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3:35:24
大学语文论文(优质19篇)
时间:2023-11-27 03:35:24     小编:笔尘

"总结是对过去所学所做的一种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不足并改进。"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参考他人的总结范文,了解如何组织和书写一篇完美的总结。

大学语文论文篇一

大学语文的本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区别,要有“大语文”视野。“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审视,从教材内容的编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执行等都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受教育者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为归宿。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1]“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契合了大学语文的这一性质。大学“研究性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率先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本科生研究性教学”。[2]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涵括了教学时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研究范式“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通识教育本质非常契合人类学对课程内涵和功能的定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主客位视角和文化相对论等理念均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启示。以上三种理念的共性将教学视为深入的研、学、实践,并融入文化体验的过程,对当前教学方法陈旧、笼统、死气沉沉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普及工作,从20xx年起将大学语文列为本科通识教育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已在所有学院开设该课程,由文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笔者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美术学、广告、环艺和音乐教育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特征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由于其在知识等方面的包容性,在教学中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表现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突出文学与艺术的通融,选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诗文,贴近艺术专业的实际。在第一堂课中,笔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大学语文”这个问题,阐述了两个理念:一是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补课教育。二是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大人文倾向可以涵盖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把文化融进“大语文”。另外,笔者还注重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如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第一堂导论课上,就“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启发讨论。我首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美术是“美”术而非仅止技术;二是有“艺”有“魂”才有美。学生在讨论后,我接着用苏轼的《琴诗》做引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说明了三个艺术问题:一支乐曲的产生要靠人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术;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欣赏和创造美,从文化体验开始。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再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不只是技术”的理念,引用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一段话:“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就是技术家。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个性和人格的。”[4]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技术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文化积淀、慧眼独具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通过深入的专题研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突破了原有只关注文本阅读而忽略专业特征和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音、声、画、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感知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艺术生专业特色的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关键的方法是将文学与艺术贯通,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想象、剖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文学与艺术通感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拟形象化情境。本校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第九单元礼赞爱情中的陆游的诗歌《沈园二首》为例。笔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绘画表现出来,你将运用什么手法?学生一致认为是传统的国画手法。笔者进一步追问如何构图,有学生认为应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桥下流水中唐婉若隐若现的身影,以此来表现苏轼的孤寂和悲伤,重在故人已逝的感伤氛围营造;一些学生认为应与江南园林结合起来,园林中秀美的桥亭最能体现这一意境。最后学生们还推荐了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了简略的绘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种文学与艺术贯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激发其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人物角色体验与扮演。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文学人物体验与扮演法。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庄子《秋水》一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人物体验任务,学生们分组准备了几个简短而精彩的话剧,通过对话、吟唱等形式的改编,将河伯与海神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二者的外形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工夫:河伯谨小慎微,海神仙风道骨,极大加深了对《秋水》主旨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与学生进行谱曲、影视作品赏析、多媒体flash展示等多种方法的研学,让师生在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完成生动而深刻的课堂实践。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化考核。

在西方国家,人类学倡导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调查点,民族志即课堂实践的书写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践性或案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课内和课外实践两种。我们尝试了课外实践性教学,进行了小型民俗采风与艺术设计成果奖展示活动,并将成果展示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考核。在学习了沈从文的《边城》后,学生们对小说中描绘的湘西宁静的乡村氛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无限的向往。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壮族村落进行民俗采风,重在感受壮寨的建筑、景观、生活民俗等。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关注村落景观、服饰民俗和饮食民俗,在为期两天的采风过程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民俗有了直观的认识。返校后,不同专业的学生上交了形式多样的作品:美术专业学生以国画或素描等方式表现了壮寨的梯田、杆栏建筑景观和民族服饰;环艺设计学生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壮族建筑和服饰中;广告专业学生制作了生动的壮族饮食民俗如打油茶的flash。这些作品的展览和作为平时考核作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大学语文融会贯通的兴趣,充分展现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这种创新化的考核超越了传统考核的呆板,契合了艺术专业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在“研究性教学”和人类学课程观理念的支撑下,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学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刻不容缓。

大学语文论文篇二

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吟诵经典名篇,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用心感受经典,对经典诵读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揣摩,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文本视角;语文教学;经典诵读;

在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功能,因而大学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我国大学专业划分较细,加之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当前轻长远等部分问题,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如果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就业能力将受到限制,过弱的文化熏陶将使学生缺乏学养,而大学“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将落在了空档。

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1],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反复的讲述与反复的背诵古典语文。可见,经典教育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所以说,在大学阶段实施经典诵读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诵读是诵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并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和再现经典文本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以诵读材料为前提的,不能脱离经典文本而独立进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文本材料的选择,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用心感受经典,才能使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落到实处。

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文本都适宜拿来诵读。经典诵读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语言艺术,其过程就是诵读者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实现文字向声音转化的过程,通过经典诵读来塑造形象、传递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保证良好的诵读效果,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通常情况下,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诵读材料的经典性。

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要求具有经典性。一是在内容上具有普适性,最好与学生普遍关注的人生问题或生活问题密切相关。二是要有思想性与影响力,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三是具有历史性,经典诵读材料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四是语言具有形象性。这是诵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形象性的语言才能使得学生有形象的感受。如果诵读材料多是枯燥的书面语言,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构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二)诵读材料的阶段性。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等因素,对经典诵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作出相应的规定。既要照顾到各个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又不宜将经典诵读材料作生硬机械的分割。一般可以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分类。每种类型的诵读材料既有突出的重点,又有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诵读材料的目的性。

诵读材料要考虑目的性方面的需求。如果是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课上或课下自由诵读,一般可以不考虑受众的需求,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诵读的经典文本。但是如果是需要将课上内容与诵读实践活动相结合,比如诵读竞赛、诵读表演等,那就要根据诵读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从众多经典文本中选出合适的经典作品。例如国庆经典诵读,就应该选择一些励志爱国的经典作品,比较适合场合和听众的需求;如果是在中秋节举办的诵读活动,就应该选择一些深情的经典作品,从而更好地适应场合和听众的需求。

(四)诵读材料的风格性。

经典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经典文本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地显现出来的经典文本的风貌、神韵和品格。经典文本诵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公开诵读或参加诵读竞赛,诵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格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经典作品。大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可挑选一些难度小些的,自己较为熟悉的经典作品来读;对于经典诵读水平较高一些的高年级学生则可适应的风格会更广泛一些,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驾驭经典文本,演绎经典文本。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经典诵读不同于经典朗读。经典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经典文本的重要手段。经典诵读也不同于经典默读。经典默读是日常诵读之法,只看书,不出声。经典诵读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经典文本背诵出来,以传达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它不仅是记忆,而且有理解,在抑扬顿挫中理解经典文本。学生应该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课程中好好把握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准确理解词句。

叶圣陶先生认为,“吟诵(诵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必须理解在先”,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2]。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前,除了要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文字的读音,扫除读音障碍之外,还必须搞清楚诵读材料中的生词、俗语、成语典故等的含义,避免不求甚解,甚至望文生义。在正确把握字词的音义之外,在诵读之前,还要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有注意到这些,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字向声音的转化,收到良好的朗读的效果。例如,在诵读复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词,根据关联词来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如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表示条件关系的“如果……就是……”,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表示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可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等等。这对于准确的语气运用和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二)要正确把握结构。

正常情况下,经典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段都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每个段落围绕中心意思,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的中心句。当然,段落的组合也有很多种方式。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的组合,也可以是层进关系、并列关系(包括同义近义的并列和正反内容的并列)的组合。同时,还可以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或者分说和总说的关系等等。总之,段落内部的关系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关系,都应该要求学生在诵读前必须理清脉络,区分主次。同理,同一篇经典文本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先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掌握篇章的结构,从而理清全篇的脉络,诵读时便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不同的诵读文本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抒情性经典文本注重的是浓郁的情感;议论性经典文本则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要特别突出其议论精密的感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进行区别诵读。

