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实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2:51:08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实用21篇)
时间:2023-11-26 12:51:08     小编:GZ才子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良好途径。阅读下面这些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并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一

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诸多的文学形象,特别是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与诸多精、怪形成了类比与对比,丰富了《聊斋》中的形象长廊,又渗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追求与盼望,另外狐女追求幸福和高尚品质的精神,又是人类最美好的一面的体现。

关键词:聊斋志异形象塑造狐女。

一、在比较中升华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作者塑造了诸多神灵险怪的文学形象,这与作者的“志异”的立旨是息息相关的。

读《聊斋志异》我们可以体验到神怪世界的黑暗,并通过他们窥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因为往往灵怪世界就是人类社会的模板的再现,所以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类作品暴露了当时的黑暗败的政治,鞭挞了为虎为伥、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

例如《促织》、《席方平》、《向果》等。

这类形象诸多是人类社会中的上层社会对普通百姓、士子的压迫,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与局限性,所以在《聊斋》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狐女的反封建压迫形象,这让诸者沉溺于美好人类社会的熏染下,对恶的势力则会更加充满愤懑与批判,这就形成了善恶对比,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善恶对比,一方面形成了男性社会与女性社会的对比,古代社会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而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一改先前的女性观,让女性恢复了她自身的社会属性,即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追求,她们往往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并为了维护爱情而不惜牺牲生命,所以在《聊斋》中数量最多的是爱情故事,这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宛如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长江大河,冲出峡谷,绕过横阻,唱着欢快的青春的歌,向着理想的目标迅跑。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聊斋》作者对美的追求,更在这种对比中让美好形象得以耀眼。

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狐女形象,既完成了对历史文化渊源好的方面的继承,又实现了对不好方面的反拨,同时又与作品中其它诸类形象形成相同意义的对比,即善恶、美丑、雅俗的对比,在意象的比较和历史形象传承的比较中,突显并升华了狐女形象的美好。

二、重彩描绘狐与士子的姻缘与友谊。

由于蒲松龄对狐女形象的反拨,使一系列狐女成为“情”的使者与代言人,她们不仅自身是美好的代言人,而且有着对美好善良的士子的爱情追求,似“才子佳人”类的结合,展开了个性解放的思潮。

古代,文人一直比较受文学作品的青睐,这与作者的文人创作身分有关,他们或仕途无望,或有一定的官职或经历仕途的不畅。

烟花女子的盛行舒缓了他们的压抑,文人对女性的嗜爱,使二者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角,并不断上演感人至深的“爱情”,在作品中开始重墨描写士子与烟花女子的关系。

随着狐与女性的紧密关联,由于烟花女子的身分,狐女成为了青妓的比喻,狐女这样也就与士子多了那么一层暧昧的关系,这些题材往往成为传奇、古怪,这样小说的喜爱,文人作者也喜爱把这些人物重彩着墨,用华丽细腻的手笔来描绘两者之间的柔情蜜意,使这些作品得以流芳百世,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明末以“反传统”、“尚人欲”、“重个性”为标榜,要求还原人性本来面目的个性解放思潮,对清初的蒲松龄是有影响的,这主要表现在作者《聊斋》中塑造了大批情狐形象。

这些狐女大都有追求爱情的良好愿望。

在《聊斋》这部作品中,这些狐女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有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爱情的诚挚的心,在爱情上,她们往往表现出主动性、坚贞性。

夏绀弩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中指出;封建社会里“置酒高会,男女主宾欢聚一堂,觥筹交错,淡笑风生”的事是极不容易的,蒲翁敢于如此大胆描写,正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民主思想。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与士子的关系并非都是男女之间的性爱问题,还有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

在关系爱情和友谊的差异上,作者不仅置封建礼教和“男女授受不亲”于不顾,而且明显颂扬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这也是社会进步对人思想解放的一个推动。

《娇娜》中狐女娇娜与孔生两者之间便是建立在异性纯真的友谊方面的。

故事有两个精彩片段,一个是在孔生病入膏荒之际,皇甫申请妹妹娇娜为之治疗,孔生却因此喜欢上娇娜,但因娇娜年龄太小,故与松娘结为了夫妇。

第二次是孔生为了救娇娜被雷劈死,后娇娜又用红丸将孔生治活。

后来孔生将娇娜全家接到自己家,但始终同娇娜保持着纯正的友谊关系。

这也使娇娜与孔生的友谊得以锻炼和升华。

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纯真的一面,作者对男女之间关系的处理,对以往男女之间非性不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让人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个方面。

《娇娜》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敢于大胆创新,另辟蹊径,突破了许多故事的俗套。

作品中娇娜与孔生彼此救援对方,饱含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他们却没有因此产生爱情,结为婚姻,然而又保持着两性之间的“良友”关系。

友情高于性爱,这正是带有新的思想色彩的社会观念。

三、极尽自然与社会的融合。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指出:“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在这些花妖狐魅身上,蒲松龄不仅是突出事物的自然属性特征,且把她们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来描写。

作者将这些幻化的形象,置于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让各种人物的人性和人情于幻化中得以表现。

这些狐女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各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因而也就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这些狐女往往与所居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还与各自所居家庭的父母的性格相适应,这些都使狐女的生活更具有生活现实气息,也是她们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关系相融合所具有的人性最美的东西,在《婴宁》中,作者刻画的婴宁生长在穷乡僻壤,与城市社会炯然不同,这也造就了婴宁少受封建妇女教育的感染,也没有受到封建式家庭的管理与束缚,才保持了她那种淳朴、天真、娇憨、自然、乐观的性格,让人们感到一种人性自然属性的一面――人性最美好的东西――纯真。

所以婴宁在作品中总是充满青春的活力,拈花微笑。

孜孜憨笑正是她心无芥蒂,质朴纯真的性格的外化。

综上所述,蒲松龄以其如椽巨笔地塑造了这些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

作者写她的聪明、智慧、执着地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写她们爱憎分明,对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有着热烈的向往;写她们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帮助那些遇难的文人贫民。

作者所塑造的狐女形象既有人性美好的一面,又受着社会规范的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束缚,更加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二

唐诗精炼主导抒情,宋词篇幅略长趋于事理描述。通过对唐宋代诗体的异同进行比较,可以阐明唐宋诗形式形成的原因,从而对诗体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唐宋阶段古代诗文学,是古代文学课程中的重头戏。教师带领学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诗歌”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体裁,是对唐宋诗歌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进行唐宋元阶段古代文学课程讲解时,可以从“唐宋诗歌存在异同”话题入手,带领学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唐诗,从总体的`谋篇、布局上来看,给人的感觉是气韵流畅,富有醇美情调。唐诗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改变以往诗体的寡淡和繁缛,换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炼、语浅情浓、形神兼备、生机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就以“清新、活泼、生动”见长,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人深感到浓浓的依依惜别的人情味。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充满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极。由此可见,唐诗作者通常都是将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结合,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唯美景象,倡导气势蓬勃大气。所以唐人所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境界,普遍偏于雄浑开阔、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调。唐代诗人对抒情诗作风格的偏爱,促使他们在诗歌创作时更加侧重于抒情。无论是花、叶、树、虫、鸟,还是风、雨、雷、电、雾,都能让诗人瞬间捕捉到此时此地与心灵相通的创作灵感,从而借以抒情达意。因此,唐代诗人所著诗作都极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机盎然的激情。

而宋代诗作就和唐代诗作的深厚浓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诗在情调和审美上普遍侧重于“思辨”,宋诗擅长“析理”。宋代诗人普遍都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投身创作,力图通过诗意来周密地表达出哲理。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在其诗作《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首诗作中,朱熹通过“水清澈,是因为源头活水”,来启示人们要持续接受新事务、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本领,充实自己。鼓励人们用不断求知来开拓人生新领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诗作《梅花》中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借冬天寒冷、梅花盛开等景物来进行暗喻,用诗化了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寓意极其深邃。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作是在苏轼游览了庐山风光之后所进行的总结,其在诗中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景致,并且借景喻理,从中启示出深刻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作的特点不在于抒情,而着重于借物来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见,宋诗和唐诗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较而言,宋代的诗作更加显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诗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诗风,其实是源于宋诗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庄哲学”的沉稳灵秀和通达敞亮作为诗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诗作借物、借景象进行感情抒发,从议论中透析出人生哲学道理。浓郁、多变、逻辑严密的哲理思辨度,远远超越了诗作中的形象思维。当然,在宋代诗作中也有饱含抒情风格的诗作,但是宋代诗人通常都会在诗作创作的深情之内,十分灵活地将哲理掺入其内,这样诗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飞跃和提升。宋代诗作在客观冷静地观景、观物的同时,也理智客观冷静地对人生境界、对哲学深度进行了很到位的审视。

