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3 12:08:09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5篇)
时间:2023-03-13 12:08:09     小编:zdfb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篇一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陈花

本学年我担任五、三年级六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任学科,为其忧,感慨颇多,在教学中也有很多困惑和不解,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如何真正做到实效课堂,一直是我们想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以求教于同行者。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填鸭式。有的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容易产生疲劳。、陈旧式。有的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语音室,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都少用,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试式。学生参加考试,只有笔试,不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师不注重听说训练,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听说能力很差。然而本次测试,就充分体现了对听力的重视,听力和笔试各占50分,可见平时的听力训练有多重要,然而农村学生不会回家做练习,主动听,只有靠课堂40分钟。、厌教式。有的教师不能透彻地掌握教材,处理课文缺少灵活性,教学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更新知识,长年累月地重复这种教学,感到厌烦。另外,有些教师教学任务重,既当班主任,又同教几个班,还有各种考试的压力,一天忙于教学等事务之中,时间一长,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厌学式。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有些学生甚至不会读字母,不会拼读单词。往往按照单词的字母顺序,象读电话号码那样反复背诵、书写生词。结果,学生的 “ 努力学习” 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加上其他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英语的情绪。、母语式。有的老师较多地利用母语教学,把英语课变成汉语课。在小学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浅,容易听得懂,易于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

二、原因分析

上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复杂。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填鸭式和落后的教学手段,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和省事,不用多动脑筋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可以进行教学了。虽然有些学校不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但一些教师为了图简单和省事,不认真动脑筋考虑教改问题,不想搬动教学设备,只靠一本书,几支粉笔和一张嘴就进行英语教学了,使得学生在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的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虽然学生考试分数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但是为了单纯考试,导致教师在教学上和学生在学习上,只注重猜题和笔试练习,忽视了英语的听说教学、全面的基础知识教学和综合能力训练。、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任务过重。在教师教学上,由于一些学校英语教师相对缺乏,使教师上的班数多,批改作业的任务十分繁重,教学任务只停留在完成时数上,没有精力去研究教学质量,上课内容来回重复,致使教师产生厌教情绪。在学生学习上,由于学生学习单调,掌握不了新知识,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学生感到压力很重,也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外语教学用母语讲解,英语教学,应尽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即用英语来讲解,但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听不懂和不理解,除读课文是用英语朗读之外,其余课堂讲解基本上是用汉语来解释,久而久之,学生的听力亦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目的不够明确。在开始学习英语时,感到新鲜并下了一定功夫,但学习时间长了,便感到枯燥无味。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致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措施与对策

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精简多练,导练结合。“ 精简多练 ” 是指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时要精练讲解,不必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精讲就是要讲重点、讲疑点、讲难点,所给出的例句要精炼、典型、实用,以便学生记忆和模仿,灵活运用英语。“ 导练结合 ” 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训练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所设计的练习要贴近生活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学一句,就要真正掌握一句,到交际场合能够脱口而出,所以练的方式十分重要。教师要吸收一切有效的方法为教学服务,举一反三的做各种练习。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要活学活用,激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上反身代词这一讲时,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七个反身代词和作主语同位语的主要用法,然后根据学生平时所接受的程度来确定教法。在 “ 联旧引新 ” 这个环节中,可让英语成绩较差的一男生和一女生上黑板写 i--my,you--your(你的),he--his,she--her,we--our,you--your(你们的),they--their 七对作主格和作形容词用的人称代词,给他们一个表现机会,老师指着那位男生对全班说(并提醒全班在听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最后一个单词,分析其构词法),“he can write these words himself” ;然后指着那位女生对全班说: “she can write these words herself” ;(每引出一个反身代词,都把它写在学生所写单词后面)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 they can write these words--.提问学生这个空格该填什么。学生在前面例子的启发下,有些填 theirself,有些填 themself。英语中没有这两个单词。教师把正确的填法 themselves 告诉他们,此时,正确与错误的填法相对照,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接着,教师又提问全班 “can all of you write these words yourselves ? ”。教师听到有人回答时用 ourself、weself、ourselves。接着又问: “can all of us write these words ourselves ? ”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再说,“yes . we can write these words ourselves。” 这样,把正确的反身代词 ourselves 告诉了学生。教师又在黑板上边画简笔画边说,“i can draw a tree myself . i can draw a car myself . ” 接着,教师又提问一个学生 “can you draw a cat yourself ? ” 他在回答时用了 myself .至此,引出了七个反身代词。现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身代词的构成规律,特别指出

