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判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加成功的机会。然后,需要评估现有情况,了解目前的资源和限制条件。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制定计划的经验分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一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书圣”,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作为入选教材的文章,它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笔者以“文言相融相生”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另辟一条文言教学蹊径。
二、教学目标。
1.梳理掌握本科出现的重要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3.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因文悟言”)。
三、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六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观动物学校,你们高兴吗?
二、教学例图。
1、出示例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看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呀?(小动物们正在排队做操)。
师:小猴告诉我们它站在第1排第1个。小熊告诉我们它站在第2排第3个。
小朋友,你们能说说他们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位置)。
2、课件演示:小兔在第几排第几个?
(询问:怎样数到第4排的,怎样数到第2个的?)。
师:看来小动物排队做操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表示。
3、课件演示:你能说出其它小动物的位置吗?
(选2个-3个小朋友自由选择小动物说说位置)。
4、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
三、教学试一试。
小朋友,小动物做操有它们的位置,那么我们坐在教室里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呢?
1、师给小朋友明确一条为一组。
2、直接指名某个学生让其他同学说出他的位置。
(如果有错,让学生帮助改正)。
询问:第5组是怎样数的?第3个是怎样数的?
3、请学生交流自己的位置(老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4、师:今天老师发现第几组第几个小朋友上课真认真,谁能告诉老师他叫什么名字?
5、你还可以怎样说?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去看看小动物的家。
1、多媒体演示内容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前半题。
(1)让学生根据书本所给的信息“我住在第2层第3号”来确定怎样数第几层第几号。
(2)小朋友你们想去小动物的家玩玩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选几只小动物让学生说说他们分别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小朋友说到哪一个就点击哪个小动物,课件会显示你是否说的正确)。
如果有错,请其他小朋友告诉他怎样数第几层第几号。
(3)小朋友,老师家的门牌号是403,说说就是第几层第几号?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
2、多媒体课件演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后半题。
(1)让学生根据书本所给的信息“第一层第二本是《新华词典》”,来确定怎样数第几层第几本的。
(2)然后让学生说说《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分别放在第几层第几本。
3、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到电影院座位的特殊规律,然后讨论交流“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
引导学生明确座位一般是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
让根据所给的提示知道怎样来数第几排的。
4、多媒体课件演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按要求摆一摆:让学生自己说说根据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先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在集体交流,最后一起总结得出数第几排是按从下往下的顺序来数的,数第几个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数的。)。
(2)4人小组合作,一个学生说其他同学摆。
(3)然后再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通过课件操作,下面的学生说摆在什么位置,上面的同学操作!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三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习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习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新课标第一网。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四、方向与位置。
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五、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六、
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四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 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三、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3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校对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都改写成乘法算式。
谈话:刚才我们求9张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写加法算式麻烦,现在你们会怎样列式?
4.(出示第69页“试一试”的跳绳图)。
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出示:
(1)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 正在跳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3) 甩绳子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谁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五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虽然较之以往有了较大进步,但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稳定,优秀学生不多,后进生占班级总数的1/3左右,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较差。
二、本册教学总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六
课题:百分数的意义本课初备课时共9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蔡丽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
李星明2516。
张小华2013。
吴力军30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2、引入百分数。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3、揭示百分数意义。
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教师示范64%的读写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后面的两个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先让学生读出题中百分数,再说说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4、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写出百分数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百分数后自己的想法。
5、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让学生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
6、说说自己的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徐攀华吴玉珠吴玉桃郭同林李荣华刘青査虹兰蔡丽霞。
课题:百分数的意义练习本课初备课时共9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
蔡丽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更加准确把握用百分数表示数量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使学生更加准确把握用百分数表示数量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什么叫百分数?
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占29%,海洋面积大约占71%。
完成书上练习十九第4题的填空。
3、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启发学生利用比所表示的份数关系进行思考,沟通比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一说题中5%和60%的具体意义。
(2)独立完成书中的填空。
(3)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1)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百分数的实际意义。题目中的百分数有什么特点?
(2)讨论:
在这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脂肪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呢?
100克黄豆中大约含蛋白质和脂肪各是多少克?其他食物呢?
