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和能力水平,以便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们要重视教案的编写工作。
后赤壁赋教案篇一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文章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游景乐(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问理喜(以理警人)。
后赤壁赋教案篇二
《赤壁赋》是第四册古代散文单元中一篇哲理性很强并蕴涵了作者深沉的情感的散文。由以前的自读课文升格为讲读课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且,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影响深远的巨匠,他的很多作品都被选入教材,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和学生。
经过近两年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学习,学生积累了相当的文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文学文化修养,他们已经有能力把作品再深一层,穿过作品这道长廊,走进作家的内心深处,更深层次地探究作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掌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念怒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三次咏叹中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轨迹。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分两步:
二、比较“三咏赤壁”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
第一课时。
美读成诵。
(一)导语。
(投影):“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讲解: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
(齐读)。
(二)指导诵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指导学生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三)内容简析。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曲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第一段,写了什么?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有什么变化?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为什么而悲?
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抒发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我”为什么乐观?
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首尾的关系: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读熟。
示范朗读、齐读全文、自由朗读。
第二课时。
理解背诵。
(一)提示,找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明确: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二)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三)写法鉴赏(结合学生作文的角度讲解,提高写作)。
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马积高《赋史》)。
(四)作业:
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并预习《后赤壁赋》初步领会作者思想。
第三课时。
研讨思想。
(二)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何正臣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诗句进行诬陷),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1082年,被贬黄州已经两年。“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江城的一切,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年四月,他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乘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比较分析苏轼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使学生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1、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见景生情,壮怀激烈。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少年英雄,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世伟业。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自叹自怨,无奈虚度。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沧海一粟,人生虚无。
看苏轼思想,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三咏赤壁”的第一篇,词中包含着苏轼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壮阔的江山与悠远的历史,小我的忧患显得多么无足轻重!
素来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宏伟目标。
所以,作者在这里体现更多的是儒家的济世情怀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山川美景,“羽化登仙”的山水之乐;。
箫声悲戚,“客”发人生虚无之感慨,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
“苏子”论眼前水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乐观中得到解脱。
稍晚的《前赤壁赋》,从乐到悲,又以乐作结。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老师解说:
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
《前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
诡异的道士化鹤的故事收束全文。
这里面是什么思想?
老师引导:
如果说,《前赤壁赋》以说理为主,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
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表现的是一种随缘任性、清澈无滓的自然之境。诗人处处以自然本心对人处事,无有杂念二心,乐则乐,悲则悲,恐则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一如江山景色,秋冬更迭,发乎自然,毫无刻意造作的人为痕迹。“划然长啸”的诗人与“戛然长鸣”的孤鹤一样,都是涤尽了世俗机心的自然之子,虽敏感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这种梦幻般的飞速变化,却没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物我合一,无所哀,无所羡。
可以说苏轼的豁达超脱更上一层。
4、小结深化:
除了儒、道思想,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在该期他的其它诗文中颇有体现。
可以说正是佛、道思想使苏轼走出了人生的低潮,使他变得更豁达乐观。可以说这是他精神解脱的主线。但儒家思想是其基础,儒家入世进取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的处世原则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烙印。
(四)作业:随笔《逆境中的超脱-----我看苏轼》。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弄清楚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是一大难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作比较学习,整体把握,做综合的研究。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意地联系以前学过的东西,既可以帮助理解新文章,又可以激活已有的积累,有新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联系的意识,整体把握的意识,思维能力提高。
如果仅就课文而言,学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想要全面的了解苏轼,使同学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在厄运中的奋争及精神的救赎可能有点困难,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及课后的反响使我觉得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后赤壁赋教案篇三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学生活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
后赤壁赋教案篇四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后赤壁赋教案篇五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仑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是岁十月之望。
(2)履岩。
(3)披蒙茸。
(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良夜何。
(2)顾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时之须。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如用三课时教完,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前有释疑解惑环节,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晓处,则用“随读释义法”解决。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下列教学手段当有助于学生背诵。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句,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发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枫藉,乐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国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妹子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
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完成这一练习,,学生须反复第一对秋江月夜的描写,在揣摩文意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又以一种类似倒译的方式,依据示例背诵第一段。
3、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羽化而登仙。
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吕,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贪图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4、根据文赋押韵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其声呜呜然,慕,诉,,缕。,妇。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色,,竭,,适。
5、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讨论归纳,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理中见景见情,尤其见高妙。
组织这场计论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并在此基础背诵。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6、根据提示,写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沂流光。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后赤壁赋教案篇六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赤壁赋》教案5。
深入挖掘文章深层意义。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在充分预习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初步接触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1、结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体悟赋的语言特点。
提示: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保留且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
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看看本文体物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语堂对苏轼有过非常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提示:本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读这篇旷世佳作,我们不能满足于从字句之表象中寻找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态志趣。
