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系统、全面的教学知识和经验。教案的编写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这是一份经过多次实践和改进的教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体会平时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重点】。
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作者简介。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小说了,你们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属于哪个母题下面的?
明确: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篇写战争的小说,但是我们从小说里却感觉不到硝烟的味道,反倒觉得轻松幽默有趣,这正是这篇小说的作者独有的特色,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限、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读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可能说的答案:鬼子最后和野猫同归于尽,大快人心;朱阿每次举枪射击却屡次不成功,他的枪法太拙劣了;朱阿和鬼子都太傻了等等。
2、朱阿的确很滑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说中对他的外貌描写。
生齐读,然后说说对朱阿的印象。
明确:朱阿是个矮胖子,还戴圆锥形毡帽,身着大圆点衬衣,用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毫无审美观念,像个小丑。
学生可能说的答案:讽刺战争,尤其是侵略性战争;表现人们已经习惯了战争,人们对战争麻木了(师:朱阿为何回村去?为“花大姐”,可见人们并不麻木);表现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森林中的牲畜就好比人,牲畜们一个接一个出场,把鬼子弄得晕头转向,使鬼子误把野猫当家猫,最后和野猫一同滚下了山崖,表现了齐心协力战胜敌人的主题。
三、具体赏析课文。
明确: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
2、作者选牲畜林这个地点有什么用意?
明确: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3、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像抢回来。但是每次当朱阿举枪射击时,就会被阻止,朱阿一共举了几次枪?找出来齐读并分析朱阿举枪时的表现和人们的反应。
明确:第一次:“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朱阿手中的枪跳起了塔兰泰拉舞”;这是借喻,孩子说你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第三次:“朱阿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这是夸张。第四次:姑娘的话和朱阿眼中像烤肉的铁叉一样的猎枪暗示了乐观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第五次:小姑娘宁愿失去财产,也不忍心看到兔子丧命,可见她淳朴善良,热爱生命。第六次:朱阿终于射击成功,可惜没打到鬼子,反倒把可怜的吉鲁米娜的老母鸡给打死了。
明确:在情节上称为“摇摆”,在结构上称为“延迟”。“延迟”时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详见书本78页)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
5、“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第三,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明确:因为这次射击时朱阿是躲在他自己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
7、朱阿终于开了枪,结果是什么都打到了,就是没打中鬼子。请你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说这个结局的合理性。
明确:朱阿的射击本领,前文有充分的渲染:他“从来瞄不准”,“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当他试图瞄准鬼子使眼前却总是出现晃动的牛屁股。而此后那些牲畜主人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使他的猎枪晃动得更厉害,“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这样的枪法和心态,决定了他不可能射中目标。
8、小说最后的结局--鬼子与野猫在打斗中坠下石崖,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并且意味深长。请你品味其中的意味,从鬼子的性格和其他情节分析这个结局的合理性。
明确:鬼子的贪婪、愚蠢,造成他在森林里迷路,而在转悠时看到的奇特景象,让他产生“诺亚方舟”的幻觉。所以,当他最后面对凶恶的野猫时,也“已毫不奇怪了”;朱阿胡乱开枪给他造成了惊吓,使他产生要主动上前抱住那只“家猫”欲“聊以自慰”的念头,最终他把增加送下了石崖。可见,最终的偶然其实时事出有因的,是情节发展的必然。
总结: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小说借“牲畜林”这个意象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和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的理想。
四、作业。
1、阅读话题:结构。
2、阅读《半张纸》。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二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三
课时要点:如何鉴赏古代诗诗歌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形象,就是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例如下面的两首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二、“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例如下的两首诗: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赠别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此诗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内与外是统一的。这种形象化的表情达意手法,要比直言好得多,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考生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注意粗知简炼的人和事,特别是参与人活动的情节)。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析: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例: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抗金收复失地的一生)。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政绩斐然的愉快心情)。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四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酒后佳作更是不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位唐代诗人最著名,人们称他“诗仙”,他却称自己为“酒中仙”。这位诗人就是--李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将进酒》。
(板书课题)。
二、目标。
1、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
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豪放的诗风。
三、题解及背景。
将:请。“将进酒”就是请喝酒。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写于作者51岁,天宝十一年,作者与朋友岑勋到元丹丘家做客,从而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
四、诵读。
1、请同学说需要注意的字音。
2、齐读。
3、听录音朗诵,感受诗人的情感。
4、自由读,思考问题: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五、整体感知。
问:哪些字能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感?