2、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1)出示示意图,理解图意。
3、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1)独自看图填空。
(2)汇报交流,并使学生意识到: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或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
4、讨论练习十九第10题和11题。
(1)第10题,先说出男生占40%是实际意义。
(2)第12题,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情况下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相同,什么情况下不同。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徐攀华吴玉珠吴玉桃郭同林李荣华刘青査虹兰蔡丽霞。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七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第一单元为“心中有祖国”,安排了《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课文。第二单元为“人间真情”,安排了《负荆请罪》、《船长》和《爱之链》等课文。第三单元为“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等课文。第四单元为“民风民俗”,安排了《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和《安塞腰鼓》等课文。第五单元为“景物聚焦”,安排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和《麋鹿》等课文。第六单元为“名人风采”,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等课文。第七单元为“读书有方”,安排了《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等课文。
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17个,其中要求写的为159个,另外的生字只要求认识。所谓“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本册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主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课文的障碍,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范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上作业均应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计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二、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全班共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经过五年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好。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多数学生能做有感情地朗读。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另外,班级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知进取,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
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时,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八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学情分析:
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因此,在“量长度”这一单元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线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过程:
初步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生活朋友,拿出信封打开看看(毛线),随意的放在桌子上。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板书:线段)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2、找身边的线段。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比如说吧,这本数学书上就有线段。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学生上来指一指。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3、折线段谈话: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能折出一条和它一样长的线段吗?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另一位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请同桌学生每人随意折一条线段,比比两条线段的长短。
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4、数线段。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图形组合成小房子,数数这个图形上有几条线段?变化组合图形,直至变成一个圆形。
(根据课堂也可这样: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没有尺,你们能不能利用桌面上的工具画一条线段?还能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你们又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突出线段是直的,这些工具都有直的边)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线段的,还有别的方法吗?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6、连结两点画线段。谈话:刚才我们画了线段,数了线段,还动手折出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集体核对。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集体核对,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四、综合练习,激发兴趣 1、你能用线段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并且数一数它是由多少线段围成的? 2、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这样三条路,(出示路线图)。
1
2
3
你认为小兔们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呢?是的,其实在这两点间,大家选择的是一条线段,它就是通往小猴家最短的路线。小白兔高高兴兴地去小猴家做客啦。
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 3、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学生准备:
钉子板、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剪刀、方格纸、彩笔、拼图用的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骰子、钉子板、积木、正方形纸、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喜欢登山吗?今天钱老师就带你们去登山,(多媒体显示一座山)我们不仅要做个小运动员登上山顶,还要做个小科学家,来探索数学知识。大家准备好,我们出发啦!(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我们先来到第一站:智慧宫。
二、发现问题,探究学习。
(一)这里藏着什么样的题目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显示一张的正方形纸)?把它折一下,可以怎样折?
情况一:学生不规则地折。
情况二:学生对折。
×××的方法也叫“对折”,他是把面对面的两个角对齐,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贴在黑板上)三角形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三角形)。
2、小朋友仔细瞧瞧这个新朋友它长什么样啊?(三角形有尖尖的三个角,有直直的三条边)。
3、你们观察地可真仔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三角形,想起来了吗?(显示红领巾、三角形小旗、三角板、马路标、积木等。)。
这些物体上都有三角形。(多媒体显示以上图形的三角形轮廓)。
(二)小朋友,祝贺你们闯过第一站!第二站是好玩的“巧手园”,跟着我往上冲啊!(小。
朋友和着音乐做动作),巧手园到了,我们进去看看!
1、这里是知识宝库,三角形有很多种,你们看:(演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多漂亮呀!
2、(钉子板跳出来)哟,这是谁呀?你能在它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吗?
3、围好后把钉子板举起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并让学生评价,(这个三角形看上去扁扁的,很可爱?。这个三角形看上去高高的,很神气……)。
4、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如果再用彩笔把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画在格子纸上,那一定非常漂亮,要不要试试?拿出方格纸开始吧!
