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理清思路的过程。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要准确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情节,捕捉到作者的精神内核。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书籍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启示,同时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一起探讨书中的精彩。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一
新闻报道以“讲故事”形式呈现是向受众提供信息的最好方式之一,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中,作者从九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把握好“好故事”这一利器,写出好报道。虽然我们与作者身处的背景不同,报道也不应该一概而论,但是书中很多的细节和指导还是给了我一个新角度和新方向。
采访方面,作者主要提出“记者应该广泛思考,不要让信息源被强行拖拽进记者预想好的思路之中,限制他对我们信息的给予“这一思路。即告诉读者,不要在信息源的口中挤信息,而是要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一起构思出一个想法,这样的信息源也称为“聪明人”。
写作方面,作者多次提到了“故事展开的过程:发展-影响-反作用”这一概念,要求我们思维开阔,思路广泛,把选定好的故事从这三点出发思考,形成全面且连续的报道,与他人的报道区分开。从作者举出的“医师短缺”这一例证就可以看出其联想因素的丰富性。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二
《漫步华尔街》(arandomwalkdownwallstreet):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资界最畅销的好书。《漫步华尔街》一书自1973年出版以来,至今已经过8次修订,热销30余年仍经久不衰。
本书的第四部分,组要是作者给读者在投资过程中的一些务实性建议。作者通过分析历史上股票平均收益率和利率以及通胀率的关系,定义了一个模糊性正确的计算长期受益率的公式,也即是本书中的第二条公式。然后作者制定了在不同年龄段应该使用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管理,并比较3种漫步的方式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在投资过程中的务实性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注意积累投资资金。任何投资没有本钱都肯定不行,而不间断的储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既能让你有现金流活水源源不断的进入资金池,还能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要有现金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在日常生活中要留足现金,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准备。注:这在股票账户中同样重要,要留一部分现金,当出现机会的时候,才不至于后悔,资金管理在投资中也是一项需要足够重视的活动,自己就在上边吃过亏,自己的标的出现了极好的机会,而没有太多钱了买入了。看看现在标的的价格,更是理解的深刻。个人理解,股票账户中至少要留20%以上的现金,甚至很多大师们都留存大把的现金。其实影响你收益的,应该是在重大机会出现的时候,自己是否敢于重仓,是否有钱重仓。绝大部分的可有可无的机会,对你的收益不会有质的区别。
留存的现金也要注意收益率,比如定存、国债都是较好的减少通胀损失的手段;合理避税;对自己投资的类别和收益预期要很了解;房产也是一项比较不错的投资手段;对看不懂的黄金、收藏品等最好规避;注意多样化。
总之,一定要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合理的配置自己的资产。
在作者看来,影响股票和债券收益的主要因素包括3个:购买时的股利收益率、盈利和股利的未来增长率和估值关系。作者提出的市场长期收益率公式为:
长期股票收益率=初始股利收益率+增长率。
注:长期相对股票收益率=初始股利收益率+盈利增长率+估值变化,但因为考虑通胀的原因,通胀率和估值变化户型抵消,得到了作者提出的公式。这里的长期股票收益率是指已经除去通胀率之后的绝对收益率。这里的一部分,个人理解的不是很透,还是需要多思考下。
注:个人看来,一只股票的收率分两部分,投资收益和投机收益。投资收益指的是,在pe不变的请况下,收益增长,进而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投机收益指估值水平上升,即pe上升而得到的股价上涨部分。而估值水平的上升时可遇不可求的,而收益的增长才是实实在在的。
在25岁左右的时候,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资金,但是一般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积极上进,风险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可以将大部分的资产配置在股票上,以实现原始资本金的快速积累。
55岁左右和65岁左右,到了求稳的阶段,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光,尽量风险最小化的实现财富的增长保值。股票适当的减少,更多的进行债券投资。
3种漫步法:省心省力型,投资于指数型基金,收益市场平均水平。亲力亲为型,自己挑选股票,主动的管理自己的财富,作者认为大部分人战胜不了市场。使用替身型,交给基金去管理资金,作者不推荐,大部分基金经历并不高明,甚至很糟糕,还要交高昂的手续费和管理费。
最后作者推荐了一种特殊的共同基金,封闭性基金。在到期之前,不能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一般的封闭性基金,价格和净值相比都有一定的折价。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好好的研究下。
注:通读全书,作者主张的理论是弱势有效市场理论,即市场短期可能无效,但长期来看是有效的。这和格雷厄姆提出的“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不谋而合,和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大师的主要思想也是相通的。作者也提倡挖掘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但也提倡挖掘那些有故事的股票,可见作者是有一定的投机心理的,不过在市场中的人,任何一次投资,都是含有部分的投机的,没有纯粹的投资。可以认为,投资都是概率的游戏而已。作者的观点是: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不可能战胜市场长期平均水平。这个也是和巴菲特、林奇等人不同的地方。个人尽管对这个观点保持怀疑,但还是很敬畏市场的,时刻对市场保持敬畏。
这本书读完之后,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很多以前没听说过的理论都进行了详细介绍,是一本不错的书。观点的冲突,才能促使人思考,才能产生思想的火花。还是那句话,千万别模仿任何人,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是王道!
