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过度劳累和浪费资源。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来设置优先级,以确保重要的事情得到优先处理。计划的达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一
乙脑应种儿童126人份,实种119人份;接种率为94.44%,a+c群流脑应种儿童217人份,实种202人份;接种率93.09%。甲肝减毒应种儿童39人份,实种32人份;接种率82.05%。麻腮风应种儿童103人份,实种97人份;接种率94.17%。a群流脑第一针应种21人份;实种16人份;接种率76.19%,a群流脑第二针应种5人份;实种3人份;接种率60%。
2、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通过疫情网络及时、准确的上报每一例传染病,并按照上级要求专人专报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疫情报告制度,按通过疫情网络及时、准确的上报每一例传染病,并按照上级要求专人专报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疫情报告制度,按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上墙。从2020年1月1日截止目前共发生法定传染病17种912例,发病率为1027.82/十万,无死亡。二类疫苗:狂犬疫苗118人份。
根据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我县共发生法定传染病乙类11种633例,其中肺结核448例。发病率为504.7/十万,占总发病数的70.7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72%;乙肝51例,发病率为57.46/十万,占总发病数的8.0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5%;麻疹78例,发病率为87.87/十万,占总发病数的12.3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1%;甲肝30例,发病率为33.79/十万,占总发病数的4.7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81%;皮肤炭疽5例,发病率5.63/十万;占总发病数的0.7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梅毒9例,发病率10.13/十万;占总发病数的1.4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细菌性痢疾1例,发病率为1.12/十万;占总发病数的1.11%,与去年同期相比无变化;丙肝7例,发病率7.89/十万,占总发病数的0.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5%。肝炎(未分型)1例,发病率1.12/十万,占总发病数的1.11%,与去年同期相比无变化;戊肝2例,发病率为2.25/十万,占总发病数的0.32%,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淋病1例,发病率为1.12/十万,占总发病数的0.16%,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
其它感染性腹泻8例,发病率为8.17/十万,占总发病数的2.8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6%。
手足口病1例,发病率1.12/十万,占总发病数的0.3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
流行性感冒1例,发病率1.12/十万,占总发病数的0.3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
3、鼠疫防治工作:按照国家鼠布基地、省卫生厅的安排,要求我县从201x年独自完成鼠疫监测防治工作以来,我县结合新修订的《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和省、州地病办2020年鼠疫防治工作计划,我中心安排业务人员组成鼠疫监测工作队开展了我县2020年鼠疫监测防治工作。
截止目前:
一是主要宿主密度调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境共4种21个样方计5.25/hm2以12h夹日法调查青海田鼠密度,布铗4453盘,捕鼠614只,青海田鼠平均密度为116只/hm2,对所捕获的青海田鼠全部进行体尺测量,并观察其年龄、性别及发育程度。二是野外夜行鼠调查:选取河岸阶地、高山草原、高山草甸3种生境,以熟油花生为饵,用五米夹线法共布铗1710盘进行野外夜行鼠调查,共捕鼠22只,其中高原鼠兔1只、青海田鼠17只、藏仓鼠4只,总捕获率1.29%。
三是媒介昆虫监测青海田鼠体蚤调查:对青海田鼠数量调查所捕获的614只青海田鼠全部进行单只装袋、处死后毛刷梳蚤,染蚤鼠355只,获蚤604匹,其中直缘双蚤指名亚种180匹、细钩黄鼠蚤421匹、青海双蚤3匹。总染蚤率57.82%,总蚤指数为0.98。青海田鼠巢穴蚤调查:2020年5-9共挖青海田鼠巢穴29个,带蚤巢29个,获蚤2599匹,其中直缘双蚤指名亚种717匹、细钩黄鼠蚤1872匹、青海双蚤10匹,总染蚤率为100%,总蚤指数为136.79。野外夜行鼠体蚤调查:对野外夜行鼠调查所捕获鼠22只全部进行梳蚤,均未获蚤。四是鼠疫细菌学检验:鼠疫细菌学检验所获动物材料621份,分离鼠疫菌2株。其中检验活体青海田鼠614只,未检获鼠疫菌,检验自毙材料7只,其中青海田鼠7份检获鼠疫菌2株,其余均未检获鼠疫菌。青海田鼠体蚤分组进行鼠疫细菌学检验计46组604匹。其中检验细钩黄鼠蚤21组421匹,检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22组180匹、青海双蚤3组3匹,进行检验均为阴性,未检获鼠疫菌。对检获的2株鼠疫菌送省疾控中心由其代为转送致上一级鼠疫管理中心作进一步的鉴定。五是鼠疫血清学检验:鼠疫iha检测青海田鼠血清共186份,其中田鼠血清156份,犬血清30份,均为阴性。
4、包虫病防治调查工作:我局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任务要求,完成了今年各项指标任务。一年来,根据本年度工作要求和包虫病各项工作实施方案初步完成了本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是健康教育宣传:在全县范围内共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5次,发放宣传材料13711余份,以广播电视等为宣传载体进行大量宣传,受教育人次达到4.085万余人次,制作宣传横幅8条、宣传展板12期。在接受健康教育宣传的人员中进行了320人的知晓调查,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二是查病治病、副反应处理:全年完成我县普查任务17722人,查出包虫病患者6451人,发现新病人19人,且对查出病人给予全程免费治疗,并将病人就诊、药物发放及跟踪治疗记录录入电脑。目前共计治疗病人6393人。对300名包虫病病人给予药物副反应处理,其中86人建议做进一步肝、肾功检查。对药物副反应117人给予保肝护肝药物、止疼药物等处理。三是培训:今年对农牧民群众、学校师生以培训班的形式开展包虫病健康知识教育,开展县级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57人。对全县农牧民群众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宣传23次,覆盖人群达到32440人。四是手术治疗:本年度我县经过b超检查确诊可手术治疗的22名包虫病人推荐至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5、结核病防治工作。
截止目前,我县就诊的初诊患者173人,发现结核病患者共45人,涂阳患者19人,涂阴患者24人,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共85人。对确诊的结核病人按规定为病人建立档案,按照相关程序上报上级部门。
6、艾滋病监测工作: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县充分认识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和总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县卫生、计生局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县直属医疗机构及区中心卫生院负责人任成员的艾滋病防治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疾控中心)。二是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措施。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一名人员专门负责艾滋病防治联络工作,健全了宣传、学习、培训、信息上报等工作制度。为单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截止目前,共组织宣传活动15次,发放宣传品2种,共3522余份,接受宣传人员达1054余人次,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全县企业负责人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7、碘盐监测工作: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地方病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碘盐检测方案2020年修订的通知》(川疾函〔201x〕66号)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主管领导的带领下,分两组对我县5个乡20个村开展随机抽取的300份碘盐。按照了宣传碘盐知识和碘盐常规监测工作。
检测结果:按照检测方案的抽样方法,在全县5个乡,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全部开展检测,检测覆盖率到达100%,共抽取盐样300份,合格碘盐296份,不合格4份,无非碘盐,碘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7%。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二
全力打造“医护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五比五看五带头”、“三好一满意”、“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先锋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党性锻炼。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组建了党员积极参与的“5+1”技术服务团队和全科医师、公卫医生为主的签约服务团队,目前签约服务率达到了98.5%,党员干部在签约服务和大病救治等健康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通过优化医疗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开展“一站式”结算,窗口单位提供便民服务措施,方便患者就诊就医。
