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范文(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8:24:20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范文(22篇)
时间:2023-11-26 18:24:20     小编:HT书生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范文和优秀案例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帮助大家写好总结,我特意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一

##区现辖5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8万人,耕地23.3万亩。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7亿元,增加值4.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55元,同比增长11.5%。

(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建改建了1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村村都有卫生室,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形成了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区的良好局面。农民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区政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农民都纳入了救济范围;通过“温暖小区”工程建设,使农村“五保”老人得到了老有所养;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病残孤害寡等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抓住“中心村”建设机遇,中小学校布局得到合理调整,严格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快速发展,全区80%以上的乡镇建有文化站,乡村两级建有图书室50多个,各类文艺表演团体80多个,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执政基础工程”、“三级联创”活动,创建“生态小康村”、“富裕文明示范村”,制定了公民道德“十不准”规范,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文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政务、财务全面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没有能力对农业进行投入,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并且随着农业税和农村“两工”的取消,进一步削弱了基层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此外,农业配套体系建设不健全,特别是动植物防治控制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仍然较强,农业生产起伏较大。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二)科学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好的规划也是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改造村庄,立足实际,坚持“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原则,从改善最基础的条件入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远有目标,近有计划。

(三)加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没有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失去了基础和支撑。通过股份制经济、专业合作社、村企合一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村里教育、文化、养老等公益事业发展步伐,走出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带动困难群体一起过上小康生活。

(四)选准发展路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农村面广点多,发展不平衡性突出,选准突破口,找到关键点,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用城市化带动农村,用工业化提升农业,靠产业化培育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商贸服务业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等各类新农村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新农村建设体系。

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步打算

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将本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深化富裕文明村创建活动为主线,采取农民自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发扬事实求是、务实重干、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把我区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打算是:

(二)深入实施执政基础工程,建设健全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以农村保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党员群众思想素质,不断深入实施执政基础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教育、工作能力提高、致富技能培训,使村级两委班子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组织保证。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二

*县人民政府县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一段时期有一定的时代要求。要把这项造福于农民的福祉工程抓好,关键在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此,我们立足于高标准,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扎实抓好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尊重”。一是尊重县域体系规划。坚持以乡(镇)域规划、县域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使其与县域体系规划相协调、相统一、相配套,并互相支持,各有特点。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民为本,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每个村的规划编制前,我们都广泛征求农民意见,新农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都由农民说了算,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征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同意方付诸实施。三是尊重包扶部门意见。就是在规划编制前和确定后,都充分征求包村部门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省里确定省财政厅、省招生办、哈医大分别包扶我县的**村、**村、**村。在这三个村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派专人到这三个部门征求意见,并邀请有关人员实地进行踏查。四是尊重乡村实际。针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村环境条件不同,财力也不平衡的实际,在规划编制中我们既坚持标准,又注重实际,不搞同一模式,不搞一刀切,使各村能建什么建什么,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像我们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我们近期就规划了白色路、自来水、样板房、畜禽舍、商业点等建设项目。对村集体经济较弱的**乡**村,我们近期只规划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产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实际,找准突破口。实践中,我们把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增收难、养老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六难”问题作为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实惠,见成效。

1、着力解决增收难问题,让农民生活不断宽裕。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从**的实际出发,我们一方面,突出发展增收产业。以调优农民增收结构为目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育特色种养业,大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木耳已落实1000万袋,大鹅已落实90万只,绿色食品面积落实35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扶强扶壮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县食品公司。举全县之力,保证亚洲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之一**集团投资3亿元、年产马铃薯淀粉5万吨的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8月份投产。切实发挥乡村干部和能人的“双带”作用,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年初以来,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占全年计划的96.4。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针对农民种地缺技术,打工缺技能,而且对增收致富心中没数的实际情况,大力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跳出种点地、打点工赚钱的思维模式,真正面对市场,面对实际,科学安排增收计划,多渠道增收致富。同时,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乡镇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为载体,采取走村入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大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技能。到目前为止,已培训农民1.5万人次。

2、着力破解养老难问题,让乡村逐步走向文明。切实把解决养老难问题作为乡村文明的突破口,结合相当一部分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年轻人根本不尽赡养义务,对老人不闻不问,还无偿耕种老人土地,占老人便宜等现状,我们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全力予以解决。一是实行营养补助制度。主要是对85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营养补助200元;对100岁以上老人,每月提供营养补助100元。目前,全县共向283名85岁以老人发放了营养补贴。通过党委政府的这种行为,带动了社会和每个家庭尊老敬老。二是实行实物养老制度。主要是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定,儿女不赡养老人的,一年要给老人100斤黄豆或100斤大米,不交的,由村里强制收取,并向社会广泛宣传,使其受到道德的谴责。三是实行土地集中。

流转制度。主要是从解决儿女变相占老人便宜的问题入手,对老人需要流转的土地由村里集中进行流转,儿女要耕种的必须按市场价格交纳费用。四是实行农村敬老院院民生活补助制度。主要是从农村敬老院院民生活费国家补贴1500元不够用、生活标准低、质量差的实际出发,积极采取措施,将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3000元。另外,农村低保还发给敬老院院民一份,敬老院的人员工资也拿到乡镇支付。同时,我们还投资300万元,在城郊建一处可容纳200人的公寓式敬老院,全面提高集中供养水平。

3、着力解决行路难问题,让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切实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点放在了道路建设上,紧紧抓住了国家道路建设“五年千亿”的有利契机,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步伐,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村村通白色路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已落实通乡通村公路近300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30多,总投资达到1.16亿元。今年9月末将全部竣工通车。

4、着力解决吃水难问题,让农民吃上安全放心水。饮水安全问题,已是全国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不例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全县500个屯19万农村人口中有314个屯10.53万人存在严重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了**的长远发展,我们把饮水问题作为民心工程,抓住国家每年投入40个亿,五年解决农村1亿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机遇,举全县之力把饮水问题解决好。今年,在农村投资700万元,打井20眼,解决40个村屯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投资1600万元,建一处日处理能力万吨的水处理厂,引诺敏河水进城,既保证水量,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上项目求发展的需求,又改善城镇水质,保证群众的身体健康。

5、着力解决就医难问题,让农民群众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解决农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设备简陋和部分农民群众没钱看不起病的问题,我们以强化乡村卫生院建设为突破口,投资近200多万元,对**、**、***等五个乡镇的卫生院进行改造,对大型设备进行更新,改善医疗环境,提高诊治水平。同时,投资300万元,武装县医院,增添医疗设备,达到省内县级先进水平。积极探索城乡医疗人员统筹使用的办法,抽调县城内的医疗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对口轮岗支援,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积极争取新型合作医疗项目,让农民群众充分得到国家的救助。全面开展“贫困患者健康行”活动,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到村屯,开展巡回医疗献爱心活动,对无能力医治且有救治希望的贫困患者,进行免费或低收费救助治疗。大力开办扶贫门诊,让利与贫困群众,确保农村贫困患者有药可用、有医可就。

6、着力解决上学难问题,让公平教育辐射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让农民特别是他们的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一是牢固树立抓基础教育就是抓明天经济的思想,针对我县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入学门槛高、农村学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入学率低的'实际,积极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扩建、扩招上加大工作力度,让农村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有学可就。重点加大一中扩建、扩招力度,为县一中新建6000平方米的艺术馆和体育馆,扩招4―6个教学班,使全县初中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毛入学率由48提高到60。二是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今天经济的思想,针对农民缺少技能、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学生想学一技之长的实际,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率先将农技校、技工校、电大等九校合一,组建**县职业技术学校,并投资500多万元,为职业技术学校新建了综合楼,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星火远程培训基地。年底前,我们还要在农村乡镇建一所职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并以此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技能。三是牢固树立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运作的思想,针对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低的实际,广泛开展县城内教师到农村中小学轮岗制度,而且将有一年以上农村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评职称、定职务的重要考核依据,鼓励城内教师到农村支教,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四是牢固树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针对农村个别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实际,我们不但建立起了上百万元的教育扶贫基金,专项用于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问题,而且还以“一帮一”的形式,组织县乡机关干部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扶贫困学生读书上进。同时还把教育扶贫作为农村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扶助农村贫困学生真正能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在快快乐乐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三、强化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在这方面,我们**县一是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成立由书记、县长任组长,43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县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88个县直部门、中省直单位分别包扶全县76个,确定包扶目标、包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一定三年。二是提高基层组织带民致富能力。针对乡村干部素质不高,带民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全面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一批年纪轻、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到薄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到一般村任党支部副书记,一派三年,主抓一项产业,三年结束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任用。目前,已有62名同志到村任职。并通过公务员招考的形式,招录一批专业急需的本科大学生,编制留在党政机关,先行到村挂职锻炼,改善村级班子的知识结构。还抽调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三分之一以上人员到村包产业,改革干部下基层的工作机制。同时,继续实行“村村大学生”计划和“一元钱”村官制度,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特别优秀的,纳入财政开支,解除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和致富能人投身农村工作。三是全面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一切宣传资源,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典型引带。为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走一步带一步,抓一村带全县的办法,先行选择10个村进行试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推进。我县**镇**村是省财政厅包扶的试点村,市里确定了由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和村书记“四级书记”包保。为保证诺敏河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还组成了由县人大副主任,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参加的指导组,协助村里抓建设项目的实施。目前,规划的千亩水稻示范园区、6公里白色路面、休闲广场、商业网点、小学校舍、卫生所、计生服务室、综合活动室等建设项目都在加紧施工。项目竣工后,将使诺敏河村的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市领先、全省上游水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三

(一)基本情况。

(二)经济状况(三)建设优势。

二、基本思路。

三、任务、目标和措施。

(一)产业规划。

1.畜牧业。

2.种植业。

3.劳务经济。

4.项目开发。

(二)村容村貌规划。

1.街面建设。

2.绿化美化。

3.生活设施建设。

(三)公共事业规划。

1.教育规划。

2.卫生规划。

3.文化规划。

4.福利规划。

(四)民主政治建设。

四、资金筹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基于近几年我县开展生态文明g落创建活动的实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整合领导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大事,要大员上阵,全员参与,要统一党和政府的思想和力量,集中精力搞新农村建设。各地都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协调和领导机构,统揽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乡镇、村一级干部的培训,使其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二)要整合项目的支持。中央惠农政策很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也多,省市县要立足“三农”,多向农村倾斜,要将各类支农项目都捆绑起来集中实施,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分期分批的重点扶持,建一个成一个,不断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要整合部门的帮扶。部门配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各职能部门都要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活力,各单位均应建立帮扶制度,每个单位每年要定点帮扶一个地方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

