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专业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6:05:18
混合运算教案(专业15篇)
时间:2023-11-26 06:05:18     小编:雅蕊

教案的编写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教案是教师为了教学目标而编写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对所教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广大教师参考借鉴,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灵感。

混合运算教案篇一

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教案篇二

老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和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练习,前面的练习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不知今天能否继续发扬你们的优势?下面来几道口算试一试你们的“功力”

(放课件2,练习1)。请一位同学说出答案。

[设计意图:结合我校开展的计算课题研究,

复习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由浅入深,先激发。

学习兴趣。]。

混合运算教案篇三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主题图、投影片。

一、学前准备:

1、口算:8+9+1=2+4-3=9+6-5=。

18-4+2=20-7-9=14-7+5=。

16+3-9=7+6-4=15+3-8=。

2、计算下面各题。

5597302658100。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

小组讨论,指名列式计算: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2、练一练: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一、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三、板书设计: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混合运算教案篇四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了解一箱饮料有多少瓶吗?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改写情况,并根据学生试着改写的情况,决定下一个环节采取以交流为主,还是以讲解为主。

总结运算顺序。观察写出的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的表达语言可能不一样,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肯定。

二、巩固提高。

1、牛刀小试。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方法,特别关注是否出现综合算式。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写成综合算式可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让其他学生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理解运算顺序,完成脱式计算。使学生了解在一个算式里,有除法有减法,先算除法。理解有减有除算式的运算顺序。

2、大显身手。

1)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刚才的两个综合算式。

24×3+863-36÷4。

说一说,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师:刚才结合解决具体问题,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在一般数学运算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2)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错误及时个别辅导,可指名学生到黑板板书。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列成一个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打开数学书第56页,课前布置大家预习,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话,谁来说一说。齐读。

学到这儿还有什么疑问?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有乘有加、有除有减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窗所展示的情景图,并加以铺垫,把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本节课还利用了同位合作、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讨论、讲解、自评、互评,充分发挥了小课堂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设计、相互交流,进一步体会到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充分理解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最后充分利用两道自主练习,巧妙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强调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并且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学的情况。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生成的信息,强化新知,解决问题要到位。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动脑优于动笔。

今天在课堂上学习试一试时,虽然提醒学生先看有哪些运算符号,但没能提醒学生“看题后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动手计算。并介绍给学生这是计算时的一种好方法与好习惯,可避免好多学生拿到题目就盲目动笔,不思考,凭感觉,不能静心深入研究问题,从而导致错误率提高,实际上这也是新课程以来人们发现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行动先于动脑。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后再行动的稳中求胜的先进的学习理念,这也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成大事的成功秘诀之一。

混合运算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馈:

混合运算教案篇六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会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1、师生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什么糖及它们的价钱。接着讨论:什么是什锦糖?什锦糖的价钱是怎样确定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糖是学生非常喜欢吃、也很熟悉的东西,进行知道什么糖及各种糖价钱的对话,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口头介绍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提出“1千克什锦糖合多少元”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的,教师参与交流或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讨论第(3)种方法的算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两点混合运算的顺序,把整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

4、提出问题(2),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探索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1、提出配制什锦糖问题,学生独立做完后,全班交流,对简单的解题思路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素材进行拓展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配制什锦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看试一试中的几道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自己计算。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的正确率如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混合运算教案篇七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

混合运算教案篇八

教材第17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3.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7页复习题。

(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

(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

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

(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

(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道题先算哪里的?小括号里面又要先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画线)

请同学们按照计算顺序,在练习本上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递等式)

结合板书过程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

完成计算过程后指出:括号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括号里如果是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学“试一试”。 ·

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

5.小结:上面两道题都是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

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分别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括号里要先算什么。

2.做练习四第l题第一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两个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指出: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为了使计算简便,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3.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先在方框里填数。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题呢?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第l小题前两步上要加小括号?第2小题为什么后两步加了小括号?

指出:第1小题为了先算除法、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了先算乘法、减法,最后算除法,所以要把乘法和减法括在括号里。

四、课堂作业:练习第l题第二组,第3、4题。

混合运算教案篇九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表面上是混合运算,实质上是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1、知识性目标:

通过参观养鸭场,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

2、发展性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我认为: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读懂图是学习的前提。

因为本信息窗内容比较多,感觉比较乱,所以带领学生认真读图,让他们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是训练的重点。

(3)由分步到综合。

教材上既有分步算式又有综合算式,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的,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仅仅会做分步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因为只有在综合算式中才能体现括号的作用。

(4)解决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学习的落脚点。

因为学习带有括号的运算是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学的落脚点是有括号的算式怎么算。对于运算顺序的学习,要和解决问题的顺序结合起来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参观养鸭场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运用混合运算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正确计算。

2、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算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混合运算教案篇十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梳理,培养学习能力,感受自我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混合运算教案篇十一

探究过程十分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和推理思维教学。如我在教《连加、连减》时,在学生看图(左边3只小鸡,中间2只小鸡,右边1只小鸡)讲图意并列式计算后,我让学生观察3+2+1这个式子里有几个运算符号,3、2、1各表示什么?整个式子表示什么?从而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我们用加法计算,而这种加法式子我们叫连加;接着让他们小组讨论3+2+1这个算式应该怎样算,最后让他们思考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在探究教学中,我用思考题启发学生说话,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肯定、纠正或补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教连减时,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的式子(3+2+1)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这个式子(8-3-1)叫做什么呢?此时,我紧扣“旧”知识,捕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训练点,给学生探究时间,让他们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形成初步的探究氛围。

