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制定清晰的总结目标是写好总结的关键。作为学习的参考,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一
长期、持久、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会改善心脏的机能结构,使心脏的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变化,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增加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众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专项训练和有氧耐力运动都可使安静心率或运动后的心率明显降低,使心脏肥大,心肌的收缩能力增强,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左心室腔增大,心脏的超微结构发生良性变化。但是,急性力竭性运动也会使心肌发生损伤。
专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在对专业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在安静状态下,女子速滑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大学生组平均低5.86b/m,每搏输出量高25.60ml,每分输出量高1.5l,有显著性差异。而男子速滑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进行等量运动时,优秀女排运动员运动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心脏每搏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变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二、运动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左心室的泵血功能代表性的反映了整个心脏的功能活动和心脏的生理特征,因此人们在对心脏功能研究时着重研究左心室的功能。研究发现,女子速滑运动员的左心室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别是每搏输出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对耐力大学生测试时发现,长期进行耐力锻炼,人体左室舒张功能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二尖瓣血流频谱较普通人趋于平滑,左心室充盈能力强于普通学生。还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耐力锻炼,人体左心室收缩功能会产生适应性变化,主动脉收缩期血流频谱趋于平滑,最大血流速度、最大压差、平均压差、平均加速度减少,血流速度积分、加速时间、射血时间增大,说明耐力锻炼使左室收缩过程能量接受化,并具有较大的功能潜力。
三、运动对左心室结构的影响。
结构是功能的形态学基础,运动使左心室功能发生改变的同时,左心室的形态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女子速滑运动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心肌重量、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都比普通组有明显升高,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指数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还发现男子速滑运动员在承受低中强度负荷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而一般人则是随负荷的增加而减少,此现象可认为是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心脏能力增强、储血功能增加的形态学基础。另外,优秀女排运动员左心室心肌重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明显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非专业人群中有相同的结果,调查指出,认为长期坚持长跑锻炼的老年人,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显著增大。
四、运动对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长时间地系统的耐力训练可导致心肌肥大,宏观表现为心脏体积和重量增加,而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心肌纤维增粗,肌节变长,肌球蛋白显著增高,毛细血管增多,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心肌功能增加,atp活性增强;短时间训练,心肌纤维和粗、细肌丝均无明显变化,可见线粒体增多,肌质网摄取钙离子能力增强。说明肌质网促进兴奋——收缩耦联功能增强,加强了心肌收缩和舒张机能的平衡。线粒体是细胞的呼吸器,线粒体的明显增多说明心脏功能增加。另有资料显示,合理的运动可促使心肌纤维肥大,心肌毛细血管增多,侧枝循环增多。有人认为4-8w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可使慢性狭窄的冠状动脉支配的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并表现出随运动训练时间的延长,毛细血管有逐渐增加的趋向。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运动训练与毛细血管分布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耐力训练后心肌毛细血管壁atp酶、akp活性反应增强;毛细血管密度及毛细血管与心肌纤维的比值增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微小泡增多;毛细血管腔面微绒毛结构增多。耐力训练后心肌毛细血管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变化,有利于心脏的血液供应。
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肌肥大,当超过一定限度时,都可以从代偿转变为失偿阶段。有人发现,一些运动性心肌肥大运动员心脏的肌浆网扩张,可见有髓磷体和钙过载,t管亦扩张,线粒体明显增生,超过正常组近一倍,其体积较大,线粒体形态也发生改变,其嵴扩张,数量增加充满整个线粒体,心肌纤维内有碎状肌丝,相互分离、断裂,闰盘失掉台阶状结构,心肌细胞内溶酶体增多,脂褐素沉着明显。肌浆网扩张、钙过载、线粒体及肌纤维肿胀说明心肌细胞已受损伤。闰盘是心肌纤维彼此信息传导、同步收缩的形态学基础,闰盘结构的改变说明心肌的传导、收缩功能受阻。让大鼠做一次力竭性运动后发现,心肌组织光镜结构产生损伤性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发生在运动后即刻,而且在运动后3-24小时更为严重。一次力竭性运动后即刻可见部分心肌纤维变性,混浊肿胀,3小时可见心肌间质有少数炎细胞浸润,24小时可见心肌细胞点状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灶。专项运动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机体心率降低,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心肌收缩力量增强,使心脏功能出现良性适应性反应。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心肌肥大,毛细血管增多,侧枝循环增加,线粒体数目、体积都增大,肌浆网摄取钙离子能量增强,心肌纤维变粗,肌节变长,为心功能的增强提高了良好的形态学基础。但是,超负荷运动尤其是急性衰竭性运动可导致心脏的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细胞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局部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
因此,我们在对初中体育特长生在进行专项训练时,应系统、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使心脏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反应,要尽量避免超负荷和急性衰竭性运动,以减少对心肌的损伤。对于普通人或有轻微心脏疾病的人应多参加有氧耐力锻炼,这对增强心脏功能、防治心脏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二
确保党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和艰苦的实践问题。
1.1“阳光体育运动”内涵。
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特性: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全国的大、中、小学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是国家性质的学校体育活动。
1.2地位是加强青少年体育,重点做好下面工作。
加大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和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的社会环境。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近期举行启动仪式。各地要以学校为单位,开展适合各自特点的体育活动。今后,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达标争优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抓紧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卫生器材设施基本要求,并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条件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促进学校改善体育卫生条件。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抓紧研究制定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的相关项目,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中央要给予经费支持,通过项目对一些地方给予支持,同时要调动地方行政机关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需要。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广大青少年开放,用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缓解青少年体育锻炼和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满足青少年课余和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需要。建立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增加体育工作和学生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的权重。对各地学校落实国家有关体育卫工作情况督促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2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原因。
2.1青少年体质体质健康现状。
阳光体育运动是终身教育。注重儿童发展、宣扬个性解放,平等、尊重、民主的今天,孩子仅仅从形式上获得了认可。孩子们的生活单调而乏味,丰富性、生动性、趣味性、内涵性、人文性不够,地方性无从说起。孩子丢掉了最宝贵、最纯真、最快乐的东西。阳光体育运动是一个有组织计划的系列活动,以自娱自乐为基点、体育活动为重点、自主管理为特点、特色项目为亮点、个性发展为终点,把才华赋予学生,让活力充满校园,将快乐还给学生,让健康伴随成长,让孩子会学习、玩耍、创新少年。
在9月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显示: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因素。与比,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再下降,表现在:7岁至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13.25%,肥胖率比20增长了2.7个百分点。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与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其中视力不良的初中生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已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岁到18岁和19岁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
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总结为:就是肌肉软;硬,就是关节硬;笨动作不协调;晕,就是前庭耳蜗神经晕。
2.2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2.2.1学校的原因。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迫于种种压力,以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以“升学第一”替代“健康第一”。。
2.2.2家庭的原因。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不仅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长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营养,歧视孩子的锻炼。
2.2.3学生的原因。
学校、家庭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外因,而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则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内因。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0多万名学生的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近24.8%的学生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74.6%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有28.9%的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锻炼。
2.2.4生活方式原因。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除了学习压力缺乏有效的运动之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热量、脂肪等摄入量过多,营养过剩,食物结构不合理,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在青少年食谱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电视、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动力,也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阳光体育所针对的对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的健康称赏是我们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3.2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必将促进学校体育基本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的培养,阳光体育的开展就显得非常及时。行政机关开展活动的同时,各级财政经费也必然会逐步地往学校体育工作中投入。
3.3阳光体育运动是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认识的良好契机。
4.1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意义[5]。
青少年健康是国家的财富,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它对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品质具有特殊地培养和陶冶作用。
4.2阳光体育运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从小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将为国家煅就大批身心出色的建设者,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5展望。
阳光体育运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保障基础条件,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科学的、合理的、有创造性的安排运动内容。学习各部门合作采取体育督导检查和服务支持,使阳光体育运动在亿万学生中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体育学刊,(8).
