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旅程,总结是我们在旅途中的里程碑,记录下我们经历的点滴。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不只是匆匆忙忙地罗列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一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分辨蘑菇的不同品种,了解它们的性质。
2、再现已有经验,把握表现重叠的简单方法,乐意争当采蘑菇的小能手。
活动准备:
1、各种蘑菇的实样及图片。白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鸡腿菇。
2、云南高山的背景图,幼儿人手一份纸剪的高山纸样,白色特种彩棒和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说说蘑菇的品种及蘑菇的营养)。
1、用谜语引出蘑菇。
今天有位小客人要到我们这里来,请你们猜个谜语,如果猜对了,小客人就会出来了。(生来像小伞,树下把安家,小伞收不拢,做菜味道鲜)。(蘑菇)。
2、介绍蘑菇的品种。
出示实物1(香菇)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香菇和蘑菇什么不一样呢?(颜色)。
出示实物2(鸡腿菇)为什么大家喜欢叫它鸡腿菇呢?原来是它的柄特别的粗,就像公鸡的鸡腿一样粗壮有力。
出示实物3(草菇)这个是草菇,和白蘑菇比它的个子比白蘑菇矮,是矮矮的。
出示实物4(金针菇),这个细细长长的是谁啊?原来他是喜欢一堆堆的在一起。
出示实物5(茶树菇)这里还有一个朋友,它的样子和金针菇长得很像它有一个和金针菇不一样的名字,就是茶树菇。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菌菇”。这些都是蘑菇家族的朋友。
3、了解菌菇的营养价值。
你们吃过菌菇吗?菌菇可以派什么用呢?(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调整)菌菇的营养也很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能够增加抵抗力。
是不是所有的菌菇都可以吃呢?(出示毒蘑菇),原来颜色鲜艳、花纹排列整理、从来没看见过的颜色的蘑菇是有毒的,颜色越是鲜艳的蘑菇越是有剧毒的,万一误食还会危及生命。
二、观赏讨论。
1、了解菌菇的生长特点--一堆堆、一簇簇。
大家都喜欢吃菌菇,我们现在吃的菌菇大都是人工培养的,真正的野生的菌菇营养要比人工培养的更好!野生菌菇生在在哪里呢?他们的家乡在云南。
2、了解重叠的前后左右关系。
这些菌菇有的排在前面,有的躲在后面,层层叠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二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本次赛课执教古诗《夏日绝句》,自己教学后,感觉收获比较大,这里反思一下。
一、反思课堂教学的处理。
1、学生有预习和没预习,得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因我所试教的班级差别大,一个是比较内向的五(4),一个是比较活泼的五(5),所以,同一课文处理完全不同。
五(5)班布置预习:先读熟全诗,然后纠正个别句子节奏。要求学生拿出纸笔,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个别字词,进行预习,把预习内容写出来。不懂预习的,把你的问题提出来。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也把问题写出来。这么做,主要是了解学生预习的程度,到底通过自己的预习,已经掌握了多少内容,还存在多少问题,同时,笔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避免思维偷懒。十分钟之后,把这些纸条收上来,表扬预习很好的同学,并把他们的预习内容读出来,老师再做点评补充。重要的知识点落实好之后,再看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先交给学生,讨论不出结果之后,再由老师讲解。学生的问题相对集中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五(4)班布置预习:把项羽的生平放在课前,通过了解项羽并查阅项羽的作品之后,再具体探究《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一些比较有气节的成语。课前直接先提出问题,老师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然后再把重点的知识点落实清楚。
这两种的处理感觉都比较好,师生互动比较和谐。后来在自己班执教的时候就综合了这两堂课预习的长处。
看来,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突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其道理的。
2、把挑战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
孩子们五年级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爱举手了。根据此现象,本课教学时,我精心把两个问题设计成了“请接题”挑战形式: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学;一次是“不肯过江东”的教学。每次挑战,孩子们都表现出昂扬的斗志。这种挑战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合作学习本课教学放在了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放在了联系题乌江亭》体会杜牧眼中的项羽。这两处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处,合作学习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因如此,如第一次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表现:换作“不能”好像江东的父老乡亲不谅解项羽不让他回去,这是被迫的。而项羽是自己觉的无颜见乡亲不愿回去,感觉上不同,所以不能换。学生说的非常好。而且小组讨论时我凑近听了学生的交流,发现他们发表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不是拘与形式非常的实在。
二、反思课堂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
根据这首诗的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课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学生查阅有关项羽的生平及与其相关的作品或成语等,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长课文要短上,短课文要长上。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索不少资料。于是我搜集了五处资料进行整理、组合、浓缩、改编,尽量做到了精炼,符合学生口味。具体是课前预热时项羽的简介、表现人杰的成语补充、“不肯过江东”时的历史资料再现、品时代造就英雄时的《题乌江亭》及南宋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提升时有关英雄气节的名句。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窦桂梅老师说过:“教古诗不能光看教的数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质(精神)。”
真正的语文课并不仅仅是40分钟,遵循这一特点,我独具匠心设计了这节可的延伸活动: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配上旋律把《绝句》编成曲吟唱。