4、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意思是说苏轼此文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没费什么气力,实际却匠心独运,思路缜密。细读此文,品评文章的结构艺术。
提示:结构往往反映出笔者的功力,表现着作者的创新能力。作为赋体游记,在结构上较之普通散文,还是有所区别的。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组织材料、剪裁写作内容的艺术。
5、运用自己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评价苏轼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提示: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倾向,而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消极因素。阅读本文后还可参阅有关资料,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后赤壁赋教案篇七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课时。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的边面意思。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游景乐(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问理喜(以理警人)。
后赤壁赋教案篇八
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赤壁赋教案篇九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现的通假字的含义。
3、掌握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4、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复习
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1、导入
由课前歌曲《赤壁赋》导入本课。
2、回忆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重温作背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在这里年近半百的他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3、朗读欣赏,检查背诵
4、分组复习
一组找出多义字并为重点字注音,二组找出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三组找出文言句式和分析课文结构,四组找出本文的线索和分析苏轼对人生的态度。
5、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6、本课小结
本文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文赋,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主客泛舟江上,观赏赤壁美景,饮酒放歌及探讨人生态度的生动场面,文中的抒情、写景、说理挥洒自如,自然融合。
7、课后练习
8、课堂赠言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他认为苏轼在黄州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9、板书设计:乐—悲—乐
后赤壁赋教案篇十
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后赤壁赋教案篇十一
1、案例的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角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带给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一向是我们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透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2、案例的主题。
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透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dd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就应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潜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潜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案例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dd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d大赋d小赋d骈赋d律赋d文赋。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d识文字d通义训d察语气d明文法d断句读d辨辞采d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dd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dd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透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dd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dd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dd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dd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dd忘情尘世的洒脱。
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dd柔和之美dd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dd苍凉之意dd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dd人生须臾dd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述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简单、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简单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此刻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
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潜力,透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透过带给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潜力。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dd作为道者的苏轼dd达观dd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dd作为儒者的苏轼dd悲观dd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齐,构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主角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d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d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dd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dd是深感痛苦的(参考)。
苏轼dd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dd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透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透过分主角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透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透过比较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出现的状况: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就应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此刻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用心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用心去适应现实,在此刻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用心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此刻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此刻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齐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最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说明:透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述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情绪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应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好处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透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带给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dd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潜力的培养。教学中透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先被动的理解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十分简单,并且能够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先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理解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透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透过互相间的探讨,透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贴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善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理解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超多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善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后赤壁赋教案篇十二
所教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对于课文的理解问题不大,因此不要求学生去逐字逐句翻译。但是如果不翻译文章大多数学生理解文章就会产生障碍。所以务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翻译课文交给学生自己课前预习时进行。这样在学习课文资料时学生就会提前理解课文资料。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学习中自己先发现问题,然后透过课堂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全面的,自主的掌握知识,真正理解知识。
2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记叙文语言的锤炼。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黄州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称她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韵,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游于赤壁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关于“赋”:
起源于战国时代,其创作风格深受当时纵横家辞采铺陈夸张、气势汪洋恣肆的影响;
中唐以后,在“古文运动”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出现回到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自由,构成散文式清新流畅的气势,叫“文赋”。(本文是一篇散体文赋)。
名家品评:1、张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
2、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七。
四、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指导朗读:1、读出重音。(动词、韵字)。
2、读出节奏。
3、读出气势。
4、读出情感。
五、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浩浩乎:广阔的样貌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
舞、泣:使动用法侣、友:意动用法。
六、课文研讨:
1、开篇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紧扣题目,由游起兴,写月圆之夜与客泛舟赤壁,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写了什么景色,有何作用?
