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创作活动,可以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先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的范文,供您参考,或许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
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紫烟--紫色的云雾。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拓展训练。
背两首古诗。
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返、苔2个生字。
2.通过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句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庐山瀑布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诗仙李白写的.。
看课件,直观感受。
学生介绍作者,听。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瀑布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
5.全班齐读。
自由朗读。
朗读,评议,读准确。
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阳光照着香炉峰,香炉峰升起紫色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3)这么绚丽壮美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激流从三千尺的高空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飞落下来。)。
(2)指名反复读。读出壮观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指明读。
进入情景,感受。
自由练习。
比赛读。
反复朗读。
朗读整首古诗。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壮丽神奇、气垫磅礴)。
3.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勒出庐山瀑布气垫磅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比赛背诵。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理由。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瀑布。
板书:简笔画。
教学小结:
泊船瓜洲。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三
1、会认“庐”等4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
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瀑布吗?我来读一首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
(瀑布,叶圣陶,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暗滩,又像阵阵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你们觉得瀑布美吗?自己读读吧。
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写了一首赞美瀑布的诗,这首诗共四句,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的样子和它的壮观气势描述了出来,那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随机识记“庐、炉、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泛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把握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试着读读吧,要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3、谁想读给大家听?(读后学生自评)。
4、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掌握好节奏。
5、自由读。
三、精读古诗,培养美感。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评价的也很到位。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画,要是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其中美妙的画面那该多好啊!这就需要大家细细的去读读诗句,如果再读中遇到困难,可以参看老师给出的智慧囊。
2、出示相关词语注释,请同学读一下。
3、现在就请大家参照老师给出的智慧囊,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大胆的去学习,咱们比比看谁能把这首诗描绘得最美。
4、请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多少说多少。
5、接下来,老师来描述,你们猜老师说的是那句古诗?
7、学生个人静静思考。(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8、全班交流讨论,结合李白的其它诗句如:“白发三千丈”,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再读古诗,体悟美感。
1、经过大家刚才的讨论,可见诗人把这首诗写绝了,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美。请你带着这种美感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2、师生赛读。
3、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起去观赏一下庐山的瀑布。
(出示多媒体)。
五、课堂小结。
学习本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伟大,而且也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不要仅限于课堂中,也要向课外延伸。给大家留一个作业: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庐山的资料。如庐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查找资料中再一次得到美的享受。
【案例反思】。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心里总是以为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总是无法表达出来。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更不知如何把握古诗教学,因此选此一首古诗来讲,虽稍显自不量力但收获颇多。
教学中我基本沿用以下思路: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古诗教学,重在学生个体的内心体验,贵在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的诗文素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本次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古诗教学。
【评析1】。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应匆匆去也。
今天,听了陈老师讲《望庐山瀑布》一课,想到了一个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不能成为一句空话,不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课堂导入,很精彩:用叶圣陶先生写的瀑布导入,配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诗意的朗诵,带着学生很自然而轻灵地进入了课堂的美妙气氛中。可是,朗诵一结束,学生还没有时间回味,就戛然而止,课堂迅速的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理解诗文:在学生欣赏完一段很有冲击力的视频后,让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诗文,然后交流。仅仅过了一小会儿,学生还没来得及细细把视频画面与文字的结合,老师便组织学生开始交流。没有思考的结果,交流是徒劳的。
宁静而致远,我们的课堂首先需要的是安静,学生只有学会了静静的思考,交流才会真正起到碰撞,产生火花,互相促进的作用。孩子的思维是相对简单的,可能一想到一点还没有组织好语言,就把小手举得老高,我们应该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其静静的思考一段时间,把想到的组织好。自己先说给自己听,然后把最好的说给大家听。
我的做法是:当需要一个问题做深入的思考时,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思考与组织语言的时间,是不允许举手的。当到一定的时间后,再让学生举手发言,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控制给学生时间的多少,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后,先让部分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视效果再决定是不是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总之,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静静的思考。不能因为赶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时间,赶场只会让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产生浅尝辙止的思想。
【评析2】。
听完陈秀锦老师的《望庐山瀑布》,眼前不禁一亮,这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情景设置,都环环相扣,意境深远。真是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如浴春雨啊。综观其课堂,虽亮点多多,但也有不到之处,现小释如下:
1、语文课要时刻体现“大语文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可是,执教者却仅仅让孩子对诗句作了一下简单分析,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诗句一点儿没有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尤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诗人将想象、夸张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为了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致,应以此为出发点,把收集到的诗人的类似的诗句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本,感悟诗人,也借此培养学生的浪漫主义情怀。
2、“三”的含义没有明确。为什么诗人经常用“三千尺”、“三千丈”去描绘瀑布,白发呢?这里虽然孩子没有明确提出疑义来,但是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三”在古诗文中含义:三、六、九在古代汉语中是虚指,并非实指,不是说瀑布真的就是三千尺,胡须的确有三千丈,而是指很多的意思。
3、叶圣陶的《瀑布》很美,执教者却只是给孩子朗诵了一遍,我觉得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感悟,去领略瀑布别样的风采。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1.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课件、录音机。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搜集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李白《静夜思》和《赠汪伦》。(课件《静夜思》和《赠汪伦》)导语:这是大诗人李白写的诗,谁会背呢?今天,我们又学习一首李白写瀑布的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李白作诗时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庐山风景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过渡语: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3.出示生字卡(庐、瀑、炉、疑、银、烟、流)谁会拼?(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同桌互读互查)。
4.让学生观察范字(银、烟、流),交流识字写字的经验。
5.有重点地指导识记(“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板书生字)。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7.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课件《望庐山瀑布》)。
8.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课件注释)。
9.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师巡回指导。
10.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中想像: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5.感情朗读:(课件《望庐山瀑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古诗。通过听录音读、跟读、范读、赛读、评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情境背诗。
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小组背,表演背,齐背(配音古筝,师引述望庐山瀑布)。
五、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李白写的古诗,读或背给同桌听。课件:早发白帝城。
六、小结。
是的,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那磅礴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1.抄生字“银、烟、流”每个写一行。
八、板书设计。
见:香炉紫烟瀑布挂前川。
听:飞流直下三千尺对祖国山河热爱。
感:落九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五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
二、品味诗意。
1、解题目,知诗人。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
2、熟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重音的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全班配乐齐读。
3、品味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三、体验情感。
1、品词析句。
预设:
a。“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板书:一水间只隔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何时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预设:
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5、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四、诵读升情。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搜集、欣赏更多王安石的诗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五、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次初读过程中,可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第三次朗读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七
课前透视: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无论从诗句内容还是在学诗体验上,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另外结合教材图文并茂、诗句韵味优美适于诵读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营造学诗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鼓励学生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你们会背古诗吗?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由背诗活动,营造学诗的氛围,实现自然过渡,相机板书课题。)。
2、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本文两首诗的特点,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把观察与说话结合起来,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对话平台。
初读。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识字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研读诗句,体会感情打下良好的铺垫。)。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及时巩固认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写字的水平和良好习惯。)。
研读。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尊重学习的学习主动权。启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
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3、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或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说发现,说理解,说体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中,感悟诗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读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有趣经历。)。
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朗朗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永恒追求。多形式的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了语言积累,从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激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巩固积累,引导方法,为《绝句》的学习做准备。)。
自读。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
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如:“翠”读“平舌音”,“泊”读“bo“不要发成”be"的音等。
(挖掘学生识字经验,引导主动识字。加强识字经验的交流,培养学生多渠道识字的良好习惯。)。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写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中应突出其主要地位,下大力气,抓实抓好。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感悟。
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句内容。
2、启发思考: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3、组内交流。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如:“含”“东吴”
(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创设情境,变“话”为画,有机地转化学习活动,在学生想画、说画、赏画、评画的过程中,理解了诗句的大意,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但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画画”不是活动的主体,只是理解诗意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费过长时间,以免喧宾夺主,偏离重点,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诵读。