3、出张有关英雄的手抄报。
4、学了“英雄”,你有何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成文。
从反馈的,可以归结果来看,归纳出几点成功的地方:
1、学生默写并背诵特别认真,因为孩子们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2、学生自己出手抄报,自己出报刊名,自己搜集资料,排版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排版技巧;一些爱画画的学生,还在他的诗集上画上了美丽的插图,会不很好的,他们就采用贴图,也很有创意……学生忙并收获着。
3、关于“英雄”文,学生的语言很有思维含量,很有自己的独特见的。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三
师:生字卡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或音像资料。
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诗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文题目。
2?像这种重大的农历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一天,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吗?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白。(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指导预习,出示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文中有哪些节日?在农历哪一天?是怎样庆祝的?
2?自主识字。
(1)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顺口溜……)。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查。
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前后鼻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音。
(4)让学生选择生字,练习口头组词、造句。
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读懂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2)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3)教师梳理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领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练习积累,完成课后第二题。
4?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采用多种方式促读:自读、合作读、选择读、引读、赛读、默读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
三、赏读内化,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各种资料,学生整体回顾之后赏读课文。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你们的所得,大家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1)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传说。(如“年的传说”、“粽子的来历”等。)。
(2)各种与佳节有关的诗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
3?课外作业:以“传统佳节”为题每小组合办一张小报。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巩固。
(1)互查字音。
(2)交流自己最拿手的识记方法。
2?集体巩固。
齐读、抽查。
3?指导写字。
(1)小组交流。
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
让学生找出其特殊笔画。
让学生交流其结构特点。(如左窄右宽等。)。
(2)教师指导。
小结学生所得;指导书写“登”;在对比中指导书写“初”和“祥”,完成课后第三题。
4?学生描红书空,展示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四
设计理念: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位,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歌美好的意境,提升感悟内涵,以情以景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深受的与文本对话,入景,悟景,融景,升情。
教学目标:
会认12个生字,会写“落”、“洗”两个字。
想象江面美丽的夜景,了解航标灯的作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重点句子、川江夜航的图片)。
教学重难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落”、“洗”两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美。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引入新课。
孩子们知道长江吗?川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这里江面狭窄,峡谷险峻,到处都有暗礁、险滩,就是白天船舶在这里行使都十分危险,那么夜晚在川江航行又会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川江夜航》吧!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一下头上的拼音娃娃,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诗歌中的生字娃娃你都找到了吗?请孩子们拿出铅笔在诗歌中勾画出来,边勾画边大声地跟同桌一起读一读吧。
3.检查巩固学生认字情况。
(课件出示)我们的生字娃娃多顽皮啊,你看他们都躲在了这些小星星里,你能跟它交上朋友吗?谁愿意来教大家读读?小老师教读,检查带拼音生字的读音。注意三拼音“标”、“漂”,后鼻音“影”“梦”等。给“黑”“梦”找找朋友,组词。“盏”-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写好“落”、“洗”两字。(怎样写好这两个字呢,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
小结:孩子们听得认真,读得也不错,诗歌中的重叠词、轻声、“一”的变调(一片、一张、一声、一条条、一盏盏)都读得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品读第一节诗歌。
你能读出那种感觉吗?(个别读)。
夜晚江上万物安睡,一片江水静悄悄,多么的宁静啊,让我们看者大屏幕,再一次来读读,感受一下川江夜晚的静谧之美。
品读2、3小节诗歌。
孩子们读得真好,夜晚的川江是这样的黑,这样的静,难怪就句古话说“川江自古不夜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方位、全天候助航系统的建立,现在的川江夜航了!(点题),那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读读2、3小节你就知道了,开始吧,自由读读!
