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论文(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2:16:11
儒家文化论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1-26 22:16:11 小编:雁落霞

写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知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优化学习过程。在写总结时,可以采用论证、对比、举例等方法,增加总结的说服力和可读性。读完这些总结范文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一篇完美的总结。

儒家文化论文篇一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代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想,其核心是“仁”“礼”。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主流文化,同时也是个学术概念、一个载体。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当下我们的餐饮业应提倡经济与文化并行的趋势,将儒家文化与现代酒店的经营理念相结合,经过一系列物化的手段,能够在酒店中取得具体的表现。酒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再将儒家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出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就是以酒店为载体,以顾客体验为本质的酒店经营模式。儒家文化的丰富多样能够促使酒店业形成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形成一种“用餐饮实践儒家文化,靠文化发展大众餐饮”的发展模式。儒家文化酒店就是在酒店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注入儒家文化,由单一的文化形式,转变为灵动的,具有人文特色的多元化文化载体的形式,在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上给顾客一种新的感觉,推动酒店发展。建设儒家文化主题酒店要定位准、启动快、经营稳、办事优,要有显著的特点,获得显著的成效,形成浓烈的文化氛围。因此,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在建筑空间、物品摆设、员工服饰、酒店治理、对客办事、经营运作等方面都应做出精心设计,以下是对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内涵问题的几点观测:

1寻觅优势,准确定位。

建设主题酒店,关键在定位的准确。很多酒店引进国外的酒店文化并且不加以筛选,对我国的酒店行业造成重大的损失。许多业内人士提出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永恒的。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在地方,地方的往往表现为民族的,民族的往往就是传统的。必须打造自己独到的文化酒店品牌,才是长久发展之道。但是文化本身有很多种形式,如名人文化、汉青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等。选准主题,并得到顾客的认同,是酒店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文化领域中,唯儒家文化传载千年,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因此选择儒家文化更容易被顾客介绍,产生共鸣,不会形成文化意识的壁泉。另外,山东乃孔孟之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要更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于是确立构建儒家文化酒店主题的实施计划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也是儒家文化精神的体现。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酒店经营,酒店就会富有个性特点,就会有吸引力,有新鲜感和现代时尚感。把“时尚”中的“文化”和“民族”中的“传统”进行有机地结合,古今融会,形成一种高品位的时尚,使人耳目一新。

2文化浸润,发掘潜力。

文化主题酒店要想真正成功,就要在设计和审关上下功夫,而这一切需要有一个过程。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别具一格的风景,就是中具有浓郁的文化元素及文化信息,使顾客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上都得到满足。富有文化个性的服务和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将会使酒店形成较高的卖点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更使宾客消费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酒店通过文化意境的熏陶,让宾客对所倡导的文化产生了兴趣,获得了在酒店物质消费以外的更多满足。文化主题酒店,在塑造酒店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和培养着宾客,或者说是在与宾客一同体验文化带来的乐趣。建设文化主题酒店,需将一种文化不断融入、浸润、渗透其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文化融入的时间越久,文化积淀就越深,表现形式就更为突出,品味就越浓重,发展空间也就越大,因此应在发掘文化深度方面做出一系列设计:

(1)因为儒学的兴盛是在汉代,所以酒店整体的建筑形式可以效仿汉代的建筑形式,也可效仿孔府的建筑风格。这样能使顾客更快融入儒家文化的氛围当中,同时独特的建筑形式,也会让顾客对儒家文化产生兴趣。

(2)在大堂迎门悬挂孔子画像或设立石像,并展示《论语》序说的内容,令人心生敬慕。在孔子像前架起古朴的案几,其上摆设有山东特色的燕子石文房四宝。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示儒家文化的外在形式,并让顾客了解儒家文化的内容,同时也能宣传山东的古文化,促进消费。

(3)厅内柱子上设置为《论语》的一个篇章,一楼为《论语》的第一篇《学而》,二楼为《论语》的第二篇《为政》,以此类推。这样可以由表及里,了解了儒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再来体验儒家文化的内在含义,顾客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儒家经典著作的.韵味,陶冶情操。

(4)建立起以古典“八音”为主调的古乐团,使整个酒店洋溢着儒家经典《诗经》为内容的歌曲。根据歌曲编排的艺术品位高的歌舞,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这样可以丰富儒家文化的内容,让顾客从不同的形式中体验儒家文化的精髓。

3同中求异,突出细节。

在酒店文化的大同中突出文化的细节,将儒家文化的精髓要义融入酒店的各个方面。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以仁为本,以和为贵,义利兼顾”成为中国传统商家标榜的招牌词语,如聚仁、仁祥、义兴、义泰等,都以儒家核心思想作为字号名称,能够获得广泛社会认同。服务员身着儒生的服饰,报菜名可采用古代宣读圣旨的形式,菜肴可以参照孔府菜的做法和名宇。更可细致到盛菜肴的碗碟、顾客用的餐巾纸也印上《论语》的经典语句。客房的命名可以效仿儒家大师居住过的府邸的名宇,巧妙运用“孟母三迁”的典故设置客房的布局。

4以人为本,同步成长。

应该将“人”作为文化主题酒店的主题内容。酒店的员工的素质决定了酒店的发展和品位。要注重人在酒店文化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酒店的外包具备了主题酒店的特质,酒店的内在应更加注意员工素质的培养。

(1)从酒店管理者角度出发: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为“仁”,酒店也应该考虑“中心物恺,兼爱无私”。创造充满爱的氛围。这种爱既包括酒店服务人员对顾客的关心,也包括酒店管理者对员工的关心。

(2)从创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孔子曾说“里仁为美”,根据这一观点,酒店可以引申为怎样为客人创造舒适、舒心、优雅的居住环境,顾客就是上帝,“客人永远是对的”。人们意识到,要想提高效益,必须有客人来,要想让客人来,必须有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要让客人感觉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3)从员工培训的角度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酒店在搞员工培训时,可以向员工灌输“中庸”的思想。所谓“中庸”,是儒家思想除“仁”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实际上讲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意思是说达到最高的服务境界了。酒店企业平时的员工培训工作,主要追求的是员工技术能力的提高,但口的总会离不开这种指导思想。

构建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就是打破原有的企业文化格式,再造强势文化。要深悟其要,文化先行、文化育人、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连锁,打造酒店文化产业。以促进餐饮业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

儒家文化论文篇二

在城镇化过的进程中,农民工是工人和农民结合的一种特殊的群体,目前,农民工开始分化成两个部分,一是最终以返回农村为标准,一种是成为了城镇居民。农民工群体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过渡性,所以“过渡”性的保障途径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权利,在与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衔接的情况下,考虑农民工群体的现实情况,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发挥社会保障功能,如吸引、分化等。此外,还应在扶持力度方面继续努力,充分发挥社保的吸引能力,使得农民的后顾之忧得到彻底的解决。

