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们生活中最温暖的港湾,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多次修改和润色总结,提高总结的质量和可读性。希望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一
“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 。
“我们能学会吗?” 。
“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 。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 。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
[案例分析] 。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二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近年来体育教学凸显的热门话题。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教学过程总是从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开始,然后再进行辅助练习、分解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练习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动作要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保护与帮助法等。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堂变成了老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这种体育教学只注重传授技术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是他们兴趣的需要,教师是一种“灌输式”的指导者的角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念,要从全新的视觉来看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地位,作用和权力。一句话:把体育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让学生多一些选择。
小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兴趣爱好各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文静,为了培养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激发他们的活动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选择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以及器材和场地,能够在课堂上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在自主和独立的选择性活动中,充分培养了他们做课堂小主人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重在让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真正改变以往教学中一切由老师说了算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状况,教师可在一些练习难度不大的教学环节中开设“练习超市。”“练习超市”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自由选择的练习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练习内容。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在“练习超市”中,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和服务,巡回于学生之间,一旦发现学生需要的时候,就要及时提供帮助。同时,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练习后要安放好器材,练习中不要争抢和拥挤等。选择性学习活动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余地。这样就更能培养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
其次让学生多一些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端于想象。想象和创新靠的又是主人翁意识,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才能激发想象和创新的热情。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奇特想法。因此,教师要寻找激发学生想象和自主创新的时空和方法,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没一个环节,让学生多一份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例如,我在执教二年级的一节前滚翻学习课时,就让学生在学会前滚翻以后,启发学生想出一些优美的动作与前滚翻连起来做。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不少学生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动作:有人做出前滚翻接侧手翻,前滚翻接燕式平衡,前滚翻接兔跳等等,学生的思维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课堂气氛分外活跃,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下了。
第三,让学生多一份责任。
现在独生子女很多,他们都是宝贝,在家里大事小事都被家长包办代替了,所以缺乏责任感,这种品质也带到学习活动来了,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孩子有担当的意识。我经常有意的安排学生担当某个管理角色,让学生在行使管理职责时培养其责任感。比如,每次课前的准备工作就交给学生轮流完成,活动结束时收集器材,把器材放到指定的位置这些环节,都让学生参与。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切实培养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翁意识以及难能可贵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孩子有机会胜任管理角色,让学生协助老师处理教学活动中的事项,这对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建立体育委员轮岗值日制度,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体验当家人的滋味,轮岗值日时,让学生协助老师整队,发送器材,当裁判,记成绩等。别小看这轮岗值日的当家会动,它的推行,让学生在这个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会管理,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增强责任感。许多学生在体验轮岗值日后都很有收获,在他们心底播下的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自信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责任感。
第四,给学生多一份信心。
我们的课堂要给学生多一份做主人的信心,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做出积极地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言行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如“你真行!”,“动作真漂亮!”在赞扬学生时,要充分体现语言的情感性,还可以伴随赏识的表情,手势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和愉悦的情感。此外,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措施。教师应提供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保证学生有参与评价的时间,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评价何被评价中,树立做主人的信心。
总之,我们体育教学的课堂要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新的教学理念的目标。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三
实施素质教育,提倡高效课堂,减负增效。课堂教学革命似乎愈演愈烈,老师们都有点无所适从了,有的甚至高呼“干脆把我的命革了算了”。其实也没那么恐怖!所谓的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减负增效,都是一个概念,即要求我们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就ok了。
这学期,我就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演绎课堂四步曲,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减负增效。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步,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
开学我就发给每个学生一本预习手册,有预习的总体要求,有每课的预习提示,预习前还有复习回顾。学生根据提示,自觉学习。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一定要认真看课文。第二天课堂上,大家就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比如,学《三峡》,课堂上,组长就组织大家读课文,齐读可以,一人一段也可以,目的就是要解决字音。然后,相互翻译,你一句我一句,你不会的我跟你说,我不会的你告诉我,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哪个字不认识,哪个词不理解,在这时都能得到解决。大家都不会的,就问老师,老师马上进行小组辅导,这才叫因材施教。
第二步,交流学习疑问,相互讨论。
预习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提出自学中未解决的三个问题。课堂上,大家就重点讨论各自的问题,有的问题小组内可以相互解答,大家就解决了;有的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就打热线请教其他小组,如果帮助解决了,就要送一份礼物给对方。这一个环节相当热闹,问的人积极,因为可以借机考考他人;答的人也很积极,因为答对了可以得到礼物。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学生们忘却了这是课堂,没有了老师抽问的紧张,也没有了做不起题的烦躁。大家都回答不了的问题,就写在黑板上,交全班讨论。
第三步,师生合作,完成学习。
到最后留下来的问题并不多,但相当有难度。比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是如何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的?《三峡》中写景的句子语言有何特点等等。这些问题多是写作手法上的问题,学生感到不好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老师认真指导的问题,教学的难点也就体现在这里。所以,这些问题老师要讲,而且不惜时间的把它讲清讲透。
第四步,我当考官,考考大家。
作业的设置,多数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考题,然后交给对口小组的同学完成。学生自己设计的题,难度适中,要求不能参考其他书籍出题,只能是个人的原创。做完后,相互批改了,老师再收起来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如果多数重点都没涉及到的,老师就要补充相应的作业。
课堂四步曲,步步都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有同学陪伴学习,学生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无助。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尤其是一些差的学生,上课违纪的现象都少多了。
我们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在自己的阵地上都不采取行动,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的老师不能硬逼,不能强灌,即使硬逼着勉强应战,那肯定也是要吃败仗的。学生的不行动原因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学习内容难易不适中。太简单,学生觉得没味;太难,学生又觉得理解不了。把课堂还给他们,组长组织大家学习,什么题不懂就讨论什么题,谁会的谁就来当老师,这样人人都有事可做了,耍的人就少了。一些偷懒的同学,老师在巡视时还可时时提醒他们。