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航标灯亮)。
(你真会读书、、你真棒、、)(夜航船开)。
“洗澡”,星星洗澡?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天气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美---板书:美景)你能读出那种景象吗?分男女读(闭上眼睛想一想,航标灯亮了之后,灯光闪烁,波光荡漾的意境)(看大屏幕读)。
航班灯“招手”是在做什么?(灯光一闪一闪的,好象在招手、、、)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作用吗?(保证船只夜间航行安全!)。
汽笛声声“报平安”,它会说些什么呢?(带着祝福读一读吧,、你的想象真丰富、、)。
高山想到什么啊,连做梦都在笑呢!(以前没有夜航船经过,它是多么的孤独啊,现在航标灯亮了,夜航船开来了,高山不再寂寞,不再孤单,它能不笑吗?)读出“笑”,----看屏幕品读。
四、美读诗歌,积累语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夜晚的川江去感受一下吧!(逐一出示图片,教师美读,生感受)。
(再次出示图片,配乐生诵)让我们再一次跟着音乐轻声地诵读,边读边感受川江夜景的美吧!
点名诵读(成果展示)。
真不错!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川江夜航的情况(画大括号),欣赏了川江夜晚的美景(画大括号),让我们回家去美美地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欣赏吧!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嘉陵江边去感受一下江面夜晚的美景。
板书设计:
天黑静。
夜航船开。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五
雨过天晴,灰兔和白兔去采蘑菇。
灰兔发现草地上有一朵蘑菇,他不屑地说:“太小了,没劲!”走着走着,大树下又出现了两三朵蘑菇,他仍然看不上眼:“太少了,等出现一大片蘑菇时再采,多带劲!”就这样,他一直往前走着,他盼望的大片蘑菇却始终没有出现。
白兔一看到蘑菇,不论大小,马上采进篮子里,一两朵也好,三五朵也罢,都不放过。
太阳快落山了,白兔的篮子渐渐满了,而灰兔的篮子还是空空的,灰兔急哭了。
白兔把蘑菇分了一半给灰兔,认真地说:“因为你放弃了那不起眼的一两朵蘑菇,所以才会失去满满一篮子蘑菇!”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选择一段你最喜欢段落,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爱迪生想到了什么办法让医生顺利地做完手术?
