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8:47:03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热门17篇)
时间:2023-11-27 18:47:03     小编:琴心月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把握作品的精髓和主题,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一些专业书评或其他读者的评论,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小编整理的这些读后感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写作思路和参考的模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一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同样美丽的一套外衣,那就是动人心魄的爱情,扣人心弦的悲欢离合共同编织出的曲折故事。也都藏着一颗宏大深沉的灵魂,那就是作者对漂流在时间之河上的人类命运的窥探与觉醒,或对走向毁灭的历史浪潮的悲悯与无奈。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通过呈现鄂温克民族的命运,以这种全新的视角,表达了人类始终在关注和思考的永恒主题。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准确要旨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而我们完全可以谈一谈自己得到的启示,也许这些启示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隐形于自身的思考。

故事是以一位鄂温克老妪之口讲述的,她的名字并未在作品中浮现,因此本文中的她都以原著中的“我”来代表。她是这个民族最后一任酋长的女人。她说“我是个不擅长说故事的女人。”随后却又给她讲述的凄美故事找了另外一个理由:“但在这个时刻,听着刷刷的雨声,看着跳动的火光,我特别想跟谁说说话。达吉亚娜走了,西班走了,柳莎和玛克辛姆也走了,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说话。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我知道这对冤家跟人一样,也长着耳朵呢。”这雨和火是否就是作者迟子建本人呢?还是指将要经受感情考验的读者呢?抑或是为悲欢离合的生活表象而相互争执、冲突的云云众生呢?不同的读者完全可以得出各自不同的启示与解答。

爱情的启示。

不论任何民族的人,在如何的生存条件下,也不论身份的尊卑,人类的情感总是那么相似。人的基本人性像dna一样被完全一致的遗植到了称之为“人”的每个个体身上,不受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基于此,我们看到了在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的身上发生的,与其他民族完全一样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并且,基于此,我们被感动了。

本书中最美丽的两段爱情当属达玛拉与林克,以及我和拉吉达的爱情故事。

林克(我的父亲)和后来成为尼都萨满的哥哥同时爱上了另一个乌力楞(部族)天生会跳舞的美丽女子达玛拉,他们通过射箭来决定谁能娶她为妻,结果林克获胜了。达玛拉得知结果后,笑了。那笑容泄露了她更愿意嫁给林克的秘密。尼都萨满原本也擅射,输了这场比赛后射什么都不准了。对于达玛拉与林克的婚姻,作者有一段动人的描述:

“深夜,希楞柱(便于拆装移动的棚屋)外常有风声传来。冬日的风中往往夹杂着野兽的叫声,而夏日的风中常有猫头鹰的叫声和蛙鸣。希楞柱里,也有风声,风声中夹杂着父亲的喘息和母亲的呢喃,这种特别的风声是母亲达玛拉和父亲林克制造的。母亲平素从来不叫父亲的名字,而到了深夜他们弄出了风一样响声的时刻,她总是热切地颤抖地呼唤着,林克,林克。父亲呢,他像头濒临死亡的怪兽,沉重地喘息着,让我以为他们害了重病。然而第二天早晨醒来,他们却面色红润地忙着自己的活计。就在这样的风声中,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不久,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

而身为本族族长的尼都萨满情场落败后,只能偷偷暗恋达玛拉,欣赏她迁徙途中骑着驯鹿的背影,甚至发令增加迁徙的频率,因为这样才能令全族人出动,才能常常看到令他伤感又着迷的那个背影。林克为了维护自己怀有身孕的爱妻免受颠簸与哥哥的隔阂加深,直至爆发冲突。终身未娶的尼都萨满与神灵建立了联系,成为了很多乌力楞共同尊奉的萨满(巫师),有驱魔除害之力。多年后,本族最出色的猎人林克带领一队族人执行救人任务时不幸身亡。达玛拉和我悲痛之余确信尼都萨满可以预见这场不幸,却未阻止。而尼都萨满艰难挽回的每一种重生,总伴随着另一种死亡,这生死之间究竟有何等交易?生命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不论族人作何猜测,即使存有误解,尼都萨满都始终沉默。

后来,尼都萨满开始对成为寡妇的达玛拉示爱。达玛拉终生守身不渝,付出了半生孤寂的艰巨代价,对尼都萨满和她自己都是一种折磨。更多年后,尼都萨满送给始终爱跳舞但始终压抑着自己的达玛拉,一条用很多种鸟类羽毛编成的裙子。终于拨动了达玛拉的心弦,已不再年轻的达玛拉常常独自穿上它,幸福的左瞧右照,而作为女儿的我,仍然视此为对父亲林克的背叛,并用尖刻的语言残酷的掐灭了达玛拉心头重燃的希望之火。最后,极度抑郁的年迈的达玛拉终于穿上羽毛裙在篝火旁尽情跳了整整一夜舞,燃尽了对生活的所有激情,黎明时分孤独的死在冒着余烟的火堆旁。

达玛拉的结局是不幸的,或许是因为她的前半生太过幸福。她的前半生越不幸福,后半生则有越多理由重新追求幸福。前半生的幸福成为了她必须忠诚的枷锁。这并不只是她自己给带上的枷锁,如果她的后半生撇开这枷锁欣然接受尼都萨满的爱,亲人们族人们也会伸手为她套上一层层足以毁掉她的幸福的枷锁。这就是我们的道德规则。作者没有对达玛拉的忠诚给予讴歌,也没有涂改她的不幸结局,而是选择忠于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如实的呈现。