himself、themselves 是个例外。此时,指出反身代词作主语同位语的用法。

在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上,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学生,例如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yourself(你自己)/yourselves(你们自己)? ”“do you go to school yourself ? ” 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背、交换句型练习。创造语言环境,当学生看图说出 “mike can find his shoes himself under the bed” 时,情不自禁地为形象的画面所感染,这样就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手段来组织教学。当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英语教学还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语言教学,普遍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通过语音室设备、幻灯片、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辅助教学,还采用了电脑教学手段、电脑考试手段等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特别是电脑教学手段和电脑考试手段,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普及使用。为了大面积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设备来组织教学。、强化用英语口语讲授,但不排除母语。学生的汉语习惯已基本形成,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性较大。充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外语环境,尽量减少负迁性的作用,无疑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只要使用简单的英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训练,而且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易于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当然,对于抽象意义的单词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适当用母语点拨一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是导致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途径,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的主观努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把培养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小学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例如,我给同学们讲完 can . must 相互转换的用法以后,立即在会话中进行训练。我问一个同学: “may i use you pen ? ” 回答: “yes,you may . ” 并把钢笔递给我。接着我又向他 “ 借 ” 尺子、橡皮、小刀,他的回答是相同的,而且越答越快,我突然问道; “may i use your head ? ” 他也脱口而出: “yes you may . ” 课堂里随即爆发出一阵轰笑,他自己也笑了,并马上纠正说:

“sorry . you mustn't . ” 我接着向全班提问: “may i go now ? ” 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 “no . you mustn't . ” 我接着问: “why ? ” 他想了一想说: “we are having a class . ” 当下课铃响以后,我又问另一个同学: “may i go now ? ” 她说: “yes,you may . ” 我问: “why ? ” 她道: “the class is over now . ” 此时此刻,我们虽然是在进行练习,但同学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而是沉浸在语言交际中,并把机械性的练习变成了创造性的练习,学生兴趣很浓,学习效果亦大大提高。、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善于激励他们。

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对差生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出现较多的错误,不是简单用红笔打 “×”,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写上 “good point” 或 “good sentence” 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对差生,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往往是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学生进步了,对老师的感情也深了。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传授自学方法,并从小学抓起,如教给学生记忆 26 个字母的句子----a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提供记忆动词 be 的变化歌;教会学生查字典;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规律;用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在句法分析的能力上,提醒学生以求正确理解,否则就难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在作业中确实起到巩固的作用,克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认真听课,回家多听录音,背背单词,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只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好效果,使灵活的输入转化为大量的输出。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篇二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中也发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途径,为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贡献。

该课程将讲授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介绍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科学的特性,明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及相关的实践教学。

语言认同要求了解语言对社会结构、家庭制度的反映表现及语言认同的价值。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英文的identity这个词通常有两个含义: 1)指人的身份;2)一致。这两种意思都是相对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 是指人通过一定方式获得的生理、社会、心理特征;如果考虑人类获得这一特征的过程,“identity”这个词其实还有相对动态的动词性的含义,即认同。名词性的身份或一致与动词性的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选择的结果, 后者强调选择的过程, 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本文所说的语言认同实际上同时包含着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但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其动态方面, 故称之为语言认同。如果把语言认同看成是受各种各样因素制约的人为选择,那么, 这种选择应该包括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两个方面。而且, 它的认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 它与文化心理的认同程度成正向关系。语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 文化心理的认同度也就愈高。当语言成为重现或追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时, 它就不再单单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而变成了文化的象征, 具有了文化身份, 使用一种语言, 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 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这种共同的语言身份特征,将相同文化背景的族群链接在一起, 使他们即使处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语言认同的语境可以分为两大类: 社团语言环境和个人交际环境。社团语言环境, 是指由特定目的及言语特色形成的社会群体环境, 包括处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某个民族语言环境, 和同一语言内部地域方言和行业语言环境。从共性的社会语言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身份。社团语言注重该群体的共性身份, 其成员通常会主动地接受这种语言身份,从而与其他成员一起形成文化、心理的共鸣, 确立其文化地位。

个人交际环境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共同语交流的环境, 个人交际注重语言的殊性身份, 从而受到交际话题、言语基调(包括语气、情态、称呼)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语言认同放在这两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考察。