[2]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6).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三
高校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潜在人员,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身体与心理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体育运动是保障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学生的体质与心理。
二、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概述。
体育运动是各项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活动的组合。体育运动能够起到很强的健身作用。而体质是个人身体机能与形态等特征的组合,对于个人至关重要。虽说体质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但个人体质也会受到除遗传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合理组合与安排,人们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体育运动项目较多,包括田径、游泳、武术、登山等。这些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体力,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具有间接的教育与政治功能,同时还能够锻炼参与者的意志与毅力,进而形成勇敢顽强的品质。
(二)身心健康介绍。
身心健康具体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其中,身体健康是人们能够适应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无病的且良好的身体状态。心理健康是人们连续的、积极的、发展的、能够综合发挥自身潜能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理状况。当前,人们所讲的身心健康指的是人的整体健康。高校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点。
其心理特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第一,高校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应变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快速高效地融入大学生活与学习之中;第二,很多学生不了解人的心理特征,他们缺少进行人际沟通的技巧,无法适应高校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三,高校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遇事容易冲动,遇人充满敌意;第四,高校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抉择,但其迷茫状态与优柔寡断让他们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第五,高校学生受到来自恋爱与性困扰等问题的影响。而身体特点主要包括身体及器官等的发育状况、身体内部的内分泌、激素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一)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的不断进步虽然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使得人们的生物结构与机能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体育运动是增强高校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第一,在身体形态方面,体育运动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的身体成长与发育。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加参与者的身高,锻炼他们的肌肉,塑造他们的体态,同时矫正发育中的不良站姿坐姿等不良发育状况,进而形成良好的形态与体型。第二,在身体机能方面,体育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器官的机能与活力,促进身体内部血液流动和新陈代谢速度,进而减少身体内部的有毒物质与废弃物质。同时,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参与者的心脏与血管的活力,增强参与者的抗病与恢复能力。第三,在身体素质方面,体育运动能够改变参与者的基本运动能力,增强自身的灵活度、柔软性以及身体协调性。规律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参与者骨质的改善,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从而增强高校学生的体格与体魄。
(二)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日益严峻的竞争与不断增加的生活压力迫使高校学生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从而对其心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体育运动能够显著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在改善情绪方面,高校学生面临着众多的考试和考核,再加上升学与就业压力,他们经常处于焦躁、烦恼的情绪状态之下。周期性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减少这种不良情绪,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坚韧性,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充满朝气。第二,在塑造坚强意志方面,高校学生在其体育运动或体育竞赛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竞争与难题,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与意志来通过考验。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坚强与毅力、冷静机警的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高校学生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高校学生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他们的人际沟通,获得志趣相投的友情,增长自身的认知与见识,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四、高校以体育促身心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观念。
一方面,高校应该意识到体育运动的终身性,并利用广播、传媒等多种手段对体育运动加以宣扬,提高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与重视,进而调动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完善高校体育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相关场所的体育运动资源与项目,不断创造特色性体育组织形式,同时也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高校日常的体育运动与竞技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校应该强化自身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教学的重视,并积极配合这一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高校应该建立某些设施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营造高校良好的体育运动文化;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大力提倡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思想,不断组织与体育运动相关的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以及健康知识的认识与了解。
同时,高校应该为学生建立高质量的体育运动环境,增加体育项目的内容与形式,以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高要求。
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不能盲目无节制的进行,需要高校与学生根据其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一般来说,体育运动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例如:60%至80%的心率有助于参与者的身心发展,二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更能够保证参与者的运动安全,每周二到四次的运动频率更能够达到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的效果。所以高校有责任为其学生提供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体状况确定合理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等,进而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同时,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终身受益。
五、结束语。
总之,身心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其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其自身的特点。体育运动能够增加高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能够对高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对高校学生的情绪改善、意志塑造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应该改革体育教学观念,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运动纳入科学化的范畴,并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3]孙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5):56.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四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学生只重视学习,严重忽略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到学生体质情况。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强大的支撑,很难会有高效率的学习效果。从每年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效果就可以对比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三个年级中,高一的成绩是最好的,远好于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的成绩。这与济南市体育中考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是因为初中阶段体育纳入了中考成绩,所以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体育,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锻炼就明显增多。正是通过体育中考这样一种途径,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体质明显增强,使学生自己受益,因此学生在高一阶段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是最好的,到了高二、高三身体素质又出现了一定下降。因此,体育运动作为维持和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各学校的重视。
1.2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课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学生真正能够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人数很少,并且不知道如何锻炼身体,总体来讲男生好于女生。通过体育课的技能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体育课上学生可以获得各种运动技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几种运动项目,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才会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将来进入社会生活也能很快地适应各种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质量,丰富运动内容,使运动伴随在人生中的每一天,体会运动带来的美好人生。教师通过体育课传授学生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避免运动损伤。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轻度身体疲劳、肌肉酸痛、韧带拉伤等不适的状况,可以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有效的恢复手段,使身体状态得到恢复和提高。学生掌握了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也可以有能力帮助身边的人。在体育活动中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掌握了身体锻炼的方法又可以使我们更加安全科学地参与运动,形成相互强化和提高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科学运动、科学健身,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1.3作为辅助学科,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摆正心态。
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体育课应成为一门辅助学科,在保证维持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体育运动的作用所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容易造成精神疲劳,长时间得不到锻炼,学生的身体状况的得不到保障,就不会有足够的精力去保障学习的效率,如果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一种精神状态,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精神压力,更严重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缓解不良的紧张情绪,愉悦身心,精神得到放松。所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学生更需要体育运动的调节作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时间就是在体育课上,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放松心情、缓解和发泄学习压力,使学生维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因此体育课是维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还有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活动、体育比赛、集体活动等都可以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苦恼,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染,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收获人生中的感悟,使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变得更阳光,更开朗,更爱运动,更具创造力。
1.4促进学生身心的协同发展。
大部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心理方面发展跟不上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对完成没有接触过的任务没有自信心,对一些陌生的运动有抵触心理。这些现象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体育运动中有很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一个体育项目,一个技术动作,一种游戏的胜利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受到快乐,并且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赞扬和认可。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快乐与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同时,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各种自身能力像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扬长补短,使学生更快地成长与进步。我们应该在体育运动中让学生多次体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感和自信,并且通过多次体育活动强化学生的这种自信,这种体育的自信会转化为学习与生活中的自信,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1.5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学生时代的生活还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比较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已经逐渐成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需要逐渐提高。在封闭的校园里,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校园里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是培养学生德育,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平台。体育活动就是模拟了一种特殊的集体关系和人际关系,多数运动都是有小组、集体来完成,并伴随着比赛、竞争的氛围和途径。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与同伴合作,体验团结积极,互帮互助,克服困难永不放弃,成功欢快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在运动团队中的适应能力,收获友谊,体会到关爱与被关爱,鼓励与被鼓励,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体验失败后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这提高了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后的适应能力。
2结语。
目前很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校给予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很少,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学习状态,适当地多安排一些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随时缓解学习压力,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是有利的。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与团队合作精神,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只重视学习的思想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从近几年高考的不断改革和高校招生的情况变化,就可以看出国家培养人才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更注重个人专业的发展。因此,体育运动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波.浅析体育游戏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8):161.