3、注重抓落地见效”
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卫生计生重点工作相结合,去年局党委研究确定党建工作重点任务5类14项,业务工作重点任务6类12项,全部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行事历,明确了包抓责任人,确保党建和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去年七一前,局党委组织开展了以“六个一”为载体的庆祝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坚持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弥补了短板。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三
20xx年是贯彻落实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深入贯彻落实xx大、xx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实施,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快速提升。一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从20xx年的3县(市)3家扩大到20xx年6县(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涵盖了所有县级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实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00%全覆盖。二是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完成率75.6%。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已100%达国家标准下限,在此基础上,全市选择20家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已全部动工建设,其中横荷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大楼已峻工启用。全市乡镇卫生院配备x光、b超和必要的检查、治疗设备及一台救护车等“五个一”医疗设备配置完成率达70%。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干人员学历提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xx区、xx县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三是对口帮扶深入开展。积极推进广清医疗对口帮扶、探索市属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积极探索省级三甲医院托管县级人民医院。广州14家医疗卫生机构与12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托管连xx县人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与xx县共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市中医院托管xx县中医院,市人民医院托管xx县人民医院和连山县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帮扶英德、连州、阳山等县(市)妇幼保健院。在托管帮扶工作中,所有托管单位均派出医疗骨干常驻受托管单位,对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传、帮、带,迅速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当地医院门(急)诊量、住院人次同比均大幅增长,县域、市域内住院率均比去年有所提升。四是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制定出台《市卫生计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大社会办医扶持力度的意见》,严格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取消社会资本办医的规划限制。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放宽医师多点执业条件。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快美林湖附属医院(拟设置为三级民营医院)建设。截止目前,全市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共1226所,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48.2%,其中一级以上民营医院占全市医院总数的54%,床位数和服务量分别达到总量的19.6%、8%。五是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通过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托管帮扶、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推进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政策,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人民医院开展双向转诊试点工作。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扎实推进计生工作。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生育水平保持稳定、适度。全市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93.21%,政策外多孩率0.61%;出生人口性别比105.34,达到省要求的控制目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地区全覆盖,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11.24%。全市常住人口出生47001人,出生率12.33‰,自然增长率6.01‰;完成省下达我市全年人口计划指标(即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控制在5.1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通盘考虑,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做到坚持计生基本国策不变,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生“一票否决”制不变。二是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积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善再生育审批和出生人口信息报告制度。截至今年9月30日,我市共受理“单独两孩”申请5890例,审核5822例,已办结5770例(其中同意予以登记5735例)。三是夯实计生基础。市、县两级卫生计生行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基层计生队伍保持稳定,全市每个村(居)委会均配有1名以上的计生专干,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与村“两委”干部同等待遇。分期分批对全市乡镇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及各类专职管理人员、村(居)计生专干进行业务培训。计生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达到省人均33元以上的要求。四是落实经常性工作。扎实推进优生健康惠民工程,实现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开展地区和目标人群全覆盖。新生儿地贫基因检测任务全面完成。不断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兑现率均达100%。健全依法行政长效工作机制,依法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管理。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打击力度,健全查处“两非”长效机制,促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渐趋正常的态势。加强区域合作,完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职责试点工作和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与公安、社保和民政等部门的人口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工作,发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作用。