4、收集一个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写下来,成为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收集一个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写下来,成为短文。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字卡。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前一分钟。
(二)质疑。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牛顿的故事》这篇文章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名字是------爱迪生。谁来介绍一下爱迪生。
学生汇报。
请自由朗读课文,看清楚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你们想跟老师竞赛朗读还是同桌挑战朗读呢?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
(要求学生汇报问题时,身站直,眼睛看全班,而不是看老师。声音响亮,说话完成。)。
(三)以读引说,拓展延伸。
请用下面的词语中三个或以上的词语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浩浩荡荡搬运秩序好奇阻挡运输围困遇难好奇。
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
同学们,近来你们读了许多名人故事,能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名人的故事介绍给我们认识吗?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收集一个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并写下来,成为短文。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七
本单元的主题是“多给予别人关心与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谁住顶楼》主要讲新楼房盖好后,动物们围绕“谁住顶楼”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从它们的对话中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教学中以生动有趣的情节为凭借,使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变得轻松有趣。
教学目标。
一节好课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为教学指明方向。结合教材特点、新课标精神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盖”“睦”等11个生字,借助“汉之星”教学平台学习并掌握“房”“蹦”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汉之星”教学平台学习“房”“蹦”等8个生字;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友爱、学会与人相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汉之星”教学平台。
教法、学法。
教法:
演示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竞赛法、朗读品悟法。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孩子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我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加强理解。
师生交流,体悟主旨“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顶楼吗?你愿意住顶楼吗?为什么?”学生凭自己的经验畅谈感受,为后面更好地体悟主旨——邻里之间相互谦让做好铺垫。教师范读,整体感知播音主持出身的我,利用自身优势,为孩子们范读,让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自主识字,游戏激趣本节课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使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为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我将引导学生经历以下识字写字过程: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在学生读文圈字后,用他们喜欢的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等)识记生字,合作交流。由于“绳、睦”两字的右半边对学生来说较陌生,于是引导学生借助“汉之星”输入状态条中“查”的功能让学生识记它们。最后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若有不会,请“汉之星”教学平台来帮忙。韵律互动,轻松一刻此处师生共同表演我创编的《“汉之星”常用字编码韵律歌》,使学生轻松愉悦记忆拆分规律,为运用“汉之星”拆分法分析掌握字形、编码做铺垫。“‘汉之星’常用字编码韵律歌”:“汉之星”,本领大,识记汉字就找它。左右结构旁加边,上下结构头加底,包围结构框加心,独体结构首加尾,整字音码再加上,三码相加成编码。读音字形记准确,识记汉字顶呱呱。读完儿歌,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用“汉之星”拆分法分析字形并说出生字编码。例:羊皿盖,编码是ymg。这样的口令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游戏识字,巩固新知识字教学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单一的识字教学很难让低年级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此环节我设置“智勇大闯关”,使学生轻松巩固新知。
第一关,摘苹果。规则:用开火车的方式把第一棵苹果树里的生字读准确并组词,把第二棵苹果树里的生词读准确。
第二关,小猴过河。规则:用石头上的词语说句子。
第三关,爱心护送。
1.读——把生字娃娃护送到课文里。这一规则让学生通过朗读重点语句反复识记生字。
2.写——把生字娃娃安全送到田字格中。为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规范书写的能力,我利用“汉之星”教学平台来辅助教学。通过教学平台,我们不仅可以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拓展词汇,还能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形体美。
板书。
“汉之星”真好记。
先记形后音序。
不同字看仔细。
多读书常练习。
教学反思。
《谁住顶楼》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写的'是新楼房盖好后,小动物们互相谦让、把方便留给别人、争着住顶楼的事情。
本节课是以识字为主的第一课时,我们从识记、运用、书写等方面组织教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初识生字时,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先学后教、顺势而导,在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后,运用“汉之星”拆分法对口令、说编码,音形结合加强记忆,巩固生字。因为兴趣是激发儿童内在学习的动力,为了更好地识记并运用生字词,我利用“闯关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在“书写生字”的教学过程中,改进了逐字传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并挑选难写生字,通过“汉之星”教学平台来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字源、笔画、结构、组词、书写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自主选择学习,不仅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了难记字,也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升了观察力、协作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依托运用“汉之星”平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本节课教学中,多元评价运用还不够自如。对学情分析不够深入,高估了学生运用“汉之星”拆分法的熟练程度,以致此环节用时较多。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八
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鼓励同学们读而优则背,试着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教学构想:
不必细细思量,就是以读为本。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教学准备:录像、实物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引子。
出示录像[夏天景色]。
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
屏幕出现几个词语:雨后广场糟糕……糟糕!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的词语,想象一段夏天里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先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如果有的学生读过这首诗歌,按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
二、课题。
中国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歌《雨后》。
三、朗读第一关:正确朗读。
1、学生活动:自由朗读儿歌,自学不认识的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
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己。
2、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给大家讲讲吧!