(四)要整合创新载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加大对农村文明创建的投入,加强农村乡镇文化阵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在农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十佳媳妇、十佳婆婆、十佳丈夫、十佳女婿、十佳妯娌等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发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协会、禁赌协会、文化娱乐协会、治安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以群众服务群众,以群众管理群众,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五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书记商银祥任现职已近二十年,拥有扎实的党员基础和群众基础。近年来,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村党支部时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着力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该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文化大院、图书室,配套了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依托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强化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团结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全村经济大发展。连年来,田六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县级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全村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镇前列,同时支部书记商银祥同志当选为莘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农业发展。

田六村土质沙化,漏水漏肥严重,耕地产出率低,以往种植的小麦、玉米,产值低,收入少。近几年,村干部与群众“远学寿光,近学位庄”,正视分析自身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通过外出参观取经,从1990年全村发展第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到现在全村共建有冬暖式大棚650棚,并筹建了一处蔬菜交易市场,日交易量平均为8万斤,最高时达20万斤。

近年来,田六村立足本村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有机肥料、生物肥料,严禁各种高残留剧毒农药、花费等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积极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自1994年以来,该村连年被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

田六村有一处300亩废弃多年的集体梨园,由于品种老化,缺乏管理技术等原因,产量低,市场销路窄,别说外卖,自己吃都不觉得甜,几乎没有效益。党支部书记商银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千方设百计多方联系,最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郁金香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了联合开发田六村梨树高接换头改造成韩国黄金梨基地项目,外方投入接穗种条和人员改接,并负责常年技术指导及20年产品包销工作,利润对半分成。梨园改接当年即形成花芽,第二年即结果达1000斤,2004年即达2000斤,2008年亩产3000斤以上,亩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年年递增,相当可观。同时还发展250多亩的新梨园,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倡文明,树新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为此,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田六村近年来认真开展“文明户、文明街、文明村”创建活动,提倡文明新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田六村兴建文化大院,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003年,该村筹资5万元为村里安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2004年,该村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组织村民修筑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9月份,筹资15万元硬化了5公里的道路。同时投资13万元在村内3条主干道上铺设了给排水管道,并安装了高标准路灯48盏,达到净化、亮化,彻底改变了村里落后的生活环境。田六村还实施了“五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灶住户五大工程,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实用技术,实现人畜分离、改厕入户、疏通沟渠、清洁引水、村路硬化、整洁美化,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下一步,田六村大力提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六

村位于***政府住地,村两委由6人组成,党员118人,全村现有1470户,3200人。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结合,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来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来,***村党支部认真领会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深刻体会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舒畅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主题实践活动。经过认真研究,村两委决定投资700多万元,在村大街两侧改建商品房9600多平方米,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发展小城镇建设。刚开始,有10多户村民不愿拆迁,严重耽误了规划的进程,村两委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30多次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终于做通了不愿拆迁村民的工作,涉及拆迁面积2300多平方米,把原来破旧的小平房改建为高楼商厦,这样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活跃了小城镇市场,还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经济收入。截至到目前,该村50多栋商品房已全部售出。同时,村两委投资20万元,协调有关单位,把村北到村加油站700多米的泥路和从村小学校到园艺场3500多米的`泥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村两委还投资30多万元,为幼儿园建成了新教室,添置了娱乐游戏玩具等;投资了80多万元改建了全部小学的校舍,新盖了九间教室、添置了微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

为了给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村两委设立了中心大街等6处垃圾堆放点,把全村划分5个卫生区,安排村干部负责管理,每月10号,村委会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卫生不达标的区域限期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冬天下雪,村委会雇铲车推雪。大街由村委会每年拿出4000元,安排5人专职负责清除。村两委每年发给每户村民两袋面粉、两灌液化气。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给面粉两袋、500斤取暖煤,每月发60元生活费。投资18万多万元改建了敬老院,派专人负责孤寡老人吃、穿、住、病等问题。村两委还出资160万元为50岁以上的村民办理终身养老保险,计划3―5年30岁以上的村民全部也给办理终身养老保险。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项基本战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超前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和方案,稳妥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矛盾。这是我们基层干部当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市政协领导提出的调研提纲,就当前新农村建设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与思考,现简要回报如下:

一、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把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上来。

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全面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开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意义,让大家从根本上明白,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么样建设新农村。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目标的学习宣传,要让广大干群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宏伟、内涵丰富,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注重推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推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要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和总抓手,使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进一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统一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上从干部到群众都普遍认为,这是党中央为农村发展所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是一项功盖千秋、福泽子孙的伟大事业。这一决策深得民心,无比英明。这是一个基本共识。但从我们所了解掌握的情况看,在一部分干部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思想顾虑,有的同志认为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可能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客观上给基层干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有一部分同志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工程,感到自己缺乏通盘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工作方式方法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驾驭能力不足,担心工作做不好。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上基层干部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四难:一是建设资金投入难。对我们贫困乡村来说,在新农村建设投入上,除了国家投入还是国家投入,由于经济薄弱,无论是镇财政,还是村积累,都拿不出钱来投入建设,在关键时期可能因此而影响总体进程。二是建设用地难调整。中心村建设都要按总体规划进行集中布局安排,而所规划中心村建设用地都是一家一户的承包地,有的.还涉及到跨组、跨村,由于受现行承包土地法律法规制约,这部分建设用地调整难,矛盾多。三是建设规划实施难。新农村建设完全可以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难就难在实施上。由于目前农村村庄布局分散,居住零乱,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等原因,加之复杂的群众思想工作。给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很难按上级要求的时序进度实施到位。四是农民素质提高难。鉴于农民文化科技水平普遍滞后这一现状,农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短时间内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比较困难的,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上述这一类问题我们都要按上级领导的要求,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解决。

二、瞄准目标,因地制宜,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我们界牌镇而言,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上必须牢牢抓住三点:

1、加快发展,激发新农村建设内生动力。发展经济、致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将坚持从本镇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要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大力发展主体经济。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大提高。二要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培植主导致富产业。按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目标,做大做强界牌的草鸡、生猪、蔬菜、小花生和林业五大主导致富产业,扩规模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三产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

2、科学决策,拟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发展定向,功能定位,布局定点的要求和“三集中”的原则,重点对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个科学可行,切实可靠的实施方案。

3、典型示范,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沿街的镇南村、沿路的周庄村和竹林村等3个工作基础较好的村,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工程,搞好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抓好上述三项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将一并抓好农民文化技能培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工作,使新农村建设绐终沿着健康轨道运行。

三、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并致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从我们调查了解所掌握的情况看,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担心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否会增加农民负担;二是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主动意识不强,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三是一部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将要认真宣传和引导,并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从我们界牌镇实际情况看,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思考:

第一,强化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农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牢固确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彻底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壮大实力,催生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要求。象我们界牌这样一个贫困乡镇,距离十分遥远,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应当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强势推进,稳步扎实的抓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能快一步快一步,能办一件办一件,能抢一拍抢一拍,尽可能地加快速度,缩短距离。当前,我们要致力从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是继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走以工促农,以工富民的发展路子。三是抢抓机遇,积极兴办各类社会基础事业,重点在农村交通、卫生、教育和小城镇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四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队伍。

第三、制定完善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挖掘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界牌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把社会财力资源引向导向新农村建设上来。对一些龙头企业,二、三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中心村建设,可以鼓励群众合股兴办,也可以鼓励本地能人大户独资兴办,还可以通过经营权、收益权转让,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办,多渠道的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加快建设速度。

第四,建议国家结合新农村建设这一实际,对农村一些政策作适度调整。一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进行调整,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顺利流转征用。现行政策土地承包30年不变,这给未来的农村道路建设、中心村建设用地的调整流转带来很大的难度,如现行政策不调整,总体建设规划就难以实施。另一方面,政府在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救助政策上要继续放宽,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要大幅度地提高扶持标准,集中实施救助,彻底解决他们看病难、子女读书难问题,以争得在和谐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弱势群体更多地享受改革成果,和周群众一起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的胆略、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谋求新突破,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富民强镇,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八

从开始,我局共投入3500余万元,分二期对全县254个村进行了电网建设改造。通过改造,我县的农村电网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5个村未经用电标准村改造。一、二期农网改造面仅为68.83%,全县尚有115个村未经用电标准村改造。这些未经整改的村虽然是同价了,但是存在着线损率高、容量超载、电压质量差等问题;私拉乱接、“三线”交越距离不足、线下建房与电力设施距离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供电安全可靠性低,不能满足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急需加以整改。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村目前的用电设施配置已不能满足农户用电需求,加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将面临第二次整改。特别是玉山地区由于季节性炒茶用电容量的迅猛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电网建设改造的步伐。据统计,玉山区域现有炒茶机8000多台,负荷达60000千瓦,而玉山区域2座35千伏变电所总容量仅15650千伏安。全县共有165个村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改。

二是10千伏、35千伏线路输送能力不足。虽然经过了两次农村电网的改造,更换了一批导线线径细的线路。但是目前的双溪线、墨林线、高二线、方前线、万苍线、胡宅线等10千伏线路输电能力依然十分弱,这些线路全部为单辐射型,且线路设备老化,不少水泥杆有裂缝,混凝土疏松脱落,露筋现象严重;横担、拉线等锈蚀十分突出;线路线径偏细,全为lgj-50导线,制约用电负荷的增长,且供电半径过长(全线长达40公里以上,高二线甚至高达108.397公里),末端用户电能质量极差,用户供电可靠性低,电能损耗大。同时在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中,我县没有安排35千伏网架建设,所以,35千伏设备也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导致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受限。

三是100千伏安及以下配变的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其中:100千伏安及以上共有96台配变未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功率因素低,导致电压质量差。

四是电网设备中存在着不少装置性违章。如:配变令克反装的有150台,高压线路对“三线”、对建筑物等的安全距离不足的有37处等。

五是一大批电能计量表急需更换。据统计,今年共有3万只机械表、超使用周期的电子表需要更换。

二、建设与改造项目和规模。

根据我县电网现状,为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局拟建农村电网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1、10千伏及以上的电网。

(1)110千伏尖山变35千伏配套工程:新建35千伏尖尚线、尖岭线,线路总长18.5公里;完成35千伏尚湖变电所、仁川变电所技改等,预算投资555万元。

(2)110千伏尖山变10千伏配套工程:尖岭ii联络线等,新建10千伏线路26.5公里,改造6公里;新、老城区建设开闭所及进出电缆(海螺山、南园、磐中、新城区3座、环网柜3座),新增、更换配变120台,计投入资金1972万元。