可能的回答:悲、欢、乐、寂寞、愁。
诗人通过这首诗究竟想抒发什么情感?下面我们一起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
六、理解情感。
1、分组讨论。
(幻灯显示:走入李白的情感世界。我读出了李白……的情感,是从……句中读出的,因为这句诗……)。
大家看黑板上的`提示,请大家按照黑板上的形式组织话语,尝试理解诗歌的中抒发的情感。前后4-6个同学为一组,讨论5分钟。
发言。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感情。
2、理清情感线路:(板书)。
悲--欢--愤--狂--愁。
诗人的欢乐是真心的欢乐吗?
明确:不是,这是诗人进行自我排遣、自我开解的方式。
诗人的情感富于变化,悲欢交迭,但欢乐也是无奈的欢乐,所以全诗的情感基调还是悲愤(板书)。
明确:矛盾,复杂。
这是李白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如果他能安心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又哪里来的“万古愁”?如果他真要“但愿长醉不复醒”,何必去想“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方面,他有着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他又不满现实、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我们想,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不是也是这样?他与李白一样有着复杂的矛盾,由此才写下了《离骚》不朽名篇。因此我们说,伟大的矛盾和挣扎,往往催生伟大的作品。
4、“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万古”?
明确:愁--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万古--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七、体会诗风。
1、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愁绪和悲慨,我们读的时候有没有消沉的感觉?为什么?
明确:有气势、豪放。(板书)。
2、从哪里能看出豪放的诗风?
学生发言,顺带分析手法。
3、读出豪放。
八、拓展延伸。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许多人都以此为题写下了诗篇,同是唐代诗人的李贺也写过《将进酒》,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五
班次:小组: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听读,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读出诗词的情感,并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两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
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重点难点预测】: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学习《拟行路难》。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
3、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6、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习《蜀相》。
【知识链接】。
1、诗人生平简介。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
“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频烦”,多次地烦劳。“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6、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七、当堂检测。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d)。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颔联中哪两个字写出了冷落凄凉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
谢一彰。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六
目的要求: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鉴赏这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教法运用:诵读、讨论、学法设计、问题探讨。
学法指导:查找资料、分享感悟。
教学过程:
一、资料查找成果展示:
1.白居易诗歌中的名句。
2.他人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评价。
3.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及思想价值观。
二、共同探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赏析方法。
1.以意逆志“意”是读者之“意”。“志”是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原意。“逆”,三层意思,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总之,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既没有抛弃自己“现在的视域”,也没有把理解对象“初始的视域”简单的纳入自己“现在的视域”,而是把这两种不同的视域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视域,从而得出带有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诠释。不难看出,以意逆志的欣赏方法,既要尊重读者的主体意识之“意”,又不能背离对作者作品之“志”,并把欣赏过程看成读者之意与解读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建构新意义的过程。
2.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三、共同探讨《长恨歌》的学习方法。
1.由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推出结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多诗文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秦中吟》、《新乐府》、《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
2.那么,《长恨歌》反映什么样的故事?故事的焦点是什么?思路是怎么展开的?
3.《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4.《长恨歌》艺术上的主要技巧是什么?
5.此诗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四、实战演习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1:长恨歌反映的是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其焦点在“长恨”二字。
学生2:全诗思路四段。
段一,写李杨会合的经过及李对杨的宠幸;
段二,写叛乱爆发,贵妃殒命;
段三,写李对杨的无尽思念;
段四,写杨对李的忠贞不渝。
学生3:《长恨歌》的主题。
1.歌颂李杨忠贞不渝的`爱情。
2.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批判:歌颂=4:6。
学生4:《长恨歌》的艺术技巧。
1.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2.采用七言歌行体。
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以感情而顿挫,多出运用顶针格。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诗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作者不仅生动的描写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的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对杨玉环的描写刻画,主要抓住两点:一是美貌;二是忠贞。
五、课堂小结。
1.《长恨歌》的启示:
对历代最高统治者:引以为戒、免蹈覆辙。
对普通人:为众人活着千万别只为一人活着。
2.探讨生存的意义。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七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十、背诵。
十一、作业布置,背诵,抄写四遍。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八
《蜀相》导学案。
[明确目标]。
1、知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示:请在明确本文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再进行“先学先练”活动。)。
[合作探究]。
1、整体感悟(赏析前提):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概括写出):
(2)触摸诗人,明确大意(概括写出):
(3)置身诗境,熟读成诵(课堂检查)。
2、品味探究(专题训练):
(1)本诗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
首联在表现形式上是起句设问,对句自答,一问一答中透出对蜀相的思慕之情。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1)“诗眼”分别“自”、“空”。(2)“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3)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5)以《蜀相》为例,说明律诗对仗的特点。
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要求在一联中的出句和对句在句法结构上一致,同一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如本诗颔联的出句“映阶碧草自春色”和对句“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就是如此。两句的定语“映阶”、“隔叶”都是动宾短语,“碧草”、“黄鹂”都是名词作主语,“自”、“空”是副词作状语,“春色”和“好音”都是偏正名词短语作谓语。总之,此联结构一致,词性相同,平仄相错,对仗十分工整。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九
目标可定为: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3.探究诗歌的热情,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走近诗人李白。
重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酒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种神奇液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品酒,犹如品味一段醇厚的历史风云,亲历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呢?《将进酒》也许可以为我们解答-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佳作:《将进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相关知识: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个好朋友登高饮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三.读出诗韵。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读,教师进行指导示范。