(三)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市疾控中心改革全面完成,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独立设置运作。重大传染病防控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加强急救体系建设。各县(市、区)均建设统一的“120”指挥平台,挂靠在当地人民医院,配备200平方米业务用房,每个乡镇急救站配置一辆急救转运车,负责辖区内院前急救调度、现场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等工作。三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增加到每人每年40元,比20xx年增加25元。国家规定的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推进。四是抓好妇幼保健工作。积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以及母婴保健法等“两纲一法”。市妇幼保健院全面完成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等两癌筛查任务,共筛查16221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3.42/10万;婴儿死亡率2.11‰,分别比20xx年下降14.58/10万、4.71‰。五是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个、省卫生城市3个、省卫生县城(区)3个、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114条。目前市区正结合“五城同创”,稳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四)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规范医政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年度校验、设置审批、医师执业管理。组织开展大型三级医院的巡查工作。组织开展医疗机构的血液净化工作的检查。组织开展全市中心血库、贮血点督导检查,加大血液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二是广施便民惠民措施。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市属医院开通微信服务平台,进行预约挂号、支付、健康知识宣传、医患交流等。三是组织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完成xx市含光医院、xx县人民医院和连xx县人民医院“二甲”的评审工作;xx市人民医院于今年1月经市医院等级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拟于20xx年申请完成三甲预评审工作;xx市人民医院拟于今年12月申请为三级综合医院;xx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动工;清新区人民医院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市中心城区北部大型综合性医院;xx县人民医院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建成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并增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阳山分院”牌子,按“二甲”标准抓紧建设;连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于今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并启动了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
(五)推进中医强市工作,中医药建设迈出新步伐。市编办同意市卫生计生局中医科单独设置,负责指导全市中医工作。xx市、xx市、xx县、xx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全市82.97%卫生院和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中药房或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15项以上,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5项以上。市中医院成立市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xx区、xx市、xx县建立县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xx市、xx市、xx县、xx县中医院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市-县-镇-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六)法制建设力度加大,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能力增强。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清理卫生计生年行政审批项目,市卫生计生局保留审批事项17项(市本级保留12项,国务院和省新下放5项),调整下放了一批卫生监督行政审批事项给xx区。在局医政科加挂行政审批科牌子,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办理。认真贯彻实施“一网式”行政审批制度,完成“一网式”审批业务705宗,提前办结率为100%。二是综合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打击买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出租承包科室专项行动、医疗卫生和传染病防治专项督查、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专项稽查、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机构的专项检查、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情况摸底调研、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置专项督查、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献血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督查、进一步做好放射诊疗工作。三是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成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领导小组,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网络,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县(市、区)。
(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风行风建设得到加强。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以“守纪律、讲规矩”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争先创优活动,弘扬“广东医生”精神。围绕“九不准”和“五不准,五严守”规定,深入开展深化政风行风专项治理工作,防止“四风”反弹。积极开展“正风”行动和“公述民评”活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改进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公布投诉电话、电子邮箱,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主动接受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
(八)统筹兼顾,其它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卫生人才智力扶持山区、农村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免费培训、基层卫生院骨干人员学历提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继续做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紧缺适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宣传工作。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生政策调整、重大疫情防控、医疗卫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健康知识等中心工作,强化主动宣传。三是有序推进扶贫双到、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双到工作任务。联合消防局开展医院消防安全检查,联合市质监局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
(一)深化医改进展不平衡。公立医院的改革还不够深入,筹资模式、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管理等深层次问题仍需不断探索,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改革尚需突破。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增多,但服务数量占比低,质量不高。
(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基层人才外流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现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南北地区分布不平衡。县级财政对医院的支持力度不够,医院发展资金筹措困难。基层病人外流现象严重,除连州外,其它县(市)均达不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的国家要求。
(三)信息化建设不能适应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卫生信息化整体水平偏低,软硬件建设滞后,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不高,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全市流出人口年平均约60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约18万人,人口流出规模大,计生服务管理难到位。农村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基层计生工作难度大。
(五)医疗卫生领域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公立医院过度检查和治疗、商业贿赂和医患关系紧张现象依然存在,医疗服务监管和行业作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一)20xx年主要工作思路。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继续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国家计生政策调整,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为20xx年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打下基础。
2.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坚持计生基本国策不变,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生“一票否决制”不变。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3.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乡镇卫生院“五个一”医疗设备配置,完成村卫生站“公建民营”项目。
4.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支持社会资本举办机构。