教师提示:三角形三个尖尖的角最好画在方格纸的交叉点上。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谈话:有些困难的小朋友别急,我们请出电脑老师来帮帮你!(电脑演示)。
折剪重合。
3、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多媒体演示重合的过程)这就是完全一样。
4、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小朋友将拼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一一讲评。
(显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在这些地方你找到平行四边形了吗?(演示单个和多个图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四)还有最后一站我们就要胜利啦!小朋友,加油啊!这里是科学亭。
钉子板出来:我身上有个什么图形呀?(平行四边形)你也能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围好的把钉子板举起来,选一些错的让学生通过围一围,看一看的方法改正。
2、如果要把平行四边行在格子纸上画出来你们行吗,我们一起试试看好不好?拿出彩笔和格子纸。
3、交流展示。
三、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小朋友恭喜你们到达山顶啦!(音乐起,红旗飘),累不累?
1、用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贴在黑板上。(师生谈话:你是怎么拼的?这是什么?)。
2、如果我们再把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加进去,就能拼出更好的图形了,你们看:
我们下节课再来拼好吗?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楼房图、一张电影票、每两人一迷宫信封,6颗星星。电影院单号门双号门。1到7排排号四份,1到8座位号7份。课件。长教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今年十月份我国有一件关于航天事业大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师:对!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让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的样子----飞船返回地面,准确地降落在预定的位置上)。
师:从火箭发射到飞船返回,确定位置非常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新授:
1、做操图。
师:现在就让我们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学习生活中是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的?
出示课件。
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灵灵,欢迎你们来到动物学校。你们看,这些都是我的同学,每天早晨,我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伍做广播体操。
师: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排得多整齐啊,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在第4排第2个,你们知道它是谁?上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学生直接上台指出,老师圈出。)。
师:你是怎样数的?哪里是第一排?哪里是第几个?(2位同学发言)。
师: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1个,为什么几位同学找到的不一样呢?
师:有的小朋友是把横行作为一排,有的是把竖行作为一排,有的是从左数起的,有的是从右数起的,(有的是从前往后数的,有的是从后往前数的)。因此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他们自己是怎样数的。
猴:“我在第1排第1个。”
熊:“我在第2排第3个。”
师:你能根据两个小动物说的话,看出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排?
师:对!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排(演示:这是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
师:又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个的呢?
师:对!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个,这是第1个,这是第几个?第3个、第4个、第5个(学生齐数)。
师:现在你能确定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了吗?(小兔)。
指名学生指一指。
猴:你还喜欢我们班的哪个同学,你能说出她的位置吗?
指名说(2人)同桌互相说,
师: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在第几排第几个,让我们来猜猜它是什么?(2人)。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都是用哪一句话确定小动物的位置的?
生:第几排第几个。(板书)。
师:刚才我们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第几排第几个)说出了小动物的位置。
师:平时我们在教室里都是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一个小朋友所坐的位置。
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师:请第4组的小朋友起立,第8组的小朋友起立。
师: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个,这是第1个,这是第2个,这是(跳1个数)想一想,你是第几个。请第每组第2个小朋友起立,每组第4个小朋友起立。
师:你的座位在第几组第几个?(2个)。
师:看一看想一想,你的好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谁来说说,你的好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让我们猜猜他是谁?(2个)。
师:(好朋友起立)她前面一个小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后面一个小朋友呢?
师:(另一个好朋友起立)她左边一个小朋友在第几组第几个?右边一个小朋友呢?
师:下面我们继续参观动物学校。
2、书架图。
猴:再来看看我们班的读书角吧。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都会到读书角来借书。
猴:我最喜欢《新华字典》了,它在第一层第2本。
师:你知道小猴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层的吗?又是从哪里往哪里数确定第几本呢?
猴:我还喜欢《数学家的故事》你知道它在第几层第几本吗?
师:高老师最喜欢的一本书在第3层,是什么书?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
师:我们不仅要知道第几层还要知道第几本,才能确定书架上一本书的位置。
板书:第几层第几本。
师:我喜欢的这本书在第3层第4本,它是……。
师:你还喜欢什么书,说说它在第几层第几本,让我们猜一猜。(2人)。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确定书架上的第几层的,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电梯里的数字、一幢大楼里的门牌号码,双层汽车,列车)。
师:动物学校里也有楼房,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3、楼房图。
猴:我们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都住在学校,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都回到宿舍,快来看看我们的宿舍楼吧!
猴:我住在第2层第3号房间,你们看见我了吗?
猴:你们看,我的同学都回来了,你能找到住在第3层第2号的是哪只小动物吗?