[操作方式]找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讲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拨,有重点地指导几个比较难认的字。
3、勇闯朗读第一关,朗读要求:正确。
学生活动:自由参赛朗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朗读,自由的朗读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
[操作方式]学生互评时的标准围绕“准确”展开:读音是否准确,有无丢字落字。
四、朗读第二关:流利朗读。
1、喜欢读这首儿歌吗?为什么喜欢呀?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更喜欢了。
再闯第二关,朗读要求:流利。
屏幕出示儿歌,学生跟着读,老师也跟着读。
[操作方式]一节一节的出现,如果一遍读的不熟练,就再读一遍,第二遍要求大声朗读。
五、朗读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儿歌。
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的朗读。
2、闯入第三关,朗读要求:有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每小组选取其中的一段儿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动有趣。小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学就朗读哪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演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
六、附加关:背诵。
1、刚才那么精彩的朗读,让许多同学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诵儿歌,相信你们一定表现的更棒!试试看吧!
学生活动:背诵儿歌,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着背诵儿歌,互相鼓励。
七、实践作业: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呢?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九
教材内容:
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新楼房盖好了,动物们围绕“谁住顶楼”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从动物们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邻里间的和睦友好,互相谦让的气氛。并从中体会到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全文共10段,以小马、小猴、小狗的对话为主要形式进行描写,从对话中体会小动物们的无私和处处替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邻里间要和睦友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要谦让,多为他人着想,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
学生:
1.调查顶楼的好与不足。
2.与人和睦相处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80分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学习、练习、、对话、想象)。
一、听描述猜动物名引入。
1.让一个学生看着动物图片然后描述动物特点,其他同学猜。
有个动物,它头上有两只角(动作)走路慢,能耕地。
有个动物跑得快,古人骑它去打仗骑,也用它来拉车。
有个动物两只长耳朵(动作),前腿短,后腿长,走路蹦蹦跳。
谜语:有个动物真奇妙,站着没有坐着高,会守门,能看家。
谜语:也有脚来也有手,坐着好像一个人,站着好像一条狗。
学生猜的动物名,(老师幻灯放出:牛、马、兔、狗、猴的图片。)。
2.导语:小朋友,现在动物王国的动物们也懂得珍惜土地了,他们也想有更大的空间来种树栽花美化环境,都向空间发展,修起了楼房,建起了街道,你看,刚才我们猜出的动物们集资修建了一座楼房。(高楼图)现在要迁新居了。可是,谁住哪层楼呢,特别是谁住顶楼(播出课题)。
3.读题质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4.说顶楼的好与不足。
二、用开居民会研究会的形式读课文。
现在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一次,划出生字,生词。和小组同学讨论怎么记住生字的音,形,了解意思。
1.集体认识生字,讨论生字记忆方法。
2.生字连词认读。
3.练习课后书写每个生字写一次。
4.写好了就和同小组的伙伴评一评写得怎样,然后读通课文等一等速度慢的同学。
三、教师读课文,学生听品、评论。
1.教师范读,纠正读音。
2.学生听,品味、评论教师的读。
四、学生选读喜欢的动物,学读它的话,体会说话的语气。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的那段,小组与伙伴练习读课文。
2.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朗读中引导用动作、表情帮助理解词语和朗诵的语气。
3.抽读,学生评论。教师指导并正音。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读的语气。想:文中人物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是为别人着想。
五、引导想象:
动物们后来生活得怎么样?在文中找到答案。
六、选择讨论,植根终生。
1.3个苹果一大两小,你和爸爸妈妈吃,你选哪一个?(大、小)。
2.在汽车上,你和妈妈坐着,上来一位白发老奶奶,谁让座?(你、妈妈、别人)。
3.放学了,有个同学家很远,和你一起该扫地。你让他走还是留?(留、走)。
七、实践与质疑。
1.我们已经对这个课文的故事有了了解。知道这个小区的动物们为了谁坐顶楼这件事情开了居民会。细细品味课文,你能提出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请做好准备,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2.生字还能组更多的词,在生活中找找,在字典上查查。
第二课时(品读、质疑、积累、运用)。
一、承接引入。
1.让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组织好语言准备交流。
2.小组中或者同坐交流疑问,并寻找答案。
二、集体逐段朗读提出问题讨论解答。
1.朗读。
2.提问。
3.寻找答案。
4.寻找答案路径指导。
相机评价人物说出小动物们能为别人着想、和睦相处、团结友好。
三、品读课文,说欣赏,运用。
1.品读。最喜欢的词句。
2.说喜欢的原因刺激积累。(出示词、句)。
3.用喜欢的词句练习创新说话。
四、积累。
1.善人者,人亦善之。
2.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用我们的眼睛观察世界,你会发现闪光的金子。
5.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为别人着想、和睦相处。
五、实践。
1.收集为别人着想,和睦相处的故事准备在自主活动中讲。
2.搜集关于和睦相处的词或格言。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5-6分)。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7分)。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
(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
方法:
a、先来读一读。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
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10分)。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预案: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