5.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强病情监测和分析,落实项防控措施。
6.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按照省的实施方案,加强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格局,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医患双方满意度。
8.切实抓好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坚持从严要求、问题导向、以上率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好行风建设“九不准”、“五不准、五严守”等要求,改进卫生计生政风行风。
(二)十三五工作主要工作思路。“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要以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北部地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二是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提升报销比例、减轻群众负担。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三是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90%病人不出县的目标。四是扶持社会力量办医,构建多元办医格局。五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六是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构建智慧医疗,推进健康建设。
2.继续坚决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二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优生健康惠民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加强新型家庭文化建设,引导群众逐步消除性别偏好。加强打击“两非”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优化人口结构。四是积极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两项试点”,深化区域协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整合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资源,稳定和加强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推进计划生育群众自治。
3.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针对传染病流行与防控实际,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埃博拉等传染病防控能力继续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综合防治。推进精神病医院和职业病防治医院建设,强化精神卫生和职业卫生工作。
4.规范依法行政和综合监督。进一步卫生计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衔接,完善相关职能转移和行政审批取消调整后的监督办法。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抓好各类专项行动的落实,规范卫生计生管理服务行为。
5.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名药”战略,全面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作用。
6.继续抓好行业作风建设。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好创建廉洁诚信医院建设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九不准”规定,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推动行业作风持续好转。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四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卫生计生事业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到位,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支持卫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二)树立把健康融入所政策的发展理念,推进健康xx建设。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三)多措并举提高各级医院诊疗服务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好省《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相关倾斜政策,加大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二是加强与对口帮扶xx的上海市肺科医院及市级三级医院沟通协调,加大对xx医疗机构的驻点帮扶力度和人员的“传帮带”;三是以上海市肺科医院白玉兰远程可视教学培训、北京尤迈远程会诊医疗精准扶贫项目为契机,在区级医院积极引入和开展远程会诊工作,快速提高医院在大病、疑难病方面的诊疗能力。
(四)加大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乡镇(街道)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人才引进资格放宽到大专以上,引进人才;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标准或给予专项生活补助,留住人才。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五
深入贯彻落实医改会议精神,制定各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职责;完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019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率99.8%,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9%,实现了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建立健全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障(险)+疾病应急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的.大医保制度框架;全县截止11月底,药品采购金额为9008.63万元;标准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拨付补助资金225.1万元;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任务。
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抓好分级诊疗、将县外住院患者比例控制在20%左右,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三家县级医院对对四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和帮扶。二是加强医疗管理及监管,加强医师执业管理,对全县执业(助理)医师进行了医师定期考核法律法规笔试考试,854人参加了考试,对全县执业(助理)医师(一般程序)424人进行了操作考核。加强传染病管理。全县共培训医务人员1400余人,其他专职人员620余人,共培训21场次。三是联合公安局深入推进依法打击“医闹侵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有效治理就医环境。
三、巩固“国优”成果,计生服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二是做优做强信息平台,确立8个监测预警点,做好人口统计数据动态监测分析,积极推行网上办事和“三证合一”工作;三是建立计生工作预警机制,2017年,全县共出生5665人,政策符合率为99.9%,出生率为10.49‰,自增率为5.85‰,出生人口性别比100.39。四是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五是推行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六是落实奖励扶助政策。
四、精细化管理,促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新加强。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二是明确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三是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公卫项目规范开展。四是加强项目培训,提高知晓率和服务水平。五是强化监管,规范资金使用,截至目前,共拨付公共卫生服务资金1283.13万元;六是扎实规范开展,各项目取得实效。
五、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健康扶贫取得成效。
一是精准识别,摸清底数。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569户、8689人,按照“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原则,实行一户一档管理;二是强一支大病帮扶队、一支签约服务队、一支医疗专家队、一支巡回医疗队“四支队伍”建设,实现精准发力;三是突出10个全覆盖,力争将工作做实做细;四是扎实开展预防和控制因病致贫控增量、减存量,助推健康扶贫工作;五是完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六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七是以浓厚的氛围宣传政策,不断提升政策宣传知晓率。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六