2、低压项目:新建线路22.6公里,改造线路404.458公里,整改低压标准村61个;更换表计4.3万只;加装无功装置。计划投入资金1213万元。

3、电网自动化项目200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3940万元。

三、资金来源、缺口和筹措。

(1)底农维费结余资金14万元。

(2)企业折旧和税后利润370万元。

(3)20省公司农维费补贴预计1500万元,用于正常运行开支300万,供电营业所等基础建设300万元,可用于电网改造资金900万元。

合计可支配资金:1284万元。

3、资金筹措:我局经济基础差,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缺口很大,融资能力弱。20,为建设110千伏冷水变,我局已向建行贷款500万元,年底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了48%;今年110千伏尖山变配套工程如果再贷款500万元的话,企业负债率将高达60%。因而,今年的.新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我们除了继续积极争取省市电力部门扶持外,很难依靠企业自身通过贷款方式获得资金,而且缺口部分资金全部由省、市电力部门扶持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四、请求县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1、帮助做好标准村改造政策处理。今年我们安排用电标准村整改的村有61个,其中有20个村是本身没有整改要求,这些村电网改造积极性不高,可能在政策处理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影响改造进度。

2、帮助动员农户做好过期家用保安器更换工作。目前我县农村家用保安器多数已过期,保安器投运率低,万一出现漏电现象,用户用电安全得不到保证。保安器属表后设备,系农户资产,按规定应由农户出资更换,但目前多数农户不愿出资更换。

3、帮助筹措电网建设资金。为了搞好新农村电网建设,建设一个相对坚强的xx电网,恳请县政府在新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中给予我局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4、提高因改路、改水、改房而导致电力设施改道搬迁建设补偿标准。目前35千伏、10千伏杆线的搬迁标准尚不够支付人工工资。

5、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尽量做到电力改造与新农村其它设施的建设改造能够统筹安排,步调一致;为电力设施的建设留足线路通道、配变位置;对新农村建设中电力设施的配置问题希望能够量力而行,从我县的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九

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科学谋划注重实效。

今年以来,**镇充分利用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工程和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这一契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产富民的路子,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科学谋划,明晰思路促发展。

(一)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近年来,**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了方家畈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全省卫生乡镇,是**市唯一夺得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楚天杯”的乡镇。今年,**镇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村被**市、**等5个村被**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我们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把握先发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近亿元的国投**、**土地整理和省投**高产农田示范项目以及花庙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1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三改一建”、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资金落户**。三是抓住省“百镇千村”项目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的际,我镇新农村建设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十年出成果”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把**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化纤纺织工业新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打基础阶段,主要是抢抓国投和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和高产农田项目(1亿元)以及20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机遇,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从各方面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好头、起好步。第二阶段(-)为突出重点、试点示范阶段,在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方家畈、**、杨山、袁码头等12个村的试点示范工作。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在20全镇60%的村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设施配套、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阶段(-)为深入提高阶段,努力提高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三)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到年,全镇社会口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57%,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8%;粮食产量稳定在6.7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年均递增8.3%;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6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卫生标准;100%的村级主干道达到国标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规划为先,绘就城乡统筹、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今年初,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了**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3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经镇委、镇政府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助农增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关庙山米业、施杨工贸、永隆米厂、福星油脂、清明湖珍珠养殖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引进一个投资过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九龙仙米”、**西瓜、**白鹅等农业品牌,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着力建设以“九龙仙米”品牌为主的.6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以“双低油”为主的6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以宝通农庄为龙头的6万头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以清明湖珍珠养殖场为龙头的3万亩优质水产基地、以**白鹅、土鸡养殖为龙头的1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以袁码头岗地开发为主的1万亩绿色林果基地,着力提高优势板块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三是切实抓好品种改良,提高种养效益助农增收。大力发展优质畜禽养殖业,力争全镇年饲养白鹅1000只以上的户达到20户、总饲养量达到20万只,年饲养土鸡、鸭1000只以上的户达到20户、总饲养量达到80万只;大力发展优质生猪养殖,力争全镇年出栏1000头的户达到20户、总量达到8万头;大力发展优质稻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大力发展优质水产,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四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助农增收。重点围绕“一盏灯”、“一口池”、“一张表”、“一根针”的“四个一”工程,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力争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农业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大力推广水稻、棉花、水果、生猪等优良品种,力争全镇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模式技术,力争高效模式种养面达到90%以上,稻鸭共育、稻田养鱼发展到亩,猪沼鱼、猪沼果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发展到5000亩。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加直接的技术服务。到2010年,全镇发展3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个,辐射带动全镇90%以上农户。五是搞活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坚持工业兴镇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以化纤纺织、机电建材为主的的特色工业,建设好关庙山化纤纺织工业园,力争五年内全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2家,年提供税收达到1000万元以上,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到2010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00家,就业人员达2000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组建种养专业协会6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23个,发展经纪人800人。六是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到2010年,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到10000人,打工收入达到1亿元。(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安定祥和的农村居住新环境。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扎实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面硬化9条主灌渠、50公里,硬化末级渠系400公里,做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硬化通村公路64.2公里,全镇所有村通水泥公路,镇级列养公路100%硬化,逐步形成“田成方、渠成行、水电路三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农户分组集并率达60%以上,改水、改灶、改厕户达到8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福利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切实巩固“普九”成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达到98%;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福星工程”,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8%以上。三是抓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从而化民怨、顺民气。四是加强依法治镇,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人民调解等职能部门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在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六是抓群防群治,确保社会治安长治久安。(四)文化为魂,倡导科学致富、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一是把农民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力争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到2010年,全镇农村干部和80%以上的农民都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农村“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发扬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争创新型农民、文明家庭、文明新村、信用户、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倡树文明新风。二是大力发展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所有村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宽带网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5年后全镇培育科技文化中心户500户,其中**市级50户。四是大力发扬传统文化事业。着力挖掘发展**楠管、唢呐、锣鼓、彩莲船等传统农村特色文化,每年推出1-2个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五)以人为本,建立高效运作、民主公开的农村组织建设新机制。一是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经过五年努力,使全镇各村组织活动阵地建筑面积均不低于200平方米,达到“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切实把村级组织阵地建成干部的服务中心、村民的活动中心和群众的议事中心。二是以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改进作风,加强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三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深入开展争创“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再创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力争3年内60%的村、5年内80%的村达到“五好村党支部”的要求。五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推进民主管理,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保障群众的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制订并落实《村民自治章程》,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六是健全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实行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三、周密组织,狠抓落实保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一是层层成立机构。镇委、镇政府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领导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由村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本村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选派了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5个**市级试点示范村担任第一副书记,切实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镇村共同组建23个工作队,深入千家万户,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全镇共拉横幅21条,办专栏23个,印发宣传资料1.2万份,举办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2批次,广大群众以主人翁姿态主动、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提出了不同的服务要求,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并制度了一月督查、一季度一碰头,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评比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部门联动,密切配合。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集镇、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组织编制不同类型的小康楼通用图集供农民选用;国土资源管理所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乡村道路管理站搞好通村公路建设规划,协助各村搞好村级道路的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卫生、环保、建设、农口部门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电力、电信、文化服务中心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民政、扶贫部门按照新农村规划建设要求,加大对重点村的扶持;工商、科技部门加大对新产业、新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贷款手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司法所积极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工作;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和动员党员、民兵、青年、妇女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三)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中投放,把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公路交通等各项支农资金相对集中捆绑使用,整合资源,用于新农村建设。镇直各部门、各单位对口包扶一个示范村,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资金扶持,投向新农村建设。镇政府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基金”,用于与上级政策性资金配套,对按照规划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实行以奖代补的专项扶持。(四)以点带面,典型引路。采取政府“点名”与各村自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袁码头村为第一批试点村。目前,**、袁码头村村庄规划已基本完成,组织阵地建设已全面完工;5个市级试点示范村的详细发展规划已上报镇委、镇政府审批。通过抓这些试点示范村的建设,其它各村也都完了初步规划,从而带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逐步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

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经济欠发达。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招商引资是必然选择的有效途径。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保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的持久动力和持久激情,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解放思想,把招商引资融入经济建设的新理念。招商引资是现实所迫,大势所趋,希望所在。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资源、资金等要求有序规范流动。效益显现快慢直接表现在人民群众最终满意度。实践告诉我们,发展经济光靠自身积累太慢,招商引资是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加速经济发展,只有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拉动,才能在短时期内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启动思想总开关,进一步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快慢,关键取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成败。

(二)突出位置,把招商引资贯穿到整个经济建设的始终。招商引资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和发展的第一要务,早招商、早发展,大招商、大发展,不招商、难发展。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突出农村产业开发、工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品位提升等重点,抓好项目争取、投资引进,挂大靠强,实现经济建设大发展。总之,通过抓招商引资来牵动经济建设起步,以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建设良性运行,用招商引资来体现经济建设成果。

(三)整合优势,把招商引资落实到整个经济建设的细节。经济建设既有硬环境建设,又有软环境建设。切实把招引资纳入整个经济建设体系之中,要求我们以有限政府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做到“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这个主题,从招商引资的接待、洽谈、签约、注册到项目落地,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地落实好,使客商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大,实现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和强大声势。凡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效。知微见著、善抓小事。时刻注重可能对招商引资造成负面影响的细微环节,适时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构筑承接外来投资的高位平台。

(四)加压驱动,把招商引资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关键。抓不抓招商引资、会不会招商引资,是衡量一个地方领导经济发展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实行招商引资“项目第一责任人”制度,切实把招商投资额、项目引进数等列入目标管理体系中心指标,制定出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实施重奖重罚,进而调动广大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多的精力、更扎实的'举措,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规模、上水平。近两年来,xx区立足实际,以项目为载体,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引资达20多亿元,新上两千万元以上项目19个,促进了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在基础薄弱情况下提速,gdp达到6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今年元月至6月份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和29.4。

二、建和谐,要把维稳保安作为基础之基础。

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没有社会大局的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

首先,打牢维稳保安的思想基础。“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邓小平说过“没有安定的环境,我们什么情况也干不成”。稳定的基础性重要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削弱和忽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我们要充分认识维稳保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治理;对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要靠前指挥,沉着应对,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扩大化,确保一方平安。

其次,优化维稳保安的组织基础。信访稳定问题多数发生在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在基层。加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整合和健全乡镇、村组、社区等基层综合治理机构,切实筑牢维稳保安的“第一道防线”,让群众安居乐业。xx区正在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就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维稳保安组织基础做起,为打造“和谐xx”,开展的治安防范齐抓共管综治化、群专结合社会化、点线面结合网络化有益尝试。

三是创新维稳保安的机制基础。牢固树立“稳定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借用阶层分析法和利益群体法,创建社会弱势群体的温暖机制、涉军特殊群体的帮教机制、维权群体的保护机制、越轨群体的处置机制。在坚持一手抓宣传教育,一手抓依法打击的同时,还要在完善综治、信访、安全生产等稳定方面的责任机制、预警机制、调处机。

制和督导考评机制上有所作为。

四是实现维稳保安的物质基础。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快速发展是维稳保安的坚实物质基础。在加快发展中,我们要切实提高协调发展能力,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下大功夫抓好教育、就业、保障等工作;更加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类各阶层人民群众,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其切身利益,用经济方法妥善处理和解决矛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三、变作风,要把求真务实作为关键之关键。

