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绘画说课稿(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21:41:14
蜗牛绘画说课稿(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7 21:41:14     小编:雁落霞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合理。写总结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总结范文囊括了各种不同情境下的总结,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一

一、教材分析:

我所上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中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葡萄树刚发芽时,蜗牛与黄鹂鸟简短的对话,塑造了勤恳踏实的蜗牛与高傲自大的黄鹂鸟的形象。隐喻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著追求的顽强精神。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讽,都融入活泼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舞蹈边唱边跳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很快的学会本首歌曲。通过歌词让学生快速了解本首歌曲的寓意,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事情时要象蜗牛一样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最后一定会成功。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较准确的的音色和拍子演唱这首歌曲,能用肢体或表情表现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学生懂得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并欣赏蜗牛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3.在演唱、律动、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情趣的演唱歌曲,并从中获得深层次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音准及切分节奏的把握,以及表演时动作的协调。

五、教学过程:

(一)先简单了解一下蜗牛与黄鹂鸟(给出图片与声音)。

(二)欣赏一段蜗牛与黄鹂鸟的视频。

(三)学习歌词、读歌词。

1.模仿老师一句一句地,有节奏地读歌词,注意听老师手打的节奏,学习切分节奏该怎么打。

2.老师教学生这首歌的视唱,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

师:现在,跟着老师唱一下这首歌的视唱。

3.学习歌曲:第一遍,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学生唱,同时用钢琴弹出旋律。第二遍,老师一边一句一句地教唱。

师:下面,我们就带上欢快活泼的情绪,一起跟着琴声学唱歌曲。

4.教师范唱。

(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自弹自唱)。

师:刚才老师唱到蜗牛与黄鹂鸟对话时,音色上有什么不同?

5、学唱歌曲。

师:带着这种感觉,小声跟着伴奏唱一唱。

(四)律动。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边跳边唱这首歌曲呀?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舞蹈吧!

(五)谈谈学完歌曲后的感触。

(六)课后作业。

完整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很好的加入舞蹈动作。

(可以自己编动作)。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老师不仅听到了同学们美妙动听的歌声,还看到了你们优美的舞姿和精彩的表演。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懂得了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还欣赏到蜗牛虽然爬的很慢,但是它能想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有蜗牛爬树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自知之明的触角,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就要学会将勤补拙,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踏踏实实积极向上。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二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

[1] [2]。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三

一、活动名称: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二、活动目标:学习绘画小蜗牛。

三、活动准备: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四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示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发明了条件。

本课向同学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同学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示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和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和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一起点和差别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同学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和表示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考虑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同学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示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实际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示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出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发明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和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同学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示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和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和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局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地道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身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示,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革新。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洁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发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丰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示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溢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五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示,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革新。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洁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发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丰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示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溢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示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发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革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学一名音乐教师,很高兴能有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

今天,我执教的《蜗牛与黄鹂鸟》是一节课题研究课,也是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课。“十一五”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申请立项的子课题《在学科中渗透体验式德育》的课题研究。在各级教育科研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互助下,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实践验证,构建了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欣赏——解意——创编”教学模式,以此“六字”为基础框架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快乐体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呈现出既紧张又活泼、既严谨又宽松、既民主又和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景观,学生学的快乐,我也因此而教的幸福。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进行巧妙的创设以故事导入,通过教师生情并茂的讲述《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朗读歌词、模唱旋律、学唱歌曲、创编活动等环节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落实“四给四让”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是通过互助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朗读环节中,通过分层次的让学生对蜗牛、黄鹂鸟的语言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情绪来朗读歌词,使学生获得了审美愉悦的体验。学生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深刻感受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永往直前的德育渗透。

在创编环节中,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一创编歌词;二创编舞蹈动作;三唱一唱;四打击乐伴奏,通过小组合作自创、自编、自演等各种新体验活动,固化其良好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是“欣赏——解意——创编”六字教学模式在本课中教学的灵活运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七

一、活动名称: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二、活动目标:学习绘画小蜗牛。

三、活动准备: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八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0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最终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重点。

通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三)难点。

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讲授、演示、讨论。

(一)导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当我们徜徉在艺术长河中的时候,常常会被他们所倾倒。这些艺术珍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带给我们无比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外国古代绘画精品。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三乐女》《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自画像》等,并作引导语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听讲,欣赏外国古代绘画作品,感受艺术之美,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人类早期的绘画。