本书另一段我和拉吉达爱情故事,与达玛拉的爱情形成深刻的照应。

我(达玛拉的女儿)是在生死绝境中遇到拉吉达的。当时,与族人失散在森林深处历尽艰难万险的我又遇到了熊,用族人教的办法(脱光上衣)摆脱了熊的追击后,终于发现了一处藏有食物的“靠老宝”(鄂温克族人建在树上的储物仓),路过这里的拉吉达以为遭熊光顾正要射击,看到了狼狈不堪的我,并且我在走近他时昏了过去。他说他在那一刻看到了我眼中的忧伤,激起无尽的爱怜,就已决定要娶我为妻,终生保护我了。

这样的相遇有十足的绝地重生的意味。似乎天赐的幸福不会白白降临,如果不是成长中历尽了漫长的磨难,就要在某时历经刻骨铭心的考验,才能够得来。

作者笔下的拉吉达有着和我的父亲林克相比,风格迥异的外族人的气质,却具有和林克同样强大的生存能力,他不仅善于狩猎,而且聪明干练胸怀大度,年纪轻轻就被族人推选继任为族长。而强者,因为总是要参与重大事件,在每次危险面前总是顶在最前面,所以生存的风险也大于其他人。因此,拉吉达也未逃出强者短命的厄运。如果一个人生命的辉煌是吸收了天地之灵气,那么这灵气或许有限,光芒越耀眼越早熄灭,光芒持久则不会很亮。

我和母亲达玛拉的最大不同是,我在后来的生活中选择接受了另一份爱情。这也许是我没有毁灭,并成为活的鄂温克民族最后历史的见证者的精神根源。

如果我的抉择的正确性如此容易证明,那达玛拉的坚守与执着还有何意义呢?这样的安排无异于作者自己对达玛拉忠贞的一种亵渎。事实当然不是,作者对我的第二次爱情的设计给出了很多偶然的条件。首先,瓦罗加的出现与拉吉达不是同一个时代,他们两人本身没有任何感情冲突;其次,作者已通过许多细节向读者证明,我对拉吉达的忠诚毫不逊于达玛拉对林克;第三,瓦罗加非常尊重我与拉吉达的感情,只爱这个残缺的我,并未奢求将整个的我全部占领。这些要素是我和瓦罗加能够结合并重获幸福的原因。

鹰的启示。

达西被狼夺去了一条腿,虽然打死了母狼却放走了咬断了他的腿的小狼。有一天,达西得到一只野鹰,决心训练它为自己报仇。他先将鹰拴住,蒙上头和眼,再反复激怒它,磨去它的野性;再饿空鹰的胃;最后捆住鹰的翅膀和双脚,装在一种摇车里残酷的转圈。他要让它彻底忘记它的过去,忘记曾经翱翔的蓝天。经过这几番“洗脑”,山鹰原本高昂的头低下了,目光中不再有寒光了,眼神变的迷茫,甚至羽毛都由灰褐色变成了暗绿色。并且习惯渐渐和人在一起,不拴住它也不会飞走了。

在日复一日的暗示下,山鹰开始一次次扑向伤害过主人的那张狼皮,将主人的仇恨当作了自己将要为之献身的使命。终有一天,已长大的当年的小狼带着它的后代寻仇而来。忠诚的山鹰与主人一道完成了复仇的使命,但身负重伤的他们未能摆脱被血腥味吸引来的狼群的攻击,悲壮的死在复仇之地。留下惨烈的搏斗现场和四具残缺的尸体。

这只为主人“效忠”而死的鹰是受人爱戴的。如果这是荣誉,这荣誉以它的蒙昧为代价。它只有完全放弃了自我意志才会换来这荣誉。

达西是个强人,他即使只有一条腿也还是凭自己之力完成了复仇,他的强大在于,他可以对一只野鹰实施了生不如死的折磨之后,还让它效忠自己,甘愿为他的意志献身。这一点,是凶残的狼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所以狼斗不过人。

神灵的启示。

每个民族都毫无例外的拥有对不同形态的神的传说。人类通过哲学思考、科学实验不断的探究操控宇宙的神奇力量,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接近真相,某种程度上也在加速毁灭。将我们生活中现代科技衍生的厚厚外衣剥去,或许才能像他们一样恢复人的原始知觉,建立与神灵的联系,获得神奇之力,那是一种让种群与家园永恒下去的神力。

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互依存,驯鹿爱吃新鲜的苔藓和蘑菇,它们总是白天睡觉,夜晚结伴在营地附近觅食,到清晨自己回到营地。当营地附近的食物越来越少,驯鹿要走很远觅食,以至于清晨归来的时辰越来越晚的时候,整个乌力楞的人就要启程迁徙了,寻找一块食物充沛的栖息地。

鄂温克族是跟着驯鹿的足迹生存的,驯鹿除了能给他们生产鹿奶鹿茸之外,就是帮他们驮行李,还可以供他们骑乘。而不喝鹿奶不用鹿茸似乎也不是一件决定存亡的事情;驼行李本身更是为满足驯鹿的生存;骑乘主要也是因为迁徙,迁徙是因为驯鹿。换句话说,鄂温克人选择与驯鹿依存而生,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少,似乎还有另外的缘由。

鄂温克人是敬畏神的。他们日常供奉的神叫马鲁神,在迁徙时驮着马鲁神的那匹驯鹿叫马鲁王,它是鹿群的首领,平素是不能随意役使和骑乘的。

他们崇敬火神,跟在马鲁王身后的还有驮着火种的驯鹿。火种放到埋着厚灰的桦皮桶里,从来也不熄灭,这样不管走在多么艰难的路上,光明和温暖都伴随着他们。火中有神,所以不能往里面吐痰、洒水,不能朝里扔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还有传说中的山神。林克打猎收获归来的时候,快意地打着口哨,路过参天大树时林克就不敢打口哨了,他怕惊扰了山神“白那查”。很多大树上刻有神像,看见刻有“白那查”山神的树,不但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跪下磕头,企求山神保佑。如果猎获了野兽,还要涂一些野兽身上的血和油在这神像上。猎人从“白那查”身边经过,也不能大吵大嚷。

