心啊?”可是,他也只能望“雨”兴叹。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战都打了快八年了,但人民却一点也没有富裕,不是无家可归,就是流离失所。什么时候,才能国泰民安啊!
什么时候国家才能兴荣昌盛,人民可以有高楼大厦,可以让穷人也开心一回,让他们有个完好的家!杜甫只能深思,他知道这离自己,离人们是多么遥不可及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七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八
进入八月深处,秋风飒飒,一看今年秋风姿态,宛若一头咆哮的雄狮,用利爪在空中“摩挲”着......
一阵狂风袭来,卷走了一座茅屋房顶上的好几层茅草。纷飞的茅草洋洋洒洒飘向远方,飘过了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比较高的如灵蛇般缠绕在高树梢上,飞得比较低的飘飘洒洒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去了。
他,站在破败不堪的茅屋檐下,静静地望着远处飞扬的茅草。银白的鬓发随风扬起,宛若远方飞扬的茅草......
他拖着衰老的步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移到南村。看见他那几根稀疏的茅草,孤伶伶的躺在地上。他好不容易拾了起来,就被一群儿童夺走了。在他眼前夺走,明目张胆地跑进竹林里去,最后还朝他挑逗地看了一眼。他大声叫喊,想要制止,无奈人老无力,非但没夺回茅草,还被一群儿童挑逗,在追赶途中险些一个趔趄摔倒。最后他轻声说这话,不知是恳求还是叹息。他,宛若一条落魄的野狗。无可奈何地作罢,独自拄着拐杖回了家。
一会儿功夫,风停住了,只为他留下了破败的茅草屋。云如同墨一般黑,仿佛随时都要倾倒下来,给人一种压抑感。秋季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天色渐入夜,雨点淅淅沥沥地在空中打着节拍,入夜了,对他来说,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被子用了许多年,破损不堪,上面补补缝缝,可还是有棉絮探出头来。孩子的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屋顶全是漏洞,雨点无情地拍下,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雨下得很密,如麻线般不断。自从安史之乱爆发,长夜无眠,而今又冷又湿,如何挨到天亮!
他,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安稳的住处,更希望有一个安稳的家国。他,忧国忧民,无奈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好不容易有一栖身之处,却被狂风无情夺走了。
正如这国家一样,前途渺茫,战乱纷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九
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
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进行朗读训练,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的用词;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崇高精神。
细节描写、朗读训练、思想意义;
杜甫的精神、情怀。
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一课时。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命运坎坷。唐肃宗上元元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栖身,但秋风破屋,夜雨屋漏,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了解背景知识,初步感受诗人感情。1、激发学习兴趣;
2、为阅读教学准备必要的背景材料、感性知识。
1、范读课文;
2、明确学习重点:
细节描写。
朗读训练。
思想意义。
3、解析“学习重点”,导入下一教学环节。
听读;
注意字词读音;
整体感知全诗。1、使学生了解全诗概貌;
2、加强阅读目标定向。
1、辅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重音、动词;
2、提问:
“怒号”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卷”换成“吹”、“刮”行不行?
3、引导想象:
后三句中描绘的景象;
诗人当时的模样。1、学生朗读;
2、回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风的凶猛气势;“卷”字除表现风大之外,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3、想象、表述、概括。使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想象、表述,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描绘的生动,并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并辅导;
2、第二节写什么?
3、“归来倚杖自叹息”,“叹”的是什么?
4、评价诗人的“叹息”。1、朗读;
2、概括:“群童抱茅”
3、讨论回答:“叹”的是:天公无情毁屋;
群童不明苦衷;
黎民生活困苦。抓住诗人之“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突破难点。
1、范读第三小节。
2、字词辅导:
俄顷、向、黑。
布衾、恶卧、彻。
3、提问:
“铁”换成“石”行不行?“长夜”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一小节写什么?1、参照注释理解字词;
2、答问:
“铁”字说明被子的硬、冷、脏,且押韵;
双关:既指时间,又指动荡的社会。
3、齐读这一小节;概括:“长夜沾湿”本节难理解词语较多,且又富有表现力,是以把它们作为使学生理解诗人长夜难眠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1、提问:为何还要写第四小节?
