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4:04:22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优质17篇)
时间:2023-11-27 04:04:22 小编:琉璃

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整体把握能力,将过去的经验进行全面梳理。"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的总结,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城市规划所受到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文章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及其推行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措施进行阐述,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生态性。

城市的规划及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较多的污染物,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目前,城市的规划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生态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态性及绿色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进行积极的配合,以使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朝着更为有序、高效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1、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人们的生理及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前景来说非常重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的和谐具有促进作用,使城市内部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虽然地广物博,但这些资源在地里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区域性,而由于前些年在发展过程当中环保的意识不够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实行生态城市规划,能够有效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对城市人民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在当前社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绿地规划的合理性不高。

城市规划过程中,绿化所占的面积较小,布局的合理性不高。我国的南北方地区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对于布局及绿地面积问题均有所欠缺,如北方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方的浙江省杭州市等城市,在规划的过程当中,绿地所占的面积均较少,这些城市在规划的过程当中,主要将绿地以点和块的形式进行分布,缺少大量的片状结构,且其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多以地面草为主,缺少灌木、乔木等植物,植物的整体高度偏低。

2.2城市绿植空间结构分布层次性不高。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为了增强城市的美感,可采用不同种类的绿植,将生态环境在空间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而目前较多城市的规划施工单位,为了便于施工并介绍规划成本,所选择的绿植品种过于单一,在空间搭配上缺乏层次感及过度感,是整个城市的绿色规划过于单调,没有新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及审美疲劳。

2.3部分地区对于生态城市的认识程度不高。

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受到的重视度较高,而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往往不高,较为注重工业发展建设,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透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及招商引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尽量保证其科学、合理且长远,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生态城市的规划也变得更加重视,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不仅能够使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心健康,还能起到吸引投资的作用,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应首先对其编制的科学性进行保证。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同的城市应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是因为城市不同,其景观、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往往不同,在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时,应使城市建筑与生态景观共同发展,以使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融合,在设计时,可以将街道两边的景观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作为一个设计整体进行设计,以便能够对街边的景色进行保护,实现景观收益,总之,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首先根据该地区的实际作用与价值进行设计,突出其实际价值的同时将生态设计融入到整个城市规划当中,在提高城市生态文明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3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基础。

城市的发展及演变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均分不爱沿江沿海一带,这些城市本身的生态环境基础较高,因此在对这种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时,除了要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外,还应对其进行保护,以免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在具体规划时,应将城市中固有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的资源,减少跨省、跨区等移植情况的发生,整个规划应以顺势为主,以免所引来的外界资源因不适应规划城市的地里环境发生死亡,反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态循环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走廊。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对城市的内部进行规划,对城市的周边也将进行一定的规划,在规划时,应将城市的发展边界、缓冲区域及用作与外界联系的生态循环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由于绿色容积率对于城市规划及城市的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应对城市整体的地面绿色容积率进行控制。

3.5加大绿色活动的推广力度。

科学的进步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这些新型能源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自然反应而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这些新型能源不仅能环节我国能源的使用压力,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使用传统能源所产生的污染,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应将这些新型的能源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减少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如可将路灯所采用的电能由传统的火力发电改为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还可在建筑的过程中使用保温性较高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室内温度的变化。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除了要保证城市建设的实用性与环保性,还应注重城市整体的美观性,这种美观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空间布局上,在进行布局时,应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处理,使城市绿化当中不仅只有草坪,还有灌木、乔木等其他绿植品种,以减少绿植的单一性,使人们在经过城市的不同地区时能感受到不同的绿色风光,增强城市带给人的新鲜感。

4、结语。

城市的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随着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城市居民的心中,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良好的城市规划,还能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中,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与以往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筑的风格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建筑就是城市的名片。城市规划对于建筑设计来说非常的关键。在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要从长远的角度来打算,这样可以避免以后出现问题,优秀的城市规划能够让城市的形象增光,建筑设计工作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是否会受到不好的影响,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以帮助。

关键词:城市化;设计;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能够更舒适的进行工作与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并且让城市的形象更加的美好,吸引更多的人才,而且能够将城市的底蕴很好的展现出来。而建筑设计可以在外观上发挥很好的效果,能够展现不同区域的不同风格,而且还能和城市的规划相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的底蕴。笔者把自己在这方面的想法写在了下文中。

城市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思是城市当中各区域的相互连接,属于城市各方面的微观缩影,能够直观地体现出城市的各方面状况。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情感,让人们有更多的心理上的共鸣。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是让人能够和建筑产生共鸣,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能够很好地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因此需要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城市进行全面的了解。大部分的建筑师在研究城市规划作用以及建筑设计概念的时候,主要的工作都围绕着模型或者是平面来进行的,而对于其它方面的关注稍显不够。对于规划人员而言,在进行相关的规划或者设计工作的时候,通常都是将城市模型或者是平面图视为核心的环节。尽管这么做不无道理,对于建筑而言,平面与模型属于非常关键的环节,但这其中存在缺陷,因为其只能体现出二维形态。不过,尽管是二维的,对于建筑师而言,平面上面的二维符号却可以体现出相当特殊的内涵。也就是以平面能够形成立体画面,或者想要的效果图。

现如今,城市空间比起以往有着非常巨大的变革,现代化的潮流深深地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重点体现在区域交通和信息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促使现代城市空间由之前比较封闭的结构慢慢朝着开放的结构转变,简单的说信息沟通联系推进了城市网络化发展建设,让城市和四周区域空间存在了十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城市密集区的产生,城市空间发展已经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基于城市规划中深远的分析角度去看之前觉得由产业布局点的规划到交通布局线性发展,再到适应人们高质量生活标准的面状规划,其实并没有使城市快速发展时存在的一些社会病症得到解决。在未来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主动探讨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和控详规之间的协调,构建出自然和谐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及人类系统健康生活的一种模式。有一点需要重视,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在于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因为城市规划而受到影响。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之必然。必须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入生态城市的设计,才能对自然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入手分析研究,根据当前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对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推进整个社会前进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加入生态城市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从城市规划阶段就着手进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未来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肆扩建城市建筑,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很多困扰。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这些环境问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城市环境遭到很大的污染,生态环境也遭到很严重的破坏。由于前期城市建设规划中,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导致后期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四

现所地点:

广东。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面议。

应聘职能类型一:

规划师。

应聘职能类型二:

房地产前期。

应聘职能类型三:

应聘职能类型四:

应聘职能类型五:

应聘职能类型六:

-->。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深圳。

其他地区:

-->。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

-->

-->

-->

-->。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

6年。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六级。

其它外语语种:

其它外语水平:

普通话程度:

优秀。

计算机能力:

优秀。

-->

-->

-->

-->

-->。

教育/培训经历。

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

-->

-->

-->。

工作经验。

-->

-->

-->

-->

-->。

2008年12月至今中国瑞林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规划主任。

工作技能。

-->

-->

-->

-->。

熟练掌握“深圳市标准准则”与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

经过iso培训,具有iso项目管理资格认证;

熟练掌握cadphotoshop等各种绘图软件;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学习能力,对项目的运作过程、环节控制、组织实施有较强的经验;

职业目标。

在所从事的领域坚持发展,做到该层面的技术尖端。

-->

-->。

个人评价。

性格开朗,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抗压能力;

-->。

适应团队工作气氛;

文档为doc格式。

-->

-->

-->。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五

(1)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工作。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对生态城市进行设计工作,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在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城市特有文化、城市特色、城市风格魅力以及吸引力。全面对城市的景观布局、产业结构设计、城市住户设计和各种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并进行多方论证,以验证其可行性和科学性。首先就是要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广场等进行人文景观和各种自然景观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制定建设方案,在城市基础结构的框架下,通过平面规划、高层规划、低层规划等做好景观设计工作,满足现代城市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其次在城市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建设结合现代气息,与城市生活融于一体,让人们生活在城市中,仿佛生活在森林里。同时,在对城市规划的时候,要以生态化的绿色产业园为标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建设生态环境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努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链,对原有的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产业链的升级转型,提高生态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2)对原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城市生态系统在规划的时候,可以依托原有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原有的生态系统与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相比较,具有更加贴近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势,是人工所无法做到的。所以在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时,对原有的生态景观、自然景观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升级改造。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原有生态景区进行设计,体现人文气息和城市气息,又不失现代都市气息,成为人们居住的天堂,和闲暇饭后休憩和旅游的好场所,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3)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城市湿地系统是城市的生态功能的肾,承担者对城市环境调节的重要作用。湿地是对水、土和湿生植物的生态保护系统,对于城市环境和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对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旱涝自然灾害具有实际价值。所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逐步对城市湿地系统进行恢复,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扛干扰能力,能够应对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这对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4)发展生态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在城市规划中,规划建设绿色能源,比如为公共自行车的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倡导无污染出行,取缔现在以小汽车出行为主的方式,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生态交通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目前城市污染的重要通道和手段,为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树立公共交通方式优先发展的意识,在规则和制度上加以约束,使人们养成绿色出行的习惯,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只有人人参与,这个城市才可能会更加生态环保。所以在对城市进行生态系统规划的时候,要把绿色出行方式规划在内,只有让人们感觉到方便,人们才会选择。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自由和方便。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城市规划中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更是当前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在生态城市设计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更加需要我们把握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以城市服务功能、安全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为建设基础,以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城市为目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只有这样规划建设出来的生态城市才能够具备多方面的功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为祖国和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六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用电情况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电力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但同时电力市场开发的潜力还很大。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我国的电力工业即将步入商业化运营,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工作,意义重大。

城市电力工程规划,如作为一项专项规划,应由供电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联合编制,该专项规划内容充实、全面和专业性强,但是要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单项,则不必如此;否则将导致电力规划在总规说明中页数过半,喧宾夺主。总规中的电力规划只要将专项规划中的事关城市建设大局的重要部分纳入总体规划即可,即主要是必须在城市规划中预留足够的电力设施建设用地,预留足够的高压走廊,并在电力负荷预测中采用适当的预测指标和方法,为电网的远期发展留足余地。

城市的电力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建设规模、发展形态、规划负荷密度及原有供电设施基础来规划城网结构,合理确定电压等级,以达到以下目标。

1.结构合理:各级电压网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电网结线应力求简化,对现有的电网要进行合理的改进、调整和扩建。

2.供电可靠:送电网应能满足安全p可靠供电的要求,不断加强电网结构,增强互通能力,以防止大面积停电;配电网应做到接线灵活,以保障设备维修及线路维护状态下不影响大部分或全部用户的用电。

3.适应性强:电网各环节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以适应规划期限内负荷有变化和满足负荷增加的需要,其结构应尽可能保持规划期限内基本不变,以减少经济损失。

基于上述的规划原则和以往所做的电力规划,对城市电力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供电基础资料的收集。

对城市电力规划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城市供电基础资料的收集。只有把基础资料收集这个工作做好,我们才能够对城市供电现状有较充分的了解,为下一步对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以及电网的改造和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供电基础资料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近5年来城市用电分类统计表(分为市政用电、工业用电以及农业用电)。

2.近5年来城市供(用)电量统计表(应包括5年来城市每年的供电量、用电量、线路损耗以及每年的最大负荷)。

3.城市电网电气主结线系统图。

4.城市电网地理结线图(在城市现状地形图中应明确标注现状35kv以上变电站的位置和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以及地理走向),详细规划还应注意确定高压铁塔坐标,有些高压线路因年代久远和局部调整,没有坐标,则应与有关部门商量补测,笔者就曾在规划中遇到此类问题。

5.当地供电部门对本市(县)电网的一些发展规划构思和今后一定期限内的负荷预测等资料。

二、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就是对城市电网的特点及用电特点进行分析,预测未来一定期限内(近期规划按5年计,远期规划按计)的负荷增长情况。

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的主要依据,它为电力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规划工作的优劣。如果预测的需求滞后于实际需求,将会导致供电负荷紧张,甚至造成拉闸限电。但如果预测的需求过度超前于实际需求,则系统利用率太低,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可见,科学、准确的电力需求预测不仅对于电力企业有经济效益,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1.产值单耗法。产值单耗法是电量预测的主要方法,适用于三大产业用电量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预测。此方法分析各年度产值单耗变化率,充分考虑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电气化水平、节电潜力,参考国内外先进产值单耗,预测各产业产值单耗,计算高、中、低经济水平时相应的需电量。经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综合电耗法。gnp综合电耗反映了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量,是一个综合的`能耗指标。在一定时期内,gnp综合电耗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当已知历史上各年的gnp综合电耗g1,g2,…,gn时,可以首先按gi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运用回归技术、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系统法等手段,预测未来年份的gnp综合电耗gi(in)。然后,以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值gnpi(in)为基础,按下式预测未来的用电量:ei=gnpi×gi(in)此方法要求首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

3.横向比较法。通过分析与本国、本地区国民(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工业产品结构、人口、面积、气象条件等相似的国内外地区情况,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用电相应值来预测将来值。

4.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是考虑到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间综合平衡的电量预测方法,着重分析和研究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根据相应的投入产出表做预测。

5.外推法。外推法即年平均增长率法。用外推法进行负荷预测就要从供电基础资料入手,把本市(县)近5年来的用电量和最大负荷进行统计,计算出负荷的年平均增长率。从而推算未来一定期限内(近期规划按5年计,远期规划按20年计)负荷的增长情况。