生:小熊欢欢。
猴:说对啦,是我的好朋友欢欢。你能找到住在第4层第1号的是哪只小动物吗?
生:(齐说)是小老鼠。
猴:又说对啦,你们真聪明。你还喜欢哪只小动物,说说它住在第几层第几号,再让我们来猜一猜?(2人)。
师: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哪一句话,确定小动物住的房间位置的。
生:第几层第几号。(板书)。
生:几零几室(用数字编号)。
师:谁能用几零几室的方法给小猴住的房间编一个号码?
生:203室。
师:2表示什么?
生:他住在第2层。
师:03表示什么?
生:03表示3号房间。
猴:这个方法真好,你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给我们宿舍每层楼的房间都编一个号码呢?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吗?我请第5组的小朋友做代表,给小动物的房间编号。
学生活动汇报。
猴:小朋友,你们真聪明,谢谢你们,下次只要说出几零几室,就能找到我们的房间了,这样真方便。
4、电影院。
猴:小朋友,你们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我们也有电影院,是刚建成的,听说跟你们人类的电影院布置得一样呢。
猴: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去看电影,我们可高兴啦!
猴:从我们的宿舍楼到电影院要通过一个迷宫,小朋友,你们愿意跟我们一快儿去吗?
师:准备好了吗?
猴:第1排第1格。
猴:第2排第3格。
猴:第4排第5格。
猴:第3排第4格。
猴:第2排第2格。
猴:第5排第5格。
师:看一看,你贴对了吗?
课件出示一条路线。
猴:小朋友们,你们都走出了迷宫,把出口处的奖章花撕开,你们就能拿到电影票了。
师:请女生把奖章花撕开,拿出两张电影票,给男生一张。
师:现在我们就跟着小动物们一起去电影院。
(出示电影票:2排3座和2排4座。)。
生:小猴的票是2排3座,3座是单号,应该从单号门进,小熊的票是2排4座,4座是双号,应该从双号门进。
师:看一张票是单号还是双号,是看排数,还是看座位号?
生:座位号。
师:两只小动物分别走进单号门和双号门,来到了电影院的前面,仔细看一看,电影院里的座位号有什么秘密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师:电影院里的座位从前往后数分别是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
师:座位号中间最小,往左右两边越来越大,从中间分开,左边是2、4、6、8都是双号,右边是1、3、5、7都是单号。
师:现在,谁知道,单号票从单号门进,双号票从双号门进,这样有什么好处?
猴: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们怎样找到自己的座位吗?
师: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生:先找到第几排,再找到第几号座位。
猴:原来电影院里的座位号还有这么多学问呢,谢谢小朋友。
猴:请你们也拿出电影票,跟我们一块儿看电影吧。
师:课前,老师就把我们的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电影院,每个小朋友的坐椅的*背上都贴着座位号,单号在哪一边,小手举起来,我们把单号门放在这边,双号在哪一边,小手举起来,我们把双号们放在这边。生活中一般进电影院门都在后面,因为今天场地的原因,所以我们把门都放在前面。两边的坐椅侧面还贴有排数,从前往后数,分别是第一排,第二排,……一直到第5排。下面先请小朋友拿着你的票,走出座位,站在前面排成4排。想一想你的票是单号还是双号,应该进哪个门,想好了吗,你应该进哪个门,就在哪个门边排好队,现在我们就走进电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请同学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三、结尾。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电影吧。
录像:太空船的空中之旅。
师:你知道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是怎么确定位置的吗?他们返回地球时又是怎么确定降落位置的呢?远在太空的星星对我们地球上的人确定位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试着说一说)。
师:这些问题留给小朋友们课后去寻找答案。
师:小朋友,今天在动物学校的参观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师:你知道了生活中除了到电影院要确定自己的位置,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
师:最后,听一听小猴灵灵要对我们说什么?
猴: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欢迎你们下次再到动物学校来参观,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一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几百几十的含义,能正确的进行读写。
2.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几百几十的含义,能正确的进行读写。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的数,从63数到100。
2)一百一百的数,从100数到1000。
2.口答。
100里面有多少个十?
1000里面有多少个一百?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认识几百几千)。
二.教学几百几十数的认、读、写。
1.出示例题图。
1)指名学生完整说图意。
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
3)学生思考:借助计数器怎么表示?