3.听朗读录音,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四.品出诗情。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极写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作品起笔即感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人很快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可诗人却以黄河之水一泻万里的流势形象来比喻,使人感到其奔腾咆哮之气势,给人一种奔放豪迈的感受。而悲叹人生之短暂,则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这一形象来生动表现。显得更加形象鲜明。因时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负良辰美景,有兴致的时候应该及时饮酒尽情行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笔锋一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虽然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但不难看出,诗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这种及时行乐中虚度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及时行乐,只不过是为了解脱有志不得施展的苦闷与忧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写痛饮狂歌,但又表现出不慕功名富贵,愤世嫉俗的精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描绘的是痛饮,充满的是豪气。“且为乐”,即暂且以酒作乐,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勉强“为乐”,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前一句是提醒朋友快快尽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什么样的激愤之言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慕富贵,藐视功名利禄;后一句将“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写要以尽情饮酒来消散心中的忧愁,同时又表现了在黑暗现实中的苦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中,诗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况。曹植当年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贵,自己为什么要怕花钱呢?只官尽情地痛饮吧!这里一个“何为”,一个“径须”,充分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只须痛饮的情景。这不惜一切痛饮,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无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一句里,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极。诗人以一个“愁”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的主题。
总结: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悲伤的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短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快乐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美酒盛宴)。
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美酒盛宴)。
愤激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怀才不遇)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首诗是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线索的:悲伤--快乐--愤激--狂放,全诗的主基调是愤激。
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情感。
2.在这首诗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联系李白写作这首诗的年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确:人生短暂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圣贤寂寞之愁。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齐读全诗。
五.悟出诗味。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哪些诗句对此有所体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夸张、比喻、起兴等)。
惜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
1、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研讨高妈和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研讨高妈和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2、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世界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1.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二马》、《老张的哲学》、《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2.《骆驼祥子》的背景及人物形象。
作品描写的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了在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地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自然灾害的肆行,农村迅速走向破产。成批破产的农民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
祥子——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
三、回顾要求。
1、回顾小说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内容;。
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
2、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1)情节,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2)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3)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要、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指写成小论文)。
四、问题研讨。
1、作者描绘高妈艺术形象,主要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为?请课文分析。
2、作者塑造了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方法?课文谈谈理解。
3、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看出,几乎是高妈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写的目的是?全文分析。
4、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的看法。
5、有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是自甘堕落的;也有人这是祥子对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定看法吗?请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旧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问题上,有共性的。
假设在,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的认知?
3、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能从《骆驼祥子》中启示?
六、教师总结并学生写小论文。
明代于谦在其《观书》中写道:“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好了,刚才分析高妈和祥子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及其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探讨,我想大家对问题有新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请大家选取角度来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简单的评析,写成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一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诗歌的尾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提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院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二、诗歌分析。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诗的一开始作者以设问提起,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锦官城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写下了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情绪,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
五、六两句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诗人专程为凭吊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平: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恩遇,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这样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所以诗人在尾联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包含了无限惋惜。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来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而杜甫的这首诗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载,时隔四十多年,永贞革新失败,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就曾吟诵过杜甫的这首诗。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正要收复祖国山河时,不幸病危,临死也曾吟咏过这两句诗。这一方面说明了杜诗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浩然正气激动人心。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三、学生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二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
2、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
3、背诵全词。
【学习重点】: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
【学习难点】: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预习案】:
1.知识链接--文学常识。
(1)、词兴于,盛于,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为等。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字数在58字以内的是,
在59至90字的是,在91字以上的是。
(4)、宋词有和。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和。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
(5)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z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
2、背景资料。
李煜的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请记录下来。
【探究案】:
课堂合作探究与展示。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2.掌握本词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情感。
【知识链接】。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婉约派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因此羁旅愁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字词。
溽暑侵晓窥檐语清圆。
2.翻译下列句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上片的景中出现了哪些主要意象?这些主要意象构成了哪些画面?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二、合作探究。
“五月渔郎相忆否?”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特别之处?你能举出我们学过的类似诗句吗?