综观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诗作侧重于抒发情韵,在诗作中更多的是活泼而生动的景物形象描写,富于抒情。而宋代的诗作侧重于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诗作中更多的是诘问和追问道理,十分富有哲学研究价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学家缪钺在《论宋诗》一书中所言:“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诗作各自所继承的研究诗作对象的历史基础条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摆在唐代诗人、宋代诗人面前的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时期,而唐诗、宋诗所进行研究和可进行参考的诗歌遗产著作的历史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诗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参考了六朝诗歌历史遗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将诗歌创作的体裁予以进一步扩展和充实。唐代诗歌创作的显著标志时期就是盛唐时期。这个时期是唐代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可以看出,唐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以六朝诗歌的体裁、诗体形式、辞藻、音律为基础的。毫无疑问,六朝诗歌为唐代诗歌的创作、发展、进步奠定了强大基石。但是,六朝诗歌在诗体上明显存在着诗体不成熟、辞藻肤浅、文风形式僵化的弊端。于是唐代诗作者有广阔的对诗作进行开发、改良的空间。再加上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带有“唯美浪漫情调、欢乐开怀抒情达意”的诗歌体裁。广阔的诗作发展空间,也促使当时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诗作门类派别。比如诗仙李白的“浪漫诗”,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等,他们共同将唐诗推向了诗作创作多产、气势辉煌的一个顶峰。在盛唐之后,中唐还出现了著名诗作者韦柳、元白、韩盂;晚唐也出现了著名诗作者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时期,但都共同将唐代的诗歌创作水平推举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诗在诗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体裁”成就,使得宋代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在诗歌体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和唐代诗人在诗歌发展中的优渥条件相比较,宋代诗人只能在继承唐代诗人诗作的原有框架内迂回曲折、独辟蹊径。所以,宋代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从唐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尚未完善之处去进行开掘、创新、疏通。于是,宋代诗人果断地放弃了对六朝诗作体裁的继续研究和探讨。他们巧妙地选择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时期的诗作者作为其诗歌创作研究的对象。而且,宋代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格式、诗作表达等诸多方面,都兼顾了诗仙李白诗作的奔放豪迈气魄、诗魔白居易诗作的气势畅达、通透,以及韩愈诗作的遒劲合为一体。这样就使得宋代诗作呈现出了“以景物抒情达意为诗,以哲理析理为诗,以才学精妙为诗”的辩理、析理、逐理的诗作特点。在“变”还是“不变”之间,宋代诗人非常明智地在诗作创作上选择了“大胆求新、勇于求变”的做法。而且,宋代诗人还别出心裁地对旧体诗作进行整合创新,融合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宋代诗歌体裁和风格意境。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学风政风的差异。

唐宋两代的诗歌创作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文化氛围舒缓。因此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作者,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彰显出了气势雄浑而又气韵灵动的盛唐诗作高产气象。同时,唐代诗歌创作者还在贵族政治统治中,以诗歌作品来游走于权贵门第之间,所以唐代诗人势必要考虑到贵族的审美需求和兴趣偏好。而对比来看,宋代政治态度保守,军事上也比较软弱。宋代王朝在整体机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振兴国家的气魄。而且,宋代很多诗歌作者都出身于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贫寒的著名诗作者欧阳修。他出身平民,在诗歌创作时,能更深刻体会到民众的疾苦。同时,很多宋代的诗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们不但是诗歌创作者,同时还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门客,更是颇有艺术造诣的学者。所以,宋代诗歌作者不但在知识结构上比唐代诗人要深邃渊博,而且还是当时重要政治阶层的精英力量,他们在进行诗作创作的同时,还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发展,从而能极大地推动诗风的改进,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议论更充分地渗透宋诗内。

总之,唐诗重抒情,宋诗侧重于思辨。唐宋诗作之所以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根本原因就在于唐宋诗作所继承的历史诗作研究基础存在差异,以及诗歌文学创作所处历史时期的差异和规律使然。诗分唐与宋,情理各具异曲同工之妙。

[1]钱钟书。谈艺录[m].三联书店,2008.

[2]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三

明代考据辩证兼琐闻故事综合性笔记,十六卷,谢肇制撰。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大旱之年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为当时闽派诗人的代表。另著有《太姥山志》,并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

《五杂俎》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全书十六卷,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门。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天部记述天文、气候、节气和四时的人事活动。地部记述理理、疆界、山川、河流、名胜,包括当时的海外地区,是研究历代地理的重要资料。人部记述人的形体、心性、境遇,包括技艺、医药、术数、书画、宗教等各种活动。物部记述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鸟兽虫鱼花卉草木、饮食服饰、文玩乐器等都有论述。事部记述贫富、收藏、文字、职官、行政、姓氏、婚嫁等社会活动。书中提供的大量资料有助于研究明代社会状况,作者过记事,分析是非正误有评述,有论断,对读者很有启发。如据《西京杂记》中的“正月以上辰,三月以上巳”,驳送周密《癸辛杂识》所提出的“‘上巳’当为‘上己’,因为上旬无巳日”之说。又谓“蜻蜓点水”非爱水,而是产卵,以备一说。

如记京都乞丐:

京师谓乞儿为花子,不知何取义。严寒之夜,五坊有铺居之,内积草桔及禽兽茸毛,然每夜须纳一钱于守岁者,不则冻死矣。其饥寒至极者,至窖干粪土而处其中,或吞砒一铢。然至春月,粪砒毒发必死。许一年冻死毒死者不下数千,而丐多如故也。

但《五杂俎》同样有明人笔记以多为胜,忽略专精的通病,书中谈历代掌故部分,大抄前人笔记,又不注明出处;记录笑话,亦皆采旧文,甚为无聊,记鸟兽虫鱼,又多涉神怪。

《五杂俎》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如韦馆刻本。

今有:《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五杂俎》台北:偉文出版社1977年版。

《丹铅杂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

明代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名物的几部笔记。杨慎撰。杨慎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杨升庵集》。明代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名物的笔记以杨慎撰述的为最多。其中著名的有《谭苑醍醐》八卷,《艺林伐山》二十卷和以《丹铅》为名的《丹铅杂录》十卷和《丹铅续录》八卷。

《丹铅杂录》和《丹铅续录》考论经史、诗文、训诂,其内容非常广泛,举凡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如指出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并非柳氏独创,而是来自郦道元《水经注》中“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杨慎崇经黜史,重视音韵训诂;敢于对宋儒进行大胆批评;又对传统经典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解释。杨慎重视史书的文采,强调修史要秉笔直书,反对官修史书,提倡个人独立修史;评价历史人物能不落窠臼,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杨慎读书广泛,对过去不为人注意的子部书籍进行了探索、讨论,扩大了人们的视野。

《谭苑醍醐》亦皆考证之语,与《丹铅录》大致相出入,而亦颇有异同。引《水经注》载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攻琰营,臣作桥越水射之。桥成,遂驰去”。此事《三国志·诸葛亮传》不载,可补史阙。杨慎在文学上既讲求文法,主张诗文用字要有来历,又反对极端的复古主义;反对诗史说;偏爱李白,亦好杜甫,对李白的身世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又辨李白为蜀之彰明人,历引其《上裴长史书》与《悲清秋赋》及诸诗句,以证《唐书》称白为陇西人及唐宗室之非,如此之类,考订辨论,亦多获新解。

杨慎虽然渊博,但其笔记中考证疏误,记忆错误处也不少。陈耀文曾撰《正杨》四卷,纠正杨慎之讹;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内《丹铅新录》和《艺林学山》两部分,亦专门驳杨慎的引证和论辩。

今有:《丹铅杂录丹铅续录俗言》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6年版;《丹铅杂录丹铅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丹铅杂录丹铅续录》上海书店1886年版。

《艺林伐山》商务印书馆1937初版;《艺林伐山》中华书局1985版;《艺林伐山》上海书店,丛书集成本,1986年版。

《枣林杂俎》。

本书是一部明代史料笔记,作者谈迁。谈迁(1593—1657)为明清之际著名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马桥人。明诸生。一生未曾做官,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维生。自幼刻苦好学,于经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着力,历经艰险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清史稿》有传。

《枣林杂俎全》分为智、仁、圣、义、中、和六集十八门,其中“土司”一门有目无文,实有十七门。书中逸典、先正、流闻等门对南明弘光朝、明代典章制度及户帖式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明代科举、民俗、物产、植物、山川等人文自然景观等也有详细的描述。本书对于了解明代历史,尤其是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也杂有神怪灵异等荒诞传闻。

今有:《枣林杂俎》罗仲辉胡明校点,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2006年版;《枣林杂俎》齐鲁书社1997年版;《枣林杂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影印本。

《板桥杂记》。

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南京秦淮河一带歌妓生活的笔记,三卷,类似唐代孙棨的《北里志》。余怀撰。余怀(1616~169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有匡世之志,文名震南都。为国子监生,受到国子监司业的吴伟业的赏识。崇祯十三年、十四年(1640——1641),二十五、六岁的余怀被南京兵部尚书的范景文邀入幕府,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并掌管文书。清军占领南京,余怀化妆成道士流亡他乡,开始长期颠沛流离生活。从顺治年间直到康熙初年,他经常奔走于南京、苏州、嘉兴一带,以游览为名,联络志同道合者,进行抗清复明的活动。从康熙八年(1669)起,余怀隐居吴门,以卖文为生,民族气节始终不移。同时,精力集中于学术著作方面。他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板桥杂记》亦作于晚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除笔记《板桥杂记》外,还著有诗文《甲申集》七卷,《余子说史》十卷,《东山谈苑》八卷,记明末党争之事的《汗青余语》多卷,《四莲花斋杂录》八卷,《砚林》一卷,《茶史补》一卷《妇人鞋袜考》一卷《宫闺小名录》一卷等。

《板桥杂记》三卷,署三山人撰。全书分上卷、中卷、下卷。收选了一些优秀的小品文。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其中上卷为雅游,描写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畔的梨园,秦淮河灯船,妓院和江南贡院;中卷为丽品,记金陵诸名妓情况,以旧院为主,珠市附之;下卷为轶事,杂记旧院诸狎客之奇闻逸事。卷首有余怀自识:“此即一代之兴衰,亦千秋之感慨所系,非徒挟邪之是述,艳治之实传。”《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文章凄缛,足以导欲增悲,亦唐人北里志之类。然律以名教,则风雅之罪人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习俗相沿,以为佳话……自明至清,作者尤伙,清余怀之《板桥杂记》尤有名。”

今有:《板桥杂记》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板桥杂记》刘如溪点评,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日知录》。