4)指名借助计数器,讲解。(师补充)。
百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几个十,合起来就是几百几十。写数时注意,百位上有几颗珠,就在百位上写几;十位上有几颗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就在十位上写0占位。(板书:450)。
2.练习:根据计数器表示,写出相应的数,并读一读。320、750、480、990。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370。指名学生说370的组成。
3)学生继续数。生边拨珠边数,再数一遍。
4)问:一十一十的数,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
生独立完成,反馈。指名说说是怎样想到990后面是1000的?
5)把数的数字写下,指名板演。
4.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三.教学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邮票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2)学生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说说计算结果及思路。
3)列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学生计算并说出思路。
2.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口算后,比一比每组4道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这几个数的组成。
2.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百几十,你能说说怎么读写吗?
板书设计:
450。
百十个。
300+2020+300。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二
本单元教学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表达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另一部分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和生存空间,便于描述、交流空间里的事物与现象,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二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在现实情境或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确定方向以及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设计意图教材编写十分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1.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
一年级(上册)教材结合认识10以内的数,安排了用“第几”确定位置的内容。如若干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其中某个小朋友是从左往右(或从前往后)数的第几个。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里,许多小动物排成若干行做操,仅用一个“第几”无法确定某个动物的位置,需要两个“第几”,如第3排第4个。这样的描述不仅准确地说出了物体的位置,还是以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基础。
(1)在现实的情境里体会“排”与“个”的含义,以及数的方法。
教材用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表达位置。例题的图画里,猴在“第1排第1个”和熊在“第2排第3个”告诉学生两条信息:
一是其他小动物的位置也要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话来说,二是怎样在这幅图里数出“排”与“个”。按两个动物说的位置,第1排、第2排是从前往后数的,第1个、第3个是从左往右数的。这些数的方法,不应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并通过交流逐渐明确的。
“想想做做”第1题选择楼房和书柜的情境,也要利用猴住在第2层第3号,第1层第2本是《新华词典》这些已有信息,体会图中“层”与“号”、“层”与“本”的排列顺序,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2)在开放的问题中体会两个“第几”确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例题要求说出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图画里有许多小动物。如果只说第几排或者只说第几个,都不能确定某一只动物的位置。确定每只动物的位置需要同时说出第几排与第几个,这就体会了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各只动物所在的位置都不相同,说出位置的第几排第几个就不会完全相同,这就体会了两个“第几”确定位置是合理的。上述体会,要在大量说的练习中才能获得。
“想想做做”第3题由教师指定第几排第几个,学生在相应的格子里摆(或画)图形,寓数学内容于游戏中。如果适量安排一些可能混淆、可以比较的位置,如第3排第4个与第4排第3个,不仅有助于掌握确定位置的知识,还能进一步体会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方法是科学与合理的。
(3)在生活情境里应用确定位置的知识。
“想想做做”第2题在剧场里找座位,体会确定位置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剧场里的座位是用两个“第几”的方式确定的,一个剧场的座位号是从左往右依次编排的,另一个剧场把双数号和单数号分开编排。根据图画中3个小朋友拿的票上的排数与号数,帮助他们找到座位。这道题要组织学生交流找座位的方法,体会怎样找能方便些。如前一个剧场里,可以先找到排再对号;后一个剧场找到排以后,还要找到单号区或双号区,才能对号入座。
第4题在教室里说自己和同学的座位,也是生活里的事情。有些学校习惯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也有学校会用其他方式描述。教材在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位置以后,还鼓励其他的说法,满足广大地区的习惯和需要,也给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提供机会。
2.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关系。
东、南、西、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是数学里用来描述方向和路线的知识。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现实生活空间里的东、南、西、北,要求知道这四个方向,并在已知其中一个方向的时候,能辨认另外三个方向。后一道例题教学地图或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要求看着平面图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生活空间里的东、南、西、北。