二、老师讲得过多,提问抽问答问,形式单一,学生感觉无趣。老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尾的讲,始终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学生最怕抽问,总担心答错了会让同学见笑,老师会批评。把课堂还给他们,随便他们怎么问都没人笑了,心里压力消除了,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一人学习,孤独无助。很多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都是不会。家长没法指导,又不方便请教老师和同学,长此以往,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我们经常喊教书难,难教书,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我们经常喊教书累,教累书那是因为我们占据了课堂,包办了教学。只要我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并施以恰当的引导,什么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减负增效,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郭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四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读后感安顺二中黄蔚叶圣陶先生说:“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他强调“自读自悟”。现代。
教学。
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英语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通过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受益匪浅,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抓主要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寻找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语言评价、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教学中,我常用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谣、做游戏、设悬念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如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便会很快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激发调动。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了。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办事容易办好,学习也能得益。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很难提高的。也就是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这本书这样提到:(1)、要求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阅读。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草草而过。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我要求学生“情绪要稳、读音要准、边读边想,弄懂词句”,并采取“查、评、比、奖”的方法促进落实。(2)、主动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3)、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读书时,要圈住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再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启发讨论。这样学生读一次,画一次,动手做一次,越读的多,理解越接近中心,学生的体会也就越深等等。(4)、提倡学生多读、反复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的读书;指导边读边思,让学生发挥想象,开拓思维,理解文意;指导有感情的读,体会文章内涵;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读书;指导读后归纳要点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便能形成能力,去自主地学习。“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我学生先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再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最后连接段意,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课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再想想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最后组成一段话。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无论何时阅读,都不用老师教,就能自主地去学,真正“会学”。
二、讲究策略,训练学生学习自主学生“自主”的学习在于他的主动性,这是称得上自主的真正标志。这本书提到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我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1、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因此,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编入“你喜欢读哪几句?”的类似思考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体现。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由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通过学习,总是能表现得兴致盎然,说得头头是道,气氛相当热烈。
2、让学生自辩疑问古人曰:“学贵有疑。”而疑问,该由谁来解答呢?显然,学生应是解难的主人。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讨论、争辩,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入。“辩”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既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又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3、让学生自悟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要求学生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从活动中。
总结。
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教师归纳的好。
三、
因材施教,让学习更自主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班级学生中基础不同的现象,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挑选,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激发“自主”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布置抄写词语的作业时,切勿搞“一刀切”,让每个同学都抄个三五遍的,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为了抄写而抄写,完成任务罢了,收效甚微。正因为如此,当今新教材里课后的“读读写写”题已改为“把你喜欢的词语或优美语句抄下来”了,这就避免了训练的随意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把自己的好词佳名摘录下来,熟读成诵,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差生多巩固些基础词汇。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要求精挑汇编,全面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总而言之,正如书中所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兴趣,让其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尽可以大胆去探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我们的教学也才能提高一个层次。
汉语拼音教学如何把快乐引入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五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应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应以此为标准,看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得好就会促进学生学得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教学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通过与教师、其他学习者以及教学任务之间的相互碰撞而获得知识。但不管怎样,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而获得,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当然,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单个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个体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课堂情境中,教学活动依赖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因而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教师的教学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当然,尊重学生并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现状、学习需求和发展可能,并据此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或适当的要求。
二、课堂环境的设置。
1.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倾注慈母般的爱,使他们振奋精神,愉快学习。
2.当学生上课走神时不要批评,只用暗示、提醒或扼要提问,使其注意力集中。
3.遇到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或答错时,不要训斥、冷淡,应耐心启发,诱导并鼓励学生答对为止,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课堂环境要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等,这些直接影响课堂功能的实施。作为教师,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积极向上的小环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合理地显现学习内容,促进课堂功能的实现。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教学法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2)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3)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强调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性互动。(4)以团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小组活动的结果被看成每一名成员的成就——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实际上这一点是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一个基本保证。