清代著名考据辩证类笔记,三十二卷,顾炎武撰。顾炎武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顾林亭集》。

《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大儒,学问渊博,见识通达,《日知录》是他积累三十多年的笔记,与经史、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吏治、杂事,无所不谈;许多条目,全都原原本本,考证详明。《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书前有其学生潘耒做的序。潘耒把《日知录》的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潘耒强调《日知录》的经世意义,认为此书只有宋元时期的名儒能做出来,明朝三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书,将来治国者采用其说,会大有益于“世道人心”,如果仅叹服其考据的精辟,文辞的博辨,那不是作者著书的本意。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

《日知录》中,顾炎武提出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说:“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他认为“风俗衰”是乱之源,并列举大量事例,说明奢靡浮华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说评价君主的功绩首先要看社会风气:“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他不但从政治上提出了整顿“人心风俗”的具体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贵廉、提倡耿介和俭约等,还从经济上分析了“人心风俗”败坏的原因,认为要使风俗变好,必须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物质条件:“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除正面倡导培养人心风俗、加强礼治,他还强调法制,主张严惩败坏世风的贪官奸臣,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顾炎武还看到了“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提出要顺势而行,“物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在卷三十二中,作者还特别指出学界“座主门生”与朋党之祸的关系。指出唐代的进士,以主考为“主座”,自称“门生”。以中唐以后,遂有朋党之祸。并指出明代主考与进士,公然称“座师”与“门生”,朋党之祸,也不减于唐宋。

顾炎武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治学上严谨扎实,堪称楷模。他这种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是对明朝空疏学风的反动,对有清一代学风的转变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辈学者对这部笔记多推崇备至李慈铭称赞《日知录》这部笔记,“直括得一部《文献通考》,而俱能出自于《通考》之外”;梁启超说:“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除黄汝成外,为这部书作校补、笺注的还有很多,如李遇孙《日知录续补正》,丁晏《日知录校正》,俞樾《日知录小笺》,黄侃《日知录校记》等。道光年间黄汝成采各家之说为该书作注,为《日知录集释》。

《日知录》初刊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现在通行的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日知录》是以黄汝成的“集释”本为底本。其中《刊误》和《续刊误》各二卷亦为黄汝成著。后附的《日知录之余》四卷,乃后人辑顾炎武著作遗佚而成。

今有:《日知录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日知录校注》陈垣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版;《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日知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四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起的关键作用以及具体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发现运用引导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讲辩论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可以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水平,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关系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虽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仍然是个冷门专业,被打上了“不好就业”“脱离生活”的标签,使得学生不太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为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认真地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当今高校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承担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当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关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汉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现着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都有其特有的演进历程,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像经济学一样提供了明确的一套理论,也不具备会计一样的记账准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它传承着我们古代先贤优秀的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每个人提供一丝久远但又格外珍贵的启发。而大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此门课程总有“是否有用”的疑问,整个教学改革应引导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原本就是“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之学”有“大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通过对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还了解甚少的时候,教师仍需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专题并就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各式各样有趣的专题在学校内的宣传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增添魅力,既让课堂中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带动整个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热爱之情。

作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一名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3.3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4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5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上应该注重运用各种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积极参与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根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这样会有效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成效。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五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功利心很强,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学因为短期实用性不强而日益边缘化。

加之,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也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古代文学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不太注重文本阅读。

然而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比起文学史中的知识系统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

一、端正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动倾向的心理状态。

在学习态度的三个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

阅读文本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学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经典文本的阅读态度。

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文本前,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1、确立非功利意识,培养情感。

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学生要明确自己对它的看法: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点,阿诺德曾说:“文化是一种慢功夫,来不得浮躁,因为它着眼于转变人的内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古代文学经典文本是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的心态必须是无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惬意,无负担的。

它要求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谈到阅读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其二,就努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情感,就是对而培养情感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对待古代文学,尤其是文学有一番诚意,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其三,明白文学文本经典,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极具艺术魅力,淡化重知识轻经典的思想,这些都为日后平心静气的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做了一定的铺垫。

2、持之以恒的阅读态度。

其语言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

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阅读文学经典带来一定的难度。

再者,现在的文化特点虽来源于古代,但是与古代文化毕竟有不同之处。

即使在古代,每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们的思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透过艰涩的文言文理解与自己时代思想、文化有差异的古代思想与古代文化,难度是很大的。

而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恰体现在文学经典中,因此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系统地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才能够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与思想精髓。

3、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要坚持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其表现有三:首先对于经典本身的语言阅读,要准确的弄懂经典语言的含义;其次是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思想、系统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三是结合经典本身及其有关因素,对它做出自己的评价。

要做到这三点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文学经典要吸取精华,避免就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做出片面的评价;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从。

二、深入阅读经典文本。

在端正了阅读态度之后,最重要的是进行古代文学经典的文本阅读,这些经典内容过多,大多不能在课堂上详细讲授,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经典文本,在课外深入阅读。

在阅读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选一本经典,提供指导方法,学习要求,师生课下共读。

比如在先秦文学中,《论语》是一本比较重要著作,但又不适合教师课上详细讲授。

因此布置学生课下深入阅读,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国的儒家思想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因此在上课前布置论语深入阅读。

要求一个学期完成。

2、课堂指导。

学生学习一门功课,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方法。

虽然,我们并不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指导课下所布置的文学经典,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刚开始,我们在讲授古代文学时,有意的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他们。

这样他们就能进行论语文意的疏通了。

在讲孟子、荀子时,有意地点出孟子思想特点及有关经典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对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

也使得他们有从经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识。

3、作业深入。

作业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

因此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中也有作业要求。

对于文本经典的阅读,也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作业设计。

分层次,按步骤,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地布置作业。

比如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可分为如下几步:首先,要求在上《论语》前搜集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等到上课时,准备讲课。

之后进入文本阅读,选择较好的论语文本,如论语译注。

教之文本阅读方法。

其次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文意疏通与零星感悟;再次是让学生分类总结论语所反映的思想;最后是让学生搜集资料看一下,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与文人的影响,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4、讨论交流,活跃思想。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每个人关于文本经典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专门安排一课时。

进行经典文本讨论,在讨论前,可以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

老师先收集学生的发言提纲,将观点相近的分组,让他们进一步融合观点,选一人发言。

分成几组。

课上先让每组代表发言,陈述观点。

然后再由其他组的人进行品评。

5、选修课升华认识。

如果学校开的有相关经典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深入阅读经典后,选上该选修课。

如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论语》,学校开的有《论语解读》,学生可选上,也会有一定收益的。

在深入阅读文学经典时,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人们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是,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内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他们的内心。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六

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库中的瑰宝,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古代诗歌无疑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社会高物质的。追求,让很多人开始数典忘祖,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古代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能激发人的思维,积累人的语感,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能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读者的人生张弛有度。中而在历代流传下来的灿烂如星的诗歌作品中,思乡怀人这一主题则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主题之一。无论是在唐诗、宋诗还是在唐宋词中,诗人的游子情怀则让这一主题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升华。下面我就讲以唐诗、宋诗和唐宋词三方面来表达我对这一永恒主题的祖略见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张继的《枫桥夜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首诗,著名的歌曲《涛声依旧》也正是对这首诗的改编好,可见这首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思乡情怀已经引起了千古年来大家的共鸣。这首诗的前半篇集中了一组极具表现力的意象:月、乌鸦、霜雪、渔火以及江枫,这一些意象勾起了孤寂、漂泊在他乡的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同时,这首诗也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使我们大众读者至今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相思之情。诗的后半篇写了山寺的清寒,用夜半的钟声衬托出夜的静谧、深远,也是这样使得诗人的羁途愁思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正是这首诗歌绵绵不绝的秋意,为我们营造出了无穷愁绪的情景,也把我们带入了那思乡更怀人的场景之中。

又进一步加强了诗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怀念。一个“绿”字,从视觉的角度使读者感受到江南春天景色的秀美,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巧妙地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全诗的最后语句直抒胸臆,使得诗人浩荡的情思得到了更好的升华。纵观全文,“绿”字的用法特别为人称道。据宋人洪迈的记载,这句诗原来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有陆陆续续地改为“又至”、“又过”、“又入”等,最后才被定为是“又绿”,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古代诗人对诗歌创作锤炼字句的严肃态度。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卸了诗人漂泊的情感,首句就揭示了“春愁”这一主题。全诗引用了“秋娘渡”、“泰娘桥”,让读者能联想到女性的温柔,也让词中的思家之情得到了传达。“又”字暗示着诗人离家已久,也是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很自然的宣泄。下片中的洗客中袍、调银字笙、烧心字香,尽是对回家之后温暖场景的遐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则是全诗中让人们传诵最久的一句,分析其原因,不仅是其表达出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之情,也巧妙地运用了“红”和“绿”,讲表达颜色的字词作为动词,展现出了樱桃变红、芭蕉叶子变绿的过程,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并增强了全诗的视觉效果,是词中传达出的羁旅愁思之情跃然纸上。

