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挑战。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模板和范文,以及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不同领域的总结范文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考和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一
活动名称:
数数歌。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的学习绕口令。
2、学习读准诗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能有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动物所在的位置。
3、锻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其想象力。
4、教育幼儿要保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录音机。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接龙法。
教学过程:
一、模仿动物,导入。
师:请你像我这样做!(师模仿猫、象、兔、猴)。刚才老师模仿了几种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谁吗?师模仿动作,幼儿说出是哪种小动物。
师: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谁来说说。(指导幼儿用“我喜欢......”说句完整话。)。
过渡:今天呀,可爱的五兄弟也来到了我们中一班,想不想和它们见面啊?它们都很害羞,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闪亮登场,请你闭上小眼睛,它们就会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不许偷看哦!
(师将动物图片分别放在窗台上、柜子上、地上、黑板上、墙上)。
二、观察、说话。
师:请睁开小眼睛。你看到谁?它在什么位置?(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所在位置,把话说完整。幼儿说对后,师将图片按虎、鹿、猪、兔、鼠的顺序竖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跟五兄弟打个招呼吧!(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招呼)。
师模仿动物说话:“中一班的小朋友真是太热情,太友好了,咱们去野外捉迷藏好不好、”
师:想不想跟小动物玩捉迷藏?小动物要开始藏喽,你可听好哦!
三、学习绕口令。
2、师带幼儿念儿歌(重点读准几个动物的名字)黑板示儿歌。
(1)慢速清晰地(2)学大象伯伯粗声地(3)学小猫咪咪轻声地(4)师幼接龙。
(5)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
3、试编绕口令,体验成就感。
师:小朋友,想不想当小诗人,小作家,自己编儿歌啊?
分别找5名幼儿上前,按顺序发猫、鸟、鸭、马、蛙的图片,师提问其他幼儿这些小动物生活的场所或环境,来引导启发幼儿编绕口令。
四、思想教育:爱护小动物。
今天,我们跟小动物们玩得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和小动物相处呢?(师结合幼儿回答,点拨要爱护、不伤害小动物)。
五、播放歌曲《我爱我得小动物》,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二
1.初步理解5以内相邻数的意义,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
2.能够表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彩色串珠、数字拼板、数字胸饰1——5、小房子的卡片每人5个活动过程:
让幼儿跟着音乐走线。
《好朋友抱抱抱》。
第一轮教师请出6个小朋友,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两人抱抱。(找到旁边的好朋友抱在一起)重复两次。第二轮教师可请9或12人一起来玩,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三人抱抱。(找到旁边的三个人抱在一起)重复进行两次。
(1)教师按顺序出示小花形状的数字胸饰1——5,让幼儿认识。
(2)游戏:《小花开门》。
儿回答:“是2号,他们两个是离得最近的”。教师告诉幼儿1和2是两个相邻数。再以同样的方式请出3号小花,3号小花开门向前走出一步。引导幼儿说出2和3是相邻数。(即离得最近的两个数就是相邻数,引导幼儿说出2的相邻数有两个,1和3)。
(3)教师出示彩色串珠让幼儿观察,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2比1。
多几?(2比1多1)2比3少几?(2比3少1)2有几个好朋友?(2有两个好朋友)是几和几?(1和3)。
(4)教师总结:像这样,1以上的每一个数都有两个好朋友,一个。
是比它少1,一个是比它多1。(即这两个数就是离它最近的两个数,也就是它的相邻数。)。
(5)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给猫奶奶家的房子贴上门牌号。教师先。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游戏《找朋友》。
最快最准,并给予表扬或奖励,并分别报出自己的两个相邻数(5或者3),并说出5比4多1,3比4少1。最后大家一起说出4的相邻数是3和5。(游戏可反复进行)。
效果分析及反思:
本次活动开展得还算很成功的,大部分幼儿在课堂常规方面表现得都是挺好的,能够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意义,并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能够快速回答出5以内的相邻数。但经过家长们的反馈,有部分幼儿课堂常规不是很理想,没有完全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掌握得不够理想,这也是本次活动中本人所忽略的细节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动中我一定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让活动目标更明确。在以后的每次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顾及到所有的孩子,让家长们满意。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三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课件、梨子、苹果图片等,同桌每2人1捆数量为100的小棒。
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一个数。
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20的数:
数第1、2组(每组10人)学生人数。
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20的数。
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
2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二十一;
二十九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
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3个十。
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
(1)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
(2)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1.课件演示100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
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1)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
(2)汇报交流,突出方法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a、1个1个数,100个一是100。
可让回答的同桌同学之一先从65,1个1个数到75,并说出75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接着另一同学从75数到83,并说出83的`组成,最后,全班同学从83数到100。小结时,突出数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
b、2个2个数,以同桌两个两个起立,进行数数。
c、5个5个数,请一生上台边操作小棒边数数,然后全班学生同桌两人合作,5根5根数小棒。
d、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个十是100。
3.小结。
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三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培养能力:
1.猜数。
(1)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
(2)5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6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4)数出87后面的5个数。
2.“提问——回答”游戏。
3.看图填空。
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4.怎样数比较快?
