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2:51:13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实用12篇)
时间:2023-11-26 22:51:13     小编:文锋

教案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编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书面材料。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产物,以下是一些优秀教案的案例分享。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一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件、小棒、尺子等。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二

教科书第27页。

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135。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三

1、使学生学会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明白连续借位的数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学生会很容易的说出: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

[设计意图]: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放到具体情境中,一方面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愿意学习数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

1、画线段图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确定大理的位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经历估算的过程:另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思想。

(1)让学生指出画在哪儿合适。

(2)让学生试着说出理由。(要求条理清晰)

(3)教师根据学生的推理出示完整的线段图。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着这个线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大理到丽江有多远?”)

3、解决问题

(1)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

(2)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

.

517

-318

9

(4)接下来怎么呢?

[设计意图]:前面的“独立计算”作为思考的有力铺垫,现在又将问题抛在最关键的地方,将理解算理的难度降到最低,加深学生印象。

引导学生有条有理的讲出算理----十位上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师板书).

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学生检查自己的做法,有错误的改错。

12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连续借位的减法(板书课题),当然很多同学在第一遍做的时候自己就做对了,真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p23图)

1、看着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口答)

2、请同桌合作把其中的减法问题写下来,并一一解答,完成后交换检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抽取其中的减法问题,针对性强,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连续借位减法的计算算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堂检测

检测a

1、你一定能做对,不信就试试看吧!

594 643 610

-129 - 57 - 456

[设计意图]:第1题基本计算,紧扣本节重点,第2题计算与生活联系起来。只有两题,目的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认真计算去独立思考,同时也给老师一定的时间去指导个别后进生。

检测b

1、细心完成下面竖式计算。

821 745 867

-248 -679 -568

a 、 68 b 、366 c 、64

[设计意图]:第1题,基本计算,紧扣本节重点;第2题,难度逐渐加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第3题,渗透估算,提倡巧妙的计算方法。

六、布置作业 课本25页第4题。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四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3.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航线里程/千米北京——上海1088北京——成都1542北京——广州1907北京——台北1729北京——三亚2541北京——乌鲁木齐2464(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已知条件: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所求问题: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一共飞行的千米数:1907+690=2597(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的千米数:2597-2541=56(千米)

(3)检验以上两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4)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解答之后检验,然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练习卡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出示主题图。

二、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筛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数学问题?

(1)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师:如果2个班坐一条船,我们可以怎么安排?

(3)讨论解决问题策略,老师进行及时归纳梳理:

方案一: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方案二: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方案三: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3、添加条件,确定研究主题:

(1)明确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义,最多不能超过68人。

(2)确定研究主题。

师:以上3种方案是否都行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三、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分组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条船;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2)静静地思考,写出得数,并把方法简单地写在表格里。比一比,谁想得方法多?

(3)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写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分组汇报交流。

6、算法的初步优化: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之后发现,以上的方法都是从十位算起,进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7、揭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听算练习:

2、拓展延伸:

(1)解决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2)解决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

(3)你觉得哪种好?让学生从切身感受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

五、回顾总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六

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卡片及课件。

2、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筛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数学问题?

(1)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师:如果2个班坐一条船,我们可以怎么安排?

(3) 讨论解决问题策略,老师进行及时归纳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3、添加条件,确定研究主题:

(1)明确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义,最多不能超过68人。

(2)确定研究主题

师:以上3种方案是否都行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一)分组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条船;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2)静静地思考,写出得数,并把方法简单地写在表格里。 比一比,谁想得方法多?

(3)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写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分组汇报交流

6、算法的初步优化: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之后发现,以上的方法都是从十位算起,进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7、揭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听算练习:

2、拓展延伸:

(1)解决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2)解决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

(3)你觉得哪种好?让学生从切身感受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七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八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34+4= 5+32=

4+( )=66 60+( )=68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 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 65-4=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九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本篇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十一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件、小棒、尺子等。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十二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件、小棒、尺子等。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43590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