总体感知:思乡怀人是古代诗歌中很常见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在什么朝代,诗人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手法将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传达的十分巧妙。不管是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还是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亦或是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作为游子的羁旅愁思。或许也正是他们的羁旅情怀才造就了他们,成就了一代伟大的诗人,也为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全书感知:每个午后,轻捧一本《唐宋诗词名篇欣赏》,诗人简练的言语,无不投射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时孕育一个时代的英雄,无论是杜甫亦或是李白这些在当代仍被广为传诵的诗人,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是他们的诗歌仍旧被世人传诵。比如李白,他的诗歌离不开他那豪爽的酒性,还有玄宗在位前期时社会的繁华和后期的没落。中国的历史太长,朝代很多,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唐宋诗词领略诗人的满腔文墨。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曾几何时,我对这句话也是怀着抨击的态度,但当我读完这本《唐宋诗词名篇欣赏》,我觉得这句话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现在当我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的时候,我想起了我们平时对待写作的态度,为什么对待现代的写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厌恶的态度,而古代的那些士人,却是如此热爱诗词。当然,这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诗歌所存在的魅力,应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吧!无论是诗还是词,短短的几行字,却有着深入浅出的韵味。就比如我们在上文提及的“思乡怀人”,诗人或者词人,很少会直接的“吼”出自己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们用自己的所见间接地传达出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情。每一次读一篇诗词都会有另一番感受,虽然在现在我们开始写散文,写论文,但是我想,诗歌中蕴含的魅力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这魅力,可能是深入浅出,可能是一语双全,可能这一切,还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七

摘要:关于梧桐的描绘,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诗经》中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梧桐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在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与其他意象组合,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用来渲染气氛、营造意境,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梧桐意象。

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而选取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其源头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意以尽意。”而梧桐作为我国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常常会作为意象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具有丰富的含义。梧桐作为一种植物,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而且在历代文人书豪的笔下寄托了其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我们阅读历代作家的作品时,要把其中的景象特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以求准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梧桐作为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在经过不同作家的手,其含义在不断重复中加入作者新的情感体验和再创造,从而赋予了梧桐意象不同的含义。

古人常借某些植物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历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例如:“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而梧桐同样也被赋予高洁的品格,被历代文人所赞颂。梧桐的外表疏、秀、高,而内在又孤、直、虚。梧桐不但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还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的材料。像梧桐这种既有才,又有德,既可以观赏,又能可以作为实用的树木便被诗人比作君子的德才。梧桐是我国多种民族乐器制作的主要材料,君子常以梧桐制琴作为其修身养性的伴侣,最典型的莫过于古琴。而良琴必以梧桐为材,《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由此可见梧桐质美而高洁,为造琴之良材。在我国古代,琴瑟是一个人身份高贵的象征,演奏者通常通过弹奏琴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上的悲欢离合。例如:“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长相思其二》)“堂客无丝桐,落叶如秋霖。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顾况《游子吟》)梧桐常与其他意象组合象征君子的高洁。

例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凤凰的栖息之地乃高贵睿智之所,作者用凤凰和鸣,其歌声飞过山岗。梧桐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的生长,来象征品格的高洁。又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通过托物言志,蝉以高大,茂密,挺拔的梧桐作为它的栖身之所,写出了蝉的高洁,以此来暗喻自己的品格的高洁。庄子在《秋水》中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这里的“鹓鶵”就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之类的大鸟。鹓鶵生在南海,要飞往北海,只有见到了梧桐树才会休息。这里的梧桐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所以,我国古代有“栽桐引凤”的说法。除此之外,杜甫的一句名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被认为是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句名诗。凤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百鸟之王,是祥瑞之兆,是真善美的化身。而梧桐作为凤凰的唯一栖身之地,同样也被赋予了祥瑞树之称,象征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所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广泛种植梧桐树,借此来寄托人们的美好希冀。

爱情,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笔下久盛不衰的主题。中华民族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爱情。在表达爱情时,往往借助一些其他事物,久而久之,这些事物便具有了爱情的意义。古人常用一些意象表达爱情,如:鸳鸯、红豆、蝴蝶、梧桐等。梧桐作为其中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归为三个:其一,传说梧桐是雌雄异株,梧为雄树,桐为雌树。两树相协,同生共死。两树枝叶相交,象征着缠绵、纠结、至死不渝的爱情。其二,舜南巡时“驾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后来二妃“溺于湘江”,成为了湘水之神。“苍梧之野”此后便成为一个爱情悲剧之地。其三,“梧”与“吾”音同,“桐”与“同”音同。中国人擅长使用谐音表达情感。

例如:《乐府诗集》:“仰头看桐花,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上树摘桐花,何梧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吾子道。”在南朝乐府民歌中使用“梧子”谐音“吾子”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借用梧桐来描写爱情。但梧桐常常带有悲剧色彩。例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强劲有力的表现了烈女的坚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对待爱情的坚贞不渝的品德。再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文中通过描写松柏梧桐枝叶的交相覆盖,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他们两人勇敢的追求纯真的爱情,勇敢的和封建礼教作斗争。即使他们在生前被迫分离,但他们在死后必定合葬九泉,这是多么的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啊!

在唐诗中,梧桐也常和鸳鸯并举,如:“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李白《效古二首》)梧桐自身也常常成双成对,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双桐”、“双梧”的意象,暗示爱人之间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如:“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生。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李白《赠崔秋浦》)晋代崔豹编撰的《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接。”这里所说的“合欢树”好似梧桐树。梧桐树代表着思念,爱情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在元杂剧《梧桐雨》中,梧桐贯穿全剧,作者白朴将梧桐作为李杨的爱情见证者,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中的悲欢离合紧密结合起来。唐玄宗站在梧桐树下,回忆道:“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杨贵妃死后,秋雨拍打梧桐的声音一声声传入唐玄宗的耳朵,敲在他的心上,秋雨一点一点冰冷他的心,这份寒冷蔓延全身,慢慢吞噬着这个老人内心的最后一丝温暖。贺铸也在他的妻子死后写下“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桐》)梧桐衰败,爱情也随着爱人的离去而遭受打击,犹如失去伴侣的鸳鸯,不禁惹人心伤。

每当秋天,梧桐树是落叶最早的。《广群芳谱木谱六桐》中便有记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宋玉《九辩》有“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虞秋。白露既下白草兮,奄离披此梧木揪”,因而秋天与梧桐便很自然的联系到了一起。且我国历代文人大多悲秋,所以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作者的描写平淡细腻,透露出丝丝忧愁。柳永曾用梧叶渲染出秋天的凋零、萧索:“梧叶飘黄,遣情伤。”(《玉蝴蝶》)但是将梧桐与秋联系的最好的要数李煜,他曾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韵味,秋的落寞,和无穷的艺术美完美显示出来。古人还曾用“桐影”来表现文人的孤独清寂:“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苏轼《贺新郎夏景》)“庭户沉沉,满地梧桐影。”(李之仪《蝶恋花》)“愁立梧桐影下,月转回廓曲。”(陈允平《六么灵》)“又是立尽,梧桐碎影。”(柳永《大石调倾杯》)桐影本无声,只是一种受光照影响的自然现象。桐影原本只会随着光线慢慢移动,但到了作者笔下,桐影的移动仿若有声,更加反衬出庭院中的空虚寂静。

在我国古代,古人有不许许多多的“闺怨”之作,绝大部分是描写少女青春的孤独,寂寞以及少妇的相思和离别之情。在唐代宫怨诗中,诗人大多用梧桐来表达宫女的寂寞感伤与无奈。“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作者以含蓄委婉的口吻,以景托情,描写了一个身处寂寞凄凉的深宫中的,失去了青春和自由的少女,形单影孤,卧听宫漏的情景。写出了宫女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失却千行更万行。”(刘媛《长门怨》)“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薛奇童《怨诗》)“君恩”无常,即使曾经拥有过,但留给她们的更多的是孤独寂寞。更不幸的是她们终其一生都要被困在那高墙之内,这些深宫中的宫女不能拥有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空守寂寞,美好的青春在等待中消耗殆尽,只有深宫中的梧桐明白她们内心的苦楚,理解她们对爱情的向往。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首词借用秋景衬托,书写了词人经过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孤独与哀愁。词人将自己的愁情比作细雨,落在梧桐叶上,那样悠长、悠远、耐人寻味。

梧桐树干直、枝疏、叶阔、色碧,且梧桐是大叶植物,繁枝茂叶既可遮阴挡阳又可美化环境,所以在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以及井边种植梧桐,在宋词中就有大量的描写:“对梧桐,清阴满院,夏初天气。”(刘学箕《贺新郎》)“前庭梧竹,后园桃李,无限春风。”(洪咨夔《眼儿媚》)等等。于是梧桐也成了家乡的象征。古时交通不便,人们因仕途或谋生等原因长年出门在外,远离亲朋好友。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因而古人的作品中常常表现离情别绪,思乡怀人的情感。他们往往借用梧桐等相关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

在唐宋诗词中,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最多的便是梧桐树。比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往日的繁盛和眼前的萧索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写出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回到皇宫,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不禁思念美人,往日美人今何在?作者通过描写春秋两季,不同季节,所产生的不同景物进行对比,暗讽了这位因长时间与杨玉环缠绵而荒废朝政所带来的终生悔恨。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在一个秋天的雨夜,雨水打在梧桐叶上,一声一声。一位深闺独处的少妇,看着眼前的雨打梧桐的景象,不禁思念身在远方的爱人。她的心早已脆弱得不堪一击,夜雨仿佛不是打在梧桐叶上,而是打在妇人的心里。此情此景,妇人难免幽怨伤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本诗寓情于景,意蕴深厚,让人回味无穷。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夜深人静时,一轮弯月挂在梧桐稀疏的树枝上,月色婆娑,使人倍感孤独寂落。此外还有晏殊也在《采桑子》中写到:“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以及周邦彦的《咏秋夜》:“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另外,尚颜有“梧桐雨畔夜愁吟”(《秋夜吟》)欧阳修有“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芳草渡》)柳永有“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倾杯》)面对着眼前的萧条景物,游人们无不思乡怀人,寂寥感伤,正如李清照所言“这次第,怎么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再例如:“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孟郊《送从舅端适楚地》)“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薛涛《别李郎中》)这些古诗词,都表现了离情别绪,作者借用梧桐来抒发自己与朋友分离时的感伤与不舍的情感,引人伤怀。