(三)要深入领会内容。

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深层意蕴,使听众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理解经典文本字、词、句的含义,且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还需要对与经典文本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把握。比如,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思想、创作动机等方面都应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例如很多文人一般都是在自己遭受贬谪之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本,因而他们在情感上往往都有抑郁、愤懑的感觉。这些相关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只有对经典文本的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够在诵读中用恰当的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和打动听众。比如说明文,应该从它的结构层次入手,研究他如何将概念、相关知识表达出来;例如议论文,便要弄清楚它的主要论点,它是如何通过论据、论证方式将主张展示出来。而如果已经有前人注释或近人评论的经典文本,则应该博采参考,以帮助理解。节录中非独立成篇的经典文本,我们必须从它的原文入手,着重分析它的上文下理,从而避免断章取义。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要求学生将经典诵读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完成文字向声音转化的复杂活动,在正确选材和大致理解经典文本之后,学生还必须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度揣摩,通过对诵读材料深刻而细致的感受,感知作品的深层意蕴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完成经典文本的有效呈现。

(一)要用心感受经典。

“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3]感受作品是情感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可以将诵读者的思维很好地引向情感。感受是指诵读者由于经典文本的刺激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从而反映到大脑中,使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根据人的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这五大类感觉器官,就分别形成了五种感受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如果在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不够深入,没有真正走进经典作品,没有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而是在那里主观臆造情感,即使朗读的声音再好听,声调再怎么抑扬顿挫,也难以感染他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反复琢磨,仔细体味,然后进入经典,进入角色,进入情境,才能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己同喜、同悲、同呼吸。比如,我们让学生诵读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幅峭拔雅致的山水画:千山无鸟鸣,万径无人走,冬天之冷、雪天之寒、小船之孤、钓翁之独,以及诗外的江天一色和群峰叠峦融为一体。整首诗给人以视觉、听觉和触觉全方位的刺激。学生在诵读每一篇经典作品之前,教师都必须引导他们来体味这种感受。

(二)要真正理解作品。

情感的传递是经典诵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它的生命力在于其承载着人的感情态度。“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4]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经过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的具体分析和感受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形成丰富而逼真的想象,好似经典文本的文字内容在学生的心中动起来,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经典文本的内容,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从而更好地体味经典文本的情感。例如诵读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直”“圆”二字的妙处,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可见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带来了寂静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才见得“圆”,周围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5]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当是经典诵读时运用形象思维体味经典文本内涵的范例。

(三)要准确把握基调。

基调是指经典文本所包含的多种情感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即经典文本的基本情调。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理解经典文本,而且还应该从经典文本的体裁、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有效地解析,从而准确地把握经典的感情基调。通常来说,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有它本身相对统一而完整的基调。要让学生把经典文本变成有声语言,就是再创造性地把文本中无声的态度情感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只有深入地体会和整体把握经典的基调,学生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任何一个经典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感情都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是它的基调却是每个部分、层次、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即整体具体感的总和。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细致理解和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层蕴意之后,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整体精神倾向。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局部内容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显现了缓慢而低沉的情调,但总体基调是豪放、轻快、活泼的,在部分低沉情调的映视之下,全文更能显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情。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而这只是缘于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所以其基调可以说是“哀而不伤”的。再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通篇基调热情高昂,同时又隐含浓重的悲愤、深沉的忧虑、空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焦灼情绪。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经典文本的要旨大意,准确感知经典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够使经典诵读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境界。

(一)要掌握经典诵读语音的准确性。

1.要读准字音。

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要特别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上声的变调,“一”、“不”变调和“啊”的音变等问题。另外,在汉语中存在很多一字多音的现象,这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应该多加留意。如果在经典诵读中不能准确读音,轻则破坏了作品的美感,重则歪曲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容。比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折”字就是多音字,不同的读音意思相去甚远。对于这种一字多音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分析清楚多音字的各个不同意义,然后去记住它的不同读音。另外,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如《上邪》中的“邪”、《将进酒》中的“将”、《阿房宫》中的“房”等。当然,外来语译音等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在诵读中作正确的处理。

2.要注意方言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方言区的人来说,在诵读经典时尤其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有些方言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淆(z、c、s和zh、ch、sh),有些方言声调的变化等。这种规律可以总结为一些大规律以及一些小的规律,而且还包含一些例外情况,老师要好好帮助学生去总结。在总结的同时,遇到问题要要求学生多查字典、词典、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积极督促他们反复地练习。

3.要注意避免近似误读。

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偏旁类同或字形相近,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易引起误读。如由于甲字与乙字字形相似而把甲字读成乙字,或者将乙字读成甲字。另外,由于不认识某些字词,而由偏旁本身或者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另一个生字的读音,这种误读情况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就是指的这种误读。老师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辨析练习,避免出现误读。

(二)要注意经典诵读表达的层次性。

按照经典文本的感知程度,可以将经典诵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试读,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在文本信息的获取过程中,首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或者零散的感觉。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试读,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让他们形成自身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二是略读,主要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感知。这是通过一种速读的方式来理清经典文本的的整体思路,从而把握主旨大意。略读可以说是试读的延展,是整体思维的聚合。略读时要能够通观全篇,化繁为简,去粗取精,使经典的主要内容逐步变得明晰。三是研读。研读就是要参悟体会,进行研究性和研讨性的诵读,进而能够熟悉经典,顺畅朗读。四是品读,就是鉴赏性地诵读,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6]。

参考文献。

[1]黎海燕,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xx,(1).

[2][3][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20xx,(11).

大学语文论文篇三

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因此深刻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在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相互关爱,这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存、就业、心理、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大学生网络成瘾、无视生命、自杀、他杀、伤害他人生命等高校恶性的事件频发,凸显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和高校生命教育的欠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因此,深刻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与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为基础上,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生命之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维护生命、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培养、生存能力训练、生命价值感悟,从而促进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课题。生命教育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同,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我国,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十分明显,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一直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对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将“生命教育”纳入到部分课程如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中,但是在课程内容上比重较少,切偏重政治、道德说教,较为抽象,缺少人文、情感性的东西,缺乏生命教育的实际内容。而具有连贯性,内容系统性、完整性的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本质上是“融美于心灵的审美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与生命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几乎每一堂大学语文课都渗透着生命意识。其字里行间流淌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映射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因此,探讨大学语文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感悟生命、品味人生、是我们高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然而,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我们却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能,即以掌握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的为核心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应从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文化修养”。使得语文教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与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语文不是单纯的语言工具,其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语文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大学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承载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与思考。不管是中国诗词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的赞美,还是美国作家克伦·沃生命意识是她的灵魂。还是对《生命生命》中,对那只一次次受到戕害,依旧努力顽强拼搏以摆脱困厄的小蜜蜂的描写,都表现表现了天人融合的生命绽放。

(二)大学语文教学极易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内容涉及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为一文一书、或一个老师的课或某几节课的影响而改变人生选择或人生命运的例子。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一段让人铭心刻骨的语言,让人们在对生命的无知、迷茫中,深刻地感悟生命,这是语文的意义,也是语文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对生命的关注的语文教学,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一)通过大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进行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文学作品的作者有很多都是命运多舛而又矢志不移、具有崇高品格的人。因此,在讲授相关篇目的时候,可适当增加对作者生平经历的介绍,让学生体会这些作者在颠沛流离或贫困潦倒或疾病交加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直面人生,并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

(二)积极编写蕴涵丰富生命意识的大学语文教材,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主题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现有教材,广泛收集和编写蕴涵丰富生命意识的文学作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充满真情与智慧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作品、体味圣贤生命情感、走进他们生命世界的同时,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认识生命之本质、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第一”的意识,不断引导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读的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就是丰富人生体验,丰富人生教养的过程。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充分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学生阅读的方向,潜在的需求,鼓舞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语文教师始终不渝的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学会带着学生分享阅读的体悟,形成情感的互动,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以生命激情为引领,以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为最大的期待,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自由之路的起点。

(四)通过写作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在大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自由地抒写自己的生活,倾诉自己的生命情感,表达生命意志,释放生命张力。如没有命题要求的随笔能给学生足够大的自我空间,更多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要宁浅勿深,宁小勿大,宁下勿上,宁近勿远。也就是我们要从我们能够做的、能够改变的、能够尝试的地方做起。如主题讨论,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对该主题进行深入而理性的思考。

生命教育,就是要学生懂得生命价值,尊重生命、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大学生学习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做人,要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学会思想,让学生学会快乐。