6.综合用电水平法。综合用电水平法也是常用的一种负荷预测方法。综合用电水平法是根据未来一定期限内的人均综合用电水平推算负荷的增长情况。按照以往所做的一些城市电力规划,目前在广西人均综合用电水平约为0.5kw/人,近期规划的人均综合用电水平按0.8kw/人,远期规划的人均综合用电水平按1kw/人计。根据以上的人均综合用电水平乘以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人口规模,即可得出未来一定期限内的城市用电负荷。

7.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预测法首先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电力规划目标,将待预测区域划分成多个功能区,然后对每个功能区用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最后相加得到总的用电量预测值,一般负荷宜选用负荷密度法。

三、供电电源规划。

为了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安全应满足n-1准则,以防止大面积停电,城市的电力规划应实现多电源供电方式。一般应有两个向电网直接供电的电源,即200千伏p110千伏变电站或地区发电厂。

四、高压走廊的预留。

城市电力规划中高压走廊的预留问题应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城市用电规划中没有给电力规划预留高压走廊,则给今后规划的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带来很大的困难,使投资回报的周期加长。

五、10kv中压配电网的规划。

10kv中压网络的规划纳入城区建没详细规划,应根据各片区的建设详规,做出详细负荷预测,确定10kv变配电所的数量、位置及供电范围和出线回路数等,对重要大中型用户采用专线或双电源供电。10kv中压配电网主干电缆截面应按长远规划一次选型建成,供电半径以不超过2.5公里为宜。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美观和亮化,因此,在新建主干道的重点景观路段内,10kv以下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沿地下埋设,城区内主要路段原有10kv以下线路逐步改为沿地下埋设方式。详细规划应标明电缆保护管管孔数量及管径,50米以上的主干道电缆管沟应沿路两边敷设,电缆管沟的建设应纳入新建和改建的道路建设中,且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七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其城市规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发展,也对其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使得城市规划之间的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并且成为了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建筑作为一个城市景观中的核心要素,其对于城市的规划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适应整座城市规划的特点,并做到建筑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效果。因此说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就必须充分重视到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充分协调,并使得整个城市中的经济、政治以及环境得到更加有利的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以及空间布局等建设工作进行综合部署的过程,简单而言也就是人们活动的区域空间以及各个区域空间之间的协调。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符合城市整体的规划要求,并需要建立在城市发展方向这一基础上。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整个工程能够在预期投资限额的范围内,来按照完善的预定方案来进行施工,并对整个施工环节有着很好的协调作用。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除了要求建筑能够满足对使用者以及社会的不同需求之外,还需要立足与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此外在建筑设计并非是凭空想象,其也需要经过实际的考察与体验,才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设计效果,因此建筑人员需要拥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根据建筑设计的使用价值来进行设计,从而让该建筑工程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已经城市的需求。

(一)建筑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的设计起着指导的意义。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进行土地资源、空间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并需要运用一些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整个城市的布局与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大局上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协调。而建筑建设作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使得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城市规划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该建筑物建成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需要尽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只有这样,才建筑建设完成之后才能够充分符合城市规划的具体需求,并借此取得一个良好的建筑使用效果。

(二)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遵循城市的规划方向。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物与城市规划以及周边环境还存在不够协调等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滞洪,并没有充分重视建筑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设计环节中只注重于对建筑使用性能的设计,并会直接忽视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常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将近年来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换几个发展蕴含在发展计划之中,并要求建筑在建成之后能够与周边环境进行相互呼应。因此说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对上述的几点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并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该城市的规划方向,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的建筑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城市建筑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三)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具体象征,其也能够直接代表该城市的面貌与特点,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形象特征有着良好的把握,并能够彰显出该城市的风格,此外还需要确保该建筑能够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发挥着代表的作用,其还对城市的具体规划有着一定的制约性。因此建筑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该建筑的使用性能,其还需要设计到场地的选择等设计问题。场地设计是为了充分满足建筑设计的一个项目所选择的地方,其也经常会伴随有一系列建筑群的产生,而进行场地设计的目的则是在于让该场地中的各个因素能够和谐融为一体。建筑物作为场地设计中的重要常务,其除了需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之外,还需要充分满足场地设计过程中的其它组成部分,因此说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大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该城市规划设计得到顺利推行,并促进该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建筑物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具体表现,这就使得建筑设计在诚实规划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建筑设计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该城市的具体形象。因此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之中,就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从城市规划的方向入手,并在充分满足建筑物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来与该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和谐融合在一起。只有让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总布局和谐发展,才能够促进该城市经济的的发展与进步,并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丁清奉;赵秀等。论述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

[2]王诗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3)。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八

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城镇建设过程中,建筑物的面积逐年增多,建筑的特点逐年变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综合国力的发展速度使其在国际各种峰会讨论中不可缺席,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的引导。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要时刻关注国际新型的理念和针对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方案。目前,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建筑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在建筑设计中坚持以生态环境和建筑物的建设相协调统一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建设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建筑观念整体是利用环境的生态管理技术和建筑的设计的相关理念的结合,以及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进行建筑的设计。使建筑物不仅具有优秀的建筑特征也具有环境保护的特性。

1.2个性化生态建筑的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进行环境保护的最终的宗旨,并不是对个性化的建筑设计的否定。生态建筑设计最关键的部分是要依据不同的建筑形象进行个性的设计。这样才能利用自身建筑的优势,规避自身建筑过程中设计的弱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节能减排”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在针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依据生态建筑的个性化设计和对建筑环境的具体把握,建立属于建筑物地理位置要求的个性化建筑设计。

1.3个性化生态建筑的室内空间的绿化设计。

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居民在选择住宅居民楼时,除了要选择好的地段外,而且还要对楼内的设计是否符合人们生活健康需要的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例如:某些大型建筑工程,针对在大厅内部的屋顶设置了人工自动控制的湿度调节器,可以根据人们不同季节的不同要求进行适时调节。

2建筑设计中环保理念的体现。

2.1建筑设计过程的整体环保理念。

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中建筑设计为其建筑的灵魂所在。高质量的建筑设计能够清晰的将设计理念进行科学性的展现。现代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极其繁复且庞大的生态体系。生态环境与社会各个因素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建筑的设计时,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些,以城市发展为整体布局的前提,对建筑的特点和其所要建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质等各种与建筑相关联的因素,都要将其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列。这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符合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的发展建设的建筑工程。

2.2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环保理念。

建筑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能源节约的相关要求。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其含有的能源较多,却在人均占有量方面低于国际水平。由此,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时,对建筑的通风和朝向的设计,要充分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形式能源,利用这种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增加室内生活的舒适度,而且,可以对能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如何将可再生能源在具体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太阳在一天中照射的角度和方向的不同,对厨房和卧室以及卫生间进行相对应的设计,提高室内环境的亮度,从而实现节约用电。为实现室内的良好的通风系统,利用南北空气的对流方式以及自然风流动的特点对建筑结构内部进行相对应的设计。利用此种的设计方法可以将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过程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体现。环保理念的提出更好的适应了我国的“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可再生资源的环保理念的利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得到充分体现。

3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人类不断去挖去地球能源用于自身的发展建设时,地球的能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已经不知不觉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代表着新型的生产力的诞生。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各个国家在不断提升国力和经济实力的过程时,对环境污染已经带来了重大压力。建筑行业于我国与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其发展形势决定了我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影响建筑行业发展进程的前提下,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在建筑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融合节能环保理念和生态建筑观,实现绿色环保体系的建筑系统,使其能带给人类更好的生活,全面推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营良.浅析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节能环保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165.