一要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按照集中和自学相结合,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通过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认真研读习近平系列专题论述摘编等方式,真正学通弄懂。二要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认真履行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党委会、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重大事项报告、党务政务公开等制度落实,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三要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抓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形成“爱岗敬业、文明诚信、服务优质”的卫生计生核心价值理念。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警示教育和约谈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同时在医院倡导开展以“尊重为本、关怀为先”的医德医风建设。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七
根据市文明委杭文明字[2015]04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卫生行业是窗口行业,其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市卫生局领导班子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大力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廉洁奉公,重大问题经集体研究决定。坚持卫生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为卫生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
1、健全组织,完善网络,积极实施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我市在被确定为全省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市)后,围绕初保示范县(市)工作要求,自我加压,调高初保指标,扎实做好初保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一是健全管理组织。调整了以分管市长为主任的市初保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确定专人办公。市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及时相应调整了初保工作管理组织,形成了“政府、部门、乡镇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了高标准的“杭城市2015~2015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价指标”,下发了《杭城市2015~2015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完善服务网络。结合区域卫生规划调整,设置了非营利性的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广大农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三是预防为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了中小学在校学生碘缺乏病病情普查,对缺碘学生进行科学补碘;加强高危人群性病监测,将性病艾滋病预防性体检列入相关人员体检许可项目;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
2、积极推进基层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卫生局按职责管理。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2015年9月份起将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资产等划归市卫生局统一管理,有力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宏观调控和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了卫生院管理体制。二是合理调整区域卫生规划。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按照市场需求和功能定位,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将原有33个乡镇卫生院按照行政管辖撤并为22个乡镇卫生院,并新设立了四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而使基层卫生机构的功能得到明显加强。并设立了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满足了广大农民患者就诊需要。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办医。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形势和广大群众就诊的需要,我们采取适度的原则,引入民间资本投入承办医疗机构,大力扶持华泰医院等民营医院的建设,通过有序竞争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3、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我市2015年被确定为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平稳,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以来,主要在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方面下功夫,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一是修改完善了《杭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二是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在严格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合理竞争,确定了187家定点医疗机构。市卫生局与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签定了《医疗服务责任书》,明确了定点医疗机构的'13项职责。同时,健全了基金管理、审计监督、奖惩、公示、投诉等各项制度。去年11月,我局还主动要求市审计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三是方便群众,取信于民。为方便群众,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办公地点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并按月公布费用补偿信息,主动接受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搞好这项工作。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正常,2015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88.63%。
4、积极推进卫生单位运行机制综合改革。
心)会计财务统管工作,实行财务公开,不仅减少了会计人员,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为基层卫生单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建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强化了财务规范管理意识。四是规范了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在全市卫生单位全面实行了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和向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清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医疗收费不正之风。
5、全面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为全面提高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和引导。一是严格执业准入制,明确规定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在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方可上岗;对全市各基层卫生单位聘用的非技术人员及时予以清退;实行乡村医生竞争上岗制,保证了乡村医生队伍的质量。二是鼓励医学科研和进修,对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实行配套奖励,对乡镇卫生院经卫生局批准的外出进修合格人员给予每月50元定额补助;市直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免费接受乡镇卫生院人员进修学习。三是以市卫校为基地,每年定期举办乡村医生岗位培训班,对卫生法律法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要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5年内全部达到专科水平。