一、社团语境下的语言认同

我们这里讨论的社团语境(speech community)是指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具体的交际系统, 即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社团、方言社团和行业社团。(一)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认同

长期在外工作、学习、或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 当他或她在工作、生活中突然间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时, 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欣喜, 一种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 这就是一种语言心理的认同。这种心理认同因语境不同而有程度差异: 如果生家乡的地方, 相邻言语社团的话音同样能引起共鸣。

一个西安人长期生活在说广州话的环境中, 即使遇到河南人、甘肃人、新疆人都可能相互称呼老乡, 同样, 一个福州人如果长期生活在沈阳而又没有满足他或她说母语的愿望, 即便是偶然碰到广州人、厦门人也会感到亲切的。当然, 如果能有与相同言语社团的人一起叙旧的机会, 那他就不会首选与相邻语言社团的人交谈。中国各个高校差不多都有同乡会, 同乡会有以省级为单位的, 如山东同乡会、河北同乡会、山西同乡会等等;有以县市级为单位的, 如烟台同乡会、聊城同乡会、临沂同乡会、曲阜同乡会等等。以什么为单位, 不仅取决于会员的数量, 而且取决于是否持同样的社团话语。相同言语社团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如果我们把同一个省区或大的行政区(在中国, 行政区的划分, 尤其是大行政区的划分, 往往与话语社团的语言密不可分)的人称作大同乡,把小的行政区的人叫做小同乡,那么可以看出: 在交际过程中, 就交际者的心理期待值而言, 说相同话语的小同乡的语言认同度比说相邻话语 大同乡的语言认同度要高。也就是说一种语言内部的身份认同是有层级性的, 语言身份与言语社团的大小成反向关系:同一语言内部言语社团越小,交际时人的文化心理认同感越强。20世纪60年代, 甘伯兹(gumperz 1966)曾在挪威的一个小镇作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那里的居民使用两种方言: ranamal 和bokmal。前者是地方话, 后者是挪威北部的标准语。对外地人来说,单从语言形式上很难区分这两种方言,但是当地人却很容易区分。

通过研究和观察,甘伯兹认为当地人能区分这两种方言, 与这个小镇的社会结构层次有关。这个小镇存在三种不同的交际网: 当地出生的工人以亲属关系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从城市移民来的企业主的关系网络遍及挪威;中间层次的商人, 处于这两个网络之间。甘伯兹将这些关系网络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的网络两种类型。他认为那里的工人处于封闭网络中, 后两处于开放的网络中。封闭网络与本地话相联系, 说本地话含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强调本地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阻隔;开放网络则与标准语有联系,强调地域文化的共同性, 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认同。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 其语言交际的社区范围大, 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多, 而且复杂,这时认同度的形成只能靠共同语(标准语), 认同程度相对也低;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也存在很多个封闭的网络, 这些封闭的网络言语交际社区范围小, 人群集中、单一, 当处于开放的网络之中时, 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自己社团的语言风格, 并积极融合进去, 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高。上两个例子都是关于方言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 如果我们进入到这个方言体系, 或者说一种使用共同语的社团中时, 就会发现不同的行业社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 即行业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创作中, 现实主义流派大多提倡作家深入农村、工厂、基层体验生活, 为的是写出地道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 于是出现了许多描写各行各业人群实际生活面貌的文学作品,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 白洋淀派, 以刘呐欧为代表的新感觉派 等等。不但文学作品如此,学术研究也一样,如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学者,为了深入研究某个行业的生活状况, 往往装扮成他们的样子, 学着说他们的话, 以便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种情况都说明, 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行业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为这个行业所认同的语言。行业语言是各个行业的阶层的共同话题, 这种语言的认同是社会行业分工、各种行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从甘伯兹和拉波夫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是一种语言社团的社会心理趋同现象。由此可见,在同一种语言内部, 言语社团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交际时语言身份认同度的高低。言语社团规模越小)言语表现形式的相似度和地域的集中程度越高, 该言语社团的语言身份认同度也就越高。(二)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 语言身份不仅有保持共同文化纯洁性,凝结族群的功能,也有瓦解、阻隔和抵御异文化, 保持该群体文化心理高度认同的作用。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有了主动被动之分,即主动的选择认同一种语言身份和被动的接受一种语言身份。在二语习得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外国人腔(foreigner talk),指说本族语的人为了让学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听懂自己的说话,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他们会放慢自己的语速清楚的发音,简化用词和语法结构在这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 其实是想从交际对方那里得到某种语言上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语言身份认同。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 这种外国人腔的使用和说话人交际的目标有关, 如果说本族语的人希望对方听懂他说的话, 或者说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同, 那么这就是一种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 说本族语的人会积极模仿并运用第二种语言;如果说本族语的人交际的目标是要强调自己与对方的不同,是一种文化语言的代表,那么它就会尽量不用外国人腔,而保留自己原来语言的原貌,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语言的身份认同就是被动的,而且本族语会对这种语言产生抵制作用。实际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强势文化的语言和文字经常充当文化侵略急先锋, 而弱小文化则常常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做为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有力武器。比如中国历史上北魏时期鲜卑族统治北方时期, 在其统治区内有民族气节的汉族士大夫则禁止儿女学习鲜卑语, 坚持让子女学习正宗的汉语和文字, 自觉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中学法语老师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课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对法国语文不感兴趣的小女孩,在她得知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听本民族的语文课时,而此后则不得不使用德文授课时的心灵感受。当老师讲完课文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生们长时间沉浸在对自己民族语文的感情里不能自已。这实际上是语言身份认同或自觉运用语言身份认同抵制另一种语言身份的范例。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是言语交际中共生共存的两个方面, 受交际目的的影响而此消彼长。当交际双方处于平等的交际平面, 以最优交际为目的时,本族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如:外国人腔的出现;当交际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交际平面,以文化渗透为目的时,本族语言的被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抵制对方文化侵入的目的,如:日本在华日语政策受阻的情况。