他们打到猎物时也会先进行一系列祭祈仪式,然后才可以分食猎物。他们取用柴火是已经枯萎的树木,不愿砍伐成活着的树。他们拥有自己特有的语言,却没有形成或留下自己的文字。

鄂温克人拒绝文字,保留人之灵性。驯鹿或许就是帮助他们感到神灵的存在的象征物。他们与驯鹿依存,似乎就是选择与神灵依存。

面对险境、灾害、野兽与死亡,他们远比自称为文明人的我们强大勇敢;而面对神灵主宰的大自然,他们保持敬畏与谦卑。他们可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下去,他们完全可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随着一拨拨山外人的到来,千年老林不再宁静,先是日本人到来(或许象征着战争),称他们为野人;接着是书记、右派的到来(或许象征着政治);最可怕的是一辆辆伐木车的到来(或许象征着文明与建设),最后是鄂温克人彻底的离开,一个民族的毁灭。

命运的启示。

在通向黑暗与光明的两条路上,总有一些力量要将我们推入深渊,也总有一种力量阻止我们觉醒。而最终将我们送入绝境的力量,往往存在于我们内在的自身。于内外的这两种力量,我们都无法与之抗争。

随着大面积林木被砍伐,往山外运送木材的卡车和公路迅速增多,动物们也因为环境的改变出现生存危机。政府鼓励这些山里人移居位于布苏市(现根河市)的鄂温克定居点,将大批驯鹿圈养起来。鄂温克人听到有人将驯鹿比作家禽,他们感到是对驯鹿的侮辱。而当他们集中对是否出山这个问题做出表决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

虽然,危及他们家园与生活方式的力量来自鄂温克民族以外,但在这股浪潮中他们自己却也出于无知在推波助澜。清醒者永远是少数,无力捍卫自己的民族走向幻灭,没有人理解我的悲悯与无奈,我甚至被当作落单者而受到同情。

是的,毁灭我们的往往来源于外力,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却恰恰是我们自己,自己的无知。这样的命运又岂止于鄂温克民族,这是全人类至今仍在继续制造的共同悲哀。作者其实在本书开篇就已经发出这样的哀鸣。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看惯了雨雪的老人,觉得彼此熟悉的像朋友。可是时光荏苒雨雪依旧,只能是人类无奈的,脆弱的老去,只能是雨雪看老了一代代更替的人们,人又怎么能看老了雨雪呢?现在,傲慢的人类真的做到了,老人分明看到了周期越来越长的雨水,越来越炽热的太阳,以及越来越瘦的河水,森林就像狍皮上的浓密绒毛被脱去一样,变得瘢痕累累,美丽的驯鹿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只留下裹挟着沙尘的狂风,人类让自己和大自然同归于尽。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本书开篇的另外这段诗化的文字,已经表明作者向浑浑噩噩的世俗世界吹响了宣战的号角。在席卷一切的浑浊浪潮中,宁愿选择孤独的沉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二

一段文明的真正消逝,我想,和一个人是一样的,就是不再有人记述有关它的一切,包括它的历史、语言、风俗;它的子孙后代融合进另一段文明当中,并且遗忘了它的所有。

每当我如此想时,我都会有一种深切的悲凉感,并为这段文明感到遗憾,遗憾于它的被湮没,遗憾于自己还没能有机会去领略。

因此,当我机缘巧合看到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与此同时,我深深地感谢作者迟子建,感谢她能将这样一部如史诗般的有关鄂温克民族的故事呈现给大家,并感恩那些勇敢勤劳的鄂温克人愿意将他们的故事讲述给我们这些外人来听!

事实上,整个故事中的所有爱恨情仇,诞生和逝去的本身,都并没有多么的波澜壮阔或是不可思议,那些思念、遗憾、落寞和不甘,与我们汉族别无二致,这些产生出的情绪,你就仿佛在看周边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的故事。

但也恰恰是这些看上去稀松平常的故事,因在鄂温克这样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的文明当中而自然而然的增添了几丝神秘之感。其根本,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源于他们对待这些事情的某些解读。

在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的“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平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

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这种有些“一命抵一命”的看似消极的认命哲学,事实上所体现的正是鄂温克族人对生命的另一种理解,即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了某种使命之后。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富有很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附有了些许诗意。

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即便那些成为了他们食物的动物,在食用之前也要进行风葬仪式,他们认为这样的肉才是洁净的。而且,你会从书中发现,鄂温克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

正是源于对自然界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我想,这也是他们可以如此长久的在山中与大自然共处的原因所在。

但是,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事实上,我觉得,是某种意义上的进步。因为,在鄂温克人看来,他们也许并不需要这种所谓的“进步。”

有种“现代文明”力量驱使他们要被迫去向另一种文明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暂时的,而是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如此。以至于逐渐的,他们的一切,最终,走向不可避免的消亡。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抗拒,书中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在以她女儿为首地相当一部分族人提出下山去定居生活时,她仍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拒绝。