人类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9世纪在欧洲南部发现的原始洞窟壁画,是人类早期绘画的杰出代表。大约产生于一万五千年至两万年前的原始洞窟壁画主要描绘的是野牛、野马、长毛象、驯鹿等形体巨大且行动迅速的动物,形象写实、生动概括、特征突出,体现了原始狩猎时代人类对动物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现。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与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突出表现了人类早期的绘画水平。

教师活动:展示洞窟壁画,

提出问题:a、请同学们欣赏并辨认出画面中是哪种动物?b、它们在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从画中辨认动物形象,欣赏古人的绘画特点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人类早期绘画产生的年代,代表作品。

(三)古代埃及绘画。

古埃及绘画以附着于墓室墙体的壁画代表,与浮雕具有相同的艺术特征,表现内容主要为尘世生活和冥间“乐土”。追求来世和永生。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遵循古老而奇特的法则:人物的脸部为正侧面,眼睛为正面,胸部为正面,下肢为正侧面,画面中人物比例大小与其身份地位高低成正比。

古埃及绘画表现的是古埃及人观念中的事物形态,而不是视觉中物象的真实面貌。

同时古代各民族在艺术上的交流与融合,学生也应当有所认识。

教师活动:1、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乐女》及《宴乐图》。

学生活动:欣赏讨论并总结古代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以及古代两河,爱琴海等地区的绘画与古埃及壁画的联系。

师生共同总结出a、古代埃及绘画的古老法则,代表形式。从而得出古埃及绘画所表现的是意中之象,而非视中之象。而这种古老的法则的数千年的沿用,最终形成了独特而永恒的魅力。b、古代埃及绘画与两河,爱琴海等地区的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相近的特征,体现出古代各民族在艺术上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四)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欧洲绘画,分四部分讲解。

1、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绘画已经到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只是传世的较少。欧洲中世纪绘画主要是为基督教服务。

文艺复兴时期各类艺术空前发展奉希腊古典主义艺术为典范,崇尚科学、努力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将透视学解剖学等原理应用于绘画。当时,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绘画大师。

学生活动:观察欣赏展示图片。

2、欧洲绘画在经历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辉煌之后,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在优化题材的拓展和技艺的我那扇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7世纪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绘画成就卓著。这一时期的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代表:鲁本斯、哈尔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

学生活动:欣赏图画加深对鲁本斯、哈尔斯、伦勃朗、委拉斯凯兹的关注。

3、17、18实际的欧洲画坛上,西班牙绘画大放光彩代表人物有:委拉斯凯兹和哥雅。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纺织女》《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提示学生观察欣赏讨论两幅画的艺术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欣赏思考问题并踊跃回答问题。

4、18世纪末、19世纪欧洲画坛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法国画家最为令人瞩目,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画派各领风骚,名家名作,蔚为大观。

教师活动:a多媒体展示图片《自由引导人民》《三等车厢》b、提出问题:分析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杜米埃的《三等车厢》分析比较说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绘画的差异。c、多媒体展示图片《马拉之死》《泉》《印象日出》《草地上的午餐》讲解知识点让学生领略19世纪法国绘画的不同风貌。

学生活动:a伴随图片展示欣赏法国绘画大师的作品。b完成相关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五)其它地区的绘画。

在世界绘画艺术的百花园中,印度的佛教石窟壁画、日本的浮世绘版画,波斯的细密画等也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散发出奇异的芬芳。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持莲花菩萨》《三美人图》使学生了解东西方绘画的基本面貌和不同的民族特色。

学生活动:伴随图片展示标记知识点。

(六)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和比较、分析了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和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性。人类早期的原始岩画到古埃及绘画,再到成就辉煌的欧洲绘画。说明了欧洲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请同学们提前预习。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九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启发学生联想到自己所在地区的节日场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内容、色彩上让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本课从节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节日活动,创作一幅表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的`画。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1、了解本地区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2、学习欣赏画面,会从内容、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

3、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的画。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学习观察画面、能画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画。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投影仪、水彩笔、油画棒。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新年好〉,听后引导学生联想其它的节日,引入新课,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

2、交待学习目标。

了解表现节日都用那些颜色,创作一幅表现节日的画。

3、出示自学指导。

师生共同欣赏32页图片,了解各民族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吸引了画家,也吸引了小朋友,师生共同欣赏33页学生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用了哪些颜色。

4、大家想表现这些节日吗?小组交流一下,你们小组想表现什么节日?然后向大家说一说。快拿起画笔,把你喜欢的节日表现出来吧!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小组自评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十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蜗牛》,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

《蜗牛》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由四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我所知道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运动,饲养蜗牛。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寻访、饲养、观察、记录和研究蜗牛,达到认识蜗牛的生活环境、身体构造、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的目的。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本课将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蜗牛的过程,培养他们热爱小动物。开好了这个头,对学生以后的探究动物来说意义非常大。