梧桐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的植物意象,其具有的品格与其他植物具有和明显的区别意义。以柳树为例,我们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采薇》中有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树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其较为柔软,充满柔性,遇风摇曳生姿,能够引发人内心深处的那种较为细腻的、柔美的情感;而梧桐,因其本身的特点高、直,往往能引发出人的较为崇高的、高洁的情感,这就是它们在原型意义上的差别。本文我们总共研究了梧桐的四个含义:首先,梧桐作为制琴之良材,其具有高洁的品性,以及相关的意象组合都与君子息息相关;其次,梧桐代表着爱情,两相偕老,同生共死,矢志不渝;再次,寂落忧愁,孤独无依时,唯有梧桐相伴;最后,亲友分离,漂泊无依,梧桐便是家的象征。梧桐这一物象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梧桐意象进行学习与研究,不仅仅能够学习和了解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与处境,还可以研究其文学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八

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中国文化价值认同古代文学。

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中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快感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精选学习内容:回归元典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

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著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3.立足传播基础:注重语言分析针对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阅读、传播困难的情况,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把汉语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增加语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扫清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又使文学风格、情感意蕴找到依托。例如,骈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过句式和语音来表现;《左传》描写战争前的游说所体现的礼乐思想;用典对诗文典雅、简约之风的作用;诗歌意象间的意脉逻辑与哲理及诗风的关联,等等。相对枯燥的语言与相对空泛的文学、文化互相补充,相长相生。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是万万不可废的,配合元典阅读,强化背诵名篇、名段,加强写作训练,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综合水平,促使当代中国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视服务实践:加速成果转化在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中,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首先,要坚持把影视、网络、多媒体作为传播的辅助设施的原则,切不可抛开主旨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造成喧宾夺主。其次,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要区别对待。对社会大众,在娱乐过程中要正确解读历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戏说”或讲“野史”。在高校中,对理工学科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文学进行素质教育;对中文、新闻等人文学科来说,应强化分析、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必要时辅以多媒体;对理论性较强的人文学科,鼓励将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及时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是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重塑。

[2]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帅泽兵。论“80后”文学的当代资源与精神传统[j].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1).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九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既要强调厚重传统,又要借鉴日新的理论,同时面临课时压缩的现实。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近五年,我尝试在授课中增加学生专题讲解环节:首先,在总体上对学生提出格式要求,进行文献检索和写作方法指导;其次,每次安排任务时再给出若干选题参考。从学生学习成绩和反馈意见来看,效果显着。

古代文学;自主学习;专题;学科交叉。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又受到课时压缩、评估考核等限制,难以充分发挥陶冶情操、培育人格的作用。为需求突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入“学生专题讲解”,贯彻自主学习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本文将结合“学生专题讲解”具体操作过程,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分析“学生专题讲解”的效果。

20xx年以来,我尝试在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局部变革,具体措施有:每学期为学生开列课程阅读书目;增加论文写作次数,不少于三次;进行课堂专题讨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专题讲解”,所有同学每学期必须参与一次,分数纳入平时成绩体系。每次两学时的教学单元中,抽出20分钟安排学生做专题讲解,专题从该教学单元内选取,锻炼了学生,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可谓带着脚镣跳舞。

在整个活动开展之前,我在总体上有所指导,主要是如何查阅资料,文章格式要求,以及文章结构例解,提供给学生学习经验,授人以渔。正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客观条件,供给学习者自由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每次课上布置下次课相关专题若干,指定两名学生分别挑选一个选题,也可在相关章节范围内自行选题,写出格式完整的学术论文。下次课上每人用十分钟时间讲述论文,我再进行点评或展开探讨。

拉尔夫?泰勒提到有效学习的10个条件,“学习者在尝试他所学习的新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学习者应该有足够的和适当的从事这项工作的材料”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是满足个别化学习的前提条件。

(1)资料主要来源。

首先是阅读教材等通论性着作,大体明确该专题的背景及脉络,并按图索骥查找提到的相关文献。每学期,我为学生提供中国古代文学相关断代阅读书目,还有几套丛书。张燕瑾、吕薇芬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北京出版社2001年出版,共10卷12分册,文献索引较为详备。傅璇琮、蒋寅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共七卷,每卷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文学的基本内容;中编为文学与社会文化;下编为文学的基本文献。着眼于“一代有一代之胜”,力求打通文学与文献、文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界限,涉及文学与社会政治、宗教、经学、史学、语言文字、学术、门阀、都市、民族、地域文化、科举制度、女性创作的诸多方面,能有效开启学生思路。黄霖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2006年1月,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分《总论卷》、《诗学卷》、《词学卷》、《散文卷》、《小说卷》、《戏曲卷》、《文论卷》七卷,梳理了20世纪中国古代各体文学学术研究的历史轨迹、范式转变和研究实绩,总结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路”、“基本方法”,以文体为脉络,揭示一定规律性。此外还有研究性教材,如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列“乐府与无言”、“唐音宋调”、“小说与戏曲”等专题,多遴选名家文章,并设“延伸阅读”,“研究思考”等模块。断代文学史如中国社科院编写断代系列,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等。还有某一文体研究着作:严迪昌《清诗史》,朱则杰《清诗史》。或者具体作家作品研究专着。

其次是研究论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是专业内翘楚,且多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科和前辈名家介绍,引学生企慕,热爱此学科,甚至终身以之为业。《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有“名家治学”,如朱则杰治清诗,“美国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方法”,都给我们直接启发。他如各高校学报之人文社会科学版,各省市社科院之“社会科学”、“学刊”。

重点应该是原着,也许学生暂时不能充分阅读。具体文献及版本可参照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附录之研修书目。

(2)资料查询途径。

首先是利用图书馆藏书及学术期刊。其次是网络电子资源。从校园网图书馆主页,可以查询学校统一付费的镜像资源:中文期刊、学位论文及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有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图书全文数据库中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甚至还有多媒体数据库和四库全书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较之纸质图书,好处在于资源丰富,检索方便,省却爬梳之苦。此外还有互联网网页信息资料,也可甄别采用,如《全唐诗》、《全宋词》都有网络检索版,《全元曲》有箫尧艺文网可全文检索。

题目要明确;内容摘要的写作就是将文章浓缩为一段话,高度概括全篇,使读者初步判断是否有必要深入阅读全文,作用相当于新闻稿之导语;关键词3-5个,处理思维同于内容摘要;数据库模式下,“关键词”是一个检索项,如何使文章最贴切、最大限度被检索?关键词莫泛化,莫冗长繁难,尽量是“词”;文章“引言”就是要入题文字,“引言”二字可以出现,也可没有;“正文”指文章主体;“结语”即文章基本结论,可以不出现“结语”字样;如有“参考文献”,说明援引文字出处,便于编者、读者查找核对,我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格式,包括文献类型标识。

以当前的学术期刊论文为样本讲析。元代部分,也就是第三学期我刚接手课程,常以柴国珍《论元代散曲“陌生化”艺术手法》为例:关键词过多,达到7个。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描述散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别是一家,艺术韵味“蛤蝲味”,“元代诗人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主体部分分析问题。归纳为几类手法:第一类非指称性描述,《高祖还乡》,用不识排场的农民眼光评价,将还乡的富丽堂皇汉高祖与心中往日泼皮无赖刘三并置,行文反讽,消解了“天子”身份;第二类采用动物视角,如“牛诉冤”、“羊诉冤”、“代马诉冤”,呈现寓言色彩、童话意味;第三类在曲中镶嵌某类名词,如中草药名、戏曲名,断章取义,新意迭出;第四类将常规事物变形,“大蝴蝶”、“大鱼”,超出人们经验之外,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五类,使用夸张、反复等修辞技巧;还有反弹琵琶,为前朝人事翻案,总之超越常规思维。最后进行理论提升,引入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概念,增强了说服力。

(1)提高理论水平,用好文学理论武器。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纷至沓来,心理分析,直觉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解释学,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通读几种教材,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深入理论原着,达到深刻理解、熟练运用程度。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简洁易懂,是我们采用的教材;王岳川着《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匠心独具、同时也是美文;朱刚编着《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采用“理论综述”加原着选读模式,有助我们读解经典;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将各流派纳入“作者系统”、“作品系统”、“读者系统”、“文化——社会系统”和“后现代系统”等五大系统,初步厘定相关流派之间的关系。

批评实践方面。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王一川主编《文学批评教程》,以及傅道彬着《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王立着《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都是很好的读本。

(2)坚持辩证思维。

世事常是悖论、吊诡的,注意在普遍看法中披沙拣金,探寻特殊的个例、细节。八股文,历来多抨击、诋毁: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日知录?拟题》);八股文不实用,重复圣贤之言,常常远离现实;八股文过于形式主义;命题无新意,断章取义是折腾。但八股文亦有妙处:它是标准化试卷,便于考核;八股文张义理、强调逻辑思维,文坛高手也常写得好八股,并不十分矛盾,汤显祖、归有光皆是八股高手;八股还促进了楹联发展。

坚持辩证思维,须勇于批判。屈原爱国思想千百年来是爱国人士的精神支柱,但其中也有不合理成分。屈原国家观念狭义,楚国是屈、景、昭三大姓氏的楚国。屈原出自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没有看到天下统一大势。

坚持辩证思维,须弘扬人本思想,人性化看待人,承认其矛盾性。陶渊明思想静穆,鲁迅说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乞食》、《责子》诗里充满着陶渊明的幽默、诙谐,他并非浑身静穆。《桃花扇》中杨龙友,既投机官场,也悠游士林,既谗侍奸佞,又暗助忠贞。该当何言?权作文学形象,保持审美距离吧。阮大铖人品与文学成就相左,不符合“文学即人学”之说,让我们通力剖析这个个案。