2、分析:本节大意;
评价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3、提问:第四小节怎样概括?1、答问: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他人,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2、齐读这一小节;
3、概括:“推己及人”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并将教学导向深入,提升“这一节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潜在探究热情,为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做铺垫。
1、设疑:
第四小节的用韵、诗句的.长短、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结:
歌行体的特点;思想意义。思考、答问:
第一小节押“ao”韵,后三节换韵;前三节以七言为主,第四节变为长句;前三节叙述,第四节抒情。分析后进行整合,使学生了解文体常识并对全诗产生完整的印象。
1、课内练习:
选出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2课外作业上:
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读过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课下与同学交流。
将这首诗改写成文。
1、答问;
2、课外作业建议分组完成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1、巩固、拓展;
2、试图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飞跃。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的指导与训练;而如何使学生由课内走课外,使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考试形势的要求,受“研究性学习”的启发,设计了一些相关环节,虽有“效颦”之嫌,但还是想以此作一点尝试。
杜甫。
如闻其声。
风
如感其形。
二、群童抱茅。
天公毁屋叙。
叹群童顽皮。
黎民困苦事。
三、夜雨沾湿。
布衾似铁。
苦屋漏床湿。
长夜难眠。
四、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抒。
忧
心怀天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
同学们,有一副对联,猜猜歌颂的是谁: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回答)对,是杜甫。安史之乱爆发后,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杜甫举家南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他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仍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与泪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此时,当时杜甫一家辗转流亡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暂时结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谁曾料,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歌。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明确:示例:“怒号”一词用得好。“怒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公元759年冬,杜甫弃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暂时落脚。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几根茅草也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明确: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还有可能捡回来,重新盖在屋顶上,但是却被小孩子给抱走了,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的几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关乎生计。所以,当时的杜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我们读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两句时,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拄着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要骂抱走几根茅草的顽童为“盗贼”呢?
明确:诗人忍不住要骂抱走茅草的小孩子为“盗贼”,实在是无奈之语、愤激之词,这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只是因为诗人太贫穷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样,“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明确: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据说杜甫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乱前才终于获得一个小官职。这时就想着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县去探望。没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一进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也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那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只能睡在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睡相呢?恐怕还经常做噩梦吧!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本不该经历的事情,身为父亲,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时此刻,诗人已经肝肠寸断,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唤:我娇弱可怜的孩子呀!
明确:是真情流露。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背诵杜甫的其他代表诗作。
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一
这是一堂公开课,我抱着精心准备的教案,踌躇满志地走向教室。课堂上同学们一直兴致很好,沉浸在诗歌的魅力中。
在讨论诗的艺术构思时,同学们意见出现了分歧。有同学说“群童抱茅”是个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说明不是个别;“欺我老无力”欺一个年迈老人,不仁;“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作盗贼之举,不义。把儿童刻画得这么丑陋,说明杜甫缺乏爱心,一个不爱儿童的人还会爱其他人吗?这个情节使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显得太矫情做作了。这个问题的提出,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开始议论起来。怎么办?我把这位同学的观点转化成一个讨论题抛给大家:“群童抱茅”的情节与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理想矛盾吗?它是败笔吗?同学们听了,立即热烈地讨论起来。两分钟后,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发表他们的观点。
生:我认为这是个败笔,应去掉。记得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让一个小孩揭穿骗局,社会那样黑暗,安徒生还是把希望留给儿童。可在老杜笔下,儿童简直是无赖的化身。试想老杜对儿童都不宽容,他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难道不虚伪吗?难道不是言不由衷吗?所以我认为这个情节是败笔。
生:(大声)我不同意,我不能接受这个观点。(挠头)可我又找不出有力的理由来驳倒他(堂下笑)。(迟疑地)好像是偷换概念吧!