党的工作作风是整个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是求真务实。“求真”是承认客观存在,求规律、求真理,减少盲目性、主观性;“务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践,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首先,任务求真、目标务实是体现关键的切入点。要在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通晓外情的基础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战略眼光审视发展、稳定、改革的任务和肩负的责任,量力而行,多做群众愿意的、迫切需要的事情,多做基础性、长远性的事情。工作目标要通过科学地测算,综合考虑过去和未来,提出发展定位和“跳起来摘桃子”的长期、近期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节拍同频共振。近年来,xx区经过充分论证,确立了“再创新优势、融入大开发、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的发展定位,致力于建设“工业强区”“农业特区”“花园城区”和“文明新区”,这一务实的目标张扬了个性特质,彰显了xx实力魅力活力,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积极性。

其次,督查求真、效能务实是落实关键的着力点。公共行政具有管理与服务双重功能,既要有部署,又要既需要内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需要外部监督的推动。在工作落实中,要以“求真”精神,寻找切实有效的督查方式、方法,把组织督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动真的、抓实的、来硬的,确保工作到位;同时,以“务实”的作风深入一线,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和效率低下的情况。对招商引资、信访稳定、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实行月报季评,半年一小结,从而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得以高效运转、落实到处。

其三,考核求真、政绩务实是实现关键的落脚点。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以“求真”精神,认真总结已有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调整工作考核内容,改进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一套与之相符合的政绩的考核体系。用全面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群众观点来评价政绩,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进而在正确政绩观引导下,规范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行为,避免政绩考察的差异性,促进广大干部努力做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近年来,xx区“道路村村通”、“农村医疗保障”、“小城镇卫生饮水”“困难群众就业援助”等一系列惠民工程顺利实施,这些都是全区上下大力弘扬新时期xx“虎马牛郎”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励精图治的结晶。

四、常为民,要把激活干部作为保证之保证。

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完成为民大业,各级干部是决定因素和重要保证。常为民、乐为民,不仅要有“为民”的牢固思想,还要有“为民”的精神状态和过硬本领。

首先,观念先导,激活思想为民。要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遵循三代领导核心的教导,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之所需,扶贫济困,为民多办好事,常务实事。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群众接待日、现场办公、“亲民热线”等制度,搭建密切干群关系的平台或互动空间,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好各项工作得与失的标准。

其三,创新机制,激活潜能为民。大力推进以“活力”为核心内容的干部制度改革,拓宽选人识人用人渠道,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实现在更高的层次中引贤荐能,在更广的实践里考贤赛能,用更好的作风选贤任能,发挥各级干部聪明才智,“为民”建功立业。我们先后两次面向区内外招录40余名研究生、双学士、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增添了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较好地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同时对500多名干部进行上挂四大家机关学习、外派“两江”地区取经、调任信访岗位磨励和驻村锻炼,使一批干部综合素质快速提升,脱颖而出。我们还坚持看群众公认、看历史检验、看关键表现,坚持“四法”并举(即“三分之一”工作法、政绩累积法、民主评议法、奖惩兑现法),公开地选拔任用了两批科级干部,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得到全区上下普遍好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一

各位领导、评委:

下午(上午)好!我们***村是绩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历来民风纯朴、治安稳定。农村经济连年增长,公益事业不断推进。村两委干部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全体村民人心思富,富而思进。特别是10月村级规模区域调整以来,邻近的陈村、东干村整村并入,尚田村成为拥有多人3100多亩耕地的中心村,全村干部群众本着“并村更应并心”的宗旨,团结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先后被评为“县文明村”、“市文明村”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并作为“全市生态示范村”上报待评,村党总支还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我们申报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有其独到的区位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首先,尚田村、组干部和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近年来的共同努力,全村干群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农村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和提高!

其次,近年来,在村两委干部的身体力行下,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喜人的变化,3个自然村之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目前村村公路“路灯亮化工程”和总投资80万元的“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运筹之中。使地处岭南岭北交界地带的尚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等有利条件。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优势明显是我们尚田村较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尚田西瓜”凭其瓜甜个大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村已形成千亩绿色西瓜生产基地。年产值达50万元以上;除原有的传统木材加工外,笋竹两用林培育示范基地,经过近两年的高效运作,使盛产元竹资源的尚田村,在提高元竹附加值的加工上,为农民增产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此外,我们尚田村的农村经济发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乡来看,相对较高,加上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组织发动群众能力较好,村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清晰,建设氛围浓厚。村集体收入实现3.6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150元,位居全乡之首,无论是在捐资助学修桥补路,还是在扶贫济困/科技兴农上,广大干群都能以发展大局为重,齐心上阵,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

更为难得的'是,我们村在农村结构调整,双培双带等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经济状况较好的致富先锋,他们乐于奉献,乐于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他们投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较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派!

以上5大优势寄托着我们尚田村2000多名父老乡亲的殷切盼望,体现着广大干群极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而近年来,多位省市县领导视察和指导尚田工作时,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对尚田村的工作思路和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尚田的发展未来充满了希望!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当前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任务,给我们尚田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好机遇,我们全村父老乡亲企盼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和扶农措施,更愿全力以赴投入建设美好新农村行列之中,为此,在村两委的倡议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商定下,尚田村将紧紧围绕中央“20”字建设目标,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群众自愿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三大原则,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增加农民整体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二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搞好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指针,以“三清、四改、五化”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四新一好”为重点,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我“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二、总体目标。

hy――农业产业经济发展。

1、扩大白瓜籽种植面积,发展优势产业项目。预计达到1500亩。并与收购方签订回收合同,以保护价收购。

2、依托山产品大市场,鼓励村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预计20达到10万袋,三年内力争达到100万袋,成为我村的主导产业。

3、与鸡西林源牧业合作开发养殖肉牛项目,加大肉牛发展规模。大力发展肉牛“放犊还牛”工程。年引进西门塔尔品种肉牛500―1000头。

4、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把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5、项目建设工作。根据洋草村畜牧业发展较快的情况,大力发展畜牧业,在畜牧业上大做文章。2008年与鸡西林源牧业合作肉牛的养殖项目发展到500――1000头,力争三年内发展到3000头,实现规模化养殖,争取更大效益。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全面开展“三清、四改、五化”工作,全村在今年内完成“三清”工作,“四改”工作力争借助生态家园沼气建设项目进一步全面落实,2008年完成“两改”,没完善的进一步完善,没吃上自来水的争取上面支持,今年能吃上放心水。村屯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大对道路等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改善。

――农业保护体系完善。全村优势产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总量的70以上。继续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实施科学配方施肥和“三三轮耕”制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村文明法制提升。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普法活动,各类宣传教育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以创建“文明村镇”、“新农村、新家庭”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建设文明村镇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基层组织活力增强。按照“五个好”要求,稳步建设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班子集体。配齐配强村级班子,优化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拓宽发展党员渠道,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党建致富链活动扎实开展,开展率要达到100。

――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建立村级绩效考评机制,全面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承诺述诺制度,深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推行“村党支部领导、村代会决定、村委会执行”的农村民主治理新模式,确保村民自治在法制化的轨道有序运行。

三、实施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的时间步骤,结合洋草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高标准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下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一)调查准备阶段(2008年3月至4月)。

1、成立机构,落实责任。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职工作人员推进新农村建设,明确工作职责。

2、调查摸底,掌握实情。村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各村道路、住房、厕所、环境卫生、村情村貌等情况。对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谋划村屯建设和产业发展思路。

(二)启动实施阶段(2008年4月至10月)。

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制订实施方案,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专门部署,迅速启动,形成合力推进的氛围。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下发宣传材料、集中培训等形式,深入到农户进行宣传。

2、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在搞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搞好村屯建设、产业发展、经济带和景观带的规划设计。

3、集中力量,稳步推开。在3至6月集中开展以“三清”为重点的村屯环境整治活动。7月至10月集中开展以“四改”、“五化”为核心的村基础建设工作。

四、推进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富民工程。要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

1、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全村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的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3、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村领导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层层抓好落实。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三

明确目标任务坚持科学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扶贫开发进度,保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稳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

2006年,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万元,拓宽改造村级道路5条,25.8公里,建成4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8处,落实移民搬迁68户,256人,完成120亩土地的复垦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4元。

2007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认真抓好试点村建设。力争新安、坊塘两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年底硬件建设达到标准,其它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稳步推进。

2、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动员经济条件好的村,加大对村庄内基础设施的投入,硬化村内主干道路、修砌排水沟,搞好村庄内部的绿化工作。

3、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成立秦腔自乐班、秧歌队等文艺宣传队,为群众演出喜闻乐见的节目,提高群众的文化娱乐水平。在各村设立科普宣传栏、报栏和党务、村务公开栏,常年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使广大群众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长知识,掌握致富本领。

4、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改善乡容村貌。集中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组建乡村环境卫生清洁队伍,年内修建垃圾屋5个,设立垃圾集中填埋点8处。形成垃圾“定点放、定人管、定期运、集中埋”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绿色宝鸡创建工作,全力加强公路沿线绿色通道建设,完成绿化面积167亩,长度3.5公里,栽植各类花卉苗木1.38万株;管护好公路沿线栽植的女贞、柳树等绿化苗木。

5、认真落实民主管理制度,促进村级规范化管理。要认真抓好农村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在全乡各村开展“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保证党员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创新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把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调整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

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一是从科技培训、作务管理和技术服务入手,在提高花椒产量和品质上做文章,健全晁峪乡花椒服务站,提供花椒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不断引进新品种。全年花椒作务技术集中培训不少于4次。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力争全年挂果7000亩,总产量达到420吨,收入672万元,人均达到480元。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杂果,突出“一村一品”,积极发展各类专业村,引导各村走各具特色、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年内全乡新发展干杂果4000亩,力争达到5000亩。三是发挥好农业协会以及干杂果、中药材购销大户的作用,抓好干杂果对外宣传营销工作,树立晁峪品牌。四是积极引导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南岔河旅游、甘峪河水库垂钓为突破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壮大310国道沿线李家塄、新安村的餐饮服务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强化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加强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内全面完成甘庙、新安、上川、固川等村的扶贫开发及移民搬迁任务,力争年内移民搬迁100户,完成甘庙等村人饮工程和10公里的通达路、8条3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注重培训,促进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从业能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能是阻碍我乡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劳务输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抓住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设在我乡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年内计划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1500人。以宝天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年内输出5500人。

五、加大投入,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一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突出节育技术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兑现。二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抓好社会救济和五保供养工作。三是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注重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学校网点布局的调整步伐,建设寄宿制小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和谐奋进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四

各位领导:

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由**和**两个自然屯组成,**镇阿木塔旅游景区座落在境内。总幅员面积120282亩,其中耕地13933亩、草原28342亩、水面43007亩、林地35000亩(成材林21000亩,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0000亩)。全村总农户365户,总人口1371人,其中:蒙古族人口987人,占全村总人口72%,青壮年劳动力787人。,全村农业总产值810万元,人均纯收入3400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人均收入的65%。现有1000平方米奶站1处,千立方米以上青贮窖3个,村畜牧综合服务室1处;654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和青贮收割机各1套,双轴灭茬机1台;抗旱大井9眼,小井78眼;全村外出务工人员87人,年人均创收3500元。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土地连片种植;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一是引优汰劣,优化奶牛种群结构,计划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促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二是建2个1000立方米青贮窖,购置大型农机具5台(套),提升东兴青贮合作社服务水平。

三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奶站安装机械榨乳设备。四是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打中深井35眼。

五是做大林产业,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木材加工企业,转移劳动力50人。

六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引导村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组建旅游服务队。

七是新建环保节能房20所,力争完成40所。同时建成两个大型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0%。

八是打通村内主干道硬化3100延长米,绿化街道延长米,主街道安装路灯20盏,修建排水沟5000延长米。

九是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80%。十是组建文化大院,具体建设图书室、活动室、体育场及卫生所等群众公用基础设施。

四、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发送《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00余份,悬挂横幅12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0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2次,村民代表会、党员会4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二)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

我村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5%。目前奶牛存栏1124头,年交售鲜奶2100吨,商品奶收入350万元,人均占有鲜奶量达1.53吨。围绕畜牧强村,今年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卖次买好,优化和扩张种群。今年,通过信用社贷款、扶贫资金支持和农民自筹等方式帮助村民外购优质高产奶牛110头,以进一步优化种群质量,提高奶牛单产,加上自繁,全村今年奶牛存栏可达1350头,同比增长20%。现已报名外购奶牛户达130户。二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全村畜牧业合作化水平,加快该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奶牛业高效稳步壮大,我们村积极发动和组织奶牛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同组建奶牛合作社。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外购大型机械5台,新建1000立方米青贮窖2个,通过反包倒租的形式,以每亩260元从农户手中包回四块耕地800亩,用于连片种植青贮,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并可就地转移劳动力30人。三是全面普及舍饲精养,加大技术指导和投入力度。我们全面推广庭院种植紫花苜蓿,引导奶牛户科学饲喂,提高产奶量,计划平均单产达到4.5吨以上。四是改进奶站榨乳条件和环境。随着进站奶牛数的'增加,人工挤奶已受到较大制约,今年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协调伊利公司,为奶站上机械榨乳设备,还想办法解决奶站排污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奶牛业发展。

(三)着眼改善基础条件,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

今年,我们将通过群众自筹与水务部门的项目支持,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新打中深井35眼,加上原有喷灌设施,确保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提高亩产量。目前,在市、县水务部门的支持下,35眼抗旱井已全部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地块,根据井位、地块,农户按照自己的耕地面积按亩分摊井下及井上配套设施所需资金(经走访农户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已经一致通过),现已筹集资金21万元,推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发展多元林经济。

我们**村土地贫瘠,大部分是沙土地,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0亩,每亩收入不到200元。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好镇政府无偿提供苗木的优惠政策,我村计划3年内退耕还林4000亩,今年计划退耕还林1000亩,同时搞好林粮、林药、林草间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目前造林工作已做到了地块、苗木、农户“三个落实”,本着“早启动、快推进、保质量”的原则,我们将利用从现在开始的半个月时间集中搞会战,抢抓农时,完成造林任务。此外,我村有3.5万亩林地,现有成材林2.1万亩,其中村集体拥有成材林1万亩,为了发挥好这项资源优势,我村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木材加工厂,现已与大庆私营企业经营人于明达成协议,建木材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个。通过上述多种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五)坚持旅游与劳转并重,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在我县享有声誉的阿木塔杏花岛旅游区在我村境内。为了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村今年将购入旅游快艇2艘,组建一支20人的旅游服务队,增设勒勒车、射箭等传统娱乐项目,并为游客提供骑马服务和赛马表演。同时,加大就地转移和向外转移劳动力工作力度,计划今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劳动力26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六)利用好建房补助政策,鼓励群众多建环保节能房。

今年,按照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在市、县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强化激励等措施,坚持自筹为主、补贴为辅的原则,积极推进环保节能房建设,努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年内我村将确保建设20所,力争达到40所。目前,村里已收到建环保节能房申请55户,并将进一步增加。

(七)着眼改进村容民俗,加快公益设施建设。

按照建设新农村以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这一原则,我们在积极组织群众出工的同时,努力争取市、县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搞好公益设施建设。今年将建设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大院,硬化4500平方米,绿化200平方米,新建、翻建房屋10间,配备图书室、文化室、体育场、卫生室等场所和设施,集学习、娱乐、休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我们已开始实施柴草粪堆出村,现已规划确定了4个具体的柴草粪堆堆放点,并指定专人管理,4月15日前全部完成柴草粪堆出村,大力整治村屯环境。

(八)强化村民自治意识,塑造农村新风尚。

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广大村民的参与意识,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做到人人遵纪守法,人人都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建设管理好自己的家园。同时,发挥村妇联的作用,现已组建专门由村妇女同志组成的“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思想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户进行全面发动,认真开展“美在农家”、“洁净爱家”、“畜牧兴家”、“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以此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文明向上的新时代新型农民形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县、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关怀下,各项工作已开启了良好局面。我们**村全体干部群众一定会珍惜和把握好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与市、县、镇政府及各包扶部门一道共同努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与厚爱,以建设好新农村的实际行动,让上级满意、群众得实惠、乡村大变化,坚实地迈向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五

近年来,我镇利用区位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大规划"的总体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已经形成了东部观光旅游农业、中部工业加工区、西部物流园区的产业格局,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全镇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花岗石的开采加工,但是开采完之后这部分农民应该何去何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应当如何谋生?随着各地区公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区位优势也已经不再那么明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怎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篇章中,重点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家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句广告说得好:科技以人为本。其实不只是科技,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以人为本,包括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

那么怎么培训新农民呢?总不能都让他们去上大学吧?对,就是让他们上大学!是农村大学,也就是咱们的远程教育。对于培训新农民,远程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网络覆盖面广,每个村都有。里面的讲座知识丰富、全面,涵盖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实用技术、乡村剧场等多个方面,并且更新速度快。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两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网络系统,精心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是他们学习培训的一件新式武器。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通过远程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深入地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党的知识,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员"双学双带"能力。远程教育还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强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监督,最终达到管理民主。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通过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远程教育在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提倡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为树立农村新风尚做出了努力;通过教育片、文艺片的播放,积极配合各村开展的创建文明户、文明生态村等活动,最终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远程教育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运用适用课件组织教学活动,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科学种田、养殖、园艺和市场经济的教学,并通过网上农产品信息的疏通交流,进一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引导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各种企业和城镇其他行业转移。除了必要的技能培训,一些指导性的比如《农民务工指南》等课件,也给务工农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再就是远程教育为农村经济改革服务,农民群众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片,容易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成为农村改革的主体,从而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改革。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提倡节约型农业,提倡农业商品的绿色化、无公害化,不断提升农业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可见,远程教育这个新武器,作用面广,火力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一定要用这件新武器武装好我们的新农民,让他们在建设新农村的战斗中,节节胜利,高唱凯旋之歌!

演讲完毕,谢谢!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六

各位领导、同志们:

椒园村位于博兴县城东郊,全村总人口2300人,总户数660户,党员80名,,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后被省委授予“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连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村党支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结合本村实际,拓宽思路,积极谋划,力求创新,提出建设工业化、市民化、城镇化、和谐化、法治化新椒园的目标,推动全村的新农村的建设步入快车道。

一、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

(一)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全村经济作为一个城郊村,椒园村有着优异的区位优势,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提出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工业带动,全面发展”的战略带动全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开始,村“两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投资建设“城东大市场”,创建一个全新的工业园区和商贸流通交易市场。几年来,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将“城东大市场”建成了鲁北最大的农村工业和商贸流通交易业园区。目前,城东大市场规模达3800多亩,包括木材、竹器加工批发市场、钢材、铝材批发市场、车辆物流中心、农用车交易中心等六个专业市场。优良的软、硬环境,吸引了八方客商,先达化工公司、万达工艺品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东丽纺织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落户城东大市场,真正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工业园区。20城东大市场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依托大市场的带动作用,我村的餐饮、汽车修配、出租、旅店、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的主导地位已被第二、三产业所取代,农村的城市化格局已基本建成,截至年底,全村民营业户发展到300户,占总户数的40%以上;运输户达380户,占总户数的57.5%。目前,我村已形成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年产值超过1.5亿元、年利税近千万元的村办和民办企业体系。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营经济明星村”、“经济建设百强村”等荣誉称号。

(二)以市民化的思路培育新型农民我村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入手,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村里的基础教育。2005年村里将村小学并入县乐安实验学校,将村里的300余名学生当地名校接受教育,受到群众的欢迎,目前全村学龄段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二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群教育体系。我村作为全省远程教育试点村之一,投资8万多元建成了完善的农村党员现代教育网络系统,并以此为依托对全村群众进行每月不少于三次的教育培训,有力的推动了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目前,全村党员群众的参学率达到95%以上。有力的推动了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提高了致富能力和民主意识。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村支部将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实践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工作来抓,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纳部分由村集体完全负担。目前,我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使群众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

(三)以城镇化的思路建设现代化村庄近年来,我村积极探讨用城镇化思路建设新农村。一方面继续完善村内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300余万元,对村内全部街巷进行了硬化,并配套了路灯、封闭式下水道和道路绿化带。同时,借鉴城市管理经验,紧扣村容整洁这一重点,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公共事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每年都从集体收入中拿出资金,用于村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架设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与维护;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门前卫生管理区,责任到户,保证了村里整体的卫生环境;聘用了15名年富力强的村民专门担任“保洁员”负责村里几条主要街道的卫生。

现在的椒园村街巷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户户通上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率达到100%,新村与城区完全融合在一起,全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与此同时我们又提出村集体的“四个负担”,即:学生义务教育期间所有费用集体负担;村民生活用水集体负担;村民农业生产管理费用集体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有费用集体负担。同时,村里每个月还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30元的生活补助金。

(四)以和谐化的思路塑造农村新风尚从开始,我们在全村开展了“美在家庭”、“尊老敬老”系列评选活动,营造建康文明的邻里关系。对评选出的先进人物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这一过程使村民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我们还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过去,逢年过节,村里不少老人聚在一块烧香磕头,被迷信所困,现在老人们则是聚到一起扭起大秧歌、跳一跳健身操,比比谁家的儿女更孝顺。4月,村支部还组织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地行动。现在的椒园人在奔小康的征程上,崇尚的是开拓创新、科技致富、扶危济困等现代文明意识。计划生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村计生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市、县表彰。