[2]陈韬.基于终身体育运动思想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体育教学[j].教书育人,(4):60.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五
摘要: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是著名作曲家温德清所作。作品既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的太极功夫又极富现代感。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中国的国粹——京剧中独特的乐器和音色,使京剧锣鼓和西洋打击乐器相融合,将时空和地域的界线模糊,使听者在纵横交错的空间中感受到速度与音响带来的强烈冲击和震撼。
关键词:《功夫》;组合打击乐;演奏方法。
一、作品简介。
近几年内我演奏了很多现代打击乐作品,现代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是一首令我十分欣喜的作品。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京剧中的声响和对于功夫主观和客观的理解,阴、阳以及音色和节奏的多样性变化贯穿了整个乐曲。5月,应作者之邀,我在上海的《上海之春》演奏了这首作品,这也是该作品在中国的首演,获得了强烈的反响,深受广大打击乐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此后,该作品在国内外各种音乐会上频繁出现,在各类比赛中被很多参赛选手作为参赛曲目进行演奏。此曲是当时旅居瑞士的著名华裔作曲家温德清所作。作品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的太极功夫又极富现代感并大量运用了中国的国粹——京剧中独特的乐器和音色,让京剧锣鼓和西洋打击乐器相融合,将时空和地域的界线模糊,使听者在纵横交错的空间中感受到速度与音响带来的强烈冲击和震撼。
功夫,对于演奏者而言意味着技能。在中国的太极武术中,功夫分两极:柔和的为阴极,而阳刚的便为阳极。在功夫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便是气了,工夫中的气可解释为呼吸、气息、空气、力量、能量、集中、专注等。在功夫中,叫喊是一种集中能量的方法。演奏者发出的有韵律的声音是模仿于中国民间打击乐器发声时的一种口头表述语。
《功夫》是一首打击乐组合的独奏曲目,所运用的乐器非常多:1个大军鼓、3个康加鼓、2个邦戈鼓、1面大锣、1个芒锣、1个小锣、2套两锣、1台颤音琴、4面吊镲、1个踩镲、1套5锣、1台马林巴、1套木鱼、1个三角铁、1个竹风铃、1个铁风铃,还用到3副槌,分别为中硬、双性和硬锤,还有一把弓。演奏者在一堆围成圈的乐器中,已经显得非常渺小。
图1:《功夫》乐器位置图。
中,就是把无极分为阴极与阳极,再由阴极与阳极而合成,变为无极。在此曲中则是把一首乐曲分为两方,一方为乐器,一方为演奏者,再通过演奏者的表现,把乐器运用的恰到好处,使人物合一。
《功夫》在动与静间循环,在阴与阳间反复,人与乐器达为一体,使人籁的意义凸显于无形与有形的追索之中。
二、我对于《功夫》的理解及演奏。
乐曲开始,在一束昏暗的舞台灯光下,在一大圈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中,演奏者沉思许久,慢慢抬起双手向大鼓缓缓推去,就像太极招式中的“推揉”。两手下去,虽轻,但力量却在。在太极功夫中,阴阳以相融的方式表现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与阳相互包含,两种对立因素在同一动作中以和谐的运动方式呈现出来。运动时柔非软弱无力,刚非一硬到底,即“刚柔相济”。演奏的动作要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太虚则轻浮,易失去平衡;太实则动作必定呆滞。接着是大军鼓和3个康加鼓2个邦戈鼓的滚奏,一个又一个的颗粒融为一个整体,是点是圈让人捉摸不定。随着鼓声渐渐响起,演奏者一手拍三面吊镲,一手拍鼓,口中一记呐喊,使曲目的开头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如同一缕细细的山泉,经由滴滴水珠汇入,渐渐流下小丘,渐渐湍急。这时演奏者拿起琴槌,演奏出马林巴清脆悦耳如溪流般的旋律,仿佛溪流已经越流越宽阔。一记锣声伴随着演奏者的一声呐喊,似乎习武者已经立定,开始在晨暮中习武。
此刻乃是节奏与旋律的结合,如同太极功夫刚柔相济一样,节奏为刚,旋律为柔。此时虽是旋律,可在演奏者敲下音符的那一刹那的动作便变成了节奏。它通过运动中虚实、刚柔、动静、疾徐、轻重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表现,产生比一般运动更为深刻、更为复杂,也更富于变化的美。紧跟着便出现了木鱼和锣,以及颤音琴夹杂在马林巴中,木质的声音和金属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旋律的无调性加上节奏的变化,产生了抗衡。在这抗衡之际,演奏者发出了呐喊,相互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抗衡的美。
演奏者用弓在金属打击乐器上奏出的泛音,给喧闹过后的寂静增添了一丝喘息。看上去动作虽慢,可完成这个动作却是流汗不气喘。手中的弓不可拿得过松,更不可过紧。太松则容易跌落,太紧则容易僵硬,力道必须适中,否则也不能取得合适的泛音。尔后用手轻轻触碰铁风铃,像是寂静的夜晚突然掠过一阵微风。所谓颤音琴,就是可以发出颤音的琴,本来是带颤音的。作曲家为了使颤音真实,便选择了让演奏者用手的上下摆动,和嘴巴的一张一合来控制颤音,使得这首乐曲在此处再次出现了独特的技巧和音色。随后便是用手掌来击打颤音琴键,使得琴声变得温和朦胧,像是太极中的“阴”;紧接着就是用手拍击三面镲,霎那间像晴空霹雳一样,使得寂静的气氛突然显得紧张,就像是太极中的“阳”。
随着这一声响,其它的金属打击乐器也逐渐跟着响了起来,越敲越是激烈。这时演奏者发出呐喊,模仿中国民间乐器中的声音,把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随之木鱼也加了进来。此段意在描写中国的国粹京剧中常出现的武打片段,运用的乐器也是在京剧里常出现的,表现出了双方交手时的紧张气氛,就像亲眼目睹了双方的一招一式一样。下槌的力度一定要既沉又绵,稍一用力就被弹出去,非常精妙!慢慢地将此曲推向了最高潮,基本上用到了舞台上的所有打击乐器,以将其推向最高点。
猛烈的高潮过后,必然会显得有几分低落,正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此曲已经接近尾声。轻与响的交替,快与慢的轮回,周而复始的变化,似曾相识,却不曾相识。演奏者仅用了不足一秒钟的时间,把手里的4根琴槌放下了两根,正像习武之人的动作一样敏捷地转到大鼓、3个康加鼓和两个邦戈鼓之上,击奏起了滚奏。像乐曲开始一样,把一个个颗粒融为一体。伴随着呐喊声及镲和锣声,速度越加急速,力度越加增强。终于,演奏者以一手击3面镲,一手击锣,一脚踹大锣的动作和声响,结束了整首作品,可谓气势雄伟。演奏者保持结束时的姿势,直至锣声散去。整个乐曲虽然结束,却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
要把《功夫》演奏好,首先要从乐器种类、乐器配置图以及演奏手法这3个方向着手。这3个层面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缺一不可。
(一)乐器种类。
此首作品运用了皮革类(大军鼓、康加鼓、邦戈鼓)、金属类(各种尺寸的吊镲、踩镲与各种尺寸的锣)、键盘类(马林巴与颤音琴)以及其它小件乐器(铁风铃、竹风铃、三角铁、木鱼)。
鼓类和金属类乐器的共振方式不同,所以残响也就不一样。假定以同样尺寸的皮革类与金属类发出声音,金属类的肯定较皮革类为长,因此力道的拿捏最为重要;如曲子在康加鼓、邦戈鼓、大军鼓及锣和吊镲之间交换敲击部分,鼓类的密集十六分音符需要以放松的力度敲击,而金属类的锣与吊镲则需要在敲击时加以控制。
谱例1。
此外便是敲击的位置。中间、边上、以及三分之一位置,发出的音色也有所差异,因此敲击点的位置也必须准确才能达到作品所需之效果。如曲子第6小节至第9小节在康加鼓及邦戈鼓上的滚奏,刚开始轻的地方可以先在鼓面接近鼓边的地方敲击,随着渐强敲击点逐渐往鼓面中心移动,并且从弱到强的滚奏的频率也可以从慢到快。键盘类为旋律乐器,主要表达乐曲的旋律线条。旋律线亦分刚与柔,如何处理个中韵味,则取决于双手胳膊的灵活运用以及协调度。马林巴与颤音琴因为材质的不同,所以音色迥异。马林巴为木头材质,颤音琴则为金属材质,颤音琴还有个特殊装置——踏板,此功能与钢琴踏板的意义相同,为乐器制造回声。如曲子中马林巴与颤音琴的交换演奏部分。
键盘乐器多运用有线的琴槌敲击,偶而应作曲者要求有特殊演奏法,如曲子第六页的颤音琴有要求用手敲击的部分。此部分的开始音符我是使用每只手的食指,随着渐强我逐渐将中指及无名指加入,以扩大敲击面积及敲击力度来获得渐强的效果。
其它小乐器,多为营造气氛所用,例如几声风铃,轻轻一碰所发出的残响。
木鱼时而装饰点缀的音色,时而做为固定节奏,为同时进行的旋律线条做为打底音色,皆收画龙点睛之效。如曲子中木鱼与马林巴的交换敲击处,此处需要左右分手的'演奏法。
(二)乐器配置图。
在组合打击乐中,乐器位置的摆放是门重要的艺术与学问,影响着乐曲演奏的流畅度。要是稍有不慎摆错了位置,常常会落得挥棒落空,或是敲错乐器、敲错位置等情形,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演奏者的体力。这首乐曲所使用的乐器众多,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鼓类的区块是独立的乐段;由于小乐器必须与键盘作为链接,却又受限于键盘乐器占去较大的面积,因此小乐器摆在键盘乐器前方;因为距离较近的原因,演奏进行中必须避免在挥棒或是换棒时碰触到其它乐器发出不属于谱上的多余声响。此曲中的另一门学问——要求演奏者在休止时用太极的动作把音乐连贯起来。因此在转换乐器之中的线条如何配合太极动作,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参见图1)。
(三)演奏技法。
我将此曲演奏技将分为3大部分:1.持琴槌,2.徒手敲击,3.其它特殊演奏法(例如弓子、人声等等)。而所有运用到琴槌的部分皆归类在键盘类。
1.持琴槌。
分为手的运用方式以及琴槌的选择。
人类总是不断地在挑战自身极限,各种作品的产生也刺激着演奏者开发各种演奏法。敲击乐,顾名思义,以“手”为主,从手指、手腕到手臂等等,甚至手指还可以细分成指节,手臂分为上下手臂等等,每个环节的施力点和连贯性密不可分。而旋律线条的刚与柔正是取决于这些细节的运用,甚至更细微的还须使用手指控制,全取决于演奏者的功力和诠释。在音色控制部分,较为直接的音色与柔和的音色,在于手臂和手腕的使用多寡,一般说来,演奏较直接的音色以手腕为主、柔和的音色以手臂为主。
琴槌的软硬度也是决定声音色彩的关键。在这首曲子中,由于同时敲击键盘及金属类乐器的部分相当多,因此琴槌过硬或是过软都无法取得平衡,必须选择同时能使键盘和金属类发出合适声音的琴槌。
2.徒手敲击。
顾名思义,便是没有任何媒介物,单纯使用手演奏乐器。徒手敲击也细分为很多种技法,例如手指、弹指、指尖等等,举凡手掌的任何部位都能运用自如。
在此首乐曲中,有几个徒手演奏的部分。首先是鼓类,鼓类只占了曲子的头和尾,开头以手拍方式,而尾声则是用琴槌。这很明显的表达出作曲者想展现的起承转合,以及头静尾动的色彩,因此铺陈开头力度的层次十分重要,取决于力道的使用。因为每个人手掌音量的极限不同,例如手掌大小、厚实等等,这就产生了每个人所演奏的不同特色。
该曲中还有双手掌心相对以击掌方式闷击两面吊镲。
以手指敲击颤音琴配合踏板的回音快速音群上行,连接三面吊镲完成一句一气呵成的乐句,也是徒手敲击的一种形式。由于手掌碍于先天限制,能发出的音量本身就较使用琴槌时小,因此多用于较安静的乐段,却又要使听者能清楚听见其中奥秘。
3.其它特殊演奏法。
弓的使用在现代打击乐中早已屡见不鲜,加上几乎不受乐器限制,只要角度适合,许多打击乐器都能使用(笔者甚至使用过以弓拉钵),因此广受作曲家所喜用。藉由弓的拉奏,能够发出乐器本声没有的泛音,营造出发人冥想的音色,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如何拉出长度、音色都很均匀的泛音?首先是角度的选择,角度决定泛音的长度以及音量,再配合握弓的力道,前文提到必须松紧适中。而最后的一个省事方式——松香涂抹,松香的多寡可决定演奏者用弓的轻松程度。
人声是这首乐曲的精髓所在。作曲者模拟武术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时而气声,时而呐喊,配合着乐器演奏,达到武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武术中讲究的抑扬顿挫,也藉由人声表现出来。演奏者必须以腹部的力量来发声,才能达到中气十足的效果,若是只以喉部发声,容易疲累,也较不容易表现其力道。
《功夫》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开头部分奇特的地方是它有很多明显的断句。马林巴进行到一段时间后总会有一样乐器打断旋律的进行,有时候是锣,有时候是鼓,使音乐呈现戏剧性和打斗感。这些一段段的小句子似乎是在向我们讲解中国功夫的一招一式。乐曲的中段是很有禅意的,中间加入了用弓对马林巴的“拉弦”,加入了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弦乐器所使用的弓与原本冰冷的乐器的接触,展现出寂静中的一丝喘息。这样的结合无疑是整部作品的亮点之一,“包容四海”在这别具一格的组合中得到体现。而演奏者用嘴、手对颤音琴发出的声音的控制,使其变得有如山泉般呜咽、清幽,让我们感受了音乐由无形化为有形的可能。这一段散板完全把我们带到了竹林、小屋、山泉那样的氛围中。锣声渐强、十六分音符的持续进行后,音乐又回到了开头那样的断句中,但是其中更多地加入了人声,一个习武者的形象完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演出者的呐喊声是另一亮点所在,此举将人性的因素带入原本纯粹的音乐世界。“人乐合一”仿佛体现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的境界,这已远远超出了“功夫”二字本具有的含义,体现了更为高层次的意境。
音乐在演奏者的呐喊声、锣鼓声中结束。这个终止也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锣声渐渐散去,而我们似乎还在回味习武者刚柔相济的一招一式。轻与响的交替,快与慢的轮回,表演者于四方围绕摆放的乐器中,伴随昏暗的灯光展现丰富的肢体语言,在视觉方面除诠释了作品的主旨外,也体现了武者参悟时的孤独和思索。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六
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竞技体育基础能力不断下降,这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学生很少参与到课余体育训练中,将自己的大部分是时间都放在文化课程上,当前要改变这种情况,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就需要注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课余体育训练增添新的活力,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余体育训练中,提升他们的竞技体育基础能力。
1.1、改变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理念。
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一般的任务以及目的都是为了准备各种比赛,这就使得其存在较大的地区局限性。每个地区的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然而一样的是学生参与训练的目的,都是代表学校比赛,为学校和自己争光,为升学奠定基础,所以,使得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训练时有较大的压力。“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具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经过其在各学校的落实之后也让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理念发生了改变,除了比赛这一目的之外,更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让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之外能够感受到体育训练带去的乐趣。
1.2、改变和丰富了课余体育训练内容。
阳光体育活动还没有开始之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面地区局限性较大,每个地区的运动竞赛项目不一样,该地区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中会依据竞赛项目而开展相应的训练项目。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训练不系统、目标不清楚、训练项目单一、体育成绩不理想等,很多学生的训练项目只有篮球、田径等简单的项目。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不断丰富,这也让课余体育训练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学校中的体育设施建设加强,设施更加完善,政府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每个地区的学校结合地区以及学校的情况,开展相应的体育训练项目。