二、个人交际语境中的语言认同

个人交际语境是指发生在同一语言社团内的对话环境。这种环境里的语言身份受到双方交际话题和话语基调的影响,从而对交际双方的文化心理认同产生影响。

(一)交际话题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几个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他们不见则罢, 只要见面总是谈个尽兴, 不欢不散, 常常相互引为知己。对这一现象, 人们一般解释为意气相投, 这固然也不错。但我们以为, 这其实是一种语言身份的文化心理认同现象。这些只要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的人,如果将他们置于一种不能使用话语交流的情境中,他们不见得能够相互欣赏也许就不再是知己朋友了。喜欢高谈阔论并在其中享受乐趣的人,他们之所以互相欣赏,那是因为他们彼此欣赏并高度认可对方的话语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正是由于共同的话题使他们聚集在一起, 逐渐形成了同一语言内部的殊性语言群体,并且拥有自己的话语风格。文人雅士喜好典雅,引经据典,老百姓说话喜好直白,喜欢直来直去。文人雅士也好, 老百姓也好, 他们之所以彼此有话可聊, 是因为共同的话题确定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身份, 而这种身份使他们在心理有了归属感。我们有时会经历这样一些事情: 在一片嘈杂的语境中,当有人提到你的名字, 或者你熟悉的字词时, 你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它吸引, 进而仔细地聆听别人的谈话。在这一语境里, 这个名字, 或者那个熟悉的声音, 就成了一种话题, 吸引你让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尽快地确立你自己语言的身份, 试图找到与你相关的语言群体,并很快地加入到对话之中。可以看出,交际话题在语言身份的确立过程中相当重要,交际话题的交集越多,语言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反之,认同度就越低。

(二)话语基调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

话语基调是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在话语分析中, 对交际双方语气、情感和称呼等的研究。话语基调是语言身份的一个显性因子, 它与话题共同决定一个人在普通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身份。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两个熟人因为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互相联系了, 突然有一天, 其中的一个给对方打电话。打电话的人只说了一个字或者一句话, 对方立刻就知道打电话的这个人是谁。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通电话的双方并没有见面, 他们的交流只能使用话语, 因此不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种原因只能归结于对方的话语基调使其语言身份显现, 从而使受者能从心理上立刻认同这种对方的话语。虽然这两个人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见面, 但他们在此前已经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 使得他们对对方使用的殊性语言尤其是说话的语音语调相当熟悉, 彼此认同。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 直接决定着语言身份认同程度的高低。例如: 在舞台表演中, 这种对话语基调的把握, 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激起观众的语言认同感。角色的台词, 是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传达人物思想情感,体现人物行为意志, 反映人物的出身、地位、性别、年龄、性格以及习惯等等特征的工具。话语基调的合理把握和运用在语言上更快地激发起观众心理认同,保证剧情的顺利进行。周翰文曾在关于台词处理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确定人物语言的基调, 要符合人物的个性, 因此要分析、了解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但不是单纯理性的去分析, 作为演员更重要的还必须在自己的想象中-听.到人物的声音、言谈笑语,-看.到人物的形象、举止姿态。要用心去感受, 使人物形象活跃起来, 逐渐使自己产生于人物相融合的情感, 这时才能够说出符合或接近特定人物思想情感的台词。”如何更好地将台词表达出来, 其实就是如何更好地确定人物语言身份, 利用话语基调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文化心理认同感的一个过程。音色明亮, 语言速度节奏明快, 底气十足,这些都是青年人的语言身份属性, 观众自然认可。气顺畅,精神爽;气音粗,人恼怒;呼长气,心哀伤;气抖颤, 神慌乱;气轻托, 深思索, 其中气是话语基调中的一个影响因子, 而其表现出来的情感,则反映了语言的身份, 是现实生活交际中对语言表达的一种认同。