(五)以法治化的思路推动民主管理进程我们紧扣管理民主这一要点,依托“双基工程”、“三级联创”和“村务公开”等工作,全面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使村内各项事务“透明化”。一是推进民主自治,建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每月5号召开由村民代表和党员参加的民主议事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群众认可的事就干,群众反对的事就不干,讨论后的结果在公开栏内公开,实现了事前议事民主化、事中决策科学化、事后监督规范化,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是健全长效机制。按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经常开展主题教育,并实行村干部综合考评制度,使其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通过扎实的基层党建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村打造出了一支肯吃苦,能干事的党员队伍,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二、近期的工作打算。

近期我们将完成城东工业园区内新修道路的配套建设和205国道沿线的房屋拆迁工作。首先是完成对城东工业园区内今年新修的三纵三横8700多米的道路的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工程。同时,按照“八通一平”的标准,实现城东大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与开发区工业园的对接,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区32平方公里新规划打下基础。

在205国道沿线,按照县委的路域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做好路域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保证按时完成整治任务。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城东大市场建设的同时加快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城东大市场的各项硬件设施,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为外来项目的落户创造优异的环境。同时,继续利用城东大市场的带动作用,推动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让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

总之,我村在农村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和先进单位相比仍显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探索和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努力向着村富民强,和谐文明的社会迈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xx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xx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xx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

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行蔬菜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大力引进就业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引导农民围绕“二扩大、三提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扩大”,即:扩大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两大主导产业规模。“三提高”,即:提高主导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

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逐步实现没有失学儿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喻户晓,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

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立足于育民、富民、智民、塑民,开展“十星文明户”、“新风示范户”、“五好家庭户”、“诚信经营户”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

四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

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降低社会犯罪率。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即:无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和歧视残疾人现象;无黄、赌、毒、黑、拐、邪、假等“七害”事件,无重大刑事、治安、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无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事件;无群体性或恶性上访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

七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九是弘扬农村文明传统,倡导邻里团结、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促进村容整洁,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

二是加快农民新村建设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做到“四化”,即:美化(房屋建设规范化,格调、色彩统一)、硬化(村社公路全部硬化)、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公路两旁栽植人行树)、亮化(有路灯)。村成立环卫队,定期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乡下人”成为“城里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五通”(通电、通气、通水、通路,通网络)。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

四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

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

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八

(2008―2010年)。

一、规划依据。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村位于***东侧,与县城区相邻,东至**路34公里,北与**接壤;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4.4度,土壤解冻期235天,无霜期153天,有效积温为2860℃,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

2、幅原面积:总幅原面积70961亩,其中耕地面积13084亩,牧业用地41798亩(其中草原20022亩),林地3478亩,森林覆盖率11;宅基地面积706亩,道路面积525,荒山、荒水面积8319亩。

3、组织机构及人口状况:辖区3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党总支1个,党小组10个,党员56名。星级文明户350户,超星级文明户20户,全村共有农户856户,总人口3346人,劳动力1493人,其中:男782人,女711人,青壮年劳动力611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口437只,务工经商转移劳动力284人。

4、人口素质结构及比例。小学文化1176人,占35,初中文化1874人,占56;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文化200人,占6;大专文化100人,占3。

(二)经济状况。

2008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27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15.7万元,占总产值30;牧业产值1305.1万元,占总产值48;其它各业产值598.2万元,占总产值22。全村人均收入5127元。

(三)建设优势。

一是地缘优势突出。***村大部分居民住在县城城郊结合部,环境优越,交通便力,**铁路、**公路穿村而过,电力通讯发达,城镇自来水、有线电视接近村屯。文化娱乐与城区互相衔接,**社区就在本村范围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完善,县第二小学、第四小学、第四中学设在本村区域内。**火车站前娱乐广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室是农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有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所、铁路卫生所3处。二是主导产业基础好。奶牛养殖与蔬菜种植已成为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几年来,建成牧业小区4个,青贮窖23个1950立方米,伊利榨乳站3个,年产商品奶3000吨,畜牧繁育、防疫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四三”型温室7栋,蔬菜大棚总面积23000平方米。响誉国内的乳制品企业伊利公司和县奶牛公寓在村行政区域内,同时有草业公司、青贮公司和大牲畜交易市场等多家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基本思路。

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奶牛提质增效工程,坚持多元牧业并举,打造精品牧业;利用城郊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扩大棚室蔬菜面积,创建蔬菜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村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任务、目标和措施。

(一)产业规划。

2008年,农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991.1万元,比2008年增长10,2010年达到437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0元,比2008年增长10;2010年达到人均收入6500以上。

1.畜牧业(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2008年,全村奶牛存栏要达2024头,比2008年增长15;鲜奶产量4800吨,比2008年增长15;大鹅饲养量达2.6万只;狐貉、獭兔等经济动物养殖要达4.5万只,畜牧业产值要实现240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到2010年,全村奶牛存栏3540头、大鹅饲养量4.5万只,狐貉、獭兔饲养量7万只,鲜奶产量10100吨,实现牧业产值3872万元,占总产值65以上。

措施:一是通过调动群众养奶牛积极性、招商、争取资金购进、辅助产业靠拢主导产业、转移劳动力创收购买等手段增加奶牛数量。二是坚持质主量从,发展精品,走好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奶牛要注重良种化率、规范化水平、单产“三个提高”,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工程。三是扶持贫困户,落实发展项目,帮助争取贷款,培育1000只以上大鹅养殖户4户,种鹅孵化大户1户,狐貉养殖典型户25户,獭兔典型户6户。四是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适应现代牧业发展要求。五是继续深化“服务也是产业”的思想,采取法人制、会员制、合同制的形式,组建各。

类经纪人协会,大力培育发展饲草经销、奶牛贩运、鹅雏孵化、大鹅、狐貉销售、防风种植等经纪人群体,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支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种植业(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2008年,完成抗旱保收田建设任务4485亩;完成1个农机合作社建设任务;粮、经、饲比例达到2:3.8:4.2;主要粮食作物亩产500公斤,经济作物亩收入510元;特色经济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35。2010年,粮、经、饲比例达到1.8:4:4.2;主要粮食作物亩产600公斤,经济作物亩收入620元;绿特色作物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0;建成3个农机合作社,机械化程度达到8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00亩,抗旱保收田占耕地总面积85,实现种植业产值1445.1万元,占总收入的33。

措施:一是依托城郊优势,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把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加快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在绿色特色种植上下功夫。二是完成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面积2600亩,规划改造节能温室10栋;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5。三是通过争取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争取贷款、农民自筹等多种途径,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增加大型农机具的保有量和配套率。四是按照“保农保牧”原则,以推广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计划打抗旱大井105眼,小井60眼。五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采取集中连片的'基地化发展模式,完善一批特色种植小区,形成村域特色种植业格局,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3、劳务经济(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十一五”期末,全村青壮年劳动力75以上得到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720人,实现务工收入360万元;2008年,培训劳动力6次达到500人,转移劳动力500人,实现务工收入260万元。

措施:一是采取基本素质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与普遍的劳动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把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三是大力扶持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重点组织建立牲畜交易、粮食贩运、技术服务、订单农业等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4、项目开发(2008―2010年完成)。

2010年贫困人口下降到3以下,2008年贫困人口下降到8以下。2008年建成年产15吨蔬菜净菜包装企业,项目资金由农村蔬菜合作组织筹措,项目责任人:***。2008年落实省土地复垦项目资金200万元,完成奶牛广场东侧盐碱化区域复垦面积1300亩,具备耕种条件对外进行发包,项目责任人***。2008年在八公里屯西侧规划70000平方米的新村一处,五年内计划建设50栋高标准、节能、环保生活住宅小区。2008年计划建设10栋,资金由包扶单位、社会各界与农民自筹共计150万元,项目责任人***。2008年村集体自筹24万元,建一栋400平方米办公室,项目责任人***。2008年争取县能源办项目资金3万元,完成10栋节能温室沼气池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

(二)村容村貌规划。

1.街面建设。

2008年,申请地方道路及包扶单位资金50万元,硬化村屯路4800米,其中:***屯1600米、***屯3200米,2010年村内主干道全部达到硬化标准;初步形成北街基设柴草堆放点四处;八公里设柴草堆放点四处;2010年全村堆放点全部达到规划要求。改造、新建环保节能住宅达到8,2010年达到30以上,2010年砖瓦化率达到60以上;在八公里屯西侧规划70000平方米的新村一处,五年内计划建设50栋高标准、节能、环保生活住宅小区,2008年计划建设10栋,资金由包扶单位、社会各界与农民自筹共计150万元。

2.绿化美化。

2008年,造林面积35亩,绿化植树5800株,绿化道路总长4800米,其中:北街基巷道绿化2000株,绿化道路1600延长米;八公里3800株,绿化道路320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以上,2010年达到30%以上;完成沼气池10处,2010年达到50处。

3.生活设施建设。

2008年争取县水务局及包扶单位落实安全饮水项目,总投资55万元,完成***屯82户自来水安装任务和**屯两眼人畜饮水井项目,实现自来水入户率到50,责任人***,2010年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100%;2008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以上,2010年有线入户率达到90以上;2008年村集体自筹24万元,建400平方米村办公室一栋。

(三)公共事业规划。

1.教育规划。

“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接受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育和职业教育达到50;2008年,小学、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0.3‰和3以下;主要抓好学龄前儿童入学、中学生辍学等问题。

2.卫生规划。

一是建立新型村级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把村卫生所办成农民看病的第一诊所,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补贴,人人都健康的人文环境。2008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0,2010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二是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奖励制度,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户进行奖励,给予一定福利待遇,带动全村计划生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文化规划。

到2008年,做到每两月放一次电影;建立村文化室一处,丰富农民文化生活。2008年,达到平安村要求,成为省级文明村标兵。

4.福利规划。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贫困、弱智、病残群体及灾情社会救助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有劳动能力的人(户)帮助他(她)们找增收门路,解决生活困境;每年在集体收入中拿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救助金,使他(她)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四)民主政治建设。

任务目标:村两委班子整体形成合力;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党务、政务、财务”及时公开;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减少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达到县级安全村标准;以“星级”文明户为载体,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8―2010年完成)。

措施:一是两委班子成员经常沟通思想,研究事务,做到分工不分家,形成强有力的整体合力。二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发展能力和化解矛盾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三是积极把种田大户、致富能人、养殖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开展以创建“平安村”为主的普法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基层干部、党员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农村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坚决执行“一事一议”和大事决策制度,做到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把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交给农民。(2008―2010年完成)。

四、资金筹措。

本规划需资金998.4万元。其中发展产业需要380万元,整治村容需要504.2万元,建设公共事业114.2万元,不可预见费30万元。

资金来源:

1.激发调动群众积极性投入388.5万元。

2.争取立项360.9万元。

3.争取帮扶单位支持200万元。

4.盘活村集体资产24万元。

5.村集体投入25万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十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的重点,是实现和谐农村的重要载体。对此,##镇党委政府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今年以来,通过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生活水平,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基。到目前,全镇形成了以试点村建设为龙头,有条件的村积极实施,其它村稳步推进的建设格局,根据统一规划,到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全镇全面普开。