2.1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云南省内所有用人单位都要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让其获得工伤、职业病等补偿。有关监督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功能,利用政府的权威身份对用人单位施压,督促用人单位相关责任的履行,若企事业单位没有履行相关责任,相关部门应按条例严厉惩罚。同时强化工伤预防工作,积极制定适合云南省情的工伤预防工作模式和机制,尽可能遏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2加快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据了解,在云南省的农民工群体中从事建筑业的人数较多,而由于建筑行业的高危险性和污染性,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了给农民工提供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可以让农民工既参加工作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也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结合农民工自身情况,降低门槛,适当调整医疗保险的个人支付比例、住院押金等方面的政策,使之更好满足农民工切实需求,减轻农民工的负担,拓宽医疗保障范围,更好地为农民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2.3实施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在对云南省的农民工进行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可以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累积模式。共同承担医疗保险费用,以用工单位为导向,提高养老保险所占参保比例,降低个人缴费支出,同时缴费总额由个人享有,并可查询其缴费记录和账户积累情况。此外,若参保农民工意外死亡,其账户余额可由其法定继承人享有。基于农民工自身带有复杂性,所以因个体的不同对社会保障需求也不同,应因人而异制定保障制度,如分层保障。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是现行制度的组成部分,应积极鼓励该群体加入社会保险,如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等险种。与此同时,现行的保险制度也应得到完善,农民工应能够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对于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应采用过渡性的办法,建立个人账户,直接将个人相关社会保障权益计入账户。以身份证为信息登记依据,建立独立的个人账户。该措施的施行,使农民社会保险年限得以累计,及时高效地转移接续,大大消除了流动性大给农民工带来的忧虑。

3相关建议。

3.1政府建立完善相关政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符合农民工自身特点的户籍制度,弱化户籍制度对人们身份等级的区分作用。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也为了享有其本该拥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农民工不断奔波于城市农村之间。所以,改革户籍制度,消除二元分化,彻底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隔阂,逐步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公正公平,使农民工能够完全融入城市,不被户籍制度拒之门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的企业政府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而对于侵害农民工正常利益的企业,政府要严惩,利用自身权威优势对用人单位施压,促使其对员工应有责任的履行;积极发挥相关监督部门的作用,使国家出台的各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正确实施,给农民工带来切实的福利。

3.2企业积极履行相关社会责任。

劳资双方应该正式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云南省的农民工群体中,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工,甚至有的农民工连劳动合同的概念都不了解,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40%。在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存在不少违背国家法律规定有损劳动者权益的条款。所以,签订合法劳动合同,是保护合法权益的重中之重。同时,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发展理念,企业的管理应该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与员工的良性循环发展,员工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切实以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的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

3.3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

市场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现象―――资强劳弱,尽管农民工群体的人数比例大,但由于自身实力的局限,使其不足以与相关单位抗衡,怎样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应开拓相关的渠道使农民工的思想得以表达,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建立相关组织,如农民工工会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在发挥服务作用的同时履行监督职能,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帮助他们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提供相关就业援助,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降低农民工的失业率,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4农民工应完善自身维权能力。

政府等相关部门在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农民工不应该将全部的希望寄予外部力量,应该壮大自身实力,来更好地维护自身切实利益。首先,农民工应该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向新型农民工转变,为自己赢得话语权。云南省的农民工大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会地位低,生活水平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通过培训再学习等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对参保应有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参保积极性。

4结束语。

参保是一种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行为,是一种正确而有效的解决后顾之忧的保障方式,云南省农民工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将眼光放长远,积极参保,同时,随着我国法制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公开透明性,应该对我国的政策制度抱有十足的信心,摒弃自身的思想包袱,立足于未来,保障自己的切实利益。

儒家文化论文篇三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对策,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如何能通过统筹来减小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巨大差异,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切实地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的健康并且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的重大课题。

1.保障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前我国城镇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以下几种:养老、医疗和低保等各种社会保险保障项目,同时还有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项目以及其他最低保障项目。然而对绝大部分的农村来说,却仅仅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其保障,虽然在少数农村地区已经在试行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其他城镇已出台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却没有或基本没有在农村实行。

2.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巨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一百比一,同时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也产生了较大差距,人均支出金额已大于一千五百元。以20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为例,当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支出已经达到1.03万元,然而同期农村居民支出却仅仅只有695元,由此基本上可以推断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大约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水平的15倍,这些数据完全可以表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差异是特别巨大的。

3.筹资方式的不公平。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不仅仅只出现在社会保障的享有,在社会保障筹的资环节上城镇和农村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养老保险。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目前采取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并且,大部分费用是由企业承担的,同时我国的国家财政也给予了较多支持。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过程中,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用是由农村居民个人承担的,集体相对仅仅补助其中的小部份,同时政府的`扶持更是微乎其微,这就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水平的不公平。第二,医疗保险。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有四分之三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而城镇职工个人只需要承担其中的一小部份。但是在农村,虽然我国已经出台并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办法,但是相应地保障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是有较大得差异。第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的财政支出为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支持,然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却不同,其中各级政府承担四分之三,集体承担四分之一,但比较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总金额,城乡的差距仍然是极大的。4.管理机制的差异较为明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机制起步时间大大晚于城市,因此成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分头管理,导致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造成了当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统一,运行效率相对较低,运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缩小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对策。

1.制定统一社会保障政策。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全国性的规章制度,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地区的农民工和农民在跨地区转移的时候,尤其是在进城务工时,其社会保障账户没有办法随之调动,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农民工根本没有办法享有可靠且稳定的社会保障。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全国性的基本规则得以出台,同时逐步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第一,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从而改变当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和其他不规范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也必须加大监督力度,防止社会保障管理与执行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违法等操作。第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国家应该对社会保障的地域范围、缴纳标准、账户转移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统一做出高层次统筹性的规划。

第一,优化现有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必须尽快对现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对于繁多复杂的保障项目进行合并,从而可以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管理的规范化与可调控化。第二,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目前,对我国当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最迫在眉睫就是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同时加强并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三个最主要的社会保障项目。

4.更新并完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需要尽快地更新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运用现代先进科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能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卫国.论统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d].济南:山东大学,.

儒家文化论文篇四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结晶,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师法自然”还是佛家的“修心养性”,其思想的指向都是一个“和”字。

中国是最早提倡和谐思想的国家。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合”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核。儒家认为,人的自身和谐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应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基本准则;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切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谐与平衡运动。

一、自身和谐:和谐社会的道德需求。

儒家认为,人的自身和谐有利于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从而促使社会和谐。在儒家看来,社会混乱源于对个人的利益争斗,解决一切社会纷争的方法就是要尽力克制人的私利以服从于社会公利,这就需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论语·宪问》记载孔子三答子路问君子,一日“修己以敬”,再日“修己以安人”,三曰“修己以安百姓”,均以“修己”作为君子实现其理想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孟子也特别强调“修心”的重要性,将“修心”视作“修己”的重点所在。《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视为关于“内圣外王”的经典解释,现代人通常总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俗地讲,“内圣”就是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外王”就是施展抱负实现理想。“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推崇的最高境界。

儒家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贵和持中,和谐中庸,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为此提出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应遵守的价值原则。首先是“贵和”。《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认为人和与否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中国人把“贵和”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儒家以“仁”来和谐人际关系。从字形结构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就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其次是恕道。自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凡自己希望成就的事业,也帮助别人成就,凡自己希望达到的事情,也帮助别人达到。

实际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换位思考,要推已及人,由已心推知人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容易取得彼此的理解。许多社会矛盾就不会发生,即使有了矛盾也会很快的解决。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第三是礼让。这里的“礼”既是指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则、仪式,又指札貌、礼节、礼仪等,“让”是指不争,儒家认为只有以礼待人,才能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礼的约束,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平衡,发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孟子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求诚信,这样才会使社会风气更加和谐。

为了达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倡导“中庸”思想。“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即“过犹不及”。