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预案: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
(预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恩情不能报以万一,对母亲无限的热爱与崇敬,这是孟郊的心声。……)。
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6分)。
(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同学们,现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再听刚才的音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
(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
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6)。
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
附1:
游子吟。
乡井土,旧田地,几丘几池;
人已异,景依稀,几回梦里。
山千仞,水万里,阻断归期;
一根烟,一支笔,一纸乡思。
谁能会,游子意,点点滴滴;
待何日,归故里,落红春泥。
附2:游子吟的图片。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一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二、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
三、教学过程。
1.朗读三字经前两段。
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
3.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讲黄香的故事)。
分享同学们的感受。
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4.提问: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
引入:感恩。
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而有的不但配合,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5.讲述感恩的心的故事,听看手语歌《感恩的心》。
6.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7.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学习后两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8.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二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5个,会写8个。
2、通过朗读初步认识俗语,初步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能主动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
学习重点: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书写生字第二课时进行)。
学习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俗语这种语言形式,基本懂得它所讲述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在我们民间有一种语言非常有意思,比如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等,我们把这种语句称为俗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起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一课《俗语》。板书课题:俗语(生齐读)。
师:俗语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简练而形象化的定型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应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师生活动。
(录音范读)学生认真听,心里跟着默读。
(过渡:刚才老师给大家讲了什么是俗语,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课文中有哪些俗语。我们一起来听录音范读一遍,大家要认真仔细地听,心里跟着默读。)。
(二)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听录音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要求大家也来读读课文,不过,老师可有要求告诉大家哟。)。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对照生字表,勾出生字和生词并朗读。(2)然后同桌交流学习生字。(从组词,说话,怎样记住它等方面去进行)。
2、自主学习生字。
(三)师生共同学习生字。
1、反馈生字学习情况。
(过渡:刚才老师叫大家相互学习了生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来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小朋友们看仔细了,老师用红色表示的就是生字,通过刚才的自学、相互学习,请小朋友们用拼音把生字的音节拼出来。注意要读准哦。)。
2、生字:小老师教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3、练习说话。
三、细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我们一同来学习了生字,下面我们就去课文中初步感受一下俗语所讲的道理吧。)。
(课件出示)1、生读课文,读句子。
2、说说自已读懂了些什么。
3、抽生说。师相机指导。
4、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句意。
(用学生自已准备的小棒理解“一根筷子易被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让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大。)(过渡: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棒拿出来,先折断一根小棒,再把十根合在一起折一折,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5、师小结:这几句俗语的意思都是讲的团结的力量大。
6、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团结的力量大呢?(生自由的说一说)(拔河、劳动等)。
四、自主实践,知识迁移。
课后收集你感兴趣的俗语,看看自已能记住多少。
板书设计:
人多泰山移。
众人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力量大。
筷子抱成团。
桨齐开大船。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随诗句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观察。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
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
教师诵读古诗。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3、指导背诵。