这样的好书,应该多读多思考,以后隔一段时间拿出来重读,应该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三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缺点并没有对职业生涯造成致命的打击潜在的雇主在面试经理人时,试图了解他的缺点,目的是确保这些缺点不会对他的公司产生伤害。
careerjournal撰文提醒经理人在面试时,如果雇主问到“你的弱点是什么?”此类的问题时,可以使用七步策略来应对,核心是,经理人在委婉说明缺点的同时,更多地提醒雇主关注自己的优点。
1、在适宜的环境中,经理人的缺点也可以成为优点,对未来的雇主是一笔财富,
2、引用那些被自己成功克服过的缺点。
3、说明自己从犯错中得到的收获。雇主可以从其中了解到:首先,你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成长;其次,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4、当你欠缺工作需要的某些技能,表达自己学习的意愿。
5、引用一些与工作不相关的技能弱点。
6、转移话题。当你不愿意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话题转移到“你要承担的这个工作什么是最重要的?”。
7、如果面试者对你如何克服弱点心有疑虑,你要主动去解惑,提供更详细的、合理的解释。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四
散文常须写景。写景难,难就难在一方面要写得逼真如画,达到“写景需曲肖此景”(清・施补华《岘佣说诗》)的境地;另一方面,又不能写得太实在,太实在了则成呆板,神韵全无。应力求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西湖漫笔》系当代作家宗璞写于1961年的名篇。古来写西湖的名家圣手何止千万!此文又有什么特点呢?细细读来,使人感觉到文章主要描述了两个字――“绿”和“变”。显然写“绿”是为了衬托写“变”,写“变”才是表达中心;没有“绿”的描写,“变”就成了空中楼阁,而没有“变”的点化,则“绿”也就成了过眼浮云。所以,如果说写“绿”是绘景的话,那写“变”才是所要寓喻的深意,作者高明就高明在对绿的描写不只是写它的色相,而是展现它的神韵,写出它是生命的颜色,是茁壮的生命力。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无疑,所述都是写景,但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文章都表现出把深意寓于胜景之中的特点,前者只是着意描写了这几处的树、苔、荷叶,后者也仅仅是简略的从自己的感受上写了所见绿意的不同,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最终推出:“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的赞叹!
古人曰:“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今以《西湖漫笔》观之,确实如此。
今天,我看了余秋雨的“西湖梦”。()。
西湖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很多大文豪、大诗人,比如白居易、苏东坡等人都游览过西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西湖。西湖最有名的景点是“白堤”和“苏堤”,他们分别是白居易和苏东坡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帮百姓除害。在西湖也有一些历史故事,苏小小和白娘娘,都不是正常人,但她们都希望变成正常人,过正常人的生活。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五
今年6月,华尔街见闻分享过nicolai等专家有关写简历的建议。好的简历叩开了招聘公司的大门,赢得了面试机会。接下来,求职者就要在面试中展示个人能力,同时也在和面试官斗智。因为老练的人事经理会用最少的问题让应聘者透露最多的信息,从中筛选自己的目标。
这12条投资数学你必须懂。
明星炒股失败教训:谢娜踏不准节奏各式油价暴跌“阴谋论”到底哪家强?世界十大最奇葩公司福利男人也有姨妈假霸道总裁不是一日修成揭超级富豪往事这十大行业最“暴利”大笔钱在流入微博全面封杀微信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提供求职资源及简历服务的美国网站resumewriters'ink创始人、高管职业辅导教练tinanicolai说,要达到以上效果,人事经理有时会问一些刁钻的问题。
那么,在面试时,如果碰到可能陷自己于不利的问题,求职者又要怎么做比较妥当?以下是nicolai等美国专家给出的相关建议,华尔街见闻在此同样以问答方式归纳。
问题1、如果要用一个词做自我介绍,你用哪个?
・提问意图?
人事经理问这个问题,可能是想确定很多数据,比如个性类型、对认识自我有多自信、是否工作风格适合招聘的工作。
・陷阱在哪?
如果面试一开始就问到这个问题,那挑战性就比较大。因为应聘者完全不知道人事经理想招哪种性格的人。
说一个人是沾沾自喜还是胸有成竹,是谦虚还是胆怯,别看形容词有些相似的意味,区别也很明显。而人又都是多面体,要用一个简短的标签概括复杂的个人,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谨慎行事。如果应聘者觉得自己的优势是办事可靠、投入,但应聘者又很得意朋友们夸自己机智、有幽默感这样的优点,请坚持用保守的方式描述。
如果申请一份财会工作,就不要用“有创意”这样的词说自己。如果应聘的是艺术总监,就别用“准时”这种形容词了。
现如今,大多数老板都希望员工面对压力还能头脑冷静、心态乐观,为人诚实可靠,有奉献精神。可要是一股脑一串自认为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形容词,那你就没摸对门。
应该找那些能体现自己是招聘工作岗位适合人选的形容词,也就是说,那些形容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应聘者就是干那份工作的料。
问题2、这个职位和你应聘的其他工作比怎么样?
・提问意图?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应聘者:有没有在找其他工作?人事经理首先会设法搞清楚,应聘者求职有多积极。
只要求职者承认也在找其他公司的工作,人事经理就希望了解应聘者对什么职位感兴趣、怎么评价其他公司,以及有多诚实。
・陷阱在哪?
如果应聘者回答“这是我唯一应征的工作”,那就等于给面试的人事经理亮出了警告信号。很少有求职者找工作只冲一个工作岗位去,所以人事经理可能就认为应聘者不诚实。
但如果应聘者公开谈到自己同时在找其他哪些工作,而且对它们表现得更有兴趣,人事经理就可能担心应聘者人在曹营心在汉,不想在这样的应聘者身上浪费时间了。
专家还认为,如果应聘者在回答中流露出,对其他的求职工作或者其他招聘的公司的印象不好,这样的应聘者也不会成为人事经理心目中的上佳人选。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有一种适当的回答是:
“我在应聘多家机构,可我还没确定那家的职位最适合我未来的职业发展。”
专家认为,以上回答能体现应聘者积极主动,而且保护了同行。没有理由在这类回答中贬低或者抬高哪家用人公司。
问题3、分别列举自己的三个优点和缺点。
・提问意图?
面试官希望找到突破口和值得引起警觉的地方,比如应试者无法和同事和睦相处,或者无法按时完成工作。
每份工作都有它独特的要求,所以应聘者的回答应该展示自身的优势有招聘公司可取之处,而劣势还有一些正面的影响。应聘者起码应该暗示,因为自己采取了正面的行动,那些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少。
・陷阱在哪?
既说优点又说缺点可能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如果不能最终将弱点变为正面因素,应聘者暴露自身弱点就可能以失败告终。
而且,应聘者提到的优点可能不符合招聘工作应有的风格或者所需的技能。最好在面试前提前准备这类问题的回答,否则就可能无意中进入面试官的雷区。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面试官希望,应聘者的优点将直接成为新工作的财富,而且没有任何缺点会影响工作业绩。他们也会期待应聘者有能力评估自己有多成熟、有多少信心。
问题4、为什么你想在这儿工作?
