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需要有定期的复习和总结,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总结要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以下是一些整理好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生态文化论文篇一
摘要:电影《赛德克巴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一部生态电影,它所体现的生态意识表现为由于人类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内部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政治建构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导致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态问题,影响了族群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意识;民族文化;族群;文化身份。
近些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长,在文学艺术方面,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生态电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实生态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兴起了,当时它主要依附于科幻电影、恐怖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等,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题材。徐兆寿在《生态电影的崛起》中认为,和《阿凡达》等电影的出现,标志着生态电影已然崛起[1](18)。同样,在前后上映的台湾史诗性大片《赛德克巴莱》不同于《侏罗纪公园》《2012》等以一种想象的方式表现生态灾难,也不同于生态电影发展早期或现在仍然存在的带有纪录片性质的写实和再现性较强的生态电影。电影《赛德克巴莱》是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的“雾社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与创作,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表现和再现事实的结合。导演魏德圣在接受采访时说:“走一个自己的身形出来。”[2](88-89)可以理解为,现代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前提下,又能继续发展。本文主要谈论的是电影《赛德克巴莱》所体现的生态意识。由于人类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内部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政治建构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等,从而导致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态问题,影响了族群的发展。影片讲述了赛德克族群起源的神话。
真正的赛德克人的祖先是一棵在白石山上名叫波索康天尼的大树,这棵树的树身一半是木头,另一半是岩石。赛德克族群是由自然中的木头和岩石而生的,带有自然的灵性与气息。与起源也就是出生相对应的就是死亡,赛德克族群用以树自缢的死亡方式来呼应出生方式。此外还有彩虹桥的族群信仰,也就是赛德克族群的祖训:出草取过敌人首级的男人,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血痕,这是真正的男人;善于编织技艺的女人,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茧,这是真正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才有资格在脸上纹上图腾,进入祖灵之家。彩虹桥是族群的美好想象,无论生前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只要是“赛德克巴莱”即“真正的人”,都可以一起走过彩虹桥,最终进入祖灵之家,在那里有一大片猎场。这里的猎场不单单是在世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和自我身份得到认同的场域,更是在死后,肉体虽然毁灭,但灵魂得到归依的栖息之所。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起源神话、死亡方式、族群信仰,体现了赛德克族群与自然处于和谐共生的状态。同时,和谐的生态观在无形之中也会影响赛德克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如表征赛德克族群文化身份的祖律规则、出草猎首、纹面仪式、舞蹈方式等。但文化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被生产与建构。因此,影片中日本人进入这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原有的安静被打破了。30年后,在赛德克族群内部,既有说赛德克语的,又有讲日语的;既有身着原住民服饰,又有穿和服、警服的;既有族内通婚的,又有日本男人和赛德克女人通婚的;在生活方式上,由以前的男人狩猎、女人编织到现在的男人伐木、女人帮佣,男人失去了自己的猎场,女人遭到了调戏和欺负。在这一过程中,赛德克族群的文化身份遭到了撕裂。影片展示了在现代背景下,赛德克族群由原先统一和谐的自然生存状态到四种不同生存状态选择的转变,而文化主体的选择又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在现代背景下,民族文化怎能发展?与赛德克族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相比,进入雾社地区的日本人却相反,他们不是顺应而是抗争自然甚至破坏和改变自然。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日本人进入这一地区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开发这一地区丰富的山地森林资源,所谓的要将这里的“野蛮”变得“文明”,也不过是便利的借口,攫取经济利益才是实质。与赛德克族群的生态观正好相反的民族国家———日本,在30年中,利用他们的现代化试图改变这一原始地区,包括自然面貌、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影片中的日本人在雾社地区建立的教育所、医疗所、杂货店、邮局、旅馆和宿舍等是现代化的物质象征;太阳旗和警察是政治一体化的体现;开发山地森林资源,赛德克男人伐木、女人帮佣,将少数族群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商品市场等逐步纳入到国家甚至国际经济体系当中,是经济一体化的体现。民族国家将族群地区进行现代化的过程,实质是进行现代化的一体化过程,所谓一体化也就是同质化,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3](538-548)在这个影片中,对赛德克族群地区影响最大的是在文化一体化上,即试图将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主流价值理念灌注到原住民的民族文化内部,从而改变族群意识和身份认同,建构出一种共同的文化和集体认同,使许多族群共同凝聚成为一个民族国家。[3](585-587)影片中日本人确实从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赛德克族群地区实施一体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尊重赛德克族人自身和他们的文化,甚至在战斗过程中,在两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自称为“文明”的日方竟使用糜烂性炸弹,这又是怎样的文明与野蛮?在临近片尾处,镰田弥彦的一番感慨是否可以视作现代民族国家对于文化的反思?对于电影《赛德克巴莱》来说,探讨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问题,也就是对于即将逝去的民族文化所持的态度和看法问题,这不单指作为拥有民族文化的族群,一个作为具有特殊符号的族群如何在现代国家中既能保持自身的文化符号,又能继续发展的问题,也指向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实体形式———现代民族国家在对一个族群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要想促进民族文化的继续发展,不仅要注重共同文化的塑造,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影片所表现的正是人类由于无法处理好这些内部关系,导致种种自然和社会文化问题。导演魏德圣在镜头里既没有将赛德克族人塑造成没有缺点的英雄,也没有将日本人塑造成完全十恶不赦的侵略者。作为这个事件的参与者,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谁也无法推卸责任。同时从内外两个视角来看这个事件,也许离事件的真实本身更近一步,能够更好地思考民族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的生态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兆寿.生态电影的崛起[j].文艺争鸣,(6).
[2]韩福东.魏德圣:我为什么亲日仇日?———专访《赛德克巴莱》导演[j].南风窗,2012(10).
[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态文化论文篇二
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前提,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儿童的自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
因此,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开展。
儿童早期教育是父母一直关心的话题,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儿童期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而学前教育又是促进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想推进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重视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认可。
儿童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学前教育是每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初步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为儿童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从而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学前教育对于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系统学制教育的第一环节,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影响。
首先,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语文、数学等科目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舞蹈、手工等多种艺术教育,可以让儿童从小就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各种艺术教育,儿童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艺术道路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再次,学前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学生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
并且,儿童通过与教师以及其他儿童的交往,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懂得一些社会生存的法则,从而使儿童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标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总之,学前教育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
学前教育不是为小学服务的预备性教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学前教育的特色。
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对儿童成长过程的记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儿童的成长情况和性格特点,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同时,我们还应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其所生活的社区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
另外,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家长等的反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据此对我们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始终保持“学前性”的特征。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随着学前教育的逐渐普及,幼儿教师在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我们因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表率。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
教师应满怀爱心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来和学生交谈,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儿童的选择和判断的权利,把自己摆在与儿童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加强与儿童心理上的沟通,并在终身教育观的指导下,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全身心地为儿童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
我们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方针,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是学前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监管力度,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
开创学前教育的新局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大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学前教育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协调儿童、家长、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全身心地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而奋斗。
作为学前教育的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创新多种教学手段,为儿童的健康茁壮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碧华.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礼仪课程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2).
2.潘日文,侯桂兰.儿童教育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金日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03).
4.李波,赵岩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
5.王薇.对终身教育和学前教育一体化的研究[j].金色年华,2010(06).