4、全班齐背。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后记: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或演一演。
三、教学理念:品味情感升华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激起生活体验。
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心中的母亲。
(二):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揭题:游子吟,识记“吟”并理解。
(出示全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配乐朗读,学生读。)。
在这首诗中,孟郊采撷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大家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
生:(在音乐声中读、看、写)。
(课始,教者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写作背景娓娓道来,随之配乐配画感情朗读,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继而学生在音乐声中解读诗句、观察画面、想象写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媒体中含蓄潜在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浮动起来,生发开去,促使学生将自己原有的生命体验和新鲜材料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体验。)。
(三):欣赏交流,加深心灵体验。
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情景,并说说从哪感受到的,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理解诗句,朗读体会诗句。
师小结:同学们都描写得十分的感人,……用……来形容……。
想像母亲送孟郊时会说些什么?孟郊呢?
结合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朗读诗句加深体会。
(人人直面所有学习成果,交流就成了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师生之间以学习成果为中介,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无论是津津有味地诵读同学的作品,还是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的成果,抑或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赏识,充满美好的情趣和氛围。师生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中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更进一步加深心灵的体验。)。
(四):发掘人文内涵,丰富精神体验。
师:母爱之厚博难以为报。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用上了这句话。
生说,结合出示句子交流:
1:留学美国的刘婷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说:“妈妈,感谢您对我的培养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之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的发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留法学者唯有奉献终生的努力,去报答养育和培养我们的伟大祖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离开母校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朗读全诗,熟读背诵。
(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臻于精粹的艺术,是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得益于它的音韵美,更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对慈母的颂扬,已成为人类具有共性的最高境界的情感体味,而且不同的读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以上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人文精神,在他们今后的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五):设计课外延伸,激发生命体验。
……。
2、听、唱《烛光里的妈妈》体验母爱。
3、课后阅读、交流有关“母爱”的文章、诗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因此,教者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在结束课堂教学之时,巧妙地布置了延伸性阅读。以自己的情趣和品味与超文本进行对话,让生命的体验上升到体悟、品味、欣赏的境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邻里间和睦、友好。教育孩子做一个尊敬老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谦让的社会风尚。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了解身边邻里友好和睦或者反面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家住几楼?
2.今天,咱们动物王国的新楼盖好了,谁住顶楼?成了大家讨论的问题。(出示挂图)孩子们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略课文内容。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读读,并看哪些词句不明白,做上记号。
2.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读、听,注意纠正读音。
4.指名生读、听,纠正读音。
5.师小结。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记生字字形。
3.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指名读生字。注意:照顾学习较困难的孩子;纠正字音。
(2)开火车读生字。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交流识记字的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识记。)。
(5)齐读;边读边书空;抢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描描写写”的生字卡片。
2.生自由读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3.指名读喜欢的字,并讲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
4.齐读;抢读。
5.组词,扩词练习。
6.对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师作范写,并注意强调书写规范、美观,容易错的地方。
如:“底”字,注意不要把下面的点写掉了;
“溜”字,注意右边上面的那点不能写掉了;
“窗”字,注意下半部分的笔顺等。
7.生书写,师巡视。
8.评价学生书写的情况。注意多激励书写得好的孩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把字写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自由读记。
2.指名读;齐读;抢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找出不懂的地方?