本课内容学生在学习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有所了解,如果还按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根据农村学校的条件,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大胆地选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有效学习的能力。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蜗牛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观察蜗牛的过程,学会用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小动物,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难点是学生观察活动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处理。

多媒体课件、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说学生对学生来说,喜欢动物是与生俱来的。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了解但又没有仔细关注过的小动物。学生观察的困难在于能否找到蜗牛身体的各部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观察蜗牛的爬行状态。

茂的多媒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合作法,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答困惑或疑惑。课堂上,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教师充当倾听者和组织者。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究,观察交流,

(三)、画蜗牛,加深认识,

(四)、课外延伸。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开课时我选择适合三年级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谜语导入:(出示谜语),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产生了了解蜗牛的欲望,从而揭示课题------探究《蜗牛》。

自主探究,观察交流。

1、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这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一组蜗牛的视频,学生观看后,提问:哪里能找到蜗牛?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你们仔细观察过蜗牛吗?通过观察得出: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1)首先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观察蜗牛的方法。

(2)教师介绍放大镜的用法,并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观察时要有耐心,静静地观察,不要打扰它的活动。

(3)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教师提出问题,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次观察头部、腹部和尾部,让学生重点观察蜗牛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在观察时,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比较、补充。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一到两个组中去,对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优点给予帮助和表扬。这里比较好的体现了小组合作与师生合作的理念。

(4)让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观察蜗牛的运动观看蜗牛爬行的视频。提问:蜗牛有脚吗?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呢?蜗牛没有腿、脚。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叫腹足。蜗牛在爬行的时候,会留下痕迹,让学生讨论黏液对蜗牛爬行的作用。

4、饲养蜗牛老师介绍饲养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蜗牛的食物。画蜗牛,加深印象让学生用简笔画出蜗牛的外形,并标注各部位名称。课外延伸让学生课外饲养蜗牛,观察蜗牛的活动并写观察日记让学生观察研究动物从教室走向广阔的学习生活,从而使40分钟的科学课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跳板”。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这节课我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收集了大量的蜗牛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探究蜗牛生活环境与蜗牛的运动时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在观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短缺的实物实验材料致使缺乏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不能锻炼学生的直接感官与动手能力,这时我采用视频的形式,来弥补它的不足。

总之,本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视学生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让“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十一

《小蜗牛》是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小蜗牛和它妈妈之间的对话,生动鲜活展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部编本教材强调阅读与语言积累。一年级教材的编写也遵循着这一特点。《小蜗牛》这篇课文的特色鲜明:首先是篇幅特别长,是其他课文的两到三倍。其次,教材只给难字注拼音,每两个自然段对应一幅季节分明的插画。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借助图画,习得识字方法,积累语言经验。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对新鲜的,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王字旁。会写“对”“妈”两个字。

2.借助图画认识“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进而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听故事、读故事积累课文语言,并练习用课文中的`语言讲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读懂课文,认识生字。

2.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反复”表达。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启发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本节课我将采用看图识字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质疑,探索,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卡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二)教学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板块来安排我的教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板块一:练习读故事。

一读――指读。

1.学生交流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带着思考开始第一遍读书。

2.全班交流:通过看图认识了哪些字?

运用板贴学习“发芽”“草莓”“蘑菇”“雪”等难字。

二读――范读。

听教师讲故事,学生用小手指指着。读到哪儿就指到哪儿。

三读――自由练习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板块二:练习讲故事。

第一步,记住关键信息。

1.合上书,听老师讲故事,听后说说你都记住了哪些信息。

学生找出“发芽”“草莓”“蘑菇”“雪”对应的季节,板贴。

2.相机指导轻声词“玩吧”“孩子”“回来”。对比“王”认识“玩”的偏旁――王字旁,注意偏旁相让后会给字形带来变化。

第二步,分步练习讲。

1.再听教师讲,思考:小蜗牛在不同季节里都说了什么?

2.抓住关键信息,反复练讲。

3.出示季节和与之对应的其他景物,小组合作,填空编童话。

4.出示蜗牛妈妈的语言,抓住关键信息,先学生练讲,再师生分角色讲。

第三步,整体练习讲。

1.再次打开书,朗读课文,根据插图和板书,同桌分角色讲一讲。

2.戴上头饰到台前演一演,完整地讲故事。

3.“小蜗牛爬呀,爬呀,转眼四季已经悄悄走过,虽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却帮我们收获了‘借图识字’的好方法。”边说边擦掉图画。板书:看图识字。

4.学生开火车读“发芽”“草莓”“蘑菇”“雪”。

板块三:识记生字,学写“对”“妈”

1.读好四个生字。

2.全班交流:偏旁相让,字形常有变化。观察四个生字,发现了什么?