[1]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6)。

[2]杨雄。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xx(1)。

[3]金绪泽,宋军丽。关于用儒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xx(3)。

[4]樊立三。生命关怀视野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刍议[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

大学语文论文篇四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急需英语交际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研究发现,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成了提升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阐述了校园英语教学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影响,并且提供了一些完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内容的方法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建议。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中国在不断地融入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英语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大学校园中,英语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大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英语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从现实来看,社会用人的重心正在从“学历”向“能力”转变,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一些在大学期间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不合群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时表现得不尽人意,痛失很多好的机遇。本文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紧密结合,主要研究校园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并就对如何提高学生参加英语活动的积极性给出了一些建议。

1.1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就是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学习语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长期处于这种语言环境中,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就是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处于英语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大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时间。长此以往,会显著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中,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英语文化输出的环境,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校园英语文化有其特有的魅力与特点,它是将英语与汉语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英语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思维,能够解决传统英语教育造成的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缺失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并且能拓展知识面,从而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英语的水平。

1.2作用。

英语是国际性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我们学习生活的各个发面。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它向学生展示了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打开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门,所以英语交流能力成为我们国家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准,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和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思考方式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成为大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曾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活动,加快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不断引导大学生感知社会、适应社会,在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效开展、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并影响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传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由此可以看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挖掘英语文化这方面的积极因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建设,并有助于创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通过对我校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我们学校学生参加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期望。此次我们一共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479份,根据数据显示:

2.1.对于性别而言。

我们共收回男生问卷119份,女生问卷360份。根据数据分析,男生中只有约19%参加过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活动,而女生约有46%都参加过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相对比例较高。参加过英语活动的学生93%都表示通过这些活动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如不怯场,能更好的与同学交流。然而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中42%是由于对英语兴趣不高,英语成绩较差,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37%的同学表示学校的英语活动形式少,不适合自己参加,剩下的学生则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或其他。

2.2.对于年级而言。

在过去的一年里,78%的大一,大二学生参加过英语活动,而只有13%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过英语活动,据调查62%的大一、大二学生是因为刚入校,希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21%的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其余的则是因为别人参加或者好奇等原因来参加活动。而这些人中74%都是参加过英语竞赛考试,参加的活动比较单一。高年级学生中39%是因为学校活动形式过少缺乏兴趣,43%的学生觉得没了英语课的管制,自己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惰性,18%的学生认为由于医学院校课业繁重,课余时间较少,阻碍了他们参加活动或者其他。

2.3.对于院系而言。

83%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835护理专业的学生参加过英语活动,所占比例较大,而其他院系例如中医学院、中药系等参加英语活动的比例较少,两个院系只有大约58%学生参加过。原因主要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前沿信息资料多为英文,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多,学生相对重视学习英语,而护理专业则是因为女生比例较大且有设有涉外护理专业。其他专业多是由于所学专业与英语交集较少,造成他们对英语重视度低,而生物工程的人数少,我们没能有效的获得他们的数据。

据我们调查,93%参加过英语活动的学生表示,这些英语活动不但让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并且提高了信心和交际能力,很多人希望下次可以继续参加。但是没有参加过英语活动89%的学生表示,自己英语水平差且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由此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他们的水平越来越差。从而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参加英语活动较少,且形式单一,动力较差成为他们英语差的一个不可或缺重要因素。从上述两种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有一定作用的。

3.1充分发挥学校的规划性作用。

从学校方面来说应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及制度支持,如将英语文化活动归入学校指令性教学体系,安排时间、划拨经费、实施奖励政策等。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由外语教学部牵头实施。

3.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在每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都应该有具体的指导教师参与,并进行活动规划与设计,及时给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活动内容设计上,应努力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校园文化活动对教学的衔接与互补功能。其次,在形式设计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应充分发挥方式灵活多样的优势。

3.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作用。

3.4学生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建议。

丰富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形式,例如:多放一些英语电影吸引同学去观看,可以组织同学表演英语话剧,做英语游戏,让同学参与其中;多组织英语竞赛,并给予丰厚奖励;开办英语角,英语沙龙,让同学多交流,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口语。总的来说只有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大学语文论文篇五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企业还是其它单位,都不缺人,缺乏的是人才。因此,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为了自身利益以及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设置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获得了发展,然而,由于技术教育的价值超过了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使得一些大学生处在学习阶段的时候,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思想表现非常严重,失去了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和追求。

1.2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下。

大学期间,由于是以专业来进行学习的,人文素养等通识类课程在一些学校开设的比较少。除此之外,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而对人文素质类的课程重视不够,这也造成了人文知识欠缺以及人文素质的低下。

1.3缺乏社会责任感,独立性较差。

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再加上受社会上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一些大学生盲目地追求个性,对他人和社会缺应有的责任感。再者,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缺乏挫折的历练,因此一旦遭遇困难,或者求救于人,或者退缩,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2.1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大学语文上,众多的名家名作中的精华可以供我们汲取。通过学习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中的精华,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了语录体散文《论语》以及《孟子》之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领悟到做人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2.2拓宽文学视野,提升人文修养。

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进入大学,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一些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代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在大学时代都会出现。如何去学习,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及如何与老师相处,这都是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而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在名家名作中汲取了人文素养的汁液,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素质。人文涵养提升了,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才能赢得同学的尊重,从而为踏入社会大舞台提前做好准备。

2.3提升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

大学语文的功能还在于通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层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增强了调控情绪的能力,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1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去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受用一生的处世哲学。教师可以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电影、讲座以及演讲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传递做人理念。要将“授业”与“育人”结合起来,使用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断增强人格的修养。

3.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大学的课时有限,因此要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到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上面,因此,要选择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作品的魅力依然不减,它们所蕴含的哲理同样适用于今天。在大学语文教学上,要按照不同时代,选择不同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充分领悟到先哲过人的智慧以及作品高超的艺术性。

3.3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考核方式沿用的还是中学时的闭卷考试方式,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客观题较多,能够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题目较少,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考核上,应该将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核相结合,同时试卷题目应该以主观鉴赏题目为主,这样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程度。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文科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不断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提升。

大学语文论文篇六

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往往忽视高校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把关注点放到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试图通过既有的文献和教学行动实践,结合大学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阐释开发与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原则和策略,为具体实践提供较充分的理论前提和操作路径。

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古代文的教学始终面临若干问题,比如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经典作品,怎样使学生掌握它们?文言文的语育障碍如何排除,如何避免老师讲得难学生听得也难的尴尬?从中学到大学,古代文的教学花的时间最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更何况中学阶段选学的篇目多是历代名篇短制。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无论是从篇幅还是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而言,我们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先说读通,我们在解放后才有语文这门课,是国语和国文的统一体,或者说是语言和文学的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充分理解继承我们祖先遗留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提高能力,就必须过古代文这一关。

目前文言文的教法仍然遵循古老传统。由老师先念,念一句翻译一句,学生听一句笔记一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串讲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无益处,只是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而非学生。

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读,说朗读说诵读都可以,既要听人家读也需要自己读,作品读出来了,好处也就容易体会了,读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阅读古代文的能力更是如此。古汉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出来的书面语,他简清生动,古人平时说话用不到书面语,我们今人更难有鲜活的语境,而学习语言恰恰需要有一个“活”的语言环境,对周围人们时刻在用的语言人们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能触摸到语言文字的肌理,看清每个音节的面容和表情。没有语言环境,学到的就是死的知识,我们的外语教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等古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中学就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重新又拿到了大学课堂,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读一读呢?因为古代私塾的诵读场面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教法陈旧,近代也有讽刺先生教书无能的笑话,仿佛诵读成了教师逃避劳动的方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学生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都能寻到有力的“证据”。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学生学习的万能药,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拆的过散,美感也就所剩无几,没有审美意义,厌倦情绪随之而来,甚至哈欠也来了。