实践表明,小组教学在下面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1)在学习小组中,个人的成功会带来团体的成功,进而导致团体内其他成员的成功,因而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可以产生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2)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感受自己对团体的贡献,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关注,因而可以增强学生个体的自信和自尊。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别人对团体的贡献,从而易于产生对别人的肯定态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增强了彼此之间的积极情感,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孤独感,建立了较好的人际关系。(3)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各种交流与沟通的技巧,产生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能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也会提出问题的各种不同解决方法,因而可能会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中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都十分有利。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未来的建设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他们应该具有勤奋努力、独立自主、有毅力、有恒心、有信心、有责任心、具有创新意识等的优秀品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也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发展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培养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以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就我本人而言,既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管理学生方面的能力,又要着重加强积累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平素的教育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谋求发展。首先,树立好“以生为本”的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人师者角色,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发挥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新定位,积极营造融洽、平等、民主、协商的课堂氛围,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新突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敢于创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的职责上下真功夫,在实际细节上渗透体现,不断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教研水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重塑教育者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幸福校园。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六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能很少有人不这样回答:思想教育难搞,政治课难上。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市场经济的冲击,也有“应试教育”的误导。改革开放以来,狭隘的经济利益原则被高度重视,从而激化、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腐败现象和崇洋媚外思想,使不少人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思想教育。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为分数而学政治。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所学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而各级中学工作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考试成绩标准及相应的奖惩办法更激化了这一矛盾(即使各级学校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这一标准也是必要的。问题是它现在几乎成为评价学校和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
当然,我们政治教师也难辞其咎。我们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观念的“容器”,形成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灌输注入轻探索创造;重理论轻实践;重模式统一轻个性发展,课堂成了讲堂。并且大量运用“题海战术”,使学生疲惫不堪,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大家早已形成了共识——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这虽然是一项浩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体制、评价和考试制度、教材、教育价值模式改革创新等。但这项系统工程的实施首先必须由身在一线的政治教师去开拓和创新。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情况谈一些在实现“一个转变、两个突破”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所谓“一个转变”是指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所谓“两个突破”,一是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改变教师独霸讲坛的局面,还课堂于学生,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突破思想政治教学空谈理论、“不思想”“不思维”的局面,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思想”起来,使学生在“思维”中探求真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切实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
在“知识爆炸时代”,人们认识到,科学在本质上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更新真理。“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给结论。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呢?首先,要大力宣传自学的重要性,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学生重视并产生自学的愿望和要求。 其次,选择适当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再次,交流自学成果,总结经验,扩大自学影响,让学生体会到自学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提高。
二、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优化课堂结构,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上下工夫。
优化课堂结构,还课堂与学生,就是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为载体,以教师精讲点拨为主导,以学生激情参与为特征的课堂,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双赢化。这是贯彻学生主体、以学为主、因材施教原则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政治课堂的主要矛盾的需要。具体而言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自学,在掌握主干的、核心的知识前提下,有组织地进行交流,质疑问难,合作帮助;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精辟点拨,启迪思维。对教师而言,其精讲点拨也就是言简意赅讲在点子上讲在该讲处;点在兴趣点、疑难点,点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点在知识的生长点。
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师生的互动来完成。教师要从整体着眼,优化目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方式,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这样课堂就会达到最佳双赢的效果。
三、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空洞的说教,切实强化其的思想性,让思想政治真正思想起来思维起来。
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强化政治课的思想性,加强政治课的思维性,使其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更好地入耳入脑入心,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政治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让时代精神走进课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不断求新求活求实求精,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解决实际问题,能管用管真用真管用。 另一方面要倡导探究式教学,把激发思考,培养和训练思维方法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实现教学知识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授知识不只是讲清事实(是什么)和原理(为什么),而要着重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怎样做)。抓住了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教育,就真正抓住了现代教育的要领。为此,课堂教学要创设知识是怎样来得,是怎样生成的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理论的生成过程,不仅享受了发现的乐趣,品味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使其进入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获得了对思维方法的体验。这实际是发现矛盾、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孕育着可贵的创新思维。这是知识情境化。情境问题化,它的要义不在于一问一答,而在于通过教师巧妙的设疑导学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主动质疑问难、探索新知。当学生进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状态,难道他们还不会思想、不会思维吗?教师要千方百计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如在知识的处理上,教师还应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逻辑联系上,知识交叉点上,知识的生成点上,放在同类知识的不同点上,不同知识的相同点上,易混易错知识的澄清上。这样就逼近思维最近发展区的前沿据点,在这些地方着力,就点击了学生的困惑,点燃了智慧的火把。再如开展讨论、辩论,写小论文都不失为好方法。在发展学生思维时,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比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客观看待人和事;坚持从实际出发;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转变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创造性的实现“两个 突破”,就一定能使政治课在教育的百花园拥有不可替代的空间而独放异彩!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七