[2]李巍.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展望,2014(24):6.

[3]邓龙杰,周亲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156.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九

摘要:分析了长沙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产生的背景,介绍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控制内容和影响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定的因素,提出了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平台的新思路,以期对市场经济行为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规划编制;长沙市。

1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单元产生的背景。

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长沙中心城区、新城区各个区域的城市建设容量均寻求突破控规中规定的容积率,尤其是中心城区,新开发项目不断突破原有容积率与建筑高度,导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断增长而带来各种城市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缘于城市规划建设面临各类不确定因素,既有城市土地经济价值增长引领容量增长的内在因素,又有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实施、农民安置和国企改制引发的社会稳定等各种政策因素,更有现行控规编制技术不成熟、控制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的技术因素。如何在未来纷繁芜杂的不确定因素中寻求相对适度的框架减少不确定因素对规划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规划管理单元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是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的影响评价范围,在适度的范围内调控城市建设容量的增长,应对相对迅速、同时又呈现相对分散的城市开发建设行为不断寻求突破规定容量的诉求,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合理的研究范围。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规划编制完成,但是对于某一地块而言,可能在不同的规划中提出了不同的控制要求,这些不同的控制要求,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而对于具体的规划管理经办人员来说,缺乏一个明确清晰的管理依据。因此,一方面,为了实现高效的规划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划管理平台,将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对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一一明确,以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

第二方面,划定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有利于规范规划调整行为,以管理单元的控制要素为规划管理的执行依据,确保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承载力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城市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

基于城市规划编制角度的指导意义,在于可以为详细规划提供较为详细和系统的控制要求。在以往的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区域”控制的指导,导致各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区域范围内控制失调。而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划定,则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2国内外相关概念解析。

2.1国内外相关概念介绍。

2.2借鉴与启示。

由上可见,国外以及国内各地的正在研究或已经实施的单元概念主要是体现了规划单元作为城市管理基本单位的方面,再结合各地的现实情况,形成适合于当地的规划管理体系。在单元的划定方面大多结合当地的情况,根据一定的界线划定原则(如:行政界线、行政街道、上层次规划指导、自然界线、控规单元界线等),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基本单元,再针对各个不同的单元制定相应的规划控制要求,以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作为指导并便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

综上所述,将城市划分为规模适度、界限明确的单元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的重要经验。

3长沙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解读。

3.1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概念界定。

为了便于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在长沙市行政区范围内,以已编控规界限为基础,划分若干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规模适度,主导功能相对突出,具有稳定可延续的边界,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用地范围――以便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对应管理。

3.2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划分。

3.2.1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的确定方法。

(1)具有主导发展方向,同时具有合适的辐射范围;

(2)主导功能相对突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3)地价相对接近,土地开发相对均质;

(4)被城市快速交通系统或主要干道围合;

(5)被山体、河流等自然界线围合;

(6)区、镇、乡、街道办等行政界线;

(7)学区、交通小区、停车、公共绿地等其他界线。

3.2.2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划分的影响因素。

(1)与已有规划及新编规划的衔接。已有的上层次规划中的相关规划要求是基于更为宏观层面的全局考虑,为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分的合理性,应对其相关的规划要求予以落实。

(2)行政界线。行政界线是划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中的.可行性,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界线一般不跨越行政界线。

(3)学区界线。学区是教育设施布点的专项划分界线,是落实与评价教育设施配套体系的依据,也是本次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界线之一,尤其是居住用地调整频繁的情况下,教育设施影响评价范围是制定规划管理单元的主要依据之一。

(4)街道办、居委会界线。社区与街道办界线具有历史遗留多种问题,许多界线依据原有自然界线进行划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界线很难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必要进行调整,社区规划将是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5)交通小区界线。交通小区界线是针对交通分析和交通影响评价的专项界线,交通小区划分也相对较小,相对控规分规而言,交通小区界线难以与控规、分规界线吻合,但作为完整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应处于多个交通小区覆盖范围中,不应出现管理单元跨越交通小区的现象,也就是说,同一交通小区只能出现在一个规划管理单元当中。

(6)地价分区界线。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分其目的之一是为规划编制与调整提供论证范围,地价同类区具有大致相同的土地价值潜力,对于密度分区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次规划管理单元分界线应与地价分区界线相吻合。

(7)主导功能属性的考虑。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划定应考虑主导功能属性的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将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城市区域,如武广高铁客运站及其周边地区、大学城地区划分为独立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并应考虑其主导功能未来的发展态势,将其周边一定的区域也纳入其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范围内,保证其主导功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4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分的作用及意义。

4.1规范规划调整,确保城市规划管理的贯彻实施。

对规划调整中调整较多的内容进行强制性控制,例如容积率、绿地等,避免因为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区域范围内的功能失调。

4.2提高编制成果的科学性,真正实现其法定功能。

建立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在管理单元内将以后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陆续编制的各类规划进行整合,服务规划管理。

4.3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维护,为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规划动态评估的基础平台,定期对管理单元内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情况进行总结,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规划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

4.4成为上层次规划与控规间的有效衔接,完善规划管理体系。

4.5建立稳定延续性的边界范围,作为控规编制的工作框架,避免出现各个片区的疏漏和重叠。

5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具体内容。

5.1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的划定。

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具体范围为03版总规确定的长沙市规划区范围加上已纳入大河西先导区范围内的宁乡县部分,总面积约为1621km2。综合各项因素,共将其划分为39个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根据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各自相对主导的功能,分别将其确定为:商业商务区、综合发展区、综合居住区、文教发展区、传媒娱乐产业区、对外交通发展区、工业发展区、生态协调区、综合产业发展区、创意产业与科技研发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等几种主导属性;规模从10.6km2到133.8km2不等。

5.2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控制要素。

5.2.1控制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

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产生是基于城市快速发展和扩张下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的产生,因此,我们选取要素的出发点即是缓解这些城市问题,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城市建设用地总体平衡原则。

主要体现在控制城市各类用地性质的调整方面――具体通过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来实现――严格控制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实际上控制了城市居住用地的规模,防止大量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转变为居住用地,而使片区实际功能未能按规划意图实现,属强制性指标。