·描绘了月夜江上平和景象,衬托出游人悠然自得、平静爽快的心境。
3、“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将游人之乐推向高潮。请说说你对歌词资料的理解。
·歌词的前句叙事写景,与月夜泛舟情境相合。后句由前句生发,表现的是一种政治感慨,在知音难觅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美人”比喻国君,写出了苏轼的忠君。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期望为宋王朝分忧,盼望自己在功业上有所建树的动力。那里面内含用心因素。“渺渺兮余怀”,正是思忠君用世不可得的表现,因此才会“望美人兮天一方”。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又何羡乎!”
·变与不变的哲理。
·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都有“变”与“不变”的一面。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和万物和人类都不能持续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哲学意味的阐释,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5、结尾有什么作用?
·客人听了作者一番谈话之后,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文章结构紧凑,又展示心迹: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决心以旷达乐观的襟怀对待之。
课堂小结:文章写作手法概括:
1、情、景、理相结合(写景、抒情、议论)。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散文化的倾向)。
3、形象优美、摇曳生姿的语言特色(徐来、不兴、徘徊、纵、凌、茫然)。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赤壁夜景:欣喜、怡然写乐景。
主客问答:饮酒放歌——悲凉、幽怨。
客之悲慨——悲凉、消极抒悲情。
我之豁达——乐观、豁达。
主客同欢:喜悦、释然议论乐。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相应资料。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黄州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称她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韵,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游于赤壁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关于“赋”:
起源于战国时代,其创作风格深受当时纵横家辞采铺陈夸张、气势汪洋恣肆的影响;
中唐以后,在“古文运动”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出现回到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自由,构成散文式清新流畅的气势,叫“文赋”。(本文是一篇散体文赋)。
名家品评:1、张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
2、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七。
四、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指导朗读:1、读出重音。(动词、韵字)。
2、读出节奏。
3、读出气势。
4、读出情感。
五、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浩浩乎:广阔的样貌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
舞、泣:使动用法侣、友:意动用法。
六、课文研讨:
1、开篇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紧扣题目,由游起兴,写月圆之夜与客泛舟赤壁,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写了什么景色,有何作用?
·描绘了月夜江上平和景象,衬托出游人悠然自得、平静爽快的心境。
3、“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将游人之乐推向高潮。请说说你对歌词资料的理解。
·歌词的前句叙事写景,与月夜泛舟情境相合。后句由前句生发,表现的是一种政治感慨,在知音难觅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美人”比喻国君,写出了苏轼的忠君。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期望为宋王朝分忧,盼望自己在功业上有所建树的动力。那里面内含用心因素。“渺渺兮余怀”,正是思忠君用世不可得的表现,因此才会“望美人兮天一方”。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又何羡乎!”
·变与不变的哲理。
·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都有“变”与“不变”的一面。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和万物和人类都不能持续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哲学意味的阐释,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5、结尾有什么作用?
·客人听了作者一番谈话之后,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文章结构紧凑,又展示心迹: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决心以旷达乐观的襟怀对待之。
课堂小结:文章写作手法概括:
1、情、景、理相结合(写景、抒情、议论)。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散文化的倾向)。
3、形象优美、摇曳生姿的语言特色(徐来、不兴、徘徊、纵、凌、茫然)。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赤壁夜景:欣喜、怡然写乐景。
主客问答:饮酒放歌——悲凉、幽怨。
客之悲慨——悲凉、消极抒悲情。
我之豁达——乐观、豁达。
主客同欢:喜悦、释然议论乐。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相应资料。
后赤壁赋教案篇十三
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悟和鉴赏文章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1、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个性设计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上节课自学情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讨论解决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1、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2、老师点拨讲解语言难点。
三、展示学习讨论结果,了解学习情况:
1、老师对重点问题提问,学生回答。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附:本文重点文言语法举例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东望武昌——名作状
特殊句式: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被动句
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西望夏口(向远处看)
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盈虚者如彼(月缺)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答: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写作者针对客之感慨陈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见解。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答:第一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第二段由“喜”转“悲”。第二段“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但喜极生悲,从客人悲凉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第四段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第五段感情转悲为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阶段2—知识梳理”练习2翻译课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42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