备课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并背诵诗歌。
2.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
过程与方法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重难点把握重点词句的内涵,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设计。
一、《虞美人》歌曲导入(1分钟)。
二、走近作者李煜。(3分钟)。
1.学生朗读写作背景(配乐)。
公元974年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李煜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
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止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结,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2.教师简介作者生平与成就。
三、展示学习目标,播放朗诵视频(2分钟)。
四、学生自由练习朗诵,展示朗诵成果,师生点评。(4分钟)。
五、鉴赏探究(25分钟)。
(一)词作整体把握。
(二)分组讨论探究。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屈辱生活的延续,何时是头啊?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
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3.“只是朱颜改”,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4.“问君能有几多愁”,作者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10、11。
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比喻夸张。
借代设问对比。
(三)名句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例举形象表现愁的诗句。
规律总结。
(四)艺术赏析。
三次发问: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
六、课堂检测?高考链接(4分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这两句如何表现抽象的愁?(6分)。
七、课堂总结、教师寄语。(5分钟)。
八、作业:扩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1分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切入点:现代歌曲引入词作。
学生活动:朗读。
切入点: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朗读、点评。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1---1、2。
2---3、4。
3---5、6。
4---7、8、9。
5---10、11。
切入点:昔日拥有什么?
引导:改变的与失去的是否相同?
切入点:与前两道题的关系。
生活动:例举诗句。
切入点:考点?答题思路。得分点。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x、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诗歌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全文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2.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幽怨哀婉。
3.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生答:“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生答:白x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4.主题研讨。
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四
生:读过。
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史铁生。
生:从他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乐观。
生: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能发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我觉得他是个坚强的人。
师: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到位。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笑容背后到底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么灿烂的微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找到答案。
评析一: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导语,能让学生趣味兴起,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导语设计我就采取了图片切入,情感设问的做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情。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就导学案上的题目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
(学生全体起立,分小组激烈讨论;教师巡视全场,指导解疑)。
师:各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课内探究的题目。其他同学思考“我的疑问”中你们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位同学上黑板展示小组讨论后的答案,其他同学独立思考)。
师:好,接下来请a层同学上来点评。同学们给点掌声鼓励一下。(热烈鼓掌)。
生:没有。(齐说)。
生:谢谢大家!
(热烈鼓掌)。
评析二: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我们做过试验:如果设计的导学案学习内容偏难(特别是学困生)、学习内容过于繁琐、学习要求很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会马上消失;反之,如果难度适中, 每次完成导学案学生都感到力所能及而且有成就感,就很容易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导学案探讨第一题,我在设计的时候给了插图提示,学生在完成题目的时候感到既有趣味,又有把握。
师:xxx同学既对这道题的答案做了一个直观又直接的讲解,又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做了一个宏观的指导,非常好!
师: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掌声鼓励!(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课内探究”部分的第一题。这道题为“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谈谈你对‘合欢树’所包含的情感和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这道题其实涵盖两个问题,一要回答情感,二要回答象征意义。这个组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把这两个部分混在一起了,答案显得没有层次。情感应该有两层,一是母子之间的深情,二是作者思念母亲又无以为报的愧疚之情。象征方面,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也是“我”个人命运的写照。合欢树和我都是曾经奄奄一息,如今生命力顽强,健康向上。这与母亲对我的深情投入,密不可分。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边点评,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
生:我觉得合欢树曾是母亲的精神寄托与希望。它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在母亲的眼里,它与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呵护。
师:同学们对这个说法认同吗?
生:认同。(热烈鼓掌)。
师:这位同学是从母亲的角度去思考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很好。还有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想法合理吗?
生:很合理。(热烈鼓掌)。
师:我真的很开心,我们班有同学能够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得出这么棒的答案。我再一次用掌声鼓励你。(师鼓掌)通过我们的分析品读,发现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颗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真可谓是:“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想必是为了借“合欢”寄托他们母子之间无法实现的遗憾,在这样的一欢一悲的两极间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为之震撼。
评析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睡觉,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自主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行手段,巧妙组织课堂教学,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多一些精彩!