6、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采取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来,通过上级项目专款、市场开发、个人筹资等形式,累计投入8000万元,加强卫生系统各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16500平方米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为一体的疾控监督大楼已于2015年10月投入使用,11000平方米市医院门诊大楼正在紧张建设中,市地病站、市单采血浆站业务用房得到了扩建和新建,新建了复根、湖广两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裕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风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先后有**、**、**、**、**等乡镇卫生院得到新建和扩建;与此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专用设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杭城卫生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努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结合文秘家园卫生行业特点,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把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建立了一套行风建设制度。机关推行首问负责制,做到来访者有问必答、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局长接待日制度自99年建立以来,局领导轮流接待,已成为来访者最受欢迎的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群众最为关心的办证条件、办证程序、卫生执法等对外公开,同时把单位用人、财务收支等重要信息一并公开。此外,卫生局还常年坚持财务审计制度,考勤考绩制度等,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印发给每位职工,人手一册。当今,医疗行业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行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市卫生局多年来始终坚持在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优质医疗服务创建活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大力倡导和发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病人至上”的人文精神,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良心教育和法制教育活动;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手术,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单提成”和“药品回扣”;按照“医疗行业优质规范服务标准”,拿出具体措施,开展便民利民活动,解决病人反映的突出问题,提高病人满意度。
四、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直是卫生局常抓不懈的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在创建机制上,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创建诚信单位、创文明城市、创文明行业活动相结合文秘家园,制定了一套督促检查制度,定期对本局机关和二级机构的工作生活区进行检查指导,并现场评比,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在创建活动中,卫生局督促机关和各单位把活动向科室延伸,向单位死角延伸,确保达到“三个起来”、“四个延伸”、“三个覆盖”的要求,单位的环境达到了净化、绿化要求,逐步向美化迈进。
五、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整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卫生局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汇报材料各类报告。
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重点抓好社会治安责任的分解、落实、考评。每年初,市卫生局都要与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签订维护社会稳定责任书,明确责任与义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强化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对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学法普法制度,每年开展一次普法学习测试,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特别与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卫生执法程序。二是抓好廉政建设,杜绝办事不公、服务态度差等引起的上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原“flg”修炼者的帮教转化工作,健全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突出帮教成效,严防原“flg”修炼者串联、上访,确保不进京聚集;四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抓好医疗安全、严防医疗事故;五是抓好防火防盗,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积极化解民事纠纷,排查矛盾,严格预防重大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几年来,卫生系统未发生一起重大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
几年来,市卫生局在三个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卫生工作连续6年被评为宣城市第一名,卫生局连续几年被评为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2015年,市卫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又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东庆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东庆市‘五好’机关党组织”殊荣,市人民医院获宣城市“诚信医院”称号,湖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卫生服务中心。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市卫生局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八
根据**市关于文明单位评选和命名的有关规定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卫生行业是窗口行业,其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县卫计局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大力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专题研讨。坚持卫生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并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为卫生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
(一)严抓严管基本药物制度运行。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切实惠及群众,我局一手抓政策执行,启用药品监管新平台,实行卫生院第一责任制,及时抽查,确保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一手抓制度创新,在8家乡镇卫生院安装全县统一的进销存基药软件,实时监控药品来源及流向。、共减轻群众用药负担1000余万余元,网采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市前茅、省先列。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城乡覆盖。一是继续实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全县累计共建档34万份,建档率达95%以上。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签约率达到88%,同时以“老年人健康体检月”活动为契机,免费为2万余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80%以上。二是20以来陆续在县城12个居民小区建立起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探索为小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并引进全市首台远程健康管理系统,建档、体检、随访工作同时开展,一步到位。目前已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3000余份,并为1200余名65岁以上的小区居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管理知识讲座30次,受益居民达18000余人,社会反响良好。20光明网、长城网、**新闻网、**工人日报、**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刊发了我局创建社区卫生服务圈的亮点和经验。
(四)“人才兴医”计划全面实施。共招录71余名高素质医技人员充实到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选派到外地进修40余人,在市级医院进修80余人,在县医院进修30余人;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培训、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好医生”培训等,全面加强县乡村三级医护人员的进修和培养,共举办培训班10期,受训余人次,全科医生培训80余人次,乡村医生1000余人次;年3月开通“e医讲堂”,实施远程教育网络视频培训,使全县700余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足不出户便可接收最系统、最全面的医学资讯,有效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此外为有效降低乡村医生从业风险、稳定乡村医生队伍,2014年我县创新建立乡村医生风险分担机制,此项做法受到省卫计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九