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如: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4.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1]黄鹂:黄莺。鹭:鹭鸶。
[2]西岭:泛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冬夏积雪,千年不化。含:从窗中远看西岭白雪,所以用“含”。
东吴: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相关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他在诗歌中热烈歌唱进步的社会理想,表示了对黑暗统治势力的极大轻蔑;他善于以豪迈的笔墨绘祖国壮丽山河,写了许多想象丰富、气势奔放的优秀诗篇。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诗仙”,是人们对他的美称。本诗大概是他在开元十三年(725)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时作。原诗二首,这是第二首。庐山峰岩奇秀,泉瀑飞湍,无限风光。诗人在对壮丽的自然奇景的描绘中,也展现出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
《绝句四首》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这是第三首。诗人在这首七绝中写了四种景物:黄莺在青翠的柳丛中鸣叫,白鹭在万里碧空中飞翔;西岭上千年的皑皑白雪,浣花溪中停泊的万里行舟,构成了一幅明丽清新、开阔生动的图景。描写中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通篇对仗,极为工稳,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锤炼。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八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3个生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故事导入:出示挂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师:写读)。
师:望,庐山什么意思?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板书:李白。
2、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那些了解?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李白这位大诗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学生读生字。大屏出示。
3、学生多次试读。
4、教师示范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在古诗里,每一个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个字就包含着许多具体、深刻的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首古诗。
1、大屏出示自学自学小建议:
2、汇报交流。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大屏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体会诗人情感。
六、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七、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师:诗人李白写出了他们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象一幅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现象着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来。
八、课外拓展。
师: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笔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现代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课前我先让学生看有关庐山风景的视频,再通过谈话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也去过庐山,看到了这么美的风景,而且还把他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望庐山瀑布》。
二、读诵课文。
1、了解李白,先生讲,再帮忙补充。
2、了解李白的其它古诗。
3、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找朋友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4、理解古诗。
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九
2,学科: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一、读通,读顺古诗.
二、认识1个生字,会写6个字.
三、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李白的古诗.
四、准备自学卡片。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1,理解”瀑”这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悟诗情,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3、填写自学卡片,交流讨论内容.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朗读古诗的节奏美.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材分析。
象力的同时,也应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教学重点是感悟诗情,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教学难点是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和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方法。
本首古诗语言精辟,朗朗上口.读起来给人以气势恢宏之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范读、评价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开火车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听读,自读,带着情感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意境,让生自学古诗,并填写自学卡。吟诗,诵诗.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很多学生都能读出不同的感受来.通过这种感受进而来理解古诗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的美好意境.
当讨论交流完古诗诗意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名学生朗诵古诗,其他学生想画面.最后出示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来作较学习.设置了这样一文本情境:当我站在瀑布脚下,我看到了____,想到了________.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悟诗情,重点体会”生,飞,挂,落”等词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导学:。
(教学意图:通过“瀑”字引出瀑布这首诗,利用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了解了瀑布的样子。)。
二、自学:一)整体感悟:老师来读古诗,然后你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注意了什么?(生回答:注意了节奏,重轻音)画出节奏,重轻音,生自已再读古诗。(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范读来指导朗读,并让学生学习朗读古诗需注意的问题.)。
(二)出示自学问题:你看,我们都会朗读古诗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生读)但,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节奏,重轻音。更要读出自已的感受,读出自已的韵味。下面你就自已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找一找,划一划关键的字,词,句。并把自已的感受写在交流卡上。
生自学三分钟,师巡视学生自学,指导填写自学卡片。
(教学意图: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做的`一项工作,指导方法更是如此。)。
三、点学: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通过自已的学习来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吧!
b:我读懂了“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一样挂在山的前边。师点拨:诗人站的角度在哪?这里的“挂”字当什么讲,可以换哪些词?师演示“挂”,一个挂字把瀑布写活了,一个挂字让我们看到了这瀑布的壮美。请你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生配乐朗读)。
c:我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崖上飞泻下来。点拨:你认为这瀑布有哪些特点?水流快,瀑布很大。从哪些词都看出来?生回答:“飞”字,师板书:飞。真的有“三千尺”吗?生:没有。作者把瀑布的大夸张化了。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夸张。请我读出自已的感受来。
d:我读懂了“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你怀疑好像是银何从九天上落下来。理解“九天”天的最高的一层。你认为这瀑布怎样?读出你的感受来。
总结:孩子们,你认为这庐山壮观吗?你认为这瀑布美吗?那就请你闭上眼睛,我让一名学生配乐读诗,你们想像一下这美好的景色吧!