1.3、确保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时问。
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要求,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中将健康素质当成一个关键指标。各级政府在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就需要让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时间,需要全面保障课余体育训练时间。在阳光体育运动没有开始之前,基层中学活动课的时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通常时间都是在半小时,在开始落实之后,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得到增长,时间在45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可以帮助学生缓解文化课程学习中的压力和负担,有效的保障了基层训练的时间,可以防止训练以及学习的时间出现冲突。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媒体参与训练的时间比较固定,教师可以结合比赛的具体情况科学有效的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因为训练时间增加,也让学生训练周期的改变变长,让课余体育训练周期性更加科学合理,为参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奠定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1.4、有利于更好的落实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通常都是根据地区的比赛周期制定的计划,在没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压力较大,能够留给训练的时间很少,因为训练时间较短,使得训练计划都停留在短期上,是在赛前应用的,比赛之后就不注重训练,或者没有系统的进行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为了拿到好成绩,就需要加强训练的密度以及强度,使得训练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且这样只是为了参加一般性的比赛,学生的发展空间有限,和体育运动规律不符。阳光体育运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适合他们特点的体育活动形式,进而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根据地区比赛的周期以及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和体育竞技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长期训练计划,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运动成绩的提升。所以,学校在课余体育训练中需要全面的执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落实,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竞技基础能力。
2、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策略。
2.1、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课教学和体育竞赛三者协同发展。
课余体育训练较为特殊,具有一些特点,如,多样化选择、社会参与性、方式上较为灵活、独立自主性等,较为随意和独立,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性。现阶段,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情况不是很理想,在方式以及组织形式都较为滞后,项目也很简单和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有效合理的管理,所以,学校需要注重课余体育训练,将其和体育竞赛以及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在体育教学课程展也加入体育竞赛以及课余体育训练,让学生能够提高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学校还需要在制度上为课余体育训练提供保障。把学校中的体育竞赛也加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就需要对体育竞赛范围进行拓展,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结合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等情况设置竞赛项目,通过多样化的集体竞赛模式,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采取多元化方式,如竞赛、表演以及游戏等,让学生能够把体育训练看成是校园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一个常态,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余体育训练中。对于课余体育训练,学校需要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进行监督,通常都是体育教师负责这一工作,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以及体育技能,让学生能够养成参与训练的习惯,还需要监督体育竞赛组织等。通过实现体育教学、竞赛以及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可以让课余体育训练真正得到落实,提升有效性,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竞技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2.2、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社团。
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余体育训练中,就需要先提升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兴趣,可以全面的参与进去,而体育俱乐部以及社团就是一个有效途径。让学生加入体育社团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参与度、荣誉感,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各种运动项目的社团以及俱乐部。对于社团日常训练就需要体育教师提供指导,各种体育社团以及俱乐部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进去,让学生将体育训练养成一种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以及习惯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学校可以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体育项目,通过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防止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进行太多的干预,让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参与的体育项目,还有专人能够制定训练计划,让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训练,防止他们因为运动强度不科学而伤害到身体。
2.3、注重建设及维护学校的体育设施。
课余体育训练需要场所,而学校中的体育设施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运动的器材以及场所,因此,学校体育设施方面的情况会对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产生重要影响,学校需要保证齐全的体育设施和设备。国家对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出台了基本标准,因此,各级教育部门需要按照标准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对学校当前已有的体育设施进行保养以及维护,对体育场馆进行建立或者是拓建。学校也需要从公共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学校的体育场馆以及设施的保养以及维修,建立和完善各种体育设施以及场馆,一些体育场地需要提升安全性,减少维护体育设施的时间周期,对于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延长,学校需要对有限的公共场所进行集约规划,对田径场地等进行扩建。农村的学校因为条件限制,可以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对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通过使用废旧材料制作体育器材,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余体育训练中。
2.4、取得字校和家长的认司。
学校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在注重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需要抓好训练竞赛。教练员需要时常和家长进行联系,宣传德智体等方面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家长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教师和家长联系还可以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而让家长看到课余体育训练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5、提高教练员的自身水平。
课余体育训练中一般都是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员,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体育课堂教学,虽然很多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然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学校能够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以及进修的机会,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的适应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要求。
2.6、要处理好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以及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程上是当前一个普遍的现象,不止学生,还有家长以及教师都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是因为参与体育训练而让学生的成绩下降就一定会停止训练。所以,要想更好的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就需要先处理好训练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为训练的开展奠定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竞技基础能力,改变当前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因此,学校需要对注重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积极支持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转变以往的观念,为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训练中,养成长期训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逦.阳光体育视域下贵州省望谟县部分中学课余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
[2]王亚南.长株潭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16.
[3]朱清德.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4).
[4]邓云林,钱进.浅析阳光体育运动对高职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j].人才资源开发,2016(4).
[5]洪武集.阳光体育运动对高职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7(28).
[6]林华贵.“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探讨[j].体育时空,2017(13).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七
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中,性格是最早受到关注的传统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探讨和应用.
作者:刘涛刘兆欣作者单位:刘涛(安徽工业大学体育部,安徽马鞍山,243002)。
刘兆欣(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150300)。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八
对于新药会造成的代谢性相互作用应有正确的预期和认定,或者研究的结果进行先导药物结构的修饰,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严重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在未来的市场上崭露头角。在以前的研究中,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阶段进行研究,高层并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处理问题,但是目前国外的很多新药在申报的材料中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说明国外已经开始重视对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探索。
2.2合理用药。
药物的结构特征决定着药物分子和肝药酶的结合和催化能力,同类药品的酶学基础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了解同类药品的药物代谢基础,将可以预见的药物相互作用规避掉,合理用药,减少毒副作用,保证治疗效果。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九
我国新一轮医改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是一项重大制度和理论创新。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安全可及,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安徽省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大力推进药品制度改革,破除以药补医,遏制药价虚高,建立起规范性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使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一、传统药品采购方式的管理弊端。
基本药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与其生产供应链的市场属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和冲突。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分散采购模式,信息不公开,竞争不充分,传统的药品生产、流通管理方式与药品的特殊属性不相匹配,影响了基本药物的持续供应,强化了医生、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助长了药价虚高。