涡阳县城关第二小学,安徽亳州233600。
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随着素质教育推广的日益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我们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此笔者选择把课堂还给孩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1.教师地位的改变。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师地位的改变,主要是教师的角色开始转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而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这代表着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育的发展,老师也开始从主角变成了配角,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与学生配合,共同唱好“课堂”这一出戏。
其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也是顺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敢于请教自身的疑惑,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2.学生地位的改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学的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去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为此,统一的课程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只有选择性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样一来,学生的地位就从被动的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导者。因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也是课程改革的归宿。学生只有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才会使学生间主动交流、讨论的机会增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次数增多;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增加。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笔者感觉数学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除了发现上面所描述的一些变化外,笔者认为对于我们来说要学得更多,想得更深。后来,我学会了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这样的话我们的数学课可能会变得更丰富多采。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物质型技术和智能型技术的结合体,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一次变革。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认知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去上面我们所说的几种变化外,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这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时代,在教育上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参与,以学生为中心来制作课件,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多媒体课件的自身特点来看,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互动性较强。如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主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欲望。如在教学完六年级的《统计》知识以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组数据,让其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统计图。相对而言,这有些困难,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演示,然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现把课堂还给孩子的目的。
2.以多媒体为辅助开拓学生视野。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它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课堂,辅助教学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过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则会喧宾夺主,让学生忘记学习的初衷。所以多媒体只能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一个媒介,而不是主体。其次,既然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选择,挑选一些适合学生的,或者能开拓学生视野的素材来制作课件。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让其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自由。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最主要的是老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但是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支撑。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八
在课改的潮流下,如何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是所有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作者基于学生立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系统总结自己近30年的教育研究和思考,从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组织、课堂生成、课堂评价、课堂变革等方法,阐述了如何搭建理想课堂的教育图谱,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
学习主动性的这个问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为教师会经常面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此也伤了不少脑筋,但是在实践中又有着许多无可奈何。通过阅读徐洁老师的《把课堂话给学生》,让我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有了一些感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但我们也会发现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总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学习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甚至会有“我就是学不好某某科了”这样的消极想法,徐洁老师的书中提到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过太多次失败,或者根本没有体验过成功,由此可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谨防过度惩罚,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让学生主动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书中徐洁老师讲述的运用不同方法教学的游泳教练的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教练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有存在的理由。类比于在学校的教学,教师的“一言堂”和课堂改革教学就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游泳必须下到水中才能学会,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多,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再丰富,学生自己没有领会到位,也无济于事,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是考查学生真正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课堂改革以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一本好书更是相当于享受一场营养盛宴,通过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本书,我在教学观念上有了转变,教师应当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本书不仅对教师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和家长也是一本不错的读物,值得大家一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九
课堂教学就象一个舞台,它使“剧本”在老师和学生的“表演中”得以适时的演绎。在这一“舞台”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使得教师形成了满堂灌、满堂问的的现象,教师霸占课堂,即是“导演”,又是“主演”,置学生处于听众、观众的位置上,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使得学生思维长期处在禁锢的状态,学生的思想得不到解放,智慧的火花更无从闪亮,更甚者,这种状态的长期作用,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处事态度,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弊病所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摆脱“教师中心论”的阴影,扮演起新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变革。
前一段,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试验一种学生当主角的方式,值得鼓励。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或课前,首先让学生将组织的知识在老师和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唱一回“主角”,学生当先生,还有一种好的副产品,就是课堂上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争论和辩论。我曾经听过好多次学生上的课,真的相当不错,感觉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辩论的能力和展现的.功夫,而且,通过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搜集、取舍材料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的学生写的“教案”竟然有参考材料引用的出处、作者,还有教后记。这使我深受启发,就拿那引用“参考资料”的要求来说,我首次知道,已经是我在大学快毕业时写论文时候了。