设置情境:站在瀑布脚下,我看到了————,啊,——————真————————!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不仅如此,更感到作者运用了大胆夸张,比喻想像手法的精辟,快来看一看,李白的另外一首诗: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从这首诗里找一找作者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
五、总结:是啊,这诗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魂宝,这千百年来传颂的佳作,让我们赏心。
飞
挂
落
六、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古诗,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教学是一个难点。讲多了,意境没了,讲少了,体会不到意境之美。所以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读为手段来让学生进行自学与汇报学习,并在汇报交流中,我点拨引导了重点的字,词以及作者运用的精妙的手法。板书采用板画形式并把重要的词“生,飞,挂,落”写在了板画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板画来理解诗意,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用词精妙。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不够强,不能很好的说完整话,有时还带有口头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强调。而且还感觉到自已还有一点强势,有时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思路去学习,破坏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
改进措施:
1,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意境。
2,在教学中应适当运用教学手势来帮助理解内容。
3,注意强调学生说话时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不要带口头语。
4,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自学方法应给予指导。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1、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读悟结合。
新授课。
一课时。
课件。
一、导入语。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古诗两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再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
三、再度古诗。
要求读流利。
四、识记生字。
1、默读古诗,边圈生字,边识记生字。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庐山瀑布香炉疑问紫烟流水银河抽烟。
面对权威,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
吸烟对人体有害。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做指导)。
4、文中识字(学生再读古诗)。
五、感悟古诗。
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适时做指导——学生练读,小组合作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配乐入情入境读古诗。
2、看一看: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与同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问一问: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指导写字。
学生仔细观察“炉、流、银”三个生字,说书写要点,学生对照前面的范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对照——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适时示范讲解——学生再次与范字对照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尽量写到范字那样美观。选“流”字对学生进行字理教育(因为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错)。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一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六、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次初读过程中,可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第三次朗读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必定能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积累量。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成果,又可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当堂背诵《望天门山》一诗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外积累的时间和机会。教师的范背更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地去积累更多的好诗文。这样做,不但充分发挥了语文课本工具书的作用,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效果显而易见。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1.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课件、录音机。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搜集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李白《静夜思》和《赠汪伦》。(课件《静夜思》和《赠汪伦》)。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李白作诗时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庐山风景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过渡语: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3.出示生字卡(庐、瀑、炉、疑、银、烟、流)谁会拼?(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同桌互读互查)。
4.让学生观察范字(银、烟、流),交流识字写字的经验。
5.有重点地指导识记(“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板书生字)。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7.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课件《望庐山瀑布》)。
8.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课件注释)。
9.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师巡回指导。
10.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中想像: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5.感情朗读:(课件《望庐山瀑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古诗。通过听录音读、跟读、范读、赛读、评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情境背诗。
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小组背,表演背,齐背(配音古筝,师引述望庐山瀑布)。
五、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李白写的古诗,读或背给同桌听。
课件:早发白帝城。
六、小结。
是的,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那磅礴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1.抄生字“银、烟、流”每个写一行。
见:香炉紫烟瀑布挂前川。
听:飞流直下三千尺对祖国山河热爱。
感:落九天。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三
1、师:庐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本学期我们学了一篇和庐山有关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令人流连忘返,有谁知道庐山还有哪些景物也吸引着四方的游客。
2、师述:是啊,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庐山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并指导生字)。
3、谁来读课题。
5、一起读。
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号清莲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的诗篇喜爱至极,所以给他这样的称号。
生: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六岁时在庐山的黄岩瀑布写的。(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艳万丈长。”世人又称为“诗仙”。)。
1、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2、请一组中的四个同学开火车一人读一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再读。
3、我们读的时候究竟应该怎样停顿呢?再读(自己练一练)。
4、咱们全班一起读。
1、别看这首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它可为我们描绘了不少的景物,请大家用笔在书上圈一圈。
(1)、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从哪儿知道的?
你们读了这一句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谁能联系这句诗,说说你所看到的?
说得真精彩,能通过朗读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吗?(男生齐读)。
(2)、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
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说的太好了,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吗?还有谁想读。
喜欢这句话吗?女生齐读。
3、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真是雄伟壮丽,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读着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美景,也体会到李白用词的巧妙,你最欣赏哪个词?
生:老师,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
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
生: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句)。
生:老师,银河是不是神话中说的,把牛郎、织女分开的那条河?