5.倒数数。例,从61倒数到56。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四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点评:老师拟定的巨标较恰当,把“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数学较为抽象。小班幼儿学习数学需要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五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会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探究、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利用情境图片、小棒、计数器等辅助教学。
情境图片、小棒、计数器。
板书。
设计农家乐。
(1)玉米有多少个?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2)辣椒有多少个?10个十是一百。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到过农家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丰收季节的农家校园图片。
(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玉米有多少个?
(2)辣椒有多少个?
(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学生提出提出的问题。)。
(2)数一数。
师:玉米哟多少个?赶快数一数吧!
(学生独立数一数)。
师:谁愿意数给大家听?
(师指定几位学生,对于数20后面的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2、摆一摆。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小棒,请大家用小棒代替玉米边摆边数出28根吧!
学生数完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师28根呢?
(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看着你们的28根小棒,同桌相互说说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8吗?
(学生拨珠并交流想法,体会到几个十就是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是在个位上波拨几个珠子,从而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意义。然后请学生在计数器相应的位置写出28,并读出来。)。
师:2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8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3、拨一拨。
(1)师: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从28拨到31,要边数边拨。(当拨到29时,问学生:下一个数是多少?30应该怎样拨出来?)。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3、34和99,并让学生说说数的组成。
思考:每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活动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一说今天在课堂上你表现的怎么样?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情境图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程度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六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教具: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88817263544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反思: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不足: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一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七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熟悉的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引入。学生对水的最直观的认识是水的物理性质,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生活中水的应用和水的物理性质,在探究中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认识水,强化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等相关知识,理解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试验探究,明确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氢气(h2)的制取与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确定。
2.2过程与方法:通过h2的制取与燃烧、电解水等探究实验,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了实验是化学探究的基础,明白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1h2燃烧的现象及其产物,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2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水的组成,通过实验产物的体积比是v(h2):v(o2)=2:1,进一步理解水的化学式――h2o。
h2燃烧,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理论上的推断,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推断是正确的,探讨并确定了水的化学式。
5.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烧杯盛装的水)说出水的重要性,你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这是从那个角度对水的认识?
[学生]这是从物理性质的角度认识。
[教师]导入新课:水的组成。
5.2h2的仪器介绍和制取原理。
[教师]在了解如何制取氢气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手中的这套仪器————启普发生器,(讲启普发生器的作用)。实验室是用锌片和稀硫酸反映制取,现在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不用稀hcl来制取氢气。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不用稀hcl的原因正是同学们分析得到的结论,因为hcl有挥发性,制得的h2中会混有hcl气体而是氢气不纯。(将锌粒和稀h2so4装入启普发生器中,准备制取h2)。
5.3h2的爆炸实验。
[教师](实验)大家观察看到了什么?
[学生]肥皂泡快速上升。
[教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教师](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h2难溶于水。
[教师]你们总结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难溶于水是氢气的什么性质呢?
[学生]是物理性质。
[学生思考讨论]点燃前要对氢气进行验纯,而老师在点燃氢气前没有进行验纯,所以发生了爆炸。
5.4h2的验纯。
[教师]氢气如何验纯呢,如何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呢?
[学生]根据课本描述h2验纯试验的操作过程。
[教师](按试验要求进行验纯试验)根据同学的描述,大家判断现在氢气是否纯净,是否可以点燃了。
[学生]爆鸣声小,说明氢气纯净度高,可以点燃了。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点燃其他可燃气体时是否需要验纯?