##镇位于##市西南25公里处,辖24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2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9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万亩,其中经济作物面积3.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镇,全镇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总值占年生产总值的80%以上,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各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难度相对较大。2008年,##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以试点村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群众基础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务实重干,科学发展,徐徐渐进推进新农村建设,选择了条件较好的王宅村进行建设试点,进而通过典型进行示范带动。

一、方法及成效。

2008年,##镇把王宅村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点线面相结合,把握全局,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真正让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1、积极引导,强力组织,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力推进全镇农村道路建设进程。通过内引外联,多方位筹措资金,利用国家补贴农村道路建设的有利条件,倡导村民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士捐资修路,造富乡里。由于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镇24个行政村共硬化道路80多公里,现已全部实现“村村通”。作为王宅村不但提前实现“村村通”,今年又多方筹资17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1公里;制定了每修1米水泥路,给农户补贴50元钱的优惠政策,目前60%以上的农户门前通上了水泥路,预计今年年底,户户通上水泥路。

2、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镇现有文化大院10个,程度参差不齐。试点王宅村今年投资10余万元不但搬迁了村文化大院,还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改造,设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安装了健身器材,农民可以在农闲时,学习科技,锻炼身体。组织群众粉刷沿路房屋7000余平方米,刷写标语20余条,悬挂宣传新农村建设知识版面8块,投资2万余元对坑塘四周进行了硬化。同时,制定了文明村组、五好家庭标准,制定了农户下水道修建补贴标准,引导群众自觉规范各种柴草、垃圾堆放位置,净化了群众房前屋后生活环境。

3、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镇党委政府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镇,要想真正使农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只有切切实实把“一村一品”工程抓起来,这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发展之路。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充分发挥群众的种植和手工业传统习惯的优势,积极引导扶持,大力培育村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村就有10多个,大葱村,小麦繁育村,柳编村,花生米加工村,辣椒村,苇编村等等。支柱产业的形成,不但撑起了群众的腰包,还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活力。##村的小麦良种繁育已有24年历史,每年的繁育面积都在1200亩以上;##村的苗木繁育历史也300多年了,发展面积达5000亩,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亩均效益在6000元以上。这些农业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品牌特色,现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4、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改善村务民主管理形式。##镇通过刷写标语,召开群众代表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引导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新农村建设。##镇对照新农村“四化”、“八健全”的标准,逐步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让群众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民主管理意识。

一池三改”,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从而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滞后。一方面是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满足不了需求。##镇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1.3万人,占全镇总人口6.9万人口的19。这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加工业,收入偏低,职位不固定。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培训,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外出务工后只能在干中学,学中干,致使只有少数文化素质较高、悟性较强、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民工掌握了一些较为复杂的技术,而大多数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环境较差、收入较低的。另一方面是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滞后。应该看到,自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自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各项直补政策以来,农民的负担减轻了,思想包袱没有了,致富的劲头更足了,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但与此同时,农民的思想觉悟却没有因此而提高。一小部分人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只有短期利益,不顾最远利益;只想物质利益,不重文明素质提高。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没有及时跟上。

2、社会治安形势不稳定。在税费改革以后,农村相对而言减少了很多矛盾,群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勤劳致富中去,民事纠纷也处于下降趋势。但总体来看,农村的治安形势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集体财产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特别是盗割电缆、电线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造成的损失较大。二是警力不足,农村派出所的警员一般只有4―5人,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治安形势。三是由于实际与部分人利益产生矛盾而引起一些非正常上访现象突出。四是部分地区因利益冲突引起的治安案件有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因争夺资源而引起的冲突情况复杂,冲突面较大,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

3、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政策不明晰。无庸置疑,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否则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速度不可能加快,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提高的进程不可能加快,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不可能快速提高。但资金从何而来,宏观上是国家给、集体补、群众投,国家给的方面是有限的,而目前主要只集中在沼气及道路“村村通”建设上,然而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是更高层面的。以道路为例,不仅要村村通,而且要求户户通。以饮水工程为例,国家投资的重点是高氟地区,不在此范围的村所需要资金又从何而来?做为集体补的方面,以我镇为例,由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工业、第三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各村的集体经济实力较差,每年的办公经费也仅是从转移支付中划出的7000元左右,以这种实力来弥补新农村建设的费用几无可能,而镇级财政也是捉襟见肘,每年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额最大限度也仅有10―20万元。以此来看,农民不仅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理应是投资的主体,这种主体的作用如何发挥,筹资的办法、资金的使用如何规范,做为基层政府来讲有时也有难以操作的感觉,也就是说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政策和制度来规范。

4、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仍待加强。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村民自治章程》颁布以来,农民的自主权利和民主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对应的,农村基层组织,即村支部、村委会管理农村事务,进行重大决策和科学判断的能力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少部分村仍然存在管理、决策不规范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群众参与决策的方式不规范或意识较弱,容易形成极端,个别群众或认为必须按照个人意愿来决策事务,或认为只要不影响个人利益怎么办都行。二是个别地方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不协调,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协商机制,影响了村级班子团结,致使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不强。三是部分村两委不能很好的集中民智、民力,两委的作用仅限于管理日常事务,不能顺应形势有所创新,集中民智、民力发展经济。

三、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快生产发展,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各地要根据实际,尊重农民的种植和加工习惯,立足实际把特色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现代化,延伸产业链条,改变农业乡村两级集体经济薄弱、工商税收增长速度较慢的现状。

2、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除以阳光工程的形式培训外,还应以短期的实用技术培训为主,每年集中10―15天的时间,培训焊工、机械维修工、服装加工、车床加工等实用技术。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的文明程度有所提高,思想觉悟有所提高,关心集体、顾大局的意识有所提高。

4、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进一步明晰农民筹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为农民建房提供美观、实用、免费的住宅样图等。

5、帮助镇、村争取项目,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在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农业综合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必须要依靠项目支撑,这需要上级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6、进一步稳定农村治安形势。特别是要从严打击恶势力对农村的渗透,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保证乡镇企业经济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7、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在正确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规范村两委班子的职责、权利、义务,完善决策程序,制定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给予村干部合理合法足额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真正使村干部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行其权、获其权、取其荣、咎其过、惩其误。

8、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发展重点,抓出成效,从而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在加强教育、政策配套、完善体系、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培养造就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效、持续地进行下去。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二十

(―)。

一、规划依据。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村位于***东侧,与县城区相邻,东至**路34公里,北与**接壤;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4.4度,土壤解冻期235天,无霜期153天,有效积温为2860℃,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

2、幅原面积:总幅原面积70961亩,其中耕地面积13084亩,牧业用地41798亩(其中草原2亩),林地3478亩,森林覆盖率11;宅基地面积706亩,道路面积525,荒山、荒水面积8319亩。

3、组织机构及人口状况:辖区3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党总支1个,党小组10个,党员56名。星级文明户350户,超星级文明户20户,全村共有农户856户,总人口3346人,劳动力1493人,其中:男782人,女711人,青壮年劳动力611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口437只,务工经商转移劳动力284人。

4、人口素质结构及比例。小学文化1176人,占35,初中文化1874人,占56;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文化200人,占6;大专文化100人,占3。

(二)经济状况。

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27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15.7万元占总产值30;牧业产值1305.1万元占总产值48;其它各业产值598.2万元占总产值22。全村人均收入5127元。

(三)建设优势。

一是地缘优势突出。***村大部分居民住在县城城郊结合部,环境优越,交通便力,**铁路、**公路穿村而过,电力通讯发达,城镇自来水、有线电视接近村屯。文化娱乐与城区互相衔接,**社区就在本村范围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完善,县第二小学、第四小学、第四中学设在本村区域内。**火车站前娱乐广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室是农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有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所、铁路卫生所3处。二是主导产业基础好。奶牛养殖与蔬菜种植已成为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几年来,建成牧业小区4个,青贮窖23个1950立方米,伊利榨乳站3个,年产商品奶3000吨,畜牧繁育、防疫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四三”型温室7栋,蔬菜大棚总面积23000平方米。响誉国内的乳制品企业伊利公司和县奶牛公寓在村行政区域内,同时有草业公司、青贮公司和大牲畜交易市场等多家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基本思路。

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奶牛提质增效工程,坚持多元牧业并举,打造精品牧业;利用城郊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扩大棚室蔬菜面积,创建蔬菜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村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任务、目标和措施。

(一)产业规划。

20,农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991.1万元,比2008年增长10,20达到437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0元,比2008年增长10;年达到人均收入6500以上。

1.畜牧业(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2008年,全村奶牛存栏要达2024头,比2008年增长15;鲜奶产量4800吨,比2008年增长15;大鹅饲养量达2.6万只;狐貉、獭兔等经济动物养殖要达4.5万只,畜牧业产值要实现240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到2010年,全村奶牛存栏3540头、大鹅饲养量4.5万只,狐貉、獭兔饲养量7万只,鲜奶产量10100吨,实现牧业产值3872万元,占总产值65以上。

措施:一是通过调动群众养奶牛积极性、招商、争取资金购进、辅助产业靠拢主导产业、转移劳动力创收购买等手段增加奶牛数量。二是坚持质主量从,发展精品,走好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奶牛要注重良种化率、规范化水平、单产“三个提高”,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工程。三是扶持贫困户,落实发展项目,帮助争取贷款,培育1000只以上大鹅养殖户4户,种鹅孵化大户1户,狐貉养殖典型户25户,獭兔典型户6户。四是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适应现代牧业发展要求。五是继续深化“服务也是产业”的思想,采取法人制、会员制、合同制的形式,组建各。

类经纪人协会,大力培育发展饲草经销、奶牛贩运、鹅雏孵化、大鹅、狐貉销售、防风种植等经纪人群体,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支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种植业(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2008年,完成抗旱保收田建设任务4485亩;完成1个农机合作社建设任务;粮、经、饲比例达到2:3.8:4.2;主要粮食作物亩产500公斤,经济作物亩收入510元;特色经济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35。2010年,粮、经、饲比例达到1.8:4:4.2;主要粮食作物亩产600公斤,经济作物亩收入620元;绿特色作物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0;建成3个农机合作社,机械化程度达到8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00亩,抗旱保收田占耕地总面积85,实现种植业产值1445.1万元,占总收入的33。

措施:一是依托城郊优势,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把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加快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在绿色特色种植上下功夫。二是完成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面积2600亩,规划改造节能温室10栋;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5。三是通过争取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争取贷款、农民自筹等多种途径,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增加大型农机具的保有量和配套率。四是按照“保农保牧”原则,以推广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计划打抗旱大井105眼,小井60眼。五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采取集中连片的'基地化发展模式,完善一批特色种植小区,形成村域特色种植业格局,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3、劳务经济(2008―2010年完成)。