・提问意图?
问这个问题是想了解求职者应聘这份工作最大的动机是什么、有多了解这份工作、多渴望得到这份工作。
・陷阱在哪?
想在一家公司工作可能有多种理由,但应聘者首先要表现出,这份工作对自己有多重要。
无论是说想得到和自己能力匹配的薪水,还是说希望有个好上司,或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工作,这些都不是面试官最喜欢听到的回答。因为它们都没有体现求职者对应聘的工作有多感兴趣。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招聘的人事经理希望看到,应聘者投入时间研究了自己的公司,了解相关行业。
他们想确定,应聘者真正渴望的不是随便哪种工作,而是应聘的这份工作。他们还想确信,应聘者有踏实肯干的态度、旺盛的精力,不但有能力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了解肩负的使命和目标,还愿意成为那种使命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问题5、为什么你想辞掉现在的工作?
・提问意图?
如果应聘者回答自己做过很多工作,而且都做不了多久,那么面试官就会在应聘者的就业经历中寻找,有没有任何不利于招聘工作的特征。
比如他们可能试图判断,应聘者目前和同事有没有足以导致离职的合作问题、是否会很快厌倦一种工作。
・陷阱在哪?
没有谁喜欢坦白自己不喜欢某份工作,也不会那么愿意说出原因。但如果应聘者不能有技巧地巧妙作答,就会让面试官产生更多的疑问,甚至彻底丢掉面试成功的机会。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面试官希望应聘者在寻找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那样的工作更匹配应聘者目前的技能水平。他们不介意听到应聘者说对本公司的发展机会特别兴奋。
问题6、职业生涯中你最自豪的是什么?
・提问意图?
这么问是为了解应聘者有多少热情、自我感觉有多优秀、是否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
如何描述个人最喜欢的项目几乎和项目本身同样重要。因为应聘者在讲述过去的工作时,可以传递自信和自豪感,向新老板做演示的时候同样也需要表达这样的信心和自豪。
・陷阱在哪?
面试官可能假定,这类工作是你未来真正希望做得最多的,或者投入精力最多的。如果不能在描述时设定更大范围的技能和兴趣背景,应聘者可能无形中就把未来施展才华的空间局限在某一方面。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面试官希望从叙述中发现应聘者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并能在他人身上汲取工作热情,自身也能传递正能量。但要注意,分享个人成功要始终简洁有力,应聘者应侧重展示工作期间良好的自我表现能力。
问题7、你和哪种上司以及同事合作取得成功最多,哪种最少,为什么?
・提问意图?
面试官设法确定应聘者与哪类人或者哪种性格的人合不来,此外,他们还希望知道,应聘者尽最大能力时工作表现如何。
・陷阱在哪?
承认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有失败的经历,这等于在让应聘者冒险。如果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倒没那么麻烦。
而且,应聘者也可能在陈述中无意之间冒犯未来上司。比如应聘者说:“我以前有位老板,他开会多,让我都很难完成工作。”假如面试官正是一位喜欢开会的领导,应聘者这样的表述免不了让面试官不快。
・面试官满意的回答是?
他们更希望听到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通常最好是从正面消息开始,负面的低调处理。回答时,应聘者不要显得逃避问题,但也不需要罗列自己所有的性格弱点。
应聘者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泛泛地谈一下自己欣赏他人的哪些优秀品质,还要显示有足够的灵活性,能与很多不同性格的人合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六
1、投资很有趣,很刺激,但如果你不下功夫研究基本面的话,那就会很危险。
评论:控制危险的方法有很多,基本面研究是最符合逻辑也是最艰难的一种。
2、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你的优势并不在于从华尔街投资专家那里获得的所谓专业投资建议。你的优势其实在于你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知识和经验。如果你充分发挥你的独特优势来投资于你充分了解的公司和行业,那么你肯定会打败那些投资专家们。
评论:世间万事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不是单因素或者少量因素决定的,你的独特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你增加成功的概率,但是还谈不上肯定。
3、过去30多年来,股票市场被一群专业机构投资者所主宰。但是与一般人的想法正好相反,这反而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投资业绩。业余投资者尽可以忽略这群专业机构投资者,照样可以战胜市场。
评论:这是彼得林奇的超级大牛皮。
4、每只股票后面其实都是一家公司,你得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评论:完全同意,好不容易。
5、经常出现这样的事,短期而言,比如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一家公司业绩表现与其股价表现毫不相关。但是,长期而言,一家公司业绩表现与其股价表现完全相关。弄清楚短期与长期业绩表现与股价表现相关性的差别,是能不能投资赚钱的关键,也表明,耐心持有终有回报,选择成功企业的股票方能取得投资成功。
评论:长期来说,股价会跟随企业业绩而动,白花花的银子会告诉你什么是好企业,当事情变得显而易见时,没有人会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大众行为跟随业绩而动,是合情合理的行为,也是大众缺乏远见的证明,也是远见者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6、你得弄清楚你持股的公司基本面究竟如何,你得搞明白你到底持有这只股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不错,孩子终究会长大的,但是,股票并非终究会上涨的。
评论:这个比喻是错误的,否则字典里会少一个词:“夭折”。
7、想着一旦赌羸就会大赚一把,于是大赌一把,结果往往会大输一把。
评论:当想着赢的时候忘记输了会如何,这是很多人结果不好的原因。
8、把股票看做是你的小孩,但是养小孩不能太多,投资股票也不能太多,太多你就根本照顾不过来了。一个业余投资人,即使利用所有能利用的业余时间,最多也只能研究追踪8到12只股票,而且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才能找到机会买入卖出操作。因此,我建议,业余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同时持有股票5只以上。
评论:这个和策略有关。
9、如果你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股票,那么就远离股市,把你的钱存到银行里,直到你找到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
评论:找不到的时候继续找,是不是把钱存银行可不一定。
10、永远不要投资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股票。让投资者赔得很惨的往往是那些资产负债表很差的烂股票。在买入股票之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有没有破产风险。
评论:在中国,有没有破产风险,仅仅看财务报表是不够的。
11、避开那些热门行业的热门股。冷门行业和没有增长的行业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会成为最赚钱的大牛股。
评论:有时候,热门行业的热门股,表面上看是高估了,实际上是大大低估,这个称之为高估不够。
有时候,冷门行业的冷门股,被过分看差,实际上没有那么差,这个称之为低估过度。
12、对于小公司股票来说,你最好躲在一边耐心等待,等到这些小公司开始实现盈利时,再考虑投资也不迟。
评论:不要在等待中忘却。如何才能既不耗费太多时间精力又不会遗漏?