师: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掌声鼓励!(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课内探究”部分的第二题。这道题为“文中有几处使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来,并试着分析其艺术效果。”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本文是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的。“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对此,母亲依然坚持奔波,直到那次危险事件发生之后,母亲才对药物治疗“终于绝望”。当发生危险之后,“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差点儿发疯。文章通过这些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情节对比--残废前的快乐斗嘴,残废后母子二人失望、绝望与悲伤。母亲生活重心的转变,性格的转变。“我”在不同时期对母亲的感情也有对比,之前不理解、不珍惜,之后后悔,愧疚。这组同学的答案找到了“我对母亲态度的前后对比”;“母亲前后性格的转变”都是正确的。但是回答不够全面。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边点评,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那我补充一点。本文还体现了现实与“合欢”的对比,寄托了无限的遗憾。
(生议论了一下,纷纷点头)。
师:刚刚xxx同学的点评思路清晰,表达明确。让我们再次用掌声鼓励一下他到位的点评。(热烈鼓掌)。
生:接下来到我了。
师:这位同学好积极啊。
(全班大笑)。
生:我补充一点。小院里,那个刚出生的小男孩也表现了母爱的深远、延续。
师:点评和补充的同学,都说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他们。
(全班热烈鼓掌)。
师:接下来的环节是处理“我的疑问”。这是同学们初步阅读本文之后提的问题。我特别想问问大家,之前的问题,现在你们心里有没有笃定的答案了。
(生议论)。
师:我们还是发挥一下小组的力量,大家踊跃讨论!
(生热烈讨论)。
师:怎么样?有没有答案了?
生:有!
师:太好了!今天我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学习了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相信同学们收获不浅。好,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后反思:
激情在心理学里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兴奋的情绪。课堂激情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参与欲和求知欲。这篇课文阅读起来并不难,怎么能让学生学精、学深,又不感觉枯燥,并且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学习激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调动学困生的学习激情。每个班,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以一定的比例存在着。学困生总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毫无激情。因此,调动学困生的激情,对整个班级学习情绪的调动尤为重要。在本科导学案编制上,我特意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有绘画特长的学困生,在阅读本文后,设计四格漫画,并且把最后选定的作品,印在导学案上。在全班征集关于本课的问题,倾向学困生,把他们提的问题也印在导学案上。这样,学困生有了很强的参与感,上起课来,积极性也高很多。
第二,理性冷静思考的必要性。高效课堂,有一处空白。在部分学生展示的时候,有一些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同学,无所事事。在这堂课上,这样的时间段,我就安排学生就之前他们自己提的问题进行理性、冷静的思考。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激情。
第三,课堂评价的技巧。在问卷调查中,学生都谈到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之前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我们通常都会给一个正面的评价,“不错”、“很好”等等,这样的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用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评价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有一定的思想,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表扬的同时,给出中肯的意见。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回答都不错,我在给出正面评价的同时,更多地侧重总结他们的优点,即回答究竟好在哪里。有创造性地运用课堂评价语,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王婷。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方法: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_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第二课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_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六
学习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了解南宋朝代背景,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2、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自学指导语。
听录音,把握情感,再自行诵读;然后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把握。(时间十分钟)。
自学检测:
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是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即诗人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五.合作探究,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愤”的根源是什么?