无独有偶,今日看到一篇文字,讲的是,一个姓包的农民,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当记者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绝招呢?”他笑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让孩子教自己——一句话道破了玄机,他说:“是呀,我小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那只能是笑话,但我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再去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懂的就找他们问,他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这样他们又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哪怕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也不动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慢慢地就到了全班第一名的份上”。这位父亲介绍说,孩子们见我在外面干了一天的活儿回来,还跟他们一样的学习,他们在学习上就不会有一点的分心和花心啊!不像有些人家的孩子,大人一边在搓麻将、打扑克,一边在吼叫着要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们就是嘴上答应着,心里面也是憋着一股劲的呀。老实说,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大人们玩得快快活活的,却说不读书就会如何如何——那样只会把孩子弄糊涂。”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你想,当他的孩子每天都要记着回家还要“教”他的父亲,课堂上能不用心吗?每天都想着如何让他的父亲听懂,这个学生能不去思维吗?每天都怀揣着一份责任,这个学生在学习上能不有责任心吗?当这个学生将学的东西把父亲教会,这个学生能不有幸福感吗?能不对学习发生兴趣吗?胡适说过:发表是最有效的学习,我想同样,让学生当一回先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
让学生唱主角,并不是对教师地位的否定,相反,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当学生在展示时,教师要时刻处在鉴赏者、导播者、仲裁者、参谋者、询问者的角色中,在欣赏学生作品中得到一种幸福和快乐。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让教师主导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使其敢想、敢说、敢问,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型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活。与管理者这一传统角色比较,未来教育更加强调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伙伴。一是由于朋友之间心理上的接受度更大,更容易达到心理的融合,体现真正的平等。二是未来的教学在形式上也将更倾向于师生间的交互作用和合作,问题导向教学,发现导向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等,教师将更多地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作为学习的同伴共同进行意义的建构。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
老师,请记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吧!把精神生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吧!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
摘要:针对软件工程课程在师范类学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案。陕西师范大学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对于其他院校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件工程;师范类学习;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0引言。
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是作为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大学课程中第一个较为系统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流程类课程,它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了软件工程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计算机专业师范类学生的就业范畴一般是中学教育,如何针对这类学生的特殊性,进行软件工程教学是师范类大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软件工程课程特点。
设立软件工程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地软件开发的流程,熟悉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还要让学生锻炼代码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尽可能地了解当前最前沿的软件开发知识。[1,2]而这些知识的呈现形式,往往是最新的开发工具、程序开发语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软件开发方法,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下一步的研究生学习或者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类开发工作中的竞争能力。
1.2师范类学生的特点。
师范类学生在入学时就确定了工作的方向,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比较稳定,一般为中学教师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因此,虽然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完成了软件开发的学习,但毕业后需要进行软件开发的工作场景非常少,学生容易降低对于软件工程类课程的兴趣。仅靠传统教学手段,例如课堂幻灯片,或者教师的个人讲述来进行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已无法满足软件工程类课程系统化、工程化的教学目标。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到课程中是师范类大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或者漫画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案例为导引,图文互动,加深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增强软件开发的动手能力,更加主动地学习,是软件工程课程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的方向。
1.3师范类学生的兴趣。
1.4软件工程理论与编程实践结合。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原则,算法开发流程的适用范围,还要将软件开发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5]和不同的教学方法,[6]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模式,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根据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合的软件开发模式、程序语言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在课程中,需要使用更加直观更加前沿的教学手段。本课程就采用了机器车任务控制问题,作为软件工程课程项目实践的切入点。具有单个机器控制简单,群组协作功能强大的特点。通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协同将控制算法应用于机器车的路径控制工作,并完成特定的任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
2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2.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选择。
软件工程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何合理选择内容,既要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全貌,又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应对这一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课程以软件工程的各个开发阶段、各种开发模型为重点,兼顾新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开发的编程习惯和编程规则进行介绍。针对师范生的特点,本课程设置了“翻转课堂”等多个项目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讲授能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教学相长,学生在教的过程中,既理解了课程的难点,又提高了教学的能力,达到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目的。
2.2软件工程课程教材选择。
软件工程的发展迅速,仅仅依靠一两本教材很难覆盖当前的发展前沿,而过度依靠新出版的文献又难以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软件工程类课程的教材还需考虑中英文术语的不同。为此,课程采用了教材为主,同时加入新的期刊、杂志、网络资料,以几者并行的方式进行综合性教学。
2.3网络资源的使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软件工程开发和软件工程实践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算法源代码,个人博客等。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上就存在大量的开源软件项目。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通过手机、个人电脑等设备方便快捷地获取这些信息,学习代码的写作规范,甚至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通过网络资料自主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对某一编程软件或编程模式进行深入了解,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结论。
软件开发课程是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锻炼编程能力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了软件开发领域的知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通过为学生讲授软件工程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还能锻炼编程开发能力,对于学生接下来的研究或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类工作大有裨益。文章讨论了师范类学生软件工程课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注意事项,对于其他院校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清,陈传波,肖来元,吴涛,裴小兵.项目驱动产学结合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构建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a1):178-181.