任务目标:“十一五”期末,全村青壮年劳动力75以上得到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720人,实现务工收入360万元;2008年,培训劳动力6次达到500人,转移劳动力500人,实现务工收入260万元。

措施:一是采取基本素质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与普遍的劳动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把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三是大力扶持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重点组织建立牲畜交易、粮食贩运、技术服务、订单农业等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4、项目开发(2008―2010年完成)。

2010年贫困人口下降到3以下,2008年贫困人口下降到8以下。2008年建成年产15吨蔬菜净菜包装企业,项目资金由农村蔬菜合作组织筹措,项目责任人:***。2008年落实省土地复垦项目资金200万元,完成奶牛广场东侧盐碱化区域复垦面积1300亩,具备耕种条件对外进行发包,项目责任人***。2008年在八公里屯西侧规划70000平方米的新村一处,五年内计划建设50栋高标准、节能、环保生活住宅小区。2008年计划建设10栋,资金由包扶单位、社会各界与农民自筹共计150万元,项目责任人***。2008年村集体自筹24万元,建一栋400平方米办公室,项目责任人***。2008年争取县能源办项目资金3万元,完成10栋节能温室沼气池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

(二)村容村貌规划。

1.街面建设。

2008年,申请地方道路及包扶单位资金50万元,硬化村屯路4800米,其中:***屯1600米、***屯3200米,2010年村内主干道全部达到硬化标准;初步形成北街基设柴草堆放点四处;八公里设柴草堆放点四处;2010年全村堆放点全部达到规划要求。改造、新建环保节能住宅达到8,2010年达到30以上,2010年砖瓦化率达到60以上;在八公里屯西侧规划70000平方米的新村一处,五年内计划建设50栋高标准、节能、环保生活住宅小区,2008年计划建设10栋,资金由包扶单位、社会各界与农民自筹共计150万元。

2.绿化美化。

2008年,造林面积35亩,绿化植树5800株,绿化道路总长4800米,其中:北街基巷道绿化株,绿化道路1600延长米;八公里3800株,绿化道路320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以上,2010年达到30%以上;完成沼气池10处,2010年达到50处。

3.生活设施建设。

2008年争取县水务局及包扶单位落实安全饮水项目,总投资55万元,完成***屯82户自来水安装任务和**屯两眼人畜饮水井项目,实现自来水入户率到50,责任人***,2010年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100%;2008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以上,2010年有线入户率达到90以上;2008年村集体自筹24万元,建400平方米村办公室一栋。

(三)公共事业规划。

1.教育规划。

“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接受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育和职业教育达到50;2008年,小学、中学生流失率控制在0.3‰和3以下;主要抓好学龄前儿童入学、中学生辍学等问题。

2.卫生规划。

一是建立新型村级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把村卫生所办成农民看病的第一诊所,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补贴,人人都健康的人文环境。2008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0,2010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二是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奖励制度,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户进行奖励,给予一定福利待遇,带动全村计划生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文化规划。

到2008年,做到每两月放一次电影;建立村文化室一处,丰富农民文化生活。2008年,达到平安村要求,成为省级文明村标兵。

4.福利规划。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贫困、弱智、病残群体及灾情社会救助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有劳动能力的人(户)帮助他(她)们找增收门路,解决生活困境;每年在集体收入中拿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救助金,使他(她)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四)民主政治建设。

任务目标:村两委班子整体形成合力;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党务、政务、财务”及时公开;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减少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达到县级安全村标准;以“星级”文明户为载体,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8―2010年完成)。

措施:一是两委班子成员经常沟通思想,研究事务,做到分工不分家,形成强有力的整体合力。二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发展能力和化解矛盾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三是积极把种田大户、致富能人、养殖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开展以创建“平安村”为主的普法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基层干部、党员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农村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坚决执行“一事一议”和大事决策制度,做到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把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交给农民。(2008―2010年完成)。

四、资金筹措。

本规划需资金998.4万元。其中发展产业需要380万元,整治村容需要504.2万元,建设公共事业114.2万元,不可预见费30万元。

资金来源:

1.激发调动群众积极性投入388.5万元。

2.争取立项360.9万元。

3.争取帮扶单位支持200万元。

4.盘活村集体资产24万元。

5.村集体投入25万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二十一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共有耕地面积2050亩,辖13个村民小组,2380口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全村以民用采暖、造纸机械加工业为主,现有企业10个,年产值达1.8亿元。

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战略,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努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在“抓”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六抓六新”。

一抓农民增收,发展新产业。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在工业发展上,我们村注重结合本村实际,给村内企业提供用地、用电、用水方面的优惠,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协调企业与村民间的关系。如:在桑宝公司新型采暖炉项目的征地工作上,有一少部分村民思想落后,成见较深,甚至到企业滋事生非,村干部就多次上门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化解了村企矛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此外,为国盛机械厂等新建企业在调整用地、生产线路架设方面提供帮助,保证了企业前期筹建和正常运转。村两委的服务跟上了,村内企业与村民的关系理顺了,农民增收也就有望了。我们依托桑宝、机械厂等龙头企业,积极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仅20,就安排村民就业100余人,直接促进了村民增收。农业发展上,我们在稳定两大优势企业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点发展了养殖业,全村共有规模养殖户6户,特色养殖户12户。此外,我们鼓励村民种植冬瓜、地黄等经济作物达50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工农业的协调快速发展,不仅吸纳了大批劳动力,也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年,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工率达80%,村内种植户、养殖户、产品加工运输户等专业户占全村户数的45%,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同比增长20%,非农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70%,全村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二抓精神文明,提倡新风气。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为切入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我们还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高标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设“四室”、“一场”、“一校”、“一台”和“六个协会”,初步具备了政治理论学习、法纪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等功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需要。今年春节,村里还组织了沁阳、焦作、济源三地农民门球邀请赛,活跃了村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欢迎。为了让村民看上有线电视,村两委积极与广电局协商,促成有线电视进村,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如今,我们村的村民逐渐养成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村里无不赡养老人现象,无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闹访现象,治安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逐步形成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新风尚。

三抓素质提高,培育新农民。创建和谐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我们村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联系市科协、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运用科技致富的本领,切实增强了村民转移就业和独自创业的能力。通过培训,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舞台。

四抓环境整治,营造新环境。我们村坚持以“创优美舒适环境,建文明和谐新村”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现象为突破口,从整治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入手,广泛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灶、改路,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做到了道路畅通、农居清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为了确保村内环境整洁,我们拿出1万元,组建了专门的环卫队,设立了固定的垃圾倾倒点、填埋点,彻底解决了村里脏乱差的顽疾。同时,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大小街道的路面进行了硬化修复,架设路灯60多盏,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村里的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为改善全村人的吃水条件,村里还投资5万元新打深水井1眼,目前,正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铺设自来水管道。

五抓村务公开,构筑新体系。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务政务的公开和民主决策,凡涉及全村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议论、决策。尤其是财务方面,村理财小组的职能得到了强化,任何开支未经小组审核的均不能入帐,村内财务状况的透明化,让村民对本村财务“心中有数,心服口服”。我们还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制定了新农村创建规划以及学习宣传、文化教育、法制道德、日常活动的目标、制度等,切实保障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使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六抓先进性建设,增强新活力。创建和谐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村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管理、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本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我们按照柏香镇“六好”村街的创建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继续实施“双强”工程,切实加强了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三农”的实力,使之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真正把先进性活动建成村民长期得实惠的满意工程。目前,村两委班子风气正、人心顺、想干事、比创业的氛围已初步形成,为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思想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发展意识不够强,党员、群众还没有形成“全员动员、人人招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发挥不够,没有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三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发展经济的措施不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力度还需加大。

三、下步创建思路。

随着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的不断深入,村两委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大和谐新农村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紧靠沁伏路的地利优势,依托民用采暖、造纸机械行业,通过把这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剩余劳力安置,全面协调工农业发展,为改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为创建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新伏背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的汇报篇二十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反差很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以卫生事业为侧,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费用8988.31亿元,其中城市医院占73.74%,县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仅占12.47%、3.22%、9.97%。可见,卫生费用还是主要流向城市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所得较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存在巨大反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显得明显滞后。目前还有一些农村通不了路、打不了电话、看不上电视、喝不上干净水。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1990~2004年的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新农村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需之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杨继瑞(2005)认为,新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特征,无疑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综合、和谐和科学的范畴。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1)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从影响农村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事权,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变“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民教育农民办”的情况,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使农民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另外,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使农民也能有机会迈入管理者阶层。

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无论是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打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国家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满足农民衣食住行的需要,农村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农村扩大生产的需要。这三个层次的需要是一个递进的关系,第一个需要是低层次的,第二个需要是中层次的,第三个需要是高层次的。而就目前农村物质生产方面的现实来看,我国大多数农村处于第二层次,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其剩余刚好够再生产需要,所以农民手里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现金,导致了农民看病难、孩子上学难、养老难的现象。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部署城乡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鼓励东西结合,制定有关东部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免征农业税,要从源头上降低农村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与农业生产投入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如果农民的收入增加速度与其生产投入增加的速度相当或者低于其生产投入增加的速度,那么,农民生活状况就会永远停留在第二个需要层次,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日益加剧。);加大政府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整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村基本生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对农村扩大再生产的扶持力度。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也可以说是一场生态革命。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上看,它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是培育农村生态产业、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根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依据农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要素,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从福建省来看,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占优势。据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福建省森林面积1.15亿亩,其中森林覆盖率、竹林面积、毛竹总株数、人工林蓄积量4项指标居全国第一。我省拥有优越的自然风光条件,是为开发农村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有力的天然条件。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坚持服务城市、提升价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开发理念,以现代农业展示、农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为特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园、农业产业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建设。至2009年底,福建省共有农业旅游示范点49个;乡村旅游扶持点78个,其中首批省级示范点创建单位28个;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单位165个,水乡渔村23个,农家乐330个。全省农家乐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8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亿元。发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也应当成为工作重点。注重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药、种、能等投入,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安全,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着力抓好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储运、加工、包装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二,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资源,促进农村生态资源的显著增值,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一是要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抓好退耕退牧还林还湖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环城林业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防止新一轮森林破坏,控制大树、古树移栽进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填塘、不砍树、不推山,吸取“大跃进”的教训。二是要珍惜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大力发展农村小康水利,充分发挥其灌溉功能、观光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闲功能,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防止水土资源流失。三是要推广利用新型能源。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能源村”、“卫生村”、“生态村”。

第三,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生态环境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小康水利、道路、电力工程建设,形成生态资源有效整合、环保设施统建共享、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使村庄、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和植被,搞好农村沟渠、堰塘整治及田园绿化,完善村庄建设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三是要分类指导开展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创新载体和模式,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着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既要预备走艰苦的路,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敢于迎难而上;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36504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