以民为本:人与社会和谐。

个人重视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的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统治者要对老百姓实行“仁政”。要以德治民,爱惜百姓。孟子的与民同乐也是在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的命题是一致的。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充分尊重创造性,差异性。认为只有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广泛参考借鉴学习不同意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和谐。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够不成五彩,一种味道够不成美味,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只有承认不同,才能“相成”“相继”。儒家的这一思想瑰宝,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就是说,人生、生活、工作,社会充满了矛盾,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空不入。有人类、有社会、有生活、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矛盾之间的斗争。不过,社会要前进、要发展、要变化,就是靠矛盾之间的运动、运行、化解去改变原来的面目,推动历史前进的。儒家“和”文化中的和谐既是多样化中的和谐,也是差异化中的和谐。我们讲和谐,它是靠人们对矛盾的化解而进行的、实现的、完成的。这是因为和谐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物体,而是在运动、运行、发展中的一种渐进平衡,在差异中的协调,在纷繁中的有序,在多样性中的统一。“和而不同”,有差异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牢固的和谐,才是最新最美的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儒家思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确立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就是要扩展“爱”,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个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七》中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孟子提出“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禁止用过于细密的鱼网捕鱼,则大鱼捕,小鱼留,鱼鳖资源也就源源不断,永不枯竭;要“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是说到山林里砍柴要适时,秋冬草术零落可以砍伐,春夏草木生长时不宜砍伐,这样伐得当,则树木茂盛,取用不尽。把这句话演绎一下,可以认为这同今天反对滥捕滥猎,在保护自然上是一致的,是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也体现了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就会对人们进行报复。”这说明自然界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人类没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所以我们要根据“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来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片相处,这是儒家“和”文化中所真正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今天。我们讲“天人合一”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的,而非简单的历史回归。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让人与自然互动互利。

儒家文化论文篇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2500多年前的着名思想家孔子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句子。

告诫我们要选择身边的好的并且学习,选择坏的去改正。

从小就听说过古代有个很聪明的人,到了初中,学习到了他的一些名言,并对他有所了解,他是一个出生平凡的草民,他是个爱国爱民的匹夫,他是个拥有崇高思想的政治家,他名叫孔丘,但被大家熟悉的是孔子这个称号。

今天,我们看了史诗电影《孔子》,我开始有点了解孔子推崇的思想了,那就是“仁爱”,即一切都要以爱人为中心,这样可以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希望,使人们更加和谐,那么社会就会进步。

正如亚圣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可以看得出“仁爱”有利于国家发展。

片中由周润发扮演的孔子,一生追求礼乐仁和,一次他为了不让一小孩陪葬,与众大夫唇枪舌战,还很幽默的说出了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得众人发笑,成功救了小孩。

我觉得,孔子在面对众人的挑战下,依然沉着稳定,言辞幽默有理,让我钦佩不已,同时也看感受到了他的仁和。

在鲁国确被权势驱逐,颠沛流离十几年,这几年间,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到各国游说实行礼治,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不屈不饶的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斗志。

可是当时正值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大国吞并小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君王只想着怎么打仗,百姓只想着怎么活下去,试想下,如果你活在当时,会有空去接受什么仁爱之道吗,不太可能吧,我下顿饭能不能吃饱都是问题,还有那闲工夫去追求礼乐仁和,我爱他人,有谁来爱我,来解决我的温饱吗?所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说教并没有让人们接受。

于是一行人周游各国十几年后回到母国鲁国,决定不参与国事,从此传道授业,并且着书,后人则有因为书而理解他的,也有因为书而误解他的。

我觉得施仁政其实是有可能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的缘故,可是俗人却因为欲望,而产生的邪恶念头推动着人类走向灭亡。

孔子当然也会有痛心的时候,当我看到颜回为了把书从冰水中拿回来,最终淹死时。

我觉得鼻子酸酸的,可想而知孔子当时是多么的伤心,看着自己的徒弟为了拿回书被冰水淹死,却不能挽救的心情,可以说是绝望到了极点。

但是我们也能看出他的弟子们对他的尊重,还有子路战死沙场,可以说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听闻了他的死讯,他能不伤心吗?但是也可以看出其弟子作为大将的忠心耿耿。

“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是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子路留下了这句意味深远的话,我认为是说人们还是不懂在痛苦中体会到哲理,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去好好体会。

虽然礼乐仁和没有实现,但是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今儒学广受世界欢迎。

是位了不起的思想教育家,学者。

是他把教育普及化,是他创立了儒家学说,也是他给我们上了“仁爱”这一课。

儒家文化论文篇六

摘要: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是推进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既是酒店餐饮业的首要任务,又是检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良好途径。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作品“茶韵”为例展开分析,阐述了如何设计创新有效的作品,包括构思设计主题及摆台技能训练方法,以期对高职院校及酒店行业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酒店管理;职业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顺应时代发展、紧跟市场需求。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互长。

无论何种级别的大赛,组办方赛前都会向参赛方发放赛项规则文件,明确赛项名称、竞赛目的、竞赛内容、赛前须知、竞赛流程、竞赛方式、赛场规则、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奖项设定等内容。对照这些要求和标准,在大赛准备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参赛选手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整个过程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增进校际交流、开拓专业视野。

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对酒店行业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在当今的体验经济时代,酒店的餐饮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消费者追求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放松与享受。主题宴会是借助某种诸如文化之类的主题,以传统摆台为基础,向消费者提供宴会所需的菜肴、场所和服务礼仪的宴请方式。它需要运用一定的装饰物、餐具和色彩搭配来摆设整个台面,既能满足就餐者的需要,又要通过台面反映主题,营造具有特色的良好就餐氛围。因此,主题宴会的特色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法,主题宴会设计已成为餐饮界的发展趋势,设计创新、有效的主题宴会必定会为酒店的亮点,为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目前,虽说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产品层出不穷,但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产品层次不高,缺乏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过多的追求视觉效果,不便于服务工作,如主题装饰物过于高大,容易阻挡对方客人的视线,妨碍客人之间的交流。菜单仅重视外观形式,而忽略了菜单设计原则等,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性,急需改进。

三、关于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及赛前准备工作。

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更为注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便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竞技方面的必赛项目。竞赛内容通常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主线,涵盖理论知识测试、仪容仪表展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包括台面创意设计、菜单设计、中餐宴会摆台、餐巾折花、斟酒等)、现场互评、插花、英语口语测试共六大部分。参赛队在准备大赛前,指导教师需要深度解读大赛文件,构思出主题宴会设计的最佳创意,仔细筛选参赛选手,悉心指导其进行摆台技能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一)参赛选手的选拔与气质培养。

选手是能够顺利完成主题宴会大赛的表演者。因此,优秀的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和气质、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等。

(二)主题宴会名称的选定。

中餐主题宴会的名称应符合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与选手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选定具有较为贴切又富有创意的主题名称。同时,还要考虑设计主题需为选手量身打造,符合选手的外在形象和内涵气质。

(三)台面设计与摆台原料选购。

整个台面设计应更为大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欣赏性。依据美学设计原理,需要考虑到造型、色彩、质地、图案等诸多元素能否协调运用,从而达到台面设计的最佳效果。在选购摆件和插花造型时,需兼顾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又要精巧和雅致,努力做到突出主题、雅俗共赏。

(四)选手摆台技能与技巧训练。

摆台技能与技巧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需结合选手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单项训练与配套训练相结合,如,单一的餐巾折花训练、斟酒训练等。配套训练是将各个环节掌握后加以连贯的整体训练,并加以计时。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针对难点与易错点,还需要选手在课外反复进行训练,才可熟能生巧。训练前,指导教师要讲清训练的内容和重点并进行示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4]总之,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不仅是选手选拔、确定主题、台面设计、原料选购、技能技巧训练的结合,同时也是参赛队之间集体智慧与团队精神的比拼。

四、以“茶韵”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其创新有效性。

主题宴会设计作品“茶韵”是2015年辽宁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项目的作品,此作品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在此次大赛中,该作品获得一等奖,其作品展示及其设计元素解析如下:。