13、如果你打算投资一个正处于困境之中的行业,那么一定要投资那些有能力渡过难关的公司股票,而且一定要等到行业出现复苏的信号。不过,像生产赶马车鞭子和电子管的这些行业永远没有复苏的希望了。
评论:人们常常会低估新技术指数增长的速度,对传统的熟悉的东西依依不舍。
14、如果你在1只股票上投资1000块,即使全部亏光也最多不过是亏损1000块,但是如果你耐心持有的话,可能就会赚到1000块甚至50000块。业余投资人完全可以集中投资少数几家优秀公司的股票,但基金经理人根据规定不得不分散投资。业余投资者持有股票数目太多就丧失相对于专业机构投资者能够集中投资的优势。只要找到几只大牛股,集中投资,业余投资者一辈子在投资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远远物超所值了。
评论:都想找到大牛股,找到大牛股可没有那么容易。
15、在任何一个行业,在任何一个地方,平时留心观察的业余投资者就会发现那些卓越的高成长公司,而且发现时间远远早于那些专业投资者。
评论:能够从细微的地方发现卓越的高成长公司,需要非同凡响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和商业洞察力。
16、股市中经常会出现股价大跌,就如同东北地区严冬时分经常会出现暴风雪一样。如果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根本不会遭到什么损害。股市大跌时那些没有事先准备的投资者会吓得胆战心惊,慌忙低价割肉,逃离股市,许多股票会变得十分便宜,对于事先早做准备的投资者来说反而是一个低价买入的绝佳机会。
评论:赞!
17、每个人都有投资股票赚钱所需要的知识,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投资股票赚钱所需要的胆略,有识且有胆才能在股票投资上赚大钱。如果你股市大跌的恐慌中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吓得赶紧抛掉手中所有股票,那么胆小怕跌的你最好不要投资股票,也不要投资股票型基金。
评论:每个人都有投资股票赚钱所需要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很可能不够全面完整,不能得到高度确定性的结论。艺高人胆大。
18、总是会有事让人担心。不要为周末报刊上那些危言耸听的分析评论而焦虑不安,也不要理会最近新闻报道中的悲观预测言论,不要被吓得担心股市会崩就匆忙卖出。放心,天塌不下来。除非公司基本面恶化,否则坚决不要恐慌害怕而抛出手中的好公司股票。
评论:判断是不是好公司可不容易,除了已知的已知和未知,还有未知的未知。除了勇气还需要对万一判断错误做好准备。
19、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提前预测出未来利率变化、宏观经济趋势以及股票市场走势。不要理会任何未来利率、宏观经济和股市预测,集中精力关注你投资的公司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评论:宏观经济是一个大背景。宏观经济的很多基本知识和概念,可以帮助你理解“公司正在发生什么”。
在一个低速增长的经济体中,10%的增长可能很不错了,但是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可能不怎么样。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对股票进行分类,分为“6种类型公司股票”,其中对“快速增长型公司股票”的量化定义:“年平均增长率20%―25%”,在中国可能需要修改标准。
20、如果你研究了10家公司,你就会找到1家远远高于预期的好公司。如果你研究了50家公司,你就会找到5家远远高于预期的好公司。在股市中总会让人惊喜的意外发现,那就是业绩表现良好却被专业机构者忽视的好公司股票。
1.战胜自己读书笔记范文。
2.读书笔记是什么及读书笔记的种类。
3.读书笔记大全:小学生读书笔记例文。
5.简爱读书笔记。
6.简爱读书笔记精选。
7.读书笔记100字。
8.读书笔记:《少年》。
9.《白牙》读书笔记。
10.根鸟读书笔记。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七
不要畏首畏尾:机会就是这样溜走的。
人们常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任何准备都是要有前提的。抱怨自己没有机会的人,多半是缺乏勇气的。人们无法相信一个面对挑战毫无勇气可言的人,会能支撑到机遇的来临。
勇气是面对任何事物都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勇气,不敢去尝试,你永远都不会拥有任何机会。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有勇气。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只有那些充满勇气的.参与者,才有可能获得机遇。
02。
不要逃避责任:让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责任心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我们取得的成就与承担的责任是成正比的,责任心越强的人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你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切实对自己负起责任,才能应付各种可以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突发状况。记住,责任感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关键品质,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03。
不要钻牛角尖:人生何必太较真。
其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不跟自己过不去,很少有人会跟我们过不去。苦恼总是有的,有时人生的苦恼,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自己想得到更多。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放大了烦恼,郁郁寡欢,一味地跟自己较劲。其实,我们大可以活得轻松一些,顺其自然,无须被生活栓上太多的枷锁。
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着追求,学会享受生活,才能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
04。
不要苛求完美:缺憾也是一种美丽。
世界永远存在缺陷,我们每个人也难免会有缺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对待它。
我们只有接受缺陷,才能够看到更完美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利用缺陷,将它转化成成功的有利条件。正视缺陷,它将激发出我们更大的创造力和激情。
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陷,真诚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不完美,喜欢自己的个性。你会发现你不仅拥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而且还会获得更多的魅力。
05。
不要拒绝反思:反省会让人成长更快。
自省是一个人得以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并有效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自省,是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做深刻检查和思考、修正人生方向的一种方法。
懂得自省,人格才能不断趋于完善,人才能慢慢地走向成熟。通过自省,做人才会越来越成功,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
06。
不要斤斤计较:才能拥有自在的人生。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十分冷漠,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因为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美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自己的狭隘和自私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07。
不要迷失自我:要有所成就先要了解自己。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模仿别人,便是在扼杀自己。