[学生]需要,点燃可燃气体时都需要进行验纯。
[教师]那么点燃可燃气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呢?我们需要知道另一个名词————爆炸极限。(解释)我们现在已知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4%(体积分数)。
5.5h2的安全点燃。
[教师](点燃导管口的氢气)同学们观察火焰的颜色。
[学生]火焰的颜色是淡黄色的,与课本上描述的不一样,为什么呢?
[教师]释疑。
5.6h2燃烧的实质。
[教师](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请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烧杯上有水雾生成。
[教师]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说明h2燃烧产生了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师]这正好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大家能否写出h2与o2通过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
[学生](板书)氢气+氧气燃烧水。
[教师]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这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在下面写出)。
5.7电解水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解水实验)让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的是什么气体,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交流。
[学生]是化学变化,
[教师]在这个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元素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电解水的表达式是h2o电解h2+o2。
[教师](总结)。
5.8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学生]学生举例。
[学生]学生举例。
[教师]我们在实验中还接触到象h。
2、o2这样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我们把它们叫做单质。同学们总结一下单质的定义。
[学生]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6.1本课为《自然节的水》一章的第一节“水的组成”,课程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了水的组成。改版前的课程中将氢气的燃烧做为选学内容,认识水直接从电解水入手,改版后将氢气的燃烧改为必学内容,让学生从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方面去认识水的组成。我认为是这样设置更科学,更合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接受知识。
6.2引导学生探讨液化气、天然气使用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生活实践,体现了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理念,培育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价值观。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过程:
第1学时。
一、利用简笔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
2.显示独体字:
小嘴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木、水、石……。
小手写一写:书空字的笔画。
我们读一读:复习学过的独体字。
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课件中演示两个木合成林,三个木合成森)。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课件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
(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
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
(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女:明。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
《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
游戏:悄悄话。
三、学写字学笔画。
1.出示:从林。
观察:两个相同的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时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偏旁中捺变成了点。
2.学写:从林。
(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
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2学时。
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找到就大声地说:“……合在一起就念……”
2.开火车认读合体字生字卡片。
3.小老师带读生词卡。
二、学写生字。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生字,描出易错的笔画。
2.讲讲:甘中间的小横靠左不靠右。
尖小字的竖勾变成竖。
明日字旁变小、变窄。右边的月第一笔为竖撇,从竖中线的偏右的地方起笔,到左下格收笔。
3.教师范写学生描写。
三、读课文:
让我们再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编了什么儿歌。
四、布置作业:复习生词。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九
又是一轮的课旅,又是一次收获学习的时期。本次课旅,我们大班级部的课程是选择的科学课《数数的本领》。我们上的虽然是一节成熟课,但是上好这节课,还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看了吴老师的视屏课,我的感想很多。吴老师的教学活动相当精彩。吴老师的课没有半句话是不必要的,可见她的教学态度是多么严谨,活动中孩子们和观看教师的阵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又说明了吴老师上课是多么的幽默。听完这节课感觉活动非常成功,并且很有意义。所以我在翻版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有压力的,但是我也相信我能够完成好!
要翻版这次活动,首先要吃透原教师的设计意图,理解活动目标,熟悉活动的基本环节。因此,我借助网络资源,在网上继续观摩吴老师的这一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将原执教者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剖析,她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她是怎么问的,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她是怎么说的,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础上将之转变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我也给孩子们准备了教具(ppt),为的就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增加孩子的积极性!
这节课完整的上完,自己也在不停地反思中。有的地方还是处理的不够搭档,比如说在说面包有几种的时候,这个就没有处理好。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数学课就要老师的语言精练准确,有一个环节我就是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有点点小乱,但是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还是有孩子能够回到我的思路上的。(这是比较庆幸的)。
整节课感觉自己还是可以的,但是还是需要多研究多思考。这样才能上好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
1、学习7的形成,认识数字7,理解7的含义。
2、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过程。
3、培养幼儿迅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1、国王头饰一个。
2、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4、与幼儿相等的数字卡片。
5、音乐磁带。
一、开始部分。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小宝贝好!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图形宝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看课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原来是圆形宝贝,我想把它变成6个圆形,谁来帮助我呀?(黑板)幼儿复习6的数量,并操作,巩固对6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现在我想把6个圆形,变成7个圆形,应该怎么变呢?