(2)确保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的有效落实原则。

主要是通过对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主导属性的控制来实现――主导属性是对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主导性质的概况与描述。具体指:综合发展区、商业商务区、综合居住区、传媒娱乐产业区、文教发展区、工业发展区、生态协调区、对外交通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创意产业与科技研发区等,属强制性内容。

(3)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力的基本原则。

主要是通过对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内居住建筑总面积和对一般容积率的控制来达到。

居住建筑总面积――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内居住用地的建筑开发总量,属强制性指标。严格控制居住总建筑面积,实际上控制了综合容积率。规划管理单元内部分居住地块适当提高容积率是可行的,但其他居住地块必须相应降低容积率,这是一个综合协调的过程,最终保证总建筑面积不突破强制性指标。

一般容积率――本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前提下,划定密度分区,给定各密度分区内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一般容积率,属指导性指标。给定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容积率,其目的是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强度,规范控规调整行为。单个地块容积率在给定的一般容积率范围内进行的调整属于正常行为,可使局部地块的土地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4)对现有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的保护原则。

主要针对城市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开放空间的公共绿地而言――公共绿地的数量和用地规模属强制性指标,公共绿地的位置属指导性指标。严格控制公共绿地的数量与规模,实际上有效保证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公共绿地在城市建设中最容易被侵占,但又是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政府部门有责任予以保障的。

5.2.2具体控制内容。

控制要素包括主导属性、用地规模、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居住用地面积控制上下限、单元内人口容量、单元内居住建筑容量、一般容积率控制、密度分区、绿地控制等九个控制内容。

以长沙市密度分区一区为例。

6结语。

长沙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提出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宏观经济背景中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目的是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执行依据,但是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规划管理单元本身的信息以及数据需要进行动态的维护,另一方面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本身的各项控制内容及标准也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顾翠红,魏清泉.香港的用地分类与规划控制,经济地理,2007.1.

[2]姚存卓,周建军.从规划管理体制的制约析上海市编制单元规划的改进方向,规划师,2007.

[3]王朝晖、师雁、孙翔.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图则研究,城市规划,2003.12.

[4]陈伟.城市规划对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上海城市规划,2005.3.

[5]唐自来,付磊.城市密度分区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4.

[6]田莉.美国区划的尴尬,城市规划汇刊,2004.4.

-->

-->

-->

-->。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

薇拉?凯瑟1873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十岁时全家移居至内布拉斯加州。相比于在弗吉尼亚州的模糊记忆,内布拉斯加州这一刚刚开垦的西部处女地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18移居匹兹堡。十多年的西部生活为她的创作生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的早期作品都反映出童年时代的西部生活对她的深远影响。而在晚期作品《华年》中,凯瑟笔下的西部不仅仅是拓荒生活的写照,还是对内布拉斯加州的深深怀念,这片故土上所承载的是她对草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回忆,是她脑海中追寻已久的寄寓了其生活理想的一片精神家园。它代表着一个已经远去的理想时代,是对某种逝去的文化价值的怀念与追寻,也是凯瑟渴望回归自然拥抱大地这一生态思想的集中体现。

1.《华年》中的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其思想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初步形成。生态批评集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1]主张重新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随着生态批评的勃兴,生态学的理念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回归自然成为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种普遍的伦理要求。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对于自然之绝对存在的本能性的信仰,属于感性和未开化的知性的范围。从这种观点来看,人与自然血肉相连”。[2]而生态批评旨在探寻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关注人类之间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和谐格局”。[3]凯瑟作于晚年的《华年》透出一种对西部强烈的怀旧情结。凯瑟所经历的时代见证了美国历史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来的是道德标准的败坏和精神面貌的崩溃。在物欲横流灵魂空虚的现代社会,一切美好都不复存在。这一变化在凯瑟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在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时代大背景下,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巨大反差使她的灵魂在混沌现实之间表现出多重的张力。对现实的失望和无所适从的失落感使她深切怀念荒凉落后但世风纯朴的故乡。故乡此时成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但是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已经没有真正的家园可回归。于是怀旧成为她诉求的出口,她只有在创作中精神还乡,重温她的内布拉斯加州西部之梦。

2.诗意地栖居:人与自然的契合。

海德格尔指出:诗意创造使居住成为居住。[4]西部简单的生活方式、纯朴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生命感悟造就了凯瑟笔下西部乡土的诗意性,体现出一种与现代文明迥异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小说中表现的对自然美景的迷恋隐约流露出一种诗意,而在这诗意田园中的人情事都传达出与乡村和谐统一的纯真的人性和淳朴的人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愫体现出理想精神家园中人心灵中的仁爱、纯洁的信念。而这一信念都建立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大地平坦如砥,直伸到视线的尽头。地平线望去浑圆无迹,在她宽广的怀抱里,这儿是玉米地,还是湛青碧绿,那边黄色的是刚收完的麦地,露着麦茬,也是好多英里连绵不绝,还有牧场,白脸儿的奶牛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4]《华年》中自然美与人性美交相呼应。如此自然美景造就了奈特莉小姐这样善解人意、人见人爱的女士。这位迈科艾本县的督学热爱自然,最喜赶着马车出门,沿途欣赏内布拉斯加州美丽的原野风光,她对自然的感受极为真实微妙,以一种艺术化的审美观照,关照自然同时也关照自我。她和蔼可亲,在人际关系中充满了人情味。乖巧可人的莱斯利为了早点工作而谎报年龄,以申请教师资格补贴家里,奈特莉小姐虽知道实情,但考虑到莱斯利的优秀表现,仍决定帮其保守秘密。她在视察学校时得知莱斯利久未归家,思家心切,于是决定临时改变行程送她回家探望父母兄弟。在回家的途中她们看到“下午的太阳已经转到了她们的身后,朝牧场和收获完毕,正在静静休息的农田投去美妙的光辉,黄得那么浓艳,其实已经转成了橙色”。[4]这种对景色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而且是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人物情感外化于静美的自然风光中,与大自然两相契合。这种人的自然化与自然人格化的交融在小说中达到了最高的美学境界。而那座阁楼在精神上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片回复自然人性的天地。在冬夜里他们躺在阁楼的床上听寒风呼啸,看月光透过瓦缝,感受雪花与他们的亲密接触。“每个孩子在心里都有自己的奇幻梦想……都拥有一份属于个人的东西”。[4]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奇妙感觉。在这里他们和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广阔胸怀中寻找自己深藏于内心的生命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可供疲惫的灵魂栖居的温暖人性的梦幻氛围。而淳朴的乡情,人性的至善至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学生的安全,离学校最近的邻居福特?罗伯森冒着风雪,马不停蹄把孩子们全接到家里,而罗伯森太太“差不多把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做晚饭了”。[4]在得知学校和老师的处境后,所有人“都情愿帮忙,不管路上的情况有多么糟”。[4]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价值在世风尚纯的故土得到守护,乡土精神的特性也得到凸显。富有灵性的自然风光与古朴宁静的西部生活更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3.回望乡土:人与自然的疏离。