(一)关于主题设计。

茶乃天地之精华,作为中华民族的国饮,茶文化经久不衰。茶韵是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茶的品质、风格,表明达到同类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种感觉、美好的象征,也是一种境界。雅士茶道生发茶韵,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更在乎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乃至艺术欣赏。雅士茶道讲究茶中四大雅士的结合,即茶、香、花、画。在一个完整的茶艺摆台中,四者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本次主题设计就将围绕雅士茶道中的四大雅士展开,提出现代人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也应追求高雅的境界及闲适的生活。

(二)关于台面设计。

为了配合“茶韵”主题,台布采用棉麻质的深咖啡色,更增添了茶的韵味,使整个台面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在口布的选择上,采用墨绿色麻质口布,整个主题围绕绿色与咖啡色展开,墨绿色的口布更有画龙点睛之意。在椅套的选择上,选取与台布相同颜色的深咖啡色椅套,椅套与台布二者交相辉映,使整个气氛变得极为融洽。餐台中心装饰物主要围绕茶具和木具来进行造景。餐台中心平铺麻质鱼戏莲蓬图,其上摆放微景观小桥一座,金鱼两只,营造出鱼在水中游的动感画面,配以小巧鹅卵石,使整个画面更有灵动感。棕檀木茶排上摆放精致典雅的汝窑茶具,其后是古色古香的鸡翅木古架,二者经茶品的衬托,更显示出茶文化的精华。博古架上摆放茶杯、莲花摆饰、茶宠等物,在方寸之间将茶与灵动有机结合,丰富茶文化的内涵,极大地展示出饮茶的品位,让参宴者见证茶与木与生机的亲密互动,感受其间的灵动碰撞。创意的点睛之笔应该算是台中心的倒流香摆件,深色瓷质倒流香炉使整个台面增添了灵动之感。“茶”与“香”均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吸收了日月精华,深得自然的秉性,且茶与香给人带来的清新、平和、理智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极为吻合。两者相伴,相得益彰之余又显得妙趣横生。餐具采用黑色瓷质石头纹材质,质感虽粗糙,但茶的韵味和餐具的厚重交相辉映更增添了茶的古韵,可谓妙不可言。黑色的餐具给人典雅之感,也使整个台面富有文化性、观赏性。杯具选择与餐具质地相同的黑色酒杯,虽无高脚杯那样通透,但却给人以沉稳之意,让参宴者真正感受到中餐的魅力。筷架选择与汤勺相同的翠绿色,二者交相辉映。木质的长柄勺与筷子,使台面富有自然的气息。筷套与牙签套选用高档铜版纸打印,主体颜色为墨绿色,使整个台面更具韵味。在选手工装设计上,主体选用生机盎然的绿色。着装使得在茶深邃的韵味中能找寻出一丝生机,与台面交相辉映,富有灵动感。总体而言,本次主题设计以突出茶为中国带来的沉稳韵味为主线,通过摆放的物品烘托中国古韵、古香、古色,表达古茶古木与现代交融之感,可谓浑然一体,妙笔生花。

(三)关于菜单设计。

此主题宴会选用菜品具体如下:冷菜包括祁门红熏鱼、雨花茶凉瓜、毛尖拌山药、竹叶青牛肉、冻顶茶豆腐、茉莉香鹅蛋。热菜包括银针瓤海参、碧螺焗鲍鱼、龙井烹虾球、甘露熘扇贝、观音羊仔排、普洱茶香骨、毛峰爆芦笋、白毫杏鲍菇、雀舌蒸全鱼、滇红酸辣汤。主食包括金瓜抹茶糕、云雾煎葱饼。果盘为香茗鲜果盘。酒水包括香甜柚子茶和神仙品茶酒。“茶韵”主题宴会的菜单设计采用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佳肴融合的模式。食谱设计以中国著名绿茶、红茶、花茶、白茶、茶酒等入肴,其选料广博,烹调方法多样,口味丰富,色彩绚丽,注重营养平衡。三大宏量营养素配比合理,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色彩搭配艳丽,烹调方法涉及炒、爆、蒸、炸、红烧等多种技法,配以适量调配茶饮料,使得此宴会更加丰富多彩。动物性原料丰富,适量补充人体必需的优质蛋白;蔬菜中的根茎叶花果等品种齐全,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另外,还有丰富的豆制品,菜品的烹调方法得当,饮品中提供了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酒水以柚子茶其为代表的女士饮料与传统茶酒的完美搭配,仿佛让人嗅到如酒香般四溢、令人陶醉的清新味道。此宴会菜单色、香、味、形俱佳,并且数量适应,能够做到科学搭配、酸碱平衡,达到了营养平衡的膳食要求,适应大多数人群的需要。主题宴会从菜单设计及就餐用具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形成南北结合、口味互补之特色。总之,菜单设计及菜肴制作充分完满地演绎了中国茶文化之精髓,再次深度升华了“茶韵”主题,堪称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儒家文化论文篇七

摘要: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是推进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既是酒店餐饮业的首要任务,又是检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良好途径。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作品“茶韵”为例展开分析,阐述了如何设计创新有效的作品,包括构思设计主题及摆台技能训练方法,以期对高职院校及酒店行业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酒店管理;职业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顺应时代发展、紧跟市场需求。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互长。

无论何种级别的大赛,组办方赛前都会向参赛方发放赛项规则文件,明确赛项名称、竞赛目的、竞赛内容、赛前须知、竞赛流程、竞赛方式、赛场规则、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奖项设定等内容。对照这些要求和标准,在大赛准备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参赛选手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整个过程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增进校际交流、开拓专业视野。

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对酒店行业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在当今的体验经济时代,酒店的餐饮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消费者追求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放松与享受。主题宴会是借助某种诸如文化之类的主题,以传统摆台为基础,向消费者提供宴会所需的菜肴、场所和服务礼仪的宴请方式。它需要运用一定的装饰物、餐具和色彩搭配来摆设整个台面,既能满足就餐者的需要,又要通过台面反映主题,营造具有特色的良好就餐氛围。因此,主题宴会的特色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法,主题宴会设计已成为餐饮界的发展趋势,设计创新、有效的主题宴会必定会为酒店的亮点,为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目前,虽说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产品层出不穷,但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产品层次不高,缺乏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过多的追求视觉效果,不便于服务工作,如主题装饰物过于高大,容易阻挡对方客人的视线,妨碍客人之间的交流。菜单仅重视外观形式,而忽略了菜单设计原则等,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性,急需改进。

三、关于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及赛前准备工作。

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更为注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便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竞技方面的必赛项目。竞赛内容通常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主线,涵盖理论知识测试、仪容仪表展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包括台面创意设计、菜单设计、中餐宴会摆台、餐巾折花、斟酒等)、现场互评、插花、英语口语测试共六大部分。参赛队在准备大赛前,指导教师需要深度解读大赛文件,构思出主题宴会设计的最佳创意,仔细筛选参赛选手,悉心指导其进行摆台技能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一)参赛选手的选拔与气质培养。

选手是能够顺利完成主题宴会大赛的表演者。因此,优秀的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和气质、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等。

(二)主题宴会名称的选定。

中餐主题宴会的名称应符合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与选手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选定具有较为贴切又富有创意的主题名称。同时,还要考虑设计主题需为选手量身打造,符合选手的外在形象和内涵气质。

(三)台面设计与摆台原料选购。

整个台面设计应更为大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欣赏性。依据美学设计原理,需要考虑到造型、色彩、质地、图案等诸多元素能否协调运用,从而达到台面设计的最佳效果。在选购摆件和插花造型时,需兼顾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又要精巧和雅致,努力做到突出主题、雅俗共赏。