诵读是一种综合训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通顺流利地把文章读出来,文言文中很多生僻字,还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还要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了解单句和段落的大致意思。客观地讲,大部分古代文都是非常适合诵读的。古人的文章写出来也是要念的,刘勰所标的“六观”最后一观就是“观宫商”。所谓宫商本指音乐的声调,这里泛指文章的声调和韵律。就拿他这篇《知音》来说,“采用骈文的形式写理论性的文章。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可是他这个舞跳的潇洒跳的优美,怎么个潇洒,怎么个优美就需要学生亲自读一读了,骈文体的特点一读就知道,这比老师辛辛苦苦讲半个小时的效果好得多,学生读熟了,感觉就在声音符号和大脑思维的互相作用中建立起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再如苏轼的《留侯论》,文笔纵横捭合,文势舒卷自如,“泉源涌出”“行云流水”,非读不可以体会苏文如海,汪洋恣肆,雄辩宏放的特点。由此可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大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读通,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学好。

语言障碍已经克服了,下面就是学好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加强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美育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是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引善,以美育人,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优雅气质的人才。大学语文可以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古代文学作品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甚至对于宇宙的严肃思考,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20世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他的《审美理论》一书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就在于它永远就是一个比自身更多的存在(一个超自我的存在)。

这些优秀的古代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更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是学生备战考试的复习资料。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读者要能够从文字人手,正确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沿彼讨源,虽幽必显”。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显而易见,欣赏的过程就是修养提高的过程。教材节选的《礼记大学》中一段,“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围之而后天下平”,这样的人格理想,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正是一种有力的德育教育吗。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从文学角度看,这是一篇精彩的小说,它具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结构完整,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图穷匕首现”和“秦庭一击”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堪称经典:荆轲的沉毅豪迈、太子丹的坦诚躁进等等,尤其令人感动是作品体现的侠义精神,“感于恩义,忠于所托,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轻生死,忘安危”,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啊!

关于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刘勰的“六观”应最有实践指导意义:“一观体位,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而他所讲的“博观”――广泛阅读的标准,则可以看作一个总则,这个总则,是学生和老师应该终生记取的。学好不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与学生的情感投入和领悟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滋味了,心灵受到震动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古代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闪耀着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智慧光芒,在语文教学中理应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顺利地传承下去,哪怕最微薄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

大学语文论文篇七

大学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其他学科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另外,大学语文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这对于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导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影响和感化,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按照语文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原来的知识型人才开始转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迫使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必须要做出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而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主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转化和交流活动中;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上,它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使客体产生主体性,并进行自我教育;渗透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得到完善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实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同时,有效节约教育资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教学方式,可以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推广应用。

大学语文论文篇八

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通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12.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14.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07.

大学语文论文篇九

摘要:

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

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12.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14.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07.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

信息时代的来临给高职教学环境、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的优化创造了有利契机,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实施新型教学体系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运用于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了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更为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显著激发出来,教学效率相对更高,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大有助益。本文将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并阐述先进技术依托下构建高效信息化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从而促使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焕发出全新气象,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为培养高端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给予有力保障。

新形势下,企业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有着旺盛需求,作为相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体系,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让大学生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遇到了不小的阻碍。转变这一局面可以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入手,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激发了语文课堂活力,向学生展示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奇妙无穷,让学生能够正确客观的认识世界,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体,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之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由此得以达成。

现阶段,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学生不再单纯从课堂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充课堂容量,促使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到一起,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到语文知识在岗位工作中的应用方式,明确企业岗位职责以及自己与人才之间的差距,这样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就能与学生个体发展相契合,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更强,成长将十分迅速,给学生的就业增添了不少砝码。

互联网平台给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观看网络教学课件弥补知识点漏洞,彻底夯实语文知识体系,不会落后于整体教学进度,更易于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当遇到问题时能够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同样的也可以积极帮助他人,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和经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由衷的信任教师,认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将会顺利高效的开展。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建立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精品课程,扩充教学资源,将课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主观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现状有选择性的反复观看教学课件,课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奥秘。高职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阵地予以延伸,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还能在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中获得阅历和经验的积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明显提高,是传统教学模式远远无法比拟的,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新时期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应该顺应互联网时展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便充分胜任岗位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给企业、给社会创造巨大价值。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改革,打造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待人以诚、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大学生群体会将正能量传播开来,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无限生机,为和谐社会构建贡献一份不可小觑的力量。

为保证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协同发展,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将语文学习当成是一项终身性的活动来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劳动者的角色,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需要高职语文教师能够抓住信息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迈出教学改革步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着手,构建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该体系着重强调了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拓展教学渠道,致力于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多重培养,更要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的结合使用,以此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主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信息素质为最终追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高职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单纯的进行书本内容的灌输,而是应该利用网络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了情感交流,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边缘人,他们的所思所想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考虑到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创设多种职业情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强化了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教师会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具体表现等相关信息收集起来,思索当前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优化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所用教材中很少涉及到沟通表达、求职应聘、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不少学生在找工作时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社交礼仪也不甚了解,致使其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新添这些模块,与原有教学模块构建成为完整内容体系,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协同发展意义非凡。比如说,写作教学中布置求职文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认真进行简历创作,突出自己的个人特长,提高简历的吸引力。有些学生会在求职意向一栏中简单填入职位,殊不知这种做法使得自己陷入了劣势,就如一片森林里的一颗树苗,很难得到面试官的注意。进行简历创作的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职业定位也要明确,若能够将自己对该职位的认识侃侃而谈,表明自己的独特优势,势必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赢得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供选择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自学、线下指导的方式,通常会取得较好成效。例如《短歌行》赏析教学中,教师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并藉由qq群或微信群通知学生及时完成预习任务,这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素材。学生登录系统平台后熟悉全诗内容,将自主学习存在的疑惑记录下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件,到互联网上搜索有关乐府诗的发展和特点,了解东汉年代历史背景及曹操的生平,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生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教学平台。课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预习成果,展示过后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如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述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情感等。学生会对中国历史和作者生平产生深入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短歌行》的赏析,思维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锻炼。

通过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学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这些活动给学生创建一展所长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优秀的文化接班人。譬如说在教学相关课文以后举办演讲、朗诵、课本剧表演等比赛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其他学生进行投票打分,开通互联网投票通道,便于更多学生参与,票数最高者获得优胜,给获胜者颁发奖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以兴趣为导向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探究,思维更加灵活,还能掌握职业技能,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能够在不同职业情景下正确使用所学知识,真正乐在其中。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是完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一步,学生制作课件的质量、课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否从全新角度进行文章赏析、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都会计入到期末总评中,从学生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考核,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尤其是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适当加分,会让学生更加踊跃的参与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文学作品的赏析等活动,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教学效果不断增强。教师还要听取学生建议进行考核评价方式的更新,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最大化的展现出一体四环九层式教学体系的价值功能。

总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课堂活力,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将语文知识用微课视频来呈现,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语文教学活动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关系,学生可以灵活高效的进行语文学习,还能得到价值观引导和健全人格塑造,实现了对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承载了人类的知识、情感和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的思想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色,对现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语文知识培训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具有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心由原来的基础能力培养进入了更高一级的阶段,接受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与内容。在大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以文化修养为培养的重心,而不是重复之前语文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如果依然进行重复教学就无法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也会令学生产生乏味感。依据大学语文授课的这一特点,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正确地引导作用,能够推动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推动其文化素养以及人文情怀的形成。第一,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开设不仅仅是教授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在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种方式,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形成高度的道德标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加深了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更全面地了解了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第二,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与文明,是历朝历代人们的智慧结晶,从文人雅士到普通百姓、从道德伦理到思想价值,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先辈们薪火相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和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价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当前在大学语文的授课中虽然引入了传统文化教学,但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演绎给同学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只是一种摆设性的知识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在语文课堂应用的时候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应用也只是照本宣科,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并未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而这种传统文化可有可无的授课方式使得课程开展并无实际意义,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会悄悄疏远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关系,不利于教学课程的开展。第二,当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手段不够合理。虽然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中都加入了传统文化,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地教学手段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还是通过老旧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草草了事的教学态度不仅不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也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不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反而会令其固步自封,难以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更不用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加强师资投入,提升师资力量,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一直不高,这与很多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关。例如,大学语文本身学时较短,而大学语文的培养任务又非常繁重,再加之传统文化的渗透也需要占用一部分学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效果不佳。有的学校一味促进大学语文教育向实用性方向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过于重视,导致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较低。有的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经常聘请一些代课老师进行授课,而这些任课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专业素养不高,实际经验不足,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存在很大不足,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肤浅不具备创新能力,难以堪此重任。为了推动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高素养的教育人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提升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创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第二,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以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选择。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单纯地将传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比较耗时耗力,良好的工具书能够帮助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合适的教材在应用传统文化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材的选择不能一味注重听、说、读、写能力,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浓厚的教材有利于开始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培养自身文化素养有莫大助益,促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在大学语文应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教育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老旧毫无新意,因此诱导学生厌烦、抗拒的学习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不但要做好课程准备,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多多参加教育教学探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设置必要的情境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第四,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意味深长,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乏味、枯燥,探究学习兴趣淡薄,不利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开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不足且不够牢固,这迫切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利用情景教学,虚拟文化环境还原历史故事、事件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味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对于工艺类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开展手工制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教育教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兴趣,在彰显文化特色与文化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五,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文化实践,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真真切切地体验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实际操作、演练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的理解、对于文化的感悟,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为世世代代的民众薪火相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革新与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二