[2]吴川.面向独立学院的《软件工程》课程链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2:148,153.
[6]代才.行为导向法在文科师范生的ps教学中的使用[j].教育界,2015(33):59.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一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0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更是教师的学堂。当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麦田,成为学生种植梦想、收获知识、丰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创建最好的课堂。(吕志超)。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二
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是构筑理想课堂,理想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朱永新教授曾说过:“理想的课堂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的课堂;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人都有收获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我首先做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近我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终于敢把课堂放手给学生。以前,我总认为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色,便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吸引学生。总是在那儿讲个不停,一节课四十分钟能够讲三十多分钟,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课堂模式也是我问你答。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总感觉有教不完的内容,下课了,还要拖几分钟堂。这样一节课上下来,老师特别累,学生也轻松不在哪。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把课堂中老师讲的时间缩短一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孩子。老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我们班有几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比如侯超、侯越、孙赫临、孙赫涛等。他们完全能够自主学习并且胜任小老师的角色。我把这样的机会给他们,更能拔高他们的能力。只有自主学习,只有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他们才能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才能进行高效的学习。
以前我的课堂参与度不够高,课上回答问题的总是就那么几个孩子,其余的学生要么没有机会,要么不愿意表达。一节课听下来,参与的机会很少。最近我使用了班级优化大师,面向全体学生,随机抽取学生或者是小组回答问题,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公平原则,每个孩子时时刻刻都有机会被抽到,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也有所提高。学生终于成了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让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课堂是学习场所,不是战场,强调的是严明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丝轻松,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缺乏个性的发展。营造轻松氛围也绝不是让他们课上大吼大叫,无组织、无纪律。而是积极合作,互助学习。大胆提问,大胆质疑,积极与老师互动。沉闷的课堂没有思想的跳跃,没有灵感的突发。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我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唤醒。唤醒学生自信、从容的表达;唤醒学生自强、自律、自省的能力;唤醒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唤醒学生自主参与、协作团结的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撖敏,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2009年至今任教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八小学。2019年1月被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授予“二星梦想教师”荣誉称号。热爱读书,喜欢写作。积极倡导学生阅读,师生共写随笔。希望更多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遇见新教育,期待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然而,近年来,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正在逐渐兴起,即“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全面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本文将从师生关系转变、学生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课外拓展及评价方式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采用“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呈现一种单一的、上下级的模式,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而在“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融洽。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师”,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他们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并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味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学生参与式学习是“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之一。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而“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成为被动的听讲者,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他们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实践等方式,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三,采用“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不再能满足于仅仅获得知识点的掌握,而应该具备学习的素质和能力。而“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学生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仅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获取知识,还要通过课外拓展等方式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第四,除了课堂学习,课外拓展也是“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而“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探索和体验不同的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可以通过社团、实践活动等途径,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发展。
最后,评价方式的改革是“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评价往往以笔试为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而“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表现将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综上所述,“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深刻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它改变了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并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四
教学设计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始于教学内容的顺向思考,一种是基于标准的逆向思考。前者在“教学大纲时代”盛行,后者则是“课程标准时代”的新定传统教学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教师根据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活动,实施教学,设计并实施评价,获得反馈。可以看出逆向设计较之版向设计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逆向教学设计依据的是课程标而非教材,强谓“用教材教”,而不是纯的'“教教材”?二是对待评价的死点不同,逆向教学设计强调评价设计先于教学实施。教学过程件评价过程因此,我们倡导逆向数学设计,这是实施“课程标谁”之后提出的新思略它的主要程序是数师先将“课程标”换成“数学目标”,并据此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再来设计数学活动。
传统设计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的,目的是掌握课本内容,没有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容易造成教学在学生能力发展培养上的低效。为了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采用与传统设计方式相反的做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依据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从逻辑上讲,逆向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其设计方式是顺向合理的。之所以说它是逆向,是因为它与传统设计方式不同,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评价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顺序恰好相反。
逆向教学设计提倡从“终点”,即所追求的结果(目标或标谁)出发开始设计活动。逆向教学设计关注的不是“我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这是对教学的“换位思考”?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体会他们的需求、感受、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依据课程标進准,制订切实的教学目标。根据标准和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并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五
面对着各种考试,如何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呢?在语文上,我想要从最基础的习惯抓起。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办事容易办好,学习也能得益。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很难提高的。也就是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要求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阅读。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草草而过。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我要求学生“情绪要稳、读音要准、边读边想,弄懂词句”。