一是努力构建区域医联体。联合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德市第七人民医院、常德高职院附属二医院以及14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区域内的综合医联体--“武陵区人民医院联盟”;联合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及芷兰、丹阳、穿紫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中医特色专科医联体;联合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及全区14家乡街卫生院、中心成立了妇幼保健专科医联体。通过以上三种类型的医联体模式,基本形成了小医院联大医院、小科室联大科室、小医生联大专家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三医院、市一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共组织开展对基层卫生单位指导性查房及专家会诊130多次,开展专项医疗、医保、院感、护理指导82次,业务讲座及健康讲座31次,区内大型义诊16次,基层医疗骨干集中培训12次,选派59人次支持基层开展居民体检,750多人次专家下基层进行业务指导,接收基层80多人次到上级进行脱产专业知识培训,基层医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全面启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机制。自201x年1月1日起,我区已全面启动基层首诊机制,区属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德市第七人民医院、白马湖医院、常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二医院作为居民首诊医院。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接收门诊128152人次、住院3340人次,实现业务收入1630.08万元,较往年大幅增长。“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已基本形成。三是民生实事任务进展顺利。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完成数2698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4.9%,其中芦荻山乡1204人,丹洲乡679人、河洑镇815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工作省里下达武陵区的任务数为2549人,实际完成3549人,完成率139%。两项实事预测均排名全市第一。四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多次开展医疗机构院感、质控工作培训、督查和考核,启明、长庚中心代表常德市迎接了省卫计委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感工作检查,受到高度肯定。按照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工作要求,全面启动了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电子化注册工作。五是着力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组织全区60多名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和考试颁证,分期分批轮训乡、村医技人员500多人次,进一步规范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1人。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十
全县2020年度共出生8372人,其中政策内出生8070人,政策外302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3%;出生多孩552人,其中政策外多孩271人,政策外多孩控制率3.24%;出生男孩4373人,女孩3999人,性别比109.35,低于全市往年平均水平。期内共落实各类节育手术3430例,其中女扎396例、上环2861例、人流引产137例,节育措施综合到位率82.84%。期内共征收社会抚养费429.98万元,征收到位率65.05%;查处“两非”案件12件;401个村居全面落实了诚信计生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计生工作目标。2020年计生工作均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一)突出抓好计生综合治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坚持亲自抓,将计生综合治理工作与本部门工作同决策、同部署、同考核,按要求配齐配强综治班子,形成了“班子成员牵头抓、专门班子为主抓、综治专干专职抓”的工作局面。二是拓宽综治领域。今年我县继续把纪委、扶贫、党校、广电及县属三家医院等7个单位纳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单位,全县计生综治单位达到24个。三是严格计生审查。县计生综合治理单位结合自己工作职责,把落实计划生育法律政策赋予的责任义务实行政策兼容,在为群众办事、干部任用、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优先优惠政策兑现、评先评优时,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审查。四是强化信息共享。加大公安、民政、卫计、市质监、教育、人社、房产等综治部门的实时通报力度,明确通报责任,安排专职人员,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实时通报、实时引用、及时处理,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突出抓好打击“两非”及社会抚养费征收。一是严厉打击计划生育“两非”工作。由县政府办牵头,从卫计、纪委、公安、市质监等部门抽调专人,实行联合办公,加大对“两非”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来,收集“两非”线索14余条,已成功查处12件。二是严格“社抚”征收。我县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对违法生育对象坚决按程序、按标准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年来,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7件,依法征收社抚金额50余万元。
(三)突出抓好计生优惠政策兑现。严格落实各项计生奖励优惠政策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的运行机制,以直通车的办法兑现到计生户手中。全县确认奖扶对象5484人,发放奖扶金526.464万元;确认特扶对象600人,发放扶助金493.236万元;确认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826人,发放奖励金167.72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离职村计生专干308人落实生活补贴57.9万元。
(四)突出抓好计生优质服务。一是加强计生服务设施建设。今年,继续整合了县乡计生服务站(所)与妇幼保健院(站),县妇幼综合服务大楼建设正在进行前期拆迁,综合服务大楼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计生服务技术力量、优化计生服务的工作环境。二是扎实开展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开展了婚前医学检查,目前婚检人数3215对;开展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查人数3200对;积极开展产前筛查,筛查人数5605人;提高叶酸增补率,目前服用叶酸对象5854人,服用率达94.19%,服用依从率达88.4%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7841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发放49324人。
(五)突出抓好诚信计生。近年来,我县把诚信计生工作作为新时期完善群众自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出台了《xx县诚信计生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实施诚信计生工作信息化平台,全县401个村居全面实施了诚信计生,县政府专门解决了诚信计生经费120.3万元。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十一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xxx传染病防治法》、《xxx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强化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一年来的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如下:
(二)完善预案体系,制定了卫生应急专项预案。在原有预案基础上,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县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逐步健全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程序、卫生应急调查处理的技术方案,做到了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要求各医疗机构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
(四)开展卫生应急培训。为提高卫生人员的应急知识水平,我局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日常会议、举办专门的`培训班等形式,对县乡村卫生人员开展应急知识培训。xx年,我县共有医务人员140余人次参加县级以上卫生应急知识培训,举办培训班4场次;与县红十字会共同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机关”活动5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应急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效应对处置能力。
(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我县进一步完善了卫生应急队伍管理规范,依托县医院“120”急救中心,组织各级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急诊科)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医疗卫生应急队伍,设立医疗救援组、疾病控制组、卫生监督组,分工负责相应的应急工作。县人民医院还组织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下设三个应急梯队,在接到紧急救援报告后由第一梯队负责前往事故现场实施救援,第二梯队在院内待命,视现场情况随时增援;第三梯队负责院内急救准备工作。xx年1-10月,县医院急救中心共出诊2491次,其中院前急救712人次。我县在县疾控中心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贮备有“84”消毒液、百消净、手推动力式喷雾器、防护服、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鞋等应急物资,并按规定进行经常性补给和更新,完善应急物资的调用机制,为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资保障,切实做好急性的传染病的应对准备工作。