生态文化论文篇三
城市音乐文化是通过声音载体展现城市区域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并随着城市的发展通过组织经营不断的将音乐文化产业化。城市音乐文化是我国城市居民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体现,音乐产业化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
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从人类有了思想,便创造了音乐和文化,音乐文化随着人们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的发展。城市音乐文化自从人类有了音乐文化,有了城市便已存在,并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成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音乐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化的水平和层次也不断提高。
一、当前的城市音乐文化。
第五,城市音乐文化有着市民性的特征,由不同的市民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城市音乐文化。
二、当前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断的发展壮大,城市音乐文化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并被产业化。20世纪初德国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就指出音乐文化产业化的现象,产业化将原本的“经典文化”、“贵族文化”通过工业化社会的生产、经营等手段带向了民间。当前,音像艺术是音乐文化产业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极大的促进了流行、通俗音乐和舞蹈的发展,传统的电影也借音像手段成为了音像产业的重头戏;卡拉ok让人们从观众转变为表演者,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的音乐文化产业化建起了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等建筑,举办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亚洲音乐节等活动来发展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另外通过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上海市成立了大量的音乐产业公司和机构,音乐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三、如何更好的发展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化。
(一)当前的城市音乐产业和音乐产业化问题。
当前的城市音乐产业和音乐产业还不够规范,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国家对其的规范和引导还不够。
(二)发展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化,需要做好几下几点:
(1)要加强对城市音乐文化的宣传、支持和规范、监督各城市的政府文化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加强对城市音乐文化的宣传和支持,并给予规范、监督和引导。大力传播城市音乐文化不仅是地区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城市自身宣传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音乐文化,如新疆木卡姆、福建南音、丽江纳西古乐等等,当地政府更是必须加大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投入,以传承民族文化。政府部门需要在对音乐文化相关的团体、机构和企业给予支持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以保证城市音乐文化有益人民生活,有助于社会发展,另外还要尊重城市音乐自身的形式和风格等特点,不要用强制行为制约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在具体的扶持音乐文化措施上,除了积极组织音乐比赛、并组织乐团进行商业演出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支持城市音乐文化融入到城市旅游业,不仅给城市音乐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南阳将剧团从舞台搬到旅游景区进行演出,将地方风景和地方文化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不仅为剧团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还实现了旅游产业和音乐产业的双赢,也为南阳城市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政府还要重视通过电视媒体等各种媒体来扶持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通过地方台播出一些当地的音乐,不仅比较受当地群众喜欢,还可以提高媒体的效益。
(2)要拓宽城市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城市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政府机构的扶持,各音乐文化机构、相关企业和团体也要不断的拓宽传播途径,注重采用适合自身音乐并受群众喜欢的演出形式。注重利用宾馆、酒店等演出场所和在商业庆典等活动中演出,还可以将本城市优秀的音乐制成音像制品,并制作城市的音乐网站等等。
(3)城市音乐文化产业要注重市场营销城市音乐文化产业需要重视市场营销,对观众群体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加强管理以控制成本,比如针对自身需要来做适量的宣传等等来提高效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的发展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化,将为城市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晶。当前中小型城市演出市场和歌舞娱乐市场观测―――以赣州市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
[2]柳青。城市音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j]。湘南学院学报,(03)。
[3]汪青。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述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09)。
生态文化论文篇四
[摘要]文章从新媒体环境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出发,以和颐酒店公关危机事件为切入点,将公关危机理论作为基点,理顺我国酒店业处理公关危机时信息源、信道、受众等多方面的关系,为我国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体系建立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
1、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特点。
对于企业来说,自身经营业务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等媒体的出现,使企业面临的危机出现了新的情况,台湾辅仁大学的吴宜蓁教授曾将互联网比作危机的起火点和灭火器,我国酒店业作为公共关系最早引入的行业,已经深刻地了解和意识到沟通是公关的实质。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重点关注和了解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1)传播主体多元化。
我国酒店业作为第三方服务业,以服务来建立形象,以真诚赢得美誉是酒店公关的基本理念。传统的传播媒体更多是酒店作为主体宣传推广的手段和工具,受众则是传播沟通的对象。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却发现传播信息的主体开始多元化,尤其当酒店发生公关危机事件时,酒店固然是传播主体中重要的一类,政府、媒体、名流这种传统的传播主体也是,但是广大的消费者,甚至是普通的.公民都能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表达自己对公关危机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可能更多地会引导媒体倾向和舆论的发展。
(2)传播速度快、路径多、关注度高。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尼葛洛庞帝曾说过:“(互联网)一个个信息各自独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每个信息包都可以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从甲地传送到乙地,——正是这种分散式体系结构令互联网能够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信息还是传送出去了,不是经由这条路,就是另外一条路出去。”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路径、关注度是非常惊人的。
(3)传播话语权重构,内容形象生动活泼。
如果说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技术在表面上给人类带来的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那么它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则是话语权扩散和重构。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发布的信息大多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大量能够还原事实真相的视频、图片。受众在看到这些形象生动的内容后,一旦形成了态度就轻易不会再改变,在无数人开始就事件进行评论、发表观点,那么信息源就会更多样化,和之相关的信息、图片、视频就会更多,内容也就越发形象生动活泼。
2、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存在的问题。
(1)我国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观念滞后,和新媒体环境传播速度快的特征格格不入。
我国公共关系最早引入的行业就是酒店业和旅游业。公共关系的核心就是沟通。在传统媒体环境下,酒店作为主体传播沟通信息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新媒体环境下,酒店业就不仅仅是传播沟通的主体,转变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品牌危机传播,是指品牌危机发生后企业为了挽回形象和外界进行的一切信息交换过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利益相关者行动和心理上的反应,挽回品牌声誉,品牌危机刚刚发生时,并不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之后通过信息的传播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会使企业陷入危机情境。当公关危机发生的时候,发布信息的主体往往不是酒店,酒店更多是要主动应对酒店不利信息的传播,引导舆论发展的趋势。
(2)公关危机处理过程中传播信息态度不够真诚,违背了双向传播的基本原则。
危机事件发生后,酒店要本着真诚的态度,说真话、讲实话,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受众的谅解。但从诸多实际的案例可以看到,一旦危机事件泄露,酒店方更多想的是粉饰太平,而不是告知真相,以诚待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酒店大多有监控时,想要掩盖事实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只要目击者有手机,就能全程拍下事情的全过程,和其等着无数的受众人肉揭黑幕,还不如酒店第一时间告知事情发生的真相。
(3)公关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单调、传播形式单一,和新媒体传播的生动活泼的特点背道而驰。
酒店在发生公关危机事件之后,对于传播的信息没有系统地分析,对于受众的接受程度没有换位思考,大多就是写几句干巴巴的官话就草草了事。和颐酒店事件中从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那短短5分钟的发言就可见一斑,没有精心的准备,哪能让受众感受到酒店方在處理事件时的真诚;没有图文并茂的展示哪能让受众感到尊重和重视。
3、新媒体环境下酒店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策略。
(1)增加酒店员工全员公关危机传播的意识。
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仅仅是公关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是酒店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都要关注的事情。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每一个员工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传播着酒店的态度和酒店的形象。和颐酒店事件中,整个过程长达五六分钟,现场没有一个酒店的安保人员和管理人员前来搭救,围观的酒店清洁人员和楼层管理人员都是默然地站在旁边。值班经理也是在打了无数个前台电话之后才姗姗来迟,没有任何安抚和歉意的表达。事后酒店管理部门和公关部门也没有就相关事宜向当事人询问及歉意,更别说对当事人的安全进行确认,酒店方从上到下传达的信息冷漠如斯,情何以堪啊!