教学程度高低不同的书院,通过某种机制组成联合体,在相互比较中可以看出其等级差异。宋代最典型的例证是见于《宋史·尹谷传》的“潭州三学”,即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学学生月试积分高等而递升,三学为三个层次,此为论者所熟知,不必赘言。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情况在清代也出现过。乾隆年间,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隔江相望,虽同属省会书院,但岳麓在全省招生,城南在全长沙府招生,程度有别。湖南巡抚陈宏谋规定,每年年底“将两书院生童传齐汇考一次,核其有无精进,以定次年去留。城南书院生员中有佳者,送岳麓书院。”(注:清·陈宏谋:《申明书院条规以励实学示》,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1585页。)可见,岳麓书院由潭州三学而确立的湖南最高学府的地位,到清代仍然保持未变,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宋代的另一例在今江西,由江东提举袁甫实施,事见其《番江书堂记》,其称:

或问余曰:“子创象山书院于贵溪,兴白鹿书院于庐阜,而又建番江书堂,何也?”余曰“子岂知余尽哉!……两书院盖士友所宗之地,振而起之,责实在余。故凡士愿处象山若白鹿者,名随其行辈与其望实,或畀领袖之职,或在宾讲之选,衿佩咸集,彬彬可观矣。而余之所深虑者,已成之材虽易于振拔,而后来之秀未保其嗣续。况士友之纷至,非按其语言参诸履行,则未可得其为士之实。于是,选通经学古之士,率生徒而课之,余暇日亦数加考察。俟其立也,乃分两书院而肆业焉。此番江书堂之所以建也。”(注:宋·袁甫:《番江书堂记》,《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版,第145-146页。)。

非常明显,作为一种预备学校,番江的书堂程度要大大低于“士友所宗之地”的象山、白鹿二书院。按番江书堂在饶州鄱阳县,位于贵溪、庐山两地之间,有达源、止善、存诚、养正四斋,规模不小。可知,袁甫在三地远距离构建书院教育体系,比起潭州三学同城隔江组成的教学体更有创意,此则或可视作今日远程教育之开端。

与以上不同书院间通过某种机制联合组成一个等级差异有别的共同体不同,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地几所不同教学层次的书院共存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情形。如福建省会福州,康熙年间由巡抚创建鳌峰书院,雍正十一年(1737)定为省会书院,专课生童。嘉庆二十二年(1817),总督汪志伊等创建圣功书院,专课童生。同治三年(1864),总督左宗棠又建正谊书院,专课举人、贡生。(注:民国《闽侯县志》卷三十三。)又如天津,有辅仁、问津、三取三书院“鼎峙为三”,“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至同治十三年(1874),官绅创建会文书院,“专课举人”。(注:光绪《天津府志》卷三十五,马绳武《建立会文书院记》。)童生、生员、举人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各书院程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书院的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变化。如苏州府平江书院,创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凡吴、长、元三县童生,邑选十人入院肄业,诸生亦与焉。其后诸生尽入紫阳、正谊两书院,而平江书院专课童生。”(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十分明显,苏州府属的平江书院,由生童并课到专课童生,其地位由高而低,出现了变化。

同一所书院内部也有高低层次的不同。如山西夏县涑水书院,由元至治年间邑令贴木儿不花创建,祀宋儒司马光,有“堂七楹,中设司马文正像,颜曰粹德堂,左延宾,右延师,辟斋五,聚造士之俊选与幼学者分授焉。游息之所,讲肄之堂,庖廪井厩靡不俱备,复入田亩若干,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注: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六。)可见,涑水书院是成人与幼年分班授课。又如清代湖南平江县爽溪书院,为同治七年(1868)邑人李元度创建于李氏家庙之西的家塾,它延请“经师一、蒙师二,以分教子弟,先太高祖后裔皆入焉。”(注: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六,《爽溪书院记》。)经师、蒙师所授内容不同,知识深浅有别,不言自明。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同处一院而“分授”、“分教”,和有些书院的“分班回讲”一样,是分级分班上课的表征,它是书院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比之近代西方学校的分班授课,其依照程度而组织教学的原则相通,所不同的是,对这种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与实践,书院要比西方学校早几个世纪罢了。

书院教学程度的不同,可以用大学、小学这样的传统方式表述。如元代建康府明道书院,就将自己的生徒明确分成“大学生员”、“小学生员”两类。“大学生员”十四人,又分“治经”、“治赋”两个专业,各七人肄业。其“课试”规定:“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每日照旧例行供讲课。每日课治,治经义者小经冒议,治赋者省诗。午后纳课呈山长,晡后书院会食,课办呈公堂,放学。”“小学生员”无名额记载,其“课试”规定:“每日从小学教谕出题受书训导,每遇三日一次供诗;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省诗对句,食后习功课,午后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注:《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年版,第425页。)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其程度的不同明显而具体。

与明道书院一院同招大学、小学生员肄业不同,明代山东临朐县朐山书院“以小学为教”,所招全是小学生员。朐山乃嘉靖十年(1531)知县褚宝创建,其创建缘由、内部规制及运作情况,详见于当年的山东提学副使所作的《朐山书院记》,其称:

又以储材在学校,而蒙养必先小学,乃仿古社塾遗意,创书院于邑城中,前为养正堂三楹,后为景贤堂五楹,翼以书舍十六楹,环以左右塾八楹。于是选民间之秀彦,立塾师以教之。朝钟暮鼓,聚散惟时,辩方书,正句读,吟诗习礼,考论名物器数,居处慎其(与)长幼,明其(节)勤惰,示其惩劝。令虽日事案牍不暇给。稍间,辄与诸生督课,时校艺,而进之右塾,升之左塾,升之堂。升之堂者,以需进于庠校。于是,邑之士咸观而向化。……嗟乎,今书院之设遍山左,然未闻以小学为教者。(注:嘉靖《临朐县志》卷四。)。

这条材料十分典型,不仅可以说明临山书院是小学,它可以与遍设山左的其他大学程度的书院并行特立,而且又以堂塾分成高低程度不同的三级,由右塾而左塾而升于堂,内部实行等级管理,便于激赏以提高生徒的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下,它又可将升之堂者进于庠校,使小学层次的书院可以回归社会,不致因缺失生存环境而出现无以为继的困难,可谓规划周详。事实上,清代虽行政区变化,临朐县附廓于海州州城,朐山曾一度升格为州级招收生童肄业的大学层次的书院,但到嘉庆七年(1802)知州唐仲冕率一州两邑士民创建石室书院之后,朐山书院又“改为小学,延诸生之勤笃者为童子师,属学官董之。”(注:嘉庆《海州志·书院》。)。

和小学层次的`书院再分高下等级一样,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也存在着诸多等级差异。前述第一、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类书院教学与学术水平高低不一的两种表现形式。另一种则是区域性差异。受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各不相同。虽同属县级、州级、府级书院,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相比,其教学程度却不能相提并论。兹举陕西略阳县嘉陵书院为例,它位居县城,属县级书院,设山长掌教,有斋长经管院务,设院书、院舍宽敞,经费充足,规制谨严,在全县招数十名生童肄业。但其地接青海,距省城一千余里,属落后地区,其教学要求,仅为熟读六经而已。有关情况,见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为其制订的“成规”第一条《定膏火》,其称:

前以读经书定膏火,读经者给膏火,不读经者不给,期于士皆通经。然亦有勤于用功而读经不能如数者,自宜略为变通。今定膏火五十分,读经膏火三十分,不读经膏火二十分。读经以《易》、《书》、《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六经为定。六经尤以《春秋左传》、《礼记》、《周礼》为主。《春秋左传》十二本,《礼记》十本,《周礼精义》六本,诸生童于是三经,能二十日读一本者准膏火。……《易》、《书》、《诗》,每部均限八十日,能读熟者准膏火。然必《周礼》、《礼记》、《春秋左传》读完再读此三经者方准膏火,但能读此三经者不准。……其不专予读经,或读经不能如数者,生员膏火十分,童生膏火十分。(注: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9页。)。

《周礼》等三经共28本,以20天读熟一本计算,需要560天,《易》、《书》、《诗》三经,以80天读熟一本计算,要240天,六经共计800天才能读完。书院一般每年放假两个月,按照规定的进度,满打演算,每个生童必须在书院肄业三年方能读完六经。这样的教学水平太低,显然是不能和东南地区的县级书院相比的。

大学类书院的程度差别更突出的表现是,通过官办书院系列的行政级差而表现为县级、州级、府级、道级、省级这样一个由下而上的宝塔型书院结构体系。(注:《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55-103页。)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官府的级别越高,其权力就越大,就能支配更多的经费,聘请更好的山长主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区越大,读书人就越多,书院招生时选择的余地也越多,能够做到优中选优。二者合一的结果,自然就会造成书院教学水平随行政区域的扩大而提高的局势,由州县而府道,由府道而省级,节节上升,构成一个由低而高的结构模式。上述湖南省城岳麓、城南二书院,之所以出现年终汇考,城南优秀生可以次年送入岳麓的情况,就是因为岳麓由湖南巡抚主持,在全省招生,而城南由长沙府知府主持,只在长沙府属各县招生而造成的。

总之,书院的教学程度具有多层次,从低到高,各个层次都有。既有大学一级的,也有小学一级的,而且大学、小学又各有高下之别。这种层次的丰富性,历代皆然。到明清时期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清代,由家庭、乡村、州县、府道、省会乃至联省,书院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完整的等级之塔,自成体系,差不多承担起国家的全部教育任务。(注:清·程廷祚:《与陈东皋论书院书》,《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1页。)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读书人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并在这种满足中赢得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这正是书院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官私二学相比而特立独行的表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用了“书院非大学”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字眼,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承认有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存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书院教育的层次性。书院既有大学一级,也有小学一级,不能只讲大学而不讲小学。在清末,书院教育的层次,被光绪皇帝等一代君臣所洞察,诏令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使古代书院通过改制,而与近现代学制血脉相通。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三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审美价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有弊,本文对大学语文都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做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以上媒体的、能够实现人机交互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体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可控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广告、艺术、娱乐、商业、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以及监控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信息技术。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激发兴趣与分散注意力。

高校大学生,处于求知欲、好奇心特别旺盛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愿意投入很大的热情。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普遍不受学生的欢迎。在大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他们的心思始终留在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过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过于色彩斑斓的图片与特效,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导致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喧宾夺主、折本逐末的现象,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被分散,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二)情境创设与限制想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个体参与到情境运动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实践共同体,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资源,承担学习责任,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实践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也会反过来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文字本身是抽象的,经过多媒体的呈现,往往简化了在大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利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一)适度使用多媒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篇目都适合多媒体,教师需要有所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变,突出实效性。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通常来说,诗词、小说、散文,以及一些记人写景的屏幕,文学性较强,比较适合创造情境,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势;议论文、说明文逻辑性较强,重在说理,使用简单的图表即可。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造获取知识的平台,扮演一个促进者、协助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师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自身的感悟、对文本独特的解读,才是最重要的。

(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多媒体的功能在强大,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也不能侵占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如果整堂课都在播放音乐、视频,教学效果反而不好。我们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比如,诗词曲赋的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朗读示范,但也要留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机会。另外,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数量也要与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匹配,大胆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简洁明晰、重点突出。

(四)重视语文素养与审美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过于功利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讲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追求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组成的智力活动,情绪、心理、意志等组成的心理活动,需要保持整体性。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可以借鉴优秀的作品,但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四、结语。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分散注意力,在扩大知识容量的同时会增加认知负荷,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主体性、时效性原则,重视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四

摘要:新时代条件下语文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会做人。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中重抓德育,因为学校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地。

关键词:语文教育;感恩教育;善良教育;提升人生境界。

在一次语文研讨会上,一位语文教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语文教什么?同事们众说纷纭,见解不一。一个老师肯定的说:“语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后来我反复思想这个问题,难道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吗?这就是语文的终极目标吗?不,不是,我认为新时代条件下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会做人。听说读写是工具学会做人是目标。

在这里我想谈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1.语文教育渗透着感恩教育。

每个婴儿呱呱坠地,来到世上,都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爱;那是一份无私,牺牲舍己的爱。但是,现今的学生有多少人能理解父母的深爱,又有多少人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与之相反的是痴迷于网络中不思进取的孩子,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让父母伤心、失望、流泪,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在课堂中不失时机的渗透感恩教育。

例如,在学习《合欢树》时,作者史铁生用充满深情的笔触,怀念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当他生病时,母亲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给他买药,让他吃,让他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当母亲用熏的方法为他治疗时,不小心把他烫伤。为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他……当教到此处时,我都会动情的给学生范读,然后问他们:"你们愿意这样不分昼夜的守着一个病人吗?你们愿意为一个人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和金钱吗?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轻轻的摇头。而后我又问,你的父母做过那些事最让你感动?一位学生哽咽的说,他的父亲为供他上学,到建筑工程队干活,风吹日晒,容貌苍老,有好多人把他的父亲当成他爷爷。有的学生说,一次放学后,他走到村口,发现他的父亲一直在路边等他,顿时他的泪水盈眶。还有的学生说,一次她生病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让她很感动……学生在课堂中体会着厚重如山的亲情。

在语文课本中,有好几篇亲情教育的文章:如:《我的母亲》等,我认为教师应该突破教材,引导学生关注亲情,感恩父母。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才会更加的努力,会用爱回报爱她的人,会用责任回报社会。

2.语文教育中有善良教育。

善良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善良是怜悯,是乐于助人,是诚信……可是在当今的时代,人们被金钱、权势迷花了眼睛,丢弃了善良,我们的社会也由此显得不太和谐,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欺诈、猜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室有责任教导学生保持善良的本性。

在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卖奖券的老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却仍保持着善良的本性,用他油腻的双手传递着温情,我教导学生无论在那种环境当中,不可丢失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用爱心的举动,灌溉他人的.心田。

在王蒙写的《善良》一文中,学生得知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快乐,一种自信。

3.语文教育能提升人生的境界。

人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哲学范畴的问题,语文教育中也包含着这样的人生哲学的教育,例如:冯友兰先生所写的《人生的境界》,我认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有价值的人生观。在学习《人生的境界》时,学生通过阅读老师的讲解,初步明白了四种人生境界的区别!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他们“少知寡欲”,“不著不察”,是人不应有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或为名或为利,本质都是为己。只有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我又给学生讲达到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人的事例。如:柴裕财,一个平凡的老百姓,看见有人落水奋勇相救。救活的这位老人却无依无靠、无法生活,他毫不犹豫的收养了这位孤寡老人,认她做娘,孝养着她。后来又遇见一个女婴被遗弃,心生怜悯,又把婴儿抱回家收为女儿,为了娘和女儿,这两个与他生命本毫无干系的人,他心甘情愿的早出晚归的摆摊、收破烂,什么都苦活累活他都干过。

又如:德兰修女,她原可以在修道院过着平静安逸的日子,偶然的一次机会,让她看到大街上躺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病入膏肓,无人救助的乞丐,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修道院,去社会上做救治工作。她去麻风病院,去瘟疫流行的地方…….她的人生格言是:将你的爱给饥饿的人,给赤身露体的人,给无家可归的人,给麻风病人,给酗酒的人,给躺在街上的乞丐。