生:我认为不是败笔。因为那些小孩子可能和杜甫一样贫穷。同病相怜是人的天性,何况是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诗句的大诗人呢?所以我认为他由自己想到别人应该是自然的。
生:那也不应该用“盗贼”这样的字眼来写儿童,“诗言志”,说明他从心底里讨厌儿童,对儿童没有一丁点爱心,他可能爱天下人吗?不可能。
(堂下出现短暂沉默)。
师:请大家跳过“群童抱茅”的情节,把课文读两遍,再体味体味。
生:跳过去反倒真觉得老杜有点自私。因为这样一来通篇都是写他一家的情况,仿佛天下就他一家是穷人。
生:我认为在“群童抱茅”这个情节中,杜甫这样写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小孩子都知道破茅草的可贵,可见当时穷困的人很多,这样才会有下文的推己及人,并不是前后矛盾,也不是丑化儿童。
师:说得真好,这使我想起杜甫《又呈吴郎》中的一句诗:“不为困穷宁有此”(板书)如果不是十分困穷,杜甫会因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吗?如果不是十分困穷,群童会冒着狂风去抱被风刮走的茅草吗?这一切,都结尾的伏线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正是在“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杜甫的痛苦,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历史的土壤,他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现天下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2004-5-9互联网络 来源:语文中考资源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二
我爱秋天,我爱秋天明媚的阳光、满园的秋色、丝丝的秋雨,但我更爱秋天和煦凉爽的风。我愿我是秋风。
假如我是秋风,我就要在冬天来临之际,拖着金色的长裙,系着乳黄色的围巾,踏着轻盈的步伐,悄悄的来到人间。
假如我是秋风,我就要人间充满灿烂的金黄色,让人感到浓重的秋的气息。我要用一支淡黄的画笔,在祖国的大地上尽情描绘。
假如我是秋风,我要去让小草慢慢睡着。看,小草悄悄地换上了金黄色的睡衣,它对我点点头,然后便进入甜蜜的梦乡了。多美丽的黄地毯呀!是我给大地妈妈铺上的。
假如我是秋风,我要悄悄的吹拂在工作繁忙的人的面颊上,让他们放下工作的压力和烦恼,在这凉爽舒适的秋日里享受无尽的惬意。
假如我是秋风,我要吹进书声琅琅的校园。我要轻轻抚摸每名同学的脸庞,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眼前美好的时光。不辜负老师和长辈的殷切期望,像小树苗一样,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充分吸收养料,长成参天大树。
我爱秋风!秋风使大地焕然一新,秋风使校园满园秋色,秋风带给我们硕果累累。我愿我是秋风,为校园增添金黄色,把祖国的秋天装点得更美,把世界打扮得五彩缤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三
有人说,如果冬天是一只乌鸦;那么,秋便是麻雀。
有人说,如果春天是一支小号;那么,秋便是小提琴。
有人说,如果夏天是一潭泉水;那么,秋便是江河。
有一段时间,一直反复地做同一个梦:一个黄昏,那种红色的阳光穿过一扇兰色的窗;窗打开着,半透明的白纱窗帘被西风吹的飘飘扬扬;地板是原木,一尘不染;一床白色的棉被堆成一个小丘,被放在地上;在被子的上面,摆着一本用深褐色牛皮纸包着的书,书页已发黄;打开一看,是《秘密花园》。
梦至此止,每到此时,总会猛然坐起然后又躺下。早晨醒来梦却犹如一条鲜鱼一样新鲜,甚至能回忆起梦中地板上还有什么:一个花瓶,插着三支大波斯菊;一盏棕黄色的台灯;一盒饼形的小蜡烛;一个白色的大垫子;一只棕色的抱抱熊;还有两大摞统一用深褐色牛皮纸包着的书;角落上有一扇门。除此以外,房间里别无它物。
这个梦肯定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描述秋天,因为只有秋天,才会出现那种纯净得有些透明的红。
一个最好的朋友说,风铃是秋的笑声。在那个梦里,也听见了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风铃声。朋友说了那句话后,就更加坚信不移地认为那是个属于秋天的梦。
秋天,在笑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四
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
五、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说明:此设计严重参考了枇杷老师的说课稿:)。
[打包下载][引用该文][发表评论][转寄该文][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22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絮影萍踪发表于:/10/1407:58pm。
市优质课验收的应急之作。集众家之长拼凑而成。由于规定只有三十分钟,压缩了再压缩,是现在这个样子。
真的不明白,讲语文课三十分钟的规定是如何考虑滴。
顶部。
毓君发表于:2004/10/1511:53am。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
难免的。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
迹会降低到最小。
顶部。
华山混剑发表于:2004/10/1611:54pm。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
顶部。
东方雪发表于:2004/10/1611:59pm。
“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这个问题如果是我自己回答,我会说我不会想到其他类似与我一样受苦的人,我只会想先熬过这一夜,第二天修理,以后在打算去广东打工,挣点钱,争取造瓦房。
顶部。
东方雪发表于:2004/10/1700:01am。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
顶部。
碧天藉眼发表于:2004/10/1700:06am。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这部分很有创意。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2004/10/1710:09am。
下面引用由毓君在2004/10/1511:53am发表的内容: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
难免的。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
半天要验收4节课,所以教师不敢恋栈不敢在提问和答问上纠缠的。
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考虑过前三节一并说说大意而过,“叹息”“盗贼”“长夜”等“经典”的问题都不要了!