只是,在她望向那些美丽的驯鹿的眼眸时,有些答案,近百岁的她也无从寻找和解答。

我想,鄂温克族人是不软弱的,相反,我认为他们很彪悍。他们长期和最艰苦的自然环境抗争,百折不挠。内心有着包容的大爱,从他们明知会牺牲自我的同时亦要拯救其他生命,甚至是异族人的生命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又是事实的是,他们的人数的确是太少了。这种数量上和其他一些人数相对较多的民族来比较,其不可避免的呈现文明延续上的劣势。当一个物种在数量上开始呈现减少时,其所积累的文明和历史,也就意味着开始走向衰落。

反观之,靠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去同化或是试图影响其他文明的过程,严格意义上是不是也算一种文明上的侵略呢?这些问题值得深思。因为,人不知来处,亦难寻归处。对文明的保护和延续的意识,其实应该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因此,我佩服那些善于记述这些的人们,正是有了这些记述者,才对这些古老的文明和智慧的保留多了一层保证。

我不知道驯鹿的鹿铃会不会有一天在东北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彻底消逝,但我希望它至少可以在一辈辈的鄂温克人口中成为歌声传唱;可以在一部部有关鄂温克族故事的书中回响!

那时,希望有关它的文明,依然可以散发着历史的古朴和悠远之光韵!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那来自于现代文明对岸的山光水色!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三

这部作品似一曲古老的民族赞歌,似一曲哀伤的历史晚唱,它是一幅少数民族的苍凉历史画卷,让我深深眷恋,以至于一遍又一遍的欣赏。

这是一个年岁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叙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传递和叙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脉传承,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中生活,族人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

在作品里,绿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流水般的马蹄声,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于相爱男女所制造出的风声,既温柔深挚,又似狂风暴雨,它的发生回旋,没有丝毫的躲藏和掩饰。

是的,自然是赋予了鄂温克人一切,然而,它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

在作品里,有太多的死亡。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消亡,都会让人有深深的痛楚。是的,生命太渺小,似眨眼就没了,可这里的死亡让人心生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心中不由得希望: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升华。看,他们一边是枕着泥土的芳香,一边是沐着和暖的阳光,所以他们的亲人,自然的接受着生死命运。在这个世界上,最诗意最动人的,也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

自然给予了他们恩惠,带给他们物质和心灵的宽慰,也不忘带给他们无情。尽管这样,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他们能够和严寒、猛兽、瘟疫……抗争而使种族延续和生存。可是现代文明的“侵袭”,使那积淀着无穷的森林宝藏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伤的通透。鄂温克人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锐减。然而,使他们更无能为力的是:他们遭遇了日寇践踏,经历了“文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顽强不屈的他们也必须和现实抗争来求繁衍,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但,最终的他们,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而万般无奈。

当然,作品中的爱情表达仍是最打动人内心的,即使是刻骨的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刻毒,也永远因着刻骨的爱,或因着得不到的刻骨的爱。

最终的鄂温克族剩下了“我”和安草儿,几经风雨的顽强民族终于衰落的不堪入目……。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四

偶然进了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董宇辉老师正推荐一本书。我搜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介绍,于是随手下单了这本书。

我一直对各种民族文化感兴趣,而这本书介绍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书中原始的生活方式,神秘的部落习惯,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还有颇具灵性的各种生灵,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相处的细节,让人忍不住羡慕这对夫妻。所以,当读到林克死亡的那一部分,也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是,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样一个原始民族命运多舛,生老病死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从林克的死开始,书中相继讲到了众多人的死亡。

我以为达玛拉会就此消沉,行尸走肉,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事实上,她的确如枯萎了的花朵,了无生机。但是另一个人的殷勤,让她又在纠结中焕发了一点生机。那就是尼都萨满,他是林克的哥哥。以前作为萨满的尼都,身材微胖,刻意打扮得比较女性化。但是自从达玛拉失去了丈夫,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身影总是追随着达玛拉。一开始这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达玛拉和林克是那么相爱的一对。书中的“我”,达玛拉的女儿,也难以接受,她说,她可不希望达玛拉和尼都萨满在夜晚制造出那样的风声。整个乌力楞的风俗也是不允许他俩走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风俗是,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遗孀,哥哥却不能和弟弟的遗孀重组家庭。

直到后来,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才多少理解了一点这种感情。“我”的姑姑伊芙琳讲述了达玛拉和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葛。原来,年轻的林克和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善舞的达玛拉,达玛拉的父亲问达玛拉的意见,达玛拉的回答是,两兄弟都行。她像一只悠闲的花蝴蝶,总是自在地跳着舞,并不急于选择两兄弟中的一个。这可让两兄弟的父亲犯了难,于是他让两兄弟比试射箭,谁赢了谁就赢得达玛拉。平日里的两兄弟都是神枪手,尼都萨满那次却输的离谱,于是林克赢得了达玛拉。从那以后尼都就再也射不准任何东西,后来,上一任萨满去世三年以后,尼都的举止变得越来越怪异,最终他成了新一任萨满。

读到这里,我开始同情尼都萨满。也有点理解了他和达玛拉之间的暧昧。他用动物的羽毛做了一条绝美的裙子,根据羽毛的颜色和大小缝制在不同的位置上,尼都萨满成了最具巧手和匠心的人。达玛拉接受了这条裙子,但是她不敢穿出去,每当她拿出这条裙子,眼神才会出现光芒。哀叹着自己不能穿上它去跳舞。最终他俩还是孤独地走完这一生。达玛拉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穿着那条裙子,跳舞跳个不停,直到人群散去。第二天她被发现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而尼都萨满,在日本人来后,跳完最后一次神,永远的倒下了。