太阳从东边升起是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的常识,教学从这里开始。例题的图画里,女孩向着太阳走在上学路上,“茄子”卡通的提问“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意在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然后创设小明面向太阳站立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看着图画在教材上分别填出小明的后面、右面和左面各是什么方向。由于小明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他的双臂平伸,图画里还标出了东、南、西、北,因此学生能够正确地填出各个方向。教材精心安排填方向的次序,前面是东已经写出,让学生填出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已经写出,让学生填出左面是北,能方便学生记忆这四个方向。
(2)借助肢体活动,学会辨认方向。
“试一试”可在教室里活动。先面向东(由教师告诉学生东面)站立,右手侧平举,说出右面的方向。这时要联系小明面向东站立的情境,才能知道右面是南。在回答面向南站立,右面是什么方向的时候,要想像情境图里的小明向南站立,他的右面是西。照这样继续说面向西站立,右面是什么方向就不困难了。这一项活动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根据东、南、西、北的次序,面向什么方向,右手侧平举指的就是下一个方向。能帮助学生达到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的要求。另外,“试一试”在面向南、西站立时,既要说右面的方向,也要说左面的方向;当面向北站立时,说出背后的方向。这些都让学生深刻体会东与西、南与北是相对的,也有助于记忆和辨认方向。
(3)从现实空间过渡到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
地图和平面图上的方向是有规定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规定,还要体会这些规定是合理的。
第60页例题以第59页第3题为生长点,先回想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并记录在教材提供的平面图上,通过填图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这样就很自然地把现实空间的方向过渡到平面图上,还能把记忆和辨认现实空间里方向的经验迁移到平面图上。以后出现的平面图上,通常都只用一个朝上的箭头标出北面,其他的方向由学生自己辨认。
(4)引导学生描述平面图上的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东、南、西、北用于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第60页“试一试”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描述,四个小题各有内容。第(1)个问题通过松鼠住在小兔的两面和小猫住在小兔的东面,体会方向词能表达位置关系,描述时要说清楚“什么在什么的哪面”,不能简单地说成“什么在哪面”。第(2)个问题通过小鹿住在小兔的南面和小兔住在小鹿的北面,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只要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哪一面,就能推理得到另一个物体在这个物体的哪一面。第(3)小题和第(4)小题,体会某个物体与不同物体比,位置的描述是不同的。
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会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点与难点: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位置。
课前准备:例题、试一试插图,若干个三角形学具。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情境引入新授。
1.情境引入。
2.观察位置;
提问:你知道小兔排在什么位置吗?那么小绿兔呢?小黄狗呢?
3.教学想想做做4。
要准确地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首先要确定第一组的位置,弄清是从左向右排列还是从右向左排列,在一般情况下,第几个的位置都是从前往后排列的。
4.小结:当我们要清楚、准确地说出一个或一件物品的位置时应先确定第一组、第一行、第一个的位置分别在哪里。
通过小动物排队做操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观察小动物的位置,确定小动物的位置,通过答案的多样化,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要先确定顺序,才能保证答案的唯一。
通过想想做做4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二、组织学生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通过想想做做第l题让学生了解楼层约定俗成是从下往上数的。书架上书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
通过想想做做第2题的练习,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在电影院找位置。
通过想想做做第3题的练习,使学生能更好的确定位置。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利用这个本领,可以。
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确定位置)。
课题:认识东、西、南、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他的三个方位。(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重点与难点: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他的三个方位。
课前准备:实物照片、挂图。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猜谜激趣,引入方位。
谜语:一位勤劳老公公,天色一亮就开工,若有一天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通过谜语情境,一起学生认识方向的兴趣。熟练掌握东面。
二在实际观察与活动中感觉方位。
三、参观校园。
1、认一认。
(1)从生活经验中引导辨认东西方向。
(2)从儿歌《东南西北》中引导辨认南北方向。
2、玩一玩。
(1)我说你做:面向西!面向东!面向南!面向北!
(2)找位置。
参观校园,看看教学楼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五)制作校园小地图。
通过生活经验,儿歌。确定其他三面各是哪个方向。
通过游戏我说你做、找位置、参观校园,看看教学楼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巩固四个方向的认识。
四、寻宝游戏。
(1)根据寻宝锦囊所示的寻宝路线图找宝物。
宝物设计为:指南针、月亮、北极星、树叶,老师课前将指南针、树叶、纸做的月亮、北极星模型装在纸盒里包上彩纸藏于操场四周。寻宝路线图形如:
(2)探讨说明宝物的作用。
通过寻宝游戏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增长了见识。
五、课外活动完成想想做做第二、三、四题。
六、思考与质疑。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重点与难点: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课前准备:例题、练习题相应的插图。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形象感知,认识平面图。
1.情境引入。
2.出示操场示意图。
3.强调指出: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上北的示意?