(二)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初步学习7的形成。
(看看他做对了没,伸出小魔棒,123456,他做对了吗?掌声送给他,真棒!让我们也来变一变!变好了吗?数一数,123456,几个圆形?真棒!现在请大家再添上一个圆形,变成了几个圆形呀?6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变成了几个圆形呀?说得真好!(好,眼睛看我,小手藏好,告诉我6个圆形添上几个圆形是7个圆形?说对了!谁来帮我把它添好?(真棒)让我们看看这是什么形?原来是三角形,请大家变出6个三角形,变好了吗?请再添上一个三角形,变成了几个三角形呀?(真棒!好,眼睛看我,小手藏好,谁来帮助我把6个三角形变成7个三角形)这是什么形?请变出6个长方形,我要把它变成7个长方形,还要添上几个呢?6添上1是几?)。
(三)教师讲解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感知7的演变过程,进一步对7的形成的理解。(好,眼睛看着我,小手藏好,告诉我你是怎样把6片树叶变成7片树叶?。鱼宝宝也着急了,谁来帮助它?这有几朵小花?1朵小花添上几朵小花是7朵小花?谁来帮助它,1朵小花添上几朵小花是7朵小花?让我来帮助椭圆形宝宝。)。
——小宝贝们真能干!7片树叶,7条鱼,7朵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7里面有几个1呀?7像什么?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加深对数字7的理解。
(四)观看课件,进一步加深对7的形成的认识。
1、逐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思考,加深对7的形成的理解。
——这是谁呀?数一数,它能进去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动脑经,加深对7的理解)。
2、幼儿开动脑经,丰富对7的认识。
教师总结:小宝贝们说得真好,凡是数量为7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三、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表现都很棒,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参加森林宴会吧!播放欢快的音乐,大家一起舞蹈。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6和7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四、教具准备。
小棒小圆片小三角形。
五、设计思路。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设计听一听、猜一猜、涂一涂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数是可以分的。
2学生自由发言。
(我有6个圆片,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小小组有6个人,教室里有6扇窗户……)。
方法1.男生3个,女生3个。
方法2.扎辫子的一个,没有扎的4个。
方法3.戴红领巾的四个,没有戴的一个。
方法4.穿校服的有两个,没穿的有3个。
(二)第一次实践操作,初步了解6的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从小棒、圆片、三角形中挑选6个先摆一摆,再把摆法写下来。
3反馈、补充。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如何进行有序地摆。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摆了一种,有的摆了两种,也有的摆了三种,那怎样把这五种摆法一个不漏的把它摆出来呢?有没有好的办法,我们一桌上的小朋友可以先商量商量。
2、同桌学生讨论方法。
3、学生具体操纵。
4、反馈。
5、师:你觉得用这两种方法去摆好吗?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是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操作。要求更进了一步,要把这五种摆法一个不漏地全摆出来,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到有序地摆,也就是怎样摆法的优化过程,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难点,学生这个过程掌握得好,7的组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方法迁移,掌握7的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
3、反馈(指名学生说,其余学生根据他的摆法说出7的组成,教师板书)。
(五)游戏活动,巩固强化。
1、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清楚,听得仔细。
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清楚,听得仔细。
(教师分两次在水盆里扔小石块,如第一次扔两块,第二次扔四块,学生听,操作4次)。
师:哪个小朋友把第一次听到的和第二次用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来说一句话吗?
2、游戏:猜数。
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感兴趣吗?现在我手里有7粒弹珠,老师把眼睛闭起来,但是我能马上猜出你拿了几颗。
(师生互相猜学生互相猜)。
3、涂色。
师:你能给苹果娃娃涂上两种漂亮的颜色吗?