乡土情结即是人类对于一个地域的认同。海德格尔曾说:“一切诗人都是还乡的。”[5]随着工业文明的`勃兴,人与自然日渐疏离,社会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日益委顿。在精神乌托邦被击得粉碎的现实下,对故土的回归意识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回归不是逃避,而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6]凯瑟对乡土的态度体现在小说中对景、人、物的深情回顾和对艰难的岁月里西部人民艰苦创业的热情讴歌中。正如她借弗格森太太之口说的那样:“我们最美好的岁月就是我们干得最苦,简直看不见出路,可还拼命往前闯的日子。”[4]凯瑟回望的不仅仅是西部自然的严酷,而是精神回归的家园。即使故土荒凉孤寂,却在精神上为她提供了一片回复自然人性的土壤。小说中去到繁华都市的奈特莉在十五年后重归故里去寻访她童年的景致。这种回归不仅是对现实故土的回望,还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她虽然离开了迈科艾本,但是多年来她始终对故土念念不忘,一直忠实地订阅当地的报纸,而不想切断与故土的联系。时逢秋天,她强烈地渴望能重温过去的经历,驾着马车去探访时间留在土地、乡民身上的印记。她拜祭了在二十年前的那场暴风雪中丧生的莱斯利母亲,弗格森夫人。但是十五年的光景过后已是物是人非。弗格森一家已经卖掉了坐落在山坡上的老房子搬进了城里,过着殷实但却与自然疏离的生活。他们离家之后日思夜想的仍是能与日月星光同在的简陋阁楼,心心念念的仍是往日艰辛却充实幸福的日子。大都市虽然进步,却充满着虚伪浮夸和矫揉造作。她看不惯都市里人们受到束缚和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弗格森太太看来那些端着盘子在自助餐厅排队的人就像“监狱里的囚犯”[4]。她苦闷孤独,精神处于无所慰藉的流浪状态,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她怀念过去的日子,尽管辛苦却充实,尽管困难重重但一家人总能坚强面对。而如今“她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她没有过去那么坚强了”。[4]她变得伤感和脆弱。她怀念车站那边的老房子,因为这老房子寄寓她对过去美好岁月的念想,以及对西部拓荒时期乐观向上精神的呼唤。生活空间的骤然转换和与乡土自然的疏离使弗格森太太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失落感和空虚感。正如欧森所言:“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引发的不仅仅是物质与肉体上的伤害,它可以导致人们自我意识的丧失和生活意义的迷失”。[7]凯瑟通过对弗格森太太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她对回归西部故土的渴望和对精神乌托邦失落的遗憾。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现实社会,凯瑟转而在精神上放逐自我,在回归昔日西部乡土的渴盼中找寻理想的生命形式,实现了对自然的皈依。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一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建筑业,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兴土木的热潮,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争奇艳,使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三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年度国家新的建筑物,每20亿平方米的新区域,相当于40%的水泥和钢铁的世界消费量,还生产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建筑垃圾,为中国和世界带来的环境威胁。此外,中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和其他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实际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它是指施工现场,在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采用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的节能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加热,制冷效率提高,照明,通风,排水管道系统,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如果你继续执行低级别的设计标准,将留下一个沉重的能源负担和管理上的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的整体能源势在必行。

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期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政府调控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机制,这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加速同时碳排放增加、生态环境和经济转型持续恶化的中国城市而言,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必须全方位考虑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划布局,掌握系统的时间空间的整体协调。作为整个生物圈系统之一,城市必须按照生态系统要求进行规划,生态系统基本上是三维的,是由复合模型集成,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物理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各种人为因素在内的城市体系结构;通过对于城市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规划,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考虑外城市的内部环境系统(即社会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即自然系统)的作用;坚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评价:宏观调控城市发展的“动态表征”,即“城市质量特性”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减少甚至克服“城市病”。同时还需注意的是,要想有效地监控和指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必须把设计和控制纳入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之内。

3.1建筑方案设计。

1)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物理环境条件。

a.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相对湿度、日照强度、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

b.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如朝向、定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

c.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

2)增强自然环境与使用者的联系,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中介,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a.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

b.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

c.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如利用退层设计屋顶花园。

3)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

a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

b建筑的再利用:比起拆除新建既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近几年在欧美有许多成功作品问世。

4)保护土地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外创造田园般的舒适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形成当代乡土建筑。

3.2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1)利用太阳能的新技术。

a.窗户集热板系统。由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单元、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在盒子里,光能通过集热板转换成热能,并利用空气做热媒,加热的空气利用风扇驱动。从空气导管中由集热单元流向建筑内部的蓄热单元。

b.空气集热板系统。该系统是常用的热空气供热系统的补充,效率比高。

1)常用在中庭等大空间:建筑的进风经空气集热板加热后,直接排人中庭,中庭或建筑结构自身蓄积热量。

2)新材料。

a.透明热阻材料(tim)组合墙。tim是一种透明的绝热塑料,可将它与外墙复合成透明隔热墙。

b.玻璃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这一领域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底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设计可将它们组合成复合的构造形式,达到生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要求。

c.太阳能光电材料。在建筑中种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能源,既无污染,又无噪音,并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燃料。

3.3其他。

1)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

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外维护结构,雨水冷却建筑构成单元;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

2)利用土壤、地下水提供的地热资源。未来地下的冷和热能源将会仅次于太阳能,成为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为这种能源普遍存在,几乎没有限制且易于获得。利用太阳、风、雨水、地热等可再生资源,从技术角度是非常成熟的。而且为了未来的建筑能满足可持续性,越早采用可再生能源越好。

为了论述可持续建筑的可操作性,将通过实例分析来详尽阐述。某教学实验大楼,建筑共七层,包括办公室、实验室、讲堂、教室等,总面积18512㎡,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环境因素,在建筑中采用的设计措施主要有:

1)烟囱效应结合自然通风。

建筑在顶部设计2个玻璃塔与通风系统相连,玻璃涂成黑色,日照辐射加热塔内空气,诱导气流上升,从而营造“烟囱效应”,利用对流带走室内热负荷。建筑外围空间设置电动开启窗,与玻璃塔相结合,促进建筑的自然通风。

2)应用高温冷水进行楼板辐射制冷。

采用混凝土预埋管道辐射制冷的建筑,送水温度为16~22℃,主要以辐射方式进行工作,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由于辐射的热效率比传统的对流方式要高,并且以水作为热媒,从而降低了制冷能耗。而且由于混凝土楼的热存储,可以降低热负荷的峰值效应,从而降低对设备的容量的要求,节约初始投资。更为可贵的是,这种高温冷水在一般条件下如冷却塔或者利用地下水p地温就能获得,因而可以不采用制冷机,节约初始投资,并减少cfc的排放和臭氧层的消耗。