这节课实际中时34分钟。最后一个环节(朗诵欣赏)本是给“打住”准备的,验收组开恩,播放完毕了。
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由于忽视了时间问题,准备内容太多,很多问题根本来不及展开,.课件一闪一过。弄得很狼狈。哈!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2004/10/1710:17am。
下面引用由华山混剑在2004/10/1611:54pm发表的内容: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
书中暗表,
(资料见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版。181页。
这个问题是考虑到了的。实际上,杜甫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干吗还住这破茅屋?住1.3亿的豪宅多舒服!
哈,学生不给面子,不提这样的问题,老师也就无用武之地喽~~~。
顶部。
絮影萍踪发表于:2004/10/1710:25am。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五
秋季的天空以一种阴沉沉的气势笼罩大地也笼罩着我。我站在山坡上,看见凄凉的村庄、树木和人群,心中冰凉。我的土地上不种五谷庄稼,没有牛羊。
一阵风。天边的乌云越积越厚。风更大了,我究竟是不能与它搏斗的啊,便拄了拐杖,挪回家去。
远远地飘来几根茅草,泪眼婆娑间,我看见我的茅屋——完了。
漫天的茅草,满地的孩子,我的土地没有鲜花,只有打着补丁的小棉褂,在风雨中凄惶地回家。
风呀,你慢点吹,小点吹吧,雨呀,你轻点落,细点洒吧!
坐在我简陋的床上,看着与我一同受苦的孩子,只有等待,等黎明来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坚信,太阳会把这噩梦,永远带走的。
我有一个梦。某一天,我能居住在能遮风避雨的屋子里,不需要多么华丽,只要能安顿我激情洋溢的心灵和我汹涌澎湃的血液;不需要多么富贵,只要能允许我万马奔腾的想象和排山倒海的咏唱。这是一间多么普通的房子啊!
多年来,却一直萦绕在我脑海,嘹亮地在我心底反复唱响。看着我现在这个破败的家,年老的.我泪水涟涟。但,岂止是我?天下有多少志士仁人,此时此刻,也正遭受如我一样的煎熬?是啊,我多么希望一所更大的房子,能容纳所有流离失所的读书人,让他们在太阳下歌唱希望!
狂风暴雨吹不倒它,安史之乱摧不垮它,谗言讥语动摇不了它!
我的茅屋可以樯倾楫摧,这个大家不可以,它一定要勇往直前,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的茅屋可以粉身碎骨,这个大家不可以,它一定要坚如大山,就是有愚公的能耐,也绝不能转移它的意志;我的茅屋可以灰飞烟灭,这个大家不可以,它将如同金刚石一般锐不可当。火光冲天,它的容颜却更加明亮!
岂止是天下寒士?无数的我的兄弟姐妹,此时在何处奔波流浪,在何处寻觅自由?我有一个梦。有一天,风雨不再可怕,孩子们都去学堂,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喜笑颜开。这是我多么希望的啊!
哪怕用了我自己的性命去交换。
让我尽快地为了梦想付出生命吧!