三、语言认同与文化心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认同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语言的身份一旦确立, 其社会角色也就随之而确定。精神分析学家曾经创造性地把“identity”变成一个心理问题(在心理学里被很好地译成自我认同), 这种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这种趋同心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对语言身份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不断加强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强大的过程。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的过程中, 本族语的身份在与其它语言或方言的区别中不断被加强, 通过这些差异建构自己的身份特征, 而这些特征就构成了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身份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 一种外在的体现。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风貌, 建构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语言身份的认同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本族文化或社会历史的趋同心理, 因此语言身份的认同是构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然而, 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反过来又会影响该民族对于本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开放与封闭的一面)既接受来自异文化影响, 又极力地维护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这种文化心理通过各种外部的方式得以实现, 如: 政治的干预, 经济的交流, 媒体的宣传等等。当这些外部因素足够强大时, 对本民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如: 普通话的推广会使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有一种民族归属感, 而普通话的推广本身是一种政府行为;再如, 广东话(粤语)和东北话, 前者通过强劲的经济交流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世界上获得了一种方言身份的认同, 而后者则通过媒介的传播, 不断在中国扩大自己的语言身份的影响。可见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激发的过程, 而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 共同努力的结果, 并且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是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一个影响因子;反过来, 民族文化心理也会影响到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也包括语言身份的心理认同。

一般来说, 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 文化是有结构的, 或者说是分层次的。所以在大文化背景下就必然会存在小的文化社团。作为一个言语社团, 人们通过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联系到一起, 彼此交流, 彼此认同, 从而形成一个小的文化圈, 并拥有自己独特社团文化身份, 并反映到语言上。通过对社团语境下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的分析, 我们发现语言社团的文化相似度越高, 社团内部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越高。

在个人交际的语言环境中, 个人不再单单是一个自然的相对存在, 而是一个活动的、开放的文化载体, 交际一方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其文化背景, 而当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这种文化信息传达给对方, 等待对方识别的时候, 个人交际的话题以及使用的话语基调就成了识别语言身份的标识。交际对方对该语言身份的识别, 也就是对交际方身份的认同, 会随着交际话题的增多而提高, 随着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而加强。由此可见, 语言身份的认同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 也是一个文化问题, 同时也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动力之一。

班级:汉语言文学 姓名:毕月霞 学号:081010115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篇三

一、作品描述

《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842年出版过论文<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首次出版于1850年12月,当时的名字叫做《社会静力学:或,人类幸福的基本条件说明,及其中首要条件的详细论述》。1890年,斯宾塞“在暇时把这部著作通读了一遍,删去某些部分,压缩另一些部分,对全书进行了一次仔细的文字上的修订。其完全自成体系的部分现在被《伦理学原理:公正》一书的第四部分代替了;在这一部分里原来以不完善形式阐

1述的伦理学说,不再那么粗糙,而成为科学的有连贯性的了。”在书名上,他反复斟酌,最后确定《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为最终的书名,并在1892年出版。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张雄武翻译的《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之一。

二、作者介绍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一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英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幼时因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1837一1848年任伦敦《经济学角》杂志助理编辑。184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1853年他的教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述立说。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比较著名的凡部著作如《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on the proper sphere of government,1842年)、(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55年)、《伦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ethics,1879一1893)等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并被奉为学科领域的经典必读。当然,本文浅析的《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1850年)也是其中之一。