(2)提高酒店管理人员真诚沟通、勇于承担责任的危机公关传播意识。
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随着事件在新媒体推动下知名度越来越高,那么后续的处理程序及酒店方的一举一动都需要非常谨慎,因为这些就会是引导舆论发展的关键信息。但是无论怎么处理危机事件和传播什么样的信息,酒店方都应该秉承基本的危机公关传播意识——真诚、坦白、勇于承担责任。从和颐酒店时间来看,酒店方首先是沉默、无反应状态,接着就是以钱威逼删掉微博,以及新闻发布会上的漫不经心的态度及五分钟的读稿等种种后续行为不仅没有把握到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反而放任舆论不断朝着对酒店不利的方向发展,这是酒店管理人员在传播信息时对基本原则违背将会要承担相应的恶果。
生态文化论文篇五
我国将在年全面建成“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提高生活品位的前提。在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扬尘、热岛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消费者—人,作为城市的主体,深深地渴望生活在绿树、碧草环抱的环境之中,渴望生活的环境日臻改善。要想维持人与生产者—绿色植物之间的平衡,必须大力发展园林事业。
园林造园手法多种多样,植物种植模式丰富多彩,植物修剪造型千差万别,而讲究园林生态美,就是要提高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为广大市民遮荫纳凉、调节碳氧平衡、降低噪音和温室效应、调节小气候以及防风固沙等创造条件。因此,探讨园林生态美,可以为园林事业顺应时代发展指明方向,从而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宿求,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保障。
1生态美在不同园林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园林主要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二者在植物配植、造型修剪等诸多方面存有明显差异。西方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各种建筑是园林的主体,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只是其中的点缀,充分体现了人的意志。植物常以松柏、绿篱为主,并以修剪整齐划一的绿廊、绿墙、绿门、绿塔,或者以各种动物形象形式出现,并配以几何图形的模纹花坛、花境,亦或是行列式、对称式种植。这种造园手法虽赋予了植物更多的形象,但因去枝删叶,极大地消弱了植物的绿量,减弱了其生态效能,不利于在有限的绿地上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这种造园手法在中国园林中不能大量使用,这是由我国人多、地少、森林缺乏的国情决定的。
中国园林多为自然式园林,最早的园林是在自然地形上围筑而成的,山、水、植物、地形共同构成园林的主体,到后来,苏州的私家园林,甚至北方的皇家园林都以这种手法造园,模拟再造自然山水景观,虽由人做,宛如天工,自觉不自觉地把植物运用于园林之中,成为主景或者构图的主要因子。在植物的运用上,中国的传统园林考虑最多的是植物的绿化和美化功能,重视的是景观美,而不是生态美,往往注重色彩、体量上的搭配,而忽略植物间的相生相克规律,没有更多地考虑适地适树问题,没有充分地论证某些病虫害的传播危害问题。
生态园林是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建设城镇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这种造园形式,把植物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让植物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不但追求绿地率,而且追求绿视率,更追求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在有限的绿地上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为人们创造更加洁净、舒适的生活、工作、游憩空间,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
生态文化论文篇六
现阶段,人们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尚未真正的将内部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剖析,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对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语文的生态系统结构,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出科学化的改革路径,从而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朝着的生态化教学的方向发展。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阶段,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教育统称之为“大学语文”,但是也有部分高等院校将其称之为《现代汉语文化》等。大学语文教育并非是单一的特指大学语文课程,而是实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针对性的开设包含《大学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课程。同时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在知识结构还是教学的'实践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的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审美课程、文字知识课程以及历史普及课程等等。
(二)生态学。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学指的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广西的系统化的科学,其中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使生态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其中生态系统所代表的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态平衡值得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以谋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平衡状态。
(一)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错位。在生态学背景下,各分子之间都是平等的,就像师生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应该是保持平等、和谐的。生态学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化,然而现阶段,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错位,形成了一种教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参与的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教师掌控着教学的频率,占据主导位置,而学生却是呈现出一种服从状态。同时,站在学生的生态位来看,学生尚未意识到自身作为教育的主体,而学生作为生态教育中的关键因子,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不科学。现阶段,在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方面,在很多大学生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程,反而将英语设置为必需课程,美名其曰与国际接轨。而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82%的大学普遍将大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为32个课时。
(三)大学语文教育日益功利化。在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将自身对物质的追求放在首位,功利成为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例如,当前在生态学背景下,教学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教师所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实现生态化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而是将岗位晋升和经济价值放在首位。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出现偏失,导致整个高等院校教学的功利主义风气盛行。在生态化教学方面,更是过于随意的更改教学的内容,甚至在对教材的选择方面,并没有充分的重视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化教学日趋功利化。
(一)优化大学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基于生态学背景,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逐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视角下的教育应该是信息互动和相互传递的过程,学生不应该单向的接收,而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以此更好的推动语文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从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中来看,语文教育系统应该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是实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大学生毕业之后的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在生态学下,应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保证语文教育的基础地位。例如适当的增加大学语文教育的课时量,要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的状态,并且还要保证语文教育的每学期的基本课时保持在72课时以上。此外,还要设置相应的课外实践课程,使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拘泥于课内理论,而是逐步向课外活动拓展。
(三)强化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系统的作用就是有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对此,在生态学下,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不断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文学书籍,定期参加到文学研讨会中,与同行业之间的人才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是借助互联网,扩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掌握大学语文教育的新趋势。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态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对生态化系统教育的认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的系统化。
参考文献:
生态文化论文篇七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加强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是汇聚科研、教育、文化、生产不同的社会功能与资源优势在文化产业内的协同和集成。文章基于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相融合的理念以及产学研合作功用的视角,指出了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制约文化产业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融合理念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战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融合。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信息技术的覆盖与辐射,文化产业的发展越过单一的产业边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并相互融合渗透;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文化经济。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基于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相融合的理念,提升和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开放、共赢、互补、高效的新型合作模式,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从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功用的视角谈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的文化产业,就其产品性质而言,可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它包括利用个人的创意、技术、才能等创造出知识产权并运用到商业,创造出经济附加值和就业机会的所有产业活动。从行业门类上,把娱乐业、广播电视、音像、网络及信息服务、新闻出版、旅游等看成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整个工业与建筑艺术、艺术博物馆、图书馆等看成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咨询业等看成文化产业的边疆。
纵观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许多新的文化产业模式建立,新的产业链、新的业态出现,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性文化产业人才。
2、高等学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而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理论库、产品库”,拥有着其他社会单位所不具备的文化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引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具有互补性,文化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从高校的合作中得到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研究文化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向,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高等学校通过与文化企业合作,从中获悉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信息,从而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促进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4、在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具有现实意义。
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对于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和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由学生到职业者转变,以及为文化产业学生就业做好铺垫,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举措,也是文化产业应对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对策之一。
二、制约文化产业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主要因素。
1、产学研各方目标不一致,导致结合的动力不足。
高等学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质量;文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盈利,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产学研合作给他们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因此,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便成了校企合作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往往忽视其经济效益,并且对文化产业这样的新业态缺乏市场基础,与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滞后;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处于市场的前沿,没能借助与挖掘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产业创新领域缺乏源动力。
2、缺乏政府对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支撑。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相互分割的体系,使有限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与高文化、高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给予的产学研合作规划和措施的支撑,以促进企业创新及内涵提升。