(四)选手摆台技能与技巧训练。

摆台技能与技巧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需结合选手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单项训练与配套训练相结合,如,单一的餐巾折花训练、斟酒训练等。配套训练是将各个环节掌握后加以连贯的整体训练,并加以计时。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针对难点与易错点,还需要选手在课外反复进行训练,才可熟能生巧。训练前,指导教师要讲清训练的内容和重点并进行示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4]总之,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不仅是选手选拔、确定主题、台面设计、原料选购、技能技巧训练的结合,同时也是参赛队之间集体智慧与团队精神的比拼。

四、以“茶韵”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其创新有效性。

主题宴会设计作品“茶韵”是2015年辽宁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项目的作品,此作品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在此次大赛中,该作品获得一等奖,其作品展示及其设计元素解析如下:。

(一)关于主题设计。

茶乃天地之精华,作为中华民族的国饮,茶文化经久不衰。茶韵是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茶的品质、风格,表明达到同类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种感觉、美好的象征,也是一种境界。雅士茶道生发茶韵,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更在乎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乃至艺术欣赏。雅士茶道讲究茶中四大雅士的结合,即茶、香、花、画。在一个完整的茶艺摆台中,四者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本次主题设计就将围绕雅士茶道中的四大雅士展开,提出现代人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也应追求高雅的境界及闲适的生活。

(二)关于台面设计。

为了配合“茶韵”主题,台布采用棉麻质的深咖啡色,更增添了茶的韵味,使整个台面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在口布的选择上,采用墨绿色麻质口布,整个主题围绕绿色与咖啡色展开,墨绿色的口布更有画龙点睛之意。在椅套的选择上,选取与台布相同颜色的深咖啡色椅套,椅套与台布二者交相辉映,使整个气氛变得极为融洽。餐台中心装饰物主要围绕茶具和木具来进行造景。餐台中心平铺麻质鱼戏莲蓬图,其上摆放微景观小桥一座,金鱼两只,营造出鱼在水中游的动感画面,配以小巧鹅卵石,使整个画面更有灵动感。棕檀木茶排上摆放精致典雅的汝窑茶具,其后是古色古香的鸡翅木古架,二者经茶品的衬托,更显示出茶文化的精华。博古架上摆放茶杯、莲花摆饰、茶宠等物,在方寸之间将茶与灵动有机结合,丰富茶文化的内涵,极大地展示出饮茶的品位,让参宴者见证茶与木与生机的亲密互动,感受其间的灵动碰撞。创意的点睛之笔应该算是台中心的倒流香摆件,深色瓷质倒流香炉使整个台面增添了灵动之感。“茶”与“香”均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吸收了日月精华,深得自然的秉性,且茶与香给人带来的清新、平和、理智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极为吻合。两者相伴,相得益彰之余又显得妙趣横生。餐具采用黑色瓷质石头纹材质,质感虽粗糙,但茶的韵味和餐具的厚重交相辉映更增添了茶的古韵,可谓妙不可言。黑色的餐具给人典雅之感,也使整个台面富有文化性、观赏性。杯具选择与餐具质地相同的黑色酒杯,虽无高脚杯那样通透,但却给人以沉稳之意,让参宴者真正感受到中餐的魅力。筷架选择与汤勺相同的翠绿色,二者交相辉映。木质的长柄勺与筷子,使台面富有自然的气息。筷套与牙签套选用高档铜版纸打印,主体颜色为墨绿色,使整个台面更具韵味。在选手工装设计上,主体选用生机盎然的绿色。着装使得在茶深邃的韵味中能找寻出一丝生机,与台面交相辉映,富有灵动感。总体而言,本次主题设计以突出茶为中国带来的沉稳韵味为主线,通过摆放的物品烘托中国古韵、古香、古色,表达古茶古木与现代交融之感,可谓浑然一体,妙笔生花。

(三)关于菜单设计。

此主题宴会选用菜品具体如下:冷菜包括祁门红熏鱼、雨花茶凉瓜、毛尖拌山药、竹叶青牛肉、冻顶茶豆腐、茉莉香鹅蛋。热菜包括银针瓤海参、碧螺焗鲍鱼、龙井烹虾球、甘露熘扇贝、观音羊仔排、普洱茶香骨、毛峰爆芦笋、白毫杏鲍菇、雀舌蒸全鱼、滇红酸辣汤。主食包括金瓜抹茶糕、云雾煎葱饼。果盘为香茗鲜果盘。酒水包括香甜柚子茶和神仙品茶酒。“茶韵”主题宴会的菜单设计采用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佳肴融合的模式。食谱设计以中国著名绿茶、红茶、花茶、白茶、茶酒等入肴,其选料广博,烹调方法多样,口味丰富,色彩绚丽,注重营养平衡。三大宏量营养素配比合理,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色彩搭配艳丽,烹调方法涉及炒、爆、蒸、炸、红烧等多种技法,配以适量调配茶饮料,使得此宴会更加丰富多彩。动物性原料丰富,适量补充人体必需的优质蛋白;蔬菜中的根茎叶花果等品种齐全,提供大量的膳食纤维。另外,还有丰富的豆制品,菜品的烹调方法得当,饮品中提供了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酒水以柚子茶其为代表的女士饮料与传统茶酒的完美搭配,仿佛让人嗅到如酒香般四溢、令人陶醉的清新味道。此宴会菜单色、香、味、形俱佳,并且数量适应,能够做到科学搭配、酸碱平衡,达到了营养平衡的膳食要求,适应大多数人群的需要。主题宴会从菜单设计及就餐用具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形成南北结合、口味互补之特色。总之,菜单设计及菜肴制作充分完满地演绎了中国茶文化之精髓,再次深度升华了“茶韵”主题,堪称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儒家文化论文篇八

[摘要]分析了公益性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社会阅读风气的引导、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创建和谐的社会阅读环境,使图书馆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阅读社会阅读。

阅读是现代人文化性学习和认知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心智发展的最有效方式。阅读的深层意义在于启迪人的心灵、熏陶人的品格、丰富人的素质和精神世界。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资源与环境对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作为公益性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社会阅读风气的引导、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创建和谐的社会阅读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1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

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源泉,只有当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时,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中蕴含的知识才能转化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力量和财富,才能激发出读者工作的生命力。读者的阅读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满足具体需要的过程。读者产生阅读需要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分析,一般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1)社会型阅读需要,是指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许多读者群所具有的社会共同性阅读倾向。这种社会共同性阅读倾向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潮流的共同需要。其特点表现为: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文献阅读需要量大,阅读时间较为集中,阶段性强,成为读者的阅读中心。

(2)专业性阅读需要,是指从事生产、科研、教学以及从事其他各种业务工作的读者最基本的职业需要。其特点表现为:读者的专业活动决定着专业需要的内容、范围和重点。在为他们服务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他们阅读需要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有区别地为他们提供专业对口服务。

(3)研究性阅读需要,是指读者从事专业研究任务所产生的阅读需要。这种阅读需要具有研究课题广泛,所需文献复杂多样,有时间限制,必须如期完成各阶段的文献查阅任务等特点。为研究型阅读需要的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应积极主动地、精准地为他们搜集、整理、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料。

(4)业余型阅读需要,是指读者在工作、学习之余的个人兴趣爱好需要,它具有广泛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中,这种类型的读者占有较大的比例。