学生通过学习这课,对有道德有爱心的人,产生敬仰之情爱慕之心。我想在他们以后人生的道路上,这些榜样会让他们理解人性中的真善美,会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他们人生的道路,让他们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今天,在商品大潮的席卷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流行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在改善,道德在滑坡。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深受其害,青少年犯罪率日渐上升。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中重抓德育,因为学校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地。我在这里呼唤广大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教学中的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生伴随着知识的获得,也学得怎样做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五

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要从深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丰富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落实,需要注意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平衡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指导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深度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从课程教学中去贯彻落实所提出的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文本所选内容包含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实习实训,因此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不受重视,教学中仅仅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没有重视人文性和审美性特点,大学语文的教育价值没有完全体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文以载道,教以载德,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准确把握课程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哲学、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们感悟人生的真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大多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如由徐中玉、齐华森、谭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第11版)教材为例,本书包括12个单元共71篇课文,既有古典诗词,也有现代优秀散文小说诗歌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自然地将文本中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把德育元素融进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隐性教育功能,隐性教育功能即“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计划性的、无意识的、非预期性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能力”。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知人论世、主题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了解文学作品所赋予的主题。如教学《赤壁赋》这篇文章时,从了解作者苏轼超旷豁达的一生,到分析《赤壁赋》中所表达的作者身处逆境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学语文》(第11版)每单元都有一个人文主题,如“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等主题。专题化编排教材让学生更加明确教材所呈现作品的目的,一个单元相同的主题文章学习能起到强化思政元素的效果。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作用,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以“故园情深”主题单元为例,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家国情怀展开,《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看到家中小院的欣喜心情;《乡土情结》以故园之思为线索,从小家到大家,从离家到归家,将乡土之情升华到了爱国主义之情;《故园之恋》作者在文中把一个炎黄子孙赤诚的中国心和盘托出;《听听那冷雨》作者细述了心中那一缕剪不断的乡愁,抒发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梦回故园》描写了从台湾归来的姑姑面对故乡的巍巍青山,表达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浓浓乡情。同主题的文章一起教学,更有利于营造爱家乡、爱祖国的浓烈氛围,引导学生将对故乡、对亲友的款款深情,凝聚成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升华为炎黄子孙赤诚而火热的中国心。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课堂为唯一教育阵地、以教材为唯一教学内容、以讲课为唯一教育手段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互动型课堂,重视师生间交流互动,双向激发教学热情和学习兴趣,渗入式地将课程思政入脑入心,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将立德树人要求内化到课程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比如在讲解“仁者爱人”主题单元前,布置学生思考问题——“孔子与孟子的仁的思想有何异同”,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将相关学习资料在课前发送给学生,学生可在课前分组讨论,自由查寻资料,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通过解决课前预习的问题,培养了学生集体协作意识。课堂上,学生汇报课前预习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在课前收集材料,可了解到,孔子主张把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孟子继承其思想并进而倡导“仁政”,把执政治国的道理建筑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同学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自觉地去关爱他人,关爱身边的一切生灵,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达到思政目标。课后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参加学校志愿者活动,组织主题性演讲等,巩固大学语文理论教学成果,进一步延升课程思政课堂,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习不仅要收获语文应用型知识,还要实现思想道德、修养情怀的提升。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可再是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法,应从多元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后,相应的学生课后作业应该有所提升,课后可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如在学习完《老子二章》这篇课文后,可给学生布置作业:“在老子看来,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依存转化,你认为这一思想的哲理性与深刻性何在?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有什么启迪意义?”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自己的世界观有所审视。教师在课堂作业点评时可对思想认识深刻的同学进行表扬,可在课后对存在思想偏差和认识不足的同学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多元评价不仅仅通过作业和试卷体现,还可从学生的课外学习、课堂表现、互动程度、课后实践等方面体现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知识运用能力、价值观体现等,从而对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

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取决于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施。因此要注重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强化师德师能建设,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素养,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思政素养。在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理念的学习,自觉提升“双素养”。同时教师要时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这一教育主体,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既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文本取向,也要重视课程思政的人本取向,有意识地利用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有的放矢地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首先,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含有思政元素,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不可生拉硬套。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进行思政教育,不是在语文课堂上全部进行思政教育,大学语文课堂的主导依然是语文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如果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没有了语文味,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是违背了课程思政的初衷。高职大学语文老师应当调配好专业知识和德育元素的比例,做好“责任田”上的责任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将教师、专业内容、德育元素、学生共同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形成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引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是相对持久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在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工作境界,用课程思政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水平。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六

摘要: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往往忽视高校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把关注点放到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试图通过既有的文献和教学行动实践,结合大学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阐释开发与利用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原则和策略,为具体实践提供较充分的理论前提和操作路径。

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古代文的教学始终面临若干问题,比如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经典作品,怎样使学生掌握它们?文言文的语育障碍如何排除,如何避免老师讲得难学生听得也难的尴尬?从中学到大学,古代文的教学花的时间最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更何况中学阶段选学的篇目多是历代名篇短制。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无论是从篇幅还是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教学方法而言,我们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先说读通,我们在解放后才有语文这门课,是国语和国文的统一体,或者说是语言和文学的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充分理解继承我们祖先遗留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提高能力,就必须过古代文这一关。

目前文言文的教法仍然遵循古老传统。由老师先念,念一句翻译一句,学生听一句笔记一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串讲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无益处,只是课堂的主角是老师而非学生。

学习文学作品主要是读,说朗读说诵读都可以,既要听人家读也需要自己读,作品读出来了,好处也就容易体会了,读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任何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阅读古代文的能力更是如此。古汉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出来的书面语,他简清生动,古人平时说话用不到书面语,我们今人更难有鲜活的语境,而学习语言恰恰需要有一个“活”的语言环境,对周围人们时刻在用的语言人们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能触摸到语言文字的肌理,看清每个音节的面容和表情。没有语言环境,学到的就是死的知识,我们的外语教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等古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中学就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重新又拿到了大学课堂,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读一读呢?因为古代私塾的诵读场面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教法陈旧,近代也有讽刺先生教书无能的笑话,仿佛诵读成了教师逃避劳动的方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学生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都能寻到有力的“证据”。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是不是学生学习的万能药,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拆的过散,美感也就所剩无几,没有审美意义,厌倦情绪随之而来,甚至哈欠也来了。

诵读是一种综合训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通顺流利地把文章读出来,文言文中很多生僻字,还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还要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了解单句和段落的大致意思。客观地讲,大部分古代文都是非常适合诵读的。古人的文章写出来也是要念的,刘勰所标的“六观”最后一观就是“观宫商”。所谓宫商本指音乐的声调,这里泛指文章的声调和韵律。就拿他这篇《知音》来说,“采用骈文的形式写理论性的文章。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可是他这个舞跳的潇洒跳的优美,怎么个潇洒,怎么个优美就需要学生亲自读一读了,骈文体的特点一读就知道,这比老师辛辛苦苦讲半个小时的效果好得多,学生读熟了,感觉就在声音符号和大脑思维的互相作用中建立起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再如苏轼的《留侯论》,文笔纵横捭合,文势舒卷自如,“泉源涌出”“行云流水”,非读不可以体会苏文如海,汪洋恣肆,雄辩宏放的特点。由此可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大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读通,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学好。

语言障碍已经克服了,下面就是学好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加强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美育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是实现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引善,以美育人,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优雅气质的人才。大学语文可以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古代文学作品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甚至对于宇宙的严肃思考,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20世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他的《审美理论》一书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就在于它永远就是一个比自身更多的存在(一个超自我的存在)。

这些优秀的古代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更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是学生备战考试的复习资料。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读者要能够从文字人手,正确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沿彼讨源,虽幽必显”。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显而易见,欣赏的过程就是修养提高的过程。教材节选的《礼记大学》中一段,“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围之而后天下平”,这样的人格理想,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正是一种有力的德育教育吗。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从文学角度看,这是一篇精彩的小说,它具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结构完整,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图穷匕首现”和“秦庭一击”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堪称经典:荆轲的沉毅豪迈、太子丹的坦诚躁进等等,尤其令人感动是作品体现的侠义精神,“感于恩义,忠于所托,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轻生死,忘安危”,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啊!