看到后面,我发现在这样的游牧部落里,不断地有人逝去,死亡随时可能发生。老达西死于狼害,列娜死于转场途中的严寒,金得因不满被安排的婚姻而自杀,鲁尼妮浩的孩子死于妮浩萨满的跳神,“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死于外出寻找驯鹿的途中,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死于黑熊…他们的成人死后要搭建风葬场,未成年的孩子就用白布袋装好扔到向阳的山坡。

有一个人的死亡最让我感到难过和遗憾。她就是“我”的姐姐列娜。列娜很小的时候就差点死去,是尼都萨满通过跳神挽救了她,而代替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是一只驯鹿崽。母驯鹿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乳汁一下子枯竭。可是列娜长大一点后还是死了。她是在转去新牧场的途中因为瞌睡而从驯鹿身上掉落,在睡梦中被冻死了。驮着她的那只驯鹿正是曾经替她死去的驯鹿崽的妈妈。我之所以觉着列娜死的可惜是因为,从文中能看出列娜是个乖巧善良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担心尼都萨满跳神报复自己的父亲,而盯着尼都萨满一夜未睡,导致第二天缺觉才从驯鹿身上掉下。她还是罗林斯基最喜爱的小女孩。罗林斯基是俄罗斯商贩,温厚和气,每次来到他们所在的乌力楞,都会单独给列娜带一份礼物。而列娜每次都把这些小礼物分享给“我”。一直到“我”九十岁了,还保留着罗林斯基送给列娜的小镜子。

我为列娜的离开而难过。可是后面不断有人离开。他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喜悦的,死亡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每当有人去世,我心里总是唏嘘而沉重。可是,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伊芙琳喝醉了酒在河边遇到一条蛇,那条蛇在伊芙琳耳边发出了达玛拉的声音。它是达玛拉的转世。在他们的认知中,人死后会托生成其他生物,重新生活在这个世上。

书中的动物仿佛都有灵性。拉吉米乘坐的马因为在树林中受了惊,一路颠簸,把拉吉米的睾丸震碎,回到营地后,那匹马就不吃不喝,只是流泪。于是达西和拉吉米就含着泪把马儿杀掉并掩埋。林克死去,他的猎狗回来报信,神情哀伤而低落。在林克的风葬场,它一遍一遍的用爪子刨地,仿佛给自己挖掘坟墓,要随主人而去。我相信即使尼都萨满真的用砍刀结束它的'性命,它也不会躲的。

还有驮着玛鲁王的驯鹿。它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或许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它颇有长者风范和王者威严。老达西因为与狼恶战,众人不见他的踪影。是玛鲁王途径战场发现了达西和猎鹰的残骸,顺嘴就叼了猎鹰的一只残存的翅膀,回来跟人报信。

这些密林深处的可爱的人,每一个都是鲜活的、形象各异的。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他们有为了抚慰金得的寡妇而主动站出来娶她的小达西,有为了挽救他人性命而跳神却失去自己孩子的妮浩;也有尖酸刻薄的伊芙琳,到处惹是生非的“马粪包”。人物形象各异,却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保存有最纯真赤诚的东西。那就是,对自然和神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对同类的无私。

你看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纯粹。在“我”的婚礼上,失踪许久的伊万突然出现,众人欢欣雀跃、激动难捺。拉吉米重新吹起了口琴(木库莲),达西跟着他向伊万的马儿走去,他们的脸上挂着泪痕,甚至,连那匹马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书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羡慕,那就是就是文中的“我”,故事的讲述者。她遇到了生命中两个爱她的男人,就是她的两任丈夫。与第一任丈夫拉齐达相识于危难,“我”在密林中迷了路,误打误撞,饥寒交迫,差点被熊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与拉齐达相遇。拉齐达竖起来梯子,使“我”能从树上下来。虚弱疲惫的“我”软绵绵的一下子落入拉齐达的怀抱。他说那双清澈又湿润的眼睛让他心动。拉齐达长相清瘦英俊,类似父亲林克,喜欢开玩笑。俩人结婚后就来到了“我”所在的乌力楞居住生活。然而情深不寿,拉齐达因为骑马寻找驯鹿死于途中。“我”和达玛拉一样,成了寡妇。“我”的第二任丈夫是瓦罗加,他是一个酋长。带领族人搜寻日本逃兵时与“我”相识。瓦罗加清瘦,气质非凡,目光温和而忧郁。他被“我”复杂的神情所吸引,“我”的眼睛忧郁而清澈,仿佛是可以休憩的湖水。当他向“我”求婚时,“我”竟幸福得晕了过去。书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女人如果因为一个男人幸福得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我”何其有幸,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余生竟有这样一位爱她的人来到身边!拉齐达和瓦罗加,他们都是她的爱!

她一定是个经历丰富、坚毅迷人的妇人。正如开篇所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是鄂温克民族变迁的见证者,经历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目睹了各种人物的美丽与哀愁。她的内心丰富而坚定,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心存热爱,所以她清澈的眼神才能打动她的两任丈夫,所以在族人集体决定迁往集中安置点时,她内心笃定,执意留下,坚守着这片她热爱的土地。

故事的结局令人忧心,这样一个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游牧民族,最终离开密林与河流,脱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来到定居点生活。生性自由的他们,囿于围墙院落,是否能适应被束缚的生活?那些习惯了在山野中悠闲觅食的驯鹿,是否能接受人类的圈养去食用寡淡的饲料?现代文明的入侵无不冲击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个民族的未来。可是社会要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冲击是必然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故事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围绕着额尔古纳河,那里正是中俄的边界线,他们的祖先曾经历中俄冲突,所以才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繁衍生息。他们也经历过日本入侵、文革的动乱、大兴安岭的开发…族人中还出现一位走出密林去北京求学的画家。他们如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如今多年过去,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与未知、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的种种思考与质疑,在尘埃落定的今天,在鄂温克人现状的生存环境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停息,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这样的冲击一直在持续发生。