我沿用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的分类,教学生从这五个层面着眼:第一、文献学层面的研究;第二、文艺学层面的研究,包括文体学、文论学;第三、文化学层面的研究,即把文学与历史、哲学、宗教、社会、政治、教育、民俗、地域乃至音乐、绘画等文化领域关联起来,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第四、人本学层面的研究,“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第五、哲学层面的研究,深层内蕴的发掘。这其中,文献学研究要求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对于古代文学来说,除了大部头丛书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丛书集成》、《丛书集成续编》,以及《四部备要》等,还需有大量古籍珍本善本,一般高校没有条件开展,本科生教学更是不易着手;人本和哲学研究须有扎实、高深的理论水平;所以较宜采用的是文艺学和文化学研究。

以我在中国知网检索信息提醒大家,关注一些次级的作家作品,他们身上往往留有更大研究空间。我对清代有关小说研究论文,按“题名”检索,检索库包括:期刊、硕士、年鉴、会议、报纸,时间是1979年至2009年,信息与学生共享。

我在实际的授课中,打破教材内完全的时间顺序。在一个朝代内,按照文体模块展开,一般按诗、文、词、小说、戏曲等顺序。每一种文体的开始,我会在总体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选题都是我平素阅读思考的累积,是我的兴趣所在。选题基本上都有深入研究价值,学生采用,能增加创新性,也对我有启发。

明代诗歌,前期提示注意文学史分期与朝代关系,如宋濂、刘基文学创作成就朝代归属;朝代初期台阁体现象,由明代可上溯到宋代、唐代。中期强调文学流派,像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等,交错更迭;还有以吴中四才子为代表的文学地域性研究。晚明诗歌,侧重思想性:王阳明心学左派,狂禅,情本思想,推荐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关于明代散文,前期中期文学成就不大,建议赏析具体作品,如《中山狼传》、《报刘一丈书》和《项脊轩志》等;晚明小品文标举性灵,引导学生进行人本思考,主要围绕徐渭、袁宏道、张岱等作家展开。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点评:第一,选题是否新颖,或者有亮点,读书思考超出教材。第二,文章内容是否独到、深刻,或者有部分论述深入,对教材形成补充。能否出入历史文化,关涉社会现实;是否运用了理论武器,提升文章高度。第三,文章结构、层次评价。结构是否完整、均衡,层次是否清晰、严谨,环环相扣,浑融一体。第四,语言功力深浅。表述是否准确有力,韵味、生动性如何?第五,相关话题延伸,谈谈我的见解,适当引导学生探讨。首先当然是肯定其优点,进行赏识教育,“学习经验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1]也适当指出其不足,提出的要求适合于学生目前的成就水平和心理倾向,以学生的现状为出发点。点评是评分,更是为以后登场学生进行的一次例解。

几年来,通过专题讲解环节的锻炼,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深入、全面思考的能力,乃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突破。同时加强了师生间课程、专业乃至人生话题的沟通,基本建构了一种教与学并重、突出学生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从学生专题选择和观点陈述中,我体察学生思想趣向,微调我的授课重点,有针对性地贴近学生所关注。清中期诗坛,两位同学分别选择了袁枚和郑板桥作为话题。看得出,学生认同陈腐时代的非主流诗人,肯定其重民生、抒性灵倾向。《聊斋志异》一课,学生分析了青年女性:婴宁之笑柔曼、优雅、单纯,有山林气;小翠之笑复杂、火爆、狡黠,有市井气。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言说,“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体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以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创制新的教学环境,学生独立尝试,教师适当引导鼓励,可以看出学生逐步摆脱了基础不扎实、知识贫乏、破碎、原则混乱等问题的牵绊,在专题讲解中展示出的令人赞叹的知识和能力,即纽曼所说心智扩展,“是一种立即就能把许许多多零零星星的事情作为一个总体来观照的能力,是把握这些事情各自的价值并决定相互之间依存关系的能力。”

图书馆藏书不丰,我更多使用网络数据库等资源学习提高、检索查询,也在学生中广泛推荐,介绍使用方法。如怀特海所表述,“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其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其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其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近两年采用多媒体授课,我也鼓励学生将专题做成多媒体,相当一部分学生实践了,技术上于我算得上青出于蓝。

这几年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普遍很好,从选题就可见一斑。如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我所指导的学生,2009届几位学生选题分别为:《红楼梦》人名文化研究、《红楼梦》石头意象、唐前诗歌中采桑女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中梅花意象以及西游故事的演变;2010届几个选题:柳宗元诗歌与贬谪心态、明清小说石头意象、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比较;2011届毕业论文,现已确定选题:元代戏剧鬼魂形象、唐代诗歌时空意识、《红楼梦》“梦”意象的心理分析和汉乐府诗女性形象。体现了敏锐的问题意识,能从小处着手,运用适当的理论方法深入分析。

我相信:教师和学生应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理论流派王旗变幻,教材、专着林林总总,教学要强调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今后,我将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更加充分参与教学。同时,完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力求全面准确体现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学习内容方面,督促、引导学生多读原着,尽量不要出现简单沿用外围资料的情况,原着读得不够,就会套用既有观点和结构,硬塞材料,很难出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文章认为用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的观点诠释孔子的《论语》是不适宜的,只有借鉴孔子的智慧和方法对其进行解读是比较理想的:第一,从孔子对当下问题的解答中去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而不是仅仅把握其具体的答案;第二,学习“举一反三”和“下学上达”的方法;第三、历史地看待孔子思想,即不把孔子的思想看作是一贯的;第四,诠释《论语》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回到孔子的智慧本身,而是以期达到既吸收古代先贤圣哲的智慧,又能够适行于当下的思想性内容。

关键词:《论语》;孔子;诠释;经典。

几乎每个民族都十分注重对自己的经典(canon)进行不间断的诠释,这不仅仅对探寻与承继前代先贤的圣德和智慧,以挣脱当下的困顿;更重要的是传承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并在各自传统中进行人的教化、塑造。

自从诠释理论传入中国后,很多学者都借之以理解《论语》,甚至将以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作为理解《论语》的基础,或者在解读过程中或隐或现地附和诠释学方法。

但西方现代诠释学的方法是否适宜于《论语》的理解?这里将从诠释学的不同路向开始,分析这一问题。

“现代诠释学真正研究的是诠释学三要素――作者原意、文本原义、与读者领悟之意――之间的关系。

”与此相应,西方诠释学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种路向:作者中心论诠释学;读者中心论诠释学和文本中心论诠释学。

下面分别阐述借它们理解《论语》之得失。

作者中心论诠释学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他们认为,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作者的原意,理解就是要排除读者的一切先入之见,去把握作者的原意。

为此,在传统的语义学和考古学方法之外,“解释者通过把他自己的生命性仿佛试验性地置于历史背景之中,从而可能由此暂时强调和加强某一心理过程,让另一心理过程退后,并从中在自身中引起一种对陌生生命的模仿。

”[2](p90)理解旨在揭示文本背后隐含的作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状态,通过对消解读者的个体性和历史性,来重建作者的个体性和历史性,以此正确地理解文本的“原意”。

从以上论述可知,作者中心论诠释学认为文本与作者的思想是一致的,或文本完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如果读者通过语义学或考古学的“客观的”方法,辅以“心理移情”的“主观的”方法,就可以理解文本的“原意”亦即还原作者的思想。

但如果我们以此来直面《论语》时,困难便出现了:《论语》文本是孔子在具体场景中的话语的记录,这些记录又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在记录中不免加入了记录者本人的话语选择倾向,使得记录形成的话语不会也不能完满地表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因此,旨在分析孔子具体话语的语法学和考古学的方法都将无法窥见孔子的全部思想,甚至会起到的阻碍的反作用;而旨在借助场景还原的方式去体验孔子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实验方法,所体验到的也仅仅是我们所理解和认识的孔子与弟子们对话的具体情境,以及我们当下以某种方式所感受到的孔子当时的心理状态,仍然无法摆脱当下对话的具体性和有限性,通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从诠释学自身的发展史来看,作者中心论“为了保证理解的客观性,或者说为了保证对文本中的‘作者原意’的把握,几乎完全消解了读者的个性。

在‘作者中心论’的视域中,读者实际上成了‘无个性的’、‘无差别的’抽象存在物。

”[3](p64)实际上,在运用作者中心论来解释《论语》的过程中,情况却恰恰相反,读者以消解个性去理解《论语》的具体话语时,其结果是读者拥有了文本中的“个性”,而这个“个性”又是被有所倾向的记录着的孔子只言片语所限制着、束缚着,进而遮蔽了“无个性”的圣人智慧。

海德格尔开启,并由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读者中心论诠释学认为,理解不是此在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不是去追寻文本与作者的“原意”,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使文本的意义得以创生和流动。

这样,读者以及读者带有历史性的先入之见就具有了合法性并成为决定文本意义的关键,读者与文本的时间距离就不被看作成是必须被克服的东西,而是理解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

所以,基于读者历史性的“视界融合”,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既是对此在的昭示性理解,也是对文本意义的创生。

但借此理解《论语》,则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伽达默尔给予读者的历史性以合法根据,但“视界融合”和文本意义的创生仍然是以承认读者能很好地理解传统和文本为前提的,否则,任意性的诠释虽然呈现了读者的历史性和个体性,但却以损害文本思想的`深刻性为代价。