不论好坏,你都必须保持本色,自己的本色是自然界的一种奇迹,也是上苍给每个人最好的恩赐。记住,你就是你,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因为你不是别人翻版。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八
全书都在围绕股指基金强调风险分散。
以前,我总是奇怪为什么所有投资类的书全是在强调怎么去分散风险,最近再看,说的都是一个思路,就是每一次波动都尽力保持稳健,然后再把这个时间线放长,然后到了年老的时候,就出现一笔时间带来的额外积蓄。
书中前两部分都是介绍资本市场的波动和一些技术分析的术语,我觉得精华部分从第八章开始,讲投资组合,即平滑风险的资产配置。
有点像我们每天的饮食结构,要有多少蛋白质、多少碳水化合物和多少粗纤维,才是一个营养健康的饮食结构。当然,不可能每个人的饮食结构都和营养师计算出来的一样,每个人的口味和习惯不同,就有了不同的饮食结构,比如观察超市里不同人的购物车,有人车里全是青菜,有人全是零食和深加工食品。
当然,说到市场风险,肯定就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衡量系统性风险的贝塔系数,是讲总有一部分风险是通过多样化消除不了,也很难预测的。很像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样,但是,可以通过多样化平滑非系统性风险,比如不靠谱导致的意外或者损失。
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重点看,讲不同人生阶段的资产组合配置和购买股票的规则,都是特别具体的操作方法。不过,我觉得书里推荐的股票占比还是太高,即使65岁以后,股票在投资组合里的占比还有40%,即使全是股指我也觉得不踏实。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九
今天我读了一个关于美国杰明富兰克林的故事。
美国建国期间的伟人富兰克林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把这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我决定向他学习,有一次他发现他有13个很严重的错误,下面是其中三项: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和别人争论冲突。聪明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够减少这一类错误,否则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所以他一个礼拜选出一项缺点来搏斗,然后把每一天的输赢做记录。在下个礼拜,他另外挑出一个坏习惯,准备齐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场战斗。富兰克林每个礼拜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战斗持续了两年多,难怪他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人之一。我觉着我可以像富兰克林那样,检视自己的缺点,并与之进行坚持不懈的搏斗,直到胜利。
读后我知道了一个人每天不需要战胜别人,只需要战胜自己,只要想学,就能学好,就像歌德说的那样,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在徐明德老师的朋友圈早早就看到过了,而且关于书的内容徐老师做了一点简介,并极力推荐大家去读。那时候,我就关于作者彼得林奇在网上搜索了解了下。林奇的书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全美第一号畅销书”,可见他的重要性。跟着小影子一起读的第16期能有幸读到这本书,很开心。因为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这次从6月18日开始到7月15日,也是读书时间最长的,但收获满满的。
《战胜华尔街》,有史以来伟大的投资专家彼得・林奇的选股回忆录,他管理的基金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该书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即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战胜市场的。本书精选了21个选股经典案例,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作者还总结了25条股票投资黄金法则,真是字字珠玑,条条经典。
林奇之所以这么成功与他个人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他的优秀品质无论在投资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1、勤奋:令人惊叹的勤奋在序中就阐述了。读完第一天的序,6月18日我的打卡贴写到:“文中林奇3周调研了23家上市公司,每周调研7.6家上市公司,每天平均调研1家上市公司,那么大的数据量,他一天也不光干这一件事,时间对他们来说太宝贵了,那么勤奋,那么努力,很好奇他每天休息睡眠时间有几小时呢?有没有人感觉每天时间不够用呢?”他研究分析公司的`情况每天要花十几小时,可见他的休息时间,读到这儿我都觉得自己平时叫苦叫累、没时间,此时此刻有点汗颜。文中还有一句话记忆犹新,“总要在地球人行动之前先行一步。”可见他有多么勤奋。
2、低调:文中看出林奇比较喜欢低迷行业中卓越的公司和管理层。他在经营中想尽办法节约成本,对于办公环境他不要求奢华,对于管理层不管对自己有多么抠门,却从来不会牺牲员工的福利,对于这样的公司,他很有信心,他相信这样的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无限。而对于只讲求表面奢华,对员工苛刻的公司,他认为这样的企业不会长久。像文中的迪拉德案例。成功人士总有他的独到之处,低调是不可或缺的,投资做人处事不可分家。
3、善于发现有观察力:当我们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当做艺术去处理时,就不那么枯燥无味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搜寻它的趣味之所在。林奇陪女儿和太太逛街,也能买到好股票。彼得林奇的观点是喜欢这家公司的产品,你可以在买产品的同时考虑购买它的股票(如果它是一家上市公司)当然你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林奇认为,日常生活经验有助于股票投资,比如,你可以通过对家门口百货店或餐饮店业务兴旺与否的观察,来选择这家公司的股票。他说:“在购物中心逛一天,你对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了解,要比参加一个月的投资研讨会收获大的多。”看到这儿对从来不爱逛街的你大概会有所改变了。买不买股票,但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认真观察,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彼得林奇的优秀品质很多,比如果断、专注力等等,读一下你会有新的收获,有时间还会读第二遍。
跟着小影子一起读,每天读六千左右的字,到现在已经读了五本书,都是利用走路时,等待时,犯困时,拿起手机的。有时候为了干某一件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放弃这个,放弃那个,这种功利得想法使自己很累。当你做一件事情时,如果头脑中出现要干别的更重要事情的念头,你告诉自己:生活没有那么功利!继续专注你现在的事,耽误就耽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等你习惯了这种不功利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那些原本以为很重要的事,根本没那么重要。虽然生活节奏慢下来了,但你的效率却更高了。这就是专注力提升的结果。这也是读《战胜华尔街》所收获的。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一
2:从成功的回忆中建立成功的自我形象:回忆自己以前成功的方面,他可以调节你的心情,增强你的信心,从而产生向一切困难挑战的勇气,与其欣赏别人,不如欣赏自己。
化解虚荣。
克服嫉妒。
2:自我期望不要过高:制定目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嫉妒别人的成功。
克服猜疑。
1:别让感情蒙蔽你的理智:多了解情况,是解除心病的有效方法。
2:让事实说话:请信得过的人做参谟,消除荒唐的想法,遇事多往好处想。
3:开诚布公,信任别人:抛弃成见和不必要的自我暗示。
4:开阔心胸,自我解脱:以积极的进取精神,释放出心理的不平、积怨、苦闷与烦恼。
直击懦弱。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失败了,成功还会远吗?