(六)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二
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
这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而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对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中,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三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
这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而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对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中,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愉快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接的感官认识,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认识100以内的数。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同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其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2、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数。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数数。
[让学生感知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老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样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最后出示其它8群羊,老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请大家先估一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教学例1:
(1)数数量和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实物小棒或其它学具。通过自己动手数数来验证自己的估数准不准。同桌合作数数,一人数,一人边看边听,数错了马上帮他纠正。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数数的结果,并展示数数的过程。
(3)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一捆是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也就是说10个一是一十。教师接着演示把其它小棒也10根10根地捆成一捆,捆完后老师问:一共是几捆小棒?(生回答10捆)教师接着问:也就是多少根小棒?(生回答100根)那也就是说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10个十是一百。
(4)验证小羊的只数。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手中的物品是100个,那小羊到底是不是100只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数之前你们先想一想,怎样数我们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怎样数又快又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出示100只羊,10只小羊用红线圈起来,教师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一个十。然后接着再把10只小羊圈起来,教师提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二个十。然后依次圈出3圈、4圈、5圈、6、7、8、9、10圈,教师问:这是几个十?最后生回答10个十。教师接着问: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那么小羊的只数就是100只。
3、教学例2。
例2的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活动,当数到几十九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数数的活动:
(1)利用学具直观数数。先让学生利用小棒从35数到42,然后。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小棒,接着再出示1根小棒,让学生从35接着数就是36,然后依次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当数到39时问:39后面应该是多少?使学生理解39根小棒再加1根是40根,39后面应该是40。然后接着数到42。在这里我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88数到100。
(3)对口令游戏,从56数到63,再数到72。
4、教学例3。
例3是学习数的组成。教学时先提出摆小棒的要求,老师说:请。
同学们摆35根小棒,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根呢?请同桌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单根的小棒,接着出示10根小棒捆一捆,一共捆了3捆,还有5根单根的。最后让学生看着小棒图说一说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教师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然后出示42根小棒,不再演示直接思考:4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生回答教师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此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数,最后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板书数的组成)。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四
1、教材分析。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
这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而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对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中,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教法、学法:
由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愉快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接的`感官认识,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认识100以内的数。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同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其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2、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数。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数数。
[让学生感知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老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样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最后出示其它8群羊,老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请大家先估一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教学例1:
(1)数数量和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实物小棒或其它学具。通过自己动手数数来验证自己的估数准不准。同桌合作数数,一人数,一人边看边听,数错了马上帮他纠正。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数数的结果,并展示数数的过程。
(3)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一捆是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也就是说10个一是一十。教师接着演示把其它小棒也10根10根地捆成一捆,捆完后老师问:一共是几捆小棒?(生回答10捆)教师接着问:也就是多少根小棒?(生回答100根)那也就是说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10个十是一百。
(4)验证小羊的只数。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手中的物品是100个,那小羊到底是不是100只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数之前你们先想一想,怎样数我们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怎样数又快又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出示100只羊,10只小羊用红线圈起来,教师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一个十。然后接着再把10只小羊圈起来,教师提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二个十。然后依次圈出3圈、4圈、5圈、6、7、8、9、10圈,教师问:这是几个十?最后生回答10个十。教师接着问:10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那么小羊的只数就是100只。
3、教学例2。
例2的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活动,当数到几十九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数数的活动:
(1)利用学具直观数数。先让学生利用小棒从35数到42,然后。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小棒,接着再出示1根小棒,让学生从35接着数就是36,然后依次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当数到39时问:39后面应该是多少?使学生理解39根小棒再加1根是40根,39后面应该是40。然后接着数到42。在这里我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88数到100。
(3)对口令游戏,从56数到63,再数到72。
4、教学例3。
例3是学习数的组成。教学时先提出摆小棒的要求,老师说:请。
同学们摆35根小棒,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根呢?请同桌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单根的小棒,接着出示10根小棒捆一捆,一共捆了3捆,还有5根单根的。最后让学生看着小棒图说一说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教师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然后出示42根小棒,不再演示直接思考:4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生回答教师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此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数,最后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板书数的组成)。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五
《6和7的组成》安排在一个课时,教学6和7的组成,是为了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准备的。教材先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地说出6的组成。7的组成教材是通过分正方体去体现的,但教材只给出了三种分法,其余的通过学生的联想得出。
学生已经有“5以内数的组成”的学习基础,而且6和7的.组成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应该结合给小圆圈涂色的画面,让学生边涂色边填写6的组成,但是重点应该讲解5和1、4和2、3和3组成6,其余三组让学生通过类推、联想直接推出。学习7的组成,方法是一样的。
1、让学生在涂色、摆学具的过程中,去感受6和7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能想到另一组组成;
3、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
2、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3、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复习旧知。
1、导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随意选择两个你喜欢的数比比他们的大小。
2、猜数:一个数比5大,这个数可能是几?一个数比5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六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40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