2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

读者的阅读目的,是指读者为了实现阅读愿望,完成阅读行为,达到阅读效果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阅读目的除受阅读动机的直接影响外,还受读者个人的兴趣、情绪、能力等诸多因素、条件影响。按照阅读效果的基本要求,人们将阅读目的区分为四种类型:(1)学习型阅读目的,具有学习型阅读目的的读者,他们往往是为了系统地学习、掌握某种学科、专业的有关知识,为未来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具有信息型阅读目的读者,他们的阅读行为一般是有计划、有系统、有层次的进行。

(2)研究型阅读目的,具有研究型阅读目的的读者,他们往往是为了解决生产科研中的难题或为了探索新的领域的课题,从事具体阅读活动。他们阅读文献的特点与一般读者不同,他们对所需文献的要求往往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专指性,其内容往往涉及所需课题文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一种较高层次、较高水平的阅读目的。

(3)应用型阅读目的,具有应用型阅读目的的读者,他们往往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生产、科研、教学中的具体疑难问题而从事具体的阅读。这种类型的读者在从事阅读活动时。往往都是有针对性地查找利用有关文献信息,从中吸取和利用有关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自己碰到的疑难问题。

(4)享受性阅读目的,具有享受性阅读目的的读者,往往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丰富个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内容而进行具体的阅读活动。

这种类型的读者通过阅读自己喜爱的馆藏文献,包括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调节紧张工作之后的情绪之外,还能从中受到教育启迪,获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3图书馆促进社会阅读的方法。

3.1提供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书架与桌椅的布局和摆设应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室内要采光充足、色调淡雅柔和、点缀几盆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以典雅的字画做装饰,令人赏心悦目,而伟人的名言警句则可促人奋进。图书馆要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提供服务水平。如齐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节假日不休班,延长开放时间。

并开办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还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要做好文明礼貌为读者服务。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窗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给读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工作人员应努力做到文明服务,严于律己,在馆内要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接待读者要热情,检索证件要礼貌,递交书证要手送,解答咨询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工作出错要道歉,以自己模范的言行为读者营造一个健康、和谐、舒适的阅读氛围。

3.2熟练掌握技能,以便捷的服务吸引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读者阅读动向要及时了解,对架区内各类新书出版动向,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图书馆工作者知识贫乏,“一问三不知”就不能更好地起到文献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用,也就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馆工作者应不断地更新补充知识。随着21世纪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使用计算机操作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并最终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网络服务,根据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当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解决的是:努力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普通软件知识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图书馆馆员应该对专业工作系统的维护有一定地了解并且具有排除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能力。

虽然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的工作不再是借借还还的简单工作,但是,采用计算机编目、借书、还书、目录检索等都离不开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捷的服务吸引读者。

3.3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突出服务重点首先应大力加强图书馆意识教育。图书馆意识不仅是全体图书馆工作者的事业意识,也应当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文化意识。现在国家提倡构建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型社会,所以说要增强图书馆意识,鼓励全民阅读。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而花朵的成长更离不开知识的海洋。齐河县图书馆采取超前的做法:入学前让孩子进入广泛阅读期。早期阅读是儿童智力的催化剂;早期阅读是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安上腾飞的翅膀。让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享受阅读的乐趣,是为孩子发掘出一个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早期智力开发,虽然从识字开始,但识字又不是目的。识字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孩子尽早进入广泛阅读阶段。人类各种思想、知识的沉淀最终表现在文字上。文字使人类思想、知识的传递改变了祖辈、师徒相传的原始模式,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知识共享的时代,文字是推进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主要软件,是伴随现代人终生的实用性最强的工具,孩子的智力开发从识字开始,就是抓住了关键和根本,所产生的效益往往是令人吃惊的。他掌握了文字,就学会了“自学”,当你在繁忙中看到奶声奶气的孩子孜孜不倦地埋头读书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是早期识字的功劳;他掌握了文字,就学会了“自娱”,当你听到孩子在阅读中不经意间发出爽朗的笑声时,你是否意识到带给孩子幸福童年的还是早期识字的功劳;他掌握了文字,就学会了“表达”,当孩子贴切而生动使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词语向你陈述一个意思,而你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甚至不理解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仍是早期识字的功劳。所以说,孩子较早掌握了文字,从而较早进入广泛阅读,就等于交给他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幼儿时期识字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成功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一而足,但唯有这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早期识字,早期进入广泛阅读。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从小学会利用图书馆,也养成了孩子良好阅读习惯。

3.4加强图书馆宣传,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几年来,齐河县图书馆结合地方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的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利用广告、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2005年以举办“读书乐”全国摄影比赛的形式举办图书服务宣传周。优秀作品在齐河县文化中心展出。这次展出的全国摄影比赛优秀作品近1000幅,都是以读书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作者用第三只眼睛观察世界,从各个视角诠释书籍与人们亲密和谐的关系,讴歌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为了加强和提高这次展览的感染力和社会效益,齐河县图书馆组织县直机关、工厂、企业等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和在校中小学生,前来观看展览,观看展览人数达5000千多人,读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迪。有很多中小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在信赏摄影艺术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深深地体会到能够读书的幸福。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年工作一年干,快步跨入百强县”的工作要求,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服务,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2006年、2007年举办的图书服务宣传周更是丰富多彩,期间把馆藏的文学、艺术、古今中外名著、科技信息、医疗保健等五大部两千余册图书展示出来供人们挑选,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晏城镇鲍庄村党支部书记鲍金刚抱着《双孢菇植培技术》、《引领走近新时代》、《大棚种植蔬菜》等书,笑哈哈地说:“如今在农村,吃的,穿的什么时候都能买到,可这么大规模的图书宣传却很难碰到回去后我让两委成员每人办个借书证,有时间多看看书,充实一下自己。同时又开展了“读好书做好人,看老书不忘本”为主题的老书推荐活动,向广大读者推荐《红日》、《红岩》,《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战争题材的老书1000多种。供人们阅览,另外,向行人散发宣传材料,以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使用的兴趣和信心。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全民阅读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图书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书馆不仅是推动全民阅读机构,也是全民读书和终身学习的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时也让图书馆的优秀资源真正走进学校、走进军营、走进广场、走进机关、走进工厂、走进社区、走进乡镇。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创建和谐的社会阅读环境,使图书馆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儒家文化论文篇九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的思想为代表的文化系统。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儒家文化的许多内容,例如“三纲五常”、“仁者爱人”等等。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仁爱和道德为中心,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提倡凝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规则,传承优秀的道德传统和文化遗产。

儒家文化中有很多著名的名言警句和教诲,它们深刻地展现了儒家思想家对于社会、人类本性、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认知和观念。例如,“仁者爱人”,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如何成为一个有爱心、体恤他人的人。同样,“吾日三省吾身”也让我认识到了自我反思与修正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儒家文化中还提倡“礼”的重要性,这一观念让我明白一个人的行为和礼仪是极为重要的,尊重不仅是口头上的形式,更要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中。

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其他文化,儒家文化一方面强调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提倡对他人的关怀、帮助和奉献。这种深层次的人性关怀和道德修养在今天让人们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人文气息,将传统美德和新时代精神相结合。注意到,许多人受益于这种人性化的缘由,即使在商业世界,也存在对应的理念如顾客至上和产品原则。

大学教育是儒家文化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各种专业和学科背景下,儒家文化的知识与实践推动档次的后继适应社会,教育学生成为高度穆斯林的公民。在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儒家文化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如此卓越的儒家文化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水平思想、文化和道德素养的人才。