远离狭隘心胸。
1: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2:减弱私心,勇于承担责任:淡化心中自我意识,别人言行少计较。
4:反省自己,自我疏导:根据自己的特长,做些公益事件。
5:多听音乐:音乐可使人情绪平和,心情舒展。
控制贪婪。
欲望和能力之间必须成正比,要不然会成为累赘。
1:淡泊名利,不求奢华: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心底无私天地宽。
2:知足常乐:学会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
3:运用理性克制贪欲:不要被金钱、地位、名誉等所迷惑,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过屋宽。
真正的人生是一种对纷繁诱惑的超越,对生命的透彻领悟,以及内心坦荡,明朗的境界。
战胜刚愎自用。
刚愎不是执着,执着需要正确的成功观念作引导。
1: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看法:要善于发现别人见解的独到性。
3:要多做调查研究:不要自以为是,所谓近朱者赤。
控制刚愎和盲目以后,你就会成为一个能接受别人意见的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一个有生命激情的人,一个有事业前途的人。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二
最近决定把带过来的书都读完,很多书都是几年之后再次阅读,相比第一次,有了些不同的感受,作为记录。
《战胜华尔街beatingthestreeet》是彼得林奇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手头没有纸质版,以后找机会再读)。
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确实有底气起这个名字。从1977至1990年,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从2000万到140亿美元,年化复合收益率29%。最后急流勇退,功成身退,现在从互联网上已经找不到其相关的新闻了。
投资策略有以下特点:因为第一本书更多的叙述了其具体投资策略,这本书也有提及,所以以下内容只是基于本书给出的:
1.寻找收益会增长的公司,同时考虑估值的合理性。可以说是类似pe/g的选股模式。其中收益增长并不限定为高成长股或经济/行业底部的周期股。总的来说选股很灵活。
2.逆向投资。不买热门行业的热门股,不惧怕股市的暴跌,不盲从市场的悲观消息。
3.以持有很多股票著名,1983年组合持有900只股票,其中700只权重约10%。林奇的这个特点符合量化观点的主动管理基本定律:
基金经理的收益=广度x能力,ir=br的开方xic。
其中,breadth(br)广度:每年做出的独立的主动投资策略的数目。
skill能力:信息系数衡量,就是预测值与实现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这个基本定律的通俗解释就是:要想获得高收益,不仅要玩得很频繁,且要玩得很出色。
这个公式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独立的决策,独立就是不相关。举个例子如果你对一个行业做出了预测,然后买入了该行业的5家公司,这样的就不是5个独立的投资决策,而是1个。但是如果你自下而上的选择了5家公司,恰好是1个行业的,这样的就算是5个独立的投资决策。所以林奇的策略很显然是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
这样的投资策略,决定林奇的投资很累,他确实也是非常勤奋的投资经理,每天早6点晚7点,每年访问几百家上市公司!投资做的牛逼的,没有一个不勤奋的。
4.其总结了25条投资黄金法则,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5.a股一年三倍很多,但是三年一倍很少。有的时候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在a股目前,
顶级——10年以上净值年化收益率20%以上;卓越——10年以上净值年化收益率15-20%;优秀——10年以上净值年化收益率10-15%;中庸——10年以上净值年化收益率10%以下。
有的时候看不上20%收益的策略,其实如果真能在回测外再保持10年的20%收益率,从概率上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了。
因为我们的策略都是从过去学习的,能提前这么久发现有效十多年二十年的策略,像巴菲特和林奇一样,世界上都是个位数,所以我觉得能找到这样的策略,更像是运气加市场环境的结果。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三
读完比较失望。整本书老生常谈自说自话,透着一种蛋蛋的陈旧感。书中所述之陈年旧事,如荷兰郁金香泡沫等,有作为社交谈资的价值,但对于有一定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士,这本书并不能提供新的视野。
退而求其次,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该书的文风在用力过猛的诙谐和不加掩饰的傲慢之间游荡,读起来也让人屡屡翻白眼。
这不一定是作者的错,期望较高所引发的不适。
本书核心观点:
1)市场是有效的,超额回报是不存在的;
2)价值投资或者技术分析投资都有深刻缺陷,被动投资股指基金是王道;
3)书的新版在最后几章有对价值投资的一些认可,建议个人投资者如何选股,算是这么多年来对价值投资的回应。惜乎文字之间弥漫着一种“你有种你试试”的幸灾乐祸感。
考虑到作者的人设,先后在vanguard,prudential工作,这个立场不意外——人是自身境遇的囚徒。作者现任wealtfront的cto,新版可以作为wealthfront的市场营销手册。
吐槽完毕,言归正传。
该书并非全无益处。比如对于资产配置理论的介绍,资产配置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如年龄,流动性要求,税收等等,该书给出了中规中矩类似于cfa考试教材的指导。作为一本入门读物,是靠谱的。
跟随作者的建议,作为无暇对投资做深入研究的人士,被动投资的确是省心省力出错率不大的投资策略。我也是践行者之一。
然而,作为一本经典著作,提供信息但充满偏见,终究差了一环。
过去二十年的历史显示,被动投资的收益(以标普500股票指数为例)与主动(active)投资基金的平均收益相比较,的确多快好省。
“平均”二字很关键。
作者选择性遗忘了过去二十年的的确确存在着的超额回报的投资策略,从巴菲特到文艺复新以及近些年来的某些量化策略大鳄。
作者选择性地寻找支持“股指基金是王道”的论据,真可谓拿着个锤子找钉子。对基本面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极尽嘲讽,对量化策略讳莫如深。
该书写于40年前,虽然前后再版多次,但对量化基金的兴起没怎么提及。也许因为成功的量化基金,如文艺复兴,如deshaw,策略不公开。
近些年来一些量化策略产生的alpha超额收益开始减退,然而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一直是那么几家,也证明了alpha的存在。
技术分析:
作者对技术分析的态度是不加掩饰的嘲笑。鄙人会计出身,喜欢读报表,对技术分析也无甚好感。然而无法否认技术分析对市场毋庸置疑的影响。
技术分析是否能带来超额收益,关键不在于它本身是否科学,而在于某些市场中,参与者对技术分析的普遍依赖。
基本面分析:
有巴菲特成功的价值投资在先,作者在这个领域的打击显得十分牵强。譬如理由之一“虽然也有好的基本面分析师,但都去投行一线钱多的地方拉客户了”,因此得出“基本面分析不靠谱”这种吊诡的结论。
试问作者的理性和逻辑何在。
依赖基本面分析,长期持有,巴菲特式价值投资,能够取得超出指数基金预期的长期回报,对于这一点作者试图反驳然而力不从心——因为事实就在那里,根本无法反驳。
这里继续推荐田博士(charlietianphd)的新书investlikeaguru,如何低风险取得超额收益的价值投资干货尽在其中。个人认为比randomwalk有诚意有洞见。
如果说本书的策略可以借鉴,那是因为非金融领域的普通人:
1)没有投资顶级量化基金的渠道和资格。
2)时间上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不是每个人都可能像巴菲特那样每日花4,5个小时去研究公司做价值投资。
换言之,人们可以选择懒人投资法,购买被动股指基金,是因为人们有生活要过,要养花种草旅行读书陪孩子。而不是客观上市场efficient理性到了完全没有超额收益的可能。
信息永远是不对等的,得到信息需要成本,精力;消化和运用信息需要经验,智慧。
从这意义上说无论是量化策略,还是价值投资,它们取得超额回报是符合常识的,因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
人的勤奋,智慧,与经验,具有价值。youhavetoputapremiumonpeoplesdiligenceandintelligience。
如果把投资的期限拉到无限长,作者的思路也许是对的: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成功量化策略,长期来看市场总会达到理性定价。
就如有一句话这么说的:长期来看,人都是要死的。
但这个事实毫无意义,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活着,不是吗。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四
科普抑郁症和对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建议对我意义不大。
有一些建议,其实之前看书也看到过,自己在历次斗争里面,意识到确实应该那么做,也一直在鼓励自己。但是有些时候就是做不到啊。
书里提到以整化零,就是把一件你看来压力很大的时候,哪怕是最基本最日常的事情,化成很简单的一步一步,再去逐步完成,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压力,但那种时候,就是做不到,我知道这样会容易很多,但还是会一直躺着哭。
还有就是不要逼迫自己,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你不要过分在意,顺其自然就好了,比如失眠、早醒……书里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早上醒的早就爬起来看看书,出去散散步,或者做个早饭、洗个热水澡,随便做点儿什么都很好,让你觉得放松和愉悦的就好,哪怕玩一会儿单机游戏也成,但是最好不要是会引起情绪波动太大的联机游戏。不要强迫自己睡觉,也不要苛责自己,可能我本来的计划是五点钟起床,但是我凌晨三点多就醒了,强迫自己入睡也睡不着,反而会让自己更难受,我怎么这样,连睡眠也无法自控,为什么别人的睡眠那么easy,睡眠质量还那么好……别想这些,辩证来看,我早起的做事效率很高的啊,而且能安静独处,我很喜欢合上书的时候,转身看看窗外,天刚刚放亮的感觉。我的情况,四个小时睡眠足矣,晚上回来也没感觉特别疲倦,睡眠质量还可以。
最近睡眠质量就超级差,经常做噩梦,但就是醒不过来……再醒过来,已经六七点了,洗漱也很难做到快速,我已经前一天晚上收拾好背包,但是……起床和洗漱变得异常困难,有生之年啊,我居然也会大早上一直躺在床上啥也不干,一躺好久…这算不算赖床,哈哈哈哈。之前是醒来躺床上干瞪眼,我很希望自己能快速再次睡着,但终究只是收获失望和沮丧,觉得自己超级差劲。总之,别逼迫自己,也不要太在意这些,适得其反的。我偶尔也会放任自己纠结一下,指责自己什么的,但那又不是我的错,不是任何人的错,心态上顺其自然就好了,但不是啥也不干、放任自流。尽量做到合理、规律的饮食和锻炼吧。
还提到了饮食和自杀倾向,不得不承认,书里说的可能是对的,尤其是暴食,哈哈哈哈,well,包括酒精和咖啡因,书里一直建议少碰或者不要碰,不需要永久戒掉,至少在抑郁症的恢复期不要,睡前不要猛吃东西,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一些建议的实用性,因人而异叭,要因地制宜。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五
昨天,我在《文课外阅读》这本书里读到了一篇非常好的,名叫《战胜命运的孩子》。从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也想介绍给大家读一读。
从前,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但是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听到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画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来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免外界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而有利:因为他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更加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画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则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画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们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所以说,同学们,原来长处可以变成短处,短处也可以变成长处。虽然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一些缺点,但是只要换个角度,说不定这些短处就能变成长处。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收获!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六
那天,看了一篇名为《战胜命运的孩子》的文章。
说了两个孩子,一个想当音乐家,另一个想当美术家。但命运不公平,让想当音乐家的孩子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眼睛瞎了。他们恨上天,正好有个老人遇到了他们,让他们互相换一下想法。两个孩子最后都成了天下有名的音乐家和美术家。他们又遇到了老人。老人说:“事实证明,如果命运堵了一条路,往往会留下第二条路。”
如果命运堵住了你的一条路,也是会给你让出另一条路的,如果我们也能够像战胜命运的孩子一样,战胜了命运,那么便能得到最伟大的成就。
大家可以学到的是,如果命运让你这么笨,学习这么跟不上,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开启一扇窗户的。
就像我们班的某一个同学,他虽然学习不好,但却是非常有礼貌的,这就是命运为他开的另一扇窗户。
两个孩子能面对命运,那么,我们面对学习也可以不那么害怕,好好学习,错了可以纠正嘛!