(2)、主动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3)、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读书时,要圈住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再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启发讨论。这样学生读一次,画一次,动手做一次,越读的多,理解越接近中心,学生的体会也就越深等等。
(4)、提倡学生多读、反复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课堂上讲课文,我坚持讲前读、分析时读、讲完后读、老师师范读、学生交流读,课后要求学生抽时间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这样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再加以阅读方法的训练就足以能够锻炼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了,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话说,有自己的想法了!这样才能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自感自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六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经历一次次的课堂。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乃至实现自己梦想的重要场所。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常常被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听讲、背诵,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学生能够将课堂还给自己时,他们更有创造力、积极参与讨论,学习效果也更好。因此,课堂还给学生是非常必要的。办法并不唯一,下面将从学生主导、积极互动等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将课堂还给学生意味着学生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过去的课堂常常是教师主导,他们讲课,学生们被动地听讲。而当学生主导课堂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例如,他们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通过多种形式,如讨论、演讲等,分享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课堂还给学生也意味着积极互动的席卷。传统的课堂常常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而当课堂还给学生时,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讨论、问答、小组活动等形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此外,将课堂还给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常常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缺乏深入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而当课堂还给学生时,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通过论证和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课堂注重知识的输入和学习方法的灌输,很少涉及学生的品德、情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当课堂还给学生时,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例如社区义工、比赛参与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将课堂还给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导作用,促进积极互动,激发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容易,需要教师的倡导和专业指导,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只有在共同的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全面和深入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七
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重要场所。然而,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过于单一、枯燥乏味。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课堂还给学生。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课堂还给学生的体会展开讨论。
第一段:引言。
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则默默地听课。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兴起,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并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探索和构建知识。
第二段: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无聊的感觉,这将导致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下降。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通过采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互动中可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参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课程内容。
第三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往往只是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往往有限。而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式的问题解决,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此外,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讨论中可以互相启发和帮助,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迅速成长。
第四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段:总结。
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和培养综合能力,课堂还给学生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也要明白,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才能使课堂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八
在传统的。
教学。
模式和观念中,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宰,是教育结论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传教式”的角色,学生是书本和分数的奴隶,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良好自学能力的养成。在新课程中,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放下架子,放弃教师至上的尊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平常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让教学变成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
二、大胆放手,适时引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再一次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学生学习愉快的体验和感悟,把教学看作是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滋养过程,并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一对一教学辅导,也恰恰吻合了这种观点。
三、
尊重学生个性,优化个性促进学生发展。
什么是个性?个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的个性就像春天里刚吐出新绿的柳芽,敏感、脆弱而又充满朝气,需要阳光、雨露、和风细雨的呵护。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展示个性,呵护个性。一个问题,我们不要给学生定什么标准答案,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
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是活跃学生学习气氛的场地,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运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在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评价表我们要设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发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科活动等栏目,指向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从知能力、情意态度、策略、习惯等角色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引导学生着力基础,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提高。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与自身个性、特长的发展融合起来。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必须会讲、精讲。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才能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给以明晰,对学生产生的错误予以纠正。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该肯定就肯定,该讲解就讲解,特别是学生不懂的地方就绝不能不讲。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为了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多样的教学方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落实、操作的不恰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是讨论内容不合理,对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进行讨论,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二是讨论时间不足,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三是由于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使得一些学生坐在桑树下等枣子吃,四是小组讨论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暂时落后的学生永远处于听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在小组讨论时,看不出教师的作用,教师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这样,讨论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我们知道,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相机诱导,科学组织,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使用小组讨论法,教师课前备课时一定要认真思考,精心策划,具体实施时一定要主动介入,充分投入到学生中去。