故事完结,我回味良久。这本书让我成功的戒掉了频繁刷短视频平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充实的,潜移默化,沁人心脾,让空虚的内心丰盈起来。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分享。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五

我认为,之于读者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本让自己“欲罢不能”、可于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精神“多巴胺”的优秀作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

本书以一位自称为风与雪的老熟人、最后一届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用富有神奇宗教色彩、浪漫温情的”万物有灵论“,分上中下和尾声,即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部分娓娓道出鄂温克部族的百年沧桑和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传奇故事,作者用根植于生命骨血的敬畏”自然“属性,用通透灵动的精妙语言描绘出了一代代有血有肉、饱满纯粹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部落人物,以及整个部族一次次与命运殊死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最终没落的无奈现实。

鄂温克,一个出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百年部族,一个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以驯鹿为图腾、以萨满为信仰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一群逐驯鹿而搬迁,生存于严酷大自然、住在乌力楞中希楞柱里的原始部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受自然灾害、物资贫乏、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受时代变革的侵犯,像日寇铁蹄、文革风云、森林破坏等现代文明的挤压下,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团结抗争精神。

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感觉方面总是苍白,因为喜欢,我不停把书转借亲朋好友;也因为喜欢,我总是舍不得快速看完,以至于接连看了两遍;同样因为喜欢,满腔的激荡难以言表,总是由她而联想到《狼图腾》和《穆斯林的葬礼》。

如果说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那驯鹿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图腾,她们以驯鹿逐食而迁徙,以白色驯鹿为驮载玛鲁神的“玛鲁王”,驯鹿如同她们的孩子一样珍贵。

如果说穆斯林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那么萨满就是鄂温克族的神性信仰。《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同样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同样是实力女选手,同样有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悲情爱情故事。

记得当时喜马拉雅听《穆斯林的葬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心痛不已,对于穆斯林的信仰束缚使主人公们痛苦、纠结和无奈,只是更侧重于爱情故事是本书的魔力之一。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母亲与父亲和伯父的爱情故事只是本书之河的一个分支。最吸引人还是萨满文化的神秘和神奇,读完全书你会有一种向往的魔力让你不断想了解更多,“万物有灵论”使得鄂温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平等又和谐,人与人、驯鹿与人、树与万物、风雨雷电都有各自的.神,所以才会有一命换一命的萨满文化。

其实仔细回味本书,各种不容易和苦难很容易让人崩溃,犹如我们读了《活着》,读了《平凡的世界》,总是会产生万般的不忍,万般的愤懑,强烈感受到“为什么人活得这么难、这么苦”。然而这本书通体读起来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的怨对和苦痛,最多的是崇敬和温暖,不由感叹鄂温克人为什么可以对自然万物如何敬仰,对生命苦难全情接纳,把这一切都归为天神、雷神、树神等各万物之神和萨满的召唤。

“接纳”是现如今灵性课程和自然法则的推崇生活方式,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炼来使人取消相较心,有接纳的力量来适应生活。

然而书中鄂温克人却天生有接纳之力,像主人公的儿子安道尔、孙子安草儿和“隐秘”孙子西班,他们天生愚笨、痴憨和善良,主人公并不以为负担,而是称他们是驯鹿之子,是大森林的儿子。

安道儿:“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她爱撒谎,我把她放走,她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放走它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它吃人。”

安草儿: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

西班:爱啃树皮,只讲鄂温克语,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六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习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平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平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七

买这本书单纯是被书名吸引了,当初以为是写蒙古族的一本小说,拿到书看了简介才知道是写鄂温克族的,然而我还是单纯的以为,鄂温克,不就是蒙古族的一支吗?现在想来自己是太单纯又肤浅,每个民族都有其存在的历史与意义,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去看待其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只会被人耻笑,也算是提醒自己不要再做此类事。

我不知道“好书”是怎么定义的,因为有些书你从头看到尾连连暗叫乏味,却总有让你如沐春风的句子,反复品味反复斟酌,忘了书里的时间地点人物,这句子却时时不能忘;有些书你一头扎进去竟不能停,吃饭睡觉都惦记着下面的章节,一有时间就要捧起来翻看,直到终于解开谜底,终于发现隐情,合上书喝口水润润喉,除了唏嘘感叹竟也说不出个甲乙丙丁;还有些书让你怀念童年怀念青春怀念一段恋情,通读起来都是些平常小事,却在细节上如涓涓细流,一点一点渗透你感性的一面……而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竟不知该把它归于哪一类,只好写篇读后感以示对它的喜爱。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大门,打开了我对上个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使鹿部落的认识,他们与冰雪为伴,与驯鹿为伴,与山川河流为伴,与神仙、眷侣为伴,与我所向往的一切为伴。我想摸摸达玛拉的羽毛裙子,看她在篝火旁跳舞;我想告诉娜杰什卡,日本鬼子不抓蓝眼睛的人了,你们快回到伊万身边吧;我想劝劝拉吉米,马伊堪是大姑娘了,她有心上人了;我想安慰尼都萨满,爱人她的心里也装着你呢;我想在手里放一捧盐,让驯鹿舔舔我的掌心;我想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听木库莲悠扬凄美的演奏声,我想行走在那片土地,看看“我”和伊莲娜的'岩画。