总的来看,儒家文化对我个人的审视和影响也是深刻的。在毕业季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个信仰: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要把握好每一个人际关系,对待他人充满仁爱和同情心。此外,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加深入地实现新时代的文化复兴和精神选择。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儒家、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其中核心是儒家文化,在“六家”中居第一。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企业不可置国情于不顾而简单地移植美、日等国的企业价值观,唯有以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作为构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传承儒家思想的精髓,让塑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走“本土化”道路,企业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就是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要有仁爱之心,通过包容关爱他人,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终达到“仁”的状态。事实上,关爱和尊重他人一直为西方企业领导者所推崇。例如,摩托罗拉公司总裁保罗·高尔文只要听到员工或员工家属生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员工推荐医生并代为支付医药费。由此可看出,尽管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但是时至今日仍能为塑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来源。

儒家思想的“仁爱”观,把它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

第一,企业领导团队要充分尊重员工,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管理工作要适应员工,而不是让员工适应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视企业为“家”。企业要倡导“为政以德”,以“仁爱”之德感化员工,强调德性就是尊重员工的人性。

第二,企业领导团队要关心员工及其家人的切身利益。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挂钩,让员工享受企业业绩增长的成果。企业不但要切实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还要关心员工的家人,让员工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后顾之忧。例如,山东省博兴县民营企业——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开始为6500多名员工的父母发放“孝工资”;菏泽市也有一家大型企业为员工的父母发放“孝老金”;在河北、浙江等省都有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放“孝工资”。企业通过发放“孝工资”,使员工的父母得到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这大大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双赢”。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继茂说:“孝”文化是公司的核心文化之一,“孝工资”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个做法让员工的家庭更加和谐,让员工更加关爱老人。同时也能给社会传递一个信号,让更多的企业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这些措施都是塑造“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例证,是儒家思想中“仁”的具体体现。

第三,企业领导团队要处理好对外关系。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将“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应用到对外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要求企业对外表现出“大仁大爱”,想顾客之想、急顾客所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取。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以坚持道义为快乐,小人以追逐财利为快乐。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成人?孔子回答:“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意思是说,见到利就要思义;遇到危险要能挺身而出,勇于承担;不管多长时间,只要承诺过的事,就一定要实现它。孔子认为,只要做到这三条,就可以算成人了。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义利观是“义”重于“利”,在“义”与“利”发生冲突不可兼得时,强调“义”重于“利”。

塑造“义利观”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

第一,要始终坚持以“义”为导向,强调“先义后利”,摒弃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尽管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获取利润,但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成员,绝不可唯利是图、以“利”作为经营的宗旨,而应始终坚持以“义”为导向的原则,全面统筹企业的发展。

第二,要始终坚持“见利思义”,严禁“见利取利”。“见利思义”是指企业遇到获利机会时,要始终坚持“仁义”即符合道义的原则,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利润,绝不取不义之财。如果是“见利取利”,企业就会在利益面前见风使舵,甚至违法违规,不被社会认可,给企业造成伤害,最终导致企业衰败。

第三,要始终坚持“以义制利”。企业把“以义制利”作为经营的准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以义制利”的准则,企业在牟利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哪些利可牟、哪些利不可牟,唯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向善,得到真正的利益。

第四,要始终坚持“重义轻利”。如果只以是否赚钱作为评判标准,就会使企业受到现实利益的牵绊而不知所措,为了蝇头小利而忧心忡忡,这样企业就难以发展壮大。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也就是说,评判荣辱得失要崇尚“义”。企业要以“重义轻利”、“以义为重”为原则而追求大利,这是先进企业文化应有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就是信守诺言、言而有信,是做人应当具备的品质,也就是诚信。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这些名句,充分说明了儒家思想强调诚信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塑造“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

第一,企业的领导团队要有理想、有道德、重信誉并率先垂范,从上到下把诚实守信的观念贯彻落实到经营管理全过程中,这是关键。例如,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都是ceo(首席执行官)与cfo(首席财务官)等高层管理者相互勾结,最终使企业破产。

第二,员工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世和从业的行为准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企业要将诚信建设融入员工的继续再教育,唤起员工对诚实守信价值观的认同,积极践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第三,企业要营造诚实守信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取信各方。而信任是相互的,企业自身要诚实守信,方能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著名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能够成功经营大企业者,就是那些使顾客得到好处的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真正视顾客为“上帝”,把吸引顾客和满足顾客的需要作为企业应尽的责任,通过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积极营造互信的竞争氛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健康发展,基业长青。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一

摘要:本文先是对本学期的课程最初的感受做了总结,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人生的关系的认识。接着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的方面,并着重写了儒家文化的感受。本文对儒家思想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对于儒家文化,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应该是“仁”的思想,这个思想一直被利用着,教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学会怎么样与现代环境相适应,拥有一个融洽的环境,这个思想甚至被应用到治国之中,许多明君由此产生。还有中庸的思想,很多人对此有一个误解,本文也做出了解释。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在开头也已经给出,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关键词:儒学、孔子、仁、礼、孝、中庸、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门课程的开场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课程开始,老师便提出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命运构成的原理及本门课程的意义,这对我们这些毫无准备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难题,令人费解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将我领进了这样的一门课程,这也是我选择留下了继续学习本门课程的原因,好有趣的老师,好有趣的问题,还有,好有趣的课堂啊。

针对刚才那个问题,老师给出了回答,观念、心态、性格、行为、结果、命运,这些名词是环环相扣的,构成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课程一开始,我就懂得了,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观念,改变观念应从学习古先哲的经典开始,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是啊,我们必须学习,有了基础,有了地基,我们才能够继续深造,我们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建造房屋,没有地基,哪里来的房屋横梁,更何谈我们的装修设计,一切的美感都来自于最初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代的文化,继承古代学者的思想,再来谈论创新,再来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思想与思考。

中国的伦理制度,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在健全社会法治的时代,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应轻率加以抛弃。

开头先阐述了我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正是在这种文化差异下,才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如被大家所熟悉的儒家文化,也就是外国人所知道的孔孟文化,还有老子的道家文化,还有佛家文化。这么多文化,也就有这么多的内在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理解,去发掘。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儒家文化。

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自汉武帝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尔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文化编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体,形成了礼乐的大传统与民间信仰的小传统交相辉映的局面。在两千余年间,儒家文化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透到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儒家文化规范制度和化民成俗的政治教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并规定了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进程,使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东方文化,一度造就了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东方古代文明。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儒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兴衰,从一开始的兴起,到发展,到兴盛,又到发展方向的错误,再到恢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路程。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也应用到了儒家文化,治国平天下。当然,儒家文化也曾被批判,这就说明了一种文化的两面性,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的不同。儒家文化有它的精华,固然也会有糟粕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领略其精华,好好把握精华,利用精华,必定会振国兴邦的。我们要对儒家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历史文化,在于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人接受自古以来文化传统的教育与熏陶,在自己身上培养了人性和人的文化品格。没有人文的化成,就没有文明的人类。儒家一向重视道德和文化教育,认为在人的文化中,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崇德尚义成为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儒学注重自强不息,这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是它们西方文化所不能的。儒家思想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礼制,仪法与三纲思想;伦理方面的君臣伦理、家族伦理、个人伦理,修养论,境界论,以及教育学、哲学思想等等。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它的基本体系已经被打破,封建礼制与三纲思想已经被废除,但是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如它倡导的思维方式与伦理思想,往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超越它的时代性的东西,尤其是它所揭示的世代相传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公德等等,在今天和将来还具有生命力,这是应该当作祖辈留给我们的传家宝,精心加以继承与弘扬的。儒家的这些思维方式与道德思想都与当时的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具体发挥总是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普遍意义在现实中是打了折扣的。因此儒家思想的积极的方面,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并不是现成的,拿来就可以用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提炼的过程或转换的过程,既不能轻率否定,也不能生搬硬套。