3、产学研合作法律环境和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涉及合作各方的利益,需要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我国目前有关产学研各方利益处理和安排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以至于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违规行为时,难以实施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各方诚信合作机制等还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偏差等,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要不相吻合,甚至产生歧异矛盾,带来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入。
伴随着文化产业热潮的兴起,我国高等学校中新增文化产业类专业或方向,且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提高。然而高等学校中文化产业学科归属不明确,在学科建设上尚缺乏理性规划。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就要求该专业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如果仅仅在本专科阶段培养上述“复合型”人才,势必会造成学生学得太宽泛,而难以学得专、精、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到:“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由此可见,《规划纲要》对促进产学研结合在政策层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整体竞争力主要包含文化影响力、科技创造力、产业生产力和资源禀赋转化力等,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教育的内在结构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特殊性,因此,政府通过相应政策的引导,发挥本区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文化企业及相关人才投身于这个区域,引领高等学校与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对文化创作、创意、文化经营、文化经纪人等高级人才的引进,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2、建立高校的文化产业园,提供文化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
政府支持并鼓励高等学校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或研究中心),作为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最佳场所。文化产业园依托学校良好的人文、教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特色学科以及优秀的人才高地优势,吸引知名文化企业,将研究开发、创意、设计等机构投放在园区内。其功能是孵化文化创业企业,培育文化企业家,吸引和凝聚文化产业人才,建立高校相关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提供文化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并且把园区作为跟踪国际先进文化产业水平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与文化产业连接,共同形成系统的创新体系,培育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3、发挥高校在江苏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中的源头作用。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教育重在培养能够把文化、文艺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以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质为根基的特殊人才。高等学校是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源头,也是产学研的主体。高等学校建立跨学科和多学科整合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群,开创文化产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格局,积极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高等学校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应聘请、吸纳文化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成为顾问或成立顾问委员会,听取并捕捉来自文化产业前沿的最新信息,使学科发展兼具前瞻性。
4、强化文化企业的主体意识,注重人才培养与储备。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力资本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文化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可获得高校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可以优先获得所需人才,降低人力资源选择和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可在校企合作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人脉和培育潜在市场。同时,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特别是紧缺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营销、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5、江苏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机制创新。
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机制,以及创立高校与科研文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发挥政府职能,在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中给予组织、协调、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磨合机制;以科技、教育、文化为支撑,为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提供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生产和消费空间,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经营机制;建立监督协调机制;建立涉及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技术价值确定问题的法律保障和约束机制。
6、构建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
鉴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各校办学历史、培养目标的区别,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有些是体现在培养方案中的合作教育,也有些是在培养方案中潜在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别由政府、文化企业、高等学校、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文化市场带动建立等。从实践的角度,亦可以借鉴科技领域内国内外成功的合作模式。
生态文化论文篇八
(一)教育管理上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存在抑制的状况。
中国很早就已经兴文重教,从东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诸子百家进行传习讲学,一直到现在,中国仍然十分重视文教的重要性,并且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是正因为中国从封建时代以来长久的教师权威性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强调服从,并且教师也是服从小学的科目教研组的教研成果,无论从教学的方式或者是教学的内容上都应该服从教研的成果,不然则可能受到诘难和责备。而负责具体教学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但是一旦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者表达自己的个性等,却不容易受到教师的接受。所以,教育管理上对于小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尊重,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过程当中也都放弃了自身的创新尝试,这一点对于很多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而言,也同样无法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和管理。
(二)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容易发挥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
当前对于小学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质量的教师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学上存在的资源紧缺的状况也逐渐突出,影响了很多教师在教学优化以及深入研究探讨的过程。小学普遍出现的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资源紧缺,以及资金上、时间上普遍不足,这样很多小学教学过程中就采取大班教育,班级的学生人数太多,教学的质量也不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没太大的本质差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就无法真正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关注,教学没有个体的微调,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刀切,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探索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一)采用民主的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强调全员参与。
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的根本目标。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和小学一线教学的教师,在贯彻执行相关的小学规章制度、教学制度上也需要彻底、自觉以及主动。但是学校在形成小学的日常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上,不能够完全忽视对于负责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经验的主观感受。由于很多负责一线教学的小学教师,对于小学教育实施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加清晰,所以可以更加不留死角地掌握当前小学教育管理所缺乏的一些层面。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都应该被小学的教育管理者所吸纳和整合的。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强调策略研讨上的全员参与性,教育管理的策略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聚集一线教师的智慧,形成更好的教育模式。而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也会对于一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起到更为积极的影响。
(二)要注意人性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更好的结合。
小学要进行人本主义的管理,还要注意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互相之间的结合。过去的教学管理比较注意服从,这样在教育管理之下,会让一线教师容易产生消极应对心态,从而无法获得尊重和满足,在工作过程当中就不容易进行配合以及服从。而人性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被管理的一线教师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和一线教师平等地进行交流,进一步地取长补短,在情感上进行互动,最终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制度令行禁止,一线教师更加配合以及服从。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更注意发挥一线教师的工作自主倾向性,并且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后促进这些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管理者要更多地对教师理解以及尊重,最终以人性管理配合制度化的管理,促进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三)构造更为浓厚的人文教育文化的氛围。
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注意以人文本的观念,不仅仅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这样的管理价值观,更是一个文化养成的过程,从而用人本主义的机制以及方法对学校进行管理。小学的管理者要更加注意放手让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去探究一些新的小学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旦教学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学教师在一些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上存在分歧的时候,不要采用传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注意采用一些平等的交流和互相沟通的方式,让一线教师能够想说、能说、有机会去说,不要轻易怀疑教师的一些创新观念和做法,也不要形成一些思维定势,不愿意和教师继续交流,最终造成了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嫌隙。这就是平等、互相尊重的人本主义教育文化氛围的培养和形成。这些宝贵的人本主义教育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和一线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并且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为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新小学生而付出努力。让小学教师愉快地参加工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实现人生价值,也是小学教育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的题中之义。
生态文化论文篇九
摘要: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本土作家之一。受古老而神秘的印第安文化与传统智慧的影响,对族人命运的的书写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描绘一直是厄德里克作品的核心主题。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挖掘其中所反映的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进一步论证环境危机与小说人物命运的密切关联,从而揭示作者的生态整体观与生态使命感。最后,提出只有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偏见,借鉴印第安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才能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继美国印第安人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作家斯科特·莫曼迪之后,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美国土著作家。人们普遍认为,厄德里克的四部“北达科他”小说是其扛鼎之作。其中,《痕迹》中的故事发生时间最早,在该系列小说中影响较大。本文深入探索厄德里克对龟山印第安居留区内的印第安人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行描写,挖掘印第安人传统文化自然观,以及作者对印第安传统生态整体观与正义观的颂扬,感受作者在小说中体现的生态情怀。