教学设计综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一册中的“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一节计算教学课。它是学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最基础性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3点: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教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十分枯燥,以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基于以上情况,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1)情境激趣,引发思维2)网上探究,协作交流3)强化练习,拓展运用4)全班交流,总结评价。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其它媒体和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再现、超时空交流等功能与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为学生呈现了仿真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支撑下的数学基础性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牢固地掌握,并达到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分步阐述(教案模板):

课   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学科   年级  。

教学目标 。

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

重、难点  。

信息环境及媒体  。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 步 策 略。

谈话引入:“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吗?”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设置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

选择学生三个板块的练习题上传至教师机进行展示教师帮助引导学生作总结评价。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

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

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学生自主地选择点击相应的板块。

由学生自己介绍进行全班交流。

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颖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的。

运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的重组建构。

概念的掌握和巩固,关键在于应用。

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强化新知识的练习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信息技术呈现的图像、声音的激励下,不断体验成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混合运算教案篇十二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经历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按顺序正确计算。

情境图、课件。

一、情境引入。

从图画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练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出示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问题。

(1)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2)小强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3)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4)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

2、解决问题。

(1)教师:上面哪个问题可以一步算出来?哪个问题不能一步解决?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板书算式。

52×47=2444(米)。

50×47=2350(米)。

设计意图:一步计算的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进一步感知有关路程的数量关系,又为下面解决复合型题目做好准备,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2)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根据题目,看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观察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理解:混合式题中有减有乘,要先算乘再算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像上面的算式:52×47-50×47减号两边的乘法可以同时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一步计算问题到复合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在具体问题中明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解决“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尝试解决,出示不同的算式。

70×30=2100(米)。

60×30=1800(米)。

=6100(米)。

10000-(70×30+60×30)。

10000-(70+60)×30。

=10000-(2100+1800)。

=6100(米)=6100(米)。

观察上面的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小结运算顺序,明确:在括号中如果有加有乘,也要先算乘再算加,括号里的运算计算完之后再把括号去掉。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这里借助具体问题,让情境中理解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特别是括号中有两三步运算的该怎么计算,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分组完成:学生分为两组,先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书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比赛练习,订正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3、自主练习第3题。

独立思考解题,订正交流时说说每步计算的含义,然后说说还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互相说一说。

混合运算教案篇十三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1.口算。

让学生做复习第7题.时间4分钟。

集体校对得数。

提问:你能说说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关键是什么?

2.引入课题。

我们在学习了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还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1.整理运算顺序。

做复习第8题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各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指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也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复习简便算法。

做复习第9题。

让学生分析、讨论每一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组织学生交流每一题的简便算法,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

1.做复习第ll题。

让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答要怎样想。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列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复习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解答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复习第8题后两题,第9题,第10题。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混合运算教案篇十四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备注。

一、复习铺垫。

1、计算。

2、投影片反馈、评讲。

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改变复习题(2)的运算符号后出示:

7又7/8-4又5/12+2又1/6。

审题: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区别?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今天我们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课题。

三、教学新知。

教师提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括号里面的。)。

(1)尝试计算。

(2)投影反馈:

解法1: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解法2: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1/6。

=3又11/24+2又1/6。

=3又11/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3)小结:

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做题时要注意观察题中各数字特点,运用合理方法进行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家家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演算,也可一次通分,同步计算。要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

(4)试一试:

7又7/8+4又5/12-2又1/66又5/6+4又3/5-11又2/15。

(1)把例添上小括号为:

7又7/8-(4又5/12+2又1/6)。

(2)尝试练习。

(3)反馈:

说说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

(4)再尝试例2。

计算:2又1/5-(1又3/4-5/12)。

(5)投影反馈。

(6)讲评。

计算过程中,可约分时要及时约分,可使计算简便。

(7)小结:

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计算过程中,可约分时要及时约分,可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对照练习:

7又1/2-2又5/9+3又1/6...............7又1/2-(2又5/9+3又1/6)。

2/15+3又3/10-2又1/3...............2/15+(3又3/10-2又1/3)。

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计算题时,也必须认真审题,弄清运算顺序。

2、改错:

5又1/2-1又5/8+1又3/88-3又6/11+1又5/11。

=5又1/2-3=5又5/11+1又5/11。

=2又1/2=6又10/11。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p.139(1-3左8题)。

2、《作业本》。

混合运算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能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选择简便合理的运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有错即改的良好学习习惯。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一、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出示例1

引导:同学们,这两个物品你认识吗?(中国结)你从主题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说说是怎么列式的,并且是怎样想的。

板书算式:2/5×18+3/5×18(2/5+3/5)×18

3、揭示:这两个含有分数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尝试计算,认识运算顺序

引导:这两道算式各是先求的什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2/5×18+3/5×18,你先算的什么运算?乘法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说明:先算小中国结和大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这个算式中的乘法,这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提问:(2/5+3/5)×18先算什么呢?先算的是哪个数量?

说明: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括号里的

2、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通过这两题的计算,你认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可以怎么算呢?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相同这里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3、明确运算律。

提问:比较解决例1的两种不同解法,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让你选择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运算。根据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提问: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哪里用了简便算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小结:简便运算主要应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不能直接进行简便计算,要先算一步或几步才能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能不能用简便计算。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板演。

交流:每道题是哪里用了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1677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