命运,跟两个有着美好理想的孩子开了个玩笑,而两个孩子却敢于向命运挑战,所以他们得到了成功。如果大家不怕那么多的学习内容,挑战困难,超越局限,定会释放更多能量。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七
华尔街是美国金融业的浓缩,近代美国金融又是全球金融的影像。华尔街的一端起于百老汇大街,隐喻着百老汇的魔幻在此继续演绎,因此,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华尔街的另一端结束于一个小小的三角型墓地,风清日和,秋雨潇潇,墓地的祥和反衬着墓碑的黑沉,昭示着华尔街的一切终结于此,面对全球金融巨头总部的黑窗和厚门,都不会不感到拂面而来的历史,不会不发出由衷的感叹!
资本市场随着工业革命和垄断的狂飙突起而直冲霄汉,并渐渐取代长期居金融资产龙头老大的银行业,成业金融资产最重要的组成和运作。资本市场弱肉强食,推动了财富的急剧集中,19的第一个“镀金时代”,在垄断和资本市场的狂想探戈舞中,占美国人口1%的家庭第一次拥有了42%的社会财富。100年后在“新镀金时代”中,在it和资本市场的虚拟而又狂烈的炫舞中,财富又一次以45%的比例集聚到1%的家庭中。
华尔街人来如过江之鲫,去如大浪陶沙,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身败名裂。那堵墙被风雨逐步消蚀,高楼逐渐拔地而起,进而遮日挡空,使华尔街从昨日真正的墙演变成今天的“墙街”。老摩根曾在他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代表美国财政部踌躇满志地运筹在欧洲发行美国国债,而后又在他的`办公室窗前面对大危机的突如其来发出无柰的叹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运用火箭技术的数学模型,殚精竭虑的向全球发起冲击,又在一个清冷的秋晨黯然离去。
贪婪和欲望多次冲破华尔街的高楼和厚墙,米尔顿在他那加州面对大海的宽敞办公室遥控纽约的债券市场,又在西格尔的内部交易中锒铛入狱。天才股票分析师指点江山,使股票狂飙直上后又轰然倒下,最后以美国金融历史上罚款数额最为庞大的十数亿美元了结。位列美国前十名的大公司在假帐丑闻中轰然倒下。
金融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华,昔日以“兄弟”和“父子”命名的皮包商人银行成为了今天无所不在的投资银行。昔日熟如邻里的每一个居民的小镇储蓄机构,变成了今天在金球设点、富抵数十国的超大型银行。银行、证券、保险都从简单的单一业务经营机构成为全能化的资金运筹者,并在此过程中走向虑拟化,又在全能化和虑拟化的过程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竞争和欺诈并存,金钱和犯罪共在。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时进严格、慎密。从150年前大橡树下的握手交易到美国证券交易所成立,并在股市崩溃中迎来证券监督委员会的诞生。同样在银行业的崛起中,见证美联储、美国存款保险公司和美国货币总署的监管方式逐步形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华尔街代表美国及至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而这个发展的支撑点就是利益,个人如此,美国联邦政府也如此。
和中国当年改革开放引发对中国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一样,当美国政府开始要对工业及银行巨头们进行监管时,也引发了对资本主义的争论,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政府才会去干涉公司的事务,在这一过程中,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可谓功不可没。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八
波顿g马尔基尔首版于1973年的《漫步华尔街》,是随机行走派开山派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真正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投资理财书之一。
马尔基尔基于学院派的有效市场理论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提出了金融投资随机行走理论,并以指数化投资实践策略在市场中连续多年实现了骄人业绩,证实了自己的理论。
这本书对证券市场的解释全面、客观、理性,读后让人对市场的认识更加深刻。只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战略,形成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持之以恒,作为一个资质普通的人,我们也能够实现“睿智与财富兼具于一身”——这一点甚合我意,亦令我我深信不疑。
自马尔基尔提出指数化投资策略之后,指数类基金便开始大行其道,三十年来已经成为机构主力们所主打的投资策略。可以说,随机行走是战略,指数化策略则是具体战术。
技术分析派的策略是追随趋势,基础分析派的策略寻找价值洼地,而随机行走派的策略则是与大盘指数绑定在一起同呼吸共起伏。作者原本是写给中小投资者们的交易策略,不想最后却成为主力机构基金们最喜欢的市场策略,一个指数化成为挡在基金经理金饭碗的护身符。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十九
文章讲的是一个孩子爱弹琴,想当音乐家;另一孩子爱绘画,想当美术家。但是,十分的不幸,想当音乐家的孩子聋了,而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瞎了,他们悲痛欲绝。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老人,他对想当音乐有的孩子说:“你为何不去当美术家呢?”又对想当美术家的孩子说:“你为何不去音乐家呢?”两个孩子听了老人的话,朝着各自的目标努力,最后都成了名人。
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两名孩子只是改变了目标,从绝望到成功,代表成功方法不止有一种。有时,一条路不通,不代表其他路都不通;在某种职业中失败,不代表其他职业都不能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用总向一条路上走。
有些小偷、强盗,为何不去寻找那条属于自己成功的路呢?若他们洗手不干,当个职员、服务员也能成功;一些名人,可能遇到许多次挫折,漫画家十九番原来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后来发现这个工作不适合他,他改作漫画家,以漫画《兔子帮》成名。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时,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战胜华尔街读后感篇二十
今天我在家里,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当我读到《战胜命运的孩子》这篇文章时,故事内容把我感动了,我一连读了好几遍。
故事里有两个孩子,一个想当音乐家,一个想当美术家。可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眼睛瞎了。两个孩子都很伤心,都在埋怨命运的不公。经过老人的指点后,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结果眼睛瞎了的孩子成了音乐家,耳朵聋了的孩子成了美术家。
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的,一定会碰到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去抱怨、退缩,而要想办法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以前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常常哭鼻子,想着爸爸妈妈来帮忙,而不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今后,我要向文中的两个孩子学习,要多想办法,自己多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路的时候,要去寻找另外一条出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76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