虽然这只是本小说,但却那么真实,我总是在字里行间寻找一些与我和我的民族相关的点点滴滴,然而作者把他们分撇的如此干净,只有金德爱上了一个蒙古族姑娘,但是依芙琳和坤得都不同意,最后逼得他在与达芙琳娜的婚礼上上吊自杀。最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也不是蒙古族,而是汉族。我有些失落,我想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有那么多蒙古人,他们之间的交际竟然如此疏离吗?我有些担忧,在鄂温克族人被汉化,被迫离开山林去乡里定居的时候,我的同胞们在哪里呢?我承认自己又在以一个主人的姿态去提问,在“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土地上,我祈求了解更多蒙古人的历史生活,但是可爱的鄂温克人啊,他们就在那儿,生在那儿长在那儿死在那儿,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北部,世世代代为他们的故乡。

翻开书舍不得放下,合上书又忍不住打开,提起笔写不出什么,放下笔又满心思绪,只有闭上眼睛,听一听歌,看着灵魂飘出窗外,飘向那冰天雪地的寒冷之乡,我看到了,他们向我走来,玛鲁王气定神闲,鹿铃叮叮当当,林克送我一身兽皮衣,达西在训练他的奥木列,娜拉送我一匹自己染好的布,哈谢要我喝上一桦皮筒的酒,而我,我只请求妮浩为我跳神,为我洗清一身的罪孽与世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八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九

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才是最懂这个地方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女作家,她是多么的热爱这片白山黑水和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饱含深情的描述在书写着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发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迟子建式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简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吧。对细节细致的描写,读着读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跟着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驯鹿,一起迁移,一起看着萨满跳神,一起听那风声,那雷声,那雨雪闪电,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时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读出声来,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广袤的天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为了争夺她,相约射箭比赛,最后林克娶了达玛拉,也许是哥哥射箭的最后一刻让着弟弟,也许是宿命让他射偏了,可他的内心依旧深爱着她,在弟弟死后他为她用蓝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欢,由于部族的禁忌,最终没有在一起,令人唏嘘。

清晨和正午虽然也描写了一些人的死亡,但节奏是明快的,轻松的,从黄昏开始渐渐令人压抑,死亡的气息愈发浓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个人性命时,必将带走一个自己的孩子。一命换一命的宿命,笼罩着这个坚韧的氏族。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时间里,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老婆用它九十岁的苍老声音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百年命运从开始到被现代文明归化,对应这她从小时候到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这一辈子,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读完最后一行文字,心中充满了苍凉的无力感,从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猎迁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间跳跃奔跑的鹿被圈起来,最终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个烟头毁灭,这个古老的鄂温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宁静安逸变得吵吵闹闹。

原住居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在保护和发展间如何平衡,如何保护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思考和问题。有时间多去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乳交融。”

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阅读体验,干净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入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

借读了一本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大概是由于迟子建女士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几本崭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仍然保持着它的青春,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知道不知道迟子建这个人,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不知道,没读过。果不其然,幸好我读了。它的内容、它的形制、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自那以后,我开始爱上了她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那些一直在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作品,或是某些年代某些事件中的才是珍品,而这些当代人的作品也一样,只要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或是有着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或是让你喜爱的作品并在你的传播下得到大家认可的,因此,不论是什么时代,是什么人的作品,即使是现在无名无姓的人的,都应成为“经典”。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试问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你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你们都不知道,或是仅仅是一点点皮毛,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汉人呢。在试问一下,咱们汉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了解、不珍重自己的文化,它就已经相当于从世界上消失了,它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甚至是人民以及他们的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一

灵气的驯鹿奔跑在山峦溪流间,自然馈赠的森林在广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长,大气磅礴的日出夕阳亦或宁静的繁星点点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与现实的浮躁截然不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看似苍凉的开篇,实则透着力量和平静的娓娓道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骨子里的坚毅和内心的充盈充分展现。这应该是感受过大灾大爱,看透生死的人才能独有的淡然。书中对万物有灵的尊重、舍己为人的精神、面对生死的坦然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尼都萨满和妮浩,鄂温克族最后两个萨满,因为天赋使命,用不完满的一生书写出什么是大爱。我一直在想,尼都萨满和林克用射箭的输赢,决定谁迎娶达玛拉的那一刻,是真的失误还是不想看到弟弟失望的样子,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他是天选成为萨满的人,这样的人,不都有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品质吗?所以他用自己孤苦的一生成全了弟弟幸福的一生。妮浩无论是敌是友亦或陌生人,她都选择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换取了他人生命,连自己最后的牺牲都是为了灭山火。她每一次的跳神都让人心疼,身为母亲,选择用麝香避孕,用不要孩子的方法,去避免再次经受丧子之痛,独自承受失去和痛苦,只因为那句“我是萨满”。而族人感念他们的付出,所以在玛克辛姆有成为萨满征兆前,人为隔绝了那股神秘而苍凉的气息,这是一个民族的温柔。

书中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他们与生死相处的态度,因为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忧愁就有喜悦,所以不忌讳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书中的人如走马灯,陆续出现又逐一逝去,留下孤独长寿的酋长,这样的宿命早已被看透,所以她能释然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让孤独的人单独待着,至少还能有美好的回忆相伴,强行让孤独的人和欢乐的人在一起,他们反而更加孤独。

很多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像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两书都笼罩了孤独和死亡气息,但《百年孤独》中死亡是终结,孤独是主线,贯穿了一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是生命自然的更迭,孤独只是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对比,下期就选材《百年孤独》。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20xx年8月20日,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间,故事的原型,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逝世,在她钟爱的驯鹿身边,享年101岁。感谢她教会我又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日子怎么过下去,靠的都是自己的探索和坚守,且做一个内心丰饶坚韧的人,去过好这不长却也不短的一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二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习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平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平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三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单是这开头,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读书很慢,有时搞不清人物关系还要再翻回来。每天抽点时间与这里的山林对话,享受那片刻的安宁,是件极美的事情。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前些天无意间看到董宇辉的直播,听到他对这本书的介绍,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买了一本。很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那亲切的山川河流,那善良勇敢的鄂温克人,那神秘又悲哀的萨满……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跳舞,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这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住在用松杆和帆布做成的希楞柱里,与山林为伍,与驯鹿为伴。驯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只吃新鲜的苔藓,使得他们要跟着驯鹿不停的搬迁。习惯了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定会觉得这日子无聊又寂寞,可他们过的开心快乐!