(六)突出重点,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强化了卫生应急规范管理,重点抓好鼠疫、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乙丙类传染病、群体不明原因性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做好了救灾防病等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规范了结核病的排查,切实提高了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应对能力,有效应对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xx年,我县及早部署、全面防控,有效遏制了麻疹、手足口病等疫情。
(七)突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的必要条件。xx年,我县总投资约亿元的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极大部分的安装工程,预计今年底可投入使用;投资360万元的县计生服务站综合业务楼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12月份可投入使用;争取到总投资1057万元县妇幼保健院中央预算内建设项目;争取到总投资约790万元百育、玉凤、坡洪、头塘、洞靖卫生院建设项目。在完善基层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县还积极改善基层应急救治条件,争取到县财政投入12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13辆救护车于今年8月份全部投入使用;县医院(急救中心)新增了2辆价值50万元的救护车。这些卫生项目的建设及设备的完善,为应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县卫生应急体系、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上级对卫生应急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我县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设备较落后,物质储备不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较低。
(二)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及装备有待加强。卫生应急专业人才缺乏,应急队伍装备配备不精不全,快速检测、救治装备落后,自我保障能力差,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疾病预防和卫生应急工作服务需求。
(三)多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情况复杂。需建立有关部门之间高效的协作机制,目前,我县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等方面机制尚未形成。
(四)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与卫生应急工作要求还存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一)加大卫生应急基础建设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进一步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卫生监督机构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二)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坚持关口前移,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进一步强化并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医疗救援信息报送工作,实现信息报送“无缝对接,快速准确”。
(三)强化培训演练,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制定卫生应急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重点对卫生监督、疾控、医疗机构有关卫生应急技术骨干开展卫生应急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演练。
(四)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及时组织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与相关部门卫生应急合作机制的建设。
(五)加大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力度。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强化公众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提高基层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卫计局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十二
一是人口指标全面完成。截止201x年9月30日,全区共出生497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9.46%,出生人口性别比106.26。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计划生育绩效评估任务要求。在全市计划生育党政领导重视综合调查中,未出现重大问题,受到了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二是筑牢工作实底。扎实推行计生信息“村直报”,紧紧抓住计划生育各类数据这根主线,强化数据的核查、比对、分析,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乡街卫计分管领导工作会议,通报上个月计划生育工作数据,确保了底清数明。三是强化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区乡两级明确专人值守流动人口平台,信息反馈无逾期;认真开展百日清查专项行动,数据清查无遗漏;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专门班子,数据质量处于领先地位。四是狠抓依法行政。考核期内社会抚养费征收立案率、准确率均达100%,应征违法生育多孩15例,实征结案9例。成功查处典型“两非”案件2起。五是凝聚综治合力。区直计生综治单位在落实本部门政策、履行本单位职责时,统筹兼顾计生政策,全面兑现经济扶助和优先照顾,惠及计生家庭;实施计划生育前置审查876人次。六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精准帮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的要求,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基层落实”机制,在政策保障、医疗救助、精神抚慰、经济扶助、生活关爱等方面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精准帮扶,促进了计生特殊家庭良性发展。七是积极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武陵区计划生育协会队伍建设,通过公招增加1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组织开展计生协“5.29”会员日活动,隆重举行了“新家庭新风尚,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大型亲子趣味运动会。培育武陵区惠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生育关怀项目基地,助推脱贫攻坚。
虽然我区卫生计生工作连续三年取得优异成绩,但越是在成绩面前,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审视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有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较为薄弱,“招人难”、“留人难”的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和有效缓解,“少药”、“无药”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二是医联体建设亟待融合。多层次医疗联合体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尚未深入开展,优质医疗资源流难以真正下沉,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作用不强。三是新时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挑战。从我区目前情况看,适应新时代,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卫生计生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新市民”和留守人群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计划生育特殊冢庭扶助保障问题仍较突出,这一群体数量大、诉求多、情况复杂,信访维稳压力大,集体访、越级访时有发生。四是行风作风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卫计系统不断深化软环境建设,但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和行风作风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佳,工作运行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凝聚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迎难而上,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逐步予以化解、切实加以解决,全力以赴破难题、求突破、促提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73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