其次,诠释学认为时间距离可以“使得文本逸离了它们赖以形成的那个短暂的情境,在历史中获得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使它们自身所拥有的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4]这一点对于《论语》来说,也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因为《论语》本身就是对短暂情境对话的描述,时间距离的作用仅仅在于:以新的短暂情境代替旧的,而不能从根本上逸离当下性,而这种新的短暂情境的出现,则会造成更加“坏”的结果,即逸离了《论语》对话的当下性,使得具有极小适应性的对话成为了“普遍的”教条,更加遮蔽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再次,在对《论语》的理解中,此在的存在意义不仅不能得以显现,反而会导致此在的没落,因为,读者中心论认为,理解即是存在,读者以自我的历史性对《论语》的解读所得到的是唯我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却是基于对《论语》具体话语的自我认同,这种具体话语如果脱离了当下情境且不能上达为智慧的话,则只能起到对自我存在的进一步束缚和遮蔽。

例如《论语·子罕》篇中有一则故事:孔子赞扬弟子仲由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随后孔子便引诗经一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然而,子路听后便“终身诵之”,孔子便道:“是道也,何足也臧?”批评子路如果一直固执于这一句诗句,却是好不了的。

以利科尔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是西方诠释学发展的第三个路向。

其认为,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都在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上偏执一端,因此要在三者之间达成一种协调,对“作者原意”的追求不能放弃,对读者在文本解读中开启的“创生意义”也要予以考虑,利科尔认为,“文本”就是使三者能够协调的中介点。

利科尔把文本界定为“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并与“作为口语形式出现的话语”区分开来。

读者在理解文中的过程中,既要尊重文本自身的客观性,因为文本是作者表达自己意图的媒介;又要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性,因为脱离了作者语境的文本必然要建立读者的语境才能得到理解。

利科尔通过反思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诠释学而建立起来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给解读《论语》的困难性问题提供了很多启发。

从这样的角度看来,对于孔子思想和智慧的通达,似乎只有通过我们可以直接观照到的《论语》文本才可以达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社会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传统型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传、各级政府)等部门,专业的设置较为宽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无法做到精确的定位,课程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观念上,重语言文学轻文章。第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实践。第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

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要内容。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

学生专业不专,特色不突出,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素质能力与人才培养定位不相适应等系列问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优化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既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各种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应用人才,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型人材,是指培养的人才比技能型应用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行政、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从事编辑评论、文秘及文化宣传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首要任务。

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沟通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一)文学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课程设置也作相应的调整。

(二)语言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更注重交际沟通能力。

(三)写作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

(四)实践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一是专业工作能力层,通过学期论文、课程论文和各类实习让学生掌握综合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层,通过课外职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清晰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社会、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说、能写、能办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立足于传统中文基础与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堂的拓展和实践教学的深入展开,立足于立体开放型师资结构的建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的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种价值谱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的,需要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需要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与“高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能仅强调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手能力,而更应该注重与人的素质相关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的强化,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但能否胜任或者是否有发展前景,则要看他的内功和修养。

大学的类型、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复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从源头抓起,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来抓;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来适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并以此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为了更快地适应这一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政府及时地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同时在人才使用上采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人才调配方式,这给大学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规格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这些变化无疑对人才培养规格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当代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随着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一种职业定终身的现象恐怕再也不会重新出现了。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专才型”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在保证学习好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视类似于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篆刻剪纸、编辑采访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近课程的开设与学习,也要重视其他跨类较大的学科如法律、经济、旅游、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鼓励他们攻读第二学位。

(二)当代社会需要精通双语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人才。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深厚又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睐,这就为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提出了开设类似于“双语教学”这方面课程的现实要求。

(三)当代社会需要富于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汉语人才。当代社会需要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作为人文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种创新还包括对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重新认识,因为单一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视像和网络文化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跨类艺术的才能,它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还需要开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博客教程”等方面课程的比重。

(四)当代社会需要文化底蕴深厚纯正的风范型汉语人才。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养深厚、道德品质高尚的风范型人才来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高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市场需要,灵活地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内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时,必须有所改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科学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谋生能力,又有人文素养,讲究责任与道德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为社会提供大量学生和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判断一所高校是否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标志。加强高等院校办学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对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各级相关高校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二

引导学生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关注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进取。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内容。

在今天新的时代要求下,教学的目标也由原来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转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

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文学发展的流派、思潮等,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分析能力和一定的文学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教学中主要关注点也往往是作品的思想意义与道德价值,试图通过道德的判断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因而造成学生对道德说教的厌倦和反感。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文学性特征而过于追求学术化,以系统的理论来阐释文学作品,从而使那些优秀的作品成为枯燥的无生命力的文学资料。

这样的倾向使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只将古代文学史及作品作为一条条的知识,背记一些条条框框,而缺乏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感悟,自然也无法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如何将古代文学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结合起来?我有如下一些思考。

学会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

庄子曾说:“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畏,真亲不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大宗师》)人之常情和人性中最真实的那些东西才能真正感动人。

而在古典文学中,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固然有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内容,但同时,也会在作品中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性情,毫无矫饰造作虚伪。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每个古代文人都是个性鲜明,有着各种喜怒哀乐情绪,有自己风神气度的个体,但同时,他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我们应该多角度地去理解一位文人,注意到他作为一个真实而平凡的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真实性情。

诸如诗人李白,虽然他有很多气势磅礴、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风格的作品,但同时,他在生活中、在诗歌中也显露出慈父的情怀,他的《寄东鲁二稚子》显露出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娣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充满对一双小儿女的无限疼爱和深情,而这恰恰是生活中李白作为父亲的最真实的一面。

杜甫的诗歌,虽然被称为“诗史”,但也充满了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的感情,正如梁启超先生在《情圣杜甫》中曾说的:“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

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从这一角度去解读其作品。

如其《赠卫八处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写出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经历了人生沧桑后短暂重聚时的情谊,真实而感人。

再如白居易,他的新乐府诗作因为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体现了儒家诗教观而受到推崇,在很多文学史教材中对这类作品评价很高,而对于他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的闲适诗和与元稹唱和的诗往往论述简略,评价过低。

而实际上,正是在这后一类诗作中,作者摘下了道德面具,回归了一个普通文人的本色,诗中所写的内容有时仿佛就是我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个情境,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性情。

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会渐渐理解古人,会觉得内心与诗人有着相通的情感,因而会将古人引为知音,他们的心灵在真正地和诗人进行对话。

似乎古人将他们心中纠结缠绵,欲言难言或者不知从何而言的复杂情感一语道出,内心便会获得一种理解之后的解脱、宽慰与释然。

久而久之,诗意便会成为与他们生命相共存的东西,并且自觉地接受古人人格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在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过程中,教师不应是简单地串讲,同时也应该揭示出其中的感人因素,如诗人是用何种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这种感慨又何以会引发读者的认同和联想?当然,这种鉴赏和解读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加强对作品的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感知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到其节奏音韵之美。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作品意境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尽量回忆自己与作品中所描写的相似的情境与经历,展开想象和联想,去揣摩作品中的情境,使这些情境在头脑中浮现出来。

二、关注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审美情趣,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

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人格理想、审美情趣的艺术再现。

在社会生活中,如何立身处世,持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格,这是古人今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正直刚毅,具有深沉忧患意识,不与世同流合污,在困境中心态达观并保持自己正直本色的人,是今天大学生的激励和榜样。

儒家思想指导士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人一生中的重要内容,而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履行。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文人的生平之时,可以有意识地关注其身上所体现的人格理想和人生情趣,并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以当代意识审视那些人格与品质。

诸如,司马迁虽身受宫刑,依然以顽强的毅力著完《史记》,并在其中坚持自己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激励司马迁忍受屈辱与痛苦,完成了历史著作。

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把板屈尊见督邮,而宁愿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淡泊生活,保持着人格的独立和内心的自由。

在讲到此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气骨和独立人格有着怎样的意义,在仕进与退隐之间该如何取舍,等等。

宋代的范仲淹以正直的品格立身朝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出的知识分子心忧天下的担当意识。

古代文人也曾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生困境,他们的达观与超然的态度也是对今天大学生的一种鼓舞。

李白曾自信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尽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并且终其一生也没有放弃对理想和功业的追求。

刘禹锡一生因参与政治革新,被贬荒远之地二十三年,而内心依然豪情不减。

苏轼一生在乌台诗案中身陷囹圄,政治上多次遭受排挤打击,但依然能够以达观洒脱的态度对待人生,能够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诗意化,从中找到一些让人的内心感到慰藉的内容。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当挫折过后,自己依旧以一片澄明的心澄明的人格面对这个世界。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三

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其中包括以下几点。教学方式落后。汉语言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了解汉字的构造及字与音之间的关系,通过汉字表达出汉字的象形的意义,因此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不断思考和深化才能掌握其内涵,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单纯地记读音和字意,单调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打消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需要较高素养的学科,要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内涵及写作能力,需要大量练习文言文等,文言文的范围还包括通假字、同音字等,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尚不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字形相对复杂或者晦涩难懂的字感觉陌生。应试教育的后果。我国的人才评选方式一直以来就是采用高考的制度,通过分数评判学生的优劣,这样会极大地影响我国在语文教导上只以高分为目标,而忽略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汉语中的人文思想。

二、汉语言教学改革的特点。

1.从教学方式方面改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学的人文思想,从改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开始,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教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通过学生的自觉性的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和精神,并且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并且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博大精神的古典文化。与此同时,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科技的力量,全面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教师要不断地融合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性的人才,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彰显出学习热情。