(一)招采机制不完善。以后,各地开始探索以地市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由于招标与采购分离,大都是只招价格,不招数量;只招标,不采购,造成投标报价品种入围后需要“二次销售”,实际上成为“虚招”。在以药补医机制影响下,难以彻底割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的利益链条,导致药价虚高,甚至出现招标价高于药店零售价的状况。
(二)流通环节过多过滥。传统的药品流通渠道是典型的“橄榄模式”,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与众多供应者谈判,确定具体的采购价格和数量,导致交易主体多,流通环节多,利益链条长。在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发生费用,获得相应利润,从而药品费用被不断推高,既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较高的履约费用。
(三)市场集中度不高。我国目前约有6300余家药厂,总体呈“散、小、乱”的状况,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相对分散,存在着激烈的替代竞争。药品流通企业数量庞大,多以运输和仓储为主,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药品生产和流通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供给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既导致企业成本难以下降,又制约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公平有效竞争环境缺失。由于药品流通制度不健全和相关监管滞后,致使药品流通中的寻租行为和商业贿赂盛行。特别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供求中的双重垄断地位,扭曲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造成市场交易各有关方面的利益失衡,医院便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向制药企业索取高额回扣,医生利用绝对信息优势成为患者的代理人,发生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处方、高价药最终都由患者埋单,导致药品价格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性上涨”。
二、基本药物采购模式的制度设计。
药品集中采购是国际通行做法,是降低采购成本、保障药品持续稳定供应的有效制度安排。新一轮医改启动实施后,安徽率先推行药品制度改革,坚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由安徽省统一实施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主要内容是:
(一)招生产商,招采合一。安徽由政府主导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设立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代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集中采购配送基本药物。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药品,必须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网上采购。同时规定只面向生产企业招标,由生产企业根据市场原则选择配送企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有效规避很多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也有利于控制药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药品。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省级招标中心只招标、不采购,由医疗卫生机构再从招标结果中选择药品进行采购的做法。
(二)双信封制,保质控价。“双信封”是国际上通行的评标方式,核心原则是“质量优先、价低者得”。安徽采用“双信封”招标办法,设置了技术标、商务标双重门槛,综合考虑药品的价格和质量以及效用,在技术标合格的前提下,商务标价格低者中标。在招标之前,还参照周边地区和社会药店的.有关药品价格,制定了投标的参考价格,避免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唯低价是取”或“唯质量是取”的片面行为,兼顾了价格低廉和质量保证的要求,体现了基本药物的“安全、必需、有效、价廉”等特征,改变了过去采购渠道复杂、只关注药品价格、忽视药品质量的现象。
(三)量价挂钩,单一货源。对采购需求量大的基本药物,按人口、交通以及采购数量,将全省划分二至三个区域(普通大输液分为三至六个区域)分别招标采购,确保中标企业获得采购区域内所有市场份额,确保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有且只有一家企业供应,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有利于供药企业降低成本、降低药价。以省为单位统一采购,单一货源,量价挂钩,能够将一个区域的基层基本药物需求集中起来,实行采购规模的最大化,使生产企业有足够的采购量,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
(四)及时配送,统一付款。中标的生产企业是基本药品配送的第一责任人,自主选择直接配送或者委托符合法定资质条件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形成制约机制,确保配送企业忠实履约,保证药品及时配送到位。财政统一结算支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药品费用由国库统收统支,确保从交货验收到付款时间不超过30天,降低了药品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通过收支分离和第三方结算的手段,对药款由财政统一结算,切断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生产企业的寻租机会,基本解决了久治不愈的医疗机构药款拖欠问题。
(五)网上交易,全程监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部实现网上采购。为确保中标结果有效执行,药监部门对药品交易的全过程实行网上动态监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分析。建立不良记录管理制度、市场清退制度,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企业申诉机制和经办机构报告制度,确保采购过程规范,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基本药物采购模式的创新与成效。
安徽实施新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机制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平均降价率为52.8%,在首批中标的857个品规中,34.6%的品规是我国医药企业排名前100位企业提供的,57.6%的品规是排名前400位企业提供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药品价格得到明显下降、药品质量得到明显保障、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新机制的主要特点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基本药物属于准公共产品,只能在政府的规制下,以相对固定的成本和较低的价格持续供应,确保在终端使用上的可及性。没有适度的政府调控,很容易出现“柠檬市场”。特别是基本药物采购涉及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等多方面的利益,仅靠市场机制难以进行有效调节,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价格监管,保障药品及时、安全配送。安徽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机制互补的优势,实现充分竞争、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从而保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
(二)坚持“质量优先”和“价格合理”相结合。价格与质量始终是基本药物供应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问题。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流通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既应有对流通速度、成本和效率的追求,也应有专业化的特殊体系保证药品安全。安徽从药品的生产、招标、配送等全过程着手,只招生产企业,从而从源头上保障药品质量。在配送和接收环节,严格检查和验收,搞好终端控制。为有效控制价格,安徽面向符合条件的所有省内外企业招标,通过竞争机制确定药品价格,既防止药价虚高,又保证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合理的利润,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三)坚持“缩短流程”和“降低费用”相结合。商品流通过程的长短对商品生产和消费都有重大影响。安徽省改变以往主要面向药品流通企业招标的做法,直接面向生产企业招标,形成生产企业——药品采购机构——药品配送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的最短流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采购药品,实行网上竞标采购,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订单处理、库存控制和结算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药品采购费用。
(四)坚持“规范采购”和“优化配置”相结合。安徽省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实行药品的采购和终端销售分离,既控制了采购环节,又控制了使用环节,切断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减少了中间环节和重复招标费用,是一个节约社会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制度安排。同时,新机制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和医药生产流通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从制度门槛上淘汰了部分质量低下的药品和信誉不佳的医药企业,推动了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优化了医药行业的资源配置。
四、完善药品采购机制的对策建议。
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是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由于药品流通涉及环节过多,很多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根治,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完善。
(一)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目前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落实医保支付政策,但需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在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对村医的各项补助支持政策;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同时,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定期调整机制,根据各地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适当增加慢性病、儿童等用药品种,减少使用率低、重合率低的药品,保持合理数量,规范用药行为,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二)加快建立药品评价体系。药品的定价、采购、配送都是建立在对药品科学的评价基础之上的。技术标评比难以准确反映药品之间的质量差异。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健全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体系,使价格准确反映药品的实际价值,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同时,还必须配套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效规避社会环境中潜在的风险因素。
(三)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流程。建立基本药物从采购订单下达、平台与中标企业以及配送企业的确认、验货入库及货款回收等一系列完整流程,明晰药款拨付环节中的有关主体责任、契约约束等边界,使各环节主体都能按既定的程序、规则履行责任,确保整个采购流程有序高效。同时,积极拓展现有集中采购平台功能,发展电子采购和交易平台,实现采购、结算、配送、管理等服务功能整合,营造公开透明的采购和监管环境。
(四)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和完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选取临床使用量较大的药品,依据主导企业成本,参考集中采购价和社会零售价等市场交易价格制定政府指导价,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不得高于指导价销售药品。对一些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不具有完全竞争特点的独家品种、独家剂型,及经过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规范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五)健全药品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政府履行药品质量监管职责,建立统一高效的药品监督执法体系和全程监管体制,推行药品全品种电子监管,对基本药物和高风险品种实施全品种覆盖抽验,定期发布药品质量公告,实现药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全程动态监管。避免药品采购供应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处于信息弱势的广大患者,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可靠。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谈谈在今天的学习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令人满意:“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应该相互学习”;“要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要学会生存”;“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利用多样化的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起来更快乐。通过这些小故事、动画片展开问题讨论,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三生教育”,逐步让学生了解“三生教育”的意义,认识到人与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知真善美,逐步懂得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在美术活动中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通过网络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渗透“三生教育”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探索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增长了技能,还提高了效率。通过美术课程与“三生教育”的渗透融合,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提高生存能力,培养生存意识;帮助学生认知生活,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进而对“三生教育”有更深层次的领悟。2008年曲靖市麒麟区举办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美术比赛活动,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利用网络,创造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对“三生教育”的感悟,帮助学生以更加成熟的生活姿态融入生活,在更大意义上实现生存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本次活动,是美术课程与“三生教育”融合的最佳体现。笔者用三个课时在三年级、四年级的部分学生中开展以“关注消防、关注交通、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在其中渗透“三生教育”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当我把活动主题和思路与学生交流时,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太难了,怎么画,很难完成。“”我画人物还可以,但消防器材与背景很难画。“”我会画建筑物、汽车,可有的场景想不出来。”“主题内容太难画了。“”交通安全太难表现了?”等等。根据这一情况,我很理解地对同学们说:“就因为难,才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亲自体验,讲述不同的看法,来分享彼此的经验,根据各自的特长,扬长避短,分工合作,完善创作思路,让我们并肩作战、团结互助,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的。”