我爱这永远播撒善良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我为我的家园奋斗过,流血过,牺牲过,我已足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六
呼!
风在呼啸,正如当日那些奸臣的怒吼。脆弱的枝叶在狂暴的风中颤抖,战栗,正如当日自己无可奈何的情态。咔嚓!枝叶飞断,虚弱地被风抓住,带往不知名的地方。
我摇头叹息,风何时住?寒秋已至,四野何处不戚戚?生命,在寒冻下微不足道。或许只是一股寒风,便能使生命沉眠于永恒之中。
呼!屋上的茅草纷飞而起,它们犹如断线风筝,摇摇晃晃地飞向远方。风止,茅草才会坠向地面,结束天空一生。
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正如人的一生。高的挂在枝头,低的则是飘转落地,结束旅行。我忽有感悟:人啊,就是如此。大部分人陷入低迷,短暂的结束一生。只有那些高扬激进的,勇攀高空的,才能人生长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南村的那些孩童,一个一个地跑了出来。他们在拥抱风,像是风的使者。他们撒脚来捡茅草,或许是拿了玩,或许是拿了烧。我惊叫起来,这是我的茅草啊!
孩童们欺我老无力,毫不惧怕,笑嘻嘻地抱着茅草走了。唉,世情淡漠啊!老弱被人欺,正如世上疾病挫折,专找老弱。
不久,风停了。墨云悠悠,沉重的气息在渐渐积郁。秋寒渐深,黄昏换晓。我慢慢拖动这具沉重的身体,身体里似乎装满了伤感,在身体里涌动不止。
多年布衾冷似铁,冰冷无比。我躺在里面,被如潮的冰冷所包围。娇儿恶卧踏里裂,苦了孩子,矮屋破窗。石床几乎破裂,寒如潮,冷似洪。雨落西山,滴滴答答。雨水漫漫,正如寒门厄运,将我这个不幸者包裹。
仰天长啸雨三千,悲叹寒门多厄灾。
战火纷飞,血煞满天。无数生命被战火摧残,无数花朵凄凉凋零。我无时无刻不想着那些无辜死灵,长夜漫漫,我愁情也绵绵。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这种世界何时才能变啊!我何时才能安睡啊!
提笔龙蛇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果,我有这种能力,我愿以此生为期限,换寒门疾苦尽消!从此,寒门无苦无累,无寒无冻。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苍天啊!我祈求你,如果你能够使我幻梦成真,我就算庐破冻死也满足了。以我贱命,换无间功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上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多年布衾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无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成,安然入睡。梦中广厦万千,寒门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七
1、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的音与意,如: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突兀等。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
能力目标。
掌握通过朗读品味诗歌情与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前三节的描写与叙述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服务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激趣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拟对联一副,“踏雪寻梅只为一睹芳容,傲骨凌寒姿;读诗悟情但求百味愁心,忧国忧民绪”,激趣导入新课。
二、解题。
1、质疑:同学们,杜甫的诗已经读到过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杜甫的知识告大家!(待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杜甫也曾应进士考试,但不第。一身从未放弃过通过出仕为官为天下苍生贡献力量的宏愿,但生不逢时,遇上了安史之乱(755——763)。无奈之下携了妻小跑到四川去了。在辗转漂泊中就接触到了社会的底层,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在亲友帮助下,于西郊的浣花溪畔,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于是,诗人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写下这首诗歌的时候才49岁。(这一点请同学们注意!)。
2、质疑:同学们,你来读一读诗歌的题目,看看有什么特点?(待学生思考)。
教师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风吹破。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二、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教师提示: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寒士、突兀等。
2、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明确: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心存社稷、意念苍生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3、教师进行范读。(要注意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三、研读赏析。
1、赏析第一节诗。
(1)设疑引导:题目说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诗人在诗歌第一节用了一个词来描写秋风的.情状,请同学们找出来。
教师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设疑引导:“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教师明确:“卷”字就让我们想起“旱地拔葱”,很形象化,有力度。
(3)设疑引导: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动词,哪些呢?它们有什么好处呀?