2.从教学课程方面改革。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与其他的数理化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与古代文化紧密联系,毕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要学字词、写文章,还要掌握古代的.天文地理的知识,掌握前人创造出来的优秀的文化作品,不断丰富掌握知识。由于我国家长对学生都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学生学习的科目十分复杂,从而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现代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中,可以将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全部融合到汉语言学科中,充分地将三科目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到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学会如何整合知识,了解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从小就精通天文地理,不断地拓宽知识的覆盖面,这样学习汉语言文化就会变得生动无比。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学作诗词歌赋的课程,让学生将古人的文化重新捡起来,用作诗词的平仄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快乐,传承中国古文化。

3.从师资队伍方面改革。

在我国不乏很多国学大师,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研究颇丰,但是在汉语言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大量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要求逐渐增高,教师本身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掌握更多的传统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从而教导学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文化,形成较强的传授性,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传承下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还要有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用幽默和创新的方式通过一个知识点拓展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掌握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汉语言本身有较强的稳定性,导致教材大同小异,教材的改革也是必需的,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有更好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主动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素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不断推进,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跟随学生和时代的特点不断进步,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汉语言的基础知识及我国的传统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双重胜利,创新汉语言教学,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传播我国优秀深远的文化。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四

我已经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的要求,熟悉和理解了我校关于“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规定”文件的精神和有关要求,愿意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诚实守信,绝不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设计及其他智力成果,引用材料注明出处,参考书目附在论文(设计)篇尾。

如有违反意愿接受相应处理。

保证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五

2-3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

3-6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

3-6岁幼儿告状行为现状的研究。

3-6岁幼儿家庭中早期阅读的调查研究。

3-6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

3—6岁幼儿对动物死亡概念认知发展的研究。

3—6岁幼儿同情心的调查研究。

5-6岁儿童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

5-6岁幼儿特长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5—6岁幼儿学习品质与幼小衔接的调查研究。

案例研究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暗示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表扬法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状况研究。

不同类型幼儿园对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的现状研究。

不同年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

常规教育中幼儿权力与地位的研究。

成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研究。

城市学前班: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分析。

大班益智区材料选择与投放研究。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研究。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研究。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现状调查。

大班幼儿同伴交往对象选择的研究。

大班幼儿同情心研究。

动画片《虹猫蓝兔》对大班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独二代学前儿童饮食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南开区第十八幼儿园为例。

对天津市3-6岁儿童膳食习惯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对小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对学前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

对幼儿音乐考级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对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影响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综述。

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其应对策略。

故事讲述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的研究。

关于天津市工薪家庭幼儿教育投入的个案研究。

关于幼儿家园表现差异的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

家长对学前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发现鉴别及家庭干预对策研究综述。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六

本人向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小组承诺以下内容:

1.我将如实标注本论文所引用资料的来源;( )a.同意 ( )b.不同意

( )a.同意 ( )b.不同意

3.我同意/不同意本论文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料使用。

( )a.同意 ( )b.不同意

我对以上承诺负完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作者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作者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院长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xxxxxxxx》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许xxx

20xx年xx月xx日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七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叫,是x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童年体验对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的影响》,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这个。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路遥作为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历来为广大评论者所关注。《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享誉文坛的作品,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路遥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座丰碑。《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具有长时间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与作家自身的诸多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路遥七岁就有了被过继给伯父的惨痛经历,辛酸、贫穷更是伴随着路遥的童年,让他饱受饥饿的折磨。这种缺失叫路遥深感痛苦,也激发了他的意志,他的缺失性体验成为其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动力。目前对路遥童年体验对其创作影响的作品还较少,因此我从路遥的童年体验这一角度切入研究其对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的影响。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对童年体验做了理论阐释,引出路遥童年缺失性体验是其创作的沃土,对其《平凡的世界》创作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写路遥辛酸、贫穷、被遗弃的痛苦童年,让路遥过早地体验到生活本身的严酷,其童年体验是缺失性的。

第三部分具体写路遥童年体验对《平凡的世界》创作的影响。主要从路遥痛苦的写作方式、书中人物苦难的人生和美好的人性这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第四部分是结语,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与丰富。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在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八

在当前的幼儿园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注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在这种错误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的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了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误作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了,以至于有些专家不得不发出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用人单位看重动手能力。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其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会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以《规程》和《条例》为指南,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身心素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的。

(二)遵循幼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特点。

第一,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

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区角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并注意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品德。

(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可见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方面。

总之,要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十九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14年到2014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二十

文学类方面的毕业论文并不容易写,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本文在分析汉语言文学课程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加强教学内容的筛选;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高校;汉语言文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策略。

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文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本文就以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展开了讨论。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在大学生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要求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知识点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汉语文学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思考与意见,培养自己良好的口才与人文素养;撰写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锻炼自己坚实的'文字功底;在参与辩论赛、模拟招聘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不断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有利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与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高雅情操、优质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更替与兴衰,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死而后已,在灿烂的文化里永垂不朽。还有一些感人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高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用爱、用心、用热情去生活与工作。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应该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往往偏重于技术性与专业性,具有容易枯燥、难度大等特点。除了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时间,课外很少去了解、阅读文学作品。导致了部分理工院校学生的情商较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能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人的心情与想法。

1、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部分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产生了攀比、奢华的心理。还有些同学由于自律意识较弱,自制力不强,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商城等各种虚拟的环境中,无法自拔。久而久之,有些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迷失了自己进入大学校园的远大理想与信念。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触犯了法律,从而误入了人生歧途,这些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重要体现。

2、重理论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的今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与内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仍然体现出了只重视理论知识、课本知识,缺乏课堂互动与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汉语言思维习惯由于受到多媒体的影响,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改变。在网路时代的今天,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汉语言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效果,注重新时期大学生正确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形成与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也是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1、加强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将能够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汉语言文学是大学语言文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为全面,为保证实际教学效果,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和增添。首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按照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内容的筛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目前大学生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制定,为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诗词比赛以及场景教学等等,让学生主动去开展相关交流活动,在学习和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去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学校是大熔炉,学生能不能成为一块好钢,环境很重要。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中,还应该在课堂外。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地成立学生社团、汉语言文学组织、诗歌文学社等方式,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探讨和运用。还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文学创造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爱上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应有的人生与社会价值。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首先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汉语言文学授课体系,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培养、人文情怀的提升,在高校汉语言教学过程中,展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的引导。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二十一

我国现如今网络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提供一系列便利支撑和服务条件,特别是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事务,在网络技术沿用整改方面几乎已经趋近于成熟形态。毕竟同时面对高校扩充和现代网络文化等多种冲击效应影响,如今汉语言专业可持续发展环节中整体挑战局势较为严峻,容不得任何懈怠应对现象发生。唯独通过上述重重阻碍,有关汉语言文学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活力才会更加旺盛。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介入并高度适应网络传播环境的现实意义论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此类专业将集中一切精力,进行学生基础性中国汉语文学知识教学,同时提供涉及既定专业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使得今后毕业人员能够有机会在相关科研部门,或是专业院校从事标准性研究、教学工作。结合以往鸭架式影响灌输教育模式加以对比校验,透过网络环境下实施改革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确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引导功效。尤其是在各大高校开展扩招活动过后,各类学生身心结构形态各异,难以承受枯燥的课堂内容,希望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观看各类专业素材,丰富自己的视野。也就是说,作为新时代教师应该适当尊重并主动迎合学生个体主体地位,主动运用网络传播技术,确保课堂内部汉语言文学专业交流氛围更加热烈。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多元化体系架构过渡转换之后,能够有力开发个体自主性学习意识,切实稳固此类文学教学实效性价值,使得既定专业内部学生在关键性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潜质方面能够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传播手段细致解析。

网络传播空间的确丰富多彩,可以全面克制以往汉语言文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度限制迹象,并且适当引导师生进行灵活探究、交流实践活动组织,确保话题讨论的趣味性,加快各类知识灌输和沿用效率。有关此类教学模式表现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一)尊重并激发学生个体学习自主性意识。

网络技术无可置疑,已经成为各类人员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操作媒介,并且在较为枯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中,能够适当丰富课程内涵和趣味感知效应,比较容易被现在思维活跃的学生接受。网络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切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收集并整理到一起,令学生可以在课后自由查询并自主研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讲解途径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指标。经过长期高速化网络探究和交流活动影响,师生之间必然会达到一种非凡的默契效果,方便针对今后各类难点知识内容加以深度剖析和灵活沿用。

(二)合理彰显汉语言专业教学手段的多元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覆盖面域着实广阔,一旦说长期沿用鸭架式灌输教育模式,必然会令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等感官状况,严重情况下会选择直接放弃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深入研习机会。相对地,网络传播技术能够辅助教师开创一系列灵活性文学教学情境,特别是在多媒体设备下运行的丰富课件资源,往往能够高度吸纳学生个体注意力,并愿意在欣赏完后围绕某类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从中获得较为新颖的汉语文文学认知结果。透过网络教学环境观察,汉语言教学活动不单单限定在专业内容层面之上,需要顺势锻炼学生个体专业灵活应用能力。毕竟汉语言文学本身源自于生活,包括优秀文章朗诵、时代性话题辩论、写作和书法等训练单元等,都需要健全形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技巧加以支撑协调。经过网络技术长期辅助控制,以上训练单元或是各类社会实践应用活动,都将得到更为便利地布置和延展,学生长远化发展前景显得无比清晰广阔。例如:如今流行的网络征文活动,实际上就是提供给此类专业学生汉语言知识高效沿用的特殊平台,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结语。

按照上述内容所述,汉语言文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确表现出较大程度的特殊性,其不单单能够生动调试既有课程内容趣味特性,同时能够顺势激发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和系统化解析意识,促使其自身汉语言文学专业化素质朝着更加健全的形态方向过渡扭转,确保其自身专业内涵领悟和灵活改造应用实力的提升结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2749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