内容1:根据活动主题,分小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如,“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发生火灾时,有没有简单易学的逃生方法呢?”
内容2:安全小知识。在学习“消防小知识“”交通安全小知识”“自护小策略”活动中学生积极展开讨论,纷纷举手发言,畅谈心中的感受。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消防、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护意识,让“三生教育”融入其中。第二课时:内容1:欣赏与练习。第一环节,通过大屏出示,观看消防、交通安全宣传图片。
第二环节,开设安全自救知识训练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选择与判断,学习安全自救知识,掌握安全自救技巧。内容2:体验活动。根据所学的安全自护小常识、小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评议,哪些做得正确,哪些做得不对。通过演练体验活动和入情入境的表演,学生掌握了简单的逃生方法,提高了自护能力,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三生教育”,唤起了大家对“三生教育”的思考。第三课时:内容3:观察与构思,合作与交流,启发与创作。结合前面两个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把他们分为五个小组,每组有组长、协调员,各6人。各组必须团结一致,共同策划,促进交流,形成合力,达成团体目标。如,有一组的学生在创作“消防叔叔灭火时”,人物的刻画不够生动、动态基本相同,显得呆板,其他小组同学发现后立即提醒他,画消防叔叔工作时很辛苦,应加上汗水,充满动感,形态各异,这样内容才更丰富,人物才更形象、生动;有一学生发现本组同学在画交通警察指挥时,显得单一,就建议动态画应各种各样,所表现的是交警叔叔的风采,能不能把他们画得高大些呢?那样我们的画会更生动、更有特色;有一个组的同学们在交流后说:我们画消防、交通安全时,应该宣传珍爱生命,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把我们的城市生活画得更美好,更和谐;有一个组长说,一定把消防、交通安全的理念、口号加上。与此同时,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情况,与学生共同研究,进行调控,加强引导,启发创作,及时鼓励学生。我们不仅要把各组的创作内容表现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交流中共同研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合作充分、扬长避短,表现好主体内容,最终达到作品主题鲜明,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整体协调、统一、美丽、有创意,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实效。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按时完成了绘画创作工作。主题有:“心系消防心系交通”“为消防叔叔加油”“我是小小交通警察”“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和谐美丽之城“”超级灭火机器人”等,许多作品体现出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保护环境、奋斗生活,团结互助、顽强拼搏,对明天更加健康、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地向往追求。
根据“三生教育”的理念与学校制定的十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与学校的规章制度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充分利用教师大会、学生大会及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美术廊等宣传阵地,对“三生教育”加大力度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做好实施“三生教育”宣传舆论引导工作,使师生充分意识到“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让“三生教育”深入学生、教师和家长,营造良好的“三生教育”氛围。通过教育,在校园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的学生少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的多了;讲粗话的少了,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和互相礼让的学生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爱护环境的多了;违反纪律的少了,文明守纪的多了;排队拥挤现象少了,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出行的多了。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和谐与文明的气氛。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三生教育”活动,推进了“三生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把“三生教育”融合在美术课程学习中,不仅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三生教育”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与集体的智慧,了解“三生教育”的内涵。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与感悟“三生教育”;通过活动,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和生活的热爱已深入于心,不仅影响了广大学生,还辐射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也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学生在实现梦想的进程中感知真善美,逐步懂得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一
文章主要从美的本质和对美育的理解出发,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同时针对美育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论证了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美育;素质教育;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自从在劳动中诞生美之后,就寻找着美,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既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世界,也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着自身。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美好的人生,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只是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清楚什么是美呢?笔者认为美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蕴涵着客观规律与长远目的高度融合的和谐自由关系的理想存在。罗丹说:“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存在,而是缺少发现。”
美的本质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由的理想关系,它包含着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又不同于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体现出真善统一的特色,它具有人类社会性、客观实现性、形象直觉性、精神功利性、和谐自由性、新颖独特性等基本特征。
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所谓美育的本质,是指美育这种教育的本体存在及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美育,这一概念它体现的应是其本体存在的内部联系。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美育的本质,就必须以全面、准确地把握美育本体这一整体存在及其内部联系为前提。美术教育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它只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它有主体审美感受能力、??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
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所以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一定的目的。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标志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特有的功能与性质。
美育的任务在于鼓舞人们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人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美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能自觉培养学生自爱与爱他,以及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爱和平、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他们能在爱的体验中获得审美的共鸣和喜悦,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于美育不带有功利色彩,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有了好的人格和美的心灵,他们就能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任何事物,遵循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用一种让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交流沟通。同时,也能用正确的审美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此外,由于有了正确的审美观,人们会不断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并不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他们也必将把与人的和谐交往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做人的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以及各种日常的活动。美育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切实地把素质教育摆在首位,美育,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可以把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改革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情感既反映人对人的态度,也反映人对事物的态度,因此是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情感性同样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不仅如此,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而且有益于学生情感的不断升华。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去。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能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出,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社会健康、完善的发展就需要健康、完善的新型人才。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年青一代的理想、道德才智和情操的树立、培养,都不能离开美育的影响和熏陶。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进去,但美术教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
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的培养是人类最可贵的素质之一。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正是因为审美心理特点是想象,所以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美育作为完美人格的最基本的建构手段,能够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美好心灵,促使人的道德素质获得全面而充分的提高。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学生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点。
【参考文献】。
[1]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缪灵珠.缪灵珠美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8.