材的讲解者,更不能成了教材的宣读者。教材是主要依据。强调教材是主要依据,并不排除其他课程资源,但其他课程资源只是一种辅助,不能喧宾夺主。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遇到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新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迎接改革,应该拥有新的头脑,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新人才而努力。
汉语拼音教学如何把快乐引入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十九
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了,也许很多老师自己小时候的那种老师讲学生一动不动地听的读书方式还残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所以还想把这种教学方法用在现在的学生身上,可惜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数学课上更能体现这一点,每一个孩子想出来的东西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应该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要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可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时代在进步,江泽民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让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地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
为了让每个孩子成为有“学问”、有创造性的人才,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谈以下几点:。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表演,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儿别提有多得意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是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不同角的角度的大小,我刚讲玩,没想到一个学生莫名其妙地跑了上来,我想他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他向我借量角器,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我本来想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又想知道结果,于是我爽快的把量角器借给他。更没想到的是当我让他走上台前演示时,让我大吃一惊,不光是我还有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叫出声来:拿反了!再仔细看原来是他想告诉大家反着量,只要用180度减去看到的度数也可以读出度数来呀!我又看到那个学生得意、灿烂的笑容,我当场表扬了那位学生。后来我再去上数学课,那位学生就特别爱动脑筋。由此让我想到,对于学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会很容易的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多些理解和宽容,就会多些成长和创造。
我一直带中低年级,那些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也很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课堂上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做练习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还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这学期我换了个班级,刚开始对所教的这个班也并不了解,上课了,当我刚踏进教室时,我也显得特别紧张,尽管前一天已经对这堂课在房间里排练了很多遍。我上的是《大数的认识》,由于是新知识,学生们也兴趣盎然,可以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是我预料之中的。轮到学生自己下笔做练习时我发现最后一排有一个高一点的学生一直低着头,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慌忙把自己的练习本遮住。我俯下身子悄悄地对这个学生说能否让老师看看呢?那位学生却摇摇头,我想凡事不能勉强,就对他说那就等你做好了再给老师看好吗?那位学生点点头。过了一会儿,我又走到她的身边,他抬起头望着我,脸上露出害羞的表情,一只手还捂着自己的那张作业纸。我说你做完了吗?大胆些,念念答案,好吗?那个学生慢慢地把手从作业本上挪开了,我看到了一道题也不对,当时我心里真的非常生气,但一想到他那一颗愁眉苦脸的心。我于是说:你写得很干净整齐,但老师希望你接下来能认真听老师讲方法,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在这节课上收获大,好吗?那个小朋友笑着点点头!也许是我的话,接下来的课上,他就一直认真听讲,而且我再次走过去的时候,他再没有用手把作业遮挡住了。当我要求同学们自愿上讲台来做题时,他也勇敢的举手上来了,结果完全正确,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让我们的孩子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钙”等物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作用,但对孩子们精神上的需要是什么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谦虚,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同时也容易走向自卑的极端。如果让我们的孩子过分地谦虚,也就会让他们过分地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未经过河中央先慌,尚未爬到山上腿先软,就难以渡过茫茫江海,越过重重高山。暑假中我看了日本电影《麻辣男女教师》,虽然里面的男女教师有些夸张,但是他们却有意想不到的优点,就是给班级里每一个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最后结局当然是每一个学生都尊敬崇拜他们,对学习也更加的有信心了。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创新的动力。这是我们课堂上应该引进的地方。
“数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学校的数学课堂里就更离不开创新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就更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们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地活跃。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进行创造新事物的摇篮吧!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应着力于教学思想、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改革。改革教学思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传统的质量观是导致课堂教学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源。旧的招生政策是以分取人,所以,学生的追求、家长的欲求、社会的需求和领导的要求都聚焦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课堂教学于是就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应试,获取高分。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为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不少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作了不懈的'努力,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广大教师也应在改革教学方法上有新的创造、新的成果。现在,教学仪器、电教器材等现代技术装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改革如虎添翼,教师应该凭借多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素质。改革教学评价应该以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为标准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幅度和身心进步水平衡量课堂教学的得失。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是给教师本身的课堂教学有反思和及时调整的空间和机会。尤其是在数学这一科目当中,如果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留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不仅学生有自由、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反思前面的教学,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尽量减少教学失误。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这种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就是给教师本身一个学习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思考问题的角度多而新颖,这是任何一个发散思维能力再强的人都无法相比的。课堂上多给学生一次提问的机会,也就是多给自己一次成长机会。
例如1:“投石激浪”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维的水平面上投石,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要教育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囿于通法,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如:一位教师教学22-8时,不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种方法,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结果,学生得出多种解题方法:22-8=20-8+2=14;22-8=22-2-6=14;22-8=22-10+2=14……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简便方法的使用。
例如2:“暗示诱导”
“暗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点拨方式,它的特点是用间接、含蓄、隐蔽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思维、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主要有语言暗示、行为暗示、情绪暗示、板书暗示等形式。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如:当学生不善于动脑,不愿意回答或不敢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用期待、信任的目光,暗示学生“你能行”;针对懒于动脑的学生,教师便以“我相信你能够做出来”等语言进行暗示,激发学生思维和积极性。
例如3:“演示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过直观演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获取知识。例如我们在新课标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多数学生都认为:边越长,角就越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角度演示器”演示了以下几种情况:a、边长的角大,边短的角小;b、边的长短不同,而角的大小相等;c、边长的角反而小,边短的角反而大。让学生根据“角度演示器”的演示进行讨论,从而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会让孩子们记忆深刻的。
[1][2]下一页。
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上一页[1][2]。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论文篇二十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0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更是教师的学堂。当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麦田,成为学生种植梦想、收获知识、丰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创建最好的课堂。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45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