抵制腐败和一切丑恶现象,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中庸,这是大家都听到的词。但是又有谁能够准确的解释出其中的意思。中,中正、中和;庸,用、常。中庸,就是把中正与中和当作常道加以运用。从中或中正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地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从和或中和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中庸不是一味妥协退让、软弱可欺。中庸也不是僵化保守、固步自封。儒家所有的,不仅仅是只有这一些,还有很多,就像它的六艺,就像它的教育思想。

我认为,儒家文化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它的仁爱的思想,它提倡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人,他注重仁与礼的结合,这是孔子的理想。还记得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吗,那篇展示大同社会的文章,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只有,多么美好啊。老人皆有所依,少儿皆有所养,多么和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也是后来陶渊明所梦想的桃花源啊。现在社会上的批判声与指责声越来越多,就像之前在马路上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令人寒心的事件,这就是仁爱缺失的体现吧。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理解孔夫子的话,好好记住他的思想,时刻谨记着,这种事情应该可以避免了吧,那令人寒心的一幕幕应该可以不发生了吧。儒家文化中的孝悌也是深深令人感动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的故事,为了后母吃鱼,孩子在冬天在融化冰水来求得鲤鱼,也许在现代看来这种做法好傻,可是这体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教育我们孝敬父母的思想,我们应该为之感动,而不是嘲笑他的傻。

也许有些人不赞同我的观点,认为孔夫子也是一个极端的人,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妇女。其实,这就正好符合我开头说的,任何文化都有他的两面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于消极的因素,我们应该远离,而对于积极的方面,我们应该去学习,去追求,将其应用于我们自身,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的话,我想我们的世界会很美好。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是一门课程,一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的课程。品味我们的传统文化,领略其精华,品味其精华,付诸于实践,应用于我们的现代人生,我想这是再美好不过的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对于我们来说,任重道远啊!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二

儒家思想从春秋战国萌生以来,辗转流传了几千年。并作为无数帝王治国依据的核心,以仁爱为本的儒家思想治国,最终都迎来了较好的盛世局面。比如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迎来了汉朝最强大的时期。唐宋时期虽然兵力悬殊,但是文人辈出,也是受到了儒家学风的积极影响。孔子提出的君臣以礼相待,也成为了历代君王的道德约束标准。唐太宗礼贤下士,魏征多次以死相谏却没有得到怪罪,表面反映的是唐太宗的帝王胸襟,其背后的深层因素,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精神影响。

当然,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儒家思想受到封建环境的限制,有些理论也是很受限的。比如孔子认为男尊女卑,曾经提出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言论。言下之意就是贬低女性的地位。再比如,孔子认为君贵民轻的思想,与人人平等的核心理论相违背,这都是受到了大环境影响所致。但是不得不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思想的萌生。为之后封建社会的覆灭,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儒家思想发展至今,俨然成为了中国极具特色的文化思想,在无论是古今,儒家思想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刻影响着我们。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三

西方人推行的`普适价值观公度性有限,差异是永恒存在.儒家文化已经提出了文明人的基本要素,我们只能完善它,不能否定它.在中国,典型的东方现代人是“数字化儒生”,即新锐学养与厚重修养兼备的知识分子.新儒学的出路是从政治惯性走向经济关照,从博雅研究走向世俗生活,从消极阐释走向积极发展.

作者:徐宏力xuhong-li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青岛,266071刊名:东方论坛英文刊名:orientalforum年,卷(期):2006“”(1)分类号:g04关键词:西化现代人儒家文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四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

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

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

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学习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观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

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

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

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

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

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

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要善于思考,有蜜蜂酿蜜的精神。

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心血。

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工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

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

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巅。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五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一样,似乎无从谈起。“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坚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我的文化特色,保护自我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应当从精神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构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仅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提高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资料,使之不断完善发展。

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再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些传统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也是我们要继承发扬的。

其次,我们要从文化资料上弘扬传统文化。

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综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构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此刻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要主动、进取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进取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虽不能全盘吸收,可我们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我们的资本和骄傲。

另外,我们要多从艺术形式上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体此刻汉字、传统精神、传统图形、水墨意境、传统手工艺等各个方面。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随处可见的中国古典建筑、太极图纹、画像石、金石篆刻、蓝印花布、木刻插画、脸谱文化、民间剪纸、装饰纹案、书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有贴合世界当今潮流的崭新样式。如果真正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传统化”和“本土化”的回归,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渠道,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思,甚至能够说更是一种职责。仅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并进取的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才是中国真正腾飞的时候!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六

儒家文化是人性心理文化,儒家文化的天人观,儒家文化的"仁"学,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儒家文化的治国理念,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儒家文化的包容性等内容。儒家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它如果能够把公权至上和私权至上的两种文化结合统一起来,创造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那就是人类社会万世长青的最大福祉。这就是追求进步的人们重新关注儒家文化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沉积了几百年韵儒家文化又被人们热情地发掘出来的原因所在。

儒家文化论文篇十七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此文。——周国平重温两年前读过的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依旧泪如雨下。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一个他的孩子胜过一切哲学的父亲,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随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可老天从来是这样,他妒忌幸福的人,他总是把一切本来完美无缺的东西弄的残缺不全,然后告诉你,看!这就是人生!_运在妞妞还没出世之前就开始觊觎她,一环紧扣一环,一步步把孩子推向深渊。先是雨儿的表妹把流感传染给了怀孕五个月的她;然后一个四川女孩打来不合时宜的电话,敏感的雨儿因此赌气坚决要打地铺,结果发烧的更厉害;然后急诊的时候又遇到一个蛮横麻木的女医生因而延误了治疗;最罪大恶极的是那个医学博士,把雨儿拉去照_光,而且是两次!在这一系列事故中,哪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断了,孩此文都可能不会患先天性眼底肿瘤这种绝症。我不知道,周国平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把这些刺心的痛从记忆中掏出来,记下来,并且是那么细腻。小鱼小鸟都有眼睛,妞妞却没有。这个可怜的孩此文生来就那么热切而执拗的追逐着光明,当她看见一团橘黄色的灯光时她会笑很久;妞妞唯一一个生日,妈妈对客人说你们看妞妞的眼睛象不象波斯猫,爸爸告诉她波斯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猫;妞妞一遍遍的哭诉:“磕着了,磕着了……”她不明白世界为什么老是磕着她;在妞妞即将离开世界的那些夜里,她躺在爸爸身边轻声唤着“爸爸”,爸爸也轻声应答,宛若耳语和游丝,在苍茫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离死别更让人黯然消魂的啊……妞妞死去之后,周国平说:“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别人都说妞妞解脱了,然而这其实是荒谬的,凭什么别的孩此文可以在阳光下追逐,而妞妞却必须解脱呢?作为父母,他们的下半辈此文,终将活在这种荒谬中,他们寻找任何一个可能很寻常的契机,不自觉的假设——如果妞妞不死,她也可以象别人的孩此文那样戴上红领巾了,也可以象别人的孩子那样羞涩的读着隔壁班男孩的信,也可以象别人的孩子那样成为神圣的母亲……事实上,我们从来不怕得不到任何即使我们很想得到的东西,我们怕的是失去我们曾经得到过的东西。为什么失恋会是那么痛苦的事,很多人或许认为在于抛弃的痛苦,其实最重要的不在这里,而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那段曾经彼此呵护过的感情就这样悄无声息失去了。任何感情都是这样,倾注过,付出过,此文过,不求回报,只想用生_微弱的力量握紧它。可我们活着的世界,总是有一些力量,在它面前,眼泪,显得软弱和无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4258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