生:我奶奶告诉我,银河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师:银河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在民间传说中它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生:“九天”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生:“危楼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难怪他被世人称为“诗仙”。
4、师:现在,咱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吟诵一下这首诗。
1、师:大家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美妙的景象?(放瀑布的录像)。
2、此刻你就是诗仙李白,站在了这美景面前,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他只是在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吗?他还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板书:热爱祖国河山)。
4、让我们也带着这种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来读一读。一组读一行。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齐读。
带上感情起立读(配乐)。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的《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师:(由衷地赞美)瀑布不但看起来美,吟诵起来也美,我想唱起来就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用你手中的画笔把庐山瀑布的美景画下来,然后再为你的画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四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13课的其中一首古诗。诗题内涵丰富,点明地点和事件。本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紧扣“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了庐山的瀑布之景。仅用28个字就将庐山瀑布的动态特点等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凝练,画面丰富,是学生品析词句、发挥想象、运用语言文字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处于第二学段的学生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感情”,这首古诗的语言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可能三年级多数学生已会背诵,但不一定理解诗意,对诗歌的情感体验缺乏认识,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适当点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感受,去与诗人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境,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3.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吟诵古诗吗?老师这儿有几句古诗,提醒你们在吟诵时要吟出诗味儿,谁来试试。(播放音乐,出示古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庐山的多姿面貌。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这是庐山的缥缈云雾。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庐山的灼灼桃花。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这是庐山的幽幽高峰。
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下庐山的瀑布,谁来读读课题。(出示: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讲授】解诗题,知诗人。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诗人在游览庐山的时候写下的。)那你知道诗人是谁吗?(出示ppt)谁来读一读。
三、【活动】读通古诗。
都说匡庐奇秀甲天下,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云雾,尤以瀑布名传天下,同学们想不想随着诗仙李白去详细领略一番呀。今天老师为我们的此番游览安排了三个活动,有没有兴趣呀?谁来读读活动一的要求。
活动一:读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小组活动。
四、【讲授】学习生字,读通古诗。
哪一组先来展示?读得字正腔圆。谁再来试试?
这首诗中藏着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紫、尺、疑”“紫”是平舌音,谁来给他组个词,(紫色……)这也就是它在诗中的意思。谁来说说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紫”
生字我们已经学好了,古诗也一定能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五、【活动】读懂古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谁来读读活动二的要求。
活动二:读懂古诗。
1.读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和批注,试着理解诗意。
2.组内说说诗意,讨论不理解的诗句。
六、【讲授】说说诗意,读懂古诗。
哪一组来展示?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好像白色的绢绸悬挂在前面的水面上。你也来读读这句话。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你也来读一读。
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你来读出这壮观的景象。
谁来和老师配合着说说诗意。一年夏秋之交,阳光明媚,我来到庐山,远远望见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烟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紫色的光芒……说的很好,老师似乎身临其境。
理解了诗意,诗就能读得更好,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老师看到了气势磅礴的瀑布。谁再来试试?瀑布飞流直下的壮阔景象出现在老师眼前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七、【活动】读出诗境。
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呢?谁来读出活动三的要求。
活动三:读出诗境。
1.品读诗句,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2.组内选择一个场景,发挥想象,并描述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八、【讲授】想象画面,读出诗境。
谁来说说香炉峰上的场景。
“日照香炉生紫烟”:。
(1)紫烟,从哪儿来的?你能读好这句诗吗?“生”这个字被你读得很好。你也来把诗句读一读。
(2)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到了什么?(气势磅礴)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紫烟”这个词被你读得活灵活现。男生一起读。
(3)老师发现不少同学突出了“生”字,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了烟雾的什么特点?(有灵气)读出烟雾的灵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样的场景你给他取个什么名字?(生紫烟)。
这团烟雾是这么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远远看到的瀑布的场景。
“遥看瀑布挂前川”:。
(播放瀑布声)这川瀑布真()。(大、活)。
(1)这川瀑布真活泼。你从哪儿看出来?(“挂”)如果你是那个瀑布,你会怎么落下来?(一泻而下)你来读出这川瀑布的活泼。这川瀑布真活泼,女生读。
(2)这川瀑布真大。你从哪儿看出来?(遥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瀑布。(气势磅礴)你来读好这种感觉。这川瀑布真大呀,男生读。
(3)这川瀑布真急。从哪儿看出来?(乱)你能给他换个词吗?(飞、溅、打、砸)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乱更能体现雨大和急的特点)你来读好这杂乱的感觉。这川瀑布真急呀,齐读。