写正确:“对”中的“又”字捺变点。“妈”中的“女”字横变提,不出头。

写美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注意笔顺和占格。

4.摆好姿势,学生练写,评价指导。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浓缩了本节课的教学精华,更突出了教学重点。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十二

识蘑菇秋天。

字雪冬天。

六、说教学反思。

吴忠豪教授曾指出:“积累语言经验最有效的方式是朗读和背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教材特点出发,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有梯度地指导学生先记住关键信息,再分步练习,最后完整地讲故事。学生有效地积累了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夯实识字法,达成了本课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调整我的教学思路,使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谢谢大家!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十三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蜗牛》,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

1、教学内容。

《蜗牛》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由四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我所知道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运动,饲养蜗牛。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寻访、饲养、观察、记录和研究蜗牛,达到认识蜗牛的生活环境、身体构造、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的目的。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本课将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蜗牛的过程,培养他们热爱小动物。开好了这个头,对学生以后的探究动物来说意义非常大。

3、教材的处理。

本课内容学生在学习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有所了解,如果还按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根据农村学校的条件,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大胆地选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有效学习的能力。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蜗牛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观察蜗牛的过程,学会用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小动物,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5、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难点是学生观察活动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处理。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说学生对学生来说,喜欢动物是与生俱来的。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了解但又没有仔细关注过的小动物。学生观察的困难在于能否找到蜗牛身体的各部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观察蜗牛的爬行状态。

茂的多媒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合作法,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答困惑或疑惑。课堂上,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教师充当倾听者和组织者。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究,观察交流,

(三)、画蜗牛,加深认识,

(四)、课外延伸。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开课时我选择适合三年级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谜语导入:(出示谜语),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产生了了解蜗牛的欲望,从而揭示课题------探究《蜗牛》。

自主探究,观察交流。

1、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这个环节,我首先出示一组蜗牛的视频,学生观看后,提问:哪里能找到蜗牛?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你们仔细观察过蜗牛吗?通过观察得出: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1)首先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观察蜗牛的方法。

(2)教师介绍放大镜的用法,并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观察时要有耐心,静静地观察,不要打扰它的活动。

(3)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教师提出问题,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次观察头部、腹部和尾部,让学生重点观察蜗牛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在观察时,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比较、补充。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一到两个组中去,对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优点给予帮助和表扬。这里比较好的体现了小组合作与师生合作的理念。

(4)让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观察蜗牛的运动观看蜗牛爬行的视频。提问:蜗牛有脚吗?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呢?蜗牛没有腿、脚。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叫腹足。蜗牛在爬行的时候,会留下痕迹,让学生讨论黏液对蜗牛爬行的作用。

4、饲养蜗牛老师介绍饲养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蜗牛的食物。画蜗牛,加深印象让学生用简笔画出蜗牛的外形,并标注各部位名称。课外延伸让学生课外饲养蜗牛,观察蜗牛的活动并写观察日记让学生观察研究动物从教室走向广阔的学习生活,从而使40分钟的科学课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跳板”。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这节课我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收集了大量的蜗牛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探究蜗牛生活环境与蜗牛的运动时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在观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短缺的实物实验材料致使缺乏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不能锻炼学生的直接感官与动手能力,这时我采用视频的形式,来弥补它的不足。

总之,本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视学生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让“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蜗牛(二)》、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

课后型说课侧重于对实际课堂进行反馈、总结、评价。因此、我的说课将按照“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的怎样?如何改进?”这样的思路进行说课。从整体上而言、我的说课一共分为六部分:教材结构、三维目标、材料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反思。

《蜗牛》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由于学生在此前饲养了蜗牛、因此对蜗牛的活动时间、吃食方式、食物种类、排泄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段、串联起整体对蜗牛的认识。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呼吸、排泄三个方面的问题。

我班学生70%来自附近农村、30%是农民工子女、对实验接触很少、动手能力比较差、很难组织语言来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科基本要求、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呼吸、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和学生准备以下教学材料:

1、教师自制课件、准备观察记录表、水、玻璃杯、放大镜。

2、学生准备饿了两天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

根据对教材内容特点的理解、本课科学探究主线为:观察—记录—讨论—总结。根据探究主线、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于是上课开始、我把熟睡的小蜗牛带进课堂、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怎样叫醒熟睡的小蜗牛?这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说出好多叫醒蜗牛的办法、有的孩子说把小蜗牛放在水里、有的说用蔬菜引诱它们、还有的说蜗牛怕光、用手捂住它们等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观察研究、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先安放食物、把食物排列成一圈、把叫醒的蜗牛放在食物的中间、观察蜗牛爬向哪种食物、是否吃食。待蜗牛吃食物时、借助放大镜静静地观察蜗牛进食、把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在课本上、引导学生做好观察笔记。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做好观察笔记的能力。通过观察研究、探索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个环节:活动探究、深入感知。

在观察蜗牛吃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的蜗牛排出粪便了、这一发现很自然的就进入了本环节、然后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蜗牛从哪个部位排出粪便?它的粪便是什么样的?蜗牛又是是靠什么呼吸的?小组内共同探究。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孩子们观察蜗牛是从哪个部位排出粪便的、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使学生明白蜗牛的吃食、排泄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继续观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说出还想观察蜗牛的什么?我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使学生们的观察活动继续下去、不能随着课的结束而结束、应伴随着饲养的过程继续观察蜗牛、研究蜗牛、并提醒学生观察时写好观察笔记。

本节课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融为一体、这些方法的教学主要渗透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进行。注重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觉得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方面:整堂课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在孩子们观察蜗牛吃食物时、特别是一个男孩观察的非常仔细、当他看到蜗牛的嘴一张一合地把食物吃进嘴里时、兴奋的跳了起来、当场叫上我去分享他的重大发现。还有的孩子大喊道;“哇、蜗牛也吃苹果呀!”学生对这个发现感到很惊奇、在他们的印象中蜗牛只吃新鲜叶子、而突然发现蜗牛也吃苹果、就感到是发现了新大陆。还有在观察蜗牛的呼吸时、当孩子们发现蜗牛的气孔打开成一个小洞时、高兴的喊着:“我看到蜗牛呼吸了”。最值得我骄傲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的观察活动并没有随着课堂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伴随着饲养的过程继续观察、有的孩子在大街上看见我、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他养的蜗牛已经当上爸爸、妈妈了、看到孩子们那高兴的表情、我想这就是学生研究的一个过程和结果。

不足的地方、孩子们在研究蜗牛吃食物时、有个孩子沮丧的把我拉过去看告诉我:“老师我们给蜗牛准备了这么多的食物、它怎么就是不吃呢?”我根据孩子们的这一发现、了解到他们准备的不是饿了一两天的蜗牛、所以它没有很强的食欲。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观察、操作、探究、所以以后在准备教学材料这一块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还有观察时、虽然可以让学生放开的去观察、但是在收的时候有点儿累、所以在组织教学上有待加强;再有实验后的卫生方面做得也不好、实验结束后我发现孩子们把给蜗牛准备的食物乱仍、在以后的教学中、试验卫生方面也需进一步的培养。以上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对我的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蜗牛绘画说课稿篇十五

一场大雨过后,我和爸爸妈妈出来散步,突然,爸爸阻止住我的脚步:“小心点儿,看脚下。”我抬起脚,低头一看,一个小蜗牛正在我的脚下慢慢地爬向我左手边的草丛。要不是爸爸阻止我,它可就要丧命了呀!好你个“小鬼”命可真大呀!看着这只可爱的小家伙,我央求着爸爸把这只可爱的小蜗牛带回家,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爸爸终于同意我“收留”这只小蜗牛了。

据我这两天的观察这只小蜗牛共有两对触角,一对大的,一对小的。眼睛长在那对大的上面。柔软的身体支撑着沉重而坚硬的外壳,有时候我真的佩服它,小小的身体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它的壳成螺旋状,呈浅棕色,半透明,身体走过的地方都有一道粘粘的“足迹”。

它吃饭时的样子真是可爱,我把菜叶放到了小蜗牛的眼前,小蜗牛不慌不忙的爬到菜叶跟前,用“嘴”抿着一点一点的吃着,听说一只成年蜗牛有26000多颗牙齿,所以蜗牛吃的每一口菜叶等吃到肚子里应该就变成沫了吧。

蜗牛不仅吃饭可爱,排泄也很奇怪。蜗牛的排泄物是从肛门那里排出的。肛门在蜗牛“小房子”的入口处,房子的入口处有两个小孔,一个是排泄孔,一个是呼吸孔。而且,我发现蜗牛排泄物的颜色和食物的颜色都是一致的,太有趣了!

小蜗牛自来到我们家后,它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许多快乐和生机,时间久了,我肯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7947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