三、主要内容

“社会静力学”这个概念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起源于孔德。孔德在研究社会学的时候,将社会学纳入物理学的范围,称之为“社会物理学”,据此,他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则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斯宾塞采纳了孔德的这个概念,《社会静力学》是专门对社会结构的研究,而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与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也有不同之处,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仅仅在概念上依附物理学,而在内容上则由生物学来介入,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一样有发育、成长和衰亡的阶段。《社会静力学》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结构并进行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

在本书中,斯宾塞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社会各相互依存的部分是如何和谐、有机的统一起来,以达到整体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下面,将针对本书中比较主要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

1、最大幸福

最大幸福的概念在斯宾塞的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全部思想的统领。斯宾塞强调,幸福这个概念很难有一个一致的见解,每个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幸福界定都会有天大的不同,所以想通过达到对 1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序言.1 “最大幸福”这个概念的一致见解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的最大幸福呢?斯宾塞从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社会性状态入手,认为“每一个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受到其他个人活动范围的限制,从而要获得最大数量幸福的人们,必须各人能

2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这是一种公正。同时,每个人都有获得最大幸福的权利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并能为这个社会达到最大的幸福总量而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最大幸福的追求必须采取一种间接的方法,而不是制定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由这种对幸福概念的理解,斯宾塞又推出了他的“第一原理”。

2、第一原理

“作为正确的社会关系的法则——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

3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因此,作者提出了要实现最大幸福的四个条件:(1)公正:不减少他人活动范围,保证他人的最大幸福。(2)消极的善行:不减少其他人的幸福(3)积极的善行:为他人幸福的创造条件(4)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幸福

为了论证第一原理中的自由,斯宾塞在财产权、思想财产权、妇女权、儿童权、政治权利等方面分别作了强有力的论证。在这里,不对作者的全部论证进行一一赘述,仅指出其中比较有先进性、代表性的部分。

3、思想的财产权。

斯宾塞对思想财产权的考虑在当时的时代是相当领先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受益。斯宾塞的这段讨论可以看作是对早期的知识产权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无权所受保护的讨论来推广引申至思想的财产权,斯宾塞认为当时的政府对思想的财产权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4、对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讨论。

斯宾塞对这两节作了重点论述。首先,斯宾塞明确反对当时社会上说流行的“女性智利劣势论”(当时社会认为,因为女性在智利、能力等方面要比男性差,所以女性所拥有权利里应该比男性少),并且通过了一下三点论述来对这个观点进行驳斥。

(1)如果两性权利以智利来分配,男性之间也必然存在智商不同现象,那男性也必然要在权力分配上有所不同,而这显然是违背“第一原理”的。

(2)比男性智利、能力更突出的女性应该获得多于普通男性,而事实并非如此(3)我们并没有也不能找到一个衡量我们能力的真正标准。

斯宾塞在文中很明显的表达了自己对妇女权利的维护,并且为妇女所获权利的不公平以及在生活中的被歧视表示不满。作者甚至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与压制是不能共存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女平等并互相尊重的。斯宾塞对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需要的条件也进行了说明:

(1)女性能够对自己的权利有所认识,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2)男性具有高尚的情操,许给妇女权利。

在写完妇女权利后,斯宾塞又接着表达了对儿童权利的维护。作者认为,政治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之间具有一致性。当政治专制时,婚姻必将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而父母于子女之间关系也同样将是不平等的;当政治民主时,婚姻、亲子必将是一种平等关系。

斯宾塞在文中重点论述了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他认为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自我控制的机能。而如果对儿童采取强制性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机能的培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而且必将导致儿童将来也成为“带强制性”的人。斯宾塞认为,要使一个儿童转好,要通过唤起他 23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31页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页 的同情心来实现,同情心的唤起必须赢得儿童的信任。因此,家长与儿童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互相信任。

在对“自由”的论证后,斯宾塞接下来阐述了为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国家(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其正当的职责,才能够合理而且合法的维护国民的权利。其中,斯宾塞对国家在很多方面(商业管理、宗教机构、济贫法、国民教育、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做出的行为提出了批判,认这种行为超越了国家本身的权力,是一种侵犯国民权利的行为,所以会减少国民的幸福感。