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与生态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也可以看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概括来讲,卢梭的生态思想激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达尔文的进化论高度重视所有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恩格斯提倡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改造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海德格尔的生态整体观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地人神共属一体,他的“诗意地栖居”思想提倡顺应自然,是与自然密切联系的存在观;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主张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它是生态哲学最核心的思想,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念。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多位生态学者和生态批评家致力于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传统的美国印第安传统智慧,其中最富盛名的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在其小说作品中所展示出的印第安智慧,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厄德里克在其小说作品《痕迹》中,多次模糊对人与动物的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异化结构也因此被消解,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也被拉近。例如,《痕迹》中,宝琳被纳纳普什描述为鸟,玛格丽特的形象与蛇紧密相关,弗勒·皮拉哲的形象也多次被动物化描写。同时,宝琳也将弗勒的外貌刻画的如同鱼一样。文中描写道,“爪印从那里冒出来,宽阔的脚掌压入土里。夜晚人们还听到了她在咳嗽,熊的咳嗽”[1]。不可否认,厄德里克对印第安人“动物化”的描写,一方面使小说人物更加活灵活现,也由此重现当地人与自然共生的古老生态信念。“在众多的北美印第安各大部族的部落传说和神话里,伟大的神灵和神力蕴涵于自然界的每个生灵中”。《痕迹》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神灵就是马其曼尼托湖的湖灵——迷斯舍皮舒”,它是一条可以变换形态的有角毛蛇。诺瓦尔·莫里索将迷斯舍皮舒描述为控制着水域和鱼类的鱼、水虎、水蛇和水狮子的混合体。《痕迹》中的女主人公弗勒一直与迷斯舍皮舒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具有神秘色彩。德里克的自然关怀源于对客观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敬畏和尊重主要来源于她对于印第安传统文化的感悟。
《痕迹》中的生态整体观和自然人文关怀,使路易斯·厄德里克跻身主流生态作家的行列。同20世纪中后期的许多美国本土作家一样,厄德里克认为,人类的文化身份“并非存在于自身,而是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中”。因此,只有“与世间万物可以和谐共生的人类,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从而达到个体和文化的幸存”。厄德里克的《痕迹》,也由此表现出印第安传统与白人文化对自然的不同解读。小说中多次描写到当地印第安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兄弟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彼此影响的共同命运。由此可见,厄德里克在小说《痕迹》中,并非只强调复兴印第安传统自然观,也同样使处于社会边缘的自然万物和有色种族得到再现[2]。
生态思想家们将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视为一个整体,反对人类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和万物的统治者,批判二元论与唯发展主义,倡导生态和谐观与生态中心主义。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人类社会是当今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作为一位生态整体意识和生态责任感极强的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在其小说《痕迹》中,继承和发扬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视世间万物与人类为血脉相连的整体,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印第安人的苦难生活进行平行叙述。她关怀地域和种族的平衡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不同性别之间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erdrich,[m].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88,12.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
摘要:生态公民理论是20世纪末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话题。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斯廷博根和多布森的生态公民理论,继而从生态文明视野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公民的四个重要特征: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关键词:公民身份;生态公民;生态文明;世界主义。
abstract:ecologicalcitizenshiptheoryhasbecomeabranchofthestudyofenvironmentalpolitics,environmentalphilosophyandenvironmentalethicssincetheendof1990s.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ecologicalヽitizenshiptheoriesarticulatedbybartvansteenbergenandandrewdobson,andthenexpounds,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fourimportantfeaturesofit.theauthorarguesthatecologicalcitizenshipisthecitizenshipwithawarenessofenvironmentalhumanrights,virtueandresponsibility,cosmopolitism,andecology.
一、公民身份理论的兴起。
斯廷博根于1994年发表的“迈向全球生态公民身份”是较早探讨如何理解生态公民之意涵的重要文献之一。在该文中,斯廷博根分析了理解生态公民概念的三种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扩展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认为,公民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权利和资格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公民的美德、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公民的首要特征是对共同体的认同、忠诚、责任与义务。根据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生态公民身份意味着这种责任向自然世界的延伸。”[2]167共和主义的生态公民理论强调扩展责任范围的重要性;它要求人类把自身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自然的进化。
英国学者多布森教授的《公民与环境》是迄今最为系统地探讨生态公民理论的学术专著。该书的“导论”说明了研究生态公民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一章“走向后世界主义”,从全球化的非对称性影响出发,分析了“对话型世界主义”和“分配型世界主义”的局限,并指出了走向后世界主义的必要性。第二章“公民身份的三种类型”,分析和说明了自由主义、公民共和主义与后世界主义的公民理论的主要特征(表1)。第三章“生态公民”,详细阐述了多布森教授所理解的“后世界主义生态公民理论”的具体内容。第四章“自由社会的环境可持续性”,探讨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环境价值观与自由主义的中立性是否相容的问题。第五章“公民、教育与环境”,从自由主义角度为英国政府把“生态公民教育”纳入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必修课程的政策进行了辩护和说明。
多布森所理解的生态公民是后世界主义公民的典范。生态公民理论拥有后世界主义公民理论的所有特征。首先,它强调责任而非权利,而且,这些责任不是互惠性的。因而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责任与自由主义公民理论和公民共和主义公民理论所理解的责任迥然有别。后两者所理解的责任主要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互惠性的责任。其次,生态公民理论认为,不论是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都应遵循某些公共的道德规范,因为人们在私人领域的行为(如家庭的消费模式与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影响。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则认为,公共的道德规范只适用于公共领域,不适用于私人领域。再次,生态公民理论认为,美德是公民身份的核心构成要素。自由主义的公民理论只要求公民遵守法律,认为美德对于自由社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虽然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它所理解的美德主要是古希腊人所理解的美德,例如勇敢、正直、节制、对政治共同体的忠诚等。这些美德与军事活动有一定的联系,具有明显的阳刚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美德主要是公共领域的美德。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美德(如公正、关怀、同情等)既包括公共领域的美德也包括私人领域的美德;这些美德是阴柔性的,与军事活动无关。最后,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所理解的公民主要是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公民则是超越了国家界限的所有人。由于其他的生态公民与我们自己并不一定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因而生态公民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公民。作为生态公民,“我们不仅对彼此是陌生的,而且对彼此的生活地点以及生活年代都是陌生的”[3]106。因此,生态公民是世界公民。
二、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公民。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行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生态文明的政治结构以普遍人权和全球正义为基础,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基本需要之满足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主义取向。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助手。生态文明的有机自然世界观突显作为整体之自然的内在价值,强调自然是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突现关怀、责任与和谐的价值,倡导理性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全新范式的文明不会自发地出现。它的出现离不开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和生态文明意识的现代公民的自觉追求。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且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之建设的现代公民就是生态公民。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只有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公民意识中加入生态公民的新元素,并在器物(技艺)、制度和观念层面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最终才能由理想变成现实。
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公民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第一,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和国家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本质特征。拥有公民身份即意味着拥有了获得某些基本权利的资格。权利不仅为作为个体的公民提供了自主的空间,还为作为权利主体的个人提供了一道保护性的道德屏障,使得个人能够免于他人或国家的干涉或伤害。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及其合法性基础。由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基本权利的合法拥有者,因而,公民的基本权利又被称为普遍人权。人权的范围是逐步扩展的。第一代人权以政治权利为主体,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安全权等;第二代权利以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为主体,包括福利权、工作权和教育权等;第三代权利以集体权利为主体,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与环境权等。根据对人权扩展历程的这一理解,环境人权是第三代人权的重要内容。
环境人权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的一项新的权利。197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发表的《东京宣言》,首次建议把“人人享有不损害其健康和福利之环境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有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次年,欧洲人权会议制定的《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也将环境权作为新的人权加以确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原则》再次确认:“全人类对能满足其健康和福利的环境拥有基本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环境意识在全球范围的普遍觉醒,环境人权已经成为一项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道德共识,并逐渐被落实到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法以及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
作为一项全新的权利,环境人权主要由实质性的环境人权与程序性的环境人权构成。实质性的环境人权主要包含两项合理诉求:一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能够满足其基本需要的环境善物(如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等),二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不遭受危害其生存和基本健康的环境恶物(环境污染、环境风险等)的伤害。程序性的环境人权主要由环境知情权(即知晓环境状况的权利)和环境参与权(即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两个部分组成。明确认可并积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这些环境人权,是生态公民的首要特征。
第二,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不是只知向他人和国家要求权利的消极公民,也是主动承担并履行相关义务的积极公民。《人类环境宣言》在肯定人类对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环境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人类“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从形式上看,生态公民负有的特定义务有三类:一是遵守已经确立的环境法规,二是推动政府制定的相关环境法规,三是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中主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各项规范。从其性质上看,生态公民负有的义务具有非契约性(不基于公民之间的利益博弈)、非相互性(对后代的义务不以后代的`回报为前提)、差异性(那些对环境损害较大的人负有较多的义务)等特征。
生态公民还是具有良好美德的公民。现代社会的环境危机与公民个人的行为密不可分。单个地看,公民的许多行为(如高消费)既不违法也不会对环境构成伤害。但是,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累积在一起,却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公民如何约束自己的这类行为,主要取决于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公民在私人领域的生活方式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公民的消费方式对商家是否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对环境保护来说,公民的消费美德以及私人领域的其他美德(如节俭)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政府的环保措施是有限的,环保法规的制定也比较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公民需要采取主动行为,积极参与环保事业。这种参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各种民间环保活动,二是推动政府加快环保立法。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离不开美德的支撑。
在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现代公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公民理论所倡导的守法、宽容、正直、相互尊重、独立、勇敢等“消极美德”,还需具备现代公民理论所倡导的正义感、关怀、同情、团结、忠诚、节俭、自省等“积极美德”。生态公民的这些美德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得以创建的前提,也是这些制度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公民如果不能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美德,生态文明即使能够建立起来也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第三,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大都具有全球性质。环境问题的根源具有全球性。许多国家(特别是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引起的。发达国家的消费取向和外交政策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全球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没有其他国家的配合与协作,单个国家的环保努力不是劳而无功就是事倍功半。因此,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全球治理的形式。