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情境转换到平面图,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的确定,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二、及时运用。
完成试一试。讲解、识图:在这幅图中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箭头所指的方向根据提示可以看出是指向北面的。
通过完成试一试,让学生掌握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三、配合情境.生动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通过想想做做第1、2、3题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东南西北”与“上下左右”相结合,解决起来更加容易。充分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系统性。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三
教学内容:课本第38页练习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他来练习有关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
1.练习五第1题,比一比,算一算。
6+87+96+35+7。
60+8070+9060+3050+70。
1)学生自己口算。
2)同桌说一说,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每组题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进一位。
2.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2)汇报。
3.练习五第4题。
3)同桌互说:从凉亭到梅花园呢?哪条路近一些?指名说。
4)从凉亭到葡萄园近还是到梅花园近?
提示:比较去哪里近,一般把各自最近的路进行比较。
4.练习五第5题。
1)说图意。2)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怎么想的?小方呢?怎么想的?问:
怎样列式?3)独立计算。4)汇报。
三.课堂小结。
在计算不进位加时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练习五第3题。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四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生:想!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
揭示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建构。
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
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2.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
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
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个角。(画角,指角的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一条边,(指角的另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另一条边,(指角的顶点)这里的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两个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
学生操作。
师:(指投影上的三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里三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4.练一练。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5.感知角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角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角的方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师:请把你们“做”好的角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使角的两条边重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慢慢变大)。
生1:角的一条边在动。
生2:角在变大。
师:再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慢慢变小)。
生:角在变小。
师:你能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并像老师那样,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师:(出示一个角)老师这里有一个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学生操作,教师注意指导)。
师:能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学生操作)。
6.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9页第二个例题。
生1:第一个钟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个钟面上的角最小。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来了,剩下的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一个角大呢?
生1: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个钟面上的角大。
师:到底哪个角大呢?请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样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的讨论。
师:你有办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数钟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两个角重叠起来,看哪个角大。
师: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学生上台演示,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叠起来,另一条边分别在重叠的这条边的同一方向。
师:现在你知道哪个角大了吗?
生:第四个角比第二个角大。
三、巩固延伸。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为什么第一个图形中只有1个角。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请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在书上填空。
师:比较填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
生2: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师:是的,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师:八边形呢?
生:八边形有8条边、8个角。
3.“想想做做”第5题。
师:下面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师:你会比较第三个角和第四个角的大小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四、课堂总结(略)。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五
《认识方向》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是培养他们空间观念的好素材,但在过去的教材中很少出现。本课是第一教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但朱老师却有重点的从以下三方面给学生加以指导:1、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3、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中,帮小动物找家,富有童趣;帮游客设计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充满乐趣,制作方向板,非常有趣,这一系列趣味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轻松地,愉快的,充满乐趣的,是主动地参与,是积极地体验!
整节课,朱老师让学生在带着对方向的生活经验自主地去探索,让他们合作交流,在数学的探究氛围中引导他们去掌握方向。并且也充分利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手脑并用,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点,让他们发现数学也不是那么枯燥。
整节课的过程设计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环节之间过渡比较自然。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六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使学生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
激趣: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能像老师那样,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提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算法。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盘,还剩()个。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操作,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在全班交流。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的方法:
(1)摆一摆。用7个圆片代替桃分一分,每份3个,分成2份,还剩1个。
(2)画一画。
(3)估一估。如果放1盘,就分掉了3个;如果放2盘,就分掉了6个;如果放3盘,需要9个桃。现在只有7个桃,不够放3盘,只能放2盘,还剩1个。
(4)用口诀。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3。二三得六,7里面最多有2个3,商是2,可以分2盘,还剩1个。
比较:上面的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注意引导学生用口诀试商,算出结果)。
2.用竖式进行计算。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分桃的活动知道了7÷3的结果,那么用竖式怎样计算7÷3呢?请同桌议一议,也可以试着做一做。
学生试做后,组织交流,并作如下引导:
(1)7÷3商是几?怎样很快找到商2的?(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3)。
(2)7的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3)余数是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1”表示什么?