5、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斯宾塞认为政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身上还存在牺牲邻人利益来追求自己满足的倾向。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调整这种关系,使得“第一原理”能够在社会中实践。因此,当人们的道德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斯宾塞认为,权利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一样,是无法创造的,只能对他进行分配,因此政府并不能为人们创造根多的权利,它只能进行权力分配。所以,政府的职责应该是有限度的,他并不应该深入到公民生活的每一方面。他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人运用其各项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它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相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保证最广大国民——而不是保证一些人而侵犯另一些人——能够享有同样的自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最大幸福量,促进社会向和谐、稳定的理想状态发展。可是遗憾的是,国家在此方面的做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很多情况下,国家往往直接或者间接的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例如,禁止任何商业往来,或者为任何这类往来设置障碍,政府就侵犯了人们的行动自由,而且这样做就直接颠倒了它的职能,因为它剥夺了人们的自由而不是确保这一自由;国家如果干涉宗教机构,那就是限制了人们的宗教自由,限制了人们的信仰自由;国家制定济贫法,强制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按时上缴钱物以帮助贫困人士,这就剥夺了人们心理上的幸福感。因为强制的济贫和自愿的慈善显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同样的满足感;国家干涉国民教育,规定必须学习什么而不准学习什么,那也是一种侵权,因为同干涉宗教一样,国家并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可以替国民选择什么是好的。

总体来说,全书以“最大幸福”这一概念为全书统领,以为实现此种“最大幸福”所要坚持的原理“第一原理”为主线,阐述了有关社会结构、国家管理方面的观点和见解。书中多处已出现了斯宾塞有关社会学思想中最主要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只是当时仍不成体系。

四、评述

1、理论价值

《社会静力学》一书作为斯宾塞早期作品之一,其首要的理论价值是对其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体现的有关“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的思想虽未成熟,但也对其日后系统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而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由《社会静力学》发展出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的思想中关于社会分工和功能分化的社会进化理论。而冲突论则继承了其关于社会冲突和竞争的理论。其他一些学派,如符号互动论或常人方法论,虽然不是直接继承,但也批判的继承了他的一些观点。

2、现实意义

斯宾塞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进步,由此层建筑的一系列变革,资本主义进入了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国家干预转变的阶段。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向工业资产阶级转变,逐渐抛弃了一向主张的社会契约、个人权利和自由等观点,由自然权利主张转向了功利主张。在政治上主张社会自由、政治改革、扩大民主、加强立法。到了19世纪后期,更加改信黑格尔思想,注重道德立国和国家干预。斯宾塞在此时却反其道而行,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强调自由权利、社会自调、反对国家干预。显然,他的过分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无疑已经落后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思想和日益高涨的国家干预呼声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够明显。但也应看到,斯宾塞在书中有关知识产权、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论述仍是具有先进意义的,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不足

(1)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忽视“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原理。

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多次提到了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的功能。但是纵观全书,不难看出,斯宾塞夸大了社会的功能。斯宾塞在《祸害的消失》一节中写到:“经过长期过程形成的在能力和性格上的多种多样的差异,都必须归因于各个场合获得了对周围环境4的适应能力。”作者又在随后提出人类必然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成为完美的。这些观点表现了斯宾塞是个乐观主义者,但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斯宾塞对社会功能的夸大,它忽视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在书中多次出现。比如在教育问题上,斯宾塞认为应该完全让社会和自然来教导儿童,这显然是荒谬的。(2)关于国家职责的学说

很大程度上说,斯宾塞关于国家的学说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国家应该做何不应该做(尤其是不应该做)的一些事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但斯宾塞的观点未免是有点过激了。在整书中,斯宾塞例举了国家不应该涉及而现实中已经插足的一些方面。它们有:济贫、国民教育、商业管理、宗教事务、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而这正如上文所说,已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从现代行政的角度来看,斯宾塞的优先方面更是荒谬的。如:国家不应该主持济贫事务,国家应该对货币放任不管任其自我调节等等。(3)一些偏激和片面的观点

作者在《济贫法》一节中提到的有关进化论的思想也是有极大缺陷的。作者认为既然存在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国家就不应该再实行什么济贫法,而应该人有社会进化发展,实现优胜劣汰,让那些处于贫困的人自生自灭。显然,这是毫无人性化可言、极其不人道的观点。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斯宾塞认为,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人和其他物种一样,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机体的适应程度不同,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就不同,能够最大限度适应环境者占有最大的生存空间,完全不能适应环境者只能被自然所淘汰。‘适者生存’的真