关于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刘勰的“六观”应最有实践指导意义:“一观体位,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而他所讲的“博观”――广泛阅读的标准,则可以看作一个总则,这个总则,是学生和老师应该终生记取的。学好不仅靠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与学生的情感投入和领悟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滋味了,心灵受到震动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古代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闪耀着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智慧光芒,在语文教学中理应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顺利地传承下去,哪怕最微薄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七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企业还是其它单位,都不缺人,缺乏的是人才。因此,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为了自身利益以及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设置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获得了发展,然而,由于技术教育的价值超过了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使得一些大学生处在学习阶段的时候,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思想表现非常严重,失去了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和追求。

1.2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下。

大学期间,由于是以专业来进行学习的,人文素养等通识类课程在一些学校开设的比较少。除此之外,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而对人文素质类的课程重视不够,这也造成了人文知识欠缺以及人文素质的低下。

1.3缺乏社会责任感,独立性较差。

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再加上受社会上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一些大学生盲目地追求个性,对他人和社会缺应有的责任感。再者,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缺乏挫折的历练,因此一旦遭遇困难,或者求救于人,或者退缩,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2.1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大学语文上,众多的名家名作中的精华可以供我们汲取。通过学习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中的精华,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了语录体散文《论语》以及《孟子》之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领悟到做人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2.2拓宽文学视野,提升人文修养。

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进入大学,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一些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代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在大学时代都会出现。如何去学习,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及如何与老师相处,这都是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而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在名家名作中汲取了人文素养的汁液,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素质。人文涵养提升了,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才能赢得同学的尊重,从而为踏入社会大舞台提前做好准备。

2.3提升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

大学语文的功能还在于通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层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增强了调控情绪的能力,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1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去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受用一生的处世哲学。教师可以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电影、讲座以及演讲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传递做人理念。要将“授业”与“育人”结合起来,使用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断增强人格的修养。

3.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大学的课时有限,因此要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到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上面,因此,要选择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作品的魅力依然不减,它们所蕴含的哲理同样适用于今天。在大学语文教学上,要按照不同时代,选择不同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充分领悟到先哲过人的智慧以及作品高超的艺术性。

3.3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考核方式沿用的还是中学时的闭卷考试方式,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客观题较多,能够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题目较少,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考核上,应该将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核相结合,同时试卷题目应该以主观鉴赏题目为主,这样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高等学校文科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不断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八

大学语文虽然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但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生把更多时间用在外语学习和等级考试中,个人素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的考分很高,但不具备高尚的情操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缺乏责任感,有些人逐渐丧失人文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些学生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才开始突击,考试结束后,没有多少学生向学习外语或其他课程一样勤奋苦读,想当然地认为母语学习不用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最终也能有个理想成绩。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主要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评价的重心侧重于笔答试卷,忽视大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即担负素质教育的重任。民族预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较高人文素质的一年级大学生。如果不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加以考核评价,势必会影响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鉴于此,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加强素质教育问题。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自身的特有规律,把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稳健的发展之路。有人说“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在导致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中,教育落后、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把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振兴、边疆巩固、祖国统一和团结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要把民族教育从单纯的应试转变到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大学语文课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全面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教育名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可见,教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优势,注重挖掘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中特殊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预科,同样不可忽视素质教育。但如何利用综合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解决,已成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新课题。而大学语文课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对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现有教材读本《大学语文》(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分主题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如“理想”“爱国”“学习”“修身”等主题,可以结合孔子的《论语》、陶渊明《归园田居》、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教材内容选取可对学生进行修身、做人、学习等方面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读者》《青年文摘》等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中选取适合的文章进行研读、讨论,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创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语文教学改革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延伸课内外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和喜欢的城市进行课外的精神的陶冶,亲近自然,深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到群众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另外,在课上编成语文学习小组(五人为一个小组),主要进行讨论与课后实践。如学习小组到“七三一”部队遗址观看之后进行“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民族,不辱使命”,“中国梦,振兴大中华”等话题讨论。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营造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课题氛围,形成预习、阅读、实践、讨论等环节的教学模式,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让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三)优化考核评价办法。

大学语文的成绩考核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对教育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往的考试主要以期末闭卷的形式为主,考试内容也局限于传统试题模式,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重视期末一张试卷,缺少对学生平时的考核环节。为了全面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考核,注重学生个性发挥,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具有标准答案式的考试类型,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绩评价问题实行课上和课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并且创建独特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民族预科素质全面提高。

(四)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大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宣传,陶冶审美情趣,立足教育长远规划。大学语文不只是要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程的主导功能和作用,发挥大学语文学科优势,建立素质教育考核目标,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助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探索并实践这一目标需要不懈的努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关系到国家进步与发展。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从而增强个人素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个人的尊严和使命感。对于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通过独特的大学语文教学,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得体的教学方法,有效推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提高。

大学语文论文篇十九

1、出勤与学习用具。由于高校对出勤情况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中的出勤率尚可,但很多学生是不带任何学习用具进课堂的。《大学语文》教科书的携带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但笔记本和笔的携带率就要低得多了。期末复习阶段对学生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发现,多数学生的教材上很少有自学读书时勾画的印迹(未选讲的篇目几乎零勾画),对于教师课堂上三令五申的重点篇目(或语段)有所标记,对教师提及的“必考”内容记录情况较好。

2、作业完成情况。《大学语文》课程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的形式比较灵活,需要分组协作或口头表达的部分较容易落实,但课外作业和课堂练习剩余部分的完成情况一般,除非直接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否则学生的完成度较底、质量也不高。对于批改后下发的作业学生少有问津,个别学生会针对教师的批改提出问题。

3、期末突击复习。学生预习和复习环节不到位,直接影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结合学生的基础,很多教师采用以考促练的形式,即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复习重点,学生的学习也就大多集中在期末复习阶段。认真复习的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但短期记忆会在考试结束后迅速遗忘,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文化水平的作用。

二、探讨成因,分析不足。

1、重视程度不足。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专业突出、全面发展的体育专门人才。比之全面发展,专业突出似乎更容易得到重视,更容易量化分析。这就使得《大学语文》被放置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学校层面的弱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许多凭借专业特长入学的学生将中学阶段语文基础差作为挡箭牌,逃避《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积极性未得到全面激活。《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载体,以汉民族优美精炼的语言为媒介,通过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代,把古今的贤哲英雄和杰出的诗人作家的深邃睿智的思想、崇高美好的情操,呈现给学生,使继承前人宝贵的思想精神遗产,努力修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但事实上,学生的感受是《大学语文》不是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看不出可预见的作用。

3、考评方式不合理。传统的考评方式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80%。对于学生来说,考前突击复习完全可以及格。这样一来,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而且凭借集体背题而后考查的程序选拔出来的高分学生大多是作文题答的好则得高分,客观试题基本没有区分度。

三、与时俱进,积极创新。

1、结合体育知识选讲。《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部分应至少包括文选和应用文部分。文选一般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各文体作品,谈及诗歌起源,不妨追溯体育史的源头,将“体育说”引入诗乐舞唯一体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诸子散文部分可以集中介绍与体育精神有关的中国哲学思想,使学生懂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2、运用新媒体。“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迅猛,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使“集中学习”变为“随时学习”,使“统一学习”变为“个性学习”。优秀课件等网络资源可以成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学水平,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借鉴,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气氛。微信平台的使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扩展知识的分享、主题帖子的参与制作等,能够将《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关注,一举多得。当然,新媒体的应用关键在“度”,它既不应该是学生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网络游荡上的借口,也不应当是负能量信息、不可控论和不可知论的滋生基地。

3、调整考评方式。《大学语文》课程应从纯理论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实践参与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该门课程的效果。考评方式也应注重考查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我们认为,平时成绩占40%的分值分配较为合理。而且这部分应该细化:“课堂参与性”代替“出勤率”,“作业完成质量”代替“作业完成率”,“小组讨论报告成绩”代替“课堂发言次数”,“习作和发表的作品”代替“学习积极性”。期末试卷部分考核也应增加主观题目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情况,真正以考促学,实现素质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50140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