[3]张晶.美学之思:理的审美化存在[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二
:艺术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地域文化构成优秀的中华文化,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是艺术教育创作和学习最主要的素材。所以,现在很多从事艺体教育的学者都深入各地区,融入不同的地域去考察地域文化,并成立课题进行研究。
教师通过传授美术构图技巧将美术文化传递给儿童,这也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而儿童对美术的学习,就是一个接受优秀中华文化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培养美学意识和美学鉴赏能力。通过研习各地域的文化,可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其文化价值,同时扩展美术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延伸教学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品鉴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划分地区的文化,包括地域内人们的生活习性、特色风俗习惯、思考方式、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是地方人民的精神支撑,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地域文化是进行学校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教学辅助。世界各地的高校艺术类学生可以查看地方馆藏资源、浏览文化博物馆以及观赏地方名胜古迹,这些都可以快速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其次,地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方特色,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地域差异较为明显,而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通常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往往喜欢回归故里。所以,把地域文化融合到艺术教育的范围,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从而扩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地域文化和艺术教育一起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作。学校传授地域文化知识,能够激起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关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再次,二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播,地区特色的弘扬,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也能够设计出更多地域特色的产品。最后,艺术类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高校艺术学生提出新的.人才要求,学校也要开设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培训强度,学习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充分挖掘地域美术资源。
对于从事美术教育的学者来说,对挖掘美术资源有着非常敏感的嗅觉,如武夷山山水如画,文化与古典建筑物历史悠久,是进行艺术教学活动的必选之地。山川秀丽、风景奇秀、河水灵动,山水相逢、人文与自然搭档恰到好处。九曲江缠绕山间,丹霞单面山、块状山、柱状山偎依河畔,姿态万千,这些自然风景在美学授课中都是很好的地域资源。武夷山一直都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所以,在进行美术取材授课过程中,简单的阐述和归纳并不能完全展示武夷山的美,必须到实地身临其境地领略它的山美、水美、人文美。尤其是作为一名美术学者,更应该亲自去感受,同时也要组织带领学生去实地写生,让他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美和欣赏美。
2.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要系统地学习地域文化,就必须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课程。课程是开展教学的基本载体,所以,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加强地域文化学习,必须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学校应与周边景点或者地域特色景点展开合作,促进学校地域文化课程的参观和学习。设计的地域文化课程体系需要含有两方面的内容:基本的文化课程和实操课程。基本的文化课主要是开阔学生的眼界,传播地域特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操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让他们主动去感受和理解文化,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此外,教师要带学生去实地观察和欣赏,感受地区的文化习俗,并总结当地的特色艺术设计,同时教师应该在旁提点学生,向学生传播当地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考。
3.找准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切合点。
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是地域文化艺术产品设计。而艺术产品的价值表现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喜欢程度,社会公众的接受和购买程度反映艺术产品的经济价值。中国地大物博,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非常多,因此包含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就特别多,然而很多地区的地域文化还没开发,都属于自然景点,不符合美术创作设计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教师应多走访我国具有美术指导意义的地区,寻找具有浓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地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操活动。同时教师要注意兴趣导向,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多进行外地实地演练,让学生多欣赏地域文化景点和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艺术大师,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地域文化参观活动中来,与学生互动,为学生讲解艺术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设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为地域文化发展培养人才。
通过与企业建立人才对等机制,为艺术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地域文化设计平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学校建立联系的地方企业,要有象征性的艺术品,所以,学校要主动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地方企业则应尽力帮助学校成立实训基地,从而与学校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学校提供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动手能力培训,为地域文化艺术产品的设计提供集美学文化知识和实操动手能力于一体的优秀人才。
文化的繁荣昌盛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突出,地域文化能够为艺术教学提供最好的素材。艺术类大学生需要研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知识,学习不同的艺术表现技能,加强自身文化的熏陶和技能的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也就对艺术人才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艺术人才应该是全能型、综合型的人才,不仅仅要熟知各地域文化知识,也要学会地域产品设计,培养全面技能,让学生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提高我国艺术学生的设计能力。
[3]吴琛玮.论实验剧场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6.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三
现在,教育科研工作势在必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导向,让科研之风吹满校园,下面是小学的教育科研论文范文,与大家分享了解。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正方兴未艾,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现在已逐渐被许多的教育者所认可。但有许多人对这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认为只要我们教好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了,至于通过什么方法,效率如何重视不够。因此,我认为加强小学科研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让教师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
小学管理者应确立依靠教育科研办学校的思想,高度重视群众的教育科研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小学教育科研实行双重目标管理。所谓双重目标,即指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既要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为目标,也要以在教育科研过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才能为目标。通过教育科研来普及和发展教育科学知识;通过教育科研来应用教育科学知识,推动实际教育工作前进;通过教育科研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培养人才。
小学教育科研尤应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主,结合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教材改革的实验,以此确立如下想法: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应符合教师现有基础和已有条件,研究目标应是教师力所能及的,并从本校教职工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展多层次的研究。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和实践。学校应选择部分教师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从教师的教育实践找课题,找方法,先从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从小到大,逐步提高,使小学教育科研能见到实效,以不断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三是坚持科研与工作结合。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动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这样,既不加重教师的负担,更有利于解决教师工作的困难,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
二、重实际,掀起教育科研的高潮。
要使教育科研掀起高潮,首先要摆正观念。就小学教育科研而言,观念制约着研究者的态度、情感、毅力和成就。当前,影响小学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的不良观念有:教师能把应教的课本教好就可以了,至于研究、创新应给那些从事科研的人去研究;认为科研工作不是我们普通教师能研究的,一提搞科研就觉得高不可攀;再者认为搞科研无非是走形式,想从中谋利罢了;最后认为教育科研搞不搞对教学无帮助。因此,小学领导必须改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不良心态,引导教师力求弄清四个关系,树立四个新观念;一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的观念;二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观念。小学领导和广大教师真正达成共识:没有教育科研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创新的领导;仅仅会教几节课而不会搞教育科研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其次是创设活动。小学校长应十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有声有色,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造就一定的群众性的科研环境,使教师感到搞科研不神秘,选题并不难,研究课题就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之中,每人都有搞教育科研的任务,每人都有搞科研的能力,只要不断努力探索,都能取得研究的成果。使大家真正领悟到,没有教育科研活动氛围的学校,不是一所健全的学校。
三、树典型,培养教育科研的先行者。
小学校长应重视培养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典型启发。鼓励小学教育科研的先进人物,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培养本校的科研骨干。即使在一个科研空气很淡薄的学校也一定有一些热心教育科研的教师。对于这种典型,领导者要善于发现,积极扶植,大力宣传,用他们的现身说法,带动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项目,让有经验的人去带头做,让那些不善参与的人能体会到这事我也能做,而且做后觉得有一定的'用途,逐渐让所有的教师去接近、去适应科研工作。
第二、全面去抓。小学领导应当把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观看有一定科研成绩的名校的科研实录,参加科研名校的科研工作成果,让所有的教师都对科研工作产生兴趣。
第三、讲求实效。小学领导要注重在广大教师对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基础上,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吸引教师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加强指导,使他们获得成功,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予以热情帮助和指导,使其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让教师们能积极地参与科研,不断提高科研的素质,在一点点的完成任务中体会科研的乐趣。
四、以身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小学校长要带头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新的经验,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全校的教育科研。小学校长要由“经验型”转化为“学者型”,做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领导的意识要强。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会带出一所好学校,校长的观念直接影响全体教师的行动,如果校长重视科研,认为科研可以改变学校的师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那么他(她)就会重视科研工作,那么教师们也会在他(她)的影响下去勇敢地探索,积极地创新。
二是领导的能力要强。小学校长要想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做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必须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其基本要求是:坚持小学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态度;熟悉并遵循教育科研的步骤;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有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各步骤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主动权。
三是领导的指导能力要强。小学校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这不仅可以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会让教师有一定的依靠,让教师心理有一种遇到困难时可以找领导,不会产生畏惧感,同时领导可以通过指导,了解到教师实验过程中的困惑,在帮助指导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教师的科研兴趣。
总之,教育科研工作势在必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导向,让科研之风吹满校园,让科研给学校的工作带来美好的前景,管理搞好了,成果就一定会出现。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四
摘要: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本文首先分析传统教育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之间的差异,然后探讨两者的发展趋势,得出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结论。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学;网络教育教学;差异;发展。
1.传统教育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的差异。