教师明确: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这些动词刻画了茅草漫天飞扬的动感画面。
(4)设疑引导:如果我要你给这节诗拟一个小标题,怎么才恰当?同学们想想。
教师明确:秋风破屋(描写)。
(5)请男同学们齐读这节诗。
2、赏析第二节诗。
(1)设疑引导:诗的第一节已经为我们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景象,那么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情怎样呢?请女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二节。
教师明确:诗人发怒、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教师明确:这是写心情。颠沛流离催人老,诗人心力憔悴,倍感未老先衰。
教师明确:诗人用茅草盖茅屋,群童或许也是用来做茅屋的,也有可能当柴火烧。总之,可见诗人周边生活的也是穷人。
(4)设疑引导:同学们想想诗人到底叹息什么?
教师明确:一叹自己命途多踹,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同病之人之苦,同是饥寒交迫。
设疑引导:要你模仿上一节拟的标题,同学们试一试!
教师明确:群童抢茅(记叙)。
3、赏析第三节诗。
(1)设疑引导:同学们这个夜晚,杜甫一家过得怎样?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第三节。
教师明确:长夜无眠。“何由彻”可以看出很难受。
(2)设疑引导:诗人有哪些描写交代了“何由彻”的原因?同学们思考一下。
教师明确:“冷似铁”一个比喻就刻画出了布被的硬与冷。“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又冷又湿。
教师明确:原因是棉被使用多年即破又脏。足以见出杜甫生活的贫困,也见出“丧乱”给平民带来的苦难有多深。
(4)设疑引导:这下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节诗。
教师明确:冷湿难耐(描写)。
4、赏析第四节。
教师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教师明确:如何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爱冷受冻的人都喜笑颜开!我屋独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设疑引导: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教师明确:“祈求广厦”(板书)。
(4)设疑引导:这样推己及人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师明确:一个忧国忧民的伟丈夫,一个典型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读书人。
(5)师生齐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这正是“诗圣”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爱到微出现真情,情自心底心底抵万语。诗人把自己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一篇以“杜甫的忧国忧民”为主题的读后感,字数不限。
六、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十八
深秋八月已悄无声息地跳入了乱世,为这本就纷杂的世间又平添了一分萧瑟和悲壮。
狂风日日怒号,可今日的风尤为狂暴——杂物横空,惊风呼啸,卷起数重茅。一个老人伫立在屋子旁边,拄着拐杖,无奈张望,望着几根茅草忽然凌空飞起,洒落江际;也望着几根茅草无精打采,跌破水面。只见棵棵茅草皆在一片混乱中打旋,原来破旧的茅屋被秋风砍破。茅草四飞,那个人伸手去拦,但寒风凛冽,僵硬的十指根本无法触及。
忽的,南村的几个顽童跑了过来,大声吹着口哨,每个人都从四处捡起几根茅草捧在手里,再细细数一数,数到最后个个都喜笑颜开,打着闹着一哄跑走了,拐进了了一处小竹林。任凭那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身后如何喊叫、哀求,那些顽童都没有再回过头看一眼......
老人见此也不再继续向前追,兀自转头回了家,只是轻叹了一声,不知是在叹自己还是在叹这世界。老人的胸脯微微颤抖着。
不久狂风渐渐平息,可那如铁疙瘩般的浓得化不开的墨色云朵却铺满了天。秋季的天空,本就阴沉,加上这云也就更暗了。这老人的家里十分简陋,只有一个破床板,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破被褥,被子下挤着几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他们蜷缩成一团,仍抵御不了这渗骨的寒意。“刺拉”一声响起,在夜色中尤为刺耳,原来是被褥被蹬破了。四处漏风的破被子,加上没有一处干燥的地面,这又湿又冷的长夜该如何挨到天亮啊?!
人满腔悲愤,待孩子们都睡去后,他一步步挪到门口,冲着茫茫苍天喊道:“我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在风雨中不动安稳如大山,来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能露出笑脸!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出现这么多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只有我的屋子破漏,我受冻至死也心甘啊!”
纵寒夜彻骨,又岂能抵过一片火热赤子心哪!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13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