这样的场景你也来给他取个名。(挂前川)。
这场瀑布落得急,哪一组来说说瀑布泻落的场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
(1)“三千尺”给你怎样的感觉,从哪里看得出来?真的有“三千尺”吗?(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直下”,是什么意思?这川瀑布落地有声,气势汹涌。师示范,谁也来试试?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你也来试试。齐读。
(2)这泻落而来的瀑布震惊了诗人,映亮了天空,这川瀑布美不胜收,来给这个场景也取个名字。(三千尺)。
飞流直下的瀑布给了诗人怎样的错觉?哪一组来说说诗人的内心感受。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看到了(飞流直下的瀑布),不禁感叹这么美的景象,难道是天上的银河!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图片)看着这些图片,想到了哪些词?(壮观,明洁,融为一体)。
瀑布如银河一样的汹涌。你来读一读。(引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如银河一样清澈,你来读读看。(引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如银河一样壮观。读好这种感觉。(引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场景我们取个什么名字呢?(落九天)。
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场瀑布给了诗人奇妙之感,你觉得诗人喜欢这瀑布吗?“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将这瀑布比喻成了从九天而落的银河,真是奇伟瑰丽,美不胜收呀!难怪诗人沉醉于此了。(板书:醉)让我们带着陶醉之意再读诗题。
这川气势磅礴的瀑布让诗人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谁也来望着这庐山美景来背一背?(播放图片和音乐)让我们一起陶醉于美景做一回小诗人。
九、【练习】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用你俊秀的字体把庐山的瀑布描绘出来,比一比谁笔下的庐山瀑布最好看。(抄写《望庐山瀑布》)。
这庐山瀑布的美景真是奇特,难怪诗人沉醉其中。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来吟诵这首古诗。
十、【作业】课后作业。
这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把我们紧紧吸引,课后同学们用画笔或文字将《望庐山瀑布》所展示的美景描绘出来。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五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庐山的飞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先瀑、玉帘泉、黄龙潭、鸟龙潭等,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庐山的飞泉瀑布,请欣赏)。
2、唐朝大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在这儿,曾用诗篇赞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诗)。
二、熟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题目,然后齐读。
再说说从课题中你能知道什么?
庐瀑。
生字区别。
卢爆。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三、
赏析古诗。
1、谷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想信同学们一定能借助字典,结合书中的注释,插图,展开想象,读懂这首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点拔,评议。
(1)你读懂了什么?
(2)“学贵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读这首诗,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4、自由读整首诗,你认这哪些字或词用得好?为什么?
重点品味“生”“挂”“飞”“三千尺”
相机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诗。
秋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体会夸张的写法)。
5、指名上台朗读这首诗,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6、
总结。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了瀑布尽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四、拓展延伸。
1、学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老师也不由自主想起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2、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3、《望庐山瀑布》和《瀑布》比较,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原因。
五、作业。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篇十六
1、掌握生字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4、激发学生搜集、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文字产生联想,想象香炉峰紫烟缭绕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教具准备:有关瀑布的录相标有节奏和重音的诗句。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2、指名背诵。
3、我们班的孩子真是聪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写景抒怀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注意生字“庐”和“瀑”的读音及字形。
4、课题中的“望”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欣赏那飞花碎玉,气势磅礴的美景吧!(播放录相)。
5、看了刚才的录相,你最想说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诗仙李白观赏了庐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挥毫写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点拨字形。
3、请放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疑难之处,讨论释疑。
5、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学懂了哪句诗,来汇报一下。(相机指导学生板画)。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
假若一层楼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当于多少层楼房的高度?
7、小组学习,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的语言来说一说。
8、吟诵着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吟诵,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全诗,试着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强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就怎样标。
2、屏幕显示标有节奏及重音的诗句,试着轻声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真正做到“读出声、读形、读出情、读出神。”)。
3、教师范读。
4、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5、小声背诵。
6、男女生比赛背诵。
四、拓宽思维,积累运用。
2、集体交流。
五、课外延伸,积累古诗。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是个古诗爱好者吗?你想成为一个“腹有诗书自华”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去搜集李白的诗篇,让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诗歌大荟萃”主题队会中,大显身手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66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