2.汇报学生读懂了什么。
3.质疑,释疑。(注意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来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告奋勇”基础上,让学生用这词练习说话。
4.再读课文,体会中心。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动物的对话,要求读出各小动物的语气并弄清课文的内容。
(2)汇报读的情况。(注意引导学生评议读的情况)在读中体会动物们和睦、友好的气氛,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3)汇报说明哪些小动物不适合住顶楼,哪些可以,为什么?
(小马脚步重;小兔下楼容易摔;小狗要为大家守门看家;老牛爷爷年岁大,行动不便。所以都不做顶楼。)。
(小猴爱攀高,胆子也大,所以可以住顶楼。)。
(4)练习用“因为……所以……”来说话。
5.出示课后练习二的例句,找出其中的几组反义词。
(1)小猴说:“你后腿长,前腿短,上楼容易,下楼难,会摔跟头的。”
(2)再读课文找出其它几组反义词。
(3)你还能说出别的反义词吗?小组来比赛比赛。
6.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
三.小结。拓展。
1.学了这课,你明白了什么?
2.班上交流邻里间互相关心或者闹矛盾的事迹。
3.孩子们学了这课,准备以后怎么表现呢?(生自由发言)。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六
师:……看来,同学们都被诗中那伟大的母爱深深打动了,让我们有感情地把全诗吟诵一遍。
生:老师,我有疑问--孟郊为什么不带母亲一起出门,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呢?(一生突然站起来发问,还有些语无伦次,显然他对孟郊很有看法。)。
师:多有见解!谁听懂他的话了?能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
生:他的意思是说,孟郊口口声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明明已考取功名,完全可以让母亲享享清福,却把老母亲扔在家中不管。他的行动和诗句意思不吻合。
师:(转向提出异议的同学)是这样的意思吗?(该生连连点头称是)。
多会听话,多会理解呀!看来,这确实是个问题。(师凝神思索起来)。
生:我知道孟郊没带上母亲的原因,那是因为他母亲太老了,一路上经不起颠簸。
生:我反对他的意见。在交流资料时,我们知道孟郊的母亲为了让儿子静心苦读,把家里所有的活儿都揽下来,可见她的腿脚仍很灵便。
生:我有补充。从诗句中、插图中可知,孟郊的母亲眼睛还很好使,还能缝制衣服呢!至少可以说明不至于经不起颠簸。
师:这么说来,这孟郊也确实没良心。可他的诗倒是写得句句含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师显得很困惑)。
生:我想孟郊在出门前一定想把母亲带上,但母亲不想拖累他,希望他能更好地建功立业。
生:还有,可能是母亲习惯了田园生活,不愿离开生活了那么多年的故乡。而孟郊十分理解母亲,不想为难母亲。哦,我想他一定会常回家看望母亲的。
生:我觉得他俩的推测都成立:母亲,不想拖累儿子;儿子,不想为难母亲。这是非常高尚的境界,非常伟大的情感!
师:(深为学生的见解折服,十分激动)让我们把这一凝聚着深情的诗句反复吟诵,永远记在心间!(生吟得声情并茂)。
采蘑菇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板书:6+4=。
4+6=。
(3)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把书上59页算式的结果填完整.
(4)交流汇报:任选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大家.
2,教学例题2。
(1)谈话:小红在玩抛花片的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动画.
(3)交流小红抛花片的结果.
(4)在书上写填一填把这个结果用四道算式记下来.
(5)请你想一想,小红再抛一次结果会怎样呢。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按照你的想法可以列哪些算式呢。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和同桌一起找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交流后全班交流.
2,课堂练习第1题。
出示图.同桌活动后全班交流.
3,开火车口算卡片.
4,课堂练习第2题。
比一比,谁说得多.
同桌相互说以后全班交流.
5,课堂练习第3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设计:练习四第1题。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65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