5谛是生存斗争,弱肉强食。”“他以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所体现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乃至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都被他解释为生物界的单纯弱肉强食的关系,劣等人类必然要被淘汰,剩下的就是优等民族,必然充当统治者,6这就为后来的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社会静力学》一书中虽然有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不完全正确,但总体来说,本书仍不愧为社会学的一本经典之作,斯宾塞以出色的文笔将自己充满智慧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为日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雅萍,斯宾塞同情理论研究,2008 【2】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页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3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一291

【3】林征宇,斯宾塞,社会,1982年 02期

【4】程立显,斯宾塞论社会公正_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辩护,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5】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程家明,试论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对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篇四

述 职 报 告

按照党委分工,主要分管工业、园区、安全、环保、项目等工作,今年以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分管各部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恪守职责,廉洁自律,各个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一年来的分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基层、打基础、强监管、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以推进安全生产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为重点,狠抓了五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制转变,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普及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安全生产法》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始终让安全生产这根弦在各部门、各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绷得紧紧的,变最初安全生产强制化为自觉行为;二是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变头痛治头,脚痛医脚为主动出击,重拳治本,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抓安全生产,做到超前防范,超前决策,即消灭明火,又清除隐患,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三是从阶段性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济化、制度化 1

管理转变,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即从空间上清理安全死角,又从时间上消灭安全死角,使安全管理覆盖、渗透于各个方面;四是从事故后的查处向强化基层和基础工作转变;五是从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盯靠到重点行业,督促其严格按照行业要求配备防护设施,用科学决策换来安全生产。

2、抓好统计、经济普查工作。为全面掌握第二、三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含编码)及数据库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3、环保工作扎实有效。秸杆禁烧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走在了兄弟乡镇的前列。配合县环保等部门清理小漂洗9家,捣毁漂洗池116个,清理小制革2家、小炼油2家。

4、认真做好包村工作。我今年包西桥头村,我采取的是以稳求胜的方法,在工作中尽量找准平衡点,缓和派性矛盾,进而推进工作。今年该村的治理小漂洗、夏秋禁烧、“迎保促”、新农合、村财乡管等单项工作都均走在了全乡的前列。各位领导、同志们,xxx年我在分管工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高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一定学习先进,努力工作,再创佳绩,绝不辜负领导的关心和

同志们的信任。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社会现实的问题篇五

“常识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读《社会实在问题》

吴俊蓉(2014级114030505001)

《社会实在问题》是阿尔弗雷德·许茨许茨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学术论文集,但生前并未来出版。该书通过人的“常识世界”的视角来观察整体世界,探索和概括它的基本特色,并且勾勒出它的多方面联系,以建立关于世俗实在的哲学——有关自然态度的现象学。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社会科学方法论;现象学与社会科学;符号,实在和社会。理解常识生活的最高实在是理解许茨的著作的线索,也是反观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一种新的视角。

许茨认为,“常识世界”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着,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并且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它是我们进行各种行动的场所,是我们对行动作出反应的场所:我们不仅在这个世界中活动,而且也影响这个世界。常识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自然态度获得的,自然态度就是类型化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活动、并且解释这个世界。个体的“生平情景”、“现有知识储备”、“社会基质的坐标”构成了其认识世界的基础,个体与个体的“主体间性”、“行动”和“设计与角色”构成了交互式的“常识世界”,并使其自身得以解释。

许茨对“常识世界”的哲学阐释以社会现象学为其基本构架,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打开了有别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方式的另一扇窗。再结合现象学其他流派所关注的有关意向性的理论和“在场”与“缺席”、“充实”与“空虚”、“居间”等等范畴,我们就会发现,现象学其也给人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同样异彩纷呈,并充满了人文关怀。现象学所构筑的这个世界,在谈论整体的时候,也让心灵想到自我;它不仅反对现代科学的自我遗忘,也反对后现代的自我否定;它帮助我们思考最初与最终的议题,而且有助于认识我们自己。

由此反观我们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输方式的知识化和科学化与所处地位的边缘化的现状,这其间当然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直接相关性,但地位的边缘化又何尝不是传输方式的知识化和科学化所导致的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路径恰恰就在于其对主体生活世界的认识与介入。这也即是现象学的“常识世界”能为我所用的缘由所在。

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的现象学对世界的整体观照与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世界观照无疑是我们把握世界的完美结合,但二者如何相互贯通却依然悬而未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774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