全球治理的实现需要以全球意识的觉醒为前提。全球意识的核心是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一种强调每一个人的平等价值、突现对每一个人的义务的价值观念。世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平等和相互关心,突现对全人类的认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西方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观念,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都是世界主义理念的不同表现形态。(注:具体参见赵汀阳的《“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世界哲学》第5期)和赫尔德的《世界主义:观念、现实与不足》(赫尔得、麦克格鲁编的《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曹荣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深入发展,强调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平等的道德价值,强调平等地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人,强调优先满足基本需要,逐渐成为全球政治和伦理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国家边界在法律和道德上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全球公民身份的挑战。国家或民族的界限不再是权利和责任的边界。
在世界主义看来,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基于我们共同的人性,我们都属于同一个人类共同体。成为这个或那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这只是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偶然事实;作为人类的一员而存在,这才是一个更为基本和更为重要的事实。在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时,国家界限并无决定性的道德意义。作为整体的人类才应当是我们认同的首要对象。[4]因此,世界主义强调个人之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强调人类成员之间的价值共享、相互尊重、普遍义务、彼此关心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它要求我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负有义务的同胞来看待,并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所具有的促进人类整体福利的责任。
生态公民清醒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维度。他们不再把国家或民族的边界视为权利和责任的边界,而是在世界主义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世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平等和相互关心,突现对全人类的认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倡导全球民主与全球正义。具有世界主义理念的生态公民不仅关心本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积极地关心和维护其他国家之公民的环境人权,自觉地履行自己作为世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积极推动本国政府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一方面直接参与各种全球环境ngo(非政府组织)的环保活动,致力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
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是全球公民社会建设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平衡、不对称的进程。政治的全球化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给全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尚未得到全球政治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将有效地弥补全球政治的不足,并对跨国公司不关心全球环境的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全球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是引导跨国公司最重要的“选票”。强大的全球环境ngo是推动和引导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博弈力量。因此,具有世界主义理念之生态公民在全球市场和全球政治博弈中的选择和承诺将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第四,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健全的生态意识是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统一。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意识的灵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人们才会有足够的道德动力去采取行动,自觉地把生态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观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重要发动机和牵引器。
整体思维和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两个重要特征。整体思维要求人们从整体主义世界观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不能依赖单纯的技术路径。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制度创新,更需要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相应变革。环境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环境破坏问题,它与贫困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等密不可分。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构成了复杂的“问题群”。对于这些问题群,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环境保护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只有同时调整好这三种关系,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整体主义世界观还要求我们充分意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复杂的有机联系。人类对生态系统之整体性、变化性与复杂性的认识和了解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在干预自然生态系统时,必须要遵循审慎和风险最小化的原则,要为后代人的选择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间。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人类依赖自然提供的空气、水、土壤和各种动植物资源而生存。现代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直接依赖程度,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这一基本前提并没有改变。神奇而美丽的自然还能抚慰人类创伤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对于这样一个养育了人类的自然,现代公民应怀有感激和赞美之情。
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并维护自然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认可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对自然顶礼膜拜,也不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臣民和征服对象,而是把自然当作人类的合作伙伴。尊重自然的理念与环境人权并不矛盾。人们对之享有权利的对象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的部分构成要素以及自然提供的部分“生态服务”。作为整体的自然不是任何人的财产,不属于任何人。因此,对环境人权的强调并不意味着人类是自然的所有者。相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了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环境人权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总之,具有上述特征的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生态公民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加以重视。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一
摘要:生态式教学充分贯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符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的学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构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生态式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生态式课堂构建策略。
一、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教学生态失衡问题。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生态失衡是指外来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生态课堂是由课堂环境、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社会舆论、高考制度等)构成的。当前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考核机制的偏向高考,导致学校系统的能量流、信息流失衡,导致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教师生态群自我效能感偏低;二是由于当前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理工而轻文”的思想,地理学科夹在文理科之间,无法成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科中的主角,地位在无形中降低,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地理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三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的内部生态失衡,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过多以教材为中心,教法不适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由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即将面临高考,有的教师会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这样就压缩了学生成长的空间,由此带来的还有师生关系的异化。
二、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地理课堂成为促进师生生态主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一要协调师生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的关系,营造舒适的精神氛围;二要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三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倡导多样性的教学风格。
(二)整体性原则。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坚持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性的统一,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整体发展。首先,地理课程的目标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中的诸生态因子协调、调动起来,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三)生成性原则。
地理知识不是刻板呆滞的,而是动态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要贯彻生成性原则,及时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周围事物相联系,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还要加强教育学之间的交往、互动。比如在学习天气系统和地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当地的气候、地貌相结合,启发学生多发言,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三、构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注重地理教学的有机整体性。
地理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地理书本中个章节的内容也不是独立的,而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构建开放的知识和开放的课堂,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竞相迸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单一的讲授法,将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讲授法相结合。比如在教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并让学生就自己的看法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最后相互讨论。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
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精神环境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地理资源信息流,让学生感受地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开辟积极向上的课堂生态心理空间。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关注地理课堂情境的动态生成,避免僵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迁移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构建生态式课堂。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生态课堂的'关键一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维持生态课堂的基础。教师要明确自己主导者的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动态交流。比如在学生“城市化问题”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这块内容分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几块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发组成探究小组,就本组选择的内容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等,然后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相互评价,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生态群体的动力效应,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地理生态式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协调课堂上的诸多生态因素,不可顾此失彼,营造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师生身心的共同、持续进步,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谭成权.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新探[j].新课程学习(下),(3).
[2]刘猛.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01).
[3]吴作诚.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的预习――高效地理课堂的基石[j].中学教学参考,2011(15).
[4]秦风洲.浅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学案”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s2).
[5]崔桂兰.新课标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教学要“四注重”[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10).