传统教学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教师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素养较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活动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二是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教科书的教学顺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三是教师与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教师的语言、行为和教态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谓的言传身教;四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反应,随时调整课堂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改变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当然传统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劣势。一是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采用填灌式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局限性较大,甚至有些知识已经与科技进步脱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三是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黑板和教室为活动中心,教学活动较为枯燥,容易引起学习疲劳。网络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展新兴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习者提供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习者有学习愿望,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网络教育。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教学方式非常多样,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的应用,使网络教学手段非常灵活,能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二是网络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不同课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检测方式;三是网络教学地点和时间非常灵活,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四是网络教学内容体系较为丰富,不局限于课本,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更新非常迅速,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最快地获取更多信息,极大地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选取学习内容,满足学习需求。正由于网络教学极大的自由性和不固定性,既有优势又有弊端。特别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来说,自律性较差,在没有教师的约束下,难以做到自主学习。而且他们缺少辨别能力,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没必要了解的,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很难真正学到知识。
2.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利弊、优势互补,因此现在网络教学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网络教学未必可以淘汰传统教学而独立存在,最好的结果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融合。
2.1让网络教学为传统教学服务。
网络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更多地考虑传统课堂的需要,让网络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中引入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加入与时俱进的流行元素,加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另外,加入网络课堂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更多地运用图片、视频、音乐代替传统说教。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具体学情和客观条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
2.2网络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正因为网络便利,很多网络资源鱼龙混杂。为了实现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首先必须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设计网络教学时要更用心,网络教学目标要清晰,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难度设置要合理,并根据学生兴趣选取适当的拓展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在网络教学中设置明确的.学习指导。网络教学资源非常多,学生在众多信息中很可能迷失,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指导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分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重点内容和基本了解内容之间的划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必须实施一些检测手段。可以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督促,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和在线完成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3.结语。
传统教学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展新兴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最好的结果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融合,让网络教学为传统教学服务,使网络教学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亮.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品牌(下半月),,11:26.
[3]李家安.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与融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6:57.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五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当前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所以在当今时期,为了迎合时下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如何做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探究,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未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全面应用的原则,全方面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当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一个时期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一阶段重视对计算机的程序设置,而且那时候计算机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点的院校才会开设。所涉及到的语言也只是logo语言、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1]。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人类对计算机的教学开始进行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候的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技能,而高校内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课程也多了起来。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培训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出发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目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教育尚且很难达到既定效果。在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没有被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观念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怎样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来对学生更好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状态进行转变,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在当今时期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先天结构与后天教学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必要差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各个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只有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这样才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传授知识的时候跨度太大、难度太高而导致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而言,其课程复杂且繁琐,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开拓视野[2]。传统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并不一定好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很多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也不能够创造性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校和巩固才能够更好的熟记于心,从而利用到相关的行业当中。多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际任务,像是完成某种财务报表或者指定简单的软件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时间操作来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电脑资源管理器当中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比如编程设计一个计算器,这需要借助计算机编辑代码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观练习,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对这一知识点详细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媒介[3],这样的缺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新的教学组织性质也比较多,比如现代化实验室教学、图书馆教学、专用教室教学等。只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单一性教学所导致的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工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认知不足等问题所导致的学习效果出现偏离,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反馈工作安排。这样能够根据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这样的反馈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非常显著,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认知技能的缺点进行分析统计,并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要不断的促使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调节和完善。比如说在学习代码编程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交给老师,进行课堂汇报,这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对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分析,文中笔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学生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因此做好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3]杨晋峰,杨校辉.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1(04):38.
浅谈换位的作用论文篇十六
现代教育比传统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手段都有了改进。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学生熟悉与掌握现代化工具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当今的中国教育正经历着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现代化教育成为将这种转变引向深入的重要前提。除了观念的转变以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走教育信息化的道路,这已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美术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自己重要的地位。美术能够培养感知能力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方法等重要作用。信息化教学在美术教育中起步较早,且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日趋发展成熟,从平面的架上绘画创作扩展到视频、声音等加入时间元素的四维空间的艺术创作,它成为架上绘画以外的另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新的艺术形式要求教育方法和新教育体制的变革。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直观性、灵活性、生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术教育是一种图式化的视觉艺术范畴,直观可感知的形象让学生获得体验更为直接有效。在美术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理论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最多加上教师的示范演示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了。多媒体的介入使优秀艺术作品图片全方位展示,和一位或多位画家的作画方法及步骤的视频进入课堂,学生在直接欣赏绘画、多角度观摩雕塑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观看不同画家的作画方法和作画步骤,并在课堂上体验一些行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视频影像和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同步传输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绘画、雕塑、装置、声光视频艺术作品的数字技术也变成可能,坐在家里或课堂欣赏世界名画,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的梦想得以实现。
现代的美术教育已经从“技术化教学”走向“艺术化教学”。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仅可利用图像、视频的直观性,还可以加入不同风格、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作品时配合适宜的音乐,使得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加入古筝、琵琶等古曲,音乐与图像的结合使这件作品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把音乐纳入美术课程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进入课堂的“音乐教学法”在很多国家的教育机构都得到广泛推广。所以,有人称绘画是凝固的音符,而音乐则成了美术课堂上流动的色彩,色彩与旋律交织成一幅绚丽的艺术画面。因之美术教育的课堂变得更为丰富、轻松、灵活了。
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代的艺术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利用者和设计者,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内外学习资源的利用以及国内外优秀画家的作品的学习,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方法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再融入教师创造性教学方法,共同探究全新的艺术教学理念,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职责。美术教学必须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落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运用图像、文字、影像、音乐等手段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思考,那就是那些绘画技能掌握得不太好的学生,是否可以运用图像、视频影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一定非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回答是肯定的,利用视频影像表达艺术主张的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有了飞速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与此同时,中国声像艺术的活跃引起了国际艺坛的瞩目,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光电的艺术运用,对中国5000年文化做了最为完美的诠释。所以,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和利用图像、视频等综合手段来表达艺术观点和主张,也就成为现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最早是由钱梦龙同志提出的,自古就有关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应以“双主体”观点进行教学,“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所以,教与学都是主体,每堂美术课前都必须对整堂课的教与学进行整体合理的设计,更多地强调了教师的引导。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外,教师可以把课件作为学生课余进行专业学习的师生关系的延续。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当然,在自由发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更科学、更适合的教学途径,不断改进存在的不足,以适应现代课程的不断变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当代网络及多媒体可扩展性的特点,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时代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成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44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