三、发挥想象,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1.出示“试一试”:13个气球,有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提问:怎样列式计算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呢?
再问:你能用竖式算出结果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并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交流板书竖式)。
2.提问:如果增加1个气球,想一想,现在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果:14÷4=3……2(个)。
提问:再增加1个气球,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果:15÷4=3……3(个)。
3.引导:13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1个;14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2个;15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个,余3个。(语速加快)那么16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余几个?(学生会脱口而出,每人分3个,余4个,但一些学生会想到“16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个,正好分完”)。
讨论:余数到底是几?为什么余数不能是4?(剩下的4个气球每人还可以再分1个)。
4.提问:如果把这些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你认为余数最大是几?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联系情境,掌握除法试商的方法。
1.改错。
出示题目:哪只小动物算得对?为什么?
(1)同桌同学讨论哪个小动物算得对?为什么?哪个小动物算错了?错在哪儿?
学生一一指出小狗、小猫、小猴的计算错误,并说明正确的算法。
(2)小熊是怎样想到商是6的?如果商5行吗?为什么?如果商是7呢?
通过交流,明确:利用乘法口诀,可以想“37里面最多有几个6”。
2.利用乘法口诀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五、解决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的价值。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略)。
2.解决课始情境中的问题。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吗?(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彩球按红、黄、蓝3种颜色为一组排列,我们只要将彩球的号码除以3,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种颜色)。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进行猜彩球颜色的游戏。
提问:如果彩球的颜色再增加一种橙色,同学们会猜吗?试一试。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七
教学内容:课本第8~1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
3.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模型图。
教学过程:
一.认数。
1.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236596。
2.数百以内数。(出示方块图)。
1)一个一个的数,从1数到10。2)一十一十的数,从10数到100。
问:10个一是几?10个十呢?(板书)。
这么一板,有多少小方块?
3.教学例题。
1)问:一板表示几个百?三板就是几个百?也就是几百?8个百呢?
2)师生一百一百的数,数到九百,再摆一百。
二.写、读整百数:
1.计数器拨珠。
1)出示计数器,指名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序。
2)想一想: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吗?
学生动手拨,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3)说明:计数器上表示几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几百。
4)练习:拨出200、600、1000。
2.写数。
1)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
说明:4个百就是4百,在拨珠时,只有百位上拨了4个珠,在写数时,在百位上写4,十位和个位上一个珠都没有,就写0。
学生练习,问:十位和个位上的0能不能不写?
2)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300、600、700、900。
3)在百位上再添一百,问:此时是几个百?也就是多少?
想一想:一千应该怎样写?
3.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做完后,请学生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数轴上的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讨论:200和1000,哪个数更接近700?(指名汇报)。
2)完成第2题。
看图先读一读这些数,再说说是从哪看到这些数的。(指名说,要举例)。
3)完成第3题。
三.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1.出示小猴图,指名说图意。
1)列算式。
2)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从中可以选出好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练习。2)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四.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篇十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理解题中比的含义的基础上独立探究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的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灵活掌握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这几天我们通过了解有关人体的奥秘,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有关人体的奥秘,探究新的数学知识知识。
2、先出示情境图中明明和爸爸的对话:
教师引导:“如果把明明的体重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水,另一份是其他物质,这是我们就可以说:明明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比是1:1。实际上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得比来分配的。”
再出示情境图右侧的旁白,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你能把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吗?
(2)你对“儿童体内的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是怎么理解的?
多引导学生说一说。
(3)能用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及画法。
(4)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
2、交流思路,探究算理。
解法一:4+1=5解法二:
30÷5×4=24(千克)30×44+1=24(千克)。
30÷5×1=6(千克)30×14+1=6(千克)。
(1)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2)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体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点: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成分数乘法问题来解答。
(3)优化算法: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4)小结:像第二种方法,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3、解决第二个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师: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一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是否正确呢?谁能口头检验一下?
教师总结板书:比中个部分的总数个部分的比。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
2、做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注意隐藏条件。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悟出解答方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小测: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具体的情境中,以“平均分”问题为切入点,在理解“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究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总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掌握较好。但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上的生成问题深入分析,使学生牢固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50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