最神秘的莫过于他们的萨满。我们或许以为跳神只是一种迷信,可他们的萨满却拥有一股神力,真的可以救人。

尼都萨满穿上他神圣的衣服,跳上一阵就可以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可以让日本人腿上的伤痕消失,妮浩萨满可以让将死的孩子恢复生机……使得书本前的我不得不对这神秘的力量心生敬畏。

治病救人的萨满受人爱戴,却也有自己的悲伤。萨满每救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日本人腿上的伤口好了,他的战马却倒下了,将死的少年活了,妮浩萨满的孩子却死了。只因万物皆生而平等,一个人重新获得了健康,就有一个人替他受过。尽管如此,妮浩萨满依然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啊!

在这里生存的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妮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安道尔被瓦霞欺骗,怕她再去骗别人,坚决不同意解除婚约;达西看到歪嘴女孩结婚当天死了老公,觉得可怜执意娶她;杰夫林娜为了不让老公为难,从山坡上摔下来流产了那个婆婆不想要的孩子;拉吉米听到马厩里有婴儿的哭声,毅然抱回了家里……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温暖。喜欢这样的日子,大家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安静祥和,健康快乐。

人的出生大抵相同,人的死亡各有不同。这本书时间跨度很长,像《百年孤独》一样叙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落,不可避免的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列娜在搬迁途中趴在驯鹿上睡着了,掉在雪地中冻死了,达西和老鹰与狼搏斗战死了,林克在换取驯鹿途中遭遇暴风雨被雷击中,瓦罗加为救自己的同伴被熊打死……这一个个生命的意外逝去仿佛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许是他们的后代不愿再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生活在丛林里,就不会有这些意外的发生,那些自己爱的人就不会在本不该逝去的年龄凋零。

如今,额尔古纳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安静而又神秘,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已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年轻人因为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离开了这里,如今的鄂温克人不足三百人。一个民族就这样悄然离去,仅剩的几百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四

这本书拿到的时候就非常惊讶,比想象的薄很多,一直以为这种书应该是皇皇巨著。

仔细读下来,发现写得非常耐读,文字在历史追述中不失体现出优美的片段,作者迟子建写作水平很高,当之无愧的茅盾奖作品。

有时把这本书和我在高原--家族、白鹿原对比。都是二十世纪的历史潮流中的家族会议,或多或少地反应历史事实。

普通人的生、死、爱,娓娓道来。尤其是男女情爱,描写委婉“木楞中的风声”,又大胆热烈,体现鄂温克人的敢爱敢恨。非常动人。森林中的游猎民族,活得虽然逃不脱历史潮流携裹,如日寇入侵,文革,定居,却也活得肆意汪洋。

给这本书点个赞。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五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爱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爱着河流,蓝天爱着白云,像鄂温克族人爱着洁白的驯鹿。他们的爱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神。他们的玛鲁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诚地佑护着一方生灵。他们用树枝、木头和兽皮组成神偶,这些神偶只有萨满才能亲切接触,绝不容凡人丝毫的冒犯。尼都萨满的跳神可以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天日,可以让孩子的疥疮飞块地结痂,可以让日本人的伤痕消失的无影无踪。妮浩的跳神则几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们天性的善良合为一体,与其说是邪恶惧怕了玛鲁神,不如说是为他们的善良所击倒。但我知道这种说法,一定会激起所有鄂温克族人的强烈反对。神,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他们的驯鹿和氏族。他们深信自己的神来自于他们生活的.山林,他们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们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动物。每次获猎而归,庆贺的首要仪式就是祭奠他们的玛鲁神——庄严、圣洁而神秘。

死,这一主题的贯穿始终,使得这个原生态,远离现代污染和纷扰的古老民族,也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苍凉和悲怆之中。无所不能的玛鲁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生与死的联袂像是一种图腾。

尼都萨满最终也没有赶走那场瘟疫,这不但夺去了大量驯鹿的生命,也夺走了我们至爱的亲人林克。

妮浩,一个单薄而文静的女子,却受了神的指使,担负起对整个氏族的佑护。发生在她身上的生与死的交替,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部分。为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长子果格力;为救去跳神遇到危险的妮浩,折断了她的黑桦树;为救那个暴躁、野蛮又酗酒成性的马粪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为救一个偷他们驯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亲人离去,是任何雨雪都无法比拟的灾难。

和这个氏族有关的许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个归宿。在强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们一样表现出人类的软弱和无力。

不可抗拒的,还有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分批下山过起了现代人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逐渐被砍伐,她们不适应新环境的驯鹿在逐渐减少,他们世代相袭的生活习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变。因政治而造成的人为伤害,曾是飘在这个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层乌云。大自然和谐与现代化的破坏杂糅在一起,人性的温暖和命运的凄清,描绘出一幅壮美的鄂温克族民族画卷。

诚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

这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质问,是作家宽阔的写作情怀,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书轻松叙述的基础上,更增强了主题内涵的冲击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六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名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篇十七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平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这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就像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7463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