[6]吴庆峰.浅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堂教学设疑[j].华章,(9).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二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不仅严重影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植物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也是人类环境的最初创造者,可以说,没有植物的存在就不会出现人类。目前,在城市生态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改善人们生活、城市生态甚至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部分。
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保护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通过协调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以达到改善生态与环境质量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是以资源观、环保观和生态观为基本观念开展的,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能够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的现状,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与持续发展,因此说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够减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威胁,降低污染的指数和生态的破坏,缓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而保证城市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的结构性缺陷,并且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城市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靠经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的生态建设在协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明,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载体,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且加快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并且增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说,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开展,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也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城市是在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以及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城市,生态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人们营造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提高生态城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和双重提高,更加丰富了生态城市与生态社会的科学内涵,因此说,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1、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逐渐受到关注,由于大部分城市比较干燥,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城市绿化工作不到位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中都建有一些工厂,但是由于环境治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对象。目前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一些地区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森林覆盖率下降问题,城市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说城市绿化覆盖率无法达到该幅度,那么必然会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城市环境污染程度十分严重,绿化覆盖率不在正常范围内,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必须要求各地提高其绿化覆盖率,从而为改善城市环境打下坚实基础。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的方式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用地情况非常紧张,要想实施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完全满足城市生态平衡所提出的要求,正因为该原因使得如何提高城市绿地的利用率,改变生态效益的增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实现的,今后城市建设中需要通过不断扩大植被覆盖率面积,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城市中的植被面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城市建设中逐渐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工作,在城市道路两旁或者城市小区中增加植被面积,加强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减少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现有的城市植被。现有城市植被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减少植被踩踏现象,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市民规范和社会公德体系,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保护植被。
针对当前新疆城市环境污染重的空气污染和污水污染问题,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提高政府和市民对于污染的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作为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及时控制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定时对环境进行监测,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数量,提高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市民的共同家园,应该引起市民的足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投入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
3、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其极富活力和进展较快的领域它寻求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工业化国家在这一领域正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90年代中期生态工业园的研究与实践在北美洲、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尤以美国的研究最为活跃、工作较为系统。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贵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有效治理工业污染、降低末端治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各类生态工业园项目不下30个如广东省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湖南省黄兴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此外在联合国环境署的支持下大连、烟台、天津和苏州等地区的开发区也已经开展了生态规划和改造的实践。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正在开展探索的人们认识到单纯依靠污染的末端控制来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己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模式。生态工业园是人们在这一领域多年探索的产物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可使区域内不同企业间企业、居民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人与输出优化。从而达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可待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体随着生态工业园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人它将成为全面协调人类工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模式并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如果城市绿化部门及建设管理部门能够根据以上几点努力实施,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生态效益,使其增长方式由原先单纯的增加绿化面积逐渐转移到增加效益方向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红然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性思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吴淑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理性思考北方环境,2011。
[3]王立志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北方环境,2011。
[4]李凯,贾建丽,鲍晓峰等。大气污染控制典型技术(上)[j]。环境保护,2010(1)。
[5]张兴林。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2)。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
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四
发展只有保护好生态,产业才会兴盛;若杀鸡取卵,最终竭泽而渔,文明会衰败倒退。
赤水生态、气候、空气、瀑布、丹霞资源无比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露营的康养休闲圣地。
生态环境保护是赤水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应持续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赤水发展最大的.价值在生态产业发展、最大的责任在抓好生态保护、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资源利用,今后发展应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秉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尽可能保存修复区域内山体、水系、民居、古迹、瀑布、丹霞,教育引导群众摒弃农药瓶乱扔、垃圾乱倒、柴物乱堆、竹林乱砍等陋习,持续打好“山水牌”、念好“生态经”、守护“丹霞红”、唱足“景观戏”,传承好优秀文化,学习、吸收、消化和创新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赤水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丹霞绿中缀红,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溪水鱼翔浅底,让林间虫鸟欢唱,这是美丽赤水建设的方向,也是绿色发展延续的基础,更是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希望所在。
“全域旅游.全景赤水”建设不应局限“满山是竹、放眼是绿,千村一面、万户一貌”,要结合实际,继续走一村一公园、一村一品多品、一家一花园(庭院)发展路子,坚持以保护、培植、利用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重,不吃祖宗饭,不断儿孙路。以可持续为首,高标准、高起点发展,宁暂缺,切莫乱,让这方希望热土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季花香,万壑鸟鸣。
坚持“有进有退、有重有轻”策略,重点结合实际发展生态经济、庭园经济、休闲经济、避暑经济、服务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做到美、富双促双进双赢。
注重选用好会发展、能发展的人才,着力促进乡村联动、产业互动、干群齐动、示范带动,积极拓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自然地理、乡村文化、社会保障、旅游活动和生态文明空间,促进“村寨、馆园、产建、种养、农旅、资金、产业、技能”不断融合,实现“山水、灵魂、骨架、血肉、景观、功能”的个性化彰显,让赤水生态更好、环境更幽、瀑布更美、丹霞更红、山水更靓、游客更爱、人民更富。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五
天然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向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资源、薪材资源和林副产品,同时也能向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涵养水源、改良土壤、保护水土、改善小气候等多种生态环境效益。
指数评价方法是自身及其指数评价系统,选择评价指标和标准时,既要体现天然林自身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还要体现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保护、增益和调节功能。
同时还要考验评价指标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
2森林生态综合效益监测评析。
天然林生态效益的主要计量类型可分为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良土壤效益、改善气候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森林资源与生物产量。
计量方法有直接经济收益计量评价和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主要涉及到如下森林生态效益作用。
2.1生态环境的保健作用。
牡丹江地区有多处旅游胜地,如镜泊湖、海林影视城、位于柴河局内的东北小九塞和莲花湖水电站、雪乡、兴凯湖湿地等。
当二氧化碳含量由原来的0.04%增加到0.05%—0.07%时,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难,当浓度超过0.4%时,人就会呕吐,达到1%时人类就无法生存。
据研究,1hm2森林每年能吸收氯气43kg、二氧化碳1000kg、二氧化硫730kg,并释放氧气731kg、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kg的杀菌素,完全能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各种细菌。
所以森林被称为天然大氧吧。
森林产生的负氧离子,及分泌的树脂能保持人体生物电场的平衡,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机能。
由于负氧离子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奇效,被称为空气中的多维素,对患有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有神奇的治疗保健作用。
另外森林中还生长着许多的山珍野味,这些无农药、化肥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是膳食养生的佳品。
2.2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作用。
森林植被形成的立体空间是多层的,层层阻止和减轻自然降水对土壤的冲击,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能力。
结构,调节小气候、减轻水旱灾害、调解温湿度、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蓄水保墒等作用,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旱灾和山洪,降水可增加7.6%,蒸发量可减少9%。
森林调解气候效益最低使农业增收幅度提高10%。
2.3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巩固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量,也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农、林、牧业生产经营,增加周边无业人员就业问题,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森林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将给社会提供5人就业机会,世界上每9个就业机会中就有1个是由旅游创造的,森林生态旅游每收入1元,将给国家经济相关产业带来5-7元的增值效益。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其旅游人数和收入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六