3)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自动控制措施。

建筑采用房间顶部透明隔断,尽量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同时,建筑采用自然光与人工照明自动控制,在自然光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人工照明会自然开启,以人工照明作为自然光的补充光源。同时,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和电动开启窗,良好的平面布局使内部和外围空间都具有良好建筑视野。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建筑的能量消耗与加拿大建筑能量标准规范相比节约25%。

建筑节能的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在简单的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倡导,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不顾经济成本等目标片面追求低能耗,广泛使用节能新技术。同时注意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从大城市经济区开始向全国范围推广,逐步实现中国的建筑能源效率目标。

[1]彭思敏。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消费导刊。2008(08)。

[2]王春霞,任婷,李红秀。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信息。2009(04)。

[3]张梅,吕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大众商务。2009(12)。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二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仅需要对建筑布局进行规划,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同时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内涵特色,比如世界观、社会审美以及价值观,在不同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建筑设计风格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的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而观念的改变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理念也体现出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并深受影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工程应该尽量坐北朝南,这一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与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关系、政治等均有一定的关联,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转变成一种社会文化,其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依然比较大。当代建筑工程设计可以作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补充以及延伸。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中没有规范化的建筑设计的内容。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审美理念也在发生变革,在建筑人才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逐渐融合,很多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设计中,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比如,上海世博会的设计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而上海世博会也会对现代人们的思想理念产生较大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三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近年来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建筑设计也理性得到关注。然而,如何使得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平衡协调?接下来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1.1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般应当结合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的资源环境现状,对城市进行相关的规划工作,使其在规划过程中,能够体现城市的特征和风采。由于各自城市所拥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资源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策略写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即将城市内部各个阶段的设计专项设计和局部设计。比如当以城市性质和功能进行划分时,可以确定出一个城市的基本规划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对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分析设计,确定出城市的功能性分区、城市中心位置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并要满足城市的人口资源以及用地等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城市的规划设计可以确定出城市整体的规模和实际位置,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有利于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的协调。

1.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主要通过某个单一建筑或是单一建筑群的整体性规划和设计,它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处于重要的环节,建筑设计的施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设计的水准也不断提高。加之科学研究与工作经验也对建筑施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新型的技术手段比如建筑工程学,建筑价格成本估算和建筑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等对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当保障建筑自身功能完善,使其内部布局和空间合理设计,还应当保障各个布局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对空间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外观效果和周围环境协调均衡。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四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注度愈加提高,他们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城市的重要窗口。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以及城市总体的布局战略。在新的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每个城市都出现了诸多的特色建筑,带来的是城市特色的形象更加鲜明,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所谓城市规划设计就是对城市总体的空间和布局进行预先的科学分析和判断,这样能够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有效利用城市土地以及空间,突出了土地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城市的建设。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城市规划必须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第二,需要保护好城市特有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第三需要能够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建筑进行有效的协调,推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关系,树立好城市的群体形象。建筑设计就是对于建筑的外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主要凸显出建筑的美感,满足功能性以及审美性这方面的需求,同时建筑设计还要遵循城市规划设计的相互映衬。建筑设计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以及地域性,凸显出了建筑的轮廓美的感觉。建筑特色是一个城市展示其自身形象的窗口,还能够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完美的协调,达到相互融合的目的。

2两者之间的对比。

城市规划一旦方案确定之后并没有多少修改的空间,因此城市规划人员对城市规划应该着眼于未来,审慎选择最优的城市规划方案。城市规划人员需要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主要是从宏观的方面进行把控。但是建筑设计一般有明确的设计要求,按照客户特殊的需要以及所在城市的特殊环境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城市规划人员需要由资源统筹的能力,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综合对整个城市的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等发展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筑设计主要考验的是建筑设计人员的想象力以及艺术性。建筑设计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设计人需要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建筑规划人员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统筹各个发展的'因素,并且使得个因素之间建立联系,对于所有因素进行统筹分析,达到各个因素和谐发展的目的。城市规划是由于是面向未来的规划,因此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具有超前的理念,了解当地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稳步推进城市化建设,对城市的未来进行精确把控之后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般在进行方案图设计之前其功能和定位已经被确定,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只能在新的框架内进行艺术性的创作,可以发挥的空间比较小。

3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

3.1建筑设计被城市规划设计所指导。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关系紧密不可分。从宏观角度上来讲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合理的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以及城市的空间资源,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和布局进行重新的设计,这样就能够在重新规划设计中把控各因素的影响实现各个因素的良好布局和分配,最大化的实现相应的因素协调。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建筑完工以后居住者的使用舒适度,因此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筑设计总的纲领。还存在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建筑设计在宏观上还要符合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的理念,这些都能够影响建筑设计大的方向。因此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两者有效的融合,使得城市建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协调相处的目的,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计划指导,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实现城市的合理化规划的目标。

3.2建筑设计需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基础。建筑设计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因此在城市形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直接体现整个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但是现在部分城市无法通过建筑设计来达到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目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图设计时,没有精确把控当地人文自然特色,没有体现地域性特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实现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不重视城市规划的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特色的人文与自然景观都会受到重点的考察,因此为了达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目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外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影响,对各个因素进行仔细斟酌。建筑外观设计时应该凸显其自身独特的造型,但是放在整个城市规划的大背景之下,建筑设计还应该注重建筑在整个城市规划中所起到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参考城市规划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维护整个城市规划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迅猛发展,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衔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特别是要明确两个行业的特色。比如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参考文化性以及地域性,还应该充分考虑整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设计出了建筑物,具有丰富独特的魅力。城市规划设计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宏观角度指导城市建设,向着充满人文与自然气息的现代化城市迈进。城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建筑设计必须在实际的设计中体现相应的科学原理,服从与整个城市设计,并且在城市设计中互相协调各个影响因素,实现整个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促进城市资源的快速发展。

4结束语。

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诸多的共同点,但是两者之间主要关注城市发展的不同层面,因此在进行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矛盾,必须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加快整个城市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白舸,顾珂.向大地艺术学习——本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结合方式的思考[j].华中建筑,(01):12~13.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五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划与开发都是围绕经济而发展的。但是,由于之前我国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再加之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很多个人或企业盲目的发展经济,甚至因为自身的经济利益,大肆的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城市环境的严重污染。并且,根据近几年的数据调查报告表明,这一问题正在呈现加重的状态,如果再不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必然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就以生态理论观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一些自身的观点与建议。

1.我国城市规划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虽然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规划工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这些问题正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结合了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总结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设计时,都会着重考虑到人文主义问题,其最根本的规划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真正将人们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浪费与消耗,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人文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效益相互矛盾的局面,而在以往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里,大部分规划设计人员都是采用了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主要以技术为基本条件,常常忽略了价值判断的必要性。而这种城市规划理念最大的弊端是让一些原本环保的规划转变成了反面的规划。