(生讨论,师点拨)。
明确: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3、本文运用哪些艺术手法?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六.拓展练习。
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七
江苏省淮州中学韩维加。
教学目标。
2、研读教材所选文本,分析传记文学是如何化用素材,再现历史,重现形象的;
3、了解学者林语堂,思考在他所写的苏轼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教学设想。
2、用一节完成需要六到八节完成的教学内容,只有淡化过程,有侧重的解决主要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同读一本书。
1、导入。
伟大人物的人生经历,对于跋涉于艰难生活的我们而言,或许是一盏明灯,或许是一个路标,或许是抚平创伤的一味良药,或许是得到休息的驿站,正如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序》所言:
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慈爱,象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探寻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为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有象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2、3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讨论后,向大家介绍读《苏东坡传》后,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片断,感受最深的一段哲理性的评说,分别用一句话评说苏东坡和《苏东坡传》这本书。
3、教师也完成与学生一样的任务。
二、讨论:传记的特点。
1、苏东坡不同的描述方式。
1)可以定格在年表里。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1036苏轼降生。
1054娶王弗。
1057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举家前往京都。
1061仁凤翔判官。
1064任职史馆。
1065妻丧。
1066父丧;服孝(1066.4-2068.7)。
1068娶王闰之。
1069返京;任职史馆。
1071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任密州太守。
1076任徐州太守。
1079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谪居黄州。
1084往常州。
1085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1091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北宋亡。
2)可以浓缩在辞书上。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佑进士。曾出知徐州、湖州、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风格豪放,一改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3)也可以如林语堂如此概括: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明确:传记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应该在回忆录、书信、日记等等材料之外显能耐,应该把这些材料经过头脑过滤后,再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材料的堆叠,而是一幅完整的画,一件有匠心的作品。传记里的事实,可能不再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而是一句玩笑,片言只语、不显眼的行为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微节。传记事实的选择就构成了传记的生命。
2、研讨传记的素材选择。
1)节选的《赤壁赋》,选择了苏东坡的几件事情?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至少有九则材料/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
2)同是在黄冈写的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何没有写进这部分的传记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多的是表现人生思考,体现忧患甚至有点消极的人生感叹,与作者要表现的苏东坡此时过着神仙似的生活要义不吻合。
1)从年表看苏东坡生命中的苦难。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林氏说可以用“坎坷多舛”来概括。苏东坡生活的时期为北宋中后期,国力的逐渐削弱,边患的日趋严重,积贫积弱的国家,此起彼伏的社会危机,走上政坛的苏东坡就一直处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复杂多变的党争矛盾中。他既不容于王安石的“新政派”,也不容于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后来又因为“乌台诗案”被人陷害而罪贬黄州,可以说黄州时期的苏轼可以说是他人生的最低点。而他垂暮之年还遭到流放岭南的命运。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还是会有人在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以他的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这是人间难得奇迹,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奇迹之一。
在林语堂看来,苏东坡具有着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
2)比较:林语堂和余秋雨对待苏东坡人生低谷的不同观点。
在林语堂看来,宦海的沉浮,没有改变苏东坡。显达的荣华富贵,孤独的颠沛流离,历史的剧目不管翻多少花样,苏东坡依然故我,经历过大悲的人才能体验大喜,但大悲大喜都经历过的苏东坡已经完全宠辱不惊了。“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很少有人能如他一样在一连串的打击下,仍保持乐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忘却痛苦,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脱不了苦闷的抑郁,但苏东坡却可以消解他经受过的磨难。于是他练起了“瑜珈术”,寄情于书画,成了“东坡居士”,自得其乐,已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人生,更加真切的懂得了人生。在他的作品中依然保持了天真和淳朴,流露出他的本性和对人生甚至世界的思考,首首诗如仙界飞天袖间散落的花朵,气韵生动,神思逸飞,全是一个心灵流淌出来的智慧,他的诗,你随气拈来,都觉得有不俗之气。“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酣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的慷慨纵横。“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苍茫渺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冷静观照,直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深沉,每首诗一个表情,一个风格,千变万化,决不雷同。在苏轼一生最失落之际,他月夜游黄州便写下了千古不朽的两篇《赤壁赋》,林语堂说“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决非别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个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与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如同中国的山水画。”在这里苏轼探讨了物我合一的生命最高境界,瞬间即永恒。所以,当他以精神自由的眼光俯瞰人生时,他的灵魂终于“获得一种自我完善感和灵魂归宿感。”
而林语堂在笔下表现出的苏轼是与林语堂的人生观念是相关的。介绍几则选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语录: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明确:
选择素材,一是取决于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取决于传记作者的主观倾向。
传记文学是建基在事实之上的,是事实的作品,必须和事实严丝合缝,而不是想象的产物。但是,一个真正的传记作家不应该满足于仅仅展示材料,不管这些材料编排得多么精确有序,那样,我们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的化石,而不是血肉鲜明的原形。
三、漫谈:关于人生的苦难。
1、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参互观照。
同样是写苦难中的苏东坡,当代学者余秋雨是如何认识的?请学生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谈谈他的观点。
明确:在苦难中苏轼成熟了,从苦难中突围出来了。
2、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难或不幸?
同样是面对苏东坡在苦难,林语堂和余秋雨有着不同的解读,前者看到的是快乐,后者得出的是成熟,那我们呢?(见板书设计)。
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不幸或苦难的理解。
3、总结:传记能给人生成长怎样的作用。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傅雷《贝多芬传译序》。
四、作业:推荐阅读。
1、周国平的《诗人的执着与超脱》。
2、鲁枢元的《东坡与刚峰》。
3、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
蜀相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四、〖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五、〖链接。
(一)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21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