1基层矿山管理部门和企业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非常重要,其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但是,实际管理中,政府对于资源开发过于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所忽视,这就导致了基层矿山管理部门以及企业重生产,轻生态的现象普遍存在,久而久之,管理部门更加重视业务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越来越减退,人们往往只是看到了眼前利益,从而忽视长远发展。这对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在我国一部分省市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法律来为之提供依据和保障,因此执行的效果的并不十分理想,矿山环境保护的直接主体是环保局,而在我国有一些地区的环保局建立成立的时间不长,因此,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还不明确,没有摆正自己的工作的态度和目的,从而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工作作用的发挥,另外在实际执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侧重点不同,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矿山生产监督管理也没有结合起来,矿山生态环境的执法工作还未形成该有的效率。
3从我目前的生态环境法律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条例中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相对较少,在很多问题上没有明确规定,这也是我国目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问题丛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在生态环境保护执行力度上,我国一部分地区在矿上生态环保工作上还是十分薄弱,具体表现为:执行机构体系不健全、在很多环保单位内部,根本没有单独的生态保护科室,其次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不重视自身工作,环境监理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还有少数人员在矿山环保中对于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不够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基于上述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没能得以有效控制和解决。
二、解决矿山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我国的世界地位,以及综合实力,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资源问题也日益严峻,对于矿山开采领域来说,其开采矿石的过程中,原本就是一种机械式的破坏大自然的过程,因此,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那么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样一来,资源生态问题与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同时也非常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各省市中的相关部门应该以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体会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尽快转变自身职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和制定的新的制度,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环境保护方法,从而有效维系好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和谐。
2强化法律约束和政策指导。有效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的矿山环境,首先要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严格的按照各项标准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办事,矿山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合理的对其进行管理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生态平衡,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可以说完善的法律约束与政策指导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上述问题中所说,我国在一部分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专业性的国家政策和法规,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法律的约束力,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3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从近些年来我国国土监管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的检查情况来看,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对于矿山环境保护来说,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还处于相对欠缺的情况,因此,建立环保、国土以及安检部门的一体式检查体系,提高执法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工作中相互沟通,彼此监督,从而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三、结语。
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也是如此,多年来国家政府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一直不曾停止,但是就如同这些问题的形成一样,治理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效果,文章对矿山开采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会造成巨大破坏,同时因为一些不合理的开采,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有效的开展矿山开采,并做好开采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鲁雄飞李光倜单位: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七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村就一直处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之中。由于邻近昆明,除了农业方面,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东村相继发展了采石、建筑、运输、制鞋、印刷、粮食加工、个体商业等行业,全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就农业方面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东村经济发展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效益型农业”的方向转变。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东村就有农户开始经营农家乐,整个90年代,东村的农家乐数量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东村有近10家农家乐,此外,还有几个由外地企业投资兴建的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旅游度假村也在东村境内。在目前包括东村在内的沙朗坝子种植无公害蔬菜、鲜花、水果等的大棚已经成为最为显眼的景观,据沙朗东村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东村实有土地在册面积93.33hm2,目前已经转让72.93hm2,也就是说在东村的土地中,有78%的已经出租或转让,这些出租或转让的土地都作为农家乐,水果或蔬菜种植、苗圃等经营性用地。东村的经济转型,与整个沙朗的总体变化情况是一致的。几年前,有人对沙朗的整体发展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其中对处于沙朗坝子的大村和东村的未来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大村、东村沙朗坝子,要充分利用大村白族一条街这一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农舍及地下温泉的自然优势,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兴建体现旅游农业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从规模、档次、特色、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现有农家乐,发展壮大农家乐。同时结合白族的民风民俗举办一些如唱山歌、对调子、火把节等民族风情浓厚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观看、消费,从而带动沙朗坝子内的观光农业的同步发展。在近30多年来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还是发展以水果、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效益型农业”,甚至是即将开始的包括沙朗厂口在内的“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均是产业结构调整之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在本世纪初期沙朗乡的产业发展规划中,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辩证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生态兴乡”,这早已成为沙朗乡(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战略重点。然而,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在东村近30多年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来自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方面的压力并未减小,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则是在最近几十年中出现的新问题,有些甚至是在最近一二年中才出现的新问题,这些来自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现实问题,必将严重制约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山林面积萎缩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东村山林茂密,历代的村规民约都有对山林严加保护的规定。但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由于人口的增加,昆明城市的发展等因素,山林面积急剧缩减,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东村周边山林破坏严重。自古以来,包括沙朗东村在内的昆明周边的农村地区一直是昆明城市居民炭薪的主要来源地。据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一直到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挑柴、背炭到昆明城里去卖,仍然是当地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山林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西郊垃圾处理场的污染位于东村境内红水塘的昆明西郊垃圾处理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近千亩,设计总库容为914万m3,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垃圾填埋场。1999年底投入使用后,平均日处理垃圾1400t以上,高峰时达1500t,200多车次,远远超过当初设计的日处理800t的承受力。西郊垃圾处理场预计使用年限为21年,负担过盘龙、五华、西山等地的垃圾处置填埋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共填埋垃圾3751430.6t。据家住龙箐山庄的张某介绍,每年雨季,均会有大量的污水从垃圾场的山坡上流下来,经过他们家门前的水沟里的水也变成了黑色,以前他们是直接饮用水沟里的水,但是近年来,沟里的水已经无法饮用,不得不在水沟的另一边打了一个水井作为饮用水的水源。这里所说的这条从龙箐山庄出来的水沟,也是沙朗河的重要水源,沙朗河流经东村位于坝区的大部分田地,直接影响到这些田地里的农作物。随着位于普吉境内的垃圾焚烧场的建成,位于东村境内的昆明西郊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量已有所减少,但是已经填埋的近400万t的垃圾,其后患,可能是无穷的。渣土填埋场对东村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在垃圾处理场日填埋垃圾减少的同时,在东村的东南面又兴建起了一些渣土填埋场,目前这些渣土填埋场虽然不在东村的地盘上(属于沙朗大村),但是这些渣土填埋场就在东村东南面的山坡上,这或许又是东村未来生态环境的一个重大隐患。曾经的采石场如果说上面说到的垃圾场、渣土场是现在还影响着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曾在东村境内存在数量不少的采石场。据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一个统计资料,东村境内当时有采石场8个,扎石机3台。这些采石场,大多位于东村东南面,虽然这些采石场在本世纪初期逐步关闭,但是由于过度开采,山体破碎,生态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日益污染的没底坑水库在东村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中,还有一个方面是来自东村东面的沙朗街道办事处桃源居委会。位于东村和桃源交界的没底坑水库,是东村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的一个重要水源。该水库是在1976~1982年历时六年,投资60多万元建成的,蓄水120余万m3,有14km长的东西干渠,涉及东村、西村、大村等近133.33hm2农田的灌溉。前些年,由于桃源大量工业废水以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没底坑水库,已经使该水库的水质恶化。
聚焦沙朗东村近30多年来农业经济的结构转型,从“生态农业”、“效益型农业”、“生态旅游区”到“生态兴乡”,目前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这样一些问题,已经成为东村经济下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水平、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取决于东村生态环境目前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建议相关部门的专家对东村生态环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调研,对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会诊”,在此基础上向相关部门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自2004年沙朗划归五华区,进而在2009年8月“全员城镇化”,沙朗白族乡改为了街道办事处,东村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这样的变化,无疑也有一些好处,但是,这样的改变,从名义上、政策上取消了沙朗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待遇,姑且不说国家政策的倾斜,仅就沙朗白族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彰显地方民族特色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尽可能地把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以及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一并综合考虑。
生态文化论文篇十八
摘要:草原的环境自然优美,是一个令人心向神往的地方。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出现了草原退化和生态环境失衡的情况,虽然人类社会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对草原的过渡破坏和环境的破坏,如果不将这种情况进行调节和改善,那么人类将面临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报复,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因此现阶段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强对其的保护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草原畜牧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大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25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