(3)效率优先。众多城市规划以发展为要务,以城市建设的快速开展为目标,将效率作为城市规划的价值准则,于是城市建设出现了无序蔓延,城市外围空间迅速被占领。资源利用低效率,城市规划作为社会理性的代表所应承担的兼顾效率与公平。

所谓的生态伦理是一门实践性较浅的伦理学科,其实生态危机情况下所诞生的产物,简单来说,其具备缓解生态危机的重要作用。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对于伦生态伦理观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2.1生态价值观。

在生态伦理观念中,生态价值观主要体现的理念是,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表现,真正意识到大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是人类谋得利益的工具,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简单来说,是否在承认人类尺度的同时,又可以承认物的尺度,并且,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待价值的问题。

2.2生态道义观。

生态道义观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承诺对人而言的善,而不承认人之外的生命或非生命形态的善,这种关于“善”的观念并不充分。敬畏生命的原则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亦即只有确认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才是合乎伦理的。生态道义观大抵寄希望于一种道德感悟,通过类宗教的“敬畏”体验,促进人承担对自然生命的责任和义务。

3.引进生态伦理观对规划思维拓宽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我国部分城市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理论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纷纷将引用到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与水平,更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并且,生态伦理观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秩序,充分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3.1更加融会贯通的学科建设要求。

在城市规划主要思潮的.演进过程中,规划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活跃,城市规划的核心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也日益丰富,这些学科包括建筑学、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美学、经济学、技术与科学等。

3.2对城乡均视的空间范畴的要求。

其实,就城市与乡村之间相比而言,城市通常都是担任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所以,在一般的城市规划中,大多数是围绕城市而开展的,往往忽视了乡村、村镇的必要性,这也导致城乡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进一步加重了生态危机状况。

从某个角度看,规划中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的对策,可以概念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决。原因是城市是人的实践作用于环境的产物,城市无论从空间集聚程度还是影响力度上来说,都远远高于乡村。因此规划中的城市中心主义思想实际上是人本中心思想,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构建城乡均视的规划空间范畴显得非常必要。

3.3城市发展不应忽视弱势群体的需求。

城市规划对资源的配置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尤其是现阶段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认识利益主体的构成,并在规划实践和管理决策中反映、协调,整合各利益主体相关利益,是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难题。作为一门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学科,对弱势群体的利益申诉也是基于人内部的,自然这个人外的弱势群体一直被忽视。我们应积极扭转这―不合理的现象。

4.生态伦理观指引下的城市规划特征。

4.1规划思维。

城市规划中借鉴与吸收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成果时应该讲究全面客观。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拓展了原来学科交叉的视野,使学科交叉更广泛,增强了精神层面学科的道德属性,使规划理论更加多元化。

4.2规划方法。

生态伦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引人将会改变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对自然的处理方式,使自然得到妥善安置,加强了规划方法的严谨性,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乡环境更加友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也使规划实施和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2]丁兆运,彭远新.城市生态化过程中的环境伦理建设[j].枣庄学院学报,(02).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六

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自然的恣意索取和排放造成了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的不断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不断加深,最终导致生态与环境严重失调,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盲目的杀鸡取卵的近利行为,从人们的认识上来说是缺乏环境伦理道德与意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1]。它倡导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道德是以维护自然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为准则的。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是在服从这一准则的前提下进行,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伦理观,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

一、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使用资源等环保理念[2]。环境伦理观主张地球的唯一性与资源承载量的有限性;生命的平等性;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自身的公平性;环境问题的世界性等[3]。生态文明是以环境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伦理观作者简介:刘丽华(1983-),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旅游地理作为学生改造自然意识与行为上的制约机制与理念,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是推进生态地理教学的哲学之源与理论之基。而地理学科以其时代性、独特性、形象性、统一性的特征,例如人地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又有助于环境伦理观的渗透。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二、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目标。

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的终极目标在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观能够使学生塑造环境伦理道德,使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此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1、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扬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以此唤起学生的危机和急迫意识。

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由于环境资源的有用性有限性与稀缺性等,环境资源也是有价值的。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要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一种生态平衡,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学生在消费资源时要适度消费,以求资源的永续利用,例如倡导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三、生态地理教学构建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有效空间。

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演示法、材料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案,对环境伦理观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与传授。

2、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阵地。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去考察、调查,让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学生直接接触环境,获得正确、鲜明、真实的印象。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对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

乡土地理教学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人手进行教学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比较熟悉。

四、生态地理教学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通过撰写环境伦理调查报告或环境伦理小论文等进行量化的评价。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环境伦理教育的特点是否在完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学生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并鼓励学生的参与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将本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和日常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与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调查不同的环境伦理问题,并把这些环境伦理问题与全球的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3)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是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是否采用了相应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学生档案教师是否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生态地理教学的构建,以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为主要线索,从构建目标、途径以及到生态地理教学的评价都以环境伦理观教育为主,以此来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出版社,1995.

[2]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3]姚宏宇.环境伦理观的渗透———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j].教学研究,2006(2).

[4]李伟华,魏智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

[5]韩梅.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2).

作者:刘丽华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篇十七

摘要:城市的规划以及景观设计和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景观设计不仅融合了审美艺术,同时还结合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内容以及自然条件等许多方面,从而实现对城市美的提升。本文主要讲述了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最终能够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完美融合。

1城市规划。

第一,城市规划最简单的释义就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以及进步的预测与计划,并对城市中一系列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管理,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同时城市规划还对城市景观设计起着指引与引导的作用。简言之,就是在具体的时间内,城市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整个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再融合近期国家新推出的相关政策与策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第二,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是经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修复,从而营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平发展的生活环境,同时城市规划还应该及时地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与执行期间应当严格按照人文主义、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来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环境。

2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景观设计,其基本内容是经过科学地运用土地以及土地周围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元素,从而实现景观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舒适,身体健康也能够有所保障,进一步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重心。第二,景观的基本涵义。景观在最初仅代表一种视觉美,然而17世纪之后,景观的概念虽然依然代表视觉美,但是它真正地从画框中走了出来,走进了大自然。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与进步,景观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成为大自然与人类和平发展的一种反映,也逐渐融入城市的规划中。现如今,景观能够代表的涵义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景观设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性的景观设计,顾名思义,它的设计主要针对一个区域的整个空间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二是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多,包含了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划分、整体户外活动空间以及建筑物、绿化等方面;三是社区的规划设计,其主要内容就是完成居民所生活以及所活动的社区的景观设计,最初的社区设计并不包括郊区设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郊区设计也逐渐被包含在内,近几年郊区景观设计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四是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大多数的风景旅游区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所以这种景观设计的难度较大,要在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实现综合设计与规划,对园林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使风景区变得更有吸引力。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5083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